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元宵节有什么习俗(通用8篇)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
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
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
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年味正浓是元宵
临近元宵这几天,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的街道社区和乡村田野里,各种民俗文艺表演一场接着一场。扭花鼓灯、耍龙灯、狮子滚绣球、高跷、抬阁、花棍、花灯、伞灯、旱船、独竿桥等多彩多姿的表演,不仅把新年的气氛推向高潮,而且也让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领略了独特的淮河风情文化。
舞龙赏灯闹春来
春节渐行渐远,元宵转瞬即至,迎来送往之间,说不尽火树银花、春风得意的盛况。踩高跷、玩狮子、吃汤圆……舞龙赏灯闹元宵,欢天喜地迎春来,又是一番花香人醉的好景致。要说皖东南元宵民俗,却也是五彩缤纷,既有宣城本地的圆灯会,又有郎溪、广德一带的花灯节,还有绩溪等地别具一格的“秋千抬阁”民俗表演,令人目不暇接。
在宣城本地,有元宵圆灯之说。原来,从腊月开始,这里的农村灯会就开始走村串户送灯、玩灯,包括布龙(滚龙)、板龙、旱船、虾子灯、河蚌灯及采茶戏等等,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就要圆灯,取圆圆满满之意,表示此后就要专心稼穑,准备春耕。元宵节当日,还要举办为期一天的“灯坛”汇演,算是这一年灯会的“告别演出”。在宣州区洪林镇万村,还存在一种延续百年的“龙灯会”,从正月初八到元宵节,有连续三次的“龙神三巡”活动,龙灯巡游全村,名曰“龙神大拜年”、“回龙保平安”和“龙舞元宵庆丰年”。
在古代,汉族人还有在元宵节偷菜求子、偷菜求婿的习俗。至今,在贵州省黄平一代的苗族中仍保留着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偷菜传情的习俗。这天,姑娘们会去偷非本族人家异性的青菜,希望能“偷”得一段好姻缘。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
“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耍龙灯”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了。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在艺术创作中,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创造,“耍龙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正月花市灯如昼
阜阳人民勤劳聪明,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创造,形成独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有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曲艺,有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和戏剧。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些异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汇聚成独具特色的阜阳灯会。
在徽文化发源地之一的绩溪县,元宵民俗更是丰富多姿,令人流连。
盛行于该县东乡的民间灯会游艺活动源远流长,当地在元宵节当日要燃放一种叫孔明灯的灯,由一只大灯和若干小灯组成,大灯上糊扎着用铁丝、篾片制成蜘蛛网状的灯络,用来盛放燃料;小灯即简易小灯笼,里面插上蜡烛,等距离系在细绳子上,挂在大灯之下。放时灯络上置放松明片、废橡胶和猪油夹棉纱捣成的团子,将燃料点火,使浓烟熏入灯肚,大灯依靠浓烟熏腾,牵引小灯升空。
除放灯之外,当地还举办一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文艺活动,包括舞龙舞狮、蚌壳舞、划旱船、抬花轿等表演,相关民间艺人当日会齐聚现场,现场PK。其中来自该县湖村的“秋千抬阁”表演令人叹为观止。此种秋千系风车形,转轮于花船上缓缓转动,花船由人抬行,转轮悬活动转椅,四名幼女穿着古戏服扮作彩旦,缚坐在椅上,有乐师伴以吹奏。抬阁为木棉方箱,四周镂花,俨然一小小舞台,由七八位壮士抬着走。几个七八岁的孩子脸上化着五彩的妆,扮作生旦净末丑等各式戏剧人物,或凤冠霞帔,或金盔铁甲,根据剧情组成一个个精彩的造型,被高高地固定在抬阁的铁柱和支架上,有惊无险。秋千抬阁与耍狮舞龙、彩船队相互交融,一路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时间万人空巷,一睹为快。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走百病”,又称“烤百病”“遛百病”“散百病”。旧时,每当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特别是正月十六一整天,妇女们便三五成群,结伴出游,她们一边赏灯散步,一边遛弯儿“走”除百病。这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民间普遍认为,在“走百病”时,还要“摸门钉”,方能求吉除疾。“摸门钉”,又称“摸钉”。因“钉”与“丁”谐音,而“丁”又象征男子。因此,正月十五这天的夜晚,妇女们出游,到各城门去“摸门钉”,需要在黑暗中摸索,不得有照明设备,一次便摸中者视为生子的吉兆。不去城门摸钉的,要到寺观烧香,用手触摸庙中大门上的门钉,以此来祈盼家庭人丁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