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过端午。"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端午节前一晚,包粽子是妈妈的头等大事。看着妈妈包粽子,我也在一旁有模有样地学着。妈妈说:"要不要教你包粽子?"我看了一眼粽子说:"不就是包几个粽子吗,能难倒我?我又不是千金大小姐。"听我这样说,妈妈笑了。
我拿起两片粽叶就包了起来,我先将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往里面放糯米——呀,米从下面的小洞漏了出去。我悄悄地观察妈妈包粽子的步骤,重新开始包。这一次操作前半部分挺顺利,可是后来装了糯米之后,米太多,鼓鼓的,捆不起来了,于是第一个粽子以失败告终。第二个虽然勉强包好了,但在捆扎的时候用力过猛,线"嘭"的一声断了,又失败了。妈妈在一旁大笑起来,学着我的口气说:"哟,不就是包几个粽子吗?我又不是千金大小姐。"这时爸爸走过来,得知详情也大笑起来。真是气死我了,我心想:你们等着,不就一个粽子吗,老师常教育我们"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我又开始包起来,吸取刚才失败的教训,我卷好粽叶,装进适量的米,用适当的力度搁好了粽子——哇,成功了,终于成功了!我得意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现给爸爸妈妈看,换来了他们的阵阵掌声,他们为我竖起大拇指。看着自己的"杰作",我得意地笑了。
端午节到了,主角上场了,我把煮好的粽子整齐地放在盘子里,我们拿起粽子,蘸上白糖有滋有味地吃着,一家人说说笑笑,可开心了!
传说楚国的皇上是一个昏君,只顾吃喝玩乐,屈原却说无效就投江自尽了,他投江时候还抱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因为这样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来了。
屈原投江以后两岸的老百姓划龙舟去救屈原,人们把江都找遍了,但是还是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在这个紧张危险的时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来,他说我们就不了屈原不要紧张,我们可以丢鱼和虾爱吃的东西比如:粽子、雄黄酒、蛋等东西去江里……
从此,人们把这一天作为端午节,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
时间慢慢长久了,传统文化也慢慢流传下来。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去表姐家玩。
一路上,我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表姐家。到了表姐家,表姐说要给我讲一个端午节由来的故事,表姐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表姐说的头头是道,我听的津津有味。现在,我终于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