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总结【通用32篇】

研讨会总结(精选32篇)

研讨会总结 篇1

为了更好总结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学习优秀教师的典型经验,吸取教学中的不足,为教师鼓劲加油,推动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教委领导的支持下,在20xx年3月6日下午在中心小学隆重召开了,zz镇首次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周密安排,保障研讨会的顺利召开。

20xx年学期结束,看到全镇同年级平行班的教学成绩差异较大,为了共同研讨,减少差距,决定在新学期开始组织召开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根据教委的工作安排,年前通知了4位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总结,写出经验交流材料。同时让成绩较差的3位教师找原因,摆问题,并形成材料。在寒假期间7位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在开学前把总结材料发到教研室,为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二、活动过程,注重实效。

一下午的时间,活动安排的非常紧凑。首先是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7为教师的发言,全体教师的研讨,在既严肃又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大家研讨,各位教师获益匪浅。z老师作了《数学浅谈》,从三个方面进行经验总结,一是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二是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三是学生学习的培养。z老师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进行了探讨,让大家明白自主的就是高效的。z老师从钻研教材,学习借鉴名师的教学设计、课件,抓学生学习常规的落实,巧妙的运用肢体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探讨。z老师怀着对教育的挚爱,把一个全镇倒数的班级,提到了全镇的前列,对差生辅导很有建树。研讨气氛活跃,解如前、三位点评发言教师点评到位,评价精当。时时博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一年之际在于春,学期刚开始,就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制定清晰的工作计划,让全体教师明白什么时间干什么,向哪方面努力。教研室对新学年的工作计划进行重点强调。针对本学期的电子网络备课,从网略备课的可能性,到网略备课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让广大教师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是一项创新工作得到广大教师支持的前提。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最核心工作,所有活动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在研讨会的最后我做了《高效课堂构建讲座》,引领全体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课堂上来,思考如何使自己的课堂高效。

三、活动效果

从教师的发言到全体教师的积极研讨,可以看出像这样的研讨会教师是欢迎的,因为研讨的问题就是他们在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时时困扰着他们。通过研讨,大家群策群力,从中汲取了先进的经验,使自己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活动效果很好,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研讨会总结 篇2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复习效率,加强经验交流,切实做好我县小学数学毕业复习工作,4月29日上午,xx县20xx年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研讨会在xx小学举行,全县小学毕业班170名数学教师及部分教管中心教研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首先,参会教师们观摩了广顺小学秦老师执教的复习课《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和xx小学刘老师执教的复习课《数的认识总复习》。两位老师选取的授课内容分别属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大重要板块。两节课,采用“回顾—整理—融汇”的方法,因复习内容不同,复习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秦梦老师的课侧重于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进行计算,体现了公式的运用重实践,在复习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刘英老师的课侧重于对数概念的梳理与知识网络的构建,用一条数轴将数概念的复习统一起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也注重了中小学的衔接。

两节复习课,让学生经历了自主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教师的启发和点拨,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并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网络框架的浓缩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复习整理的意义和方法,并适当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这两节复习课,给了我们启示:打造厚重、丰满的复习课将是今后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研究方向。

观摩课后,县小学数学教研员罗老师作了《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思考与探析》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罗老师结合全县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毕业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整理和练习谁轻谁重、整理和练习谁先谁后、复习整理如何开展、练习怎样设计”这四个方面与教师们进行了交流探讨。对如何面向全体学生,选择科学的复习方法,搞好有效复习,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复习建议。

研讨会总结 篇3

12月15日,有幸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语文习作口语交际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日程很紧凑,内容也非常丰富,有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特级名师课堂、还有名师讲评课。作为刚工作一年多的我来说这次学习的机会非常棒。本次学习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撼、理念的革新。时间过的太快了,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所幸的是每一次的活动都过得很充实:聆听智者的教诲,参与老师们的探究,收获颇多。

一、 课堂示范,引我反思

每一节的课堂都是教师精心的设计,时时处处渗透着教师的教育机智。原来口语交际习作课可以是一次“游戏”,还可以是“一根橡皮筋”……印象最深的是青驼小学的王海燕老师的口语交际指导课,通过一个《骑驴》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将开始两人都骑驴到后来的两人都不骑驴的过程以及最后的反思都说得清楚明白。王老师在整个过程中抓住孩子脑中那些思维的火花引领他们步入说话天地。王老师开始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引领他们一步步探究,这样孩子有了心理活动也有了实际的行动在说的时候就有东西可讲。四位老师不断启发、引导、鼓励他们勇于进行语言表达实践,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积极引导学生从“说”过渡到“写”,从而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聆听了几位优秀教师的课,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很多。

二、专家讲座,指引方向

每次的专家讲座都是那么的精彩!带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研讨课堂,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习作教学是我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不知如何去引导学生也不知如何有效实施习作教学。如贾志敏老师讲授的《想象作文》一课,贾老师步步为营,循序渐进,逐渐让孩子们亲近童话,储备了习作的素材,做好习作技能准备,逐步打开学生思维,习作热身运动全面而热烈,为学生习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作热身运动也有这么多学问,“大家”的确是功底深厚啊! 另外,印象较深的还有我们的习作批改。以往我们中高年级的习作评改只是等学生做完收上来逐一批阅,批改完成放到一边下次再写,如此反复,总感觉工作量大学生的习作水平却没有多大的改观。沂南一小老师的习作评改课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累”却没有价值?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方法教给孩子让他们互评呢?这样,学生在评价他人习作的同时也知道了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教师也从繁重的批阅过程中解放出来,变身为真正的学习引导者。

总之,听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聆听专家讲座都是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做准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实践,我会用学到的东西来改进我的教育教学。我深知自己的差距还很大,学习的路漫漫但我将不断求索!

研讨会总结 篇4

一年一度的期中考试已经落下帷幕,值此盛会与大家一起交流,我深感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七年级教师,向本次考试中的优秀生、进步生和优胜班级、优胜小组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一直以来关心帮助我们的领导和老师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经过两个多月,我们每一名学生适应了这紧张而又愉快的初中生活,你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我们高兴地看到:你们能热爱集体,珍爱荣誉;你们品德端正,积极上进;你们学习努力,勇攀高峰;你们能独立处事,谦让有礼;你们尊爱师长,礼貌有加.刚才表彰过的、已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仅是我们众多优秀学生中的代表,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不骄不躁,不断进取,再创佳绩,也希望其他同学向优秀同学学习,顽强拼搏,勇于争先.

喜悦之余,忧患依然存在:面对成绩,我们全体同学是否能经得起成功考验,能否冷静地分析这次考试、客观地分析自我、真正找到成功的经验与自身的不足,以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把成功的经验发扬下去,把存在的不足做为我们努力和完善的基点;能否把眼光放得再远一点,避免让胜利冲昏头脑、迷失自我、迷失前进的方向…不过我相信,这一切问题,我们全体师生有信心也有能力去克服.

因为我们七年级有雄心壮志、拼搏奋进、百战百胜、敢为人先的优秀生队伍;有自立自强、不甘落后、立志与优秀生相比美的优秀生预备队伍;有默默无闻、潜心学习、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新台阶的进步生队伍;有底子薄、基础差,经历过风风雨雨却不甘堕落、正在奋起拼搏的勤奋生队伍;我们还有我为人人、尽职尽责、以班级荣为我荣、以同学进步为已任的一丝不苟、独挡一面的优秀班干部群体;更有在我们的背后一如既往的支持着我们的教师队伍!

同学们,无论成败,它都已成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依然任重道远.你给生活多少懒惰,生活就会回敬你多少苦涩;你为生活付出几分耕耘,生活就会回馈你几分收获.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激发同学们争先创优意识,掀起学习高潮.希望全体受表彰的同学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期末考试中,再攀高峰;希望其他同学,以受表彰的同学为榜样,顽强拼搏,激起直追,刻苦努力,争创一流.那时我希望有更多同学,以自己的汗水赢得热烈的掌声,以自己的勤奋赢得更多的喝彩!

研讨会总结 篇5

于三月七号,全县物理复习研讨会在里庄中学召开,我和其他二位九年级物理教师前去参加,首先是听了王勇老师的一节课,然后分组讨论交流,各组汇报总结,最后袁老师指导发言,收获很大,为我们如何迎考复习指明了方向。

王勇老师的课,充分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把第五章熟悉而又陌生的力,分为四个知识点,抽签的形式把任务项分给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全员参与,学生组织学生演讲,老师适时补偿点评,充分调动了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一节相当不错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课。

每组代表的发言,共享了如何进行三轮的复习,有几个亮点值得我们学习,一是要关注学生复习热情,调动学生复习的激情,克服学生学习的枯燥和厌倦情绪;二是复习时间紧,第一轮复习抓基础,挖掘课本,可以课下知识梳理,课上检查补充;三是二轮的复习选题训练,一定研究透彻新课标,要精选,舍得放弃。

袁老师最后总结,他重点强调了中考的变化与方向,比起往年,今年的中考命题时间分值都增加了,题目数量也会增多,覆盖面要广,难度也相应的变大,70分的低档,20分的中档,10分的高档,但有一个过渡期,今年的命题不会大幅度的提高题目的难度,题型不变,仍然是选择(40分)、填空(18分)、实验(24分)、计算(18分),内容的分配,力学(38分),光学(12分),热学(15分),电学(35分),他强调复习方法,一轮抓基础,二轮精训练,三轮模拟好。

这次研讨,为我们下一步的复习指明了方向,一定要课下多下功夫,深度研究各地市近几年的中考题,上好每一节复习课,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复习热情,争取收获一个满意的成绩!

研讨会总结 篇6

周末我有幸参加了第xx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分为观摩名师的教学活动和对教学活动的评析以及教科研成果汇报等,通过此次活动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教学《平均数》时,老师用到了中国男篮的身高,《探索完全图》时利用超级画板的动画技术入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研讨会总结 篇7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加强作业管理和总结交流,促进作业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3月23日上午,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港湾路小学在学校三楼会议室观摩了郑州市“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及设计交流研讨会。

会上,来自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局高招办主任曹鹏举作了《依托作业设计“四级工作坊” 构建作业减量增质的“点线面体”立体探索》工作汇报。他从“架构建起来,系统推进作业布置‘优精准’”“总量减下去,切实兑现学生作业‘轻负担’”等四方面介绍了金水区各校作业管理模式及作业设计经验。郑州市二七区教研室副主任禹玲玲作了《依托作业团队建设 深研单元作业设计》工作汇报。她从“立足一个根本”“一个思路”“突出两个重点”三方面分享了二七区作业设计及管理的经验做法。

随后来自不同区域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道法、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作业设计典型案例经验分享。这些老师多角度展示他们的作业设计思路、做法、管理、经验等,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研究的平台和策略。

最后,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姬文广作了总结发言。他针对郑州市作业设计与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四三二二一”模式,明确了今后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方向。

观摩活动结束后,与会老师进行了研讨交流,校长张国举说,希望大家把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学校作业设计与管理中,通过理论架构、案例剖析和互动交流,探讨优化作业设计的方法,老师们要更加齐心协力,加强研讨,努力实践,让“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管理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双减”政策落实到位,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研讨会总结 篇8

9月13日—————14日,市教研室在平湖当湖高级中学召开了为期两天嘉兴市高三地理研讨会。

13日当湖中学教师方妹一改过去传统的开课形式,为全体高三教师开出了一节高质量的高三习题课,开课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重难点突出,针对学生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分析,并能总结出规律,在配上相应习题巩固,为我们高三教师在以后高三习题教学中提供了一个可以模仿的模板。随后,桐乡教研室教研员马宏杰老师以20xx年高考文综地理试卷为基础,分析了20xx年高考命题动向:时间计算是每年必考内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是命题的中心;知识点考查不讲究覆盖面,试题结构、分值保持稳定;能力考查中读图能力是考查的首要能力;《考试说明》的修订与命题有一定联系,值得仔细揣摩;《选修一》不是重点,但有所涉及,且命题形式出现新的变化;各地模拟试卷经常出题的地方必有反映;地理单科卷的某种新动态会在下一年的文综卷中有所反应;持续的热点可能重复考试;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命题的背景,也是学生理解的瓶颈。通过马老师精彩的分析,大家对明年高考命题有了较深的认识,使大家在以后高三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失。

9月14日,嘉兴市学科带头人熊国鸿老师就高三学年的复习安排作了专题报告,具体指出高三地理复习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完成中国区域地理,选修(二)和地球地图的教学与复习(暑假到11月上旬,约55课时,不考虑周六上课和平时的考试、试题的分析等);第二阶段——单元复习(第一轮复习,高一必修及高二选修)(高一上:22课时左右,高一下18课时左右,高二选修8课时左右,合计48课时左右,11中旬-2月上旬,3个月左右,正好到本学期期末。预计课程有点紧张,估计如果考虑到考试和试题分析等因素,有可能推迟到下学期开学近一个月);第三阶段——专题复习(第二轮复习)(3月至4月约30课时)主要目标和任务是:通过专题复习,培养综合、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阶段——综合强化训练(第三轮复习)(5月约16课时)主要目标和任务是: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解题速度,总结解题方法,指点解题技巧,使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试心理和应试技巧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同时做好考前的最后查漏补缺工作。熊老师针对自己本校的学生设计出了合理、有效的复习安排,有助于我们结合自己学生作出合理的安排。

随后,市教研员陆秀良老师就20xx年地理高考阅卷情况分析了地理高考中学生的一些典型错误。例如:答错位置,扫描不全,审题不清,表述不清,错别字等等。并指出了我们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要在研究学生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重视区域地理知识复习,加强读图能力培养;加强思维训练和审题训练,培养正确的答题方法。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不仅让自己找到了一块上高三习题课的模板,促进了自己实际教学方式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名师的报告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自己以后的高三教学指明了方向。所以这次活动自己受益颇丰,以后将更加积极参加此类活动,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研讨会总结 篇9

我很庆幸能够参加这次盛会,“东南大学”的环境是那么的幽雅,那古树梧桐给人以古典优雅之感,整个校园清新、宁静,古朴而安详,给人以心灵上的洗涤。

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汇聚在“东南大学的礼堂”,聆听名师和专家的教诲,吸取教育的营养,我每天总是感觉我的手耳不够用,总是想把大师们所讲每一个观点,所上的每一节课,所讲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上。还好整整二天半的学习,我也把笔记本记得满满的,收获颇多。

现在回到学校看着自己的学生,回想着这二天半的学习内容,我的心得体会记下来,与同行们交流。

一、数学课堂应该主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是就教数学知识而纯粹教数学知识,还是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从郑毓信教授的报告《走进数学思维》和张齐华老师的观摩课《交换律》中,让我感悟到一节好的数学课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现就张齐华老师的一节《交换律》来看名师是怎样上数学课的,首先张老师从语句中的词语不能交换谈起,比如说“我骑马”不能说成“马骑我”等,此时话题一转,引入数学方面有些情况是能够交换的,从而引入了课题。呈现两数相加,交换两加数的位置和还是相等的。接下来就开始让学生进行验证,想办法证明“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按理说当学生举出很多例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下结论了,可张老师并没有那么做, 而是出示了两位学生所举例子的情况。一个学生全部举的是一位数与一位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情况举得例子很多,而另一位学生只举了三个例子,分别是28+9=9+28 132+25=25+132 等等,张老师启发学生,问到:“同学们,你们认为老师更欣赏哪位同学的举例”,于是学生就开始想,并说出了理由,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了在举例证明的过程中,不是例子越多越好,而是所举的例子应该全面,我想通过这样的训练对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张老师是从理论的高度来上这节课的,从数学方法论来思考这一问题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了加法交换律。

可这时张老师并没有停止学生的探索,而由此引发学生思考:“是不是只有加法有这样的交换律呢?”,于是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猜想,有的说“在乘法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有的说“在除法中,交换除数与被除数的位置,商不变”,有的说“在减法中,交换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差不变”……,这时张老师说:“同伴们,你们现在有这么多的猜想,那就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学生就开始了第二次探索,自己寻找例子,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在证明的过程中学生又明白了,如果是错误的猜想,就只需一个反例就可以证明了。最后学生获得的结论是乘法有交换律,加法有交换律。这节课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了“加法、乘法”的交换律,我想更重要的在学生的心里留下的不仅仅是加法、乘法的交换律,而是对策略的认识,对不完全归纳法的认识,虽然学生不明白这是什么方法,但是在以后的学习中是很有帮助的。在这节课中学生体验到的是探索的乐趣。正如郑毓信教授所说的那样,通过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最终达到会用数学进行数学思维。

研讨会总结 篇10

活动亮点:

1、本次活动在半个月的筹备时间下圆满完成,有赖于筹备组同学的积极努力与协作,更离不开中大各位带班老师的宣传和各位同学的大力支持。尽管当天研讨会时间比较短暂,但是整体活动较好的突出和诠释了研讨主题,也达到了第一次活动的目的,大家对活动的组织及效果满意度较高,对同学会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

2、活动从筹备初期至结束都充份体现了同学的“奉献”与“合作”精神,也发挥了学员的积极主动作用;从筹备组同学百忙之中二次参加筹备会议征集活动主题和商讨活动流程,从阿三和潘刚同学的经费赞助,从立红、俊晖、金玲的资深专家人员资源共享,从俊晖、彭工的场地踩点和选择,从立敏、樊敬桐、小娟、伟杰、汉英等同学的活动的宣传和现场场地布置分工,从立敏、伟杰负责签到,从阿三、潘刚负责贴路标,从彭炎华的有条有序的总协调,从小刘秘书的活动执行和配合等,这一切都体现了大家的参与积极和奉献的快乐。

3、当天整个研讨过程中,学员邀请的几位嘉宾发言非常专业,也把整个研讨会提升了一个档次

4、当天的主持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也成功的选择和邀请了曾经做过服装行业的李金玲同学担任。

5、当天出场率超过预期效果,主要是由于此次活动的充份宣传和频繁的短信提醒。

6、当天的场地很正规,给了同学们一种营造了一个很好研讨形式的氛围。

7、通过现场招募博学服饰、皮具、鞋业行业小组成员效果非常好,已经有将近20名同学表示原意加入小组为同学们奉献。

改善空间

1、与场地沟通协调不到位,导致当天的水晶桌牌不够,当天的座位也不够,临时增加,酒店方面觉得没有计划导致不配合和增加座位,最后是阿三去购买了一些塑料椅子,才得以坐下所有的人。应该在上午知晓到会人数之后与场地做一个协调,如果不能协调,应做一套应急方案,才不会当场出现到会的人没有位置做的情况;

2、布置场地预留时间比较紧张,以后应该做好更好的规划和时间安排;

活动费用:

1、活动当天的场租费1200元2、活动横幅、座牌、kt板路标、资料打印复印费用200元3、照片冲洗43张430元4、邮寄费25份200元

合计20xx元

研讨会总结 篇11

近日,由福建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主办,阳光学院承办,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单位协办的"首届福建省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研讨会"在阳光学院举办。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商学院等25所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一线教学骨干,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代表共计近10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专题报告环节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叶兴国教授作了题为"新形势下的商务翻译教学创新"的主旨报告,他引用权威数据,指出商务英语人才,尤其是高端商务翻译人才在当前具有巨大的需求空间,进而提出经济全球化对翻译人才有9大新需求。他重点阐述人工智能支撑下的软件翻译技术对翻译教学的影响,并提出关于翻译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林明金则提出应从"阅读本位"回归"写作本位",从"英语语境"回归"混合语境",从"阅读理解"回归"阅读思考",强调思辨阅读与多面思维的重要性,提倡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表达三大核心学习力。

随后,阳光学院外经贸系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林丽华和厦门亿学软件有限公司的蔡志勤分别介绍了以"找准定位、优化模式、强化队伍和校企合作为特色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和成果,分享了厦门亿学软件有限公司和阳光学院校企合作双赢模式的成功经验。

当天下午,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主任陈沧渊副教授、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姚鸿琨教授和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外国语系主任赵婧副教授围绕国标指导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与各位代表交流了各自在商务英语学科建设方面的成熟经验,介绍了"语言一主多辅、商务文化融合","懂英语、会商务、善运营,走出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际化"的办学特色。自由讨论及点评环节中,叶兴国教授肯定了学科建设立足地方资源的作法,强调了人才培养要细分的原则。

会后,部分与会专家还就筹办福建省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展开研讨。

研讨会总结 篇12

(1)注重学科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学科思想。题目不偏不怪,熟“面孔”多,学生入题容易。

(2)能力立意,突出选拔功能。方式多样,考查常见重点、热点知识。

(3)突出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多方位考查。

(4)实验设计、实验评价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

以上特点给我的启示是:在复习中必须加强常规方程式的整合能力及复合性物质间的综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力的培养;重视物质的

分离、提纯方法和程序的教学;重视实验原理的分析和设计。

可以说在这次会议中,四位老师都对如何复习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严格依据《考试说明》,合理安排复习顺序和内容。在第一轮复习中可进行有效的整合,老师一定要合作、交流和研究,要做到全面,系统。课内复习要和学生的自主复习相结合,速度和质量应并重。

2、重视主干知识的训练,一定要回归教材,抓“三基”。

3、注意新增考试内容的复习,把握深、难尺度。

4、实验复习既要注意基本实验的复习,又要重视推陈出新,多在实验创新方面下功夫

5、情境设置题在复习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句话说的好“不变的知识点,变化的是情境”。

6、习题训练要练的恰到好处,要精讲、精练、勤辅导。

7、选考模块的复习要慎重,不能把宝押在一个模块上。

8、针对试卷结构的变化,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9、加强答题方法指导,让学生做到:会的,写上去都是对的。必要时教师应做好板演和样题解答示范,切实抓好学生答题规范。

一天半紧张的研讨学习虽然结束了,但会中老师们的剖析给我们应对20xx年的高考提供了较明确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借鉴他们的可行性建议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际。

研讨会总结 篇13

一、指导思想

以松滋市教科室九年级地理中考备考会议精神和布置为指导,以荆州市的中考学科说明为方针,以教材和荆州中考复习产资料及相关的专版资料为蓝本,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取得中考优异成绩为目的,组织开展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和复习。

二、中考目标

中考整体目标居全市前三名。

三、工作时段安排

1、二月份:系统复习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单元,陆地和海洋。

2、三月份:系统复习第三单元,天气和气候;第四单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五单元,从世界看中国。

3、四月份:

①系统复习第六单元,中国的自然环境;

②综合复习第一至六单元;

③迎接第二次荆州中考复习质量检测;

④系统复习第七单元,中国的自然资源。

4、五月份:

①系统复习第八单元,中国的地理差异;

②综合复习第七、八单元。

5、六月份:(1——19日)

①专题复习七年级第一至四单元;

②专题复习八年级第五至第八单元;

③强化训练,能力提高阶段;

④模拟考试阶段(三次模拟考试)

四、具体措施

1、系统复习阶段要求提前一周搞好集体备课,落实好教案和学案的统一备课体系,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重的整理和应用,采用“边讲边练”,“点对点”的训练方法。以“学生储存知识的信息,并能正确地运用知识”为目的。

2、专题复习,选择题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小题备选答案取舍的缘由;读图综合题,要求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3、模拟考试阶段,几套模拟考试要形成序列,要体现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步提高的过程。

研讨会总结 篇14

20___年__月__日在我校办公楼二楼西会议室召开了旅游经贸部任课教师的教师教学评价方式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在校园教务处主管领导的支持下,在旅游经贸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

研讨会本着“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宗旨,结合本校实际,各讨论小组代表用心建言献策,分别从运用年度督导评估的成绩对教师进行评价、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科学合理配置学科教师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与推荐;教务处负责人就相关问题作了说明。整个会议过程气氛热烈,讨论深入,效果颇好,初步建立了教师教学评价方案的框架。

纵观本次教师教学评价研讨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题突出。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探究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如何更有效的教学;透过哪些形式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估。

2、注重实效。本次研讨会重点研究了对教师教学如何科学合理的评价。目标明确,有很强的实效性。

3、效果明显。本次研讨会,明确了教师教学努力的方向,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用心性。

4、引起深思。这次研讨会引发了广大教师的思考,启迪教师用心学习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因材施教,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中职人才。

透过这次对教师教学评价方式的研讨,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用心性,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和工作觉悟,为校园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园建设的道路上奠定了基础。

研讨会总结 篇15

总的来说有如下共同值得肯定的优点:

1.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听,以老师的复习为主的复习教学模式。过去我们的复习课在知识传授上做的非常好,能力训练上却不是很到位,常常是老师的复习代替学生的复习,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复习中来。

2.大胆取舍,重点突出,做到重点知识重点练,易错知识反复练。以往的课堂老师们怕学生的复习不到位,生怕拉掉某个知识点,教师在复习时追求细、全,面面俱到,没有详略,抓不住重点,结果老师和学生累的够呛,学习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3.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在这两节课中体现了大多数学生参与复习,学生是复习的主人。这两节课体现了(1)以学生为复习教学的“中心”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整理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分析归纳总结,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2)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分析的例题,让他们自己理清思路,归纳解题方法,辨析差错。(3)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讲评的内容,让他们自己去讲评,展开讨论,去糙存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形成学生主动,教师引导的复习模式。

存在问题:教师还是放不开手脚,有些问题教师的讲授还是多了些。另外,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较少,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在教学评价方面再加以研究。

今后一段时期,各学校物理教研组要加强复习课方法和模式的研究,研究复习研讨课究竟该怎么上?研究规律性的东西,如单元复习课怎么上?专题复习怎么上?讲评课怎么上?方法有很多,不能千篇一律,每位老师要发挥特长,研究适合自己优势的一种教学模式。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一个原则就是发挥学生主动复习。中考复习要注意三个环节:(1)抓住学生对学生的评价。(2)抓住复习的有效性,抓重点和疑难点。做到重点问题重点练,疑难问题和易错问题反复练。(3)抓住全体学生。

研讨会总结 篇16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课堂是小学生良好语文习惯养成的主阵地,要真正、充分地发挥这个主阵地。

1、注重学生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老师在学生习字课和作业要求中,提出书写的具体的要求,并长期严格训练而形成的。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出

“(1)写字姿势正确,字迹端正,书写规范。”

“ (2)会写1000个常用汉字。”

“(3)有写字的兴趣。”

“(4)重视用眼卫生。”

“(5)注意握笔姿势。”

“(6)注意写字姿势。”的要求,要求学生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划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学生在开始习字的时候,容易把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等弄错,教师要指导学生认清字的位置,一笔一画地教。直至学生养成自觉正确写字的好习惯为止。

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把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校内,在家里,在街上,在商店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自觉地识记。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汉字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见,除了语文课本,生活就是识字的好课堂。要把课外的“识字活动”和平时的课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识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2、科学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的培养。

工具书其实“是一种小型图书馆”, 也是学习的拐杖,是无声的老师。许多工具书查阅方法都有所不同,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指导,教给学生基本的查阅方法,使学生正确使用;还要设法调动学生对工具书的兴趣。比如,要求学生在课文预习时查生字词语;在课堂上选择典型的字词当堂动手查字典,重在义项选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查找工具书;讨论一些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得不出答案时,要求学生到相关的工具书里查找出来。学生就会对工具书的巨大威力感兴趣。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养成了查工具书的习惯。

3、质疑问难的好习惯的培养。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有了疑问才会促使深入思考,才会获取新知。质疑本来就是创新的基矗教学中要多鼓励,多引导学生质疑。在初读课文时,可引导学生从课题中质疑;在深究课文局部时,可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细节描写、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等方面质疑;在课文结束时,可进行创造性质疑。在指导学生质疑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即使学生的问题幼稚可笑,也应鼓励并加以引导,不可操之过急,打击其积极性,熄灭其智慧的火花。二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质疑,忌漫无边际,无针对性。 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

4、朗读背诵的好习惯的培养。

背诵是大量积累材料、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课本中规定背诵的百来篇课文,在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不可错过。为此,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及时纠正和表扬,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然后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使学生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二、在语文活动中辅助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树立大语文观,广泛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观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基本的途径。自然、社会、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就要教给学生观察自然、社会、了解现实生活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老师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比如,出去旅游看风景、在去动物园看动物等,老师在孩子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老师要恰到好处提醒、引导他们,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笼统地只看大概。引导学生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比如看到鸭,就让他同鹅进行对比。吃杏时,让孩子说说杏与桃有何异同。长而久之,学生自然形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只有用心去体验,进行认真观察,才能把握住事物的特点,写出真实具体、生动形象的文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善于引导学生把观察和练笔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习作训练落在实处。常常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实地观察,领略大自然的美。例如,三年级第二学期的第一课《信》,为了让学生能表达真情实感,带他们到附近的野外去寻找春天。让学生像一群出笼的小鸟,自由自在地在稻田边,在小河边,在树林里寻找春天给他们带来的那份最美的礼物。然后回课堂仿写,在他们的习作中每个读者都可以美美地欣赏他们从野外带回来的那份最真实、最有魅力的情感。

2、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的培养。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如在初读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动笔圈点出不理解的词,叫不准的字音,再次读文时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认为精彩。感受深刻的地方,随时可以写上自己的批注,三言两语,一句话都可以;同时在讲解文章时,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重点词句,条理清晰的板书学生也应随时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我称为“基本型”;有时根据文章的特点,也可以让学生模仿文中的有关段落进行练写,针对文中的主人公或中心事件还可以阐述自己的看法集中写在“积累观点本”上,这是“外延型”。在刚刚进行的时候,孩子们有些摸不着头脑,教师也会觉着很慢,耽误时间,可时间长了,形成了习惯,速度也就提高上来,这最主要的是为孩子复习提供了便利,否则轰轰烈烈的一节课,老师讲得无论如何精彩,学生听得无论如何认真,时间久了,也就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我们要引领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研讨会总结 篇17

20xx年10月20日---21日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生物高考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请到了宁夏教研室教研员金慧老师,她从事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之后有从事高考生物的研究,她着中介绍了宁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备考及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分析了这几年宁夏的高考试题和大家交流,并谈到20xx年甘肃高考理综按照宁夏模式进行。其中将对我校备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一些内容整理如下:

一.宁夏六年高考试题延续的特点

1、学科基础知识是测试是前提

学科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从多年的高考来看,立足学科重点与非重点知识的命题都有,近几年还有考点增多倾向(例1),学生每一个知识上的盲点就是其考试时一个丢分的漏洞。

2、能力测试是重点

现在生物高考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组成部分,当今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从考试情况看,实验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基础,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是重点,探究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是难点,除了上述学科能力外,试卷解答还表现出对考生逻辑推理能力、判断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表达能力等其他能力的较高要求。

3、能力测试主要依托学科重点知识进行,高考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

从12年高考试题看,宁夏卷所考的几乎全部是学科重点,选择题中主要考的是学科重点

4、与图、表有关的试题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测试试题形式

这类试题有的是需要从图、表中提取回答相关问题信息,也有的是简单的作图题,这类试题比较好地体现了对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知识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的考核,这类试题始终是学生感觉较难的能力性试题形式之一,但我们要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

5、综合性的简答题难度远高于一般的选择题,区分度也远高于选择题。

高考对学科重点内容考核的力度和难度一直很大。这种力度和难度的加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核的分数远多于对非学科重点的考核。

(2)综合性的简答题、实验设计与分析类等较难的能力性试题所考的知识多是学科重点知识。

综合性简答题相对于选择题难在它的知识综合性更强,一道题既考一个方面知识内涵,更考多方面知识的联系与运用,落脚点测试能力,尤其是哪些高开放度的试题更体现能力测试,如全国卷Ⅰ的31题。

6、实验命题多亲近教材,高于教材。

实验题是历年高考中难度系数较低的难题,是不同同学成绩产生差距的重要试题形式。多年高考实验命题虽然变化较大,但命题紧扣教材实验原理(包括教材上经典或重大发现实验的原理方法)及方法是主流。如全国或地方卷多次考到的有关生长素的实验设计或分析,多次实验设计用到教材上物质检测的实验原理等,今年全国卷Ⅰ32题是依托教材反射弧的结构及反射活动的原理进行命题的,卷Ⅱ31题直接考教材实验,课标卷的选做题中的第1题也是直接对教材的一个实验进行全面考查。所谓高于教材是指强调教材实验知识、原理的应用,常结合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思想方法来突出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核。

二、备考的指导思想

1、使学生了解高考形势,以增强学生备考的针对性,使学生理解生物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的时效性。

2、按《考试大纲》要求带领学生全面落实学科基础,强化重点知识的理解,深化重点知识联系及运用的认识。

3、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4、训练与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规范应试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对能力性试题(如实验、简答题、图表类试题)解题能力。

三、系统学习原则:

1、注重双基

2、四主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引领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活动以训练为主线:训练巩固效果以质疑为主轴:质疑讨论解惑

3、渗透课改理念

自主: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合作: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探究:探索求知的精神四、如何做好系统学习

(一)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扬长避短:备考纲、备教材、备方法、备习题

(二)实施步骤:

1、讲:精讲内容

(1)学案导学:考纲要求、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疑点解析、典型例题(题型归类)

(2)加强综合联系:横向联系对比:列表比较发散:以点带面迁移:由此及彼提升:总结升华

(3)提高兴趣: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兴趣,通过集体备课,搞好教研,找到兴奋点、兴趣点。摆脱在教师教学中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烦”和“累”的现象,向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方向发展。

(4)简单内容充实化、困难内容通俗化、复杂内容简单化、抽象内容形象化、多项内容概括化、复习过程活动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思考、讨论、回答、练习、绘图、板演、总结、演示、分组活动等,只有学生参与、活动,才能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减数分裂过程(演示、绘图)标志重捕法(模拟演示)

(5)科学设疑:适时提出有一定思维容量的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1、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有哪些防止污染的具体做法?

2、课本中有哪些内容用到同位素标记法?

3、举例说明病毒对人类有哪些有利的方面?

4、举例说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用途。

(6)联系实际:联系生产、生活、自然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细胞呼吸一节中,由学生思考、汇总出以下问题:

1、地窖贮存果蔬

2、运动后肌肉酸痛

3、苹果贮存久了有酒味

4、利用酵母菌酿酒

5、种子风干入库

6、未风干的种子堆放发热变潮7、遭受涝灾的作物烂根

8、松土增加肥效

9、种子萌发(长豆芽、长蒜黄)

10、水培植物通气

11、牵牛花颜色的变化

12、果实变暄

13、贮存水果时降低氧浓度

14、利用酵母菌发面蒸馒头

15、给农作物摘去变黄的叶子

16、增大作物昼夜温差

17、冷库中贮存水果

18、恒温动物在低温时耗氧量增加

19、冬眠动物呼吸减弱

20、教室内氧浓度低时学生容易发困

21、乳酸菌发酵制酸奶

22、罐头食品的安全钮

23、进入高原后血液乳酸含量增加

24、用透气性的纱布包扎伤口

2、练习巩固

(1)精选习题:成题、改编、自编

(2)随堂练:先由学生练习,再由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3)定时练:独立训练,按时完成,按时交卷,教师批阅,给出成绩

研讨会总结 篇18

3月23日,由郑州市教育局主办、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承办的“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及设计交流研讨会通过线上形式召开,研讨会由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任姬文广主持。

会上,姬文广提到,郑州市作为全国首批“双减”工作试点城市,持续探索“双减”落地的郑州路径,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创建了作业改革“四级工作坊”实践研究机制,推广应用了上海教研室的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从而推动了政策学习、文献研究、问卷调研、案例征集、指南研制、观摩展示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这一系列实践研究活动正在静悄悄地改变着教与学的生态。

20xx年9月,郑州举行了全市中小学单元作业设计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在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作业设计的好案例,作业管理的好机制,在遴选出部分案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修改、优化,来自金水区教育局、二七区教育局教研室的2项区域作业管理案例和来自金水区、中原区、二七区、高新区、惠济区、郑东新区的10项中小学作业设计案例在本次研讨会上进行展示交流,展示了郑州市作业改革阶段性成果。

在会议总结时,姬文广谈到,今天分享的案例是先行者、是预示者,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艘航船”;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可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蕴含着典型案例的基因和种子,代表着方向和导向。

据悉,聚焦作业改革,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明确“四个导向,三项任务,两种视域,两种方式,一个理念”,即“43221”工作格局。即坚持“标准导向、素养导向、单元导向、大观念导向”,聚焦“作业设计、作业管理、作业监测”三大任务,放眼“本土视域和国际视域”,以“文献研究和实践研究”两种方式展开,统领于作业育人观。郑州市教育局将持续推进作业改革,以小切口撬动“双减”大改革。

研讨会总结 篇19

20xx年6月18日,县教研室召开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专题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为我们献上了很富有专题特点的两节课,然后又聆听了葛沟小学高冠柱老师的汇报讲座,接着又进行了激烈的全场随机点名议课活动,最后县教研室张老师就这次会议作了全面总结,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始终认真听讲,并做了详细的会议记录,也收获颇多,现将学习总结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观摩两节课后的启发与思考,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研讨会学习总结。

1、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让所有学生经历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里庄教师执教的《租船问题》这节课中运用的较好。教师在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任务,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等学生明白其学习任务后,就进入了小组探索阶段,这期间教师通过巡视,积极指导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发现新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当每个小组得到解决问题方案时,接下来需要的就是小组汇报交流了,师生结合各组的汇报情况进行梳理,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了优化。我认为这种优化是很有必要的。尽管租船的方案有多种,只要合理,我们应该在肯定学生解决问题方案的多样性的同时,如果询问学生哪一种方案好,是不妥当的,是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的,可是如果说哪一种方案的费用更便宜?这是非常好的。原因一,培养了学生比较、甄别信息的能力;原因二,增强了节约意识,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我也有一种很深的感触:个别教师为了体现“探究式的新理念”,上课时特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听课人员感觉这节课他肯定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位老师自始至终也没让学生讨论一点问题,交流一点个人想法,更不可能形成集体结论!试想学生以小组围坐着,老师在课上“满堂灌”着,学生的眼睛该向哪看?姿势又会是啥样子?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的身体成长吗?学生的行为习惯该怎么培养呢?

总之,我感觉有一些课并不是非得小组合作才能解决,也并不是小组合作是最佳学习方式,一定要因课施教,因人施教,一定要增强利用小组学习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述能力。

2、“解决问题”重在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更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现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多一个角度,多一幅美景;多一份情感,多一片天地”。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求异思维才能更好的体现,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

二、认真揣摩、领悟高冠柱老师的讲座内容。

高老师的讲座非常成功,内容深奥,讲解明白。真称得上是沂南小学数学方面的专家!从他的讲座里我领悟了许多。

1、“解决问题”的再认识。

《课程标准》把“解决问题”列为总体的四大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之一,并贯穿于四大内容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具体要求可以概括为:使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养成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解决问题脱胎于应用题,但绝不同于应用题。解决问题是以解决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它既包括四则运算、找规律等纯数学的题目,也包括融于课标四大内容之中类似原应用问题模式的题目,更包括直接指向生活实践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后者更具有综合性、多元性、开放性和挑战性,有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在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感悟到数学各部分知识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而传统的应用题呢?只是众多数学内容中的一个内容,教学中又往往是见“题”论题,目标就是让学生会“解题”,当然也注意到逻辑思维的训练,但是总的说来任务是比较单一的。由此可见,解决问题与应用题教学两者在其功能和价值取向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2、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应该包括解题方法,它又比解题方法上位一些,它是在数学思想支持下的解题思路、方式和方法,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

1、模拟与实验,

2、画图(示意图、线段图、连线列举图、集合图),

3、列表,

4、尝试与猜想,

5、转化。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以上仅是几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策略有的偏重于形象思维,有的偏重于抽象思维;有的适合于解决常规的实际问题,有的适合于具有挑战性的非常规的实际问题,各种策略各有特色,且可相互结合和补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往往同一问题可采用不同的策略,如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画图、列表尝试,也可以假设替换,可用算术方法也可用列方程求解。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灵活性。

3、解决问题教学的基本程序。

解决问题的本质是数学建模,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解决问题教学的基本程序。

(1)、创设问题情境,收集信息。

由于受教学空间的限制,问题的现实背景是不可能搬进课堂的。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就必须采用图画、文字描述、统计图等模仿形式或实际场景模拟等方式来呈现问题实际背景。因此,创设的问题情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解决问题教学的效果。创设问题情景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情境创设的背景。情境创设应蕴含着知识和生活两种背景,学习的知识与真实生活情景必须相融合,不能处于“两张皮”或勉强合成的状态,学习的情境要能够以自然的方式隐含着学习中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因此,要把当前要学习的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和时代热点问题及自然社会文化等因素有机结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相结合,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描述数学问题产生的背景,呈现出数学问题的生活本源,这样极易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使学生用积累的经验来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情景的操作空间。创设的情景应具有开放性和模糊性。这里所说的开放性就是要留出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收集和选择有用的信息;模糊性就是只需数霍城县信息、图形、实物,把条件和结论的设定、选择权放给学生,有用信息和最终结论有待于学生自己去挖掘,使学生在解读问题情境的过程中逐步抽象出数学问题。

情景呈现的载体。一是静态载体。用文字信息、阅读材料、统计图表、实物、图片等形式来表述。二是动态载体。用生活场景、实验操作、游戏、故事等形式表述,把数学知识寓于活动之中,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使学生身处情境之中,通过脑、眼、手、口等多种感官参与,自主地去探索发现、去感受,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三是虚拟载体。运用多媒体创设虚拟现实,加强感官刺激。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具体性、和生活性等特点。

它现已成为情境创设与呈现的主要载体。

(2)、小组协作、探究建模

解决问题教学中,数学建模活动一般要进行两次(有时也需要三次建模活动),第一次为解读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第二次为探究数学问题,抽象出数学结构。

第一次建模——解读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

待问题情境呈现出来后,要引领学生解读、分析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感受、发现、提出其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从而建构新的认知

结构。可按以下程序进行:解读信息——简化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在这里,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有可能不准确、不到位,这就需要我们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引导,否则情境活动则会变为支离破碎的学生经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消极作用,在引导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呈现多个情景有序地推进数学问题逐步深入。像前边例举的《平均数》教学案例。二是针对情景“以问引问”,使情景和数学问题有机整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第二次建模——探究数学问题,抽象出数学结构。

对小学生来说,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具体生活中的情景活动,发现一些数学问题,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但并不是数学学习的全部。只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合情推理等数学活动,借助列表、线段图、假设替换等策略,发现其数量关系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即抽象出数学结构(数学模型),这才算是真正进入一个较理性地思考问题的阶段。教学时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A.自主探究: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知识基础和策略,自主地去分析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方案。

B.互动交流:首先在小组内交流个人的学习成果,通过质疑——探讨——补充等活动,形成小组意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小组间可以相互质疑,相互补充,形成课堂教学信息交流的多维性。

C.共同优化,达成共识: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通过比较、质疑和反思等活动,不断优化个人或小组学习成果,直至达成共识。

研讨会总结 篇20

这天是大学期间第xx次参加这种研讨会了,以前都没有做过什么总结,此刻总结一下,也算是作为对大学时代的一个小结吧!

第一次是去年9月份st在重庆洲际大酒店举办的研讨会,那是我第一次去豪华的五星级大酒店。感受到了这个行业的魅力,也感受到了“半导体行业是金饭碗”这句话的含义,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力。比较幸运,那次得了一套st官方三合一开发板,那位经理还说我问的问题很好,当时还是挺高兴的。

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你在金源大饭店举办的研讨会,以前学过一点labview的知识但是很肤浅,两次研讨会下来也没有什么大的提高,但是见识到了一些很先进的设计作品,也算是初步了解了这种开发产品的方法。

第四次是nxp半导体在重庆大学主教20___的研讨会,当时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套开发板,由于一些原因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五次是合众达在重庆大酒店的研讨会,看到了ti将arm和dsp进行了集成的结果,也看到了soc的潜力。

第六次就是这天泛华测控和ni在世纪金源大饭店的关于汽车电子测试技术的研讨会,望见了一些真正的产品,尤其是那套汽车仪表盘检测系统,主要是因为和我的毕业设计题目相关。

很快就要离开我的大学了,但愿以后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大学期间,有两个团队对我的影响比较大,一个是我们的“59分乐队”另一个则是我们的电子设计大赛组合。乐队让我明白了音乐并不是我的梦想,电赛让我明白了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当然,很多的人,我会一向记得。只期望大家在以后的岁月里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研讨会总结 篇21

在紧张而又有序的一天半时间里,我们认真聆听了14位老师精彩而又富有创新的数学课。同时也聆听到了来自不同岗位上的数学教师、教研员对这14位教师所作的课进行的精彩的点评。

可以说这次活动既是一次观摩研讨会,同时也是一次课堂教学的经验交流会。课堂教学点评环节高潮迭起,掌声不断。特别是说课环节,参与教师可谓是求真务实,有感而发。本次活动总体特点可以概括为12个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总体来讲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总结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为我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会上所作课的内容是从小学阶段数学学科四个知识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运用)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课例。在数与代数这个知识领域老师们选取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认识”以及“年、月、日的认识”。在空间与图形知识领域,老师们选取的有“平移”、“面积和面积单位”、“三角形的内角和”。在统计与概率知识领域,老师们选取的内容有“平均数”、“可能性”、“统计”。在综合与实践运用知识领域,老师们所选的课题有“激情奥运”、“旅游中的数学”、“体育中的数学”以及“有多重”。

一、从内容选取上看,较为丰富,特点鲜明

(一)知识内容涉及各个年级和各个领域

除六年级以外,各年级的内容都有,其中还有两节课(可能性三上,分饼五上)是上学期的内容,老师们还复印了教材,课上得也很成功。

(二)教材版本不拘一格

所作的14节课有人教版课标教材,也有北师大版课标教材。

(三)教学设计形式多样,新颖别致,富有创造性

教学设计从篇幅上看,大多数属于简案,阐述了一节课的教学流程;还有少数一部分教案属于详案;其内容不仅包括上课的整个教学流程,同时还附有教者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以及学法指导。这样的教案不仅体现的是完整,更多的体现了新颖。目前是我们课堂教学设计中值得推广的一类。

二、从上课的情况来看,方法灵活,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一)以人为本的课堂教育教学观的体现已经初步形成,并逐步向深入全面的方向发展

纵观这14节课,四节是数与代数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算法多样化的思维策略,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估算意识。老师不仅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基本计算能力的形成,更关注学生在掌握这些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思维过程的体验。以两节计算教学为例,老师为学生创设了现实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作用,更能够切实的体验到数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以学定教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正在教学实践中健康稳步发展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总定格为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老师讲的例题越深,学生掌握的知识就越过硬。反之,凡老师没有讲到的知识,学生一概都不会。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真的还是不少,可以说,在一段时期内,被社会广泛认可。就是在咱们老师中持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然而,时至今日,已经不再是这样了,大家可以感受到在我们今天的课堂里,老师的教学方法总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知识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评价一节课的标准不是看老师讲得怎样,而关键是看学生学得怎样?再一个就是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也是评价一节课的主要的标准。在A组的7节课中,有4节课学生活动占到半数以上。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只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了,思维才有可能得到发展,能力才有可能得到提高。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就有不少这种精彩的案例出现。比如,我们这四节综合实践课中,对老师所预设的每一个活动,学生不仅勇跃参与,而且还有不少的创新,甚至出现有老师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在“有多重”一节课中,当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称量体重的过程中,突然有学生邀请到了听课的老师,竟然想要把听课的老师也称一称。这充分的说明学习空间增大了,学生没有了过重的心理负担,敢于挑战自我和张扬自我了。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空间,进行适度的调整,直到学生完全掌握某个技能为止。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成进行适度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是需要一定的境界的,我真切的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够对这种境界有所追求。

再比如,《旅游中的数学》一课,让学生如何租车比较省钱,学生的自选方案令人意想不到。他竟然选多出了座位的方案。其理由是可以增大空间,可以避免那些晕车的人。多富有人文关怀呀!幸亏老师灵活做出引导,首先考虑要省钱,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创建节约型社会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定位实现了双重转变

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教师由领导者变成引导者,合作者与参与者是今天课堂教学的主流。在三角形内角和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用各种方法探索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他们探索的结果对吗?通过合作,集体来进行验证。这样的课堂似乎教师成了敲边鼓的,话虽然不多,但时时处处都在作引导。

(四)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关注,呈现出普遍化、社会化、低龄化的特点

这似乎是一条与本次活动无关的话题,但是它又多少对我们有点启示。那就是,我们应该承认,我们肩负的责任有多重。其实,我们可以把话题归结到一个永恒的话题,那就是,数学的学习的确可以使人变得聪明、严谨、干练,但他也同时需要恒心、毅力和勇气。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到位了,行动落实不到位

比如,课堂教学中也想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准确性)。但到了上课的时候,却又是更多的关注知识了。

(二)示范讲解到位了,体验、感悟不到位

比如,一道计算题目,只体现了算法多样化,而没有体现出算法的优化,这不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优选法。再比如,教师例题讲了很多,但真正遇到与现实情境联系紧密的题目了,学生却还是不会做。当然,也有做的比较好的,比如,《平移和旋转》让学生体验黑板的上下移动,资料袋拉链的左右移动等。

(三)学习培训到位了,消化吸收不到位

比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对于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是,真正到了课堂当中,老师还是不肯放手让学生展开空间想象的翅膀,放手让学生估一估。有时,明明知道自己的作法违背教育理论,却还是没有改变。这就没有把所学到的理论用于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四)方法手段到位了,成绩质量不到位

这是指的一些班大人多的学校,这种情况可能存在的。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方法手段到位了,他的成绩提高的还是很快的。(比如:A组7节课,每节课提问到的学生有多少?大约占50%以上)。

(五)总结反思到位了,积累运用不到位

总结与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技艺的重要途径。但是应注意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是三天、两天的事,而是要形成一种习惯,把每节课的教学得失都记录下来,日积月累,课就能上得得心应手了。

四、综上五个到位和五个不到位,提出以下三点建议和两点希望

(一)要注重理论学习

因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借鉴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二)要加强实践锻炼

1.要注重优化教学设计。

一节好课,与教者的成功设计是分不开的。所以说教学设计很重要。一般要注意做到三点:一是创设情境;【比如,《旅游中的数学》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把数学与日常生活结合的非常紧密。而且把数学活动有机的安排成了一条线。像旅游之前的方案设计,其中主要包括:租车、购门票,用餐。让人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育中的数学》创设了学校开运动会时的情境。二是设计问题;三是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动。【比如,《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设计,先初步让学生感受体验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上下移动的黑板,左右移动的资料袋拉链;接着明确平移的概念;这其中适当的加入了对平移概念的分析与判断的练习;最后是实践与操作。把一个几何体按要求进行平移,该动脑时就动脑,该动手时就动手】。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教学设计有些的确情境创设得好,问题设计得好,活动也安排得好。但是太注重了创新而忽视了对传统教学设计的继承和发扬。比如,14份教案附有板书设计的只有两篇教案。(表格式的、框架式的、叙述式的)。同时还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和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2.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不求新求异,只要实用就行。要注意做到四点:一要精心组织教学;二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比如,有老师上课看窗帘挡住了学生的视线,老师迅速拉开窗帘,再继续上课。】三要追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四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还有老师与学生共做练习,核对结果时,老师现场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输入答案。这样做是有她的好处的,一是让学生感到与老师的距离近了;二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显得更加的真实有效;三是也相应的体现了老师上课的灵活性。】

3.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4.优化教学手段。

目前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上,除过传统的教学手段外,多媒体还是主流。因此,不要排除和排斥传统的一些教学手段。比如利用简笔画、线段图突出直观性的教学就很实用的。【在本次观摩课上的几节课的多媒体运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旅游中的数学》一课,当老师安排学生租好了车,买好了门票,最后在吃饭的时候让学生点菜,我看学生用鼠标在菜单上把自己喜欢吃得菜很快点到餐桌上时,让人感到课件真好,这真是一次愉快的旅游呀】!【当然,也有情境创设显得比较牵强的,比如,统计一课的设计中,让三种不同花色的盆景在屏幕上来回飘动,让人看了总觉得有些不太现实,所以也不足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没有让学生感到统计的必要性。可否换成十字路口统计不同颜色或不同类型的车辆哪?】

5.优化教学资源。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正确面对学生课堂教学中问题的生成(比如,提出某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知识的生成(比如,列了某道算式,集体合作来验证其合理性)以及能力的生成(比如,解决某个问题的策略比较实用、精炼)。

最后,提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能从这次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中汲取好的经验。要在心里把自己平时上的课与这十四节课进行对照,看好在什么地方,不足在什么地方。找准今天的弱点,就是明天的亮点;找准今天的劣势,就是明天的优势。不仅要学习上课的经验,还要学习评课的经验。二是,希望大家能把参与这次活动的得失写成文章发在网上,咱们会议结束后还可以继续研讨,使我们课堂教学真正能够做到在研讨中提高,在提高中研讨。如此,循环往复,逐步形成更适合于本地区、本学校的教学特色。总之,我们竭诚与大家一道,为把小学数学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而努力奋斗。

研讨会总结 篇22

4月14日我们初三生物老师一起前往威海九中,参加学习威海市生物中考研讨会。会议共分两段:上午我们主要是听取了来自古寨中学和威海九中的生物老师执教的《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课。目的是为了让1/3生命化课堂的复习课多样化,倡导各位生物教师要创新教学,不要墨守陈规。

听课结束后,来自乳山实验中学的于守全和威海九中的刘老师进行了点评,他们的点评使我们受益匪浅。

下午我们主要是听取了张涛主任针对中考试题和复习教学的建议进行了解读。解读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考试说明的解读、而是试题特点简介、三是复习教学的建议。

(一)考试的能力要求

初中生物学学业考试要求学生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试行)》规定的生物学知识为基础,在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阐述学过的生物学现象、方法、概念和原理。

2.使用准确的语言叙述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工具、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操作的方法,理解实验原理。

3能够根据一定的情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得出结论。

4.能读懂图、表以及生物科学方面的资料,并通过分析与综合,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5.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和内容

1.山东科技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初中一年级上册、初中一年级下册、初中二年级上册、初中二年级下册、初中三年级上册、初中三年级下册。以上各册均只考正文部分(包括各种活动、图表)。

各种活动包括:教材中安排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模拟制作、进一步探究、演示实验、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

“等”包括:模拟探究、拟定计划 、角色扮演

3.“资料分析”、“课外读”、“练习”、“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家的故事”等栏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均不在考试范围之内。

除“练习”外,其余均属于阅读类。

“等”还包括“生物学与文学” 、“生物学与艺术”栏目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30个小题,3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40分。

3.试题难度

整卷预设难度为0.75,易、中、难试题分值比例约为5:4:1。

二、试题特点简介

(一)大量从教材中取材,引导教学重视对教材的使用和深入理解,使“题海战术”无效。

由于结业考试属于水平参照考试,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考查的是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情况,因此,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完全在《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在知识上未作任何拓展,并且主要是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在认知层次上也不做很高的要求,联系实际的问题尽量做到“高起点,低落点”,不仅如此,试题还尽量多地从教材当中取材,目的是引导教学重视对教材的理解,纠正“题海战术”的偏差,避免给老师和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二)考查科学方法的题目所占比例较重,引导教学改变过于重视知识的倾向,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生物课程特别强调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还存在着重科学知识、轻科学方法的倾向,从而使学生学到的只是一堆教条,没有掌握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为了引导纠正教学中存在的这一问题,结业考试加大了对科学方法考查的力度。

(三)问题情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教学改变死记硬背的方式,注重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很多试题当中都渗透了对当地生物资源情况的考查,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当中的生物学问题。另外,所考查的不是对当地有那些生物特产的记忆,而是将当地生物资源情况作为问题情景,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这样就将生活实际与所学知识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而帮助师生认识到生物学科不仅仅需要机械记忆,比记忆更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大多非选择题都由一个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原理为主题贯穿,引导教学重视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道好的试题如同一篇好的文章,一首好的诗歌,不是把一些零星的考点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应该有立意、有主题、有结构、有内容,有“起、承、转、合”的严密结构。对考试内容进行适当的归纳,可以提升试题立意的品味。试题在命制过程中,在命题技术上要求较高,不搞简单的“拼盘”,力求每题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深入挖掘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有关知识能够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三、复习教学建议

(一)目标要点

知识:结构化

能力:解决问题

(二)实施策略

专题复习。如:新陈代谢、科学探究

(三)具体方法举例

构建生命化课堂,实现学生自主、主动学习。

1.驱动性问题/任务引领

2.构建知识框架图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3.让学生掌握“类的知识”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容易出现的问题:

全面性:皮肤、神经系统、生殖等。

准确性:与适应陆地生活无关的项目,如牙齿。

逻辑思维:适应的特点与如何适应的对应关系。

呈现方式:是否清晰明了。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超越知识目标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2.避免照本宣科的“炒冷饭”

3.加强实验教学

4.注意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研讨会总结 篇23

我校召开了课题阶段总结研讨会,在这次的会上,首先由课题组的组长赵校长宣读了《课题实施方案》,然后我又向两位专家简单的介绍了,我们前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状况,及在课题的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专家首先对我们的前期的工作表示肯定,但也实施的提出了需索中肯的意见和推荐。就我们课题的研究的背景,我认为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变得尤为重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对于古典经典诗文的诵读就应是一种最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校就此提出了《诗文素养》的课题研究。

就目的而言,我认为就应从这几个方面来讲。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诗文素养,分开来讲就是:

一、增加学生对于经典古诗文的背诵量的积累,即超多阅读。

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灿烂与悠长。我们的活动进行的就应是著有成效,从四季古诗文背诵到古诗文吟唱,从古诗集锦本到古诗词四季读本,从每月的古诗背诵比赛到庆六一及古诗文文艺展示,都无不从分说明了这一切。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一、活动的目的不明确。

二、活动太多,有一些效果不明显,显得有些牵强附会。

三、对于工作没有及时的进行总结、反馈,没有到达信息资源共享。

总之,透过这次研讨会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更看到了前景的远大与光明。

研讨会总结 篇24

20xx年11月8日,全县数学高效课堂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听了四节数学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库沟小学的王桂花老师上的《10的认识》,王老师在课件里呈现了火箭发射的倒计时画面,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是王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授课的四位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们巧妙地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总之,这些展示课的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研讨会总结 篇25

前几天有幸参加了山西省新课程高考评价研讨会,收获很大。会议历时一天半,内容安排如下:10月11日上午来自宁夏教育厅教学研究室的马桂萍主任就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解读、——XX年宁夏高考化学试卷分析、新课程下复习备考建议三个问题给我们做了详细地汇报和说明;下午是来自阳泉市教研室的李德庆老师的汇报,标题是从宁夏试题特点看XX年的高考复习;12号上午山大附中的陈向阳老师和运城中学的李彩娟老师分别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复习策略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和指导性的建议。

通过这次会议,我首先清楚了XX年高考化学卷的试题结构:在理综中,化学学科分值为100分,i卷的单向选择题占7个,分别是7、8、9、10、11、12、13这7个,分值为42分,全为必考内容(必考内容包括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以及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 );

第ii卷由必考题和选考题组成,题型一般包括填空、实验、计算、简答等,必考题为43分,选考题占15分,选考以模块为单位进行,《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与技术》三个模块中选一个,因 《化学与技术》没开,所以实际是两选一。听冯宇老师说,在年底的期末考试中学生就会见到形同高考试题结构的模拟题。

在这次会议中,马桂萍主任提得最多的,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高考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重要性,可以说《考试说明》既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教学的依据,遗憾的是XX年的考试说明将在明年的3月份才能和大家见面,就连XX年的考试说明我们也没有一本。庆幸的是近两年宁夏的高考试题已经很向考试说明靠拢,它突出的.特点如下:

(1)注重学科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学科思想。题目不偏不怪,熟“面孔”多,学生入题容易。

(2)能力立意,突出选拔功能。方式多样,考查常见重点、热点知识。

(3)突出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多方位考查。

(4)实验设计、实验评价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

以上特点给我的启示是:在复习中必须加强常规方程式的整合能力及复合性物质间的综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力的培养;重视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和程序的教学;重视实验原理的分析和设计。

可以说在这次会议中,四位老师都对如何复习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严格依据《考试说明》,合理安排复习顺序和内容。在第一轮复习中可进行有效的整合,老师一定要合作、交流和研究,要做到全面,系统。课内复习要和学生的自主复习相结合,速度和质量应并重。

2、重视主干知识的训练,一定要回归教材,抓“三基”。

3、注意新增考试内容的复习,把握深、难尺度。

4、实验复习既要注意基本实验的复习,又要重视推陈出新,多在实验创新方面下功夫

5、情境设置题在复习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句话说的好“不变的知识点,变化的是情境

6、习题训练要练的恰到好处,要精讲、精练、勤辅导。

7、选考模块的复习要慎重,不能把宝押在一个模块上。

8、针对试卷结构的变化,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9、加强答题方法指导,让学生做到:会的,写上去都是对的。必要时教师应做好板演和样题解答示范,切实抓好学生答题规范。

一天半紧张的研讨学习虽然结束了,但会中老师们的剖析给我们应对XX年的高考提供了较明确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借鉴他们的可行性建议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际。

研讨会总结 篇26

一天的研讨会收获很大,这次研讨会用时两天,一天的安排是:上午课堂观摩,下午是研讨与点评。

观摩课共三节,第一节执教者是马头三中的老师课题是《大自然的语言》,对于说明文的教学,听完王老师的课后,感觉受益匪浅,王老师利用丰富的课件,能在学生的展示中结合具体的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且能把这些问题系统的罗列下来,让学生很清晰的对问题进行把握,可见老师在之前的准备是很充分的,并对这堂课的内容进行的细致的分析和总结,同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很好的控制课堂的节奏,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很好的引导,让学生尽情的朗读,自由的学习,快乐的收货。

第二节课是育才中学的老师指教的《在山的那边》,这节课给我的感觉是,完全符合《语文教学课程标准》,课堂环节安排的很紧凑,衔接的很自然,目标制定的很合理,很符合中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认知程度,老师的教学态度得体大方,善于调动课堂气氛,能够做到有重点的有目的的教学,并且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技巧的传授,做到了“授之以渔”的效果。

下午是研讨与点评,首先是各片区的老师对上午的两节课进行了点评,点评的内容能中肯恰当的指出三位老师的优点和缺点,同时对自己的教学也很有启发,她们需要注意的也是我们需要改正的。最后的环节是临沂初中语文教研员张乐涛老师做的主题报告。报告的内容对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有力的见解和意见,对于以后的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总之经过这次研讨会,我感觉收获很大,感触也很深,能做到在课堂上收放自如,没有大量的付出是不行,没有一定的听课讲课积累是不行的,所以感谢学校给予这次机会出外学习的机会。

研讨会总结 篇2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老师们: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坐在一起聊一聊有关英语教学的事。我从99年教英语到现在,共教了四次七年级学生,而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目前这届七年级学生。他们英语基础好,接受知识能力强,学习新知识快。以前我们的学生仅仅学习预备单元我们就要四周时间。而本届学生我们仅花费了两周的时间就结束了预备单元。让我们倍感轻松的是以前学生们极容易犯错误的一些重、难点,这届学生们也很少出现。如字母书写的格式,标点符号的运用以及首字母的大写等等相关问题。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们努力付出的成果,没有你们的付出,也就没有学生的成绩,也就不可能我们工作的轻松。是你们耐心的引导,精心的培养使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乐于学英语,敢于说英语。请允许我代表三中英语组全体老师道一声:谢谢你们!

今天,感谢各位同仁在百忙中抽空来参加 孔丹萍和杨梅老师的两堂公开课,其目的主要有两点:一让各位老师检验你们的教学成果,看看你们学生的精彩表演,二是便于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学更自然的衔接,实现无缝衔接。她们俩老师分别向我们展示了初中英语听力课和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她们选择这两种类型的课,主要是因为在我们农村英语的听力和阅读是中考丢分的主要部分。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该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希望以后各位老师能够这些方面能够給我们多多帮忙!,

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1、语音障碍

语音基础的优劣直接影响听力水平的高低。提高听力首先要过好语音关。发音不准,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听力。然而受传统的英语教学影响,许多人在初中阶段,普遍比较重视写,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了许多人只会认读,不注意单词与发音拼写的联系,造成了语言学习上的“先天不足”。

2、词汇障碍

词汇是搭建语言的基础,要想快速提高听力水平,听者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在听有声材料的时候,听者不仅仅是辨音,同时也是对连贯语流进行同步准确解意的'过程,如果连贯的语法中出现陌生的音(即生词),就难以辨别其意。

3、语法障碍

语法障碍是指学生理解速度跟不上听力材料的录音速度。在真实的交际中,往往会感到听比读难,其原因通常就在于听觉感知的速度不够快。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在听的过程中注重于一个一个的单词和句子,不会听关键词和关键句等,遇到听不懂的词句就会停下来,这样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就不会对这种一闪即逝的信息有较好的把握。在听的过程中,听不懂的词句或记下来,或可因其不影响对所听话语的主要内容的理解而放它去,继续往下听,不然会影响听以下的话语。听力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句子、篇章等的综合理解。有的学生不善于抓关键词和掌握篇章大意,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单句上,结果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听者自感听懂了但到头来却没有记住所听内容,出现听前忘后的现象。所以听音过程中养成抓重点、不究枝节的好习惯,才是克服综合理解障碍的关键。

4、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听音时过于紧张或注意力不集中两个方面。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对信息的输入会出现断层,这势必会影响听力的效果,过于紧张会使脑子出现短暂空白,这种状态下的听力理解也不能保证其连续性和正确性。在听力时要保障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般指做听力训练时,学生的心理要放松,但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习惯培养的问题,需要学生长期地、自觉地去意识,去调节,去控制,最后养成一个下意识地自然而然的条件反射。

5、听力习惯障碍

听的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后的过程中关键是尽力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还不长,部分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不良习惯,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这些不良习惯是会影响听力理解的。

根据英语听力障碍的形成因素,进行听力障碍扫除训练,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而要获得好的阅读效果和理想的阅读速度,有必要了解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和特点。要培养学生流畅阅读能力,就必须了解影响或者促进阅读的各种因素,一般来说,影响阅读的因素有:

(一)小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困难:

1、 心理障碍

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是造成阅读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Carrell,1983); 小学生知识面窄,常因不了解背景知识而无法顺利阅读。词汇的扩充是阅读理解的主要组成部分。词汇量的大小预示着阅读能力的高低。(Barnett in Grabe, 1991)据调查,90%有阅读困难的学生都有词汇缺乏的问题。由于小学生词汇量少,在阅读中“拦路虎”较多,虽然读了,但不能理解其内容,往往使小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惧怕心理,对英语读物望而生畏,造成心理紧张,而越紧张就越难以读懂,形成失败定势。

2、 缺乏语感能力

语感能力是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培养各种言语技能到一定程度时获得的一种能力。在国内学习英语的环境中,听、说、写的机会较少,我们必须是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书报杂志来丰富我们的“语感”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中学生语感能力还未形成,理解力也差,不善于猜测词义,几乎每句话都要通过翻译成汉语才能继续阅读,阅读速度异常缓慢。

3、 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

小学生年纪小,阅读经验不足。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如:不会抓文章段落大意,不会找关键词,不懂得词义猜测,当面对文章里的一些新单词,就显得缺乏信心,变得害怕阅读。不懂得通过上下文联系、插图来帮助自己理解文章意思等。有效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那些在词语解码(包括词语认知和词语辨别)、阅读的流畅性、回忆阅读内容以及理解力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

4、 不良的阅读习惯

由于缺少系统的阅读指导和训练,学生形成了种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如机械性地阅读,用手指点着单词。一个接一个地阅读,头部来回移动。由于缺乏速度和技巧的训练,很多学生对模糊语义的容忍度较小,见到生词就查字典,阅读效率较低。

年级上册Read and write部分是与各单元话题相关的趣味会话,旨在复习巩固本单元A、B部分的主要语汇,并适当扩展语言,增大语言的输入量。这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读懂对话或短文;完成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填充句子练习;听、说、读、写四会掌握两组句子;完成一项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任务型语言活动。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要想做得面面俱到恐怕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教这部分时要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建议:

1、学生快速阅读对话或短文(约五分钟)。教师要尽量用趣味形式呈现阅读材料,可以利用卡片和挂图先讲授Read and write中故事的开端,然后就故事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阅读时可以采用学生自己朗读以及和同桌或小组间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行。

2、教师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约10—1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就本部分的重点也就是四会掌握句子,设计一些思考性的练习,力争让学生做到可以灵活替换关键词使用。然后引导学生完成填空练习。

3、学生进行综合性的任务型活动(约5—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全体参与任务型活动,实际运用所学的语言。

4、精心设计主要句型的书面练习(约5—10分钟)。这可以包括:

a、句型的仿写,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句子中常见的错误,如首字母要大写,英文当中的句号是实心点以及句子当中的单词间距约为一个字母宽等问题。活动手册里也有配套练习,教师可以根据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插进来使用。

b、教师也应设计情景,让学生替换主要句型中的关键词语,填充句子,或者让学生自己替换主句型中的关键词语编创新的句子

研讨会总结 篇28

绿柳拂风,河水微漾,迎春灿灿,玉兰盛放,去参加研讨会的我们的心情也不禁变得喜悦万分。一切都充满了活力,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xx中学年轻的陈xx老师讲授了《马说》一课,遵循文言文的学习规律,课上得扎扎实实,滴水不露。重视了学生的习惯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文”“言”兼顾,朗读贯穿始终,可谓渐入佳境。如果解读文本设计教案时能兼顾文本、文学和文化三个层次,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相联系,可让课堂变得更丰厚些,比如课堂最后可问学生:“如果你的闪光点不被人认可时,你会怎样做?”就会关注了学生所学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如果能把课堂再放得开一些,能大胆让学生质疑,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交流讨论再充分些,课堂应该会更臻完美吧!

九中的张xx老师讲授了鲁迅的名篇《雪》。一直很喜欢听金菊老师的课,温婉细腻中不乏厚重大气,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总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很欣赏她对这篇文章的取舍,这么一篇有难度有深度的文章,竟然被她用三个主问题就轻松解读,抽丝剥茧,水到渠成。课堂上始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课堂上生成的东西非常多。总之,高超的教学艺术的确值得我学习。当然,如果最后能有一个小的练笔拓展,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会更好。

最后又听取了教研员张xx老师关于《教师成长》的报告。听后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对很多问题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教师的成长应该与生命相伴,慢慢蜕变。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最佳服务就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不应做灌输者,而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陪伴者,在引导学生发展的同时,反思成长自我。我想我们老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读书,不然我们自身成长的滞后就会阻碍学生的发展,而且也会很难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研讨会总结 篇29

我县初中20xx级物理后期复习会于20xx年xx月xx日在xx县教师进修校教科楼会议室举行,来自全县各中学的60多位物理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始由初级中学刘老师介绍xx初中三年级的物理复习打算和安排。第一,对课本做到四清理:知识、插图、表格、实验,要求学生读懂教材、尊重教材,教材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第二,板块复习,按知识内容分为热、光、力、电四大部分,进行专题讲座,同时结合题型练习,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网络。第三,综合练习,按中考试卷要求,进行综合练习,强化训练,使知识过手。

其次,由xx中学袁老师交流他们的后期复习经验。他们采用分层教学方式,平行班抓基础,让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复习方式首先是模块复习,列出知识清单,分组学习。其次是实验复习,突出重点实验。再是综合训练,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完成定时练习,老师及时批改、评讲。

进修校物理教研员刘老师作主题发言:“20xx年物理中考复习研讨”。他从三个部分进行研讨。

第一,20xx年考试说明解读(与20xx年对比):

针对其中的考试内容与要求(科学内容)解读。

(一)力学部分:12个理解点→2个理解点。

1、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二)热学部分:理解比热容的概念,会查比热容表。了解比热容,常识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光学部分: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三)电学部分:10个理解点→3个理解点,

1、理解欧姆定律。

2、理解电功,会用电流表测量电功。

3、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及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增加: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第二,近年热点试题。

选择题中的常识性试题;填空题中的问答题;填空题中的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论述与计算题

第三,我们的复习:

1、准确性:对物理现象的描述和物理知识的理解。

2、适应性:对物理知识、规律的应用。

3、针对性:对习题的选择。

4、规律性:对解决物理问题。

5、严谨性:对练习、考试的书写。

6、创造性: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最后,刘老师指出:要上好物理课,最关键的还是课堂教学实施的主导者——教师。坚定不移地“重过程”的素质教育,充分信任学生,给他们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给他们多维互动交流的空间,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方法。

研讨会总结 篇30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了解学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为全面贯彻落实“双减”相关文件精神,加强对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和指导,让作业设计的育人功能发挥出实效,真正达到“减负、提质、增效”的目的,20__年3月22日下午,淮北市首府实验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开展了以“作业巧设计,助力促‘双减’”为主题的作业设计研讨会。

教研室黄山主任从当前素质教育时期创新作业设计的要求、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作业的类型、作业设计的策略以及作业设计说明的叙写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他提出作业设计要在教学和评价中做到立足基础知识,着眼学科核心素养,注重课内外的联系,全面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苗妙妙、孙化敏、徐盼盼三位老师与在座老师交流作业设计心得: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必须把精力和智慧投入到此项工作中来,以学科教研为抓手,在研究学生、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的同时,提高日常作业设计与实施质量,对作业进行“控量提质”,实现作业的多方面育人功能。同时,三位老师也从细节处反思,应将题出有据、题出有意、题出有趣、题出有效真正落到实处。

“如何在育人功能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创新性地去设计作业是我们可以去研究的一个课题,”秦荣主席最后呼吁,“做挑战型老师,我们应致力于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与会老师认真倾听、仔细记录、细细揣摩,在会后精彩讨论和深入交流,对于作业分层设计和内容优化方面老师们更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方向。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作业设计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用力、用心、用爱,助力教育回归本真,让“双减”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孩子们在“双减”政策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研讨会总结 篇31

20xx年3月12日,学校派我去沂南三中参加全县思品研讨会,收获颇丰,总结如下:

一、学习过程

1.听课与评课

我们听一节课节课是由三中杨永文老师讲授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本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强,学生现有的知识对其了解较少。所以,是初三教材中公认比较难以教授的内容。

但是,莫老师高效、流畅地把这节课讲授完毕,课堂上老师教态自然,重点突出;学生全心投入,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能够把这样一节格调严肃、内容充实的新课上得轻松写意,确实反映了杨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

课后,杨老师介绍了他如何准备这节课,又在一些细节上怎样接受同事的建议进行修改订正,指出本节课的亮点,甚至自己认为不足和遗憾的地方在哪里,等等,都一一说明。

我们认为,本节课有几个亮点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灵活地使用导学案。我们深入学生的课堂,借阅了学生的课本,发现学生的课本每一框题中都张贴了老师给他们精心准备的导学案。导学案包括两部分内容:课前预习的问题和课后笔记填空。学生可以在课前借助导学案提供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这样一来,教师授课的内容就相当清晰明了,而学生也可以培养学习的自主性。

第二,本节课知识的落实相当到位,学生学得扎实。莫老师在课堂上把一些常考点和易错点都能够讲深讲透,体现了莫老师较强的备考意识。

第三,板书设计巧妙,对知识框架的构建很完整、清晰。这样,学生对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都能准确的把握。

二、本次交流学习活动对我今后工作的启示

1.不断加强备课组建设。

杨老师的这节课中具有众多元素:学生活动丰富,素材多元,既有丰富的文字时政材料,也有视频材料。要备好这样的一节课,肯定需要备课组中各位老师的相互帮扶。在我们的常规的集体备课中,我们也需要充分发挥每个成员老师的能动性。我们需要针对每节课都确立一个主备课老师。这个老师分到任务后,必须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做好课件。然后,作为中心发言人,对本备课组的其他成员做讲解。其他老师也需要提出自己的建议,大家最后确定教案、教法、作业的布置等。

2.创造机会,“多走出”学习。

这几年我们的生源不占优势,后进生较多,如何与这些后进生打交道,如何改革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在中考中继续保持优势,需要我们教师打开胸怀,拓宽视野,打破惯性思维,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教学、研究学生。当然,也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其他学校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取长补短。

3.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对自己的所学的内容往往第一印象会非常深刻,这就是首因效应。所以,教师务必在教授新课时就要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一一落实。课堂上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管我们使用的是鼓励、批评等方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对于不同层次学生,需要全方位地保护和关注。比较有深度的问题,可以让尖子生思考和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则多鼓励后进生回答。多留意学生的情绪和精神变化,灵活把控课堂。务必让每个学生都融入课堂,参与课堂。

研讨会总结 篇32

这次学使我受益匪浅,我对当前的小学习作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夏萍老师、王慧老师、王丽丽老师的作文指导课使我对学生习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新定位习作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要不断转变习作教学的观念,改进习作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

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一到作文课就愁眉苦脸,他们常常抱怨没有什么好写。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害怕习作的根本原因是无内容可写。作文要有一定的步骤,我按照作文教学"四步走":"看"、"说"、"写"、"评"四步进行。

一、看,即观察事物,获取写作材料。观察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它是靠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实现的。由于小学生智力水平有限,加之缺乏自控力,观察时很容易被一些无足轻重的事物所吸引,而对那些应该仔细观察的事物反倒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致使观察流于形式,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根据习作要求,在观察前和观察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同时注意做好立意、选材等方面的有意识的启发、引导。

生活中的习作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人、事和物。本来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的学生平时对周围的环境、事物没有留心,缺乏细致的观察,以致"身在此山中"却"不识真面目"。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他们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如观察人物,可抓住肖像、衣着、神态和言谈举止进行观察,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等;如观察植物,可通过视觉了解形状、颜色、姿态等,可通过嗅觉闻它的气味等等。

学生的课堂除了语文课堂,更多的是各具特色的其它学科课堂,只要稍加留意,课堂中的美无时不在,激情无时不有,我们要善于发现,用心捕捉,巧妙引导,就会自然地捕捉到写作素材,激发起写作激情。比如,从音乐欣赏课上捕捉孩子们那张开想像的翅膀尽情驰骋的情景;从快乐体育课中捕捉孩子们那忘我活动的场面;从美术课上捕捉孩子们的妙笔生花;从品德与社会课上捕捉孩子们撞击出的一个个思维火花;从科学课上的一个个小制作、一个个小发明、一次次养蚕经历、一次次播种过程、一次次观察发现中获取习作材料。让学生尽情享受其中,同时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并及时引导让学生在激情满怀中快乐作文。

二、说,即写前指导学生构思文章、口头表述。新教材每组都安排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说"的训练,要求教师首先依据习作要求复习课文的有关章节,从读学写,强化训练重点。然后,让学生口头叙述观察到的事物,并谈出对所叙事物的看法或见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观察后的反馈,启发、引导学生依据各自掌握的材料和对事物的认识,从命题、立意、选材、组材等方面着手构思文章。最后,训练学生口头表达。教学的每个环节应注意群体作用的发挥,视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评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双向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这是指学生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口语交流实践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动态过程。所以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就是口语交际的主要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起话题,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作过多的指点。课堂上,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注意观察和倾听,既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及时予以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富有创意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创造生机勃勃、极富动态性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

三、写,即书面作文,指起草文章。引导学生将所说内容列提纲,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来。要求学生写完后,至少要读两遍,注意改改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仔细斟酌词语的运用,修改不通顺的句子,删去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

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不能空讲做法,应该是写中悟法,写中用法,习作能力的根在于阅读教学,在阅读能力的高低,是在阅读教学中悟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在上课过程中,我让学生回顾本组课文的习作方法(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用两个片段尽力把本次习作与本组课文的写作方法紧密相结合,突出本次写作的难点。出示片段让学生在阅读过程,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悟法,在写作过程中用写作方法。使学生做到每次习作有一得。同时在学生展示写作片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进行点评,形成写作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四、评,即评改作文。评改作文要在教师掌握全班学生作文总体情况并在课堂上做出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一般教师只重视习作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习作后的讲评、批改。其实,讲评、批改也是习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习作后的讲评、批改也同样要重视。作文讲评是对本次习作的分析和评价。它是习作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既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加深,又是习作讲评的巩固和提高;既是对本次习作情况的总结,又是对下次习作训练的指导,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必须要认真抓好讲评这一环节,努力提高讲评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也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通过批改,对学生进行习作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自己习作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习作的实际情况,便于总结习作教学的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也可以搜集素材,为习作讲评作好准备。当然,对于学生的习作,除了老师批改,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互批互改,通过相互批改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批改时,要先教给学生批改方法和符号,有时可师生共评,有时可学生之间互评,营造良好的评改氛围。每次习作草稿或让学生自己批改,或同学相互批改,老师查看,有时选择有代表性的集体批改,形式可多样,学生会饶有兴趣,自然,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在评价学生习作时,主要可采取激励性评语,即使水平很低的学生习作也有值得教师肯定和鼓励的地方。在评改习作时,可以分小组由学习小组长负责组织互相批改,然后在全班交流,由学习小组长推荐有特色的`习作,并说明推荐理由,针对推荐的几篇习作师生共同评改、赏析,最后将这些习作张贴在"新秀舞台"栏目里供大家学习。这样,极大地调动学生习作评改的积极性。

其实,作文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是他们心智的反映,是人格的体现,是他们内部深藏着的情感的冲动。他们在作文中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能够在作文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把握好自己的精神航向。习作中要有学生真实的生活,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去体验生活的滋味,抒发自己的情感。

此次研讨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感觉很有收获,很有时效性,学到了许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会努力践行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