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德育工作计划(通用4篇)
1、班队活动:
每两周至少1次包含少先队活动应有程序的班队主题活动详案,同时在班主任手册上还要做好记录,每学期不少于一次邀请校领导参加班队活动。(有活动照片)
2、家长学校
①按时上交“联系卡”:家访为主,其它方法为辅,教师与每一位学生家长的联系每学期至少一次,家长会每学期至少1次,家长辅导材料每学期至少2次。
②开办家长学校,按时上交材料(针对自己班级家长的家长辅导材料,要在计划、总结、教案或辅导材料、出勤记录、家长评价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联系卡、家长会材料、家长辅导材料、家长学习笔记(可让家长记在辅导材料上面预留的位置上)或反愧活动照片)
3、安全教育记录表
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多元化地安全教育,同时要认真填写安全教育记录表并签字。
4、班级特色管理工作材料。
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创新性教育研究,争创特色班级,班级特色要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班级特色必须提前向政教处申报,经领导小组评审,评定为班级特色。
5、班级文化建设:
(1)体育教师德育工作计划: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每一堵墙都“说话”,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3)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班内有班务日志、有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卫生值日表。
(4)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体育教师德育工作计划:班队活动)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5)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6)建立班级图书角,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制作读书卡片,写好读后感,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7)认真指导学生黑板报刊出(每期黑板报要有照片,每月一期)
6、整理并填写班主任手册、学生评价素质手册及学生学籍档案。
7、学生出勤记录晨午检记录缺勤追踪记录
8、班主任业务学习笔记、工作反思(每月不少于2篇)
9、班级管理或学生德育管理论文(每学期至少两篇)
为积极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德育的动力、保障和导向作用,确保我校德育工作有序推进,特制定《黄山头中学德育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
一、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德育队伍精良,德育资源优化,德育管理顺畅,德育氛围和谐;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人文校园,使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总体德育目标。
(二)具体目标
以养成教育为主,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使学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树立具有“朝气蓬勃、举止文雅、智慧多元”的学子形象;形成德育组织网络化,进一步拓展德育空间,通过网络宣传德育、展示德育,让家长了解德育;推动全员德育,强化教师德育参与意识,形成“人人做德育、事事有德育”的教育理念;完善德育评价机制,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运行。
七年级: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加强两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行为习惯以训练为主,道德意识以身边的先进事迹感染为主,使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尊敬父母和长辈,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的观念。
八年级:以增强辨别是非,识别真善美,自觉抵制外来干扰的能力为主线,明确学习目的。能够较正确地看待和评价自我和他人,具有初步的自我调控能力,能够正确处理交友与学习的关系,进一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九年级:以强化良好的品质养成教育和理智感、成人感、独立意识的引导与教育为主线,加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做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二、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1、坚持学期目标与学年目标相结合,学年目标与三年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个体思路与总体思路相结合,班级、年级活动与学校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上级精神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传统特色与与时具进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实行分级管理与各处室协调合作原则,保障管理渠道的畅通。
5、坚持“激励性”与“民主性”相结合原则,创造条件让更多人员参与管理,发扬民主作风。
三、德育工作的内容
(一)加强对学生两个习惯的养成教育
1、学生的行为习惯
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日常管理常抓不懈,常规工作“细节细抓,实事实干”。在对学生“两个习惯”的养成教育上下功夫,提高我校学生整体的规范性。认真贯彻落实《学生管理制度》,遵循“起点低、标准高、教育严、处理宽”的教育原则。从到校、进校中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在课堂、课间、课余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生的学习习惯
以自觉独立完成作业为切入点,教导室要对个别学生进行一对一面查,做好相应的记录,及时反馈给相应人员。重视学科德育,努力挖掘学科德育资源,充分发挥科任教师德育功能。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做好“班主任培训”工作,引领一支家长、师生称赞,具有“奉献精神强、钻研劲头足、适应能力快、专业水平高”的班主任队伍,打造一支“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投入、特别能钻研、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忍耐、特别能舍己、特别能付出、特别能团结”具备团体作战能力的德育工作小组。
切实兑现“谁为德育工作添彩,学校就为谁争光”的承诺,开展评选、表彰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开展优秀德育论文及优秀主题教育活动评选工作。
2、借助每年的“师德教育月”活动,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推进全员德育。
(三)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1、认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采用视频、图片、广播、板报、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身边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就,认真组织征文、演讲、朗诵活动。
2、加强礼仪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1)强化学生管理制度的落实,进一步落实中学生十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巩固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果,开展文明礼仪示范班、文明礼仪标兵评选活动。
(2)开展寻找身边的道德榜样、宣传身边的道德榜样、学习身边的道德榜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评选“十佳中学生”、“文明礼仪标兵”活动,定期召开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
(3)从实际出发,深入开展“三礼教育”进社区道德实践活动,宣传文明礼仪、传递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3、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制观念
(1)建立有不良行为及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档案,严格管理,定期谈话,了解其思想动向,班主任、家长和政教室积极配合,做好对不良行为学生的转化工作,并有教育转化工作记录。
(2)定期召开研讨会,分析、研究、探讨不良行为学生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做到教育工作有理论支撑,有有效方法。
4、加强时事政策的学习教育
以时事政策教育教材《中学时事报》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每次发放《中学时事报》的当周,作为时事政策教育周,各班利用晨检读报学习,指定时间专时专用,形成制度化。
(四)加强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
每学期举办一次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讲座。做好学校卫生、学生身体健康教育与“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工作,坚持每天活动一小时的锻炼常规。
(五)探讨家、校结合的有效途径
从实际出发,以班级为单位,深入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效果。继续开展“家校互动”,积极营造“校呼家应,家求校应”的家校互动局面。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规范学生管理工作,以学校特色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创建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利用好现有的宣传栏、荣誉墙等设施,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精神,提升育人水平。
通过五年文化建设,使我校主流文化更加突出,人文氛围更加浓厚,师生发展更加全面,育人机制更加完善,建设师生广泛参与的具有较强生命力和持久力的校园文化。
(七)加强毕业年级的德育管理,认真落实德育流程,针对毕业班的特点,精选活动内容,设计好活动形式,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四、德育工作的领导小组与职责
德育工作的落实必须有健全的领导小组给予保障,强化职责管理,形成以校长为核心,政教室、教导室、总务室、工会、团委齐抓共管,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管理小组。相应职责如下:
(一)校长:领导、指导和支持德育工作开展,为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把握处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性问题。
(二)政教室:
1、依据学校德育总体目标规划,制定学校学年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安排每月德育活动重点,明细月德育工作内容,落实周重点工作。并负责检查、督促及评价。
2、完善校纪校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抓好各项常规的检查、评比、反馈,保证学校有良好的教学秩序。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做好德育队伍的管理。实行每月一次班主任学习及每周一次班主任、年级主任例会制度,将培训在实践中进行,评优在业绩中体现。
4、建立学生活动组织体系,努力挖掘学生活动项目,组织好学生的各项德育活动,力争做到每名学生掌握一项艺术技能,两项体育技能。
5、加强德育科研,积极参加各级别的论文征集活动,提倡班级课题、年级课题、学校课题的开发,每学年召开一次德育研讨会,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6、做好校、县市级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及争创“优秀班级”的活动。
7、做好相关德育材料的归档工作。
(三)教导室:
1、指导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参与听课评课,制定规定或措施对学科渗透德育提出要求并检查落实。
2、合理安排相关学科(比如思品、劳技、心理健康教育等),有计划地落实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德育学科的德育功能,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氛围。
(四)总务室:
1、树立为德育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措施、增强服务效果。
2、保障德育活动场地和设施配套齐全。
3、适宜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净化、绿化,营造德育育人氛围。
(五)工会:
1、抓好教职工政治,师德教育工作,协调和处理好教职工各方面的关系,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项教职工活动中去。
2、组织好每年的师德月活动,加强全员德育意识。
(六)团委:
1、领导和主持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工作,明确职责。把握好发展团员的标准,加强学生团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起到“一名团员、一面旗帜”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会的功能,主持开展学生自我教育活动。
2、负责各个系列常规主题教育与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团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好宣传、文化建设、团组织建设等工作,协助做好常规管理。
五、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
(一)班主任工作
1、确立班级德育目标,制定班级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规章制度。
2、组织和建设好班集体,做好个别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
3、根据德育大纲的内容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4、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5、配合本班各科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在班内形成教育合力。
6、做好家校互动工作,每学期完成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要加大个别学生家访的密度,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全程教育。
7、坚持“学生在校,班主任在岗”的原则,组织指导班级日常管理,检查督促班级常规的落实。
8、配合政教室开展工作,组织指导学生德育考核,组织各级奖项的评选。
9、配合政教室做好学情分析工作,全面掌握学生家长情况、生活状况、学习成绩等信息。
10、配合年级主任做好本年级的其它工作。
(二)学科教师
1、结合学科特点,拓展教材,全方位渗透德育,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习做人。
自然科学类,可以渗透辨证法与方法论;文史地,可以传承中华美德,激发爱国之心;思品的每一单元,可以作为一个专题讲座等。学科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对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形成不同年龄段学生使用的不同主题的资源体系。
2、根据学生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切实体现出教学中的德育目标。
(三)德育综合实践活动
落实德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远足、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社会服务和军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丰富课外活动课程
各种科技、文娱、体育及班团队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活动(包括课外兴趣小组和各种社团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提高他们审美能力。
(五)校园环境建设
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是形成整体性教育氛围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学校要积极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加强校园环境管理,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影响。要充分发挥校训和校风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图书室、荣誉室等多种形式专用场所,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六)家庭和社会
通过家访、家长会、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建立教师家长协会等多种方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庭教育,每学年对家长培训不少于一次,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开发利用社会的德育资源,开辟青少年教育的社会教育舆论阵地,利用好社会德育基地,提供青少年需要的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
六、德育工作的的措施
(一)抓常规、促养成
1、强化德育常规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建立班主任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检查制度、表彰制度、例会制度等,形成德育管理的整体效应,保证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加强学生“两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每学期校内设立“学习态度奖;学习勤奋奖;学习进步奖;学习帮扶奖;学习成果奖”等奖项,做到奖惩分明,激励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优良行为,淡化自己的不良行为。
2、注重过程管理,坚持常抓不懈,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班风、学风抓起,以管理促落实,做到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以量化考核为基础,以学生值日检查、教师值日检查、政教室常规检查为保障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政教室每周集中对各班情况进行检查,促进学生自觉规范自身形象。
(二)强抓德育队伍建设,推进全员德育
1、发挥德育三大功能(保障、导向、激励),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政教室、教导室、总务室、工会、团委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对德育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
2、组建由年级主任、班主任、教研组长、学科教师组成全员德育育人小组。政教室负责加强对年级主任和班主任每周一次指导和每月一次培训,教导室负责对教研组长和学科教师指导和培训。
3、组织学生会按要求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指导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团委负责对学生会的指导和培训。
(三)狠抓班集体评价,不断优化班集体建设
1、把握班集体评价的内容和原则,遵循主体性、发展性、激励性、差异性等原则,客观全面的评价班集体建设工作。
2、明确细化班级管理细则,完善班级考核制度,通过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的评价手段,借助问卷调查、材料汇报、评估量化等评价载体,对班集体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督促。以争创“优秀班级”活动为载体,树立行为文明,管理规范,班风正,学风浓的典型班级。
(四)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校德育特色
1、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环境、校园橱窗、班级环境进行规划,增加德育教育宣传内容,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2、丰富学校文化活动,赋予德育特色。比如:运动会、艺术节、教职工体育比赛、师生书画比赛等活动。
3、加强学校社团建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
(五)丰富德育内容,追求特色发展
1、重点做好“抓好四个环节,促进四个转变”(即:抓卫生,促环境转变;抓纪律,促秩序转变;抓仪表端庄,语言文明,促精神状态转变;抓集合、出操集体活动,促班风、校风转变)的行为养成教育工作,丰富活动内容。
2、以年级、班级为单位,进行篮球、乒乓球、跳绳、棋类比赛等活动项目的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
七、德育工作的管理与评价
(一)各处室领导分别负责本处室人员的德育管理与评价,实行过程管理监督和指导。
(二)认真吸收家长对学生的德育评价、对教师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
(三)规范教师育人行为,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努力做到“十个提倡,十个反对”。即:
①提倡“只要你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学好”,反对“就你拉我们班的后腿”;
②提倡“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反对“你再这样,就把你家长叫来”;
③提倡“你真的很出色”,反对“我教这么多年书,还没见过你这样笨的”;
④提倡“经过努力,相信你一定能行”,反对“你把这道题再给我写遍”;
⑤提倡“你的回答很有见解”,反对“别人都懂了,怎么就你不懂”;
⑥提倡“老师很愿意帮助你”,反对“不愿意上课就出去”;
⑦提倡“你别着急,再想一想,你回答得很好”,反对“你真让人失望,谁教你谁倒霉”;
⑧提倡“谁都可以会有错误,只要改正了,你仍然是好样的”,反对“你怎么这样没有教养”;
⑨提倡“你很有个性,希望你能发扬长处,克服不足”,反对“我看你一辈子就这样了”;
⑩提倡“谢谢同学们对老师的信任和支持”,反对“你给我站起来”。
建立德育评价机制,逐步制定实施《主题班会评价标准》、《班主任日常教育行为规范》、《班级管理评价标准》、《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价标准》等评价体系。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心理,几乎无条件地信任老师,他们对老师的信任超过了对家长的信任,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是:“老师说了……”他们开始评价自己和别人,但评价自己时,只看优点,评价别人时容易受成人的左右。他们很少能顾及到客观外界与自我的关系,只会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目的去行动。
一二年级的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自己的信赖感,要在各个方面为学生做出正面榜样,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的这种信赖感能够更加持久。
三、德育工作目标
1、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真人。
四、德育工作内容
1、紧抓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3、紧抓教材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德育渗透。
4、利用课组织和教法措施实施德育渗透。
五、具体措施
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人才定向的作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体育教学同样肩负着德育的重任,它对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学期我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计划如下。
1、紧抓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要求与措施,并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
2、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下面几点
(1)对优生不要偏爱,有缺点便要指出。
(2)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要指出其缺点,但也不应忽略对其优点的表扬。
(3)对学生的批评要适当,不侮辱人格,讽刺挖苦,不体罚或变相体罚;
(4)教育中“允许”学生反复犯错误,教育要有耐心。
3、紧抓教材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德育渗透。
在小学体育中,较多的教材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如:通过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的训练,可以锻炼刻苦耐劳,不畏艰辛的意志,各种跳跃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奋勇高攀,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各种集体配合的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其集体主义精神。
4、利用课组织和教法措施实施德育渗透
在实施课的组织和教法措施时,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其中。
5、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课的全过程
体育课是多因素,多层次,多变化的复杂教学过程,必须把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例如队列练习和热身操,通过让学生在严格执行口令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体会到纪律的严明,培养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严密组织纪律性。
6、配合学校德育工作计划,长期进行有阶段性和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渗透教育。
总之,本学期我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思想品德有机地渗透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争取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
1、班队活动:
每两周至少1次包含少先队活动应有程序的班队主题活动详案,同时在班主任手册上还要做好记录,每学期不少于一次邀请校领导参加班队活动。
2、家长学校
①按时上交“联系卡”:家访为主,其它方法为辅,教师与每一位学生家长的联系每学期至少一次,家长会每学期至少1次,家长辅导材料每学期至少2次。
②开办家长学校,按时上交材料(针对自己班级家长的家长辅导材料,要在计划、总结、教案或辅导材料、出勤记录、家长评价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联系卡、家长会材料、家长辅导材料、家长学习笔记(可让家长记在辅导材料上面预留的位置上)或反愧活动照片)
3、安全教育记录表
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多元化地安全教育,同时要认真填写安全教育记录表并签字。
4、班级特色管理工作材料。
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创新性教育研究,争创特色班级,班级特色要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班级特色必须提前向政教处申报,经领导小组评审,评定为班级特色。
5、班级文化建设:
(1)体育教师德育工作计划: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每一堵墙都“说话”,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3)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班内有班务日志、有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卫生值日表。
(4)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5)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6)建立班级图书角,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制作读书卡片,写好读后感,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7)认真指导学生黑板报刊出(每期黑板报要有照片,每月一期)
6、整理并填写班主任手册、学生评价素质手册及学生学籍档案。
7、学生出勤记录晨午检记录缺勤追踪记录。
8、班主任业务学习笔记、工作反思(每月不少于2篇)
9、班级管理或学生德育管理论文(每学期至少两篇)
体育与德育各有其特殊性,各自所要求的教育任务自不相同,但二者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的结合点。毛泽东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由此看来,体育与德育从来都是在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和德育似乎又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以上所说更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根据体育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计划如下:
1、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
体育是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最具体、最生动的教材。
体育基础知识教材中的体育目的、任务、亚运会、奥运会简介,我国体育事业的巨大成就和体育发展史,尤其是通过讲述我国体育事业的繁荣兴旺,五十年代我们中国人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六十年代开始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七十年代我国体育进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新的发展时期;八十年代我国已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等生动、具体、激动人心的事例,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
体育课思想品德教育最基本的内容是进行集体主义和精神文明礼貌教育。
队列队形、接力跑、拔河游戏、各种集体球赛以及体育教学常规的实施等均与集体主义和文明礼貌紧紧连在一起。通过这些教材的教学和练习,团结、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讲文明、讲礼貌的优良品德,生动自然地在青少年的思想中得到了培养,受到了熏陶。
3、意志品质与道德观念的教育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果断、顽强、坚忍不拔等意志品质,是体育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这方面的教材多、范围广,一般以田径教材中的快速跑、障碍跑、跳高、跳远;器械体操中的单、双杠、支撑跳跃;篮球、足球、武术等教材最为典型,这些教材内容与培养青少年优良的意志品质和助人为乐、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等高尚的道德行为,有着直接的联系。
4、组织纪律与法制观念教育。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与纪律教育,了解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既是体育课德育渗透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严格的队列训练、课堂常规的纪律要求、各种体育竞赛规则的执行等,与组织纪律、法制观念教育等自然结合在一起。
5、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男、女同学真诚友谊的教育,发展学生个性、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及乐观活泼的性格,在体育课德育渗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生理卫生“青春期与体育”、舞蹈与韵律操、技巧等,是体现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的主要教材。
6、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体育课教材中球类竞赛战术的运用与安排,以及学习球类竞赛的编排等,体现着马列主义的哲学理论观点及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的丰富内容,教育学生运用这些观点,解决处理战术中的实际问题,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最好的教材。
7、国防观念及劳动教育。
教育学生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同保卫祖国、增强国防意识联系起来。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布置运动场地和收还器材,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和爱护公共财产的教育。以及在练习中,组织学生相互保护和帮助,培养学生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高尚品质,这是进行德育渗透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应“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身体的心理素质,坚持健康第一,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