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论语读后感1500字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有幸接触《论语》,孔老夫子给我们太多太多感受与遐想,谈谈自己的感受,分享一下自己内心的触动。当然《论语》内容博大精深,毕竟理解有限,只挑拣自己内心为之触动最深的。
自我理解较多的与大家分享:
于丹讲到一个故事:有一位富孀,家财万贯,她想聘用一位司机,所以就在全国招聘驾驶技术最好的司机,从上万名应聘者中选出了3个人站在他的面前,她给他们出了同一个题“如果车子前方是一个悬崖,我考考你们的技术,你能把车子停在离悬崖多远的地方?”第一个司机说我技术好,我能把车子停在离悬崖1米的地方停住;第二个司机说我能把车子停在离悬崖10公分的地方停住;第三个司机说我远远看见悬崖就停住,后来老太太录取了第三个司机,因为这个世界,技术永远不是最终的保障,第三个人之所以能被录取不是靠他的逞能,而是靠他的沉稳与镇定。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意气用事的朋友圈中,想一想我们会有怎样的结果?
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量、友多闻,益矣;友偏僻、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孔子区区20个字把好朋友分为3种,坏朋友分为3种,耿直、度量、学识(益友);偏激、优柔、奸佞(损友);禁不住让我想起“人之初、性本善?”
思绪就不由自主的回到童年,真好!童年总是怀着一份渴望与留恋;每当忆起童年,就忘不了在一起跳绳、一起往墙上摔泥巴、忘不了那追逐蝴蝶的身影、忘不掉那灿烂的笑容。
童年的稚气随着年龄长大而逐渐远去,转而成为勇敢坚毅的少年。随风飘逝的不仅仅是那一份稚嫩,更有那一份纯真。童年,没有灰色的阴霾,只是五彩的希望和憧憬。当长大工作后,利益蒙蔽了纯洁的心,从此,那追逐梦想的心灵不再,希望不再,期待也永远的离开。纯洁如雪、干净的没有一点杂质的心不在闪烁,世界变得暗淡无光,真诚也早已消失不见。阳光依旧,却已不再温暖。眼看着多姿、纯洁的童年,渐渐飘向天际,却也无法挽回?
是什么使我们改变了原有的“善”,是贫穷?是名利?难道脱离童年成熟的标志就是学会尔虞我诈、学会搬弄是非吗?好像孔老夫子在几千年前就已经预知未来,这也是我明白为什么叫“圣人”的原因了吧。现实社会我们给予自己的压力太多了,自己虚荣心太强了。千纸鹤人那种“真诚”与“感恩”不是挂在嘴上的,而应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只有发自心底深处的那种善良才是最真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对与错,只有站得位置不同而已。其实做好自己,保持一份童真不要刻意去追求,你将会永远生活在阳光与微笑中。
看小说的时候,有时候我会先看结局,然后再回过头去看。读《人皮论语》的时候,我又耐不住性子,先把结局看了。
所以,当我看到硃安世、韩嬉和驩儿在僰州一起生活的时候,我想把这本书“放到冰箱里面冻住”,这样以后的事情就不必再发生,一切都停留在此时的美好之中。我甚至设想,凭借硃安世和韩嬉的能力,在当时建立一个富贵之家毫无困难。凭借驩儿的懂事、坚韧与聪慧,通过考试博取功名也是不难,他们组成一家人的话,可以生活得多开心呀。
可是;
可是驩儿背负着母亲的遗命,已经有太多人为他牺牲,当他背负起这个任务的时候,他的生命可能早就不属于他自己了。
可是硃安世心中侠义为先,他父亲临终之时,把“信”这个字深深刻在了他的心里,“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这是他为人立身之本。而且他也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妻子,心中早就已经想要离开。
而韩嬉,美貌聪慧、重情重义,即使对硃安世情有独钟,此时也只是将这份感情压在心底。她知道硃安世是怎样的人,所以才爱他,所以才不能和他在一起。她帮助他救驩儿,帮助他找家人,帮助他……生死与共,无怨无悔。
所以他们必然要踏上接下来的行程,注定要谱写属于他们的英雄篇章。
什么是仁义、勇敢、信用?
什么是爱情、友情、亲情?
什么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有些人天天在说,却一点都不做;
有些人大字不识,却时刻身体力行;
书中有这样几段话:
那日,硃安世向司马迁请教《论语》,司马迁说《论语》是儒家必修之书、启蒙之经,凡天下读书之人,自幼及老,都得终身诵习。孔壁《论语》司马迁也未读过,只偶然得悉古本《论语》中的一句:“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另有半句,或许也出自孔壁《论语》——“天下者,非君之天下,乃民之天下……”
硃安世虽不读书,这两句一听也立即明白,这正与他猜测相符。刘老彘最怕的便是这等话,他独尊儒术,是要全天下人都忠心效命于他,为奴为婢、做犬做马,哪里能容得下这种话在民间传习?
尤其是那日见到庸生之后,硃安世才知道,读书未必都能谋得到利禄,反倒会戕毒人心,尤其是老实本分之人,读了书,如同受了巫咒蛊惑一般,愚傻木呆,只知守死理,丝毫不通人情、不懂事理。
这等巫蛊之力,不但慑人耳目,更浸入骨髓。那日刘老彘试骑汗血马时的森然威仪,至今仍让硃安世不寒而栗,而孔家“晨昏定省”的礼仪更是让人僵如木偶、形似傀儡。
今世儒生,一面教人恪守礼仪、死忠死孝,一面坐视暴君荼毒、酷吏肆虐。谋得到权势,就横行霸道、助纣为虐,谋不到利禄,则只能俯首听命、任人宰割。
在全书的结尾部分,刘老彘和司马迁的对话也非常发人深省:
司马迁忍不住笑起来:“禹之夏、汤之商,如今在哪里?姬姓之周、嬴姓之秦,如今在哪里?”
刘彻忽然得意道:“你拿他们来和我比?哼哼!他们哪里懂御人之道?我威之以刑、诱
之以利、劝之以学、导之以忠孝。从里到外、从情到理、从爱到怕、从生到死,尽都被我掌控驯服,谁逃得出?”
是呀,谁逃得出?
附上书籍最后“尾声:汝心安否?”中引用的《论语》中的全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资料以伦理、教育为主,细细读来、慢慢品位,仍觉对于在教育岗位上的自己有许多益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段,集中反映了孔子教育思想的体系和重点,即德育和智育。而且是德育为先、德育为重。“孝、悌、谨、信、爱众”都是德育的资料和范畴;而且这段话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由对自己到对别人,讲了一个德育的顺序。这个顺序,先讲纵的血缘关系——孝;再讲横的血缘关系——悌;然后发展到普遍的社会关系——爱众人。试想,如果连至亲的血缘关系都不能爱,怎样可能爱众人对于如何要求自己,那里又讲了两点:一是谨,二是信。细细推究,这两点也是爱的表现形式,留意谨慎、言行诚信不正是对众人的爱吗这说明“谨慎”和“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修身的重点。也体现了孔子一贯倡导的“仁”,而“仁”又以孝悌为本。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对于我们这天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仍具很多的借鉴价值。
时代已进入21世纪,我们要从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艰巨性,从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复杂性,从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便是进入了“三化”时期,即“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为各种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交流铺平了道路,也为腐朽意识形态的传播制造带给了机会。电脑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开通,使人们能够摄取的信息量之大、之快,之广泛无法估计,无可阻挡。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们的各种社会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为错综复杂。最近青少年中出现了一系列恶性事件,都与我们忽视德育教育,德育实效性不大有直接关系。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确是新世纪学校的首要工作。
从课时的要求和各种德育活动的安排,到庞大严密的组织和众多的人员投入,能够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和政府象我们这样重视德育教育,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德育教育实效性不大,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固然是复杂的。但是,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长期忽视养成教育,德育工作高、大、空。目标太高、资料空洞,体系太庞大,成人化,搞一刀切,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21世纪的德育工作,要更加重视养成教育,做到高要求,低起点,让德育教育真正具有实效性。养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没有养成教育,德育教育是空洞的。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现代德育把人类在千百年来所构成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资料传授给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务必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育养成。这就需要继续倡导“孝、悌、谨、信、爱众”等德育资料。
孔子的德育教育,没有校园的局限,家庭、学校、社会、对己、对人融为一个整体。联系这天的教育工作来看,这段话仍具有鲜明的生命力和鲜明的针对性,可谓亘古常新。
《论语》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所记录孔子的'思想对于教学非常重要。难怪有前贤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作为教师,出于职业的敏感,我对学习方面的内容尤其感兴趣,读后更是感触颇多。
孔子以他的亲身经历用简洁的语言阐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又“朝闻道,夕死可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不断创新,思想越来越成熟。又如他自己所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直到晚年,还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博学多能,仍坚持终身学习,不愧为其弟子之师表。他的弟子评价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可见他是终生学习的楷模,这就是我们要向孔子汲取的精华之一。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可是我们的大多学生仍然有这样的通病,缺乏大胆地创新。孔子倡导“当仁不让于师。”“学,思,行。”“学无长师。”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可见他是如此大度,寄希望于他的学生向他的挑战,超越他。有一次子夏与孔子讨论对《诗》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几句的理解,孔子说了“绘事后素”,而子夏则说出了自己的感悟“礼后乎”,孔子认为子夏的见解有独到之处,对自己也有很大的启发,便赞扬道:“起予者商也。”此记载说明,孔子总是与学生一起相互切磋,让他们自由地发表各自的不同见解。这种以讨论为主的教学形式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民主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创造精神。而且,孔子还善于营造平等、融洽、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他淡化师生年龄差异,老师与学生平起平坐,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发言兴趣,营造平和宽松的讨论氛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他丝毫没有老师的架子,而是坐在学生中间,与他们共同探讨问题。“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努力打消学生的心理顾虑,消除学生在老师面前的拘谨,积极鼓励他们能够畅所欲言。然后首先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一句话就激起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从而创设了谈话情境。子路 “率尔而对”,“夫子哂之”,曾皙后来问起,孔子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说话一点都不谦虚,孔子虽然不满意,但是没有立即批评他,只是是微微一“哂”,既不让子路难堪,又小小地挫了一下他的锐气,可谓处理得恰到好处。而如今我们正在苦苦追求创设的平等、融洽、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居然早已被两千年前的孔子超前实现,真不愧为一代圣人。
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不是盲目性的,灌输式的。而是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据学生不同的思想、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不同的教育,做到因势利导,避免一刀切。正因为孔子实施了“以人为本”的因材施教,他的三千弟子中才会出现“七十二贤人”,真可谓是人才辈出,怎不叫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汗颜?孔子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说出了“有教无类”的至理名言。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三千弟子来自齐、鲁、宋、卫、秦、晋、吴、楚等诸侯国,地区广泛,学生出身五花八门,成份各异。
《论语》第一章《学而》第一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站在现代教育者的角度,读着论语,参照自己,认真反思,孔子留给我们的智慧远远不止这些,他的许多教育理论和方法,仍然是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此时,工作累,家务忙,活动多,怎一个累字了得?这些借口都显得如此苍白。静静地读《论语》箴言,品人生真谛,不断反省自己,细细地欣赏教育之河中激起的朵朵浪花,去采摘教育之树结出的丰硕之果。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 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