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调查报告(汇总35篇)

文化调查报告(精选35篇)

文化调查报告 篇1

前言:

人们对情人节的了解情况:

情人节,这个西方社会的舶来品从20世纪末期开始为中国人所了解,并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得到了追求时尚、浪漫的新生代的钟爱,迅速传播开来,成为继圣诞节之后又一在中国大受欢迎的西方节日。但是,人们对于情人节的了解程度却不尽如人意:

根据网上调查及现场谈话,以下是我在调查中得到的结果。

90%的市民知道2月14日情人节,但仅有24%的市民同时知道2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为西方情人节和我国传统情人节;83%的市民会选择在2月14日送礼物给自己的爱人或亲人;95%的孩子不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86%的孩子不知道“七月七日”要吃巧果?

主题:

20xx年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我提前在一家名为“时尚花艺”的花店帮忙,并就来往的买花着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调查采用的方法为访谈,访谈的基本内容为:

问题1:今年情人节,您打算怎么过?

基本回答有:

A:送点花,通胀厉害,在家里做顿好吃的就行了。

B:待会约她出来,共享烛光浪漫晚餐。

C:送玫瑰花,再送她些礼物,像DOVE巧克力,表示一下心意。

D:老夫老妻,没有必要赶时髦,买只玫瑰花就可以了。

E:我是剩男剩女,没人一起过节,买只玫瑰花送给朋友。

在这些回答中选择C答案的为大多数,来花店买花的人大多数都为20-30岁,有些人怕花买光,提前一天就将花预订了,足见情人节的影响力逐渐深入人心。同时花的价格在这一天也得到了大幅度的飙涨。

.问题2:你对情人节如何评价?

A:每年都会过,感觉很浪漫

B:偶尔过一过

C:情人节就是商家炒起来的,没啥意思,还是传统节日有意义

这是一个主观题,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这是一个爱情的节日,只要是节日,只要是内容、形式、实质没有很不好的节日,至于有的朋友不喜欢它“情人”的意味但情人其实是指真正有情的人,爱的人,比如自己女友男友,太太先生婚外情人,有没有情人节都会“节”外生枝的,情人节不是根源。其实,情人节最大的得益者除了情人本人(享受了浪漫一天),所等。不过不要为此就反感,认为是商家哄抬节日效应其实,时间允许,有自身情感条件的人,过过情人节也是很不错的,一来也找“借口”过过节,比平时更浪漫、更开心一点,二来也为拉动内需,适当消费,对国家也不是坏事。同时我们也不该忘了七夕情人节

问题3:网络发动“反情人节”运动,您如何看待?

A:应该反对,这个节越来越商业,过节纯粹是给商家捧场

B:情人、夫妻之间过个浪漫的小节还是很能调节感情的.,没必要反对

C:剩男剩女的恶搞,不必当真

D:其他

我个人认为不管是2月14情人节还是七夕情人节,我们都不应该持强烈的反对意见,毕竟每一个节日都有它存在的道理,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

上网查询知道关注7月7情人节的人还有很多

●47.3%的被调查者选择送情人玫瑰花或巧克力

●19.4%的被调查者表示买礼物很费钱,感觉就像被打劫

●1.2%的40岁至55岁的被调查者会过情人节

●5.7%的被调查者称情人节这天会与平常一样

●40%的被调查者认为,西方情人节比中国情人节“七夕”重要在很多人心中,2月14日(情人节)这天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跟春节媲美。

结尾:

我一天的工作完成后,得到的收获也不少,我询问店主今天的玫瑰花买卖得好吗?店主笑嘻嘻的回答道:“比去年翻了一番”。我不禁惊讶道:这怎么可能啊!店主不以为依然道:“每年的七夕情人节来买花的人基本上屈指可数,可是2月14情人节就热闹多了,买花的男士不论多贵也基本上不会讲价的。”

就在我们已经将西方的情人节再也过不出新意的时候,竟然还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在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也有情人节,那就是每年的农历7月7日。最早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牛郎织女就会搭着鹊桥在天上相会中国情人节所推崇的内敛性和含蓄性相比于西方情人节缺少了热情开放和轻松刺激的内容,却另有一番韵味。

“七夕”是我国最动人的神话故事之一,历史悠久,但它的知名程度和热闹程度为什么远远敌不过西方的“情人节”?它的原因又在哪里?

西方情人节虽然是舶来品,但市民却对它情有独钟,商场、花店、礼品店纷纷打造出了情人节时尚。年轻人对西方情人节趋之若鹜、对传统情人节却日趋淡漠,有人说,“七夕节”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有人说,洋节的特性商品更明显,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有人说,七夕节太土了,不够时尚;还有人说,洋节的盛行是不是有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祟。

通过观察与分析,不难发现西方情人节在近几年成为很多年轻人热衷的节日,对它的重视几乎到了夸张的地步,甚至连很多外国人也觉得中国人的情人节过得有点太疯狂。可以说,过与不过情人节,似乎成了检验一个人是否时尚的反映之一。

为何中国的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的情人节?其原因很多,不能单一的认为是某个方面所造成的。简单分析一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西方文化的传播,使得中国人熟悉和了解了西方的情人节。其实,不仅是在我国,在许多亚洲国家都是如此。比如在日本,情人节时女性送巧克力给她喜欢的男性,而男性则在一个月后的白色情人节回赠礼物给女性以表衷肠等。可见,西方的情人节,不光是在中国,甚至是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节日了。

其次是西方节日传入我国,是全球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结果。

最后是西方情人节的内容更适合年轻人追求时尚的潮流。像我国的七夕节,其内容有待更新,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如元宵节也只是吃元宵,赏看焰火,无其他节目,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进一步而言,在经历了文革的断代、改革开放的潮流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产生割裂现象,新一代年青人所接触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已经极为淡薄,甚至很多年青人都不知中国众多传统节日的由来,和西方情人节相比,似乎使人无法喜爱。随着时代的变化,情人节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和丰富,像什么烛光晚餐、情人约会等等。这些东西,又如何不令年轻人所追捧呢?

两个节日相对而言,一个是具有西方外露表白的奔放特性,另一个是含蓄内敛的中国传统风情,而当今时代的年青人在西方文化的浸染下成长,在感情表达方式上也趋向于西方的个性张扬。

因此,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已十分明显,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利有弊,如何正确看待,处理这一问题已成为关键。

过分析比较指出趋于彼此融合中的各国节日文化、节日风俗中鲜明的民族特色才是节日的永恒魅力、民族特色才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特征。研究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继往开来,只有发掘本民族节日文化的内涵,对节日文化进行革新,认识到与传统节日相随的传统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构成诸要素中最具普泛性、丰富性的要素,抓住这个主题要素,即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才能共同实现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创造再生,使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文化调查报告 篇2

调查人:

调查时间:20xx.01.15~20xx.02.15

调查地点:江苏省泗洪县

调查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的理念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出。

然而,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不尽相同。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家乡地区(江苏省泗洪县)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家乡人民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街头问卷与网络问卷结合) 调查对象:随机调查

一、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各行各业都不相同,在此次随机调查中我发现,家乡人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打工和种地;当然,由于环绕成子湖,渔民们捕鱼为业;此外,还有基层服务工作者如医师等依靠工资生活。不同人群经济能力不一样,调查之后发现贫富差距还是很明显,县城中基础建设完善,人民生活条件较好,乡下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家庭条件较差。

二、文化发展状况

此次调查主要在农村展开,参与填写问卷的好多人都只是小学初中毕业,(部分人员由于仅参与过扫盲班或未接受过素质文化教育无法参与问卷调查填写)很少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并且,大多数人对于文化的概念仅仅局限于学校。只有部分人员提到文化活动,他们的建议是增加文化活动,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同时,较多人提出家乡应建设一所较好的中小学。总体而言,家乡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有待加强。

三、个人看法及建议

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有待提高,经济与文化并未共同发展,经济发展比文化发展迅速,县城发展比乡村发展迅速。外出打工是乡村人普遍的选择。于是,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等现象颇为普遍,使孝亲敬长成为一部分人难以实现的梦想。好在如今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兼顾文化发展,努力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在寒假期间,县政府的“春风行动”让人暖心。由政府牵线搭桥的大型企业招聘会在春节前后举行,乡镇公交免费送达,数万个岗位对外应征。号召泗洪人回乡就业创业,带动泗洪经济发展,使家人团聚,创造美好新生活。乡村文艺汇演、元宵灯会等节目也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此外,建议关注农民生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希望多多举办文化方面的活动。

文化调查报告 篇3

摘要

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发展的支撑,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系统,经济发展就不能带动社会的整体进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村优秀精神文化的塑造和培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不仅在物质方面追求更高的的享受,而且也更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尤其在近几年,农村的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大幅度提高,文化生活也随之丰富多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在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指引下,农村的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相对滞后的农村文化,已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整体文化质量,支持农村的社会发展,是农村现代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所以利用假期时间,我对家乡的文化娱乐现状作出了调查。

关键词:文化娱乐生活 新农村建设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

调查目的

了解家乡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现状,以及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

我的家乡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位居黄河中下游分界地段,东距省会郑州110公里,西距豫西名城三门峡90公里,南与古都洛阳毗邻,北临滔滔黄河,与济源市一桥相连。全县辖10镇,228个行政村,总人口46万人。

调查内容

我调查的内容有:文化娱乐种类、文化娱乐设施、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 首先,我对家乡群众的文化娱乐种类进行了调查。由于改革开放发展的逐渐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家乡人民对各种新鲜事物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快接受,于是,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人们的广泛接受和普及,从而取代了看大戏,听说书,逛庙会等传统的娱乐方式。

当前农村文化娱乐生活的主体为30岁到45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是文化娱乐活动组织方式和进行内容的主导者,他们的文化娱乐活动方式有:50%在家看电视,23%打扑克,20%左右搓麻将,另外的7%做其它文化活动。而对于兴起的新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年轻人,大多数年轻人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或者去音像店、台球厅等新型娱乐场所。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他们的文化娱乐生活相对于其他年龄的人群相对贫乏,我所调查的农村人群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仅限于门球、麻将等少数的娱乐方式。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而礼拜、参加宗教活动也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

其次,我对娱乐文化设施做了实地调查。由于新农村建设,我们这里的篮球场,门球场,台球厅以及网吧等公共文化设施都一应俱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100%都有彩色电视机,近80%的家庭安装了有线电视,7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和DVD。在我们乡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文具店,书店,音像制品店和网吧等;还有10%左右的家庭拥有羽毛球、乒乓球等健身器材,而政府也会每年组织一些电影、戏曲的文化下乡活动,并且组织培养农村文艺骨干。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迅速发展,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彩。

最后,我对家乡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也做了相应的调查。调查发现:40%的人认为当前文化娱乐设施非常好,能够满足当前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但是仍有60%的人认为,当前文化娱乐设施与当前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20%的人认为需要建设一个自己的图书阅览室甚至是电子阅览室,从而更好地了解新知识,接受新信息,关注国家大事,跟随社会节奏,以及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和农业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生产和发展。超过50%的人认为,现在农村的发展使人们对健身也越来越关注,而当前除了篮球、门球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大众型的体育娱乐设施来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还有30%的人认为当前的文化娱乐设施依旧比较单调,没有一些更人性化,更贴近群众生活的内容,例如农业技术站等先进设施太少,而且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调查结果

当今农村的生活现状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变得日益丰富起来,并且很多都是主流的,积极向上的,但是仍旧暴露出很多问题。

1、赌博风的抬头

在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子里,有近5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小几十元以内,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钱,就没人跟你玩儿”;但是由于农民生活的提高,赌博也变得日益盛行,“小钱”逐渐变成了“大钱”,更有甚者,输的乃至成千上万。老*机等新型赌博工具也进入农村这个新领域,这种坏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迷信活动

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宗教在当地农村传播开来。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教,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有些邪教也开始在农村流行,使得有些人甚至放弃工作,专心地投入到宗教事业中去。这些活动严重误导了人们的思想,希望这些现象可以得到制止,以免再次上演“法”的悲剧。

3、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活动整体来看缺乏指导和监督

比如我在调查镇上的一个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人大多为在校学生,他们几乎都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就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与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于游戏和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4、 部分村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村民仍然只重视赚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娱乐生活热情不高,参与较少。文化娱乐活动做为一个独立的日常活动的组成部分没有得到所有居民的认可,并且精神文化生活这个概念在人民群众中还没有普及甚至是不了解,使得人们无法重视起来,即对于文化娱乐活动的认知存在很大的障碍。

5、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还没有改变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担负着服务农村文化的职能。目前,乡镇文化站发展困难,部分文化站已经名存实亡,成了无人员、无阵地、无经费、无活动的“四无”文化站。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乡镇领导思想意识存在偏差,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二是取消农业税后,财政困难,对文化建设无力投入。商业改革的大潮,也导致农村业余文化团体的消灭。“公共品危机”导致很多农村文化设施无人管理而自生自灭。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群众精神文化娱乐生活的基本状况,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状况基本满意,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都是丰富多彩的。但家乡目前的状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个人建议

针对调查结果,我个人认为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或者是乡镇文化站,健身的器材和场地,农家电影院等。使农民的思想得到较快发展,知识面得到更好地升华。

2、重视农民的文化教育

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的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要,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农村文化干部队伍是农村文化的主力军、先锋队,现阶段主要应抓稳定、促提高。依靠强有利的政策保证,采取有效途径吸引专业人才充实到基层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着力帮助解决基层文化干部实际困难,让他们稳定思想,安心工作,积极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和谐、乡土气息浓郁的当代农村文化新氛围。

3、 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使农村的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文化调查报告 篇4

一、调查目的:了解西北民族大学学生本科生宿舍文化现状。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西北民族大学本部校区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按95%的置信水平,用sps抽样从5306个宿舍(男:20xx,女:3254)中抽取240个宿舍作为样本。用等比例抽样方法在6栋宿舍楼及每一层里科学分配样本比例,最后用随机抽样方法每一层楼里获得每一个具体样本。调查时,以宿舍为单位,小组人员深入每个宿舍,发放问卷。

三、调查时间:12月中旬

四、样本的情况:总体:5036个宿舍,男:女=2:3,按95%的置信水平,计算出样本240个宿舍(男女比例接近2/3),样本具有代表性。

五、调查内容:此次调查主要通过对学生们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方面的调查,来了解宿舍文化情况。具体以a、b、c、d、四类题作为量表来体现。

六、调查表的分析:此次调查,共发放240份问卷,回收240份,回收率为100%,利用spss13.0科学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其中有效问卷214份,有效率为82.3%。用spss13.0科学统计软件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专业类型、不同性别的西北民族大学本科学生的宿舍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进行了频数和相关性分析。

七、分析结果:

(一)物质文化(a类题)

宿舍的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宿舍器物的种类、位置的摆放、装饰形式及环境卫生习惯等。本次调查针对物质文化设计了四道题:a1:器物摆放情况、a2:装饰物类型、a3:清除垃圾的频率,a4:大扫除的频率。分析如下:

a1: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物品摆放整齐程度与宿舍成员的民族比例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其中汉族同学占多数的宿舍,物品摆放整齐程度较低。见下表:

宿舍物品整齐情况

装饰物方面,男女无较大差别。

a3:宿舍是否及时清除垃圾与宿舍成员的来源地、性别有相关性。与其他因素无关。见下表:

a4:宿舍大扫除的频率与所有变量均无关,从分析中可以看到,大一到大五,宿舍大扫除的频率都是一周一次。

(二)制度文化(b类题)

制度文化是指围绕学生宿舍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条例、公约等等。

在这次调查,具体分为四个方面:有无卫生值日制度、制度执行情况、熄灯制度、集体庆祝的规定,分析如下:

b1:在卫生值日制度的制定方面,调查显示,它与其他因素不存在相关性,对卫生值日进行频数分析,有值日制度的是79%,没有的是21%。见下表:

b2:卫生制度的执行情况,与性别、民族、学院有关,与其他变量无关。具体见下表:

b3: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熄灯制度与性别、年级、民族和来源地有相关性。具体见下表:

很明显,选“是”的女生男生要多一半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样本中,男女比例为2/3,女生基数较大,且5号楼(女生宿舍)学校规定有固定熄灯时间。

b4:通过调查分析,宿舍成员过生日集体庆祝情况与任何因素都无关。

(三)行为文化(c类题)

行为文化是指文明宿舍建设中开展的各类争先创优活动和以学生宿舍为单位在宿舍内外展开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此次调查将行为文化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有无昵称、宿舍交流常用语言、是否有否有人串门、共同爱好、经商活动、宿舍有无小团体、是否集体自习,共7道题。

c1、宿舍成员有无昵称或绰号与任何因素都无关。

c2、宿舍成员交流所使用的语言与生源地、学院、专业、年级都无关,与民族成分有相关性。见表:

c3、宿舍有无同学串门与年级、来源地、专业、民族比例无关,与南北比例有相关性。见下表:

c4、共同爱好

宿舍成员间有明显差别,且同一学院有多种爱好,见表:

注:x轴为爱好,顺序依次是睡觉、看电影、看书、户外运动、逛街、上网、打扑克、打游戏、体育运动、听音乐、聊天、其他。y轴为每一爱好不同学院所占比例。仅标注有较大差别的数据。具体数据如下:

爱好睡觉比例较高的是医学院(19.7%)、藏学院(15.6%);爱好看电影比例较高的是藏学院(19%)、新闻传播学院(16.7%);爱好看书比例最高的是文学院(18.3%);户外活动比例最高的是医学院(18.9%);共同爱好逛街比例最高的为(19.3%);爱好上网比例最高的是医学院(19.1%),爱好打扑克牌比例较高的是藏学院(25%)和新闻传播学院(22.2%),爱好打游戏比例最高为藏学院(29.7%),爱好体育运动比例最高的为医学院(27.6%),爱好听音乐藏学院比例也较高为21.4%,其他学院在听音乐、聊天方面都比较平均。

由数据显示,宿舍成员的是否由共同爱好与学院有相关性,藏学院同学共同爱好比较多,而维吾尔族同学的爱好比较少。

调查显示,不同学院在爱好方面差别较大,文学院有86.7%的人爱聊天,76.7%人爱看书;新闻传播学院爱好听音乐的人尽85.7%;维吾尔文学院爱好听音乐、上网的均占82.8%,爱好体育运动的占66.7%;蒙古语言文化学院爱好睡觉和聊天的最多,均占84.2%;藏学院爱好较为均衡;美术学院爱好看电影的最多,占64.4%;医学院爱好睡觉和上网的人数较多,各占70.7%。

调查发现,爱好与年级无相关性,与民族比例有一定关系,全是少数民族成员的宿舍,共同爱好比例比其的宿舍的都高,其中聊天、听音乐、睡觉比例都在65%以上。

c5c6c7、宿舍有无经商活动、宿舍有无小团体、宿舍成员是否具体自习都与一切因素都无相关性。

(四)精神文化(d类题)

宿舍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师生在宿舍管理的各相关活动时在其所特有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共同的心理状态。此次调查中将精神文化分为卧谈会、共同信仰,生活习惯与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对老师的评价,宿舍利益的争取,考研愿望分析6个方面。分析如下:

d1、分析得出,有无卧谈会与其他因素均无相关性。卧谈会议题与专业有一定的关系,调查中发现文学院、藏学院讨论爱情的人数较多,均占18.5%,而讨论时政的人数都较少;新闻传播学院刚好与以上两学院相反,讨论时政的人数占了25.5%,而讨论爱情的较少;而维吾尔文学院讨论时政的人竟然为0.00%。调查中还发现,所有卧谈议题中,谈论生活和爱情比例较高。其中,生活占了81.1%,居于最高。具体见表:

d2、有无共同信仰与宿舍成员来源地、成员南北比例无关,与学院、专业、民族比例有相关性,具体分析见表:

显然,民族比例在共同信仰中占有很大相关性。这也符合我们一般的评价标准。也从侧面证明了样本的代表性和调查的可靠性。

d3、生活习惯是否受到其他宿舍成员影响,d4、对老师的`评价,d5、有益宿舍的事会是否会集体争取,这三项与任何民族、专业、来源地等因素都无相关性。

d6、宿舍有人考研是否会影响到其他成员的考研愿望,与学院、专业、年级、来源地和南北比例无关,与民族比例有一定联系,全是汉族的同学受到的影响较小。从问卷统计来看,大二的较迷茫,此题的选择中,名项比较平均。

八、总结:

本次调查充分反映了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宿舍文化现状,达到了调查的目的。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变量与宿舍成员的民族比例、生源地,南北比例有关,体现了民族院校的特色。也体现了南北方不同性格在宿舍文化中的影响。学生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角,是学生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各方面教育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

调查的数据,还能为以后的调查所用,为从现状进入关系研究提供基础。

九、参考文献

【1】《高校寝室文化的分析与研究》曲贵江北京:海淀走读大学

【2】《浅析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与特征》金鑫徐波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x年第6期

【3】《试论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唐春梅滕云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xx年第二期

【4】《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5】《论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结构的影响》胡银华张海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9第30卷第5期

【6】《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王汉生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

文化调查报告 篇5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__大会议精神,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和辽北现代化小都市步伐。我于8月在文化局领导的陪同下,对我市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听取了文化局领导的情况汇报,深入文化基层单位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我市文化建设由宣传部指导,文化局主抓,文化局及各乡镇所属文化站21个,图书馆2个,文化馆1个,书店1个,电影院2个,文化室16个,从业人员230人;现有音像、书刊、娱乐、电子游戏、网吧等文化经营业户300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

随着开原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文化的职能和作用越来越大,文化在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实现辽北现代化小都市"文化繁荣"建设目标,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为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市基层文化建设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态势。

1、以争创先进为动力,推动文化建设

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积极争取省、市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并且主动协调乡镇党委、政府,卓有成效地开展省级乡镇"文化中心"、"文化先进村"创建工作,到目前,已建成省级"文化中心"2个,省级文化先进乡镇3个,省级文化先进村5个。此项工作成绩显著,排在铁岭市前列。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工作实践中,全市掀起了城乡共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热潮。通过开展城乡共建活动,基层的文化设施、设备明显改善;为广大群众休闲、娱乐、健身、开展文化活动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农村文化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2、全市文化活动走向市场,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工作逐渐向社会化、市场化迈进。我市举办的一些大型演出活动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全部实现商务动作,为我市文化活动提供了资金保证。全市民营文艺演出团体及音像、书刊、娱乐场所、电子游戏、网吧等个体文化经营户有了新的发展。各乡镇通过互相沟通,加大了改革力度,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把乡镇文化事业推向文化产业运作的新路子,并已取得较好效果。例如庆云镇文化中心通过产业化经营,年创收2.5万元,不仅解决了文化活动资金问题,减轻了乡镇政府的经费负担,而且促进了全镇文化活动的全面开展。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为解决全市农村文化站活动经费不足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经验。

3、以精品创作为重点,大力加强群众性文化活动

今年,我市已举办大型文化活动20多次,而且多次组织人员参加中央、省、市举办的大奖赛,分别在文化部、中央电视台、中央教育电视台、辽宁省及辽宁电视台举办的比赛中,获金奖9人次、银奖10人次、铜奖2人次,文化局获优秀组织奖。文化局创研室两部二人转作品获铁岭市参赛奖。随着《马大帅》一、二部的热播,今年赵本山又在开原拍摄了《乡村爱情》电视剧及正在筹折《马大帅》第三部,这必将进一步增加开原的文化艺术品位,推动开原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更提高了开原的知名度。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调查中看到我市文化建设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基层文化建设仍有不到位之处。

一是发展不平衡,市区内与广大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差距在拉大,农村中东部地区与西部差距也在拉大。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5个省级文化先进村都集中在西部,东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呈逐年下滑趋势。

二是资金匮乏,农村文化场所被挤占、卖掉的现象十分普遍,文化站站长几乎全是兼职,农村文化阵地破坏严重,市内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培养人才工作也因资金、场地限制难以开展,目前开原的文艺人才已出现青黄不接、难以为继的局面,这与铁岭建设文化名城,开原建设小都市的要求很难适应。

2、基础设施仍有不健全之处。全国文化先进县对硬件设施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具备五个以上大型封闭文化娱乐场所,而我市却没有相应配套设施。此外,还有一些文化站舍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已不能使用。文化设备短缺,陈旧落后,文化馆、站、室均缺少用于工作和开展活动的必要设备。有些乡、村图书室,至今还在书架上摆放着相当数量的80年代的中小学辅导教材及不符合当前形势的政治性图书和没有利用价值的图书,以充当图书册数。

3、文化市场监管仍有不到位之处。从目前调查的情况和群众反映的情况来看,对文化市场监督管理不到位是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是网吧吸纳未成年人进入和超时营业两个问题虽然经过多次集中专项整治,但仍然存在并且比较突出。在每天中午休息,晚上放学的高峰期内,全市70家网吧几乎个个爆满,每天上网的中小学生不少于1000人次。"未成年人养活网吧"已经成为业内心照不宣、家长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二是市内销售的音像制品、书籍盗版严重,有的产品盗版率高达50%以上。这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三是歌厅、茶社噪音扰民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市内投入资金装备了隔音板的歌厅、茶社不多,大部分都存在噪音超标问题,受到噪音影响的群众意见很大。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个别乡镇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仍然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要,不检查时不要的现象。定期研究、部署、检查基层文化工作不够,帮助文化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少,影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由于经济欠发达,市乡两级财政对文化投入的资金总量偏少,比例偏低,未能达到国家关于"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规定。必要的文化活动经费及人员开支难以保证。困扰、制约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3、陈规陋习改变难。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穷不思变,富不思文",思想守旧落后,对文化和科技不求学、不求用,仍然是走东家串西家,个别地方仍存在搞封建迷信或以打麻将为主要的娱乐形式。这种陈规陋习一时还难以转变,这给基层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因素。

三、对加强我市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市党委、政府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任务。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的文化建设,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对文化事业的认识。

党委、政府要站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__大会议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继续提高对我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加大领导力度,把我市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当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我市文化建设不断上质量、上水平。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人兴建、管理、经营文化设施。国家与集体、个人相结合、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的格局、实行目标与实效相结合,不断提升我市文化建设水平。

2、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

党委、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按照国家规定的"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在财政支出中确定对文化投入的具体比例,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建立以奖代拨的投资机制。鼓励创建文化先进县、先进乡镇、先进村、先进社区及建设乡镇文化中心、标准文化广场,保证有影响的重大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保证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文化单位的日常工作经费,保证专职文化工作干部开支,保证文化干部培训经费,加快我市文化设施建设步伐。

3、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

加强对网吧监管,争取上级文化部门支持,尽快落实终端统一控制接线时间,安装过滤软件等技术性措施,解决超时营业和黄色网页问题。加大巡查、抽检、处罚力度,严肃查处吸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违规经营行为。积极与工商、公安、电信、消防等部门沟通,加大联合整治力度,推进综合执法。

4、大力发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部署,组织开展好各类群众性大型文化活动。深入研究活动方式,不断创新,大力推行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等。继续打好"赵本山艺术"品牌,依托艺术团等团体,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文艺人才,活跃城乡文化市场,创作文艺精品,创出有开原特色的文艺品牌。

文化调查报告 篇6

调查研究显示,很多同学(58%)都理解校园文化这一概念,这说明苏信校园文化建设初步完善,同学们校园文化意识增强。同学们(67%)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活动,如读书节等,这表明我校学生主动学习,学习风气很好。53%以上的同学见到老师主动问候,尊敬师长,讲文明,有礼貌,有道德。

上述现象值得发扬,与此同时,却出现了另外一些现象。

“结束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这并没有错,可是同学们应该明白:适当游戏休闲益脑,过度游戏伤神伤身,这一浅显的道理。比如说,长时间直视电脑,荧屏辐射会伤害眼睛,眼部过度疲劳,视力下降。

在教室玩手机,回到宿舍玩电脑。

缺乏诚信意识,出现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现象,以及占座现象。

把课堂当成食堂,把书桌当成餐桌,在课堂上吃食物,扰乱正常教学秩序。

等到断网才肯睡觉,这非但影响他人(室友)休息,还使自身不能有充足睡眠,无法保证次日没听课质量,可谓是损人利己。

解决办法

1、针对占座行为、考试作弊行为,应加强诚信教育,严厉打击不诚信的行为,并做好“以诚实守信为荣”的宣传工作。

2、校方还应采取鼓励措施,建立奖惩制度,激励同学们天天学习,时时学习。每周评选“学习标兵”,参选每月的“校园之星”,年终设“学习模范”,各奖项设不同奖学金、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为实现“把课堂当成食堂,把书桌当成餐桌”向“把食堂当成课堂,把餐桌当成书桌”的转变而努力,使自习室座无虚席,课堂无旷课迟到,为全校师生营造更美好、更有效的学习氛围。

3、“宏观调控”作息时间。作息时间已与段络时间挂钩,建议断网时间提前至23:00,只是提前40分钟,却让同学们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利人利己,作息时间正常化,听课有精神。

4、应当让同学们正确认识电脑的作用。建议学院开展电子商务入门、office高级。

应用、flash制作、3D动画入门、网络检索技巧、计算机初级维修等计算机实用课程。

至于,一部分同学们过度游戏,校方或社团应组织电子游戏竞技大赛(仅限益智类游戏),引导同学们健康游戏,开展“计算机不是游戏机”宣传教育。

总结:

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而校园文化创造者的主体是学生,校园文化事业的中心问题应是尊重、接受和引导苏信学生的文化趣味。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尚需“取其精华,去其糟泊”,更不用说是苏信的校园文化了。

文化调查报告 篇7

发布时间:20xx-10-29

活动主题:我爱家乡·古风新唱

活动形式:上网查阅文献、实地考察

活动内容:利用寒假时间,实地调研、走访、考察当地传统文化、民风民俗以及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的情况、了解当地党和政府的文化发展政策。

实践活动成果:

淮南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淮南,淮南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东与滁州市属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依舜耕山与合肥市属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属寿县、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属颍上县,亳州市属利辛、蒙城县交界,东北与蚌埠市属怀远县相交。市境最东端位于上窑镇泉源村朱家大山与凤阳山交界处施家洼,最西端位于凤台县尚塘乡侯海孜以西与利辛县接壤处,东西长78公里;最南端位于唐山镇施家湖以南瓦埠湖水面,最北端位于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线凤台县与蒙城、利辛县交汇处,南北宽51公里。全市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91平方公里,凤台县面积1030平方公里(含毛集)。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

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之所以被称为“淮南”,是有历史渊源的:汉代开始在这里设置了淮南国,从汉代到两晋再到宋朝,这片土地先后经历了淮南郡、淮南道、淮南路等以“淮南”命名的建置。清末民初,这片土地上发现并开始采掘煤矿。xx30年,政府在九龙岗设淮南煤矿局,发展成为淮南矿区,标志着现代“淮南”的开始。xx49年1月18日淮南矿区解放,xx50年设县级淮南市,xx52年6月改设为省边辖区。xx77年1月,凤台县划属淮南市。至此,全市辖田家庵、大通、谢家集、八公山、潘集五区和凤台县。

我生活在淮南市凤台县,凤台县是安徽省淮南市唯一的辖县,位于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缘,地处北纬32度至33度,东经116度至117度之间,古称州来,又谓下蔡。《清一统志》有这样的记载:“县有凤凰台,相传曾有凤凰至,因名凤台。”。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置县,沿革至今。人口62.5万,其中乡村约人口50万。全县辖城关镇、河东经济开发区、新集镇、岳张集镇、朱马店镇、顾桥镇、刘集乡、杨村乡、桂集乡、xx乡(现更名为凤凰镇)、尚塘乡、李冲回族乡、关店乡、古店乡、丁集乡、大兴集乡、钱庙乡,共17个乡镇,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77个村民委员会。居民以汉族为主,间居回、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土家、羌等2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有7300余人。

凤台

改革开放以来,凤台县社会和经济面貌均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水利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四五”普法先进县等荣誉;是全国中部百强县、安徽经济“十强县”和安徽财政收入“第一县”,被誉为“淮上明珠”、“皖北江南”。

凤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有煤、磷矿石、石灰石、紫砂土、耐火土等多种矿藏,尤以煤的储量为最,可开采量达120亿吨;磷矿储藏量为180万吨;紫砂石境内储藏量为70万吨;高岭土境内储藏量为3000万吨。境内已建成新集、张集、丁集、顾桥等煤矿,“亚洲第一大深井煤矿”——顾桥大型煤矿也已建设完成并投入开采;凤台电厂建设如火如荼。凤台已成为安徽“火力三峡”的重要基地和全国深井采煤第一大县。凤台县交通便捷,淮河水上交通发达,淮阜铁路横贯境内东西,凤台、桂集、张集三站镶嵌其间,距京九线上重站阜阳站仅百公里。四条省道穿境而过,且有合徐高速公路、合阜高速公路可利用。距合肥骆岗机场百余公里,蚌埠机场几十公里。

凤台县坚持文化与经济比翼起飞,诠释出县城发展的新内涵。凤台是全国花鼓灯艺术之乡,花鼓灯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花鼓灯艺术研究基地与“安徽省陈氏花鼓灯流派生态村”也已落户凤台。粗犷而细腻凤台花鼓灯的艺术,被誉为“东方芭蕾”,不仅跳红大江南北,而且多次出国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由花鼓灯衍生出来的全国稀有剧种一一推剧,同样深受沿淮人民的喜爱。凤台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安徽花鼓灯会暨首届淮河花鼓灯文化节,凤台花鼓灯专场作为安徽省“庆元旦文艺专场演出”在省城隆重推出,首开安徽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整场调演一个县节目之先河。

景区:茅仙洞风景区、焦岗湖景区、焦岗湖、地质公园等

茅仙洞风景区位于凤台城南3公里处,三面环水,淮河绕境而过,素以“淮上胜境”著称。山中林壑优美,佳树葱茏,山下淮水如练,牵来绕去,山石倒长,南仰北倾,斜指南天。自古为佛道两教传习胜地,更是游览佳境。其景点有茅仙古洞、古寿唐观、淮河第一硖、古香山寺、灵龟听禅、淝水之战古战场等诸多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焦岗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淮南市西南部,北距毛集镇1公里,102省道沿境而过,交通便利。焦岗湖以“水”闻名,东与风景秀丽的八公山,南与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构成独特的山、水、城旅游金三角。该景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既有芦苇荡(鸟的天堂)、荷花淀、仙侣湖、渔业观光园、水上人家等水上景观,又有湖畔垂钓、芦荡探幽、荡舟采菱、湖中戏鸟、渔家寻乐、浪遏飞舟等休闲项目,兼有焦湖红心鸭蛋、醇香酒糟鱼、活鱼干吃、水晶贡圆、五香狗肉等特色产品,还有“仙侣下凡”、“黑龙遭难”、“神猴探宝”、“赵匡胤困南唐”等美丽传说,堪称“养在深闺八未识”的生态旅游处女地。20xx年7月,毛集实验区获得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20xx年2月,焦岗湖旅游区被评定为“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

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是地球之上的生命圣地。xx78年,淮南八公山脉发现古生代寒武系的须宛类、环节类、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测定其生命形态在8.4亿年以前,国外权威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将他们命名为“淮南虫”化石。20xx年,中科院考古队在八公山又发现了古猿牙齿化石,距今300多万年,石现最早的古猿化石。八公山已于20xx年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淝水之战这里是古代战争中理想的屯兵之地。五代南唐时,南唐兵马据寿州,被后周军队围困,南唐元帅李景达驰兵救援,据此一隅,并在四周的山头上设置十八连珠寨,与后周军队作战。《宋史·张永德传》载:“世宗亲征寿州,领军前至,紫金山唐人列十八寨,战备严整。”而周世宗则在石山口筑寿唐关,前拒唐兵,后与下蔡呼应。所以便留下了军事要塞寿唐关。寿唐关在东、西楼山两山口之间,是凤台通往寿春的交通要道。西距双峰山一公里,西边是烟顶山峰,古时有烽火台,寿唐关全是青砖砌成,关口拱形,可行车马。两侧据岗峦之山势,“南绾寿州,北控下蔡”,东边层峦叠嶂,紧衔古南唐,关前为险坡陡道,两侧青山对峙,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过关而下,可见“女儿泉”。寿唐关又称“梳妆台”,是为纪念宋代女英雄刘金定而建造,当年刘金定南唐救驾,首先攻占了寿唐关,在此安营扎寨。南唐兵将寿唐关团团围住,而刘金定毫无惧色,依然在关上梳妆打扮,然后再催动战马,手舞金刀杀入敌阵,杀得南唐军四散而逃。后来,人们为了歌颂这位女英雄,于是寿唐关也称“梳妆台”和“过驾楼”。

凤台一中银杏是三国时东吴大将周泰花园的观赏植物,树龄1800多年,树高28米,冠径26米,树干直径2米多。老枝盘曲,遒劲苍老,但扇形树叶却郁郁葱葱,缀满枝头,根部向周围突出地面30--40厘米,形成形态各异的湖石状。占地约200平方米,他傲然屹立在凤台,气势雄伟,古时形成接近凤台城的标志。这棵古树历尽了世态沧桑,经历了坎坷的折磨,三国争雄、吴楚争霸、逐鹿中原、两晋纷争,历代王朝的更替,记述了近两千年的史实。古时群众寄予多少神话传说,白果老爷,巨蟒大虫,医病免灾,又传说怀远林姓旅客,拴马在树下休息,马鞭拴在树上,因赶路匆忙,忘记了马鞭子,回到家中洗脸时,盆中现一白果树影,树枝上挂着马鞭子。这些神话了的老树成了群众崇拜的对象,于是祈福的,求药的,经常不断,南面空地上树立了七、八对旗杆,树旁香烟缭绕。xx38年7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凤台,拆掉了文昌宫,又在树上搭起瞭望哨。一天夜里,倾盆大雨,雷电交加,老树西南从顶到根约两尺多宽的树皮被雷击掉,日军在遭到“人怨”的`同时又看到如此惊人的“天怒”,于是就撤去瞭望哨,龟缩在碉堡中了。xx45年这里办了学校,老树被围在校园内,凤台解放了,创办凤台中学,清晨早读,白果树下书声琅琅,老树“得其所哉”又焕发了青春。现在为市一级古树名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劫后余生,枯木逢春。正是:

劫后春又生,银杏强不阿。

青春枝叶茂,默默抚沉疴。

落红洒园圃,爱苗护花棵。

生机天难老,何惧苦难多。

凤台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截至20xx年4月底,县内有公办中学4所、小学3所、幼儿园1所;民办普通高中达3所、初级中学5所、小学5所、幼儿园23所,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机构增加到4所。民办教育为全县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增添了活力。境内的凤台一中始建于xx45年,是一所安徽省示范高中。多年来,学校以科学的管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在本地区享有较高声望,成为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茅仙古洞凤台历史上人才辈出,战国时少年上卿甘罗、三国大将等历史名人即生于此地。淮南王刘安在这里招八公炼灵丹、聚贤才著书立说,一部《淮南子》留传千古,一笺豆腐方惠及后人。境内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茅仙古洞,西汉道家古刹清天观与现代碑刻交相辉映;硖山口,两峰相峙,一水中流,被誉为长淮第一峡,壁立千仞、渊深百丈的黑龙潭与之带水相连;植物活化石千年银杏树、战国名将廉颇墓闻名遐迩;这里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八公山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产于此;有着“华东白洋淀”之称的焦岗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也是个不错的去处,该生态区20xx年被评定为“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20xx年又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此外境内还有清代慰农亭、赵匡胤的马扒泉、刘金定的梳妆台等名胜。

凤台县在大地构造上届淮河台彻,长期受下降运动控制,地面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仅淮河南岸大山和凤台林场以及县城西部刘集一带,出露元古界和古生界地层。构造形迹则以断裂构造为主,且多隐伏于第四系之下。县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自然比降为1/7000至1/10000。凤台县地势平坦,多为平原地区,地质状况良好,大部分地区在海拔25米以下。县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带,在南和东南鄙,距县城7至25公里处,是剥蚀构造带,主要在大山镇的淮磷、后胡、芦塘、局沈、投子集等行政村以及李冲回族乡和刘集乡境内,犹如岛形突出地面。

凤台道教只有茅仙洞“清大观”一处,属全真派。茅仙洞位于县城南3.5公里的三峰山南坡,在茅仙洞风景区内。据清《凤台县志》记载,汉宣帝地节中(前69—66年)茅仙道教创始人之一的茅盈曾在洞口处建草庵一座,居此修炼,该洞遂名为茅仙洞。随后历代均有宗教活动,并相继易名为硖石寺、兴福寺、兴复寺、清天观等,道、佛交替居守,较为频繁。清光绪年间,由全真派二十世道长葛明兴与其师弟金大椿、谢春胜率徒李至高、童至方、谢宝胜共同住守。茅仙洞道教活动再次复兴。清光绪十七年(1892年)道长葛明兴、金大椿化缘募捐修建地藏王殿。光绪二十年又铸八卦钟一口,重达千斤,现置院中。尔后,道长李至高、童至方,通过原为本观道士以后弃道从军升任怀庆府总兵的谢宝胜,化缘募捐,于茅仙洞口上方兴建三仙楼,供奉三茅真君神像,井修通山路和桥梁多处。这时茅仙洞的宫观殿宇,楼台亭阁,复具规模,香火旺盛。民国23年(xx34年),道长苏理纯率徒化缘,把三仙楼、山门、中殿、客厅、地藏王殿全部修葺,使茅仙洞焕然一新。民国24年改名为“清天观”。苏理纯又派徒弟苏宗善到上海化缘,“辟谷”(不进饮食)七天七夜,感动施主,化得巨资,又在大殿后修建五间楼房。苏宗善虔心修行,不吃烟火食,赢得周围信徒叹服,其后信教人员日益增多。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和七月三十的两次庙会,都是盛况空前。民国27年日军侵占凤台后,社会混乱,民不聊生,香火减退,茅仙洞开始衰落。xx50年后,茅仙洞道长苏理纯在帮助县人民政府兴建公房时触电身亡。苏宗善、崔宗轩主持教务。道长苏完善xx56年列席了安徽省政协会议,xx57年和xx58年出席了全国宗教会议。在xx57年全国道教协会上,被选为全国道教协会理事。xx66年期间,茅仙洞丈物珍藏,毁坏殆尽,宫观亭台,断壁残垣,道教活动,几近湮灭。道长苏宗善于xx78年去世。现在由道长崔宗轩主持教务,并有纪诚修、李诚意两个徒弟。xx84年在党和政府及省道教协会关注和积极倡导下,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茅仙洞(清天观)为省级重点开放的三、座道观之一,与皖南齐云山,怀远禹王宫同为道教圣地。xx85年,市、县设置茅仙洞风景开发区工程指挥部,发起募捐修复茅仙洞活动,印发募捐倡议书,邀请、上海、合肥的学者专家帮助策划,聘请、扬州一带能工巧匠,参加施工。建起地藏王大殿一座,三清殿一座,凉亭五个以及清天观、石阶、围墙、公路等。原有宫字几乎全部恢复,而且增添了园林和接待

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寺庙殿宇蔚为壮观,成了淮河流域旅游胜地。

时期是凤台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根据国内外形势特点和凤台县情编制本规划纲要,旨在阐明凤台县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扩大开放合作,动员全县人民抓住和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编制其他专项规划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责提供重要依据。

1、加快凤台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2、大力推进工业化,积极培育潜力产业

3、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4、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5、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7、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8、优先发展社会事业,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9、着力保障民生,加快构建和谐凤台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实践活动感想:这次社会实践,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我的家乡--凤台的美丽,更加领略到了她的魅力,美丽的凤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着美丽的风景,有着很多让我自豪的东西!凤台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但却是淮南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凤台高速发展着,人们越来越富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日子越来越好,美丽的凤台有着悠久的历史,出了无数的人才,我为凤台感到自豪!凤台正生机勃勃地发展着,凤台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成为有用的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可爱的故乡,为自己的家乡建设作出一份贡献,回报家乡!

文化调查报告 篇8

一、课题提出的目的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生理上需求各种各养,而我们的家长总认为只要给我们吃饱,多吃肉类,我们的身体健康会比较好,而这往往使我们得不到需求的各种营养,触发了一些疾病,例如:贫血、营养不良……为了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康地成长,我小组对校园饮食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首先,我们先从指导老师处得到一些青少年成长背景知识,从而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接养,我们小组分组对食堂和同学分别进行了调查。在食堂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食堂承包者注重对菜种类的安排,菜多达几十种。随着四季的转换,菜的炒法也各有特色。据承包者介绍,男生喜爱各种各式的菜,营养比较全面和丰富,而女生则更喜爱吃一些清淡的菜类,而且偏食现象明显比男生严重。在同学购物方面,我们也发生同学们对小包装零食、碳水化合物的饮料以及果法、牛奶等独有钟情。

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了如下内容的调查表:

1、 饮食时,是否注意营养的搭配?

a、是 b、不是

2、你喜欢哪一类食物:

a、猪肉类 b、鸡肉类 c、鱼肉类 d、蔬菜类 e、水果类

3、你是否有偏食的习惯?

a、有 b、没有

4、你是否有厌食的习惯?

a、有 b、没有

你厌哪类?

a、肉类 b、鸡肉类 c、鱼肉类 d、蔬菜类 e、水果类

5、你是否有吃泡面的习惯?

a、有 b、没有 c、经常(主食)

6、你喜欢正列哪类食品和饮料?喜欢的打上“√”

可乐等汽水类、茶类、水果汁类、牛奶类、矿泉水类、薯钉(片)类、饼干、饼、面包、话梅类、蛋糕、糖果类、果冻类、干果类、鸡翅、鸡腿、粽子、其它……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们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按百分比统计如下:

校园饮食调查数据

1、 饮食时,是否注意营养的搭配?

a、66.5% b、33.5%

2、你喜欢吃哪一类食物?

a、14.9% b、15.4% c、17.3% d、25.7% e、26.7%

3、你是否有偏食的习惯?

a、55.7% b、44.3%

你偏于哪类?

a、23.2% b、15.5% c、18.9% d、25.7% e、26.7%

4、你是否有厌食的习惯?

a、35.2 b、64.8%

你厌哪类?

a、34.4% b、22.5% c、20.1% d、2.3%

5、你是否有吃泡面的习惯?

a、65.3% b、29.5% c、5.2%

6、你喜欢下列哪些饮料和食品?

可乐等汽水类7.3% 茶类2.3% 水果类10.0% 牛奶类9.2%

矿泉水类2.1% 薯条类(片)13.5% 饼干4.6% 饼0.3% 面包5.9%

话梅类7.1% 蛋糕3.3% 糖果类4.5% 果冻类5.2% 干果类2.2%

鸡翅10.4% 鸡腿12.4% 粽子0.9% 其它0.2%

三、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由于我们缺乏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分析数据:

在数据的分析中,同学们在一些饮食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如同学们对动物类食品的百分含量占总数食品的47.6%左右,而其中的鱼肉类又占动物类食品的36.3%,这是符合标准的。根据有磁的资料,人体整天所需的优质蛋白有1/3以上来自于动物类食品,而这些优质蛋白主要参与机体重要组织与器官的构成,这些合成物与消化分解食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参与抗体的合成,提高抗病的能力;参与营养物质的输送和携带。总而言之,蛋白质对学习中的记忆、思维以及抗病能力均有重大影响。同学们对植物类食品的百分合是占总数的52.4%,也是比较合理的。在植物类食品中富含有铁、磷、锌、钙等多种矿物质,以及a、c、b2、b6、d等各种维生素。而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充对正处在生长中的我们具有重大的意义。人的骨骼主要由磷和钙组成,在生长中,骨骼不断变长变粗,需要大量的钙磷补充。

但是,同学们在饮食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

1、 在是否有偏食的习惯中,有偏食习惯的百分含量仍然很大,高达55.7%,超过半数。这种现象是极不应该的,作为当代的小学生不应该存在着这种习惯。而主要偏于猪肉和水果类,这样单一的偏方,极易引起营养不良以及一些疾病的发生,从而使我们自身的健康得不到保障。一味地偏向猪肉类,就会使脂肪过剩,从而发胖,对自身的维生素得到不补充,而维生素对各种矿物质的吸收有着促进的作用,这是不可取的。

2、 在是否有厌食的习惯调查中,在厌食习惯的百分比仍然很大,占总数的35.7%,虽然低于没有偏食习惯的百分比,但这百分比仍然太高。这是造成各种生理疾病的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我们现在家长只注意要让孩子们吃好,却不知道怎样让他们吃好,从而养成了同学们的厌食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害而无一益。

3、 在有否吃泡面的习惯调查中,经常有的占34.7%,而食泡面的弊端在于这方便食品系列对健康不益,其中含有些食品的添加剂,面人体不需要这些添加剂。喜爱泡面,还会摄入较多的水分、稀释胃酸,降低机体对食品的消化能力。

4、 在饮料方面,要少饮些碳水化合物饮料,多饮些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饮料,例如:果汁、茶、牛奶……

在调查和研究中,我们发现同学们有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所以我们的同学建议:

1、 要多吃些含蛋白质高且多的食物,例如鸡、蛋、牛奶……

2、 多补充些维生素和矿物质。

3、 口渴时不应痛饮,饭后不立即洗澡,不边看电视,边吃饭……

4、 不吃一些禁食的搭配,例如:牛肉烧土豆……

向校方的建议:

1、 在特殊节日,推出有关方面的食品,例如:端午节吃粽子

2、 给食堂配备兼职或专职的保健医生,提高食堂经营者素质

3、 合理调节各季的食谱,例如:夏季不适宜吃松花蛋。

文化调查报告 篇9

一、认识历史的需要

与物质类文化遗产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所不同的是,物质类文化遗产是以物化的固态的方式来展现其历史认识价值,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活态传承的方式来实现其历史认识价值和意义。可以说,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事项都具有历史认识价值,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给人类以启迪。

二、文化创新的需要

人类社会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创新的源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向国外学习,从异域文化中汲取营养;二是向传统学习,从本土文化中汲取精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科学创新各个新领域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认识历史的需要,同时也是创建新文学、新艺术、新技术、新工艺的需要。

三、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正如《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所说,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社区、各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以及在民主、宽容、社会公正、各民族和各文化间相互尊重的环境中繁荣发展起来的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人类非物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与体现,一定程度上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四、重建社会秩序的需要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社会群体的发展都需要凝聚力,而一个群体或者民族的凝聚力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来自于文化认同。我们今天所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除了在保护中国千百年来积淀起来的各种传统艺术形式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外,还应充分考虑到这些传统表现形式在传承中华文明,特别是传承中华道德文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由林林总总的岁时节令、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口耳相传、手手相递的技艺绝招……构成的,但它真正的魅力远远超越于表现形式,这里面有一个“产”,在这个“产”里,接力了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思想力、创造力、生存力,可以激发起全民族的情感、骄傲和力量,这个“产”可以成为一个人一生永远的牵挂。

当过春节、划龙船、窗花剪纸、赏琴品诗……这些中国人几千年日常生活中的最为基本的部分逐渐消失,当游子回到家乡寻找乡间古乐、寻找泥塑公仔、寻找傩舞却遍寻不着,当文化逐渐地与别国越来越趋同,这种文化淡漠的背后,会不会是民族情感的淡漠?如此好有一比,假如全世界多样化的植物物种消失,仅仅剩下粮食这一类物种的时候,那时的地球将会是何种景象?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要拯救和保护由祖先创造并且正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历经千百年,在千锤百炼的锻造中传承到今天的传统市井文化和乡土艺术,那些绝活,那些描绘在《清明上河图》里以及尚未描绘进去的一切生动丰富的文化遗产。

文化调查报告 篇10

一、研究目的。

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

1、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

2、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

3、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

4、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

(2)年二十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3)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

(4)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寓意。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要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整,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的来临。

(5)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毕后,晚辈向长辈拜年,拱手互相恭贺。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是例如碎碎(岁岁)平安,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6)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7)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8)年初四接财神:

话说年二十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则是诸天神由天界返人间之时,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备齐。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回人间。

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通通都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帖窗花:在窗上帖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挂年画:寄托人们喜庆美好的愿望。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迎接这个日子,念一遍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时“福倒了”真的“福到了”!希望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们在加快生活节奏中还能记得这个宝贵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传承下去。

文化调查报告 篇11

x镇位于x县的边陲,西与x省x县相接,南与x县相邻,是两省三县的交界处,距县城80多公里。辖有10个行政村,217个村民组,约2.2万人口。

这里风景优美,景色迷人,民风朴实,群众热情好客,实属休闲度假之福地。辖区内有山是x省著名旅游景点,为中国佛教二祖禅师所创,是其练法之地,上有二祖禅刹(又名云中石屋)、太白书堂、南崖瀑布、洗马春池、赤壁丹砂银河夜月、乌牛古石、银河夜月、北岭松风八景十分闻名。这里曾经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国内革命时期,群众的革命热情都非常高昂,游击队活动都曾十分活跃,狠狠的打击日伪寇和反动派,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巨大的人民力量。

x镇位于大别山腹地,属于农村山区,以前交通闭塞,道路险窄,人们以种田地为生,生活比较贫困。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这里,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这里的境况也得到了大力改善,路变得更宽了,与外面的的交往也多了。人们不仅靠种庄稼,也学会了种茶叶、植板栗、大棚蔬菜,并且渐成规模。许多剩余劳动力在外地务工带回了不少技术和资金,在家乡办起了企业,人们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好起来。

这里历史悠久,地方风俗习惯甚多,民间文艺活动也十分频繁,笔者近日就本地的民俗文化进行了一些采访调查,现就所见所闻进行一些总结和阐述。

一、乡风民俗

民俗,顾名思义,民间的习俗。乡村的人民比较乐意保留传统,他们把先人们创造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都继承下来,甚至还有美丽的传说。

1.佛祖豆粑是我镇传统营养食品,也是农家最便捷的饭食之一。现在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是人们馈赠亲友的礼品,或招待宾客的佳肴。每年秋冬农闲时,农妇会选择优质稻米,配绿豆、黄豆、豌豆、花生、小麦等多种杂粮,采集松针作烘干原料,烘烤、切丝、晾晒,经精细加工而成。人们一边感受丰收的喜悦,一边体验着亲友相聚的欢乐。制成的豆粑品鲜味美,还便于运输和保存。然而豆粑的历史可追溯到禅宗鼻祖慧可大师。相传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初居山开辟道场,立意改变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现象,寻求补充众僧身体必需的营养品。佛祖把五谷杂粮配南方稻米,精心加工成为山众僧的主要食品,于是豆粑流传至今。

2.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一天,全国上下,家家团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过一个团圆年。小孩开心地围着家长要压岁钱,从不顾虑父母是否同意他们这样做,只是随自己的心情行事。这一天,他们总是很有收获。在团圆饭以后,成年人大都不睡觉,要过了午夜12 :00会有人去休息。朴实的农民把这称为守岁,满满的守完了今年的,明年才会有好的开始。对于春节,农村里总会有很多规则和礼节春节之前,家里的一切事物必须清理好,要除旧迎新;打扫房间时一定要向屋内扫垃圾,不然会扫除财气;初一上午,不可以叫醒任何人,打搅别人的美梦,以免赶走他人的瑞气;初一整日不可向他人讨要东西或钱物,若不然,则会使他人漏财,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村里的人总会在除夕以前还请力所能及的债务。或许你会认为他们是有些迷信的,但其实那只是人们对于新一年的美好期望。只有在春假期间,忙碌的农民才会得到真正的休息和放松;他们才会放下彼此之间的成见,和平地过活;贪睡的人才能够真正地睡饱。对于农民来说,春节是幸福的,春节是美丽的严冬一过,春天就要到来,万物复苏,又可以种植庄稼了。他们兴高采烈地燃放鞭炮,舞起龙灯、鱼灯,到寺庙里烧柱香、抽支签,他们真的愉悦了。

3.元宵戏灯。戏灯是一种集体活动,全村人筹钱来请人扎灯。灯的种类有很多,如:龙、刀斧手、竹马、花篮、花灯。龙只有一条,两个刀斧手,五匹竹马,花篮两只,花灯是越多越好。再就是人物,人物是最繁杂的,一共要扎壹佰零八位,主要人物是闻太师、姜子牙、包青天等一大批为国为民的忠臣义士;再就是神仙,如:送子观音、文曲星、七仙女、唐僧师徒等一批神话人物。到了戏灯的那天傍晚,驮灯的人们排好队,按照顺序出门。首先走在前面的是举着两排肃静、回避的牌子,接着是两排刀斧手,再后面就是闻太师、姜子牙这中间按照一定的顺序排下去,最后的是观音撒净。紧跟在人物后面是舞龙的、耍狮子的、骑竹马的、挑花篮的,夹杂在他们中间的是鼓手和锣手。戏灯的时候,阵阵的锣鼓声吸引来一大批观众。人们跟着灯跑。戏灯的到每一户,那户人家就要放礼炮迎接,还要摆贡品贡品的种类很多,如红枣、花生、蛋、烟酒等。接灯之前,要检查灯是不是亮着的,如果是熄灭的,就不让进,那样会不吉利。戏灯的在你家转了一圈后,你要给糕点、茶食、红包等,以图个吉利。狮子进门时把口张得大大的,出门时把口紧闭,这样就吸走了你家的晦气,新的一年就会变得更好。戏灯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它主要是为了增添春节的喜庆气氛,同时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就是风调雨顺、岁岁平安、六畜兴旺、万事如意。

4.八月十五中秋节时,老奶奶会将月饼做的大大的,然后在里面填满好吃的核桃仁,蜂密,花生米等,形成独具新特色的大花月饼。出嫁的女儿会在这一天带着儿女和丈夫去娘家送中秋礼,一块肉加上月饼或是什么东西的,礼品虽不一样,但心情都一样高兴。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其氛围不是我等所能用笔描绘出来的。

5.俗话说,男人当婚,女大当嫁。20几岁的姑娘小伙当然不能呆在家里,等待爱情的悄然而至。他们会错过每一个热闹的聚会吗?当然不会啊!男孩女孩在庙会和秧歌会上彼此吸引的事儿还真不少。他们一但瞅对了男方会请一个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去的时候人们一般带一盒点心算作见面礼,媒人和女方家谈好后,男方和女方就可以正式恋爱,慢慢接触了。如果男女方在彼此的了解后,认为对方就是自己的另一半时,会提出订婚的请求,当然提出的对方肯定是男方,这样他们就已经迈出了进入婚姻的第一步了。男方会在订婚时大摆酒席的时候,托媒人给女方家送去彩礼,真正到婚期一到,男方会托媒人再去送彩礼,女方家也会为女儿送一些出嫁品。新娘子出嫁一般在中午12点离开自家去婆家,当地也有哭嫁这一习俗,新娘子会由一个特定属相的男性亲戚背出家门直到从车离去,新娘会哭着与家中的亲人一一告别,结婚酒席三天后,女方会带着男方回娘家探望家中的父母。第四天娘家的亲人朋友会带着祝福和希望去男方家看望女方。

6.红白喜事,有红即有白,丧事一般办的有声有色,算是生的人对已熟者的一种缅怀和纪念。花圈,纸花,纸马,庭院等丧葬用品是必不可少的。死者在死后三天才可以下葬,一是死者家属有足够的时间购置丧葬用品,二是让死者的灵魂可以在家多停留几日与亲人的梦里相遇,死后三天,即不葬之昌,亲人们著白衣,戴白帽,排成三列纵队跟随着棺木之后,或哭泣或沉墨。家属在亲人逝世三年之内不能贴对联等,并在亲人逝世十年后置办酒席,宴请宾客以怀念逝者。

本地的乡风民俗还有很多,举不胜举,如果你来过这里你一定有所体验。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必将在以后的岁月里大放光彩,照耀古今。

二、民间文化

随着经济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文化站室建设退步明显。近年来,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自觉意识增强,一改过去的单纯求乐意识,科普、法律宣传、读书看报也融进了文化站室建设中去。新修建的文化站室趋于多功能化,尽可能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镇还把电影院改进为集放映、演出、集会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中心。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战绩斐然,普及率达到100%,绝大多数农民都可以在电视上接受信息、新知识,观看电视节目成为农民最普遍、最有效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各村文体活动室建有图书室。镇文化市场建设也有新的起色,除以往的台球厅、电子游戏厅、练歌厅继续红火,近年又兴起了网吧,农村集镇与城市一样共同进入网络时代。

总体上讲本地农村文化活动比较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有所提高表现在:一是农村文化活动得到普及。镇每年都斥资开展大型文体活动,如庆国庆晚会、全镇篮球比赛等。由于从农民自身的愿望出发,活动质量也有提高。二是农民文化生活有所改善。据调查,农民已习惯于把腰包里的钱投入到文化生活中去,不再排斥对玩乐的支出,可见农民渴望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如今在农村,自资聘请健身操教师、农作物专家、科技信息部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邀请艺术团演出,电影队放映更是常见。农民自发举办活动占了农村文化活动很大的比重。打麻将、扑克、下棋、打乒乓球等传统活动继续显示很强的生命力。三是农村文化活动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成效显著。镇文化部门通过阵地宣传、图片展览、文艺宣传等形式向农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广大农民振奋了精神,坚持了信心。活动的实效性让农民真正受益,也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了一个台阶。

总之,本地的民俗甚多,文化建设虽存在一些不足,但成绩显著。但我相信,今后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民俗文化必将得到发扬光大,造福后代。

文化调查报告 篇12

为了解大家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们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1.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让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重建信用规范市场秩序。也希望让青少年学习并掌握食物与营养,食品与健康等知识,从小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引导家庭和社会共同形成“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

2.时间:7月15日-------8月1日

3.地点:三信超市,银座商城,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

4.对象:食品安全。

5.方式:实地调查,上网调查。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

1.过程:(实地调查)

(1)三信超市

我们小组去了三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7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0%,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6%。

(2)银座商城

在银座商城,我们的组员调查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6%,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6%。

(3)学校附近的小店

而在学校附近的小店,我们惊讶地发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65%,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7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85%。

(4)街旁的地摊

在街旁的地摊上,我们惊呆了。 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15%,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10%,有保制期的食品竟然只有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5%,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10%。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状况,就上网查了资料,发现城市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城市消费者中,最关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0.6%;购买食品时首选质量的占30%,选择质量和价格并重的占61.7%,选择“价格优先”的仅占8%;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好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只到超市购买食品。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据调查,农村消费者中,74.4%回答会适当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仍首选价格便宜。

2.结果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市民高度关注食品安全,我们但是和市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还是有距离。市民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

三、结论与建议

(结论)

1.不要吃街头小吃,注意卫生。

2.少吃学校附近小店里卖的零食。

3.少吃没有绿色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安全标志、产房地址的食品。

4.少吃油炸类食品,比如:薯片,薯条,同学们最喜欢吃的“德克士、肯德基”等。

5.不吃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型店铺里销售的“垃圾食品”。

(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学会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与分工,学会了与他人交往,学会了综合应用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还知道:要购买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绿色标志的由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还懂得了用正当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食品的安全,学习并掌握食物与营养,食品与健康等知识,从小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引导家庭和社会共同形成“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

(附)

调查问卷

1.在平时生活中,您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吗? a.关注75% b.无所谓 20%c.不关注5%

请选择在平时生活中,您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吗?

2.日常上网、生活中,您是否遭遇过食品安全问题?

a.经常会有 35%b.有过,但是很少 55%c从来没有10%

请选择日常上网、生活中,您是否遭遇过食品安全问题?

3.您认为下面哪方面对您的健康威胁最大?

a.环境污染35% b.食品不安全 35%c.交通、治安意外伤害隐患25% d.说不清5%

请选择您认为下面哪方面对您的健康威胁最大?

4.您认为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怎么样?

a.逐渐好转 5%b.这些年都差不多 15%c.越来越差 70%d.不清楚10%

请选择您认为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怎么样?

请选择您认为下面哪方面对您的健康威胁最大?

5.您认为目前中国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政府部门监督不利40% b.相关法律不健全35%c.一些企业和个人缺少社会道德15% d.是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5% e.事情没那么严重,是媒体炒作出来的5% f.其他

6.请选择您认为目前中国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6.6您对日常购买的食品给予评价?

a.全部放心 7%b.部分商品不放心35% c.多种商品不放心55% d.说不清3%

请选择您对日常购买的食品给予评价?

7.在食品安全方面,您最担心的问题是?(可多选)

a.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问题 45%b.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高残留问题 35%c.没有明确表示装基因问题 5%d.散装食品卫生问题 10%e.其他5%

请选择在食品安全方面,您最担心的问题是?(可多选)

9.当前有关食品安全知识方面,您最需要的是

1.食品安全相关法律

2.食品营养知识

3.食品储存知识

4.食品添加剂知识

5.等等

10.您知道“三无”产品是哪“三无”么?

a.知道 75% b.不知道25%

11.您对食品安全的意见和建议是:

1.建议政府出台国家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白皮书,从宏观角度对食品工业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分门类分阶段地提出目标与方针。

2.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提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根据地方特点确定种植、养殖结构的宏观计划,有机地组织各地区优势农产品生产,并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和舆论导向支持。

3.大力提高食品工业水平。优化产品结构,鼓励名优产品生产,扶持规模化、集约化的食品企业集团,强化“原料——加工——流通——销售”的全程质量管理。

4.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和惩治力度。

5.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

文化调查报告 篇13

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茂名地区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时间:

20xx年1月14日到1月27日

地点:

茂名市信宜

调查对象:

亲朋、邻里

调查方式:

查阅相关书籍、走访、请教

调查范围:

关于信宜地区各种风俗文化以及春节期间的禁忌,天气状况、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信宜,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不在意,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是关于信宜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我们这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禁忌做媒。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在信宜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 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兴旺发达。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体安康无病痛无灾患。这些在简单不过的年俗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希望。

在人们不知不觉的遵循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生活创造幸福。此次调整报告文字简短,语言平实,但对于我这个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来讲,在没做这个调查报告之前,已经将其抛弃殆尽,因此,这次调查报告也是对自身对待风俗文化态度的一种修正。同时系统的搜集了东北地区乡村年俗的信息,把我们这朴实的年俗文化变成文字,以此来激发更多的人,去关注年俗,关注身边的普通文化,捍卫乡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文化调查报告 篇14

调查地点:xx市主要茶店

调查时间:、 —、

研究目的:通过对合肥几家茶店的调查,了解茶文化、茶叶品种以及茶店的装饰风格。通过对茶馆的调查,可以实地观察茶馆,分析具体案例,增加商业空间设计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应该注意的问题,为茶馆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加深对室内综合设计课程的理解。

研究结果:

茶文化:茶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因此,中国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发挥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必然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在历史文人的生活中,传统茶文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一直都很密切。齐秦书画洒诗茶& rdquo,或者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米油盐酱醋茶茶不可或缺。随着茶文化发展到现代,茶的社会功能更加突出。大致有21个重要方面:以茶会友、以茶交友、以茶赠礼、以茶代酒、以茶倡诚、以茶示德、以茶为范、以茶养性、以茶为媒、以茶祭祀、以茶禅修、以茶作诗、以茶作画、以茶载歌载舞、献茶。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和规范,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它是一个多民族、多社会结构、多层次的文化整合系统。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涉及中国哲学、社会学、文艺、宗教等学科。经过一千年的历史,中国的茶文化是用所有的文化代码呈现给我们的。悠久的历史积淀,让中国茶文化显得如此厚重。因此,在茶馆或茶馆的设计中,更加注重其历史文化的表现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茶馆装修类型:

1、传统的茶店设计,大多是历史文化背景或名气很长的茶店,利用历史优势或地域优势,继承传统文化特色,形成具有传统文化魅力的茶馆。

2、复合茶店设计,传统茶店设计是茶与饮食、茶与娱乐等相结合而形成的茶文化现象。比如餐厅、客人、餐厅设立茶馆,茶文化与饮食文化紧密结合。或者专门做素菜茶道的`叫茶餐厅;或者喝杯绿茶,下棋打牌,听听音乐唱歌,自娱自乐,这叫茶友室;或者音乐茶馆、戏曲茶馆、书店茶馆、书店茶馆等。

3、时尚茶馆设计时尚茶馆设计是茶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这种&茶馆一般规模小,格调高雅,文化情调浓郁,文化特色鲜明。现在流行的茶馆,比如红茶馆,绿茶馆,各种时尚的饮茶场所都可以列在其中。与文化的融合,通过相互补充和融合,使各种类型的现代茶馆相互融合,充满活力和无限魅力,吸引着无数人。不同风格的茶馆装饰让你领略不同的风情,或庄重典雅,或质朴古韵,或西化典雅。其中传统风格崇尚庄重典雅,采用中国传统木框架构造室内沉箱、天花板、屏风等装饰,采用对称的构图方式,文字庄重简洁,空间氛围宁静,典雅简约。

设计要点:

通过对茶馆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茶馆设计中的设计要点。第一,需要茶文化的精髓,因为喝茶已经成为一种深刻的文化,茶店的经营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而是一种时尚的茶文化产业。茶馆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密不可分。茶馆设计的要点是结合现代茶文化的含义,一方面推广茶文化,另一方面引导客人感受茶文化。

茶馆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环境、知名度和独特的风格。在茶叶店的装修中,前台应该给人的印象是干净、有礼貌、耀眼,或者简单、优雅。茶店设计的要点应该是让顾客留下深刻印象,让顾客愿意认真享用各种茶叶礼盒和茶具。架子可以是玻璃柜,也可以是多架子,灯光柔和明亮。商品销售区应该具有开放性和文化感,给人的感觉是,这个销售区的目的不是销售,而是展示,展示一种文化,一种品质,一种风格。卫生间也是一个茶店卫生和品质的重点展示,茶店设计点的小地方要保持干净有特色。

其设计要点的基本要求是:明亮、整洁、美观、和谐、舒适,能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有利于身心健康。茶馆设计的主要功能是品茶,既有生活功能,又有文化内涵。随着茶文化的不断普及和现代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茶店的客户基础明显增加,茶业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经营茶店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茶馆空间的设计理念:

1、自然性:对自然的渴望和追求是景观空间永恒的主题。在空间的处理上注意将自然美引入茶馆。作为茶馆景观中的自然元素,主要有植物、水、岩石等。

2、内向:茶馆景观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创造的独立景观,具有内向、私密、向心的特点。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一种亲切舒适的心理感受。茶室的普通使用者也更容易在情感和心理上相互信任和亲近,所以在现代茶室空间中,它成为人们乐于聚集和交流的空间。

3、实用性:现代茶馆空间首先要满足使用者对景观的感受,如阳光、新鲜空气、流水、花香、泥土等。实用性要求茶室的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用户。所以设计针对性很强,从功能的设置和布局要以满足特定用户为目标。

在调查、总结和分析中,茶馆的装修风格大多是中式风格,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式风格的运用更能体现茶几文化的历史。茶室整体建筑风格简约内敛,适合人们放松放松。楼梯巧妙的设置得当,营造出多重空间格局,让人在行走的同时感到无聊又充满乐趣。设竹、木、花、小品更增添乐趣。茶室借用场景的使用,让人们在品茶的同时享受外面的动静场景,增加了一种感官体验。根据茶文化中茶和水密不可分,茶中必有水,所以很多茶房把这一点运用到空间的装饰上,加入小水景等与水有关的小场景,巧妙地将水运用到空间中。

在调查中发现,为了增加空间的氛围,大多数茶室会装饰上许多迷人的风景或仿古的框架、屏风和一些带有古代味道的装饰品,不仅会使整个空间变得单调,而且会给人创造一种意境,使顾客流连忘返,增加销售额。

在一些茶馆的设计中。场景这个重点体现的淋漓尽致,利用亭台楼阁、楼阁、楼阁以及中国古建筑的一些杰出代表,将民族传统建筑艺术体现在设计中。建筑景观中点缀着亭台楼阁,会给花园增添素雅的色彩。茶馆还利用屋檐、横梁、门窗来雕刻吉祥的人物、鸟、动物、花、鸟和植物,以及一些砖雕和绘画来增加它们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吉祥寓意。还有一些把茶馆设计成仿古建筑的茶馆,古朴富丽,雄浑秀丽,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觉。当我走进这样一个茶馆时,我意识到的是深厚传统文化的沉淀,在和谐、尊重、清晰和沉默,文化氛围。

这次调查让我们对茶文化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也为我们接下来的设计提供了很多素材和灵感。以下方案主要围绕展览进行设计,主题要结合茶文化和传统文化。注重体现茶和意境,以展示我对茶展空间的理解。

文化调查报告 篇15

一、活动背景

目前,我们小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知之甚少,为了让我们能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并且能够让传统节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继承,这个学期我们班开展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调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我们重点选了其中四个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作为子课题,并进行分组调查研究。

二、研究内容

了解各传统节日的起源;收集有关各传统节日的诗词;了解各传统节日的习俗,了解各传统节日饮食习惯;了解人们在各传统节日期间还进行哪些其他活动等。将了解、收集到的资料有序地进行整理,并装订成册。

三、任务分工

根据选择的子课题,我们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各组的任务分工如下:

1、烟花队:组长李子健、吴雨纯,主要负责调查研究春节的传统习俗;

2、胜利之光:组长涂广骏、王杨洋,主要负责调查研究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3、阳光队:组长吴梓渟、肖筱,主要负责调查研究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4、月亮之光:组长张方琼、肖依晨,主要负责调查研究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四、研究过程

首先,我们为这次活动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研究计划,确定各分组研究的子课题和人员。为了活跃这次活动的气氛,增强各分组的凝聚力,各分组都给自己取了积极向上的组名,还有响亮的口号。接下来各分组根据各自的子课题制定分组研究计划,分头进行调查研究。各分组通过看报、问长辈、上网查资料等各种渠道来搜集相关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的资料,并整理成册,写成研究报告

五、研究成果

各分组经过半个多学期的调查研究,搜集了不少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资料。下面就是各组的研究成果,搜集的部分资料。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其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风俗特色。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上古的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民间的说法是这样的: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子,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和影壁中。

倒贴“福”字。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文化调查报告 篇16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基础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西方文化的侵入,使得这些美德与文化已经和正在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受到忽视和挑战。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也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为了复兴传统文化教育,多方面多渠道在学校做好传统文化教育,特做此次调查,以了解目前我校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以便更好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二、调查目的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1、比较全面地了解当今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

2、根据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

3、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学生更好地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二)调查内容

1、小学生对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日期、传说神话和音乐书法等知多少。

2、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三)调查方法

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调查表共有10道选择题,每题有3—4个供选答案。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本校六年级部分学生。

(五)调查步骤

1、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表,分发调查问卷。

2、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六)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有关小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利用学生自习时间进行,共计发放70份,收回70份。

在调查中:

1、有关中秋节是什么节?76%的学生选择了C秋高气爽祭月的节日,21%的学生选择了B思念亲人的节日,3%的学生选择了庆祝丰收的节日。

2、在关于“关于那些是属于中国传统节日中?”,99%的学生同时选择了清明节和端午节。

3、在关于“端午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90%选择C五月初五,10%选择了A八月十五。

4、在关于“清明节代表性风俗是什么?”84%学生选择B扫墓,16%选择其他。

5、在关于“中国的“文房四宝”是哪四样?选择砚台、毛笔、宣纸、墨的78%,22%选择了其他。

6、在关于“你知道哪些中国的传说和神话?(请写出三个。)78%的学生写出了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等,16%写出了两个,6%写出了一个。

7、在关于“你会补充下列对联吗?”70%学生能够按照楹联的格式正确补充,30%学生填错或不会填。

8、在关于“你喜欢听中国古典器乐吗?比如说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60%学生选择B比较喜欢,听过一些;14%学生选择C一般,但是对名曲有机会会考虑听一下;18%学生选择A很喜欢,听的很多,甚至可以辨出曲名;8%学生选择D不太喜欢也不太了解,相对更喜欢流行音乐。

9、在关于“你能区别一般的书法字体吗,比如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60%学生选择B可以区分,但看不出某个名家字体;24%学生选择C勉强可以;13%学生选择A能,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些名家的字体;3%学生选择D不能区分。

10、在关于“你对学校开设国学启蒙社团有何看法?”95%学生同时选择了ACD三个答案,即A能让我们更热爱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C能让我们更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D学习传统文化很有趣也很有用,我愿意学习和继承;5%学生选择B增加我们的学习负担,效果也不大。

(七)调查结果对策分析

今天的孩子对古典乐器很陌生,古时经典名曲基本上没有听过,即使听过没有深刻体会,或者说欣赏不好这样的音乐。在调查中,当问到“你喜欢听中国古典器乐吗,比如说高山流水、二泉映月”时,有180人选择了“不太喜欢也不太了解,相对更喜欢流行音乐”,占所有调查人数的36%,有158人选择了“一般,但是对名曲有机会会考虑听一下”,占所有调查人数的31.6%,仅有36人选择了“很喜欢,听的很多,甚至可以辨别出曲名”,占所有调查人数的7.2%。如何让现代的小学生喜欢传统名曲无疑是摆在复兴传统文化教育目前的一个难解问题。

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然后今天的小学生很多无法辨认行书、草书、隶属和篆书。在调查中,学生们当问到“你能区别一般的书法字体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吗?”有208人选择了“勉强可以”,占所有调查人数的41.6%,这个选项是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多的,有189人选择了“不能区分”,占所有调查人数的37.8%,选择能区分的只占20.6%,书法艺术在孩子的心理是陌生而无用的东西,印象现在学生们用的最多的是水笔,写的楷书,关于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古代字体,大概有79%的人无法识别,这一状况令人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后继人才感到担忧。

三、对策与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应努力拓展传统文化的舆论空间,营造浓厚的学习传统文化社会氛围。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首先,相关文化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工厂、军营、车站、机场、码头等各种公共场所,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载体,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让广大群众处处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时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其次,大众传媒要通过设专栏、办专刊、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研讨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舆论环境;再次,文艺界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创作演出活动,让传统文化走上艺术舞台,进入影视节目和文学作品;最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完善法规、制度措施,强化全民保护意识,培养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和良好习惯。

(二)增加传统文化课程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传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官方记载的经史子集还有口头传说、传统艺术、民俗活动、节庆礼仪、民间工艺等;还有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比如岭南文化、秦 晋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地域文化类型。”这些文化遗产如经史子集一样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所在。如果让小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必须在小学生日常接触的学科课程中体现出来。在课程设置方面,应选以识字为主的蒙学教材《三字经》、《弟子规》。

文化调查报告 篇17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为生力军的大学生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于衡水市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有积极的态度,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影响,其中学校对于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非常重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 大学生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__)10(a)-0221-02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时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改革,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传统文化趋于弱化。作为青少年主体的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认知度不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的挑战。作为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们必须改变态度,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包含了诸子百家思想、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戏剧、建筑、传统中医、民间工艺、民风民俗、古玩器物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强其民族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的,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大学生从各方面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认识,同时能更深刻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伟大,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使得大学生真正以中华民族为荣,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的优秀思想和美好品德。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修身齐家平天下”,非常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以和为贵”的思想,注重与他人关系的平衡和协调;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不耻下问”,对于学习的态度非常积极向上…传统文化所提倡的种种思想,都督促着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

2 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分析

本课题对衡水市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认知水平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兴趣不高,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关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题,61.5%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27.8%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只是有点兴趣,还有几乎10%的学生不感兴趣。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上,只有52.1%的学生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应该选择性继承,其中大部分是精华,也有糟粕;22.1%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不应该继承;8.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中利大于弊,应该放弃继承。以上的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兴趣不是很高,同时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认识不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51.6%的学生持不乐观的态度,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的未来很迷茫。

第二,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不高,了解程度差,传承传统文化的情况差。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方面,问卷中只选取了一般情况下人们应该有所了解的某些方面。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只有39.8%的学生能全部记住,58.2%的学生只能记住一部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的三大思想,只有13.8%的学生知道并能够区分三者观点,59.1%的学生只是大致了解,不能完整描述。中国四大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只有12.5%的学生都看过,并读过多次,27.5%的学生多次看过其中一两部,48.8%的学生只看过其中一两部,还有同学基本没看过。关于中国三大国粹,只有24.6%的学生知道,61.1%的学生知道一部分,还有14.3%的学生完全不知道。关于古代诗词曲赋,17.2%的学生能背下很多,31.8%的学生表示能背下一些,还有39.5%的学生能背的很少。关于某一门传统艺术,只有9.6%的学生选择了精通,64.3%的学生选择掌握过一点点,26.1%的学生表示没接触过。所有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全面,且了解不深刻,仅限于表面的一点点,还有很多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根本不了解。

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不尽如人意,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第一,长期以来社会政府对于传统文化重视度不够。虽然近年来,国家开始对儒家文化、对传统节日慢慢重视起来,但是重视程度仍旧不够。在此之前,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低。同时,社会上对于大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努力不够,开展的活动较少,宣传影响力度小,社会没有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大方向上为大学生树立风向标,对于大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较为忽视。

第二,学校对于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够。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方面没有起到充分的作用。较少的学校单独设置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去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除了课程设置外,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也较少。文科以及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或许了解的相对多些,理科类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很少。学校在教学组织、课外活动等方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做的不够。

第三,外来文化对于中国的冲击。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加剧,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外来文化在不断地传入中国。在这个大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一定冲击。人们越发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从而忽视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尤其大学生这个群体,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近年来,美剧、日剧、韩剧、泰剧等电视剧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很大。这在问卷中也有所体现,38.7%的学生认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大影响,45.1%的学生认为有一些影响,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持肯定态度的。 第四,学生自身及家庭的因素。学生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慢慢消退,所起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的影响如何这一题上,25.2%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的各个方面有着绝对影响;53.8%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大,但较以往有所减弱;12.9%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小,基本褪色。所以大学生没有在传统文化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很多学生所在的家庭在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上也没有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重视传统文化的家庭相对来说较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更关注的是孩子的专业成绩。问卷中也显示只有23.9%的学生通过家庭影响来了解传统文化,所以家庭在孩子学习传统文化上没有起到充分的作用。

3 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以及途径

要想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改变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现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第一,社会及政府营造传统文化传播的良好环境。政府应出台更多鼓励传统文化发展的政策。在问卷中,可以看出49.6%的大学生通过电视电影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40.2%的学生通过书籍资料来了解传统文化。社会上多鼓励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或是电影的发行,同时要保证高质量的节目使得学生接受更多更准确的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同时书籍方面,正规整个出版市场,抵制盗版低质量的书籍,确保学生能读到正版的相关书籍,在书香中学习和领悟传统文化。政府可以利用多个契机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多走进大学校园进行相关的活动。

第二,学校从各方面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问卷显示46.1%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见学校教育在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1)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日常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的创新。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活动,如果将传统文化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哲学、文学、艺术、建筑等方方面面,与教学内容有着众多显性或者隐性的联系。每个专业的教师应仔细思考自己的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尽量将所教内容相关联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起传授给学生。同时这种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结合,将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新方式,可能会容易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促使其对传统文化进行更多主动的了解和学习。

(2)学校可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随着社会以及政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可以系统地向学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以及各种表现,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再是星星点点,不再是各种片段,而是完整的知识体系。学校根据各专业的需要和培养目标,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尤其对于理科类的学生可以作为必修课,来弥补其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不管在专业课教学中,还是在单独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要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理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外来文化的关系。

(3)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课堂上传授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多组织各种相关的课外活动。除学校组织的活动外,各学院可以根据自己学院的特点组织更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学校还可以经常邀请专家来校进行相关的讲座,满足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需求。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文化,将教室、宿舍、宣传栏、电子屏幕等充分利用,为学生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第三,学生自身要加强民族意识,树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

(1)学生要培养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主动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学生要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重要纽带。学生要纠正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去主动发扬,主动承担传承的重任。

(2)学生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在各种外国文化不断进入中国后,很多大学生盲目地崇尚外国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近年来韩剧、美剧、泰剧、日剧大量引进了中国市场,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早已过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将外来文化作为自己最爱的文化。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去看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理智的心态去对待外来文化,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区发扬光大,而不是以外来文化为荣。

第四,社会、家庭、学校应该互相协调,共同致力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业。家庭因素在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鼓励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行为。社会及政府要重视对家庭、社区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增强家庭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帮助父母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从而在生活中再次影响孩子。同样,学校也可以利用与家长的交流机会,加强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影响下,学生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需要大学生去继承和发扬,在社会、家庭、学校的支持下,大学生要主动担负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文化调查报告 篇18

调查背景: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一、调查对象:

本村村民

二、调查方法:

聊天

三、调查地点:

自己家,村民家

四、调查时间:

春节期间

五、调查人:

李玲玲、房子雯、王泓力等

六、调查准备:

笔、信纸、照相机

七、调查经过:

1、上网了解并搜集图片,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

2、访问附近的街坊、亲戚朋友,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进行分析问题。

3、了解当地春节习俗,并写下详细的调查记录。

4、最后总结资料,说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调查结果。

a、春节的起源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起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b、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有扫尘、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除夕守岁、放鞭炮、发压岁钱、拜年等传统习俗。

c、家乡的春节

在家乡,除夕贴春联,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我们孩子就放烟花,快快乐乐的迎接新年。

老话儿说得好“初一初二满街走。”除夕夜后,就是大年初一,人们穿好新衣,清晨来来往往的拜年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都是拜年声,小辈给长辈拜年,不光小孩,就连老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笑容。大年初一吃饺子象征了团圆和福气。主妇在包饺子的时候会在饺子里放硬币,谁要是吃到了就是最有福气的人。吃完饺子人们都各自出门拜年,给压岁钱,街上还会有一些奶奶们跳舞、扭秧歌,此刻,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

九、调查结果:

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通过这次的关于潍坊春节习俗的调查我对春节习俗的由来和演变也有了更新一步的了解。感受我们节日悠久的历史,人们在过年时的开心,加强了过年的味道。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地很多的春节习俗尽管在形式上有了不少变化,但大致上都是在春节讨个大吉大利的好彩头,为新的一年做个好的开始,寄托了人们对将来的希望,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憧憬。十、我的思考:

我们可以通过本次调查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春节文化,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领略中国文化魅力,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节日,发扬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中国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象征着美好、幸福。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由于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的旧习俗也有了新的变化。但不管生活变得多么现代化,春节依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我希望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璀璨文化可以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文化调查报告 篇19

实践人:

田盼文

班级:

20xx级艺术设计五班

学号:

20xx132255

实践时间:

20xx年1月1日到2月1日

随着大一上半学期的结束,迎来的维持一月的实践假期,第一次写实践报告,每天走街串巷的去寻找各种美食,感觉挺好,把自己以前吃过的没吃过的美食都能尝了个遍,河南省的美食好多好多,各种各样;热枕的欢迎四面八方的朋友来到河南,来到我的家乡;来了解河南风土人情,尝尝河南的传统美食,下面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河南比较有名的传统美食。

河南省是以面为主,是生产小麦玉米的大省,人尽皆知的我们河南有烩面,河南的烩面以羊肉汤为主,烩面的面非常筋道,烩面的汤汁用羊肉大骨头熬的,汤汁非常的香浓,从下面的图片就能看出来,我在这里写着,就有一种想吃的冲动。

烩面可以算我们河南的传统美食,代表了河南省,河南人憨厚好客的个性;河南烩面价钱公道,而且分量超足,最重要的是够美味,是普通老百姓所能接受的;推荐一个面店——合计羊肉烩面,据说是用飞机轰炸出来的美食,在抗日战争时期流传了一段历史故事。

烩面的面非常筋道,是河南烩面的一大特色,因为河南烩面所用的面是河南小麦磨出来的面,非常健康;面的颜色非常晶莹剔透,光看着就非常的有食欲。

而且河南的烩面里面有好多小佐料,比如提鲜的香菜,香菜也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没有打过农药,颜色特别的鲜艳,香菜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有的人就不喜欢吃香菜,点烩面的时候只要说明就可以了;除了香菜,还有干菜、木耳,一碗烩面里面有好多东西,一碗烩面非常丰富,里面的食物面面俱到,非常的`有营养价值。

在我们的家乡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面盆,是瓷的,这个盆一用就是好多年,就像家里的聚宝盆一样;每天都小心翼翼的用着。因为是瓷的,有用了很多年,像家里的一个成员一样,每次用就感觉有了感情一样,生怕它摔着,几乎每一天有要用到。在我们河南,我们每天早上晚上都会喝粥吃馒头,有时候还会每家每户腌咸菜,早上的时候就不用炒菜,就可以吃馒头咸菜,每家每户虽然腌的咸菜工序都一样但是每家每户腌的味道都有差别,都有自己家的独特的味道,这种味道会跟着你的一生,永远存在于你的记忆里;在上的粥有一种特有的玉米粥,关于这个粥,还有一段说道;山东和河南是挨着的,有些地方还是有相同的地方,这种玉米粥就有相同的地方,把颗粒的玉米打成散的,小颗粒状,做饭的时候,当水烧开的时候,把它均匀的下锅,熬的过程中要用勺子不停地搅,当那些黄色的小颗粒开始粘稠粘勺子的时候就可以出锅啦!

我们早上喝的粥各种各样,有小米粥、豆腐脑、八宝粥、豆沫,还有非常有名的逍遥镇胡辣汤,我们早上就非常喜欢去早餐店里去买胡辣汤,配着油条或油饼,或者买几个菜包子肉包子,把他们泡到汤里,绝对是一道美味。还有一种小笼包,一个人可以下一笼,用一个小碗放点醋放点辣椒,用筷子夹一个,沾着配料,现在想着就像流口水,还有一种美食,也是早上吃的,叫糖糕,是一种小圆饼,咬一口里面的糖汁就会往外流,特别甜。还有一种长的比饺子大一点的食品叫菜角。

河南的人都是以面食为主,这跟河南省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从小我们都是吃面,一天不吃点面食就觉得缺点什么,所以到了黑龙

文化调查报告 篇20

调查目的:此次调查主要是将我的家乡安福县的饮食文化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使得我自己以及同组同学对我的家乡的饮食文化有深入了解。

调查对象:安福县部分村落

调查方法:查找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

安福距今有2200多年的建县史,是江西省18个文明古县之一,历史上人文鼎盛,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保存较为完整,有表嫂茶、吃新节、火把节、烧塔等数十种民俗活动。

表嫂茶

在元宵节后到春播之前,安福会以自然村为主,每天一户,轮流进行“表嫂茶”习俗表演。“表嫂茶”,俗称“请茶碗”,是安福县境内农村已婚妇女们之间流行的一种独特茶俗,气氛热烈,特色鲜明。它分布于安福的南乡片和西乡片,而以南乡洲湖镇塘边村最典型。请茶时,请茶主妇要用黄条萝卜、甜姜、黄豆等茶点热情款待。喝茶时,不讲究规矩程式,大家无所不谈,气氛热闹祥和,平日里的各种嫌隙,都在畅谈中化为乌有。待到茶兴浓时,一些能打山歌的表嫂会唱《采茶歌》、《三碗茶》等来助兴。

吃新节

至每年早稻收获之前,安福将会举行“吃新节”盛宴。安福吃新节是安福县68个乡村盛行的一种地方性传统民俗节日,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历史十分悠久。相传很久以前,天地洪荒,武功山成了孤岛。人们困在岛上,一天,一只大花狗泅上了孤岛,从尾巴上抖落数十粒稻种,救了人们的.大难。故此,丰收的稻穗便像弯弯的狗尾。后来每年早稻收获之前,人们便举行盛宴,让大花狗尝新,以表谢意。另一种传说武功山有只“白雾妖精”,每年夏收前吐出白雾,把农民即将收割的稻谷毁掉。后来,“五谷神”将“白雾精”打败,救了农民,人们在新谷登场前举行宴会,请五谷神尝新,以致谢忱。

节日的内容主要是祭祀五谷神、土地、康王、福主和梅山诸神菩萨。形式有敬斋、耍龙灯、游垅、打火把、唱山歌等。节日主要是为了庆贺丰收,并祈祷神灵,祝愿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也是为了联络亲朋好友、愉悦心身,促进社会和谐。吃新节群众参与面广,场面喜庆热烈,规模宏大,其隆重程度,胜过端午,超过中秋,仅次于春节。

六月六

每年六月六,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古老的山村一片欢乐,以迎接垇云火把节的到来。垇云火把节历史悠久,仅在安福县彭坊乡垇云村就历经9代约170余年。当日,家家户户备好祭品,制作祭祀法器,相邀山下亲朋好友来山里。他们白天在自家田里祭拜山神、土地,并点起火把向田埂里四下燎虫;晚饭后,全村男女老小敲锣打鼓,燃起熊熊篝火,隆重祭拜各路神灵,祈求神灵驱魔消灾,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期间,他们还打着火把游垅,围着篝火唱山歌。

烧塔

待至中秋佳节之日,安福百姓为祈求风调雨顺、日子兴旺、欢庆中秋佳节,又将开展“烧塔”民俗活动。安福县是“吉安中秋烧塔”习俗保存最好的地区。境内南部陈山河流域的六个乡镇尤为盛行,而以金田乡柘溪村最为典型。“安福中秋烧塔”习俗主要内容有垒塔、烧塔、封塔三部分,烧塔过程伴有祭月、对唱山歌、小调、舞龙灯、举龙凤旗、撑宫灯等活动,特色鲜明。

结束语

这种种民俗文化旅游风采的展示,带动了安福乡村旅游发展,也使安福越来越受游客的青睐。民俗文化不仅代表了农民生活中的喜悦的凝结,也展现了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之间的和睦友好,是我的家乡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研究安福的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文化调查报告 篇21

调查目的:通过对首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调查,深入了解各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类型和特点,揭示其内在规律性,发掘其特色与创意。与我校类比,借鉴,同时探究现今大学生普遍关注与积极参与的活动。

调查对象:清华大学,对外经贸在校学生

调查方法:浏览网页、采访、问卷调查。

一、 清华大学校园活动调查分析

理论学习方面:清华学子财富论坛第64场“海权兴即国家兴”

卡巴斯基先生清华讲演——国际网络安全

惠普全球副总裁兼首席战略技术官(csto)shane先生清华大学演讲会

领导力发展论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

实践技能方面:各大企业校园专场招聘会

清华创业计划大赛

cuba半决赛 清华大学vs华侨大学

实践相册--清华大学-xx年年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摄影展

清华大学首届智能车对抗大赛

文化艺术方面:清华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二十周年会庆

中国曲艺家协会进入清华大学进行交流演出

清乐华章――清华大学研究生大型文艺演出

清华大学xx年法国文化周

第二届学生国际象棋文化周

清华大学首届紫荆露天电影节

清华大学香港文化节

“一二-九”合唱

体育活动方面:拥抱20xx——清华大学新生奥运风采大赛

纪念“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五十周年专题活

马约翰杯体育比赛

xx年年清华大学学生体育活动月

11.12男生节

3.7女生节

总结:这些校园文化活动涵盖理论学习、科技创新、实践技能、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形成了健康高雅、文明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更侧重于理科。就时间安排而言,每一个月都有不同类型的活动,加上每一个系,每一个社团的活动,很庞杂。清华有着很多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其活动总体特征是多而杂。

分析:以清华大学“女生节”辐射效应为例——

清华大学的一系列活动,往往都能引起巨大反响。其中,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普及最广的莫过于每年的女生节。女生节不仅仅是一种口号,它已经成为了清华的一种传统和招牌活动。而且其影响正在逐年扩大。究其成功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女生在清华的比例较小。

“物以稀为贵”,自然会得到重视。这是其自身优势。

2.节日创意迎合了青年追求新意、追求浪漫的主旋律;

3.活动具有普及性。

无论什么专业,无论什么国家,民族,无论是否有专长,无论什么年级,都可广泛参与。

4.校方高度重视

校学生会,团委,以及各系,前期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女生节前夕已经把清华大学bbs留言板的封面换成了“女生节”的主题封面;在校内多处制作宣传海报;紫荆园宿舍区内随处可见书写着“祝全体女生节日快乐”的条幅;校团委专门制作专题电脑幻灯片在礼堂放映。

5.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几乎集合了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比如女生节之“看吧”——播放各国原声电影;“暖吧”——男女生打破界限,齐聚畅谈;“逛吧”——举办游园会……举办女性讲座;各商家的女生节商品促销优惠进校园;学校周围的商铺跟风打折;女生节服饰大赛;

6.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自由度高。

除了官方的活动,各系,各学院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性,有的系男生在凌晨聚集女生宿舍楼下唱歌;有的系男生精心准备了送给女生的礼物;有的是将教室用彩带,气球等装点得很有节日气氛;有夜晚用蜡烛拼的“心”字;有互动游戏环节;有食堂门口献花;围圈为女生祝福;放风筝送祝愿……

二、 对外经贸校园活动调查分析

(一)、xx年外语文化节(xx年年4月16日——4月21日)

1. 外语文化节开幕式

2. 美食节

3. 名家讲座,主讲人:《青年文学》主编、著名作家邱华栋

4. 放眼望世界——外国文化知识竞赛

(1)户外环节—身体力行 4月18 日 晚

(2)放眼望世界——外国文化知识竞赛决赛 4月19日晚

5.迎奥运万人签名活动 4月18日 晚

6.大使论坛——伊朗与中东问题。4月18日 晚

7.奥运国际篮球友谊赛 4月20日 晚

8.闭幕晚会暨第二届北京高校魅力之星大赛 4月21日 晚

(二).xx年社团文化节(——xx年年5月25日)

1.国际事务协会,举办“创业家精神论坛” 活动。

2.公共关系协会,跨文化交流协会,西部协会举办“民族风国际情”的晚会

3.第六届经贸拍卖节

4.礼仪知识游园会

5.地理协会举办“寻找北京的另一面”系列主题活动

6.心理协会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青春激扬”的朋辈活动,旨在以游戏互动的.形式为同学们,尤其是异性同学,构建一个心灵交流的平台。

7.由校体育部主办,银鲨泳协承办,在千鹤家园游泳馆举行游泳比赛

8.绿色协会举办地球

日安活动

9.校团委和国贸学社主办第四届经济观察周

10.自然科学协会举办趣味知识竞赛。

11.人文学社主办皮影公演

12.由爱心社举办:两届奥运会火炬手李舒倾情演讲

13.校团委、体育部、社团联合会主办,第二届羽毛球公开赛

14.吉他协会举办“吉他艺术音乐会”

15.力与美协会举办 “展示惠园风采,树我‘健美之星’”健身知识讲座。

16.年度风云社团评选及颁奖系列活动

(三)、xx年宿舍文化节

1.宿舍文化节开幕式——“祝福宿舍,祝福惠园”主题签名和赠电活动

2.“了解新家”主题座谈会

3.惠园宿舍文化风采展示会

4.健康生活知识竞赛

5.楼宇拔河比赛

6.宿舍吉尼斯比赛

7.趣味体育接力比赛

8.“家、缘、骄傲”主题寝室照片征集和拉票会

分析:对外经贸的活动大部分以都是坚持积极向上为主题,通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文化熏陶。该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出彩:1.惯于用一个系统性的专题来统领一系列活动;2.人文关怀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办的一些活动:装饰圣诞树,美食节,评点《士兵突击》主人公许三多,拍卖会……看似琐碎,但却是很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其受益。3.注重各个部门、社团之间的合作。很多活动都是几个部门一起合作,尤其是社团文化节。加深不同院系同学的交流。4.大胆创意。比如说十佳歌手比赛中加入“拉票会”这一环节,更能够考验选手的应变以及临场反应力,感染力;以及使用短信投票,网上选票的方式,着实一个“小社会”。

(四).校园文化活动分析结论

这两所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是首都高校中做得相对比较出色的。分析其活动的方式、内容、特点,以下几点是办好出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可以为我校所借鉴。

1. 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丰富。不要仅仅局限于一些官方的活动,要尽可能地多样化。

2. 应进一步扩大参与范围,使活动趋向精品化、常规化;我校也有一些品牌的活动,如:广院之春,风采之星等,但其还是仅仅局限于一部分人,且局限于文艺方面,不能真正地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使全体人都能够参与。

3. 必须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加强人文关怀,经常关注学生所及所需,从中挖掘活动创意。

4. 以提高同学创新意识为重点。加大活动的自由度和公开性,集思广益,激发参与者的创新意识

5. 加强活动的组织性、系统性。

6.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在校方的领导下,能够将不同学院,不同社团联合在一起做活动,形成统一整体,力避力量分散。

文化调查报告 篇22

一、基本情况

(一)调查背景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的要素,是使学生有归属感和自豪感的精神支撑。优秀的校园文化品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大学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大学文化,建设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本校特点的大学文化,是摆在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和各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调查目的

1.初步、有效地了解当前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的现状。

2.针对学院这个地区作一定的调查,探究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存在的问题。

3.通过调查得出结论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得到完善与发展。

4.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对全社会的文化建设将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在对我校调查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

(一)校园文化的畸形化

1.课桌文化。当前,在大学生中有一个不良现象,就是在课桌上舞文弄墨,乱写滥画,直接的后果便是导致课桌上字迹斑斑,划痕累累,几乎很难找到一处“尚未开垦的处 女地”。此外,刻画现象也很严重。从反映的内容来看,格调高雅的“精品”不多,而平庸之作过滥。或以桌面为考试作弊之依托,或宣泄个人情感之体验。课桌的整洁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的公德修养,折射出大学生的心灵世界。随手在课桌上涂画,顺便把课桌当作稿纸挥洒,这便是大学生公德意识淡化的表现,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下降、自律意识淡薄。

2.宿舍文化。宿舍是大学生的“家”,是集体学习、休息、娱乐与交际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场所。学子们在这个自由天地里用自己的言行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时代特色的宿舍文化。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变异、社会文化的缩影。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对于培养合格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宿舍文化中出现了许多恢色的潜流,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宿舍的精神环境,也影响了大学生良好风貌的形成。宿舍装饰渐趋世俗化,各种明星风采、美人玉照把宿舍装扮得花里胡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个人内在精神素养的提高。宿舍语言渐趋庸俗化,一些粗野的词汇在宿舍中使用频率极高,宿舍里的污言*语与公共场所的高谈阔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广告文化。在五花八门的校园文化中,还有一种“广告文化”。学校专设的广告栏、宿舍楼的黑板、食堂的墙面以及其他人流量大的地方都形成了广告文化的地盘。广告名目繁多,海报、通知当属家常便饭,其他家教信息、售货广告也是屡见不鲜,其中更混杂着诸多非主流广告。近来,代x广告也名目张胆地出现在高校的广告栏中。

(二)校园文化现象的不良表现

1.平时的轻松,考试时的紧张——成绩作为积分体制中最重要的元素。但大多数同学在平常不原付出太多努力,仅愿在最后一个月中打拼,打着临时抱佛脚的如意算盘。

2.逃课现象——上课虽然重要,但一些“逃课者”总会为自己构建各种理由,使自己信服。

(三)校园非主流文化

校园非主流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同时也与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关系密切。它的形成主要受以下两方面的影响:

1.社会变革的影响。作为社会最为敏感、最为活跃而又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大学生较之其他群体对社会变革有着更大的热情,这种激情使得他们容易成为接受、复制乃至创造新文化的先锋。总起来说,社会变革给校园文化注入了一股健康、清新和鲜活的血液。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就是激情与浮躁同存。成功期望目标与自身总体素质不相适应,许多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评价体系的青年学子一时很难适应,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困惑、行为无序等。校园非主流文化正是这一现象的折射与投影。

2.大学生自身心态因素。社会变革使青年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影响。大学生脆弱的心理难以适应社会冲击所带来的困惑与阵痛,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心理困惑与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浮躁化的言行,校园非主流文化即是其反映。

三、针对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将采取一些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

育人离不开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小景,宽敞明洁的校园道路,万紫千红的绿化景观,明亮宽敞的教室、图书馆,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增进了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应有重点地搞好校园主要景点的建设,办好宣传橱窗、阅报栏、标语牌等,让校园的每一个景点都发挥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自律,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的行为操守更加规范。

(二)、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价值观

加强诚信教育,既要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等生动直观教育方式的作用,使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意义和价值,更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聘请企业老总现身说法,说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三)、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表率作用

开展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首先要规范自身的办学行为,教职员工也要做好“诚信”的表率,为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教职员工在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诚信品质,对学生树立诚信道德意识、确立诚信价值观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与学校领导相比,广大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接触更为密切、更为频繁,教职员工的品质和形象是一种强大的潜在教育力,它容易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而自觉地接受和仿效。这种选择是单靠任何外力的灌输和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为此,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过程中,广大教职员工要努力加强诚信文化修养,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在学术上要做到勤奋刻苦,严谨创新,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生活上要做到忠诚老实,不贪不欺;在与他人相处上,要诚实为人、诚恳待人、诚心感人、诚意服人,以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四)、建立学生个人诚信电子档案

学生诚信档案内容可涵盖校内外,分两大类摘要:讲诚信言行和不诚信言行。具体可包括诚实记录、信用记录、特别记录,具体内容如诚信书、个人资料、品行说明、助人为乐及学习效果、经济状况等。诚信档案的记录时间始于学生进校,止于学生毕业,并于每学年结束时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到毕业时,还可为用人单位提供该学生在校的诚信记录,供其参考。诚信内容的输入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诚信档案内容上网,接受全体师生员工的监督。学生只要输入自己的学号,教师输入教工编号

即可进入网站查询、浏览,并可对诚信内容的真假发表看法或提供相关信息。

当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的同时,还需制定相关的诚信制度与之配合。如把“是否诚信”作为学生入党、评优的一项必要条件,也可制定学生个人和团体在诚信方面表现突出,为学校争光方面的奖励制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诚信档案功能的化。

(五)、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

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中,面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十分必要。这里,我们不妨把引导诚信称为“疏”,把建立诚信制度称之“堵”,“疏”与“堵”两者是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疏与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推动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有堵没有疏,就不能从源头上有效抑制不诚信行为的产生;有疏没有堵,诚信者受不到鼓舞,不诚信者受不到处罚,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就难以树立,校园诚信文化氛围也难以形成。为此,在疏的同时,还得在建立和完善诚信制度上下工夫。学校要按照诚信文化建设的需要,修订完善与诚信相关的校纪校规,建立和完善与诚信相关的奖励、约束、处罚机制,公开公正地接受师生与社会的监督,真正使诚信者受到鼓舞和奖励,使不诚信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六)、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校风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的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教育艺术。

(七)、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学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强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特点,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校园文化经常是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很多活动都需要学生集体参与,需要有相互协作的精神。每个学生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构建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了师生的心理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校园文化为学生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塑造学生形成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

四、结论和建议

结论、依据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各方面完全认可的比例太小,不无说明我校关于校园文化的建设还有待完善。

2.学生对我校校园建设前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这会是我校未来各方面建设的一股精神筹码,是对我校校园发展的有力支持。

3.通过调查研究以及相关数据说明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应加强和完善,需要不断的创新,创造出新的校园文化。通过调查,我们不仅充分了解了学校同学对于学院目前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及看法,而且也能为加强和完善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为同学们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4.我们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应更加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视校内文化设施建设,加大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重视校园景观建设,搞好绿化美化,重视校园综合治理工作,还有,教师要修养师德,应当从事业出发,构建理解、协作的良好人际关系,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要尊师、勤学、守纪,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校宣传教育工作队伍,以高质量地完成党交给的宣教任务。用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建设这支队伍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队伍的力量,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工作能力等等。总之,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调查报告 篇23

调查目的和意义:

最近党提出了要进行文化改革,所以为了深入贯彻__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了解在当今基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现状和文化建设的进展,增强我们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我们深入基层、深入民众,激发我们参与文化建设以及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的热情,增强我们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加深我们对于自己家乡的认识,使得自己可以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下贡献,使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又迈进一小步。

调查过程:

在遂溪过年的那段时间去向基层人民了解一下他们在业余时间有什么文化生活可以进行,以及对于自己文化生活的看法,和觉得政府在这方面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他们自己又希望有些怎样的文化生活。

基本情况与分析:

纵观这几年遂溪人的文化生活,随着国家对人民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遂溪的文化建设在这几年得到了蓬勃地发展和显示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其中,居民的文化生活也逐渐日益丰富化、多样化,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演唱会、看电影、打麻将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到20xx年一月份,在我所调查的遂溪家庭里,以前的黑白电视已经是人们记忆中的东西了,现如今他们大部分都有彩色电视、液晶电视,甚至是最近刚刚流行的3D电视都出现在普通居民的家中了。另外随着遂溪电视台的改革,以前是模拟信号电视的家庭都升级为有线数字电视,电视节目也由原来的40多个台增加到了80多个。VCD或DVD似乎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是更加先进的EVD了。电脑也在普通家庭中得到了普及,手提电脑的比例越来越高。

值得留意的一件事是当今的居民文化生活出现了两极化的趋势,主要分为了年轻派和守旧派两个部分。8岁到30岁的新生代,他们趋向于一些新事物,他们喜欢上网,听歌、看演唱会、溜冰;30岁到50岁之间的成年人,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就普通多了,例如: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读书看报、搓麻将、下象棋等;而那些高于50岁的成年人,他们则对看大戏、粤剧、雷剧,舞狮子等活动情有独钟。

晚上在烈士公园里面,很多妇女聚在一起练练舞蹈,娱乐一下身心,为此不难发现妇女的地位已经是在不断的提高了,以及她们的追求也发生变化了,她们不在满足于家庭主妇的日子了,她们也开始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业余爱好。

其中,有些非物质文化是他们都喜欢的,那就是在遂溪的年例时所举行的舞龙以及醒狮的表演,遂溪作为醒狮之乡,醒狮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年到那个时候,男女老少都开始为一年一度的舞龙舞狮节目开始做准备,可谓是全民皆兵了。现如今舞龙醒狮已不再单纯是为了游神而举行的了。它已经是融进了遂溪人民的身躯和血液中的一种文化了。遂溪人民也为其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就我调查的家乡居民文化生化来说,他们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提出了一些他们认为是不足的方面。

1、政府在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

可能是由于在文化建设中体现不出政府业绩增长的原因。县、镇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相对于其他方面少得多,某些落后点的地方甚至是零投入,而且这些经费大多为人头经费,为此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就更加是寥寥可数了。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另外由于对一些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造成某些非物质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或消失的状况。我县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文化站的图书阅读室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匮乏或是残旧。

2、日常开展的文化活动过少,居民文化生活贫乏

每年城镇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由县委通过联办、协办等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及棋、球类比赛等。在过年期间相对而言就多点,例如一些猜字谜、玩飞镖,春节演出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镇”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活动形式仅为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广大中老年居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

由于文化站待遇低,政府的不够重视,所以我县的文化队伍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在岗人员也经常被乡镇挪作它用或被外借开展乡镇的其他中心工作,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镇文化专干年龄偏大,由于缺乏系统性、经常性的培训学习,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从而造成大部分新生代的居民对于由政府举办的文化活动不感兴趣,使他们更多是去网吧,KTV、溜冰场等娱乐场所。

4、缺乏正确的引导,糟粕之风盛行

我们县是一个比较大的县城。人口大概有十万左右,居民空闲时间大都会选择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牌等,有些还只是打发时间的娱乐活动而已,但是大部分都出现了变质,演变成了“赌博”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镇上的赌博场所近千家,其中大部分都是家庭式的,有的家庭甚至常常因为打麻将而引起吵架、放任孩子不管等坏现象,更加恶劣的还会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场。另外,镇里某些落后地方的迷信之风也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少些老年人身上,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在一两次求医不见效果后,便会选择去找“神灵”。

5、网吧和KTV等娱乐场所的管理不够

由于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娱乐性文化场所开张,但是由于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不足,造成那些场所普遍存在各式各样的安全隐患,例如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就是很常见的事了。而在一些KTV场所,也经常会出现一些暴力事件。

我镇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镇城镇文化建设步伐滞后既有历史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城镇文化阵地建设重视不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偏见和缺乏支持,给城镇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而经济欠发达、投入不足也严重制约了城镇文化的发展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城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的管理部门和部分城镇干部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只注重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有了钱,就一切都好办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从而忽视了文化对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工作中将文化建设排在各项工作的后面,往往是经济当主角,文化作配角,结果导致对文化建设工作领导不力,从而出现的居民文化水平增长追不上经济增长的步伐。

2、对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目前由于国家财政投入少,地方财政又有困难,未能落实每年地方财政收入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除了人头经费外,县、镇用于城镇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乡镇文化站依靠自身发展,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又有相当难度。目前乡镇只能勉强发放人员工资,没有文化建设项目,没有添置文化活动器材,图书室的图书不能正常更新。

3、城镇文化市场发育不足、居民文化素质偏低

城镇文化市场与其它商品市场的空前繁荣形成鲜明的反差,城镇文化市场境况冷清。有些地方附近连一家书店都没有,居民买书难。与此同时,文化市场管理不善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一方面,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正当的文化娱乐生活,但城镇的文化建设却严重滑坡,居民很难享受到一些健康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管理跟不上,甚至缺乏管理,一些迷信、反动、淫秽、暴力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在城镇大肆泛滥,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4、文化管理体制不畅

文化部门人员大多被叫去进行办公工作,文化表演队伍的人才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基层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没有交流、缺乏工作活力,缺乏文化创新。而且乡镇财政对文化站投入极少,管理不力,导致文化站形同虚设,没能发挥城镇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

调查结论:

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格局。一些现代化的娱乐场所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使得人民的精神文化不再空虚,居民在自己的空余时间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文化活动去参与的。但是相对于居民的经济的水平的增长,这些又显得是那么的渺小,怎样让居民文化水平与经济水平差距缩小是政府急需解决的事情。在党的文化改革思想的领导下,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将我县的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调查建议和对策:

1、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城镇有能力来建设多一些些公共文化场所,例如:县文化馆、博物馆、阅览室、健身的器材和场地等。对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大保护的力度,有关部门还可以建立一个保护体制,鼓励一些新生代去学习和传承那些非物质文化。对一些做得好的团队给予适当的奖励。

2、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力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

加快城镇文化建设,就要狠抓教育,完善九年义务教育体制,让更多的孩子有书可读。从而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引导居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加大对青少年文化思想的教育与引导,多举办些适合他们的文化活动。使他们多点接触健康的文化,鄙弃那些低俗落后的文化。

3、完善城镇文化管理体制

要加强对城镇文化市场的管理,保障城镇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把城镇文化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避免政出多门、管理混乱。城镇文化市场的管理要坚持引导、鼓励与监管并重,既要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又要加强经营这得监督管理,防止经营者为了自己盈利而为居民提供不良的文化活动机会和场所。对于一些非法的盈利性文化场所要加大打击力度,必要时要进行依法取缔。从而营造出一个好的'环境给居民。

文化调查报告 篇24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江苏省xx县

调查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的理念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出。然而,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不尽相同。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家乡地区(江苏省泗洪县)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家乡人民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街头问卷与网络问卷结合)

调查对象:随机调查

一、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各行各业都不相同,在此次随机调查中我发现,家乡人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打工和种地;当然,由于环绕成子湖,渔民们捕鱼为业;此外,还有基层服务工作者如医师等依靠工资生活。不同人群经济能力不一样,调查之后发现贫富差距还是很明显,县城中基础建设完善,人民生活条件较好,乡下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家庭条件较差。

二、文化发展状况

此次调查主要在农村展开,参与填写问卷的好多人都只是小学初中毕业,(部分人员由于仅参与过扫盲班或未接受过素质文化教育无法参与问卷调查填写)很少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并且,大多数人对于文化的概念仅仅局限于学校。只有部分人员提到文化活动,他们的建议是增加文化活动,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同时,较多人提出家乡应建设一所较好的中小学。总体而言,家乡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有待加强。

三、个人看法及建议

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有待提高,经济与文化并未共同发展,经济发展比文化发展迅速,县城发展比乡村发展迅速。外出打工是乡村人普遍的选择。于是,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等现象颇为普遍,使孝亲敬长成为一部分人难以实现的梦想。好在如今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兼顾文化发展,努力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在寒假期间,县政府的“春风行动”让人暖心。由政府牵线搭桥的大型企业招聘会在春节前后举行,乡镇公交免费送达,数万个岗位对外应征。号召泗洪人回乡就业创业,带动泗洪经济发展,使家人团聚,创造美好新生活。乡村文艺汇演、元宵灯会等节目也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此外,建议关注农民生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希望多多举办文化方面的活动。

文化调查报告 篇25

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农村要进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基本工程。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健康而又丰富多采的精神食粮,既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更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何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全县文化立县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村级经济、整治村容村貌等同步建设,整体推进,这是我们当前必须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保护价的上调,惠农政策的出台,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文化生活也得到了一定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目前,我县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主要以广播电视为主,以报刊杂志、网络传播、群众文化、广场文化为补充,呈现出现代化、多样化的趋势。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规划,国家加大了公共事业的投入,特别是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我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改善。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面积427平方米;村级文化活动室45个、文化公园8个、文化广场8个、“农家书屋”45个。资源共享工程得到延伸,农民党员教育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相得益彰,实现共享。

(三)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广泛开展,热潮不断,农村露天文艺演出,观看群众常常达到上千人。一年一度的“登山节”和元宵节焰火晚会已经成为我县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色品牌。以“金色田野”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乡镇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各类棋类比赛、球类比赛、秧歌比赛、书画展等赛事活动极大丰富和活跃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剪纸、根雕、手工编织、二人转、彩绘等民俗特色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积淀了县域农村文化底蕴。

(四)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18周岁—35周岁的农村青年初中文化程度者约占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约占5%。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外出务工,吸取了城市的先进文化,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五)农民文化生活消费逐年增长。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和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我县农民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支出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依然薄弱。资金困难是制约我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瓶颈,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还仅限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其他村屯大多由于无力投入而导致建设步伐缓慢,多数文化设施不能正常使用。全县82个行政村仅有十几个村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配套设施齐全,藏书量仅为25000册,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文化生活和科教兴农的需求。

(二)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不平衡。目前的各类文化活动大部分仅限于城镇,边远地区的农民群众不能充分享受到文化服务,出现了“重城镇阵地、轻边远地区,重大型庆典、轻日常活动,重精美培养、轻大众普及”的现象。

(三)农村文化活动缺乏地域特色。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地域文化形象,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与服务方式沿袭传统模式多,方式过于简单,内容缺乏创新,群众文艺创作力量比较薄弱,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农村文化管理服务职能偏弱。20xx年,全省乡镇机构改革撤消了文体广播中心,由原来的县直部门垂直管理变为由乡镇政府行使有关职能,客观上乡村文化管理职能被弱化。同时,作为农村文化管理服务职能部门的乡镇文化站,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并且文化干部身兼数职,行政事物繁忙,没有精力和时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个别乡镇文化站甚至成了无人员、无阵地、无经费、无活动的“四无”文化站。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县乡财政设立专项经费,保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各项文化活动正常开展;相关部门应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社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投入的契机,积极跑市、进省,争取国家政策更大的支持,三年内实现每个乡镇都有一个300平方米以上综合文化活动室的目标;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机制,培植农村文化市场,吸引企业向文化产业投资,挖掘、整理、加工农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产品,打造品牌走向市场,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二)协调发展城乡文化,不断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内容。

文化活动内容决定着文化活动对群众的吸引程度,直接影响着文化活动的成效。农村文化要由“小文化”发展成“大文化”,促使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县文化部门要加强对乡镇主管文化工作人员的思想、业务培训,促使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技能,不断探索创新乡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乡镇文化站要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利用方便农民参与的文化设施和场所,组织开展农民喜爱的、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要把文化活动同农民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要采取固定设施和流动设施、阵地服务和流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文化生活。要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要发挥农民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通过业余文化骨干队伍的培养来带动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自我娱乐。要发挥农民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引导群众继承传统文化,弘扬先进文化,彰显本地特色。通过城乡并举、专兼结合、内外互动的办法,办好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会活动,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有较大知名度的群众文化节会品牌。

(三)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农村文化干部队伍是农村文化的主力军、先锋队。要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采取有效途径和办法,吸引专业人才充实到基层综合文化站。要着力帮助解决基层文化干部实际困难,让他们稳定思想,安心工作,积极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要向专职化发展,要积极为他们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其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推进健康、向上、和谐的乡村文化建设贡献力量。要组织开展“十百千”活动,选拔10名文化拔尖人才为带头人,培养100名优秀专业人才,带动1000名骨干分子,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农村文化工作者,为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文化调查报告 篇26

根据市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安排,我深入到高平市马村镇西牛庄村、野川镇文化站、西沟村、河西镇苏庄村,通过实地察看、入户访谈、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就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深入联系点市教育局、兴高能源进行了调研。结合同全市文化界人士座谈讨论的情况,总的来讲,我市的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比较明显,同时问题也较为突出,需要我们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日益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关注农民,加大投入,改善服务,营造农村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乡村的文明风尚,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有泽州县和阳城县2个全国文化先进县、城区和高平市2个省级文化先进县、50个市级文化先进乡镇、200个市级特色文化村。

第一,增加了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文化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全市20xx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入9255万元,同比增长59.68%,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保障有了较大突破。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和“三下乡”、“四进社区”服务活动,缓解了农民群众看戏难、看图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的问题。20xx年10月份,正式启动“文化低保”工程,4个月来,市、县两级财政共支付160余万元,为300个贫困村送电影3600场,送戏104场,建立农民书屋35个;累计回收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购书补助卡29806张,为贫困村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送图书56000册,全市近20万群众开始受益。

第二,改善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目前,县级“两馆”建设初见成效,沁水县文化馆、图书馆和陵川县文化活动中心(两馆合一)主体工程已完工,阳城县图书馆已经立项,城区、泽州县的“两馆”建设均已列入重要议程。20xx年,全市新建、改建乡镇综合文化站32个。全市40%的村建设有文化活动室。全市现有农家书屋300多个,藏书100余万册。同时,将村党支部活动室、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资源整合为一体,用于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提高了农村公共资源共享率和农村文化活动的集聚力。就高平市野川镇文化站和西牛庄村、西沟村、苏庄村来讲,文化氛围浓厚,基础设施较好,文化建设惠及到了全村百姓。

第三,拓展了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一是同节庆活动相结合,如陵川县的“红叶节”、泽州县的“金秋小康文化旅游月”、沁水县的“柳宗元文化节”、高平市的“炎帝文化节”、城区的“白马禅寺祈福节”等,打造了文化品牌。二是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每年春节、元宵节,市区和各县都要组织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如阳城县的“皇城相府杯”民间艺术擂台赛、泽州县的八音会擂台赛、高平市西牛庄村、苏庄村、姬家山村的春节文艺演出等,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与文明创建相结合,在全市广大农村开展了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推动了乡风文明。西牛庄村创新“十星级”文明户的做法受到了中央文明委的肯定。

第四,发挥了农民文化主体作用。在“送文化”的同时,各级政府还十分重视“种文化”工作,利用传统和重大节日、集市、庙会等,开展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吸引群众参与。鼓励指导民间力量兴办了八音会、手工艺品、根雕、石艺、个体放映队、农民书屋等文艺团体。这些自办文化组织,大都以“自我投资、自愿组合、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方式组建,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帮助创建了一批文化示范户,开展了“特色文化村”评选,把广大农民组织到了文化建设当中,推动了农村文化发展。

二、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总体上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待和衡量,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不相适应,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

第一,农民群众素质偏低。据统计资料显示,20xx年,全市222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一半,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3%,大专以上的只有不到4%。就农村来讲,受教育程度更低,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到了90%以上,其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一半多。如何提高农民素质,这是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最大课题。

第二,文化基础设施滞后。目前,全市六个县市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建设不平衡,城区只有190平方米,泽州县租借,高平市1800平方米,阳城县20xx平方米,沁水县在建,陵川县400平方米;各县市区的图书馆,只有阳城县达到了国家最低评估标准。84个乡镇(办事处)的综合文化站,除20xx年新建改建的32个外,其余的均不达省定标准,其中有一半文化站无法开展正常活动。全市2337个行政村(居委会),60%的村庄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已建成的文化活动室也有一半以上没有达标。“无文化阵地,有阵地无器材,大部分器材十分陈旧”的状况还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第三,文化产品供应不足。大部分农村受场地、经费、人才的限制,文化活动手段简单、形式陈旧、内容单一,群众参与率不高。每年相关部门都要组织送戏、送图书、送电影下乡,但覆盖率不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仍然存在看电影难、看图书难、看戏难的现象。一些地方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对“留守”的老年人、妇女、儿童,如何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特别值得研究。

第四,农村文化队伍薄弱。一方面,农村文化工作人员不足。比如泽州县,17个乡镇中,综合文化站的在编在岗人员只有9名,而且大部分乡镇文化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乡镇布置的各项“中心工作”,真正做文化工作的不多,“专干不专”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大多数没有经过文化主管部门的考核选任,而是由乡镇政府自行安排干部兼任,许多人员没有艺术专业特长,存在着专业不专、后继乏人的状况。

第五,农村文化发展失衡。县与县之间、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因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建设差异较大,文化建设也呈现出同样的发展趋势。总体上看,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文化建设相对较好;经济欠发达的地方,文化建设也处于相对的.贫困状态。

第六,文化体制机制缺失。有的地方把不住“四位一体”的建设格局,没有把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目标,没有把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民生重点,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文化工作也总要让位于经济建设、重点工程、农村稳定等工作;有的地方对文化建设的战略、步骤、重点、项目、保障等环节,没有系统的、具体的指导意见和目标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意性、无序性的问题;有的地方对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严格的考核标准,对农村文化投入缺乏规定性的制度保证,对农村文化发展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

三、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我市农村文化基础差、农村文化建设难、农民群众素质低、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的实际,当前,应重点抓好四项工作。可概括为“四个一”,即做好一个总体规划,建立一套体制机制,打造一支人才队伍,推进一项创建活动。

第一,做好一个总体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相衔接,制定和实施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指导农村文化建设。总的目标要求,一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二是加强文化阵地和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和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证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三是坚持用文化熏陶人、感染人,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发掘、保护、开发优秀的文化遗产,壮大农村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市场。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局和方向。

第二,建立一套体制机制。一要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正常增长的保障机制,设立农村文化发展资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提高文化经费用于乡村的比例,同时用好国家和省里的扶持政策,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到20xx年,县级“两馆”应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应全部达到省定目标,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应扩大数量、提升档次,有效扭转我市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应不足的局面。二要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建立政策推动机制,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解决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扩大有线电视覆盖面,确保农民群众既能听到中央和省委的声音,又能听到市委市政府的声音。三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力度,建立农村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把文化投入、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农民受惠、遗产保护、队伍建设等具体指标,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范围,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创建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评价体系,激发出社会各界的文化自觉意识。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和要害。

第三,打造一支人才队伍。在政府职权范围内,深化农村文化队伍体制改革,创新农村文化队伍管理制度,理顺乡镇文化站及其人员的岗位职责、日常管理、机构编制、工资福利、学习培训等方面的关系和机制,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基本待遇,解决无人干事的问题。通过举办培训班、选送深造、骨干示范、专干下乡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音乐、美术、书法、剪纸、文学等多门类的农村文艺人才,发展一批八音会、小剧团、秧歌队等群众性文艺组织,鼓励引导他们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建立一支永不离村的文艺队伍。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

第四,推进一项创建活动。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以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四位一体”文明创建为抓手,以城市的标准建农村,以市民的理念育农民,推动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的联动对接。在创建内容上,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治理“五乱”(乱倒垃圾、乱倒粪便、乱贴广告、乱设摊点、乱建房屋)、推动“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达到“六化”(环境整洁化、村庄园林化、街道明亮化、饮水安全化、能源新型化、住房舒适化),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抓好“十星级”文明户、乡村好人、美德家庭等创建活动,抓好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妇女儿童禁毒禁赌会等工作,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创建要求上,突出群众得实惠,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推动政务、法治、人文、市场、生活、生态“六大环境”建设向农村延伸,使农民群众共享文明创建成果。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题和载体。

总之,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紧迫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应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解决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构筑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全市人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为我市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文化调查报告 篇27

安徽,简称皖,位于东经114°53′~119°30′、北纬29°22′~34°40′,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约13.96万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5950.1万人,地处华东腹地,属于中部省份。 安徽建省,较为公认的说法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分置江苏、安徽两省而成;至于省名的得来,乃是取所辖府州中安庆、徽州两府的首字而成。安庆和徽州,在当时分别是省域内江北和江南的两大首府,一为桐城文派发祥地,一为“贾而好儒”的徽商故里,人文蔚盛,科举取士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康熙建省,采取的是跨江(淮)而治的办法,既反映出在政治上防范因划江(淮)而治、易滋生分裂割据弊端的雄才大略,也含有经济上调剂南北、贫富相济的意图。但这样一来,势必在文化上形成省内不同地区间较大的差异性和较为复杂的多样性。从总体上看,安徽虽然建省较迟,但在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则十分厚重,而又丰韵灵秀。

一、安徽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

安徽省域,正处在横贯全球四大文明古国的北纬30°线上下,分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两个气候带,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量适中,气候宜人。省域内地貌多样,多山多水,山河壮丽,物产丰饶。 “皖”字的本义,有如白玉般完美无瑕的意思;“徽”字的本义,

也是美好善良,同时还含有团结的意蕴。无论皖文化、徽文化,还是下面要讲到的各种亚文化,都是发生发展在今天安徽省域这片土地上的,都属于安徽文化的大范畴。

山是文化的承载体,除上述两大山脉外,位于池州的佛教名山九华山,以及休宁道教名山齐云山、潜山古南岳天柱山、宣城敬亭山、和县与马鞍山隔江相望的东西梁山(天门山)、滁州琅琊山、含山褒禅山、蚌埠涂山、宿松小孤山、岳西司空山、枞阳浮山、巢湖姥山、淮南八公山、淮北相山安徽地域文化调查报告,这些大大小小的名山胜迹,都留下无数文人雅士的亭台楼榭、诗词题咏,真可谓“一山一世界”,为安徽保留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山水相依,安徽省域内水资源丰富,在中国东部五大水系中,安徽就占有三条:淮河、长江、新安江,其中淮河中游段横贯安徽北部,流经省境430公里;长江下游段横贯安徽中南部,流经省境416公里,号称“八百里皖江”;新安江与长江以黄山为分水岭,发源于休宁县六股尖,流经省境242.3公里。此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位于安徽中部合肥市,是安徽最大的内湖,水域面积750多平方公里,流域内水系发达,号称“三百六十汊”;南北人工水路通道大运河及其支脉隋唐通济渠在我省宿州、淮北也都有遗存。

在安徽,由于淮河、长江两条大河自西向东横贯省境,把全省自然区分为淮北、江淮之间、江南三大地理板块。淮北平原地势坦荡,为黄淮海大平原的一部分;中部江淮之间则西高东低,由皖西大别山

脉逶迤而下、丘陵、台地和镶嵌其间的河谷平原错落有致,其中巢湖周边和沿江地区河网密布,土地肥沃,为天然粮仓,属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以南则是山峦起伏、风光绮丽的皖南山区。这三大块地域,在各自的地形地貌、民风民俗、经济水平、发展状况和居民观念形态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通常所说的“一方水土一方人”,并因此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演化并形成涡淮文化、皖江文化、新安文化(或曰徽州文化)三大文化圈,也可以称之为三大文化板块。它们都是安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安徽文化总体下的亚文化形态。

二、安徽地域文化的特点

在安徽,由于涡淮文化、皖江文化、新安文化(或曰徽州文化)三大文化圈(也可以称之为三大亚文化板块)的客观存在,对安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以下鲜明的地域文特点:

第一,三大亚文化板块之间差异和趋同共存。

三个亚文化区域在饮食、民居、民风民俗、方言、地方戏曲和信仰方面,都很不相同。就饮食而言,擅长烧炖,讲究火功,并习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的徽州菜肴,就不同于重视以河鲜、家禽为食料,讲究刀工,注意形色,擅长红烧、清蒸和烟熏技艺的沿江菜肴,也与长于烧、炸、熘等技法,具有质朴、酥脆、咸鲜、爽口特色的沿淮风味不一样。

在学术文化领域,涡淮文化中,主导的是道家思想;徽州文化、皖江文化中,主导的则是儒家文化。同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也有所不同,如徽州的皖派朴学,在皖江不仅没有蔚为风气,还曾受到激烈抨击。

第二,在发展中呈现文化重心由北向南的迁移。

安徽的文化重心首先出现在涡淮流域。春秋时代,在涡淮流域就出现了高度发达的学术文化,产生了管子的学术思想,开创了先秦诸子学时代。随后产生了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道家思想在淮河流域经过西汉的《淮南子》,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基础。由于长期战乱和灾荒,涡淮流域逐渐不再成为安徽文化的重心。五代、宋初,在老子故里出现的道教学者陈抟和在守颍州时为振兴淮上文化做出很大努力的欧阳修,也未能使涡淮文化重新繁荣。

第三,“通变”成为安徽文化长期延续的重要内在因素。

“通变”精神首先表现于涡淮文化。涡淮流域诞生的道家学说,从老子经文子、庄子到西汉的刘安,不同时期的每个代表人物都既有继承,又有“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发展。

第四,讲经世致用、求“天下和洽”的学术取向。

安徽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讲求经世致用、向往“天下和洽”。

讲求经世致用、救时之弊,把“治国平天下”作为治学的目标,是中国学术文化的重要传统,也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之重要表现。安徽地区在历史上灾害频仍,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人民常常陷于艰难竭蹶之中。对此,历代有责任感的士人往往把修齐治平作为人生目标,关注社会现实,心怀治国理想,企望建立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从而使经世致用的治学原则在历代士人中世代延续,成为文化传统中的主旋律。

安徽学者很重视医、农、天文、历算之学,还对水利、漕政、盐政十分关注,对边疆史地的研究十分重视,充分表现出“务当世之务”的学术取向。正如包世臣所说,他们都把“读先圣之书,通今时之制,究生民之利病,验风土之淳硗”,看作是“吾儒分内事”,并认为研究这些知识,只是为了“有益于世”,而不是为了“干禄”。 三、结语

今天,我们全省上下正在抢抓机遇,奋力崛起,建设三个强省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我省的地域文化特点,知古而鉴今,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文化调查报告 篇28

一、调查目的:

时至今日,新一代的人却纷纷过上了洋节,渐渐淡忘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春节临至,身为华夏子女,更应了解这丰富多彩,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春节,现在我就带大家领略一下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及其文化内涵吧!

二、调查时间:

20xx春节期间

三、调查地点:

甘肃省天水市

四、调查对象:

家中及附近男女老少,风俗习惯,网络,书籍

五、调查方式:

通过自己家过年、上街走访、询问、观察,向老人们了解,通过书籍网络,实地考察进行查询,观看家乡春节节目“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宵,这年才算过完了,我居住的天水市甘谷县的春节习俗也是十分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通过亲身体验,上街走访,网络书籍我更加了解了我的家乡的春节习俗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接下来我将从腊月一直到正月十五来一一介绍:

1、腊月二十三—“送灶爷”

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下午,家里的妇人,尤其是经常在家做饭的女人会准备好“献饭”(是一种由小碗盛装的、用土豆丝,粉条,炸豆腐片,炸鸡蛋等做出来的色香味美的饭菜),通常家里厨艺好的妇女会将它做的色香味俱全,而且食材更多。不过,妇女们将会使出自己的最好的厨艺献给“灶爷”。让他上天言好事。女人把厨房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在灶前放一碗水、一把草、一把五谷,这是给灶神坐骑的草料。然后拿来献饭供奉在锅灶的正中心,让灶神享用,以示堵口。烧香画马,磕头作揖打发灶神上天汇报主家一年的善恶好坏。在烧香化马时,念念有词,最为普遍的颂词“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颂灶神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供的糖果甜又甜,见到玉皇说好话,回到家里降平安”然后放炮以示欢送。之后每天早晚要烧香磕头。至今有这样的讲究:婆媳做饭是要说说笑笑,就是让灶神爷知道一家过的和睦幸福。长幼有序,对老人不能恶言,不能不敬。对上门的人不论贵贱要笑脸相迎,做到谦恭谨慎。因为灶神爷时时观察你的一举一动,否则会得报应。

2、腊月二十四到二十五—“扫房”

这两天家里人都会忙着打扫房间,庭院,厕所,猪圈鸡舍等,过个干干净净的年,万象更新。只要在家的家人这两天都上阵,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3、腊月二十五到二十九—“办年”

家里的年轻人会去街上买年货,不过现在交通方便了,需求也大了很多,于是大多数人都去甘谷县城里,有的还去天水市里面买。好菜,好肉不管贵不贵,想要得都买下。说到肉我们甘谷县人大多是自家养猪的,所以猪肉一般不会买了。买些鱼肉等等。还有写对联的红纸或者直接买写好、印刷好的,门神,香。

小伙子,姑娘们都打扮得神采飞扬、花枝招展。说不定就找个好对象,等到年后初五、六就准备定亲。

4、腊月二十九—蒸馒头,炸“块块”

馒头一般常见的,不过有大小两种。“块块”有很多种,面是前几天就准备,已经发酵好的,要看家里妇女的厨艺怎么样了,手巧的女人会做各种各样,色香味美,脆而不干,甜而不腻。女人们会使出十八般武艺,将“块块”做得最好。得到正月里来的客人、亲戚的赞。

5、腊月三十日—“耙对纸”,“接先人”,“年夜饭”,“守岁”。

“耙对纸)”即春联,在我的家乡,家家户户要贴上新的春联,其含义是以示辞旧迎新,期冀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它也暗藏着每个家庭对新一年的期待;家里有当兵的:“人军属门上光荣匾,战士胸前英雄光”等等。“对纸”一般是由村里的老师,老文化人写的。一清早孩子们就拿着由大人裁好尺寸的红纸,去老文化人家去写;

“接先人”是一种北方的祭祀活动,也是活着的人怀念先人的一种方式。届时,一个家族的男人和小孩在下午5、6点聚集在放排位的一家,年长者拿着香盘(有香,斟饯即浆水或者茶水,),中年人拿着纸钱(有印刷和自己用模印的),少年拿着鞭炮等等。人到齐后就出发到大路上朝着埋葬先人的方向,磕头祭拜。之后大家一起边放炮边回到那一家在门口跪拜并烧香放炮,表示将先人接回来了。之后知道十五将先人送走之前每天早上每家的女人都会做好献饭供奉在排位之前。

年夜饭有饺子,煮骨头(其实是煮猪肉),等等;

守岁是全家都在一起吃着瓜果,看着春晚,聊着这一年来的见闻及收获,青年们打着扑克,喝着酒,吃着菜,等着00:00点的到来。等到00:00是准时放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6、大年初一—“去拜年”,“迎喜神”,“压岁钱”,“去庙里烧香”

“去拜年”:早上6点起来穿好衣服,青年和孩子们一起去各家的亲房(家族的.人)给先人烧香,给长者拜年。

“迎喜神”其实是迎喜神和财神,一般都是男人和孩子去打麦场上拿着香,斟饯,去迎接喜气和财气。

“压岁钱”,“去庙里烧香”和平常一样。

7、大年初二到初六—拜丈人,走亲戚

8、正月“抬老人家(神像)”

“抬老人家”的具体时间各个村子都不一,我们火石屲组是在大年初三。我们村子里没有“老人家”的神像,我们村人信仰的是龙王爷,去隔壁河南村“抬”,这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老一辈人说是认为将神像抬出来游街,与民同乐,神保佑四方百姓和驱散邪魔。

9、正月初九—烟花表演及社火,耍秧歌表演

正月初九这天我们贯寺村庙上有好看的焰火表演,因为这天是众神的节日,也可以说是我们贯寺村的庙会,到时会有周围3个村子的社火表演齐聚一堂,甚是好看。焰火表演更是火树银花,精彩绝伦。

10、正月十五—元宵节,“送先人”

过元宵节就是吃一个“饺团”也是一种面食,有浆水的(酸的),有汤水的。

还有就是“送先人”:家族的人去原先接来的地方送别先人。

六、调查心得:

通过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我想,春节所以得到大家的重视,是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的愿望,人人都希望生活的幸福、美满,希望工作顺利,前途无量,忙忙碌碌一年,所有的苦恼和愤懑都将在大家彼此的祝福声中消散,在彼此的祝愿中积聚力量,春节,给了每一个人畅舒胸臆的机会。春节还意味着团圆,在当今亲情日渐淡薄的形势下,春节提醒孩子“常回家看看”,在老人期盼的目光中体验家的温暖。春节也意味着春意融融,春天来了,万象更新,忧愁的、幽怨的、有恩的、有恨的都沉淀在冬天的冰雪中,当春风轻拂杨柳、小河潺潺歌唱时,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光阴流转之速而增添宽容和大度。春节实在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节日。春节是四季之首,我们的足迹将踩出新一行。生命的里程又开始了一次始发,所以多一点期望,就多一份珍惜;多一点幻想,就多一份激情。

文化调查报告 篇29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积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极大的满足了广大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文广新局专门成立调研组,对我县群众文化生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先后建设了总投资1300余万元、面积48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大楼,楼内集图书馆、剧场、青少年活动中心、文管所于一体,实现了文化设施集中联动运作、充分发挥效益的目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文化活动阵地;投资200万元改造了原文工团办公楼,通过维修改造,县文化馆已具备优越的演出舞台、排练场地、办公场所和文化接待中心;建设了总投资550万元,面积251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体育馆;投资800余万元,改造了县人民体育场。

为了给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积极促进文化体育五项惠民工程建设。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上,新建总投资300余万元的8个达标乡镇综合文化站,为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条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20xx年,石门镇文化站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在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程上,目前全县共创办农村文化大院148个,覆盖9个乡镇近60%的农村人口。万宝镇红旗民俗村文化大院、石门镇茶条村、榆树川村文化大院和二道白河镇奶头山村文化大院被省文化厅首批命名为省级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示范点。在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上,从省州争取资金建设农家书屋176家,实现一村一书屋,农家书屋全覆盖,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书难求知难的问题。20xx年获全州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先进集体。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上,建立总投资130余万元的全县优秀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络县支中心1个、乡镇共享工程服务室9个和村基层服务点129个,基本形成了贯通全县各乡镇村屯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20__年被省文化厅评为共享工程先进单位。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上,现已投资80余万元修建农民健身场地49个,改变了农民以劳带健的传统健身模式。基本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全面覆盖。

几年来,我们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弘扬主流人文精神,营造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州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州文化工作标兵单位。

一是以广场为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城乡群众的业余生活。充分利用长白山文化博览城等广场,每年组织340场广场文化活动,为群众生活增添了浓郁的文化色彩,其中新、红七月社区党员文化月、全民广场健身舞大赛等活动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

二是调动社区群众积极性,活跃社区文化活动。文化馆积极协调帮助社区和老年组织,成立业余活动队伍。明月镇两个街道办事处所属的8个社区,均已组建文化活动队伍,县老年协会还成立了老年合唱团、老年交谊舞表演队和朝鲜族舞蹈队等。这些群众性文艺队伍扎根于基层,活跃在社区,有效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是农村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农村文化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县农村文化月活动方案》和《县农民文艺汇演方案》,每年都利用农闲季节和重要节日,由政府出资举办农村文化月和农民文艺汇演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农村文化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农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四是文化下乡活动深受欢迎,平均每年演出达50场以上。几年来,组织开展三下乡系列活动,其中惠农大集已经成为品牌,深受群众欢迎。

五是节庆文化活动凝聚人心。中国朝鲜族第一村民俗旅游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xx届,集文化、体育、旅游、商贸于一体,充分挖掘和弘扬了朝鲜族民俗文化。石门镇茶条村原生态朝鲜族民俗风情园隆重开幕,致力于打造文化旅游新品牌。

长期以来,我县加强对朝鲜族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普及。在民族文艺创作方面,《天堂圣水》、《奔向明天》、《牙拍舞》等节目,在全州文艺汇演中荣获第一名。20__年,《奔向明天》和《牙拍舞》等节目,在全国迎春花卉展演中获得金奖;20__年,朝鲜族民族打击乐《喜庆农家》,在全州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20xx年,《踩地神》荣获首届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大赛一等奖。在民族文化传播方面,民间舞蹈《鹤舞》、《牙拍舞》和民俗游戏《拔草龙比赛》、《龙头游戏》等为代表的一批民俗节目,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电台等传媒录制播放。在民族文化保护方面,我县已对5类2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有效保护和深入研究,其中《鹤舞》于20__年被列为保护名录;《牙拍舞》、《拔草龙游戏》、《龙头游戏》、《老白山张氏皮制作技艺》、《两江口松花砚制作工艺》被列为省保护名录。万宝镇红旗村被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题词:中国朝鲜族第一村,文艺工作者依此专门创作了《中国朝鲜族第一村》,现广为传唱。20xx年荣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文化调查报告 篇30

本次培训有幸聆听了侯恕老师关于《课堂观察》的专题讲座,通过学习使我深受启发,备受启迪。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理念日新月异,以往的课堂听评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更不能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课堂观察活动从教学的不同维度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观察,观察到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观察结果重新审视与规范自己的教学,这种课堂观察方式是课堂听评课的发展趋向,对于授课教师更具说服力与实效性。 11月9日参加了汽车区二实验语文组的观课活动,我对此项活动特别感兴趣,主动接受了观察任务。我观察的维度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问题是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根据观察的维度与研究的问题,我制定观察点与观察量表如下:

一、 观察点选点说明

这节课是作文讲评课,通过例文的阅读,精美语句的分析 来帮助学生修改作文,在修改中使作文完美,从而培养学生作文思路与写作能力。本节课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与合作活动非常多,如阅读学生精美范文、修改关键语句、感悟写作思路、分析文章脉络与写作意图等,都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指导能力。这节课教师的指导质量将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有关键性。

影响,因此我选择教师的有效指导作为自己的观察点。

二、观察点及观察结果说明

我从二个方面来观察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一是教师怎样指 导学生自主学习,从教师对阅读(比如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前5分钟古诗词背诵、阅读学生优秀作文、自主修改作文中的语句等)观看图片、多媒体展示、学生课堂作文反馈的指导来观察。

三、观察结果分析及教学建议

在课前5分钟古诗词背诵部分,老师指导学生背诵了四首宋词,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句,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在第一次作文讲评与修改中,分析学生作文的脉络与精美的语句这一环节,教师分配任务,学生自主感悟、升华文中的语句。学生的思想得到碰撞,作文思路逐渐扩宽。学生在自修自改的过程中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时隐时现,将学习的权利完全放手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传授者变成引导者,当学生思维活跃时,教师则为倾听者与欣赏者,当学生思路堵塞“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则跃身而出,为学生搭桥铺路,指引他们“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在教师德有效指导下顺利完成自主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加强字词篇段章的训练,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标精神得到很好的落实。

几点建议:

教师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语句时,不能让学生完全表达自己的思路,老是打断学生说话,学生的想法得不到表达,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与能力的提升。

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学生讨论不到一分钟,教师就介入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了,介入的过早,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合作流于形式。

文化调查报告 篇31

(一)调查背景

党的xx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时代新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有利于扭转不良社会风气,发挥我们数千年来积累下来的道德智慧的效用,会对改善当前的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作用。用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和下一代,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战略需要。

(二)调查目的

为了加深当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了解传统文化在当地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三)调查过程

1、调查方式:一些网络社交软件

2、调查数量:90份

3、调查时间:20__年寒假期间

4、调查步骤:通过一些网络社交软件发送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整理统计

(四)对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分析

1、有74%的人喜欢中国传统节日,26%的人喜欢西方节日。

2、有100%的人认为京剧,诗词歌赋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40%的人认为看春晚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2%的人认为开派对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1%的人认为占卜算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有10%的人认为清真菜是我传统菜系,85%的人认为苏菜是我国传统的菜系,仅有5%的人不知道我国传统菜系是什么。

4、有20%的人认为纵横,重农,洛桑为我国传统学派,100%的人认为儒家为我国传统学派。

5、有75%的人认为我国传统戏曲为花鼓戏,黄梅戏,20%的认为评剧为我国传统戏曲,5%的人不知道我国传统戏曲是什么。

6、有10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四大名著。

7、有5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一部医学著作,有5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两部及以上。

8、有4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一部数学著作,有25%的人知道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两部及以上,有35%的人一部都不知道。

9、有3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一部农学著作,有35%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农学部著作两部及以上,有35%的人一部都不知道。

(五)调查总结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软实力的较量,并将在未来构架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在此我总结了一下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

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外患

一、部分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袭,如20__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__年韩国拟将“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__年10月,韩国在得过举办“韩国是印刷术的起源过”展览,并向联合郭教科文组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论证孔子、西施是韩国人,称汉字是由韩国人发明的…….

二、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蚀,西方洋节掀起热潮,快餐文化盛行、日本卡通动漫、美国电影、韩国电视剧等外国文化产品的大量引进。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不少人也开始在接受外国生活状态潜移默化的接受了他国的行为价值观,有识人士已经开始思考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商业性中潜藏的文化危机,传承至今,中国传统文化耐寒减弱且造人捷足先登,这不能不给国民敲响了警钟。

三、外来节日冲击盛行,民族优秀传统节日反倒被漠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上诗歌都是传承着我们中国民族特有的节日,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内涵,然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只在民间断断续续地传承着各种习俗,没有正规的宣传,没有正规的保护传承,在民间传得艰难而断续;倒是所谓的“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在国内流行不衰。我并不排斥外来文明,只是不希望看到民族的东西最后被丢在社会的角落里。

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内忧

一、重大文化事件,领导从不做准备。中国有一个非常严重的现状,那就是不管什么事件,领导永远都没有做准备。之所以不做充分准备的人,那是因为有人替他准备好了。清华大学校长没把自己赠给宋楚瑜先生的篆文看清楚,那是因为他自己没准备,是别人准备好了给他“上上台面”就罢了,尴尬当然在所难免。这只是一个缩影,但是影射了一个社会文化的怪圈。领导不是领导,而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充台面的人,如果是这样,那还不如请个明星

二、社会乱用成语,误导群众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应该吸取了清华大学校长前车之鉴的教训,可是刚一出言,就发生了低级文字错误,“七月流火”……哪怕他后面慷慨陈词也已经无济于事。在这里用一条歇后语评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很多时候,社会的语言结构是由文化人、媒体来引导的,而很文化人和媒体都在乱用成语,把涂料说成是“好色之涂”,宣传治咳嗽的药就说“咳不容缓”,这是文化人带来的悲哀,误走文化路线将会让社会文化变得混乱无序。

三、语文、民族历史受到国人的冷遇。我们的语文和历史是国之瑰宝。从甲骨文开始,我们的文字就传载着我们先人的思想;从北京猿人开始,我们的历史就开始辉煌演绎……美国——号称超级大国的繁华社会,它的历史只有三百多年,它连最起码的传统文化都还得沿袭英国的。然而,不管是在教育考试上,还是在社会活动上,凡是涉及语文和历史的,都视为是副科附属物,这多么悲哀。随便抓一个在大街上的年轻人,问“开元盛世”是指哪个朝代的,战争什么时候开始,他们都支支吾吾搔头挠脑不懂回答,这难道不是悲哀吗?

文化调查报告 篇32

在传统佳节春节来临之际,松坎镇居民按习俗开始了玩龙灯。传统的万隆等由出龙、开光、请龙神、入户拜年、烧龙寄到程序组成。开光时,“先生”口中念念有词,将一切神灵的力量汇集一身,再赋予龙眼、龙须、龙尾等部分,让龙灯具有神力,保佑一方安宁。再到河边进行一番仪式与舞蹈后,龙灯便是龙神附身的神了。紧接着,龙灯入户拜年,舞龙队伍挨家挨户进屋赠与主人一番吉祥如意的话,大都是顺口溜的形式,既朗朗上口,又赠送了吉利。这时,主人家便要给付乌龙队伍一定的红包,以示感激。然后舞龙队伍便在屋里及门前舞蹈一阵,主人家点燃鞭炮扔向龙尾,习俗中称作“炸龙尾”,场面很是热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灯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对此,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入户拜年已成为一些居民的赚钱渠道。

在调查中,有97。3%的居民认为舞龙灯被一些人利用,以赚取钱财。在舞龙灯的队伍中,大多数都是游手好闲的'街头小混混,他们利用龙灯入户拜年讨喜钱这一习俗,在春节期间组织舞龙队伍,从中获取大量不劳之财。舞龙队伍由十人左右组成,一天晚上忙完后,每个人的纯收入为一百多块钱。这对于毫无一技之长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按照习俗,舞龙灯在正月初一出龙,直到正月十五才烧龙,也就是说,在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可以很轻易的获得近两千元的收入,这种既省力又赚钱的方式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赚取不劳之财的手段。

2、龙灯文化的内涵已渐渐流失。

在调查中,98。2%的居民认为如今的舞龙灯已经丧失内涵,没有意义。我们是中华民族儿女,龙的传人,舞龙灯是每年的传统活动,而今,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舞龙灯失去了其本身蕴藏的深厚文化积淀转而成为一种娱乐活动甚至是赚钱的手段,这无疑是一大悲哀!是传统文化的悲哀,是经济发展的悲哀,是民族精神的悲哀!而当我们把眼光转向其他活动时,我们不难发现,各项活动也正在或已经丧失其内涵,在利益的冲撞下改变了本质。我们只能遗憾,面对这种遗憾,我们是否该做些什么?

3、舞龙灯的不少民间艺术正在消逝。

在调查中,有94。8%的55岁以上居民看到过舞火龙,也就是俗话中的“打铁水花”,有76。5%的25-55岁的居民看见过该场景,而仅有3%的25岁以下的居民见过舞火龙。听老年人们讲过,在他们的记忆中,舞龙灯有几十种舞法,“龙咬尾”、“龙腾空”、“龙绕梁”、“二龙戏珠”等精彩形象至今仍深刻地留在他们的脑海里,回想起来依然赞不绝口,甚至拍案叫绝!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舞龙灯的人能变化出的形象越来越少,到现在,连舞龙灯的队伍都是有一些游手好闲之人临时组建而成,面对一群眼中只有金钱的财迷,还能奢望他们能表演出什么形象来?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物质上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满足,伴随而来的问题便是各种传统文化以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流失,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更应该关注各种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要铭记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了解其背后蕴藏的深刻意义。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能与民族精神一起源远流长,永不消逝。

文化调查报告 篇33

高校校园文化调查的健康氛围,是高校大学生成长的沃土,它通过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从而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巨大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相对于社会的主文化实属“亚文化”的范畴,它与社会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约束或相互促进。在其先进独特的基础上,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当高校校园文化发挥其学生勤奋好学、开拓创新,教师敬业爱岗,刻苦钻研的和谐向上的文化,并以此去熏陶和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时,它的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是正面向上的。但当高校的教师不务正业,不好好教学,学生不在勤奋好学,大家都变得追名逐利,舍本逐末时,它的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是负面消极的。于是,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不足,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从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

李晓辉(20xx)指出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建校后的很长的成长历程中,逐渐缓慢形成的由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发现、创建、信奉和遵循的,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园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准则等精神成果的总和。高校校园文化包含了:生活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要素。其中,精神文化是它的核心要素,是一所高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精华。要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可以从高校全体成员的生活态度,学校校园的制度文化,学校校园的精神文化,学校校园的学术和文体活动等方面着手。

二、调查方法及目的

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以及相关数据的分析,旨在了解和把握当前昆明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

三、调查对象

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各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包括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等9所高校,并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

四、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所选的调查对象,针对各高校各年级的大学生及教师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764份,回收率为98%,其中学生占85%,教师占15%。根据调查问卷的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高校成员(教师、学生等)的对校园文化的概念都不是十分清楚,近五层的大学生都不太清楚校园文化的概念,甚至有12%学生不知道校园文化是什么。有六层的大学生都会主动参与各种校园活动(学术、文艺、体育等),而被动参与各种活动占的比例为28%,也有的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校园活动,也有8%的大学生不愿参与学校的校园活动,而更愿意待在舍里。从高校大学生知识的获取途径来看,绝大多数学生都倾向于通过“教学”(教师的教学、家人的传授或朋友的交流)和网络(视频、课件等)进行获取知识,通过书籍或是凭借自身的经验的相对较少,大学生对书籍仍不够重视。有38%的大学生不愿参加学生会或社团,而另外62%的大学生会选择参加社团或学生会,他们认为参加学生或和社团既能结识不同的朋友,又能提升自己与人沟通、有人相处的能力,此外还能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您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评价”的回答,5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学习的校园活动丰富多彩,能很好地迎合学生和教师的需求,26%的受访者认为校园活动比较单调,没有新意,其他1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很少参加,不好评价。

针对学校三风问题的调查,首先,对于学校的学风,2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学校学风良好,学生热爱学习,刻苦专研,5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学校的学风一般,还有18%受访者认为自己学校的学风较差,学生都不爱学习;其次,对学校教风的评价。40%的受访者认为,教师“不务正业”,为了挣钱或搞科研,对教学不够重视,29%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教风一般,其他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教风很好。

有关对学校制度的评价,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制度比较健全,但相对陈旧。近三层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制度既严肃又具备一定开放性,比较适合大学生教育,其他受访者人为学校制度对学生影响不大,全靠学生自觉。当问到“您对您的学校有归属感吗?”的问题时,觉大多数学生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对身边学生的评价,其中,认为自己身边的同学勤学上进,有目标的占18%,认为自己身边的同学应付学习,得过且过,倾向于追名逐利的占45%,剩余的都是沉迷于网络,不愿学习和改变的。

五、小结与启示

高校校园文化在引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高校目前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倾向物资文化建设,精神文化的建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少高校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被快餐文化所替代。

要改善和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在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过程中,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极吸取祖先遗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其次,各高校应该在校内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机构,注重共青团、学生会、志愿服务协会以及社团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指引作用,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自我管理和服务的意识;再者,加强“三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风气;最后,各高校应该积极培育学校精神,让学生铭记小学,以校为家,此外,还有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让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工具。

文化调查报告 篇34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要了解一个地方,首先要了解它的民俗文化。文化因地而异,因人而异,那么,我们各自眼中自己家乡的民俗和风情又是怎样的呢?本文通过从“风味小吃”和“名族风情”两个方面来介绍自己家乡清镇市的民俗文化,希望通细致的描述,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家乡,让家乡的民俗文化广为传播。

关键词:

家乡,民俗文化,风味小吃,民族风情

家乡简介: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上的清镇市,这里位于贵州省中部,距省城贵阳22公里,面积1492平方公里。辖内有四个镇六个乡,现在有彝族、白族、壮族、苗族、回族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

清镇市气候温和湿润,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丰富,被人们誉为“珠联璧合之地”。著名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百花湖和东风湖,就是镶嵌在这块宝地上的三颗璀璨的明珠。

家乡的民俗文化

我的家乡清镇历史悠久,是一个文化丰富,底蕴深厚的古老城市。据史记载:清镇县地,古为牂牁、夜郎境,唐宋时属蛮州清州地。下面,我从“风味小吃”和“民族风情”两方面浅谈家乡清镇市的民俗文化。

一、清镇风味小吃

(1)刘姨妈黄粑

刘姨妈黄粑是清镇市的著名商标,也是上百年的历史的著名小吃,黄粑又名黄糕粑,主要成分是黏米、糯米、黄豆、白糖等原料。从20xx年开始,刘姨妈食品厂对传统产品进行了创新改进,在保持黄粑原有糯香味的同时加入五仁、糯玉米、鲜肉等,于是有了现在的糯米、小米、玉米、五仁、甜荞、八珍、鲜肉、熏肉、黑糯米、竹叶粑等来个品种。

说到黄粑的起源,还有个难以考证的小故事。三国时期,贵州被称作夜郎。据说诸葛亮当时正率兵征战孟获,在夜郎国与黔国洞主作战。一日,蜀军正埋锅造饭,突然探子来报,说有蛮军临阵。诸葛亮一听,下令出战,没几下,便打退了黔国洞主的人马。也不知这诸葛军师是何用意,下令大军乘势穷追蛮军上百余里。可就急坏了这军中的火头军了,久等部队不归,可这煮着的豆汁儿和米饭不能浪费呀,本来就没带多少粮草,怎么办呢?诸葛军师一看这情形,命

火头军士把未用的豆汁儿与米饭掺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内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馊。等大捷而归的士兵回营,被豆汁儿掺和过的米饭已足足蒸煮近两日,又累又饿的士兵们急忙分食,谁料这米饭已成另一番模样,不但色泽黄润,而且味道甘甜香软,吃起来更有一番滋味。三下两下便吃了个精光,当地百姓也仿此手法制作,世世代代延续下来,贵州便又多了这么一道风味小吃———黄粑。

(2)羊肉粉

这里主要是指当地回民的吃法,流传开来,以清汤羊肉粉为主,不放一点辣椒,味道鲜美无比,但是用于佐餐的炸朝天椒,那是奇辣,一般外地人,吃一个小小的红辣椒,就受不了,而当地人,要吃一碟。每天早上排队吃羊肉粉的清镇人以学生为主。

(3)三角花园小吃一条街

清镇市区人口不多,入夜,市中心的三角花园广场却热闹非凡,小吃档口一直摆到路中间,有各式烧鸡,烤肉、络锅土豆、汤园、冰粉冰浆,一直要吃到零晨4点,人群才散去。

二、民族风情

(1)苗族四月八(跳花场):每年的正月初八或农历四月初八,清镇各个支系的苗族同胞们都会成千上万地聚集在草坡上,大家吹着芦笙、踩着舞步、载歌载舞。花坡上除了苗族青年跳花之外,还有地戏表演、少男少女对歌等,是一个民族大联欢的节日。

(2)布依族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是布依族同胞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布依族同胞会身着节日的盛装,大家纷纷聚在一起,以对歌、舞蹈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风情风貌。同时,布依族姑娘会唱起优美动听的《敬酒歌》,请您品尝她们亲手酿造的米酒。

(3)彝族火把节:清镇彝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是日夜,男女老少皆手持青杠柴、松枝、干竹等火把,游行村寨、田间,以坝子作为节日活动场所,堆砌宝塔形火炬,选一根青松柱立在中间,点燃后,全民歌舞,通宵达旦。节日期间,杀猪宰羊祭诸神。

(4)仡佬族吃新节:“吃新节”是仡佬族最讲究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的龙日或八月的蛇日,新谷即将收割时,摘取谷穗,回家炒干,去壳成米,将新米煮成饭,一是为祭奠祖先,二是为供奉谷神。每逢节日还邀请地戏班子演唱地戏,欢送祖宗神灵和五谷之神。

文化调查报告 篇35

成员介绍

王天成 俞文婷 毛阳凡 余佳慧等7人。

调查背景

通过对老娘舅中式快餐店的调查,了解中西餐饮文化的差异。

调查形式

以健康小卫士的名义,参加老娘舅餐饮公司举办的名义职工一日行活动。

调查内容

了解老娘舅的餐饮搭配,从中体会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对顾客进行调查访问,了解他们对中国传统快餐的看法和建议。

调查分析

老娘舅的每一份套餐都是有一份主菜一份蔬果和一分水蒸蛋或一份贡丸冬瓜汤组成。

主菜通常是家喻户晓的家常菜,如红烧狮子头,笋干老鸭煲,宫爆鸡丁等。

因此每份套餐都是荤素搭配,营养丰富的。肯德基和麦当劳等知名的洋快餐的烹饪方式住要是煎和炸,用料也是以肉食为主。而中国传统菜肴的烹饪是以炒煮蒸炖为主,在饮食上更讲究荤素搭配。

走访反馈

我们访问了一些在老娘舅吃饭的顾客,当问到为什么不选肯德基,麦当劳而选老娘舅时,大部分顾客都认为中国传统的快餐在饮食搭配上更合理更健康。

建议想法

我们许多小朋友喜欢吃炸鸡块,汉堡包,薯条等油炸食品,其实这些东西不仅没营养,还会导致肥胖。而中国的菜肴样式多种多样,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又全面。因此建议大家少吃油炸食品。

反思感言

曾经在马路上见到过许多身材胖胖的老外,现在我明白那是因为他们吃的油炸食品太多。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了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新时代的小主人,因该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做到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迎接更好的明天。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