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八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教案设计【优秀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的
一、理解本文说明事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二、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语言的重要性。
三、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设想
一、安排二教时。
二、紧紧抓住说明文的基本特征的主要内容: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介绍知识,理解说明的方法;防止因旁征博引而出现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现象。
三、理解本文准确用词的特色。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二、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提问:课前预习,文字上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如学生无问题,不必多花时间。)
导言。茅以升是我国的桥梁专家,三十年代曾成功地设计建造了有名的钱塘江大桥,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他对石拱桥是这样评价的: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这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具体地为我们介绍这两座的大桥以及有关的知识。
二、教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第一、二、三、四段。提问:预习时,要求制作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读课文以后,填写前两项(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勺,填得怎样了?抽查,评价,出示小黑板,根据小黑板所填的前两项内容,共同订正。指名读课文第五段,利用小黑板示范,引导填写赵州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的内容。分散读第六段,示范,5;导填写关于卢沟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勺的内容。提示:第五、第六段里,除了介绍两座石拱桥的结构似外,有哪些关于外形方面的介绍的句子?学生看课文回答,明确:第五段有拱上加桥,……美观,有全桥……饮涧;第六段有每个柱头上……惟妙惟肾‘。提示:这两段以外,还有哪些?还有第一段的比喻,第七段的整段介绍。结论:由此可见,中国石拱桥本身的特点就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而卢沟桥还有它自己与众不同的情况,范读第八段,引导理解:卢沟桥的纪念意义和历史事实。提问:中国石拱桥为什么能有光辉的成就呢?它的发展又是怎样呢?分散读第九、第十段,然后引导学会抓课文主要内容。第九段介绍成就的原因:首先,……智慧,其次,……传统,再其次,……石料。第十段介绍发展的情况:这段中间四句,用事实证明,全班朗读解放后,……150米四个句子。
小结(指导边看课文边在书上的某些段本写明要点,并在一些句子下边标单横线,不要离开课本抄黑板):
1、全文的层次:(1)介绍石拱桥外形特点(用比喻)。_(2)总述石拱桥特点(不但外形优美,而且结构坚固)。(3)引用古籍证明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并点出将要介绍的事物的具体对象。(4)分述之一,从历史、结构、外形的设计者全面介绍赵州桥。(5)分述之二,全面介绍卢沟桥:具体数字一结构(河堤冲毁,桥却从没出过事)一形式(每个柱头上……惟妙惟肾’)一赞语(世界上独一无二‘勺一景点(卢沟晓月)一特有的纪念意义(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6)总说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7)综述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成就和桥梁事业的新发展。全文层次分明,合理地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2、段落的条理:介绍赵州桥,先总写历史(建造年代古,使用时间长),结构,外形,设计和施工特点,然后分四点作具体说明,又用评价的句子作结(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这样,在段落内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就使介绍的内容很有条理地编排出来。由此可见,不论在全文的整体中,还是在段落的局部中,总一分一总能够使文章的内容编排得很有条理,总一分一总之间的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密不可分的结构关系。提示;第九段的写法,是不是总与分的结构关系呢?回答,明确:这一段是用疑问句开头,提出问题,然后按主次由人到物作说明,没有总结的句子。这在表述上也是另一种有总有分的方法。
提问:《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它传播厂有关石拱桥的哪些知识?试从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来理解。提示课文句子: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3.桥(卢沟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4.大拱的两肩上,一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5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议论,回答,明确:l.传播石拱桥的结构知识。2.传播石拱桥的历史知识。3.传播卢沟桥的结构知识。4.传播赵州桥的结构知识。5再现卢沟桥形式的优美。
小结: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传播有用的知识的文章。上边五个句子,就是从结构、外形、历史各方面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现在先初步了解;以后还要进一步探讨。
三、布置作业
思考,上边举出的五个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述方法,再在全文中找出与它们相同的表述方法。
复习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常用的说明方法。
二、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与记叙文的区别。
三、写说明文要准确运用语言。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提问:上一节课举例的五个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述方法?回答,明确:1.运用比喻;2.引用古籍;3.用数字;4.解说;5摹写。(板书)提问:文中还有与这些句子表述方法相同的句子吗?思考、议论,准备回答。
二、教读课文
引导:学生思考、议论后,指导根据课文回答。(板书)
1、用数字:第四段,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第五段,说明赵州桥的外形、规模。第六段,说明卢沟桥的外形、规模。第十段,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和石拱桥的发展。
2引用古籍;第七段,马可·波罗的游记,赞美卢沟桥,唐代张骂的《朝野企载》写卢沟桥的外形。(这主要是引用,而引用的句子恰好是比喻句。)唐代张嘉贞的《安济桥铭》写桥的设计。
3、比喻:第一段,写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解说;第二段,说明石拱桥的历史、形式、构造和作用。第五段,先比喻赵州桥洞像一张弓,然后作解说,两种方法结合,说明设计的效果。
小结:(一)用数字、引用有关资料、解说、比喻,都是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和比喻原来属于修辞的范畴,而在说明文中引用起着言之有据的作用,比喻又能形象地说明介绍的对象,也就约定俗成地作为说明方法来看待了。解说,是对事物作必要的阐述,也就是阐明事理(如本文的第二段)。(二)说明方法,还有:判断,例如,本文中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等句子。判断要注意的是必须给人以明确的概念。绘制图表,能使说明的对象有系统、有条理、一目了然(上一节课已实践过)。比较,例如,第六段中写永定河水发,来势很猛,常冲毁河堤,但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这就使人印象鲜明。举例,例如,在我国的石拱桥中,举出了赵州桥、卢沟桥,最有代表性。(三)除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外,还有下定义的方法,待以后有机会再举例子说明。(四)至于摹写,只是为了对事物特征作直接介绍,使人容易认识,它并不像记叙那样是为了给人以感性的形象,也用得少,并不把它作为。说明方法来看待。(补充板书)总之,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作用……,阐明事理,使人们对事物有个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这就是说明文的特征。
《中国石拱桥》就是符合说明文特征的典范。理解说明文的特征,并用《中国石拱桥》印证,就可以明确,说明文同以记叙、描写手法为主的记叙文有着明显的区别。
提示:说明文要准确说明对象,必须重视语言的运用,要做到恰到好处。例如,第三段中说到旅人桥,用大致、可能,是根据在写作文时仅仅能占有的资料,还不可能有更确凿的证据。如果去掉大约、可能,就变成绝对的结论语气了。又如,第二段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是从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是由外表到内在,由感性到理性来写的,这就准确地写出人对事物认识的规律,词语次序,不可移动。试从文中再找出一些语言运用准确的例子来。学生看课文,议论,准备回答;教师巡回,了解,指导。提问。回答,明确(举例):第三段,几乎限制到处都有,既表明石拱桥多;接近于到处都有却又不是到处都有。第五段,在当时可算…··,从时间上相对地说,不犯绝对的毛病。第九段,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省、巧、高三个字,不仅用得准,而且用得精,位置决不能变动。
小结:说明文中准确运用词语,保证了文章内容的严密性,达到预期的说明效果。
三、当堂巩固
指名朗读。要求;熟悉全文,加深印象。朗读时,要充分利用课文上的注音,不要脱离课本而板书注音。陡、墩)等课本上无注音,可作补充。
四、布置作业
(一)体会下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出现比较早。
2这座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3、其中最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二)介绍赵州桥四个特点,第二点同第三点能不能互换?
(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三)积累·联想的内容,可让学生自学,互查。
板书设计(一)
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
│桥名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结构特点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一)全桥只一个大拱,长374米,桥洞像一张弓(二)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近拱圄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
卢沟桥位于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板书设计(二)
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
1、数字说明(应当正确无误)
2、引用说明(古今资料,科技书刊)
3、比喻说明
4、解说说明(阐述事理) 5.判断说明
6、图表说明
7、比较说明
8、举例说明(有代表性)
9、定义说明
一、导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愚公移山》注意:这首歌曲反映的主人公是谁?从中你有何感悟?
二、板书课题并简析:
1、愚公移山属于什么类型的短语(主谓短语);课题向我们交代了故事的_ _,初二语文教案之《愚公移山》(第一讲)行宫中学黄玉中。
三、展示教学目标:(幻灯)
1、复习文言文的一般学习方法;
2、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二两段的理解性阅读。
四、范读课文(注意:字的正确读音、句的分断)
1、范读:
2、完成课本中的预习练习:
五、根据预习谈谈对课文大意的理解(自由发言)
六、对课文第一段进行理解性阅读:
1、女生齐读,男生指正:
2、幻灯打出文中重要字词,让学生根据预习回答:方、万仞、本、河阳
3、思考:(幻灯)
(1)体会"本"在文中的作用
(2)用一句话概括本段
(3)体会本段在文中的作用
4、课堂责疑:
七、对课文第二段进行理解性阅读:
1、男生齐读,女生指正:
2、幻灯打出文中重点字词,让学生根据注释和预习回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幻灯)思考题: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根据愚公的提议,设想可能达到怎样的前景蓝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愚公移山的难处主要有哪些?(提示思考角度:愚公本身的因素/山的因素/路途因素等)
(4)文中提到"孀妻"、"遗男"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愚公移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移山之举深得民心。
(5)其妻献疑的出发点是什么?--是想让丈夫充分认识到移山的复杂与艰巨。
4、分小组讨论
5、集体讨论:
6、归纳小结:
八、课堂责疑:
九、布置作业:(练习卷)
教后感:|
附记:|
愚公移山练习卷
一、默写《愚公移山》第二段:
_。
二、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字:
惩_险_塞_迂_汝_
面_如┅┅何_箕畚_始龀_反_ 2、翻译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翻译:_。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翻译:_。
(3)杂然相许。翻译:_。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翻译:_。
3、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愚公移山的最终目的是_;愚公移山的艰巨性主要体现为:_/_/_。
4、愚公之妻献疑的出发点是:_。
5、强调"孀妻"、"遗男"的目的是_。
三、预习完成:
初二语文教案之《愚公移山》(第二讲)
执教:行宫中学黄玉中
一、检查作业:
二、齐读第一、二段:
三、导课:同学们,昨天我们了解了愚公移山的艰巨性、原因以及邻人的帮助,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愚公移山坚信能把山移掉的信心之源--
四、展示教学目标:(幻灯)
1、对课文第三四段的理解性阅读,了解愚公移山的信心之源和结果;
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
3、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提高,教案《初二语文教案之《愚公移山》(第一讲)行宫中学黄玉中》。
五、对课文第三段进行理解性阅读:(幻灯)
1、女生齐读课文第三段:
2、幻灯打出课文要求学生根据注释与工具书翻译课文: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3、集体翻译:
4、幻灯打出思考题,分组讨论:
(1)"笑"与"长息"分别有着怎样的含义?
(2)文中智叟嘲笑愚公的理由是什么?愚公反驳智叟的理由是什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从两个人的对话来看:两个人分别从哪一个角度看问题?分别是怎样的人?--愚公:发展/是一个有长远目光和坚定意志的人
--智叟:静止/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
(4)这场争论最终以谁的失败而告终?(理由是什么?)
--智叟(理由:河曲智叟亡以应)
(5)比较愚公之妻与智叟的话,分析两人的态度的不同。
--两个人虽然都反对移山。
但愚公之妻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从"献疑"中可以看出她完全是出于关心与担忧;而智叟的目的则完全是嘲讽愚公移山之举。
(6)你怎样看待愚公移山这件事,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不受限制)
(7)你对本段还有什么高见或有什么疑问要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吗?
5、集体讨论:
6、归纳:
六、对课文第四段进行理解性阅读:
1、翻译课文:
2、思考思考题:
思考题:这一部分是故事的什么部分?(高潮)本段借助深化结尾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通过惊山神、感天帝赞扬了愚公的宏伟抱负和坚毅精神。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人定胜天"的美好理想和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
3、讨论回答:
4、归纳:
七、课堂责疑:
八、归纳小结课文:
九、布置作业:(练习卷)
教后感:|
附记:|
《愚公移山》练习卷
一、给加点字注音:
穷匮_亡_汝之不惠_ _
陇断_冀_一厝朔东_ _
二、解释加点字:
笑而止之_毁山之一毛_虽我之死_
其如土石何_其妻献疑曰_穷匮_
汝心之固_固不可彻_汝之不惠_
三、阅读理解: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一)"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中的"毛"应解释为:_,用该字该意组一个成语:_。
(二)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
1、_通_解释为:_ 2、_通_解释为:_
(三)本段文字属于故事的_部分,大意为:_。
(四)选文中的"笑"和"长息"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笑"表现了智叟_;
"长息"表现了愚公_。
(五)因为愚公的年龄将近九十,因此智叟把"_"作为理由阻止愚公移山,他的话句句有_语气。但愚公先斥责智叟的"固不可彻",后_智叟的理由,他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其理由是_,结果愚公取得了辩论的胜利,文中的"_"一句就证明了这一点。
(六)请默写出愚公之妻"献疑"的一段话:
_ _
(七)比较愚公之妻与智叟的话,谈谈它们的异同:
_ _
(八)以愚公的长远眼光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的用意是:_
(九)你怎样看待愚公移山这件事,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文中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
2、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从小就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故事──愚公移山。那就让我们在上课文之前,先回忆一下这个故事。请看 Flash《愚公移山》。
二、重点文常
1、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经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文体: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
三、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解释全文,有问题的一会儿质疑。
2、学生质疑,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
四、理解全文
1、愚公家周围环境如何?他为何要移山?移山有什么好处?(尽量用原句回答。)
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移山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移山有何困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困难有山高大、面积广、年老力衰、移山人少、运土石工具简陋,往返路途遥远。这样写的。作用可以衬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
3、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长远的,发展的观点。
4、思考: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明确: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5、思考: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
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再次表现出愚公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智叟不智,愚公不愚,愚公实智,智叟实愚,这正是寓言给两人取名的用意。
6、不是智叟一个人对移山产生了质疑,还有愚公的妻子,那么,愚公妻子的态度和智叟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请你找找文章中的描写,比较分析。
学生讨论,明确:
愚公妻:
称呼: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
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心)
且焉置土石?(献疑)
智叟:
称呼: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7、这则寓言有何寓意?
明确:告诉人们,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任何困难都可战胜。
8、问:为什么用这个神话结尾?
讨论并明确: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9、全班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通过愚公的成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七、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愚公妻:
称呼: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
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心)
且焉置土石?(献疑)
智叟:
称呼: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总体思路设计
一、预习准备阶段(早自习读)
1、10分钟掌握作品出处,解决生字词,达到顺读全文;
2、10分钟后让一至二名学生试读,其它同学听后帮助纠错;
3、10分钟了解文章大意,将小组疑难问题在前后黑板上写出,班内共同解决;
4、15分钟争取背过文章第三段,先完成的到侧面黑板上去写;
二、预习课(一课时)
1、10分钟内,早自习没写课文背诵的同学到侧黑板上去写;
2、与此同时,前三个组在前黑板上分工写一二段译文,后三个组在后黑板上分工写三四段的译文,写完后互看互改;
3、5分钟让侧黑板完成的同学看前后黑板上的译文,前后黑板上完成的同学到侧黑板纠错;
4、20分钟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研读课文,做好预习笔记;
5、10分钟排演课本剧,交流预习收获,交换整理预习笔记;
三、展示课(一课时)
1、10分钟科代表在侧黑板检测AB组同学重点注释,其它同学在前后黑板写与本课有关的展示内容;
2、5分钟教师点评,学生在小组内进一步准备展示内容;
3、20分钟学生自由展示;
4、5分钟教师总结或学生概括本节收获;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速读(注重文言文的第一感知,作好圈点)
1、了解文章出处
列御寇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人
措施:查找工具书,了解即可ke 2、解决生字读音
惩山北之塞()魁()父箕()畚()穷匮()孀()妻
冀()州始龀()一厝雍()南
措施:结合课下注释,查找工具书,可采用板示的形式。
二、细读(掌握文章的大体意思,解决个别疑难)
1、解词疑难例举
方()七百里以()君之力笑而止()之曰河阳()之北
达于汉阴()
2、译句例举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③甚矣,汝之不惠
④其如土石何?
措施: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讨后,将问题写在黑板上,共同解决。
3、学生翻译(随堂检测)
三、研读(文本分析,总体把握)
1、复述故事
2、了解结构
第一部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
第三部分: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
第四部分:写愚公的愿望得以实现。
3、结合语句分析愚公、智叟形象。
措施:以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整理在预习笔记上。
4、写作特色
①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可在后面的课本剧中体会)
②语言生动形象
如”跳”既写出了小孩子那种高兴的神态,又侧面写出移山的行动得到了人们的支持,说明移山是广大人民的愿望;”笑”把智叟对愚公的讥笑神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献疑”说明其妻对愚公的关心和支持。
③对比手法
如愚公智叟命名的对比,二者对移山态度的对比;京城氏之子与智叟态度的对比等等
措施:本文的写作特色部分,教师应做好相应的预习指导;
也可将研读部分分到六个小组去重点研究,以提高预习的效率。
四、创读(独特感悟,情感展示)
1、排演课本剧
2、多角度深入分析故事的寓意
教师储备思路:
①人定胜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
②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
③志当存高远;
④躬亲实践,莫纸上谈兵;
⑤少说多做;
⑥心诚则灵;
⑦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要想成功,
⑧敢于迎接挑战;
⑨除了奋斗,别无选择;
⑩团结就是力量;
3、提出质疑:当今社会我们还要不要像愚公学习?
措施:创读部分让学生从其中三项中选择其一,或排演,或质疑,或分析,但在预习笔记上都应有书面材料,如排演的导入语、结束语、质疑中阐述观点的论据,分析寓意的小写作。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课前检测
措施:让各语文组长和科代表在侧黑板及外黑板抽测部分同学的重点字词;
与此同时,组内其余同学可到前后黑板设计好自己的板面。
二、导入新课
措施:在多媒体上事先搜集《愚公移山》的歌曲,课前放给同学们听,形成浓厚的课堂氛围;
教师可发动学生来设计导入语。
三、准备展示
措施:学生在组内进一步搞好合作,教师可稍做指导。
四、文本及情感展示
措施:教师做好展示指导及必要的点评,尽可能让学生先展示与文本有关的内容,后谈体会感想等。
五、教师知识储备(略)
六、教师总结本课,做好对学生的育人工作。
愚公移山(预习)课堂实录
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徐立峰
(课前学生板示课题、课型及本节目标)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科代表导入:《愚公移山》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其中讲述了一个叫愚公的老头为了使自己出行方便,誓将太行王屋搬走而挖山不止,最后终于感动上天助其成功的故事。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兴趣了解它的内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本节课的预习指导–
生:(齐看黑板,争抢读出)
1、速读:了解作者,圈点疑难;
2、细读:疏通文意,讨论交流;
3、研读:深入分析,总体把握;
4、创读:独特感悟,情感生发。
师:同学们不光能读出,而且要知道老师出示的目标有何用意。
生:我认为老师还是想按原来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四部曲,即:读-译-析-诵来安排这节课的。
生:可是在老师出示的本节目标中没有”背诵”,因此我认为这节课不要先急于背过这篇文章。
生:对,我认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是在通读顺译的基础上,完成对文章的品评赏析。
生:我认为还应该再补充一点,就是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学文贵有所获”,我们应该在预习笔记上将自己的感悟及时的记录下来。
(其他生默许)
师:”得之以鱼不如得之以渔”刚才的几位同学能够将老师的预习设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说明这些同学不仅想学会知识,而且做到了会学知识,值得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先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速读课文后,小组合作完成对于作者、作品的了解及字词疑难的解决,做到能够顺读本文。
(同学们快速读文,5分钟后在小组内由组长分工分别查找工具书、教辅材料及其他资料,很多同学都是自己向组长主动要求)
生:我和常璐来查找关于作者的简介。
生:我和刘倩来查本作品的出处。
组长:其余的几个名同学我们分开来查找本文的生字词。
(有学生先查到后,主动到黑板上去写,其他生做好记录)
生(写):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列子》。
生(写):《列子》全书共载134则,大部分属于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生(写):塞se(阻塞)sai(塞住)魁kui父遂sui荷he箕畚ji bei孀shuang龀chen
溃败匮乏反馈希冀双翼
(有学生主动站到教室前面边写边说)
生:我还了解到出自《列子》的一个成语:杞人忧天。讲的是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要崩塌下来将无处藏身,因此愁得觉也不睡,饭也不吃。后来就用这个成语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生:我还读过《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也出自《列子》,告诉我们片面看问题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作者情况并解决了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能够联系到多音字和形似字,这一点做得非常好,下面由同学们自由来读一读课文。
生(抢先一步到教室前面):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生:我来给刘晓同学纠正一个错误,应该是聚室而谋(mou)。
刘晓:谢谢杨沙同学!
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亡以应。
生:张洁同学在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时断句不太准确。
生:操蛇之神闻之–无陇断焉。
(上课15分钟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试着疏通文意)
师指导:我们在能够做到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还要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先试着自己翻译,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疑难问题,解决不了的可以写在侧黑板上,但一定要注重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感知,落实到每一个字词,学会圈划勾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5分钟后教师集合各小组长分配不同任务)
师:一至三组重点研究一二自然段,四至六组重点研究三四自然段,每位组长将完成的任务板示在各自的板面上,随后任意点名本组内的成员讲解给大家。
(三位组长为一小组将分到的任务再细分,每组任务更加具体。各组由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去写本组的具体内容,其他成员开始在一起研究一部分,教师在各组之间巡视,了解疑难)
生(小组代表走到老师面前):老师,”甚矣,汝之不惠”是不是应该翻译为”你不聪明真是太厉害了”。
师(走到该小组):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的原则,所以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灵活一些,将其翻译为”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另外这句中的”甚”是形容词作谓语,放在主语前表强调,”之”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翻译。
(先讨论完的同学到黑板上帮其他小组解决疑难,师5分钟后击掌示停,同学们自觉集中到教室前面位置)
一组生: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生(边指边译):太行、王屋两座山纵横七百里,有万丈高。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生(强调重点):在这里”方”指长度,不指周长;
生(补充):”河”在古时是黄河的专称。
生:”阴””阳”用于表山水的位置时,”阳”指的是山南水北,”阴”指的是山北水南。
生:我们不防这样来记,(加手势)假设把我们的教学楼看成是山的话,那么楼的南面能够被太阳照射,故称为”阳&
【教学目的】
1、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3、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读准下列字音:
仞惩塞(惩山北之塞)迂汝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
荷叩箕畚龀匮亡(亡以应)厝朔
2、读好下边句子中的停顿:
⑴惩山北之塞
⑵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⑷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⑸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
二、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
三、订正读音
教师逐一出示写有下列字的卡片(或将下列字集中写在一块小黑板上),请学生个体回答,集体订正。正音时,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字词的意思。为后边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万仞惩山北之塞迂汝曾不能遂荷担者叩石
箕畚始龀穷匮亡以应一厝朔东
四、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
五、读好停顿
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制成卡片,或写在小黑板上),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作一点解说。其间,随时提示学生会借助注释来读,慢慢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六、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七、集体讨论
每一组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全班研究、讨论。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待学生没有问题再提,教师提出下列语句,指定学生说出大意,以检查刚才学生们自译的效果,也是将重点突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若下列有的语句,学生们已提出,此时教师不必再检查。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粗词的意思。
1、方七百里
2、河阳之北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叩石垦壤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甚矣,汝之不惠
8、而山不加增
9、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八、听读课文
教师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不看书。
说明:这个环节,是在前面读、译、议的基础上,通过听读,回忆强化学生对课文文意的了解,也是对前面施教内容的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2、积累文言常识。
〖教学过程〗
一、研究内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
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要紧扣课文内容。要点是:
⑴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⑵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⑶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3、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回答要点: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
5、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6、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二、词语练习
学生做课后练习。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常识。先个体做,后全班订正。有条件的,可适当补充以下内容: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返)
汝之不惠(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无)
一厝朔东(厝──措)
无陇断焉(陇──垄)
三、背诵课文
背诵教材指定的段落“河曲智叟笑……亡以应”。
四、扩展研讨
读练习五第1题。讨论“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1、再背课文要求的段落,直至记牢。
2、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题目:
愚公不“愚”、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山》有感
教学目的:
一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二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三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设想:
从第五册开始,文言文集中编排单元。这给学习文言文带来了方便,也提出了问题。方便的是,集中学习文言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文言语感,以新带旧,学起来比较容易些;问题是,前面四册教材的文言文数量较少,而且与现代文混合编排在一个单元里,可以说,学生对文言文还比较生疏,这又给集中学习文言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前面的准备不足。
因此,五六册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有一个总体设计,由浅入深,遵循学习文言文的规律,按照教材的规定,从诵读训练开始,在“读”上下功夫。然后,再逐渐的深入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去。
读文言文,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好停顿,主要指句中的停顿。一个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连在一起读,不该连在一起读,就决定了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读好句中的停顿,句子的意思也就大致明白了。
熟读能够成诵。背诵文言文的篇或段,也是五六册教学的重点。所以,加强读的训练,有益于背诵。
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按照教材规定,能够领会文句的大体意思,懂得文章的主旨就行了。因此,教学中,不一定要直译课文,大体意思知道了,就基本上达到了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着重指导学生弄懂文章的主旨。
课文中遇到的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意义不同的词,一词多义的词,以至通假字、虚词等,选择重点的,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意义或用法。所谓重点,一般来说,限于课后练习所列的词语。
本课教学目的,依照以上的`认识而制定。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乃至作业,都从教学目的出发,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读准下列字音:
仞惩塞(惩山北之塞)迂汝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荷叩箕畚龀匮亡(亡以应)厝朔
二读好下边句子中的停顿:
1、惩山北之塞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三借助教材上的注释。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教师不予指导。
二、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如是,二人各读一遍。
三、订正读音。
教师逐一出示写有下列字的卡片(或将下列字集中写在一块小黑板上),请学生个体回答,集体订正。正音时,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字词的意思。为后边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万仞惩山北之塞迂汝曾不能遂荷担者叩石
箕畚始龀穷匮亡以应一厝朔东
四、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
[说明]至此,学生已经读了三遍课文,听读了一遍;加上正音(并有释词),可以说,教师借助“读准字音”这一要求,基本上实现了熟读课文的目的。在反复的朗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这就为完成后边的教学环节打好了基础。但这并不算完全达到了“读”的要求,下一步,通过指导“读好句中停顿”,再读课文的重点语句,并为完成“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的进一步做铺垫。
五、读好停顿。
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制成卡片,或写在小黑板上),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作一点解说。其间,随时提示学生会借助注释来读,慢慢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说明]句中的停顿,一般依据句意或一定的语法关系来读,但又不能限制的过于死板。有的长句,可以停顿两次。这里没有标示出来,是为了供施教时灵活掌握。因为读好停顿,一是为了会读文言文,二是为了弄明白句意。初始阶段,不必为究竟在什么地方停顿而纠缠不休,只要明白了句意,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学生随着读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尤其是随着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会慢慢读好句中停顿的。
六、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说明]在前面诵读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意思能够做到大体了解。两人互相研究、讨论,创造了较准确了解课文内容的条件。提倡借助注释来疏通文意,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七、集体讨论。
每一组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全班研究、讨论。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待学生没有问题再提,教师提出下列语句,指定学生说出大意,以检查刚才学生们自译的效果,也是将重点突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若下列有的语句,学生们已提出,此时教师不必再检查。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点词的意思。
1、方七百里
2、河阳之北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叩石垦壤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甚矣,汝之不惠
8、而山不加增
9、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八、听读课文。
教师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不看书。
[说明]这个环节,是在前面读、译、议的基础上,通过听读,回忆强化学生对课文文意的了解,也是对前面施教内容的小结。
以上,可安排一课时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理解本文深刻的喻意。
二积累文言常识。
教学过程:
一、研究内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要紧扣课文内容。要点是①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3、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回答要点: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
5、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6、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说明]这6个讨论题,旨在理解全文深刻的喻意。有两点注意:①学生的回答,不必如教案所写参考答案一样,重要的是看他们的理解。②第5题,学生可能答出反映了“封建迷信”或“作者的思想局限”这一类内容,教师注意引导。
二、词语练习。
学生做课后练习三、四。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常识。先个体做,后全班订正。
有条件的,可适当补充以下内容: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返)
汝之不惠(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无)
一厝朔东(厝——措)
无陇断焉(陇——垄)
三、背诵课文。
背诵教材指定的段落“河曲智叟笑……亡以应”。
方法:给2—3分钟自己背;然后,教师读这段话,学生随之默读(不看书);请若干学生站起来试背,全班背。大约5—7分钟完成。
四、扩展研讨。
读练习五第1题。讨论“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为什么?”
[说明]此题旨在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深化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研讨时间不要过长,注意把握讨论的话题。
布置作业。
1、再背课文要求的段落,直至记牢。
2、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题目:愚公不“愚”、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山》有感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700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住在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儿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们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总体说明】
学文言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课文读得不顺畅,像字音读不准,句中停顿读得不恰当,是不利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
读课文的方法很多。齐读、自读、互读等等,根据课文实际和学生实际选择方法。但是,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有益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我们编写这课教学方案以及其他文言文教案的重要原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