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教育学习总结(通用5篇)
通过最近20天的培训,使我感到与要求还相差较远,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感责任的重大。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个方面谈谈我对本阶段学习的心得: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有位教育学家说过:“教育的技能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有人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政治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职业学校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对待学生要温和、微笑、多赞扬。愉快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也证明,教师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爱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则势必走向反面。要以情动心,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常言道:情通才能理达,情不通则理不达。如果教师不讲情,就会把课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影响教学效果。一位心理学家说,青少年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它弦一起振动,发生共鸣,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如果教师能用真情拨动这根弦,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教学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讲实话、真话、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不知不觉地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一切为了学生,我认为要做好学生的服务,主要是帮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必须转变学习观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开放教育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学习支持服务。只有围绕“以学为中心”,才会千方百计寻找资源,一心一意提供服务,把搞好对学生服务变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所求所需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对学生的支持服务不只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门课程、某一个时期,而是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纵横交错的支持服务体系。总之,这段时间受益匪浅,我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来提高我的教学水平。
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我的心似乎不再平静,这是省会城市长春市,生长于小屯子的我没想到会在这住了十多天,学了十多天。长春的秋很美。学习之余,独自一人漫步于人民大街上,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工行门前的那一排杨树,满树的金黄,衬着蓝天,树木的颜色或浓或淡,有的绿,有的红。阵阵秋风吹过,片片黄叶纷纷飘落。突然间,就爱上了秋。我试着去捕捉飘飘悠悠落下的叶子,真的好难,好不容易捉住两枚便如宝贝般珍藏起来。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很意外的得到这样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当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吉林教育学院,以一个学生的身份重新开始学习时,我才发现,一向自以为教的不错,懂得不少的我,到了这,听了专家学者教授们的精彩讲座,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浅薄无知,渐近不惑却依旧幼稚得可笑。十余天时间听了二十多节课,印象深的的是郎老师的国学指导,孙老师的阅读教学,王老师的写作教学,红雨老师的朗诵教学,任老师的吟诵教学,还有最后一节王老师的读书指导课。
王老师的写作教学最大特点就是真。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表达。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文贵求真。老师能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真正关注孩子的内心,引导孩子写自己真实的生活,一切都是以真为基础。教学中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在王老师质朴的描述下,让人感到了作文的轻松。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愿写作文,也许是因为作为教者的我们讲了太多假大空的东西,失去了真实,失去真诚的课堂,学生怎么会有收获。真的非常感谢王老师带给我们的宝贵的难得的真。
任老师的吟诵课让我意识到作为语文教师所要承担的责任。不仅要教好书,育好人,还要将已面临失传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当视频中播放出一对渔民夫妇有板有眼的一个舞剑一个吟诵时,字正腔圆,掷地有声,不知道其它学员是何感受,突然间心里特别伤感,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人自己都不了解,作为语文教师也不知道吟诵为何物,邻国已学的风生水起,泱泱华夏子孙岂不汗颜。而真正在语文课上想要进行吟诵教学,难度也是相当大的。
最后一节课是读书指导课,开始我还在想读书有什么可讲呢,听了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无知。老先生的博学儒雅幽默可爱在学员们的阵阵掌声中得到充分肯定。老师涉猎书籍范围之广,令人惊叹。无论是文学还是科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书,都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而我平时看过的那几本少的可怜的书简直是无足挂齿,老先生是一位性情中人,讲到当前的语文教育,老者不禁扼腕叹息,说到伤心处就感慨万分,不得不说,“不说了”,让每个学员笑过之后反省自己今后的语文之路应该如何往下走,是寻求短期的高分,考什么就教什么,满堂灌,整日讲,还是关注孩子一生的长远发展,调动学习兴趣,全方位的训练学生,真的值得每个人思索。十几天的学习在王先生对读书的讲解中划下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都自认为会读书,可是到底应该读什么,除了会说读名著,读好书,我们又能推荐给别人什么。听了这节课,真是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如同井底之蛙一般。
要读的书真是太多了,要学的内容真是太多了。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
学,然后知不足。走出自己的那块小天地,才知道外面的天有多蓝,有多广,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以这次培训为起点,开启一段梦想之旅。
人,要有梦想,即使很遥远,万一不小心实现了呢。
为期五天的内蒙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开始了,`学习的收获也如同春风细雨般潜入了我心,让我沐浴着这份阳光,无比温暖,国培继续教育学习总结。细细捋来,此次培训学习的收获还真是不少。
一、教研员的培训艺术
1、组织培训教师要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设计教师们感兴趣的、困惑的、具有可操作的内容进行培训。如:指导教师有效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小学数学课教学时,要通过听评课,诊断课堂发现问题——先学环节,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孩子们没有掌握自学的方法,只是坐等教师的讲解,看似搞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但依旧是穿着新鞋走旧路。老师们也很困惑,想走出这样的困局。这时我们作为培训者就可以依据教师的需求进行理论与课堂示范教学相结合的培训,迎合学校、老师们教学实际开展培训工作。
2、通过主题式听评课活动提升教师能力。听课的目的是优质互享,优势互补。所以,我们教研人员每次下乡听课指导教师要引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课后说课的时候,多谈自己教学中的优点、亮点,增强自信心。听课者评课时要以出好招为目的,多给上课者支招。因为,任何人的发展都是靠发展优势成长的。另外,一年的教研工作也让我体验到:只有通过听评课诊断出课堂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式议、评课,才能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教研员要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我们教研员和教师同为老师、同在一个区域,彼此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你在努力,我在学习,你有长处、我也有优势。如何才能有效指导教师接受我们的建议提升能力呢?这几天的培训让我找到了答案:首先,身为教研员我们要不断的提炼自己的语言,要讲好普通话、通俗而易懂、严谨而潇洒、风趣而幽默,要用语言区吸引教师,用眼神、动作、神态和教师们进行互动、共鸣。其次,我们每次参与各种活动如:听评课、教师基本功比赛、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等,我们都要用敏锐的视角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样,久之,我们才能胜出教师们一筹,得到教师们的认可,才能有效开展我们的工作,工作总结《国培继续教育学习总结》。最后,我们要善于读书(读原著、名著)、勤于积累、适时总结,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4、教研员要引领学校教研组开展“大单元备课”活动。以单元为大模块进行备课,设计整体单元训练目标,之后以每一课为一个个知识、技能习惯养成训练点,课课向着训练点扎,久之定能实现整体阶段性教学目标。
二、教师成长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从事教研工作已经一年多了,从没有思过老师的成长会有诸多变化,只知道就事论事,哪儿痛治哪儿。几天的集中培训学习让我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收获:教师的成长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参加工作一到三年,处于模仿期教师。这时候的教师没有自己的经验,只会模仿老教师和一些成熟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第二阶段参加工作三到六年,处于经验型教师,这时候的教师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能初步显示出自己的一些教学特色,但如果达不到及时的引领指导将会步入第一次“高原期”,容易举步不前,自我陶醉。第三阶段参加工作十年以上,处于成熟期教师,这时候的教师有了自己独特的借鉴,形成了自己教学方法,同伴中已经没有自己学习的榜样,进入了第二次“高原期”,徘徊不前,既不愿学习,又不想进步,只会享受成果。俗话说:“知此知彼,百战不殆”,这时候,我们的教研工作如果能走在前面,找准病症,对症下药,方能得到有效治疗使老师顺利进入下一阶段成为创造型教师,带动学校有效开展工作。
三、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我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样化、混合式的学习方式已经如翻滚上岸的江水涌向了我们,传统的培训、学习方式已经成了过去式,新的多媒体技术充斥着每个人的思想、做法,PPT的使用、PS图像处理、视频资料的编辑、网络互动教研、网络学习、培训等都如潮水猛兽般冲向了我们,我们再也没有理由选择,要想先教师之所学而学,后教师之乐而乐。留给我们的只有抓紧时间学习,多渠道、多智能的学习,这样,才能做好我们的工作。
四、需要深入学习探讨的问题。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几天的学习也让我们深刻领会到了:做培训要有详尽的方案,而方案的制定必须要符合培训者的学习、工作所需,这样培训工作才能行之有效。怎样对培训老师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所需呢?调研的方式、内容如何确定?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的探讨。
五、网络研修与返岗实践阶段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培训学习就要结束了,网络研修与返岗实践就要开始了,带着思考、带着问题,我不禁要想到了我近期的工作学习规划。
1、认真参加网络研修学习,积极参与网络互动交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谦虚的心汲取别人的所长。
2、将此次培训学习的收获应用到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积极调研了解各学校教师们所需,组织开展大单元集体备课活动。
3、精心调研利用网络开展互动教研活动。
五天的培训学习转眼已过,但五天来学习的收获却是满满而载。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且行且用,感谢继教网给了我们一次学习收获的机会,渴望在后续的网络学习中获得更多收获。
20xx年6月28日,在长沙教育学院举办的中小学安全教育国培班开班了,近100位来自三湘四水的安全教育岗位上的中小学老师汇聚到一起。上午,开学典礼结束后,我们就分初中、小学班开展“破冰活动”。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个个新颖的活动,一段段动人的旋律,一幕幕临时发挥的表演,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融解了生疏的隔膜。
一、 相逢是首歌
即使是来自同一地区,但我们以前从未相识。在班主任唐良平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我们走到了一起”,分组,组员握手,换种方式再次握手,让我们的笑容绽放,让我们的心灵相通,原有的矜持一下就放开了。
二、 团结力量大
班级成员按地区邻近的原则分成了五个组。我所在的一组,成员来自长沙和岳阳两个地区,大概是因为个性爽朗,嗓门倍亮,于是乎,我被大家委以重任——组长,而组与组之间要开展各种活动、游戏的竞赛,我顿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首先,唐老师要求每个组员把自己右手的模型画在白纸上,并在相应的“拇指”上写上姓名、工作单位等等信息。我有意地要大家按顺序排列画模型和写个人信息。因为不知道后面要发生什么,大家在猜测着,一脸的茫然。直到“串串烧”游戏,才悟出了手模型的作用,原来每个组员得一个个串串相连说着其他同伴的工作单位和名字。如何才能串说的速度更快?大家集思广益,决定分别将个人的工作单位和姓名工整地写在同一张纸上,那么,我们说只要传递这张小纸,依次来说即可,结果证明这一思路非常正确,我们组取得了游戏的胜利,团结真有力量。
三、 合作快乐多
在小组确定“口号、组歌、标识”环节时,大家都积极出谋划策,充分发挥着自己的特长,我们第一小组合理分工,共同探究,很快达成了共识。于是,全组上台展示时,我们“平安长岳组”的“一组平安,全班平安”的口号响亮震撼,平安盾的标识警醒着大家“安全大于天”,一首改编的《祝你平安》,道出人生的美好祝福,也突出了本次培训的主题。不仅我们组,每一组的学员的现场表演,都赢得大家阵阵喝彩,有板有眼、绘声绘色的展示,使每位学员都感受着成功的快乐。
而在“十天中的我”这个活动中,每组都推荐了一个成员来回答“我代表的是”、“我的身份是”“我的目标”“我给同学的是”“我给自己的是”等十个问题,学员们真诚的表述,道出了全体学员的对十天培训中的期待、付出和祝愿。
四、 班委共谋划
结合各组的展示,经过大家的一致推荐,我们高效地组建了班委会,并且在班级管理员柳中明老师的召集下,班委明确了分工,制订了工作准则,认真筹划了活动计划。
“谢天谢地我来了”, 矜持的突破,心灵的突破!
同学们,我们就这样相识了。
缘份着我们的缘份,快乐着我们的快乐,破冰后自有春暖花开,夏枝繁茂!
初冬,我来到云南师范大学,参加在这里举办的国培计划培智教育的培训,培智教育国培学习总结。重新做一个认真的学生,紧张而充实,真是学无止境。下面是我的部分心得体会。
本次‘国培计划’给我们教师搭建这样好的学习平台,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我们学习着履行‘国培计划’的责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其他教师,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此,做为一名参与的一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本次培训作为指导,努力用新的理念去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竭尽所能得去影响并引领身边的人,和他们一起帮助更多的孩子获得发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学前教育作贡献。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清楚了执教能力建设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包含教师的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方式,还包含教师教书育人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我们特教教师的执教能力,不仅需要先进的理念,高超的技术,还需要对孩子全身心热爱,无私的关怀,我们会更积极的去实践教师职业道想,态度,情感行为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家长服务,我们也明白了良好的师德师教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内在动力,是挖掘教师潜能的不竭源泉,我们愿意做特殊需要儿童世界的守护者。
20xx年11月15日至12月1日,来自全省的40多名特教界的教师欢聚昆明呈贡,一同参加由云南师范大学组织的“国培计划(20xx)”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在这短短的15天里,我收获了很多,有来自高校专家的的前沿信息,有来自基层一线的教师的实践指导,有学员间的交流碰撞,还有来自各个地州的浓浓的友谊。在这里我衷心地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
一、专家讲座,发人深省
几天来,我们先后聆听了北京联合大学教授许家成、瑞典教授丽莎、北京师大教授钱志亮、西南大学教授赵斌等高校专家以及来自一线专家如特教学校教师朱晓婷、廖婉伶、王东生等的讲座,专家们的讲座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当今特教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身为特教教师,我到底对特教了解多少?我为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提供了哪些特殊的服务?在聋校生源日渐萎缩的今天,学校的明天将如何发展?医教结合,难道只是买齐了那些价值几百万的设备,我们当如何充分发挥它们的效能?特教教师如何专业化?我在教学生涯中,读了多少本关于特教的理论论著?在遇到问题时,我是否真正地潜心研究?如何让教书育人活动更显成效……有思考才能有所行动。这些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时时提醒我,让我更好地作一名特教人。
二、教学研讨,真诚交流
培训活动中,我们欣赏了盘龙培智学校的识字课——《叶》。廖老师呈现的课堂非常精彩,在有限的一节课内,学生掌握了叶字的书写,含义以及对四季树叶的认知。有效的课堂令人振奋。另外,我们还欣赏了部分老师的微课课例,老师们在课堂中呈现出来的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值得称道。
三、同行交流,共同成长
本次培训,汇聚了全国各地特殊教育学校的骨干教师,强烈的求知欲使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老师提高自己教科研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
昆明之行是美好的。在这里,我要感谢云南师范大学为我们的培训提供了热情周到的帮助和支持!这次国培只是一个手段,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国培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把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断探索,不断钻研,慢慢积累经验,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专业型教师,更好地为学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