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工作总结(通用30篇)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精选30篇)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1

x年,我x驻x工作队在市委驻村办、x镇党委、局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围绕驻村工作各项目标任务,与村两委一起,理清工作思路,加强班子建设,改善基础条件,发展农村经济,现将我们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深入调查研究,结合三年帮扶规划制定09年工作计划

工作队进驻x村后,按照市驻村办的部署,坚持吃住在村,在08年工作队协助下,通过召开村干部、党员座谈会,走进田间地头、实地察看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x村的基本情况,确定了工作重点,制定了x年工作计划。

二、围绕三年规划和x年工作计划,脚踏实地办实事,扎扎实实做工作。

1、积极协助村两委搞好班子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帮助x新一届领导班子深入开展学习十八届X中全会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帮助健全完善村级组织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农村党员培训、发展和管理,举办党员培训班3X,参加党员X人次,发展入党积极分子X人,党员X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在群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受到了群众的称赞。

2、加强十八大X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等国家大政方针的宣传。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党员民主会、群众座谈会等形式,积极有效地开展党的方针、法律法规、十八大X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等宣传教育,使广大干群理解和执行党的政策。

3、开展扶贫救灾活动。我局领导班子带领驻村工作队员,筹资x元,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村里的贫困户送上了米面油,和他们促膝谈心,要求驻村工作队扎实工作,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

4、协助村两委开展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农民公寓楼建设,通过与村两委共同努力,x年新启动在建农民公寓楼一栋,筹措资金修建垃圾池三座,安装路灯20盏,投资X万余元,新建标准化农村卫生所一座。

5、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建立文化大院,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素质。协助村委筹资X元建设村委大门、健身器材活动场地、硬化地面X平米,修葺房顶X余平方。同时,召开局办公会研究,出资X元为文化大院购置了阅览桌、办公桌、棋牌桌、椅子等文化娱乐设备,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文化大院的建设,对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6、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协助村两委宣传秸杆禁烧、农村计划生育政策;配合镇党委、政府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开展“打击两抢一盗”活动,使村民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X年村里没有发生一起集访、个访现象。

三、加强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

驻村工作队按照市驻村办的要求,在x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协调村支两委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上级指导,按时参加召开的例会、座谈会等,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做到了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经常与群众开展谈心活动,深入农户家中调查,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强化服务意识,帮助所驻村解决实际问题。严格遵守驻村纪律,自带行李,自起炉灶,集体食宿,吃住在村、不扰民、不增加群众负担。

虽然我们在驻村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我们将结合村情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为x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2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xx区委、区府关于扶贫解困惠民行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实际,按照《XX镇二0XX年扶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以低收入贫困户为对象,以增收为核心,以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和劳务技能传授扶贫为重点,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逐步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贫困农民的致富能力。一年多来,我镇的扶贫解困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面就开展的主要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扶贫解困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大举措。做好贫困户的帮扶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是落实“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构建和-谐徐家”的具体行动。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并予以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进行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组织落实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全方位扎实抓好我镇的扶贫攻坚工作。

为了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实现二0XX年扶贫解困的目标任务,镇上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徐家镇扶贫解困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安排部署、指导、督促和检查。正是因为有领导小组的科学安排,有全体干部的思想共识和积极参与,有相应的制度、职责和具体帮扶方案和措施作保障,才使我镇今年上半年的扶贫工作及时顺利开展,并初见成效。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责任

今年初,“镇扶贫解困领导小组”就及早制定了《徐家镇二0XX年扶贫解困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一是明确了今年的目标任务,完成30户,83人的贫困户帮扶,使他们本年度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二是提出了扶贫解困工作的三大重点:加大扶贫经费的投入,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科技扶贫,产业化扶贫力度,确立贫困农民稳定的增收项目;加大劳务培训和技术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三是明确了相应的工作职责:要求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要关心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帮助他们树立脱贫信心,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帮其寻找致富门路。镇经济发展办具体负责对扶贫工作的规划、指导、督查、考核,及时收集扶贫信息,总结推广经验,镇民政、计生、畜牧等涉农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真心为民,为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便利。

三、措施得力,帮扶效果明显

扶贫对象的确定,扶贫方案的制定,扶贫措施的科学性、可行性为扶贫解困工作迈出第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除了通过开展扎实的工作,完成既定的帮扶目标任务,还必须做大量而细致的工作,还必须用心帮扶,真情付出,才能收到扶贫解困工作的实质性效果。

一年来,我镇扶贫解困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体机关干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共同打好了扶贫攻坚战。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3

20xx年是市委、市政府实施新一轮帮扶工程的第四年。我地税局作为与**市**村结队的帮扶集团成员单位之一,从两地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以坚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素质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举措,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指导到位,达到了年度帮扶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帮扶成效。

一、主要成效

通过上半年的努力,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快了当地经济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加快了当地各项事业的建设步伐,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通过对村级组织的办公场所进行全面修建,丰富了帮扶内涵,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敦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主要工作

一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大了对帮扶工作的领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进一步明确街道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职能科室和具体人员,确定帮扶目标,完善帮扶机制,做到决心不变、热情不减、工作不松。同时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帮扶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表现,是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的应尽义务。

二是进一步突出帮扶重点,落实各项帮扶措施。针对当地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但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主导产品规模有限、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的现状,按照即定帮扶目标,重点抓好产业帮扶,发展当地茶业、板栗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同时大力推进素质帮扶。进一步加大对当地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直接增加劳务收入。并且及时落实承诺的帮扶资金,确保帮扶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防止出现因帮扶资金滞后导致帮扶项目停顿的情况发生。20xx年,街道共落实帮扶资金万元。同时对实施项目多次通过电话和实地走访进行了解和检查,确保了帮扶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络和交流。通过电话、实地考察等形式,街道和结对村干部群众经常进行联络和互访交流。街道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在区委、区政府等领导带领下,多次到结对村走访,了解情况,对扶贫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充分论证,共同研究探讨发展对策。结对村班子领导也多次来我街道进行考察,学习交流发展经验。同时两地积极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如今年年初,街道得知结对村有一在外打工的村民有计划外二胎孕育的事后,马上与该村民的暂住地政府取得联系,及时帮助树下村处理了此事。街道还积极宣传结对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用这种精神激励街道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再创古荡新辉煌的决心。同时也与结对村的党员干部多次进行思想上、意识上的交流和沟通,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4

今年是我市实施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的第一年,半年来,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省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文明新村,以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为契机,突出抓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一体两翼”战略,使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积极争取到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落户南充

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积极争取国务院扶贫办在南充建立扶贫开发示范点项目,历时半年多时间,通过大量的前期准备和基础性工作,国务院扶贫办于今年6月10日以国开办发〔20xx〕号文件正式批准同意在我市开展搞好扶贫开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试点工作。我们主要做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1、积极汇报南充扶贫工作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把朱德故里建设好”的重要指示,尽快改变老区落后面貌,创造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典型经验,国务院扶贫办决定把南充作为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我们了解到这一信息后,迅速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多次前往北京和成都向中、省扶贫办的领导汇报了南充这些年来的扶贫工作情况和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既使上级领导了解到南充搞示范点建设的有利条件,同时也表明了南充为搞好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2、多次邀请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委领导来南充调研考察。

为了使上级领导进一步了解南充,我们多次邀请上级领导来南充考察调研。今年仅半年时间,国务院扶贫办及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委的领导就4次共70多人前来南充深入农村、农户和企业调研考察,具体研究落实扶贫示范点建设工作。特别是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4月、5月和6月三次来南充对示范点建设进行具体指导和落实。5月22日至24日国务院扶贫办召集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委、总政治部、清华大学、浙江省帮扶办等14个部门的领导共30多人来南充召开座谈会,共商帮扶大计,他们都表示要积极支持南充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率全国工商联和国务院扶贫办的有关领导,以及人民电器集团、广西泰富黄金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金鹰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全国知名企业的民营企业家,到考察扶贫工作。相关企业家向XX县捐赠人民币600万元、100万码洋的图书。黄孟复主席和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还亲自到南充市财贸校为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挂牌。6月28日,国务院扶贫办帮我们请来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教授温铁军为南充和干部作了题为“乡村发展与和谐社会”的专题报告,帮助我们理清发展的思路。

3、认真编制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为了使示范点建设项目尽快得到上级批准并迅速启动实施,我们组织力量认真编制了《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总体方案》及《XX县20xx年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示范点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范围对象、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工作重点、配套政策和组织领导等。经数易其稿报省办和国务院扶贫办审批。为了提高扶贫开发的可持续性,使扶贫开发的目标瞄向更为准确,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扶贫资金的中间渗漏更少,使有限的扶贫资源更好地瞄准真正的穷人,有效地解决贫困村的脱贫和发展问题,6月下旬,在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组织全市9县(市)区的扶贫办主任和业务骨干,以及驻村指导员共170多人,进行了村级扶贫规划培训。在坚持贫困人口优先受益、村民广泛参与、综合设计和全面治理、资金捆绑使用和发挥整体效益、可持续发展、量力而行和实事求是原则的前提下,全面掌握制定村级规划的要领,科学规划方法,重点学习制订村级规划的要求、重要工具、实施步骤、重点环节,要求对每一个实施扶贫项目的重点贫困村做到规划先行。我办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办公室除留值班人员外,全部到参加培训和现场搞点,在下村帮助规划的10多天时间里,向所有扶贫干部提出“自带干粮不扰民,冒着酷暑搞扶贫”,深受贫困村干部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4、全面启动示范点项目建设。为了使示范点建设早启动、早实施、早见效,我们一手抓前期准备,一手抓项目启动。办公室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前往今年启动的XX县指导示范点建设工作,帮助协调和落实具体工作,帮助制定方案和确立工作重点,由于各级扶贫部门指导协调到位,使XX县从4月开始就全面启动了56个重点贫困村的项目建设。在示范点建设中,确定了38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定点联系贫困村,安排了59个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帮扶贫困村,并从县、乡(镇)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选派了59名优秀中青年干部担任示范点重点贫困村建设指导员。市上也确定了56个市级部门和56名县级领导定点帮扶示范点启动的重点贫困村。同时制定了示范点建设工作职责,明确了工作目标,严格目标考核制度,对示范点建设情况10天一通报,及时总结先进典型,查找不足。扶贫部门还及时提出了示范村建设项目规划编制意见和项目建设技术标准及单位投资概算标准。6月1日,XX县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共300多人参加的动员大会,要求全县上下统一思想、立说立行,要用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的成果和典型经验,向国务院扶贫办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用**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喜讯和实绩回报对XX人民的深切关怀。

(二)争取到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落户南充,进一步加强了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体系建设

从去年9月以来,我们积极向国务院扶贫办争取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示范点项目落实后,国务院扶贫办一并批准我市为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并于5月23日在南充财贸校正式挂牌。为了加强对示范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各方关系,解决具体问题,切实把基地建成我市培训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输送乡土人才的摇篮,我办向市委、市政府请示并批准成立了南充市扶贫开发培训中心,同时又报请市委、市政府拟成立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加强对示范基地的领导和建设。在省扶贫办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市9县(市)区全部纳入省级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并给予了540万元扶贫资金扶持。

(三)争取大量扶贫资金对南充的扶持。今年已到位各类扶贫资金计划11033.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183.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85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指导性计划30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比去年增加762万元。科技扶贫、产业化扶贫、移民扶贫等项资金计划也将陆续下达。

(四)开展了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中期评估和《纲要》的修订及对“”规划的建议工作6月上旬,按照省扶贫办的要求,我们组织全市9县(市)区扶贫办对新世纪以来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按照求真务实、突出重点、方法科学的原则,采取专题调研、抽样调查、案例调查、参与式补充调查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对《纲要》的中期评估报告、修订方案和专题调研工作。对“”规划的制定就扶贫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五)组织力量对20xx年度的117个扶贫新村进行了检查验收,并顺利通过省上验收

今年3月初,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对20xx年“五项扶贫工程”进行抽查验收的通知》要求,我们立即对20xx年启动实施的三项工程进行了复查验收。在9县(市、区)及乡、村组织自查的基础上,市扶贫领导小组组织扶贫办、财政局、以工代赈办、农行的有关人员,采取看、查、问、访、计的办法,分组对20xx年度实施的新村、移民、卫生扶贫工程进行了到户调查和进村验收。通过验收,各县(市)区在实施三项工程中切实做到了领导责任、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三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度安排实施的117个扶贫新村、623户移民扶贫和17所卫生扶贫项目己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效:

1、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广泛发动群众以兴水、修路、立产业为突破口,解决长期困扰贫困农户的路、水、电、通讯等瓶颈问题。20xx年实施的117个扶贫新村共修建村道公路623.6公里,修建便民路119公里,打卫生井618口,修石河堰10处,整治山平塘100处,建蓄水池744口,建供水站124处,建提灌站10处,维修引水渠56.3公里,新增蓄水量42.9万方,解决饮水困难人数5.43万人,解决饮水困难牲畜7.75万头,改造中低产田土453公顷。通过新村扶贫的项目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这些村的基础条件。

2、产业建设得到加强。

20xx年度扶贫新村栽植优质水果2.25万亩,稻果鱼430亩,发展生猪6.6万头,肉牛783头,山羊3.14万只,饲养小家禽39万只。项目村实现了村有1—2个有一定规模和特色、覆盖面广、农民稳定增收的骨干项目。达到“五个一”标准的农户达95。117个村共转移劳动力2.92万人,为每户培训有一个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技术明白人4.15万人。20xx年项目村年人均新增纯收入197.96元。人均占有粮食436.23公斤,解决637元以下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1.677万人,改善637元—1138元初步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4.12万人。

3、人居环境发生变化。

按照“一路、二水、三产业、四人居环境”的总体思路,对新村内的农户住房实行“三建”(建家、建园、建池),“五改”(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三化”(院坝硬化、厨厕卫生化、居住环境美化)建设,着力打造扶贫新村的亮点。扶贫新村完成五改三建的总户数达11639户。其中:改房86.6万平方米,改厕10.03万平方米,改厨14.23万平方米,改圈147902万平方米,改院坝25.9万平方米,建沼气池842口。实现了社间、户间道路通畅。新村农户都用上了清洁卫生水,房前屋后建有庭院经济,住房装饰一新,院落干净、整洁,环境美化。20xx年实施的如高坪的青林村、白山沟村,营山的寨门村、窑口村,顺庆的石元坝村等,这些村不仅在基础条件上得到了极大改善,支柱产业基本形成,而且农民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六)加大了库区扶贫力度。

今年以来把升钟水库淹没区扶贫摆在了突出位置,制定了“打基础、兴产业、强素质、抓生态”的十二字扶贫开发方针,确立了“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多方支持、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6月中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市级相关部门到升钟水库现场办公,具体落实了对库区贫困群众交通难、用水难、用电难、增收难的扶持问题。我办又积极向上争取扶持,通过努力,已争取省政府批转国家财政部请求加大对库区的扶持力度。

(七)提出了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的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根据市委三届三次全会和全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南充的实际情况,和中、省扶贫办对南充的要求,我们在探索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坚持“一体两翼”战略的前提下,提出了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的“五六七”工作思路,即:着力构建“五种模式”(“一水二路三产业四人居环境五民主和谐”的整村推进模式;“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基地配合、农户参与、协会服务”的产业扶贫模式;“定单式、定位式、定向式”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领导联村、部门帮村、干部驻村”的定点扶贫模式;“科学规划、搭建平台、落实项目、整合资源、强化职能”的合力扶贫模式)、突出“六个结合”(扶贫开发与基层民主法制相结合;与公平正义相结合;与诚信友爱相结合;与充满活力相结合;与安定有序相结合;与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相结合)、创新“七大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制;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建立项目资金管理机制;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完善扶贫绩效评价机制;推行扶贫激励机制)。使各县(市)区在抓整村推进工作中做到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具体。上半年各县(市)区扶贫办围绕这一工作思路,对重点贫困村精心规划和组织实施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八)加大了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宣传和调研力度,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和支持南充的扶贫开发工作为了使党的扶贫政策深入人心,推动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深入开展,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宣传和调研力度,积极宣传党的扶贫方针政策和南充的扶贫工作。

1、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刊有文”,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大造声势。市、县扶贫办积极配合省《扶贫开发》杂志、南充电视台、南充日报、南充晚报等新闻单位,积极撰稿、投稿和组稿,大力宣传报道国家扶贫方针政策和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典型、新经验、新做法。

2、各县(市)区扶贫办都定期或不定期的编印《扶贫工作》简报,通报交流情况、总结推广经验、宣传科技致富,推动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深入开展。

3、市扶贫办利用“南充扶贫开发网”进行宣传,成为全省唯一在互联网上开通的扶贫开发工作网站,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全市的扶贫工作文件、新闻、动态等以最快的速度上传到互联网上进行宣传,极大地方便了上下信息传递和沟通,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推进电子政务和无纸化办公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4、立碑树牌,使党的扶贫政策深入人心。凡是扶贫资金扶持的基础设施项目,如新村、学校、卫生院、公路、桥梁等,都在醒目位置立一块永久性的碑(牌),标明扶持项目名称、扶贫资金、受益人口等相关内容。这样做既宣传了党的扶贫政策,又便于群众监督,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九)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提高党员素质、增强领导班子战斗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实效。按照市委安排部署,我办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预期目标。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绩。

1、党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通过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加牢固;使广大党员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对党员行为标准的模糊认识,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给全体党员提供了一次正面教育、自我教育、真正提高的良机。党员们表示,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党章》和先进性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为扶贫开发工作多作贡献。

2、使我办党的建设得到了加强。通过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党的制度建设,活跃了党组织生活;使党支部在先进性教育中经受了锻炼,成绩更加突出,使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加强;进一步改善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增进了相互交流和相互了解,进一步拓宽了党群联系与沟通的渠道。

3、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办领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向上争取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项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扶贫办的各项工作都有序开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上半年的工作,虽然成绩是主要的,但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下基层调研不够。今年由于示范点项目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加之机关事务性工作的繁杂,对下基层调研相对不够。对构建南充扶贫开发模式的总体思路、工作和机制的创新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和加强。

2、对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加强扶贫工作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项目和资金,特别是对项目资金的跟踪、督察、检查、指导、调研,以及典型推广、重点解剖等方面还需加强。

3、对全市扶贫机构的职能有待强化,扶贫队伍的干部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扶贫工作的体制性障碍,出现重点贫困县工作体制不顺的现象,因而出现了机构职能弱化的现象。加之扶贫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经费奇缺、条件艰苦、待遇低下,因而又出现了干部职工队伍人心不稳、活力减弱、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降的现象。这些都与艰巨的扶贫工作责任和任务极不相适应。

总结过去的工作,我们要继续按照“规划跟着对象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严格执行扶贫项目资金的“备案制、报帐制、公示制、审计制”管理,建立健全扶贫资金专帐、项目实施台帐和扶贫固定资产登记专帐,杜绝随意调改、增加扶贫项目,严禁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确保扶贫项目资金的规范使用。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相关措施,切实整改到位,确保对扶贫资金审计检查不出任何问题。并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增添措施,落实任务。我们要做好基础工作,承办好会议,并尽快出台推进扶贫工作的几个文件。努力把我们的工作做扎实!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5

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作为x镇驻村干部之中一员,感到十分荣幸。这一年对我是充满深刻意义的一年。通过不断的接触、深入了解,不断的向镇党委领导、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磨练了意志,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他们大力支持下,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职责,确保了驻村工作有序开展。现将一年来的驻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x村基本情况

x村位于煎茶镇北7公里外,与x村、x村、x村相邻。平均海拔672米,本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计343户,1334人,其中常年流动人口438人。居住着汉、苗、土家等多个民族,是煎茶镇的一个二类贫困村。国土面积11.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84公顷,x年人均收入3125.00元.交通极为不便,全村只有一条硬化同组公路,其余基本通组。该村虽说是山清水秀,但条件极其恶劣,既无产业又无厂矿企业,属于偏远贫困地区。由于耕地面积不集中,森林覆盖率比较大,7个村民组居住分散,导致发展状况不乐观。

二、驻村工作情况

(一)深入调查,摸清村情民意。进驻x镇x村以来,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x村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我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请进来”。分别将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请到村委会,召开村支两委班子会议,详细听取了党员干部、群众对村领导班子评价,了解当地民情风俗,经济发展情况、村发展计划、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初步掌握了该村的基本情况。二就是“走出去”。为进一步了解村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群众对发展本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有选择性地访问本村不同层次的村民代表。了解群众真正想要什么、盼什么,需要为他们解决哪些问题,真实的了解到农村现状和实情。通过深入的调查摸底,整理该村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掌握了村情民意,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思路。

(二)拓宽发展思路,加快发展步伐。想方设法维护群众利益,增加群众收入,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工作较为复杂细致,需要极好的耐心和认真的努力,这是我今年的感受。群众要求增加收入的呼声迫切,但对新生事物有些畏惧,主要是农村群众的收入低,储蓄少,缺乏应对商业变动的成本和承受能力。

全村经济基础薄弱,既无产业又无厂矿企业,人均纯收入相对全镇来说较低。为改变目前困境,早日让群众过上富裕生活。在村班子的协助下,我积极采取多方式、多渠道引导群众加快产业结构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情况,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根据农户的自身情况,帮助他们了解市场供求信息,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调整农业种植和养殖结构。目前通过扶贫项目,争取扶贫资金50万,经过村支两委开会讨论,决定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目前,生姜、辣椒产业正在有序推进。

(三)狠抓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经济要发展,只有扎实地抓好农村党建,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工作中,我坚持把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己任,一是以深化实施“民生”工程为契机,协助村党组织利用“三会一课”制度狠抓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并完善了会议制度、学习制度、村务公开、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村规民约等长效机制,加强了基层组织,提高了党员素质,促进了工作落实。

三、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经过驻村工作组的不懈努力,在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下,采取有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加强学习,明确驻村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召开了由村支两委干部参加的组员工作会。在会上,学习了x办发(x)25号文件,传达学习了全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驻村工作动员会议精神,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驻村工作重点和任务目标。同时,为了增强组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驻村工作组对组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分工明确。

(二)建立驻村工作制度,加强干部管理工作。为认真落实德党办发(x)25号文件精神和《x县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驻村干部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加强干部管理,推进各项工作,工作组认真研究制定了《驻村工作例会制度》、《驻村工作报告制度》、《驻村工作考勤制度》、《驻村工作纪律约束制度》。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工作组以实现同步小康工作为重点,坚持“四项制度”不放松,与村支两委加强协作,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

(三)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做群众的忠实听众。一年来,工作组了解了x村的基本情况,深入开展“一宣四帮”活动,与部分帮扶户、贫困户、低保户、种养业大户、创业带富能人等开展了座谈活动,鼓励有能力的农户“借鸡下蛋”改变环境、改造房屋;鼓励有文化的农户外出务工挣钱、依靠科技增收;要振着精神,创业增收,努力“装满钱票子、去掉穷帽子、甩掉破鞋子、脱掉臭袜子、走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要换种扩种,坚持夏季损失秋季补,抗旱救灾保增。帮助村支两委谋思路,出点子,化解矛盾纠纷。目前月为止,共走访贫困户24人次、低保户41人次、留守儿童25人次、空巢老人9人次、孤残人员3人次、基本做到了农户家庭情况清楚、思想动清楚、所驻村情清楚等。在走访群众时,干部们认真倾听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做好记录,总结经验,推进工作。

(四)勤协调,抓落实,为群众和村委会办好事实事。为认真落实驻村工作帮扶计划和小溪村未来发展规划,积极协调争取驻村工作牵头单位x办公室投入帮扶资金99370.00元。其中解决大河至黄泥塘修路拆迁安置补偿款30000.00元、新建的村办公楼办公配套设备36370.00元、协调县水务局帮助解决沟渠维修资金33000.00元、协调县红十字会帮助解决10户贫困户,每户解决大米一袋,食用油一桶。

总之,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工作组通过加强自身学习,强化素质,增强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增长服务本领,遵纪守法,在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广大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帮助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等方面,解决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和问题;遵守驻村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驻村工作任务。

四、存在的问题

回顾驻村工作,感到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党性认识也得到了加强。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思想政策宣传不到位,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的力度还不够,离县委政府、镇党委政府和老百姓的要求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进取,纠正不足,把工作进一步做好做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6

BB县SS镇XX村共辖7个村民小组,186户,714人,总面积11900亩,库区水面3200亩,是一个交通闭塞、资源贫乏的移民贫困村。20xx年来,该村抓住省财政厅定点帮扶机遇,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整合资源大做山水文章,整体推进了脱贫致富步伐。全村人平纯收入由1999年的568元增加到20xx年的2546元,村集体年收入由零增加到32万元。

一、整章建制强班子,夯实脱贫基础

省财政厅进驻该村开展建整扶贫后,针对村班子涣散,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注重加强队伍建设,村班子统筹协调、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维护稳定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健全制度树形象。建立和完善了村民代表大会、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多项制度,公开推选村民代表担任村级财务监督审计,村民每个季度给两委班子工作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和打分,对存在的问题责令责任人限期整改。阳光制度不仅提高了村干部威信,赢得了民心,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工作发展。二是培训骨干壮班子。在抓好村组干部和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同时,注重培训后备力量,三年来,共选派6名先进分子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新党员4人,公开推选了3人充实到村组班子。三是狠抓教育促提高。先后建起了支部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配齐了远程教育平台,定期召开支部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效解决了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村组一班人的战斗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二、因地制宜抓开发,发展增收产业

增收是扶贫的核心,抓增收必然要抓产业,发展产业必须从实际村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因人而异确定发展重点。XX村根据山多水广的资源特点,实行因地制宜抓开发,整体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一是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制定了系统、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山腰重点扶持发展用材林,在旱地和坡耕地重点扶持发展柑桔、梨等水果,在SS库区重点扶持发展渔业。二是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该村采取“统一规划、分批实施方式,通过政策倾斜、资金帮扶、农户联营,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业,整体推进规模产业基地建设。先后开发库区水面2080亩,发展美国班点叉尾鱼回等名优鱼网箱养268口,开发山地250多亩,发展布朗要、新世纪水晶梨等体质水果基地600多亩,大型拦网养鱼基地4个,牛、鼠年存拦量达1100多头(只),全村人平水果收入超过了300元。目前全村 90%的贫困户建立了增收产业,收入稳定。三是培育产业大户和典型,增强带动能力。该村先后扶持培育养鱼大户11户,扶持21户发展牛、羊养殖,60多户发展水果产业。移民贫困户谌彦章,通过驻村工作组帮扶,目前已发展拦网养鱼水面600亩,养鱼资产达62万元,年纯利达2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在库区有205户加入合作经营,建起了养鱼基地。

三、整合资源促合力,确保扶贫实效

县、镇、村级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要素,确保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一是确定扶贫机制。省财政厅、SS镇政府驻村工作队分别联联系了2—3个重点扶贫开发项目,村组干部和共产党员均与特困户实行“一帮一”结对扶贫,从而建立起多层面、立体式帮扶机制,落实了帮扶工作责任。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开展扶贫开发以来,省财政厅和县、镇、村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发展环境。目前全村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新修了小学教学楼,硬化村级公路4000多米,并成为全县第一个开通宽带网络的贫困村。三是借助外力谋发展。该村注重发展竹木资源丰富优势,实行优惠招商,借助外力促发展。通过驻村工作组的努力,由村上、村民和中国台湾投资商合伙建起了一家竹器加工厂,从益阳引资1200多万元,建起了高氯酸钠厂和结晶硅厂,村上还组织贫困劳力成立了一支建筑工程队,办起了农家乐。村级企业每年解决劳动100多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2万元。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7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xx区委、区府关于扶贫解困惠民行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徐家镇20xx年扶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以低收入贫困户为对象,以增收为核心,以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和劳务技能传授扶贫为重点,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逐步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贫困农民的致富能力。一年多来,我镇的扶贫解困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面就开展的主要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扶贫解困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大举措。做好贫困户的帮扶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是落实“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构建和-谐徐家”的具体行动。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并予以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进行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组织落实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全方位扎实抓好我镇的扶贫攻坚工作。

为了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实现20xx年扶贫解困的目标任务,镇上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徐家镇扶贫解困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安排部署、指导、督促和检查。正是因为有领导小组的科学安排,有全体干部的思想共识和积极参与,有相应的制度、职责和具体帮扶方案和措施作保障,才使我镇今年上半年的扶贫工作及时顺利开展,并初见成效。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责任

今年初,“镇扶贫解困领导小组”就及早制定了《徐家镇20xx年扶贫解困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一是明确了今年的目标任务,完成30户,83人的贫困户帮扶,使他们本年度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二是提出了扶贫解困工作的三大重点:加大扶贫经费的投入,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科技扶贫,产业化扶贫力度,确立贫困农民稳定的增收项目;加大劳务培训和技术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三是明确了相应的工作职责:要求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要关心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帮助他们树立脱贫信心,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帮其寻找致富门路。镇经济发展办具体负责对扶贫工作的规划、指导、督查、考核,及时收集扶贫信息,总结推广经验,镇民政、计生、畜牧等涉农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真心为民,为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便利。

三、措施得力,帮扶效果明显

扶贫对象的确定,扶贫方案的制定,扶贫措施的科学性、可行性为扶贫解困工作迈出第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除了通过开展扎实的工作,完成既定的帮扶目标任务,还必须做大量而细致的工作,还必须用心帮扶,真情付出,才能收到扶贫解困工作的实质性效果。

一年来,我镇扶贫解困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体机关干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共同打好了扶贫攻坚战。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8

从20xx年8月开始,民乐村在进行进农房重建工作同时,开展了“扶贫资金集中、股份经营”这种农村扶贫发展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工作。

项目力图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人力、资金、生产与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瓶颈,希望在当地政府和外来机构的支持下,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在尽快完成民房重建和村庄基础建设的同时,让项目点民众拥有并管理外来资金、组建经营管理团队,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在社会和市场的竞争中成长并获取自己的利益。

判断与假设

基于原有的农村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外来的机构都不太可能在一个村庄进行持续的时间、资金、人员的投入。村民要致富、村庄要发展靠的还是他们自己。在外来机构撤走之后,能留下来的成绩一般是项目产生的水、路等一些基础设施及相关硬件产出。而外来者最为关心的各种制度、条例、运作机制,很多是挂在墙上,留在报告里,跟村民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在执行中往往容易走样。在以往的很多数扶贫项目中,ngo、当地政府、项目村及村民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但项目村和村民一般只是作为信息、人员和场地的提供者而被动存在,ngo和政府的需求往往被摆在了第一位。

而市场改革中推行的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扶贫模式往往有以下几个限制:一、很多贫困村本身并没有发展规模产业的资源禀赋以及社会经济基础;二、村庄及村民很多现实而直接的诸如小额资金、村民就业需求容易被排除在外,对普通村民的意义不大;三、农民只是作为土地上的打工者,原有的主体性丧失,潜在利益受损;四、规模产业项目见效慢,风险高,与现存的小农户为主的经济社会制度结合难度大,农户的参与性受到限制;五、外来的项目经理人较难在本地扎根,经理人较多的选择与需求可能导致其追求短期效益。

农村生活的人群在生活方式、情感、行为选择等方面往往与有城市教育背景的农村工作者有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村民来说,外来者(政府、企业或者项目援助方)作为项目的主导者,资金的提供方,规则和权力的主要制定者,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认同在农村实际运行、并且已经为农户掌握的规则和秩序。出于工作的惯性和项目整体的考量,农户往往被要求按照外来者的方式来行事。但逻辑合理、在大城市被证明为有效的规则或方式有可能不符合村庄实际,不被农户认可,并且很难为村民掌握。如果非要农民执行这样的命令,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项目的效果也容易打折扣。

成效和社会影响

总体来看,民乐村项目目标基本达成,但经济项目的盈利则需要更多的时日。

民房重建方面,到20xx年9月份,共发放民房重建补助资金1018.61万元,其中政府资金850.8万元,基金会资金167.81万元。民乐村新建农房511户,1388人;加固6户,25人。到20xx年10月初,全村517户重建的新房全部建成,村民们陆续搬入了新居。

产业发展方面,合作社现有民富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普惠缘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分别生产食用菌、獭兔等产品。20xx年度,食用菌项目实际投入120万,生产菌包20万棒,完成销售收入25万元。獭兔项目一期投入100万元,其中合作社投入70万,外来经理人投入30万元。獭兔项目以生产獭兔种兔为目标,预计年生产兔种3万只,年销售收入300万元。另有肉兔试验项目实现销售收入4.5万元,已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产业项目提供了30个就业岗位。

社区建设方面,以村活动中心为平台,老人念佛、妇女跳舞、小学生夏令营以及刺绣培训、电影放映等活动拓展了项目内容、丰富了村民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对整体项目的认同水平,为经济项目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持。阳光社区中心项目的落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社工团队以及社会资金的进驻也将更好的促进民乐村的社会发展。

合作社作为组织和治理的平台,是民乐项目发展的主体。合作社在这两年经历了理事长辞职、会计人员改聘、经理人解聘诸多变动。理事长、财会人员也由原来的兼职改为专职,保证了合理的人力投入。原来村两委与合作社的紧张、相互推脱、指责的现象也由于理事长人员的调整得以改善。本地村民对合作社与产业项目的拥有感和认同感的逐步增加。合作社的例会,理事会、监事会、财务制度也得到了坚持和完善,会议的效率与决策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人员与制度的本土化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经验及建议

从民乐村的实践看,在农村推行项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与农户共同发展的决心和毅力

农村的扶贫和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农村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时间、人员上必须有足够的投入。

项目开展需了解项目原有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

需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行为方式、认知和态度。是非对错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中做具体的判断。在组织及人员的安排上,外来人员能有人与当地村民生活在一起,能真正在农村生活,了解、接受并认同当地人的生活、情感。教育和改造的任务和效果对农民和外来人员是相互的。

外来机构的权力需要平衡和制约

外来的支持往往不可持续,且本身具有较大的利益需求,可通过财务公开等制度约束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达到共同监督、协同发展的目的。需要花大力气通过支持本地团队正在实践中成长并担任主要责任。政府应创造条件支持青年人(创业青年村民、村官、大学生志愿者等)到农村工作。

经济项目的选择上要求稳、求实效,从小项目入手

不能太注重创新性,避免经济上大的亏损。项目需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项目的前期成效会影响项目参与的判断与选择,信心很重要。

农村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是必要的

需要充分发挥村民本身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订立工作目标后把工作都推给干部和村民。经济、组织工作往往镶嵌在农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网络之中。针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人心涣散的不利局面,有必要重建并发挥新型农民合作社的作用。合作社内部必须要有合适的激励机制。作为独立法人,要明确合作社与村两委的权责与界限。组织(合作社和村委会)财务与管理需公开、透明,并适当考量村民民主参与的组织、金钱、时间与情感成本。

农村发展需要国家与社会加强投入

在农村不一定都种地,种地不一定都挣钱。小农经济能低成本保证农产品。农村发展需要国家与社会加强投入,创新社会建设,以便促进农民就业、创业。需要提高农村在地组织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自我供给能力。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农民及其联合体分享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成果。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9

一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结合单位实际,动真情、扶真贫,扎实开展好扶贫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扶贫工作相关任务,下面我局我局在201x年的扶贫工作的相关情况写一篇扶贫工作总积范文: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为更好地完成扶贫工作任务,我局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对工作负总责,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具体分管抓落实,由综合股具体承办,确定了具体工作联系人员,明确了责任。

二、深入扶贫实地调研,制定工作措施

1月底,我局局长带领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局长及扶贫工作具体承办人员,深入扶贫点-木者村进行实地调查,对本村的自然、人口、就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与村“两委”成员进行了座谈,就本村的致贫原因、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群众致富增收、当前最迫切需要改变的问题进行了交流,达成了认真抓好扶贫工作的共识。通过调查了解,我局基本掌握了对本村帮扶的具体工作目标,并针对本村的实际情况,对人员分工、帮扶规划、帮扶措施、帮扶效果等作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也为12户贫困户送去了1200元慰问金。

三、落实帮扶措施,注重帮扶效果

1. 加强农民培训,实行智力和科技扶贫。对农民技术培训5期100人次。通过实施农民知识技能化工程,对在家农民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市场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培训,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通过劳动技能培训,有效地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切实增强自主脱贫的能力。

2. 引导、鼓励农民外出创业,实现异地脱贫。根据本村劳动力丰富的现实,大力引导农民外出创业。由乡提供劳务用工信息,目前,外出务工人员达250人。平均每年劳务收入达200万元,大批农民外出创业,大大缓解了本地扶贫压力。

3. 认真指导群众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并抓好生态建设,鼓励支持群众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扎实推进了本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4. 认真做好领导干部大接访和大下访工作,对来访群众做到热情接待,并给以他们满意的答复;经常深入到群众中调查了解群众需要解决办理的事情,能现场办理的就现场办理,不能现场办理的,向群众承诺办理时限,认真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结束,让群众满意。

四、存在问题

(一)由于单位人少事多,深入扶贫点实地调研的时间少,掌握情况不够多,扶贫工作力度不大,脱贫致富步伐较慢。

(二)由于单位缺乏资金,因此,给予的扶贫资金较少。

总结:一年来,我局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下一年的工作中克服种种困难,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努力抓好扶贫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10

20xx年,本人事局坚持以党中央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整合资源、集中帮扶”的原则,全面落实市委、对于市级机关单位定点扶贫帮困工作的要求,深入基层摸实情,结合实际定措施,真情帮扶促发展,扶贫帮困工作任务得到了圆满完成。

一、基本情况:我局20xx年定点帮扶村是××县××镇××村。该村共有6个社cc人,耕地xx亩。主要依托××河的水面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以网箱养鱼和稻田养鱼为主,兼以发展生猪、獭兔及家禽养殖和传统种植业。主要经济来源为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种、养殖业收入。经过我局近一年的定点帮扶,现已完成新修村党支部活动室1个,近30平方米;完成新建水窖3口,机井33眼,集中供水站1处,年新增蓄水近1000方,解决了近200人的饮用水困难;发展獭兔养殖15户,生猪养殖5户,蔬菜种植21户近300亩。实现对口帮扶户人均年增收500余元。

二、主要做法:在20xx年的定点帮扶工作中,我局结合××村的种、养业结构、经济状况和地理条件,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帮扶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明确责任,强化了定点帮扶工作人员的责任:出文明确了综合科为扶贫定点帮扶工作责任科室,主要负责扶贫定点帮扶工作的组织实施。××同志为扶贫定点帮扶工作联络员,具体负责帮扶工作相关情况的收集、上报等日常工作和 “一对一”结对帮扶具体措施的跟踪落实等工作责任。

(二)健全组织,强化定点帮扶工作的组织保障:成立了“××市××局扶贫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同志任副组长,综合科科长××同志、事业科科长××同志为成员,并落实了综合科××同志为具体承办人员。为定点帮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调查研究,科学确定了帮扶工作的目标任务:局长××、副局长××先后5次带领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到帮扶村和联系社区,逐户走访,座谈了解,摸清了帮扶村的种养殖业结构、经济状态等基本情况,做到了“四深入四了解四明白”。一是深入致富能手和贫困户家中,了解帮扶村经济发展现状、农民增收渠道、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等,明白该村今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二是深入党员、村干部家中,了解村“两委”班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白搞好村级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三是深入科技示范户、双文明户家中,了解文明村、文明户的创建情况,农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实用技术、法规法纪情况,明白帮扶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重点;四是深入有上访、矛盾纠纷的农户家中了解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白如何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四)措施落实,确保定点帮扶工作收到实效:结合帮扶村产业结构的特点,我局确定了以政策帮扶为主导,以基地建设为龙头,以项目覆盖为载体的帮扶思路,按照“一水二路三产业四民居五民主法制”的要求,通过建阵地、找项目、捐物资等多项措施,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出发,出实招,做实事,确保定点帮扶工作收到实效,让群众满意。

1、找项目。在今年的持续干旱中,××村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灾害的能力弱,近150人的饮用水靠人背、牛驮来解决,有近200亩的水稻减产,400亩旱地无收,直接经济损失近1.5万元。基础建设薄弱已成为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局长××同志,多次与市水利局、农机局、畜牧局等相关部门联系,反映该村实际情况和困难,分别争取到农田水利、獭兔

养殖项目2个,落实项目资金6万余元。完成新建水窖3口,机井33眼,集中供水站1处,年新增蓄水近1000方,解决了近200人的饮用水困难;修筑便民道一条,近1800米;发展獭兔养殖15户。

2、建阵地。针对该村多年无支部活动室,党员学习无场所,支部活动无阵地,基层组织建设差的实际,积极与××县教育局、××镇联系,利用建设村小学的有利时机,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无偿资金1万元,共筹资近2万元,新建村支部活动室1个,近30平方米,并赠送了一台29英寸的电视机,有效地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送技术。邀请××县畜牧局、××镇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村、社组织进行獭兔养殖、疾病防治等专项培训,送技术进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捐物资。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等五户残疾人赠送仔猪10头,为××等20名计生贫困户、老党员和孤寡老人赠送太空被20床。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帮助结对贫困户送子女上学,完成9年义务教育,局长××、副局长××等共资助××、××、××等3户贫困户的子女上学,共捐赠现金1000余元。

20xx年,我们在定点帮扶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距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创新体制机制,以农业产业化和扶贫开发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11

20xx年是市委、市政府实施新一轮帮扶工程的第四年。我地税局作为与**市**村结队的帮扶集团成员单位之一,从两地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以坚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素质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举措,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指导到位,达到了年度帮扶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帮扶成效。

一、主要成效

通过上半年的努力,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快了当地经济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加快了当地各项事业的建设步伐,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通过对村级组织的办公场所进行全面修建,丰富了帮扶内涵,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敦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主要工作

一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大了对帮扶工作的领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进一步明确街道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职能科室和具体人员,确定帮扶目标,完善帮扶机制,做到决心不变、热情不减、工作不松。同时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帮扶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表现,是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的应尽义务。

二是进一步突出帮扶重点,落实各项帮扶措施。针对当地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但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主导产品规模有限、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的现状,按照即定帮扶目标,重点抓好产业帮扶,发展当地茶业、板栗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同时大力推进素质帮扶。进一步加大对当地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直接增加劳务收入。并且及时落实承诺的帮扶资金,确保帮扶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防止出现因帮扶资金滞后导致帮扶项目停顿的情况发生。20xx年,街道共落实帮扶资金万元。同时对实施项目多次通过电话和实地走访进行了解和检查,确保了帮扶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络和交流。通过电话、实地考察等形式,街道和结对村干部群众经常进行联络和互访交流。街道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在区委、区政府等领导带领下,多次到结对村走访,了解情况,对扶贫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充分论证,共同研究探讨发展对策。结对村班子领导也多次来我街道进行考察,学习交流发展经验。同时两地积极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如今年年初,街道得知结对村有一在外打工的村民有计划外二胎孕育的事后,马上与该村民的暂住地政府取得联系,及时帮助树下村处理了此事。街道还积极宣传结对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用这种精神激励街道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再创古荡新辉煌的决心。同时也与结对村的党员干部多次进行思想上、意识上的交流和沟通,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12

20xx年是市委、市政府实施新一轮帮扶工程的第四年。我地税局作为与**市**村结队的帮扶集团成员单位之一,从两地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以坚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素质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举措,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指导到位,达到了年度帮扶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帮扶成效。

一、主要成效

通过上半年的努力,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快了当地经济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加快了当地各项事业的建设步伐,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通过对村级组织的办公场所进行全面修建,丰富了帮扶内涵,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敦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主要工作

一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大了对帮扶工作的领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进一步明确街道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职能科室和具体人员,确定帮扶目标,完善帮扶机制,做到决心不变、热情不减、工作不松。同时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帮扶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表现,是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的应尽义务。

二是进一步突出帮扶重点,落实各项帮扶措施。针对当地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但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主导产品规模有限、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的现状,按照即定帮扶目标,重点抓好产业帮扶,发展当地茶业、板栗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同时大力推进素质帮扶。进一步加大对当地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直接增加劳务收入。并且及时落实承诺的帮扶资金,确保帮扶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防止出现因帮扶资金滞后导致帮扶项目停顿的情况发生。20xx年,街道共落实帮扶资金万元。同时对实施项目多次通过电话和实地走访进行了解和检查,确保了帮扶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络和交流。通过电话、实地考察等形式,街道和结对村干部群众经常进行联络和互访交流。街道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在区委、区政府等领导带领下,多次到结对村走访,了解情况,对扶贫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充分论证,共同研究探讨发展对策。结对村班子领导也多次来我街道进行考察,学习交流发展经验。同时两地积极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如今年年初,街道得知结对村有一在外打工的村民有计划外二胎孕育的事后,马上与该村民的暂住地政府取得联系,及时帮助树下村处理了此事。街道还积极宣传结对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用这种精神激励街道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再创古荡新辉煌的决心。同时也与结对村的党员干部多次进行思想上、意识上的交流和沟通,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13

20xx年是市委、市政府实施新一轮帮扶工程的第四年。我地税局作为与**市**村结队的帮扶集团成员单位之一,从两地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以坚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素质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举措,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指导到位,达到了年度帮扶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帮扶成效。

一、主要成效

通过上半年的努力,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快了当地经济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加快了当地各项事业的建设步伐,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通过对村级组织的办公场所进行全面修建,丰富了帮扶内涵,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敦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主要工作

一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大了对帮扶工作的领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进一步明确街道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职能科室和具体人员,确定帮扶目标,完善帮扶机制,做到决心不变、热情不减、工作不松。同时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帮扶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表现,是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的应尽义务。

二是进一步突出帮扶重点,落实各项帮扶措施。针对当地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但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主导产品规模有限、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的现状,按照即定帮扶目标,重点抓好产业帮扶,发展当地茶业、板栗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同时大力推进素质帮扶。进一步加大对当地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直接增加劳务收入。并且及时落实承诺的帮扶资金,确保帮扶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防止出现因帮扶资金滞后导致帮扶项目停顿的情况发生。20xx年,街道共落实帮扶资金万元。同时对实施项目多次通过电话和实地走访进行了解和检查,确保了帮扶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络和交流。通过电话、实地考察等形式,街道和结对村干部群众经常进行联络和互访交流。街道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在区委、区政府等领导带领下,多次到结对村走访,了解情况,对扶贫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充分论证,共同研究探讨发展对策。结对村班子领导也多次来我街道进行考察,学习交流发展经验。同时两地积极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如今年年初,街道得知结对村有一在外打工的村民有计划外二胎孕育的事后,马上与该村民的暂住地政府取得联系,及时帮助树下村处理了此事。街道还积极宣传结对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用这种精神激励街道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再创古荡新辉煌的决心。同时也与结对村的党员干部多次进行思想上、意识上的交流和沟通,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14

从20xx年8月开始,民乐村在进行进农房重建工作同时,开展了“扶贫资金集中、股份经营”这种农村扶贫发展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工作。

项目力图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人力、资金、生产与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瓶颈,希望在当地政府和外来机构的支持下,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在尽快完成民房重建和村庄基础建设的同时,让项目点民众拥有并管理外来资金、组建经营管理团队,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在社会和市场的竞争中成长并获取自己的利益。

判断与假设

基于原有的农村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外来的机构都不太可能在一个村庄进行持续的时间、资金、人员的投入。村民要致富、村庄要发展靠的还是他们自己。在外来机构撤走之后,能留下来的成绩一般是项目产生的水、路等一些基础设施及相关硬件产出。而外来者最为关心的各种制度、条例、运作机制,很多是挂在墙上,留在报告里,跟村民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在执行中往往容易走样。在以往的很多数扶贫项目中,ngo、当地政府、项目村及村民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但项目村和村民一般只是作为信息、人员和场地的提供者而被动存在,ngo和政府的需求往往被摆在了第一位。

而市场改革中推行的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扶贫模式往往有以下几个限制:一、很多贫困村本身并没有发展规模产业的资源禀赋以及社会经济基础;二、村庄及村民很多现实而直接的诸如小额资金、村民就业需求容易被排除在外,对普通村民的意义不大;三、农民只是作为土地上的打工者,原有的主体性丧失,潜在利益受损;四、规模产业项目见效慢,风险高,与现存的小农户为主的经济社会制度结合难度大,农户的参与性受到限制;五、外来的项目经理人较难在本地扎根,经理人较多的选择与需求可能导致其追求短期效益。

农村生活的人群在生活方式、情感、行为选择等方面往往与有城市教育背景的农村工作者有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村民来说,外来者(政府、企业或者项目援助方)作为项目的主导者,资金的提供方,规则和权力的主要制定者,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认同在农村实际运行、并且已经为农户掌握的规则和秩序。出于工作的惯性和项目整体的考量,农户往往被要求按照外来者的方式来行事。但逻辑合理、在大城市被证明为有效的规则或方式有可能不符合村庄实际,不被农户认可,并且很难为村民掌握。如果非要农民执行这样的命令,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项目的效果也容易打折扣。

成效和社会影响

总体来看,民乐村项目目标基本达成,但经济项目的盈利则需要更多的时日。

民房重建方面,到20xx年9月份,共发放民房重建补助资金1018.61万元,其中政府资金850.8万元,基金会资金167.81万元。民乐村新建农房511户,1388人;加固6户,25人。到20xx年10月初,全村517户重建的新房全部建成,村民们陆续搬入了新居。

产业发展方面,合作社现有民富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普惠缘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分别生产食用菌、獭兔等产品。20xx年度,食用菌项目实际投入120万,生产菌包20万棒,完成销售收入25万元。獭兔项目一期投入100万元,其中合作社投入70万,外来经理人投入30万元。獭兔项目以生产獭兔种兔为目标,预计年生产兔种3万只,年销售收入300万元。另有肉兔试验项目实现销售收入4.5万元,已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产业项目提供了30个就业岗位。

社区建设方面,以村活动中心为平台,老人念佛、妇女跳舞、小学生夏令营以及刺绣培训、电影放映等活动拓展了项目内容、丰富了村民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对整体项目的认同水平,为经济项目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持。阳光社区中心项目的落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社工团队以及社会资金的进驻也将更好的促进民乐村的社会发展。

合作社作为组织和治理的平台,是民乐项目发展的主体。合作社在这两年经历了理事长辞职、会计人员改聘、经理人解聘诸多变动。理事长、财会人员也由原来的兼职改为专职,保证了合理的人力投入。原来村两委与合作社的紧张、相互推脱、指责的现象也由于理事长人员的调整得以改善。本地村民对合作社与产业项目的拥有感和认同感的逐步增加。合作社的例会,理事会、监事会、财务制度也得到了坚持和完善,会议的效率与决策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人员与制度的本土化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经验及建议

从民乐村的实践看,在农村推行项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与农户共同发展的决心和毅力

农村的扶贫和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农村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时间、人员上必须有足够的投入。

项目开展需了解项目原有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

需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行为方式、认知和态度。是非对错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中做具体的判断。在组织及人员的安排上,外来人员能有人与当地村民生活在一起,能真正在农村生活,了解、接受并认同当地人的生活、情感。教育和改造的任务和效果对农民和外来人员是相互的。

外来机构的权力需要平衡和制约

外来的支持往往不可持续,且本身具有较大的利益需求,可通过财务公开等制度约束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达到共同监督、协同发展的目的。需要花大力气通过支持本地团队正在实践中成长并担任主要责任。政府应创造条件支持青年人(创业青年村民、村官、大学生志愿者等)到农村工作。

经济项目的选择上要求稳、求实效,从小项目入手

不能太注重创新性,避免经济上大的亏损。项目需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项目的前期成效会影响项目参与的判断与选择,信心很重要。

农村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是必要的

需要充分发挥村民本身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订立工作目标后把工作都推给干部和村民。经济、组织工作往往镶嵌在农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网络之中。针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人心涣散的不利局面,有必要重建并发挥新型农民合作社的作用。合作社内部必须要有合适的激励机制。作为独立法人,要明确合作社与村两委的权责与界限。组织(合作社和村委会)财务与管理需公开、透明,并适当考量村民民主参与的组织、金钱、时间与情感成本。

农村发展需要国家与社会加强投入

在农村不一定都种地,种地不一定都挣钱。小农经济能低成本保证农产品。农村发展需要国家与社会加强投入,创新社会建设,以便促进农民就业、创业。需要提高农村在地组织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自我供给能力。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农民及其联合体分享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成果。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15

xx村是**镇贫困村之一,全村11个村民组,660户居民,总人口2550人,村民代表43人,党员53人,4个党小组,村两委班成员5人。本村由于属典型湾区沙土地域,是老淠河的行洪区。由于村庄密集,人口众多,农业经济发展单一,不仅贫困面大,而且贫困程度深。加之没有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经济匮乏。多数群众家庭生活比较困难,贫困人口123户,339人,低保户26户,五保户36户、其中扶贫帮扶低保户19户、扶贫帮扶一般贫困户77户。

20xx年10月份市纪委下派李昊同志来我村任第一书记,通过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情,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大会,首先,狠抓班子建设,谋划脱贫致富方案,寻找脱贫致富对策,决定根据中央和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关文件要求,以精神扶贫为指南,在“项目到村,措施到户”原则基础上,充分尊重广大贫困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做到“真扶贫”和“扶真贫”。结合xx村的具体实际,制定了三年扶贫规划,通过三年的扶贫工作实施,使xx村的贫困户生活水准有根本性的提高,实现全村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民文件素质有大幅度提高。

20xx年完成道路建设:六单路----王新财小店长0.86公里,总投资27万,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后有聚悦仙和明牛两家公司承包土地近400亩,种植蔬菜和葡萄,解决了200余人就业问题,群众年人均增收6000元。

20xx年,村两委经集体研究,决定在20xx年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先易后难,拟建设:

一、刘台至杨大庄排涝站、新修排洪渠1000米。

二、村内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30台,实施“亮化工程”1000米。

三、新修水泥路东淠河埂下南北向4000米。

扶持种植业、养殖业80户。其中养殖业:扶持家庭农场养鸡6户、养猪4户、养羊6户;蔬菜和优质小麦种植:64户。

xx村由于农业基础条件落后,自然条件恶劣,抗风险能力薄弱,农民“造血”能力有限,因此以李昊书记牵头成立了项目监督管理小组和项目科技攻关小组,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侧重农户发展生产和增产增收。需要有关部门在发展资金、农业贴息贷款、以工代赈、专项投资、社会投资等几个方面给予支持,合计需要资金 万元;另外需要通过送技术下乡、办培训班、技术人员定时下乡指导和服务等于形式,进行’科技扶贫”。做到培训跟着项目走,资金跟着培训走,以实现20xx年脱贫工作目标。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16

x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的工作要求,我工作小组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积极动员县x局、县x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包村联户工作,努力为x镇x村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现将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驻村联户包扶工作的组织领导,x局与x将包扶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周密筹划,扎实推进。成立了x村驻村联户扶贫包扶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x x

副组长:x x

x x

成 员:x x

x x

x x

x村驻村联户扶贫包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安排部署、组织协调全局包村联户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县 办公室,负责处理小组工作的日常事务。

二、认真细致,做好包村工作

(一)加强调度,做好包村工作。

建立健全包村联户工作调度机制,领导小组领导定期对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召开调度会议、听取部门汇报、深入基层走访等形式,认真研究,及时解决。

(二)深入基层,做好联户工作。

坚持把包村联户工作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千方百计帮助解决。本着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结合我工作小组工作特点,主动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三)驻村蹲点,做好帮扶工作。

为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我小组共安排两名技术骨干到x村驻村蹲点,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帮实促,努力做好村民的贴心人。按照精准帮扶工作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结合我工作小组的实际情况,从x局、x共抽调x 名帮扶人员,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

(四)真抓实干,为包扶村做实事。

x年以来,我工作组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x村x户x人和建档立卡工作。

今年以来x局已向x村发放村委会维修改造费用x元;添臵价值x元办公桌椅x套;过节期间,前往x村慰问贫困户并发放慰问品。现已将x村x组、x村x组 、x村x 、x村x组 纳入 规划当中,日后将结合 具体情况逐步实施。

机关工委今年已向x村发放干杂果建设费用x元;村容村貌政治费用x元;为x村发放科技读物、报刊x余份;慰问该村困难户并发放慰问品;在村内开展党务工作培训3次。

三、x年工作打算

x年,我局将立足本职,加大投入,真抓实干地开展好包村联户包扶扶贫工作,让所包扶村和所联系贫困户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一)要加大投入力度,搞好技术服务。

我局将坚持促农增收、富民优先,进一步加大包村联户的投入力度,强化先进技术扶持,跟踪帮扶贫困户的生产生活,以实际行动做好包村联户工作,深入推进包村联户工作有序开展。

(二)要注重实际成效,建立督查机制。

强化效能督查,落实考评制度,将督查考评结果作为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逐步构建“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督促、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17

20__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市、县委主要领导的讲话精神,切实做好镇村精准扶贫工作。

一、__“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

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分社逐户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并按照“规划到社、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户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有卡、有簿、有册、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

二、创“优”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

_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切实把村民组织起来,把致富能手培育起来,把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合理利用起来,__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群众带动起来,把医疗体系完善起来,把发展环境优化起来,把村社两级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着力推动贫困户的经济和产业健康发展起来。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抓好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攻坚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对接工作,强化各双联单位和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组织引导他们共同担负起扶贫攻坚任务,动员更多的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帮扶模式。同时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扶贫重点倾斜,激发群众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

三、加强领导

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我们队员在领导指导下,重点要求要把全村贫困人口核实好,在核实贫困人口工作中,要把民政部门的低保人口衔接起来,通过认_对比较,做好贫困农户的识别工作。

1、根据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认真按照贫困农户建档立卡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做好贫困农户的统计工作。

2、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和初选出本村贫困农户名单。并且通过村级公示初选贫困农户名单。

3、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明晰“一条路径”,即力量法。按照省委、市的要求,增强减贫脱贫的内生力量;创新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拉动力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支撑力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保障力量;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领导力量”的要求,以改革统揽、开发扶贫、拔掉穷根为总攻方向,以“五个机制撬动五个以“五个机制撬动五个力量”为总攻路线,以脱贫致富为总攻目标,以“往前冲”的精神、“敢探路”的勇气、“一起上”的格局、“认真抓”的劲头为总攻要求来贯彻落实省委、市、县的要求。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劳动力大量流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增加了贫困识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

二是产业扶贫投入不足。目前,村上没有形成优势新型产业,而传统种养殖产业劳动力需求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且缺少明确的奖补政策,依靠农户自身发展,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导致工作队为农户制定的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种养殖业的落实程度都相对较差。

三是上级资金投入不足。上级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满足贫困村扶持需求。尽管县上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仍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比如黄金村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全村仅有两条山沟,因径流量小且落差大,引水工程建设难度大,配套设施不完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交通路网结构不完善,通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

四是残障、慢病占比大。村共有五保户23户,残疾、智障丧失劳动能力64人,对这类人,只能通过低保、五保、残疾救助、社会救助等政府“兜底”政策帮助其维持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全村有46户贫困户中有长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五、意见建议

一是要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村“两委”班子是农村群众的主心骨,是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其抓落实、促发展能力如何,其自身的作风怎样,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村风、民风,直接关系到村上的经济发展。如果村级班子每名成员都能在工作作风、干事魄力、能力水平上“过得硬”,脱贫致富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二是要把政策和资金支持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上级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助推精准扶贫,用政策调动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财政、金融、扶贫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

三是要把项目带动作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支撑。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要加大对贫困村的项目争取力度,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18

20xx年是市委、市政府实施新一轮帮扶工程的第四年。我地税局作为与**市**村结队的帮扶集团成员单位之一,从两地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以坚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素质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举措,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指导到位,达到了年度帮扶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帮扶成效。

一、主要成效

通过上半年的努力,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快了当地经济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加快了当地各项事业的建设步伐,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通过对村级组织的办公场所进行全面修建,丰富了帮扶内涵,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敦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主要工作

一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大了对帮扶工作的领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进一步明确街道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职能科室和具体人员,确定帮扶目标,完善帮扶机制,做到决心不变、热情不减、工作不松。同时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帮扶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表现,是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的应尽义务。

二是进一步突出帮扶重点,落实各项帮扶措施。针对当地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但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主导产品规模有限、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的现状,按照即定帮扶目标,重点抓好产业帮扶,发展当地茶业、板栗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同时大力推进素质帮扶。进一步加大对当地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直接增加劳务收入。并且及时落实承诺的帮扶资金,确保帮扶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防止出现因帮扶资金滞后导致帮扶项目停顿的情况发生。20xx年,街道共落实帮扶资金万元。同时对实施项目多次通过电话和实地走访进行了解和检查,确保了帮扶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络和交流。通过电话、实地考察等形式,街道和结对村干部群众经常进行联络和互访交流。街道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在区委、区政府等领导带领下,多次到结对村走访,了解情况,对扶贫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充分论证,共同研究探讨发展对策。结对村班子领导也多次来我街道进行考察,学习交流发展经验。同时两地积极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如今年年初,街道得知结对村有一在外打工的村民有计划外二胎孕育的事后,马上与该村民的暂住地政府取得联系,及时帮助树下村处理了此事。街道还积极宣传结对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用这种精神激励街道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再创古荡新辉煌的决心。同时也与结对村的党员干部多次进行思想上、意识上的交流和沟通,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19

BB县SS镇XX村共辖7个村民小组,186户,714人,总面积11900亩,库区水面3200亩,是一个交通闭塞、资源贫乏的移民贫困村。20xx年来,该村抓住省财政厅定点帮扶机遇,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整合资源大做山水文章,整体推进了脱贫致富步伐。全村人平纯收入由1999年的568元增加到20xx年的2546元,村集体年收入由零增加到32万元。

一、整章建制强班子,夯实脱贫基础

省财政厅进驻该村开展建整扶贫后,针对村班子涣散,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注重加强队伍建设,村班子统筹协调、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维护稳定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健全制度树形象。建立和完善了村民代表大会、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多项制度,公开推选村民代表担任村级财务监督审计,村民每个季度给两委班子工作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和打分,对存在的问题责令责任人限期整改。阳光制度不仅提高了村干部威信,赢得了民心,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工作发展。二是培训骨干壮班子。在抓好村组干部和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同时,注重培训后备力量,三年来,共选派6名先进分子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新党员4人,公开推选了3人充实到村组班子。三是狠抓教育促提高。先后建起了支部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配齐了远程教育平台,定期召开支部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效解决了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村组一班人的战斗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二、因地制宜抓开发,发展增收产业

增收是扶贫的核心,抓增收必然要抓产业,发展产业必须从实际村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因人而异确定发展重点。XX村根据山多水广的资源特点,实行因地制宜抓开发,整体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一是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制定了系统、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山腰重点扶持发展用材林,在旱地和坡耕地重点扶持发展柑桔、梨等水果,在SS库区重点扶持发展渔业。二是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该村采取“统一规划、分批实施方式,通过政策倾斜、资金帮扶、农户联营,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业,整体推进规模产业基地建设。先后开发库区水面2080亩,发展美国班点叉尾鱼回等名优鱼网箱养268口,开发山地250多亩,发展布朗要、新世纪水晶梨等体质水果基地600多亩,大型拦网养鱼基地4个,牛、鼠年存拦量达1100多头(只),全村人平水果收入超过了300元。目前全村90%的贫困户建立了增收产业,收入稳定。三是培育产业大户和典型,增强带动能力。该村先后扶持培育养鱼大户11户,扶持21户发展牛、羊养殖,60多户发展水果产业。移民贫困户谌彦章,通过驻村工作组帮扶,目前已发展拦网养鱼水面600亩,养鱼资产达62万元,年纯利达2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在库区有205户加入合作经营,建起了养鱼基地。

三、整合资源促合力,确保扶贫实效

县、镇、村级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要素,确保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一是确定扶贫机制。省财政厅、SS镇政府驻村工作队分别联联系了2—3个重点扶贫开发项目,村组干部和共产党员均与特困户实行“一帮一”结对扶贫,从而建立起多层面、立体式帮扶机制,落实了帮扶工作责任。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开展扶贫开发以来,省财政厅和县、镇、村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发展环境。目前全村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新修了小学教学楼,硬化村级公路4000多米,并成为全县第一个开通宽带网络的贫困村。三是借助外力谋发展。该村注重发展竹木资源丰富优势,实行优惠招商,借助外力促发展。通过驻村工作组的努力,由村上、村民和中国台湾投资商合伙建起了一家竹器加工厂,从益阳引资1200多万元,建起了高氯酸钠厂和结晶硅厂,村上还组织贫困劳力成立了一支建筑工程队,办起了农家乐。村级企业每年解决劳动100多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2万元。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20

XX县XX镇XX村共辖7个村民小组,186户,714人,总面积11900亩,库区水面3200亩,是一个交通闭塞、资源贫乏的移民贫困村。20xx年来,该村抓住省财政厅定点帮扶机遇,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整合资源大做山水文章,整体推进了脱贫致富步伐。全村人平纯收入由20xx年的568元增加到20xx年的2546元,村集体年收入由零增加到32万元。

一、整章建制强班子,夯实脱贫基础

省财政厅进驻该村开展建整扶贫后,针对村班子涣散,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注重加强队伍建设,村班子统筹协调、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维护稳定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健全制度树形象。建立和完善了村民代表大会、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多项制度,公开推选村民代表担任村级财务监督审计,村民每个季度给两委班子工作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和打分,对存在的问题责令责任人限期整改。阳光制度不仅提高了村干部威信,赢得了民心,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工作发展。二是培训骨干壮班子。在抓好村组干部和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同时,注重培训后备力量,三年来,共选派6名先进分子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新党员4人,公开推选了3人充实到村组班子。三是狠抓教育促提高。先后建起了支部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配齐了远程教育平台,定期召开支部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效解决了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村组一班人的战斗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二、因地制宜抓开发,发展增收产业

增收是扶贫的核心,抓增收必然要抓产业,发展产业必须从实际村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因人而异确定发展重点。XX村根据山多水广的资源特点,实行因地制宜抓开发,整体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一是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制定了系统、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山腰重点扶持发展用材林,在旱地和坡耕地重点扶持发展柑桔、梨等水果,在SS库区重点扶持发展渔业。二是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该村采取“统一规划、分批实施方式,通过政策倾斜、资金帮扶、农户联营,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业,整体推进规模产业基地建设。先后开发库区水面2080亩,发展美国班点叉尾鱼回等名优鱼网箱养268口,开发山地250多亩,发展布朗要、新世纪水晶梨等体质水果基地600多亩,大型拦网养鱼基地4个,牛、鼠年存拦量达1100多头(只),全村人平水果收入超过了300元。目前全村90%的贫困户建立了增收产业,收入稳定。三是培育产业大户和典型,增强带动能力。该村先后扶持培育养鱼大户11户,扶持21户发展牛、羊养殖,60多户发展水果产业。移民贫困户谌彦章,通过驻村工作组帮扶,目前已发展拦网养鱼水面600亩,养鱼资产达62万元,年纯利达2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在库区有205户加入合作经营,建起了养鱼基地。

三、整合资源促合力,确保扶贫实效

县、镇、村级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要素,确保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一是确定扶贫机制。省财政厅、SS镇政府驻村工作队分别联联系了2—3个重点扶贫开发项目,村组干部和共产党员均与特困户实行“一帮一”结对扶贫,从而建立起多层面、立体式帮扶机制,落实了帮扶工作责任。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开展扶贫开发以来,省财政厅和县、镇、村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发展环境。目前全村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新修了小学教学楼,硬化村级公路4000多米,并成为全县第一个开通宽带网络的贫困村。三是借助外力谋发展。该村注重发展竹木资源丰富优势,实行优惠招商,借助外力促发展。通过驻村工作组的努力,由村上、村民和中国台湾投资商合伙建起了一家竹器加工厂,从益阳引资1200多万元,建起了高氯酸钠厂和结晶硅厂,村上还组织贫困劳力成立了一支建筑工程队,办起了农家乐。村级企业每年解决劳动100多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2万元。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21

20xx年是市委、市政府实施新一轮帮扶工程的第四年。我地税局作为与**市**村结队的帮扶集团成员单位之一,从两地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条主线,以坚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素质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举措,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指导到位,达到了年度帮扶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帮扶成效。

一、主要成效

通过上半年的努力,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快了当地经济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加快了当地各项事业的建设步伐,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通过对村级组织的办公场所进行全面修建,丰富了帮扶内涵,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敦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主要工作

一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大了对帮扶工作的领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进一步明确街道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职能科室和具体人员,确定帮扶目标,完善帮扶机制,做到决心不变、热情不减、工作不松。同时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帮扶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表现,是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的应尽义务。

二是进一步突出帮扶重点,落实各项帮扶措施。针对当地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但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主导产品规模有限、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的现状,按照即定帮扶目标,重点抓好产业帮扶,发展当地茶业、板栗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同时大力推进素质帮扶。进一步加大对当地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直接增加劳务收入。并且及时落实承诺的帮扶资金,确保帮扶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防止出现因帮扶资金滞后导致帮扶项目停顿的情况发生。20xx年,街道共落实帮扶资金万元。同时对实施项目多次通过电话和实地走访进行了解和检查,确保了帮扶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络和交流。通过电话、实地考察等形式,街道和结对村干部群众经常进行联络和互访交流。街道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在区委、区政府等领导带领下,多次到结对村走访,了解情况,对扶贫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充分论证,共同研究探讨发展对策。结对村班子领导也多次来我街道进行考察,学习交流发展经验。同时两地积极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如今年年初,街道得知结对村有一在外打工的村民有计划外二胎孕育的事后,马上与该村民的暂住地政府取得联系,及时帮助树下村处理了此事。街道还积极宣传结对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用这种精神激励街道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再创古荡新辉煌的决心。同时也与结对村的党员干部多次进行思想上、意识上的交流和沟通,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2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在残疾人。回良玉副总理说过:“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没有残疾人安居乐业的社会,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为了进一步做好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准确掌握全镇贫困残疾人状况,镇残联组织就我镇贫困残疾人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镇残疾人基本状况

我镇总人口18900人,各类残疾人276人,约占全镇总人口1.46%,其中城镇残疾人14人,农村残疾人262人。从劳动能力情况看,其中18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155人,占残疾人总数56%;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32人,占12%,他们主要靠父母、兄妹、亲友,或社会救济维持生活。从就业情况看,从业和个体就业(含农村有耕地的)的89人,占32%。从家庭情况看,全镇有61名残疾人处于贫困或贫困边缘状态,占残疾人总数的22%,贫困城镇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在3600元以下,农村在2160元以下的有44户。全镇特困残疾人基本都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正常人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级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我镇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残疾人受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较差、社会竞争力不强及抵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残疾人会因残因病致贫或者返贫,全镇残疾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仍很大,残疾人扶贫和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残疾人贫困原因分析

残疾人由于文化素质、经济水平和身体功能的限制,加之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使残疾人贫困面较大。

一是自身素质低。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祖祖辈辈靠务农生活。

二是劳动能力较差,由于受生理功能的影响,劳动形式单一,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粗糙的生产劳动。缺乏劳动技能,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

三是一户多残的现象普遍。例如:南鹿村残疾人朱军标和妻子吴水英均为残疾,奶奶年事已高,父母双亡,虽然其奶奶有土征养老安置保险,但年事已高,全家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这属于典型的一户多残家庭,其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救济和朱军标做村保洁员的收维持生计。调查显示,我镇一户多残家庭占残疾人家庭比例%,扶持难度大。

四是社会助残尚有差距。有关部门和公众助残意识有待加强,一些单位和部门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关心残疾人甚至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如不主动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不按国家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残疾人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三、扶贫解困的建议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给予特别扶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不仅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求,更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的xx大提出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需要。

1、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事业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没有残疾人温饱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全社会的脱贫,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大问题。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扶贫工作大盘子中,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残疾人以重点倾斜。要针对残疾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热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救助措施。

2、稳定残疾人就业。

就业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要多形式、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在推行集中就业、个体就业,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要重点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已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为保障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对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要依法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保障金主要用于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和个体经营、残疾人就业等。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在有产业带动的乡镇及村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引导残疾人学科学,学技术,稳定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脱贫。

3、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长期的保障。

二是要重视和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把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残疾人在规划范围内,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

三是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残疾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方便残疾人就近医疗康复。建议对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的额度再适当提高。

四是加大救助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特困残疾人的医疗康复进行补助,突发重病住院、重度精神病人长期住院治疗、子女就读大、中专学校给予助学结对等帮助。对因自然灾害受到损失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救助。

4、呼吁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献爱心,对特困残疾人进行扶助。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要大力加强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要从资金、技术和物资上给予资助,增强残疾人的“造血”功能,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打下基础。社会各界要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人人都伸出友爱之手,多渠道、全方位地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温暖送到残疾人的心田。

5、加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各村要充分利用场地、康复器械等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使广大残疾人及时得到康复治疗,恢复和补偿劳动能力。

残疾人扶贫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残疾人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不懈努力,有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我镇残疾人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23

一年来,根据部里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和部扶贫联络组胡司长的关心、支持、领导下,以及部内有关司局帮助和指导下。我积极投身到的扶贫工作中,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动真情,扶真贫,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和锻炼。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认真学习理论,为搞好扶贫工作打好基础

一是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在新世纪中央扶贫工作会上的讲话,深刻领会中央关于作好新世纪、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了搞好扶贫工作的信心和使命感。

二是尽快掌握和熟悉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和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等方面的方针、政策。由于工作上的关系,到扶贫以前,对上述方面的政策了解不透彻,为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在参加部里统一组织学习的基础上,我仔细阅读有关文件,将重要的内容抄录在记事本上,以备工作所需。

三是积极用党的廉正纪律要求和约束自己。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改进作风、拒腐防变”主题思想教育活动,认真学习省里统一编印必读教材,并做好学习笔记;积极收看汪洋湖、龙清秀等优秀干部的专题教育片和《厦门走私案》、《“赌”向深渊》、《责任的呼唤》等典型案例教育片。进一步端正了自己的思想,时刻牢记自己所担负的扶贫职责,在的工作、生活中注意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高拒腐防变的警惕性。

(二)深入调查研究,为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言献策

到伊始,在县委和县政府领导的分别陪同下,我利用了2周多时间对全县的25个乡镇进行了走访,全面听取了各乡镇的工作汇报,对县农业和农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据我在调研中了解的情况,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书面的汇报材料,提出了“打绿色牌、念山水经、唱特色戏、走产业路”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围绕这个思路要“走出去,上台阶,抓质量,增效益”,实施四大战略,即:外向型发展战略、区域化发展战略、绿色食品发展战略、品牌和龙头带动战略。这些意见得到了县里主要领导同志的肯定。

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一年来,我又有选择性地到38个村252户农民家中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分别撰写了《充分利用山地草场资源发展我县草食畜牧业生产的探索与实践》、《对当前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发展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的思考》、《对打工经济的调研与思考》《调优农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等五篇调研报告。此外我撰写的《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文章,分别被《老区建设》、《农业论坛》等杂志刊登,并被人民日报新闻信息中心收录到《学习贯彻xx大精神〈学习与实践〉》一书中。

(三)积极争取项目,为农业和农村设施添砖加瓦

一是带领县领导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隶属财政部)汇报,积极争取把我县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二是通过多方努力,农业部等九部委将我县的喜阳食品工业集团列为了国家级产业化示范龙头企业;三是千方百计争取我部和省农业厅在XX年项目的安排中,对我县给予适当倾斜,XX年农业部对支持的项目有: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500万元、生态家园富民项目188万元、白云山农场公路项目180万元、反季节蔬菜基地90万元、优良牧草草种扩繁基地64万元、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60万元、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项目40万元、植物病虫害测报站30万元(以上是中央财政资金,不包括省州财政配套资金),省农业厅的柑橘品改项目7万元,累计投入的中央无偿资金达到1200万元。另外,还争取部里和农业厅各方面的专项事业经费60多万元,以及价值20多万元的书籍和音像资料。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我部的节水旱作、德国的外援项目、乡镇农业综合示范场等项目。

(四)引进技术人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动力

一是搞好科技扶贫。针对我县已确立的蔬菜、柑橘、种草养畜等三个方面优势产业,我分别邀请中国农科院柑橘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农业厅经作局、湖南省园艺示范场等单位的柑橘、蔬菜专家到县里传授技术,帮助引进品种,分析产品销售的国内外市场。带领农口有关部门到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省果茶良种场参观考察,并引进适合气候条件的柑橘、桃、梨等水果的优良品种。还带领县畜牧局到内蒙古考察畜牧业生产;带领县农业局、喜阳集团到包头的华资股份实业公司考察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学习和借鉴该企业在调动各级农业部门的支持、发展定单农业具体做法;还带领县农业局到黑龙江考察蔬菜的出口市场。

二是抓好培训工作。抓住我县被农业部等三部委列为“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示范县”的契机,及时向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与分管农业的县领导一道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成立了领导小组,组织农业局、财政局、团县委等单位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培训场所、聘请培训师资、确定培训内容。在县中心班的开班仪式上讲了第一课。

三是创办示范基地。根据新世纪农业发展的需要,各级农业部门主要是通过创办样榜引导农民搞好结构调整的思路,组织县农业局、蔬菜办、扶贫开发办创办了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蔬菜设施栽培示范村、旱作节水农业示范村。目前示范园按照部里“三圃一园”的思路,建有收集50多份柑橘品种资源的资源保存圃、提供优质苗木的采穗圃和苗圃,占地20亩的新品种引进示范园,引进了25个水果新品种,其中柑橘类8个、油桃5个、梨4个、其他小水果9个;新建占地平米现代化连栋温室一座,主要用于展示蔬菜、花卉的新品种。蔬菜设施栽培示范村分别在大妥乡的踏梯村建成了50多亩大棚,昂洞乡的押马村建成了150亩的大棚。旱作节水农业示范村建在复兴镇的茶甫村,投资30万元,建成集雨节水窖180口,可供300多亩经济作物生产的发展,促进了该村的种植业结构调整。

(五)加强指导管理,为部援项目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作好项目规划。根据部里在扶贫会上确立的我县优先发展的几个支柱产业,在资源状况与开发潜力、产品市场需求及定位、产业技术基础、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制订出了柑橘、蔬菜、种草养畜等三个专题发展规划,并拿出了三个专题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目前,这三个专题发展规划已上报给我县扶贫联系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请他们把关。

二是加强项目管理。为了使部里有限的扶贫资金能够真正在当地的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确保资金不被挪作他用,经与州农业局商定,部里扶贫项目资金由州里代管,项目的资金管理上采取报帐制,州农业局根据项目进度分阶段拨付资金,县里报帐时必须有我的签字。为了保证项目实施的工程质量,我尽可能的抽出时间,到项目实施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及时与农业局和施工方交换意见。

三、收获和体会

(一)增强了党性,净化了心灵

是一个山区小县,全县28万多人中土家族和苗族的人口比例达到81%以上,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的素质不高,思想意识封闭。经过改革开发十多年的发展和国家对县经济长期的扶持,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地市的对口扶贫,县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到XX年底,全县除625元以下的1.82万原生贫困人口外,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全县100%行政村实现了通电、87.7%的村通了路、61%的村用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覆盖率达50%、通电话的村达到64.5%;每年国家和省对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以及其他扶贫累计达到7000多万元。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可能解决广大农民温饱问题,也惟有中国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利益。这些事实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光荣与伟大,更坚定我的理想和信念,感到自己肩上担子更重了。

在下乡中,看到的乡镇干部无论是工作条件还是生活条件实在是太差了,乡政府基本没有一座象样的办公楼,许多乡镇的各站所没有独立办公场所,都挤在政府的院子办公。从县城到各乡镇基本是砂石路,干部进城开会、办事全部是坐班车,而到村里工作则更难,有的边远村光来回要走上一天。大部分乡镇没有可以自主支配的财力,干部只能拿到“光身”工资(工龄、基本、职务、级别)。而其从事工作压力又非常大,许多矛盾都交织到乡镇。通过亲眼所见,真实地体验到基层干部的艰辛,我们党的事业的发展得益于这样一大批默默无闻的基层干部。和他们相比,我们在北京工作的环境、条件和待遇实在太好了,没有理由不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24

通过市扶贫办统筹安排,在市各驻村居委及社会各界鼎力帮助下,我镇坚持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政策,积极组织实施扶贫项目,在产业发展、安居工程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探索道路,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及发展建设摸索出了些许经验,现将一年来扶贫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利用国家建立贫困管理信息系统契机,建立贫困村、户档案。

抓住今年国家建立贫困村户信息管理系统机遇,对我镇贫困村、户进行从新摸排,通过三个月时间,调查了解情况,填写贫困村、户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镇、村两级公示,最终确定贫困村10个,低收入村7个,贫困户795户,并进行电脑录入,建立了信息采集系统,与国家系统接轨,实现信息动态管理。

二、与各驻村局委及相关单位协调,建立精准扶贫机制。

一是十个驻村局委在年初分别制订了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签订了年度扶贫驻村工作目标责任书,使驻村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年终考核有结果。二是对全镇795个贫困户全部明确到人,每一户都有对应的机关干部分包,对包户机关干部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措施责任,通过驻村帮扶,包户等措施,使贫困村、户尽快脱贫。

三、项目建设。

1、完成愚公迁户并村点72户项目申报、立项工作,协调镇相关部门推进工程进展,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

2、完成罗庄村迁户并村项目51套新型民居建设及罗庄村部建设项目,使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文化活动有便利场所。

3、完成铁山村镇区安置点26户新房建设工作,通过水电路等设施配套,该安置区居民便可入住新居。

4、建成镇区综合点扶贫搬迁楼两栋,共70户。目前主体建设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5、申报实施老区项目一个,对迎门村小区水、路及护堰进行改造,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该小区20余户居住安全。

6、申报实施上二里村到户增收项目一个,对上二里村73户贫困户进行烟叶种植基础投资补贴,争取扶贫资金27万余元,使这些贫困户有项目、有投资、能赚钱,为今后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7、在桃花洞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硬化生产道路2500米,为该村400余亩土地高效开发工作提供了交通条件,便利了四个居民组400与群众生产生活。

8、利用市整村推进资金50万元在西门村硬化生产生活道路2500米,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中,预计12月20日前可施工结束。

9、对五里桥村塘堰坝及配套建设进行设计、施工,目前该工程已通过验收。该项目投用后可为五里桥东坡一百余亩土地开发提供生产用水,保证旱涝保收,并为五里桥农家休闲场所提供了人文景观。

四、存在问题。

1、在产业扶贫方面缺乏主导产业,产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在多数村产业靠农户自己发展,零敲碎打,没有集体组织,没有统一技术服务和销售渠道,在项目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面临压级压价甚至产品滞销,很难发挥最大效益。

2、扶贫办人员配备较少,现在只有两人,且年龄较大,没有新生力量,只能局限性开展工作。扶贫工作关系全镇贫困村户的脱贫及发展,涉及社会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等诸多领域,工作面广,业务量大,目前紧靠一两个人只能局限于几个扶贫项目建设,建议镇扶贫工作能够与农业发展或是民政救助、村镇建设等合并,增加力量,提高效率,以取得更好效果。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25

BB县SS镇XX村共辖7个村民小组,186户,714人,总面积11900亩,库区水面3200亩,是一个交通闭塞、资源贫乏的移民贫困村。20xx年来,该村抓住省财政厅定点帮扶机遇,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整合资源大做山水文章,整体推进了脱贫致富步伐。全村人平纯收入由1999年的568元增加到20xx年的2546元,村集体年收入由零增加到32万元。

一、整章建制强班子,夯实脱贫基础

省财政厅进驻该村开展建整扶贫后,针对村班子涣散,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注重加强队伍建设,村班子统筹协调、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维护稳定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健全制度树形象。建立和完善了村民代表大会、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多项制度,公开推选村民代表担任村级财务监督审计,村民每个季度给两委班子工作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和打分,对存在的问题责令责任人限期整改。阳光制度不仅提高了村干部威信,赢得了民心,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工作发展。二是培训骨干壮班子。在抓好村组干部和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同时,注重培训后备力量,三年来,共选派6名先进分子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新党员4人,公开推选了3人充实到村组班子。三是狠抓教育促提高。先后建起了支部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配齐了远程教育平台,定期召开支部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效解决了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村组一班人的战斗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二、因地制宜抓开发,发展增收产业

增收是扶贫的核心,抓增收必然要抓产业,发展产业必须从实际村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因人而异确定发展重点。XX村根据山多水广的资源特点,实行因地制宜抓开发,整体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一是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制定了系统、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山腰重点扶持发展用材林,在旱地和坡耕地重点扶持发展柑桔、梨等水果,在SS库区重点扶持发展渔业。二是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该村采取“统一规划、分批实施方式,通过政策倾斜、资金帮扶、农户联营,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业,整体推进规模产业基地建设。先后开发库区水面2080亩,发展美国班点叉尾鱼回等名优鱼网箱养268口,开发山地250多亩,发展布朗要、新世纪水晶梨等体质水果基地600多亩,大型拦网养鱼基地4个,牛、鼠年存拦量达1100多头(只),全村人平水果收入超过了300元。目前全村 90%的贫困户建立了增收产业,收入稳定。三是培育产业大户和典型,增强带动能力。该村先后扶持培育养鱼大户11户,扶持21户发展牛、羊养殖,60多户发展水果产业。移民贫困户谌彦章,通过驻村工作组帮扶,目前已发展拦网养鱼水面600亩,养鱼资产达62万元,年纯利达2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在库区有205户加入合作经营,建起了养鱼基地。

三、整合资源促合力,确保扶贫实效

县、镇、村级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要素,确保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一是确定扶贫机制。省财政厅、SS镇政府驻村工作队分别联联系了2—3个重点扶贫开发项目,村组干部和共产党员均与特困户实行“一帮一”结对扶贫,从而建立起多层面、立体式帮扶机制,落实了帮扶工作责任。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开展扶贫开发以来,省财政厅和县、镇、村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发展环境。目前全村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新修了小学教学楼,硬化村级公路4000多米,并成为全县第一个开通宽带网络的贫困村。三是借助外力谋发展。该村注重发展竹木资源丰富优势,实行优惠招商,借助外力促发展。通过驻村工作组的努力,由村上、村民和中国台湾投资商合伙建起了一家竹器加工厂,从益阳引资1200多万元,建起了高氯酸钠厂和结晶硅厂,村上还组织贫困劳力成立了一支建筑工程队,办起了农家乐。村级企业每年解决劳动100多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2万元。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26

一、第一季度主要工作及成效

1、积极开展争资争项和招商引资工作。我办积极主动加强与上级扶贫部门的联系对接,包装、设计好扶贫和移民项目向省、市扶贫和移民办争取项目资金,并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队,制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已争取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资金1100万元。

2、认真做好贫困村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工作。我办按挂片联系乡镇的方式,对全县110个贫困村20xx年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进行了督促检查。对未开工的项目,要求其尽快开工;已开工的项目,要求其尽快完工;已完工的项目,要求其尽快完善好项目拨款资料,尽快拨款。通过督促检查,全面掌握了项目的实施和资金的使用情况,切实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和扶贫效率,促进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顺利推进。至目前,全县110个贫困村20xx年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完工率达95%。

3、如期完成《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xx-20xx年)》编制工作。通过县委、县政府的高位推动和各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我办科学、合理、全面、如期完成《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编制,为我县今后几年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规划现已上报至市扶贫和移民办、市发改委。

4、扎实做好移民搬迁工作。一是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在各乡(镇)、村的配合下,组织人员到深山区、库区及地质灾害区(隐患点)进行调查摸底,掌握需要移民搬迁群众的情况,同时加大移民搬迁宣传力度,引导移民自愿搬迁。尤其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引导其早日搬迁。二是积极争取移民搬迁指标。在对我县深山区、库区及地质灾害区(隐患点)的摸底调查,做好移民搬迁项目计划的基础上,我办已以县政府的名义向省扶贫和移民办打报告,要求安排20xx年移民搬迁指标3000人(省扶贫和移民办领导表示在安排指标时会予以倾斜),早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确保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5、扎实推进库区移民工作。一是顺利完成后扶人口动态管理。按照市里的统一安排,于2月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人口核减工作,对全县20xx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数进行了重新核定,其中核定到人直补人口2916人,核定到村组人口1373人,合计4289人。二是及时足额发放了每年每人600元的库区移民直补资金。三是按时完成了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申报。

6、创新举措开展“三送”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对20xx年“三送”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办继续挂点麻州镇齐心村和下堡村,为了做好两村的“三送”工作,我办在做好走访联系和帮扶服务工作的同时,还印制了1000多份《县扶贫办“三送”工作征求意见函》发放到2个村的农户手中,告知20xx年所办实事情况,收集对20xx年工作的意见、建议及群众诉求,得到群众的充分肯定,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库区移民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生产生活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导致现在库区移民信访量不断增加,信访压力加大。

2.虽然我县的扶贫资金数量较大(和周边县市相比),20xx年达5000多万元,但由于贫困度较深,所以现有的扶贫资金仍然无法满足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产业发展需求。为了更好的做好我县扶贫开发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扶贫资金力度。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27

从20xx年8月开始,民乐村在进行进农房重建工作同时,开展了“扶贫资金集中、股份经营”这种农村扶贫发展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工作。

项目力图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人力、资金、生产与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瓶颈,希望在当地政府和外来机构的支持下,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在尽快完成民房重建和村庄基础建设的同时,让项目点民众拥有并管理外来资金、组建经营管理团队,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在社会和市场的竞争中成长并获取自己的利益。

判断与假设

基于原有的农村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外来的机构都不太可能在一个村庄进行持续的时间、资金、人员的投入。村民要致富、村庄要发展靠的还是他们自己。在外来机构撤走之后,能留下来的成绩一般是项目产生的水、路等一些基础设施及相关硬件产出。而外来者最为关心的各种制度、条例、运作机制,很多是挂在墙上,留在报告里,跟村民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在执行中往往容易走样。在以往的很多数扶贫项目中,ngo、当地政府、项目村及村民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但项目村和村民一般只是作为信息、人员和场地的提供者而被动存在,ngo和政府的需求往往被摆在了第一位。

而市场改革中推行的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扶贫模式往往有以下几个限制:一、很多贫困村本身并没有发展规模产业的资源禀赋以及社会经济基础;二、村庄及村民很多现实而直接的诸如小额资金、村民就业需求容易被排除在外,对普通村民的意义不大;三、农民只是作为土地上的打工者,原有的主体性丧失,潜在利益受损;四、规模产业项目见效慢,风险高,与现存的小农户为主的经济社会制度结合难度大,农户的参与性受到限制;五、外来的项目经理人较难在本地扎根,经理人较多的选择与需求可能导致其追求短期效益。

农村生活的人群在生活方式、情感、行为选择等方面往往与有城市教育背景的农村工作者有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村民来说,外来者(政府、企业或者项目援助方)作为项目的主导者,资金的提供方,规则和权力的主要制定者,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认同在农村实际运行、并且已经为农户掌握的规则和秩序。出于工作的惯性和项目整体的考量,农户往往被要求按照外来者的方式来行事。但逻辑合理、在大城市被证明为有效的规则或方式有可能不符合村庄实际,不被农户认可,并且很难为村民掌握。如果非要农民执行这样的命令,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项目的效果也容易打折扣。

成效和社会影响

总体来看,民乐村项目目标基本达成,但经济项目的盈利则需要更多的时日。

民房重建方面,到201x年9月份,共发放民房重建补助资金1018.61万元,其中政府资金850.8万元,基金会资金167.81万元。民乐村新建农房511户,1388人;加固6户,25人。到 20xx年10月初,全村517户重建的新房全部建成,村民们陆续搬入了新居。

产业发展方面,合作社现有民富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普惠缘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分别生产食用菌、獭兔等产品。20xx年度,食用菌项目实际投入120万,生产菌包20万棒,完成销售收入25万元。獭兔项目一期投入100万元,其中合作社投入70万,外来经理人投入30万元。獭兔项目以生产獭兔种兔为目标,预计年生产兔种3万只,年销售收入300万元。另有肉兔试验项目实现销售收入4.5万元,已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产业项目提供了30个就业岗位。

社区建设方面,以村活动中心为平台,老人念佛、妇女跳舞、小学生夏令营以及刺绣培训、电影放映等活动拓展了项目内容、丰富了村民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对整体项目的认同水平,为经济项目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持。阳光社区中心项目的落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社工团队以及社会资金的进驻也将更好的促进民乐村的社会发展。

合作社作为组织和治理的平台,是民乐项目发展的主体。合作社在这两年经历了理事长辞职、会计人员改聘、经理人解聘诸多变动。理事长、财会人员也由原来的兼职改为专职,保证了合理的人力投入。原来村两委与合作社的紧张、相互推脱、指责的现象也由于理事长人员的调整得以改善。本地村民对合作社与产业项目的拥有感和认同感的逐步增加。合作社的例会,理事会、监事会、财务制度也得到了坚持和完善,会议的效率与决策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人员与制度的本土化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经验及建议

从民乐村的实践看,在农村推行项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与农户共同发展的决心和毅力

农村的扶贫和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农村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时间、人员上必须有足够的投入。

项目开展需了解项目原有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

需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行为方式、认知和态度。是非对错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中做具体的判断。在组织及人员的安排上,外来人员最好能有人与当地村民生活在一起,能真正在农村生活,了解、接受并认同当地人的生活、情感。教育和改造的任务和效果对农民和外来人员是相互的。

外来机构的权力需要平衡和制约

外来的支持往往不可持续,且本身具有较大的利益需求,可通过财务公开等制度约束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达到共同监督、协同发展的目的。需要花大力气通过支持本地团队正在实践中成长并担任主要责任。政府应创造条件支持青年人(创业青年村民、村官、大学生志愿者等)到农村工作。

经济项目的选择上要求稳、求实效,最好从小项目入手

不能太注重创新性,避免经济上大的亏损。项目需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项目的前期成效会影响项目参与的判断与选择,信心很重要。

农村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是必要的

需要充分发挥村民本身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订立工作目标后把工作都推给干部和村民。经济、组织工作往往镶嵌在农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网络之中。针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人心涣散的不利局面,有必要重建并发挥新型农民合作社的作用。合作社内部必须要有合适的激励机制。作为独立法人,要明确合作社与村两委的权责与界限。组织(合作社和村委会)财务与管理需公开、透明,并适当考量村民民主参与的组织、金钱、时间与情感成本。

农村发展需要国家与社会加强投入

在农村不一定都种地,种地不一定都挣钱。小农经济能低成本保证农产品。农村发展需要国家与社会加强投入,创新社会建设,以便促进农民就业、创业。需要提高农村在地组织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自我供给能力。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农民及其联合体分享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成果。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28

从20xx年8月开始,民乐村在进行进农房重建工作同时,开展了“扶贫资金集中、股份经营”这种农村扶贫发展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工作。

项目力图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人力、资金、生产与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瓶颈,希望在当地政府和外来机构的支持下,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在尽快完成民房重建和村庄基础建设的同时,让项目点民众拥有并管理外来资金、组建经营管理团队,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在社会和市场的竞争中成长并获取自己的利益。

判断与假设

基于原有的农村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外来的机构都不太可能在一个村庄进行持续的时间、资金、人员的投入。村民要致富、村庄要发展靠的还是他们自己。在外来机构撤走之后,能留下来的成绩一般是项目产生的水、路等一些基础设施及相关硬件产出。而外来者最为关心的各种制度、条例、运作机制,很多是挂在墙上,留在报告里,跟村民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在执行中往往容易走样。在以往的很多数扶贫项目中,ngo、当地政府、项目村及村民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但项目村和村民一般只是作为信息、人员和场地的提供者而被动存在,ngo和政府的需求往往被摆在了第一位。

而市场改革中推行的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扶贫模式往往有以下几个限制:一、很多贫困村本身并没有发展规模产业的资源禀赋以及社会经济基础;二、村庄及村民很多现实而直接的诸如小额资金、村民就业需求容易被排除在外,对普通村民的意义不大;三、农民只是作为土地上的打工者,原有的主体性丧失,潜在利益受损;四、规模产业项目见效慢,风险高,与现存的小农户为主的经济社会制度结合难度大,农户的参与性受到限制;五、外来的项目经理人较难在本地扎根,经理人较多的选择与需求可能导致其追求短期效益。

农村生活的人群在生活方式、情感、行为选择等方面往往与有城市教育背景的农村工作者有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村民来说,外来者(政府、企业或者项目援助方)作为项目的主导者,资金的提供方,规则和权力的主要制定者,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认同在农村实际运行、并且已经为农户掌握的规则和秩序。出于工作的惯性和项目整体的考量,农户往往被要求按照外来者的方式来行事。但逻辑合理、在大城市被证明为有效的规则或方式有可能不符合村庄实际,不被农户认可,并且很难为村民掌握。如果非要农民执行这样的命令,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项目的效果也容易打折扣。

成效和社会影响

总体来看,民乐村项目目标基本达成,但经济项目的盈利则需要更多的时日。

民房重建方面,到20xx年9月份,共发放民房重建补助资金1018.61万元,其中政府资金850.8万元,基金会资金167.81万元。民乐村新建农房511户,1388人;加固6户,25人。到 20xx年10月初,全村517户重建的新房全部建成,村民们陆续搬入了新居。

产业发展方面,合作社现有民富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普惠缘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分别生产食用菌、獭兔等产品。20xx年度,食用菌项目实际投入120万,生产菌包20万棒,完成销售收入25万元。獭兔项目一期投入100万元,其中合作社投入70万,外来经理人投入30万元。獭兔项目以生产獭兔种兔为目标,预计年生产兔种3万只,年销售收入300万元。另有肉兔试验项目实现销售收入4.5万元,已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产业项目提供了30个就业岗位。

社区建设方面,以村活动中心为平台,老人念佛、妇女跳舞、小学生夏令营以及刺绣培训、电影放映等活动拓展了项目内容、丰富了村民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对整体项目的认同水平,为经济项目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持。阳光社区中心项目的落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社工团队以及社会资金的进驻也将更好的促进民乐村的社会发展。

合作社作为组织和治理的平台,是民乐项目发展的主体。合作社在这两年经历了理事长辞职、会计人员改聘、经理人解聘诸多变动。理事长、财会人员也由原来的兼职改为专职,保证了合理的人力投入。原来村两委与合作社的紧张、相互推脱、指责的现象也由于理事长人员的调整得以改善。本地村民对合作社与产业项目的拥有感和认同感的逐步增加。合作社的例会,理事会、监事会、财务制度也得到了坚持和完善,会议的效率与决策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人员与制度的本土化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经验及建议

从民乐村的实践看,在农村推行项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与农户共同发展的决心和毅力

农村的扶贫和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农村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时间、人员上必须有足够的投入。

项目开展需了解项目原有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

需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行为方式、认知和态度。是非对错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中做具体的判断。在组织及人员的安排上,外来人员能有人与当地村民生活在一起,能真正在农村生活,了解、接受并认同当地人的生活、情感。教育和改造的任务和效果对农民和外来人员是相互的。

外来机构的权力需要平衡和制约

外来的支持往往不可持续,且本身具有较大的利益需求,可通过财务公开等制度约束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达到共同监督、协同发展的目的。需要花大力气通过支持本地团队正在实践中成长并担任主要责任。政府应创造条件支持青年人(创业青年村民、村官、大学生志愿者等)到农村工作。

经济项目的选择上要求稳、求实效,从小项目入手

不能太注重创新性,避免经济上大的亏损。项目需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项目的前期成效会影响项目参与的判断与选择,信心很重要。

农村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是必要的

需要充分发挥村民本身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订立工作目标后把工作都推给干部和村民。经济、组织工作往往镶嵌在农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网络之中。针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人心涣散的不利局面,有必要重建并发挥新型农民合作社的作用。合作社内部必须要有合适的激励机制。作为独立法人,要明确合作社与村两委的权责与界限。组织(合作社和村委会)财务与管理需公开、透明,并适当考量村民民主参与的组织、金钱、时间与情感成本。

农村发展需要国家与社会加强投入

在农村不一定都种地,种地不一定都挣钱。小农经济能低成本保证农产品。农村发展需要国家与社会加强投入,创新社会建设,以便促进农民就业、创业。需要提高农村在地组织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自我供给能力。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农民及其联合体分享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成果。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29

根据市委、市政府决战20_,市住建局党组把_村脱贫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局党组一行多次深入_村走村入户,听取乡、村、精准户的意见,科学制定脱贫工作计划,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注重长、短增收结合,强化村里配套设施建设,圆满完成上半年精准扶贫任务,具体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村情况:

_村位于己略北端,距乡人民政府驻地12公里。全村区域面积7710亩,其中山林面积4543.62亩。退耕还林面积204.55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07户,共427人,劳动力211人,其中党员24人,均系少数民族(苗族)人口。常年耕地面积220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85.7吨。20_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3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1元,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劳务输出、林木等。全村低保户17户55人;经过再次精准识别后,全村现有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239人(20_年底脱贫减少2户12人,六户7人五保户不再列入精准建党立卡序列,外嫁下户减少1人,死亡一户2人,服刑收监1人;新增1人);参加合作医疗84户,参合率78%;村办黄金茶协会组织1个,参加农合组织73户,集体经济收入0元。

二、工作措施及效果:

(一)高度重视,领导有力。

1、市政府副市长石阳清先后两次到村走访精准户,了解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要求,听取乡、村、驻村工作组精准扶贫思路,提出精准扶贫四点意见,明确精准扶贫要做到四个结合,做实事,真脱贫。

2、住建局党组研究成立以局长田利民为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理学、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周健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二级局属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每月听取扶贫工作进展汇报,举全局之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科学有序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二)精准识别,措施明确。

按照市委、市政府_村20_年脱贫工作任务,住建局党组先后四次组织干部入村到户进行摸底,制订了《吉首市己略乡_村20_年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工作计划》,完成对全村51户239人的识别工作,并根据国家精准扶贫六个到户的新要求,对所有建档立卡户制定了种植、养殖、劳务输出等扶贫具体措施。组织全局42名党员干部与_村精准户结对子,要求结对干部每月联系结对户一次以上,每季走访一次结对户,帮结对户解决发展问题一个,有效地促进精准户发展生产稳定脱贫。目前,已组织党员干部入村开展帮扶活动二次,帮扶发展生产资金1.8万元。

(三)內引外联,科学推进。

根据整村推进脱贫计划,市住建局党组加强项目对接工作,先后与省民宗局、州铁通公司、人社局、移民局、扶贫办等多家单位联系,筹集资金70余万元助推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通村宽带网络工程,实现网络微商信息共享;完成村移动通讯基站征地协调工作,预计下半年可建成移动基站实现手机稳定通讯;上半年组织精准户参加油茶、苗绣、建筑技能等劳动技能培训三次培训40多人,提升精准户科学生产增收技术,助推劳动输出产业壮大发展。据6月底统计,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84人,其中精准户有90人,在外省就业有32人;引进葛四腊味、浏阳晟瑞科技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生产发展产业。投入资金30万元(先期预付油茶苗木款6.5万元,另外23.5万元年底验收合格后付款),完成新开发油茶300亩,低改油茶200木,新开发黄金茶30亩等百亩产业园基地建设。组织36户精准户与葛四腊味公司签订金融扶贫四方协议,实现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50亩有机稻田栽培示范项目、村口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幸福之家等项目已完成实施方案,资金以筹集到位,下半年组织有序进行。

(四)稳定队伍,助推脱贫。

如何发挥基层党支部在全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和领导作用,尤其是合并村的基础党组织建设稳定工作,工作组始终坚持“抓党建是的成绩”的原则,协助村党支部做好“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驻村第一支部书记上一次党课,强化村党支部为民务实清廉和党员先锋带头的模范作用。统一了_村各组党员团结一致精准扶贫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制定了建设项目,开发产业、帮扶措施方案,为工作组进驻村内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及时调整补充两名村委班子,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突出全村各项事业发展“主心骨”作用,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三、下步工作计划:

通过半年的精准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上级和精准贫困户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也暴露政策宣传发动工作滞后,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没有消除;个别党员带头发展作用不明显,发展经济后劲不够等问题。工作组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加大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宣传力度,凝聚全村党员群众力量,聚焦发展经济大局,创新发展思路,科学推进扶贫项目,确保完成脱贫任务。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经济发展能人,培训生产技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扩大发展经济渠道,增强村集体和群众增收发展能力。

(三)加强项目资金衔接,稳步推进项目落实,确保实现_村“特色产业结构调整,村集体经济突破,贫困群众稳定增长脱贫,村风文明、村貌改变”的精准脱贫目标。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篇30

乡扶贫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取得成效

1、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我乡贫困人口为5407人(含去年低保人数984人)。根据各村人均纯收入和区域位置,将19个村分为四类,其中一类村包括中罗洪、官树下、梓木溪、下罗洪、芭蕉山、上罗洪共6个村,共有农村人口12344人,按19.8%测算贫困人口为 2442 人;二类村包括光华、孟公、塘湾、采莲共4个村,共有农村人口3685人,按照22.5%测算贫困人口为830人;三类村包括新回、白莲、石莲、巴油共4个村,共有农村人口4716人,按23.1%测算贫困人口为1091人;四类村包括江塘、龙州、洞塘、严胜、幸福共5个村,共有农村人口4170人,按25%测算贫困人口为1044人。各村召开了党员组长会议,评选了评议小组,由评议小组进行评议选出建档立卡对象,并全部公示拍照,群众没有异议。现等待上级正式表格再填表录入电脑。

2、塘湾村扶贫建整工作。在扶贫工作组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完成了村道硬化1.3公里,水渠硬化500米,河坝加固3座,新修2座,新建村部120平方米,完成了农电网改造,新修便民桥一座。

二、采取措施

(一)组织领导到位

班子专题研究了扶贫工作3次,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全面部署扶贫工作。

(二)经费到位

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民心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大,乡安排村工作经费,1000人以下的400元,1000人到1500人的600元,1500人到20xx人的800元,20xx人以上的1000元,用于开展该项工作必需的培训会议、调查摸底、填表等方面的支出。乡财政适当安排建档立卡汇总、信息录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工作经费7000元,驻村干部缴纳风险押金200元。

(三)强化了人员培训。

乡对村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培训,切实让工作人员全面、准确掌握相关政策原则、指标要求、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严格督查指导。

按照“省抽查、市监督、县核实、乡审查”的原则,加强对建档立卡工作的督查指导。乡将组织专门督导组,不定期深入到各村组,对各村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将督查结果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