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学习策略该如何制定呢?其实,通过历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得知:大部分内容考的都是课外知识。这样就导致很多考生忽略了课堂的学习时间,其实这样是非常不对的。
因为我们知道语文课课堂,我们不仅仅是学习课堂上的一些知识,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分析问题的思路以及解题技巧。在很多问题上面,可能都是相似的问题,只是稍改动了一下侧重点;因此,在语文课上我们要学会答题技巧很重要。
语文学习自然也少不了,了解当下的热点新闻;因为一些文章会根据时下的热点来出题,了解一些热点新闻还是很有必要的。因此,考生们应该在平时增加自己的课外阅读量,来提升自己了解的信息量,对语文学习还是很有帮助的。
语文:虽然考的几乎都是课外知识,但是能力的培养需要课内来提高。
语文学习:
1、记基本的字词、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
2、阅读现代文,分析写作技巧,作文列提纲。
3、重视课外阅读,但由于时间关系,只能读一些精短的文学、科学作品,提高语文水平。
4、做阅读理解时做到泛读、精读、扫读。浏览一遍知道大意,精读掌握段落大意及答题点,第三遍搜寻问题答案。
数学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就是要从引导与指导学生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入手。在数学这门课的上面应该学会以下四项基本思想,对数学的学习会有极大的帮助。
1、数形结合思想,每一个初等函数在头脑里有清晰的图,由表达式得图象,从图象推定义域、值域等。
2、极限思想解题步骤,极限思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为:(1)对于所求的未知量,先设法构思一个与它有关的变量;(2)确认这变量通过无限过程的结果就是所求的未知量;(3)构造函数(数列)并利用极限计算法则得出结果或利用图形的极限位置直接计算结果。
最后总结,数学要多做题,才能见识,掌握多种题型,在错误中总结经验
英语
英语课程对于高考来说是最容易拉分的课程,很多考生到最后可能就是败在英语上面了,相反也有很多考生是胜在英语上面了。因此,学习好英语对于高考生来说相当重要。虽然此前已经报道:20__年高考英语将会取消。但至少在未来三年还是很有必要学习一下!
在学习英语课程上,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事:记单词。只有记住了单词后面才好说,如果记不住一切都白搭。单词的多重意思、用法语法、相关词组、过去式、将来式等都是需要考生认真记忆的。
英语学习其次就是语法了,学会划分句子的主谓宾以及倒装句等。这个在后面的完成句子这一栏占据这相当重要的比例。在语法上,更要自己学会总结,比较。这样复习起来比较方便,而且记忆也会比较深刻。
英语学习中大致的学习策略如下:
1、牢记单词,当然包括它的用法,争取每一个单词背下一两个例句,用起来就不容易错了。
2、系统的学语法,平时零零碎碎记下来的要及时总结,更要看系统总结的书。
3、加大阅读量、背诵文章。建议每天晚上将白天学的单词背一遍,语法记一遍,早自修再回忆一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外语的学习就需要长期积累才能见成果。
生物
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可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切记: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
2。要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3。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
4。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
5。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整理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这样可以提升相关知识的记忆深刻性。
6。把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整理进行记忆。把中心主题写在中间位置,按照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用线或图连接起来完成地图。
7。不懂的题必须解决。先给自己提问,把握自己具体不懂哪部分后再请教其他人。
8。通过解题确认所学内容。整理做错的题,下次考试前重点复习。不太明白的题查课本和学习资料弄清楚。可以以基本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顺序做题,理解内容。
化学
1。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
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技巧性。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有机反应中断键成键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抓住有机物功能团的转化规律和反应的基本类型。如有机物抓住烃、卤代烃、醇、醛、酸、酯的一系列变化关系。要注重实验原理,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比重较大,实验的复习要侧重于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的分析、设计和评价,重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比较。
2。循序渐进,打好基础,辨析理清概念。
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较好的学习计划,使复习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要走出“越基础的知识越易出错”的怪圈,导致这个问题的出现,其实绝大部分是因为基础知识不牢固,再加上几分粗心,就会出现这个现象。因此,既要全面复习,更要又要坚实基础。要多看书,抓住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精髓,特别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如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复习要注重基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记住—理解—会用。要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3。加强练习,温故知新,提高解题能力。
练习的方法较多,首先可以将做过的习题再有重点有选择地做一部分。其次要选好一本化学参考书,根据复习的进展,选做其中同步的习题。不要做一题对一题答案,应把一节或一单元做完再对答案,检查对错,加以订正,遇有不懂之处应向同学或老师请教。还可以把今年各地的高考化学试题作为练习,检测一下自己目前的化学水平。练习时要注意分析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如针对物质结构之间的关系、等效平衡的应用、离子共存的条件、用守恒法解计算题等。做题可以检查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能开阔解题思路。要通过复习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适当做一些综合性题,并储存在头脑中,高考时可以启发思维。
4。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
复习要突出重点、扫除盲点、加强弱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与经常犯的错误,自己要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原因。让自己对错题的记忆深刻,以后就不会犯相似的错误。
物理
(一)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二)做好笔记。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错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三)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关于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要熟悉它们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引入?它有什么用?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和那些其他物理量相似或类同?与谁有联系?怎样记忆它?等等。再谈一个问题,属于三个基本之外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
(四)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五)认真听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六)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七)知识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八)请教同学。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九)数学能力。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难行的。大学里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十)珍惜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三第一、二轮复习一般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通过第一、二轮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基本概念的性质、定理及其一般应用,但知识较为零散,综合应用存在较大的问题。第三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把整个高中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化数学的学科特点,同时第三轮复习承上启下,是促进知识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发展学生思维水平、提高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要求较高。
强化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复习,形成良好知识网络。整理知识体系,总结解题规律,模拟高考情境,提高应试技巧,掌握通性通法。
第三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等要求较高,故有“三轮看水平”之说.
“三轮看水平”概括了第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具体地说,一是要看教师对《考试大纲》的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度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为重点主干知识的巩固加强与数学思想方法专项训练阶段,时间为3月10——4月30日。
2.第二阶段是进行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能专项训练,时间为5月1日——5月25日。
3.最后阶段学生自我检查阶段,时间为5月25日——6月6日。
三、怎样上好第三轮复习课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主体”,突出重点。
第三轮复习,教师必须明确重点,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若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讲深讲透,讲练到位.因此,每位教师要研究20__-20__湖南对口高考试题.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和内容
1.形式及内容:分专题的形式,具体而言有以下八个专题。
(1)集合、函数与导数。此专题函数和导数、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重点,特别要注重交汇问题的训练。
(2)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此专题中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恒等变换是重点。
(3)数列。此专题中数列是重点,同时也要注意数列与其他知识交汇问题的训练。
(4)立体几何。此专题注重点线面的关系,用空间向量解决点线面的问题是重点。
(5)解析几何。此专题中解析几何是重点,以基本性质、基本运算为目标。突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轨迹等。
(6)不等式、推理与证明。此专题中不等式是重点,注重不等式与其他知识的整合。
(7)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复数。此专题中概率统计是重点,以摸球问题为背景理解概率问题。
(9)高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此专题中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分类讨论思想方法是重点。
(二)、做到四个转变。
1.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
2.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练,突出高考“热点”问题.
3.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突出讲练落实.
4.变以“补弱”为主为“扬长补弱”并举,突出因材施教
5.做好六个“重在”。重在解题思想的分析,即在复习中要及时将四种常见的数学思想渗透到解题中去;重在知识要点的梳理,即第三轮复习不像第一、二轮复习,没有必要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到,但是要将重要的知识点用较多的时间重点讲评,及时梳理;重在解题方法的总结,即在讲评试题中关联的解题方法要给学生归类、总结,以达触类旁通的效果;重在百范文网学科特点的提炼,数学以概念性强,充满思辨性,量化突出,解法多样,应用广泛为特点,在复习中要展现提炼这些特点;重在规范解法的示范,有些学生在平时的解题那怕是考试中很少注意书写规范,而高考是分步给分,书写不规范,逻辑不连贯会让学生把本应该得的分丢了,因此教师在复习中有必要作一些示范性的解答。
(三)、克服六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复习集中几个难点,讲练耗时过多,不但基础没夯实,而且能力也上不去.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未做先讲或讲而不做,一知半解,题目虽熟悉,却仍不会做.
3.克服只练不讲.教师不选范例,不指导,忙于选题复印.
4.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5.克服集体力量不够.备课组不调查学情,不研究学生,对某些影响教与学的现象抓不住或抓不准,教师“头头是道,夸夸其谈”,学生“心烦意乱”.不研究高考,复习方向出现了偏差.
6.克服高原现象.第三轮复习“大考”、“小考”不断,次数过多,难度偏大,成绩不理想;形成了心理障碍;或量大题不难,学生忙于应付,被动做题,兴趣下降,思维呆滞.
7.试卷讲评随意,对答案式的讲评。对答案式的讲评是影响讲评课效益的大敌。评讲的较好做法应该为,讲评前认真阅卷,讲评时将归类、纠错、变式、辩论等方式相结合,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矫正。
四、在第三轮复习过程中,我们安排如下:
1.继续抓好集体备课。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必须抓落实,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研究数学高考的动向,学习与研究《考试大纲》,注意哪些内容降低要求,哪些内容成为新的高考热点,每周一次研究课。
2.安排好复习内容。
3.精选试题,命题审核。
4.测试评讲,滚动训练。
5.精讲精练:以中等题为主。
总目标:上海复旦大学
总大概分数要求 640分(380) (括号内为现在分数)
总计划:
12.12 ——2.05日 复习完全部的基础知识,要求基础题的90%合格率
2.06 —— 3.15日 重点提高中等难度题目,并且做到基础题95%合格率
3.16 —— 3.31日 重点压轴题,适当练习,做到压轴题40%合格,中等题70%合格率
4.01 —— 5.10日 做综合性试卷,做到基础题99%,中等题85%,压轴题50%合格率
5.11 —— 5.25日 补遗补漏,做到基础题合格率100%,中等题90%,压轴题60%合格率
5.26 —— 6.06日 做综合性试卷
【第一阶段复习时间】
12.12——2.05日
成绩目标要求
总成绩要:550分 (一本线呵呵)
语文 105 (85)
数学:120 (75)
英语:105 (70)
物理: 90 (65)
化学: 95(55)
生物: 55 (35)
日常:
5:30 起床 (换衣服洗漱扎下头发)
5:45 开始读英语,背中文不背英文,做到看英文能迅速反应出中文
6:15 抄下刚才背的单词的英文
吃饭
6:45 开始默写刚才抄的单词的中文,错误的订正做记号
7:00 开始背诵语文
8:00 开始复习,早上生物或者化学 (到12点,含吃饭)
12:00 复习早上背诵的语文和英语
13:00 休息一个小时
14:00 开始复习,下午物理或者数学 (含吃饭,洗澡等等)
21:30 休息半个小时
22:00 开始复习英语,听力25分钟,完型1篇,阅读3篇
23:00 开始复习语文,做任何有关语文的事就好
00:00 复习早上背诵的语文和英语,然后睡觉
注: 除非特殊原因,比如有事出去,身体不适等可更改安排,其余严格按照安排执行。
高三语文一轮的复习方法
课内知识要纳入考试中复习
高考语文的特点是“直接”与课内知识相关的部分较少。但很多同学往往把它理解成“很少考课内”,在复习中对于课内知识不够重视。但实际上,高考语文的考查方式是“课内知识的课外迁移”,即把课内学到的知识以“非课文”的形式考察出来。因此,课内知识的归纳和落实也是复习的要点所在。
在复习中,同学们要注意将曾经松散学习的课内知识点纳入到考试试卷的体系之内,落实清楚每一个知识点在高考中的考察位置。例如,课内文言文字词往往会在文言文阅读题中改头换面,用课外文章的例句来考课内知识;再比如,课内诗词鉴赏往往是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或者是熟悉流派中的陌生人(比如用南宋豪放派的张孝祥唤醒你对辛弃疾的记忆)。实际上,高考语文对我们的要求,无非是“学以致用”四个字而已。
课外知识以积累阅读经验和写作素材为主
除了单纯的课内复习外,同学们也不能忘记必要的课外拓展。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能纳入“语文”这个学科的范畴的。在狭义的“学习”之余,大家也必须拨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课外书籍或文章的阅读。否则,单凭课内复习部分,是无法应付高考语文阅读延伸题和作文考察的要求的。
阅读的对象可以是时政类的报刊杂志,也可以是一些职业写作人的专栏文字。对于文学性较强的文章,应当主要以训练现代文阅读能力为主,去捕捉作者思路、写作手法,尝试理解其立意;对于时事新闻等消息性的文字,则要本着启发思考、引发议论和积累作文素材的目的去进行,这样,在作文中才有“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余地和充实的内容储备。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策略
1、理清知识系统。
这有利于同学们明确复习的目标,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并在答题时更好的寻找解题依据。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和文言文知识系统等。而小系统就是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第一轮复习时要有意地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
2、要注重利用教材。
因为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中的主干就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像一些文言文、诗歌、文学常识等就是完全考察教材中的内容。而对教材加以熟悉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3、要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调整心态。
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这就要求学生要调整好学习的心态,不能因为短期内成绩没有提高而放弃。只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学习时多加些细心和耐心,成绩的提高就会指日可待。
小编推荐:高三低谷时期怎么调整心态调整心态的窍门
4、语文考试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古代诗文、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四个考点。
要根据不同的题型做专项训练,这种训练更加有针对性,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更牢固的掌握这一知识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再进行整合练习,这样做会事半功倍。
高三语文复习的重点是什么
高三语文的复习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此外,积累则是高三语文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高三语文的阅读,作文等等,都和平时的积累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高三语文中积累的重要性,以及高三语文的复习方法.
语文考试范围极广,不可能一蹴而就.同学们一定要科学安排,做到点滴积累,分散复习.应该把考试内容分散到每一天中.比如背诵诗词名句,利用零碎时间.像晨读、餐前餐后、睡前等.另外,建议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作文素材积累本,一个是基础知识摘录本.在平时做练习时,或在听老师讲课时,一遇到自己不曾掌握的语音、词语、成语、近义词区别法、标点用法、病句识别法等都随时记录,且时常翻阅,熟记于心,这方法如能坚持半年,定可提高高考中选择题的得分.
一、目前数学复习中,影响数学成绩提高的情况分析
就目前而言,文科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其主要表现有:
1、不制定复习计划,课前不进行认真的预习,有的同学基础本就薄弱,因而上课时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导致听课效率低下,成绩进步不大。
2、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独立思考完成,抄袭别人的作业,敷衍了事。
3、对复习过的相关概念不求甚解,轻视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复习。
4、作业书写不认真,解题思路不清晰、过程不规范。
5、复习方法不当,复习时不能抓住一个核心知识,扩散思维,举一反三,总结规律。
6、时间支配不合理,再加上受考试失败的打击,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以上存在的情况,必须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立即加以纠正。
二、如何学好数学,提高数学复习成绩,必须注重以下七个方面:
1、每节课必须做到课前预习,把课上要讲的习题和内容过一遍,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预习的目的就是知道老师下节课所讲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哪些是已经掌握的,哪些知识还一知半解,存在哪些疑点、难点,整理自己的解题思路,看看和老师的思路是否对路,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听讲效率,不让疑点轻易溜过。
2、上课必须全神贯注,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对问题的分析,自己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眼到:上课既要看讲义,又要看老师板书,二者必须有机兼顾,学习老师的板书布局,提高自己解题的规范化。心到是指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解题思路,认真体会老师是如何抓住问题的重点,如何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解题的方向的。口到就是积极思维,随时准备回答老师的问题。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并且要将老师讲课的重点,要点记录下来,记忆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便课后复习之用,同时要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堂上最忌讳以听懂为目标,最好能摘抄老师的讲解步骤,必要时甚至可以背诵一部分关键步骤。
3、课后必须认真回忆、折磨和反思,许多同学对课上没弄懂的题目,不是认真琢磨,而是立即请教其他同学,这样即使知道答案或者解题方法,记忆效果也不会很好。回顾一些典型例题,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认知印象,日积月累,很快就能举一反三,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只有回想得起来的知识,才能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最关键也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一点是,不懂的题目,经过老师或者同学讲解以后,弄懂了,就放在一边不再过问,如果过两天再拿出来,发现自己又不懂了。所以,对于难题、不懂的题目我们应该采用滚动复习的方法,隔几天就把前几天的内容拿出来回顾一遍。
4、必须做好每章节的复习小结,每章节的知识复习结束后,要进行阶段性的小结,同样采取回忆式的方法,先不看课本,不看讲义,不看课堂笔记,认真回忆该章节的知识脉络,回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板”题型,尤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通法,然后再打开讲义和笔记,认真对照,使知识网络和思路更进一步完善。
5、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练习和数学作业,在应试考试的大背景下,要准确的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不做一定数量的练习和作业是绝对不行的,只有多做练习,才能熟而生巧,才能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才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考试的成功率。并且在做题后要“回头看”,看自己解题时用到了哪些基本知识和数学方法,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或思路,另外,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要始终把解题的准确性放在第一位,把解题的通法排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速度、技巧和捷径,这是数学成绩提高的重要保证。
6、必须正确估计自己的数学水平和数学学习能力,确立自己切实可行的数学复习起点和数学成绩的学习目标,对高三文科班的绝大部分同学而言,数学基础不如理科生,毕竟文理科的思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大家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数学复习必须要狠抓基础复习。通过复习,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最基本的填空题和中档题,尤其是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起点必须是从课本开始,看课本上的概念和例题,做课本上的习题。如果课本上的概念都不清楚,数学复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复习讲义上的题目,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对于难题,要学会主动放弃,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如果真正把基本的东西弄懂了,高考110分是没有问题的。对于基础掌握的较好的同学,同样不能忽视“三基”的复习,要熟练掌握基础。讲义、周练、月考试卷上的题目必须逐题过关,学校所发的资料必须充分利用。确保填空题、中档题不失分或少失分,牢牢抓住80%(试卷结构易、中、难比例为4:4:2)不放松,再根据可能,完成后两道题中的容易部分,高考向135冲刺。个别基础很好的同学,要准确把握自己,不要故步自封,而是应该脚踏实地,充分发扬“钉子”精神,有钻劲有干劲有耐力,通过复习,掌握一些新题型的解决方法,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创新解题,高考向145分冲刺。
7、必须掌握行之有效的考试方法,这是提高考试成绩的的最后一道关卡。每次考试,不管是周练还是月考,高考,都要足够重视,养成良好的应试习惯。考试的基本原则是:读题一字一句的读,读清的基础上读懂,认真审题,在题意不清的情况下,切不可轻易动笔。胡乱审题,轻易下笔,这是考试中的大忌。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前至后,依次答题,中途碰到不懂,无法下手的题目,要舍得暂时放弃或及时变换思路角度,绝不可打攻坚战,消耗过多的时间,会做的题目,千万不要出现计算上的失误,这种失误在高考阅卷中经常会造成整道试题的错误而失去本该拿到的分数。
总之,对于数学复习可以概括为:课前预习,找出不足;课上听讲,解决问题;课后复习,巩固疑难。日轻周结阶段过关。
高三数学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一轮复习(至20__年元旦前后):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能力训练;
2.二轮复习(从一轮结束至三模结束):固化与应用,优化思维模式;
3.考前冲刺(考前一个月):巩固已知,调整状态。
一轮复习特点:时间长,任务重,此特点与《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吻合;学生易懈怠、易迷茫、易焦虑。
一轮复习数学资料:一轮复习讲义、教材(10本)、章节测试、__年——__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__套模拟试题、20__年高考真题。
一轮复习着重从知识、方法、能力、技巧四方面入手,为实现二轮复习“数学思想统领学习”的目标做下坚实基础。知识与方法可以跟随老师的讲解及时整理记忆,与原有知识结构实现对接,实现知识与方法的零死角;能力的提升需要自己细致扎实的练习与思考,基础能力:总结反思、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学科能力: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技巧是从勤勉的实践中点滴积累起来的,是反复感知与应用后沉淀下的极其实用的小绝招,每个个体总结的技巧是不尽一致的。
一轮复习思路千百种,现仅从“如何搭配练习册及试卷的应用”的角度对一轮复习大致框架加以论述:
1. 无论复习哪一学科,都要有一个系统的练习过程,认准一本复习资料加以练习不放松。课堂上,按照拟好的“主线”进行复习,“函数、几何、概率统计、运算、算法、数学应用”六条主线将课标内容纵横交织,打破资料章节顺序,优化组合串讲课标所要求考点。
2. 新课标精神的直接体现就是教材,重读教材意义重大。要读初学时未关注的细节,要关注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教材上练习题不必每道必做,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挑出一些必做题。我将依照教材内容组织一张练习卷,尽可能检验出大家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及理解的深度。
3. 必备的章节模拟训练是不可少的,一段时间的复习后来个小测验,及时对所学有一个检验,也时刻提醒我们要注意多回头看看。章节测试所用试题由我为大家提供,在每个章末测试一张卷,限时训练,之后,学生再进行局部弥补性练习。
4. 前几年的高考题就是最好的模拟题,去年暑假始,我们已着手做“分类汇编”,一轮复习时,紧跟模块复习完成“分类汇编”上尚未完成的任务,并且从做过的试题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也是必须面对的任务。
5. 一轮复习战线过长,不对过往重点知识加以多次循环则不能识其本质。天利38套的应用:每周每个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写一套模拟题,每周日晚上“就题论题,不举一反三”。目的:化整为零,保持新鲜感,给学生以充分思考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计划进行20周,余下的试卷由学生自行处理。
6. 不能急于完成“20__年高考真题”,我们可以使其发挥更大利用价值。将这19套真题作为一个研究平台,我们要逐一细致分析试卷的规律性。从哪些角度分析?分析什么内容?如何利用分析结论?这些都会使我们的思考更有条理,使我们的表达更清晰。
高三我们一般都是分为三个复习阶段,在这三个阶段的学习计划要如何安排呢?
(一)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各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查出所有理解上的障碍,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不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因为:①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②全盘的通读可以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③懂得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内容。
(二)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彻底掌握基本知识,使各个知识点整体化、有序化、自控化、实用化,便于指导技能操作,进行思维训练。经过解题复习,使记忆率达到 95%以上。
什么是重点?重点是指使用次数频繁、应用价值高、又属于基础知识的那部分内容,它们往往是在考试中每考必现的那部分,是大纲中要求熟练掌握的那部分,也是知识网络横向与纵向的“交叉点”。
什么是难点?难点一个是知识自身的,是一般性的、大家共有的;另一个是相对于考生个人的,是个体性的、因人而异的。一般性的难点往往是指概念比较抽象,易与其他概念相混,运用时易发生错误,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比较综合的知识。个体性的难点是由个体思维方法的差异、理解能力的不同以及个体知识中的缺陷与漏洞决定的,这些难点老师一般不会仔细讲,但它们又往往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的拦路虎,给考生造成很大障碍,成为考生自卑的原因。因此,每个考生一定要把自己学习上的难点找出来,予以特别重视。
另外,本阶段考生还应注意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解题时,先从显在知识点切入,挖掘出隐含知识点,构成已知条件,并由此为“向导”从大脑中搜索出未知条件知识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三)第三轮复习
第三轮主要是进行检验复习。考生用“尝试回忆记忆法”把前两轮复习过的内容想出来,强化记忆。回忆一旦进行不下去,立即看书或笔记,接续回忆线索。在回忆的基础上,自选一到两套模拟试题,严格按考场要求进行自考,巩固记忆效果,及时进入考试状态。
第三轮复习从五月中到五月底,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冲刺阶段,这段时间的复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考的成败。因此,这轮复习是三轮复习法中最关键的一轮。考生的脑子里不但有了所有课程的框架脉络,而且对于高考试卷的结构、题型也应该有了较深层次的把握。在第三轮复习完成之后,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就等高考”了。
三轮复习各有侧重点,但并不意味着这三轮复习是互相独立的,其实,在考生复习的过程中,巩固基础、难点重点突破和综合应用是相互渗透,相互掺杂的。每轮复习都要精选练习题,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能力的培养。
高效复习须讲究策略,要懂得放弃。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考生应该把精力花在能够提升成绩的地方。假如多花30小时在语文科上,高考成绩能由100 分提高到105分,但多花30小时在化学科上,可能高考成绩能由85分提高到95分。因此,考生应该清楚自己在什么科目上有潜力,提升空间大,便于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同样,假设有一科成绩很差,花再多时间,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提升,那么就应该对这个科目有所放弃,把精力花在别的科目上。
高三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物理学习涉及面广,许多学生觉得有些吃力。本文给出高三物理学习计划,使学生们学习起来更顺利。
(一)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关于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要熟悉它们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引入?它有什么用?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和那些其他物理量相似或类同?与谁有联系?怎样记忆它?等等。再谈一个问题,属于三个基本之外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同一根绳上张力相等”;“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洛仑兹力不做功”等等。
(二)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四)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五)笔记本。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六)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七)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八)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九)知识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十)数学。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难行的。大学里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一、理清概念、夯实基础
1.要透彻理解各章节公式定理,数学试卷中的各个小题都是依据各章节的概念、公式定理及知识点来进行的,它们是解题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要透彻理解各种定义的由来、内容、特征,掌握其本质,并注意新旧概念间的有机联系,使数学各个基础知识点成为判断的有力工具。
2.要明确定理、公式的成立条件、推证思路、主要功能,只有这样,应用时才会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比如:在等差数列中定义用于证明是否等差数列。
学习数学概念不仅要解决是什么与怎么样的问题,更要解决是怎样想到的即怎么来的问题,以及有了这个概念以后,理论将怎样建立与发展起来。这样弄清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来龙去脉,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实际意义,使新旧知识联成一片,才能掌握完整的、系统的知识,才会运用,即使在忘记了的时候也能自己推导出来。
3.要在对定理、公式理解变通的基础上牢固记忆,以记导用,以用促记,这样,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二、总结技巧、重写错题
要认真领会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认真总结其中的规律,归纳其中所用的技巧和思路,学会运用这些技巧和思路来解决问题。
比如,准备一本错题本与典型题本,把平时不会做与做错的题,重新认真地做一遍,并加以总结出技巧,找出原来错误所在,并把正确的做法记住。
三、掌握方法、提高解题技能
解题练习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训练方法,一定要思路开阔,灵活多变。解题证题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方面,做足够数量的习题练习,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
解题能力的高低,证题方法的得当,决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取决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又是在练习作业中锻炼培养出来的。在练习作业中会训练思维,开拓思路。
1、学习思路:
重视基础,熟悉公式定理的推导与变型,而作为提高,应加强章节公式的综合以及灵活运用。毕竟目前的高考数学是以文理合并前的理科卷难度为导向的。
2、备考计划: 高考数学主要分为: ①不等式及函数综合: a)不等式:基本公式、恒成立证明、求值域。 b)函数:单调性、周期性、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反函数及图像性质。 在针对这部分知识点复习备考时,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把主要精力花在函数的恒成立及有点问题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多用参变分离及互换主元,再配合函数单调性;如此类解法不熟悉的宝宝也可用二次函数通过对域定轴动的图像进行分类讨论) ②数列及极限: 等差、等比及普通数列的通项及求和、数学归纳法及极限的化简。(特别指出:常规的方法必须掌握并准确计算————递推累加、待定系数法构建新数列、错位相减等) ③解析几何: 四大方程及直线与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综合(重点联立时直线方程的选择,消元的选择及弦长公式运用中根据定点在曲线方程具体位置选择韦达定理或者其他。另外点差法的具体使用希望学生多花精力,特别是给定直线斜率求重点轨迹以及给出定点求轨迹的两类经典题型必须熟练掌握。)
以上三大板块为高考的重中之重,定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多做习题,通过习题熟悉题型,提高自身的解题技巧及准确性。
除了以上三大板块,高考中其他较为重要的板块为: ④向量(平面与空间)包括对其几何含义的了解及掌握 ⑤复数(基本运算) ⑥立体几何: 在大题中可能出现的异面直线距离、线面距离、面面距离(面必平行)、线面及面面夹角(空间向量法解题即可)问题,包括填选中考察的概念、几何体表面积及球面距离(重点为圆锥及四棱锥) ⑦排列组合(使用的条件、加法原理、乘法原理)、行列式(二阶三阶的展开)、参数方程求曲线、二项式定理及展开项的通项式等主要出现在填空题中的认知型知识。
一、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
时间是学好历史的必要保证。要提高历史学科的复习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以每天不少于50分钟为佳,太多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太少又没效果;时间宜安排在就寝前的一小时(这段时间是一天中大脑的四次记忆之一);而且应在50分钟的时间内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本教材的复习时间进行合理再分配。记忆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中国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现代史,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中国古代史、或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或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到前面又忘了后面。因此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一般来说,在每天固定的复习时间里,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都要有明确的量的规定,具体办法如下:
1.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对教材的复习遍次,再根据每册教材内容的多少确定每天对三本教材的复习量(即每天复习多少页)。
2.针对中国古代史内容相对较少,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较多且理论性较强;在固定的50分钟时间里,安排中国古代史的复习时间可用10分钟,另两本教材各用20分钟,再根据每天所规定每本教材的复习时间、所要复习的量来确定每天每本教材要复习多少页。
3.在《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复习完后,再复习这两本教材的下册,每天所用时间、复习量、方法与上册相同。但此时《中国古代史》已经复习了一遍,是否还要接着再复习?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中国古代史》的史实记忆相对较多,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侧重于理解,因此中国古代史的复习遍次应多一些,且每天分配的时间只有10分钟,要记住并理解其内容也应多看。
二、每一遍复习都要有侧重点
教学中我们常听到有些学生反映:我已经将教材看了好几遍,但还是记不住;有些同学认为每天面对的都是熟悉的内容,感到很枯燥。固然,时间是记忆的保证,但记忆效果的高低与投入的时间量并不完全成正比。就记忆而言,以理解为前提的记忆效果比单纯的记忆要好;为此,要掌握知识应注重理解,而且每一遍次的复习不能简单地循环往复,要有侧重点、针对性;这样可使复习以及对知识的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达到理解并记住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遍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大小子目及具体的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另外,每天看完规定的内容后,临睡前应将白天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不要求将所有的内容都回忆出来(其实这也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将当天复习过的大小标题及彼此间的关系回忆出来,这样既能巩固主干知识,又不至于因精力过于集中而使大脑兴奋影响睡眠。
第二遍复习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从目前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看,历史学科的试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对历史发展沿革(即历史基本线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及创新能力。选择题一般是在同一背景材料下,对发生在不同时代但与背景材料相关的历史现象进行设问,形成题组,各小题看似互不相属,实际上是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考查,20__年综合卷的松江棉纺织业、20__年综合卷的中国古代教育等试题都是如此。在考查学生创新能力时,命题者往往会提供一个陌生的背景材料,再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类试题大都涉及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如20__年综合卷的中东问题、巴拿马运河问题,20__年高考综合卷从非洲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图得出其形成及变化的原因等试题,这类试题不仅仅要求学生对某个历史知识点的深层次分析,而且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拓展性。若平时只注意点的复习而忽略线面的复习与深化,那么解答这些试题时便会束手无策,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整理并力所能及地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然而学生因能力所限,复习时很难深化与拓展。第二遍复习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复习的重点放在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上,力求分析得出教材中各目录、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回忆法进行(即在翻开教材前,先努力回忆教材每一章的大小标题以及每个标题下所讲的重要事件、这些事件的联系如何),回忆不出来再翻开教材,这样既抓住了主干知识,又能在第一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知识框架的理解。
2.若觉得正在复习的内容与已复习过的内容相似时,应立即去回忆与此相似的内容是什么。例如,看到明朝的手工业就应联想到宋朝、元朝手工业发展情况,看到景德镇制瓷业便应想到教材中其他相关的内容,通过这种有意识的串联式回忆,逐步把握历史的基本线索,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
3.注意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延伸与拓展的知识主要是教师补充的知识。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就某个具体知识点,给学生提供一些新材料、新观点或进行一些学科渗透。如从历史、地理、政治等角度,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析三大决战首战东北,而东北战场又首战锦州的原因;如何客观地评价国民政府的整顿税务、法币政策及改订新约运动等。对这些教材没有直接涉及的知识深层次分析,学生往往会记下来,复习时还必须去看乃至去记忆,这是学生拓展知识较为有效的途径。考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与教师平时补充内容相关、相似甚至相同的背景材料,虽然试题设问角度会有所不同,但由于学生对背景材料已有所了解,因此并不会感到陌生,分析解答时也不会无从下手。
三、要有一定的练习时间
运用掌握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检验复习效果是否理想的主要手段。因此,有选择地做一些相关练习是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必须同样要有明确的练习时间与练习量。很多高三学生的练习是被动或盲目的(即教师发什么便做什么、发多少做多少);自主练习时只做选择题、很少甚至不做材料分析与问答题,即使做选择题也只求量不求质,至于主观题因平时很少或根本不做,有些学生则边看书边做练习。这些方法既不科学,效果也不高。笔者认为学生做练习应主动并有明确目的,即做什么练习、何时做,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进行,具体办法如下:
首先,选择一本质量较高的复习资料。当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由于商家一味的追求利润,很多资料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如印刷不清、题量少价格高、甚至参考答案错误多多,而学生往往不辨真伪,一看到资料就买,有些学生手中甚至每门学科往往有四五本参考资料。笔者认为,学生手中只要有一本复习资料就可以了。
其次,要有固定的练习时间。有些同学,习惯每天看点书、做些相关练习,认为这样可以及时巩固并了解自己的复习效果,其出发点固然没错,但问题是:高三学生每天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并不多,每门学科每天都得有一定的复习时间,其中英语、数学便要占去较多时间,留给历史学科的时间最多也不过1个小时,而且这1小时内又有三本历史教材要复习,那么留下做练习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甚至根本没有。另外各教材每天所复习内容的相关练习也较少,学生练习时又很少注意节奏、速度,而高考则需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题量,平时练习时的松散、随意使很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根本完成不了一份高考试卷。为防止高考时出现失误,平时的训练,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单位时间来做练习。笔者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求学生每周星期五在历史学科的复习时间里,用近1个小时的时间,将本周以来已复习的相关内容的选择题全部完成,而且只要求做选择题,原因是1个小时时间里要完成包括材料分析题、问答题、选择题在内的练习是不现实的。同时根据高考的实践看,选择题的完成也需1小时左右完成。另外,在固定而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做选择题,学生的思维可保持相对集中与延续,同时学生也喜欢做选择题。这样,既可以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又能保证练习时间,且不影响平时复习教材的时间。
当然,做练习只做选择题是不行的。如果主观型试题也像选择题一样,每星期集中一个较长的单位时间去做,学生同样会感到枯燥乏味。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每天坚持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在固定的复习时间以外抽时间看一道材料分析题和一道问答题,先将提纲列出(也可打腹稿),然后对照参考答案,比较哪一种答案更好,同时要求学生注意,若参考答案太长,应尽可能的将其缩短,但以能将问题讲清楚为前提。另外要将自己已理解的答案像老师分析试题一样分析给同学听,让对方听了你的分析也能理解。通过这种训练,学生掌握的便是主观型试题的解题思路而不是一个个死的答案。
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时间大约五个月,约占整个高三复习的一半时间左右。这个阶段可以称为基础复习阶段。学校里每一个科目都在逐册逐章节地进行复习,我们自己也应该和学校的教师步伐一致,进行各科的细致复习。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五个月,把每一科在高考范围内的每个知识点都逐章逐节、逐篇逐段,甚至农字逐句地复习到,应做到毫无遗漏。这个阶段,复习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万丈高楼增地起”,只有这时候循序渐进、查缺被漏、巩固基础,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时候把边边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复习到,才能在今后更多的时间去攻克一些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
这个阶段,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这就是高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这次考试十分重要,它既可以检验自己一学期来的复习效果,又可以查找自己急待解决的问题漏洞,还可以向你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我们把它戏称为一次“小高考”。这次考试还有一层特殊的涵义:它是高校招生中保送、推荐、评选市级三好学生的重要依据。我这里,特别提醒学习较好的高三同学,要格外重视这次考试。
第二阶段
从寒假至第一次模拟考试前,时间大约四个月。这个阶段是复习工作中的最宝贵的时期,堪称复习的“黄金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时期复习任务最重,也最应该达到高效率的复习。也可以将这个阶段称为全面复习阶段。 我们的任务是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找到每科中的一条宏观的线索,提纲挈领,全面复习。这个阶段的复习,直接目的就是第一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模拟教育是高考前最重要的一次学习检验和阅兵,是你选报志愿的重要依据。一模成功,可以使自己信心倍增,但不要沾沾自喜;一模受挫,也不要恢心丧气,妄自菲薄。应该为一模恰当定位,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
第三阶段
从一模结束至高考前,时间大约两个月。这是高考前最后的一段复习时间,也可以称为综合复习阶段。随着高考的日益迫近,有些同学可能心理压力会越来越重。因此,这个时期应当以卸包袱为一个重要任务。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放松一下绷得紧紧的神经。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此时,第天不必复习得太晚,要赶快调整高三一年紧张复习中形成的不当的生物钟,以保证充沛的精力。另外,这个时期不必再做过多的过量的习题,更不应死抠难题和偏题,应该做少而精的练习。比如,花些工夫研究研究历年高考的题目,因为这些题目既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品,又是高考命题人意志的直接体现,可谓字字珠玑。在复习中,我们中做题应先易后难,选择题拿不准也不要放弃,选一个最可能的空填上等等。
高三生已紧张学习了一个月,平时在学校都是按照老师的安排学习的,自己总结、整合知识的时间比较少。“十一”国庆假期是个难得的调整时间。借这个假期,考生可以按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下面,笔者以生物学科为例,为考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度过宝贵的“十一”自主学习期。
对基础知识做系统整理
复习生物学科,是对先前所学知识的回顾、整理和再认识的过程,也是对已有信息重新组合、有序排列的过程。无论怎么考,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高考生必备的。在“十一”假期中,高三生要按章节理清知识点,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有关公式、定律、原理、生理过程的条件、功能和适用范围,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
首先,立足课本,复习内容要细而全,根据大纲的要求清理每个知识点,不放过一个死角。
“读”课本是夯实基础知识的最直接途径。这个“读”不是单纯阅读课本,而是完成对知识的归纳、疏理,弄清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找出被遗忘的、记忆模糊和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做好阅读笔记,逐一攻破。
其次,复习时,要先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然后逐步细分,直到最细小的知识点。
例如,必修1的知识的整体概念是“分子与细胞”,高三生可以元素→分子→物质→细胞结构→细胞功能→增殖、代谢(光合和呼吸)、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畸形分化)为主线复习。
最后,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归纳成图表,全面系统复习和巩固。如细胞分裂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关系,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细胞结构的关系等。
根据学科特点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生物试题的特点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基础知识为载体”。高三生物复习要根据高考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来复习,把解题能力作为生物复习的重要目标。
首先,学会识图,提高读取信息的能力。
教材中有很多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图示,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等。利用这些图示,能够分析有关生物学知识,建立图表图解——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图表、图解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往往需要不断练习、提高。
其次,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生物高考试题就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无论什么题目,审题是关键,在答题过程中准确充分地感知题目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做题时,考生先要明确题目研究的目的,找出关键词(生物学语言),再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图表、数据,最后将题中的信息与书本知识联系。通过训练,高三生能有效提高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最后,重视提升实验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所以操作实验和设计实验能力是近几年高考的核心内容。高考实验题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因此,在复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高三生还要重视提升实验能力。
第一,复习实验要以知识体系为基础,并与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在一起。
知识体系是分析、解决新的实验问题和设计新的实验以及形成实验能力的基础。例如复习“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可同时与有丝分裂的有关知识相联系,深入思考。
第二,学会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归纳总结。
高考实验题的解答原理、方法、技能都落实于课本实验中。对于课本中的每一个实验,高三生都要认真弄懂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会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论,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自己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高考形势。
第三,了解教材中经典实验。
考生要吃透生物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光合作用的发现”、“酶的发现”、“孟德尔遗传实验”等。这些实验蕴含了生物学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高三生通过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可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实验能力,训练科学思路。遗传推理、实验设计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也是不少高三生的弱项,要特别重视。
无论什么科目,一周的努力都不足以让考生的成绩取得质的飞跃。备战高考,只有坚持不懈地走自我完善之路,才能从容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