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范文(实用28篇)

开题报告范文(精选28篇)

开题报告范文 篇1

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期待可能性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中研究探讨的比较多,不过由于我国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在许多问题上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意见,直到今天,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价值以及理论本身,都没有居绝对优势地位的学说。虽然对于期待可能性刑法理论上尚争论不休,但其合理意义早已存在于刑事司法实践中,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本文着重对期待可能性理论进行研究,先简要介绍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形成发展等基础法律问题,再分析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地位和适用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在对期待可能性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刑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借鉴的一些浅见,希望对立法和理论研究能有所启发。

(2)研究意义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考虑行为人本身的实际情况,不强人所难,能达到事实上的合理性和实质正义,不给被告人附加多余义务。因此,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可以给刑事责任的认定提供人性的标尺,使刑事责任认定更加合乎情理、充满人性,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对我国的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并且在刑事司法方面也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对现实许多疑难、争议案件可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更容易实现我们司法公正与合理的目标。

二、文献综述内容

1、期待可能性的概述

(1)刘昌强、崔志鑫在《穿越的路径》中主张从狭义上理解期待可能性,认为期待可能性是指仅从行为时的外部情况考虑,期待行为人不为犯罪行为而为其他适法行为的可能性。

(2)崔兰、崔志强在《论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中主张从广义上理解期待可能性,认为期待可能性是指根据行为人行为时的各种因素,能够期待行为人选择合法行为,如果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其他适法的行为,就不能对行为人的行为要求承担一定的责任。

2、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地位

(1)龙立豪,马六生在《论期特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中主张故意、过失构成要素说,他们认为应当把期待可能性置于故意、过失中来理解,期待可能性是故意和过失的构成要素,包含在故意与过失之中,有期待可能性,就存在罪过心理,无期待可能性,就无罪过心理。

(2)陈兴良在《刑法学》期待可能性一章中主张与责任能力、故意或过失并列的第三责任要素说,他认为期待可能性作为客观的责任要素,与责任能力以及作为主观要素的故意、过失构成责任的三大要素,只有三者同时具备,行为人才具有有责性。

(3)姜晓贞在《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与我国刑法的关系》中主张阻却责任事由说,认为期待可能性不是与责任能力、故意或过失并列的第三责任要素,也不是故意、过失构成要素,而应当将不存在期待可能性的情形,理解为一种责任阻却事由。

(4)马克昌在《德日刑法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中主张可罚的阻却、减少责任说,他认为没有期待可能性的场合,如同没有责任能力的场合一样,并不是成为没有责任,只是成为没有可罚的责任。

3、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1)陈兴良在《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中主张行为人标准说,他认为以行为人自身的具体情况为标准,根据此人在此时此景之下是否能够实施适法行为来确定。

(2)舒洪水在《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哲学基础与本土化思考》中主张国家标准说,认为应当以期待行为人实施适法行为一方的国家或国法秩序为标准,考虑其具体要求。

(3)卢蕊在《期待可能性判断浅析》一文中主张平均人标准说,她认为应当把平均人放到行为人的处境看是否能够期待他们实施适法行为,根据平均人是否会实施与行为者同样的行为来确定。

(4)付立庆在《人权标准说—认定期待可能性有无的一种新标准》中主张人权标准说,将期待可能性有无之认定应以被期待者之人权之充分关注为旨趣。

4、我国刑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

(1)杨兴培在《期待可能性的实践批评》中对于期待可能性的引入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在法治社会里,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评价

与认定,应当坚持“规范在前、价值在后”的基本原则,而不是颠倒,期待可能性作为一种人文价值,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应当让位于刑法规范。

(2)高晓飞在《期待可能性理论中国化的困境与思路》主张引入期待可能性,他认为引入期待可能性有利于促进我国刑法基本理念变革,有利于合理解释我国刑法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使刑事责任认定更加合乎情理、充满人性。

我认为目前学术界对于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于期待可能性的地位和判断标准两个问题,学者们的争论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因此造成了期待可能性理论在适用上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刑事责任的确定缺乏人性的标尺,使得现实许多疑难、争议案件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鉴于期待可能性存在的理论价值,我认为应当对期待可能性的概念、地位和判断标准作进一步研究,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而提出我国刑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借鉴的.一些浅见,希望对立法和理论研究能有所启发。

三、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期待可能性理论概述,主要研究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概念、形成与发展过程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地位,主要分析主流学说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三部分,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适用问题,包括判断标准和适用范围。第四部分,主要谈我国刑

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意义。

研究目标:

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和分析,对我国刑法理论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提出一些浅见,希望对立法和理论研究能有所启发。

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

四、进程规划(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

1、20xx年3月10日前,完成论文初稿并提交指导老师;

2、20xx年4月15日前,完成论文修改稿并提交指导老师;

3、20xx年5月30日前完成论文第三稿提交指导老师审阅与定稿;

4、20xx年6月10日前,提交论文答辩稿,准备论文答辩;

5、20xx年6月18-19日,参加论文答辩。

开题报告范文 篇2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毕业论文写作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从一般意义来讲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来讲,法学本科开放教育试点,其目的是探索多种方式培养法学专门人才的路子。实践环节进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试点项目的评价和远程开放教育的未来。

二、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目的要求毕业论文是带有学术研究性的理论分析文章。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 学生要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文章观点明确,材料详实,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2、内容要求毕业论文的体裁应具有学术性。毕业论文包括目录、提纲、论文摘要、正文、引用的参考资料,其中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它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 毕业论文的内容容量与所给予的时间和学分相适应,字数不得少于6000字,专科毕业生不得少于4000字。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选题要求

(1)、毕业论文的选题限于法学专业的范围内,一般以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内容为主要选题方向。

(2)、要紧密结合法学研究动态和我国立法、司法、执法实际。

(3)、选题避免过大。

(4)、选题避免过度集中,要有新意,要结合专业,学生自选两个题目,交指导教师平衡后,确定其中一个为你的论文题目。选题时要注明以哪门课程(法)为主。

(5)、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写的毕业论文不可直接或变相作为本科的毕业论文来使用。

开题报告范文 篇3

(一)选题

1、选题一般应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前开始准备,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

2、选题要考虑到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应是国家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或重要科研项目。

3、所选课题在理论上应居于学科前沿,在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4、导师及指导小组有能力指导所选的课题。

(二)开题查新

为了加强学位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和前沿性,要求博士生开题前应结合选题进行查新。开题报告应附有“查新报告”。

(三)开题报告

1、博士生开题工作须在第三学期进行。

2、开题报告须填写《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实施计划》。

3、博士生在选题、调研、查新和充分了解本学科研究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由导师邀请有关学科、专业的专家(博导)组成审议小组(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2人),审议小组组长原则上由校外专家担任。经参加人员认真讨论并作出决议。决议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得通过。由导师写出综合意见并签名,并报所在院(部)和研究生处备查。

4、开题报告主要内容:

(1)课题来源(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盛自选等)和选题依据;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课题进行的途径、手段和最终目标。

(2)调研中有否发现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新观点、新假设等,进行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3)课题研究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完成论文的实验条件等。

(4)研究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5、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者,可在1-2个月内按专家意见修改或重新选题,再经审议小组通过后方可开题。

6、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随意改题。如确有特殊原因需改题者,须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备案,并应及时补作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范文 篇4

(一)选定课题 题好文一半。

选题是做论文的第一道工序。题,特指课题,即研究和讨论的主要问题,需要解决的重要事情。选题并不必然就是论文的标题。选题的动机:有成果需要表达具体来说,完成学业、获取学位、晋升需要、兑现承诺、解决问题、履行职责等,都可能成为选题的动机。选题的评价是否平淡无聊,有无理论价值,前途如何,难度怎么样等,是评价选题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选题的取舍要选意义大的问题,比如战略性问题、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苗头性问题、典型问题、适用性强的问题等;选较新的课题,避免重复研究,当然范围标题一致并不一定必然重复;选自己有把握的课题, 即有兴趣、熟悉研究内容、占有资料、有合作条件、有时间保障的课题;投入产出大的课题,如与市场结合紧密,研究范围小、周期短,资源条件好的课题。选题的途径比如,站在学科前沿,注意争论的焦点,引导与解释实践,用发展的观点看定论,留心日常生活。对大多数作者来说,选题来自日常积累的问题中。有关选题的辩证热题与冷题。热题适用性强、资料集中、竞争激烈;冷题往往冷中有热。新题与老题:新题面前无权威,资料少、易出偏;老题出新不易,资料多。大题与小题:大题投入小、适用性强;小题投入少、并非易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贵在创新,但创新不易;应用研究适用性强,创新不足。先找材料还是先选题:很难划定。

(二)建立假说假说,是对所研究的事物做出的假定性判断, 是形成一切通则和理论的前提,是评价一篇论文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只是就排列的纲目堆砌材料, 做描述性的铺陈,纵然素材丰富,文辞流畅,也难有价值。假说的结论是或然的。假说只是对未知事物或规律性的一种推测。这种推测可能被证实为真,也可能被证实为假。假说可以通过实践加以验证。假说虽然是推测性的,但是,它和缺乏科学根据的主观臆想和幻想具有本质不同,它可能在实践中被证明为真,而神话、臆想只能通过实践被证明为假。

假说的建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提出阶段,经常使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方法;二是推演阶段, 经常使用逻辑推理即演绎推理方法;三是验证阶段,要求反复验证,但不绝对否定。建立假说应该遵循两条规则:一要以事实材料、科学知识为前提;二不与科学原理相矛盾,自身也不应逻辑矛盾。 可伪证性、似真性、简单性三项原则,是一些学者倡导的评价科学理论或假说的标准。正确的假说是一篇论文的灵魂。那些无意义的或无须求证的见解,或以偏概全的假设,都不是科学的假说。

开题报告范文 篇5

选题依据和目标(该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

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A、“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论文的主攻方向、研究目的。具体是指开题者预先设想的、将要在论文或设计中证明或解决的某些新的理论问题、新的技术问题或新的方法问题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论文正文的各个部分都是为了论述这些关键问题,而关键问题的解决,将得出研究成果或解决实际问题。

B、“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论文的主攻方向、研究目的。具体是指开题者预先设想的、将要在论文中证明的某一个新的理论问题,或某一个新的技术问题,或某一个新的方法问题等,以及开题者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填写此栏目,就是要求开题者用明确、具体的文字(力求用一、两句话)把论文题目中的上述信息传达出来。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论文正文的各个部分都是为了论述这一主要问题,而主要问题的解决,将得出研究成果。

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中心,一个重点。不管文章长短,材料多寡,但主题只有一个。集中也是深刻的保证,只有集中于一个主题,才能论述深刻。如果一个课题,要解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要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主攻方向不明确,在论述过程中发生种种困难,或观点冲突,或逻辑混乱,或主次不分。所以,一般情况下,一篇科研论文论述一个基本观点,解决一个主要问题。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试验方法及主要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是指分析论证课题时的思维方法,它属于认识论范畴,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模板》。没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客观规律。没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有所创新,自然也就不能获取研究成果。因此,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选择了好的研究方法,也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

科研方法很多。按照人的活动区分,可以分为两类:即实践(经验)性方法;理论性方法。前者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调查方法、后者如抽象方法、假说方法。各种科研方法按照适用范围区分,可以分为三类:即适用于一切学科领域的哲学方法;适用于众多学科领域的一般方法;适用于某些具体学科领域的特殊方法或专门方法。这里只能列举部分研究方法,并按适用范围将科学研究方法分三大类介绍,其中有些方法是所有专业适用的,有些是部分专业适用的。

2. 研究进度安排(汪建要求)

(1)元月中旬前: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确定论文基本思路,完成开题报告。

(2)3月底:在进行大量阅览相关资料和仔细思考的前提下,着手论文写作,完成论文一稿(手写)

(3)4月底: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进一步思考并完成论文二稿(手写)

(4)5月底:对论文进行再一次的细致修正,毕业论文基本成稿(电子版)

开题报告范文 篇6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研究,注重市民的行为和心理需求,营造出优美的城市生态性景观,广场的生态性设计应以尊重人性的基本需求为前提,创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广场,探索城市广场景观"以生态为本,以人为本"是本课题的基本目的,这里的生态,有别于生命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学,而是指人与景观的互动性、参与性、体现在景观环境带给人的感官和心理体验以及人们在环,境中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二者互相影响,好的环境能带给人们身心的愉悦感,庇护感和回归感而人们对环境的认同感和喜欢程度的增加会大大提高环境的使用率,这样的环境是富有生机的,二者的互动促进了环境景观的平衡发展,这是一种生态性的景观,通过本案设计过程,检验我四年专业学习的结果,也就是检验我独立驾驭项目的创意和设计能力的程度。

城市广场设计现状

城市广场研究取得的成绩,从城市规划原理阐述了"城市广场的作用、广场的分类、不同性质的广场、广场的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明城市广场设计的文化底蕴,是城市文明的一个引人瞩目的特殊现象已有从空间形态上来研究城市广场的空间意义,城市广场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城市广场功能多为政治生活服务,往往追求表面,追求形象,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生态化的市民广场,目前,我国的城市广场正陷入模式化的误区,并透露出了城市广场中存在的问题。

绿化手法单调机械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由传统功能性向现代生态性转变,要使我们的城市广场成为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使整个城市有机体具有活力、生命力,就应该重新认识城市广场的功能性质,营造一个符合城市的历史文脉、整体规划和发展趋势,而且与这个城市的表情协调统一,符合市民的行为和心理需求,让市民抒发情感和自然性的人性广场,当代生态景观学是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其实施手法以当代科学技术的物质条件为重,来实现人在自然生态系统之下构建人工生态系统,以期间的具体的,物质的交流,争取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最高境界,将当代生态景观学运用到城市广场的景观生态性的营造上,就要设计者们从广场的本质意义出发,重新去思考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注重生态功能的体现和运用,强调低碳环保、美学意境的创造同时要更多的融入时代文化元素,体现一个城市的风貌和气质,在设计过程中,我将借鉴同类设计优秀成果和设计方法,完成符合城市广场发展趋势的、有新意的、环境景观设计作品。

开题报告范文 篇7

摘要: 水利水电项目的工程建设投资,其目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形成固定资产的多少和生产能力的大小,其项目的经济效果不单在项目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还体现在项目投产后的运行生产过程中。通过对水电工程经济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投资的经济效果,为水电项目的建设投资、生产活动提供方向指导。本文从项目的资金成本投入、利润等方面对项目投资的经济效果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资本投入,经济效果

一 概述。

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人们进行一项生产活动时,往往都以达到某种预想的效果为终目的。所进行的生产活动的种类不同,取得的终效果也是不同的。总起来讲,生产活动的效果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直接通过数字来衡量的直接经济效果;另一种是无法直接用数字衡量的间接经济效果。但不管哪种效果的获得都必须通过劳动的消耗产生,因此,在经济上我们可以用劳动消耗量对生产活动的终效果进行评价。可见经济效果通常来讲就是人们进行社会生产活动所获得的效果和所耗费的劳动量的比较。此外,对社会生产活动的评价中,还经常用经济效益来衡量,经济效益所产出的经济效果是具有社会价值被认可的,这主要是相对盲目的生产建设而言。经济效益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生产需要的成果。水利水电项目投资的经济效果为工程建设投资和项目固定资产及项目生产能力和社会效益的对比。对整个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价应贯穿整个项目的生产周期,包括项目建设到项目投产的整个周期,内容上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固定资产投入、流动资金投入、项目运行成本、成本、生产利润等多方面。[1]

二 水利水电项目的经济效果影响因素。

2.1资金投入。

1.资金投入的构成。

水利水电工程投资主要分为如下几部分。

(1)工程项目的固定投资。主要包括工程建筑物、生产设备以及设备安装费用等。

(2)临时性投资。

(3)其他投资。包括征地、移民安置以及土地淹没赔偿,环保投资,勘测、设计等前期费用,生产工具的添置等费用。

2.投资的类别。

1.国家拨款。

国家财政拨款是我国水利水电项目的投资的主要来源。国家财政拨款企业无需支付利息也不需归还,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一部分。这种投资的弊端比较大,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浪费现象严重,投资收益差。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国家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对资金使用的监督,使投资的收益有所提高。

2.自筹款项。

自筹款项是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在政策法规允许范围内,通过地方财政、企业留成等渠道筹措的资金款项。

3.贷款。

贷款需要支付本息,通过银行对企业资金流向的监督,有利于促使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精打细算,节省资金投入,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和投资收益大大提高。

4.招商引资。

在有利于国家建设的前提下,引入外资和社会闲散资金有助于补充项目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助于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速度。

资金投入占整个项目建设资金消耗的绝大部分,加强投资建设的资金监管和项目核算,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对项目经济效果的提高大有裨益。

2.2流动资金投入。

流动资金是企业运作的动力,是不断运动的。在水利水电项目建设中,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支付工资,在水利水电项目投产以后通过电费结算实现资金回笼。流动资金的运转贯穿了企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反映了生产资料的供应、产品的生产、项目的验收结算等活动。流动资金的运转情况,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对整个项目经济活动状况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2.3固定资本折旧。

固定资产是生产活动的基础投资,主要包括建筑物、机械设备等,其在整个寿命周期的形态不发生变化。固定资产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损耗,产生折旧,其初始价值也随着降低。折旧既是损耗,同时也是成本的回收,可以将价值向产品成本转移,从而获得补偿。在进行水利水电经济计算时,可以将折旧算作收入的一部分,作为投资回收的重要部分。另外在进行偿还贷款能力的计算中,折旧是不可缺少的内容。[2]

2.4 年运行费用。

年运行费用是水利水电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反映了水利水电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年运行成本,其主要包括燃料费消耗、工人工资、维护费用、实验检测费用等。

2.5产品成本。

水利水电项目的产品比较特殊,其是将水资源转变为电能或商品水,其主要成本在于项目设备折旧和年运行费用的支出。其成本的计算要独立进行。另外,水利水电项目的成本会随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的变化而变化,需要通过专业计算进行确定。[3]

2.6 税费。

水利水电项目在获得产品利润后要缴纳税费。因此在进行项目投资效果评价时,要对缴纳的税费进行考虑。

2.7企业利润。

利润是产品销售以后去除成本和税费后的资金收入。利润是是评价企业效益的重要指标,是影响水利水电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三结论。

生产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少的消耗取得多的效果,即追求多的经济效益。只有创造的产品价值大于投入的劳动消耗,社会才能发展。只有了解了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果影响因素,从这些因素出发,降低成本消耗,提高利润产出,才能提高水利水电项目的经济效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严小洪.关于水电建设项目开展后评价问题的探讨[J].水力发电,20xx,36(3):6-15.

[2] 朱藻文.从二滩水电站设计的动态成本看水电的经济性[J].四川水力发电,1986,(3):1-2.

[3] 陈一华.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概述[J].水利科技,1985,(3):10-17.

开题报告范文 篇8

一、论文题目:中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总述)

我国上市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XX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已达到1174家,总股本超过5050亿,其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328亿,市价总值高达5、55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约有股民6800万人,约占城镇人口的40%,资本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据统计,截止XX年底,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10547亿元,实现利润1519亿元,分别占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32%和63%,国有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国有资产质量上,上市公司已成为优良资产的富区,同时上市公司也成为中国人投资的主要领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不仅会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而且会显示出更重要的作用。但也不可否认,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据资料反映,XX年我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36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0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3%,比上年同期下降22、55%,有151家公司亏损,亏损面为12、67%,较上年又进一步扩大;

二是部分上市公司内部违规现象严重,据了解,XX年有100家上市公司因各种违规问题而受到证监委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查处;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虚增业绩,大肆圈钱,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

三是二级市场投机行为盛行,一些机构操纵股价,牟取高利,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有效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和社会的监督职能,加快建立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机制,全面净化证券市场的环境。要实现这一目标,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建立上市公司的效绩评价体系。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定了效绩评价制度,并正在逐步推开,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还没有建立这项制度,所以本文的研究是有实际意义的。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 (提纲)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探讨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一部分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意义,这六个方面是:

(一)有利于国家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二)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建立科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三)有助于对上市公司经营者业绩的全面考核。

(四)有利于引导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

(五)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的形象意识。

(六)有助于投资者的理性投资。

第二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证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这三个方面是;

(一) 国有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上市公司开展效绩评价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 我国上市公司现有的基础比较好,更适合效绩评价工作的开展。

(三) 政府有关部门、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比较支持上市公司开展效绩评价工作。

通过上述两个部分的分析论证,说明我国建立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部分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

提出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设计方案。设想从五个方面构建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框架。这五个方面是:

(一) 全面阐述和分析效绩评价体系六个基本要素的内容、作用。

(二) 重点研究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效绩评价的核心,初步思路是参照国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结合上市公司现状和特征,设计上市公司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数配置。

(三) 确定评价标准采用行业标准和评议参考标准。

(四) 制度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考虑采用工效系数法和综合判断法。

(五) 提出组织实施的方法。建议在起步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四部分是实例分析。

运用本文设计的效绩评价体系对某一家上市公司XX年度效绩进行评价。

四、 本文研究的结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是旨在引起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建立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为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三是从理论和实践老感两个方面提高本人的专业知识水平。

开题报告范文 篇9

一.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前言

一.思维的奥秘

1.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理性思维程序化

4.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3.设计计划方法论

4.Stepto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一起来吧(具体案例)思想汇报专题

6.计划书

a.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b.实施方案书的要求

c.计划书的构成

d.计划书的表现技法

7.十八般武器---计划工具介绍

三.计划从身边做起

a.处处留心皆学问---以窥视来训练

b.排除确信无疑的定论

c.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培养有效运用分配时间的能力

后记

附二.参考书目(仅列二十条)

1.《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经营决策》/乔迪译著?—成都:天地出版社,20xx,10

2.《麦肯锡理念》/[美]埃森?拉塞尔保罗?弗里嘉著;赵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xx,4

6.《企划书实用手册》/[日]小泉俊一著;于大德译?—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8.

10.《企划训练入门》/[日]悴田进一著;李幸纹译?—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11.《设计过程与方法》/[日]沈祝华,米海妹编著?—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10

47.《创意企划案》/小管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9

48.《新企划力:创意思考解决难题的六大能力》/郭泰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4

50.《创意企划案》/小管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9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53.《现代策划学》/[美]苏珊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xx,1

5.《策划学全书》/胡屹编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6

14.《丰田方式》/[日]片山修著;陈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9

2.《星巴克咖啡王国传奇》/(美)舒尔茨(Schultz,H)(美)扬(Yang,D?J?)著;韩怀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

12.《跨国公司行销中国》/卢泰宏编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xx,1

13.《未来生活的选择》/[英]约翰.埃尔金顿朱丽娅.黑尔斯著;张葆华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xx,1

17.《体验经济》/[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著;夏业良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4

18.《消费者行为》第三版/[美]所罗门著;张莹,傅强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1

38.《麦肯锡理念》》/[美]埃森?M.拉塞尔保罗?弗里嘉著;赵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xx,6

39.《公司战略计划》/[加]明茨伯格著;张艳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xx,1

44.《体验营销》/[美]B.H.施密特著;周兆晴编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xx,10

45.《麦当劳店铺管理手法》/俞浪复编著;?—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1

46.《钢索上的品牌战士》/[英]菲欧娜?吉尔摩著;黄富厢,刘军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xx,9

52.《米奇的魔杖—迪斯尼的经营之道》/[美]比尔?卡波达戈利,林恩?杰克逊著;关海歌、路小林译;?—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xx,1

54.《供需新规则》/[美]里克?卡什著;音正权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xx,12

55.《金字塔原理》/[美]明托著;王德忠,张询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xx

22.《工业设计理论基础》/李乐山著?—待补

15.《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新都市主义论》/王受之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7

4.《品牌再设计》/(美)凯瑟琳?费西尔编?夏颉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5

16.《器具的进化》/[美]亨利.佩卓斯集著;丁佩芝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7

19.《速成读本:设计》/克拉克,弗里曼著;周绚隆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2.

20.《剧本导引—资讯时代产品与服务设计新法》/[台]洪德彰,林文绮,王介丘著?—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xx,5

21.《包豪斯》/[英]慧特福德著;林鹤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12

23.《外国艺术设计史》/邬烈炎,袁煦炀编著?—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xx,6

24.《国际4A广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朱海松编著?—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xx,4

21.《大系统思维论》/王营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xx,1

25.《工业设计方法学》/简召全等编著?—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待定)

26.《物生物》/[意]布鲁诺.莫拿利著;曾育,洪进丁译?—台北:博远出版有限公司,(待定)

27.《最新日本广告实务》/王润泽编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28.《市场调查手册》/中华征信所著?—北京:中信出版社,20xx,1

30.《品牌领导》/[美]艾克,乔瑟米塞勒著;曾晶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xx,4

31.《不守规划的创意》/[美]鲍.吉尔著;邱顺应译?—台北:滚石文化,20xx,1

34.《定位》/[美]艾?里斯杰克?特劳特著;王恩冕,于少蔚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xx,1

42.《总体设计》/[美]凯文?林奇加里?海克著;黄富厢,朱琪,吴小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1

40.《品牌的建立》/钱竹主编?—北京:艺术与设计出版社,20xx,9

49.《世界设计作品选--世界设计公司卷》/蔡军,徐邦跃编著;?—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9

29.《游戏的人》/[荷兰]约翰.赫伊津哈著;多人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10(1997,5重印)

32.《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王雨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5

33.《分析的艺术》/陈功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xx,10

3.《跳出思维的陷井:日常生活中逻辑的威力》/[美]坎纳沃著;王迅,徐鸣春译?—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xx,335.《消费文化---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英]弗兰克?莫特著;余宁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xx,5

36.《小逻辑》/[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

37.《社会学(第十版)》/[美]波普诺著;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1.《右脑与创造》/[美]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著;傅世侠,夏佩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

43.《辞海》》(1999年版彩图本)/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著?—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9

51.《科学方法论?互补方法论》/刘大椿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10

开题报告范文 篇10

一、研究目的: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共分六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60%左右。基于此本文探讨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二、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特点,高维滨老师采用局部取穴原则,针刺夹脊穴通以脉冲电流的治疗方法。电针夹脊穴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减轻局部组织椎体增生物、椎间盘突出物对椎动脉、神经根及颈部交感神经的直接或间接压迫,改善或解除了刺激症状。本研究探讨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与机理,意在寻找颈椎病治疗的新方法,为夹脊电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三、国内外研究情况介绍:

(一)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1. 颈椎的退行性变:包括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骨质增生,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及项韧带的钙化。多发生于中老年,并且多数神经根型患者伴头晕等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

2. 慢性劳损:多与不良睡眠方式、不当的工作姿势、不适当的体育锻炼及精神状态异常有关系,患者多由长期低头、屈颈导致颈部肌肉疲劳,迁延发展成颈椎病。

3. 其它:包括头、颈部外伤、血管因素、咽喉部炎症、颈椎先天性畸形等。

(二)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1.手术治疗:根据手术途径可分为前路手术、前外侧手术及后路手术三种。

2.非手术治疗: 针灸、推拿疗法、牵引疗法, 药物疗法(消炎镇痛药、利尿脱水药、激素类药、神经营养药),封闭疗法 (主要包括注射痛点、椎间孔神经根阻滞疗法、硬膜外腔神经根阻滞),心理疗法,物理疗法(远红外线、超短波、微波、激光、直流电低中频脉冲、中药蒸汽浴等),高压氧疗法,综合疗法等。其中针刺疗法主要作用是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神经、血管功能,纠正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因此成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

四、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有无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

五、主要研究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择20xx年2月以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夹脊电针治疗组30例,B组为普通针刺治疗组30例,以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功能改善及疼痛综合评定(PRI)为指标,进行组间与组内,疗前与疗后的对比观察。

(二)病例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 :

颈痛伴上肢放射痛 ,颈后伸时加重 ,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 ,腱反射异常 ,肌萎缩 ,肌力减退 ,颈活动受限 ,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颈椎 X线示 :椎体及钩椎关节增生明显 ,椎间隙变窄 ,椎间孔变小 ,

C T及MRI亦可见椎间盘突出,相应硬膜囊受压、相应椎管及神经根管变窄。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 1992年在青岛举行的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订的诊断及分型标准 :

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 (麻木、疼痛 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影象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痛点封闭无显效 (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 );除外颈椎外病变 (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 )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三)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的中、西医诊断标准,诊断确切者;

2、年龄在20~70岁之间,意识清晰,能够配合采集临床资料者;

3、自愿加入试验者。

(四)排除标准:

1、其他型颈椎病患者及颈椎外病变患者;

2、有手术适应症者;

3、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 ,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 ;

4、x线片显示有骨结核、骨质疏松和椎体融合的病例 ;

5、合并妊娠或其他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

6、不能按本观察要求治疗者 ,无法判断疗效者及资料不全者。

(五)疗效的评定方法和标准:

根据《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判定标准结合临床而定:

治愈:疼痛消失,感觉、反射、肌力等体征恢复正常,能参加劳动和工作。 显效:疼痛基本消失,感觉、反射、肌力等体征明显好转,可参加劳动和工作,但劳累后头颈部仍感轻度不适。

好转:疼痛缓解,感觉、反射、肌力等体征有所恢复。只能参加一般劳动和工作。

无效:原有症状、体征无改善

(六)操作方法:

1、治疗组(夹脊电针组)

处方选取病变颈椎节及其上下椎节两侧的夹脊穴,每次三对夹脊穴。操作:患者取坐位,选取华佗牌不锈钢毫针0.35×40mm、0.35×50mm,常规消毒,夹脊穴直刺或向颈椎斜刺,得气后接KWD-808II型全能脉冲电疗仪, 夹脊电针采用正负极左右连接,并将正负极交叉通电。选用疏波,肌肉大幅度跳动,有利于肌肉牵拉椎体、松动椎间关节,使突出的间盘复位,扩大椎管的容积,减轻对脊髓、脊神经根的压迫。电流量均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 1次 ,每次电针 30分钟 ,10次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对照组(普通针刺组)

处方:大椎、天柱、后溪、颈夹脊穴,患侧曲池、外关、合谷等

操作: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大椎穴直刺 1- 1. 5寸 ,使针感向肩臂部传导。其他穴位按常规针刺。每日 1次 ,每次针 30分钟 ,10次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六、统计学方法:

对计数资料进行X2 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用SPSS软件处理)

七、研究进度及具体安排:

20xx年2月-20xx年8月随师学习,收集病例

20xx年9月-20xx年9月完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观察

20xx年10月-20xx年4月 整理资料统计数据及撰写论文

八、予期结果:

夹脊电针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两组组间与组内,疗前与疗后的对比观察疼痛总分(PRI)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开题报告范文 篇11

一、论文题目:

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二、题目研究内容:

当今社会为信息社会,世界已进入在计算机信息管理领域中激烈竞争的时代。信息已成为继劳动力、土地、资本之后的又一大资源,谁控制的信息越多,谁利用信息资源的效率越高,谁就会在各方面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谁就会更有优势,这一点已得到举世公认。

随着WTO的加入和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为了抓住机遇,在竞争占得先机,作为生产企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库存管理的信息化、计算机化也就迫在眉捷了。开发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即有宏观上的意义,那就是顺应时代信息化、现代化潮流,提高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优化;也有微观上的意义,那就是可以提高管理的现代化程序,加强管理的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单位效益。

库存管理的对象是很多的,广而言之,它可以包括:商业、企业库存的商品,图书馆库存的图书,博物馆库存的展品等等。在这里本文仅涉及工业企业的产品库存。它主要包括下列三部分:

1、没有经过企业加工,而为企业生产或其他各方面所需要的原材料、燃料、半成品、部件等,如钢材、轴承、发动机、电动机等。

2、已经过企业加工,但尚未加工完毕的在制品。

3、企业已加工完毕,储而待销的成品与备件等。

库存管理系统按分类、分级的模式对仓库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缩短了库存信息流转时间,使企业的物料管理层次分明、井然有序,为采购、销售和生产提供依据;智能化的预警功能可自动提示存货的短缺、超储等异常状况;系统还可进行材料库存ABC分类汇总,减少资金积压。完善的库存管理功能,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降低库存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内容涉及库存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入库、出库、退货、订货、库存统计查询等等。

下面介绍库存管理的工作流程:

#入库

供货单位发货---运输---货物到达后测试检验---送货单---库管人员查收入库---入库单

处理各种入库业务,如:工业企业的生产入库、委外加工入库、其他入库等入库业务;按入库类型可以分别在不同模块录入入库单据信息。

#出库

库存统计表---各使用单位---领料单----库管人员出库---出库单

处理各种出库业务,如:工业企业的生产领料、委外领料、其他出库等出库业务;按出库类型可以分别在不同模块录入出库单据信息。

#退货

产品不合格通知书---各使用单位----领料单存根---库管人员退货---退货单

#订货

库存管理部门向采购部门发出采购单---采购部门向供应单位传递订货单---供应单位组织发货---运输----货物到达后测试检验---入库

#盘点

备份库存数据,打印盘点表,可按仓库、批次进行盘点,并根据盘点表生成盘盈、盘亏表,调整库存账。

盘点的功能是检查仓库现有库存量与帐面数量是否一致。若盘点结果是仓库现有库存量大于帐面数量,则盘盈;若盘点结果是仓库现有库存量小于帐面数量,则盘亏。无论是盘盈还是盘亏,它们的差异量都记录在盘点调整单。

根据上述工作流程,库存管理系统将包含以下内容:

1.能对企业内的各类货物进行ABC分类管理,并提供低库存量、高库存量、安全库存量的预警功能。

2.可以存储各类信息档案包括物资、产品基本信息、供货单位信息、使用单位信息等。

3.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物资入库管理/物资出库管理等等,安全、高效;支持各种类型的出/入库业务:生产入库、委外加工入库、采购入库、其他入库、生产领料出库、委外领料出库、销售出库和其他出库等

4.提供退货管理功能

5.通过查询库存,及时了解库存余额信息,便于订货下单,以免由于缺货,影响生产。另外,还提供经济订货量计算功能和打印订货采购单功能。

6.支持库存盘点功能,可按仓库、物料进行盘点,自动汇总盘点数据,及时生成盘赢亏调整单

7.可及时打印库存余额,方便领导决策或安排及时定货.

三、调研情况

1、国内外现状研究:

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开始于1954年,当时美国首先用计算机处理工资单。40多年来,计算机在处理管理信息方面发展迅速。例如,60年代美国计算机在管理中应用项目不到300项,到了1975年达到2670项。而现在,美国在财务会计上90%的工作由计算机完成;物资管理中80—100%的信息处理由计算机完成;计划管理中是80—90%。据计算机应用方面发展较快的国家统计,计算机用于经济管理的约占80%;用于科技运算的占8%;用于生产过程控制的占12%。因此,经济管理是计算机应用的主要领域。

当然,由于库存管理在经济管理中占重要地位,其计算机化在发达国家中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是在70年代末开始的,虽然起步较晚,近几年发展却较快,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为信息处理提供了物美价廉的手段,对于推动我国管理信息处理的现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2、目前存在的问题:

库存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单据数据。为及时结清每笔业务,盘点库存和货物流动情况,保证企业生产用料以及货物安全,库管人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来作数据记录统计工作。

在世界发达国家,库存管理的计算机化水平已经很高了,尽管我国的生产企业在这方面也有了很强的意识和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

表现之一:有的企业单位的库存管理部分目前仍为手工、半手工操作。从供应单位办理入库登记开始,到使用单位输领料出库手续为止,所有操作基本上都是由仓库管理人员笔写,手理,加上算盘、计算器来完成。这不仅繁锁,效率低,而且缺乏库存管理的一些基本手段,如库存状况统计,查询经济订货量计算等,这给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上的落后,及经济利益上的损失。

表现之二为:有的单位的库存管理部已上了微机,但对微机的利用效率极低,有的在用它打游戏,有的仅把它当计算器或打字机来用。

表现之三为:有的企业单位既有了微机同时也有了库存管理软件,但硬件上去了,软件上不去。因为他们用的库存管理软件,大多为自己的工作人员及其他一些非专业人员所开发的简单的管理程序,很难称得上是“库存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这些程序的弱点多表现为:

1)系统开发时无科学的理论支持。

2)开发过程中调研不全面。

3)软件编写时模型不清晰完整。

4)所用开发工具落后(如Foxbase等)。

四、研究解决方法及思路

根据我国国内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应用普及时出现的各种问题,我将用我所学知识,利用当前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实用的理论,开发一套基于NET的库存管理系统,以求能对我国库存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具体的方法及计划如下:

全论文将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论,阐明所开发项目(库存管理信息系统)要满足用户哪些要求,并给出全文的摘要。

第二部分为实际开发过程,这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分为理论支持,系统分析(实际调研),系统设计,软件编写,运行调试,系统安装,系统维护七章。

第三部分为结束语部分,分为经验教训和注意问题及作者建议,参考资料二章。作为作者自己的心得体会与读者共享。这三个部分中,第二部分为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方法及工具使用的详尽论述处于全论文的核心地位。而其中的理论支持,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软件编写又是第二部分的核心,在此将这四章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理论支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

(1)当前计算机管理界所流行且实用的系统建设三原则:整体性原则、分作—协调原则、目标优化原则。

(2)系统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3)原型法。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就是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把要解决哪些问题、要满足用户哪些具体的信息需求调查、分析清楚,从逻辑上或从功能需求上提出系统的方案。

开题报告范文 篇12

一、课题名称: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与分析

二、社会实践目标:

1提升自我锻炼能力

2了解以及关注当今社会的时事热点

3尽能力为小学生的减负略尽绵力

三.选题意义: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为了这个基础,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就成了理由,而课业负担过重对孩子们成长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但影响了他们的健康,而且对其心理健康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雏形之开题报告。

课业负担,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综合各家之见,大致指学生身心所承受的与学校课程有关的一切学习的负荷量,包含客观负荷和主观感受。客观负荷指学习的时间和数量,包括计划内和计划外学习任务两部分;而主观感受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动机水平和学习态度相关,开题报告《雏形之开题报告》。

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长期以来努力的方向。20xx年1月3日,国家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这是自1995年以来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出的第49份关于"减负"的文件。20xx年6月,国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小学生"减负"进入新的阶段。"减负"及"增效"成为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也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新课改后,小学生课业负担有无减轻?现状如何?这是我们所想知道的,我们会通过到一家小学深入调查,并为之深入研究,一斑窥豹地探索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并制定提出一些建议。

四、具体实践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5~6周)

开题报告;准备调查问卷;准备采访问题;建blog,分工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第7~10周)

第7周联系实践地点,与校领导做好沟通,采访校领导。

第8周到温泉镇第三小学派发调查问卷、采访在校老师、家长以及学生。回收调查问卷。

第9周整理采访资料(视频、音频、新闻稿等),上传到blog。美化blog

第10周整理实践相片,准备中期汇报

第三阶段:汇报阶段(第11周)中期汇报。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第12~17周)

开题报告范文 篇13

每一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都是一个对自己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进行提升的过程,"论文写作"这么课程自然也不例外,开题报告感想。从上大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很多的课程以结课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或者要求提交论文作为平时成绩。三年多来写作的论文已经有很多,但是对于论文写作的很多规范、方法、原则、技巧等等,都了解得不是太多,多数时候是凭借自己的随意判断,因而常常不得要领,出现了很多错误的地方,走了很多弯路。这些虽然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仍然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因此我一直觉得,专门开设一门针对论文写作的课程的十分必要的,对于我们写作论文有很强烈的指导意义。我在这里分成两个部分来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一是课程学习方面,二是课程实践方面。

第一是课程学习方面。

一篇规范的论文都有规范的格式,但是在之前很少知道格式方面所应注意的问题。以前写论文常常根据自己的临时想法安排篇章结构,对于哪些部分是必要的,哪些地方可以省略的。其中一方面原因是老师的要求并不高,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比如在写作的时候,有时会有"关键词",有时就没有了,甚至有的时候连摘要也没有,标题过后直接就是论文正文。在老师的课上才知道,对于一篇规范的论文来说,关键词是必需的一部分,更不用说摘要的重要性了。除了极少数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外,都需要作者明确写出自己文章的摘要和关键词。一方面来说,是对论文主题、论文写作方法、论文的创新点、论文的结论做的简要概括和介绍。从另一方面讲,这也是方便学术交流的很好途径。其他学者如果要查询相关研究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就必须依靠关键词进行相关的搜索,还要通过作者对文章的摘要来初步判断文章的价值。反过来说,对于作者本人来讲,好的摘要和关键词能够使自己的文章得到更多的关注,使文章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同时,作者自己也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学术影响力。所以通过上这课程,不仅在实践方面了解了关键词和摘要的写作规范,也在更深层次的理论意义上理解到了,我们为什么在写作论文时需要尤其注重关键词和摘要这两个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的小部分。

注释方面也是一样。有的时候直接就在文中括号标明,有的时候会用番号统一标注到文末。而"参考文献"则从来就不了解是怎么回事,偶尔有老师对此有要求,自己也是随便解决了事,基本上与"注释"差不多,自己也并不知道参考文献和注释到底有什么区别,参考文献有什么作用。参考文献与注释常常混淆。在这门课程中,通过老师的耐心解释和多个案例的示范,在此一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教益。首先是在注释方面,知道了规范注释的重要性。首先是论文的格式整齐的要求。一篇论文总是必不可免地要引用到一些其他的材料,或者是前人的研究成果,因此需要对引用到的材料或观点做一定的说明。而在说明的过程中,就需要注意格式整齐的问题,如果随意在文中进行注释就会使得文章很杂乱,而且也让读者搞不清楚。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用规范的方法对注释进行统一的整理。目前通用的注释方法有多种,但在一篇文章中只能同时使用一种;而且对于要发表的文章而言,应当与相关刊物的要求相适应,这些也都是应该注意的。此外,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准确、恰当的注释,对于学术交流、学术进步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注释的质量也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关系到整个论文的质量。从注释上不仅能够看出这篇文章是否合乎规范,立论是否可靠,而且还能判断文章是否有抄袭的嫌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功底。因此注释的规范、恰当对于论文写作来说非常重要。此外,对于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也在这门课上有了清楚的认识。理解了参考文献的意义,以及正确标注参考文献的方法。

以上主要从与格式有关的方面谈了课程对我带来的教益和启发。实际上不光是格式方面,在其他很多方面,比如文献的检索、选题的确定,甚至到标题的处理,课程都让我感觉到非常受用。这些都下面讲论文写作的时候一起谈。

第二是课程实践方面。

课程的实践具体来说就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 分享好文开题报告乍看起来似乎不太重要,实际上我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实践体会到,开题报告十分重要,在开题报告的撰写过程中能够学到很多东西,不仅对这种论文写作的相关要求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对所研究的问题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深切地体会到,一个好的开题报告就是论文成功的一半。下面具体地谈谈我在实践中出现的错误、发现的问题,以及最终是如何改正的。

一开始是论文选题。

一开始知道需要做论文时,对选题毫无准备,十分茫然。不知道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才能够算得上一篇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寻找过程如同大海捞针。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在几年的学习中并没有非常投入,对于本专业的学术问题也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缺乏问题意识。等到做毕业论文的时候再意识到这个问题还不算太晚,毕竟相对来说时间还比较充裕,可以好好地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阅读,终于大致找到了写作的方向,即中国近代报刊史。但是这仍然很宽泛,作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则可,但对于一篇学术论文来说,必须有学术价值,为学术的发展做出自己哪怕是一丁点的努力。所谓学术价值,核心就是创新。因此就必须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推陈出新。这首先就是要知道别人已经做了什么。于是在选题阶段,实际上就已经遇到了文献检索的问题。

首先是检索渠道。

在之前写论文,通常都只会从"中国知网"上查询相关资料,但是这次面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显然这不够用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使用一些新的学术网站的资料,例如"万方数据"、"维普资讯"、"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等。另外还知道了一个很好的检索工具,即"谷歌学术搜索",能够将各个学术网站的资源统一进行搜索,大大方便了我进行文献搜索。与网络检索相结合的是我在图书馆的阅读。因为网络的资源毕竟还是相对单一,以期刊为主,专著常常不齐全,而且在图书馆对纸质文献的阅读也更符合平时的阅读习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的综合运用,加上网络检索工具的技巧性使用,我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其次是对已掌握文献的筛选,

在文献的筛选中逐步确定自己的题目,也在新的思考下不断检索新的文件。通过对已掌握的资料的阅读,我发现,在近代报刊史的研究领域,对宗教报刊的研究并不多。虽然涉及到到宗教界所办报纸的研究汗牛充栋,但很多并不是将其从宗教的方面来考察,大多数都是一个纯粹报刊史的立场。我认为这是比较片面的,因为报刊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每一份报刊都有它自身的背景和立场,所以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方面。所以这就确定了管理要以宗教报刊为研究对象。在确定了宗教报刊为研究对象之后,我再进一步看到,在各种宗教报刊的研究中,关于佛教的尤其很少。因为自己之前对佛教有一些了解,所以便决定以近代佛教报刊为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确定之后,便要仔细决定研究角度的问题。

自己对此一开始也是什么都不懂。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才知道了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研究的切入点。最终在进一步阅读了文献之后决定,以"太虚法师的传播思想与实践研究--兼论佛教文化传播的现代转化"为自己的题目。

题目的确定费了不少周折。确定之后便要正式开始开题报告的撰写了。由于在确定选题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材料,所以开题报告所需的材料基本上都已经掌握,只需要通过自己的临时想法再加上一点,不过这都不是很困难。这也印证了一句话,"好的题目是成功的一半"。自己在正式开始写报告的时候深入理解了这一点,幸好自己前期准备较为充足,又已经有一个初步的论文写作框架,因而在开题报告的撰写方面遇到的麻烦不是太多。

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绪,剩下的就是格式方面的问题,这些在本文的开头已经大概谈到。因此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以及老师委托的研究生的指导下,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总的来说比较顺利,没有遇到太大困难。

总的说来,这门课给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实践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因此非常庆幸能够在看到论文写作的关键时刻上此门课程。

最后还要对课程提出一个建议,即希望能够在更早的时候、最好是大一就开设这门课程,这样我们在大学几年的论文写作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相应的也就能够学到更多、更扎实的东西!

开题报告范文 篇14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安全,节能和环保已成为汽车行业的三大热点,也是各汽车制造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开题报告样板。同时,汽车的安全性能与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关系变得密不可分。随着汽车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我国汽车交通事故的数量及伤亡人数逐年下降。汽车安全性可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两大类。主动安全性指的是对汽车结构进行合理设计或安装车载设备,主动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的能力;被动安全性则指的是汽车发生意外事故时对乘员进行有效保护的能力。由于被动安全性常有与广义的汽车碰撞事故联系在一起,故又称为"汽车的碰撞安全性"。汽车的被动安全性与车身结构设计息息相关。为使汽车具有良好的碰撞安全性,对车身结构进行优化,使其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缓冲吸能特性,是汽车车身结构设计的最终目标。

货车属于汽车的一种类型,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同样适用于货车,但货车又有自身的特点。碰撞是交通事故的安全形式之一,发生碰撞时,驾驶员和乘客与车身结构发生接触,造成一定的人身伤害。货车的碰撞主要有正面碰撞、斜侧面碰撞、正侧面碰撞、追尾碰撞及侧翻碰撞等多种形式。有资料称,货车的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占事故总数的的40%-60%。所以,研究正面碰撞的结构安全性很有必要。

由于发生正面碰撞时货车的前部受力变形最大,所以其前部结构的设计尤其重要,合理的前部结构能使货车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缓冲吸能特性,发生正面碰撞时可以把对驾驶员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今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交通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汽车碰撞安全性问题的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我国也加快制定了相关法规,如《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和《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等,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了我国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研究。

在碰撞试验研究方面,清华大学、天津汽车技术中心和国家汽车质检中心等国内汽车试验机构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了技术、设备比较先进和完善试验设施,并于20xx年开展了C-NCAP评价,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样板》。由于实车碰撞试验的高成本大多数企业难以接受,因此使得碰撞试验在国产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也导致了部分国产汽车结构安全性不足。而采用计算机仿真试验的方法成本低、周期短,符合目前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的实际条件。

汽车碰撞计算机仿真研究在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已逐步得到了部分汽车制造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汽车工业中,LS-DYNA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设计领域。LS-DYNA能够准确地预测出汽车的碰撞特性,以及汽车碰撞对乘客的影响。通过使用LS-DYNA,汽车公司和他们的配件公司不需要使模型车就能够检测汽车的设计,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研究中采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LS-DYNA,以某小型货车为原型,重点考虑车架、车身、保险杠,以及发动机和车轮,把其他部分作为集中质量加载车架和车身上。通过计算得出碰撞过程的位移量、撞击力。加速度、能量吸收等量的时间历程曲线,分析这些曲线即可对车辆的碰撞安全特性进行评估。通过观察碰撞变形图可以知道车辆各处的变形形式和变形结果,从而进行改进。

1.查阅有关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和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文献,全面了解国内外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2.车身模型的建立:

以某货车为例,根据AutoCAD图纸,采用CATIA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利用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其车身结构进行适当简化并建立全板壳的有限元模型。

3.将汽车的三维模型导入到ANSYS/LS-DYNA中,对汽车的碰撞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结构的瞬态动力响应以及变形、速度、碰撞力等参数的时程曲线。为改进汽车碰撞安全性能设计提供参考;

4.对比分析改进后与改进前的结果,提出结构改进的合理建议。

[重点难点没有体现出来]

四、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x年3月29日-x年5月1日完成整车的模型建立

x年5月2日-x年5月31日完成有限元分析

x年6月1日-x年6月15日完成毕设设计论文

x年6月15日-x年6月30日完成英文资料翻译

[这里应该再详细一些]

五、参考文献:

[1]陈家瑞.汽车构造(下)(第3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年7月

[2]姜继海.汽车厂实习教程.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3]曾洪江.CATIA V5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xx年2月

[4]李黎明.ANSYS有限元分析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年1月

[5]张立新等.ANSYS7.0基础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3月

[6]王望予.汽车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5

[7]尚晓江.ANSYS/LS-DYNA动力分析方法与工程实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年1月

[8]白金泽.ANSYS/LS-DYNA3D理论基础与实例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年5月

[9]李裕春.ANSYS/LS-DYNA3D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年4月

开题报告范文 篇15

一、选题背景

控制性投资,也称为长期股权投资,往往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扩张战略,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者施加重大影响,或者是为了改善和巩固贸易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而长期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不一定是企业的闲置资金,如果企业有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需求,就可以动用所拥有的资金进行这项投资。总而言之,企业进行证券投资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目的主要集中在获利或者自身扩张。

例如软银曾经在20xx年、20xx年分别向阿里巴巴投资20xx万美元、6000万美元,并在20xx年增持1。5亿美元,通过高额的投资,软银获得了阿里巴巴34。1%的股份,而另一个战略投资者雅虎则通过20xx年的10亿美元注资掌握有阿里巴巴40%的股份。

交易性证券投资的资金来源往往是企业闲置资金。由于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资金的收支并不能够完全匹配,因此在其经营区间内,必然有一些时间段存在资金闲置的情况。企业进行证券投资,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证券投资就无从谈起。首先任何形式的证券投资都应当满足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种原则。收益性是证券投资的基本要求,如果进行的投资无法给企业带来收益,那么这项投资也就没有进行的必要;安全性原则要求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流动性原则要求所投资的证券具有较好的变现能力,能够在获得收益的同时起到平滑企业现金流的作用。进行证券投资,企业还必须拥有专业的证券投资人才,这些投资者不仅应当对证券投资领域的概念、方法、标准和原则有深刻的理解,具有较高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必须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准确把握,从而能够使证券投资为企业服务而不会干扰到现有业务的正常经营。企业进行交易性证券投资必然会面临一定的风险,这意味着任何一家企业在进行证券投资时都需要进行风险管理。根据以往学术界的研宄,企业交易性证券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三个层面:第一是发行主体的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第二是证券市场的市场波动、利率波动以及购买力波动风险,第三是来自企业内部的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等。

可以发现企业交易性证券投资风险来源广泛,结构复杂,如果不进行管理,可能会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甚至影响到其主营业务的运营。企业内部进行证券投资风险管理,主要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设计来实现,通过完善的、合规的制度约束形成对投资方向和投资执行者操作的监管,以达到最小化投资风险的目的。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投资决策的控制,由于投资决策处在企业投资行为的源头,是整个投资活动的开端,决定着投资的成败,因此必须加以规范。

由于企业进行证券投资的方式十分多样,盲目进行证券投资风险的预警研宄作者感觉无从下手,因此选定交易性投资风险预警机制进行研究。企业按照证券投资业务的性质和特点对其进行跟踪监控,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揭示不同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制定止损机制和应对预案,是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模式。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从理论上讲,虽然我国学者在证券投资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颇丰,但是研究的同质化较为严重,大都集中在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的领域内,针对企业进行的交易性证券投资风险管理较为缺乏,例如以企业证券投资和风险管理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进行搜索,得到的仅有20xx年和20xx年两篇文献,而从财务角度进行的风险预警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证券投资风险管理的研究中,大多是理论研宄、制度性研究,主观性较强,缺乏以数理模型为理论基础的风险管理方法,因此其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存在缺陷。而针对证券投资风险预警的数理计量研究更是匮乏。因此作者选择证券投资风险的预警机制为课题,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构建一套指标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风险计量模型,将能够填企业证券投资风险预警机制计量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从实践意义来看,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增长态势也十分迅猛:截止到20xx年底全国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有1527。8万户,比20xx年底增长了 11。8%,己经发展成为我国企业中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伴随着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社会财富也必将更多地进入到中小企业中。这意味着证券投资将不再是大集团企业所专属的权利。而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加之投资规模较小,因此在证券市场中必然处于劣势地位。在此阶段对企业证券投资风险的预警机制进行研究,将能够为中小企业的证券投资风险预警工作提供范本,有利于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价值投资理论的最早出现在1934年《证券分析》一书中,这本书也被视为整个价值投资理论的研宄基础,后来又有学者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和完善。价值投资理论认为,无论是哪一种投资标的,其自身都存在有内在价值。根据这样的基本理念,我们则可以从投资标的的基本信息出发,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得出它的内在价值区间,然后与投资标的的售价相比较,如果其内在价值高于其售价,那么这项投资标的就会给人们带来利益。由这样的理念可以得出,价值投资理论的研究对象为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差异价值投资理论基本上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为分析投资标的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内容为长期持有的倾向,第三部分内容则是对买入价格的安全边际分析。价值投资理论的三项基本内容中的明确指向就是要加强对于证券发行公司各项财务报表的研宄,尤其是能够反映公司实际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以及对获利能力进行评价的损益表。这些能够反映证券价值的数据应当得到详尽的分析。许多学者纷纷对价值投资理论的有效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当前,价值投资理论发展成为证券投资市场上的主流理论。作为价值投资理论的完善者,沃伦。巴菲特也靠这种指导思想获得了巨额的收益。但是价值投资理论的有效性在中国是否成立仍然受到了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孙友群等在对我国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上市公司的各项信息进行了分析之后认为价值投资理念对于中国来说也是有效的,并且此理论也会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主流理论。王艳春则进一步验证了此种说法。

企业成长理论是国外经济和管理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内部因素,又涉及企业外部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企业成长的理论在不断完善,研究的角度不断拓展,形成了众多关于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学派。成长有发展、进化和生长过程的意思。成长一般指生物有机体由小到大发展的过程。企业成长是指企业的系统功能由不成熟趋于成熟、系统结构由低级趋于高级的优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数量增加的过程,更是质量完善的过程。古典经济学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别对企业成长理论进行了分析。古典经济学采用分工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古典经济学在研宄用劳动分工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时,发现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作为劳动分工的一种组织,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劳动分工能以较低成本获得较高产量。新古典经济学派从技术的角度研宄企业成长,即企业规模调整理论。企业成长的动力和原因就在于对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追求。新古典经济学派对企业成长的经济行为、动机和绩效的分析进一步微观化,深入到从个体角度研究企业成长问题。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部分对论文研究主题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将介绍本文研宄的研究背景、研宄意义、研宄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首先将介绍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一证券投资理论和证券风险评估、管理理论,然后从企业证券投资动机、证券投资风险特征、证券投资风险计量、风险管理以及风险预警几个方面介绍中外学者的研宄成果。第三章企业证券的主要方向,将根据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中的研究成果,结合作者的学习经历,分析企业进行证券投资的主要方向。第四章企业交易性证券投资风险来源,将介绍企业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所面临的风险的主要来源。这些来源主要集中在证券发行主体、证券市场、我国的证券管理体制以及企业自身四个层面。第五章将根据第四章对风险敞口的介绍,选择部分风险类型进行主成分建模。第六章中,作者将从岗位职责控制和投资决策控制两个层面分析对企业证券投资的风险管理提出建议,还将指出企业进行证券投资所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第七章结论与展望,首先将对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展示,然后作者将介绍脱离于传统证券投资风险管理机制之外的三种投资风险:未知性风险、投资人员的贪婪以及风险管理体制的成本约束,并结合自身学习经历以及退企业证券投资风险管理领域的理解指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开题报告范文 篇16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体育游戏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越来越被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重视。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单调乏味,无论是准备活动还是教学内容,都给学生的感觉是老一套。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使体育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术的兴趣使体育课上得更生动活泼、有实效。发展游戏者的体力和智力,或是为了娱乐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同学们在游戏的运用过程中,可以创造性的发展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新的规则,以及不断创造新的游戏,提高体育游戏的功能,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完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游戏的内容更加多样化、游戏形式更加大众化、游戏方法更加科学化、游戏设施更加现代化,使游戏的参与性和观赏性大大提高。

为了了解本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其发展趋势,我们借助网络系统搜集了相关资料,查阅了教育科研方面的报刊,翻阅了一些教育理论专著。我们发现,国外很多国家如美国、日本的研究,他们在教学策略、游戏内容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体育游戏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在我国,体育游戏也是源远流长,在人类社会初期就把它作为教育儿童的一种手段。家长常把自己的生活与劳动经验通过游戏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们。同时,孩子们也自发地对周围环境和成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做各种简单的、象征性的游戏。孩子们在结伴游戏中,还可受到友爱、合群等教育。然而游戏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翻新的,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很大一部分的游戏内容已经不适应如今的体育教学。要适应新的教学形式,游戏内容和教学策略必须有所创新。虽然现在已经有些教育工作者或教育专家也在研究游戏的创新等内容,但是作为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的一线体育教学工作者,对研究体育游戏的教学还有着很大的空间。

三、主要研究内容

1:对体育游戏的概念理解

2: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作用

3:体育游戏的教学原则

4:体育游戏的教学特点与形式

5: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6: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7:结束语

四、实验设计

1:查询有关资料和相关的研究课题

2:实地进行访问、调查、实习获取所需和有关的数据资料

3:对所获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获得结论

4:咨询导师老师、有关老师对结论进一步讨论

5:完成所作论文

五、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

进入校园进行观察,直接参与体育教学进行实习,运用多媒体查阅有关的资料和相关的文献。这需要所在学校老师及相关领导的全力支持、广大同学的积极配合。

观察法:是通过感官有目的地对学校上课中对体育游戏的运用进行系统考察

文献法:是了解和 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研究情况资料等

问卷调查法:通过在校实习直接参与询问在校师生来获得相关的资料。

开题报告范文 篇17

一、选题缘由

1、学校学生现状

我们学校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34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办学已成规模。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已成为学校受教育者的主体。他们其中一部分习惯差、毛病多。据我初步统计,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60℅左右。

他们的养成教育是当下必须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有刻不容缓的使命感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感。

2、寻找空白,填补空白

我们在课题立项之前,在网上大量查找了国内学校进行养成教育研究的情况。通过浏览,看到钢花学校做得比较好。但我们发现,钢花学校在德育主题月活动、利用家长学校资源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特别是针对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研究,更是一个空白。我们进行此项课题研究,就是想在钢花学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养成教育内容,赋予养成教育新的时代内涵。

3、创品牌,出特色

提炼办学理念,打造学校品牌,是我们学校当前的战略选择,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凝聚成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彰显其办学水平及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课题界定

为避免产生混淆,特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

“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或亲身经历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它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活动,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生存的一种教育过程。

“体验式养成教育”是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和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以及个体经历有效创设相关的情景或氛围,让少年儿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通过反思体验和内化体验形成个人的道德认知,并逐步积淀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不教而教”的自律习惯并伴随终生。

三、研究意义

1、是创新德育工作的需要

当前一些教育者的德育教育方式仍然是灌输说服、限制防范、机械训练,忽略了教育对象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教育对象道德观念的自主体验、感悟内化,使得养成教育缺乏实效性。因此,养成教育要有实效,不仅要优化外部环境,更要变革、创新现行的养成教育方式,走进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促使其把学校提出的行为规范和期望变成自己的内在需要。

2、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然要求改进学生的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既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又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3、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就是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候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性格。

总之,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是让学生在教师积极创设的各种德育活动情境中,学生亲身经历,自求自得,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的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让养成教育悄无声息地蕴藏于这种教育活动中,以达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学生逐步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四、研究目标

1、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体验式养成教育”基本模式。

2、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完善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德育教育特色。

3、拓展“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内涵,按“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从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三个方面研究,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研究内容

1.调查研究:调查桃源县本地区学校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普遍性存在的原因。

2.基础研究:积极探寻“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效策略与新途径,建立相应多元的评价体系。

3.主题研究:“体验式养成教育”基本模式的构建研究。

4.应用与推广研究:制定周密详实的研究计划,对“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基本模式点上深化研究,面上推广研究与应用。

六、研究方法

根据课题的性质,本课题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文献法:本课题将对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研究。收集整理现代德育理论、少先队体验教育理论,组织教师学习讨论,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明确体验式的养成教育的基本理念。

调查法:本课题组将调查一些家庭,通过观察、谈话等途径,了解他们在习惯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全面了解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

个案法:研究选择体验式养成教育中,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高的个案作分析、反思。

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实践”式的行动研究法。在全校进一步进行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加以理论指导,把德育理论研究与德育实际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

经验总结法:总结归纳体验式养成教育中的成功经验,探寻“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效策略与新途径。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周期为3年,研究步骤拟分为4个阶段。研究工作由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安排、管理和落实。总体安排和进度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基础研究阶段)(XX年5月——XX年12月)

(1)课题研究准备。

①选定研究课题。根据当前我校及桃源县本地区学校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确定“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课题。

②查阅文献资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兄弟学校“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研究的开展情况,找出空白,填补空白,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③召开课题会议。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有关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成果,奠定理论基础,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

④申报课题立项。

⑤做好撰写准备。撰写研究方案、计划、开题报告等,组织开题论证会。

(2)现状调查研究。

①选定相关教师代表及本校相关班级学生为调研对象,设置调查问卷及座谈提纲,搜集统计相关数据;

②结合我校及桃源县本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撰写调查报告

(3)开展课题组成员研究培训工作。

(4)针对我校及桃源县本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积极探寻“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效策略与新途径,建立相应多元的评价体系。

本阶段研究成果:

①课题研究方案、计划与开题报告;

②结合我校及桃源县本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撰写调查报告;

③针对我校及桃源县本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梳理“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策略与新途径。

第二阶段(主题研究阶段)(XX年1月——XX年4月)

(1)针对第一阶段“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策略和新途径,通过实践后进行有效性筛选与整合;

(2)对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体验式养成教育”基本模式的探索;

(3)研究出“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实施的方法、途径及其及其操作策略。

阶段研究成果:

(1)初步构建诸如思品课堂教学模式:“体验入境——体验发现——体验探究——体验交流——体验创新”;

(2)初步构建诸如体验性德育教育活动的基本模式:“创设情境——自主体验——交流评议——指导内化——形成习惯”等;

(3)“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在研究点上的有效应用;

(4)“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的阶段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5)撰写调查报告《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的现状与对策》。

第三阶段(推广研究阶段)(XX年5月——XX年10月)

(1)研究点上对“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的持续应用和反思提升;

(2)由点到面,对“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进行推广研究;

(3)加强研究与创新,力求在以上基本模式的指导下,构建总结出不同年段、不同内容的课堂教学、德育活动新模式。

阶段研究成果:

(1)由点到面,对“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进行推广研究的报告;

(2)“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的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典型课例等。

第四阶段(总结研究阶段)(XX年11月——XX年5月)

(1)全面总结“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研究”的成效与不足;

(2)对学生三年来养成教育的大检阅、大盘点;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4)整理研究成果,汇编研究资料;

(5)组织课题现场结题评审。

八、预期成果

(一)理论性成果

1.公开发表或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的论文;

2.课题组年度评选的优秀论文汇编。

(二)研究性成果

1.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体验式养成教育”基本模式;

2.课题研究报告(包括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3.桃源县本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4.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学生养成教育测评报告;

5.“体验式养成教育”基本模式研究的优秀教学设计、典型课例、教学反思、教学故事等成果汇编。

(三)实际效果

1.“体验式养成教育”基本模式的实际应用与推广;

2.学生的良好习惯基本养成,不良行为大面积纠正,班风好,校风正,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提高;

3.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提升;

4.以养成教育为特色的创建学校品牌,梳理出个性化办学思想体系(包括学生发展观、教育观、教育价值观等),并创意设计出具有深刻理念支撑的校园文化。

九、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1、课题组顾问(指导)

刘中义常德市教科院计划与发展研究室主任、教授

姜胜云桃源县教研室主任

姚建华桃源县教研室副主任

周启安桃源县教研室思品教研员

2、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邹波武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副组长:朱汝谆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成员:刘志明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吴凤初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李华初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葛国清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主任

姚志毅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主任

敬太浩桃源县实验学校小学部主任

袁万春桃源县实验学校小学部副主任

王芳桃源县实验学校小学部副主任

戴朝晖桃源县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3、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李德斌

副组长:敬太浩王芳

主研人员:高庆华蔡小玲李美芳

参研人员:童玲林峰黄丽郭宏忠

戴朝辉张馨予姚建军余明祥

4、研究小组成员具体分工

李德斌、敬太浩课题主持负责《方案》、《计划》的拟定,研究报告撰写、教师培训工作等;

高庆华课题主研各种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蔡小玲课题主研负责低年级组的研究工作等;

李美芳课题主研负责中年级组的研究工作等;

林峰课题参研负责论文、课例推选,研究资料的整理等;

童玲课题参研负责一、二年级组的研究工作等;

黄丽课题参研负责三、四年级组的研究工作等;

张馨予课题参研负责五、六年级组的研究工作等;

姚建军课题参研活动的组织开展;

戴朝辉课题参研负责会议记录等;

郭宏忠课题参研资料整理与装订等。

十、研究条件(经费的保障、设备的提供、资料的储备、时间精力的保证、所在单位科研氛围及技术支持情况等)

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将予以大力支持,学校提供课题研究的一切经费,本课题拟投入研究经费XX0元,课题参与人员办公室均配备多媒体计算机,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室二间,以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将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外出学习听课,学习名优学校的先进经验;组织课题参与人员收集一批课题研究学习资料,建立课题研究电子资料库,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充分考虑课题研究人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研究人员的工作量,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学校各项事业态势良好,研究氛围日趋浓厚,研究成果日渐丰硕,朝着市名优学校的目标迈进。

开题报告范文 篇18

一、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 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 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 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 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开题报告范文 篇19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目前,我市初中武术教学以套路为主,学生只是单纯的模仿教师动作,很难掌握其中的内涵,造成许多学生对武术课渐渐失去兴趣,认为套路“实用性”不高,“花拳锈腿”,只有外部动作的加工,无内在攻防实质,实用性差,利用率低等。

且初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而相当一部分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表现为不爱出力、不爱动脑、对集体漠不关心,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精力不集中、注意力易分散,对武术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敷衍了事。

通过研究,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动作技能,掌握鉴赏武术动作和音乐的方法,培养对正确与错误动作的分析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套路的动作要领和如何体现武术的精、气、神,了解武术的练习方法,有自主学习武术的能力,在场地小,器材少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塑造学生优美体态的过程,能通过练习提高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发展柔韧性,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交流,开发学生思维,体验运动乐趣,陶冶高尚情操,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理设置目标使自己在练习中不断获得成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达到“健身、调心、防身”的效果。

因而,如何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学习积极性,使武术逐步让学生接受,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磨练意志,锻炼性格,增强自信心,发挥创造能力、提高智力,学会心理调节,稳定情绪,改善心理机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着积极的深远意义。

二、课题研究内容

现代武术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这一现实,我们将武术定义分为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广义武术概念:武术,亦称‘武艺’、‘功夫’,旧称‘国术’,是以技击为内容,以身心练习为基本手段,中华民族传承的个人防卫实践活动。狭义武术概念:武术又称武术运动,是在继承传统武艺基础上形成的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体育项目,表现为套路、对抗等多种运动形式。

本课题主要针对武术在我市初中、小学学生中对武术的兴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场地等方面进行调查,以便对如何实施新课程背景下武术的教学问题,进行必要的、认真的思考和制订出相应的科学合理的对策。

在阳光下、在操场上、在音乐中、在引导下,全校学生共同习武,这是何等壮观的场景?因此,校园武术并不需要高难度的动作技巧,只要动作和眼神合上音乐的节奏,能用肢体去表现发自内心的感受就足够了。让学生喜爱武术,有效地进行武术教与学,在此过程中,重点围绕以下四点展开研究。

1、鼓励为主,培养自信:通过教师完整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武术并不是那么难,尤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多让他们进行表演,多鼓励和表扬,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已,提高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2、启发引导,领会要诀:武术有其独特的风格与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动作中领悟出精、气、神,结合讲解和示范等多种教学手段(如图解、口诀、课件等),引导学生自主学练,学生基本掌握动作后,指导学生在规范动作的基础上,领会和掌握动作重点。

3、优美示范,感染情绪:在实际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基本动作,教师要通过自己规范的动作,让学生明确动作之间的差别,明白练习一定要投入。在以后的练习中,逐步改善和提高。

4、合作学练,交流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配合,使动作变成自己的“语言”,理解武术精、气、神的内涵。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练习,在交流学练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体会、领悟武术的攻防含义。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计划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从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和场地器材等方面入手作为调查内容,问卷调查以集体纸笔测试的方式进行,问卷实施测试前先与各班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协调,并由本人向受测试对象简单的说明测试内容,并强调问卷是采用无记名的方式作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独立完成问卷。

2、访谈法。通过与学生、任课教师的座谈,掌握教学现状及学生心理需要等方面的情况,综合多方面的情况,便于更准确地分析教学行为差异的形成原因。

3、文献法。认真阅读研究《教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理论。

4、分析法。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从理论上来分析学生对武术学习的行为差异的成因。

5、评价法。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练习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从而得出结论。整理资料,及时归档。

(二)研究计划

20xx年1—3月份,提出研究课题,确定研究对象,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走访了解研究个体综合情况。

20xx年4—11月份,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比较、分析,使得到具有一定代表性、全面合理研究对象教与学现状的资料。为形成科学的分析研究报告做好充分准备。

20xx年12月份,对研究过程资料加以归纳整理,对研究结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形成分析研究报告。

四、课题需要的资源

1、专家指导:市教科所、市区教研室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有效指导,为本课题的顺利、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2、学校对本课题的研究给予很大的支持,为课题组成员提供必要的研究环境,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和培训,提高研究的深刻性、开拓研究视野。

3、有关中小学生武术教学方面的书籍。

4、不同类型学校提供武术教与学的现状资料。

5、研究对象如实填写相关问卷调查表。

6、研究人员充实与保障。

五、课题预期的成果

通过为期一年的研究实验,希望我市的初中武术教学有效地进行,让学生喜爱武术,激发学习兴趣,弘扬传统文化。

开题报告范文 篇20

国外林业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对所有制的研究及评价上。所有制是要解决森林资源产权的主体,回答谁将拥有对森林资源的实际控制能力。以下就是公共管理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讨论所有制问题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利弊,寻求最佳的制度安排。各国对所有制形式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产权、国家产权、共同产权、。

西方学者总体上对私人产权持肯定和鼓励的态度。根据完全竞争理论,私人产权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要和充分条件。由于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所有者不受任何干扰和限制,他可以任意处置其资产,受利益机制驱动,所有者总是将资源用于最高、最有价值的用途,从而对社会利益做出最大贡献。但也有个别人对林业这个特定领域的私人产权安排的效率产生异议。bromley 专门撰文指出,在私人产权形式下,存在着能否保障足够的公共物品和无价格产品供应问题;此外,林业投资的长期性对私人投资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私人在造林、护林方面的积极性不足,存在利用过度和投资不足倾向。

专家们对共同产权制度也褒贬不一。共同产权悲剧理论、乡村林地谬误理论认为,集体劳动有着致命的缺陷,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绩效衡量,在共同产权安排下的成员有偷闲、搭便车的倾向。同时,在这种产权形式下的森林不可避免地会退化,会遭到破坏。解决的办法是向私人产权形式转移。但赞成共同产权安排的学者认为,共同产权可将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经营,以消除为数众多的个人经营战略带来的不利影响;可形成集体力量与外界对抗,排除团体以外他人的干扰等等。

总之,西方产权理论对森林资源的国有化和集中统一控制多持怀疑和批评态度。普遍认为,作为国家代理机构的政府部门并不受利润最大化激励机制驱动,计划并不根据收益状况来制定,因而不会追求从资源中创造最大价值,往往忽略资源发展的投资机会;大量的森林资源国有化常常超出政府实施有效管理的能力,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现实中并不存在一种能尽善尽美地解决所有问题的产权制度安排,那种认为只有某种产权制度是最理想状态的看法正在被抛弃。peter 认为,现实只能是包括一切产权形式的共存或混合状态。

目前,各国实行森林资源多种所有制,而且林权稳定,私有林所占比重大都在50%以上。德国规定,国家建设占用私有林,从国有林划给林份质量相近的同等面积的国有林,或作价补偿。日本为鼓励私人造林,其造林、育林费用由国家补助70%,地方政府补助20%,森林法明确规定法律保障法定的私有林木所有权不受侵犯。其他国家也都对类似情况有相同或相似的规定。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所有权的稳定与转换是影响森林资源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内在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主要林业国家开始重新考虑改革森林所有权政策。andy white等对占世界森林总面积93%的主要林业国家的森林所有权进行了回顾后指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森林的管理和保护是与权属安全和获取森林经济潜力的收益权紧密相连的,政府今后将逐步把经营公有林的责任和权利下放给当地社区。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的《世界森林状况(20xx)》对森林公共管理的权利下放问题进行了专门阐述。截止到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有成效的努力已经加强了当地的参与,提高了当地分享森林收入的比例,从而促使更好地提供森林产品与服务以及提高森林的可持续性。然而,也带来了一些风险与新的问题:

(1)部分地方政府缺乏责任心以及机构能力不足可能导致滥用职权;

(2)财政资源的紧迫需求可能加快毁林的速度;

(3)外部性成本可能落在某个特定区域或社区群体上,而不是落在作为整体的社会上;

(4)新法律可能阻碍资源管理的习惯做法和当地模式;

(5)决策可能没有有效地传达到地方层面;

(6)有些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可能没有得到充分考虑。

开题报告范文 篇21

一.编写目的

《帐目信息》开题报告的编写目的是通过对《银行帐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各模块的分析,确定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块内容,技术方法,明确各模块的功能和数据流,为程序编写定下宏观体系框架。

二.开发背景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计算机大范围的普及,计算机应用逐渐由大规模科学计算的海量数据处理转向大规模的事务处理和对工作流的管理,这就产生了以台式计算机为核心,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开发环境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大规模的事务处理和对工作流的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银行帐目管理之中的应用日益收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手工管理方式在银行帐目管理等需要大量事务处理的应用中已显得不相适应,采用it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势在必行。目前,对外开放必然趋势使银行业直面外国银行巨头的直接挑战,因此,银行必须提高其工作效率,改善其工作环境。这样,帐户管理的信息化势在必行。

在传统的银行帐户管理中,其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繁琐的,帐户管理以入帐和出帐两项内容为核心,在此过程中又需要经过若干道手续,因为整个过程都需要手工操作,效率十分低下,且由于他们之间关联复杂,和的方式各不相同;且会出现信息的重复传递问题,因此该过程必须实现信息化。

我们的系统开发的整体任务是实现银行帐户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目的。

三.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能使新系统达到以最小的开发成本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请求,通过初步调查和系统目标分析,对要开发的银行帐户管理信息系统从技术上、经济上、资源上和管理上进行是否可行的研究。这是一项保证资源合理使用、避免失误和浪费的重要工作。

⊙ 经济上的可行性:主要分析成本与收益、投资效果等。

⊙ 技术上的可行性:要分析技术力量、计算机性能、通讯网络和系统条件等。

⊙ 资源上的可行性:主要指管理、经费能否得到保证。

⊙ 管理上的可行性:如帐户管理水平、数据收集可能性、规章制度健全程度和领导对发展系统的态度。

可行性分析已经写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请领导及有关专家审议,通过后进入了以下需求分析阶段。

四.系统需求分析

用户的主要需求有帐户管理、取款机管理、用户查询、查询统计等几个方面:

(1)帐户管理方面:存款、取款、开户、销户、修改信息、办卡、挂失卡;

(2)取款机信息管理方面:管理员管理查询和维护、客户查询和取款等功能;

(3)用户查询方面:用户希望便于查询自己帐户的信息。

(4)查询统计方面:vip用户统计、atm业务量统计、异动查询统计、持卡总量消费统计、工作量负荷统计等功能。

五.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数据的安全性问题

解决办法为:采用des加密算法;

(2)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二: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解决办法为:使用触发器;

(3)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三:系统查找数据的速度问题

解决办法为:采用哈希算法进行数据的快速查找。

六.系统定义

通过该银行账户管理系统,使银行的账户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达到提高账户管理效率的目的。系统开发的任务是使办公人员可以轻松快捷的完成对账户管理的任务。

1、系统要求:

(1)系统应符合银行账户管理的规定,满足银行相关人员日常使用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

(2)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3)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

(4)尽量采用现有软件环境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效果的目的。

2、系统功能:

系统主要实现了:帐户管理、取款机管理、用户查询、查询统计等功能,

◆帐户管理模块:存款、取款、开户、销户、修改信息、办卡、挂失卡;

◆用户查询模块;

◆取款机信息管理模块:管理员管理查询和维护、客户查询和取款等功能;

◆查询统计模块:vip用户统计、atm业务量统计、异动查询统计、持卡总量消费统计、工作量负荷统计等功能。

七.系统体系结构

在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做系统功能模块图如下:

八.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 20xx ie5.0

开发平台:visual forpro 6.0

开题报告范文 篇22

论文题目:

学院:XX学院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年级(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三网融合”彻底打破了电视的垄断局面,电视业务及其发展模式将面临较大的冲击。多年的积累使电视产业拥有了丰富的内容资源、相对低廉的服务资源、一大批专业的制作团队,以及相关牌照的发放权。在融合发展的环境下,电视媒体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扬长避短,积极制定一系列应对政策,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综上所述,研究电视产业面临的生存现状,探究其寻求发展的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由于“三网融合”对我国电视产业有重大影响,所以相关的研究比较多,综合起来主要是对“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论述。

一、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所面临挑战的研究在“三网融合”环境下,掌握业务优势和渠道优势的电信运营商逐步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向媒体行业渗透,这必将打破现有的媒体竞争格局,将给电视媒体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把此项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比较多。舒芳的《机遇与挑战——论三网融合对电视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指出:由于电信的业务能力大大增强,电视用户资源将受到较大冲击,同时电视业的广告市场会受到很大挑战,传统传输渠道的价值和地位降低,传统电视业务必将受到影响。张海军在《谈三网融合给电视带来的影响》一文中说:各部门之间的竞争不仅有体制上的竞争,还有巨大的商业利益上的竞争,原本在传统媒体格局中处于较为有利地位的电视媒体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激烈的新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新的增长点。崔杰在《解读三网融合下电视业运行体制》中指出:“三网融合”直接威胁广电企业的核心电视业务,使其在三网融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电视传媒缺少相应的市场化运作经验,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转型过程中。此外,电视网络的整和程度较低,这增添了电视在三网融合后市场化运营体制改革的障碍。

二、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所面临机遇及对策研究“三网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电视业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扬长避短,积极制定一系列应对政策,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且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很多。梁小兵在《三网融合系列举措推出将引发电视系统变动》中认为,电视业可借势完成全网整合,在巨大的存量用户的基础上,各地的电视运营商将有可能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营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乃至开展基础电信业务。其次,电视行业投资力度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带来机会。再次,电视将有机会在电信业务上大展手脚。值三网融合之际,电视系统企业除可以继续做互联网接入外,还有可能提供IDC业务、网元出租业务以及VoIP业务,电视业有机会在电信业务上大展手脚。黄升民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产业的发展》中说: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自身网络整合,并转变运营模式,高度重视媒体内容集成和运营,建立完善电视媒体内容集成、分发和运营平台,努力打造数字媒体内容基地,建立内容合作运营机制,逐步从网络管理向媒体内容业务管理过渡,向综合内容提供商的方向发展。吴铮悦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产业的生存之道》中指出:目前电视的一项紧迫任务是大力发展新媒体,积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大力加强媒体性质的功能和业务建设,采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新媒体又好又快的发展。吴升高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传媒体制创新走势》中指出了电视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即事业企业并轨,逐步实行企业体制;打破地域界限,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体制;加快重组并购,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超越分业管理,确立全覆盖的监管体制和手段。从以上研究材料可以看出,大力发展“三网融合”提高我国信息产业整体实力这一重大举措对电视业的影响,成了传媒、业界和各方面专家研究的热点。“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这是由多种原因所决定的,但是,电视业在以此为契机面对挑战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很少有人提及,我将试图着力对此加以探究,为之前研究的不足做必要的补充。

3、选题研究的内容:

该论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所面临挑战的研究

(一)广电产业运营模式的转变

(二)员工配置和技术能力的提高

(三)广电网络业务能力的提升

二、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所面临机遇及对策研究

(一)机遇

1、拓展电视传播的新渠道

2、增强电视传播的互动性

3、扩大电视传播受众群体

(二)对策

1、加快广电网络的改造

2、开办内容新颖的节目

3、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4、选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技术路线: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其次,进一步搜集阅读资料并研读文本,做好相关的记录,形成论题提纲。第三,深入研究,写成初稿。最后,反复修改,完成定稿。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把自己的关键问题用两句话写下即可)

5、研究与写作计划:

20xx年3月8日——4月15日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20xx年4月16日——4月30日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20xx年5月1日——6月30日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形成写作提纲20xx年7月1日——9月30日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20xx年10月1日——10月30日论文修改、定稿、打印、答辩

6、参考文献:

[1]王城伟。浅析广电实现三网融合的发展思路。广播电视信息,20__(1):66—69[2]候宏。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运营战略思考[J]。中国新通信,20__(1):78—80[3]韦乐平。三网融合与3+1行业架构的设想[J]。广播电视信息,20__(2):99—100[4]王峰。浅谈三网融合[J]。中国传媒科技,20__(6):56—58[5]张德华。国内三网融合业务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__(8):33—34[6]刘成付。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__[7]贾凯。关于电视文化的随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__[8]刘成付。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__[9]肖弦奕。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_[10]傅玉辉。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__[11]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_[12]贾秀清。21世纪电视文化生存。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__[13]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南方日报出版社,20__[14]雷建军。视频互动媒介。清华大学出版社,20__[15]索传军。迅速发展中的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和技术。广播电视信息,20__(2):99—100

7、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8、开题审查小组意见:

教研室主任或组长签名:

开题报告范文 篇23

专 业:

论文题目:

学 号:

学生姓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指导教师姓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才能进行论文撰写。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我院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

3、学生选题通过后,选题所需查阅的参考资料及文献查询方向、范围可与指导教师协商;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尽量选择近5年来的文献含[专著、教材、论文]不少于8篇。

4、所有正文内容字号为:宋体,小4号字,行距为22磅。(操作方式:点击功能栏中的格式---点击段落---点击固定值----选22磅行距)

5、标题都为:宋体加粗—4号字,行距为22磅。

6、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xx年11月11日”。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选题目的要明确,充分阐明该选题研究的重要性,说明清楚其理论和实际意义,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建议400字左右

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应结合选题,与参考文献相联系,是参考文献的概括,需要说明国内、国外的发展情况。

3、本选题的研究方法及预期达到的目的

应结合所要研究具体内容,思路明确、清晰,方法正确、到位,有针对性。

4.本选题的参考文献资料

5.论文撰写提纲

拟定论文的结构,即论文分几部分,每一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论文结构完整、逻辑关系合理、拟写的内容与题目一致。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

应从专业角度对选题的意义、难度、创新性、理论和应用价值以及选题的可行性等方面给出评价

是否同意开题: 1、同意 2、不同意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范文 篇24

一、选题意义和背景

计算机的普及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简单的会计电算化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中显得有点逊色了,所以正确运用ERP全方位的控制企业,使得企业的可利用资源合理高效的运用起来是很有必要的,论文开题报告模板。目前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对ERP并不陌生,并且有很多企业在运用它,然而效果却有些不尽人意。其中有些问题是可以避免和解决的,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去解决它,才会收到实施ERP真正的效果。由于去年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冲击很大,由此我想到我国中小企业必须要改变思路,摒弃旧的思想,大胆的改革创新,正确合理的运用ERP,找到自己企业适合的ERP。

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提高管理信息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但是企业人员共同的努力,肯定会开创出适合我们自己的ERP。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的成功率会越来越高,必将带来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通过写这篇文章,让我自己对ERP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对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帮助,同时我相信我国的中小企业能够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更好的把握和运用ERP,让我国的企业在浴火中重生,在未来能更好的发展。

二、参考文献资料

1.郭海佳。ERP在中小企业应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非公经济

2.周玉请。ERP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三、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准备从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必要性入手分析我国企业与ERP的关系,从而引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实施ERP存在的一些大众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建议如何正确实施ERP。

希望能通过写这篇文章能够让自己对ERP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希望能给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管理方面带来一些帮助。

四、论文大纲

1.ERP的概述

(1)ERP的概念

(2)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的必要性

2.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存在的问题

3.解决思路

(1)总体思路

(2)如何正确实施ERP

五、研究方法

初步打算采用因果论证和理论论证,并采用实证和规范分析对文章进行构思,在资源和效益追求优化的理论基础上展开论述。

六、总体安排与进度

本论文将利用14周的时间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周、第二周确定论文题目,并完成开题报告,与老师进行交流。

2.第三周—第七周根据题目和开题报告搜集相关资料。

3.第八周完成初稿,并交于老师批阅,听取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4.第九周二稿完成,并交于老师批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完善。

开题报告范文 篇25

大创就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项目的目的与项目的创新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日益兴旺,汽车的数量也在大幅攀升,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由于倒车系统不完善而引起的交通安全问题尤为显著,而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正是我们做出这样一课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我们的这个设计致力于完善倒车系统,让倒车不再是一种技术活,帮助广大群众以更安全的方式轻松完成倒车毫无后顾之忧。我们所研究设计的这一汽车倒车防撞报警器与以往的倒车雷达相比,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系统电路实现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硬件研究内容:

设计一种汽车倒车防撞报警系统硬件,主要是由控制模块(以单片机为倒车防撞报警系统控制芯片)、发射模块、接收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组成。

1.控制模块设计。该模块全部由单片机控制,超声波发射电路能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发出超声波。接收电路接收到信号之后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 算出车尾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将处理结果送入显示电路进行显示,再按照技术指标的要求由声光报警电路进行报警。

2.系统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的设计。发射电路主要由反向器和超声波换能器构成, 单片机一端口输出的方波信号一路经一级反向器送到超声波换能器的一个电极;另一路经两极反向器送到超声波换能器的另一个电极,用这种形式将方波信号加载到超声波换能器两端, 可以提高超声波的发射强度。输出采用两个反向器并联,用以提高驱动能力。

3.系统显示部分和报警部分的设计。显示器是一个典型的输出设备,应用广泛。简单的显示器是LED发光二极管,而复杂的较完整的显示器应该是CRT 监视器或者屏幕较大的LCD液晶屏。单片机通过端口输出超声波换能器所需的方波信号,同时单片机计数器T0 开始计数。利用外中断口检测超声波接收电路输出的返回信号,使得单片机产生一个中断。这样,计数器便停止计数。单片机把计得的时间差进行运算,进而计算车与障碍物的距离。如果距离小于一定距离,则单片机便给报警端口一个信号,使得报警电路工作,实现报警,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电路断开;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电路导通,蜂鸣器报警。

程序设计内容:

主要采用C语言编写程序。主程序是单片机程序的主体,整个单片机端系统软件功能的实现都是在其中完成的,在此过程中主程序调用了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以及PID反馈算法。程序首先完成初始化过程, 然后是一个重复的控制发射信号的过程,即调用发射子程序,而且每次发射周期结束都会判断在发射信号后延时等待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中断,即是否有回波产生,以便判断程序是否执行中断程序。

项目进程安排和成员分工

项目进程安排:

第一阶段(20xx.9-20xx.10):方案的进一步调研和完善。进行相关的的调查,找出用户的真正需求,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整理和分析,用于产品的研发。

第二阶段(20xx.11-20xx.12):查找相关电子设计作品资料,对该设计的功能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学习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等),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单片机知识,相关电路知识,机械体的连接和镶嵌知识,语音信号知识等)。

第三阶段(20xx.1-20xx.3):基于单片机的汽车倒车防撞报警系统设计和研制 。控制模块(以单片机为倒车防撞报警系统控制芯片)、发射模块、接收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各硬件模块的设计与研究,相关软件程序的撰写以及仿真验证。

第四阶段(20xx.4-20xx.5):基于单片机的汽车倒车防撞报警系统的加工、系统各功能模块的集成。此阶段内容主要包括基于单片机的汽车倒车防撞报警系统的加工完成和传感系统、控制系统的安装完成。

第五阶段(20xx.6-20xx.7):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撰写研究报告。此阶段进行系统的调试和进一步的完善工作,撰写研制、研究报告,进行项目的鉴定和成果的验收,以及成果的批量生产和推广。

成员分工:

主体控制程序的编写工作主要由本项目组负责人张翰文承担;

硬件材料和工具制作的相关工作由本项目组成员万旭和赵文凯负责;

材料收集以及前期调研工作由本项目组成员孙丹和魏茹瑾完成。

开题报告范文 篇26

题 目: 某国税局办公大楼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给水排水工程 指导教师:

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xx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1、引言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是战略性的社会经济资源。水是生命的摇篮,生物的进化就是从水生向陆生发展的,人类的发展也与水密切相关。人类的古代文明发源地都在河谷地带。在人类历史上,从依山傍水而建成的古代城市,到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我国目前有15个省人均水量低于严重缺水线。其中有十个省市区的水量低于生存起码标准,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1]。与此同时,我国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根据20xx国家统计数据,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37.0亿吨,比上年增长2.4%;COD排放量为1428.2万吨,比上年增长1.0%,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含量越来越多,水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2]。当前我国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困扰国计民生,而且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一现状,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筑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总用水量中,建筑用水比例逐年增加,使得建筑节水问题不容忽视。建筑给排水在建筑耗水中所含的内容主要有:居民生活及从事工艺、生产、游乐、环境卫生、绿化、水景等活动的给水、排水、消防、热水、回用水等等需要的水。建筑节水作为国家节水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现代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中显得极为重要并且任重道远。

1.1 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水资源的浪费途径

目前,建筑给排水系统水资源的浪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 超压出流造成浪费;

2) 热水供应系统循环方式选择不当造成浪费;

3) 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造成浪费;

4) 消防加压贮水系统选择不合理造成浪费;

5) 中水综合利用率不高造成浪费;

6) 管道、阀门及其他给水配件等泄漏造成浪费。

为改变这一现状,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采取多种措施来达到节水的目的。建筑节水有三层含义,一是减少用水量,二是提高水的有效使用效率,三是防止泄漏。针对以上水资源的浪费隐患,分别从给水系统,消防系统,节水卫生器具和开发利用第二水资源等各方面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

2、建筑给水系统的节水措施

2.1 合理分区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应根据使用要求、材料设备性能、维修管理、建筑物层数等条件,结合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合理确定。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住宅、宾馆、医院宜为300~350Kpa;办公楼宜为350~450KPa[3]。对于一个具体工程来说,最佳给水分区压力值可以通过优化设计确定,必须考虑建筑物的层数、层高,水泵的性能以及室外管网的压力。

2.2 供水方式

我认为在市政管网不能满足用户供水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水箱供水方式。无论是水箱独立供水,还是各水箱联合供水方式,比如:水泵—水箱供水方式、水池水泵供水方式等,它不但供水可靠,而且水压稳定,因而各配水点的压力波动很小,有利于节水。

2.3 减压措施

在给水系统中合理配置减压装置是将水压控制在限值要求内、减少超压出流的技术保障。

1)减压阀,它是一种很好的减压装置,可分为比例式和直接动作型。前者是根据面积的比值来确定减压的比例,后者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压力减压,当用水端停止用水时,也可以控制住被减压的管内水压不升高,既能实现动减压也能实现静减压。实践表明,减压阀具有较好的减压效果,可使出流量大量降低。

2)减压孔板和节流塞,减压孔板相对于减压阀来说,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少,管理方便。实践表明,节水效果相当明显。但减压孔板只能减动压,不能减静压,且下游的压力随上游压力和流量而变,不够稳定。另外,减压孔板容易堵塞。可以在水质较好和供水压力较稳定的情况下采用。节流塞的作用及优缺点与减压孔板基本相同。适合在小管径及其配件中安装使用。

3)采用节水龙头,陶瓷阀芯节水龙头和普通水龙头在全开状态下,前者的出流量均小于后者的出流量。即在同一压力下,节水龙头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从3%~50%不等,大部分在20%~30%之间。在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的地方,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大。因此,应在建筑中(尤其在水压超标的配水点)安装使用节水龙头,减少水量浪费。

4)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两者分别单独设置,在高层建筑给水设计中宜把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两者分别单独设立,因为两种给水系统对水压的要求不同。按规定:生活给水系统按静水压力不大于300kPa~400kPa分区为宜,消防给水系统按静水压力不大于800kPa分区为宜[3]。故若按消防要求水压值分区时,将使得生活给水管道超压而造成超量供水等问题;若常年用减压阀降压节流,又势必造成电能浪费;若按生活给水水压要求分区,则会相对增加水泵机组数目。所以,无论从节能节流,还是节约工程投资、运行管理方便的各个角度来看,均应把生活和消防给水系统分开设置。这样便于合理确定各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的压力值,避免造成能量浪费。

2.4 热水循环供应系统

在实际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应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大多数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主要体现在开启热水装置后,不能及时获得所需要的使用温度的热水,而是要放掉部分冷水之后才能正常使用[4]。这部分冷水,未产生应有的使用效益,因此称之为无效冷水,也就是浪费掉的水。这种水流的浪费现象是设计、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在设计中未考虑热水循环系统多环路阻力的平衡,循环流量在靠近加热设备的环路中出现短流,使远离加热设备的环路中水温下降;热水管网布置或计算不合理,致使混合配水装置冷热水的进水压力相差悬殊,若冷水的压力比热水大,使用配水装置时往往要出流很多冷水,之后才能将温度调至正常。同一建筑采用各种循环方式的节水效果,其优劣依次为支管循环、立管循环、干管循环,而按此顺序各回水系统的工程成本却是由高到低。修订后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xx)第5.2.10条提出了两种循环方式,即立管、干管循环和支管、立管、干管循环.取消了干管循环,强调了循环系统均应保证立管和干管中热水的循环,对节水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新建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选择循环方式时需综合考虑节水效果与工程成本,根据建筑性质、建筑标准、地区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支管循环方式或立管循环方式,尽可能减小乃至消除无效冷水的浪费。

3、消防系统的节水措施

消防加压贮水系统选择,以区域集中消防加压贮水系统取代各建筑物中的单个消防加压贮水系统,对于高层建筑群或小区应尽可能共用消防水池和加压水泵,消防贮水量应按其中最大的一座高层建筑需水量来计算。这样,既可避免消防加压给各建筑设计带来的诸多技术问题,又可以节省工程建设和设备投资,降低运转费用,便于集中管理,同时可避免多座贮水池的定期换水而造成的浪费。

4、新型节水卫生器具的应用

一套节水型的'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对水资源的节约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节水的效果,所以在选择时,除了要考虑价格因素和使用对象外,还要考察其节水性能的优劣。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是建筑节水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高科技社会,新型节水水龙头、节水型马桶、节水型洗衣机等已推出。

4.1 新型节水型水龙头

以瓷芯节水龙头和充气水龙头代替普通水龙头。在水压相同条件下,节水龙头比普通水龙头有着更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为30%~50%,大部分在20%~30%之间,且在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的地方,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大[5]。因此,应在建筑中(尤其在水压超标的配水点)安装使用节水型水龙头,以减少浪费。

4.2 节水型马桶

使用小容积水箱大便器。目前我国正在推广使用6L水箱节水型大便器。设计人员应在保证排水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建议用户使用小容积水箱大便器。也可以参考国外的做法,采用两档冲洗水箱:两档冲洗水箱在冲洗小便时,冲水量为4L(或更少);冲洗大便时,冲水量为9L(或更少)。

开题报告范文 篇27

论文题目:中国高技术产业地理集中度的实证研究

学院:

学号:

学生姓名: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文章的创新点

1、选题目的

本文选题目的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了解产业地理集中的相关理论和高技术产业的相关知识;第二,将产业地理集中的相关理论运用于高技术产业;第三,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区域政策。

2、选题意义

国内外学术界对产业地理集中度的研究比较充分,对地理集中度的测度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但是,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传统的制造业上,很少有学者将产业地理集中的相关理论应用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上。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全球化、信息化、工业化的不断渗透,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对高技术产业布局特征及规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将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的写作希望能通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子产业的地理集中进行实证研究,以全国及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xx年—20xx年高技术产业及其子产业数据为样本,对该时间跨度内我国高技术产业及其子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和CR指数进行测算,借此分析我国十余年来高技术产业地理集中度的时空变化趋势,并提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区域政策。

3、本文的创新点

将地理集中度应用与高技术产业领域,此类研究在国内还极为少见;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创新性的利用协方差来计算区域基尼系数;此外,本文还采用了空间变化趋势和时间变化趋势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产业地理集中研的究成果丰硕。Krugman(1991)采用区位基尼系数测量了美国XX6个三位数的地理集中度,发现低技术产业在空间上更为集中。Ellison和Glaeser(1997)设计了测度产业地理集中的的指标EG指数,并计算了1987年美国两位数、三位数和四位数产业在州、县等空间单元的EG指数,来测度这些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发现几乎所有产业都有一定程度的地理集中,对给定的空间尺度,产业分类越细,产业在空间上越集聚;对同一类产业而言,空间尺度越大,集聚态势越显著。Amiti(1998)计算了EU十国的三位数水平的27个产业的基尼系数以及五国65个行业的基尼系数,检验了1968—1990期间欧洲的工业地理集中的变化情况,并得出在欧洲产业中间投入强度与其地理集中程度成正相关的结论。Maurel和Sedillot(1999)设计了新的指标(MS指数)来研究产业的地理集中,并测算了法国四位数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发现273个产业中,有2XX个产业的MS指数大于0,分布比较集中。

在国内,今年也兴起了一股研究产业地理集中的热潮。粱琦(20xx)计算了19xx年、19xx年和20xx年中国工业的24个行业的基尼系数值,分析了这些产业地理集中的变化趋势。杨宝强(20xx)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分别按省级行政单元和东、中、西三大区域但愿对中国19xx年和20xx年三次产业的地理集中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三次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仍然很低。罗勇和曹丽莉(20xx)利用EG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业19xx、19xx、20xx、20xx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王业强和魏后凯(20xx)采用中国31个省区市19xx—20xx年制造业行业数据计算了区位基尼系数、SP指数和MHHI指数,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表现出明显的地理集中现象,绝对地理集中和相对地理集中并存,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变化趋势。贺灿飞和谢秀珍(20xx)的研究较为完整系统,他们采用区位基尼系数测算了19xx—20xx年中国各省区两位数制造业的地理集中情况,发现大多数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区域分散而在90年代趋于集中,大多数省份产业结构总体上趋向多元化发展。张文彬和黄佳金则利用熵指数,考察了我国制造业在19xx—20xx年地理集中度的时空演变情况,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行业地理集中度上升。

2、国内外对该论题研究的发展趋势

产业地理集中或产业集聚、专业化与集群是几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魏后凯)。在国外,自Krugman(19xx)起,Ellison和Glaeser(19xx)、Amiti(19xx)、Brulhart(1998)、Haaland(19xx)、Midelfart(20xx)、OvermanHenry(20xx)、NikolausWolf(20xx)等人在该领域做了大量。

相比而言,国内关于产业地理集中的研究比较晚,但近年来已成为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科的热点问题,表现为近几年来,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研究越来越系统。

三、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主攻方向

论文主要是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阐述地理集中度的相关概念及其测度,并将其应用到我国的高技术产业,为该产业的发展提出科学可行的政策建议。

2、主要内容

本文对国内外产业地理集中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系统地整理了定量测度产业地理集中度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利用数学和统计知识,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基尼系数和CR指数进行定量的计算,以此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格局的时空变化趋势;构建数学模型,研究高技术产业地理集中度与产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建议。

3、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数学建模和数理统计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突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证分析相结合,力求研究成果具有理论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开题报告范文 篇28

一、选题意义

社区是管理一定区域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社会自治组织,因而自然承担了基层调解的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房屋租赁、邻里关系、经济债务、损害赔偿等公民之间有关人身、财产权益生发的民间纠纷日益增多。社区调解可以及时疏导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再者社区调解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以国家法律和社会伦 理道德为依据,通过调解组织耐心细致的说服和劝导工作,促使群众在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中,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消除隔阂、增进团结、维护稳定。调解工作要力求及时、公正,傲到以法服人,以理劝人,以情动人,使公民明法识理。但是由于社区调解制度的不完善、调解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社区调解的效果差,形式化的一种现象。这对于社会安定是极为不利的。

社区调解制度生长于我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背景下,对于我国转型期发展民主法治、构建和谐社区具有重大意义,它是社会主义调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又具有独特的功能与特点,如何做好社区调解工作,把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促进社区邻里和睦,维护社区安定团结的局面,是当前社区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认识到社区调解的弊端所在,才能更好的进行社区调解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垫定基矗

二、方案拟定与分析法

本论文准备结合课堂所学理论和实习过程中的实例,从以下几方面分析论题:

三、社区概述

三、如何进行改进

(一)加快组织体系建设。

(二)创新社区调解工作管理机制。

(三)提高调解工作人员素质。

(四)切实发挥“合力作用”。

四、实施计划

XX年.12.01——XX年.12.10论文选题

XX年.12.11——XX年.12.20开题报告

XX年.12.21——20__.01.20撰写初稿

20__.01.21——20__.04.25论文修改

20__.04.26——20__.05.10论文定稿

20__.05.11——20__.05.25论文答辩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