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入户走访心得体会三篇

党员入户走访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党员入户走访心得体会 篇1

在“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之初,古冶区委区政府要求所有工作队员“沉下去”,要充分了解农村现状。我自认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于农村、对于农民、对于农业,我并不陌生。然而,在这次民意调查过程中,通过和他们接触,我才发现,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通村公路的硬化、小楼房的拔地而起、房前屋后环境的改善,农户电器的置办等等,在这些物质的欲望满足之后,他们的所思所盼己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所以说我并不真正了解他们。

通过走访调查,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三农”工作,必须注重方式方法。具体到此次“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就是要带着“五心”走访入户。

一是带着细心去走访,做到有的放失。走访入户前,我们认真了解了全村的基本情况以及走访农户的类型、农户对党的政策的知晓情况、农户对基层干部的认知情况等。

二是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我们在走访过程中,尽可能地到农户家中看一看、听一听,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请教和夸奖的语气,重点了解他们对当前政策形势的了解情况,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设等,让群众“掏心窝子”,实话实说。

三是带着真心去走访,切实排忧解难。走访过程中,我们不乏碰到少数老百姓对我们开展的活动不理解、不配合,我们总是视群众的事为自己的事,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和农民打成一片;因人而异、力所能及地化解心结,解决困难和问题。

四是带着爱心去走访,做好结合文章。工作性质决定村委会不可能有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发展经济,比如说修路、改水、发电,但我们充分发挥了我们的工作优势,用爱心感化村民,用诚恳的态度听取他们的意见,认真做好记录,并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主动为他们牵线搭桥联系。

五是带着责任心去走访,做到正面引导。在走访座谈时,我们时刻注意谈话的方式方法,对老百姓反映的怨气不挖根问底,对国家的政策能做解释的进行解释,对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答应一定向上级反映,尽量取得农民的理解,避免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和引发新的上访事件。

在入户过程中,我们对一位退休在家的老党员进行了一天的追踪,这位老党员就是韩志顺,曾经是唐家庄矿井运区区长.退休后在汇丰集团焦化厂参加工作,常常关注党和政府对基层新制定的一些政策,闲暇之余,他还经常和村中其他几位老人扭秧歌,唱歌,谈话,我们也希望这些为国家奉献青春的老人都能够安享晚年的幸福时光。我们还对该村的饭店老板郑友存和创业青年张坤进行了专题调研,针对他们的创业现状和意向,对他们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向他们宣讲了当前我区全民创业和小额担保贷款相关的政策,还为他们壮大产业发展规模、规范产业管理、提供就业信息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结合新农村建设,倡导文明新风。在座谈会上、在入户走访时,我们结合“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广泛倡导文明新风,对农户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状况进行督办,并根据各个家庭不同地卫生情况现场提出整改意见。

农村工作错综复杂,包罗万象。通过近两个月的工作,不仅让我更多地了解了当前农村的一些情况,更重要的是让我在活动中发现了不足,对自身价值有了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和准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作为工作组的成员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勤于思考,积极拓展思路,结合该村实际,因地制宜,合理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切实为民解难。

党员入户走访心得体会 篇2

把走访群众与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问题结合起来,干部大走访心得体会。要搞好常态化“大走访”活动,关键是要做到“三贵三忌”:即一贵真情实意,切忌虚情假意。要切实以公仆的身份、平等的心态对待群众,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走访群众、联系群众、帮助群众,二贵深入扎实,切忌形式主义。开展“大走访”活动应当突出实践特色,避免形式主义。要按照“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要求,组织广大干部真正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走进社区村寨,走进千家万户,切实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努力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三贵持之以恒,切忌短期行为。开展“大走访”活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

走访要强化意识,要着眼于“服务、形象”提升。每个干部的个人形象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要以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机关服务理念,促进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将被动“坐堂”办事转变为主动“上门”办事,由“干与不干一个样”转变为“干与不干不一样”,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转变干部作风。

同时,要处理好8小时内外和大走访的关系,8小时之内的正常上班期间,接待群众时要始终做到笑脸相迎、热情待人,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办事机构是“群众之家”;8小时之外的走访期间,要明确走访目的,严肃走访纪律,做到“三多”(即尊重群众,多倾听;俯下身子,多交心;掌握情况,多记录),“三不”(即做到不随便表态、不带厌烦情绪、不扰民)。

尤为重要的是,走访干部深入群众,要学会说“群众话”,练就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特别是遇到一些历史问题、疑难问题时,要主动思考“怎么访”、“怎么讲”,力求通过得体的话语,消解群众怨气,得到群众理解,甚至化干戈为玉帛,融洽干群关系。

党员入户走访心得体会 篇3

通过和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了各村的基本情况、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及村“两委”领导班子发挥作用的情况,特别是对农牧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发展经济的愿望及想法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了解到农牧民弱势群体的现状及部分农牧民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的座谈会、民情恳谈会及实地调查了解到农村工作的环境与我们办公室有着天壤之别,对做好农村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深深体会到农村工作的繁杂无序、基层村干部的艰辛和不容易、农牧民的困苦,真正了解到农牧民的心声,与农牧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要做好农村工作,光有满腔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甘于吃苦耐劳、乐于无私奉献的思想准备,只有伏下身子用真情实感去对待农牧民,只有走进千家万户,深入田间地头,坐到门洞炕头,只有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间,才能得到广大农牧民的信赖和支持,带领农牧民共同脱贫致富。这次“大走访”活动使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思想得到了锻炼提高,对进一步做好今后自身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