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南平市城乡规划局以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住建厅的工作部署,健全规划编制体系,深化机制体制创新,对内抓制度规范,对外抓服务拓展,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双丰收。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一)规划编制方面
1、以规划编制工作为核心,持续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根据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继续开展城乡建设空间的规划研究,逐步完善各项规划体系,提高控规覆盖率。
在总规层面。抓住国务院同意我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利契机,积极开展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同步开展人口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武夷城镇带空间布局与分区发展等六个专题研究。积极推进县(市)总体规划修编,督促和指导县(市)抓好总体规划中城市开发边界、生态红线等划定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邵武市总规纲要和邵武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评审,建瓯市总规和建瓯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评审;启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有武夷山、顺昌、政和、光泽等四个县(市)。
在控规层面。组织编制了南平中心城市(延平区)规划管理单元划分研究,完成中心区(含紫云、四鹤、梅山)分区、黄墩分区、水东分区、水南分区单元控规编制,目前中心城市(延平区)单元控规覆盖率已达60%。指导和协助西芹镇组织完成南平西站片区及西站接线控规、龙踞山旅游综合体控规编制,与延平新城指挥部合作组织编制延平新城陈坑瓦口工业园、增坑物流园、洋坑码头、段树坑控规等。
在专项规划层面。重点推进有利于城市特色塑造、空间优化、功能提升、方便生活的相关规划。编制完成南平中心城市(延平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景观风貌专项规划。为引导城市规划区内村民建房,开展南平中心城市(延平区、建阳区)规划区内村民建房专项规划编制。完成防震抗灾规划征求意见。协助有关职能部门编制《南平港总体规划》、《延平湖旅游规划》等。
在村镇规划层面。完成2个市级试点小城镇的报批、1个省级试点镇、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总体规划的审查工作。截至目前,5个省级试点镇(邵武市和平镇、建瓯市徐墩镇、建阳市水吉镇、浦城县仙阳镇、顺昌县郑坊镇)已完成总规报批及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全市10个市级试点镇全部完成总规编制。
2、以武夷新区、延平新城规划建设为重点,持续拉开城市框架。按照省里对“新区”开发建设提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和“做美、加快”的要求,坚持绿色理念,加强重点片区、重要节点的规划设计。武夷新区:围绕“一山两区三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进一步明确风景名胜、城市中心、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功能分区,加快推进各片区规划编制工作,实现新区、旧区、景区、保护区、产业园区的有机衔接。目前武夷新区核心区(南林-赤岸)控规已获批,兴田组团控规、月亮湾片区控规及城市设计、崇阳溪两侧重点地段修规、崇阳溪保护开发及通航规划、渭村片区控规及兴田组团地块控规等均已完成初步方案;综合交通、城市景观风貌、崇阳溪景观带等重点专项规划正在不断深化。年底前将完成邵口部-西岸、芹口、东站、新岭等片区控规修改完善和报批工作。延平新城:建设延平新城是加快中心城市空间重构、发展转型的重大举措,是迎接高铁时代到来的需要。我局组织编制了延平新城总体规划、控规等各个层面的规划;同时,主动到延平新城指挥部对接洋坑港区开发、增坑物流园区建设以及多条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主动送规划上门。
3、以建设“美丽南平”为引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助推绿色发展。紧紧围绕绿色发展战略和“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结合生态城市和旅游城市建设工作,着眼于亮化美化绿化,全面推进“三边三节点”等重点区域景观整治和改造,做好规划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四绿”工程,打造生态绿廊。完善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规划,重点跟踪南平市高铁片区交通枢纽节点及绿化景观工程、南平市滨江路沿江景观带改造工程两个省级“三边三节点”重点项目;开展南三龙铁路南平西站站前片区、夏道风情小镇城市设计,规划好南平北和南平西两个城市门户;积极帮助解决中心城区公建设施配套不足问题,完成了4个社区体育公园选点,义务帮助梅园新村、怡景嘉园等社区设计农贸市场的改造方案,积极推进人民医院新址、延平书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一批民生项目的落地。完成南平境内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历史风貌区普查;协助市政协做好延平湖历史文化建设的专题研究,配合市文广新局做好南平市历史文化保护开发整体规划。
(二)规划管理方面
1、提升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变“要我规划”为“我要规划”:站位全局,顶层设计,立足本级,辐射全市,主动作为。对一些事关民生的重大项目、重要节点规划等,都能够做到想市委、政府之所想,急黎民百姓之所急,提前谋划,提前运作,努力当好市委、政府的参谋助手,百姓的公仆。变“找上门”为“走上门”:积极服务基层、服务重点项目、服务招商引资。对村民建房批量办证项目推行送证上门服务;对入驻工业园区的建设项目采取特事特办,切实做好优先办理、快速办结、上门服务、协调配合、跟踪督办;对已签署成交确认书、但因资金等原因未签订出让合同的工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先行对其项目总平图进行预审,以促成这类项目早日开工。变“闭门搞规划”为“开门编规划”:不断丰富城乡规划工作的途径,开展送规划进社区活动,多种形式征求广大市民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2、创新审批服务机制、优化审批服务流程。一是积极探索并联审批模式,按照“同步收件、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分别发证”的运作模式,牵头发改、环保、国土部门对市本级办理的省、市重点项目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实施部门间并联审批,以杜绝部门间推诿、扯皮,从而缩短办件时间、提高效率。二是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将局审批事项梳理、整合为6个行政许可事项、1个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个公共服务事项、1个行政确认事项、2个行政处罚事项、1个行政监督检查事项。并对办事规程中涉及的兜底性条款进行清理,彻底避免在纸质和网上办事规程中出现“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以及“其他相关材料”等字样,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前置条件。三是实现窗口当日办结“零”的突破,随着“一书二证”延期这一办理事项作为即办件授权窗口办理,打破了我局所有办理事项都是承诺件的现象,即办件从无到有,提升了当日办结率。全年审核审批科获得第一、第三季度“红旗窗口”,三人次获得“服务之星”称号。
3、注重管理质量、提升审批效能。向社会各界公开十项承诺,叫响“马上就办”,落实“办就办好”。所有审批项目均通过局建设项目联审会集体研究,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内运作,确保审批流程的公开、公正。今年1-11月共依法核发“一书两证”202件,其中选址意见书46件,规划面积161.4万平方米;用地规划许可证68件,拟用地面积1367.8万平方米;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88件,拟建筑面积71.9万平方米。按时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70%。完成32个建设项目的建设方案审查、51个建设项目的规划条件核实,出具规划设计条件、规划意见函等批复67份,为紫云公租房、新建路铁路棚户区等7个保障性住房,市立医院综合大楼、青少年活动中心等8个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开辟了“绿色通道”,均未发现有以权谋私、违规审批等违法违纪行为。
(三)队伍建设方面
1、主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今年2月起,在局党组的带领下,全局党员干部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线,全程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突出作风建设,以反对“四风”为抓手,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环节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的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意识。通过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正确理解把握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增强群众观念,提升做好群众工作能力。二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挂村服务”、“美丽乡村”规划调研等活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有效措施尽办帮助解决,树立了依法行政、全面履职、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三是进一步缩短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着力解决规划理念不够新,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不强,村民自建房、危旧房改造等工作推进力度不够,以及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有待提升等一些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明显变化。四是进一步完善了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形成定期上街开展规划宣传并征求意见、送规划进社区、定期研究群众意见建议、定期下基层联系县(市、区)住规局和互动联动挂点村、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逐步构建加强与基层群众密切联系的机制体制。
2、着力强化队伍素质提升。以开展创建“服务发展最佳科室”、“党员先锋岗”、“十佳党支部”、“十佳党员”等活动为载体,加强政风行风评议和机关效能建设,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水平。今年先后邀请了上海、天津、南京、厦门等规划设计单位的规划专家来延为全市规划系统讲解规划设计6场,本系统领导开设关于城市设计、日照分析、美丽乡村等专题讲座5场。采取“小集中”的方式,由分管领导分批次带领各业务科室负责人,深入县(市)作业务培训,与县(市)规划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交流我市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的经验、做法,研究部署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具体工作。此举既精简会议,又达到预期效果,很受到基层住规系统的欢迎。
3、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从行政管理、廉政建设、机关效能、组织人事四大类着手,出台或修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南平市城乡规划局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财务制度》、《公务接待工作规定》、《车辆和驾驶员管理规定》、《关于重申进一步严肃上下班考勤、请销假制度的通知》等13项规章制度和文件。局主要领导带头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联审制度、主要领导“四不直接管”、主要领导末位表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等制度,规划编制项目的委托由局立项联审会议研究决定。通过严格用制度管人管事,机关工作纪律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不断提升。
回首过去的一年,思想建设和业务工作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工作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距离。如:规划编制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不相适应,并相对滞后,历史欠账较多,规划区内控制性详规覆盖率有待提高;规划技术管理人才还较缺乏;规划的批后管理上力度还不够刚性等。
二、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城乡规划工作,要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及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视察福建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四届七次全会部署,创新规划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规划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发挥城乡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精心打造绿色城市、特色乡镇、优美乡村,有效服务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贯穿“一条”主线:
以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主线,着力服务南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以刚结束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省、市委的工作要求,把持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局党组仍然保持原有的高压态势,一以贯之抓学习、加大力度抓整改,切实做到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确保我局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规划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继续深入落实中央关于作风建设“常、细、长”的要求,提高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效地运用“群众观点”来指导城乡规划工作,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渗透到我市城乡规划工作的理念、内容和各项机制中,贯彻落实到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规划管理等各个方面,科学编制城乡规划,依法严格实施城乡规划,不断提高规划科学决策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以及干事创业能力,多为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全面推进规划工作科学发展。
(二)围绕“两个”重点:
按照“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的发展目标,编制好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公共要素配置等专项规划。要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做到城市规划区内规划控制一张图。提高“一市两区”的规划覆盖率,倡导建筑风貌的协调统一,加快市、区道路、交通、给水、排水、排污、交通、卫生、公交、燃气等一体化基础设施规划,土地、能源、电力、产业等要素规划,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公共设施规划的编制,大力推进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以服务武夷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兴发展区域的崛起。
按照“北收、南放”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强对建阳、武夷山的城乡规划工作的协调和指导,逐步加大对武夷新区分局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将武夷新区作为工作主战场之一。继续深化完善各项已通过评审的编制项目,抓紧上报市政府审批;抓好正在编制的兴田组团控规、南林片区水之廊地段修规等项目的评审组织;加快推进商务中心区、云谷小区等重点项目的方案设计,打造出高效便捷、服务于民具有新区特色的现代商务中心和全国一流的绿色生态示范小区;加快推进武夷新区及南林片区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协助市直各有关部门开展路名、旅游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配合做好新机场选址规划的前期工作。同时继续抓紧抓好在编规划编制审查工作和已批规划管理执行工作,梳理落实尚未签约规划编制项目。
以服务延平新城为重点,持续助推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按照“科学、有序、高效”的工作原则,将城乡规划部分行政许可事项在征得市政府同意的前提下,逐步下放给延平区。抢抓合福高铁、南三龙快铁和延顺高速、绕城高速的建设机遇,做好高铁、高速公路连接线及重点项目的规划服务,推进中心城市路网建设,持续拉开城市框架。强化延平新城和西芹片区规划实施,以总体规划为依据,有序推进延平新城和西芹分区单元控规编制工作,力争20xx年底前实现中心城市(延平区)单元控规全覆盖。进一步细化启动区、重点产业片区、港区(码头)、安济站前片区等四大片区的深化设计,系统梳理延平新城的市政交通设施,积极主动配合新城建设指挥部做好招商引资和市政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三)着力“四个”提升:
提升城乡规划理念。一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树立超前规划、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规划理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接轨先进的规划理念和知识。加强各类规划的相互协调和科学衔接,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学习厦门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和“多规合一”、莆田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晋江新型城镇化等经验做法,结合南平实际开展相应专项研究。二是搭建交流平台,成立南平市规划学会和建筑保护协会,积极参与南平市城市发展战略决策和重要建设项目的论证、咨询,协助做好有关项目的论证和规划设计方案的评审等技术服务工作,为促进古建筑、古村落保护提供规划技术支撑等,开展同国内外、省内外同行业的合作交流和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积极邀请省内外优秀规划编制单位参与南平市重大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借力、借脑”,引进先进的规划理念,产生好的规划方案,带动南平市规划编制水平的全面提高。
提升规划编制水平。一是进一步优化城镇化规划布局。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xx~20xx年),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小城市和城镇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抓住南平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利时机,开展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科学指导县(市、区)正确把握城市及城镇的不同功能和发展定位,编制总体规划、镇村体系和布局规划;积极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指导有条件的中心镇按照小城市标准完善规划设计。二是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重点关注与民生焦点和城乡规划前沿技术理论有关的专项规划编制,根据编制经费情况逐步开展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和控规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防洪排涝、城市慢行系统、城市水系、城市水循环、城市渣土消纳场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逐步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着力推动地下空间布局,供水、给水设施布局,加油站、加汽站充电桩布局等专项规划,促进市政设施的建设。逐步完善控规动态维护和管理机制。三是逐步向城乡共建共享转变。从单纯建设美丽乡村向城乡共建共享转变,大力组织实施“宜居社区共建共享”行动计划,将城市宜居社区建设列入共建美丽南平的重要内容。结合“绿色乡镇”创建,以及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合理规划引导,因地制宜地打造各具特色的商贸重镇、旅游旺镇、产业集镇、历史文化名镇。继续抓好5个省级试点镇和10个市级试点小城镇规划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详细规划、城市设计、风貌整治规划。同时,优化社区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重视老旧社区、城中村社区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加紧开展棚户区改造“五原”问题的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完善社区交通、教育、医疗、文体、养老服务等机构设施,为充分发挥社区功能提供规划保障。力争到20xx年底,各县(市、区)宜居社区比例达到30%,20xx年达到70%,20xx年全市所有社区基本达到宜居标准。四是着力提升城市形象。以迎接高铁时代到来为契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富有闽北特色、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4A文化旅游景区,不断提升高铁时代我市旅游的吸引力和承载力。着力做好南平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兴田)的布展工作,综合体现闽北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城乡建设和未来发展蓝图,打造现代化、多功能的规划展馆,形成武夷山旅游的新景点。五是继续强化规划编制指导。在加强对县(市)、乡村规划编制过程的指导的同时,指导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城市交通、市政、综合防灾、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逐步填补我市有关专项规划的空白。
提升规划管理效能。一是健全业务审批规程。开展《南平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南平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切实规范和指导南平市规划管理和实施工作。重点是针对南平山地城市特点,在地下空间利用、日照分析、建设项目停车位配建指标和规划核实办法、规划审批管理等专项上提出详细的技术细则;继续完善《南平中心城市(延平区、建阳区)规划区内村民建房专项规划》,推进村民安置用地、回拨用地的标准制定和落实工作;研究制定《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部门联审制度》,对涉及消防、安全等及其他有特别影响的进行部门联审,进一步规范审批工作。二是打造优质服务环境。加强审核审批科(窗口)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尽可能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提供尽可能快速便捷的服务。主动参与和介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区域的规划建设过程,积极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规划服务。对工业企业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坚持“绿色通道”办理,实行“整体打包、随到随办”,进一步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继续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活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主动帮助基层、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完善南平规划信息系统。围绕“智慧南平”、“数字规划”建设,推进规划全过程信息数字化。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提高应用水平,提高技术保障能力。不断开拓规划信息服务新领域,计划启动规划编制项目管理系统,逐步完成“一张图”体系的建立,力争20xx年可实现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全覆盖。四是强化规划监督。加强日常规划管理,严把规划方案审查关。着眼于用规划引领城市建设,严格按照总规要求,突出绿色城市建设,高标准高品位抓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重点区域规划,按照控规要求将各项公共设施同步落实;加强日常规划管理监督检查工作,把规划督查作为规划管理的一项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提升队伍形象。一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着力建设创新型、学习型、务实型、复合型规划干部队伍。继续加大招考招聘和培养培训力度,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业能力。突出抓好队伍的能力建设,提高规划干部分析判断形势的能力、把握技术难点的能力、应对复杂矛盾和解决焦点问题的能力。将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升甲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加快推进。二是强化作风建设。切实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良好风气,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持续整治“四风”,把全局上下作风根本性转变用刚性的制度规范起来,要规范公务接待报批程序,杜绝公车私用现象的发生。多下基层多接地气,把人民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履职的目标。三是强化制度建设。把制度治党的工作常态化,坚持不懈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坚持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坚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持无条件遵守“八项规定”的有关制度,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并举、三位一体。四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推进规划事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结合行业特点,把健全完善廉政制度建设贯穿于日常规划行政审批工作的全过程,加强干部职工廉政警示教育,自觉爱岗、爱业、爱家,增强廉政勤政意识,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营造健康的廉政氛围,保证规划队伍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促进全市城乡规划事业科学发展。
今年以来,区商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三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和省市商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挖掘开放型经济的潜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和监管,积极搭建招商平台,不断深化服务意识,扎实推进相城“后发崛起”。全区商务经济发展各项指标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一、20xx年全区商务指标完成情况
1、对外贸易稳中趋缓。今年我区预计可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2.80亿美元,出口预计完成29.86亿美元,与去年持平。但企业对未来的出口形势普遍抱谨慎的态度,企业在手订单、预计出口数量、盈利能力等都没有明显增幅,后期外贸稳增长的压力依旧非常大。
2、利用外资难度日益加大。预计到年底将完成注册外资1.2亿美元、到帐外资2亿美元,同比分别为-48%、8.7%。新引入项目中大中项目见少,企业增资扩股意愿减弱,项目资金到账速度明显放缓,到账不确定性增大。
3、境外投资发展稳定。今年累计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2家,投资总额16146.67万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8935.69万美元,同比增长近2倍,完成年计划的149%。涉及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土耳其、韩国、柬埔寨、老挝等9个国家地区。
4、消费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今年我区社零总额197亿元,增长在10%左右。受宏观因素影响,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缓慢下降态势。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完成300亿元,同比增长20%,新增3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1家市级电商示范基地和2家市级电商企业。
5、招商氛围逐渐浓厚。1-10月全区在谈重点意向项目150个,签约注册落户项目255个。尚牙电子、泰连连接器等47个在建工业项目进展顺利,福沃克汽车、申达汽配、楼氏电子、美的春花等48个项目竣工投产。西交大漕湖科技园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引进科技人才型企业27个。
二、20xx年商务工作主要举措
(一)深化企业服务,保持外贸稳定增长
1、加大国际市场开拓。按照“巩固传统市场、扩大周边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培育潜在市场”的思路,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电博会、昆交会等重点外贸展会,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广泛结交客户,抢抓订单,多渠道、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对参展企业的监管,力避违规行为的发生,维护展会秩序。先后组织64家企业参加了117、118届广交会;组织9家企业参加第25届华交会;组织4家企业参加了20xx年昆交会。
2、着力提升一般贸易。强化海关、国检、商务的综合协调能力,进一步优化在相城区关联企业的进出口通道,做到应进全进。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的溢出和带动作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发挥好“苏满欧国际货运班列”的集散优势,鼓励企业加大货物贸易进出口。着力加大对中东、东欧等国际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鼓励埃莫克等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带动和辐射我区精密制造技术水平。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自主品牌。
3、推进外贸转型升级。着力推进品牌建设、科技创新、市场开拓三位一体的一般贸易发展新格局。重点打造一批规模型对外贸易企业和集团,由此形成合力,规模化拓展海外市场。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发展,鼓励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将单纯加工贸易装配方式向生产、仓储、转运并重的方式,鼓励苏州市易德龙电器有限公司、禾邦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等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延长加工贸易的国内产业链。注重发展文化、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服务贸易,重点扶持米粒影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出口企业。
4、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局领导联系挂钩制度与海关检查联合走访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外商企业座谈会,帮助企业解决了员工子女的教育、消防安全、交通、对政府给予企业的有关产业引导或其他方面的奖励政策等问题。通过网站宣传、企业培训等活动,指导企业用好用好各项扶持政策。不折不扣执行国家和省、市、区已经出台的稳定外贸增长的有关政策,确保各项扶持资金及早落实到企业。1-10月,有310家外贸企业,向上申报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苏州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进口贴息扶持资金、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436项,共涉及扶持1800余万元。
(二)引导促进,加快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发挥苏相合作区和高铁新城引领作用,突破传统招商模式,改变招商思路和形式,充分发挥各区域产业特色,加强与各板块互动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围绕高端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电网与物联网、汽车零部件和生物医药等六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尝试与专业机构深度合作,与高力国际、东方龙等中介机构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企业资源、信息资源,开展“菜单式”招商,增强招商有效性。
2、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根据《苏州市推进外资项目快速审批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20xx年5月20日施行开展了外资项目快速审批推进工作,进一步优化外资审批管理服务工作,加强服务我区重点项目建设。根据市商务局《关于明确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外商投资审批管理权限的通知》,审批权限在原有“一产、二产新设及单次增加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下鼓励类及允许类非商业类外资项目”等快速审批事项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产、二产新设及单次增加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下鼓励类及允许类商业及非商业外资项目”。从20xx年7月24日起施行。新设外资项目审批从原来的16项材料精简到了9项材料。对项目变更等其他审批事项均相应精简申报材料,
3、加强与“走出去”企业宣传和对接。先后组织我区有意“走出去”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及省、市商务部门组织的“走出去”推介对接会,对引导我区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我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帮助企业抢抓机遇,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境外投资风险意识、加强部门联动为重点,广泛宣传企业境外投资和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深入有意向“走出去”的企业进行调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企业用好用足“走出去”扶持政策。
(三)提升商贸发展水平,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1、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总投资20亿元8个商业项目,高铁新城圆融广场、元和街道天虹商业综合体、永金商业广场、海亮香榭里、浩远弘天大厦、渭塘东方时代广场、黄埭金埭时尚商业中心和阅湖生活广场,至3季度末实际完成15.8亿,占年计划79%,从目前工程进度看,预计可以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城区商业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商业网点,优化商业用地,控制商业业态,通过“一主一副、三轴三片、多心多点”的商业空间布局,对现有的商贸业态进行提档升级。按照《苏州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要求,确定18个临时定点活禽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社区商业,阳澄湖镇湘苑社区被选为20xx年度苏州市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的培育对象。
3、加强商务执法。积极落实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肉食品安全检查,按照机构改革方案要求,顺利移交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责。开展商贸领域安全生产经营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建立挂钩制度安全生产检查,主要领导每年检查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不少于6次,分管负责人不少于8次。对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限期整改。抓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强酒类流通和再生资源的管理。
4、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全区电子上交易额预计完成300亿元,同比增长20%。基本形成以家具、大闸蟹、婚纱、农产品、珠宝五大特色鲜明专业市场为基础的垂直电商,以文创园为载体发展的综合类电商的生态产业链。相城区获评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增3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4个市级电子商务示范村、1个市级电商产业基地;京东蠡口家具馆和1号店阳澄湖馆业已开业运营,京东、苏宁分别在相城设立社区服务站,布局农村电商。
(四)创新招商模式,积极搭建平台
1、加强招商业务培训。全年组织了6次的商务培训,围绕招商引资工作实务、转型升级、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经济、自贸区政策解读、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区招商人员的培训,通过学习了解新兴产业的知识,掌握国内乃至全球的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强对招商人员的产业政策、财税等方面的综合知识的培训,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到有的放矢去招商。
2、加大招商择资力度。今年以来分别赴上海、深圳等地举办了6场专题招商活动,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全面推介高铁新城、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各特色产业园的投资环境。与先进制造业网,高力国际,东方龙商务咨询公司、土拍网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全年共累计通过专业中介渠道进入信息60余条,涉及行业包括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制造、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多个产业。10月份召开了20xx相城经贸恳谈会,35个总投资高达145.2亿元的产业项目现场签约,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22个,总投资99.3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共13个,总投资45.86亿元,涉及航空、装备制造、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科技研发等多个产业。本次恳谈会还有在谈意向项目共44个,总投资141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意向项目共23个,总投资66.86亿元;现代服务业意向项目共21个,总投资74.2亿元。
3、强化项目信息跟踪。强化对项目的跟踪和对接力度,局建立了按产业的挂钩联系制度。充分利用好区招商资源信息平台,不断完善招商资源信息库的建设,实时发布和更新空置厂房和楼宇等招商资源信息。按照“未开工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总基调,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项目跟踪和各板块的联系制度,每月对“开工开业项目”、“拍而未开工项目”、“全区闲置厂房和土地资源的情况”、“市重点、区重点项目”、“经贸恳谈会的签约和意向项目”的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帮助协调和解决在项目报建、开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的加快了项目的进展速度,促进了项目的开工和推进力度。
(五)优化提升商务发展环境
1、改革创新加快。为了更好的对自贸区政策进行学习,邀请了苏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王志明作《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析及苏州的应对》专题讲座,从自贸区的演变、设立上海自贸区的背景、上海自贸区重点政策突破和苏州应对自贸区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重点介绍了苏州可复制上海自贸区政策,包括货物状态分类监管、选择性征税、外汇资金集中运行和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等系列政策。我局依据国务院35项可复制的政策联合海关、商检等部门做好企业服务,认真政策宣传和推广,对全区重点企业进行走访,了解企业所需,解决企业发展困境;整理相关政策,对目前还未推广的政策要加紧研究,争取在相城区有所突破。
2、服务效能提升。深入开展“走进外企服务月”“重点外资项目推进月”“调研服务月”等活动,深入不同类型企业开展专门调研,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3、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深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商务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组织召开9次党组会议、11次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进一步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上报党风廉政建设宣传信息8篇。立足于建立“提前防范、主动防范”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建立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10项,规范机关工作流程。
20xx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一是外贸总量偏小,没有龙头性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受国际国内的影响波动大。二是招商引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先进制造业方面的招商。导致后劲不足。三是全区商业布局零散。城区以店面房经营为主,没有形成打得响的商业片区。电子商务没有形成很好的集聚效应。四是全局工作人员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存在拖、推、散,工作不在状态的现象。
三、20xx年的商务工作思路
20xx年我局将深入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更加注重创新引领,更加注重产业优化,更加注重服务提升。20xx年,预计外贸进出口和出口均增长2 %;到帐外资2.2亿美元左右,增长10%左右,对外投资中方协议额在7000万美元;社零增长预计在8%左右,电子商务交易额360亿元,增长20%。
1、保总量,确保外贸进出口争先进位。加强外贸进出口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和出口风险预测工作,主动深入了解外贸企业的困难与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鼓励有出口意向的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做大出口主体。通过鼓励企业进行内部资源重组,助推企业增资扩产,推进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等多种方式,培育更多的新增长点。加大开拓市场力度,在深耕传统市场的同时,发展新兴市场。
宣传鼓励政策,发挥中信保平台作用,帮助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规避风险。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参加市出口名牌的认定。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继续推进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模式工作机制,加快通关无纸化工作进程。积极建立进出口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优化通关模式,提升通关效率,加快退税速度。加快推进高铁新城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工作。
2、抓进度,实现利用外资增效提质。梳理“新常态”下招商政策。加强与外商协会、境外投资机构、企业商会的联系对接,充分项目信息共享平台的作用,定期发布项目投资、技术引进信息。做好经贸恳谈会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争取项目早日落地。抓重点项目督查和协调,对全区已批未到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督促,加快项目资金到位进度。做好服务和指导,协调解决问题,采取多种措施督促外资引进工作,力求明年有较大的进展。学习先进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经验,继续组织开展招商人员的培训和政策的宣讲,提高招商人员的业务水平。
3、促消费,保持社零额良好增长势头。充分发挥规划、政策引领作用,以《相城区商贸业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为引领,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商贸业的发展。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各类促销活动,形成区域商贸特色,打造商贸品牌。组团参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展会,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形象。推进全区“一综合三垂直”的电子商务发展思路,鼓励和指导创建省、市电商示范基地、扎实推进省电商县6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市场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加强行业协会沟通,做好特殊行业监管。进一步完善肉菜追溯体系和生活必需品储备体系,增强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能力。贯彻落实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加强商务信用建设。
4、强基础,实现“走出去”快速发展。加大企业“走出去”政策和境外投资产业目录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完善企业“走出去”服务平台建设,为促进境外投资打好基础。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投资促进活动、境外投资说明会,完善企业境外投资创业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增强我区“走出去”企业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走出去”工作的良好发展势头。
5、搭平台,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引才的良好氛围。做好全区性的各项招商活动,参与协调各板块的招商活动;强化招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定期组织招商人员的培训活动;完善项目信息平台,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抓好重大项目的签约落户,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旅游局的指导与大力扶持下,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创新思路,求真务实,积极推动全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旅游工作开展情况
1、借“节庆”造势,打造特色产品和精品线路。
砀山梨花节期间,共接待游客33.5万人次,同比增长9.6%;实现旅游收入4700万元,同比增长10.3%。
三月底,我局积极参与第六届中国宿州黄淮海农博会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各饭店和餐馆,免费提供相关的宣传品约两万份;所有酒店热情服务,所有景区点门票优惠待客,受到参展者的好评。整个农博会期间,共接待60余万人次。
2、借“高铁”造势,加大对重点目标客源市场招徕力度。
宿州东站,是京沪高铁停靠站点之一。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行,拉近了宿州至北京、上海两个超大城市群的距离。宿州—北京最快2:58分,宿州—上海最快2:17分,当天即可往返,由原来的中程客源市场变为近程客源市场,京沪周末游将成为我市至京沪的新型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潜在发展前景。
宿州旅游局及时下发《关于积极开展京沪高铁旅游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县区旅游局、各旅行社、旅游景区积极宣传,做好“高铁游”概念。鼓励旅行社结合实际,配合已经开展的旅游产品,积极组织开展“京沪高铁体验游”。旅游景区要加大对京沪高铁沿线目标客源市场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促销,积极组织招徕客源,扩大我市特色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鼓励各旅游企业要抓住机遇、借势而上,乘上高铁风,借机推动我市旅游快速发展。
为提前启动高铁旅游市场,市旅游局4月份专门赴上海开展宣传促销,与国旅集团上海公司洽谈旅游合作。该公司9月份酥梨采摘节期间,组织首批游客300余人来我市旅游。这是市旅游局专门针对京沪高铁中程目标客源市场开展的重点市场促销活动。
3、借“网络”造势,加强网络宣传促销。
网络媒体宣传,是当今社会尤为重要的宣传手段,亦是旅游宣传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出行旅游查询,成为人们旅游查询重要的选择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自驾车旅游日益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而旅游网络查询将发挥着不可取代的指导作用。
根据省旅游局部署,市旅游局于6月底开通试运行中国宿州旅游。中国宿州旅游网对宿州市旅游资源、特色产品、精品线路、客源市场、旅游企业以及重点旅游景区点等几大板块进行网络宣传。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优势宣传推介宿州旅游。
4、借“项目”造势,加快重点旅游项目招商、建设力度。
项目建设和投入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旅游业发展后劲和增长力。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二是加大项目工作力度。跟踪落实在建项目进度,督促服务招商项目开工,精心谋划储备项目招商。重点做好宿州国际大酒店、砀山黄河故道综合开发、梅村生态园、蔡洼红色旅游景区、虞姬文化园、灵璧石公园、石龙湖湿地等项目建设工作。为加强重点项目调度力度,市旅游局联合市发改委,编制了宿州市旅游发展重点项目表,录入32个重点旅游项目,项目总投资额115.7亿元。5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额87亿元。我局对全市重大旅游项目进行月调度和季调度,实行动态督查和月报告制度。
今年,三家五饭店—宿州国际大酒店(投资额7亿元)、皖煤五酒店(投资额2.5亿元)、三角洲国际大酒店(投资额40亿元)动工建设。宿州南苑宾馆、砀山国际大酒店、萧县凤山国际大酒店预申报四饭店,泗县南虹大酒店申报三饭店开始启动;高饭店在市区及砀山、萧县布局基本完成;灵璧、泗县的高饭店,有待突破。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启动5A景区创建工作,率先成为皖北首个5A景区创建试点景区。全市“十二五”期间4A级景区创建摸底工作完成,“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完成创建4A级以上景区7个。
5、借“规划”造势,加强“国”字号景区建设与申报。
科学编制宿州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旅游产业地位,谋划发展重点,提出发展数字指标,强调旅游发展保障措施。全力抓好“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的起步实施工作。加强“国”字号品牌建设。一是加强国家一期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萧县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建设,目前,第二阶段工程已基本完工。二是加强灵璧县渔沟镇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工作,委托宿州学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编制渔沟镇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文本和前期规划。三是加强砀山县申报湿地项目国家保护区工作等。
6、借“市场”造势,加强区域旅游交流与合作
今年5月份,积极参加第二届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会议。徐州、淮北、济宁、连云港、宿迁、宿州、商丘、枣庄八市市长或分管市领导出席会议。八市共同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淮北、宿州、徐州三市签署了《关于建设城际快速通道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协作机制,加快推进区域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区域旅游市场融合,有序开展区域旅游会展活动,逐步完善区域旅游合作体系。有力地推动淮海经济区八个城市旅游市场联动、客源互送、信息共享机制建立。
为加快推进宿州区域旅游合作的步伐,今年上半年,我市先后与合肥骆岗机场、徐州观音机场合作,开通了合肥骆岗机场宿州候机楼、徐州观音机场宿州候机楼,逐步推进宿州中远程旅游客源市场交通体系建设。
7、借“政策”造势,营造旅游发展环境
一是争取年底前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宿州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为我市旅游业发展寻求政策支持。目前,《宿州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送审稿)已呈报分管市领导审核。
二是争取出台《宿州市旅游三年行动计划》。根据《宿州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结合宿州市旅游发展现状,拟定《宿州市旅游三年行动计划》。争取年底前以市委办、政府办两办的名义出台。分阶段、分步骤分解旅游发展重点,推进落实全市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二、明年工作安排
1、狠抓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是加快灵璧虞姬墓二期工程建设,加快灵璧垓下遗址公园、灵壁奇石公园、灵璧钟馗文化园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埇桥区重点是认真做好五柳风景区招商工作,积极落实、推进埇桥区马戏产业园、涉故台主题园、白居易东林草堂、闵祠孝贤文化园等项目招商投资主体;砀山县重点是谋划好黄河故道景观带、西部高尚运动休闲旅游区、果乡果岭生态体育休闲园等项目,落实投资主体,加快项目建设;萧县重点是加快书画艺术城、皇藏峪景区综合开发、梅村生态园、蔡洼红色旅游等项目开发建设进度;泗县重点是做好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屏山生态园、清水湾公园、古汴河风情园等项目综合开发和招商进度。
2、扩大对外宣传与开放交流
总体方针:巩固提升皖北区内旅游市场,深度挖掘省内旅游市场,积极发展周边省市旅游市场,稳步拓展江浙沪、京津唐市场,通过整合营销、网络营销、渠道营销等手段,构建目的地营销体系。以目的地营销为核心,以建设营销渠道为途径,以奖励政策措施为手段,全面提高旅游市场开发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效性。
一是以区域合作为抓手,巩固提升固有市场——皖北区域市场和淮海经济区市场。皖北市场和淮海区域市场是我市主要旅游客源目的地。积极参加徐州都市圈汉文化旅游节、宿迁市区域旅游合作、枣庄市区域旅游合作以及皖北区域旅游合作活动。
二是以京沪高铁、连霍高速、京台高速等为交通轴,深化拓展潜在市场——江浙沪、京津唐市场。根据《安徽省皖北旅游发展规划》皖北六市中宿州市和蚌埠市是对江浙沪市场吸引力的城市。积极参加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联盟、镇江赛珍珠文化国际研讨会、扬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等系列相关活动论坛。
3、加强网站建设。
宿州旅游网站,在市政府领导的支持下,购置了完整的设备。但由于没有专业人员,没有经费,网站运营,存在很大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政府能批准设立市旅游信息中心,聘用专业人才,解决经费问题,确保网站设备不致浪费,确保网站正常运营,发挥应有的作用。
4、加快A级景区创建步伐
重点实施4A级以上景区创建步伐,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与吸引力。
一是实施月亮工程,加快启动皇藏峪5A级景区创建工作。敦促萧县政府成立皇藏峪创建5A景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创建进度计划;责成皇藏峪景区管委会制定创建5A景区实施方案。市旅游局将带领皇藏峪管委会赴天柱山景区学习创建经验,指导皇藏峪景区完善5A级标准要求。
二是实施群星工程,加快2A升4A级景区升级建设工作。督促指导市内资源条件有特色、有基础、有积极性、有发展潜力的景区升级申报4A级景区。经摸排,十二五期间,我市升级、创建4A级以上景区7家。
一、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我局以党的和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为契机;以改革发展为切入点;认真履行审计职能,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都取得较好的成绩。1-11月新引进亿元以上入园项目1个,目前已开工建设;去年引进的1。5亿元项目已全部竣工,完成厂房建设5。8万平方米,预计12月份可试产。年初在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全县目标管理考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上,我局荣获招商引资五类部门第一名、引进“三新”(新签约、新入园、新进资)项目资金奖、支持新农村建设第一名、包村扶贫工作第三名、机关效能建设行政执法类先进单位和支持“两区”(城区、园区)特别贡献奖;获全市审计系统综合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优秀审计项目奖、全省审计系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今年8月被《中国审计报》社评为全国审计系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一、转思维,促预算执行审计“五突出”。根据《江西省审计条例》把全部政府资金纳入审计视野,强化对取得财政资金的民办企业、私立医院、民办学校等民办非企业的依法审计,实现取得财政资金单位审计的全覆盖。一是突出部门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的合理性。重点审查部门预算是否细化,是否将预算收入和上年结余等编入年初部门预算,是否存在个人在单位上吃空饷问题;二是突出县本级及下属单位非税收入、预算外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性。重点揭示和反映违规收费,将税转成费,将行政事业收费转为经营性收费等问题;三是突出预算支出及结余的真实性。重点揭示和反映“三公”消费、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违规支付费用、违规转移支出、滞留专项资金等问题;四是突出政府债务、部门资金、资产的安全性。揭示和反映当前政府债务基本情况,以及虚列支出、零余额账户提现、违规开户、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五是突出资金、资产管理和项目实施的效益性。重点揭示工作绩效情况,促进政府降低成本、提高资产和资源投入效益。1至11月共完成财务收支审计项目48个,查出违规资金2213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1136万元,已上缴财政480万元,归还原资金渠道597万元。规范整改项目13个,整改资金1023万元。协助县纪委清理吃空饷人员489人,查处违规、沉淀资金2600万元已全部上缴国库。提交审计信息、综合审计报告126篇,被各级党委、政府、上级审计机关批示采用70篇,《中国审计》采用6篇,《中国审计报》采用12篇,审计决定落实率达100%。
二、转重点,促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六转变”。认真执行县委城发(20xx)9号关于印发《南城县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的通知,严把审计政策关、审计程序关、外聘中介关、合同执行关、图纸变更关、工程增减关。一是政府投资送审项目审计由业主单位直接送审向业主单位交重点办审核复核后送审计局审计转变;二是政府投资签证项目审计由事后审计向审计局派人到县重点办全程跟踪审核,经重点办、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审计特派员、纪检特派员签证后送审计局审计转变;三是政府投资资金审计由以工程核减审计为主向工程建设程序、制度管理、财务决算审计并重转变;四是政府投资对象审计由以建设施工单位审计为主,向既审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又注意延伸到设计、采购、管理等其他相关单位转变;五是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由真实合法审计向真实、合法、效益审计兼顾并突出效益审计转变;六是政府投资问题审计由查违纪违法问题为主向查违规问题、最大限度地规范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的建设行为转变。1-11月已完成审计项目56个,送审金额6。26亿元,审定金额5。26亿元,在县重点办已审减的情况下,再次核减率为16%,为政府节约资金1。0016亿元。
三、转模式,促经济责任审计“五升级”。进一步完善乡镇、县直单位主要领导任中审计制度、村级农村集体组织审计制度、工作绩效审计制度、科学评价审计制度、档案管理审计制度,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模式,促进经济责任审计转型升级。一是从微观监督向宏观监督与服务并举转变,促进审计理念转型升级。强化客观监督与服务内容,关注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守法律法规、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促进建立健全财政、财务规范运行和领导干部依法履职的长效机制。二是从关注经济责任向关注责任与部门绩效并重转变,促进审计内容转型升级。从乡镇、部门工作职能入手,深化审计内容,将职责划分、财政财务收支、重大经济事项决策与执行效果、工程情况实施、内部经济监督、本单位债权债务与管理绩效等纳入审计范围,促进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与管理。三是从乡镇、县直单位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向村级书记、主任延伸转变,促进审计覆盖转型升级。结合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项目建设资金及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覆盖审计,严防“小官”“大贪”。四是从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转变,促进审计技术转型升级。围绕部门职能的履行情况和业务工作开展情况,运用联网审计技术,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数据分析库。五是从查处违规违纪向促进部门防范提高能力转变,促进审计成效转型审计。立足“审、帮、促”,加强对审计成果的分析与转化,提高审计意见、建议的针对性与指导性,增强审计监督效能,更好地预防审计风险。1-11月先后对县财政局、交通局等11个县直单位和龙湖、新丰、上唐等7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并受县委组织部委托对全县150个村委会和21个居委会进行换届审计,为县委和乡镇更好地使用干部提供决策依据。
四、转方式,促业务中心工作“四俱进”。按照抓好学习、配合工作、提高效率的工作思路,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一岗多责,促进业务中心工作与时俱进。一是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与业务工作与时俱进。组织全局机关干部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点,以“照镜子、整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契机,树立“开门办审计”改革审计观念、“微笑办审计”改革审计容貌、“廉洁办审计”落实“八项规定”的新形象。二是促县民生资金检查与机关业务工作与时俱进。春节过后,县委抽调我局6人对全县民生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维持3个月的自查自纠,我局按规定派出人员积极参加,并协调市纪委派出了4人分别到黎川和广昌进行民生资金大检查。三是促全国土地审计与机关业务工作与时俱进。8月15日国家审计署抽调我局10人到九江都昌县开展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审计,我局按规定积极响应,圆满完成审计署交给的各项任务,留家工作的少数同志一人承担数人任务,不折不扣完成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四是促招商引资、跑项争资、新农村建设等多项中心工作与机关业务工作与时俱进。新引进1亿元入园项目一个,老项目实际进资列五类部门第一名,跑项争资名列前茅,并按县委、县政府及上级审计部门要求,挤出机关办公经费52万元支持新农村建设,受到有关单位的好评。
五、转作风,促机关建设“六提高”。按照“尚法求实、公正独立、无私无畏、忠诚为民”的要求,抓好“六比六建”活动,转变机关作风,促进六提高。一是比作风,建忠诚型机关,促进了工作效能提高。强化作风整改,建立完善日常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以事促人,局机关修改完善了目标管理考评办法,涵盖改进作风、财务管理、绩效评比等方面内容,坚持思想上、政治上与上级党委和审计部门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比成果、建责任型机关,促进了工作质量提高。完善了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健全审计质量考评机制,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开展项目评比,对被评为市以上优秀审计项目给予重奖。三是比能力,建法治型机关,促进了干部素质提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江西省审计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依规抓好审计业务工作。四是比作风,建求实型机关,促进了审计地位提高。切实抓好中心工作,积极投身招商引资、跑项争资、新农村建设和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等活动,不折不扣地完成县委、县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在比奉献中求地位,在比作为中求地位,在有为中求有位。五是比勤政、建廉洁型机关,促进了机关效能提高。按照干部提神、绩效提速的要求,实现审计计划“零推诿”、审计方式“零距离”、审计项目“零积压”、审计评价“零差错”,着力解决机关“庸、懒、惰”问题,同时认真抓好机关廉政建设和岗位风险防控机制,形成以“思廉”促廉、以“倡廉”促廉、以“述廉”促廉、以“督廉”促廉、以“讲廉”促廉的良好风气,筑审机关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六是比团结,建担当型机关,促进了文明节俭风气提高。认真办好机关食堂,节约机关开支,1至11月“三公”经费支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0%;县委县政府限时完成的项目,各组互相支持、共同合作,形成文明、团结、上进的新气象。
二、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为统领,以服务中心工作抓好业务工作为核心,积极投身“三大战役”,认真履行审计职能,在“全覆盖、促整改、助落实”上下工夫,当好公共资金守护者,国有利益捍卫者。
一、加大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推进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一是发挥“体检诊断”的作用。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重点围绕中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守住稳增长、保就业下限和防通胀上限的调控政策;围绕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性前瞻性针对性的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抚州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发展若干意见》;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三大战役”的总体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发展升级攻坚战活动的意见》,加强对相关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二是发挥“催化剂”作用。揭示和查处政策措施不衔接、不配套、不适应的问题;揭示和查处工作落实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揭示和查处“为官不易、为官不为”“不谋事、不干事”的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发挥效应。三是发挥“利剑”作用。坚持把查问题、提建议、抓整改结合起来,紧紧盯住财政资金管理、公共工程建设、银行贷款发放、土地和矿产资源出让转让、国有资产处置和国有企业投资经营等重点环节,发挥促整改、助落实的作用。
二、加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的力度,推进财政资金审计全覆盖。一是注重财政资金审计的覆盖性。把全部政府性资金纳入审计监督视野,强化对取得财政资金的民办企业、私立医院、民办学校等民办非企业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摸清全部政府性资金的总量和结构,分析各种财政资金关联度,揭示公共财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提高公共资源配置使用效率。二是注重财政资金审计的绩效性。进一步优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全面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审计监督全覆盖,着力解决收入不在“预算笼子”、资产不在“账本笼子”、支出不在“科目笼子”等问题,从源头上把握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增加绩效评价分量。三是注重财政资金审计的科学性。发挥审计在切实用好积极财政政策、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促进财政资金合理配置和高效实用上;发挥在不断完善预算制度,深入推进财政公开、提高预算管理法制化的规范上;发挥在督促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上;发挥在监督完善决策机制,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上。
三、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推进改善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全县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对全县公租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进行跟踪审计,通过审计,促进各项保障性资金规范化管理,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二是全县水利专项资金审计。认真开展国家水利重点项目资金,病险水库修复资金,小农水等资金的审计监督,促进水利资金更好地发挥效益。三是全县扶贫、移民专项资金审计。加强对苏区建设项目,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和国家政策性扶贫项目的跟踪审计,促进国家资金的有效使用。四是全县公路桥梁专项资金审计。重点审计截留、挤占、挪用、套取专项资金行为和变更设计增加工程量问题,规范资金管理。五是全县就业培训专项资金审计。加强对借贷、就业、培训资金的审计监督,促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六是全县义务教育经费审计。重点审查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分配、管理、使用情况和学校收费问题,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四、加大对权利运行监督和制约力度,推进履职尽责和问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一是完善乡镇、县直单位主要领导任中审计制度。认真执行《党政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及《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组织、纪检等部门的联系,制定并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把有计划的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结合起来。二是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制度。通过换届审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促进村务、财务、政务公开。三是完善绩效审计制度。注重被审计干部任期内经济工作业绩的真实性、决策的合法性、依法行政的合规性、各项工作的效益性和理财用财、聚财的廉洁性。四是完善科学评价制度。按照审什么评什么,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证据、依法认定,准确、全面、独立、谨慎的原则,分清直接与间接、集体与个人、故意与过失、前任与现任的界限,做到评价用语准确、措辞恰当、是非分明、责任明确。五是完善审计结果运用制度。进一步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优势,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质量,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公告落实,为领导正确运用干部提供决策依据。
五、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力度,推进项目投资效益化。一是促进项目前期监管。注重审计项目决策立项的依法性,防止违反决策程序擅自立项的行为发生;注重审计项目前期认证的充分性,杜绝“三边”工程的发生;注重审计项目构成的整体性,防止漏项现象发生;注重预算审核和勘查的真实性,努力为政府投资项目节约成本。二是促进项目严把关口。重点审查合同,严把工程进度、资金预算、工程量签证关;重点审查图纸、严把工程定额、项目变更、取费标准关;重点审查施工管理,严把费用发生、材料质量、高估冒算关;重点审查竣工结算,严把资金流向、隐蔽工程、资金效益关;重点审查预算发票,严把工程税收征缴和材料单价成本关。三是促进项目风险防控。加强投资审计规范化建设,实行投资项目轮审制度和审计人员相应轮岗交流制度;完善中介机构及人员的选聘方式,加强对外聘中介机构和人员的管控;加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公开力度,积极推进第三方监督,及时纠正工作偏差,实现投资审计廉政风险和质量风险全过程双向监控。
20xx年,定陶县城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一流执法队伍、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目标,坚持依法行政与文明执法相结合、突击治理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市容市貌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狠抓了城区违规零星建筑和脏、乱、差的治理,维护了城市建设秩序,改善了市容环境,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党建工作落实到位,深入民心
今年以来,在城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党的有关文件,采取各种学习形式,定时开展学习活动,并强化学习意识,提高思想认识,把学习贯彻党章与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起来,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以身作则,当好表率,真正把为民谋利,执政为民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同时充分发挥团支部、妇联、工会等团体的作用,积极开展各项有益的集体活动,让每位党员、团员都感受到了党的大家庭的温暖。
(二)抓班子带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建设一个“团结、务实、廉洁、勤政”的领导班子和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执法严、作风硬、效率高”的执法队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领导班子建设上重点抓了各项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是建立了领导班子学习制度。规定每周五为领导班子学习日,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决策水平和业务知识水平,增强了抓大事、议大事的组织领导能力。
二是完善了民主集中制度。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党组会、局长办公会、案审会。
三是建立了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度。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具体,责任人到人。
四是建立廉政责任制度。把班子成员的廉政建设做为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为官。
五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每月对每个班子成员分管的工作实行集体评议,谁分管的工作出现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顺利贯彻落实。
在执法队伍建设上,首先狠抓了教育培训。8月初,为切实提高队员们的执法水平,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实现用法律的手段规范工作行为,根据我局自身实际,编制了《定陶县城管局执法手册》,开辟了城管局“出自己的书、共建和谐城管”的先河。《执法手册》共包含了11部法律和4部行政法规、3部地方法规、8部部门规章、2部政府规章及3份收费文件和6部规范性文件。党组要求,利用阴雨天安排队员们到局大会议室学习,以集中学习和队员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月培训、季考核,以考促学,大大调动了执法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了一支学习型、知识型的城管队伍。同时,还坚持进行军事化培训,做到训练标准军队化、着装举止军人化。其次,狠抓了作风纪律整顿。定期组织全体队员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提升严谨、务实、高效的工作水平,自觉遵纪守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第三,制定规章制度。我们相继出台了《定陶县城市管理局十条禁令》、《定陶县城市管理局日常管理制度》、《定陶县城市管理局岗位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等项制度和规定。做到用制度管人,用纪律约束人。
(三)转变管理模式,全面构建和谐城管
我们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坚持文明执法、和谐执法和人性化执法,在执法中以说服教育为主,搞好服务,并在服务中履行好行政执法职责,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升。在执法过程中着重抓了四个关键环节。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城管执法工作的认识。一年来,先后在城区主要街道悬挂条幅50余条,出动宣传车700余辆次,印发各类通知书、明白纸、公告等宣传资料20xx0余份,印发征求意见书5000余份,编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简报》13期,《城市管理信息》56期,其中由县主要领导批示的有18期,在《定陶信息》、《定陶采风》上发表信息、稿件5件,广造了舆论,教育了群众,进一步提高了城区居民遵守城市管理法规的自觉性。
二是坚持文明执法、和谐执法。我们始终把文明执法、和谐执法作为工作中的着力点,把树立良好执法队伍形象做为执法工作的出发点,把为群众搞好服务作为执法工作的落脚点,千方百计为群众搞好服务,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能力。一是今年以来局长接待服务大厅,集中处理来人、来电、来函共计1800余件,进一步实现了工作重心下移,切实把各种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二是局长接待服务热线自向全县公布以来,累计接听并记录市民投诉和意见、建议共计900余条,并将反映的各种情况及时给予解决,切实将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入了执法工作重要日程,力求达到了“当天事当天办,定了事马上办,困难事想法办,重大事研究办,所有事必须办”。投诉、举报处结率、投诉举报反馈率、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
三是严格按程序执法。进一步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一年来,在城管执法工作中我们先后处理各种违章违规案件8632余起,其中告知处理决定5631起,说服教育处理1700起,严格按法律程序处理1301起,结案率、群众满意率均达到99%以上。四是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今年以来,以局长接待大厅和群工办为工作平台,以阳光热线12319为纽带,城管局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多次当面化解群众因建房而引起的一系列纠纷;针对车辆乱停放和部分经商户无经营场所,难管理的实际,划定了车辆停放的地点和范围,使车辆存放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同时也规范了一些市场,集中治理了范蠡市场南头占道批发市场、北头占道经营、金茂商街、一种门前占道经营问题,切实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结合《城乡规划法》与《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狠抓城市管理,城区环境明显改善。
一年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20xx年度工作重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具体狠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理活动。
一是狠抓了零星违法建设的治理。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城区规划的园区规划的发展思路,认真落实省政府批复的新城区建设规划和县政府定政发【20xx】9号文件关于全县在规划区内禁止零星建设的规定,我们认真研究制定方案、强化措施,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县政府的有关规定,在严控区,禁止一切零星建设,在控制区及各乡镇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实行严管重罚。重点区域专人盯守,采取早发现、早查处等有效手段,从而控制零星建设的蔓延。今年以来,累计共查处各类违法建设286起,强制拆除135起,拆除违法建设面积1850平方米,停工86起,行政处罚65起,较好地控制了全县规划区内的零星建设。
二是狠抓了市容市貌的治理。
(一)物料占压的治理。结合全县百条街巷治理活动,共开展专项治理活动6次,共清理县城规划区内道路的各类建设占压物料15800余立方米,清理杂堆1000余立方米,保证了道路畅通,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马路市场的治理。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统一规划了陶驿路中段农副产品市场、陶驿路南段的自行车市场、白土山路南段菜市场、城中街东段农贸市场、兴华路东段农业局夹斜路菜市场、济阴路菜市场、建华路西段菜市场等7处市场,并实行划线定位经营,进行管理。既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就业和困难家庭的的困难,又提高了城市管理能力。
(三)车辆治理。我们按照“单位车辆院内停放,服务窗口单位门前车辆统一划线定位停放,营运车辆规定地点停放,城区不得随意停车上下乘客”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了对城区停放车辆的管理,根据定陶县城市道路网规划,本着安全、便民的原则,统一设置菏商路汽车站停车点,县社门西停车点、青年路刘庄停车点、东关县医院停车点等5处临时停车点,从而使城区内的车辆停放基本上规范有序。
(四)人行道治理。重点治理了城区兴华路、城中街、青年路、白土山路、范阳路、临商路等主干道人行道的人车分流、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清理店外经营、跨门经营共计13658起,取缔门口灯箱、广告牌665块,取缔流动摊点2986个。
(五)户外广告治理。根据年初确定的户外广告规划改
置要求,针对我县城区主次干道的户外广告设置现状,本着符合实际、统一尺寸、标准、样式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城区户外广告设置审核的实施意见》。今年以来,共审核登记
各类户外广告共计1564处、大型广告牌15处、门头牌匾1235处,清理各类条幅380处,同时加大了对城区门头、楼体的亮化美化的督促指导,加大了对城市“牛皮癣”的治理,共清理粉刷乱贴乱画、沿街野广告8500处。
(六)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我们针对城区北关小学、实
验小学、定陶一中等学校周边环境比较混乱的状况以及学生家长反映强烈的一些问题,认真研究、制定了具体方案,定期进行治理。先后规范学校餐饮摊点75处,规范流动摊点116处,规划自行车停放点6处。
(七)环境污染治理。我们针对城市噪音扰民的现象,
对城区行驶的汽车喇叭噪音、流动叫卖用的小喇叭及施工工地午间和夜间打夯等作业噪音超标行为加大了管理力度。20xx年,共计查处违法噪音案件68起,对不符合标准的露天烧烤及饭店油烟排放进行限期整改。有效地改善了城区居民、学校、办公场所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根据县委、县委统一部署,开展了全县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主要对城镇及交通沿线的街容街貌、环境卫生、集贸市场、残墙断壁、垃圾收购点等影响市容市貌的“脏、乱、差”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经过集中清理整治,共清理店外经营3900余处,乱摆摊点3520处,流动摊点2550处,拆除乱搭乱建棚厦260余处,拆除不规范户外广告牌匾698块,取缔可移动灯箱585个,规范乱停乱放车辆1887辆,清理各类物料占压5900方,清理废弃建筑物料、杂草等垃圾1156方。规范了城镇容貌管理秩序,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四是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面搞好重点项目建设的服务:
一是住建局对过片区旧城改建,城管局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组到户开展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待征收户提交的问题,并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疑问,及时化解由征收带来的矛盾,并积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入户丈量过程中我局共涉及被征收人42户。通过大量的耐心说服、引导、解答疑问等工作,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为市、县城镇化大项目观摩保驾护航。在市、县每季度大项目观摩活动中,城管局更是以身作责,抽调精干力量,严防严守,为观摩活动做好安保工作,没有出现一例不良上访事件,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是今年五一前夕,根据市、县统一部署,县城管局抽调精干力量参与菏泽牡丹花会的安保执勤任务和仿山庙会的安全管理任务,按照市县要求,即依法管好了乱的问题又确保了市民的观光游览,达到文明执法与良好效果的统一,受到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同时,我局计划生育工作、平安建设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以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加快推进“品质之城、幸福家园”建设总目标,以“2019智游年”、新《旅游法》实施为契机,牢固树立旅游惠民理念,进一步确立旅游发展方向,夯实旅游发展基础,加快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旅游形象,促进旅游产业新跨越。
全年工作预期目标是: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7亿元。
一、夯实基础,全力推动旅游产业有新发展
1、抓好规划的引领作用。为进一步明确慈溪旅游发展方向,组织修编《xx市旅游总体规划2019-2020年》,并对慈溪旅游发展定位进行评估;组织专业人士对慈溪“本域大景区”南部山地“绿道”、北部滨海自行车骑游道、中心城区游憩功能等项目进行可行性调研;完成伏龙山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和景区修建规划编制。
2、推进重点涉旅项目落地建设。启动天元古旧家具特色街区建设、崇寿马术休闲场、崇寿十二生肖游乐场等项目;加快钱塘湾农业观光园、香格皇冠假日酒店、周巷朗廷酒店等项目的建设;环球嘉丽中心、国贸美食广场等项目的开张营业。引进锦江之星、如家快捷、恒元新境、汉庭等全国著名经济型连锁酒店,做好经济型酒店项目落地跟踪和服务指导工作。
3、加快续建项目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推进鸣鹤风景区建设,重点做好景区旅游业态引进、招商引资、市场营销、开发保护等系列工作;完成达蓬山旅游区沿山东环湖自行车道路建设前期工作;深化五磊山三期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和健身步道休闲设施建设。
4、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完善招商项目库,编制年度旅游项目招商手册,组织好一年一次的服务业招商推介会。利用多种手段做好旅游项目招商的宣传推介工作,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招商小分队上门拜会客商,邀请客商来慈考察旅游投资环境。做好在谈、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
5、精心发展乡村旅游。对全市内具有发展潜质的乡村旅游点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储备库,并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重点培育。结合南部沿山精品线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山地游步道+乡村旅游点”的赏景健身乡村旅游模式,并选择条件成熟的乡村旅游点积极探索民宿新业态。中部结合农业观光园,打造鲜果采摘、休闲的乡村旅游模式。东部结合伏龙山滑翔伞、达蓬山山地自行车、掌起地中海钓鱼等基地建设,打造健身、休闲的乡村旅游模式。
6、尝试培育专项产品。挖掘越窑青瓷文化的旅游价值,尝试整合“观窑址、听瓯乐、烧青瓷”的旅游体验线路,推广宣传上林湖越窑青瓷品牌,为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产业园的景区化打造积累经验;整合鸣鹤古镇、徐福文化园、金仙寺五磊寺等,培育“养生禅修游”,让游客通过沐浴国药文化、坐禅食素,调养舒展身心,在山水间体验“心灵旅行”。
二、加大力度,努力促进旅游企业转型升级
7、优化产业扶持政策。为帮助旅游业走出困境,将优化旅游产业扶持政策,对新项目、新业态、上规模的旅游业进行重点扶植,促进旅游企业转型升级。认真贯彻落实省、xx市有关扶持饭店行业的文件精神,建议市政府出台“促进餐饮、住宿业持续稳定发展”相关政策,拟通过政策优惠扶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8、引导企业抢占市场。邀请旅游行业专家、学者把脉旅游行业,为做大消费市场出谋划策。引导旅行社走散客联盟战线,将营利点从纯团队向自由行、半自由行产品转变。引导高星级酒店扎根商务市场,重新定位产品,向市场要效益;从节能降耗、网络营销等方面入手向管理要效益。坦然面对理性消费,适应现代旅游市场。
9、加快旅游规模企业培育。继续完善全市“十佳”旅游企业评选标准,加强对重点旅游企业、成长型旅游企业的指导、帮扶,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力争全年销售额超千万元以上旅游企业达到30家左右,超亿元企业达到3家。积极推进高星级酒店建设和全国连锁型经济酒店的培育工作。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培育本土品牌,构筑新的旅游产品产业链,促进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
10、提升旅游企业的品质。继续指导五磊山风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头古村创建3a级旅游景区。力争鸣鹤古镇、崇寿自行车基地、岗墩登山健身步道创建xx市休闲旅游基地,宁波大桥生态农庄创建xx市综合性休闲旅游基地。各新增三星级、花级、国家银叶级绿色酒店1家。引导旅行社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鼓励旅行社之间的兼并重组,力争1家旅行社通过四星级、3家旅行社通过三星级品质旅行社评定。
三、创新手段,大力推介城市旅游形象
11、提升旅游节庆品牌。认真谋划第三届(2019年)“慈溪旅游节”,继续坚持“政府引导、行业联动、市场运作、市民参与”办节思路,运用旅游与经济结合、旅游与文化结合、旅游与休闲结合等多样化的手段。在继续坚持“五节一会”(杨梅节、美食节、赏景节、休闲节、智游节和现代服务业招商会)的办节模式前提下,传承一批有影响力、有生命力的活动,创新一批有时代特色、符合大众口味的活动,进一步扩大慈溪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实现旅游经济和旅游惠民同步发展。
12、拓展传统旅游营销市场。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旅游会、展销会、推介会等宣传促销活动。以政策为导向,以杨梅为媒,引导旅游企业集中营销,锁定上海、杭州作为重点,加大江苏、福建等客源市场的推介力度。借助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努力打造我市在长三角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
13、加快推行智游。不断完善慈溪旅游商务信息平台综合数据库内容和架构,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慈溪旅游形象和产品。组织旅游企业开展“游慈溪”网络营销活动,以“星级饭店+旅行社+景区”捆绑打包等形式,利用淘宝网、美团网、京东商城等专业网站平台,销售游慈溪打折打包组合产品,满足散客时代游客自助化、个性化需求。利用旅游官方微博、微信,随时发布旅游资讯、旅游热点、旅游攻略、美景美食等信息,并在第一时间接受游客的投诉。
四、加强监管,着力规范旅游市场
14、加强安全节能工作。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力度,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和应急预案,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在巩固星级饭店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市a级景区和旅行社中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继续开展平安景区创建活动。举办全市旅游企业消防应急演练。抓好全行业节能降耗工作,引导企业开展低碳经营、绿色消费。
15、加强旅游市场监管。通过媒体、网络等平台,以多种形式,宣传《旅游法》,提高市民对《旅游法》的知晓率。对旅游企业分批组织集中培训学习《旅游法》,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联合工商、物价、交通等部门针对旅游合同签订、旅游用车等重点环节,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及时有效处理旅游投诉案件,适时进行随团暗访工作,实施旅游质量与服务跟踪调查机制,进一步提升游客满意度。
16、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站两大平台功能,建立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常态性培训机制。举办2019年全市星级饭店技能大赛,提升我市饭店行业的服务品质。建立企业管理人员常态化培训机制,开展星级饭店中层管理人员、能管员、节能流程等方面的专业培训。通过对全市旅游行业技能培训轮训工作,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17、发挥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完善售票、订票制度,改进业务操作程序,方便群众办理业务。鼓励本地旅行社自发组织散客联盟,开拓散客旅游市场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做大做强本地组接团,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多元化的旅游服务,方便广大市民游客出行及来慈旅游。
在市委、市政府及建设局党委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局干群共同努力,克服了资金紧、任务重、责任大的困难,紧紧围绕建设局党委年初工作目标,科学谋事干事,积极创先争优,并取得了优异成绩,现向领导简要汇报。
一、打好经济仗,再上新台阶
20xx年各项收入总额为563万元,高于20xx年11万,其中自筹收入340万元,财政预算223万元,另政府年终补足部分50万元未计其列。
20xx年,各项总支出为630万元,其中:工资为400万元(其中临时工工资150万元),福利60万元,各项上缴5万元,招待费11万元,小车开支2万元,生产车辆开支100万元,其中油料费为70万元,修理费30万元,环卫设施维护及垃圾场开支20万元,其他各项开支32万元。
财务收支相抵全年亏损17万元。虽然仍处于亏损境地,但我单位与下属两所签订了责任状,制定了收费人员目标任务,积极开拓费源,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取得了全面胜利,干部职工工资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借好“五创”风,打造新临湘
环卫局是我市“五创”提质核心队伍之一,城市卫生的提质关键在于我们的服务能力,要上水平、上台阶,就要借风扫落叶。尤其在迎省检时,通过我们400多名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向各级主管部门和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服务范围不断拓展
清扫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在20xx年增加20条背街的基础上,又新增了10条背街小巷的清扫保洁范围,垃圾收集覆盖率达98%以上,日清运210吨,基本做到日产日清。所有服务对象投诉得到都及时处理。
(二)、设备设施不断完善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城区果皮箱的更换;增加了一辆10吨的洒水车和一辆农用车;五里牌公厕及垃圾中转站改造与绿化广场公厕及垃圾中转站新建已经动工;指导中国电网临湘公司等单位建设垃圾中转站或垃圾池5座;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已经全面开工。
(三)、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一是制订责任制度。我们为了城市卫生全面提质,首先在年初对城区各路段进行了重新测量,并按实际条件进行了重新劳动定额分配,实行了“路段清扫、保洁承包责任制”和“清运承包责任制”,保洁时间达到18小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二是加强宣传劝导。在做好日常清扫,卫生保洁工作的同时,按市“五创”办要求,对责任路段开展了文明劝导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垃圾不出店”与背街小巷的宣传力度,分区分片,责任到人到岗,严格控制了城市主要污染源。三是清除卫生死角。我们对城乡结合部进行了严格监察,并定期进行清理,采用集中行动与平常检查相结合原则治理,基本清除了卫生死角。四是街巷洒水降尘。我们在增加一辆洒水车后,在每天洒水降尘的同时,对城区主次街道进行了地毯式清洗,城市卫生质量得到全面提高。特别是在今年夏季,天气持续高温,我们的洒水车每天进行了两次喷雾降温,大大改善了我市人居环境。
三、践行“两维护”,建设新环卫
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实工程,节能减排在当下,低碳环保功千秋。但这项工程涉及面广,牵涉单位多,从选址到环评、可研、场地勘察、国土预审、压覆矿产、地质灾害报告书等一系列前期工作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问题,甚至改址和改址后的一些阻力。这些困难除法律或技术约束外,关键是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我们在项目指挥部的帮助下,特别是在李炎利局长的带领下,无数次走访垃圾所在地杨田村,了解群众诉求,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由政府出资200多万元对三王、新屋两个组的水利设施、道路进行了新建和改造,并给予了二个组每组20多万元的经济补偿;自来水免费接通,且每人每月免费提供3吨自来水;另对部分村民进行了补偿。维护群众利益,维护我市环卫事业核心利益。目前,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工程建设经过千辛万苦后,终于全面开工,这将是我市节能减排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我市环卫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四、创建两文明,树立新风尚
我们今年又申报了“岳阳市精神文明单位”,并开展了创建活动,并获得了荣誉。一是成立了精神文明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以团结、务实、勤政、廉洁为要求,并严格按要求进行制度约束,确保队伍健康、稳定发展。极大地加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二是机关工作有条不紊。机关工作不断改观,机关卫生状况、劳动纪律、办事作风良好。三是党、工、青、妇工作开展有声有色,职工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学“红旗市民”、学“劳模”、学“xx普法”、学习两个维护等“五争四学”活动,开展了篮球赛,拨河比赛、精品街道打造赛等环卫赛事。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单位党支部建设成了“创先争优”先进党支部,涌现了以王文龙为代表的一大批省市先进工作者,增加了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陶冶了干部职工情操。四是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达标。我们根据自身弱点与优势,加强了各方面的工作,重新制订了计划生育制度和安全生产制度,重大责任事故为零,干部职工上访为零,计外生育为零(节育率100%)。
五、研究新形势,规划新未来
我们目前困难主要是资金短缺。收入563万元,其中财政预算拨款223万元,收费收入340万元。另外,政府年终补算50万。而支出需要984万元,其中人员支出需要745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70万元,环卫设施建设及维护需要69万元。一年收支缺口达到421万元。也就是说,由于经费不足,一是工人工资无法提高,人力资源贫乏,职工年龄偏大,梯队建设不稳,卫生提质困难;二是环卫设备设施无法更新,特别是车辆都无法及时修理与更换,给生产酿造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三是城乡结合部管理薄弱,没有经费清理野垃圾,城市总是被垃圾包围。
以上是我单位20xx年工作总结,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及建设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环卫400多名干部职工能够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把我市环卫事业做到又快又好发展。
20xx年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亲切关怀下,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大局的稳定,以年初制定的目标为主线,以争先创优为动力,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真抓实干、突出重点,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思想上勤学习、完善自我
做为民政工作人员,虽然在民政战线工作了多年,但自我感觉仍然是一名新兵,很多知识需要学习,很多业务需要熟悉,很多经验需要积累,很多关系需要沟通。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纯洁思想、端正意识、精通业务、扎实工作,才能上无愧于党组织、下无愧于民政对象。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自己注重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学习民政政策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学习社会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注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敷衍、不盲从, 事事从大局考虑,从实际出发,减少失误;注重廉政,不奢侈,不浪费,管好用好款物,同时摆正自己的职责,工作想在前,事情做在前。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大局、讲团结、讲纪律、讲奉献。做到坚持三个坚持、做到四有、发挥个种作用。工作中坚持全心全意为基层为民政对象服好务;坚持工作要有作为、有位置、争排头、创一流;坚持办实事讲实效。工作中要有敬业精神,以民为本,以局为家,树立民政人的威信和形象;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担得起担子,负得起责任,做得好事情;要有勤奋精神,克服懒惰作风,杜绝拖拉作风;要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上进心理,工作不甘落后,向高标准看齐,向高目标奋进。在工作中要发挥民政干部为政府当好参谋的作用;要发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纽带和桥梁的作用;要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用;要发挥民政工作的稳定机制作用,使民政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
二、全面做好各项工作
1、五保工作。认真审核五保对象,核销死亡13人,按照各村上报的新增对象,逐人逐户核实调查,确定上报审批17人。现全镇尚有五保供养人数193人,其中集中供养193人,集中供养率达100%。并不断加大敬老院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在xx年扩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敬老院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敬老院各项管理制度。
2、低保工作。通过调查,纳入低保对象的农村515户,915人;城镇55户,76人。共落实打卡发放低保资金近90万元,并对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该核销的及时核销。
3、大病救助工作。我镇20xx年核实上报了85户,争取救助资金的近30万元,减轻了不少困难家庭经济和精神负担。
4、草危房改造工作。市下达我镇草危房改造任务6户,我镇实际落实改造10户。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与10个村,10户签订了协议书。至目前,已全部落成建好新房。
5、做好双拥工作。
① 对当年退伍军人的优待金足额兑现;
② 组织20xx年退伍军人进行技能培训;
③ 为重点优抚对象在国家给予的定期生活补助费的基础上,镇补助每人每月20元;
④ 对重点优抚对象看病交纳了住院保险和双份合作医疗,实行“四免十减半”,定期不定期的走访慰问。对他们遇到的困难,尽量给予及时帮助;
⑤ 春节期间我镇组织召开优抚对象春节座谈会,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通过座谈会和走访慰问的形式进一步了解了优抚对象的生产、生活现状,并对其中生活困难的给予及时帮助。
6、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举办了村委会组成人员培训班,督促村委会的建设,做到不断完善制度。推进各村委会工作规范运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坚持每季度对16个村的村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
7、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按照有利于安置残疾人就业,有利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加强对福利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福利彩票的发行宗旨及"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这一鲜明旗帜,加强对福利彩票销售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充分利用行政和市场的两个推力,极大增强了福利彩票的影响力和知晓度并初步打开了我镇福利彩票销售的市场。
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望乡党委、政府给予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思想觉悟,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乡干部,为我镇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年来,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局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城,认真履行城市管理职能,在城管队伍建设、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城市日常管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各种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城市管理市级机构得以优化、行业发展规范有序推进、行政执法效能稳步提升、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城市管理法规制度不断完善、西坑尾垃圾填埋场建设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有效促进了我市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现就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并提出XX年工作意见。
XX年基本工作情况
XX年,是我局统一行使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能的第一年,我局发挥四大处(市市政管理处、市园林处、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和市路灯管理处)的专业管理作用,加强对全市城市养护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做好城市日常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各种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全年共处理生活垃圾50.7万吨(日均1300吨)、焚烧处理医疗垃圾715。4吨(日均1.96吨)、处理粪便4。4万吨(日均120吨)、处理污泥3万吨、处理海关工商打假物品和冷冻食品2732吨。截止11月底垃圾焚烧发电3037万千瓦时,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全年收取垃圾处理费1060万元,家庭住户收缴率达87%以上,还贷524万元(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贷款)。
市政路灯维护管理保持较高水准。市政道路和管网完好率达到90%;全市51635盏路灯,全年亮灯率保持在99%,照明设施完好率保持在98%,路灯遍灭率、故障修复及时、开关灯时间准确率、灯容灯貌合格率都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
园林绿化行业监管力度加强,公园绿化管养呈现新貌,全市绿地总面积2930.31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909.41万平方米,建城区绿地率40.34%、绿地覆盖率42.11%、人均公共绿地13.95平方米。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十大民心工程”之一的西坑尾垃圾填埋场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地质勘察、工程初步设计已基本完成,工程监理、进场道路施工和林地使用可行性研究正在进行招标工作,可望在XX年7月1日前投入使用;公厕、垃圾房的改造翻新有序进行,在吉大免税商场后建成第一座垃圾压缩中转站,对我市具压缩除臭功能较大型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工作起到先期示范作用。主城区北环路等9条“有路无灯”路段和斗门区黄杨大道西的道路照明建设及机场北路的路灯改造工作如期完成,安装灯杆472基、灯具740盏,敷设电缆6000余米。珠港大道路灯建设紧急工程也基本完成。九洲大道、迎宾南路“林荫大道”建设项目按期完成,种植各种树木1651棵;迎宾北、梅华路等12条路的“林荫大道”建设方案初步完成,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我市参展项目“海韵园”主体工程已顺利完成。
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方面,1—11月份,处理各类违法案件15333宗(适用一般程序3565宗、适用简易程序279宗、教育整改11489宗),其中,违反市容环境卫生行为8770宗,违反园林绿化行为90宗,违反市政管理行为43宗,违反环境保护行为259宗,违反工商管理,无证经营乱摆卖行为2238宗,燃放烟花爆竹行为36宗,旅游管理4宗,违反燃气管理行为70宗,违反文化管理行为351宗,违反生猪屠宰管理行为116宗,违反城市规划管理行为1846宗。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28.9455万平方米。随着目前开展的违法建筑和住宅室内违法装饰装修两大整治行动的扎实推进,城市规范化管理工作必将取得更大成果。
主要做法和成效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我局以发展为目标,从管理职能、运作机制、工作方法和管理手段等方面入手,做好做实城市管理工作,主要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实现了七个方面的发展和提高。
一、以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城管队伍整体素质。
我局以加强队伍素质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为重点,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巩固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成了局机关党委和纪委的换届选举工作。认真开展“固本强基”工程,机动大队党支部被市评为“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先进党支部”,金湾大队党支部和垃圾发电厂党支部被评为“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市政处、市容环卫处机关党支部都通过了达标验收。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以践行“三个代表,依法行政、勤政为民”为中心,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先后召开61场次近600人参加的征求意见座谈会,走访群众超过300人次,征询意见和建议396条。同时,在我局挂点的斗门区莲洲镇耕管村实施“四工程一活动”,即开展亮灯工程,耗资5万多元,安装路灯40盏,为该村解决中路灯问题,结束了该村夜间无路灯的历史;开展党建帮扶活动,为该村建立党员活动室;开展绿化工程,为村中心小学绿化环境;开展扶贫和捐助读书工程,先后为该村送去帮扶资金11500元,捐款23762.7元,资助25名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开展送法、送技术下乡活动活动,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受到村民欢迎。
市容环卫处垃圾发电厂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竞赛活动,市“优秀共产党员”、支部书记肖启良与全厂29名党员签定《党员身边无事故承诺书》,受到市委先进办和省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机关作风建设和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扎实推进。制定了《关于城市管理队伍建设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建设的决定》和《行政效能监察实施办法》、《城市管理局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办法》、《行政事项处置时限制度》等管理制度,完善了局办公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并立足城市管理队伍的实际情况,从政治思想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业务素质、作风素质、综合能力6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切实加强城管队伍自身素质建设,有效促进了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
二、以“三定”方案为基础,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
根据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今年4月,我市在原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基础上,组建**市城市管理局,加挂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牌,明确我局为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相关的市市政管理处、市园林处、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市路灯管理处一并划转我局管理,使**城市管理的市级机构得以优化,为城市的有序、长效管理构筑了基本的机构框架。
我局以此为起点,迅速调整思路,提高认识,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谋划城市管理工作。首先是坚持观念更新,统一认识。局党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着眼发展的实际,从落实“三个代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政府执政能力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增强全局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遵循“增创新优势,走出新路子,办出新特色,实现新发展”的特区发展要求,在全局上下树立起三个观念,即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维护最广大市民的最根本利益出发谋求城市的管理和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管理的整体性和长效性,做好做实城市管理工作;坚持依法管理原则,把法制化作为城市管理的方向,努力保证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始终在法律的框架下有序、规范地开展。其次是深入调研,全面掌握情况。我局先后组织了多次调研,从市、区、街道办、养护单位以及居民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了解我市城市管理的情况,使局管理决策层对我市城市管理的过去、现状及发展方向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把城市管理放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对管理的手段、机制、方式、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第三是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先后由市领导、局领导带队,组织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领导和相关人员到长三角的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和邻近的深圳、中山座谈交流和实地参观,瞄准其它城市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市自身实际,找差距、抓落实。第四是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构建城市管理责任体系的建议。在深入调研和充分征询各个层次意见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市城市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职责不清、层级过多、机制不健全、行政执法属地色彩过重等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我局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理顺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的报告》,提请市政府以“条块结合、协调互动、各有侧重、权责一致”为基本原则,明确市、区、街道办和社区在城市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构建专业管理与综合管理结合的城市管理体系,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管养经费管理制度,理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
三、以行业专项规划为载体,理顺工作思路,明确管理的目标和方向。
行业规划作为一定时期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是城市长效、有序管理的目标指引。我局把制定和完善行业规划作为履行城市管理导引职能的重要载体,根据国家行业发展规划编制要求,做好我市城市管理相关行业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工作。
《**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经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修改,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完成修编工作,报送市规划委员会审批,该规划依据目前的城市绿化基础和绿地发展潜力拟出了近期(XX年)、中期(20xx年)和远期(20xx年)的规划目标和规划设想,提出“一轴、五环、十心”的市域绿色空间结构模式布局和主城区“外环、内心、三横、四纵、六楔”的生态网络规划结构。《**市城市照明系统~20xx年专项规划》已经市发改局批准立项,正在筹备招标前期工作,该规划在明确我市城市照明的量化指标的同时,根据**城市自然地理环境、人文资源和城市的功能区分,确定照明效果,突出滨海城市的个性。《**市环境卫生总体规划》也进入编制单位的招标阶段,该规划包括海岛、内陆、水面等范围,主要内容有道路清扫、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垃圾、船舶垃圾、餐厨垃圾及粪便等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转运、处理系统的管理,环卫设施的合理布局,环卫设备的指标要求和配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对策,实施规划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对策等保障和实施计划等环卫管理各个方面。
三、以建章立制为着力点,规范管理,提高长效管理水平。
法规制度是做好城市管理的基础保障,为实现依法行政,规范管理,针对我市城管法规体系尚不完整,缺乏切合实际、并具可操作性城管规章的实际情况,今年,我局重点抓了四个环节的工作:一是加强城市立法。借我市拥有地方立法权这一有利平台,我局以“实施”为重点,以“程序”为内容,拟定《**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条例》(草案),经市人大审议通过,省人大会批准,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全国80多个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城市中首开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地方性法规立法之先河。同时,出台与行政执法相关的多项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工作。针对我市部分城市管理法规、规章过时、陈旧的情况,完善更新立法,已向市政府法制部门报送了《**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修订)等立法草案。二是强化行业管理规范。按照国家建设部有关城市管理行业标准和规范,对园林绿化、市政、环卫、路灯相关的管养作业规范、技术标准及考评办法进行全面修改和完善,已拟订出了《**市城市照明设施维护质量考核办法》、《**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规范及考评办法》、《**市公园养护管理规范及考评办法》、《**市环境卫生检查考评办法》和《**市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规范》等养护作业规范和考评办法。三是抓好审批。就我局的“三定”方案中所涉及的城市管理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专题调研,完成《关于我市城市管理领域行政许可事项的调研报告》,并对我局负责的绿化改造、迁移树木、占用城市绿地、环卫设施迁移拆除等审批项目的办事程序等重新做了梳理,做到程序清楚、办事明白,方便群众。四是创新普法。结合我局行使的市容环境、城市规划、城市绿化等18个方面的行政处罚权,围绕执法主体、执法对象以及执法环境三大执法要素,把握执法人员、行政处罚相对人以及广大市民这三类普法对象,创造性地开展了各项普法工作,采用自学、集中辅导、上课讲授和检验考试等方式,在全体执法人员中开展法律法规普及和培训工作。并在报纸和电视台的《走向法制》、电台的《市民热线》等栏目以通俗易懂方式向市民群众宣传城市管理相关的法规制度。普法工作成效显著,受到省、市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四、以集中整治为手段,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城市正常管理秩序稳步提高。
在做好城市管理日常执法,规范行使好市容环境等18个方面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同时,我局把集中整治作为具体实施政府协调职能、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加大工作力度,综合治理城市管理中的顽症。围绕市中心工作和重大项目,先后组织开展了市容市貌、城市牛皮癣、户外广告招牌、乱张挂宣传品、违法用水、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生猪屠宰等十多个方面的专项整治,有效维护了城市正常的管理秩序。从9月21日至12月30日,针对近年我市违法建筑和住宅室内违法装饰装修特别严重的情况,在市政府统一部署下,我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盯着重点难点突破,集中力量开展了我市自1999年澳门回归以来最大规模的综合整治行动。通过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建档备案等前期工作,第一阶段以清拆违法建筑为主要内容,以“重点突破、先难后易,示范带动”为工作思路,对工作任务、分工、措施、方法要求等周密部署,以违法建筑较集中、存在时间较长的前山夏村和吉大官村为突破口,动真格地拆、坚决地拆。到目前为止,完成清拆违法建筑129宗,清拆面积3万多平方米,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使违法建筑这一城市管理的顽症有了较大的突破,大量被占用的公共空间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对破坏城市环境的行为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深受广大市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已进入以整治住宅室内违法装饰装修为重点的第二阶段,正以拱北昌盛花园、新市花园为试点,持续稳固地做好这项工作,必将有效遏制室内违法装修蔓延的势头。
我局还注重服务方式方法的创新,通过举办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政策咨询会、重大或较大案件审理听证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拓展与市民群众的沟通渠道,结合政务公开活动,增加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并向市民做出阳光承诺宣言。同时,抓好“窗口服务”和“现场服务”,完善“城管110”,坚持专人受理群众举报,24小时接听信访电话,对群众投诉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信访受理率达100%(截止11月底,包括城管“110”共接受群众来电、来信、来访以及上级部门交办、转办的投诉15732宗)。
20xx全区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群岛新区优质均衡示范区”的总体战略,全面实施《定海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积极做好“促均衡、强内涵、提质量、保平安”四篇文章,着力推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省教育现代化基本达标区创建工作,全区教育继续保持和谐、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教育局被授予“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红十字会’优秀组织奖”、“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浙江省教育系统工会工作先进集体”、“舟山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舟山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加大投入夯基础, 城乡办学条件又有新改善
1.教育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完成了《定海区20xx020xx年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编制工作。新建并启用了定海二中南校区、城西小学、名筑城小区配套幼儿园等新校园,进一步加快了双桥中心小学、干览中学、城东小学迁建工程建设进度,双桥中心和干览中学已完成主楼施工任务。完成了沥港外来民工子女学校的转公办性质和城西区域公办外来民工子女学校改扩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金塘中学游泳池改造、檀枫小学整体改造和白泉高中等7所学校运动场改造工程。暑假期间对全区31所学校校舍、场地、食堂进行修缮,全区学校的硬件设施又有大幅度改善。有11所学校通过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验评,迄今我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为56%。
2.教育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我区新增教育技术装备总投入1249万元,生均为435.4元,比20xx年略有增加。生均图书新增经费达到44.66元,生均新增图书3.87册,是历年来更新图书最多的一年。全区学校新增多媒体131套,其中108套为电子白板,更新学生电脑506台,新建计算机房4只,多媒体进专用教室率达65%以上,生机比提高到4.39:1。新建了14只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10只标准的音乐美术教室和1只录播教室。全区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启动了千兆宽带进校园工程,已完成前期建设方案和教育系统中心机房的升级改造工程,完成了所有中小学师生“数字书房”的建设工作,定海小学省级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建设有实质性进展,城西小学已通过第二批省级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建设第一轮验评。
3.教育统计和财务管理更加规范。通过加强合作,注重互动,使教育统计更加科学规范,各类教育经费安排使用更加合理。教育经费投入继续增长,总计约5.6亿,占定海财政总支出的20%左右;城乡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900元和720元;争取财政统一支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和作业本费599.84万元;学生资助范围由从学前教育到大学全覆盖,20xx年共资助学生6648人次,补助经费305.03万元。制定出台了幼儿园新的收费政策,并完成对幼托机构假期办班、加时托办班的备案管理和收费调整核查审定工作。切实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信息公开和大宗物品采购工作,对中小学涉及食堂财务的供应方式、用工情况、伙食定价和执行有关规定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全区学校大宗食品配送及定点采购率达到80%以上。组班对后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开展学校财会人员岗位业务能力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后勤管理服务水平。
二、优化结构显公平,区域教育水平又有新提高
1.学前教育更显普惠。进一步理顺了城区学前教育管理机制,城西幼儿园、碧水蓝天幼儿园成为区教育局直属幼儿园。积极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真做好各类托幼机构园长、教师、家长的宣传动员工作。不断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调整和完善了新一轮幼教管理网络,切实提高了幼儿园保教质量,阳光幼儿园、金塘小新星幼儿园由准办园晋级省等级幼儿园,全区等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5%,镇(街道)幼儿园早教中心升级率达到81.8%,《定海区学前三年行动计划(x》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学前教育普惠性、公益性、优质性进一步增强。从20xx学年各级各类幼儿园考核情况看,城乡间、等级间、公办与民办之间、幼儿园与托儿所之间等,办学水平差异进一步缩小。白泉镇获“20xx年舟山市学前教育示范乡镇”称号。公民办幼儿园校园方责任险实行政府统一买单。
2.义务教育更重均衡。完成了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申报工作。继续实施“阳光招生”,进一步遏制择校行为,全区中小学超额班级数由20x的190个下降到128个。努力保障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全区各中小学共接纳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5829人,其中公办学校入读率为75.8%。加强了特殊少年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确定了海滨小学等4所学校为保障残障儿童就读试点学校,并设立2只资源教室,我区随班就读对象已扩展到六类残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基本达到普通儿童少年水平,在省“爱心城市”创建中,我区特殊教育工作受到好评。大丰中心小学作为我区留守儿童最多的一所乡镇中心学校新批准为“省乡村少年宫”;白泉中心在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考核中获一等奖,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3.高中教育更求特色。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各高中学校按规定开发、开设了选修课程,白泉高中已完成创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申报工作,东海中学积极探索体艺特色发展之路。201x,区属3所普高高考一线上线率翻倍提高,三批累计上线率为84.59%。金鹰技校推进校企合作,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实训开出率达100%,初级工通过率100%,中级工通过率为95%,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达90%,在全市专业课抽考中平均分和及格均名列全市第二,其中1 名同学获满分(全市仅有5人)。
4.社区成人教育更重服务。紧紧围绕“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创建目标,不断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开展订单式,送教下企业、下社区,上挂大中专院校等形式,组织各种适应定海经济产业特点和受群众欢迎的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和文化体育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级各类成人社区教育培训 2162期,受训12.6万余人次,培训后发证20xx本,转移就业1150人;组织“我是新小定海人”“我行我棒我快乐”等社区教育活动 100多次。“双证制”培训任务完成率达126%,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完成率达130%,家政人才培养培训完成率达127%。自编六套教材用于社区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评选出区示范性社区(学校)17家。白泉镇成校“663”培训项目通过省级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验收。启动并实施了扫盲工作,对全区扫盲对象进行了摸底调查,在金塘召开了全市扫盲工作会议,并采取“以测代扫”、“小手牵大手”、集中办班、学习小组和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开展脱盲教育,已扫盲教育900余人。
三、深化内涵重质量,教育综合能力又有新提升
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有效。通过抓住德育队伍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学科课堂渗透、实践基地建设等关键要素,切实推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成立了“绿之梦”学生志愿者环保总队,下设33支中队,共有1000名师生参与,相继开展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我爱生态定海”美术大赛等一系列活动;狠抓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互观互检活动,收到良好效果;重视德育的体验性和实效性,开展了“学习雷锋好榜样”、队长学校“上海夏令营”、“少先队员话成长”、“美德少年我争章”、“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教育实践活动,6位学生在省、市演讲比赛中获奖,1位学生入围省“美德少年”20强评选。我区的“慢德育”理念及实践研讨亮相第二届舟嘉两地德育论坛;“紫小之鹰,自由翱翔”的雏鹰争章工作在区外交流;17名教师在省市级班主任和德育导师基本功大赛中成绩突出,一等奖获奖率位列四县区之首,3位教师入选省100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实施。严格执行省厅“六个严格”规定,强化学校课程开设、课外辅导、阳光体育、教辅资料征订等专项督查,有效推进“轻负优质”教育。进一步深化了小班化教育,举行了“基于以学定教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个别化教学”、“合作学习”等小班化主题研讨活动;并加强与市外的小班化教育的学习交流,组织参加“四区小班化教育联谊活动”;基本完成了《小班化教育在定海》的编写工作,全面总结了我区小班化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小组团队合作、学生评价激励等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全面实施了“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并以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的形式举办了“第十二届教研之春”活动,省教研室的领导、专家受邀参加并做专题讲座,全区课堂教学改革的行政推进机制、学校动力机制、专业支持机制得到初步落实。以小班化实验学校(协作体学校)和课改联盟学校为龙头,全区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多校一品、联校一品、一校一品的良好局面,已评选出小班化教育先进学校6所,先进班级16个,先进教师21位。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监控机制,构建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加强了标准化考点和测评系统建设,并首次实施3所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教学质量联合监测机制,我区的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中考优等生人数远远高于市属和其他县区,中考19个考核指标中,17个指标位列全市各县区第一;在省首次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中,组织有序,成绩良好。
3.体育科技艺术等活动成果突出。大力开展体育、艺术、科技教育,全面实施“体艺2+1”项目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普及与提高并举,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田径、球类、棋类、健美操等体育比赛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小学生科技艺术节、第二届合唱节、元旦文艺汇演、高雅艺术进校园巡讲、中小学生科普征文大赛等活动。定海五中获市田径运动会第一名,舟嵊小学获市篮球比赛和市羽毛球比赛第一名,东海小学、海滨小学分别在省国际跳棋比赛和省沙滩排球锦标赛中获奖;全区各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优良率均高于60%,及格率均高于95%。定海二中教育集团和定海小学获市中小学生合唱节比赛第一名。全区67位同学在第十四届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获奖;21名中小学生参加省第三届“兰亭奖”中小学生书法大赛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7名;12幅美术作品和13个表演类节目在省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中获奖,其中廷佐小学《一张贺卡》获“优秀创作奖”。
4.教育品牌和学校特色不断彰显。20xx年,“组团式教育、个性化发展”定海教育品牌创建行动不断推进,各团组在教学管理、教师培养、校本研修、质量检测、学科建设、常规落实、弱项改进、品牌打造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成功召开了组团教育专题会、组团教育现场会,圆满完成了合作项目中期评估、组团工作年度考核等工作,又评选出优秀团队3个、优秀合作项目17个、优秀学科组14个。全区学校以社团建设为载体,致力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已有社团800余个,社团开设率达100%,定海小学和舟嵊小学被评为市首批中小学社团建设示范学校,12所学校被评为市中小学社团建设达标学校。紫微中心小学的紫微木偶戏传承课程、海山小学的舟山渔民号子课程、干览中心小学的舟山渔民画剪刻纸课程获第二届“浙江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称号。全区31所学校已申报34个艺术教育特色项目,38所学校的体育特色项目都达到了区级认定标准。今年,又有舟嵊小学和香港拔翠男书院附属小学、城西小学与中国台湾东信小学喜结姐妹学校,进一步促进了学校文化和区域教育的交流合作。
四、创新机制激活力,教师队伍建设又有新举措
1.人事管理力度加大。认真做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编制核定工作,完成了全区教职工信息采集上报和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人员信息采集工作。启动了全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基本掌握了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资格具备人数和比例。完成了201x度中级职务评审和高级职务送审工作,又有113名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建立了校长教师合理交流制度,通过实施照顾型流动、竞聘型流动、培养型流动和区域流动模式,有74名教师、3名校长(园长)进行合理交流安排,30名新教师留城培养,19名教师区外调入,2名教师赴新疆阿克苏地区支教,并首次试行幼儿园新教师定岗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对局管领导干部的考核和评价机制,通过学校发展性评估、下校调研、个人述职和民主测评,完成了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年度考察,进一步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人才培养梯次发展。积极探索教师培养新机制,促进教育人才梯次发展。20xx年,开展了第四届“新苗奖”的评选活动,30名教师获得“新苗奖”;与宁波大学合作开办硕士研究生助考班,41名教师成为首批学员,24名学员参加入学考试,有23人达到录取分数线;成立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定海工作站,聘请了5名特级教师作为导师,确定7名中小学教师为省特级教师培养对象;评选出首批名校长名教师30名并落实奖励政策;确定了舟山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挂牌名师7名、研究员30名、学员85名。首次将幼儿园教师纳入骨干教师培养系列,实现骨干教师评选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全区现有区级骨干教师289名(其中幼儿园3名);列入舟山市111人才工程的教师2名,享受教授级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4名,舟山市第六届资深人才1名,专业拔尖人才1名。
3.业务培训分类推进。继续实施分层分类的培训工作,组织干部教师高校研修和国外访学,促进高端培训制度化。20xx年,有58名教师校长参加省级项目培训,31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项目培训,160多名校长(园长)、骨干教师到广州、南京、杭州等地高校进行集中研修;10名校长和5名机关干部赴台考察学习。通过整合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网络和平台资源,组建区级教师教育基地,建构师训课程的理论、互动和实践三大板块,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业务培训的实效。20xx年,我区平台注册教师数达2716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平均每人77学时(省考核指标为73学时);教师自主选课后实际参训率99.10%(省考核指标为92%);90及以上学时集中培训完成率为21.43%(省考核指标为21%);国培、省培项目都按计划完成;民工子弟学校和幼儿园教师享受“同城”待遇。
4.教研能力大幅提升。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采取“幼儿园扩面、小学抓点、初高中夯基”的工作策略,并引入教科成果通报制与薄弱学校扶持制,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管理。20xx年,有省教科立项课题9项,省教研课题6项,立项数为市同类课题之首,其中《小班化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公平机制的建立与实施的研究》被立为省教研重点规划课题。定海小学《“主角导向型”育人模式的探索》获20xx年度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一等奖,创下我市该奖项的最佳记录。进一步深化“学陶、研陶、兴陶”工作,20xx年的陶研工作业绩不凡,有省级立项课题31项,其中重点课题5项;有22项研究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城西小学的《海岛农村小学“现代”小农人培养载体创新的实践研究》和紫微中心的《小班化情境下语文自助餐式作业的研究与实践》分别获中陶会实验分会20xx年度优秀课题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紫微中心有10篇征文在中陶会各类征文中获奖;在市陶研会“三项”评比中,我区有9项成果、24篇论文、4堂优质课获奖。为加速从“教书匠”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20xx年,还组织开展了各学科的论文、案例、优质课等评比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省市级以上奖项200多项,东海中学徐忠岳的作品获全国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教制作创新奖;马岙中心何永金的课件获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定海六中倪燕儿获“省中小学教坛新秀”称号。
5.群团协会发挥合力。充分发挥教育工会作用,完善了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和困难教师帮扶体系,推进了“幸福教师”建设工程。先后举行了教职工健康知识竞赛、“身边的感动”师德演讲比赛、第十届全区教职工运动会等,促进了全区教职工的身心健康。20xx年,已有7个基层工会申报“五星级基层工会”并通过初评,定海小学被评为“省巾帼集体”,白泉中心被评为“省巾帼文明岗”,定海六中、廷佐小学、海滨小学、马岙中心学校被授予20xx年“省级工会示范职工书屋”称号。教育工会全年走访慰问困难或患病的教职工138人次,发放慰问金17.1万元。重视退休教师工作,鼓励老教师融入社区开展公益服务活动,举行了离退休教师趣味运动会、重阳节登高等活动,努力提高退休教师体质,丰富退后生活。20xx年,还积极借助协会力量,推动全区教育上台阶,先后召开体育分会常务理事会会议、音乐教学专业研究委员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美术书法教育专业研究委员会第三届会员大会,成立定海区教育学会小学英语教学专业研究委员会等。
五、维护和谐保稳定,教育形象塑造又有新进展
1.党的各项建设得到加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围绕“勇担使命、四干兴舟”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要求,开展了“转作风、兴实干、强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和“育人先锋”志愿服务活动,205名党员教师带头义教,带动234名普通教师积极参与,近20xx余名学生直接受益,有效遏制了违规家教,切实维护了教师良好形象。20xx年,发展党员18人,评选出党建工作先进个人38名,先进党组织5个。推进廉洁承诺、民主评议、校务(政务)公开等长效制度的有效落实,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个严禁”和市委“25条办法”,开展“纠风治乱”专项检查、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廉政文化进校园等工作,完成了13所中小学校长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东海小学袁优红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省师德先进个人”,定海六中齐秋云老师被评为“省家庭事业兼顾型”教师,定海小学被命名为“浙江省第二批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城西小学通过市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示范点验收。
2.安全稳定措施落实到位。开始启动平安校园等级动态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学生安全千万家”活动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督查,重点落实了交通安全、防溺水教育、消防安全、“三防”及校园安保、食品安全、危化品管理、校园实施设备安全等;完成了警报器升级工作;学校自备学生接送车都安装GPS定位监控系统;配合完成了全区学生用校车驾驶员资格认定工作。教育系统治堵工作受到上级认可,家长护导队、错时上(放)学、百米步行、校门口“车辆清零”等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考核得到加强,全区77个学校食堂B级以上达到81.8%;8家校内小卖部全部由品牌超市加盟;又有9所学校(幼儿园)申报市食品安全示范学校;以舟山小学为龙头,区域推进“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海山小学获金奖,金塘四所小学获铜奖。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师生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共有62所中小学幼儿园获得“平安校园”称号,校园方责任险实现了全覆盖,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及补充保险的学生数比去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
3.依法行政工作不断推进。20xx年,进一步规范了机关行政行为、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行为。认真做好行政审批工作,受理并办结行政许可事项2项,完成了22所民办幼托园、9所民办学校(含培训机构)的年检工作。开始启动教育咨询工作,强化教育督查和督政督学制度,围绕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目标,找差距、破难题;进一步完善学校发展性评价,使全区学校在常规管理、课程设置、校园安全、创新创特等方面都有取得了一定成效。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利用教育网、教育服务一号通,腾讯、新浪等政务微博,引导群众依法合理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来电82件,回复率和办结率达100%;24件议案提案办结率和答复满意率均为100%;政务信息报送和公开数量位居全区各单位之首。
4.信息宣传作用效果明显。通过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机制、通报考核表彰机制、信息员队伍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信息网络等媒体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报道定海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新情况、新问题,提高了教育宣传工作的战斗力和生命力。20xx年,向省、市区报送信息1700多条,汇编定海教育信息20期,在各级报刊刊登报道110篇;并精心策划了“定海好教师”微博推荐活动和“教师节微博送祝福”活动,共收到微博1800余条,加强了正面引导与宣传,收到社会广泛关注,效果明显。
当然,在教育工作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一是教育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标准化学校建设进度还需进一步加快;二是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入好园”的教育需求还有差距;三是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四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就学压力仍然较大,中小学素质教育还需持续推进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思考,理性分析,挖掘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发动教育系统内外各方力量,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20xx年是经济开发区、尖山新区两区合并以及招商新体制施行后的第三年。招商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对于招商选资的相关要求,总结去年的工作经验,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冲锋在招商第一线,全体招商人员团结协作,不断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法,充实项目信息,在招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今年以来的招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招商指标完成情况
1、合同外资、实到外资
20xx年,市下经济开发区(尖山新区)合同利用外资任务3.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任务2.3亿美元。截止12月底,完成合同外资3.17亿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93.2%;完成实际利用外资2.086亿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90.7%
2、市外内资
20xx年,市下经济开发区(尖山新区)实际利用市外内资任务55亿元,其中新增注册资本25.5亿元。截止12月底,完成实到市外内资56.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2.7%;完成实到注册资本25.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0.4%。
20xx年全年,开发区(尖山新区)共新批外资项目24个,其中增资项目13个,这些项目中规模较大、质量较优的有中广核风力发电项目、(玉柴)仓储经营服务管理平台项目等。新批内资项目56个,例如国能中电项目、宜瓷龙新材料项目都是较为优质的大项目。
二、招商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大、好、优项目开展招商选资工作。
近一年时间来,招商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招大引强的招商要求,围绕大、好、高项目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招商工作。目前在谈项目主要有:
1、“总部基地江南城”项目 该项目由总部基地伦敦全球总部投资,是其投资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00亿元。项目将利用尖山新区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建设以智能化、生态型,集办公、科研、中试、创意、产业综合聚集的自由经济企业总部集群基地及相关配套。项目全部建成后,总部基地江南城将形成企业总部区、电商总部区、高端市场区、金融服务区、总部SOHO区、总部孵化区、核心商务区、商务配套区等多个专业化产业总部基地,吸引超过20xx家企业入驻,成为杭州湾的新经济中心。江南总部国际商会南区已于11月投入使用。1-5号地块,已全面动工。其中,1号地块样板房已结顶;2-4号地块施工单位已确定,基础施工中;5号地块桩基施工中。
2、英孚电子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约3.6亿美元,总用地约730亩,分工业、总部、科研三大功能区块,其中产业园项目占地(工业用地)约530亩,华东区域总部占地(商办用地)约100亩,研发基地占地(科研用地)约100亩,土地一次性规划,分两期按实施,达产后年产值约七亿美元。
产业园项目主要主要投建影像传感器模组、车载触控显示模组、射频芯片模组、智能手机及智能型电视机盒等的制造及销售。一期总投资约1亿美元,用地约271亩,主要生产高端半导体芯片、智能终端及零部件、光电子器件,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300万片/套高端半导体芯片、智能终端零部件。
配套科研项目一期用地50亩,位于尖山新区新城路西侧、滨海路北侧,项目总投资3250万美元,注册资本1200万美元,主要为工业项目提供配套,达产后可提供年产1300万片/套高端半导体芯片、智能终端零部件所需配套的产品设计、配套设备、测试及相应解决方案。
目前,公司已成立,工业项目地块已取得,一期桩基基本完成,能评、环评工作即将完成,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建设报批准备工作。
3、中广核风力发电项目 该项目由由大型央企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在尖山新区投资建办。一期项目总投资约32500万元,采用2.0MW风机进行布置,规划风机20台,装机容量40MW,所发电量通过变电站升压后接入安江变,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向电网提供8000万度左右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该项目已列入国家能源局年度计划,目前项目已获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20xx年底进行施工前期准备,计划于20xx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下半年正式并网发电。
4、玉柴仓储物流综合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是由玉柴集团注册在香港的子公司福源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大型综合仓储物流产业园项目,项目总用地240亩,总投资1亿美元,注册3350万美元。主要由商品贸易、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仓储物流四部分组成。计划在20xx年1月完成海宁项目公司(海宁通驰仓储设施有限公司)注册工作,计划在20xx年2月份取得尖山新区滨海路北、凤凰路东侧240亩项目用地,于20xx年5月份完成工程设计、报建等前期工作,预计在20xx年6月份正式动工建设。
(二)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以商引商”、“中介招商”、“产业链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经验和思路,不断加大招商选资力度
开发区领导和全体招商人员在招商实践中不断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并不断完善,走出了一条有特色、有效率的招商新路。
一是“走出去”招商。招商局人员赴北京、深圳、宜宾、成都、福建、苏州、宁波、绍兴等地外出招商128次,共接待客商91批次,231余人,获得了大量招商信息。其中,分管领导和局长能够做到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招商,办事员能做到每周1-2日在外招商。
二是“请进来”招商。招商局积极利用手头的客户资源,不断加强与客商的联络、沟通,共邀请了近百批次的有投资意向的客商来海宁考察,搜集到了一批有价值的项目信息,充实了项目库资源,其中一些项目已经顺利落户。
三是“以商引商”。招商人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走访区内企业,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的自身发展需求,或者通过企业介绍其他项目,获取了一批有效的项目信息。
四是“中介招商”。今年以来,招商局积极加强与上海、杭州、萧山的大中介机构的联系与沟通,签订了若干个招商合作协议,并采取定期上门拜访、邀请到开发区考察、邀请参加招商活动等多种方式,积极借助中介机构的力量进行招商,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中介机构已为中心介绍了若干个有价值的项目信息,其中一些项目已经在顺利谈判、推进中。
五是“产业链招商”。招商局根据两开发区的现有产业特点和未来产业定位,在招商选资过程中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在高端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品牌时尚创意、高端环保等这些产业上下大精力、大功夫引进项目,取得较明显的成效。
(三)努力践行“一条龙”全程代办服务理念,以服务加快推进项目速度
招商局积极响应开发区领导提出的“一条龙”全程代办服务理念,克服人手少、时间紧等诸多不利因素,努力增强专业招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为项目客商服务的质量,要求专业招商人员在项目审批、工商登记、项目推进等每一个环节都要落实专人负责制,对每一个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制度,为项目代办各项手续,并协调解决项目建办过程中的各项问题,为前来投资的客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并得到了客商的一致好评。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今年国际及国内经济整体大形势较去年更加低迷,实体经济投资者信心不足,驻足观望情绪比较浓厚,整体制造业的招商环境和形势较差,造成制造业项目信息相对较少,落地的大、好、高制造业项目更少。
2、项目准入条件日趋严格,投资强度、税收等硬指标制约了一批有意向到海宁投资的项目,其中一些项目内容较优质,但是距离海宁的项目准入要求较远,无法落地。
3、部分企业因为经济形势等原因提出减资要求,其中部分减资项目已经受理,这对完成全年的任务指标带来较大压力。
五、20xx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思路
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大引强、招商选资的指导思想、以“转型升级”和“优化结构”为目标,以实施“退二进三、退低进高”战略为契机,以引进先进制造业项目为工作重点,以探索“零土地招商”为主要工作手段,进一步做优二产,做大三产,力争保质保量的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工作措施
1、继续大力推行产业招商、区域招商、以商引商等多元化的招商方式。首先理清招商思路,分析开发区定位,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其次,划分区域招商也能使招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与此同时经常走访区内相关产业的企业,了解企业动态,了解产业上下游供应商的情况,做到以商引商。积极掌握区内民营企业的转型发展需求,推动民营企业与外资、外智的合资合作。通过股权转让、合作研发、借壳上市、网络共享等多种模式与知名跨国公司、国际优质资本、市外优质企业、海外人才智力合作,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化的步伐。
2、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中介招商”的跑动招商模式。借助各类招商推介会、经贸活动等载体,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中介机构开展交流活动,深化良好合作关系,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拓展招商视野和招商新渠道。
3、进一步夯实招商引资基础性工作,做好项目服务推进工作。切实做好已签约项目跟踪工作,确定专人具体负责签约项目报送及联络工作,确保跟踪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对签约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签约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总结汇报。未成功引进的项目,建立客商信息库,不定时地问候联系客商,了解项目进程。
4、增强业务知识学习、强化招商队伍纪律。每个招商人员要时时把招商学习放在第一位,不仅要熟悉开发区的土地情况,也要了解和企业谈判,项目推进的方法和技巧,更要时时把握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要把招商的重点放在国家重点扶持,科技技术领先等一些朝阳行业上。杜绝吃拿卡要现象,一般人员外出需向分管领导说明动向,外出招商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按照管委会内部制度报销。
一年来,在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我认真学习,勤奋工作,使自己在思想上、业务上和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坚持思想政治学习,让我的思想理论修养不断得到提高。
我始终把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并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党的XX大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牢记“四个坚定不移”,以树立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严格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提高依法治税、规范行政的意识。
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增强执法为民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大局、法治、创新、效率、服务、责任观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到税收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全面提高税收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不断学习,使自身的思想理论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思想上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政治上成熟、思想上坚定、纪律上严明、作风上正派。
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工作技能。
人生在世,要安身立命,惟有学习最重要,我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也时时刻刻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头等大事来抓。我不但积极参加局里组织的业务学习,认真记好笔记,而且还能够自觉学习国家的税收政策、法律、法令和法规,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财会、金融、计算机以及企业生产管理等知识,刻苦钻研现代化科学技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只有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积累知识,拼搏进取,不断提高奠定自己坚实的综合业务素质基础,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也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扎实工作,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
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宗旨,坚持“三禁”、“六项承诺”、“八公开”制度,遵守“税务人员廉洁自律若干规定”、税务干部“十五不准”之规定。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牢固树立做人民群众公仆意识,服从领导,团结同志,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一生自重,事事自省,不忘自勉,处处自警,做一名合格的税务干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我时刻提醒和告诫自己,要注重工作和生活上的小节,不论是八小时以内,还是八小时以外,一言一行严格要求自己,该作的事带头作,不该作的事不要作,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坚持"诚心"待人、"诚恳"感人、"诚实"做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1、分管XX集团四户企业税收工作,X-XX月份共征收入库税款:X万元;
2、今年X-XX月份被抽调市局从事企业所得税专家汇诊工作:共检查X户企业,调减亏损额:X万元,查补入库税款及滞纳金:X万元。
3、今年XX月份由于工作上的需要,由分局调到稽查局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税收征管法、稽查操作规程、税收政策、财务会计和执法程序、应用软件的操作等方面入手,精学稽查本领、深学税收业务、广学相关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办案能力。坚持依法稽查、文明执法,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税种查全、环节查到、项目查清、问题查透,达到权限合法、程序无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总结成功经验,借鉴有益做法,紧密结合工作实践,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方法,使税收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巩固中深入,在创新中提高。
存在不足
今后要加强学习,完善自我,近快适应新的岗位和工作环境,克服急躁情绪,调整工作方法,增强自己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做好本职工作。
今后的打算
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上级的正确领导,同时也是与大家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实践证明,只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共同研究、科学合理地制定计划,完成税收任务不是太难的。
今后,我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响应局里的各项号召,克服困难、团结一心,以坚忍不拔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卓绝不懈的努力,信心百倍地工作,争取早日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用辛勤和汗水,做一个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踏实、爱岗敬业高素质复合型的国税干部。
20xx年,我局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发展战略和“山水江城、生态闽侯”的定位要求,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审计各项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审计工作得到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充分肯定。20xx年3月,我局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xx年度全县绩效管理优秀单位”,7月被县直机关党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并在市审计局审计信息化工作考核取得第一名成绩。同时,1个项目获省厅优秀审计项目奖,1个审计项目获市优秀项目,1个项目获市表彰项目,1个审计项目获得市审计局计算机应用实例优秀奖,4个项目获得市审计局计算机应用实例应用奖。现将我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20xx年主要审计工作情况
20xx年,我局围绕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预算执行为主线、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要内容、财政专项资金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审计项目。
1、深化预算执行审计
以摸清一级政府管理支配的全部政府性资金为基础,以规范预算管理、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目标,认真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组织对县财政局预算执行情况、县地税局税收征管情况和县教育局、县经贸局、县人社局、县卫生局、县供销社、县残联、县进修校及上街市政管理中心等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如实反映了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揭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深化改革、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工作得到了县政府肯定和县人大的好评。
2、加强民生项目资金审计
围绕民生问题,安排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对被征地老龄农民生活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根据审计署统一部署,组织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通过审计,进一步促进国家政策措施和涉农惠民政策与资金的贯彻落实,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发挥使用效益。
3、加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
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促进提高投资效益”为目标,加强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和政府投资项目预、决算审核工作,完成青口镇文体中心(城运会场馆)建设情况跟踪审计。通过审计,进一步促进我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完善投资程序,规范项目管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也为县财政节省了大额的建设资金。
4、认真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按照“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认真组织对县司法局、县国土局、甘蔗街道办、大湖乡等单位开展主要领导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过程中,除抓好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外,同时对任职期间的经济目标完成情况、财政经济决策情况、重大建设项目、重点资金管理情况和领导干部个人廉洁守纪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价,促使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法纪意识,也为相关部门评价和选拔任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
5、全力配合上级审计与联合检查。今年,我局积极抽调
3名审计骨干参与市审计局闽侯县保障房资金项目审计,抽调6名审计骨干参加审计署统一部署的土地出让金和耕地保护审计任务。并全力做好市审计局在我县开展的社会抚养费、林业基金审计和审计署驻深圳特派办在我县开展土地出让金与耕地保护审计的沟通协调和后勤保障工作,确保了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圆满完成。积极配合县纪委、县财政局开展了“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检查和贯彻执行八项规定与“小金库”专项治理情况检查等工作。
二、20xx年度审计工作思路
20xx年,我县审计工作总体思路是: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深化审计转型升级,认真对接好上级审计机关工作安排,科学立项、突出重点,务实创新、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切实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能,积极推动闽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1、精心安排项目,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实效性。
一是扩大财政审计的范围,切实加强对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资金监管,努力扩大财政审计的内涵和外延,适时开展辖区内重大项目财务收支审计,了解和掌握县级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国有财力投入产出情况,为领导科学决策,部门科学规范提供依据。
二是加强民生资金审计,将民生资金分配的公平、公正和资金投入的平衡性纳入专项资金的监管重点。通过加强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和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是强化监督,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关注领导用权、管权水平。坚持领导干部离任和任中审计相结合,从领导的资金监管意识、资金审批责任和资金运作能力入手,深化对领导干部经济决策科学性、效益性的分析,科学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为科学管理领导干部提供参考。
四是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深入推进跟踪审计的规范化运行。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核工作,完善政府投资项目预(结)决算审核制度。进一步关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全过程,及时发现投资建设领域不规范、不合理问题,促进建设项目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狠抓建议质量,不断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一是高度重视审计整改跟踪回访,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回访,确保审计提出的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收集和整理,积极开展对带有倾向性问题的多渠道调研,发掘宏观层面制度和管理的缺失,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是切实提高审计建议水平,促进审计成果转化,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分析审计问题的水平,及时结合项目审计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高质量、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同时,进一步发挥审计建议的功能,使审计建议不仅提高财务管理方面的水平,同时对部门、乡镇提升业务能力也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加强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
加强审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力度,积极选送业务骨干参加上级审计机关举办的培训班,特别是加大计算机审计、投资审计的培训力度。针对审计专业性强的特点,认真制定培训措施,定期组织AO审计技术和法律法规、财税新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审计业务交流,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行政执法水平,以适应现代审计发展趋势的要求。
民政局XX年度工作总结暨
XX年度工作计划
XX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局党组班子成员带领全局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恪守“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宗旨,按照年初与市局签订的《XX年度民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扎实开展工作,狠抓责任落实,不断开拓创新,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开创了民政事业的新局面,有效助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XX年工作总结
(一)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日趋规范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臻完善。今年来,我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低保工作的意见》、《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严肃低保工作纪律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低保工作重心下移的新的管理机制的实施得到落实,确保申请申报渠道正常畅通,有效缓解了居民因低保引发的上访压力。
2、城乡低保工作规范有序。截至12月底,我区共有城 1
市低保户8609户,保障人口17653人,人平保障131.5元/月, 农村低保户850户,保障人口2229人,人平保障57.40元/月。1-12月份,我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10.1万户,20.86万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2561万元;累计发放农村低保户8931户,25107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143.916万元;累计大病救助477户,668人,发放救助金40万元,区配套资金86万元,同比增长10%。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清理力度。3月中旬至4月下旬,我局率先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清理排查工作。深入43个社区,采取“听、查、看、访”的方式,实行区、街、居三级联动,相互通气、相互配合,对全区所有低保户进行全面核查。一次性取消低保户609户,减少保障人口1780人。7月份,对全区农村低保户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通过清查,共取消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83户,300人,彻底纠正了农村低保中保人不保户的错误做法。二是实行分类管理。根据低保对象的劳动能力、就业状况、家庭困难程度以及实际生活水平等情况,将低保对象划分为四类,实行按类施保,分类管理。三是适当倾斜政策。通过纳入低保、开展临时救助、发放廉租房补贴等多形式确保涉军人员、企业改制人员、失地人员的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3、五保供养水平不断提高。今年我区新增五保户10人,新建“五保之家”2所,集中供养168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9%。集中供养对象每人每年2400元,分散供养对象每人每 2
年1000元。为做好五保供养和敬老院管理工作,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清底子。摸清全区三无人员和五保对象的底子,对原有的对象全面上户核查,掌握每个对象的基本情况,完善档案台账;二是严审批。严格三无人员和五保户的资格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坚决不予审批;三是强管理。强化敬老院和五保之家的日常规范管理,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现我区共有敬老院和五保之家各3所,集中供养人员168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9%;四是重建设。我区在原先确定建设山田寺村“五保之家”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增加东风村“五保之家”的建设项目,并把“五保之家”建设列入“八件实事”考核内容。先行垫拨了建设经费8万元,确保两个“五保之家”的建设项目均在5月份如期动工兴建, 9月底完工,10月份入住。
4、“五位一体”医疗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在抓好大病医疗救助的同时,我局更注重于“五位一体”医疗救助体系建立的探索。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就“五位一体”医疗救助体系的建设多次听取民政部门和社会救助部门的汇报,综合协调和调度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出台了“五位一体”新医疗救助政策。现我区对农村五保户参加新农合按个人缴费标准给予全额资助,对城市“三无对象”办理医疗救助卡,免费为城市“三无对象”上门服务,给予每人每年240元的医疗门诊救助;对城市低保户参加社会医疗保险个人交费部分,实行部分资助;预计至年底可资助6000余低保对象 3
参保参合。对三类困难群体实行“零起付线”救助,年最高救助金额可达4000元。同时,制定和出台了临时救助制度,对因就医、就读和不可抗拒性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实施救助,缓解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救助体系正在形成。
5、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全面铺开。廉租住房保障工作是区政府落实省、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之一,也是今后我区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各街道、乡镇、各部门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廉租房建设进展顺利。今年市里下达我区廉租房2400套建设任务,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党政一把手亲自靠前指挥,我局全力以赴抓好廉租房的征地拆迁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共拆迁260户,拆迁面积12950㎡。在拆迁工作中没有发生违纪事件,没有出现群体越级上访事件。二是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到位。9月份召开了全区住房保障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此项工作。现已保障2591户,租赁补贴全部发放到位。
(二)救灾救济工作成效显著
1、全力开展救灾工作。今年7-8月,由于持续降雨,造成了我区部分农作物内涝灾害,6750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16公顷,成灾面积258公顷,绝收面积205公顷,倒塌房屋间数46间,倒塌居民住房间数36间,倒塌居民住房户数13户,损坏房屋间数63间,直接经济损失890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40万元,菜地2324亩,灾情发生 4
后,我局到救灾第一线查灾核灾,调查了解灾情,掌握第一手资料,指导基层开展救灾工作。紧急转移安置275人,并及时送去现金29万元。区慈善总会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爱心助学”等活动,发放“爱心金叶卡”,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2、狠抓“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工作。按照市民政局灾区倒房恢复重建的安排部署,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灾民倒房重建工作上,对全区全倒户逐一进行察看,制定灾民建房计划,帮助灾民尽快重建家园。今年计划重建15户,已于12月中旬全部完工,明年元月全部入住。
3、突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今年,我区开展2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其中先锋社区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苏眼井创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了创建达标,我局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创建社区的硬件基础设施,开展特色鲜明的减灾活动,我区共投入资金5万余元用于完善的社区减灾公共设施和器材,现已经市相关部门验收合格。
(三)拥军优抚安置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1、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局面,维护社会稳定,增进军队和地方的“鱼水”情,我局在春节和“八一”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慰问辖区部队,特困优抚对象,发放慰问金共计15万余元。及时做好评残追烈工作,赴省厅 5
评定伤残军人、伤残警察,认真审批参战人员双定补助待遇。
2、落实优抚和退伍安置政策。及时落实优抚对象各项待遇政策,发放优待金、抚恤金、双定补助。全力做好第二次参战入伍人员的维稳工作。11月底我区所有伤残军人、“三属”、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人员、参战退役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并确定社区服务中心医务室为定点门诊。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置政策,多形式安置退役士兵。到现在为止,共安置XX年、XX年退役士兵28人、三级士官8人,其中货币安置自谋职业6人,今年,共接收城镇退役士兵20人、三级士官11人、发放城镇义务兵安置卡110余份,及时办理士兵报到、落户手续,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费及义务兵优待金。
3、做好军休工作。积极配合市局,对军队退休干部住房补助进行核算,定期定量及时发放军休人员工资、按政策增加滚动工资、住房补贴。同时,根据市政府最新会议精神,与相关部门衔接及时足额发放无军籍职工津补贴。
(四)基层政权建设蓬勃发展
1、做好改制人员移交工作。根据 []13号文件精神,我区统一认识,明确职责,认真做好改制企业人员移交街道社区工作,在移交中监督保障相关经费落实到位,专款专用。
2、积极开展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今年是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年,为确保换届选举顺利进行,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深入调研。从4月21日至30日,我 6
局深入各个社区,对全区43个社区的设置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工作经费情况、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情况进行调研,摸清底子,为做好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增设5个社区。由于我区常住人口不断增多,企业改制造成大量社会职能从企业剥离,为使社区管理工作有序,特请示市局增设XX居委会社区,现已批复。三是换届选举全面铺开。48个社区都成立了第七届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制定了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印制了选举样本,进行了培训,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预计12月底完成全区换届选举工作。
3、农村村民自治深入推进。今年我区在村民自治上重点完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规范村务公开内容,编制村务公开目录,规范村财务管理,全面推行“村财乡代管”制度,全区100%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
(五)民政服务社会与公众的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老龄工作有声有色。我区老龄工作紧紧围绕“六个老有”为目标,为符合条件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发放《老年人优待证》。为百岁老人发放长寿保健补助费。在 “九〃九”重阳节开展多种形式的慰问活动,送去慰问金1万元。同时为园林社区居家养老院争资跑项。二是福利院服务不断完善。我局福利院始终把着力点放在“管理制度化”,“服务标准化”上,投入了10万元改善环境和添设设施,使老人生 7
活与娱乐融为一体,成为老年人颐养天年的乐园。三是民间组织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继续开展全区范围内查非打非执法行动和日常管理登记工作。今年,共新增民办非企业单位6家,社会团体1家。已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13家、年检13家,社会团体14家,年检合格率达100%。四是区域地名管理顺利推进。400多块大街小巷路标已于20xx年3月全部完成。配合省厅完成《地名志》行政区划(包括各居委会、村委会的详细资料)的修订、整理工作。目前正准备边界线联合年检。五是福利企业运转良好。现有福利企业3家,安排残疾人就业85名。3家企业今年已全部顺利通过年检。六是婚姻登记、收养登记严格管理。严格落实年初签订的计划生育责任状,把好婚姻、收养关。全年结婚20xx对、离婚516对。收养登记13个,登记合格率100%。婚姻登记实行网络化办公。七是信访维稳有力有效。办公室注重信访和文字信息。及时掌握民政对象不稳定因素,协调化解矛盾,防止上访事件的发生。全年共报送市局信息12篇,论文1篇,调研1篇。八是福利彩票按预定进度销售。九是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共收到政协提案4起,就提案涉及到的内容扎实开展调研详细进行回复,并与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得到了政协委员满意的评价。
(六)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以行风评议,抓作风建设。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行风评议为抓手,紧密联系工作实际, 8
把实践特色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主题,把“进百院、访千家、情系五保户”作为实践载体,扎实开展调研活动,细心听取群众意见,深入剖析问题,认真查找自身问题,着力在加强民政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业务建设上下工夫,进一步优化工作作风,提升民政队伍素质,强化服务理念,努力打造一支深怀爱民之心、善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的为民服务队伍。
(二)用制度约束,抓廉政建设。今年在廉政建设上我局主要抓好四项工作:(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2)突出重点抓廉政,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深入抓好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3)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和举报信,健全信访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4)规范了财务管理审批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今年严格落实了党政一把手不再分管财务的制度,财务部门狠抓经费供应保障,提倡节资增源,做到了资金专款专用,有力的促进廉政建设。
二、XX年工作计划
XX年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整体部署,全面落实市局下达的目标管理工作任务,继续围绕“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的工作大局,以“夯基础、抓规范、促创新、出特色、保先进”为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把民政工作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开展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课题研究,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管理重心下移的工作机制,规范农村低保管理,争取出台临时救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做好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继续推行以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方式为主、实物配租和出售廉租住房及发放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方式为辅的工作模式。
(二)创新优抚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双拥工作。积极探索退役士兵安置新思路,全面推进以自谋职业为主渠道的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继续落实优待抚恤政策,积极创新,实现军休服务社会化的有效尝试。
(三)进一步搞好社区建设,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和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对居民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增强社区居民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基层民政建设。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区信息平台建设,规划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四)认真总结我区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推进居民自治。完善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认真巩固社区换届选举工作成果,将村(居)民自治示范活动推向深入。 10
(五)切实开展和推进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建设创优活动。力争进入市级创优活动先进行列,争创省级创优活动达标单位。认真抓好救灾救济工作,做好查灾报灾工作,做好预防特大灾险情的预防工作,不断探索救灾救济工作的新办法,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做好救济救灾款的管理和监督使用工作,定时或不定时检查乡镇救济、救灾款的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