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复习主要考点
(1)一元二次不等式, 分式不等式, 绝对值不等式与集合的综合问题
(2)基本不等式与耐克函数的综合问题, 特别是等号不成立时, 利用耐克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
(3) 函数的运算要注意定义域的确定
(4) 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的证明, 强调方法和步骤及书写规范
(5) 函数的应用题, 要强调函数关系的建立过程和定义域的确定
(6)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的数学方法
(8)开放题, 如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 求此一元二次不等式
(9)注意课本例题和练习册上的习题
二 复习题围绕以上考点来命题
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并由此去理解评价历史的实践标准。所谓实践标准,就是要根据实践检验的结果立论。如19世纪中期的西欧可以产生马克思主义,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则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马克思主义和洋务运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而太平天国运动则不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不是由统治者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历史发展进程的特点决定的,体现了资本主义的性质。
组织好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统一好每周的教学进度,确定好每周的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就下一周的教学内容以说课的形式作中心发言,大家再集思广益,八仙过海,写出自己切实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教案。
准备以每日一个小练习的形式来落实这些复习题的训练
三 模拟试题和模拟考试
在职场中有些员工认为自己有工作失误时不必及时向上司汇报,只要自己事后弥补了失误就没什么大不了的。话虽这么说,但是你如果能在出现工作失误时不仅仅只是在想办法弥补,而是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就让上司知道你的失误,或许你处理失误的过程中就会轻松得多,因为你也会在第一时间得到上司的帮助,而不仅仅是批评指责。
针对以上考点出两套模拟试题在第19和20周各进行一次模拟考试,并及时反馈分析,做好补缺补漏工作。
课已授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以迎接期末检测,我们年级特制定一个系统的复习计划,现将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复习时间:6月16日——20--年6月24日
复习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部内容
一、时间、内容安排:
1、根据目录扫描课本全部内容,口头复习各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
2、进行分单元的专项练习:有余数的除法、认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加减法、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有关“倍”的实际问题、分米和毫米、认识角、统计、确定位置等。
3、综合练习,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知识点提示:
1、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计算、倍数应用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数位、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竖式)、应用计算题
3、图形变换
按要求画角(直角、钝角、锐角)、连线、数角
4、分米和毫米
填写单位、简单的单位换算和应用题
5、找规律
找数排列的规律,按规律填空
6、 统计
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
三、题型提示:
1、填空题: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找规律
判断题:连线题
选择题:
2、计算题:口诀求商(混合脱式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口算、竖式)
3、作图题:画直角、锐角、钝角、统计
4、应用题:倍数问
题、统计表格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四、方法提示:
1、 围绕课本为中心,以《练习册》等为辅导资料进行复习、巩固
2、 精选题型(例题)、拓展知识点、整合知识、举一反三、升华运用
3、 讲——练——测——评——思(总结)——再测
4、从各知识点到综合知识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个别——全体——个别(针对易错的知识及题型)
五、温馨提示:
1、因人施教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2、积极评价
微笑,放平衡自己的心态去善待每一个生命的个体。以积极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可爱与进步,以宽容来面对学生不小心犯下的错,让我们好好地去呵护那一个个正待雨露滋润的生命,用心去聆听我们那已逝去的童年,让我们的心灵在这神圣的教育事业中净化和升华。
第一单元
(丰富的图形世界)
复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柱体、锥体、球体,并能对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类。
2、能了解直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等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判断和制作几何模型。
3、能描绘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并能根据三视图判断立体图形的形状。
4、了解截面,能想象截面的形状。
5、经历几何体的展开、折叠、切截等活动,激发好奇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和发展空间观念。
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2、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4、我们把从正面看到的物体的图形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5、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
6、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二.典型例题
例题1:如图,甲的图形经折叠后能否形成乙图的棱柱?如果能形成,回答:
(1)这个棱柱有几个侧面?侧面个数与底面边数有什么关系?
(2)哪些面的形状与大小一定完全相同?如果不能形成,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按顺序将上、下两个五边形折叠到所在长方形同侧,然后对着五边形的边依次折下去,就能形成右边的五棱柱。
(1)这个棱柱共有5个侧面,侧面个数与底面边数相同。
(2)五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一定完全相同,其侧面都是长方形,但不一定完全相同。
注意:从展开图折叠成棱柱,得到的图形是唯一的,而把棱柱展开成平面图形,得到的展开图不是唯一的。
例题2:将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能否展开成如下图所示的图形?
分析与解:解答此类问题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也要掌握一些技巧。(2)中有五个小正方形连成一条线,正方体表面不可能展开成这种图形。(7)中有七个小正方形,这就更不可能了。一般来说,有四个小正方形连成一条线,这条“线”的两侧各有一个小正方形,都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因此,正方体表面可以展开成(1)、(3)所示的图形。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或用手折叠可知,正方体表面也可以展开成(5)、(6)所示的图形,但不能展开成(4)所示的图形。即(2)、(4)、(7)不可能,其余都可能。
例题3:请你设计一种方法,用平面去截正方体使得截口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
分析与解:在正方体相邻的三个棱上各取一点,使这点到这三个棱的交点距离相等,连结这三个点得到三条连结线,沿这三条连结线用平面去截,所得的截口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见下图
注意:做此类题目时,应先充分想象一下,然后操作,以保证正确性。
例题4: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甲、乙两个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它们的主视图与左视图。
分析与解:本题可根据俯视图确定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列数,然后再根据数字确定每列方块的个数。
注意:从俯视图画主视图和左视图时,应从左到右找每列个数最多的作为该排的个数。
例题5:如图,是由几个一样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请在俯视图中的小正方形中填上该位置上的小立方体的块数。
分析与解:由主视图可知,俯视图第2行第1列的正方形中有1个小立方体,同
理可知俯视图右上角的正方形中有1个小立方体;由左视图可知,俯视图第2列中的两个正方形中都有两个小立方体。
第二单元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复习目标
1、知道线段、射线、直线、角以及平行线、垂线的含义,并能举出现实生活中有关这些的实例。
2、会画线段和角,会画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画角等于已知角;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3、了解七巧板和七巧板的使用;会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简单的图案。
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填空
1、线段有两个端点,将线段向一端点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1个端点。将线段向两端点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有0个端点。
2、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若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BM,则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这时,AM=BM=AB
4、由两条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象叫做角。
5、1°=60′=360″
6、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就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7、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8、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9、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0、如果两条直线_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11、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2、过A点做l的垂线,垂足为B,线段AB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
二、典型例题
例题1:如下图共有几条直线,几条线段,几条可以读出的射线,分么?
分析与解:(1)直线有一条MN;
(2)线段有:线段AB、线段BC、线段AC;
(3)射线有:射线AB、射线AM、射线BC、射线BA、射线CB、射线CN。
注意:解题过程中,做到“分类”“有序”,“分类”的原则
即不重复也不遗漏;“有序”的方法是指从某点,某条线段开
始有序地数。
例题2:(1)把25°2436"化为度(2)求80°224"×6
分析与解:
(1)度、分、秒化为度,应从秒开始,将36秒先单独列出
转化为分即36″÷60=0.6′再把24′+0.6′=24.6′转化为度即24.6′÷60=0.41,最后
得25.41。
(2)有关度数的计算与有理数的计算方法同样,只是运
算的顺序与进制不同,具体如下:
80°224"×6=80×6+2′×6+24″=480+12′+144″=48014′24″
注意:
(1)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使用的公式是1′=
1"=′;(2)的计算方法类似于有理数运算法则中的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使用的是60进制,且度分秒的互化是逐级进行的,不能“跳级”。
例题3: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AOC=38,求DOE的度数。
分析与解:由于点C、O、D在同一条直线上可知COD是一个平角,度数为180
因为AOC=38
所以AOD=142
又OE平分AOD
因此DOE=AOD=71
注意:(1)题中有一个隐藏条件,就是COD=180,这是由直线AB、CD相交于点O得到的。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与角的和、差来考虑,由OE平分AOD,可得AOE=DOE=AOD
例题4:学校进行校际广播操比赛,体育老师是怎样整队的?
1、全体立正,各排向前看齐,是为了什么?
2、以某一排为基准,各排向左、向右看齐又是为了什么?
3、以某一排为基准,各排成广播操队形散开(保持前后左右适当距离),这样的广播操队形整齐美观。为什么?
分析与解:(1)各排向前看齐,使每排成为一条直线;
(2)各排向左、向右看齐,使每一行成为一条直线;
(3)保持左、右适当距离,使各排和各行所在直线互
相平行,而且对角线上的所有同学所在队列也互相平行。
注意:通过学生熟悉的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几何美,同时能对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有一定帮助。
例题5:如图所示,过O点分别作CB、AD的垂线。
分析与解:把三角尺的一边和AB重合,同时使另一边紧靠在O点上,沿这条边画直线就是AB的垂线,同理可以过O点作出CD的垂线。
注意:在用三角尺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时,必须把三角尺的一边(理解为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重合。
例题6:我们对钟表再熟悉不过了,可是你是否注意过时钟、分针的相关位置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呢?
(1)分针每分钟转6°,时针每分钟转0.5°;
(2)同一段时间内,分针所转的角度与时针所转的角度的比值等于12;由此,你能不能算出1点和2点之间,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重合?什么时候两针成90°的角呢?
注意:有关钟表问题计算,可以利用上述(1)、(2)两个规律来解决。
例题7:用七巧板拼图:
(1)请用两副一样的七巧板拼出两个人见面互相行礼的图形,如下图(1)
(2)请用三套一样的七巧板拼出两人打乒乓球的图形,如图(2)分析与解:对组成七巧板的各种图形的正确认识是解该题的关键。
三、课时小结
1、本章知识是在小学几何初步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对几何中的线段、射线、直线、角、平行线、垂线的含义进行研究,并结合生活常识给出了一些基本性质,使我们对几何基本图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通过本章学习不仅要求同学要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而且要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课外作业
第三单元
(有理数及其运算)
复习目标
1、能灵活运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理解相反数、绝对值,并能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能熟练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计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3、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复杂计算。
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填空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4.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5.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6.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数的总比左边的数的大;正数都大于0,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7.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加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9.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0.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
11.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12.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3.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1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
二、典型例题
例题1:用号连接下列各数:,-2.5的相反数,-3.8,3,-4的绝对值
分析与解:当多个有理数进行比较大小时
,往往借助数轴,利用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来比较。可分别用字母表示各个数,再在数轴上表出字母对应的数。
A:0B:-2.5的相反数C:-3.8D:3E:-4的绝对值
所以-4的绝对值-2.5的相反数0-3.8
注意:比较两个以上的数的大小可借助于数轴这一重要工具,把这5个数字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大到小的排序就自然完成了。
例题2:把下列各数填在表示相应集合的大括号中
正数集合:{┄},分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非负数集合:{┄}
自然数集合:{┄},有理数集合:{┄}
分析与解:明确非负数,自然数、负整数和有理数等概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非负数包括0和正数,自然数包括0和正整数,题中的小数可以当作分数对待。
注意:各个集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务必弄得清清楚楚,才能保证集合中的数准确无误。
例题3:计算:
分析与解:本题可先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再写成简化的代数式,然后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注意: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时一定要注意每个数的性质符号不能改变,根据问题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解法是解题关键。
例题4:计算
分析与解:将题中的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以后,可发现本题能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
注意:对于计算题,应仔细观察题目的特点,尽量使用简便方法。
例题5:计算(-0.25)20--×42004的值
分析与解:当发现一个题算起来比较麻烦时,我们就应该细观察,多动脑,尽可能找出简便的方法来此题若直接求(-0.25)20--和42004比较难,但细观察可以发现这就是提醒我们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就比较容易求出结果16。
第四单元
(字母表示数)
复习目标
1、进一步经历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用字母与代数式表示出来。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代数式的含义,会分析和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3、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会进行计算。
4、会求代数式的值,能解释值的实际意义,能根据代数式的值推断代数式反映的规律。
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填空
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_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_代数式。
2、在代数式中,字母前的数字因数叫做它的_系数______。
3、所含_字母_相同,并且相同_字母的指数__也相同的
项叫做同类项,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_合并同类项_.
4、合并同类项法则:__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5、去括号法则:__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二、典型例题
例题1:用字母表示下面实际问题:
(1)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
(2)某服装标价为a元,按八折优惠出售,那么出售价是多少元?
(3)下列每个图是由若干盆花组成的形如三角形的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n1)盆花,每个图案花盆的总数是S。按此规律,推出S与n的关系。
分析与解:(1)由长方体体积公式=长×宽×高,表面积=六个小面积的和,可得长方体体积是abc,表面积是2(ab+bc+ac);(2)所谓的八折指得是按标价的百分之八十出售,因此出售价是0.8a元;(3)由于每条边上都是n盆花,这样三条边上花盆的总和为3n,其中重复地计算了顶点上的花盆数,因此,花盆总数应为3n-3。因此当n=2时,花盆总数是2×3-3=3;
当n=3时,花盆总数是3×3-3=6;
当n=4时,花盆总数是4×3-3=9;
…
当每条边有n个花盆时,花盆总数S=3n-3
注意:(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时,必须弄清楚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数字与字母相乘,或数乘以含有字母的式子,一般省略乘号,并把数字写在前面;
(3)字母和字母相乘时,可以把“×”写成“·”,或不写。
例题2: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分析与解:(1)先要找准同类项,然后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2)此题可以直接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最后求值,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每
个括号里的式子都一样,所以可以像合并同类项一样对这几个式子直接合并。
注意:一般地在求代数式的值时,我们都要先看代数式是否可以合并同类项,如果可以,我们应先合并,再求值。
例题4:在如图所示的20--年1月份的日历中,用一个方框圈出任意3×3个数。
第五单元
(一元一次方程)
复习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能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并能利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体会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等量关系,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复习内容
一、知识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把原方程中的某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5、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的形式。
6、本金+利息=本息和,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二、典型例题
注意:①解一元一次方程应认真观察其特点;②去分母时,不能漏乘无分母的项;③分数线不仅表示除号和比号,还起着括号的作用,因此去分母时,要去分数线,应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然后再去括号。
例题3:某同学用十字形框子套住日历中某个月的5个数,这5个数的和是125可能吗?为什么?
分析与解:由日历上的数字排列规律:上下两数相差7,左右两数相差1,因此设中间的数为-,则另外4个数分别为:--1,-+1,--7,-+7得方程(--1)+(-+1)+-+(--7)+(-+7)=125,解得-=25,所以-+7=32,因32>31,不合要求,所以这5个数之和是125是不可能的.
注意:先按常规方法求出这5个数的大小,再检验是否合乎常理就行了。
例题4:有甲、乙两个容器,甲容器是长方体,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高为3;乙容器是圆柱形,底面半径为1,高为3,如果甲容器装满水,将其中一部分水倒进乙容器,使两个容器内的液面一样高,求此时液面的高。(为3.14,精确到0.01)
分析与解:①长方体的体积:v=abc,圆柱体的体积:②甲容器的容积=甲容器中水的体积+乙容器中水的体积。由以上两点可列出方程。设此时液面的高为-,由题意得,得-=1.68。
注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两个容器里的水的体积之和等于甲容器的容积。
例题5:某城市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煤气费,一个如果不超过70m3,按每立方米0.9元收费,如果超过70m3,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1.1元收费,已知某用户5月份的煤气费平均每立方米0.95元,那么5月份这个用户应交煤气费多少元?
分析与解:
因为五月份的煤气费平均每立方米0.95元,介于0.9元到1.1元之间,由此可知该用户5月份的煤气使用量超过70m3,煤气费应由两部分组成。所以可设该用户5月份用了-m3煤气,由题意得70×0.9+1.1(--70)=0.95-
解之得-≈93.3∴0.95-=89
即5月份这个用户应交煤气费89元。
三、课时小结
1、一元一次方程是方程知识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习一元二次、一元多次及二元一次、二元二次等其它方程的奠基石;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也是其它方程解法的基础,其它方程的求解最终会转化成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3、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方程的模型来解决。
四、课外作业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涉及内容有:生活中的数、有趣的图形、加减法、购物、统计、综合训练。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会用这几种图形拼图。
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认识数位,了解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3、能正确地口算有关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5、认识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 。复习的主要目标 :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能正确地口算有关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2。难点 了解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四、学情分析
一(1)班、一(2)班现有学生59人,这两个班的学生中,大部分孩子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和实践;有部分学生有作业马虎、算题粗心、略于检查等现象;还有个别孩子程度差一些,到现在还不能很好得掌握所学知识,学习起来仍然比较吃力、解决问题能力稍差,尽管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还是有那么一些学生在学习上行走得慢了一步,在复习的时候很是困难,在复习的`时候需加大力度,对于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两方面的内容个别孩子计算不熟练,计算的速度比较慢;还有部分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做完题检查的习惯很少。为了在仅存少许的时间内把漏洞缺失更快地补起来,而不至于重复地复习,浪费短暂的时间。在加大基础知识的复习,强化以前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巩固的同时,另外做到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方面也加强锻炼和培养。
五。复习的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数学期末复习计划6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年级(1)班、(2)班,这两个班共有学生94人。本班级在数学学习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比较差;
(2) 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够好,,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3)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少部分学生的基础太差,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有部分学生出现读不懂题的现象。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2、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3、会准确辨认锐角、钝角;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4、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5、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0.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1. 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复习重点:
1、 通过复习、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10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口算、估算)
2、通过复习、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表内除法除法,能熟练正确地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难点:
1、进一步明确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重量单位。
2、通过复习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关于看图用数学问题。(指导学生看图的方法)
4、结合实际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
五、复习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找规律(简单)。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习。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习。因些对于此单元的知识要求是:
a、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b、除法的意义。
c、用乘法口诀求商。
d、综合运用乘、除法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所以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复习:
a、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和大小比较。
b、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相邻计数单位是十进关系。
c、生活中还经常用近似数进行交流。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具体为:
a、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千、整百数加减。
b、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c、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d、运用计算解决问题。
4.“克和千克”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主要有:
a、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1000克=1千克 b、用秤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c、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图形与变换”的复习。
5.“图形与变换”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平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习的。因此,复习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具体为:
a、辨认直角、钝角和锐角。
b、辨认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
一、复习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提高计算能力,使其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归纳、整理和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综合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期末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心态不太稳定,急于求成失误较多,集中体现在数与代数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生对草稿本使用不当,匆忙计算容易出错,个别学生还会将乘法和加法混淆,这个毛病让学生对于求平均数中,涉及到总数上千的数计算也容易错误。在解决问题(应用题)中,一些学生往往对题目阅读和理解不够就匆匆下笔,导致失误,在比较灵活的面积问题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本学期两极分化现象也逐渐体现,优秀的学生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并且运用较为自如,还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等学生知识较为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问题意识。后进生接受知识较慢,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稳定上下坡度较大。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三、复习重难点、关键
(一)复习重点:
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Xkb 1. com
(三)复习关键:
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内容:
(一)数
1、小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加减的运算。
2、两位数与两、三位数的乘法;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的除法及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
1、简单图形的的初步认识,了解其基本特征。
2、图形周长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3、面积意义的认识,能用自选图形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含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解题策略。
五、复习注意点:
(一)教师方面:
1、针对各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提优补差的措施:
1、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和计数知识。
2、复习中要实现让学生主动复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
3、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习题,不搞题海。
4、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奖励,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5、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6、积极辅导差生,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出一些富有思考的题,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达到满足。
六、复习具体措施:
全面、综合了解和分析本年级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基本情况。再针对各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计算部分:
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两位数与三位数之间的计算策略和方法。
2、解决问题部分:
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图形几何部分: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分清这几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七、复习课时安排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2课时
2、面积与周长………………………………………………………2课时
3、统计、小数与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4、位置与方向、“年、月、日”…………………………………2课时
5、解决问题…………………………………………………………2课时
6、单元练习…………………………………………………………5课时
7、综合练习…………………………………………………………5课时
一、指导思想
做好高二数学必修三、选修部分复习课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复习应达到以下目的:
(1)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一学期来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
(2)少讲多练,巩固基本技能;
(3)抓好方法教学,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4)做好中档题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5)可适当突破综合题,注意尖子生的培养
二、复习措施
1、切实抓好”双基”的训练
高二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的基本材料,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石。因此在每一个章节复习中,为了有效地使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宜先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查漏补缺,有目的地自由复习,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整理专门的单元复习卷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补缺补漏。这块内容由各备课小组自行讨论合作整理(一周半时间)
(1)文美:分块为命题,圆锥曲线,导数,选修1-2部分,必修三5个部分进行强化练习(用基础卷形式)
(2)普文:加强概率,圆锥曲线,导数等部分
(3)理科:除必修3共用卷外,可结合学生实际对选修2-1,2-2中的考试范围进行难度加深。
2、统一复习备课,积极备考,形成合力。
利用每周三的教研组会统一备考复习思路。精心准备期末复习材料,本备课组统一统筹的期末复习卷5份,其中2份必修3材料,3份选修1-1综合练习卷(一周半时间)
3、用好往年统考卷,模拟期末考试难度,找准方向,把握好期望难度。
4、考前指导,注意对学生的常错、易错题型进行强调纠正,同时教学中可渗透一些题型的解题技巧。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的功能,既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又是对付考试的一种手段。教师在讲解中,应该引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使之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功能。
总之,在高二数学期末复习中,按照复习计划的安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是一定能取得较好效果的。
本学期教学进度方面吸取了--级时的教训——平时教学进度较慢,导致期末没有时间复习就匆忙迎考,效果很不理想。本届七年级教学中在非重点章节压缩了课时,没有过多花费时间。这样就提前一周时间完成了新课任务,保证了期末复习时间相对充足一些。
一、复习计划。
(一)第一阶段:(12月24日——1月4日,9天10课时)用两周时间分章节复习,使学生对本期所学知识熟练化、系统化。
具体课时安排:
1、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课时;
2、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课时;
3、第三章《字母表示数》,2课时;
4、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1课时;
5、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2课时;
6、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1课时;
7、第七章《可能性》,1课时。
复习方式:分章节编写讲学稿形式,让学生课前先预习,先做,课堂上老师精讲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抓好双基,提高学生能力。
(二)第二阶段:(1月7日——1月20日)两周左右时间进行综合强化训练。
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组内教师认真研究成都市近三年调考试题,分析试题特点、题型、分值、难易度等,每两人出一套综合模拟试题(一人A卷、一人B卷),从中再精选2——3套,让学生进行综合练习与强化训练。
此阶段注重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反馈采取相应的查漏补缺,试卷评讲要有重点和针对性。
二、其它安排。
(一)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上好两类研究课:
1、复习研究课:--(1月3日下午第一节);刁瑞阳(时间待定)。
2、习题评讲课:--(1月10日下午第一节)
(二)配合年级组,组织好适应性考试:
时间:1月9日下午;
试题:--——--学年度成都市七年级调研考试题。
(三)注重后期的辅导特别是辅差工作,安排好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
这些计划与安排已在教研活动时间经组内老师讨论,达成了共识,敬请七年级数学组的老师好好落实。
时临复习阶段,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帮助数学特长生能更好地汲取知识,获得能力,使尖子生能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使后进生能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能对一学期来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整理,搞清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
二、主要复习内容:
1、位置与方向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统计4、年月日5、两位数乘两位数6、面积7、小数的初步认识8、解决问题9、数学广角。
三、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五、复习内容安排 :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连位数乘两位数 第一课时
面积 第二课时
统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三课时
位置与方向 年 月 日 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 第五课时
综合练习
这次的高一数学期末考试,是全市高中统考,试卷要拿到区里统改,并要进行全区排名。为了做好复习迎考工作,使备课组活动做到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与城里的高中缩小差距,特制定如下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做好高一数学复习课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高一数学期末复习应达到以下目的:
(1)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一学期来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
(2) 少讲多练,巩固基本技能;
(3)抓好方法教学,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4)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明确复习范围及重点
范围:必修1与必修4
重点:必修1:函数的基本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必修4:三角函数,平面向量。
三、复习要求
1、重点复习掌握核心概念、基础知识、强调作图、解题规范;
2、围绕综合卷加强对差生的个别辅导、面批,争取提高合格率。
四、复习要点:
掌握各章知识结构和要点、知识点、澄清概念、解决疑难问题。
习题归类,解题思路、方法,从解题中对知识加深理解、掌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具体课时安排
由于教学时间紧,按照计划估计要到12月31号才能结束新课,复习时间大约8天左右,巩固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上课讲评。具体安排如下:
20xx年元月1日前结束新课;
2日------6日复习必修1:集合(1天)、函数(2天);
7日------8日复习必修4:三角函数(1天)、平面向量(1天); 9日------10日必修1、4综合训练。
六、复习方法
1、根据学生的薄弱点,有针对,有系统地设计4份复习案,其中集合与函数2份,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2份,综合训练试卷4份。
2、利用星期二、五早读课时间对优生进行补短,主要是补基础知识,看学生基础知识有没有记住,记住了会不会应用,再找一些基本题让学生练。
3、时间很紧,要求我们稳扎稳打,让每一节课都高效,每节课的导学案都当堂完成,晚自习让学生处理更多的典型题。
一、 重视期末复习
重视期末复习的作用,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其目标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以及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达到螺旋式上升. 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复习,借机使知识系统化、整体化. 要教给学生全面复习的的方法,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复习总结的能力,要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得到切实的尽可能多的收获.
二、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复习
通过复习,深刻挖掘基本概念的内涵,让学生做到从实践到理论转化(平时学习,大多是从理论到具体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力. 通过复习,强化对基本方法的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应用.
三、把握对重点、难点知识的复习
分析把握各部分知识的考试难度,在全面复习的同时要注意复习的实效性,特别是重点常考的知识点上要落实到位,在全面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难度和综合程度. 注意训练学生解决比较综合的题目的能力,让学生建立解决综合问题的信心,形成行之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此期间得到真实有效的收获,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四、复习进度安排时间
20xx年2月5日结束,9月1日-------10月14日第一次月考
10月15日-----11月14日期中考试11月15日---12月17日第三次月考;12月18日--------2月3日期末考试
期末复习是对自己一学期学习知识的梳理,只有制定合理的期末复习计划,才能更好的进行进行期末复习工作,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期末复习计划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各位朋友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在20xx年7月号我们要进行了期末考,所以在这还没有一个月里我们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
细节规划
学习是用屁股-> 手 -> 脑袋 -> 心的过程。
第一,一个相对完善的时间表,既要涵盖每月的整体安排,又要包括每月以及每天、每时的细节规划。
第二,复习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要“满打满算”。比如,晚上7点到8点复习数学,8点开始复习英语,这样安排就太紧了,当中应该有一个缓冲:7点到8点是数学时间,8点15分以后留给英语。这样,数学复习完后喝口水,稍作休息,不要“连轴转”。
而且,留有余地也可以确保上一段计划的完成。还是以7点到8点复习数学为例,万一时间到了,却还差一道题没做完怎么办?留有15分钟的余地,孩子就可以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而不致产生浮躁的情绪。
第三,教孩子在执行计划时学会放弃。有的学生死心眼儿,比如复习数学时遇到两道难题,卡了一个小时也没有思路,却非要做出来不可,一晚上的时间都搭上去了。结果,这两道题没有眉目,其他的科目也耽误了。孩子的情绪也难免受到影响。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就需要告诉他,把这两道题放一放,先完成其他科目的计划,最后如果还有剩余时间,再回过头来处理先前的“遗留问题”,如果没有时间就放在明天或后天再做。
第四,复习计划要兼顾全面。有的考生对喜欢的科目就先复习,不喜欢的科目放在后头;有的考生把自己的强项放在前面复习,弱项的复习受到影响,导致强项越来越强,弱项始终没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其实,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正确的做法是优势要强化,劣势也要弥补。
学习方法
1、成绩要在较短期内获得较大提高。
长时间的慢慢提高对大多数科目没有必要,且消磨锐气。要在一定时间段内刻苦投入,在成绩开始提升时加把劲儿,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成绩。
2、成绩提高用四大件——精华教育学习阶段论实践
(三)周循环学习法如何实践?
1、第一步:周日晚上制定周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总的学习进度,制定一周的目标。根据目标计算周一到周六的学习量,制定可行的、但又必须完成的学习计划。
2、第二步:周一至周六按计划学习。
根据计划学习量做好每日时间管理,每日结束前确认一下计划完成度,记录学习日志;
3、第三步:周日彻底完成学习计划。
把本周的学习完成情况总结一下。没有完成的部分在周日彻底解决。一周计划都完成了,就好好放松一下,然后做下周计划。
(四)注意事项:
1、不要做过度的计划,以免产生挫折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2、要空着周日。因特殊情况而没有完成的计划周日弥补,并休息。
3、当日未完成的计划不要拖到第二日,要果敢地跳过去。待周日再完成。拖到第二日反而会产生连锁反应而更疲惫。
一、指导思想
做好高二数学必修五、选修2-1、选修2-2复习课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高二数学期末复习应达到以下目的:
(1)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一学期来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
(2)少讲多练,巩固基本技能;
(3)抓好方法教学,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4)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措施
高二数学复习计划,对指导师生进行系统复习,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计划如何与复习效果关系甚为密切,高二数学复习计划的制定应注意:
1.认真钻研教材,确定复习重点。确定复习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⑴。根据教材的教学要求提出四层次的基本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这是确定复习重点的依据和标准。对教材要求”了解”的,让学生知其然即可;要求”理解”的,要领会其实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印象;要求”掌握”的,要巩固加深,对所涉及的各种类型的习题,能准确的解答;要求”熟练掌握”的,要灵活掌握解题的技能技巧。⑵。熟识每一个知识点在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作用;⑶。熟悉近年来试题型类型,以及考试改革的情况。
2.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
(1)。是对平时教学中掌握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
(2)。是进行摸底测试。
3.制定复习计划。根据知识重点、学生的知识状况及总复习时间制定比较具体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一般复习计划主要内容应包括系统复习安排和综合复习安排,系统复习必修五、选修2-1、选修2-2的每一章节内容,要计划好复习时间、复习重点、基本复习方法;计划好如何挖掘教材,使知识系统化;训练哪些方法、培养哪些能力、掌握哪些数学思想等。综合复习应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对高二数学完成由厚到薄的转变;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如何引导学生对各种数学方法进行训练,使知识系统化、熟练化,形成技能技巧,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三、切实抓好”双基”的训练
高二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的基本材料,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石。如何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呢?一是要紧扣教材,依据教材的要求,不断提高,注重基础。二是要突出复习的特点上出新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从复习安排上来看,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主要依赖于系统的复习,在系统复习中教师要从引导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入手,由结构找性质,由性质找方法,则熟练掌握方法到形成能力。在每一个章节复习中,为了有效地使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宜先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查漏补缺,有目的地自由复习。要求学生在复习中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掌握基本方法上。复习中教师应在学生中巡回辅导,了解信息,及时反馈,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本章节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弄清内部结构,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此阶段切忌求快、求深、求难。否则中差生是达不到合格水平的。复习时还注意到知识的纵横联系,将各部分知识串在一起,弄清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和区别,弄清它们的联系,可使对知识的学习深入一步。因此,复习时除按课本章节顺序进行外,还可将知识按另外的方式进行归类总结。
四、抓好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归类、变式的教学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的功能,既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又是对付考试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复习中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重的点和学生实际,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复习效率。对具有可变性的例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题海战术”的普遍现象还存在,学生整天忙于解题,没有时间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这样既增重学生负担,又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事实上,许多复习题目是从同一道题中演变过来的,其思维方式和所运用的知识完全相同。如果不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题论题,那么遇上形式稍为变化的题,便束手无策,教师在讲解中,应该引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使之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功能,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⑴。寻找其它解法;⑵。改变题目形式;⑶。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⑷。改变题目的条件;⑸。把结论进一步推广与引伸;⑹。串联不同的问题;⑺。类比编题等。
五。落实各种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理解掌握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形成数学技能技巧,提高数学的能力的前提。高二数学中已经出现和运用了不少数学思想和方法。如转化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应通过不同的形式给以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致于分析、综合、归纳等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也应学生有所了解。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和训练可采用以下方法:
1.采取不同训练形式。一方面应经常改变题型: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证明题等交换使用,使学生认识到,虽然题变了,但解答题目的本质方法未变,增强学生训练的兴趣,另一方面改变题目的结构,如变更问题,改变条件等。
2.适当进行题组训练。用一定时间对一方法进行专题训练,能使这一方法得到强化,学生印象深,掌握快、牢。
总之,在高二数学期末复习中,按照复习计划的安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是一定能取得较好效果的。
高一数学期末复习这样做!距离期末考试时间紧张,如何在剩下的这些天内做好数学的复习,至关重要,根据以往的经验给各位学生提点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作用,让学生能够全面复习到必修一和必修四,更重要的是一些易错点和重难点要多花时间,因为现在搞懂,两年后的高三复习就会有很好的基础,才能得心应手,毕竟,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高考。
必修一主要学了四大块内容:(1)集合(2)函数(3)指数和对数函数(零点问题。众所周知,函数的性质和零点问题是重难点,因为函数的性质出题方式会很灵活,而且极易与其他知识点结合一起出题(比如三角函数,集合,不等式等等),而零点问题历来都是高考的必考考点(以填空题出现),因为零点问题考察学生对整个函数知识体系的掌握,要求很高,而且零点问题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数学思想要求很高,更有甚者,零点存在定理涉及到大学数学知识,所以更是重中之重,希望同学们多花时间,多做这一类题型的归纳总结。
必修四主要学了四大块内容:
(1)三角函的图像与性质
(2)向量
(3)三角和差公式
(4)三角恒等变型。这四块内容尤以向量和三角恒等变型最为重要,纵观历年江苏高考,三角函数题一直以来都是送分题(第一道大题,小题也很简单),但是对高一学生来讲,三角函数包含的公式、定理,图像特征都比较多,而且规律性不强,要想学好还得多下功夫。二向量作为高考的必考考点(一道填空题),根据往年的江苏高考出题来看,向量的难度还是偏大,很多学生解不出来,原因有二:第一,高一所学的向量偏重基本公式定理的应用,难度不大。第二,对于向量的基底解题,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总结归纳,直接导致出现了难题,如果不能建系用坐标解答,就只能放弃。所以,现在的高一学生还得在这两块知识上多下功夫。
其次,我们来谈一下复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挤时间:高一学生学校作业很多,自主复习的时间很少,但是自主复习必不可少,就需要学生挤出时间(比如吃饭时间,坐车时间,多动动脑子想想题型)。
(2)看数学书目录:在复习做题之前,看看书的目录,问问自己每一章节的公式,定理,题型能记住多少,争取复述一遍,做到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了如指掌。
(3)整错题:错题整理不在形式,而在内容,不需要抄写得多漂亮整洁,关键是多花时间去搞懂自己为什么会错,总结这些题型之间的规律和异同。
(4)精做题:要挑选一些自己不会的,理解不清的,稍微比自己水平难度高一点的题目,做精做好,如此方能提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希望各位同学能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多多努力,考出好成绩!
一、复习主要考点
(1)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与集合的综合问题
(2)基本不等式与耐克函数的综合问题,特别是等号不成立时,利用耐克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
(3)函数的运算要注意定义域的确定
(4)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的证明,强调方法和步骤及书写规范
(5)函数的应用题,要强调函数关系的建立过程和定义域的确定
(6)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的数学方法
(7)幂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
(8)开放题,如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求此一元二次不等式
(9)注意课本例题和练习册上的习题
二、复习题围绕以上考点来命题
准备以每日一个小练习的形式来落实这些复习题的训练
三、模拟试题和模拟考试
针对以上考点出两套模拟试题在第19和20周各进行一次模拟考试,并及时反馈分析,做好补缺补漏工作。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有27人,经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在计算方面,在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方面,在数学思想方面等等都有了相对二年级一个较大的进步。尤其是学生在学习的自觉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与互相监督的习惯也有所发展。学生的整体思维较为活跃,在部分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影响与带领下,班级的大部分学生能积极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像柳英卓、吕圣明、张起赫等几个学习上有较大困难的学生也表现出了相当好的学习态度与自信。本班的课堂练习与作业情况也较好。但后进生的比例也是较大的,他们在课堂倾听及口算、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需要给予更多的辅导与关注。数学学习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估算习惯与能力有待提高;
(2)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够好,如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答题速度过于缓慢;
(3)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习内容分析
1、测量: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
2、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特别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
3、四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有余数的除法: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5、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计算)
6、时分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学生能做到节约时间。
7、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8、可能性和数学广角:
知道事件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
三、复习目标题的意识
1、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有长度和质量单位、时间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2、复习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复习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复习重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4、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习措施
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计算部分: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算理、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和商中间、末尾有0的题目
2、应用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图形部分: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分清这几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4、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5、注重在总复习阶段温故知新、拾遗补漏和培优补差。比如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分析、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对原有知识的认识。
6、精讲精练,保持学习兴趣。
7、班内的后进生,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8、复习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谈谈自己的复习收获。
初一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多而散,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
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
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本学期共六章内容,通过复习学生应熟练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有关有理数、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算,
2、有关线段、射线、直线、角平行平行、垂直等方面的说理问题;
3、用尺规作线段、平行、垂直等作图问题;
4、识别空间图形、三视图等问题;
5、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知识既有数、又有形,都是今后学习的基础。故要求学生必过双基这一关,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所学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
第二,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