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除夕的故事(汇总13篇)

关于除夕的故事(精选13篇)

关于除夕的故事 篇1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高点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中国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 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关于除夕的故事 篇2

守岁民俗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中之一是“岁火与灯烛”,也就是堂屋或者庭院内的灯火烛光,在除夕夜通宵不灭。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这一表现有所不同。

南方守岁以家族为主,一家人围坐在堂屋燃旺的炭盆周边守岁祈福;在北方,守岁则是以宗族为主,在祠堂门口空旷之地烧起煤炭、木柴火,人们从旺盛的火堆上跳过去,以燎除身上的邪气,祈求新年好运兴旺。

守岁的另一个表现方式是“点灯照岁”,就是把蜡烛、灯笼点亮一直燃烧到天明。在明代,屋里屋外所有的房间都要点亮蜡烛,甚至床下、缝隙中都要照亮,并用漏孔的小蒲包袋,内装生石灰粉,在粮囤周围以及户外四周地面,打印起密密匝匝的石灰印子,以达到祛除“虚耗”、财源充实的愿望。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在守岁之日还戴着“傩面具”跳舞,以祛除鬼邪。在中原、西北地区,也有这种在室外戴着面具跳舞驱邪的风俗。在东南地区,人们熬夜守岁,为防止坐着打瞌睡,便用些茶点瓜果,边吃边谈。也有的人家开始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造成了除夕守岁欢乐的点。

关于除夕的故事 篇3

今天除夕的故事作文200字年的最后一天,也是除夕节,这一天人们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吃饺子。

我们全家吃完热气腾腾的饺子后,我和姐姐出去看扭秧歌。大街小巷都挂满了红彤彤的大灯笼,还有一闪一闪的彩灯,像天上星星在眨眼睛。把大街小巷都照得亮堂堂的,还有时不时从哪儿冒出五彩缤纷的烟花,好看极了!

我们到了扭秧歌的地方 ,这里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了。扭秧歌的人穿着粉红色的衣服,系着绿色的腰带,手里拿着两把扇子,有红色的、青色的······头上还戴着花卡子呢!他们随着音乐的规律摆出了各种各样的花型。

八点了,我和姐姐回家看春晚,春晚的节目可好看了,我最哦喜欢《空空拜年》这个节目了。除了我喜欢的节目还有动听的歌曲、神奇的魔术、搞笑的相声和小品。

这个除夕夜我很开心!

关于除夕的故事 篇4

今天是除夕,小朋友们都很高兴,因为到了晚上就能看到美丽的烟花了。

到了晚上,吃过晚饭后,小朋友们有的在大街上看烟花,有的在家看春节联欢晚会,有的在路边放烟花……

看到别人放烟花,我也情不自禁的对爸爸说:“爸爸,我们也去放烟花吧?”爸爸说:“好啊!”到了楼下,我就把自己珍藏了好久的火箭炮拿出来放。爸爸把火箭炮放在地上,我拿着一根香,小心翼翼的点着后,急忙跑开。只听得一声尖锐的响声,火箭炮就不见了踪影。正在我思考火箭炮跑哪去了的时候,东边传来一声巨响,我急忙望去,只见东边的天空上开出了巨大而又美丽的烟花,看着这朵美丽的花朵,我和爸爸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今天玩的真开心啊!这真是一个难忘的夜晚啊!

关于除夕的故事 篇5

相传,古时候有个文人叫韩文玉,韩文玉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年夏历腊月三十,左邻右舍都欢欢喜喜地过起了年,韩文玉却穷得没肉下锅。邻居的娃儿出来耍,手上拿着油腻腻的香鸡腊肉啃;韩文玉的娃儿见了,哭着回家向韩文玉要肉吃。韩文玉的妻子没办法,只好到邻居家借了两坨肉来煮。谁知肉刚下锅,邻居的当家人回了,怕韩家日后还不起,硬叫韩夫人去把肉提回来。韩文玉哄着娃儿,一家人有勉勉强强地过了个素年。

天快黑了,邻居早已点亮了年灯,全家老小围着火堆,说说笑笑地开始守岁了。而韩文玉这时还在山上砍准备烧火守岁的柴。韩文玉妻子缝了一下午破烂,又去房后捡煮饭的柴。一位好心老太婆看见了,对韩夫人说:“我们还有一堆辣椒杆送给你,还可以煮几天饭。”她谢过这位好心的老太婆,就去把辣椒杆背了回来。这时韩文玉也在山上挖了一个大树头捞了回来。韩夫人烧辣椒杆煮饭,烟子呛人得很,吃饭后生火守岁,她又用辣椒杆做引火柴。这时正是亥时,天上的凶神奉了玉帝之命去人间降灾,阴司中的无常鬼也奉了阎君之令到人间给人类定生死。凶神出了南天门,刚到凡界,辣椒味呛得他们直打喷嚏,眼泪水长淌,凶神说:“凡人真歪!我还没下去,就整得我够受,要是真下去了,不知我还有没有脚杆回天庭呢!”想到这,吓得躲到天上不敢下来。无常鬼也缩在阴间不敢出来了。

再说韩文玉挖的那个树头,原来是根万年沉香树,着火燃,香气四溢,直冲天庭。玉帝闻到沉香大喜,赞扬凡人竟烧如此异香敬供,便派善神下凡,减了天下人七分罪,并且遍洒甘露,降福人间。同时派文曲星官下凡,暗助韩文玉考上状元第二年,天下果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类过上了好日子。韩文玉也考上了状元。从此,人类每逢过年守岁,到了亥时,总先要烧一阵辣椒杆,希望能驱逐凶神免灾。然后又烧沉香树头,希望善神降福人间。

关于除夕的故事 篇6

“一年之季在于春。”春节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古老最隆重,在人们心目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每逢春节来临,那些在异乡学习、工作、生活的人们,总要千方百计、不辞辛苦地赶回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叙亲情。春节如此重要,其习俗也丰富多彩。贴春联,吃团圆饭,放爆竹,拜年,舞龙灯……其中,守岁的习俗在除夕之夜最为盛行。大年三十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家人们常常通宵达旦地围坐在一起,谈笑玩乐,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然而,在南北朝时期,人们除了守岁之外,还有一种乞如愿的习俗。他们把一个布做的小人,扔在灰土堆中,举着棍子痛打。一边打一边呼唤:“如愿、如愿……”谁打得最卖力,谁在新的一年里就能事事如愿。

这个有趣的风俗起源于一个传说故事。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今湖南湖北省)有位商人名叫欧明。他经常乘船到各地做买卖。每逢他的船经过彭泽湖时,他都要把随身带的一些果品糕饼、酒肉烟茶之类的食品扔进湖里,再烧上几柱香,算是给彭泽湖的湖神献祭求神保佑他平安。由于他每次路过,都恭恭敬敬地祭祀一番,使得彭泽湖的湖神青洪君大为感动。有一次,青洪君到了湖面上,他先是对欧明夸赞了一通,然后问他有什么愿望。欧明当即回答:“但求如愿。”青洪君点头答应了,便命令手下的小神带上来一个婢女交给欧明,说:“这就是如愿,她能帮你做到你想做的一切事情。”欧明一看,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自己随口回答的“如愿”竟是青洪君婢女的名字,心下也挺欢喜。他高高兴兴地把如愿领回家中。如愿这姑娘,又聪明又能干,凡是欧明吩咐她做的事情,她都完成得十分出色,欧明对她也很满意。有一年大年三十,如愿不知何故起床比平时晚了许多。欧明很不高兴,训斥了她几句,并按家法打了她几下。如愿觉得十分委屈,一气之下跑到后院的灰堆里不见了。欧明见如愿往灰堆里一钻就不见了,又懊恼又气愤。他举着手杖一边敲打灰堆一边呼唤:“如愿、如愿……”

后来,这个离奇的神话故事,就成了一种风俗,表达了人们祈求万事如愿的美好愿望。盛唐时,除夕乞如愿的习俗最为盛行,到了现在,这种习俗渐渐失传,成为一个传说故事。

关于除夕的故事 篇7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妈妈说;“今晚就是除夕夜了,要早点吃晚饭。”下午一大早,妈妈就开始包饺子,我帮妈妈擀面皮,我们包了两锅拍。把明天早上的也包了。

做好晚饭,爸爸拿出一挂鞭炮,走到大门外,蹲在地上去点鞭炮,一边点一边对我说;“别怕,声声炮响才有过年的气氛。”外面也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吃完晚饭,妈妈说;“今晚我们看联欢晚会吧!”于是我们就坐在电视前等着看联欢晚会。联欢晚会很精彩,让我们都入迷了。

十二点快到了,爸爸拿了一个烟花,让我们一起去看,那五颜六色的烟花绽放在夜空 中,好像在说;“新年快乐!”还有那鞭炮的响声,吓得我用手捂着耳朵,想看又不敢看。在美丽的烟花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我过了一个开开心心的除夕夜。

关于除夕的故事 篇8

上古时期,有一个怪物叫:“夕”,每到腊月三十都要出来祸害百姓,他让灶王爷送来吃的,不然就要吃人。灶王爷又要保护百姓,又斗不过夕,于是就请来了神农的孙子——“年”。

年是个咱们这么大的孩子,他有两样武器,一条红绸,意志爆竹。他可不怕夕,他的本领可大了!

刚一见到夕,年就跳到夕的头上,夕左顾右盼,就是找不到年,年又攀上树枝,夕往上一扑,年跳到地上,树被夕扑到了,砸在他的头上,夕疼的哇哇直叫。年掏出红绸,在空中一抖,红光迸现,夕立即倒在地上,而后跳起来跑了。

年以为胜利了,就跑到灶王爷跟前报喜。这个时候,夕又回来了,他推到百姓的房屋,百姓四散奔逃,突然,几个爆竹打在夕的身上,夕疼的蹦起来,他顾不上伤人,调头就跑。原来呀,年听见房屋倒的声音和百姓的求救声,就赶过来,这次,年没用红绸而改用爆竹,夕的背上失火了,他趴在地上动不了了,终于被大火烧死了。百姓得救了!

大家为了庆祝这次胜利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为了纪念年代功绩,就把正月七年级就年。大家的风俗一直流传到目前,不过烧爆竹变成了放鞭炮,红绸也变成了对联了。

关于除夕的故事 篇9

今天是除夕,要过年了,我们要放鞭炮、要贴对联,能穿新衣服、还能吃好多的饺子,可是大家知道,今天为什么叫除夕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凶猛异常。经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有一天,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村外来了个长得特别漂亮的小孩子,他来到村东头见着一位老婆婆问起大家为何惊慌。老婆婆告诉孩子“夕”又来做乱,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夕兽,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年,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赶走"。半夜时分,夕闯进村子里,它发现村东头老婆婆家,门口贴着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吓得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人们知道了年把夕赶走了,都去拜会年,也就是现在的“拜年”(拜年的由来),把年的图像帖在门口或窗前,叫“年画”(年画上的那个大胖小子就是年),年除掉夕的这一天叫做“除夕”(除夕的由来)。

关于除夕的故事 篇10

从中午到太阳快要落山了,木日诺就这样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屋外不时响起的一阵阵鞭炮声,让他越发索然。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杀猪宰羊,放鞭炮吃团圆饭,惟独木日诺家显得格外冷清,既不放鞭炮,也没生火煮饭。家里就木日诺一个人,独自过年有什么情绪?他索性躺在床上不起来了。

木日诺心里憋得慌:到外面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就他的儿子没回来。那天,邻居家在外打工的三儿子腊弟回来说:“挖第(大爹),你儿子不回来了,他说要多挣一点钱,把欠别人的钱早点还了。”木日诺当时听了很不是滋味,心里想:这过年过节的,怎么就没想到回来看一看我这个糟老头子呢?

现在木日诺睡在刚建盖好的新房里,可他觉得今天的天气特别冷,把门窗都关好后,他把儿子的被子搬来铺在自己床上,然后用被子把身体裹得严严实实的,但还是感觉到时有寒风吹进屋来,冷得全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木日诺年轻时家里穷,母亲多病,常年卧在床上,全靠父亲供养他们兄妹六个。他三十多岁也没说上媳妇,父母虽然心里着急,可家里没有剩余的钱讨媳妇,后来好不容易把大妹嫁出去了,用嫁大妹的彩礼钱才讨了一房媳妇,可讨回来后才发现他的女人神经有点问题,不但不会干农活不会做家务,还动不动就哭哭啼啼,没事就痴痴呆呆自个儿说话,这可真是“龙配龙,凤配凤,乌鸦配臭虫”,家里本来就困难,又讨了个傻媳妇就更是雪上加霜了。过了两年,傻媳妇生了个男孩,让他高兴了好几天。可他的傻媳妇不会带孩子,他忙完地里的还要回家带孩子,真把他给累坏了。父母健在的时候还替木日诺分担一些劳务,他的孩子三岁时父母相继撒手而去,四个妹妹也远嫁到外地去了,家里就剩下他们三口人。年复一年,一家人的生活就这么没着没落地过着。

后来有一天,木日诺背着孩子到地里干活,天快黑时才回到家中。打开房门一看,他的傻媳妇睡在屋中,不但没有生火也没有喂猪,又累又乏的木日诺顿时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抡起拳头揍了傻媳妇几下,没想傻媳妇却哭得个昏天黑地。木日诺心里生气就没理她,晚上傻媳妇睡在火塘边哭了半夜,搅得他也没法入睡。不想第二天早晨发现傻媳妇死了,她在后半夜木日诺睡着后喝了半瓶农药。

傻媳妇就这么走了。木日诺没有再婚,带着孩子既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拉扯孩子长大。那时孩子小,木日诺常常是鸡刚叫就上山扛竹子,回到家中儿子还没醒,白天他就带着孩子编花篮卖几个钱,或是背着孩子到别家帮工换口饭吃。虽然日子过得很苦,可他从来不让儿子受半点委屈,他时常给孩子买新衣裤,自己的衣裤破得不成样子了,却舍不得买新的;他给孩子买喜欢吃的东西,让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一样,享受童年的快乐。

孩子渐渐长大了,傻女人生的孩子却聪明伶俐,读书也很用功,常拿奖状回家。可木日诺却因为风里来雨里去、日夜不停地操劳患上了风湿病,一到阴雨天或是冬天就下不了床。孩子初中毕业后,木日诺的风湿病越来越严重,再也没有能力供他读书,儿子含泪辍学回家了。孩子也懂事,知道父亲身体不好就主动承担起了家里的农活。父子俩的生活渐渐有了好转,可光靠家里的三亩责任田还是难以满足他们的生活所需。木日诺和儿子一直住在父母留下的老房子里,这房子快要塌了,墙周围用十几根木桩子顶着,上面的茅草全都是窟窿,雨水天无法住人。家里不但要盖新房,儿子已经二十出头,过两年也该找女人结婚了,木日诺只好同意儿子出外打工。儿子一去就是两年多,去年春节也没有回家。

天色越来越晚了,木日诺睡在床上还是不想起来,他知道儿子不回来是想省点车费钱,也知道儿子是为了还债拼命干活,可看到别人家儿孙满堂热热闹闹地过年他心里还是无名地憋气。他真希望儿子此时能回来,也好乘着喜庆给他侃一侃家里近年来的变化呀。

木日诺原打算五年之内盖一间新房,没想到去年县扶贫办的领导了解到他家的困难后,主动提出帮他解决一部分建房款。木日诺听到这个好消息,马上拿出儿子寄回的一万多元钱,加上县扶贫办给的扶助款,抓紧时间盖了一间砖瓦房。

木日诺的风湿病也治好了。去年他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村组长建议他到县医院治疗,起初他怕花钱不想去,寨子里所有的人都来劝,他就去了。到医院住了一段时间,病就好了,因为入了保险,自家也没花多少钱。

木日诺也不用为打针吃药犯愁了。过去从寨子到镇上的路不好走,他的腿又不好使,每次有个小病小灾就觉得天都要塌了。去年国家在村委会旁边建盖了医疗所后,又修了弹石路,木日诺和寨子里的老人都很高兴。他把这消息写信告诉了儿子,儿子回信说:那我就放心了。

现在,木日诺看到自己的新房就乐,想起儿子就愁。他不知道儿子过得怎么样,是不是吃得好睡得好,要不是因为盖房子欠了些钱,他真不愿意让儿子到外面受苦。不过,他知道儿子过几个月就能回来,儿子回来就种甘蔗,他已经和村干部商量好了,承包给他一片地种甘蔗,他打算以后还要种草果、种坚果,有了钱就替儿子讨一房好媳妇。

就在木日诺正为儿子不能回来而伤心的时候,门外传来了邻居的喊叫声,邻居是来喊他去吃年夜饭的,他想拒绝,邻居硬拖着他去了。木日诺刚坐上邻居家的饭桌就听到了自家的狗叫声,他出门一看,是村主任一行人来了,手里还提着很多礼物。村主任拿出叁佰元钱说:“我们是代表镇党委和政府来看你的,因为先去了其他村寨来晚啦,请您多包涵。这是一点慰问金,请一定收好。”听到村主任那么客气,还给他钱,木日诺一时慌了手脚,眼泪不争气地往下掉。正和村主任说话间,村小组干部们也来了,手里提着酒菜和鞭炮。木日诺刚招呼他们坐下,他的几个好朋友也来了,接着来的人越来越多,都没有空着手的,有些人还带了糯米和水酒。刚才还死气沉沉的房屋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木日诺家的饭桌不够用,又到邻居家搬来了三张才勉强能坐了。三杯酒下肚后,木日诺也精神起来了,来了这么多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就望着大家“嘿嘿……”地傻笑。

木日诺家的喧闹声持续到天亮都没有停,天亮之后,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关于除夕的故事 篇11

除夕夜,我们全家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吃年夜饭,另一件是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那天晚上,奶奶和娘娘包了香喷喷的饺子,伯伯也做了一桌丰盛可口的饭菜,我呢?自然是和姐姐、妹妹在一起玩得乐不可支。晚上6点半,夜幕降临,伯伯对我说:“乔培桢,等一会儿,奶奶敬上香,你就跟你爸爸说开始放炮。”过了一会儿,奶奶说:“可以放了。”我赶忙跑到窗户边,对着楼下的爸爸大声喊:“放鞭炮了,爸爸!”我的话音刚落,楼下立刻想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足足有五分钟那么长,随风飘来一股火药味,真是年味十足啊!接着,我们一起拜了祖先,开始吃年夜饭,饺子真好吃,我吃了一大碗,美味极了!

吃完饭,我们一大家坐在一起观看春晚,晚会上有魔术、小品、歌舞、杂技…节目多姿多彩,真让人眼花缭乱,精彩极了!全家都期盼20xx年能早点到来。

关于除夕的故事 篇12

周末,我的好朋友张卉媛送给我一本《除夕的故事》,这本书讲述了关于我们中国过年的故事,当时我还不知道过年是怎么来的呢?对这本书很感兴趣,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为什么中国有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为什么要贴春联?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从前,有个叫夕的怪物,它经常伤害百姓,所以,灶王爷要去天上找神仙来帮助除掉夕。灶王爷在天上找啊找啊,正好,碰上了一个叫年的小朋友,年说:“灶王爷爷爷,灶王爷爷爷,您给我讲讲人间发生的事情,好吗?”灶王爷要急着办事,所以他和年说:“我要有事。”说完他就向前走了。正在这时,年的师父神农出来了,灶王爷连忙对神农说:“人间有难,来了一个怪兽,把老百姓害苦了,请您快派天神把他除掉吧。”师父说:“就让我这徒弟去吧!”那小孩刚转头要走,师父就叫住他说:“你带这个红丝绸去吧!打年的时候会用到!”他高兴谢过师父,向人间飞去。

一天,夕来了,人们早早地躲进了屋子里,它“砰”的一声撞开一户人家的大门,然后张开大嘴,把一桌子的鸡、鸭、鱼、鹅、肉连盘子、碗一起吃了下去。这时,年来打夕,年从口袋里掏出红丝绸,甩来甩去。夕一看到红色的东西就难受,它四处乱蹿,年在天上挥舞红丝绸,到处闪着红光,夕就装死,年看到夕一动不动,真的以为夕死了,高兴地喊道:“夕死了,夕死了!”这时,夕找到了机会一下子扑了上去声,年又舞起红比绸,夕一下子退了回去。年找来小竹筒“噼呖啪啦”几声巨响,夕被烧伤了,他就喊来乡亲们一起放竹筒,一团熊熊大火在年的身上烧起来了,夕被烧死了,老百姓们开心极了!村民们看着年手中的红绸,说:“年啊,假如我们家家都有一块红绸,那可就再也不怕怪兽了!”年眨眨眼,说“好办,那就让家家都有。”说着,他将红绸向天空扔去。只见红绸一下变成了千条万条,挂到了家家户户的门上。

为了庆祝这次胜利,人们从此就把腊月三十儿晚上叫做“除夕”。为了纪念年的功绩,就把正月初一叫“年”。不过,人们在过年的时候不再烧竹竿,而是变成了放鞭炮,门上也不再挂红绸,而是贴上了红春联。这些风俗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这就是我国传统的“除夕”和“过年”,这本书让我懂得为什么要贴春联,为什么要放鞭炮的道理。

关于除夕的故事 篇13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汉族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