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月色高三记事作文(精选3篇)
这一天,天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仍饶有情趣地在家静静地吃月饼,看着晚会,享受着幸福,今年的中秋,虽然没有,那圆圆的月亮,但是,仍旧有那不变的习俗,和不变的亲情。
中秋,象征着团圆,象征着团聚,今年的中秋,虽然没有那月亮的全貌,但也影响不了我们家人团聚快乐的心情。
每年的中秋节,月亮都要出来“展示”自己的全貌,可今年很是可惜,由于天气原因,月亮躲起来了,不敢出来了。但人们那欢庆中秋的心情仍没有改变,仍呈现在我的眼中。
中秋节还有不少的习俗,舞狮,玩花灯,拜月,吃月饼,中秋宴俗等等,这些都是有着深刻意义的习俗,比如说,那中秋节的历史就来源于“嫦娥奔月”这个故事:相传有一天,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让老百姓们不得安宁,有一个叫后羿的人射下了九个,让最后一个为百姓造福。于是后羿就成了名人,许多人拜他为师,有一次,王母娘娘给他了一颗仙丹,说吃下去能长生不老,后羿不想那么快离开他的妻子嫦娥,就放在家中,徒弟蓬蒙在一次后羿带徒弟出门后,便想偷仙丹,哪知嫦娥不肯,她吞了仙丹,之后向月亮飞去,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这天,八月十五,称作是中秋节。于是便有了这个团聚的节日。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今晚的月亮真圆,玉盘般的皓月当空照,静静地泻满一地清辉,一切都显得那么飘渺和美好。
在傍晚,下了一场雨,是整个大地变得清爽起来,到处都弥漫着清新的空气。树叶上的水往下滴落,发出一声声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仿佛是那一场雨的余韵。
我和谢文静与好了再东亿百货门口见,并买了荧光棒。我们回家拿了灯笼在下面玩,提着灯笼在小巷了来去,感觉自己好像古代那时报时间的人。接着,我妈来了,她提议我们去金河湾。在路上,我和谢文静偷懒,把灯笼交给了妈妈提,自己却在一边说笑。妈妈说,有些灯笼用电池,比用蜡烛的贵很多。我才不管多少钱呢,灯笼只要好玩就行,用蜡烛的比用电池的好玩多了!这时,我们抬头看了看天上,月亮真圆,就像一颗夜明珠镶嵌在天空。尽管被乌云遮住了一些,但丝毫没有减少月亮的光亮,月光泻在地上,浅浅的、淡淡的,给整个大地,大地上的一切都披上银纱。而云朵就好似她的舞裙,有了舞裙,在夜空翩翩起舞的月亮显得更加美丽。我们提着灯笼,边走边唱歌。我妈特别喜欢唱音乐书上的《大中国》,虽然《我的祖国》她也会唱,但却在后面跑调了。到了弯角,那些灯都亮了,好美,不过要是没有这么整齐就好了,这样就很像天上的星星。之后我们还逛了很多店铺,有的商品好漂亮。等我们回家,蜡烛也快没了,但荧光棒还是在发光。
夜,渐渐的静了,各家的灯也渐次熄灭,只剩夜空的月亮,静静地向大地洒着银光。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有盛行;在北宋,焚香拜月说心愿,祈求月神保平安;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月圆之意;明清以来,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灯谜、吃月饼、燃灯、玩兔儿爷、祭月等等。
如今,又迎来一个中秋节,夜幕还没拉下来,我们已经坐在阳台上,等着月亮的升起。这时,大家都在谈天说地,嬉笑声不时的传来。
晚霞退尽,夜幕降临了,说话声渐渐小了,玩耍声听不到了,大家静静的望着月亮。带着泥土气息的晚风吹拂在脸上,更好的衬托出小镇的宁静。
月亮终于露出了山头,羞答答的月姑娘仿佛不好意思了,顺手撕了一块云遮挡自己。但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她终于鼓起勇气,勇敢的迈进天空,月亮继续上升,穿过一缕一缕青纱似的薄云,停留在山顶的处,挥手向大家问好。
我一边吸着手里的椰子汁,一边听老人们讲那传说中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起源,起义抗元,吴刚伐桂……最熟悉的就是嫦娥奔月了:嫦娥偷吃丈夫的不老仙丹,飞奔到了月宫,从此开始了她寂寞的生活。奔月后,嫦娥的月宫里除了一只玉兔,一棵桂树,别无它物。还有另外一个说法说月宫里还有个吴刚在不停的砍伐桂树。好奇妙啊!我多么想到月宫里陪嫦娥聊聊天,逗逗小玉兔,安慰安慰伐桂的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