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精选3篇)
为响应我校团委号召,江汉大学法学院于XX年暑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引导大学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锻炼自我融入社会。假期开始后,同学们就启动了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项目较多,调研活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活动范围较广,时间较长。
全院动员,体现重视程度
从XX年上半学期期末开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就开始了,法学院召开动员大会和暑期实践经验分享会,并通过法学院官方微博、团委学生会工作群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不仅学院领导重视,也同样引起了学院学生的重视。在全院上下共同努力下,XX年暑期社会实践申报项目达41项。
师生联动,提高项目质量
我院严格审核调研项目,全院上下很多老师都参与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同时,采取师生直线联系、指导老师与调研小组一对一辅导的方式,保证了老师与学生的即时信息沟通,问题解决及时迅速,从而减少了调研小组在实践活动中的压力和阻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项目的质量。
统筹全局,坚持 突出重点
我院团委和部分学工办老师在自身担任项目指导老师的情况下,仍然通过电话、短信、qq等方式联系项目负责人,指导活动开展,及时通知重要信息,发挥了统筹全局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重点项目,学院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老师指导、学院证明材料、提供宣传资源等等都体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
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笔者相信,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必将取得圆满成功,为实践科研再添多彩一页。
英德市大湾镇大湾中学,这个熟悉的名字,如今又一次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我们在那里,付出了辛勤,收获了很多。
当三下乡培训工作紧张而又有序地进行的时候,当回忆起去年第一次去英德大湾助学情景的时候,当坐上开往英德大湾大巴的时候,自己的心中默默地开始了想念大湾镇的街道,想念大湾中学的校园,想念那里的可爱单纯的学生们,想念自己家访过的每一户学生家庭,想念大湾的美丽而又迷人的风景,自己的思绪早已经飘到了我们的目的地—英德大湾!
开往大湾的大巴上,多了很多的惊喜,少了也许劳顿!不管是恺儿的经典歌曲—《上海滩》还是喻老师的超相声级的歌唱,都使我们开怀大笑,忍俊不禁!我们享受了不同风格的歌唱大赛,算是大开眼界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目的地越来越靠近了,自己的心中开始惊喜了!
来到了熟悉的大湾中学,同样的风景,同样的老师,不一样的心情和感受!老师亲切地接待了我们,我们住在了新的学生宿舍,环境和条件都比期待中的好,有风扇,有电,有桶装水,有上下铺的床位,有浴室,有厕所,不用像去年那样露天冲凉了!
安顿了我们的住宿后,我们都有种跃跃欲试的心情!吃完了饭之后,开始了熟悉环境的任务,走过了大湾街,买了些许生活必需品,带着期待的心情回到了宿舍,开始了正式的义教助学活动的准备工作!
7月14日,教育学院在天等县进结镇天南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集中教学及汇演活动,邀请了天等县进结镇天南村留守儿童前来参加。活动得到了留守儿童们的积极响应,天南村团支书卢小梅以及左江日报社前任社长黄东活动总结范文
14日上午,教育学院志愿者们在天南小学开展各方面的教学活动,集中对留守儿童进行手工制作、绘画、舞蹈等方面的辅导,并且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手把手教会留守儿童一些小技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志愿者们寓教于乐,成效明显,激活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经过半天教学活动的开展,天南村的留守儿童与志愿者们共同创作了简笔画、制作了小手工,培养他们的兴趣,增加留守儿童的技能。
14日下午,教育学院在天南小学教室里举办了“爱心汇聚力量,真情共筑希望”文艺汇演,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同台献艺,一起跳舞、唱歌和玩游戏,同时留守儿童们把他们和志愿者学习的技能轮番展示。通过舞蹈、歌曲、手工和绘画等展示,留守儿童从害羞到大胆互动,山村校园里回荡着一阵阵欢乐的掌声与幸福的欢笑声。
至此,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经过实践,教育学院充分发挥了小学教育专业“多能一专”的优势,期望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