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通用3篇)
在宿舍里整理行囊即将踏上回家的路,内心中莫名的有了一种失落感。是呀,有这种感觉是应该的,毕竟就要对这十几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说再见了。坐到椅子上,打开电脑,翻看了一下这十几天来我们在各个景区里拍摄的照片,虽然看着一幅幅看似简单的标志照片、调查照片,但我的内心却在想着每一张照片拍摄时的情景,那一天出行的所见所闻,那一天团队里发生的趣事……有时情不自禁地笑一下,但随后却掠过一丝失落。还记得实践刚刚开始时,听说活动是十几天,内心有一丝小小抱怨,毕竟远离家乡来到南京的我可以说回家心切,但是此时此刻的我却又觉得十几天真的好短,就好像一只轻盈的小鸟从你手中骤然飞去不见踪影。
面对即将结束的暑期社会实践,我发现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让我难忘。也许没有什么新意,但我认为没有什么喻体会比将这次活动比作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更加贴切,因为这十几天的暑期社会实践确实使我成长。可以说这十几天对于我来说是不同寻常的,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作社会实践工作,对于一个对社会还十分懵懂,对自己没有把握的我来说,这十几天真的让我从各个方面受益匪浅。
首先是在活动内容上,我们的项目是探究南京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化活动,以及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以报告形式反映给有关部门。但说真的,当刚了解到这项活动的内容时,我发现从未真正接触社会的我现在不仅要步入社会而且要针对社会现象发现一些问题。毫无疑问,我内心产生了一些担忧和不自信,但十几天下来,我发现我做到了,我们的确成功地完成了我们预期的任务工作,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不仅对社会有了更多的认识,掌握了关于标志标准的相关知识,而且对我个人而言,我发现我变得更加自信,在陌生人面前更加敢于开口,敢于介绍自己,似乎更加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次是在团队生活上,因为我们这是个跨院组合的团队,而这个团队又是我经朋友推荐进入的,所以记得刚开始的那次见面会议,面对一个个陌生的面孔,我显得十分尴尬,但在这十几天中,我们一同游历了南京各个景区,进行拍照访谈,我们一同向路人游客发放问卷调查,一同找专家作专业采访,我们一同在办公室里整理资料、编写报告。
顺利的时候我们一同开心,不顺的时候我们一同出谋划策想办法……是的,这十几天的团队生活不仅让我认识结交了很多新朋友,让我明白只要真诚相待,陌生人也会很快成为朋友,更让我意识到团队的力量是远超过个人的,在团队中,你几乎可以完成任何一项个人近乎完成不了的事,并且我也认识到只要付出与努力,即便过程中会有不顺,但终究会克服它们并有所收获。再有就是我个人性格上,首先这次活动锻炼了我的毅力,因为虽然看上去,我们似乎就是在南京各大景区内游玩,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需要在炎热的天气下走遍一些景区的所有景点进行具体调查,因为时间有限,任务较多,所以我们根本没有游玩的那种心态,一天下来可以说是筋疲力尽,饥渴难耐。
但经过这个过程,我的毅力得到了锻炼,我能够更加地吃苦耐劳;其次,这次活动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在实地调查中,我们要对游人进行一些访谈,而这其中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一开始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但在团队其他人的示范下,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渐渐得到了提高;再有就是这次活动培养了我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且让我意识到灵活多变的重要性,因为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遇到过一些不顺利的地方,但在队长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灵活地克服了它们,这次活动使我明白,通向目标的道路不会一路通畅,只有怀着一颗乐观的心,并且冷静机智地去应对种种难题,才能达到心中的目的地。
暑期社会实践是使我们大学生更多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的一次很好的契机,在即将和它告别之时,我想说:谢谢它,因为它使我成长。我要将这次实践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作为一笔笔不寻常的财富珍藏在我的心中,或许正是这次的实践将改变我的生活态度甚至改变我今后的一生。毫无疑问的,我将会永远珍藏这份回忆,永远,永远……
"乡村知识滚动计划"这一项目从诞生到孕育再到真正的实践,其间经历了比较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从今年二月份最初创意参加公益创意大赛,到五月进入复赛并闯进决赛,再到获得公益创意大赛主办方Google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的资金支持,再到最后我们的项目终于在暑期得到成功的实施,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波折,也收获了很多欢笑和友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团队成员也从最初的六人,增加到十人,再到最后暑期实践的十四人,可以说这是个凝聚着我们这群人的希望、热情、努力和汗水的项目,也是受到学校很多老师、政府工作人员关心和帮助的项目,她的成功实施,让我们都感到欣慰和幸福。
在这个假期,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让"乡村知识滚动计划"的项目使命--"让农村孩子的学习有广泛的阅读相随;让农村孩子的暑期有滚动的书籍相伴!"付诸实践。我们的项目让书籍传递到孩子们的身边,为农村孩子提供了更多阅读的机会,让他们度过了一个"自由享受阅读,快乐交流知识"的暑期,这是我们最初的梦想,也是我们实践的目标。我们的"图书滚动中心"得到了良好的运作,"图书宝箱"滚动计划也得到了顺利的运转,此外我们为灾区的孩子们成功的开展了诸如乒乓球、篮球比赛,歌唱比赛,趣味运动会等系列活动,为灾区的大人小孩们送去了愉快的"电影周",还在苏家桥小学、刘汉希望小学复课以后带去了很多精彩的活动课。我相信,我们所去的三个村子的孩子们一定会学习到许多新鲜的知识,感受到不曾体会的快乐;我也相信,这个假期也让我们项目组全体成员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下面是我关于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总结。
工作篇:
我的第一个工作身份是出纳,这也是我在团队中固定的职位。出纳的角色是从6月26日团队"开伙饭"时开始正式扮演的,从那一天起开始配合首席CFO田昭进行财务方面的工作。对于出纳职责的明确,是一个从不知道到稍微了解再到理解的过程,由于项目不需要在财务方面做到非常专业,我对出纳的理解就是认真进行项目经费的支出和结算,做好每一次的支出和报账记录,尽可能不出任何差错,并且保证项目经费不会因为人为因素而遭到损失,另外就是同田昭一起做好每次的财务报表。这个过程中出纳的工作总体来说比较顺利,没有让项目经费遭到损失,认真地进行了支出和报账记录,按期和田昭提交了令资金提供方满意的财务报表,但是还是出了些差错,比如在给林茂松的运输费结算中多报销了2元,漏记了支出情况使项目真实帐记录中出现帐实不符情况,这些都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避免的,需要更加的细心和耐心。
出纳的工作使我从财务角度看到了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理解了资金支持对项目的重大意义,也庆幸地发现了我们当初为了赢得这笔资助付出的努力是非常值得的,它让我们的项目能够在较为充足的经济保证下顺利进行。
除了出纳的工作外,让我投入很多也收获很多的是苏家桥小学图书中心(借阅点)的建立和运行工作,(虽然后期因为一些因素我并没有一直坚守在那里)。苏家桥小学图书中心是我们的第二个图书中心,其建立是由我和董易主要负责。苏家桥小学图书中心的建立和运行过程让我有很多感受和收获。可以说我是带着担心和不安到苏家桥的,但是很高兴我是带着欢笑和安慰而离开。
我们是在共和村建立了第一个图书中心后才到苏家桥的,去之前听说因为我们没有很快地到当地建立图书中心已经引起了苏家桥小学部分老师的不满,我心里多少感到有些不安。那时侯我们刚到师古镇共和村一个星期,一切刚上正轨却又要换个环境,感觉当时挺舍不得离开共和村的,再加上苏家桥小学离我们的大本营--共和村比较远,骑自行车比较快的话也需要四十多分钟,因此最初其实我是比较担心换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一切又重新开始的。带着这些担心,我和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苏家桥小学,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周围确实有批评的声音比如因为宣传横幅说我们形式主义,不过好在一切还是比较顺利,校长和老师们也给予了很多支持,我们第一天"开业"就有99个小学生报名办理图书证了。后面的工作也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苏家桥借阅点从建立到最后都顺利的运营着,感谢我们的声音也多了起来,我也越来越喜欢苏家桥的孩子们,直到最后很舍不得地离开。
总结起来我最初的担心是因为不自信,而让我庆幸的是我尽可能地在坚持。后来虽然没有在苏家桥小学工作到最后就离开,我心里仍然悄悄地认为那是"我的苏家桥图书中心",也很感谢在我和董易离开后坚守那里的张伟同学。这段经历让告诉我以后要自信勇敢地面对新的环境和生活。
我另外的工作任务主要就是辅助团队成员做好其他工作,共同为各项活动的开展努力。比如辅助策划员进行主题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辅助田昭做好图书宝箱相关工作,到复课小学开展活动,做好团队临时安排的工作等。每一项工作我都尽力去完成,但是工作中又一次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缺乏创造性、思维缺乏系统性和战略性等,这些都是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另外还认识到以后和小孩子说话时我应该用更慢的语速、更多的肢体语言和更多的耐心。
对于团队的协调和配合,14个性格不同的成员要成为亲密的工作伙伴,这肯定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磨合的。虽然第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当时的8个人就出现两对冲突,但是后来大家引起了足够重视,后期的工作中大家都很团结并且愉快,团队成员之间也增加了许多了解,工作也越来越默契。只要明确一个理念,就是记住我们的项目使命,然后一切从团队角度考虑,相信就能塑造出和谐的团队氛围。
生活篇:
感叹一句:做女生真的很幸福!从一间刚装修完的空荡的办公室到有床、有桌椅、有被子、有电扇、有水果、有零食…
当然我们的幸福归功于团队中男生的风度和体贴,真的很感谢。
还有就是几个好姐妹,我们在一起感觉很安心很踏实,不会担心什么,只用做好该做的事。
舒适的生活条件加上可爱的队友们,我很满足。
虽然队友大都是同班同学,但是暑期这段经历让我们都更加了解彼此、更加相信彼此,我仿佛看到了原来不曾见过的队友们的另一面,也是更加真实更加可爱的一面。认识这群人,是我大学里面最大的收获之一,我爱我的队友们。
还有就是那里的孩子们,每天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可爱、单纯,他们身上有太多城里面的小孩身上根本不存在的闪光点,我甚至找不到更合适的语言来夸奖和感谢他们,和他们的相处对自己真的有很多触动,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的自己。我甚至觉得游戏时被他们当"敌人"打也是一种快乐。他们带给我的,比我带给他们的要多很多:真诚、重情谊、不求回报的给予。我永远忘不了在8月2日那天晚上他们为我送行时为我唱的歌、送给我的极其朴实的礼物以及稚嫩的脸上让我心疼的泪水,永远忘不了8月2日他们清晨就早早起来送我上车时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脸上难过和不舍的表情。那群孩子真的让我非常感动,我爱他们。
下面是这次暑期实践带给我的其它"师古记忆":
共和村别具一格的别墅群和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村部办公楼2楼;
路上遇到我们就问"今晚放不放电影"的村民;
爸爸带过来报名,说再不报名借书晚上就睡不着的小孩;
小朋友们认真的看着各种书籍的样子,他们纯真的笑脸,用方言讲我其实听不懂的笑话的认真劲,参加体育竞赛时的拼劲…
我们的"拉风车"、赵伦的"乡村爱情"自行车;
走一个多小时的乡村小路到宝箱小主人家家访,还有遇到的很多很多的狗;还有昭哥和瓦罐的故事。
在太阳的尽情照耀下中午两点骑长途自行车到苏家桥小学开馆给我带来的黝黑皮肤;
晚上和队友们一起为几千册书籍盖章、贴LOGO、编号…
和队友们骑自行车到镇上吃的味道不敢恭维的火锅,还有周师傅每天为我们精心准备的但不太可口的饭菜…
写在最后:
很幸运我是这个团队的一员,很骄傲我们互相支持完成了共同的心愿,很感谢无数给予我们支持的师长,很满足看到了孩子们因为我们的到来而绽放的笑脸,很值得我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很难忘我这个美丽的暑假…
如果可以,希望再给我一次这样的机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必躬行。"作为一名大一学生的我,抱着贴近社会,锻炼自己的愿望,参加了此次学院的社会实践。当我得知我是"青春护农"实践队的一员时,我的内心是高兴的,为此而自豪。在没有进入实践时,心里想到的是,希望在进社会之前,多积累点社会经验,提早与社会来个零距离接触,学习如何与别人交流沟通,学习如何与人合作等知识,但是,到真正开始实践时,面对西部的精准扶贫,我的感触更多,原来我们国家的中西部的农村还有很多贫困的人,远比我想到得多。他们生活在并不发达的地区,交通不便等因素,使他们并没有像东部的地区的农村那样富裕。
实践中出真知,我觉得这就话真的在这次社会实践中体现了,实践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锻炼者、成长着,跌跌撞撞,且歌且行。青春的光阴给我们更多的是奋进的号角与激昂的乐谱,也许每天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来,也许每天都要为了完成当天的任务而焦头烂额,也许每天要为了采访而做准备,但是,知道自己的努力能给别人带来帮助,我就很高兴了。
十余天的实践调研活动中,我们走访了丝绸之路沿线农村地区,走访了当地的政府、农村和企业。比如说,我们去到陕西省农牧厅,了解陕西省农业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及推广落实情况。我们去到泾阳县三渠镇,走访当地农村,调查当地农业发展情况及发展瓶颈。我们去到甘肃天水,走访当地电商扶贫试点新农村和扶贫办,了解当地电商精准扶贫项目的落实发展情况。
虽然西北地区精准扶贫项目已得到基本的落实,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是任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项目的推广面临着人才、技术、资金多方面的阻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社会实践,使我认识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互联网+"的战略下,我们提出"互联网+三农"和电商精准扶贫是正确的。我希望我们"青春护农"团队的提议能给丝绸之路经济带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带来一些新思路。我想借用别人的一段话,青春护农,我们在路上,丝路青春,我们在路上,助力中国梦,我们在路上。
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经历了十余天的实践生活,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