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调查报告(精选3篇)
汉语被公认为世界上极为难学的语言之一,无论在声调还是词语的组合或者表述意思的完整性和确切性上,在世界将近三千种有文字的语言中都是屈指可数的。也是全地球上使用人数最多的高达十四亿人的语言。汉语在词语中的使用量远远高于其他各种语言。特定的韵律式的诗词、对联,结构严谨简单且含义广泛的成语都是这门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汉语是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很大一部分原因。然而因为她的博大精深,想学好汉语,绝非易事。
大部分学生把语文看作是一件被动的、受限制性而又得不到分数的课程。无论他们是否在生活中把语言表达地得体或者完善,他们总是认为只要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就好了。华丽的词藻和洋溢着文采的句子那些是头脑中很敏感、很忧郁的遇到数学就犯愁的内向的孩子们的特点。其实不然。擅长语文的人,文学修养也是从小逐渐积累起来的,他们不是生来就偏爱语文。那么语文究竟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我们为此特意走进社会,对此作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1、调查目的,是为了明确现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人究竟抱有一种怎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们所终日接触的语言。而我们的母语在日常生活中究竟如何体现和运用。
2、调查对象,小学的学生一直到四十岁左右的成年人。我们认为,这样的调查群体基本涵盖了社会上的各个层次人员,不同的职业,年龄,性格,受教育程度上都有体现。
3、调查地点,我所在的中阳县城比较开放的县城,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比例来说是相对较好的。
4、我们利用节假日、周末的全天进行调查。因为是小学教师,所以被调查者大部分是比较配合的。
二、调查的过程
在3月期间的中阳县图书馆里,我随机采访了一位年龄十七岁的高二女生。她在一所普高。我们问起她对于语文的喜爱程度时,她腼腆地笑了一下说,因为自己理科很差,所以只有把心思集中在文科上拉分,虽然自己并不是很喜欢写作,不过这样总比钻研理科要好。当我们问她一些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政治、历史事件但是不是高中课本上能学到的时,她的表情显得很无奈。一些新闻上,国际时讯上,历史读物上的事件对于这个高中生而言是很陌生的。
我们又随机采访了一个高三的男生。他属于另一所普高,也是学文科的,同样不是很喜欢写作。他告诉我们,平时因为太多的政治概念,地理历史需要背诵,理科方面的知识需要练习,他或者他的同学们都很难拿出时间来看些课外的书籍,周末也只有半天的休假,家里因为人多他不得已才来了图书馆。也许从小也没养成看书的好习惯吧,他觉得自己的词汇量很匮乏,话说出来很俗气。在阅读中自己明明把体会到的都说出来了,老师总是说不对。他有些抱怨地说道:“阅读写的就是自己的感悟,却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答案,真是强人所难。”我们再提及似乎应该多看些增长词汇量的书籍或者辞典的时候,旁边他的一位同学说,数学想及格都难,别说看那些了。
一家快餐里,一个带着只有看起来五六岁的孩子的中年妇女欣然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她是一位语文老师,告诉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在语文上考不了高分的原因是他们的词汇量实在太可怜,明明很简单的段意就是不能用语言归结得明白。作文要么是那种很低调自己觉得深沉的文笔写出的无病呻吟的东西,要么是那些很幼稚完全让人不知道在说什么的笔法。这是普遍的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得不了高分的原因。其实基础知识里所讲到的很匮乏,永远是那么点东西,就算这样很多学生都不去背,更别说他们能有什么文笔的积累了。不过确实,科目实在太多了。现在语文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应试,真正的文学远远不是在课堂上所能学到的。
教辅专柜前,一位三十四岁中年男子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身为副编辑的他笑着说,现在的教材编写者我不明白是怎么想的,小学课本里的课文很深奥,而高中的却很浅显,奇怪的是,初中的部分竟然很大程度上地把语法知识都删得差不多了。侄子明年高考,到现在连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都不能完全搞明白,而女儿才上小学,课文里却总能出现一些语法上的东西,让人匪夷所思。现在高中课本无论涉及的范围或者层次上都不太能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了,__年的书还在用__年的说明文。很多老文章固然经典,但是孩子们并不认可,在课外他们又不可能主动去读些书看些报纸,仅仅凭教材上的局限性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其实很多近年的好文章完全可以放到教材上,内容只要老师讲,凭十七八岁的思考能力完全可以理解。不过编教人也有苦衷吧,毕竟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还需要很大的提高
动漫专柜前。一群模仿着各种叫声的小学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他们显得很好奇,非常配合我们。他们的回答中不难发现,不喜欢语文的原因是因为要写作文,数学起码比作文要有趣。那么为什么不多看看历史的课外书提高作文水平呢,孩子们的回答是,没意思。还不如上网玩两盘游戏。……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总共有180人接受了我的调查,其中有32%的人认为,语文学习只要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就好了,没必要太过重视;26%的人认为,语文学习纯粹是为了应付学习和考试,不丰富的词汇并不会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到人们的生活,采取一个中立的态度,这部分人大多是学生;7%的人觉得语文比较重要,只是对于作文来说很头疼,不过平时写的也不多,所以不是很重视;11%的人觉得有必要多看看书,不过日常生活已经很繁琐了,平时没有时间读书或者能静下心来读纯粹文学类的东西,很多周围的人也很少能涉及;还有9%的人并不配合调查;只有15%的人认为语文很重要,无论在素质或者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来,自己平时也尽量抽出时间来阅读书籍,喜欢写文章之类的事。
我们节选了大部分都是受过十年以上文化教育程度的人采访,而结果我们却为之心酸。这仅仅列举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从以上采访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共同点: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在现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已经逐渐地淡化了它们。我们在网络中能寻找到各自需要的东西,但是我们宁可听听歌,看看电影也不愿意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看一段历史或者哲学。这是很让人悲哀的现实。
四、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1、语文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必要性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这是上小学时,语文老师对我说的第一句话。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文学,而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后者的决定性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理性体现和延伸。文学的修养往往从语言的表达上能看出来一个人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而素质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生存条件。
语文同样是一个人一生中离不开的工具。不管我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将制约着我们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工作中我们不理解领导的意思会办错事,生活中我们不明白同事的暗示常常会闹笑话,当别人问起我们一个他不认识的词语我们羞愧地说自己也不知道时,那种窘迫恐怕只有到那时候我们才会了解。
语文,语言和文学。我们一直在强调积累。语文绝对不是那种一日之寒可冰冻三尺的学科,你也许可以掌握了一个勾股定理从而推导出和角公式和倍角公式从而明确的正余弦定理,但是你不可能把一系列的成语用这样的方式推导出来,而且诗词歌赋也并非公式化的东西。说起来数学无非是把几个公式背过然后翻来覆去地拐弯抹角地变换。一个E=mc2就解决了不知多少问题。这是数学。其实语文一样是这样,只是她太精辟。我们能发现,我们也就是无非掌握了日常生活中的三千个汉字就能组合出几百亿句不同的话,一个音律里几十个字作结尾,我们的历史上就出现了上万首名诗卓词。说起来,语文确实比数学难学得多。
2、我们对学习语文的建议
(1)兴趣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成败
现在的语文学科对学生渗透科学教育是比较薄弱的。形成这种情况的远因主要是中国古代科技领域过于强调技术的发明而忽视了科学理论的系统和实验操作的地位,致使两者比例严重失调(参见刘青峰《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机制的探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作为母语的汉语文,其传统只与技术偶有瓜葛而与科学理论、实验操作少有联系;主要近因则是认为语文学科首先姓“语”,作为基础工具的语文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
我们认为,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不应排斥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因为21世纪的现代社会需要公民具有更多的现代素质,而现代语文学科在塑造青少年学生现代人格的过程中不能袖手旁观,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是现代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获得非与生俱来的灵魂。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的‘教育’,只是培养信仰,而不是教育。没有受过科学教育的人,只能称为受过训练,而非受过教育。”(《“第一推动丛书”总序》,湖南汉英夹杂会成为中国语言的发展趋势吗?
——浅谈语文在当代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当今社会汉语出现了使用英语缩写的趋势,比如WTO、CPU、AIDS、PDA、DVD、VCD、CD。即使没上过几天学的很多农民嘴里也经常冒出的是VCD而不是影碟机。在中国公司里,使用英文缩写词不但代表着时尚,还是权力的表示。像CRM(客户关系经理)和HR(人力资源)这样的词过去在中国闻所未闻,如今被致力于公司发展的商业人在言谈中频繁提及。CEO和MBA还有一些词汇来自日本(比如卡哇依)、韩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以及华人聚集的商业中心。“按揭”的意思是还清抵押,“走秀”指时装表演。这两个词所涉及的生活内容都是从前的中国大陆所没有的。
但是有谁能够把经常挂在嘴边的这些英文词组缩写准确的用中文名称表达出来?
经过笔者陆续的调查总结发现,能够将DVD准确的用汉语名词翻译解释出来的不到20%,而能够将DVD与VCD及CD准确用汉语名词表示区分出来的更是不到5%,惊讶吗?是的,这5%里并不包括笔者自己。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参与调查的教师、学生、工人、农民无可回答那?想想充斥在课本杂志广告等等各个角落里的英文,我们就不可不注意到英文词组缩写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生活的骨髓之中了。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官方对语言做过短期的监督管理,因为长期形成的一些粗俗用语使人们担心汉语终有一天会堕入庸俗。但是今天的变化发生得如此之快,几乎没有官方人士再有勇气来挑战现状。“任何一种语言都要警惕外来词汇,这一点至关重要。”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的一位语言学家说:“但是现在新词汇涌入的潮流势不可挡。我们会发现很多生活常用词原来都是外来的。”
问题是这种“汉英夹杂”的表述方式是否会永远在中国流行下去?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普遍现象呢?
随着中国的改革步伐,汉语的日常用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学者说每年都会有1,000个新词语诞生——它们是全球流行语、对因特网的创造性使用、西方商业用语和新广告语综合的“混血儿”。有人把这种变化称为当代中国的第三次语言革命,这股潮流的脚步如此勇猛,任何人都无法阻止它。
30年来一直参加编纂《现代汉语词典》一位学者说:“在从中国解放到改革开放这段时期中,绝大部分新词汇都和政治有关。现在的新词汇则大多和社会、经济、法律有关。”他说:“我们寻找每个人都能使用的词汇。我们删掉的老旧词汇数目远远不及加入的新词汇。这本词典体积越来越大了。”20xx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增添了一个很厚的粉红色附录——48页的新词汇目录。然而汉语辞典编纂人的编辑对象只限于纯粹的汉字,他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为每个新词汇都下一个完整的定义。相反,像“email”和“T恤”这样的词都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为用字母直接表示的新词汇了。
1949年,由毛泽东发起。这位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发明革命语言的同时也带来了语言的革命。他加速了汉字的简化进程,使汉字“拼音化”,也就是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
而在1958年周恩来同志早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里,就明确的指出过关于汉字发展的前途的问题:“至于汉字的前途,它是不是千秋万代永远不变呢?还是要变呢?它是向着汉字自己的形体变化呢?还是被拼音文字代替呢?它是为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还是为另一种形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呢?这个问题我们不忙做出结论。但是文字总是要变化的,拿汉字过去的变化就可以证明。”
以上说的是汉字,而关于语言的规范化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知道意义的。观察当代社会的语言发展是不是意味着“被拼音文字代替呢?”
假设在一个重大的中国人主持的会议上,发言人在一连串的汉语中不时来上句英语。请问咱们中国人说的到底是中文还是英语?怕要贻笑大方了。
说到不同语种的夹杂,很多人会想到日语,因为在日文的书面语言上会经常出现很多中文的繁体字。据统计日本直到1981年所公布的常用汉字还有1945个。
但是有谁听到日语发音中不时冒出个中文字来?反观中国呢?谁能保证在普通说话是不夹带个英文?可以保证的人都生活在古代!
关于这一方面韩国完全可以做为表率。他们完全独创了自己国家的语言。
中国呢?作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的汉语,在书面文件与日常对话中不断出现英文词汇真的是一件时尚,高雅的事情吗?
所有人都应该想一想了。
为什么会对汉英夹杂的说话方式司空见惯。笔者认为这是教育的问题。
这种说话方式已经成为了习惯,而且是所有人的习惯。可怕的习惯。
半个世纪前,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述教育的根本宗旨时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以为教育可以把学生所需要的全部给他们,学生出了学校再不用自己探讨追求了。这种认识是根本不对的。”
叶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学生在学期间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什么是习惯?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这里包含两点,一是长时期里通过重复或练习逐渐养成,二是一旦巩固下来就会变成需要并不容易改变。这就说明,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教育(或兴趣的激发)是可以培养的。
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不应忽视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因为21世纪的现代社会需要公民具有更多的现代素质,而现代语文学科在塑造青少年学生现代人格的过程中不能袖手旁观,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是现代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获得非与生俱来的灵魂。
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用科学的教育态度来引导学生学习规范的,正确的语言习惯。教会他们那些流行的英文的中文说法。就不怕中文变成“中英文”了。
现在的语文学科对学生渗透科学教育是比较薄弱的。形成这种情况的远因主要是中国古代科技领域过于强调技术的发明而忽视了科学理论的系统和实验操作的地位,致使两者比例严重失调(参见刘青峰《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机制的探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作为母语的汉语文,其传统只与技术偶有瓜葛而与科学理论、实验操作少有联系;主要近因则是认为语文学科首先姓“语”,作为基础工具的语文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
我们认为,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不应排斥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因为21世纪的现代社会需要公民具有更多的现代素质,而现代语文学科在塑造青少年学生现代人格的过程中不能袖手旁观,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是现代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获得非与生俱来的灵魂。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的‘教育’,只是培养信仰,而不是教育。没有受过科学教育的人,只能称为受过训练,而非受过教育。”(《“第一推动丛书”总序》,湖南汉英夹杂会成为中国语言的发展趋势吗?
——浅谈语文在当代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当今社会汉语出现了使用英语缩写的趋势,比如WTO、CPU、AIDS、PDA、DVD、VCD、CD。即使没上过几天学的很多农民嘴里也经常冒出的是VCD而不是影碟机。在中国公司里,使用英文缩写词不但代表着时尚,还是权力的表示。像CRM(客户关系经理)和HR(人力资源)这样的词过去在中国闻所未闻,如今被致力于公司发展的商业人在言谈中频繁提及。CEO和MBA还有一些词汇来自日本(比如卡哇依)、韩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以及华人聚集的商业中心。“按揭”的意思是还清抵押,“走秀”指时装表演。这两个词所涉及的生活内容都是从前的中国大陆所没有的。
但是有谁能够把经常挂在嘴边的这些英文词组缩写准确的用中文名称表达出来?
经过笔者陆续的调查总结发现,能够将DVD准确的用汉语名词翻译解释出来的不到20%,而能够将DVD与VCD及CD准确用汉语名词表示区分出来的更是不到5%,惊讶吗?是的,这5%里并不包括笔者自己。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参与调查的教师、学生、工人、农民无可回答那?想想充斥在课本杂志广告等等各个角落里的英文,我们就不可不注意到英文词组缩写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生活的骨髓之中了。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官方对语言做过短期的监督管理,因为长期形成的一些粗俗用语使人们担心汉语终有一天会堕入庸俗。但是今天的变化发生得如此之快,几乎没有官方人士再有勇气来挑战现状。“任何一种语言都要警惕外来词汇,这一点至关重要。”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的一位语言学家说:“但是现在新词汇涌入的潮流势不可挡。我们会发现很多生活常用词原来都是外来的。”
问题是这种“汉英夹杂”的表述方式是否会永远在中国流行下去?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普遍现象呢?
随着中国的改革步伐,汉语的日常用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学者说每年都会有1,000个新词语诞生——它们是全球流行语、对因特网的创造性使用、西方商业用语和新广告语综合的“混血儿”。有人把这种变化称为当代中国的第三次语言革命,这股潮流的脚步如此勇猛,任何人都无法阻止它。
30年来一直参加编纂《现代汉语词典》一位学者说:“在从中国解放到改革开放这段时期中,绝大部分新词汇都和政治有关。现在的新词汇则大多和社会、经济、法律有关。”他说:“我们寻找每个人都能使用的词汇。我们删掉的老旧词汇数目远远不及加入的新词汇。这本词典体积越来越大了。”20__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增添了一个很厚的粉红色附录——48页的新词汇目录。然而汉语辞典编纂人的编辑对象只限于纯粹的汉字,他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为每个新词汇都下一个完整的定义。相反,像“email”和“T恤”这样的词都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为用字母直接表示的新词汇了。
1949年,由发起。这位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发明革命语言的同时也带来了语言的革命。他加速了汉字的简化进程,使汉字“拼音化”,也就是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
而在1958年周恩来同志早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里,就明确的指出过关于汉字发展的前途的问题:“至于汉字的前途,它是不是千秋万代永远不变呢?还是要变呢?它是向着汉字自己的形体变化呢?还是被拼音文字代替呢?它是为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还是为另一种形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呢?这个问题我们不忙做出结论。但是文字总是要变化的,拿汉字过去的变化就可以证明。”
以上说的是汉字,而关于语言的规范化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知道意义的。观察当代社会的语言发展是不是意味着“被拼音文字代替呢?”
假设在一个重大的中国人主持的会议上,发言人在一连串的汉语中不时来上句英语。请问咱们中国人说的到底是中文还是英语?怕要贻笑大方了。
说到不同语种的夹杂,很多人会想到日语,因为在日文的书面语言上会经常出现很多中文的繁体字。据统计日本直到1981年所公布的常用汉字还有1945个。
但是有谁听到日语发音中不时冒出个中文字来?反观中国呢?谁能保证在普通说话是不夹带个英文?可以保证的人都生活在古代!
关于这一方面韩国完全可以做为表率。他们完全独创了自己国家的语言。
中国呢?作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的汉语,在书面文件与日常对话中不断出现英文词汇真的是一件时尚,高雅的事情吗?
所有人都应该想一想了。
为什么会对汉英夹杂的说话方式司空见惯。笔者认为这是教育的问题。
这种说话方式已经成为了习惯,而且是所有人的习惯。可怕的习惯。
半个世纪前,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述教育的根本宗旨时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以为教育可以把学生所需要的全部给他们,学生出了学校再不用自己探讨追求了。这种认识是根本不对的。”
叶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学生在学期间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什么是习惯?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这里包含两点,一是长时期里通过重复或练习逐渐养成,二是一旦巩固下来就会变成需要并不容易改变。这就说明,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教育(或兴趣的激发)是可以培养的。
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不应忽视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因为21世纪的现代社会需要公民具有更多的现代素质,而现代语文学科在塑造青少年学生现代人格的过程中不能袖手旁观,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是现代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获得非与生俱来的灵魂。
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用科学的教育态度来引导学生学习规范的,正确的语言习惯。教会他们那些流行的英文的中文说法。就不怕中文变成“中英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