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喜爱的班主任事迹材料(精选8篇)
小周,女,汉族,1972年10月生,湖北省监利人,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中文11901班班主任。
当听说要整理“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事迹材料时,小周老师的第一句话是:我没有什么事迹,做的只是本职工作而已。小周老师长期以来担任外国文学方向相关课程,包括《外国文学》、《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希腊神话研究》等,一直以来广受学生好评。小周老师的座右铭是:把每一次走进教室都当成初登讲台,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新课。因此不管从教多少年,不管这门课讲过多少次,每一次上课之前,周老师都要认真备课,每节课的课件每次都进行调整、再充实,备课时,她的书桌上总是堆满了厚厚一摞要讲的作品、各类研究文献,而上课时一根粉笔、一支幻灯笔就已足矣。站在讲台上的周老师总是面带微笑、侃侃而谈、举重若轻,总能把外国文学史上那些厚重的、让人望而却步的世界名著浓缩成一个个简短、精炼而且生动的小故事,并且引导学生们一起去挖掘其中深藏的意蕴与艺术美。周老师说文学即人学,所以作为一名外国文学老师,就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人,而是应该身兼数职,首先要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这是最基本的技能,这样才能让学生走进文学;其次还要是一个教育家,既教授知识,又要能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道德、关注人生,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老师的最高境界还要成为创造奇迹的魔术师,因为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就是另一种人生,讲授一本书,就是让学生走进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领略不一样的人生,让学生自己探寻这个世界的奥秘。周老师的课堂让很多不爱读外国文学的学生喜欢上了外国文学,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生们都叫她为“月亮女神”,一届一届地传下来。周老师对此自嘲说,我大概是最不像女神的女神。很多学生毕业多年后,还经常发信息给她,说依然记得周老师在课堂上的神采飞扬、妙语连珠。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写下自己的毕业感言:“小周老师,是您将我带进了外国文学的世界,我才得以领略到如此多的丰富多彩以及震憾心灵的画面……您也传递出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许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我的价值观念。”
作为一名班主任,小周老师说自己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与经验,无非就是多花点时间多花点精力罢了。学生一年级时候,她经常跑去西校区,出现在学生早自习、晚自习的教室以及学生的寝室;疫情期间,她经常通过QQ、微信以及电话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家隔离期间的网课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况;学生回到校园后,周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谈心,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她说,对每一个学生心里有底,心里才能踏实。在班上学生眼里,周老师既是严格要求的班主任,她天天督促学生们要自律、要充实,做一个生活健康、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她经常会到上课教室外面偷偷查看学生们的上课情况,对迟到、旷课的学生她也可以板起脸来教训。同时她也像一个关心孩子的妈妈,学生生病,她到医院探望、嘘寒问暖;学生有困难,她也尽力去帮忙、解囊相助;学生情绪低落时,她和她们促膝谈心,迷茫时,她请来学习的榜样来班上讲座、为学生指点迷津。但她更是同学们口中亲切的“霜霜姐”,这个和妈妈一般年纪的“姐姐”经常和学生们在班级群里聊得火热,聊明星、聊美食、聊运动、聊“二次元”、甚至聊游戏,似乎完全没有代沟。只是学生们不知道,其实小周老师在没当班主任的时候,很宅很OUT,但为了更好地走近学生,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她背后做了不少功课,她去网上了解年轻人的喜好,学习学生们常用的网络语言,努力去缩小了和学生的距离。小周老师乐观开朗,她最大的希望是,通过和学生们更多的交流、交往,用这份开朗乐观去感染班上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能充满阳光。
小丰,女,1979年6月出生,汉族,硕士学历,副教授,中共党员,现任城市建设学院城乡规划系副主任。作为一名专任教师,从教18年来始终不忘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无论是课堂教学、课后辅导,还是实习实践、毕业设计指导,她都倾注自己的`全部精力,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工作以来,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和校级教研项目1项,横向项目3项,发表期刊论文10余篇,参编国家级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部。曾荣获第一届“任大龙奖教金”,4次获得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城市规划原理》教案获得长江大学优秀教案,长江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指导2名学生获得长江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3名学生获得长江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曾多次获长江大学优秀女教工,长江大学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历年所带班级全部被评为长江大学城建学院魅力班级。
小丰老师常说:“阳光心态,寓教于乐,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带来快乐、带来温暖,这是我的教育理念。”正是这种阳光自信、快乐陪伴的方式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城建学子,更成为丰老师的魅力所在。
心中有光,为人师表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丰老师是一名老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把立德树人作为一生的事业去追求和践行。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几乎每天都和学生在一起。在她的眼里从来没有所谓的“优等生”与“差生”,只有“先进”和“后进”两种。她善于接纳学生的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用信仰的力量影响学生。几年前,有一名来自新疆维吾尔族学生转专业到丰老师的班上。该生一开始非常不适应,很难融入班级,并且,专业课的学习也感到困难重重。因此,该生一度情绪非常低落。这时丰老师及时出现了,她和学生面对面聊天,促膝长谈,打开学生的心扉。同时,安排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和她结对子进行“一对一”学习互助。在班级元旦晚会中,她提前动员,鼓励这名维吾尔族学生通过表演节目的方式展示自己。晚会上,一支优美的新疆民族舞蹈震撼全场,也让班上其他同学更加了解了这为维吾尔族女孩。慢慢的,她变得自信起来,主动和同学们交朋友。对色彩和建筑的天分也让她对专业课也越来越有兴趣,并全身心的扎在专业教室绘图。在一次服务湖北地方乡村振兴的乡村规划社会实践志愿者招募中,她主动报名,成为唯一一名少数民族志愿者,全程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她更加了解了党的为民情怀、惠民政策,并坚定了入党动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毕业前,她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的这种积极蜕变和进取精神、志愿精神、感恩意识也让丰老师感到由衷的自豪!
心中有爱,陪伴学生
丰老师是一个心中装满爱又充满阳光的人,这种爱的温馨和阳光的温暖也让她的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
一天晚上,一位学生肚子疼痛难忍,室友着急给她打电话,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她立刻开车来到学校,把学生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安顿好学生后回家已是凌晨三点。稍作休息后,一大早又来到医院,陪着生病学生做相关检查,令学生感动不已。
还有一名大四学生,学习很刻苦,经常在专业教室画图到很晚,但是由于对空间的感知能力较差,绘图作业总是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丰老师和他沟通过后,他觉得自己辛苦的劳动成果没有受到老师的认可,很是沮丧。这个小小的情绪丰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次课后,丰老师坐在他旁边,一方面肯定他做的好的地方,另一方面拿着案例对比需要改进的地方,仔细教导每一个空间该如何组织,细微之处难以理解时老师亲自拿起笔在他的电脑上示范。这种爱的教育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点,也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工作中,她就是这样陪伴学生成长成才,扎实工作,勇于奉献,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蓬勃向上的正能量,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
心中有梦,潜心科研
一名有魅力的老师就应该有渊博的知识,面对日新月异的高等教育现状,在教学中积极吸取学科前沿知识,借助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善自身授课环节,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丰老师主持校级教研项目《学科大类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主持和参与院级教改项目多项。主讲课程《城市建设史与规划史》被列为长江大学第五批在线开放课程(MOOC/SPOC)立项建设项目和20__年“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
城乡规划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教师注重科学研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丰老师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同时坚持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工作,做到研教结合,提升教学效果。丰老师主持了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基于荆州大遗址保护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研究》,主持了纵向科研项目《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医疗卫生设施规划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并参编国家级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图集(中)》,同时丰老师还参与了远安县花林寺镇金家湾小区规划设计、江陵县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等横向课题10余项。
教育之源,学生为本。丰老师秉承这一教学目的快乐相伴、自信前行。她赞美学生,欣赏学生,激励学生;她关注学生发展,塑造健全人格;她善意的对待学生,塑造学生阳光心态,积极前行。
小徐,女,1981年8月生,曾担任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管理学院专职辅导员,管理学院党总支学工二支部书记。现任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管理学院党总支教工二支部书记。
入选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访问学者,成绩优秀;参加教育部第十期高校辅导员国内交流,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挂职,获评“优秀”。曾荣获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重庆市“优秀辅导员”、重庆市“五一巾帼标兵”,多次荣获学校“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和“学生最喜爱教师”等荣誉称号。
华龙网9月10日17时10分讯(王蕊 王小洪)她不懈努力地做学生心灵的领航者,梦想的助力者。她既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她与千余名学生仍然保持联系,经常会在学生困惑彷徨时推心置腹、鼎力相助,用自己的青春来照亮学生前行的路,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遇难题找“巧姐”,她是学生的“救火队长”
“巧姐、巧姐,我面试的简历您帮我看看!”
“巧姐、巧姐,我要填报专升本志愿了,麻烦您指导一下!”
“巧姐、巧姐,我身份证丢怎么办啊?……”
在学校里,学生都亲切地称她为“巧姐”,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会想到找巧姐帮忙。她总给人一种诚恳、朴实、亲切的印象,她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难题。
20__年,她带头为因家中失火一贫如洗的学生捐款,并为其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学院救助金跑上跑下;20__年,她践行“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将被骗入传销组织的学生成功救出;20__年,作为学校首批入驻合川校区的教师,小徐与学生同吃同住,陪学生军训,一起上自习课;20__年,她连夜护送在体育锻炼中意外骨折的学生,并24小时陪伴;20__年,挺着“大肚子”的小徐陪学生一起训练,勇夺“红五月歌咏比赛”冠军;20__年、20__年、20__年、20__年……爱的故事不断在巧姐和学生之间发生,对每一个学生的倾心呵护,将师生紧密连接起来,巧姐已成为学生心中最喜爱的知心姐姐了。
“巧姐”的做法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同样,她的学生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了她。在她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个个“学霸寝室”,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其中在一个党员示范寝室里,有1个国家奖学金、2个国家励志奖学金、3个班委。她所带的班级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的占75%,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100%。
此外,她所带的班级曾多次获得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市级文明寝室等荣誉。她的学生在第六届“用友杯”全国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中荣获川渝地区一等奖和二等奖,第五届和第八届重庆市会计技能大赛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国数学建模大赛重庆赛区获二等奖、二等奖等。
筑梦教育匠心,助力千名学子追寻诗与远方
她在公司曾担任总经助理,曾经招聘面试过很多新进员工。但她心中有个梦,希望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于是,她放弃安逸的工作,决定辞职考研。在她不懈的努力下,她终于成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辅导员并考上重庆大学的研究生。
她一直在追寻自己的梦,她希望学生也要不忘初心,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她深刻地知道,对于学生要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于是,从学生入校的那一刻起,让学生为自己亲手设计一张毕业后的名片。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学生一起“私人订制”职业生涯规划。为了帮助孩子们就业创业,她“重操旧业”,展开“情景模拟面试”,从求职者和招聘者的双重角度,传授成长经验,激励学生奋斗,带学生走出迷茫。
她鼓励学生参加重庆市创业孵化基地的大学生KAB创业;利用寒暑假做兼职,获得社会实践鉴定书;组织学生到校财务处、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参观实习。邀请专家为毕业生做就业指导讲座,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做经验交流会,邀请企业到校做专场招聘会……,种种举措,小徐都不遗余力。在她的眼里,“孩子们能圆自己的梦,正是她当老师的初衷。”
在她的指导下,学生参加职场挑战赛中荣获市级奖项,入选市级和校级的创业项目已结题,并获得营业执照。在她的鼓励下,她的学生百余名考上了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在学生实习期间,她走访了渝中区地税局、会计师事务所、重庆农商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移动、电信等几十家企事业单位,看望百余名学生。不管雨打风吹,她都一直陪伴在学生身旁,和学生一起砥砺前行。
我能为学生做点什么?
如何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全员育人?
如何利用“互联网+”将优质课程、MOOC、微课、讲座、电子书等免费地分享给学生?
怎样利用“互联网+”更好地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能够唤起大学生的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如何利用“互联网+”融合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让学生在网络上不仅能看到“我和我的班级”的成长轨迹,还能感受别的班级和同学的共同成长?
…………
巧姐大胆创新工作模式,以“互联网+”为载体,自主研发了“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和手机APP,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全员育人。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四维联动”模式,让学生体验O2O模式(线上线下)创业。在“互联网+”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特色活动开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篇,主持和主研市级、校级科研教改课题9项,出版教材3部,参与校级精品课程2门。
十年辅导员生涯,她用灿烂的青春坚守在岗位,用“心”、日日创“新”、时时践“行”,用爱谱写出了一段美好的青春篇章。
小田,男,1979年12月出生,汉族,博士,副教授,动物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阿伯丁大学访问学者。
教之有道效先哲,师者无私启后昆。走上工作岗位十多年来,他手捧一颗赤诚爱心,憧憬完美教育梦想。他不仅用严谨科学思维、辩证观点影响学生;还用言行举止、人格魅力感化学生。他坚守在三尺讲台,表述的不仅是科学知识,还有师生间情感与内心的共鸣。他以真诚和微笑,给学生创造一种愉悦和谐、健康舒适,自由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明灯。凭着对事业的强烈职责感和矢志不渝的信念,他把愿望和抱负都倾注在热爱的事业上,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厅局级项目和教研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及以上学术论文20余篇(SCI9篇),出版专著1本,获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他就是动物科学学院的小田老师,“春风化雨,丰润幼苗”是小田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真实写照,“奠基生命,浸润心田”是他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
教书育人,丹心热血沃新花
教师的奉献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小田老师始终秉持“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在当前行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综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课前,他针对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今动物医学教育匹配度不够的现状,将实践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教案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对动物医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分析、解决日常生活出现的有关问题,增强了学生实践效果。课堂上用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发掘表层现象背后的深层蕴含;用敏捷的分析判断力,观察学生的学习问题,揭示其发展潜能。课后,他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和记录,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使教学经验得以升华和提炼。他积极探索与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对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形成切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
小田老师一直鼓励学生积极查阅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文献或是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设置环节鼓励同学之间分享学习成果。这样的安排让课堂变得更加具有学术气息,班级的自主学习氛围日益浓厚。他一直强调多学科交融的重要性,劝勉正处于人生积累阶段的学生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多学科知识,才能在将来的事业中游刃有余;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才能有所作为。
良师益友,俯首甘为孺子牛
“心态决定状态,观念影响行为,目标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老师是教育力量的组织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会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一句温暖的话,里面包含着无穷的力量。小田老师深知这一角色在学生求学生涯中的重要性。他用耐心、信心、细心、爱心、真情感染学生并对其教导。他和学生进行角色的互换,不进行居高临下的说教,以心换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平等民主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态,和学生进行真诚的心与心的交流,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在与学生沟通时,他相信通过自己的真诚和努力,善意终究会融化冷漠。他不会忽视每一位学生对善恶的分辨能力,相信天真无邪的学生们保留着对善恶最公平的标尺,相信对学生所有的付出最终都会得到温柔的反弹。他更相信不放弃的力量,课堂上嘻嘻哈哈的学生,将来有可能成长为在科研上有着伟大成就的科学家,在科学的舞台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经常说真正的关心是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需要,告诉学生我时刻在关心着你,不论是成功或者是失败,我始终都是你坚强的后盾。我会始终都站在你身边陪伴着你,不离不弃。愿在这个象牙塔里面的你,抬头能看到月亮一直在陪伴着。要想无心很容易,在乎才需要勇气,让我们一起说句温暖的话,做个温暖的人。
韦编三绝,万般芳菲筹一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高校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其科研能力与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息息相关。小田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潜心学术研究。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他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关系,以育人为核心,找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他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培养科研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永恒的首要职能和根本任务,所以他在教学过程中深化理论认知,启发科研思维,拓展研究领域,确定研究课题。他深知做好科研才能够更准确的把握所讲授学科的研究前沿,促进强化创新意识,提升科学思维,不仅让学生获取知识,而且让学生掌握科研方法,培养创新性人才。他认为科研创新是系统而持久的工作,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坐冷板凳,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以中长期目标为导向,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前提,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科研工作,小田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扎根实验室。经常加班到深夜。废寝忘食。在科研工作中他注重个人自我提升,他发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保持创新能力,因此他积极申请出国进修深造。在英国阿伯丁大学访问期间,他保持好奇心,敢于挑战难题,圆满完成了科研任务。在学术道路上,他一步一个脚印,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申请并获批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并实施了转化。
研究生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小田老师注重学术方法指导和科研精神的培养。他重视培养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形成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此他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带领研究生开拓视野,汲取前沿的理念发展动态、了解最新的学术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树立学术榜样,营造动物医学文化氛围,引导研究生热爱专业,强调学习与实际结合,与国际前沿接轨,主动接受国际上的新理论新技术,发挥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是小田老师以满腔热忱教书育人,以真心真情关爱学生,以执着追求探索科研真相的真实写照。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小田老师仍然在教育之路上不断开拓、不断进取,他愿意以爱心播种,以智慧耕耘,继续培育更多祖国的春蕾。
小玉是大泉东校的一名普通的教师。小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2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平凡的事业,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在大泉东校的发展历程中竖起了一面旗帜,小玉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多次得到上级政府的各种奖励,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与好评。
一、锤炼思想、提高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小玉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在十几年的工作中,小玉一贯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时刻持续高度一致,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平时小玉注意学习党的各项时事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并运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我的工作实践。在三尺讲台上,小玉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教学大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无论在任何岗位,小玉都以高度的职责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业务精湛、投身课改
作为一名教师,小玉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我,在教学上小玉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是喜欢上小玉的课,小玉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信念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
小玉勤于学习,精于业务,乐于奉献。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因为她明白:这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小玉的工作作风就是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是脚踏实地、尽心尽责,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每一项工作都是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小玉把自我的教学经验与学校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促使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使她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她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个岗位,并愿为此奋斗一生。
小秦老师,性别男,1985年出生,甘肃省张掖市人,中共党员,20__年6月毕业于重庆大学岩石力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河西学院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教研室主任,曾获20__年甘肃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发表学术论文12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指导河西学院大学生科技立项5项,主要讲授《理论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课程。
第一,秦老师作为我们《理论力学》、《工程地质》、《土力学》、《土力学》、《水文地质》五门课的授课老师,对待繁琐的教学工作,没有怨言,一心一意为同学们着想,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对于课程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秦老师都会反复给我们强调并要求我们做好笔记和标注;而对于难度较大的计算题,秦老师则会仔细地给我们推导,若我们仍有不明白的地方,秦老师还会耐心地给我们多次推导以及讲解所涉及到的计算公式和易错点。通过秦老师上课内容的合理安排和认真教学的态度,我们在课堂上都能够有很多的收获。这样的秦老师,用他的课堂魅力吸引我们走进知识的大门,愿意且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所以,在他的课上,教室前几排基本没有空座位,如果你去迟了,就只能无奈地坐到后面。秦老师还经常让我们通过做例题的方式来掌握重要知识点,采取劝导的方式督促同学们阅读书籍,多做习题,多交流。对于学生的问题,不分难易,秦老师都耐心、细致地解答,而且用科学的、专业的、综合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推导,使解答充实有趣。在《土力学》和《工程地质》实验课上,几乎每个周末都给我们教导实验,因为实验难度较大,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所得数据经常有误,秦老师便不辞辛劳地在教学时间外安排我们补做实验并亲自辅导。对于野外实践,秦老师不顾炎热的天气,不顾休息地来回奔波于学校与实践地之间,带着我们一一识别各类地质构造。秦老师兢兢业业的教学作风,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影响着我们每一位同学。
第二,秦老师在我们求学的道路上给予了殷切的关怀,待我们如朋友一般,不会轻视成绩差的同学,了解同学们的想法,提供一些学习建议和生活建议,引导我们走出困惑;同时督促我们要自立自强,诚实守信,带人宽厚,做事严谨。另,秦老师经常对同学们进行品行教育,督促我们做人要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为人正直;在学习上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待人要宽厚,做事要有责任心;在生活上要勤劳节俭,生活俭朴。
第三,秦老师一直刻苦专研提高专业水平,先后发表多篇论文,指导河西学院大学生科技立项5项,承担我们的实践指导和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实习、毕业设计工作。每次从选题、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直到定稿的完成,他都做到仔细过问,悉心指导,让每位同学都能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使设计得以顺利完成。同时,对于同学们的实习和实践指导工作同样认真负责,让同学们在实习、实践中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改正不足,使我们在同一个问题上不会再次犯错误。正是因为秦老师对实践队伍的认真负责,他在20__年获得了甘肃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教师指导称号。此外,秦老师时常带领我们参与到他的研究性实验中,带着我们到地质构造复杂的现场观摩采样,为我们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及反思自己所学的机会。
总之,秦老师如同春日里的暖阳一般,温暖着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内心。
阿提,现年39岁,1991年9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初中一级教师。该同志参加工作二十二载,始终坚持以教师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工作上顾全大局、勇挑重担, 为了教好每一位学生,无愧于“教师”这一伟大的称号,她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力争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业务上兢兢业业,不断追求。教育教学成绩一向显著,她十分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担任多年班主任她,以学生为本,敬业修德,无私奉献,不仅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衷心爱戴,更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家长信任的优秀教师,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一、跟紧班级学生,当好小“主任”,带好班集体。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是学校里最艰辛的工作岗位。主任虽小,责任却大。岗位虽苦,苦中有乐。班主任老师担负着全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安全等诸多方面的管理教育工作,肩负着家长们的殷切期望,也寄托着孩子们的美好愿望。
初级中学阶段,是学生们发育未全,思想不定的时期,也是他们容易偏离人生方向的时期。他们这一时期的学习生活、思想教育等重任都落在我们老师身上,班主任更是责任重大。作为班主任即是他们的教师,也是他们的父母,什么都得管,包括吃喝啦撒,还得形影不离。我在奎溪中学工作15年,当了8年班主任,其中的酸甜苦辣,几尽偿遍。从清早进校一直到晚上学生就寝,一天十几个小时我都和学生在一起。因为我知道只有跟紧学生,才能随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去年上期,正值我儿子高考,看到别人去照顾自己的孩子,我作为孩子的妈妈多么想请假去照顾他,但是我不能,因为我带的是毕业班,他们也即将参加中考,我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的孩子,影响几十个孩子,我只能在心里对儿子说一声:“对不起”。
其实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学生爱学习,听教育。但我们必须知道,你只有亲近学生,象父母一样对待他们,象兄弟姐妹一样真心相处,以平等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才能贴近你,敬重你,信服你。记得阿依巴格乡中学带班主任的时候,该班是由三个学期四个班主任换成的初中二年级班,他们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更是调皮倒蛋,违反校纪班规,严重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我并没有因为这部分学生成绩差,不守纪律而另眼相看,相反,在他们身上,我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通过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后,对他们对症下药,分别教育,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我所带的班基本上期期被评为先进班级。第二次,双语骨干培训回来县第一中学任教初中双语数学课,20xx年双语班当班主任是,学校双语四个班,给我分配46名学生内有乡下小学普通班毕业的21名学生,汉语能力低,数学等汉语授课听不懂,学校双语班内最差的一个班,“怎么管理这个班能搞好的成绩,我的娃娃也是初中上学,我怎么想的,就我班的学生家长希望好成绩,他们相信我呀”,我心里越想越听,我通过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后, 经常利用中午、晚餐后休息时间,和他们谈心,给他们补课,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个别进步慢的采取师生共同监督,紧跟不放,直到他们走上正轨。龚雨金老师经常笑我的:只要有学生违纪,你就来了“劲”。虽然是一句笑话,也说明我们班主任工作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放松的。20xx年他们初中毕业一个学期,我班里学校最好的一个班,其他班的学生都想我班里调入,中考时全县成绩最好的一个班,在11年中考中这个班的及格率达到了100%。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我所带的班学校被评为先进班级。
二、 用爱心温暖每一位学生
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的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阿提坎木老师认为爱学生就应该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爱心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她班有个女生,学习成绩科科都差。她父母离异,跟父亲一起生活,她父亲由于开饭店,很少抽时间照顾她。武老师利用假期给她义务补课,中午还留她在家吃饭。她们之间就像母女,无话不说。这个学生对她说:“我要是您的女儿多好啊!我的学习一定会很好的”。 听着孩子这些肺腑之言,武老师很激动,因为她知道这些学生像爱他们的妈妈一样的爱她。这让她深刻感受即使付出的再多,也是值得的,因为情感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为了带好毕业班,她拒绝当家教,却用休息时间给自己班的学生义务补课。就是这个女生董某,阿提坎木老师除了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她,还在假期里把她带到家里补习功课,一补就是一天,并且留她一起吃饭,这才有了上文这一幕。补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女孩的成绩达到了及格,而且其他科目也有了很大进步,她不仅学习进步了,而且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成为班里一名班干部,协助老师管理班级,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阿提坎木老师因此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阿提坎木老师对做后进生的工作更有爱心和耐心,用情感打动学生。她在论文《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这样总结:后进生需要的是老师更多的爱。相对来说,后进生在学习过程听到的大都是批评,甚至是讽刺挖苦。后进生对老师的教育常持回避和抵触情绪。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冷眼看待,而要努力去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以他们自身的优点,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教师就要利用课余时间去接近他们,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树立与困难作斗争的信心、恒心。一旦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就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她班的刘某某上课除了自己不学习还影响其他人,平时说话常带脏字,对老师也不尊重,打架骂人也是常有的事,
做操不认真,在学生中就是一个小霸王。武老师先从他抓起,她了解到刘某某是父母离异,跟着父亲过,而他父亲长年在外,对他的关爱也很少。阿提坎木老师常从生活上关心他,一有时间就和他谈心,为了约束他,还让他当了体委,从那以后这个学生有了很大进步。武老师在她的另一篇论文《尊重学生,才能使教育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中这样认识: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要尊重学生,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否能建立起真挚的感情与正常的尊师爱生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如果师生之间亲密融洽,关系正常,教师能较好地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与指导,学生的进步自然就快。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他们最怕老师当众训斥他们,他们觉得,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不管你说得多对多好,他也不会接受,有的还会故意和你做对,影响教学。武老师觉得解决问题最好的时机应该是课下。跟学生讲话我们不应有居高临下的态度,不能用伤学生自尊心的语言,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所以有人说:“一分严格之水,要加九分感情之蜜,才能变成甘露。”只有像武老师这样用这种含有九分感情之蜜的甘露去滋润“幼苗”,“病苗”,他们才能茁壮成长,成为对国家有用之人。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说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你就愿意找你的好朋友诉说,而他对你的劝解你最容易接受。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你的教学取得好的效果。为了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武老师课间十分钟常常和学生们坐在一起聊天,批改作业和试卷时,常常写一些鼓励学生的话:你这次作业做得很好,要再接再厉;你是个聪明的男孩,理解能力很强,你的学习一定很棒等等,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可以增进老师和学生的感情。到了初四,学生的学习很紧张,没有时间和他们交流,她就给全班每个学生买了一个笔记本,针对不同的学生写上不同的祝福。这个本就成了师生沟通的桥梁,他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就写在里面,武老师会亲自收这个本,看完后再亲自送到学生们的手里。每天都有几个学生交上来,她也每天给他们写回话。就是这个小小的本,在她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心桥,使她和同学们的感情更深了,也使她的教育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有一次在教师节那天,一个学生送给武老师一个笔架,她回到办公室里拿了一个新的笔记本转送给这个学生,并在本的第一页上写道:谢谢你送我的礼物,但是老师最希望看到你的好成绩。这个学生回家对他的母亲说:“妈妈我没想到我们班主任会送我一个笔记本,还写着希望我能取得好成绩,我一定努力学习。”接下来的多次考试中他都取得年级第三名的好成绩。他母亲高兴地说:“这孩子的变化真大,竟然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这都是武老师的功劳呀!”
这么个小小的笔记本,竟起了这么大的作用。这件事使她深受启发,为什么总是节日学生送老师贺卡,老师不能送他们呢?在元旦,她就给班里每个学生买了一张贺卡,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写上祝福语和对他们的希望。当她把贺卡送给学生时,看到了一张张笑脸,听到了一声声谢谢,她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有个女生特别爱生气,任课教师也说:“你们班的李某可是批评不得。”武老师也找她谈过话,收效不大。在她的贺卡里写到,微笑会使你更美丽。后来她变得开朗爱笑了,也能接受老师的教育了。她把学生不易接受的批评,写到贺卡里,变成了对他们的祝福和希望,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平等公证的对待每个学生。师生之间建立起真挚的感情与正常的尊师爱生的关系,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师生间关系亲密融洽,和他们交朋友,教师能及时地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与指导,学生的进步自然就快,我们的教育教学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小陈,女,1986年11月出生,汉族,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湿地生态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教学方面,承担《生态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多样性及保护》、《高级生态学》、《湿地生态学》等多门专业课程,发表教研论文4篇,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4项;在科研方面,围绕红树林和麋鹿生境开展物质循环及食物链研究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1项和长江青年基金1项,已发表SCI论文10篇,参与译作1部,入选长江大学第二批“长江人才计划”菁英人才;在育人方面,担任生技31802班的班主任,在课堂内外都十分关心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规划,是学生的益友良师。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小陈老师教学态度严谨,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小陈老师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在工作学习中,她不断探索教育方法,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相应的科普视频,不断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科学的魅力和最新动向,调动学生潜在的个人兴趣和能力,注重训练学生个性发展和开拓性思维。在教学工作中,计划性、规范性、创新性强,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她开创了慕课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随时随地从线上慕课学习课程知识,再通过线下的课堂讲授与讨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得到学院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教学工作中,小陈老师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用心的做好每一件小事,耐心处理学生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心呵护学生的心灵。同时,她还经常在课下与学生交流,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建议与要求,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耐心解答、正确引导。她经常告诫自己“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培养好的学生就需要好的教育,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因材施教,真正做到既是严师、良师也是益友。
二、“爱”字为先、以生为本
小陈老师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传播知识给学生的同时,潜移默化付诸正能量。当代大学生往往性格张扬,洒脱,不愿受拘束,对于如何与学生相处,小陈老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爱”字当头,只有给学生真挚的发自内心的爱,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只有严慈相济,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学生的心灵。同时,作为教师,她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在传授各种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教育疏导,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小陈老师对学生的“爱”还体现在她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和平等相待。她善于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放下教师的架子,去做学生的朋友,去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时刻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引领学生成长。对于一直不太努力的学生更是如此。小陈老师带的班级中,有几个学生学习态度不太端正,学习缺乏动力,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小陈老师主动找他们谈心,经过一番交谈,小陈老师了解到他们是因为自信心不足,担心自己学不好才导致的不想学。于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小陈老师有意识的让这几个学生帮自己查找学习资料,然后让他们总结归纳,在课堂上做学习分享,并对他们充分进行了肯定。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性教学,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在指导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中,小陈老师悉心指导学生进行各个环节的研究,学生有不懂的文献资料,她逐字逐句为学生答疑解惑,认真阅读批阅学生整理的研究内容,到了学生答辩环节,他帮助学生进行多次答辩练习。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状况。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小陈老师用“爱”默默的守护着,以宽广的胸怀博爱每一位学生。
在担任生技31802班的班主任期间,小陈老师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关注学生成长发展,倾力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入学时,便鼓励学生入校后即要做好大学规划,坚持入学后与每位同学都面对面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与学生共同商定班会主题,帮助同学们快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在同学们学习有所懈怠时,通过督促学生从“坚持一件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学会坚持;经常通过与本班同学谈心,深刻了解本班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积极参加班会、团会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在疫情期间,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与学生和家长及时联系,关心学生在家的线上学习情况、生活状况,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自觉学习,并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到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在学生们迷茫时,及时为他们提出建议,一同回顾初心,剖析自己的特点,挖掘自己的闪光点,提高自信心。
三、刻苦钻研、创新施教
数年如一日,小陈老师潜心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她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科研精神。小陈老师主要从事湿地生态相关研究,涉及生物入侵、湿地退化与修复背景下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动植物相互关系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态效应等方面。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和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各1项。已在Biogeosciences、Forests、Southern Forest、LWT-Food Science Technology、Journal of Wood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等杂志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余篇,参与译著1部。在麋鹿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植物功能群研究,在湖北省林学会开展的“为长江大保护献计献策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同时,入选长江大学第二批“长江人才计划”菁英人才。她还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工作,参与完成生态学硕士一级学科教学评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生态学学科建设计划、生态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及学校环境与生态有关学科融合发展等材料的整理和讨论。
在课程教学方面,小陈老师主要承担《生态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等本科课程教学,及《高级生态学》、《湿地生态学》等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等探索混合式学习,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注重解决教师“教”、学生“学”和“考”三方面的问题。自20__年开始《生态学》混合式课程改革探索,注重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教学互动、监控教学过程,同时,通过线上学习及线上评价机制,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兴趣。通过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了解生态学研究的发展动态与热点,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兴趣。此外,在课堂中,还常常利用讲故事等方式开展课程思政。例如,讲老一辈生态学家孙儒泳院士、林鹏院士等的事迹,让学生感受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创新开拓的科学探索精神;通过展示我国的植被分布状况,使学生感受我国多样的植被类型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激发对自然的热爱,感受家国情怀;借助身边的变化,介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两山理论”、长江大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等常见生态理念的发展、实践和探索,开展有关全球变化的小组讨论,培养综合思维,并激发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已开展教学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小陈老师目前已主持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农业高校分会研究项目,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项目,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各1项,并参与多项省级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发表相关教研论文4篇,连续三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20__年、20__年、20__年)。
在课堂教学以外,小陈老师结合在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开展的工作,根据学生的兴趣,围绕石首麋鹿的植被动态、麋鹿食物选择及动植物关系等,指导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通过开展调查和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知识与实践结合,学生也获评了优秀学位论文。在工作中,小陈老师还担任工会委员,积极组织和参与校教职工排球赛、校教职工乒乓球赛、教职工健身舞比赛和运动会等,获得了长江大学“优秀女职工”和“优秀工会干部”等称号。此外,小陈老师也乐于参与荆州市人大和九三学社荆州市委会等组织的各类调研活动。她撰写的《关于建设人水和谐宜居城市的建议》和《加强洪湖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建议》被九三学社荆州市委评为参政议政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也被九三学社荆州市委评为20__年的“优秀政务工作者”,为长江大保护、荆州宜居城市建设、洪湖保护立法等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