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推荐三篇)

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精选3篇)

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篇1

一、年级整体情况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1、全班优秀率78%,及格率100%

2、学生的书写很好,字迹工整,表达清楚

3、语文成绩相比平常有所进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英语不及格的较多,学生花在英语的时间较少

2、审题不认真,学生做题不认真,缺乏耐心

3、语文的基础知识错题较多,需要加强背诵,课外知识读的较少

(三)下一学期改进措施:

1、语文需要加强课外阅读和练习书写,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

2、数学加强计算练习和培养仔细审题的好习惯

3、英语加强听力,多练习发音,多读多说

二、各学科情况分析

数学学科

(一)命题质量分析:

1、好的方面:

(1)总体情况,本次试卷覆盖面全,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总体来看,这张试卷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题量适中,基本上没有偏、难的题型,试题类型比较灵活,并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

(2)题目出的比较层次分明,有易有难,适合学生的学情

(3)卷子的闪光点就是应用题的最后一题,比较灵活,更贴近生活。

2、问题和不足之处:

(1)关于时间的题目有些过多,题目有一定难度

(2)关于基础概念的题目有所欠缺

(3)操作题有一定的综合能力

3、改进建议:

(1)题目出的合理化,均匀分配

(2)多出一些基本概念相关的题目,检验是否真的掌握

(3)也应该出一些贴近生活的题目,活学活用

(二)学科考试情况分析:

1、取得的成绩:

(1)学生整体还不错,优秀率83.6%,及格率是98.2%。

(2)学生的计算还是不错的`,正确率挺高的

(3)大部分常规题正确率较高,个别新颖题目易错率有一点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分开来说,填空题出的比较平缓,但是有几道还是比较难的,出错的主要集中在第6题和第9题,判断题比较常规,选择第三题错的比较多,还有就是解决问题最后一题比较活。

(2)学生比较马虎,不认真

(3)读题,分析题目能力较差,新颖的题目就易错

3、下一学期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爱读题目,分析题目的习惯

(2)加强计算的正确率,培养检查的好习惯

(3)多练题目,打开眼界

语文学科

英语学科

(一)命题质量分析:

1、好的方面:(1)本次试题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命题,试卷题量适中,题型比较灵活,覆盖广,难易程度适当,重点突出。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综合。试卷不超出教材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总体试卷难度适合中等学生水平。

(3)听力部分全部是学生学过的单词.同时供了恰当的语境,配以图片,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所配发的录音内容发音清晰,语速适当.

2、问题和不足之处:(1)在试卷第十一大题单选题上,稍有难度,很多易错点以及需要学生注意的小细节,对于三年级学生稍有难度。

(2)部分听力图片印刷不是特别清楚。

(3)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3、改进建议:(1)听力部分可以以点代面向学生渗透英语语言学习的重点。

(2)面向全体,注意层次性。

(3)听力部分更贴近课本重点词汇句型及日常生活。

(二)学科考试情况分析:

1、取得的成绩:

(1)本次期中考试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41分,优秀率为81.8%,及格率为90.9%。从考试成绩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都还不错。

(2)第六大题默写字母这一题总体书写很棒,字母美观工整,正确率高。

(3)对于笔试部分的基础题,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错的很少。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听力部分第二小题失分比较多,可以看出学生对句子的掌握还不够。

(2)笔试部分:第十一小题主要考查重点句子,难度适中,但是仍有失分的学生。学生没有掌握好基础的对话句型。

(3)从学生做题的情况看,教学中对知识训练不到位,致使个别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失分。训练学生能力不到位,在真实的情境中有个别学生不能灵活的运用知识。

3、下一学期改进措施:

(1)加强词汇教学和听力训练。单词的教学要做到词不离句。

(2)日常教学中加强前后知识的复现,接触积累,综合操练,螺旋上升。

(3)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时要紧扣教材,“死文活教”,寓教于乐、达到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的目的。

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篇2

一、前言

为了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观点、知识和方法,观察分析当今社会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切实了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调查目的

经过一个月的寒假实践,以我家乡(旧村)为一个定点样板调查,由此可反映出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体系,从而了解到中国农村的医疗制度以及政策的实施现状中存在有一定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三、调查内容

1、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

自我国采取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后,农村户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是由县政府接到国家通知,并将通知逐及传达给各家各户的,县政府还向各村发放了“户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以保证各家各户都能享受医保带来的优惠。农民持此证可以到户县的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就诊,享受优惠政策。不仅如此,在户县境内各乡镇也设置了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以便使农民群众们可以更快更方便的就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户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基本落实,越来越多的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农村医保仍面临一些缺陷和挑战,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2、保障的覆盖率极低

由数据显示出,无论是农村以及整个中国,农业方面收入占大多数,而我国在农村的保险政策中又涉及到养老、医疗、农业、交通工具、家庭财产保险等多个方面,但有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享有率仅12% ,而城镇的享有率却远大于这样一个数据。又由于近年来城乡收入悬殊日见加大,虽然近年来农民收入又了一定的提高,但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其上涨幅度还有巨大的差距。并且由于中国实行城市福利制度,

城镇居民享受大量隐性补贴,如住房、医疗福利、财政价格补贴等,实际收入差距更加巨大。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民医疗负担的加重,医疗保障覆盖率的低下,势必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低的社会保障,也对农民的经济利益产生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仅仅是有12%的医疗保险覆盖率着实很让人担忧!

3、农民被排挤在保障体系之外

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系以外。尤其是占有比较大比重的医疗保障。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非常低下,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承受能力弱,相对于城镇社会保险改革进度而言,农村医疗保障仅局限于部分富裕地区试点阶段,并且实施成效不大。并且我国的医疗保险是全民医保,而只是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改革,又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以很难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

4、农村医疗保险的保障资金来源不足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最重要的就是解决筹资来源问题。在我国,政府是不可能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大块用于农村社会保障。199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为455元,如果参照这一标准,农村也实行同样待遇的社会保障,那就意味着国家每年将增加支出4550亿元。与增加4550亿元用于农村社会保障相比,国家会更愿意将这笔钱用于“反贫困”、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在“发展优先与效率优先”原则的指导下,政府尚无足够能力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其次随着农村“费改税”的开展,乡镇财政、集体收入锐减,从试点情况来看,集体可支配收入减少,甚至出现收不抵支,因此集体、农民也负担有限。而要在广大农村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保险筹资制度同样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5、医疗保障实施过程非规范化,缺乏法律保障。

农村医疗保障的相关制度规定:户县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采取每人只交十元钱,合作医疗保一年的形式,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体现便民、利民的原则,参合农民可在全县范围内自由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或者住院。属单病种定额付费范围的只需交纳个人承担的费用,定额补助部分皆由定点医疗机构定期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结算,不属于单病种定额付费的,医疗费用先由患者垫付,出院后按规定由经办医院负责办理报销手续等等。但这些机制还存在这很多的不完善之处:非住院医疗不属于保险范围;开出的保险证明无法及时发放,甚至扣留;医务人员开发住院证明等等。这些都使得真正没钱治病的人依旧没有得到保障,而没病有钱的人却依靠住院证明获得保险费用。又由于没有明确的立法机构予以保障,因而,国家播发的资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利用,这项医疗保障制度也没有落到实处。

四、解决方案(政策建议)

1、加大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2、政府政策向农村倾斜,对农村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分析,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3、确保农村医疗保障的资金来源

4、引导保险公司打入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市场

5、加强农村的文化程度,转变老百姓的观念。

6、完善医疗保障的制度。

五、附件

1、得到保障医疗人数的占全国的50.3%,而旧村村民占全村人数的45.5%

2、没有得到保障医疗人数的占全国的37.4%,而旧村村民占全村人数的53.2%。

3、其他的占全国的12.3%,而旧村村民占全村人数的11.3%。

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篇3

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为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质量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根据本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的有关数据,结合平时考试、检查所掌握的情况,就教学质量作如下分析:

一、检测的结果

二、存在的不足

1、从整体来看,各科的成绩都不是太好,或者说与其它学校相比较还有一定的距离。

2、部分教师为了应对考试,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但对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内容却没引起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

3、教师年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目前有部分老教师教学经验陈旧,还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不能够挤时间学习,致使自身业务素质提高得不快,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努力的方向

1、抓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

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要突出教学管理中的“三抓”:

①抓备课,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课堂教学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③抓作业。教导处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任课教师精心设计了每次作业,做到批改认真及时,每次作业都有激励性评语

2、抓教研,促进课改不断深入。

一是将校本培训落到实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二是教导处以课堂观察为主要研究形式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讨课、校际观摩课等多种形式教研活动的开展,探讨交流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按课题组制定的计划开展好课题研究活动,促课改不断深入。

3、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师单凭经验、单靠教参已无法适应教学和学生。这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孜孜以学,苦练内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性地把握和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摒弃过去那种只埋头教学,不抬头看路的费力不讨好的做法,不断研究新课程、研究学法,努力实现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对学生、学校高度负责。

4、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拔优扶差”是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个性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后进生,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他们自我表现欲强的心理,加以积极引导,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采取优点激励法,使他们感到“我能行”、“我会进步”。这样,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和信心。赏识只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是对人格尊严的一种维护。适时地表扬,在教学工作中是有独特魅力的,尤其对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后进生而言,更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

总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归宿。我们要认真,结教学工作,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制定新措施,以勇于改革、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为舟南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努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