班级关爱留守学生工作计划(精选5篇)
当前,许多农村父母为了养家糊口,供孩子上学而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从而使一群群无人看管的留守儿童逐渐增多,由此引发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留守儿童有的任性、冷漠、自卑封闭,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有的内向、孤独、柔弱无助;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还有的连学科作业都无法完成。因此,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走进他们的心灵,引导这些孩子尊师守纪﹑安心学习和健康地成长呢?在班级管理中,笔者有以下一些具体做法。
建立动态档案,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
为了准确地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弄清楚本班留守儿童的性格差异。在实践中,我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核对落实,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动态档案。掌握好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详细地址及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临时监护人的住址及联系方式﹑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并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儿童的家长,让家长尽量做到定时与子女通电话、增进感情,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还要多与监护人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从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用心付出真爱,唤醒留守儿童的心灵感应
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他们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注重在生活学习、亲情体验等方面的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主要做法是:
1、定好目标,落实帮扶。
针对我所带的班级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我经过反复思考和积极探索,对留守儿童逐个进行分类、分组,制定科任帮扶计划,将每个学生的表现﹑学习情况、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所取的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计划实施。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在留守儿童有病时,及时带其诊治,悉心照料。比如:我班的邹俊朗同学在上劳动课时,右脚不慎扭伤。我闻讯后,及时将该学生送至县人民医院去医治,在他医院疗养期间,每天坚持为他嘘寒问暖,补习功课。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真正关心、关爱。该学生伤愈出院后,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学习成绩不断地提高,多次被学校评为“星级学生”。
2、分类指导,因人施教。
由于留守儿童的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切然不同。在实施帮扶指导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修养欠缺的留守儿童,应分别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并有意识组织这部分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他们的学习、生活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例如我班留守儿童周盈盈,其父母都在东莞打工,由其60多岁爷爷代为看管,她衣着时髦,好出风头,成绩时好时坏,其爷爷根本管不着。我在全面了解该生的情况后,制定了具体的教育引导方案,利用班会课让其他留守儿童讲叙自己是如何做到约束自己,使其父母亲在外安心,顺心工作,并让她与其父母通过电话了解父母打工的艰辛生活。通过长时间的反复教育,有一次,我发现她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是吴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生活的艰辛,我一定会重新认识自我……”从此,该生改掉了不良习惯,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加强感情交流,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外出的打工父母没有时间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同时监护人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导致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从而使学生形成自私、孤僻、暴躁、蛮横的不良行为习惯。针对这些特点,我利用班会课就“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展开讨论,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按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例如定期举办图书角、手抄报、美术沙龙这些活动,不仅能填补学生心灵的空白,而且也可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利用思想品德课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不断鼓励他们发表内心的看法,遇到问题及时和同学老师沟通,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觉得教师在内心上关爱他们。
开展赏识教育,树立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那么如何树立留守学生的自信呢?
首先,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当然也都有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性的评价。其次,教师要拥有一双善于捕捉“闪光点”的眼睛,要善于发现留守学生身上的才能。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有些学生的思维能力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強,如果他们没有考上大学而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计算机维修工,你能说他们不成功吗?所以,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挖掘留守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然后用欣赏的眼光、愉悦的心情、发自内心的赞美鼓励他们,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教师看上去几句普通的话语,却能激起学生心灵上的感应,使他们产生一股向上的动力,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给留守学生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要求。如我班的留守学生刘媚笑同学,成绩不够理想,沉默寡言,读书时都不敢大声朗读,因个头小遭同学嘲笑、戏弄。但她在课堂上能积极的举手发言,勤于思考,常因见解独到,受到老师的表扬,并在课后给她指出不足,慢慢地,她逐渐树立了自信心,认为自己能做好,在老师的鼓励下,她不再怕失败,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在学期末获得了“进步奖”和“优秀奖”。当她双手捧回奖状的时候,她已经完全找到了自信,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动力,学习成绩提高很快,还考入了重点高中。由此可见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甩掉压在身上无形的自卑巨石,这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私德所说:“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的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向前迈进的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外出务工的人数与日俱增,留守儿童一族日益庞大,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经济相对匮乏的农村来说,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结合我班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班级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班级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包班教师。由包班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较差的留守儿童学习。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包班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班级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通过免收杂费、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实施意见》和县局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和学校关工委等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三、主要措施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班主任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不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入高效开展。
不断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以利于今后更深入、更高效地开展“关爱”工作。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讨论并制定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十月份:中秋、国庆开展教师家访和学生谈心活动。
十一月份: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
十二月份:继续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元月份:班级及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整理。
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实施意见》和县局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和学校关工委等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三、主要措施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班主任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不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入高效开展。
不断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以利于今后更深入、更高效地开展“关爱”工作。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讨论并制定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十月份:中秋、国庆开展教师家访和学生谈心活动。
十一月份: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
十二月份:继续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元月份:班级及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整理。
当前,许多农村父母为了养家糊口,供孩子上学而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从而使一群群无人看管的留守儿童逐渐增多,由此引发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留守儿童有的任性、冷漠、自卑封闭,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有的内向、孤独、柔弱无助;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还有的连学科作业都无法完成。因此,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走进他们的心灵,引导这些孩子尊师守纪﹑安心学习和健康地成长呢?在班级管理中,笔者有以下一些具体做法。
建立动态档案,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
为了准确地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弄清楚本班留守儿童的性格差异。在实践中,我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核对落实,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动态档案。掌握好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详细地址及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临时监护人的住址及联系方式﹑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并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儿童的家长,让家长尽量做到定时与子女通电话、增进感情,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还要多与监护人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从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用心付出真爱,唤醒留守儿童的心灵感应
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他们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注重在生活学习、亲情体验等方面的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主要做法是:
1、定好目标,落实帮扶。
针对我所带的班级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我经过反复思考和积极探索,对留守儿童逐个进行分类、分组,制定科任帮扶计划,将每个学生的表现﹑学习情况、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所取的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计划实施。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在留守儿童有病时,及时带其诊治,悉心照料。比如:我班的邹俊朗同学在上劳动课时,右脚不慎扭伤。我闻讯后,及时将该学生送至县人民医院去医治,在他医院疗养期间,每天坚持为他嘘寒问暖,补习功课。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真正关心、关爱。该学生伤愈出院后,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学习成绩不断地提高,多次被学校评为“星级学生”。
2、分类指导,因人施教。
由于留守儿童的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切然不同。在实施帮扶指导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修养欠缺的留守儿童,应分别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并有意识组织这部分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他们的学习、生活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例如我班留守儿童周盈盈,其父母都在东莞打工,由其60多岁爷爷代为看管,她衣着时髦,好出风头,成绩时好时坏,其爷爷根本管不着。我在全面了解该生的情况后,制定了具体的教育引导方案,利用班会课让其他留守儿童讲叙自己是如何做到约束自己,使其父母亲在外安心,顺心工作,并让她与其父母通过电话了解父母打工的艰辛生活。通过长时间的反复教育,有一次,我发现她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是吴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生活的艰辛,我一定会重新认识自我……”从此,该生改掉了不良习惯,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加强感情交流,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外出的打工父母没有时间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同时监护人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导致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从而使学生形成自私、孤僻、暴躁、蛮横的不良行为习惯。针对这些特点,我利用班会课就“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展开讨论,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按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例如定期举办图书角、手抄报、美术沙龙这些活动,不仅能填补学生心灵的空白,而且也可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利用思想品德课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不断鼓励他们发表内心的看法,遇到问题及时和同学老师沟通,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觉得教师在内心上关爱他们。
开展赏识教育,树立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那么如何树立留守学生的自信呢?
首先,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当然也都有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性的评价。其次,教师要拥有一双善于捕捉“闪光点”的眼睛,要善于发现留守学生身上的才能。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有些学生的思维能力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強,如果他们没有考上大学而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计算机维修工,你能说他们不成功吗?所以,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挖掘留守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然后用欣赏的眼光、愉悦的心情、发自内心的赞美鼓励他们,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教师看上去几句普通的话语,却能激起学生心灵上的感应,使他们产生一股向上的动力,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给留守学生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要求。如我班的留守学生刘媚笑同学,成绩不够理想,沉默寡言,读书时都不敢大声朗读,因个头小遭同学嘲笑、戏弄。但她在课堂上能积极的举手发言,勤于思考,常因见解独到,受到老师的表扬,并在课后给她指出不足,慢慢地,她逐渐树立了自信心,认为自己能做好,在老师的鼓励下,她不再怕失败,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在学期末获得了“进步奖”和“优秀奖”。当她双手捧回奖状的时候,她已经完全找到了自信,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动力,学习成绩提高很快,还考入了重点高中。由此可见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甩掉压在身上无形的自卑巨石,这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私德所说:“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的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