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2023(精选16篇)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组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学校和教务处的工作安排,扎实开展教研工作,积极引导本组教师学习、研究、实践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引导青少年学生做合格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同时,切实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益,营造良好的教研文化,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本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本学期主要工作与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
首先继续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和课程标准,增强依法执教、依纲施教的意识;其次,加强对各年级的教材分析,确保道德与法治教师都能认真研读、熟悉新教材,确保教学质量;同时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教研培训,转变教学理念,做好组内的二次培训工作。
2、落实教研工作
(1)学科组长、备课组长要在开学初期,结合校历安排认真制订好工作计划,做到目标具体、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强化集体备课。每周必须组织-次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发言人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不仅要备课标要求、教学重、难点,还要备学法指导。同年级力求做到统一进度,统-练习,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解决教学问题。
(3)加强学科组建设。统一电子版的教学设计格式、内容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设计;统一对学生课前、课上、课后的学习习惯要求。加强本组的课程社区建设,做到人人参与,资源共享。
(4)组织本组教师集中做中考试卷,尤其是初三教师,加强对自治区中考政治试题的分析研究,明确考点和评分依据,充分发挥中考对课程的引导作用。
(5)重视开展学科周活动。组织三个年级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可以尝试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手抄小报评比、法治讲堂、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要求全员参与、协作分工,通力合作。
3、强化教学工作
道德与法治学科组现有11名教师,我们始终树立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防疫间提出空中课堂教学和学生居家学习的具体要求:教师要按教学进度认真按时备课,制作课件、录制微课,精心设计导学案,认真做好课后作业的辅导与督查。强化课堂笔记的书面落实和基础知识的背诵。
提高教学质量,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向专家、名 师学习,汲取成功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严格按统编教材的新要求实施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先学后教,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的时效性。课后认真布置批改作业,及时检查反馈,重视经验的交流和总结。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这学期按计划,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听课20节,青年教师听课不少于25节,其他教师至少15节。疫情防疫居家学习阶段,各位教师要积极收看宁夏教育频道播放的“空中课堂教学”,学习名 师,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复课后的公开教学倡导全员参与,4名骨干教师承担好示范课,7名年轻教师之间开展同课异构的公开课。公开课后必须及时开展评课议课活动,总结经验,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求凡参加公开教学的老师,课前必须提供规范的教学设计、原创课件,课下要上交课后反思。此外各备课组内部可以自行安排一定的组内公开课,坚持推门听课,任何人无故不得拒绝。
4、重视课题研究
积极开展符合本校实际,体现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以提高组内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与实际的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本学期结合“空中教学”的推广、实践,拟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基于在线教育的实践研究”。另外针对九年级中考的紧迫性,单开“如何搞好九年级中考备考的策略研究”。通过组织全组成员,采用集中学习或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了解在线教育的相关文章,并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做好过程性的汇总整理工作,最终形成有效的经验推广。鼓励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积极撰写教学案例、教育故事、教育教学论文等,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
5、抓好培青工作
本组的培青教师是朱莉、李婷和梁明,要求:结对教师之间,定期进行师徒双向听课,共同探讨教法,每月至少两次;年轻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讲课,学习老教师的治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安排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通过组内磨课,努力争取好的成绩。
6、做好常规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统筹落实安排好不同时段的命题、阅卷工作;按时做好月度考核。
7、搞好备课组课题、议题、计划、总结、简报、美篇、评议课、教学理论学习过程性资料的收集。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上海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等重要文件为指引;以市区教研室工作要求为准绳;以《普陀区教育局工作要点》、《普陀区教育学院工作要点》为工作方针,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专业意识、服务意识,以统编教材实施为契机;以学科项目推进为抓手,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为重点,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路径,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强化学科教师“立德树人”意识和能力,切实提升学科教研品质,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情况分析
道法与法治教研组由五十位教师组成,并且大都兼任班主任工作,平时能充分地利用道法课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这样的工作安排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将品社学科与德育教育很好地融合起来,不足的是老师都是兼职,对于专业的教学有一定的阻碍。教研组内的道法备课组长大都是青年教师,都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主动地承担校区级的公开教学工作。
三、教研工作要点及措施
1、加强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丰富学习的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的水平。
(1)向教研组老师每月提供一份学习的书面资料,鼓励教师自我学习,年轻班主任适当进行一些记录、摘抄,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
(2)每月一次教研组研讨活动,例会活动有主题,有中心发言年级组,通过相互的交流,提高认识。
(3)提供多的机会让老师参加外校的听课、研究活动,通过对外的交流来提高认识。
(4)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网络教研,与校本培训学分相结合,保证网上学习、交流、推动校本教研的深度。
2、关注课堂日常实践,保证教学流程的有效落实。
(1)认真备课。本学期开始,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开始使用《道德与法治》教材。备课时,教师要把握年级和学生年龄的特点和目标,都要认真钻研教材,搞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教材的前后联系,结合学校及本班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备课,重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
(2)认真上课。本学期,进一步加大教研组的教研力度,使教研氛围更浓郁。有计划地上好研究课,体现研究课的研究性、合作性,使年级组内的老教师、青年教师共同提高。
(3)认真布置、批改作业。静心设计活动作业,倡导人文化作业、互动式作业、自主性作业、弹性作业、实践性作业、过程性作业,体现作业的创新性和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性。本学期。三到五年级有配套的道法练习册,老师要根据要求,组织学生完成相应的活动练习。
(4)根据各年级制定的学习习惯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人表现,利用成长纪录册,开展道法学科的全面评价:具体以“评价内容科学化——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评价形式多元化——口头、书面、解决实际问题;评价时间分散化——日常评价、综合评价、考查评价;评价结果激励化——等级”为主要标准。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教研活动为抓手,聚焦学科德育,提升教师专业的技能。
(1)确立主题——本学期教研组研讨的主题是“信息环境下聚焦中年级活动化学习——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
(2)年级实践——分年级围绕主题进行实践研究。
(3)课堂呈现——各年级在级组研讨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实践,当场反思,年级组并进行中心发言。
4、进一步开展《现代公民读本》(小学版)的推进工作。
开设相应教研课程。启动《现代公民读本》(小学版)的资源库的建设,完成区资源库任务《在学习中成长》资料积累。在上学期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次解读,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资源建设,形成学校特色
一、指导思想
1.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茅箭区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练队伍
1.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备课
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学反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
2.上课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3.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三)显特色
1.做好课题研究的安排工作。
2.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为思品课注入新的生机。
(1)现代媒体资源
充分利用了学校和家中的现代化设施,收集了思品课堂相关数据等资料,对教材进行了补充.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走入课堂。
(2)图书资源
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让学生通过收集,来补充课堂的知识。
(3)家长资源
家长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家长成为共同的教育者,形成了教育合力。
一、加强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组织教师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课程改革的文件,课程标准及解读、新教材及相关的学科知识,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注意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改革、反思总结融为一体,提高学习的实效。
二、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
期初,将做好科学五年级上册的教材培训工作。通过各单元教材分析及互动式讨论、交流,进一步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教学要求。
期中,将分别举行科学、品德与生活学科课堂观摩研讨活动,探讨新课程实践的思路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本学期,将组织课改中心组成员到1~2所学校进行校本培训的指导。
充分发挥学科基地学校示范和辐射作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定期向兄弟学校进行观摩开放活动。
各校要加强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要把培训和教学研究的重心放在课堂,解决教学中的真实问题,研究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大力提倡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加强案例分析,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积极做好“做中学”项目研究工作,申报新一轮课题研究项目
横林实验小学、洛阳中心小学已推荐申报常州市“做中学”候选实验学校。“做中学”项目实验学校要积极参与此项目的研究,并认真履行职责,每学期组织一次区级观摩开放活动,每学年确定一次市级课例开放活动。区将以“做中学”项目研究为切入口,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
另,区科学等学科中心组,拟酝酿、申报新一轮的课题研究项目,为青年骨干教师搭建学习、研讨、交流的合作平台。
四、加强学科常规管理,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学科常规管理,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要建立学科教研组,并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二是要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专职教师、兼职教师都要按要求认真上课,切实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
本学期,将集中精力进行科学学科的常规调研,调研时附带一所村校。
五、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要加强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师的配备。中心小学至少要配备1~2名科学教师。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师的配备也要做到相对稳定。
本学期将选派教师参加常州市科学学科青年教师课堂评优活动。
六、学会工作
积极做好年会论文的评选工作,召开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年会。
活动安排:
1、小学科学教材分析培训活动。
2、选派教师参加市科学课堂评优活动。
3、科学学科课堂观摩活动。
4、实验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观摩研讨活动。
5、科学学科常规调研活动。
6、“做中学”项目研讨活动。
7、课改基地课堂观摩活动。
8、召开小学科学(自然)专业委员会年会。
一、指导思想
1.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经开区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1.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规划,精心安排系列学习内容。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采用理论讲座、教学沙龙、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道教师的综合素养,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同时认真参加新教材培训与研究。
2.精心组织各种学习培训活动。针对课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组织开展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问题、困惑提供平台,促进教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二)加强课程管理,推动课程的健康发展。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常州市学科教学建议,引导教师严格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并通过加强课程管理,杜绝违规行为。
2.加强教研组建设。稳定兼职教师队伍,提高兼职教师业务水平。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教学研讨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科组建设能力。要针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修订的实际,科学设计学科过程性研修方案,采取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加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提升教师开发教材及课程资源的能力。
(三)加强教学研究,提升课程的实施水平。
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究。
加强新教材的教学研究,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探索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等方面的统整,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一步体现本课程的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和养成性。进一步加强法治教育项目研究,探索法治教育的本土化、特色化、校本化发展,加强对法治教育的过程性管理,加大 法治教育推进力度。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拟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2.参加新教材培训、法制教育培训;
3.公开课申报
十月份
1.组织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进行讨论。
2.年会论文评比;
十一月份
1.法制教育优秀案例评比。
2.学生小论文评比;
十二月份
宪法教育活动暨法治教育颁奖。
一月份
本学期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以课堂教材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紧紧围绕学校教务处工作的具体要求、年级组的具体情况,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实施,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向课堂要质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的教学效果等。
二、常规工作: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质量意识。学习新课程的教学理论;关注国际国内的重要时事并渗透于课堂。用更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关注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认真分析新课程实施情况,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反思,积极撰写论文,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水平。
3.做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的工作。重视学法研究,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备课人将备课组活动落到实处。大家分工合作,每个人都参与,分课目。群策群力,共同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4.听课: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学校的听评课活动,在听后及时交流和写好听课后记。使老师们能够通过学习他人之所长提高自己,同时也有利于同事之间相互提高。
5.上好公开课,做好集体备课记录和及时上交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6.认真写好教案,做到一课一案,环节齐全,内容认真。不仅符合学校教学要求,更有助于我们每一位老师上好每一堂课。
7.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设计、案例以及论文的评比,和学校各种教研、教学活动,并争取在各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确保每学期平均每人上交一篇教学设计或教学论文。
8.切实利用网络资源,整合有效资源,积极探讨信息技术与道法课教学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让多媒体教学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使课堂信息化,提升道法课的艺术水平。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道德与法治研训工作将继续以市科研中心学科教研要求及区小学学科研训计划为指导,紧密结合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安排,以深化品德课程建设、提高品德学科育人质量为重点,加强学科课程实施力度,强化学科专业学习与研究,重视学科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深化品德学科教学改革,努力转变品德课“看图画、教课本”的传统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教学目标,进一步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学科课程实施的规范化、教师课堂的专业化,全面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及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努力保持我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加大检查力度,夯实课程实施方案
围绕“开齐、开足、上好”的课程原则,深入贯彻落实课程实施方案。
(二)加强学科业务学习,更新学科教学理念
1.继续进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系统培训学习,正确把握学科培养目标及措施。
2.继续深化市学科教学策略学习,熟练掌握学科教学流程及实施办法。
3.系统学习德育教育知识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深化品德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生本活力课堂
1.加大生本理念的学习与思考。深入学习课程标准以及其他教法内容,对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学生自主展示评价交流情况进行研究,真正在课堂放手学生体验、探索、发现,互相启迪,自主生成。
2.加强对生本活力课堂流程的反思改进。借助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活动、专题课例研讨等形式,加强对德法学科“活动体验式”和“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再学习和再落实。
3.通过听课、评课、教学问卷调查等多种评价形式,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整改。
(四)夯实传统教研,加强创新教研,提升教师的研究力
1.继续落实教研教学常规建设,抓好教学的五个环节。详案要求环节清晰,教学策略运用得当,内容详实,问题设计适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简案实用、有效;认真设计学生作业,做到要求严格,指导有方,批改认真,反馈及时,辅导有效。
2.扎实推进学科问题研究,有效组织针对性强的主题教研活动。
3.认真学习区关于德法课程资源区域化整理项目研究方案,深入解决区域品德教育突出问题。
(五)强化教师梯队发展,提高整体教师专业水平
抓好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以区“工作室”为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好优质资源,以点带面,积极培养对象,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独特教学风格的专业团队,引领本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六)注重素养综合评价,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修养
不断完善本学科学业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逐步实行课后行为跟踪评价,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活动安排
九月:
1.制订并传达本学科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组织德法教材培训活动;
2.学期初教学业务初查;
3.参加省德法学科培训,做好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校级培训工作;
十月:
1.组织推门听课、开展课堂教学研讨;
2.组织参加德法学科研究共同体专题研讨活动;
十一月:
1.参加区“送教”活动暨德法学科教学研讨会;
2.组织参加学校课堂教学达标活动;
3.组织不同学段质量抽测调研;
十二月:
1.组织参加区德法学科研究共同体专题研讨活动;
2.校常规调研,抽查课程执行情况;
3.组织学科作业展览;
4.组织参加区优质课评比活动;
一月:
1.迎接学期末教学调研;
2.总结本学期教学工作,制定下学期工作计划。
新课程改革已为思品教育开展了新天地。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挑战的教育时代。第四年的新学期开始了,这学期我们思品教研组在学校教研室直接领导之下,全体教师积极进取,锐意改革,每一位教师都努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现将本期教研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突出教学质量这一工作中心,切实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质量的提高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因此,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仍然是“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契机,以深入研究、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评价意见为起点,以提高学校常规管理水平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重点,扎实工作,务求实效。
二、主要工作思路
1、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加大推行教研力度,深入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写作活动。
3、坚持“以课题推动课改,以课题提升课改”的工作思想,以教科研指导课程改革。
三、教研组工作目标、要求
本学期主要工作: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探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深入学校调研,研究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将合作自主探究引入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组织教师探讨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开展对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效益研究,引导教师开展“活动即发展”的课题研究;组织思想品德课课改信息交流。
1、继续学习有关课程理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从教师的不同需要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3、思想品德教研组长在期初要制定好学期工作计划,平时经常对照检查,期末写好小结;切实加强思品教研组建设,以点带面,提高面上的课堂教学质量。
4、组织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研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全体教师要加强师德、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上好一节课题观摩交流课或示范课;写好体现教师角色转换、师生互动的教学案例;撰写一篇教育教学研究经验论文;提前编写好一周课时计划并在备课组上交流;听课不少于18节。
6、教师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学习过程、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环境。
7、教案的编写采用电子备课的形式,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师生合作交往、积极互动、教师角色的转换,并写好反思性教学后记。继续征集教学设计典型案例,积极发现、总结、推广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成果并组织教师撰写论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品德教研工作,将根据市教育局和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意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科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小学品德学科建设、深化课堂教学研究。通过研究,促进小学品德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服务与效益意识。改进小学品德教研方式,进一步实现教研活动效益化,为小学品德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引领与服务,提高全市小学品德教学质量。
二、重点工作
1.聚焦课堂,更新教育理念,引领全市小学品德新课程改革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适应新时期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要求,教育部对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部编教材、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并于20xx年秋季开始执行。目前,小学一年级使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使用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到六年级使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本学期将继续发挥中心的引领作用,抓住契机,研训一体,结合常规工作,深化新教材的培训学习与内化落实,架起新理念与实践桥梁,引领学科教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全市道德与法治教师业务素养
我市目前有xx市小学品德学科名教师1位,学科教改带头人4位,品德学科高级教师3位,太仓市品德学科带头人5位。本学期要继续深入推进“用人树人”活动,秉承“树一个带头人带动一批人”的宗旨,充分发挥带头人的辐射作用,让小学品德骨干教师更多地参与教研,引领区域、校本教研与教学;组织不同形式的专题研讨和竞赛活动,使不同层面的青年教师得到锻炼。同时,开展小学品德学科教师教学论文与教学案例、优质课评比活动,推荐优秀选手参加xx市评比,并承办xx市小学低段现场赛。通过市级研训活动,进一步增强全体品德学科教师的学习意识。倡导以校为单位,多形式组织教师细致深入学习、解读新教材,对新教材有清晰准确的把握与理解。各校品德学科教研组长要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品德教师理解课标精神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3.深入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工作调研活动
为贯彻落实太仓市教育局颁发的《关于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主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意见》(太教基〔20xx〕5号)、《关于加强学校备课组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太教基〔20xx〕1号)等文件精神,围绕落实教学主张、进一步深化课堂品牌建设和学科备课组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我市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本学期结合基教科和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互助式调研活动,将以“公办与民办学校结对联盟”为主,组织对6所公办学校和8所民工学校开展互助式现场调研。调研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并指导道德与法治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建设情况,了解并指导学校落实本学科课程标准情况,努力规范课程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与课堂教学质量。
4.开展《“教育为人生”导向下小学品德课程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
本学期将申报课题,开展“教育为人生”导向下小学品德课程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在前一阶段xx市级课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旨在整理出适合小学品德教学的中华经典诗文,并绘制出与小学一年级教学内容相吻合的图谱,探讨其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形式和意义,总结经验方法。
5.组织参与xx市教科院《小学品德核心素养》子课题研究。
xx市教科院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员胡春娜老师领题的“小学品德核心素养”研究,我们太仓作为一个区域承担好子课题的研究。
一学期的小学品德教研工作,要坚守底线思维,聚焦课堂革命,聚力质量提升,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纲领。
《道德与法治》课的开设是为了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下面是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坐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二、措施
(一)练队伍
1、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
(二)抓管理
1、备课
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2、上课
(1)组内互查,进行反馈。
(2)运用多媒体社会进行教学,积极参加教学展示。
3、评价
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一、工作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县教研室教研计划的精神和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目的,扎扎实实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开展好各项活动,认真落实教学目标。
二、教研目标:
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的重点是: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作业设计”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目的,逐步成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起到优化学生的品德与行为的作用。
三、活动安排:
平时工作中注意加强道德与法治的备课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上好每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完成;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互相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根据学科特色,努力创新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提供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机会,留心收集活动作业的案例,并多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设计。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网上的教学资源库的素材,积极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使教学内容现代化,促进教学改革。
四、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制定本学期品德教学工作计划,交流讨论,落实计划目标要求。组织教师学习课标,结合本学段要求落实教学常规。
十月份:开展教研活动,学科组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互相学习,加强交流,探究作业设计案例。
十一月份:新教师汇报展示课,开展教研活动,组织老师们探究作业设计案例。
十二月份:做好期末总结工作,组织学生开展期末评价。
次年一月份:复习,期末测评。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工作继续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操作行为的研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随着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我校一、二年级将全面使用品德与生活教材,三、四、五、六年级将使用品德与社会教材,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综合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
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3.教学评价的灵活性
教学评价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发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评价方式方法。可以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目的,既要有学生的调查记录、自我评价,又有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寄语,可以说是建立学生个人的小小资料档案册。五至六年级使用的是思想品德和社会教材,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将校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带进思品、社会课堂,用好老教材,走好课堂教学的新路子。
(二)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1.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应积极开展相应的校本培训,对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特点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增强对学科教学的研究,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师资的配备上努力实现相对集中、相对稳定、相对专业化,一、二年级都是年青教师负责执教,便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要给青年教师多创设亮相、展示的机会,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壮大我校小学思品、社会骨干教师队伍。
(三)规范和优化教研制度,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根据市局要求,今后应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除时间、数量上保证外,应注重活动质量和实效。积极创设教研氛围,开展说课、研课、教课竞赛等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习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主要活动安排
二月份:
各任课教师按备课组制定各年级的教学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年级组互相听评课。
三月份:
上好优质课,进行教学评析,写好教学反思。
四月份:
1.观看优质录象课,进行评析。
2.三、四、五、六年级任课老师教学经验交流。
五月份:
1.观看优质录象课,进行评析写好反思。
2.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六月份:
1.学期工作总结。
2.写好教学回顾与反思。
一、基本情况
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共有12名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以及教研的基础上,关注各年级学生成长差异,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共享优秀资源,分享教学成果,在研讨中挖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路径,找寻提升学科德育的实效性。不足在于,由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大多为兼职教师,如何集中大家的精力抓效率做好教研工作,是教研组工作亟待攻克的难题。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将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结合新三年发展规划,以党的xx大精神、全国和市区教育大会精神及《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等重要文件、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等为指引,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专业意识,努力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深入贯彻学校“快乐课堂”理念,依托上理工附小教育集团,以统编教材实施为契机,以学科项目推进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科教学和评价水平。
三、教研目标
1、立足课程标准,以统编教材实施为契机,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合理划分课时,研究教法,提升教学实效。
2、立足教学目标,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促进教学与评价的融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设计有效学习活动,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解决学生成长共性问题。
四、具体工作及措施
在明晰“快乐课堂”的教学特征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专题研讨,立足单元关注整体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校本教研过程管理,增强学科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构建良好的学科教学教研氛围。
(一)加强学科知识学习,更新学科教学理念
1、继续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系统培训学习,正确把握学科培养目标及措施。
2、继续深化学科教学策略学习,熟练掌握学科教学流程及实施办法。
3、系统学习学科本体知识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二)深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快乐课堂
1、有序推进道德与法治学科统编教材的实施,认真研读、加强教法与学法的研究,通过区、集团、学校三级教研体活动,将“四史教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本学期,利用道德与法治学科周活动,积极探索,全面推进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
2、聚焦“‘双线’教学的融合性实践”这一主题,加强双线教学衔接。线上教学和线下辅导是一个整体。教学目标一致,教学方法互补。前者要为后者留出一定的空间,包括作业等,重在提示要求,具体安排可以留给教师结合学情自行布置。后者的教学应从前者所学内容引出,然后转入,重点深入,体现两者之间的衔接。学习评价要从两者的学习内容的贯通中提炼要点,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3、根据“小学阶段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要求,重点围绕等第制评价的校本化实施,具体关注教师的教学有效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引导教师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任务布置等环节落实等第制评价工作;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参与活动等过程中的兴趣、自信心与成就感,推动快乐课堂的建设,促进学生增强自信、主动发展。
4、通过听课、评课等多种评价形式,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整改。
(三)夯实传统教研,加强创新教研,提升教师的研究力
1、继续落实教研教学常规建设,抓好教学的五个环节。
教案要求环节清晰,教学策略运用得当,内容详实,问题设计适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设计学生作业,做到要求严格,指导有方,批改认真,反馈及时,辅导有效。
平时工作中注意加强道德与法治的备课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上好每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灵活机动,根据单元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完成;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德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互相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2、扎实推进学科问题研究,有效组织针对性强的主题教研活动。
区级层面,继续进行《单元视野下的法治教育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的研究》。集团层面,继续进行《低年级的目标导向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法治教育的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在暑期的培训中,区教研员也推进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就是《“以案导学”在学科法治教育中的运用》,根据区教研员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四)强化教师梯队发展,提高整体教师专业水平
抓好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以集团、学校为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好优质资源(区教研、集团联组教研内容),以点带面,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研究能力、教学风格的专业团队,引领本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改的思想精神,推进基础教学改革,进一步发挥思品教研组工作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作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领会新课标理念,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思品教学的针对性。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优化教学设计,充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开展教师专业培训和教学质量评价,提高思品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研要点:
1、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文件,德育纲要,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加强教师师德学习,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新教学观念,对新教材《品德与生活》进行备课指导,交流经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2、认真参加市级《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新教材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做好六年级老教材,新理念的贯彻落实,通过教学调研,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交流活动,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3、深入开展“明理、导行”,提高教育信度、效度为主题的教学改革研究。探索并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良好情感,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抓好教学课前调查,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在教育学生时,与心理辅导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正当有益的活动,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健康情趣。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落实教学常规为基础,以加强教学研究为重点,坚持充分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性,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展开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不断提升“研究、指导、服务和管理”的品质,注重专业指导与学术性、群众性研讨并行,面与点共进,提升全区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水平,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1、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规划,精心安排系列学习内容。
道德与法治学科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x大会议精神,深入开展新教材的培训与研究,研究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资源建设、教师学科能力建设的关系问题。
2、精心组织各种学习培训活动。针对课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组织开展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问题、困惑提供平台,促进教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二)加强课程管理,推动课程的健康发展。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校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学习常州市学科教学建议,引导教师严格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并通过加强课程管理,杜绝违规行为。
2、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要保证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1-2名学科骨干教师,同时稳定兼职教师队伍,提高兼职教师业务水平。要建立和完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学科教研组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教学研讨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科组建设能力。要对照先进教研组条件,积极创建学科优秀教研组。
3、加强评价改革,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常态有效地发展。各校要健全道德与法治学科管理机制,建构与创新课程评价模式,以促进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
(三)加强教学研究,提升课程的实施水平。
1、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究。
道德与法治学科主要加强新教材的教学研究,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探索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公民教育项目、心理辅导课程、学校德育活动等方面的统整,进一步体现本课程的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和养成性。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3、学科基地学校继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并向全区教师展示学科基地研究情况。
(四)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开展研训活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各层面的培训、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组织优质课评比活动、学科专题研讨活动新教师课堂展示活动等。各教研协作片召集单位也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制定好学科教研活动的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学研究。特别要重视提高每次活动的有效性、专题性。
2、加强团队建设,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一是以青年教师为主体,以课题研究或工作室为平台,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二是有目的地开展传、帮、带和交流活动,促进青年骨干教师健康成长。
三、活动安排
二月份
品德、学科中心组成员会议;
三月份
1.武进区小学道德与法治评优课;
2.学习道德与法治微课堂。
3.武进区小学道德与法治专题教研暨新教材教学展示活动。
四月份
1.常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评优课;
2.常州市小学道德法治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3.沿江七市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
五月份
武进区道德与法治评优课。
六月份
1.常州市公民教育评比活动;
2.常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比活动;
七月份
1.本学期工作总结;
2.下学期工作计划制订。
一、指导思想
1、在区域化“创智课堂”理念的引领下,我教研大组以“儿童哲学——问学课堂”为理念,依托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优质教学环境,聚焦道德与法治课程领导力的建设,进行有效的融合和渗透。通过教研组建设、教师个人成长等方面学习、研究与践行,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老师的专业发展。
2、结合学校立德树人育人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标准;落实“问学”课堂教学目标——训练思维、激发情感、形成价值;规范教学流程管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
二、工作思路
1、基于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管理。认真执行学校课程计划,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努力提高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质量。
2、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重视学生的成长规律。深入课堂、围绕质量、潜心研究是教研立足学科的根本,促进教学与评价的融合,明确以评促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0xx年小学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市教委教研室领导下,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切入点,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以统编教材实施为契机,备课规范化,期末整理成档形成校本化备课。
4、继续推进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试验项目的研究,积极探索课程评价,以数字教材项目推进为抓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一支校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队伍。
三、关注研究
1、研究领域:研究领域要从单纯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研究,转变为学科“课程-教学-评价”整体性的教学研究。
2、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要从基于经验的教学研究,转变为证据与经验相结合的教学研究。
3、研究路径:研究路径要从“自上而下”培训式路径,转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参与式路径。
4、研究起点:研究起点要从“理论验证式”教学研究,转向“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式”相结合的教学研究。
四、工作要点
(一)聚焦“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教学研究的有效性
1、根据市教研室推进“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的实施要求,教研大组加强“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学科评价指南”等文本的研读,通过专题化的教研大组研训活动,进一步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基标”实施的品质。
2、《小学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研究与实践》项目:
(1)继续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
(2)聚焦重难点问题展开实践研究。
(3)根据“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路径实践研究”的研究目标与任务,全面实施项目实践研究。
(4)学习领会市教研室“作业、命题评比”的相关要求,充实小学道德与法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教学素材资源库。
(二)有序推进一至五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实施,加强教法与学法的研究、培训、指导,转变教学方式。
随着道德与法治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本学期,一至五年级全面使用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将校本课程中道德哲学的相关内容带进课堂。执教广大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网络教研
A、每次区教研活动后,青年教师将课堂实录电子稿和MP3传到六一云盘,将磨课、研课落实到实处。
B、多种形式的教研互补:专题论坛(包括视频课、主题发言视频、主题教研学习资料等);自由互动发贴。(自发问题解答、教研提问等)
2、落实作业规准,规范三至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活动练习册的使用,封面有四章,教师逐题批改,以等第制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将3-5年级每一课的作业以备课组的形式进行研讨,然后拍照上传到六一云盘相关文件夹,完善道德与法治资源库的积累;发挥青年教师的作用,积累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数字教材资源。
3、每位教师每学期撰写一篇规范教案。
4、认真做好期末考查工作,正确、规范填写学生成长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