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发展持久的合作关系是推动学生们发展和进步的关键所在,需要学生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协作和协商能力。
一、机房建设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机房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房类型的选择。
2、机房总体布局和设计。
3、机房建设单位的选择。
4、机房建设材料和设备的选型和购置,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UPS)、输配电系统、机房精密空调、新风系统、防静电地板、天花吊顶系统、机房照明及墙体处理工程等。
5、装饰工程:装饰工程包括机房基层处理(即地面、天棚、墙壁抹灰),活动地板铺设,天花安装,玻璃工程,铝合金隔断,门窗工程,墙壁处理工程项目等。
6、空调工程:包括机房专用恒温恒湿精密空调的安装调试等内容。
7、供配电工程:供配电工程包括计算机设备用电系统(UPS)、空调系统用电、其它机房用电系统。
8、安全消防工程:电脑中心消防的安装调试。
9、机房监控系统:包括漏水检测、磁卡门禁、闭路电视监控等。
10.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二、电气工程和照明系统
技术中心的配电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是技术中心计算机系统、通讯网络设备、照明设备的动力来源。
2.1低压配电设计
1、技术中心的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一类供电系统,既由贵医院配电房将经过切换的市电、柴油发电机电源引入技术中心所在楼层中心机房,再由相关配电柜将电能分配给UPS、计算机系统、网络通讯设备、空调、照明和其他辅助用电设备。
2、技术中心的插座应分三种,它们分别是: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的计算机主机专用防水插座、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的普通设备用三孔标准插座和市电直接供电的检修用五孔标准插座。
3、计算机系统要求电源的电压变化在220V±5%之内,频率变化在50Hz±0.5Hz之内。
4、UPS输出配电回路按机房内设备要求进行设置,主要计算机设备由专用回路(开关)供电,网络主交换机、路由器、网络机架由专用回路供电。
5、普通计算机设备供电回路带三至四个插座,插座固定于地板下;并予留若干个配电回路待以后设备扩展时使用。具体插座数量及位置要根据最终机房内设备数量考虑。
2.2技术中心配电系统设计
根据用户机房现状以及对电气工程和照明系统的要求,将会设计相应的机房配电系统,该配电系统的设计主导思路将进一步与用户讨论。
2.3技术中心供电系统示意图
其中,每个配电柜具有以下功能:
1、配电柜的总输入电压、电流、频率监测;
2、火灾断电报警;
3、具有声光报警和远程监控接口;
4、防浪涌、防雷击;
5、过流、短路保护。
推荐:法国梅兰日兰P系列、G系列低压配电柜(箱)。
三、空调及新风系统
根据用户机房的布局和需要,本系统由用于中心机房的新风系统和用于大楼制冷送风的中央柜机系统两部分组成。
3.5中心机房新风机及送风管为使机房整体协调统一及美观,新风机及通风管道均安装在金属天花上部,新风通过管道送至空调入风端口。
3.6定时送排风为保持机房内的新风循环,须在靠近墙的位置(最好是在空调的末端)安装排风机及排风管道。排风管的通道一般为送风管道的40-50%。利用配电柜中的LOGO(可编程控制器)定时控制送风及排风。
四、金属天花系统为了满足机房整体外观的要求,我们建议天花面板与进口标准T形龙骨配合使用,使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使用原装进口优质T形龙骨构成暗式悬挂系统
2、天花面板可完全遮蔽上部空间,保证机房外观具备较高档次。
3、面板可整体拆下,方便进行上部维修。
4、面板倒角边拼接紧密,布局整体划一。
5、微孔面板后附加羊毛纤维吸音纸,以实现机房空调良好的空气循环效果及防尘、吸音要求。
五、防静电活动地板和网络地板
5.1活动地板的应用和优点凡需铺设电缆、信息线的房间,建议采用抗静电活动地板,安装高度一般为300-350mm。活动地板下面可以用作空调送风静压箱,也便于机房内电缆桥架铺设。由于地板下面作空调送风用,为确保恒温恒湿,所以地面上应作防尘保温处理,以防静压箱内因温差过大而结露。
活动地板具有以下优点:
1、使安装简单化,并为以后设备配置的改变和扩充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机房内设备可通过地板下进行自由的电气连接,便于铺设和维护,使机房整洁美观。
2、可以保护各种电缆、电线、信号线及插座,使其不受损坏。
3、计算机房可以利用地板下空间作为空调的静压仓,获得均衡满意的温湿度。无论计算机安装在什么位置都可通过活动地板的风口得到空调调节后的空气。
4、有利于设备底部的维修。
5、地板表面导电性强,能使静电电荷迅速通泄至大地。
6、能够屏蔽电磁辐射。
7、可以利用活动地板的可调性,调整地面的平整度,保证机房地面的整体水平。
六、防雷接地系统
6.1防雷的措施防雷分为防直击雷和感应雷两个方面。对直击雷的防护由建筑物所装避雷针完成;计算机机房的防雷工作主要是防感应雷所引起的浪涌和由于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过电压。
对机房进行全面防雷保护,除了机房所在建筑要有良好的避雷装置外,还必须对机房安装防止感应雷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防雷器,对电源系统、信号系统进行可靠、有效的防护。
四川智邦努力满足每一位客户的需求,以不断提升客户价值为己任,来实现公司与客户双赢的理念。
四川智邦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网络是将独立的设备连接在一起,并使它们可以共享信息和资源的连接系统,正确的设计和实施一个网络系统可以提高通信的速度和可靠性,从而使得一个系统工作起来更加富有效率。网络的建设应该满足已公布的国家和国际标准的要求,并应能够根据商业要求的改变进行不断的进化和升级。
随着计算机的大量使用,人们越来越关注网络和布线的话题。以前,IT经理们对通信系统的关心只限于电话。反观现在,他们不得不面对更复杂,变化更快的计算和信息系统。在过去,台式计算机通常都是独立进行工作。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目前约有超过50%的商用计算机连在局域网中,它们可以 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局域网可以将计算机与服务器和外设连接在一起,或者为传感器、照 相机、 监视器以及其他电子设备提供信号通道。如果这些链路是以临时为基 础,那么,工作区将很快就堆满了各种无法辨别的电缆,对它们进行故障排除和维护几乎是不可能的。
将那些用于完成计算、建筑物安全以及环境控制等任务的电子设备集成到一个集成系统中去将会产生更大的效益。当这些独立设备的数量增加时,这些设备协同工作的优点就越发明显。当然,对设备链路的需求也将相应的增加。对于那些已经拥有了复杂计算机系统的公司来说,情况同样也在改变。从传统的主机和微型计算机到客户机 /服务器系统的转变意味着专用网络必将被开放系统所取代。
网络的使用也正在被扩展到新的领域。许多管理者将第一次面对如何为网络安全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以及多媒体信息系统制定布线策略的问题。由于网络的地位在不断地以这种方式进行扩展,因此,所有的管理层人员都需要了解网络的知识。(学电脑)
网络建设的策略
对网络和电缆类型的选择主要是由需要连接的设备的类型、它们的位置和它们的使用方式来决定的。在开始规划以前,给出关于网络潜在的负载说明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一个网�
对于一个完整的新系统来说,负载评估的主要工作是计算网络节点数量,询问各部门在“最坏情况 ”下的使用要求。当对一个已存在的系统进行更换时,在计划更换之前,应对系统的使用方式进行一个星期或更长一段时间的监测。当软件的升级也是系统升级的一部分时,例如将计算机从 DOS 环境 升级到Windows 环境,对网络进行复杂的评估将是很困难的。然而软件供应商这时也许会给出一个关于网络通信流量的评估。在规划阶段,对未来需求的规划和对现在需求的规划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布线系统的平均目标生命周期为 15 年,它与主要建筑物的整修周期是 一致的。在这段时间内,系统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使用方式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网络的吞吐量、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肯定都要增加。
在网络建设的初期, 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人员还应为网络制定详细的技术指标。为网络和布线制定粗略的技术指标是IT管理员常犯的错误。不成熟的网络可能导致系统崩溃,代价将十分高昂,因此在网络的安装阶段过度地节省资金是一个不明智的做法。
在制定网络详细技术指标时应考虑以下一些关键因素:
·使用方式,包括所有应用的混合数据流流量大小和峰值负载持续时间
·用户的数量和可能的增长速度
·用户的位置及他们之间的最长距离
·用户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的概率
·与当前和今后计算机及软件的连接
·电缆布线的可用空间
·网络拥有者的总投资
·法规及安全性要求
·防止服务丢失和数据泄密的重要性
网络配置的选择要旨
目前常用的数据网络拓扑结构有三种。它们是环形网、总线形网和星形网。环形网,正如名字所描述的那样,是使用一个连续的环将每台设备连接在一起。它能够保证一台设备上发送的信号可以被环上其他所有的设备都看到。在简单的环形网中,网络中任何部件的损坏都将导致系统出现故障,这样将阻碍整个系统进行正常工作。而具有高级结构的环形网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缺陷。
令牌环
环形网络的一个例子是令牌环局域网,它的传输速率为 4Mbit/s 和16Mbit/s,这种网络结构最早由 IBM 推出,但现在被其他厂家采用。在令牌 环网络中,拥有“令牌”的设备允许在网络中传输数据。这样可以保证在某一时间内网络中只有一台设备可以传送信息。
总线形网络
总线形网络使用一定长度的电缆,也就是必要的高速通信链路将设备连接在一起。设备可以在不影响系统中其他设备工作的情况下从总线中取下。总线形网络中最主要的实现就是以太网,它目前已� 连接在总线上的设备通过监察总线上传送的信息来检查发给自己的数据。当两个设备想在同一时间内发送数据时,以太网上将发生碰撞现象,但是使用一种叫作载波侦听多重访问/碰撞监测(CSMA/CD) 的协议可以将碰撞的 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星形网
星形网的组成通过中心设备将许多点到点连接。在电话网络中,这种中心结构是PABX。在数据网络中,这种设备是主机或集线器。在星形网中,可以在不影响系统其他设备工作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地增加和减少设备。(待续)
布线名词
·100Base-T4 使用 4 线对 3 类电缆的 100 Mbit/s 快速以太网。
·100Base-TX 使用 2 线对 5 类电缆的 100 Mbit/s 快速以太网。
·100VG-AnyLAN 最早由惠普公司和 AT&T 共同开发的使用需求优先级协议的 100 Mbit/s 局域 网。
·10 Base-T 使用非屏蔽双绞线 (UTP) 电缆,满足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 (IEEE) 802.3 标准(与以太网相同)传输速率为 10 Mbps 的局域网。
·临时布线系统 将多家厂商生产的不同类型的布线部件来实现布线系统的布线系统方案。
·模拟传输 使用连续变量和直接物理测量值(比如电压等)来表示信号的信号传输方式。
·应用 一种系统,与其相关连的传输方式受到电信布线系统的支持。
·应用层 开放式系统互连模型(OSI)的最高层 (第 7层)。这一层主要是用于支持用户应 用程序和负责管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例如电子邮件应用、文件传输应用等。
·异步 两个或多个信号源使用独立的时钟信号,因此它们具有不同的频率和相位。
·异步数据传输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式,需要传送的数字或字母符号(由7到8位二进制数字表 示)前面加上开始或结束位,从而形成一种 7/8 位方式在(数字)传输媒介上 实现数据传输。
·异步转移模式 (ATM) 一种高速的,以单元(cell)为基础的交换技术,它采用多种技术将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信号放在长度固定的数据包(单元)内。这些单元沿着交换路径传输,它们并不是按照固定的顺序达到接收方 (因此使用了异步这个术语)。
·衰减 随着传输线长度或无线电波传输距离的不断增加造成信号减小的现象。
·干线 综合布线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一个用于支持从设备间到楼上、或同一层楼内配线间连接的主电缆布线及相应设施。
·平衡电路 用于产生相同和相反信号的电路,它将这些信号送入两个导线。电路的平衡特性越好,信号的散射就越小,它的噪声抑制特性也越好 (因此它的 EMC 性能就越好),
·平衡双绞线电缆 包括一对或多对金属对称电缆单元(双绞线或四绞线)的电缆。
·不平衡变压器 用于在平衡和非平衡线路之间实现阻抗匹配的设备,通常是用于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之间。
·带宽 在一个信道上用于传输信息的可用频率范围。它是用来表示信道传输能力的指标。因此,带宽越宽,电路能够传输的信息量就越大。带宽的单位为 Hz 、bit/s 或 MHz.km (用于光纤)。
上期我们所提到的, 不论是令牌网, 总线网或是星形网, 主要指的是网络的逻辑拓扑结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所有这些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一般都采用星形连接,星形连接在将用户接入网络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当系统不断发展或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时,这种优点将变得更加突出。星形、总线形和环形网络都有各自的特点,对于网络结构的最终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的应用。然而星形物理拓扑结构是目前工业和商业网络中被普遍采用的一种物理拓扑结构。
目前最流 行的10Base-T以太网是运行在平衡UTP铜缆上的,它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 Mbit/s。这种形式的以太网在大多数办公和工业应用中颇受欢迎。10Base-T 网络采用星形物理拓扑结构,在中心集线器上有少量的总线。同其他局域网系统一样,连接在 10Base-T上的计算机和其他有源设备 必须配有网卡 。
作为10Base-T的升级形式,100Base-T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100Mbit/s,它是一种速率更高的以太网。100Base-T具有更广泛应用范围。从 10Base-T 升级到速度更快速版本 的以太网需要更换网卡、集线器,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需要更换新型电缆。
ATM使用快速包交换技术在星形网中传输对延迟敏感的数据,它的传 输速度可以高达 622Mbit/s或更高。而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是一种高速令牌环网络,它在光纤上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it/s。FDDI系统可以有两个完整的光纤环,在恶劣环境中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冗余保护。使用平衡UTP电缆可以达到与FDDI相同的100Mbit/s 传输速率。这种网络被称为 TP-PMD (基于双绞线物理媒介)。
而专用系统是第三种类型的网络通用结构。这种网络通常在基于标准的网络建立以前推出,专用网络系统通常只使用特定网络产品供应商的产品。大多数这类产品都出自 IBM 和王安电脑公司,这些网络采用星形拓扑结构。 这些网络最初使用昂贵的双轴或同轴屏蔽电缆。现在,在许多情况下,它们能够在带有平衡适配器(通常成为不平衡变压器)的平衡UTP电缆上进行操作。
另外一种布线系统是串行通信系统。它们的通常是用来完成将终端和计算机直接与小型机、主机和外设连接在一起的任务,其速率较低。严格的说, 这类连接并不是真正的网络。然而,串行通信可以接入结构化布线系统并可通过集线器和干线进行走线。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使用一个无源适配器或有源接口设备。串行通信主要有两种形式。异步串行通信以 38.4 Kbit/s 的速率进行工作,而同步串行通信以64kbit/s 的速率工作。这两种类型都需要通过串口进行连接。
在网络建设中, 使用干线电缆将网络的多个网段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在不增加布线的情况下使网络在更大的区域内提供服务。使用主干线可以将独立的集线器集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单元进行工作的高速链路。如果干线发生故障,单独的子网将可以继续独立的进行工作。干线电缆可以使用粗缆、细缆、UTP双绞线电缆或光缆。然而,在通 用布线标准中,推荐使用多膜光纤或UTP双绞线电缆作为干线电缆。为了组建大型网络,可以将任意类型的独立的局域网通过干线电缆、网桥或路由器连接在一起。在以太网中,出于安全和方便的考虑,通常将集线器集中在一个单独的房间内。在这种情况下,主干线的长度最短,系统经常被认为是一种折叠干线网络。象以太网一样,可以将令牌环网络连接起来组成大型网络, 而两个令牌环网络之间则需要路由器来连接。
在许多布线系统的安装中,用户可以选择安装一个全新的网络或是对一个已经存在的网络进行整修。后一种方案通常可以节省很多投资,但它依赖现有布线系统与新网络的接入方法。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或投资原因而使用混合布线系统的临时网络具有很大的缺陷。如今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可以使用一系列适配器来与所有主要硬件设备实现互连。这将使得已经建成的网络和新建的网络都可以从最新的布线技术中获益。
布线的选择
布线是任何网络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因此决策人员必须准备将网络总投资的 10%用于这一领域。由于不良的设计和不合格的安装而造成的网络 故障是最常见的,同时代价也是非常昂贵的,因此对高质量的布线和网络设计方面的投资绝对是物有所值。
连接在网络中设备类型以及电缆上所承载的通信负载是选择电缆的关键因素。同时,在进行电缆选择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网络集线器和节点(信息口)之间的最大距离
·在管道和地板/天花板中的布线可用空间
·电磁干扰(EMI) 的程度
·为系统服务的设备的可能的变化情况和它们的使用方式
·系统复元力的水平
·网络要求的生命周期
·电缆走线的限制和电缆弯曲半径的限制
·具有潜在重复性使用可能的现有电缆安装情况
电缆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但在布线系统中应首先确定是使用屏蔽电缆、非屏蔽电缆、光缆,还是将它们接合在一起使用。电缆通常使用带有绝缘层的导线并使用一层或多层塑料外皮。电缆中通常由2到1800个线对组成。大对数电缆通常用于主干布线系统,它们特别适合在话音和低速率数据应用中使用。
这些电缆在干线和水平(集线器到桌面)布线系统应用中的最大长度在国际标准ISO/IEC IS11801中有详细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最大长度限制适用于所有的媒介。它们并没有考虑由于网络使用的电缆类型和协议类型的不同而造成性能方面的差异的影响。实际上,最大电缆长度将取决于系统的应用、网络类型 (例如 10Base-T) 和 电缆的质量。在特定的网络中,好的电缆供应商和施工人员将可以就布线系统能力给出相应的建议。
在确定电缆类型前,对电缆走线的可用空间进行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尺寸、重量和屏蔽灵活性等因素主要取决于电缆是否采用金属箔或编制护层,以及电缆中使用了多少导线。这些因素与电缆所使用的屏蔽/反射材料一起将决定电缆对抗电磁干扰 (EMI) 能力。在选择电缆之前,考虑电缆使用的屏蔽/反射材料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最近几年中,对非屏蔽双绞线对(UTP)电缆研究取得的突破使得它 们可以在622Mbit/s或更高的传输速率上传输数据。这样就使得人们可以在原来只能使用屏蔽型电缆的应用中使用这种价格更低、体积更小的电缆。UTP电缆通过将电缆线对进行更紧密的匹配来减小EMI干扰。这种电缆被称为平衡电路。在理想的平衡电路中,导体中引入的噪声电压的和是零,这样线对之间的信号传输将没有干扰。然而这种理想情况是无法完全实现的,电缆的信噪比(SNR)是用来测量电缆中在存在噪声信号的情况下信号质量的指标 。屏蔽电缆中由于存在屏蔽,因此它的平衡特性较差,因此良好的屏蔽完整性和良好的接地对屏蔽电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质量的UTP电缆在不需要接地或整个电路不需要屏蔽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良好的平衡电路特性。由于光纤通过光波传输信号,因此它不受任何形式的电磁屏蔽影响。
在传输速率要求超过155Mbit/s和需要更长传输距离的应用中,光纤通常是最佳选择。光纤具有体积小、耐用等优点,但目前它的成本要比其他类型的电缆高。大多数在局域网中使用的光缆是多膜光纤。它比高性能的单膜光纤更容易安装。在大多数网络中,一般都采用光缆作为干线,而使用UTP电缆来水平。然而,随着通信速率的提高和设备价格的下降,使用光纤直接到桌面的网络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对于那些由于受安装时间、空间或其他限制而不易安装电缆的系统来说,无线局域网可 在无线局域网中使用无线电波替代物理连接来实现信号的传输,它们特别适合于在老建筑物中网络的安装。
一、综合布线人才的市场背景和需求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市场需求主要涉及布线材料、设备、工程、监理和验收、管理和维护等多个方面。目前,各行各业普遍应用了综合信息系统,如交通、小区物业、商场、银行等部门的监控系统、社区楼宇安防系统、智能小区信息化网络等。可以说,21世纪是网络综合布线的时代,市场急需大批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人员,也需要大批生产制造技术工人,更需要大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和维护。
二、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现状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因其比较偏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符合职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所以在职校开设较多。其任务主要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知国标、欧标、美标和国家规范,了解一般楼宇综合布线的常用材料和品牌,形成对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检测等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但纵观该课程教学目前的状况: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实际工程项目脱节,实训器材存在不足,教学实施困难;学生觉得上课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用人单位觉得学生技能薄弱,不符合实际工程项目的要求,学生也不了解当前工程中的实际操作方法。
三、教学改革的措施
1.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使职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是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与方向。网络综合布线是一门偏重实训的课程,教师不应该把它上成一门理论课。教师和学校应该注重综合布线实训室的建设,通过高仿真的标准实训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调试,以直观地、全方位地了解综合布线的七大系统。通过在标准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中的学习和实践,将布线工具、传输介质和连接器件的认知,双绞线跳线的制作,110型和快接式通信配线架端接,PVC管槽安置,信息面板端接安置,机柜安置,光纤熔接和FLUCK测线仪的使用等教学重点一一铺开,让学生掌握真实现场施工的动手能力。由于学生今后的工作需要以项目组的形式开展,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组内各成员彼此信任、共同进退。一旦出现问题,大家能及时讨论应对方案,合理安排组员之间的配合,并及时开展集体总结,对过程进行反思。
2.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
通过与相关企业的交流,笔者了解到:企业对职校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水平的要求远远高于他们对学生单纯理解综合布线的设计理念娴熟程度的要求。因此,在平时的授课中,除了必备的理论基础外,其他理论知识点可以在学生进行项目实训中逐步展开。当然,这也对教师的授课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据此,我们可以对课程的教学方式做下方向的调整。
首先,要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以具体的�
项目教学可以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即:老师进行一定的知识讲解,并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实现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教师需要对整个设计学习过程进行监控,验收评价设计项目,对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展示和点评优秀作品。
其次,要善于利用实物教学。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认知综合布线系统的部件,在课堂上经过实物展现和让学生动手的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然后教师在学生实践后进行作品点评。经过这种学生参与、老师和学生交互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可以很好地掌握学生理解的误区,及早发现难题。
最后,还要尝试进行现场教学。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理解综合布线各模块的含义,了解综合布线线缆的路由情况,在讲授综合布线系统结构时,组织学生到学校网络中心进行现场教学。学生能近距离接触综合布线的各个子系统,了解各子系统的实施情况,还能聆听网络中心工作人员的现场讲解,让学生将基本理论知识和现场工程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
3.教师自身不断加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专业技能
专业教师要利用寒暑假积极地走出校门,直接参与企业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项目,不断提高工程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建设校内实训室,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4.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训体系建设
由于网络综合布线设备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学校很难始终拥有紧贴市场前沿技术的专业实训室,重复建设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的同时,也应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把企业引进校园、让项目走进课堂,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减少教学和企业经营的成本,实现校企共赢。
5.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介绍给学生
职业资格证书不 学校应该吸纳企业培训机构的成功经验,将安恒布线系统测试工程师(CCTT)、安恒光纤布线系统测试工程师(CFTT)、福禄克网络维护工程师(comMT)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介绍给学生,以开拓他们的视野。
诚然,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实际要求,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教育也无法代替学生在实践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但是,我们可以直面问题,通过教学改革、实际项目模拟等尝试,最终把学生锻炼成具有专业的网络综合布线技能,能独立进行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安装和调试的全面技术型人才,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更好地实现“零”距离办学思想和“零”距离就业的办学宗旨。
参考文献:
[1]王公儒。网络综合布线人才需求规划和培养模式探讨[J]. 计算机教育,(5).
[2]武国祥。综合布线与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ChengShi Jianshe LiLun Yan Jiu,(13).
摘要:本文是《综合布线实习心得》,综合布线实习心得是毕业生实习中对综合布线实习工作中的总结和体会。
须臾之间,实训都已结束。
真的没想到时间会过得这么快,感觉好奇怪。十天就像十个小时,眨眼间就流逝在指尖。说实话,这学期的实训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很仓促、很忙碌,也很累,但同时也很充实。上学期我们也曾有过一次实训,但没有感觉到这么匆忙过。
我也没想过实训的最长的时间会接近10个小时,尽管这样,我们却没有感觉到有一点闲置的时间,似乎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被充分利用了,所以一天下来,人常常会感到疲惫,可就是让我奇怪的是,十天的实训并没有让我感觉到有多难挨,相反却是感觉到时间过的很快,感觉到时间并不够,我的思绪还停滞在本小组对实训楼 1号楼和祥赫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上。尽管实训结束了,我们也算是马马虎虎完成了任务,但方案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的方案和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很想继续学习,不断完善我们组的方案,最终能给老师一份真正满意的答卷。毕竟那是我们组的成员“呕心沥血”的作品,是努力与智慧的结晶。但是它就像一块有瑕疵的美玉,留有那么一点的缺憾。当我们想尽力弥补的时候却没有时间去完成。所以说,其实这次的实训我们已经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其中去了,而不只是去象征性地完成任务。
实训可谓是“一波三折”,既有成功亦有挫折。有喜有忧,我们心里的变化就像小说中的情节一样起伏不定,充满着戏剧性。
本次综合布线实训的任务是对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楼1号楼和祥赫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并参照祥赫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的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因为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不可能一个班都去实地实训,所以本次实训的地点就在我们学校的实训楼A507进行模拟施工。
实训中老师把我们班分成四组,每组两名项目经理,带领各自的组员开始本次实训的任务。很荣幸,我被选为了第一组的项目经理(组长)。虽然这只是一个莫须有的称号,但是这也是证明自己、考验自己锻炼自己能力的一次宝贵的机会。并因此除获得综合布线专业知识外,还可以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以及自己的决策力,当然了也是考验个人魅力的时候。怎样的人该安排怎样的任务,怎样协调好本组队员,这都是接下来考验我的问题。做为一个组长,有职责带领本组的队员“攻坚克难”,按时并保质保量的完成实训的任务。
意料之中,实训的前几天我们任务完成的都很吃力,感觉到很“艰难”,尽管书上的理论知识我们都已经学过了,但是运用起来才发现理论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并没有过任何经验,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学校才会给我们安排实训,为的就是让我们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要学以致用。毕竟实践中还有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十天的实训我们花在方案设计上的时间竟然占据了整个实训时间的一大半。每天我们都是在不断重复修改着各自小组的方案。然而,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经过老师的指正,却依然是漏洞百出。在此之间队员们有过灰心,有过分歧,但是最终这些问题都不复存在。
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实训中遇到困难并解决困难,那就是“三起三伏”,我们小组前后两个设计方案以及最后的施工加起来遭遇到三次大的根本性错误,也差点导致我们前功尽弃。然而最终都被我们一一解决。最终才总算完成了实训的任务。当然,令我感觉到内疚的是,这其中的几个错误时一开始就可以避免的,然而作为组长,我并没有能够意识到错误的所在,对大家整合的东西做好审核工作,所以方案中也有很多的矛盾。这些都是我的责任。证明自己的思想还不够严谨,自己的态度轻浮草率,所以我在此检讨一下自己。
但是实训中我们却留下了一个永久的“遗憾”,那就是最后我们组熔接的光纤并没能达到要求的1000Mbps,在经过老师的指导后,我们利用光纤收发器检测了一下我们的光纤能够达到100Mbps,所以为了能够按时完成实训的任务,我们暂且不需要对光纤重新熔接。尽管如此,这却使得我们的实训没有那么的圆满,终究留下了一个“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实训指导老师真的是一个很认真负责的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也许大家或多或少会有点埋怨老师的要求过于“苛刻”,然而我知道,只有这样的老师才是真心为我们好的,试想,如果老师在实训中对我们放任,任其自然,对于他来说也是件无可厚非的事,而且他也会很轻松。然而他并没有这么做,要知道他还带着好几个班,有很多的任务要做,然而,在对待我们实训方面他却时刻没有对我们放松要求。每天他总是很晚才离开,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
我打心眼里为我有这样一个老师感到欢愉,因为只有老师的严格要求,才能换来我们的技能过硬,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我们立足于社会,谋求自己的发展之路夯实基础。现在的社会职位的竞争异常激烈,而我们并没有能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凭,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学习技能,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弥补我们在文凭上的缺憾。因而,在今后的日子里,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这次的实训真的是收获很多很多,前面也已经说过了,不管是专业知识有所补足,还是除此之外的别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这次当组长的经历也将成为我今后生活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它使得我的协调能力再一次得到提升。还有作为一个组长,在实训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让我深深地感到惭愧。虽说人无完人,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才有资格带领队员去克服一个个困难。
实训虽然已经结束了,虽然有些“遗憾”,但是正是这些“遗憾”将 因为我们对工程材料的预算还是那么的稚嫩和浅显。
我想此次的实训一定将 对于综合布线这门课程本身而言,随着综合布线系统在我国楼宇建筑和网络工程中的迅猛发展,综合布线技术已经越来越重要,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清晰可见。通过这次的实训,不仅仅使我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认识更彻底、更全面、更深入,而且它还额外教会了我许多东西。也许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正是实训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会使我们以后少走弯路。所以说这次实训可以最终定义为“不完美的美丽”。
感谢这次实训,感谢大家的配合,不然不会顺利完成这次的实训。我也会怀念这次实训。
更多实习相关文书请点击:实习心得
相关阅读推荐:
办公室实习心得体会
电话营销实习心得体会
总结综合布线施工经验是施工人员要好好学习的,只有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将布线系统做的更好,于是我研究了一下综合布线系统的一些经验,和常见问题的解答,在这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
1. 综合布线施工经验之要确认电缆的拉力
当电缆在两个终端有多余时,应该按照需要的长度将其剪断,而不应将其卷起并捆绑起来。电缆的接头处反缠绕开的线段距离不应超过2厘米。过长会引起较大的近端串扰。在进行认证测试的时候,NEXT近端串扰就无法通过了。在接头处,电缆的外保护层需要压在接头中而不能在接头外。因为当电缆受到外界的拉力时受力的是整个电缆,否则受力的是电缆和接头连接的金属部分,会使接头和模块之间端接不牢靠。在电缆接线施工时,电缆的拉力是有一定限制的,一般为9公斤左右。请和电缆的供应商确认其拉力,过大的拉力会破坏电缆对绞的匀称性。
2. 综合布线施工经验之打线技巧要规范
有些施工工人在做条线的时候,并不是按照568A或者568B的打线技巧进行打线的,而是按照1、2线对打白色和橙色,3、4线对打白色和绿色,5、6线对打白色和蓝色,7、8线对打白色和棕色,这样的条线在施工的过程中是能够保证线路畅通的,但是它的线路指标却是很差的,特别是近端串扰指标特别差,会导致严重的信号泄漏,造成上网困难和间接性中断。因此,项目经理一定要提醒制作工人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3. 综合布线施工经验之抗干扰有方案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水平线缆的管路尽量采用钢管,主干线缆的敷设尽量采用桥架,然后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钢管与钢管之间、钢管与桥架之间、桥架与桥架之间的接地跨接工作,
这样的管路,我们再将非屏蔽线缆和大对数线缆敷设其中,可起到有效的屏蔽作用,减少外界干扰对综合布线系统信号传输的影响,弥补非屏蔽布线系统的不足。
4. 综合布线施工经验之线槽最好安装在吊顶内
在安装线槽时应多方考虑,尽量将线槽安装在走廊的吊顶内,并且去各房间的支管应适当集中至检修孔附近,便于维护。集中布线施工要赶在走廊吊顶前即可,不仅减少布线工时,还利于已穿线缆的保护,不影响房内装修。一般走廊处于中间位置,布线的平均距离最短,节约线缆费用,提高综合布线的性能(线越短传输的品质越高),尽量避免线槽进入房间,否则,不仅费线,而且影响房间装修,不利于以后的维护。
5. 综合布线施工经验之分清大对数电缆的线序
在实际的施工中,经常会碰到25对或者100对大对数线缆的打接问题,不容易分清,在这里,为大家进行简单的参数。以25对线缆为例说明。线缆有五个基本颜色,顺序为白、红、黑、黄、紫,每个基本颜色里面又包括五种颜色顺序,分别为蓝、橙、绿、棕、灰。即所有的线对1~25对的排序为白蓝、白橙、白绿、白棕、白灰……紫蓝、紫橙、紫绿、紫棕、紫灰。
对于100对线缆里面用以25对线缆为例说明。100对线缆里面用蓝、橙、绿、棕四色的丝带分成四个25对分组,每个分组再按上面的方式相互缠绕,我们就可以区分出100条线对。这样,我们就可以一一对应地打在110配线架的端子上,只要在管理间和设备间都采用同一总打线顺序,然后做好线缆的标识工作,就可以方便地用来传输电话了。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处理系统发展迅速,对信息传输的快速、便捷、安全性和稳定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的中枢神经系统。它采用高质量的标准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在建筑物内组成标准、灵活、开放的信息传输通道。它既可以在建筑物内部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也可以与建筑物外部的通信网相连接。所建网络要求对内适应不同的网络设备、主机、终端、PC及外部设备,能构成灵活的拓扑结构,有足够的系统扩展能力,对外通过与国家公共数据网(CHINAPAC),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与国内外新闻机构、信息中心相连,组成全方位多通道的信息访问系统。
在园区设计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应备以下特点:
透明性:能够支持目前所有的标准,如电话通信、数据传输及视频应用(IEEE、ITU-T、ANSI等)。
适应性:具有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余地,比如办公自动化及星型高速网络应用。
灵活性:由于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统一的配线网络,即统一的传输媒质(双绞线和光纤)来支持所有类型的通信系统,所以使得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改变终端设备的位置或安装新的终端设备。
概述
本园区采用满足ISO/IEC11801超五类标准的台湾康宝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大楼内话音、数据及图像通信等系统的传输媒体,采用标准的网络建设和INTERNET接入,实现数据/语音/视频“三网合一”的应用发展模式;采用网络操作系统和平台并存的模式,考虑到现代化办公环境对通讯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等系统的信息传输的需求在布线方面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及综合性,并且易扩容、面向未来的发展及方便维护和管理。
1、设计要求
(1)园区综合布线系统为开放式结构,能支持话音及多种计算机数据和图像传输系统。支持含千兆以太网及异步传输模式(ATM)等在内的多种网络系统。
(2)纳入综合布线系统的有:电话通信系统布线;计算机网络系统布线;并可与外部公用网络进行连接。
(3)满足大楼办公自动化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要求。
(4)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全模块化结构,方便系统的扩展;并且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当以后系统更改、设备移位时,不必重新布线,只须在相应的配线架上跳线即可。
(5)本工程布线系统是树状星型结构,以支持目前和将来各种网络的应用。通过跳线实现与不同的网络设备互连。可以实现各种不同逻辑拓朴结构的网络。
2、设计目标
本布线系统的设计,旨在建立一个具备开放性,灵活性,实用性,可扩充性,()经济性及安全性的高品质 的集语音通信、数据、通信于一体的综合布线系统,并可达到下列目标:
标准化的网络系统,各种设计规范,技术指标及产品均符合国际和工业标准,并可提供多种品牌产品的支持能力。
系统扩充性,配合技术发展趋势,选择可实施的布线方案,并兼顾现阶段的。需求及为未来的发展预留有足够的扩充能力。
资讯互通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实现互连,实现资源的共享及与外部网络的连接。
3、系统特点
园区内的各楼各层系统应全面,使用户在重新连接或布置工作站终端时无须重新布线。网络系统设计必须满足工作站联网要求,并且能够满足软件运行的要求。布线系统必须和网络系统有机结合。
灵活性: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或电话,传真机以及各种传感器件,图像监控设备等。
模块化:所有接插件都应是积木式的标准件,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
可扩展性:充分考虑发展和变更,当环境变化和网络设备升级时,只需在配线架上进行灵活跳线,无须重新布线。
经济性:尽可能降低造价,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性。
设计依据
本标书的方案设计及选用的布线系统遵循并符合以下国际标准和规范,包括:
用户建筑通用布线标准ISO/IEC11801
商用建筑物布线标准EIA/TIA568A
民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86
以太网10Base-T标准IEEE802、3
以太网100Base-T标准IEEE802、3u
千兆以太网标准IEEE802、3Z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须臾之间,实训都已结束。
真的没想到时间会过得这么快,感觉好奇怪。十天就像十个小时,眨眼间就流逝在指尖。说实话,这学期的实训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很仓促、很忙碌,也很累,但同时也很充实。上学期我们也曾有过一次实训,但没有感觉到这么匆忙过。
我也没想过实训的最长的时间会接近10个小时,尽管这样,我们却没有感觉到有一点闲置的时间,似乎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被充分利用了,所以一天下来,人常常会感到疲惫,可就是让我奇怪的是,十天的实训并没有让我感觉到有多难挨,相反却是感觉到时间过的很快,感觉到时间并不够,我的思绪还停滞在本小组对实训楼1号楼和祥赫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上。尽管实训结束了,我们也算是马马虎虎完成了任务,但方案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的方案和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很想继续学习,不断完善我们组的方案,最终能给老师一份真正满意的答卷。毕竟那是我们组的成员“呕心沥血”的作品,是努力与智慧的结晶。但是它就像一块有瑕疵的美玉,留有那么一点的缺憾。当我们想尽力弥补的时候却没有时间去完成。所以说,其实这次的实训我们已经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其中去了,而不只是去象征性地完成任务。
实训可谓是“一波三折”,既有成功亦有挫折。有喜有忧,我们心里的变化就像小说中的情节一样起伏不定,充满着戏剧性。
本次综合布线实训的任务是对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楼1号楼和祥赫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并参照祥赫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的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因为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不可能一个班都去实地实训,所以本次实训的地点就在我们学校的实训楼A507进行模拟施工。
实训中老师把我们班分成四组,每组两名项目经理,带领各自的组员开始本次实训的任务。很荣幸,我被选为了第一组的项目经理(组长)。虽然这只是一个莫须有的称号,但是这也是证明自己、考验自己锻炼自己能力的一次宝贵的机会。并因此除获得综合布线专业知识外,还可以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以及自己的决策力,当然了也是考验个人魅力的时候。怎样的人该安排怎样的任务,怎样协调好本组队员,这都是接下来考验我的问题。做为一个组长,有职责带领本组的队员“攻坚克难”,按时并保质保量的完成实训的任务。
意料之中,实训的前几天我们任务完成的都很吃力,感觉到很“艰难”,尽管书上的理论知识我们都已经学过了,但是运用起来才发现理论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并没有过任何经验,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学校才会给我们安排实训,为的就是让我们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要学以致用。毕竟实践中还有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十天的实训我们花在方案设计上的时间竟然占据了整个实训时间的一大半。每天我们都是在不断重复修改着各自小组的方案。然而,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经过老师的指正,却依然是漏洞百出。在此之间队员们有过灰心,有过分歧,但是最终这些问题都不复存在。
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实训中遇到困难并解决困难,那就是“三起三伏”,我们小组前后两个设计方案以及最后的施工加起来遭遇到三次大的根本性错误,也差点导致我们前功尽弃。然而最终都被我们一一解决。最终才总算完成了实训的任务。当然,令我感觉到内疚的是,这其中的几个错误时一开始就可以避免的,然而作为组长,我并没有能够意识到错误的所在,对大家整合的东西做好审核工作,所以方案中也有很多的矛盾。这些都是我的责任。证明自己的思想还不够严谨,自己的态度轻浮草率,所以我在此检讨一下自己。
但是实训中我们却留下了一个永久的“遗憾”,那就是最后我们组熔接的光纤并没能达到要求的1000Mbps,在经过老师的指导后,我们利用光纤收发器检测了一下我们的光纤能够达到100Mbps,所以为了能够按时完成实训的任务,我们暂且不需要对光纤重新熔接。尽管如此,这却使得我们的实训没有那么的圆满,终究留下了一个“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实训指导老师真的是一个很认真负责的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也许大家或多或少会有点埋怨老师的要求过于“苛刻”,然而我知道,只有这样的老师才是真心为我们好的,试想,如果老师在实训中对我们放任,任其自然,对于他来说也是件无可厚非的事,而且他也会很轻松。然而他并没有这么做,要知道他还带着好几个班,有很多的任务要做,然而,在对待我们实训方面他却时刻没有对我们放松要求。每天他总是很晚才离开,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
我打心眼里为我有这样一个老师感到欢愉,因为只有老师的严格要求,才能换来我们的技能过硬,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我们立足于社会,谋求自己的发展之路夯实基础。现在的社会职位的竞争异常激烈,而我们并没有能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凭,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学习技能,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弥补我们在文凭上的缺憾。因而,在今后的日子里,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这次的实训真的是收获很多很多,前面也已经说过了,不管是专业知识有所补足,还是除此之外的别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这次当组长的经历也将成为我今后生活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它使得我的协调能力再一次得到提升。还有作为一个组长,在实训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让我深深地感到惭愧。虽说人无完人,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才有资格带领队员去克服一个个困难。
实训虽然已经结束了,虽然有些“遗憾”,但是正是这些“遗憾”将 因为我们对工程材料的预算还是那么的稚嫩和浅显。
我想此次的实训一定将 对于综合布线这门课程本身而言,随着综合布线系统在我国楼宇建筑和网络工程中的迅猛发展,综合布线技术已经越来越重要,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清晰可见。通过这次的实训,不仅仅使我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认识更彻底、更全面、更深入,而且它还额外教会了我许多东西。也许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正是实训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会使我们以后少走弯路。所以说这次实训可以最终定义为“不完美的美丽”。
感谢这次实训,感谢大家的配合,不然不会顺利完成这次的实训。我也会怀念这次实训。
综合布线工程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综合布线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关于综合布线工程技术的探讨,也许还有很多人不太了解综合布线工程,没有关系,看完本文你肯定有不少收获,希望本文能教会你更多东西,综合布线,对于任何一个系统集成商,不管它是自封的也好,还是真正取得了相应N级资质的公司也罢,无疑都是驾轻就熟的。那真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简单;当然你也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太简单。仿佛都可以不用一提。
有人把综合布线比做织网,一听到网字,相信我们的头脑里马上就联想到一组画面:杂乱无章。所以简洁、畅通就成为了综合布线所要追寻的目标。而对畅通的在意又成为了所有集成商的首要目标。但是简单的畅通绝非综合布线的终极目标。这里事关一个综合布线工程的内在质量。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综合布线的简洁,也绝对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个驾轻就熟的简单。简洁里包含着有序的章法。从最初的设计环节都不容忽视。
这里要谈到一个使命的问题。众所周知,一件事如果被大众忽视,或者说因为它发展到了一定的时期,当人们已经习惯了俗定的法则,只知沿袭的时候,就会迫切需要一些有使命感的群体来唤起人们对此件事的重视,并且从看似简单的重复里重新审视、规范自已的操作习惯,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我曾经与一个国外布线厂商的人员聊起,他说很不理解国内综合布线的现状。在国外,作为一个综合布线的工程师,是很受人尊敬的。他们做事一丝不苟,现场的管理也很整洁,不似国内,比如用过的快餐饭盒竟可以在施工现场随处乱扔,四下一片狼藉,试想,再坚固的线材又如何来抵挡由此引来的鼠害呢;如此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环境,又如何能创造出一个简洁规范的综合布线工程来呢?结论显然是令人担忧的。
任何一个使命,都要由有前瞻性或使命感的个体或群体来提起倡议。也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加入进来。做为一个综合布线的从业人员,我们也需要被人尊敬,让这个被戏称为“民工”行业的工作真正地神圣起来。让那一个又一个综合布线工程真正地能为甲方用户带来永绝后患的福祉,让我们国家的“信息化高速公路”真正地畅通无碍,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我们所从事的行业里应具备的执业自觉,
当然,这是往大的方向来讲的。说现实一点,让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工程都减少维护成本。
当前,已有不少有使命感的国外厂商看到了国内综合布线市场的很多不足,他们在如何做好综合布线工程这个被人觉得不值一提的话题上展开了议题。下面,就请让我从我们那“简单”的综合布线说起吧。通过与很多同行讨论。大家认为综合布线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应重视的问题有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 水晶头的问题。应使用厂商提供的真正的软跳线。
我有个朋友,他们公司有个六类工程。有天打电话给我:你说哪里有六类水晶头卖呀?我想买五百个。我半天没反映过来。天呀,六类水晶头?想自制六类跳线?而且是至少两百多条。我无语。
就算超五类水晶头,真要做起跳线来也会有很多讲究,比如水晶头本身质量的好坏,市场上有些劣质水晶头,根本不能打线到位,也不能与规范的模块衔接到位,加之做水晶头时,如果我们不注意松(线)绞的长度,插拔起来就会很容易折断。从而改变链路中的传输特性。超五类尚且如此,想用所谓的六类水晶头做跳线,根本就不要做梦能通过千兆。
第二, 打模块,松线对绞距应严格遵循一绞对的原则。不能超出专家所说的1/2英寸。否则影响传输性能。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厂商的“核心机密”在线缆绞距上。所以更要认真地做好模块。
第三, 线缆路由差。不按规矩走线。这个业内已有专门的文章分享此类问题。
第四, 有关系统中统一为568A或568B的问题。
第五, 没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更没有细致的标识及完备的文档备案,使得整个系统乱作一团。
总之,以上五大问题,是影响我们施工质量的常见问题。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事例,归纳起来不离以上几个方面。当然,我们大家已听了太多如下的言论:
――“综合布线还有技术含量吗?”
――“综合布线还有技巧可谈吗?”
面对业内不少技术工程师的苦闷和自嘲,相信同在业内的我们也不禁黯然。那么,我们又如何摆脱这种从业的尴尬呢?也许,唯有每一个从业人员真正重视我们所从事的综合布线工作。自已不看轻自已。是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了,综合布线,谁来为你担当?
摘要: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与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及水平。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它能使建筑物内部的语音、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等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建筑物内的通信网络设备与外部的通信网络相连。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设计;综合布线
一、引言
对于现代化智能建筑,尤其是办公楼宇的弱电设计,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共识。综合布线应用将建筑物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车库管理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综合系统。本文对分析了智能建筑设计中弱电系统设计方案以及结构综合布线的应用,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建筑设计,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二、问题的提出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是多少,已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体现,建设智能城市与智能化建筑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建筑采用的布线系统一定要有超前性,力求高标准,并且有很强的适应性、扩展性、可靠性和长远效益。
布线技术是从电话预布线技术发展起来的,经历了非结构化布线系统到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过程。作为智能建筑的基础,综合布线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满足建筑物内部及建筑物之间的所有计算机、通信以及建筑物自动化系统设备的配线要求。
三、智能弱电结构化综合布线的优点
(一)先进性。结构化综合布线的扩展能力强,因为对于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可以提供155Mb/s信息的传输能力,除了满足当前各种网络的需要外,还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兼容性。结构化综合布线是一套综合式的全开放式系统,因此它可以使用相同的电缆与配线端子排,以及相同的插头与模块化插孔及适配器,可以将不同厂商设备的不同传输介质全部转换成相同的屏蔽或非屏蔽双绞线。
(三)灵活性。传统布线方式由于各个系统是封闭的,其体系结构是固定的,若要迁移或增加设备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而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因此所有信息通道都是通用的,信息通道可支持电话、传真、多用户终端、ATM、10BASET工作站。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系统,只需增减相应的网络设备以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
(四)可靠性。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通道。每条通道都采用专用仪器校核线路衰减、串音、信噪比,以保证其电气性能。
(五)经济性 综合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方式相比,综合布线是一种既具有良好的初期投资特性,又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的高科技产品。
综上所述,一般都在弱电设计中把电话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配线统一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而对其他弱电系统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仍采用传统的配线方式。 所以,采用上述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当前大多数弱电设备厂家的系统与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不兼容。要想使这些弱电系统在结构化综合布线平台上运行,则必须增加转换设备。这样做既麻烦又不经济。
四、综合布线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品种单一与我国国情结合不够,难以适应不同需要。目前,国内智能化小区存在高低不同的档次,不同的类型的现实,但智能化系统却越来越趋于雷同,家居布线系统的配置,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品种比较单一,其系统功能和信息服务却毫无特色,这就很难适应不同层次居住用户的需要。
(二)标准不符合国内实情,国内标准制定工作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外生产厂商的智能化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产品,基本上都按国外标准ANSI/TIA/EIA570A(以下简称570A标准)进行生产。但它与我国智能化住宅建筑发展的现状并不符合,近期,国内智能化居住小区的建设蓬勃发展,在工程中选用大量国内外生产的智能化系统产品(包括智能家居布线系统),由于是各个生产厂商各自开发生产,往往会出现接口协议不规范,或开发时无标准可依。因此产品之间存在难以协调和配合的诸多问题,给系统集成带来困难,造成建设投资大、效果不理想,甚至不能使用的后果。
(三)产品应符合住宅建筑用户真正的信息需要。国内智能化小区或智能化住宅建筑中采用的有关智能化系统产品(包括智能家居布线系统),主要来源于国外,少数由国内供应。总体看来,开发生产的产品品种少,水平低,有些性能还不能满足各类智能化小区的要求。这一方面急需加强研究开发,积极生产适合用户需要的`产品。智能化住宅建筑应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实事求是地研究他们的需要,建设成符合国情民意、功能实用、物美价廉的住宅。
五、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智能建筑内,一些弱电子系统还不能完全融合于结构化综合布线内。这既有规范条件的限制,也有产品技术规格单一的制约,以及性能价格比的因素存在。建议有关研究和生产单位,尽快研究和生产出能满足各种线径和不同传输信号要求的综合布线系统产品,使所有弱电系统均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
参考文献
【1】袁世琪。 大型建筑中强弱电系统的接地问题[J]. 建筑安全, 20xx,06
【2】邓仁庚。 弱电接地装置的设计[J]. 江苏通信技术, ,05
【3】卢仕严;图书馆建立综合布线系统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xx,1: 1
综合布线系统(PDS,PremisesDistributionSystem),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它包括-连接器、连接跳线、信息插座;信息插座有墙上型、地上(防水)型、桌上型等多种;标准有:RJ-45、RJ-11及单、双、多口等结构。
2.水平布线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将电缆从楼层配线架连接到各用户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上,通常处于同一楼层之上,可以采用3类、5类或超五类4对屏蔽/非屏蔽双绞线;3类、5类及超五类双绞线都是由4对24-AWG的对绞铜线组成;3类线在10MBPS应用时无误码传输距离为100米、16MBPS时为50米;5类线在155MBPS时可传输80米、在100MBPS时为100米;超五类在155Mhz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0米,速率更高时可采用光纤。为了满足高速率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选用普天超5类四对UTP双绞线, 由于所用的数据线均采用了超5类UTP双绞线,因此对学院校园网而言,超5类UTP双绞线布线时的带宽和传输速率能满足武威职业学院校园网楼宇内信息点要求的100M接入, 超5类布线与垂直干线一起使用,为带宽应用程序提供完全的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适用于网络的扩展及升级,成本底维护费用少。
3.垂直干线子系统(RISER BACKONE SUBSYSTEM):
指各搂层配线架与主配线架间的干缆:可以为大对数双绞线、光缆也可以二者混用;其主要功能是将主配线架系统和各楼层配线架连接起来。
4.布线柜子系统(RACK SUBSYSTEM):
由楼层配线架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垂直干缆与各楼层水平子系统相连接,布线系统的优势和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布线柜子系统上,只要简单的跳一下线就可完成任何一个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以对任何一个智能系统的连接,极大的方便了线路重新布局和网络终端的重新调整;光纤连接时,要用光纤配线箱,箱内有多个ST或SC连接器安装口;其线路弯曲设计符合62.5/125μM多模光纤的弯曲要求,光纤接头采用ST或SC型,由陶瓷、塑胶、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光纤藕合器可做为多模光纤与网络设备或接线装置上的连接,配线架和光纤配线箱通常设在弱电井或设备间内,用来连接其他子系统,并对它们通过跳线进行管理。
5.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SUBSYSTEM):
设备间子系统由主配线架和各公共设备组成,它主要功能是将各种公共设备(如:计算机主机,PABX、各种控制系统、网络交换设备等)与主配线架连接起来,该子系统还包括雷电保护装置。
6.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一个完整的布线系统工程应该包括:工程设计图纸、施工记录、测试报告、使用说明等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归档交由用户保存以备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对于学院校园网而言在设计方案中,将各个楼层的信息点通过PVC管槽走墙边通向各个楼层的配线机柜,机柜里放置普天超5类24口配线架,对各个信息点的接头进行跳线配置,再通过配线架与交换机相连。采用普天超5类24口配线架(由安装板和超5类RJ45插座模块组合而成),可安装在19“标准机架上,只占用1U空间,占用地方小,搬运迁移方便。插座正面是标准的RJ45插座,端口性能达到超五类性能的要求,屏蔽性能完全符合标准要求。数据主干光缆的端接采用普天抽屉式12端口光纤分线盒。超5类系列跳线在设备间用于连接配线架到网络设备端口,在终端用于连接墙面插座到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网络接口。
7.建筑群布线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栋建筑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群内的其它建筑的通信设备和设施。它包括铜线、光纤、以及防止其它建筑的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本建筑的保护设。在学院校园网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中各楼间的距离都超过了100米,而当计算机数据传输距离超过100米时,用光纤作为数据主干将是最佳选择,并具有大对数电缆无法比拟的高带宽和高保密性、抗干扰性。因此各楼间的连接采用普天6芯多模室内光缆,支持数据信息的传输。在校园网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中将使用光纤把各新综合教学楼、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餐厅、学生宿舍楼互联。并集中于校园网网络中心。其敷设方式室内采用金属桥架,室外采用暗埋深沟填铺的方式进行。在设计中进入主设备间的所有光纤、大对数电缆、电信电缆都采用金属桥架或钢管进行硬件保护,同时采用IDC线对保护器对铜缆予以电气保护,避免人员和设备免遭外部电压和电流的伤害。
二。网络设计方案
网络结构为分层星型结构,网络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网络中心,为中心节点。网络中心选址在学校地域的中心建筑(实验大楼),布置了校园网的核心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WWW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拨号服务器、域名服务器等),并预留了将来与本部以外的几个园区的通信接口。
第二级是建筑群的主干结� 校园网按地域设置了几条干线光缆,从网络中心辐射到几个主要建筑群,并在二级主干节点处端接。在主干网节点上安装的交换机位于网络的第二层,它向上与网络中心的主干交换机相连,向下与各楼层的集线器相连。学校校园网主干带宽全部为100Mbps,并考虑到向ATM或千兆以太网的升级。
第三级是建筑物楼内的HUB,为三级节点。三级节点主要是指直接与服务器和工作站连接的局域网设备,即以太网或快速以太网集线器
(3COM堆叠式集线器3COM SUPERSTACK)。设计楼内的综合布线时根据需要可进行了一定取舍:如取消干线子系统;合并管理子系统与设备间子系统;将水平子系统的布线直接引入到设备间的主配线架上等等。
以交换式千兆以太网作为校园网的主干,按10M/100M交换式子网方式接入(如图)。
校园网布线设计一般采用多级物理星型结构、点到点连接,任何一条线路故障均不影响其他线路的正常运行。网络采用分散式三层交换体系,二级交换机具有第三级交换能力,主干线路压力小,而且全部实现百兆交换入室。三级交换机可以堆叠,能将一个主干和桌面交换机组成一个整体,提供足够的交换口,可扩展性好。
1、主干网选用千兆以太网,其第三层以太网路由器交换机大都满足IEEE802.3Z标准,技术成熟,具有流量优先机制能有效保证多媒体传输时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
千兆以太网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在ATM技术成熟时,可平滑集成到ATM网络中,作为ATM网的边缘子网。
工作组子网可选用100M交换模式。使用户终端独占100M带宽的数据交换。在核心交换机与工作组交换机之间,采用100Mbps传输带宽,当使用全双工时,传输带宽为200Mbps。
技术特点:
采用模块化星型拓扑结构,主干段相互独立,便于网络维护和扩充 。
光纤主干采用单模光缆,有利于千兆网及今后更高速率的网络应用。而且通过跳线的不同跳接,组网方式也十分灵活。可以实现:
(1)点对点: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建立起高速通道。传输速率为几十个Mbps至几百个Mbps,距离可达2km(多模)至5km(单模)。
(2)逻辑星型网络:通过光纤网络设备,建立起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的快速以太网或ATM网。
(3)环形网络:用信号再生器连接光纤,形成环路,组成FDDI主干网。
楼内线缆全部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性价比高,施工方便,且可以达到1000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并支持155/622Mbps ATM。
(4)交换是在第二层进行,真正支持即插即用工作,无需人工干预。
三。系统设计方案
1.系统设计的目标:
满足日常工作的处理电子化、日常办公自动化、领导决策科学化,和信息交流快捷方便化。即实现业务系统处理、日常办公、领导决策计算机化、信息交流国际化的先进系统。即:以先进的计算机及通讯为手段建立内部网络,纵向向上与Internet互联网相连,向下与各管理子网点相连接,横向与其它单位相连接的`计算机综合网络系统。
2.系统需求:
1.建立一个基于校园Intranet的信息管理和应用的网络系统,并提供相应的各种服务。
2.共享网络上各种软、硬件资源,快速、稳定地传输各种信息,并提供有效的网络信息管理手段。
3.采用开放式、标准化的系统结构,以利于功能扩充和技术升级。
4.能够与外界进行广域网的连接,提供、享用各种信息服务(与各级教育信息中心相连、与国内外著名站点相连……)。
5.具有完善的网络安全机制。
6.能够与原有的计算机局域网络和应用系统平滑地连接,调用原有各种计算机系统的信息。
3.系统应用平台
没有应用系统的网络只能是一个各类设备的集合,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这不是用户所需要的。所以,在用户没有特别指定应用系统的情况下,我们的设计应该把传统的网络应用考虑在内。
1.网上校务管理
1)学校基本文书管理:
* 来往公函
* 会议通知,会议纪录
* 教学热点情况(教育手段现代化等)
2)学校制度管理:
* 重要文件的文件头,提要(要点,主题)
* 学校管理制度,历年的决定
* 学校规划,设想
3)学校重要事件管理:
* 校史纪录、校友纪录:面向全国,全市的重要事件。
* 大事纪录: 校内各项重大活动的安排和纪录。
* 外事接待:对国内、国外参观人员的接待,安排及相关事宜的纪录和管理。
园区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结构是星形的,按照国际标准ISO11801规定,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建筑群布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管理子系统等组成。
设计中包括语音和数据的信息点设置,整个园区共设计了4781个信息点(包括数据点和语音点)。
1、信息点的设置
2、子系统的设置
按规范相应要求设置了六个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超五类信息模块及单口、双口面板构成;水平子系统,由超五类4对UTP双绞线组成;管理子系统,主要由超五类24口机柜式RJ45端口配线架,跳线理线架、110式100对配线架和24口机柜式光纤配线箱组成;垂直干线子系统,主要由室内六芯多模光缆和三类50对大对数铜缆组成;设备间子系统,主要由超五类24口机柜式RJ45端口配线架,跳线理线架、110式100对配线架和24口机柜式光纤配线箱组成;建筑群子系统,主要由110型100对19英寸机柜式配线架和24口机柜式光纤配线箱,六芯单模光缆、室外六芯多模光缆和室外三类50对大对数铜缆组成。
下面对各子系统结合具体应用产品分别进行说明:
(1)数据中心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机房(建筑群网络总设备间)位于数据中心地下一层计算机网络控制中心,电话交换总机房(建筑群通讯总配线架)位于数据中心地下一层通讯设备间内。
数据中心的地下一层、1层、2层、3层均设置楼层配线间,地下一层的楼层配线间管理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的信息点,其余楼层配线间管理本层的信息点。
由地下一层电话交换总机房向地下一层、1层、2层楼层配线间各敷设1根室内3类50对线缆,由地下一层计算机网络控制中心向1层、2层、3层楼层配线间各敷设1根室内6芯多模光缆。
(2)图书馆
在2层设置配线间管理整个图书馆的信息点。
(3)教学楼
1层、2层、3层均设置楼层配线间管理本层的信息点。教学楼1层设机柜接入由数据中心拉来的1根室外50对线缆,再由此分出3根室内50对线缆向1层、2层、3层楼层配线间各拉一根室内50对线缆。1层楼层配线间接入数据中心拉来的1根室外六芯多模光缆,再由此向2层、3层楼层配线间各拉一根室内六芯多模光缆。
(4)会议中心
地下一层设置配线间管理B1和1层的信息点。
(5)食堂
一层设置配线间管理食堂的16个信息点。
(6)体育中心
设置一个配线间管理体育中心的9个信息点。
(7)1号宿舍楼(南楼)
1层设置机柜接入由数据中心拉来的7根室外50对线缆,再由此分出3根室内50对线缆拉向6层楼层配线间,3根室内50对线缆拉向3层楼层配线间,1根室内50对线缆引向1层楼层配线间。
1层楼层配线间接入数据中心拉来的1根室外六芯多模光缆,再由此向6层、3层楼层配线间各拉一根室内六芯多模光缆。3层楼层配线间管理2和3层4层的信息点,6层楼层配线间管理5和6层7层的信息点,1层楼层配线间管理本层的信息点。
(8)1号宿舍楼(北楼)
1层设置机柜接入由数据中心拉来的9根室外50对线缆,再由此分出4根室内50对线缆引向6层楼层配线间,4根室内50对线缆引向3层楼层配线间,1根室内50对线缆引向1层楼层配线间。
1层楼层配线间接入数据中心拉来的1根室外六芯多模光缆,再由此向6层、3层楼层配线间各拉一根室内六芯多模光缆。3层楼层配线间管理2和3层4层的信息点,6层楼层配线间管理5和6层7层的信息点,1层楼层配线间管理本层的信息点。
(9)2号宿舍楼(南楼)
1至9层每层均设配线间,1层设置机柜接入由数据中心拉来的17根室外50对线缆,再由此向2至9层每层拉2根室内50对线缆,1层楼层配线间接入数据中心拉来的1根室外六芯单模光缆,再由此向2至9层每层楼层配线间各拉一根室内六芯多模光缆。各层楼层配线间仅管理本层的信息点。
(10)2号宿舍楼(北楼)
1至9层每层均设配线间,1层设置机柜接入由数据中心拉来的18根室外50对线缆,再由此向2至9层每层拉2根室内50对线缆,1层楼层配线间接入数据中心拉来的1根室外六芯单模光缆,再由此向2至9层每层楼层配线间各拉一根室内六芯多模光缆。
(11)行政楼
1至5层每层均设配线间,1层设置机柜接入由数据中心拉来的10根室外50对线缆,再由此向1层2层3层每层拉2根室内50对线缆,向4层拉3根室内50对线缆,向5层拉1根室内50对线缆,1层楼层配线间接入数据中心拉来的1根室外六芯单模光缆,再由此向2至5层每层楼层配线间各拉一根室内六芯多模光缆。各层楼层配线间仅管理本层的信息点。
(12)公寓楼
公寓楼有5栋楼,每栋楼在中心区域位置放置机柜,内置110配线架和光缆配线架,用以引入数据中心拉来的50对线缆和单模光缆,具体根数详见园区图,公寓楼1(6层两单元,数据72,话音72),公寓楼2(6层三个单元,108,108),公寓楼3(6层4个单元,144,144),公寓楼4(5层3个单元,90,60),公寓楼5(6层1个单元,48,48)。布线均为光纤到楼,双绞线到户。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一)
一、机房建设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机房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房类型的选择。
2、机房总体布局和设计。
3、机房建设单位的选择。
4、机房建设材料和设备的选型和购置,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UPS)、输配电系统、机房精密空调、新风系统、防静电地板、天花吊顶系统、机房照明及墙体处理工程等。
5、装饰工程:装饰工程包括机房基层处理(即地面、天棚、墙壁抹灰),活动地板铺设,天花安装,玻璃工程,铝合金隔断,门窗工程,墙壁处理工程项目等。
6、空调工程:包括机房专用恒温恒湿精密空调的安装调试等内容。
7、供配电工程:供配电工程包括计算机设备用电系统(UPS)、空调系统用电、其它机房用电系统。
8、安全消防工程:电脑中心消防的安装调试。
9、机房监控系统:包括漏水检测、磁卡门禁、闭路电视监控等。
10.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二、电气工程和照明系统
技术中心的配电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是技术中心计算机系统、通讯网络设备、照明设备的动力来源。
2.1低压配电设计
1、技术中心的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一类供电系统,既由贵医院配电房将经过切换的市电、柴油发电机电源引入技术中心所在楼层中心机房,再由相关配电柜将电能分配给UPS、计算机系统、网络通讯设备、空调、照明和其他辅助用电设备。
2、技术中心的插座应分三种,它们分别是: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的计算机主机专用防水插座、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的普通设备用三孔标准插座和市电直接供电的检修用五孔标准插座。
3、计算机系统要求电源的电压变化在220V±5%之内,频率变化在50Hz±0.5Hz之内。
4、UPS输出配电回路按机房内设备要求进行设置,主要计算机设备由专用回路(开关)供电,网络主交换机、路由器、网络机架由专用回路供电。
5、普通计算机设备供电回路带三至四个插座,插座固定于地板下;并予留若干个配电回路待以后设备扩展时使用。具体插座数量及位置要根据最终机房内设备数量考虑。
2.2技术中心配电系统设计
根据用户机房现状以及对电气工程和照明系统的要求,将会设计相应的机房配电系统,该配电系统的设计主导思路将进一步与用户讨论。
2.3技术中心供电系统示意图
其中,每个配电柜具有以下功能:
1、配电柜的总输入电压、电流、频率监测;
2、火灾断电报警;
3、具有声光报警和远程监控接口;
4、防浪涌、防雷击;
5、过流、短路保护。
推荐:法国梅兰日兰P系列、G系列低压配电柜(箱)。
三、空调及新风系统
根据用户机房的布局和需要,本系统由用于中心机房的新风系统和用于大楼制冷送风的中央柜机系统两部分组成。
3.5中心机房新风机及送风管为使机房整体协调统一及美观,新风机及通风管道均安装在金属天花上部,新风通过管道送至空调入风端口。
3.6定时送排风为保持机房内的新风循环,须在靠近墙的位置(最好是在空调的末端)安装排风机及排风管道。排风管的通道一般为送风管道的40-50%。利用配电柜中的LOGO(可编程控制器)定时控制送风及排风。
四、金属天花系统为了满足机房整体外观的要求,我们建议天花面板与进口标准T形龙骨配合使用,使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使用原装进口优质T形龙骨构成暗式悬挂系统
2、天花面板可完全遮蔽上部空间,保证机房外观具备较高档次。
3、面板可整体拆下,方便进行上部维修。
4、面板倒角边拼接紧密,布局整体划一。
5、微孔面板后附加羊毛纤维吸音纸,以实现机房空调良好的空气循环效果及防尘、吸音要求。
五、防静电活动地板和网络地板
5.1活动地板的应用和优点凡需铺设电缆、信息线的房间,建议采用抗静电活动地板,安装高度一般为300-350mm。活动地板下面可以用作空调送风静压箱,也便于机房内电缆桥架铺设。由于地板下面作空调送风用,为确保恒温恒湿,所以地面上应作防尘保温处理,以防静压箱内因温差过大而结露。
活动地板具有以下优点:
1、使安装简单化,并为以后设备配置的改变和扩充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机房内设备可通过地板下进行自由的电气连接,便于铺设和维护,使机房整洁美观。
2、可以保护各种电缆、电线、信号线及插座,使其不受损坏。
3、计算机房可以利用地板下空间作为空调的静压仓,获得均衡满意的温湿度。无论计算机安装在什么位置都可通过活动地板的风口得到空调调节后的空气。
4、有利于设备底部的维修。
5、地板表面导电性强,能使静电电荷迅速通泄至大地。
6、能够屏蔽电磁辐射。
7、可以利用活动地板的可调性,调整地面的平整度,保证机房地面的整体水平。
六、防雷接地系统
6.1防雷的措施防雷分为防直击雷和感应雷两个方面。对直击雷的防护由建筑物所装避雷针完成;计算机机房的防雷工作主要是防感应雷所引起的浪涌和由于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过电压。
对机房进行全面防雷保护,除了机房所在建筑要有良好的避雷装置外,还必须对机房安装防止感应雷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防雷器,对电源系统、信号系统进行可靠、有效的防护。
四川智邦努力满足每一位客户的需求,以不断提升客户价值为己任,来实现公司与客户双赢的理念。
四川智邦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二)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处理系统发展迅速,对信息传输的快速、便捷、安全性和稳定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的中枢神经系统。它采用高质量的标准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在建筑物内组成标准、灵活、开放的信息传输通道。它既可以在建筑物内部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也可以与建筑物外部的通信网相连接。所建网络要求对内适应不同的网络设备、主机、终端、PC及外部设备,能构成灵活的拓扑结构,有足够的系统扩展能力,对外通过与国家公共数据网(CHINAPAC),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与国内外新闻机构、信息中心相连,组成全方位多通道的信息访问系统。
在园区设计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应备以下特点:
透明性:能够支持目前所有的标准,如电话通信、数据传输及视频应用(IEEE、ITU-T、ANSI等)。
适应性:具有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余地,比如办公自动化及星型高速网络应用。
灵活性:由于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统一的配线网络,即统一的传输媒质(双绞线和光纤)来支持所有类型的通信系统,所以使得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改变终端设备的位置或安装新的终端设备。
概述
本园区采用满足ISO/IEC11801超五类标准的台湾康宝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大楼内话音、数据及图像通信等系统的传输媒体,采用标准的。网络建设和INTERNET接入,实现数据/语音/视频“三网合一”的应用发展模式;采用网络操作系统和平台并存的模式,考虑到现代化办公环境对通讯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等系统的信息传输的需求在布线方面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及综合性,并且易扩容、面向未来的发展及方便维护和管理。
1、设计要求
(1)园区综合布线系统为开放式结构,能支持话音及多种计算机数据和图像传输系统。支持含千兆以太网及异步传输模式(ATM)等在内的多种网络系统。
(2)纳入综合布线系统的有:电话通信系统布线;计算机网络系统布线;并可与外部公用网络进行连接。
(3)满足大楼办公自动化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要求。
(4)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全模块化结构,方便系统的扩展;并且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当以后系统更改、设备移位时,不必重新布线,只须在相应的配线架上跳线即可。
(5)本工程布线系统是树状星型结构,以支持目前和将来各种网络的应用。通过跳线实现与不同的网络设备互连。可以实现各种不同逻辑拓朴结构的网络。
2、设计目标
本布线系统的设计,旨在建立一个具备开放性,灵活性,实用性,可扩充性,经济性及安全性的高品质 的集语音通信、数据、通信于一体的综合布线系统,并可达到下列目标:
标准化的网络系统,各种设计规范,技术指标及产品均符合国际和工业标准,并可提供多种品牌产品的支持能力。
系统扩充性,配合技术发展趋势,选择可实施的布线方案,并兼顾现阶段的需求及为未来的发展预留有足够的扩充能力。
资讯互通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实现互连,实现资源的共享及与外部网络的连接。
3、系统特点
园区内的各楼各层系统应全面,使用户在重新连接或布置工作站终端时无须重新布线。网络系统设计必须满足工作站联网要求,并且能够满足软件运行的要求。布线系统必须和网络系统有机结合。
灵活性: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或电话,传真机以及各种传感器件,图像监控设备等。
模块化:所有接插件都应是积木式的标准件,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
可扩展性:充分考虑发展和变更,当环境变化和网络设备升级时,只需在配线架上进行灵活跳线,无须重新布线。
经济性:尽可能降低造价,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性。
设计依据
本标书的方案设计及选用的布线系统遵循并符合以下国际标准和规范,包括:
用户建筑通用布线标准ISO/IEC11801
商用建筑物布线标准EIA/TIA568A
民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86
以太网10Base-T标准IEEE802、3
以太网100Base-T标准IEEE802、3u
千兆以太网标准IEEE802、3Z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设计方案
园区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结构是星形的,按照国际标准ISO11801规定,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建筑群布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管理子系统等组成。
设计中包括语音和数据的信息点设置,整个园区共设计了4781个信息点(包括数据点和语音点)。
1、信息点的设置
2、子系统的设置
按规范相应要求设置了六个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超五类信息模块及单口、双口面板构成;水平子系统,由超五类4对UTP双绞线组成;管理子系统,主要由超五类24口机柜式RJ45端口配线架,跳线理线架、110式100对配线架和24口机柜式光纤配线箱组成;垂直干线子系统,主要由室内六芯多模光缆和三类50对大对数铜缆组成;设备间子系统,主要由超五类24口机柜式RJ45端口配线架,跳线理线架、110式100对配线架和24口机柜式光纤配线箱组成;建筑群子系统,主要由110型100对19英寸机柜式配线架和24口机柜式光纤配线箱,六芯单模光缆、室外六芯多模光缆和室外三类50对大对数铜缆组成。
下面对各子系统结合具体应用产品分别进行说明:
(1)数据中心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机房(建筑群网络总设备间)位于数据中心地下一层计算机网络控制中心,电话交换总机房(建筑群通讯总配线架)位于数据中心地下一层通讯设备间内。
数据中心的地下一层、1层、2层、3层均设置楼层配线间,地下一层的楼层配线间管理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的信息点,其余楼层配线间管理本层的信息点。
由地下一层电话交换总机房向地下一层、1层、2层楼层配线间各敷设1根室内3类50对线缆,由地下一层计算机网络控制中心向1层、2层、3层楼层配线间各敷设1根室内6芯多模光缆。
(2)图书馆
在2层设置配线间管理整个图书馆的信息点。
(3)教学楼
1层、2层、3层均设置楼层配线间管理本层的信息点。教学楼1层设机柜接入由数据中心拉来的1根室外50对线缆,再由此分出3根室内50对线缆向1层、2层、3层楼层配线间各拉一根室内50对线缆。1层楼层配线间接入数据中心拉来的1根室外六芯多模光缆,再由此向2层、3层楼层配线间各拉一根室内六芯多模光缆。
(4)会议中心
地下一层设置配线间管理B1和1层的信息点。
(5)食堂
一层设置配线间管理食堂的16个信息点。
(6)体育中心
设置一个配线间管理体育中心的9个信息点。
(7)1号宿舍楼(南楼)
1层设置机柜接入由数据中心拉来的7根室外50对线缆,再由此分出3根室内50对线缆拉向6层楼层配线间,3根室内50对线缆拉向3层楼层配线间,1根室内50对线缆引向1层楼层配线间。
1层楼层配线间接入数据中心拉来的1根室外六芯多模光缆,再由此向6层、3层楼层配线间各拉一根室内六芯多模光缆。3层楼层配线间管理2和3层4层的信息点,6层楼层配线间管理5和6层7层的信息点,1层楼层配线间管理本层的信息点。
(8)1号宿舍楼(北楼)
1层设置机柜接入由数据中心拉来的9根室外50对线缆,再由此分出4根室内50对线缆引向6层楼层配线间,4根室内50对线缆引向3层楼层配线间,1根室内50对线缆引向1层楼层配线间。
1层楼层配线间接入数据中心拉来的1根室外六芯多模光缆,再由此向6层、3层楼层配线间各拉一根室内六芯多模光缆。3层楼层配线间管理2和3层4层的信息点,6层楼层配线间管理5和6层7层的信息点,1层楼层配线间管理本层的信息点。
(9)2号宿舍楼(南楼)
1至9层每层均设配线间,1层设置机柜接入由数据中心拉来的17根室外50对线缆,再由此向2至9层每层拉2根室内50对线缆,1层楼层配线间接入数据中心拉来的1根室外六芯单模光缆,再由此向2至9层每层楼层配线间各拉一根室内六芯多模光缆。各层楼层配线间仅管理本层的信息点。
(10)2号宿舍楼(北楼)
1至9层每层均设配线间,1层设置机柜接入由数据中心拉来的18根室外50对线缆,再由此向2至9层每层拉2根室内50对线缆,1层楼层配线间接入数据中心拉来的1根室外六芯单模光缆,再由此向2至9层每层楼层配线间各拉一根室内六芯多模光缆。
(11)行政楼
1至5层每层均设配线间,1层设置机柜接入由数据中心拉来的10根室外50对线缆,再由此向1层2层3层每层拉2根室内50对线缆,向4层拉3根室内50对线缆,向5层拉1根室内50对线缆,1层楼层配线间接入数据中心拉来的1根室外六芯单模光缆,再由此向2至5层每层楼层配线间各拉一根室内六芯多模光缆。各层楼层配线间仅管理本层的信息点。
(12)公寓楼
公寓楼有5栋楼,每栋楼在中心区域位置放置机柜,内置110配线架和光缆配线架,用以引入数据中心拉来的50对线缆和单模光缆,具体根数详见园区图,公寓楼1(6层两单元,数据72,话音72),公寓楼2(6层三个单元,108,108),公寓楼3(6层4个单元,144,144),公寓楼4(5层3个单元,90,60),公寓楼5(6层1个单元,48,48)。布线均为光纤到楼,双绞线到户
☆ 个人信息
姓名: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8年8月
身高:170cm
籍贯:银川市
居住地:北京市
民族:汉
政治面貌:团员
求职类型:应届毕业生
毕业院校: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专业:计算机网络
移动电话:
家庭电话:
E_Mail:
QQ/MSN:
☆ 工作经历
7月至209月于深圳创新通用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部担任销售职员
年9月至7月于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担任校内网校园大使,负责校园推广
207月至年9月于北京金众联达通讯器材有限公司销售部门担任网络营销监理
☆ 技能水平
熟练掌握局域网维护和管理,能够使用一般应用软件熟练掌握计算机组装和维护,能够维护和解决大部分计算机故障数量掌握电子商务技术,能够进行网络营销和网络管理工作
☆ 培训经历
2007年9月至7月于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就读网络技术专业9月至7月就读于宁夏银川长庆高级中学9月至207月就读于宁夏银川长庆初级中学
☆ 自我评价
本人具有坚韧不拔的为人处事态度,为人谦和,有强烈的上进心,有较强的时间观念,讲诚信本人在团队合作方面能够胜任团队的领导凝聚作用亦能作为团队份子做好本职工作,听从指挥
☆ 求职意向
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智能大厦/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连接。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德特威勒综合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德特威勒公司产品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综合布线系统犹如智能大厦内的一条高速公路,我们可综合考虑各种信息通信业务的需要,在土建阶段将连接建筑智能化各个弱电系统的线缆布放于建筑物内。只要有了”高速公路“,有了”综合布线系统“,想跑什么 ”车",想上什么系统,那就变得非常简单了,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需要、发展和可能来决定。但综合布线(PDS)只能是智能大厦的一个基础设施部份,不能认为仅仅含有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就可以称谓智能大厦了。实际上,综合布线系统的初始投资仅占整个建筑投资的3-5%。
综合布线系统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设备间; 进线间与管理。
实际上布线工作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此规律不仅体现于结构化布线工程实施所要遵循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还需要符合在工程中摸索出来的许多经验和教训。综合布线作为已经成熟的行业,在经历了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实用经验。布线过程管理混乱、工艺落后、技术陈旧,都会给施工单位本身带来工程质量、成本和进度上的不足。使用先进规范的施工操作规程是企业取得效益和立足市场的必由之路。以下介绍的相关经验及意见,可与同行交流。
尽可能地找合作过,可靠的施工队穿线,施工组织者要头脑清楚,有责任感。对于初次合作的施工队,要派人紧盯。根据实际情况列出用人计划,凭用人计划向经理申请准备给穿线施工队的酬金。根据管槽完工时间和后续布线系统安装和装修封顶的时间要求,列出穿线进度计划和保证质量的措施。
穿线前要严格进行穿线检查,具体要求参见相应的管槽检查要求,严重影响穿线质量和进度的管槽质量问题包括:管槽规格小;接口处有毛刺;埋地安装管槽阻塞、积水等;埋地管槽穿线前必须全面试穿。需准备的文档包括:布线系统系统图;布线系统平面图;穿线技术要求和空白穿线报告。
穿线交底的对象是穿线的承包人和施工组织者,交底的核心内容是要使穿线者理解质量要求,过程如下:首先讲解系统图、平面图,讲解穿线质量要求,其次探讨工序,谈穿线检查,谈穿线报告,最后谈报酬数额,付酬方式及探讨合同、签署合同。
先进行穿线组织策划,要组织好穿线关键在于施工组织者,施工组织者应:理解布线系统总体结构,不要穿错路线 ;能明确区分要敷设的各种电缆,不要用错电缆;熟悉电缆要经过的管路,有丰富的穿线经验;懂得预防典型的影响穿线质量和进度的问题 ;理解综合布线系统电缆敷设的特殊要求;思路清晰,把信息点分组,一组一组地敷设,不多穿,不漏穿;每组应不超过20个信息点,否则同时穿放的电缆量大,穿放费力容易导致电缆损伤,也容易缠绕、打结,非常影响进度;严谨地做标号,并记录长度刻度;严格地组织测试,用检测仪表逐条电缆测通断状况。
穿线应按工序要求进行。本次施工采用优质的德特威勒电缆。管槽检查,钢管加护口,埋地钢管试穿。对所有参与穿线的人员讲解布线系统结构、穿线过程、质量要点和注意保护电缆。策划分组,一组一组地穿放电缆,对于其中一组,选择穿线起点。电缆运至起点,标号,记配线架端刻度,把此一组穿至配线架,按要求留余长。度量起点到插座端长度,截断,标号,记插座端刻度。插座端盘绕在插座盒内。对每根电缆进行通断测试,补穿,修改标号错误。最后整理穿线报告,扣线槽盖。
所有的钢管口都要安放塑料护口。穿线人员应携带护口,穿线时随时安放。电缆在计算机出线盒外余长3cm,余线应仔细缠绕好收在出线盒内。
在配线箱处从配线柜入口算起余长为配线柜的(长+宽+深)。德特威勒提供的机柜和理线槽,让线缆变得井井有条。余线应按分组表分组,从线槽出口捋直绑扎好,绑扎点间距不大于50cm。不可用铁丝或硬电源线绑扎。50芯电缆转弯半径应不小于162mm。垂直电缆通过过线箱转入垂直钢管往下一层走线时,要在过线箱中绑扎悬挂,避免电缆重量全压在弯角的里侧电缆上,这样会影响电缆的传输特性。在垂直线槽中的电缆要每隔1米绑扎悬挂一次。线槽内布放电缆应平直,无缠绕,无长短不一。
如果线槽开口朝侧面,电缆要每隔1米绑扎固定一次。电缆按照设计平面图标号,每个标号对应一条4对电缆,对应的房间和插座位置不能弄错。两端的标号位置距末端25厘米,贴浅色塑料胶带,上面用油性笔写标号或贴纸质号签再缠透明胶带。此外在配线架端从末端到配线柜入口每隔1米用要用标签纸贴在电缆外皮上用油性笔写标号。4对双绞电缆按3%的比例穿备用线,备用线放在主干线槽内,每层至少1根备用线。穿线完成后,所有的4对芯电缆应全面进行通断测试。测试方法:把两端电缆的芯线全部剥开,露出铜芯。在一端把数字万用表拨到通断测试档,两表笔稳定地接到一对电缆芯上;在另一端把这对电缆芯一下一下短暂地接触。如果持表端能听到断续的声音,就OK。每根电缆的4对芯线都要测。
这样测试能发现的问题是断线、短路和标号错误。
施工质量的保障措施:
1. 要做好设计阶段的详细图纸,图纸很重要。不要以为很简单,一张好的综合布线设计图纸可以节省你的布线时间和一些在布线的过程中遇到的现场问题,做过楼宇布线工程的都知道,大楼里不单只有弱电,还有强电、消防、空调等等。
2. 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计划,以应付不断的变化。因为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啊,我曾经就碰到过这样的工程。
3. 要及时了解整个工程的其他部分的进度情况,才能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4. 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线路要工整、明朗。
5. 要做好标签,要不然到后面你可就惨了。德特威勒都已经为客户想到了,预留了贴标签的地方。
目前所在: 汕头 年 龄: 28
户口所在: 汕头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已婚 民 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72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智能大厦/综合布线/弱电:
工作年限: 5 职 称:
求职类型: 兼职 可到职日期: 三个月
月薪要求: 5000--8000 希望工作地区: 汕头,深圳,
工作经历
工程监理 起止年月:-09-01 ~ -12-01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汕头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05-07-01
专 业 一: 电子信息工程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拥有以下证书:一级建造师(通信专业)4月拿证,
二级建造师(建筑专业),
信息系统监理师、程序员证书,(信息产业部的软考证书)
中级工程师职称。
英语水平熟练,通过大学英语6级考试
有汽车驾驶执照,有4年汽车驾驶经验
工作认真,细致,能吃苦耐劳。待人诚恳。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善于学习,能很快掌握工作所需的知识。有一定领导能力,能够团结团队一起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文字功底不错,在两家杂志上发表过4篇文章。(在百度上可搜索到文章)
在广东通信技术杂志发表过两篇文章:
《CDMA直放站对基站RSSI影响及解决方案》9月发表
《浅谈CDMA室内覆盖环境中的手机发射功率控制》201月发表
在建设监理杂志上发表过两篇文章:
《浅谈无线室内覆盖工程的监理工作》2011年1月发表
《浅谈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监理的特点》2011年2月发表
有一定的出差工作经验, —,在梅州出差工作。20—,在广西出差工作。
一、实训内容
实训 1 网络综合布线设备与材料认识实训
一、目的与要求
认识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布线材料的品种与规格,并在工程中正确选购使用。
二、主要教学内容
认识各种双绞线
认识各种光缆
认识双绞线端接设备
认识光缆端接设备
认识线槽、管及配件,桥架 ,压线钳,剥线钳,打线钳,光纤熔接机。
认识西元牌工具展示柜,铜缆展示柜,光缆展示柜,配件展示柜。
认识机柜
认识其它小件材料
三、 实训心得
通过这个小实训,我们认识了以前只能是在书本才能看到的东西,也明白和懂得了一些不常用的工具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对我们以后出去工作提前打下了基础。
实训 2 、综合布线工程方案设计实训(模拟大楼工程)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训掌握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一种施工图的绘制方法(AUTOCAD 或 VISIO ),掌握设备材料预算方法、工程费用计算方法。设计内容符合国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T-50311- 》
二、主要教学内容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水平子系统设计
垂直子系统设计
管理间子系统设计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总体方案设计
三、实训心得
这个实训让我们懂得了做一个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常用标准和基本设计理念和思路,通过这个实训,我们学会了如何规范系统的去做一个网络综合布线工程。
实训 3、综合布线工程测试实训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 5E类和6类布线系统的测试标准,掌握简单网络链路测试仪的使用方法,掌握用FLUKE DSP-4100进行认证测试的方法。掌握用FLUKE DSP-4100进行光纤测试的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电缆系统包括:插座,插头,用户电缆,跳线和配线架等
(二)、 UTP链路标准
定义测试参数和测试限的数值 (公式)
定义两种链路的性能指标
C 永久链路 (Permanent Link)
C 通道 (Channel)
定义现场测试仪和网络分析仪比较的方法
性能的测试限基于
C 元件的性能指标
C 元件互连的 “ 实际情况 ” 和安装工艺的影响
实训 4、网络综合布线光纤熔接机实训
一、目的和要求
理解光纤熔接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光纤熔接机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光纤熔接机并熔接成功。
二、主要教学内容
认识光纤熔接机的各个部位,知道各部位的作用。
剥掉光纤的外保护层。
切平光纤的两端。
熔接光纤。
三、实训心得
通过这个实训,我们懂得了光纤熔接机的工作原理和要求。自己也亲自去熔接完成了一条光纤,整个过程虽复杂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过一天的理论设计与一天的实际布线操作之后,发现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如以下几点的问题是在实训中遇到并且较难解决的几点:
1、在设计时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认识不足;
由于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工程项目,对于第一次的设计有着诸多的不足,也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尤其是信息点的分布问题,不知道该怎样分布。
2、Visio软件的应用的不熟练;
由于和设计一样都是第一次接触,对于Visio绘图软件也是很不熟悉。
3、制作跳线时的线序以及水晶头的问题;
在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中,跳线的制作非常重要。目前,最常使用的布线标准有两个,即T568A标准和T568B标准。T568B标准描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在网络施工中,一般都使用T568B标准。,而水晶头的制作则是比较困难,首先是剥线,剥线的时候不小心容易把线缆剪断造成不合格的跳线,其次是压线,在压线的时候经常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压线时没有把八个头全部压好,导致有一段不通;还有一种是线缆没有剪齐,导致压线时有的线没有压进去。
4、打模块是出现的问题
由于没有熟练的使用好打线钳,导致在打模块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线序不对,打线钳使用不当的多方面的问题。
三、实训心得
本次综合布线实训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在学院物流楼403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理论设计,另外一个阶段是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的为期一天的综合布线模拟布线的实训。
通过实训,我更进一步了解了综合布线的设计步骤以及施工方法。首先是表格设计方面,面对网络综合布线中出现的一些表格,原先我们看都看不懂,通过在学校第一天的实训,我们自己也能设计出类似的表格,对信息点的采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次是Visio软件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从只能按照书上的图来画到最后竟然独自画好了理工楼五层楼的平面图以及信息点的分布图;通过在工业职院一天的实训,我们见到了以前我们没有见到的设备和仪器,通过分组模拟网络综合布线实训,也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为以后这门课的学习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同时也很感谢陈老师和学院领导给我们安排的这次实训机会,让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能力。最后就是这次实训我认为我收获最大的:我初步了解了综合布线整个系统的设计,施工以及检验的一个工程的过程,这是我收获最大的一个地方。
四、实训展望
通过实训,我们了解了综合布线系统的一个流程,也接触了以前只在书本上看到过的材料也体验了他们的用法及用处,但是还是有点不足之处,首先就是我们没有接触真正的工程,也许这个想法比较困难,因为让学生走入工地参观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个
更多实习相关文书请点击:实习总结
相关阅读推荐:
社工实习总结
个人实习总结
会计实习期的实习总结
车间实习总结
护理人员医院实习总结
做了布线网络工程后又搞了布线测试、现在又讲布线系统培训课,接触了上千个用户,有些感受, 写出来望同行专家指教,
综合布线总结
。Network & Cabling(网络与布线):
刚开始接触网络工程时候,没有布线的概念,做个网络工程的概念就是拿着HUB、 网卡、网线(可能是同轴线)和RJ-45头(可能是BNC头和匹配器),还带一套NOS,最重要的是应用软件。 一切工作均在用户现场完成。如果OK,谢天谢地!如果有问题,那是像风像雨又像雾,网线、接头、网卡、HUB、 PC、NOS还是应用软件,都像造成故障的原因。树立正确的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后,认识到布线系统仅仅是一个无源系统, 它给网络设备提供一个无源平台,是网络的底层和基础。对网络应用具有透明性,即布线系统并不关心网络的类型、 网络的操作系统和哪家公司的网络产品,它都提供同样的支持。而测试就是对布线系统极限的评估, 测试报告是布线系统对网络应用的一种承诺,比如系统可以达到五类100MHz、或六类200MHz。 而各种网络设备是架设在布线系统上的一个有源平台,在此平台上的应用系统才是网络的灵魂。因此布线、网络、 应用就像一个剧组中的舞台、演员和演员表演的艺术。正确树立布线和网络的关系, 对于排除网络故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查布线系统,进行无源的认证测试;再查网络设备的状态,最后查网络的应用。
Product & System(产品和系统):
做小工程时对布线的产品和系统没有深刻的认证,可是工程越做越大, 遇到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万点的布线工程中如果有一个点测试不合格,那么甲方(用户)、安装商、 供应商之间就涉及到产品和系统的关系问题。布线产品和其它IT行业的产品有共性,但还有它的特性, 在于最终用户需要的是一个符合国际国内规范的布线系统,一个对数据、语音和视频传输提供支持的平台。 而布线厂家提供的是一系列的符合标准的布线产品和整套布线系统的思想和方法, 在布线厂家和用户之间就需要安装商将产品安装在用户建筑物的现场。因此设计、安装工程师的专业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系列合格的产品可以安装成一个合格的系统、也可以组成一个不合格的系统, 因为一个系统性能的测试结果不光取决于供应商提供的线缆、连接件,还取决于安装的工艺和质量以及布线系统的路由环境影响。 因此厂家的布线系统认证工程师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要熟悉产品,还需从布线系统的标准、方案设计、安装施工、 项目管理、验收测试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万泰(WONDERFUL)布线系统质量保证体系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即厂家提供合格的整套产品、工程师接受严格的全面培训、 完成的布线系统工程的每一个信息点需要符合国际国内测试规范的严格认证测试, ---(学电脑)
Solid Cable 、Stranded Cable & Patch Cord(硬线、软线及跳线):
布线中使用的双绞线线缆在ANSI EIA/TIA-568A规范中是有严格规定的。Solid Cable(硬线)用在水平布线系统部分, Stranded Cable(软线)用在设备子系统、管理子系统以及工作区子系统。 可经常有安装商或用户将铺设在水平系统中的剩余硬线,通过自己制做RJ45头,做为工作区、管理间的跳线使用, 这是不符合综合布线系统的本意的。系统本身允许户容易地更改、增加、交接、扩展线缆,用于改变线缆路由, 以实现系统的可管理性和灵活性。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Stranded Cable 做成跳线,用于上述用途。 最好的选择是采用布线厂家的原装成型跳线。因为自制跳线费时又费力,毕竟在性能上没有充分的保障, 而它和网络产品以及布线系统中的其它部分对网络造成故障的概率是一样的。现在有的厂家如万泰(WONDERFUL) 等推出的原装成型跳线采用机器化生产,不仅性能上有保障,价格也合理,而且备有各种长度、各种颜色, 充分符合TIA/EIA-606 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思想。因此自制跳线的年代可以结束了!
Margin & Value(余量和数值):
在工程结束时,施工安装方应该给甲方递交一份每个点的电气性能测试报告, 在测试报告中会对此信息点做出PASS(合格)或者FAIL(失败)的评价。并且会有具体的测试报告内容。 可经常有甲方(或用户)提出:报告中虽然PASS了,可是报告中显示最高只能跑到35兆或67兆等, 因此对施工安装方提出质疑。这里涉及到对测试原理的理解问题。测试仪器在测试衰减(Attenuation)、近端串扰 (Near-and Crosstalk)等参数时,不仅要对每个线对进行测试,而且要对每个线对在0MHz到100Mhz范围内取频率点进行测试 (具体采样频率步长在测试规范中有规定),在采样频率点测试出来是具体的数值(Value),它和规范中的规定值(Limit) 之间有一个差值,不同的频率点有不同的差值,当所有的测试数值均不超过规定值(Limit)时,就表示符合标准,可以用PASS总结, 这时取所有差值中最小值即Margin(余量)所在的频率点在报告中显示出来,这个频率点就不见得正好在100MHz。 因此在报告中显示出来的是0MHz到100MHz范围中余量最小(差)的频率点,而不是测试值最差的频率点。因此报告中显示PASS时, 就表示此信息点到管理间配线架组成的系统达到5类100MHz或6类200MHz。
树立正确的布线理念,对于布线厂家、安装施工商、甲方以及用户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均有裨益。还有一些布线理念在以后的文章中再来谈。
招标代理:天津市xx采购中心
业主单位:天津市xx局
报名截止:20xx-08-13
所属地区:天津
受天津市xx局委托,天津市河西区政府采购中心将以公开招标方式,对天津市xx局机房综合布线工程实施政府采购。现欢迎合格的投标人参加投标。
一、项目名称:天津市xx局机房综合布线工程(招标编号:HXGPC-2010-425)
二、招标内容:(技术参数详见招标文件)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双流程;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17-00-01
随着智能楼宇工程的兴起,而综合布线技术是智能建筑网络基础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综合布线技术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也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拥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掌握综合布线工程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工程实施、测试验收、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目标是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又有一定施工经验的网络综合布线人才。
项目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知识驱动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相互结合,形成了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
项目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5)效果评价。由于项目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二、项目教学法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实训环境与条件
本课程教学需要专门的实践教学环境与条件,我校综合布线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面积200平方米,另有2.5×2.5米安装施工间一个(内外两面共15个工位),拥有网络设备20台套,布线设备40台套,布线工具50台套,测试设备10套,熔接设备5套,电脑及电话终端50台,自主开发教具30台套。这些条件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
2.“双流程”项目教学法
本课程按设计流程和施工工艺流程“双流程”加以规划,理论教学由“工程项目设计流程”驱动,实训教学由“施工工艺流程”驱动。
(1)“设计项目驱动”教学法。选择中等规模的智能大厦或小区实际工程项目案例作为设计任务,将全班学生(30~40人)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3~4人),按照工程项目设计流程开展理论教学。师生合作,在设计过程中讲授知识、应用标准、掌握方法,共同完成设计任务。学生需要用AutoCAD绘制设计工程图,编制完整的设计说明书(电子版),制作Powerpoint答辩提纲,公开答辩;教师需要对整个设计学习过程进行监控,验收评价设计项目,对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展示和点评优秀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课程体系可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有效锻炼并可积累工程项目方案设计经验。
(2)“实训项目驱动”教学法。按照通信网络与综合布线工程施工、验收与运行维护管理工艺过程,开发设计实训项目,开发实训设备,创建施工环境,开展工程施工、验收与维护管理操作训练。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熟悉通信网络与综合布线产品,掌握施工、验收技术规范与标准,掌握操作技能,积累工程施工经验。
在教学中,可将网络与综合布线工程中关键性或不确定性的技术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共同学习知识,集体解决问题。
考核评价方式采取以过程考� 严把学生作业关,对施工制作质量、实验实训报告、作业、方案设计书等从严要求,从教学环节上保证教学质量。
下面以某智能大厦工作区子系统设计为例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创设情境。一栋七层的信息楼,要求提供100Base-T以太网楼内通信服务,要求话音点和数据点可相互转换。总体布线工程要求一次到位(准备好七个楼层建筑平面图,将学生分成7个组,每个小组承担一个楼层设计任务,教师与全班学生合作,共同完成设计)。
2.问题牵引。(1)什么是综合布线设计等级?(A、B、C、D、光纤);(2)什么是综合布线设计等级?(基本、增强、综合);(3)什么是工作区?(4)一个典型的工作区服务面积是多少?(5)非典型工作区服务面积如何确定(拔高问题)?
3.自主设计。根据设计任务确定设计等级配置工作区信息点数并编号选定信息插座底盒类型(100mm×100mm明装或暗装)各组分别完成对应楼层工作区信息点分布平面图(在已有建筑平面图上手工绘制)。
4.讨论问题。各小组将设计结果汇总,针对问题牵引进行讨论,比如设计等级如何确定、确定设计等级有什么作用、非典型工作区服务面积如何确定等。
5.过程记录及评价。这是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由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与难点进行总结。
三、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的效果
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对项目教学法进行完善和改革,通过对多届毕业生的跟踪观察,证明学生在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管理、测试与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大大加强,实现了与企业岗位工作的“零距离”对接,并获得企业好评。
网络综合布线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规范化的施工和高质量的维护必须被高度重视。在工作中我承担着医院信息化布线的具体工作。
常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刚开始接触布线工作的时候,是由我们单位科室的主任交代的维护任务,只提供了具体的配架图和大致情况的介绍。在后续的工作熟悉过程中,我陆续从书城购买了综合布线方面的专业图书学习,首先从理论上给自己补充相关的知识,这样在实际的工作中,同公司方项目经理和施工队之间的交流从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比较公正和客观,才能不被公司方和施工队认为是可以麻痹的对象。
在具体的项目施工过程中,甲方和乙方经常有不同的看法和判断施工规范的标准。这时需要我们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时完全可以借助监理的专业知识。然而,公司方和施工队也不是完全不可信,多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多向同行咨询请教也是能够避免犯错和能够不断提高的捷径。当然,在听取意见的同时,不能全盘照收,必须多方听取和比较,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
必须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案保持敏锐的观察和准备,及时采用性价比合适的适当超前的方案。网络布线的技术、材料和新方案更新进步很快,我们要时刻掌握行业的主流技术和材料工艺,合理科学地选择主流的技术和材料方案,避免一味追求新技术和新材料新方案或者采用即将淘汰和无法适应应用升级的老技术、老材料和老方案。
在具体的布线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积极负责的担负起甲方项目经理的角色,必须加强现场查看和监督工作,避免造成施工不规范或者不符合要求甚至返工的情况发生。否则,等到验收的时候再去发现这些问题,轻则需要返工,重则造成工期的延误,影响信息化项目的进度,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缺憾。特别是当工程管理不规范,施工队频繁更换人员的时候,更要对乙方项目经理时时提醒,处处监督其施工规范。
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必须按照标准的工作流程办事,而且要持之以恒,严格按照流程的每一步踏踏实实做到位。综合布线从设计、施工、验收到日常维护,各阶段必须要有各种图纸和详细记录。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发现尤其被忽略和不重视的是日常的维护记录。特别是新增和删除信息点的记录一定要及时准确,要真实地反映到图纸上,以免造成将来维护的困难。
态度决定一切,只要尽心尽责,就不必害怕工作中出现失误,相信每一个失误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和经验,必将对以后的工作和其他项目有借鉴作用。惟有对每一项工作报以高度重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把工作做好。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工程实训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10-0000-01
“Network Cabl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Course
Sun Ruxiang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of Computer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Nanning530226)
Abstract:“Network Cabl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gram is a core professional courses,teach students to focus on network cabling design,construction,project management,engineering,
testing,construction inspection and other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 and industry norms.In this paper,the design of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o build three“Network Cabl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of course construction.
Keywords: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Practice teaching; Engineering Training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电子电工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后续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本课程针对网络综合布线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重点教授学生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工程测试、工程验收等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通过课堂实训、现场工程实训、项目工程实习三个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素养。
一、课程内容设计
网络综合布线职业岗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网络综合布线设计的标准、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因此课程紧密结合国家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标准以及行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同时将国家信息产业部综合布线从业人员上岗证的培养内容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实现教学与职业认证培训相结合,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可以直接考取职业资格认证证书。
(一)课程内容标准化。《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课程内容按照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标准(GB50311)和网络综合布线验收标准(GB50312)设计,按模块化进行教学。整个课程围绕七个模块进行讲授,即: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管理、干线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建筑群子系统。
(二)课程内容规范化、职业化。《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课程内容的设计参考实际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教学团队定期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探讨课程改革,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加大兼职教师聘任力度,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专业技能实践课及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建成一个数量充足、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队伍,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定期组织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项目培训与挂职锻炼,积极参与企业工程项目的建设与技术服务,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课程为了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施“教、学、做、考”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即讲授综合布线设计标准与规范,同时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实训,实现课堂教与学、讲与做相结合。该课程将多种考核方式引入课堂,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如采用项目设计方案考核理论教学效果,采用随堂考核方式考核学生课堂实训和工程实训情况,由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评定学生工程项目实习成绩。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课程教学所涉及的综合布线设计规范、综合布线施工技术等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交互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程教学团队组织大量人力收集各种图片、录像等教学资源,并制作了单机版的多媒体课件。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原有单机版课件基础之上,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制作了本课程的网络版课件,并依托校园网平台积极开展了网络教学,取得了较好地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团队不断探索和完善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总结了三层实践教学体系,即课堂技能实训(初级)、现场工程实训(中级)、项目工程实习(高级)。课堂技能实训与理论教学融合在一起,主要训练学生压接水晶头、打压数据模块、配线架、光纤融接等网络综合布线基本技能。现场工程实训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校园网改扩建工程开展现场工程实训,主要培养学生工程组织管理能力及现场施工技术。项目工程实习主要结合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课程实习等环节,采取校企合作形式组织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真实的工程项目,全面提高学生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技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四、课程的改进方向
(一)根据综合布线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把握综合布线相关标准、技术规范的变化,及时调整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具有标准化、规范化、职业化的特点。(二)继续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模式,进一步加大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力度,加强工程项目实习的管理与考核。(三)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合作编写实训指导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包等。
五、结束语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开发;该课程也是一门较抽象的课程,课程的讲授必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才能更好地把课程讲透;该课程还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在实操方面必须提供给学生大量机会,包括课堂上的实操、现场工程实训、项目工程实习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裕,阳琼芳,罗拥军,陈林,孙如祥。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5
[2]李国奇。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改革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6期
[3]黄志忠,严云保。基于项目教学的综合布线课程教学设计[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8卷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