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食俗(精选3篇)
西南各省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农村,按本民族傩俗,门楣上悬挂着称做“吞口”的面具,多为瓢形虎头面具,口中衔有一把利刃或小宝剑,人们赋予它神秘的威慑作用。据说,一旦妖魔鬼怪要开大门闯入院内或屋内时,这种面具型的门神,就会一口吞入腹中,所以叫“吞口”。
长流水,不断线是西南地区的一大特色。春节时,从膳食结构看,西南地区的居民重视大米和糯米,兼食小麦、玉米、红苕、蚕荳、青稞、荞麦、土豆、红稗和高梁,还有些少数民族采取野生植物的根茎以代粮。其中,米制品最有特色,米线鲜香,糌粑特异、粑、粽粑﹑竹筒饭﹑荷叶包饭﹑芭蕉叶包饭多用于待客,“天府小吃席”驰誉一方。一年四季都有蔬菜或野菜,或鲜炒或腌渍。肉类食品平常仅是点缀,但年节的消耗量大,许多山区人家都有“杀年猪”的习俗,往往是吃一半,留一半,在火塘上熏挂。野生草木的利用尤为充份,擅长粗料细做,“长流水,不断线”。食物构成较为合理,吃得香美而不奢靡。
川人迎宾,至诚一片,黔乡便宴,盘碗重叠;在云南的众多少数民族中,以虫菜、腌酸菜为代表的古朴食风,闪射出奇光异彩;深受喇嘛教教义熏染的藏菜,更如一块未被雕琢的璞玉,古色古香。目前,以西双版纳自然风情背景、载歌载舞的傣家竹楼菜,传遍长城内外;以风姿特异的川味作旗帜、以“山城火锅”为代表、被数百万川伢子、川妹子带到五湖四海的西南民间菜,更是大举“北伐”、“东征”与“南下”,形成十多年不衰的当代菜品流行潮,与鲁菜、苏菜、粤菜争夺市场,显得生机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