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幼小衔接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2篇)
从学前到小学,跨两个学段,从儿童身心发展看,是从学前期向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因而既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在此期间,儿童身心要发生一定的质变,掌握不了这一阶段教育的规律性就会出现种种"衔接"的问题。
在我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学习与生活制度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前者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导形式的教育,后者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导形式的教育,这种客观存在已造成儿童入小学后的不适应,同时,近些年来,由于入学年龄提前、小学课程加深、父母对子女过高的学业要求、过分包办儿童自己能做的事等等,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责任感、独立性以及有关能力形成,这些都加大衔接的"坡度"。因此,为了处理好幼小衔接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
通常会存在几个方面的断层问题:1、关系人的断层;2、学习方式的断层;3、行为规范的断层;4、社会结构的断层。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和个体的发展创造最大的可能性。是大班工作的重点。
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端正指导思想,增强衔接意识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绝不能学前教育"小学化";增强衔接意识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入学准备的内容,这不是具体知识的多少,而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这既是入学准备的内容又是幼小衔接的焦点。
二、开展教育活动,加强日常生活管理,促进幼小衔接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1)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按时来园,不迟到。
(2)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3)会做值日生工作,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等。
2、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
(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有条不紊,按时完成不拖拉。
(3)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其意志、品质。
3、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
(1)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的教师态度,在师生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评)接触应成为主体。
(3)鼓励幼儿多与同学、老师交往,鼓励其合作性行为。
4、讲究教育的相互渗透,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当性。
(1)以儿童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活动,不"拔苗助长"。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
(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等。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在下学期后半段将幼儿的座位改成小学的上课座位形式。
(5)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及握笔姿势。
(6)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
(7)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
(8)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各班学期初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各班开设《幼小衔接家长专栏》,开辟"家长须知"、"专栏快讯"、"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3、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4、组织教师、家长、幼儿"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吸引家长参与并重视幼小衔接工作。
5、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6、积极参加幼儿毕业典礼。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参观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
2、邀请小学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
3、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如:玩角色游戏"老师与学生",给幼儿讲有关小学的事或老师上课的故事,减轻幼儿的思想压力,促使他们向往做一名小学生。
五、领导小组:罗春梅、苏丽、娜木热、刘晓芳、祝晓云、杨翠梅。
一、目的: 为了使幼儿更早的感受小学学习的气氛,更充分的了解小学生活,我班从本学期开学初开始进行小幼衔接的内容,准备在一年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
二、活动安排:
1、参观小学
1)开学初在一年级的小学生入学期间,带幼儿参观小学,使幼儿感受小学学习生活的氛围,了解一年级学生开学初的表现。
2)下半学期再次参观小学,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小学生的学习常规,感受到一年级小学生的变化,培养幼儿入小学的愿望。
2、在日常生活中的培养
1)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能力 幼儿能够正确看书、写字、掌握握笔姿势,知道做事要有始有终,专心听讲,专心做事等。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懂得简单的营养知识,知道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自觉喝水,学习整理自己的物品等。
3)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 培养幼儿自觉遵守纪律和各项常规、规则,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有责任感,能够承受小挫折,有集体荣誉感,愿意为集体做事,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和困难等。
3、为上小学打基础,学习简单的知识
1)学习数数:双数及单数数、倒数。
2)书写20以内数字,进行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3)认识钟表(正点、半点)知道一天的作息时间。
4)认识简单的汉字,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学习汉语拼音。
4、学前准备 认识文具,学习整理书包。
5、咨询活动 下学期末,请小学老师向家长介绍小学的情况,针对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咨询,建议家长做好哪方面的配合,帮助幼儿和家长平稳渡过过渡期。 6、小学生与幼儿座谈 下学期末,请去年的毕业生来园与幼儿座谈,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自己的进步,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
7、制作毕业纪念册 收集幼儿在园的活动照片和家长的祝贺信,园内统一制作。 8、召开毕业典礼 下学期末召开毕业典礼,发毕业纪念册,为幼儿在园的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留下美好的回忆。 大班幼儿于今年九月份将升入小学,将成为光荣、自豪的小学生。幼小衔接工作已到最后阶段,在这最后一个学期里,我们将更有计划、有步骤更大力度地开展一系列幼小衔接教育活动,激发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做好顺利进入小学的一切准备。
具体计划如下:
1、适当调整课程时间和种类,增加语言、数学、英语的课程和学科技能,上课时间逐渐延长到35-40分钟,多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培养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多进行动口和动手的技能练习。
2、开展识字、拼音教学,并进行书写练习,加强幼儿认知能力的培养。
3、调整户外活动时间,逐渐接近小学的上课时间和休息时间,课间休息时间让孩子尽量自由活动,10分钟后听音乐进教室上课。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通过开展值日生工作、自己收拾书包、衣服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5、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6、继续开展古诗阅读活动,进行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7、介绍小学的有关情况,要求孩子们在园活动时有规律、守纪律、有礼貌;
8、增加精细操作、手工编织等活动,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发展;
9、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操作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10、通过日常教育,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适当布置家庭作业,帮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12、五月份开始,调整课室布置,模仿小学的上课模式,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以上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视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一、工作重点
1、建立机制: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机制,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平稳过渡:通过活动,使一年级教师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了解幼儿园与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阶段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从幼儿园特点的教育向学校教育平稳过渡。
3、递进过渡:通过活动,使学生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
二、具体工作
1、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学校,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班级群,向家长们宣传学校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同时,展示孩子在过渡过程中的表现,与家长携手,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3、加强教师的沟通和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级部班主任之间的、还要加强本级部不同班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从而关注新生的习惯养成的培养。班主任将情况汇总后,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教育方式。
4、利用家访、家长来校接送孩子、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校能更进一步的配合。
5、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大班幼儿参观低年级的课堂、课间活动、教室布置、作业本、日常礼仪等,树立榜样,激发新生的效仿心、求胜心。
6、适当调整上课时间的活动安排。在开学第一个月,上课20分钟后,让学生在室内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授课,使新生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7、精心布置教室氛围。教室桌椅的布局,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教室的装饰,有与幼儿园氛围相似的童趣部分,营造一种于幼儿园氛围相似的环境。
大班孩子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大门,这是一个崭新的阶段,是幼儿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为了让孩子们尽早适应小学生活,我园每一届大班的老师们在幼小衔接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在大班一年里,除了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注重体能方面的锻炼,从身心两方面做好准备,让幼儿开开心心地上小学,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小学生活。在幼小衔接工作上拟定以下计划:
一、增强家长的衔接意识
1、召开年级组家长会议,请___小学部老师针对家长感兴趣的“衔接点”进行讲座,让家长明白如何具体配合的方法,如每周有计划地进行体能训练,注重实效性;书写姿势方面要从硬件和软件上下工夫,买科学合适的书桌、文具盒、笔和台灯;孩子刚开始书写时要多关注,不可放任;将一切有可能让孩子分心的物品清理干净等等(根据以往家长的反馈都很满意)。
2、引导家长重视教育和配合,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帮助幼儿从身心两个方面做好准备。
二、各班有计划开展衔接工作
1、思维培养:每天一次集体思维游戏,重点发展推理能力、空间知觉、想象力、创造性。
2、语言培养:每天一次集体语言游戏,重点培养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丰富词汇的运用、看图讲述的能力;每天家长记“宝宝日记”(幼儿复述),并给予评价、范读及在班级微信群里交流。
3、阅读习惯培养:营造读书氛围(创设书吧、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等)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4、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幼儿创造动手做事的机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用废旧材料做手工等。
5、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创设问题,引导幼儿解决;鼓励幼儿自己解决生活中的矛盾,组织讨论并分享。
6、保证区域活动:为了适应小学生活,课室的布局根据需要有较大调整,进一步丰富内在环境;重视孩子间的合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户外活动后进行,体现自主性、学会选择、落实计划)。
7、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求孩子每天晚上自己整理书包,提前把第二天需要的物品整齐地放进书包里。在园里培养幼儿自己擦汗、主动喝水,把脏衣服取出来晾晒,把干净衣服和有关书写本装入书包里,做好离园准备。当身体感到不适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寻求帮助。当天有硬笔书法课时,老师要求幼儿早上来园自己交相关物品放在指定地方。
8、书写习惯的培养:在大班第二学期,请硬笔书法课专家每周上一节硬笔书法课,幼儿每天在家有适当的任务,如:描红数字、书写汉字笔划练习等,家长关注和帮助幼儿(全体家长都同意才开展硬笔书法课)。
9、课前准备的习惯培养:上课前小便,喝水、当天有硬笔书法课时把文具放在桌上指定位置。
10、创设课间交往机会:自由结伴友好合作,一起玩翻绳等简单游戏。不奔跑、注意安全!遇到矛盾想办法解决,可以寻求老师或同伴的帮助。
11、时间观念的培养:一日活动中,老师多了解动作磨蹭的孩子,通过体验“一分钟能做什么?”,让幼儿明白有计划地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帮助孩子主动改变不良习惯,抓紧时间做事。
12、坚持开展体能锻炼,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幼儿的意志品质的培养。
三、毕业前的各项工作的具体日程安排
1、3月16日召开年级和班级家长会议,请某小学老师针对家长感兴趣的“衔接点”进行讲座(年级长联系)。
2、5月14日—30日拍小博士照(各班班主任)。
3、6月5日早上7:10拍年级和班级毕业照(年级长)。
4、6月13-15日安排老师和孩子嬉戏的生活照片(各班班主任)。
5、6月6日参观小学(年级长联系)。
6、6月14日、15日验收工作(本园教研室、结合本园两部互访,观摩学习)
7、6月12、19日,7月3日各班分别举行“家园联欢”(各班班主任)。
8、6月18—29日各班提供名单和照片给摄影师,制作“幼儿在园生活采帧集”。(副班主任)
9、7月3日举行毕业典礼(年级长+班主任)。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小学六年级升入初中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又是被不少学校所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每学期都能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活动。
3.通过活动,使各学段教师了解其它学段学生的行为习、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4.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少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困生和后进生的比例。
5.以课题形式开展研究,积累材料,丰富理论,形成报告、论文等研究成果。
三、具体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如下: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二)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园大班老师之间的,同是还要加强与小学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能够及时的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四)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幼儿多次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五)建立家长活动小组。让家长自行或幼儿园帮助,与已进入一年级学习的本园毕业生联系,并结成相应的对子,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六)请已上一年级的本园毕业生来园,向大班幼儿讲述小学生的各种生活,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觉,为大班的孩子上一课,因为同年龄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之必要的。
(七)组织大班幼儿进行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表演赛,并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八)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九)向大班幼儿家长进一步宣传和教育,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办大班年龄段家长学校。
(十)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十一)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四、具休活动(略)
大班下学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在这个学期,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在休息的时候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到附近小学去参观,介绍相关的小学生活,让孩子产生想当小学生的愿望。
二、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幼儿园的生活是松散型的,而上小学以后,学习的模式成为课堂教育,课间休息时是充分自由的,要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和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因此,学习生活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 三、培养准小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学龄前儿童在进入小学以后,会感到与幼儿园的生活相比有着方方面面的不同。比如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在小学里,许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照顾自己,比如:自己记作业,鞋带开了要自己系,下雨了要自己打伞,自己背书包,按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这些事情小学老师是很少过问的,也不会去教孩子,都需要孩子在入学前就具有一定的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加强孩子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家长要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整理书包。要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
五、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上学后每堂课有40分钟时间,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听讲,现在需要家长多培养孩子安静专注的做某一件事情。
六、培养孩子生活规律化。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要做好;什么时间不能做什么事,就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
七、要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学会忍耐,学会与小朋友分享。
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教育尤为重要。首先家长要对孩子形成一个正确评价。 一直以来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成长的孩子,许多都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一直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所以心理的承受能力差。有些家长采取的赏识教育方法是,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做得如何,都千篇一律用“你太棒了、真不错!”之类的词语表达赞赏。虽然这些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但空洞的评价也会造成孩子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一旦当孩子面对更公允的评价时,孩子会发现自我评价和实际能力的巨大落差,而难以承受这种“突如其来”的否定。从而打击了孩子原本脆弱的自信心,或者变得更加任性,不能面对现实问题,甚至朝着相反的方向:更加自负,盲目自大。所以家长的评价要具体,要让孩子能正确认同自己的优缺点,认同别人的优点。同时给与孩子一个具体并能达到的努力目标,鼓励孩子完成目标。
其次让孩子明白大人没表扬我不代表我做的不好。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经常得到表扬。但进入小学后,老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表扬每个孩子。这时,孩子也会感到失落和怀疑。要让孩子从这种失落和怀疑中走出来很重要。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自我暗示:没有表扬我,不等于我做的不好,下次我会做的更好。还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自我鼓励:比如把自己的画展出来,家长即使不经常表扬孩子,但也要让他知道您对他的每一个进步都有所关注,并感到自豪和骄傲。
其三,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将来如小学后,为某种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之间产生了摩擦,因自理能力的欠缺遭遇尴尬而受到同学嘲笑等等,这些小挫折都是有可能遇到的,怎么办?让孩子知道,谁都会遇到这些事情,大人小的时候也遇到过这些事情,它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必太在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同伴,要让孩子慢慢懂得,与同伴相片要学会分享、合作,不可能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四、需要家长配合的若干事宜。
1、早晨入园、下午离园一定要按时
为让幼儿能参加晨间活动和不耽误正常的教学活动,希望各位家长按时来园。尽量让孩子在8:50前到园。如有特殊情况和老师提前说明,下午接园后尽早离园。
3、家长做好孩子入园前的检查工作,如检查孩子的衣服口袋有没有什么危险的东西或者是吃的东西,观察孩子的情绪,摸摸孩子的额头等。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多培养孩子的交往技能,学习自己处理一些简单的小矛盾。教育孩子要宽容,能够学会原谅别人。
4、如果你的电话号码有变动也请及时告诉我们,以免有急事时联系不上。
5、幼小衔接不容放松。
我们老师面对的是全班孩子,很多东西我们都只能给予引导,所以家长们的辅导是很重要的,如:孩子的书写、阅读、计算这些家长完全可以给予辅导的。有个别的家长看到孩子不做作业,就以吓唬的方法“再不做作业我就把你怎么样怎么样,或许快点做呀,做完了妈妈给你买什么什么的”,这样会导致孩子觉得学习是任务,完成了就行,或许认为学习是一种交易,我做了,我学了,我就一定会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这样慢慢的会让孩养成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希望家长不要以这样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幼小衔接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孩子好的习惯,而非超前学习。超前学习的确会影响孩子对今后学习的兴趣。小学一年级新生暴露出的问题,其实多数是学习习惯问题,这并不是超前学习就能解决的。孩子的幼儿园生活仅剩这短短的几个月。孩子能否顺利地进入小学,这几个月起着关键的作用。希望各位家长,在这几个月内不要放松对孩子的督促。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园的事情都是细碎繁琐的,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到最好,我们对孩子有信心,相信大家也是一样,以后工作中有疏忽之后请谅解。感谢家长的积极参与,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欢迎大家向我们提出来。
这是我班幼儿在园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入小学前最关键的一学期。本学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认真开展工作,针对上学期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调整,使每一位幼儿能够得到发展。
本学期本班幼儿36名,旧生34名,新生2名。经过大班上学期的学习,分析学期末班级幼儿检核情况,总的来看: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体能、语言表达、社会交往、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是班级幼儿因为年龄相差较大,男女比率不均匀,造成了幼儿间能力相差较大、班级常规有待继续培养的局面。鉴于以上不足,本学期,我们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与主题探究活动、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知识经验的积累:
A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B数学方面的渗透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班级日常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配合教研组开展音乐、体育学科的研究。我们将从提高
幼儿的音乐素质入手,提高活动组织的艺术性,通过与同事间的互相学习与反思,我们将使这两门学科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展。
3)在活动区组织设置中积极向蒙班学习,做到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区域工作材料,做到与主题相结合。
4)在显现班级教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与评比;音乐、体育学科的观摩及评比;“三.八妇女节”以年级为单位的亲子活动;组织班级幼儿参与“小博士知识竞赛”;积极准备“庆五.一”诗歌、故事展示会;做好庆“六.一”英语周汇演工作;大班毕业典礼。
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个别体弱易病的幼儿的照顾。
家长工作:
1)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更好的实施幼小衔接方案打下基础。
2)坚持每月及时更换“家长园地”,鼓励家长参与班级教学,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3)继续对新生家访、旧生约访,加强平时电话联系,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4)要求家长配合教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5、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三、八节”爱妈妈活动;与主题相关的亲子活动等。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通常会存在几个方面的断层问题:
1、关系人的断层;
2、学习方式的断层;
3、行为规范的断层;
4、社会结构的断层。我园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在大班末期实施“模拟小学状态”一日生活管理模式。
具体内容包括:
1、早晨入园要求在8:0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早晨取消区域活动,改为较为统一的建构、阅读活动,并要求幼儿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晨间活动,不随便走动,以形成良好常规。
3、适当延长上课时间至35分钟左右,适当减少游戏时间。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将幼儿的座位改成接近小学的较规范的上课座位形式。
5、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要求幼儿做到举手发言,当他人发言时须安静倾听。
6、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
7、要求幼儿自背小书包入园,养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8、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大小便自理(自备手纸),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9、学会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10。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的教师态度,在师生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评)接触应成为主体。
二、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邀请小学教师,举办“为孩子入园做好准备”的专题家长讲座。
3、各班开辟专门的“幼小衔接工作家教园地”,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4、具体内容包括:《大班幼儿园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前准备教育》、《“幼小衔接”的问答》、《孩子要当小学生,准备充分跃龙门》、《正确指导孩子阅读》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6、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三、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
1、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要求参观前有谈话,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参观,如小学生是几点钟到校的?小学生怎么样上课?一天上几节课?上课时怎么样坐?午饭在哪儿吃?等问题,参观时可与小学生交谈,了解小学情况;参观回来后再组织谈话,解决疑惑,使幼儿了解小学生生活,为入小学作好准备。)
2、我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活动。
3、小学教师到幼儿园上课、幼儿园教师到小学上课的交替开课观摩活动。
四、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小学的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长两方的合力,我园在今年的幼小衔接工作上具体做了以下的计划。
五、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通过活动,使大班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通过活动,使幼儿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六、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互相探讨适合幼儿顺利过渡小学的有效途径。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拼音等)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2、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学校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
3、加强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儿全面发展。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等生活习惯。
(2)、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
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3)、注重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幼儿课堂环境接轨,在本学期桌椅的摆放上要进行改变。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学习简单的拼音和汉字,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通常会存在几个方面的断层问题:
1、关系人的断层;
2、学习方式的断层;
3、行为规范的断层;
4、社会结构的断层。我园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在大班末期实施 “模拟小学状态”一日生活管理模式。
具体内容包括:
1、早晨入园要求在8:0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早晨取消区域活动,改为较为统一的建构、阅读活动,并要求幼儿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晨间活动,不随便走动,以形成良好常规。
3、适当延长上课时间至35分钟左右,适当减少游戏时间。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将幼儿的座位改成接近小学的较规范的上课座位形式。
5、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要求幼儿做到举手发言,当他人发言时须安静倾听。
6、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
7、要求幼儿自背小书包入园,养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8、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大小便自理(自备手纸),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9、学会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10、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的教师态度,在师生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评)接触应成为主体。
二、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邀请小学教师,举办“为孩子入园做好准备”的专题家长讲座。
3、各班开辟专门的“幼小衔接工作家教园地”,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4、具体内容包括:《大班幼儿园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前准备教育》、《“幼小衔接”的问答》、《孩子要当小学生,准备充分跃龙门》、《正确指导孩子阅读》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6、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三、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
1、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要求参观前有谈话,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参观,如小学生是几点钟到校的?小学生怎么样上课?一天上几节课?上课时怎么样坐?午饭在哪儿吃?等问题,参观时可与小学生交谈,了解小学情况;参观回来后再组织谈话,解决疑惑,使幼儿了解小学生生活,为入小学作好准备。)
2、我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活动。
3、小学教师到幼儿园上课、幼儿园教师到小学上课的交替开课观摩活动。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小学的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长两方的合力,我园在今年的幼小衔接工作上具体做了以下的计划。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通过活动,使大班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通过活动,使幼儿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互相探讨适合幼儿顺利过渡小学的有效途径。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拼音等)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2、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学校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
3、加强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儿全面发展。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等生活习惯。
(2)、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
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3)、注重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幼儿课堂环境接轨,在本学期桌椅的摆放上要进行改变。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学习简单的拼音和汉字,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学前到小学,跨两个学段,从儿童身心发展看,是从学前期向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因而既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在此期间,儿童身心要发生一定的质变,掌握不了这一阶段教育的规律性就会出现种种“衔接”的问题。在我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学习与生活制度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前者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导形式的教育,后者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导形式的教育,这种客观存在已造成儿童入小学后的不适应,同时,近些年来,由于入学年龄提前、小学课程加深、父母对子女过高的学业要求、过分包办儿童自己能做的事等等,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责任感、独立性以及有关能力形成,这些都加大衔接的“坡度”。因此,为了处理好幼小衔接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通常会存在几个方面的断层问题:1、关系人的断层;2、学习方式的断层;3、行为规范的断层;4、社会结构的断层。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和个体的发展创造的可能性。是大班工作的重点。
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端正指导思想,增强衔接意识。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绝不能学前教育“小学化”;增强衔接意识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入学准备的内容,这不是具体知识的多少,而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这既是入学准备的内容又是幼小衔接的焦点。
二、开展教育活动,加强日常生活管理,促进幼小衔接。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1)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按时来园,不迟到。
(2)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3)会做值日生工作,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等。
2、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
(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有条不紊,按时完成不拖拉。
(3)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其意志、品质。
3、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
(1)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的教师态度,在师生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评)接触应成为主体。
(3)鼓励幼儿多与同学、老师交往,鼓励其合作性行为。
4、讲究教育的相互渗透,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当性。
(1)以儿童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活动,不“拔苗助长”。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
的学习态度。
(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等。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在下学期后半段将幼儿的座位改成小学的上课座位形式。
(5)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及握笔姿势。
(6)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
(7)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
(8)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各班学期初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各班开设《幼小衔接家长专栏》,开辟“家长须知”、“专栏快讯”、“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3、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4、组织教师、家长、幼儿“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吸引家长参与并重视幼小衔接工作。
5、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6、积极参加幼儿毕业典礼。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参观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
2、邀请小学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请小学教师介绍小学生活。
3、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如:玩角色游戏“老师与学生”,给幼儿讲有关小学的事或老师上课的故事,减轻幼儿的思想压力,促使他们向往做一名小学生。
附:六月份家园联系单内容
家园联系单
主题名称:我要上学了活动时间:六月份后三周
活动总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小学、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学习活动,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具体活动及家长配合事项:活动内容
活动要求
家长工作
活动一:参观小学让幼儿了解小学的环境,知道一年级教室的位置,观摩一年级小学生的的活动,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可带孩子去社区内的小学参观,熟悉小学的环境。
活动二:我心中的小学幼儿能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心中的小学学校,大胆想像自己未来的学校。家长引导孩子观察小学各种设施的地理位置。
活动三:小学老师的话幼儿应能全神贯注地听讲,按小学老师的要求转移自己的注意。认真倾听孩子复核小学老师的话,并和孩子一起模拟小学生。
活动四:我的新书包让幼儿知道书包夹层、口袋的功能,学习分类摆放学习用品。给孩子选择重量轻、简洁、价格适中的双肩背书包,避免孩子互相攀比。
活动五:作息时间表让幼儿使用数字、图画等方式制作作息时间表。在家中让孩子执行小学生的作息时间表。
本学期本班幼儿36名,旧生34名,新生2名。经过大班上学期的学习,分析学期末班级幼儿检核情况,总的来看: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体能、语言表达、社会交往、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是班级幼儿因为年龄相差较大,男女比率不均匀,造成了幼儿间能力相差较大、班级常规有待继续培养的局面。鉴于以上不足,本学期,我们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与主题探究活动、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知识经验的积累:
A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B数学方面的渗透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班级日常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配合教研组开展音乐、体育学科的研究。我们将从提高
幼儿的音乐素质入手,提高活动组织的艺术性,通过与同事间的互相学习与反思,我们将使这两门学科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展。
3)在活动区组织设置中积极向蒙班学习,做到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区域工作材料,做到与主题相结合。
4)在显现班级教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与评比;音乐、体育学科的观摩及评比;“三.八妇女节”以年级为单位的亲子活动;组织班级幼儿参与“小博士知识竞赛”;积极准备“庆五.一”诗歌、故事展示会;做好庆“六.一”英语周汇演工作;大班毕业典礼。
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个别体弱易病的幼儿的照顾。
家长工作:
1)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
从学前到小学,跨两个学段,从儿童身心发展看,是从学前期向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因而既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在此期间,儿童身心要发生一定的质变,掌握不了这一阶段教育的规律性就会出现种种“衔接”的问题。
在我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学习与生活制度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前者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导形式的教育,后者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导形式的教育,这种客观存在已造成儿童入小学后的不适应,同时,近些年来,由于入学年龄提前、小学课程加深、父母对子女过高的学业要求、过分包办儿童自己能做的事等等,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责任感、独立性以及有关能力形成,这些都加大衔接的“坡度”。因此,为了处理好幼小衔接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
通常会存在几个方面的断层问题:1、关系人的断层;2、学习方式的断层;3、行为规范的断层;4、社会结构的断层。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和个体的发展创造最大的可能性。是大班工作的重点。
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端正指导思想,增强衔接意识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绝不能学前教育“小学化”;增强衔接意识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入学准备的内容,这不是具体知识的多少,而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这既是入学准备的内容又是幼小衔接的焦点。
二、开展教育活动,加强日常生活管理,促进幼小衔接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1)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按时来园,不迟到。
(2)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3)会做值日生工作,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等。
2、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
(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有条不紊,按时完成不拖拉。
(3)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其意志、品质。
3、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
(1)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的教师态度,在师生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评)接触应成为主体。
(3)鼓励幼儿多与同学、老师交往,鼓励其合作性行为。
4、讲究教育的相互渗透,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当性。
(1)以儿童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活动,不“拔苗助长”。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
(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等。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在下学期后半段将幼儿的座位改成小学的上课座位形式。
(5)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及握笔姿势。
(6)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
(7)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
(8)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各班学期初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各班开设《幼小衔接家长专栏》,开辟“家长须知”、“专栏快讯”、“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3、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4、组织教师、家长、幼儿“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吸引家长参与并重视幼小衔接工作。
5、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6、积极参加幼儿毕业典礼。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参观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
2、邀请小学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
3、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如:玩角色游戏“老师与学生”,给幼儿讲有关小学的事或老师上课的故事,减轻幼儿的思想压力,促使他们向往做一名小学生。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小学六年级升入初中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又是被不少学校所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每学期都能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活动。
3.通过活动,使各学段教师了解其它学段学生的行为习、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4.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少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困生和后进生的比例。
5.以课题形式开展研究,积累材料,丰富理论,形成报告、论文等研究成果。
三、具体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如下: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二)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园大班老师之间的,同是还要加强与小学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能够及时的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四)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幼儿多次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五)建立家长活动小组。让家长自行或幼儿园帮助,与已进入一年级学习的本园毕业生联系,并结成相应的对子,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六)请已上一年级的本园毕业生来园,向大班幼儿讲述小学生的各种生活,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觉,为大班的孩子上一课,因为同年龄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之必要的。
(七)组织大班幼儿进行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表演赛,并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八)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九)向大班幼儿家长进一步宣传和教育,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办大班年龄段家长学校。
(十)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十一)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四、具休活动
20xx年10月幼小衔接讲座
20xx年4月问卷调查
20xx年5月小学幼儿园联合教研活动
20xx年6月幼儿入学体验
一、目的
为了使幼儿更早的感受小学学习的气氛,更充分的了解小学生活,我班从本学期开学初开始进行小幼衔接的内容,准备在一年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
二、活动安排
1、参观小学
1)开学初在一年级的小学生入学期间,带幼儿参观小学,使幼儿感受小学学习生活的氛围,了解一年级学生开学初的表现。
2)下半学期再次参观小学,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小学生的学习常规,感受到一年级小学生的变化,培养幼儿入小学的愿望。
2、在日常生活中的培养
1)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能力幼儿能够正确看书、写字、掌握握笔姿势,知道做事要有始有终,专心听讲,专心做事等。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懂得简单的营养知识,知道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自觉喝水,学习整理自己的物品等。
3)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培养幼儿自觉遵守纪律和各项常规、规则,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有责任感,能够承受小挫折,有集体荣誉感,愿意为集体做事,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和困难等。
3、为上小学打基础,学习简单的知识
1)学习数数:双数及单数数、倒数。
2)书写20以内数字,进行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3)认识钟表(正点、半点)知道一天的作息时间。
4)认识简单的汉字,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学习汉语拼音。
4、学前准备认识文具,学习整理书包。
5、咨询活动下学期末,请小学老师向家长介绍小学的情况,针对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咨询,建议家长做好哪方面的配合,帮助幼儿和家长平稳渡过过渡期。
6、小学生与幼儿座谈下学期末,请去年的毕业生来园与幼儿座谈,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自己的进步,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
7、制作毕业纪念册收集幼儿在园的活动照片和家长的祝贺信,园内统一制作。
8、召开毕业典礼下学期末召开毕业典礼,发毕业纪念册,为幼儿在园的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留下美好的回忆。
大班幼儿于今年九月份将升入小学,将成为光荣、自豪的小学生。幼小衔接工作已到最后阶段,在这最后一个学期里,我们将更有计划、有步骤更大力度地开展一系列幼小衔接教育活动,激发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做好顺利进入小学的一切准备。
具体计划如下:
1、适当调整课程时间和种类,增加语言、数学、英语的课程和学科技能,上课时间逐渐延长到35-40分钟,多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培养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多进行动口和动手的技能练习。
2、开展识字、拼音教学,并进行书写练习,加强幼儿认知能力的培养。
3、调整户外活动时间,逐渐接近小学的上课时间和休息时间,课间休息时间让孩子尽量自由活动,10分钟后听音乐进教室上课。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通过开展值日生工作、自己收拾书包、衣服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5、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6、继续开展古诗阅读活动,进行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7、介绍小学的有关情况,要求孩子们在园活动时有规律、守纪律、有礼貌;
8、增加精细操作、手工编织等活动,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发展;
9、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操作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10、通过日常教育,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11、适当布置家庭作业,帮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12、五月份开始,调整课室布置,模仿小学的上课模式,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一、端正指导思想,增强衔接意识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绝不能学前教育"小学化";增强衔接意识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入学准备的内容,这不是具体知识的多少,而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这既是入学准备的内容又是幼小衔接的焦点。
二、开展教育活动,加强日常生活管理,促进幼小衔接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1)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按时来园,不迟到。
(2)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3)会做值日生工作,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等。
2、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
(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有条不紊,按时完成不拖拉。
(3)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其意志、品质。
3、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
(1)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的教师态度,在师生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评)接触应成为主体。
(3)鼓励幼儿多与同学、老师交往,鼓励其合作性行为。
4、讲究教育的相互渗透,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当性。
(1)以儿童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活动,不"拔苗助长"。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
(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等。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在下学期后半段将幼儿的座位改成小学的上课座位形式。
(5)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及握笔姿势。
(6)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
(7)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
(8)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各班学期初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各班开设《幼小衔接家长专栏》,开辟"家长须知"、"专栏快讯"、"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3、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4、组织教师、家长、幼儿"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吸引家长参与并重视幼小衔接工作。
5、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6、积极参加幼儿毕业典礼。
“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春天缓缓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又迎来了新的学期。这是我班幼儿在园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入小学前最关键的一学期。本学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认真开展工作,针对上学期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调整,使每一位幼儿能够得到发展。
本学期本班幼儿36名,旧生34名,新生2名。经过大班上学期的学习,分析学期末班级幼儿检核情况,总的来看: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体能、语言表达、社会交往、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是班级幼儿因为年龄相差较大,男女比率不均匀,造成了幼儿间能力相差较大、班级常规有待继续培养的局面。鉴于以上不足,本学期,我们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与主题探究活动、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知识经验的积累:
A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B数学方面的渗透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班级日常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配合教研组开展音乐、体育学科的研究。我们将从提高
幼儿的音乐素质入手,提高活动组织的艺术性,通过与同事间的互相学习与反思,我们将使这两门学科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3)在活动区组织设置中积极向蒙班学习,做到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区域工作材料,做到与主题相结合。
4)在显现班级教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与评比;音乐、体育学科的观摩及评比;“三.八妇女节”以年级为单位的亲子活动;组织班级幼儿参与“小博士知识竞赛”;积极准备“庆五.一”诗歌、故事展示会;做好庆“六.一”英语周汇演工作;大班毕业典礼。
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个别体弱易病的幼儿的照顾。
家长工作:
1)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更好的实施幼小衔接方案打下基础。
2)坚持每月及时更换“家长园地”,鼓励家长参与班级教学,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3)继续对新生家访、旧生约访,加强平时电话联系,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4)要求家长配合教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5、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三、八节”爱妈妈活动;与主题相关的亲子活动等。
教师团队合作及专业成长
:
通过上学期的合作,我班已初步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合作的氛围,在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这种好的团队精神,在工作学习中互相学习、及时反思,在专业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师的音乐素养,不断创新,努力做到超越自我。
总之,我们希望本学期的工作能给孩子能留下对幼儿园的美好回忆,我们将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为先进班级而努力。
大班第二个学期开学了,孩子们马上就要结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升上小学,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减缓两学段的坡度,不搞知识的超前而重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是研究幼小衔接的实质所在。为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因此,特制定以下计划:
1、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知识经验的积累:
A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B数学方面的渗透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班级日常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配合教研组开展音乐、体育学科的研究。我们将从提高
幼儿的音乐素质入手,提高活动组织的艺术性,通过与同事间的互相学习与反思,我们将使这两门学科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展。
3)在活动区组织设置中积极向蒙班学习,做到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区域工作材料,做到与主题相结合。
4)在显现班级教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与评比;音乐、体育学科的观摩及评比;“三。八妇女节”以年级为单位的亲子活动;组织班级幼儿参与“小博士知识竞赛”;积极准备“庆五。一”诗歌、故事展示会;做好庆“六。一”英语周汇演工作;大班毕业典礼。
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个别体弱易病的幼儿的照顾。
家长工作:
1)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更好的实施幼小衔接方案打下基础。
2)坚持每月及时更换“家长园地”,鼓励家长参与班级教学,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3)继续对新生家访、旧生约访,加强平时电话联系,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4)要求家长配合教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5、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三、八节”爱妈妈活动;与主题相关的亲子活动等。
教师团队合作及专业成长
通过上学期的合作,我班已初步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合作的氛围,在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这种好的团队精神,在工作学习中互相学习、及时反思,在专业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师的音乐素养,不断创新,努力做到超越自我。
总之,我们希望本学期的工作能给孩子能留下对幼儿园的美好回忆,我们将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为先进班级而努力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的指导意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温州市教育局关于调整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意见》精神。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引导学校和家庭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切实减轻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幼儿园“小学化”,不断提高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育质量。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互动活动,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欲望,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2、通过观摩大班学生的课堂,让小学教师对大班的学习和生活有所了解,激发幼儿进入小学的愿望。
3、通过活动,让大班孩子了解上小学需要做的相关准备,为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4、通过参观小学校园、小朋友们亲眼观察、亲耳聆听、问答互动等形式,对即将踏入的小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和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也为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三、活动时间
4月17日
四、活动准备
1、教科室与桥下镇府前幼儿园联系参观时间、内容以及当天的活动安排。
2、教导处带领六年级4位班主任,观摩大班上课,聆听人员介绍,然后参观校园,了解学生日常作息和校园活动。
3、参观的教师与大班孩子互动交流,赠送礼物。
4、5月份、桥下中心小学邀请府前幼儿园大班孩子“走进小学、快乐衔接”活动。
五、活动对象
教学线负责人六年级班主任大班全体幼儿
六、活动过程
1、观摩大班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让老师对大班的学习有所了解,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咨询大班老师。
2、参观幼儿园环境,了解大班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小学老师与大班孩子进行互动,讲解上小学的相关事宜,为孩子们上小学做好准备。
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适应社会,减缓幼儿园与小学两学段的坡度,促进新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本学期制定幼小衔接计划如下:
一、工作重点
1、建立机制: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机制,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平稳过渡:通过活动,使一年级教师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了解幼儿园与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阶段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从幼儿园特点的教育向学校教育平稳过渡。
3、递进过渡:通过活动,使学生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
二、具体工作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学校,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二、利用班级群,向家长们宣传学校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同时,展示孩子在过渡过程中的表现,与家长携手,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三、加强教师的沟通和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级部班主任之间的、还要加强本级部不同班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从而关注新生的习惯养成的培养。班主任将情况汇总后,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教育方式。
四、利用家访、家长来校接送孩子、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校能更进一步的配合。
五、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大班幼儿参观低年级的课堂、课间活动、教室布置、作业本、日常礼仪等,树立榜样,激发新生的效仿心、求胜心。
六、适当调整上课时间的活动安排。在开学第一个月,上课20分钟后,让学生在室内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授课,使新生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七、精心布置教室氛围。教室桌椅的布局,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教室的装饰,有与幼儿园氛围相似的童趣部分,营造一种于幼儿园氛围相似的环境。
一、心理准备方面
1、学校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例如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新生感受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环境中生活,这对新生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儿童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3、进入小学后,加强纪律教育。教师在开学前的培训中要强调纪律,让新生有遵守纪律的心理准备,要求孩子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举措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校园网,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新生做事的效率性,二可以培养新生责任性,使新生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 头蛇尾。
3、利用家长来园接送新生、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校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与生活。
三、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新生去二年级观摩,从单一的观摩教学活动,到可观摩各种活动进行情况,从而激发新生的模仿欲 望。
2、注意对新生书写、阅读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适时调整新生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新生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3、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一、实施“模拟小学状态”一日生活管理模式。
具体内容包括:
1、早晨入园要求在8:3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适当延长上课时间至35分钟左右,适当减少游戏时间。
3、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环境接轨,将幼儿的座位改成接近小学的较规范的上课座位形式。
4、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要求幼儿做到举手发言,当他人发言时须安静倾听。
5、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
6、要求幼儿自背书包入园,养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7、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 衣服、鞋袜,大小便自理(自备手纸),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8、学会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二、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邀请小学教师,举办“为孩子入园做好准备”的专题家长讲座。
3、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4、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三、我们将从幼儿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四个方面开展。具体内容:
生活能力:
(1)学会自己穿、脱 衣服,摆放整齐,并会自己背好书包。
(2)认识书本、文具并能说出名称,学会整理书包,做到快速、整齐。
(3)知道上学不能迟到,不早退,有事要提前请假。
(4)爱护学习用具和公物。
(5)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比如扫地、擦桌子、自己端饭、打水等。
学习能力:
(1)加强幼儿阅读、认字,书写汉字。学习拼音书写拼音和简单的运算能力。
(2)培养幼儿能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
(3)学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不懂就问。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手距笔一寸,眼距书一尺,胸距桌子一拳)。
(5)在活动中适当地延长活动时间。
(6)做到上课指示后立即回座位。
交往能力:
(1)做游戏时能遵守游戏规则,与伙伴有合作意识,有不同意见可以正面提出,不打架,不自私。
(2)学会礼貌待人,要主动与别人打招呼,与老师或家长说话要声音响亮,目光正视对方。
(3)学会站队和排队行走,知道在队列中不乱走,放学后等待家长接再离开队伍。
安全能力:有自我的保护意识和基本的安全常识,知道不听信陌生人的话,了解一些应急电话号吗,能正确记忆自已家的地址和父母的联系方式。
四、帮助幼儿做好进入小学的心理准备和情感的准备。
(1)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分清好坏事,培养正义感。
(2)做到心中有他人,懂得尊重、谦让别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做个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4)有自信心,遇到困难不低头,做个坚强的孩子。
(5)同伴间会合作完成一件事。
(6)生活态度乐观、不哭闹。
(7)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争取在半年的时间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我们的孩子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小学的教育模式。
“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春天缓缓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和孩子迎来了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期,这学期也是入小学前最关键的学期。为了让幼儿适应小学的生活,我们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其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二、幼儿入学的知识准备,重点做好三个衔接。
注意水平的衔接: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思维能力的衔接。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为幼儿入学作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因为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知识点的衔接。在大班要不要教幼儿学习小学知识?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参观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邀请小学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请小学教师介绍小学生活。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如:玩角色游戏“老师与学生”,给幼儿讲有关小学的事或老师上课的故事,减轻幼儿的思想压力,促使他们向往做一名小学生。
五、具体内容安排
1.开学初,邀请小学教师,举办“幼小衔接”的专题家长讲座。
2.早晨入园要求在8:3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3.适当延长上课时间至35分钟左右,适当减少游戏时间。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将幼儿的座位改成接近小学的较规范的上课座位形式。
5.要求幼儿自背书包入园,养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6.为让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的校园环境及生活,4月份要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校园、观摩小学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
我们争取在半年的时间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我们的孩子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小学的教育模式。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通常会存在几个方面的断层问题:1、关系人的断层;2、学习方式的断层;3、行为规范的断层;4、社会结构的断层。我园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在大班末期实施 “模拟小学状态”一日生活管理模式。
具体内容包括:
1.早晨入园要求在8:0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早晨取消区域活动,改为较为统一的建构、阅读活动,并要求幼儿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晨间活动,不随便走动,以形成良好常规。
3.适当延长上课时间至35分钟左右,适当减少游戏时间。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将幼儿的座位改成接近小学的较规范的上课座位形式。
5.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要求幼儿做到举手发言,当他人发言时须安静倾听。
6.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
7.要求幼儿自背小书包入园,养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8.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大小便自理(自备手纸),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9.学会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10。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的教师态度,在师生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评)接触应成为主体。
二、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邀请小学教师,举办“为孩子入园做好准备”的专题家长讲座。
3.各班开辟专门的“幼小衔接工作家教园地”,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4.具体内容包括:《大班幼儿园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前准备教育》、《“幼小衔接”的问答》、《孩子要当小学生,准备充分跃龙门》、《正确指导孩子阅读》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6.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三、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
1.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要求参观前有谈话,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参观,如小学生是几点钟到校的?小学生怎么样上课?一天上几节课?上课时怎么样坐?午饭在哪儿吃?等问题,参观时可与小学生交谈,了解小学情况;参观回来后再组织谈话,解决疑惑,使幼儿了解小学生生活,为入小学作好准备。)
2.我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活动。
3.小学教师到幼儿园上课、幼儿园教师到小学上课的交替开课观摩活动。
幼儿升入大班,摆在他们面前的必由之路是升入小学,怎样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搞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大班学习阶段的教育重点。
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缓两个学段的坡度,不搞知识的超前而重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这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质所在。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我们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切入点,家园合作是我们做好衔接工作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新教材为主要教育内容并适当搞好教学补充,以确保教育措施、方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
再次,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最后,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二、幼儿入学的知识准备。
重点做好三个衔接。
1、注意水平的衔接。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
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为幼儿入学作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因为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
在大班要不要教幼儿学习小学知识?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幼小衔接,教师要当作重要任务,切实完成。
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幼儿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2、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3、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4、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幼儿升入大班,摆在他们面前的必由之路是升入小学,怎样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搞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大班学习阶段的教育重点。
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缓两个学段的坡度,不搞知识的超前而重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这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质所在。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我们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切入点,家园合作是我们做好衔接工作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新教材为主要教育内容并适当搞好教学补充,以确保教育措施、方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小学六年级升入初中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又是被不少学校所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每学期都能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活动。
3.通过活动,使各学段教师了解其它学段学生的行为习、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4.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少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困生和后进生的比例。
5.以课题形式开展研究,积累材料,丰富理论,形成报告、论文等研究成果。
三、具体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如下: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二)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园大班老师之间的,同是还要加强与小学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能够及时的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四)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幼儿多次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五)建立家长活动小组。让家长自行或幼儿园帮助,与已进入一年级学习的本园毕业生联系,并结成相应的对子,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六)请已上一年级的本园毕业生来园,向大班幼儿讲述小学生的各种生活,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觉,为大班的孩子上一课,因为同年龄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之必要的。
(七)组织大班幼儿进行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表演赛,并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八)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九)向大班幼儿家长进一步宣传和教育,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办大班年龄段家长学校。
(十)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十一)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一、端正指导思想,增强衔接意识。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绝不能学前教育“小学化”;增强衔接意识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入学准备的内容,这不是具体知识的多少,而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这既是入学准备的内容又是幼小衔接的焦点。
二、开展教育活动,加强日常生活管理,促进幼小衔接。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1)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按时来园,不迟到。
(2)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3)会做值日生工作,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等。
2、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
(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有条不紊,按时完成不拖拉。
(3)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其意志、品质。
3、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
(1)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的教师态度,在师生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评)接触应成为主体。
(3)鼓励幼儿多与同学、老师交往,鼓励其合作性行为。
4、讲究教育的相互渗透,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当性。
(1)以儿童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活动,不“拔苗助长”。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
(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等。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在下学期后半段将幼儿的座位改成小学的上课座位形式。
(5)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及握笔姿势。
(6)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
(7)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
(8)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各班学期初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各班开设《幼小衔接家长专栏》,开辟“家长须知”、“专栏快讯”、“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3、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4、组织教师、家长、幼儿“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吸引家长参与并重视幼小衔接工作。
5、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6、积极参加幼儿毕业典礼。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参观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
2、邀请小学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请小学教师介绍小学生活。
3、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如:玩角色游戏“老师与学生”,给幼儿讲有关小学的事或老师上课的故事,减轻幼儿的思想压力,促使他们向往做一名小学生。
附:六月份家园联系单内容
家园联系单
主题名称:我要上学了活动时间:六月份后三周
活动总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小学、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学习活动,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具体活动及家长配合事项:活动内容
活动要求
家长工作
活动一:参观小学让幼儿了解小学的环境,知道一年级教室的位置,观摩一年级小学生的的活动,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可带孩子去社区内的小学参观,熟悉小学的环境。
活动二:我心中的小学幼儿能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心中的小学学校,大胆想像自己未来的学校。家长引导孩子观察小学各种设施的地理位置。
活动三:小学老师的话幼儿应能全神贯注地听讲,按小学老师的要求转移自己的注意。认真倾听孩子复核小学老师的话,并和孩子一起模拟小学生。
活动四:我的新书包让幼儿知道书包夹层、口袋的功能,学习分类摆放学习用品。给孩子选择重量轻、简洁、价格适中的双肩背书包,避免孩子互相攀比。
活动五:作息时间表让幼儿使用数字、图画等方式制作作息时间表。在家中让孩子执行小学生的作息时间表。
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 望。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
再次,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最后,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一、任务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意思,向往小学的生活,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具有主动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上学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提高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认识、任务认识。
4.下学期重点进行规则认识、任务认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任务重点与措施
1.退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游览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提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大班后期我们将得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真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大班幼小衔接计划。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幼儿智力游戏。
(4)加强和平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穷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不玩火、不玩电。其实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大班下学期蒙氏数学教案。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执行培养幼儿的独立认识,增强独立处理题目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寄托父母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遇到题目和困穷自己要想办法处理。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药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幼儿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哪些事情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盒。敬重并监视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橡皮等其它学惯用具。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题目、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精确的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得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认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认识的培养。
(3)常识经验的积累:首先是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你知道计划。以语言区为重点,经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的资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个区域中进行渗透,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便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字经验处理题目,提高幼独立思考题目的能力。
3.做好家长任务,形成教育合力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布幼小衔接任务的重要性。
(2)利用班级网站开设《幼小衔接论坛》,加强与家长的信息相易,家长们传布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任务,大班幼小衔接计划。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和责任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以及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有头无尾。
(3)利用家园反馈表、电话交谈、约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相易,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题目,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准确把握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体会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家庭中做好幼儿退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惯用品力求简便实用,小巧和平。
(5)向家长发放有关幼小衔接的问卷调查,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鼓励幼儿的发展。大班科学教案。
(6)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按时来园的良好习惯,在家里得当增加一些简便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
4.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相易,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三、下学期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幼儿入园教育:最后一学期
2.主题活动《我有一个小闹钟》
三月份
1.家庭教育讲座: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
2.主题活动:我的小书包
(1)自理能力大比拼
(2)童心画语——幼儿电脑绘画展(各班班长负责)
四月份
1.班级网络论坛:在家如何指导孩子进行阅读
2.主题活动:了解小学
(1)游览小学
(2)活动规则我知道
(3)制定双休日活动计划
五月份
1.班级网络论坛:孩子要如小学了,您准备好了吗?
2.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孩子即将进入小学,你做好准备了吗(小学教师走入幼儿园)
3.主题活动:小课堂
(1)小课堂(下课十分钟、班级公约、我的课间活动设计、一分钟可能干什么)
(2)袖珍画展示
(3)商议会:上课常规我知道
六月份
1.班级网络论坛:幼儿园小班英语儿歌。孩子良好的情感培养
2.主题活动:小学在等我
(1)“我心目中的小学”演讲比赛
(2)我喜爱的数学活动展示
七月份
1.班级网络论坛:孩子的养成教育
2.主题活动:我们毕业了
(1)排练毕业排练毕业典礼节目(全体教师)
(2)设计制作毕业证
(3)毕业典礼——梦想从这里起飞(全体大班成员)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我们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切入点,家园合作是我们做好衔接工作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新教材为主要教育内容并适当搞好教学补充,以确保教育措施、方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
再次,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最后,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二、幼儿入学的知识准备。
重点做好三个衔接。
1、注意水平的衔接。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
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为幼儿入学作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因为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
在大班要不要教幼儿学习小学知识?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幼小衔接,教师要当作重要任务,切实完成。
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幼儿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2、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3、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4、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综上所述,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使孩子能顺利地进入小学。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60年代在他的《幼稚教育之新趋势》中,就谈到了有关“幼稚园与小学一年级之联络”问题。建议“小学一年级与幼稚园联络起来,成为一个系统”、“一年级应当与幼稚园有密切的衔接,以免双方受损失”。他还提倡道尔制的教法,认为“一个活泼的幼稚生在幼稚园里活泼惯了、自由惯了,一旦进了形式很重的小学,当然要发生种种困难。”几十年来,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几年随着新大纲和教育指南的出台,学前教育改革掀起了新的浪潮。如何处理好幼儿园与小学两个学段的阶段性及过渡时期的连续性,成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幼儿园与家长的看法不一样,幼儿园更注重的是对孩子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准备。拥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幼儿,能帮助他们减小在幼小衔接上的阻碍,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幼儿的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能让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适当激发孩子上学的愿望。
组织大班小朋友参观怀德苑小学,让孩子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初步的感知,让孩子知道到了学校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认识新朋友,使其产生自豪感,渴望成为小学生。
二、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可通过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知道什么是讲文明、有礼貌的行为。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训练,帮助孩子去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学会与同伴的相处技能,克服冲动与攻击性,培养文明行为。
2、入学前,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适当减少游戏时间和延长学习时间,多安排棋类、拼图、听故事等安静的活动,培养孩子的坚持性。同时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学着自己做,如穿衣、洗脸、刷牙等。
3、安全意识的培养。可有意识引导孩子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并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玩”、“这样玩会有怎样的后果”,让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
三、独立、认真、细致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幼儿互相讨论不懂的地方,得出结论。
四、任务意识及规则意识的培养
在活动室中设置5—6个不同的活动区域,如:美工区、益智区、语言区、建构区等,通过与幼儿的集体讨论设立各区域的进区规则,幼儿可采取自选的方式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动,做活动的主人,了解活动与规则的关系,从而为顺利活动而自发的遵守规则。
五、独立的生活处理能力
结合幼小衔接的实际情况,我们应重点的给予帮助、指导,通过开展“背上小书包活动”,让幼儿学会保管和整理学习用品。
开展丰富多彩的参观及观摩活动,如参观小学、看小学生上课、参见队日活动、参加升旗仪式、请小学生来园交谈、看小学生作业等等。邀请小学老师来园给孩子们上课,使幼儿知道小学生摆放书本、文具盒有一定的规则。
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缓两个学段的坡度,不搞知识的超前而重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这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质所在。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我们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切入点,家园合作是我们做好衔接工作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新教材为主要教育内容并适当搞好教学补充,以确保教育措施、方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桌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在园创设小学一日流程表提示幼儿生活意识。
再次,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班级加强了值日生的责任意识。
最后,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班内每周评选优秀小榜样。
二、幼儿入学的知识准备。
重点做好三个衔接。
1、注意水平的衔接。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
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为幼儿入学作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因为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
在大班要不要教幼儿学习小学知识?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每天学习的拼音进行组词游戏,拼拼读读锻炼幼儿的发音。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幼小衔接,教师要当作重要任务,认真对待完成。
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3月底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家访、QQ留言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4月份带幼儿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2、通过创设班级主题环境用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3、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4、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整理幼儿档案,收集幼儿在园资料,做好离园毕业的资料。
五。毕业活动
大班组根据集团及园所要求提前准备毕业班汇报演出,努力做到完美创新。
综上所述,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使孩子能顺利地进入小学。
孩子幼儿园毕业后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个新起点,也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进入小学学习后环境会发生变化,同时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内容、节奏和习惯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果要想让孩子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就要有一个具体的计划。
在给孩子制定幼小衔接的计划时,应注意培养他们5个习惯:
(1)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考虑到幼儿园所学的知识不均衡性,孩子刚进入小学学习的起点参差不齐。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和其他同学间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2)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识字对大多数一年级孩子来说是最大的困难,而大量、古板的识字方法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多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
(3)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家长要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比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及浅显的五言古诗,也可以是幼儿园已学歌曲的歌词、民歌、民谣和一些外国的优秀儿童作品、中国的《三字经》等。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孩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4)善于提问的习惯。孩子遇到问题要善于提问。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多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及时孩子的问题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耐心解答,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5)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如今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优秀的人才还是要具备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的能力
此外,在有效衔接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家长还要考虑一下两个问题:
1、学前教育不是“小学化”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从幼儿园到小学,无论学习、生活还是社会交往,都有质的变化,孩子能适应吗?因此,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都选择把孩子送进“幼小衔接班”或各种辅导班,希望通过提前适应小学的教育来“抢跑”。然而,家长们会发现不少孩子在成功抢跑一个学期后,成绩却慢慢滑落,甚至出现厌学。教育专家表示,“幼小衔接”可以给孩子适应小学助力,但关键是能力衔接,还要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等等,一味知识衔接只会适得其反。
阮琴—合肥宿州路幼儿园园长认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要为幼儿升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达到教育之间的衔接。但要注意的是真正的衔接决不是学前教育“小学化”或是知识的衔接,而是要明确入学准备的内容,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的发展,这才是幼小衔接的关键。
2、帮助孩子度过“困难期”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初期,通常被称为“困难期”,因为孩子即将进入陌生的学习环境,面临新的学习任务和与人交往,孩子往往出现不适应的状况。这个时候家长要助孩子一臂之力,照顾好孩子,在生活和精神上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帮助他们度过这段时期;积极引导孩子,当孩子遇到难解决的问题,提示他们应主动向教师请教。
此外,家长还要加强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和礼貌习惯,鼓励孩子大胆与人交往,多和人接触。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如,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等。在以上这些基础之上,家长还要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辅助者比如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学习用品,原则是有利于学习,使用方便,不影响生长发育,如,双肩背式书包、hb铅笔、橡皮、卷笔刀、直尺、带磁铁盖的塑料文具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