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帮大伙儿分享的7篇傅雷家书 读后感的相关文章,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掩上书卷,细细回味那一封封深情的家书,感慨万千!在当时那个我们难以想象的年代,唯有家书,显得尤为珍贵。
爱随着风变牵挂,父子相隔千里,傅聪身在远方,那爱便成信纸与笔墨,越过千山万水,给儿子送去真诚教导,也给父亲带来心灵的慰藉。
这爱,不聒噪。这爱,无纷争。
究竟是哪一股力量推动着傅雷亲笔写下这万字家书呢?我想这大概是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吧。不错,如果没有父亲的苦心指点,对儿子的因材施教,那也不会造就如今令中国引以为傲的钢琴巨星了。
人生漫漫长路终有尽头,然而教育和艺术则无穷无尽。傅雷作为一名严谨的学者,对于傅聪的爱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他劝导儿子:“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非克服不可。”单纯的孩子啊,走在路上,父母就是引路人。父亲的话语透过字里行间,使远在海外的傅聪依旧能感受到家父对自己的殷切期望。
即使在自己身体衰竭时,也同样谆谆告诫给远在波兰、英国留学的儿子,让他去拜访一些音乐名家,参观博物馆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傅聪所欣赏的每一场音乐会,他都会大到钢琴家,小到一个音符进行详细地评论,就连演奏的一个手指的起落细节都不放过。傅雷不仅是一个好父亲,更是一个良师益友。在傅聪出国留学的十二年里,他亲手写下总计两百二十五封信件,平均每十八日就要写一封,频率如此之高。更令人敬佩的是,《傅雷家书》中精挑细选的一百三十二封信中,每一封都对傅聪的关怀无微不至,让人动容,这大概也是父爱的表达方式吧。
于我而言,傅雷这样严格施教,我总觉得有些残酷。可现实总没错:大器晚成,有待雕琢。在身边的幼稚时代是这样,在身处两地,形同隔世的情况下,也还是如此。无可厚非的,在这些书信中,我们不是看到傅雷为儿子呕心沥血留下的斑斑血痕吗?
这爱,不表露。这爱,太沉重。
1957到1958年间,那一次令人痛心的政治运动,傅雷曾被打上了右翼份子的旗号,被捕入狱。为了不影响到在国外研读的儿子,傅雷夫妇始终也没有告知傅聪半点实情。从这件事中,我看到了傅雷身上的隐忍和坚韧。假如当年他告诉了傅聪实情,担忧父亲安危的儿子定是会无法专心钻研学业,而不断分心,也不会造就今日巨大的成就了。
在最后一封信中,他说道:“生活中苦难重重,我们必须不断自我’改造’,向一切传统的、资本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感情与习俗作斗争,我们必须抛弃所有旧的人生观和旧的社会准则。”这也大概是“绝笔”了,他是明了结局的,但依旧尽了最后教育的义务。以往的信件中是很少有落款的,此封的最后是“挚爱你们的爸爸妈妈”,甚至都没有亲眼见过自已万般牵挂的孙儿,随即便走上不归路:他们下了决心。
虽然已经再也见不到傅聪,但作为父亲,他的父亲,却从未消逝。父爱像钢铁受到火一样地锻炼,而更加显露出它的刚毅锐利。
这爱,未完续。这爱,来不及。
父爱的伟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种直接的情感。分隔两地,可我的世界,因你而缤纷多彩。
两地书,父子情
捧读着《傅雷家书》,我仿佛看见,在一个四周已静、了无杂声的深夜里,傅雷坐在书桌旁,在那盏老旧的台灯下,用略微颤抖的右手,在纸上一字又一字的书写着。他那弯弯的脊背,似乎有几分苍老。他轻咳两声,却顾不得喝书桌左角上那杯温热的水,只是用他的右手在纸上不停地写下一行又一行的文字。傅雷的眼角仿佛已淌下了眼泪,他赶紧拭干了眼泪,怕在纸上留下痕迹,让儿子在那边放心……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自1954年至1966年写给傅聪和傅敏的书信摘编,共100多封,这些家书贯穿着傅雷儿子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的经历。书信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和人生,是一本苦心孤诣的教子篇。书信中鲜少有长篇论述和华丽的词藻,更多的是朴实的日常,信中一个个短小的故事,读来温暖感人,又极富人生哲理,令人受益匪浅。
父爱如山,在书中,傅雷教导儿子的关键在做人,努力让儿子成为坚强上进的人、成为严格自律的人。“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我始� 没成某某家以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傅雷希望儿子做一个爱国之人,作文吧正直之人,真诚之人,坚强之人,希望儿子淡泊名利,也望子成龙。这一封又一封的书信,不仅为我们展示出一位中国有名的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真切的教诲,更多展示出的则是一种父子间,最为深切而真挚的爱!这种爱自是如此高尚!如此纯洁!如此无私!又令人动情!
傅雷对儿子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体现一个父亲的智慧。他常常从琐事中灌输人生道理,如父亲发现儿子写信封老是不干净整洁,就在回信的时候附了一张小方纸,还比儿子的信封小一些,告诉儿子自己照样能写的很宽绰,以此告诫儿子注意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因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和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相当于修改自己的意识和性情。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干净的习惯,对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这些书信,是父亲用最深沉的语言,书写出来的爱和关怀。每一个文字,每一撇,每一捺,似乎都有血液在流动,有心脏在跳动。这就是父子间最深沉的情谊,它跨越多年,到如今,读之,依旧动容。
这份父子情也必将照亮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心灵,一封封家书,是傅雷先生写给他孩子的,也仿佛是我们的父母写给我们的一样,让我更加理解了父母之爱,更加明白了生活中应该多与父母沟通,多去表达我们的真实想法,去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父母平时对我们的唠叨,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对我们的严格教育,我们要学会感恩!
寒假中,我读了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傅雷对儿子浓浓的爱。书中有傅雷夫妇给儿子写的信,纯真质朴洋溢在字里行间,令人感动。
我还从书中知道傅雷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他对儿子的关怀无微不至,大到人生哲理,小到为人处世,傅雷的爱却不是溺爱儿子,他对儿子细心培养,希望 这样的父亲怎能不让人敬佩?
信中傅雷对儿子写道:“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
多么真挚感人的话语。傅雷把儿子各个方面的关怀培养都寄托在这一封封的书信里,他希望儿子知道国家的融入艺术的尊严。家书中,浓浓的亲情洋溢在这里,仿佛子女和父母,不只是亲人,更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豁然无泪,真正解脱。”多么深刻的一句话呀,当我们面对成功时要谦虚坦荡,面对失败时要积极进取。
曾经记得羡慕打篮球的我,在被同学嘲笑后,经历将近一个月的努力和奋斗,终于在篮球场上一展雄姿的经历。那个时候我的自信和我的努力在浮浮沉沉中,我的放弃和我的斗志也在左右摇摆中,但经历破茧成蝶,苦恼纠结后,依然站立在篮球场上,依然将努力的汗水挥洒在篮球场,依然自信如昨奔跑、跳跃……让我体会到了经历困苦失败后到真正成功的滋味。
“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乐,高潮和低潮构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幸福”,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启迪,我一定会永久铭记。
“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主要是父亲给儿子的家信,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的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家书中有一段给我深刻的印象:“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这句话体现了傅雷先生对儿子的关爱之深远:教育孩子对待“犯错误”的态度!这让我想起我的班主任刘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生中有些错误,是一次也不能犯的。”为此我懂得了人活在世上,对待人和事,都要有底线和尺度。如果跨越这些底线,就将步入万丈深渊,令自己或他人遗憾终生、后悔终身。
傅雷先生深深的懊悔——对儿子的关爱很少,现如今连面都见不得,十分伤心。傅聪先生也�
书信中还有:“孩子,我真恨不得天天在你身边做个监护的好天使,随时勉励你,安慰你,劝告你,帮你铺平将来的路,准备将来的学业和人格。”“还有你上台的日子,还要练足八个小时以上的琴。不过身体还得保重,别为了多半个小时一小时,弄的精疲力尽。”这些都体现了傅雷先生对儿子的思念,关心以及爱护,对儿子来说,这是多么感动的事啊!
傅雷先生与两位儿子虽不在同一个地方,但是书信把他们之间的情感连接起来了——两地书,父子情。
傅雷先生在家中教孩子做人做事,生活习性以及艺术界的讨论,都归于爱子之情,那就是喜爱儿子,盼望儿子成才的心情。
钱钟书老先生曾说过:“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有两个很重要的人,一个是‘不宽恕’的鲁迅先生,一个就是‘有大爱’的傅雷先生。”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父亲会长逝于世,永远的离开我们,但在那之前,我会陪着父亲走完他剩下的时光,如傅雷父子跨越空间的父子情深。
父爱是父亲的脊背,即使单薄了也仍然长存,它也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无论何时,日月星辰都会将它传递到朝思暮想的亲人那儿,就像傅雷和他的儿子们。
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捧起《傅雷家书》,信中强调的是一个父亲对自已儿子的告诫: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傅雷用自已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到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荣辱感,有艺术有人格的尊严。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和严格的要求,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傅雷把教育儿子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责任。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提升到这种境界,但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却都是永恒的、不变的。
我的父亲把教育我当成首要任务,他在我身上耗费精力和心血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在生活中,我不经意的看见父亲头上的几根白发。
我的父亲在我心中,您永远是伟大而成功的,我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考验,从现在努力,一定要创造自已更成功的人生道路。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孩子培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从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深厚的亲情。傅雷夫妇平实的语言道出的是一片浓浓亲情,读后让人感动不已。“你的信我们看得多宝贵,我们虽然分离了,可是心永远在一起,这是你给我们的唯一的安慰。”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父母的眼中,孩子胜过一切。“只有你的一切真能使我们的心开放,想到你我就觉得幸福了,没什么抱怨的了。”儿女是那么容易让父母满足和幸福。“我们做父母的人,为了儿女,不怕艰难,不辞辛苦,只要为你们好,能够有助于你们的,我们总尽量的给;希望你也能多告诉我们,你的忧,你的乐,就是我们的,让我们永远联接在一起。”“只要常常写信来,只要看见你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已满足了”“十七天不接来信,有点着急,不知身体怎么样?”纵观全书,类似这样充满期待、焦虑与关切的话语俯拾皆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忧虑、关切之情跃然纸上。
更让我折服的是,傅雷夫妇对子女的爱不是固执己见的,而是互相尊重的。“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他们与儿子以朋友的身份相处,并没有要求儿子必须如何去做,而是以朋友的口吻向儿子提起,让儿子容易接受。“年纪大的人总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的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学习也是互相的。傅聪学习父亲的为人处事,傅雷在与儿子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父子成了朋友、知己,我想最理想的父子关系管莫过于此!
让我受益最大的是傅雷夫妇在孩子思想出现波动,生活中面临重大选择时候对孩子的谆谆教导,既不失父母的尊严,又能让孩子得到解脱,真的妙极了,特摘录几段共享:
当得知孩子在国外内心苦闷又不敢在家心中诉说时,他说“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克里斯朵夫不是经历过多少回这样的情形吗?”在外留学的傅聪一直把克里斯朵夫视为自己的榜样,甚至以克里斯朵夫自居,傅雷特意举克里斯朵夫的例子,正是为了激励儿子理性地面对挫折,学会坚强,汲取教训,实现理想的人生。
当儿子为技巧而烦恼的时候,父亲这样劝他“我劝你千万不要为了技巧而烦恼,主要是常常静下心来,细细思考,发掘自己的毛病,寻找毛病的根源,然后想法对症下药,或者向别的师友讨教。烦恼只有打扰你的学习,反而把你的技巧拉下来。……而主要的还在于内心的修养,性情的修养:我始� ”针对傅聪的烦恼,父亲提出了多提升内在修养的看法。就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之下,傅聪在弹琴技艺突飞猛进的同时内在修养也在不断提升。
当儿子准备从波兰转往苏联留学时,父亲帮他分析了在波兰的学习环境很好,告诉他在波兰跟着杰老师能在七个月内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实属难得。并且说“从波兰转往苏联,极方便;再要从苏联转波兰,就不容易了!”他只是帮孩子分析情况,告知孩子利弊,真正的主动权还在儿子那里。
而当成年后,儿子面对感情的选择,他竟也不失时机的帮助:“要找一个双方缺点各自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这一点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服人的眼光。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想不到这一着,必遭后来的无穷痛苦。”父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孩子引以为戒,又搬出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教育孩子。而当他们成家后,他又叮嘱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当夫妻闹矛盾时,又劝儿子“生活不是阳春白雪”而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体验家庭生活的烦琐与乐趣。
当儿子写给他们的一封长信丢失了,他们为此心神不宁了二十多天,他想让儿子把那封长信再写一遍,他这样对儿子说“我们为了丢失那封信,二十多天的精神痛苦,不能不算是付了很大的代价;现在可不可以要求你也付些代价呢?只要你每天花一小时的功夫,连续三四天,补写一封长信给我们,事情就给补救了。而且你离开比赛时间久一些,也许你一切的观感倒反客观一些。”就这样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就这样得到了圆满解决。
“说到骄傲,我细细分析之下,觉得你对人不够圆通固然是一个原因,人家见了你有自卑感也是一个原因;而你有时说话太直更是一个主要原因。例如你初见恩德,听了她弹琴,你说她简直不知所云。这说话方式当然有问题。倘能细细分析她的毛病,而不先用大帽子当头一压,听的人不是更好受些吗?有一夜快十点多了,你还要练琴,她劝你明天再练;你回答说:像你这样,我还会有成绩吗?对付人家的好意,用反批评的办法,自然不行。妈妈要你加衣,要你吃肉,你也常用这一类口吻。你惯了,不觉得;但恩德究不是亲姐妹,便是亲姐妹,有时也吃不消。这些毛病,我自己也常犯,但愿与你共勉之……”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觉得直接拿来教育我的孩子是极好的,因为我的孩子在这一点上的表现和傅聪一模一样。
杰出的音乐天赋,父亲竭尽心力的栽培,少年成名,可以说傅聪和莫扎特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莫扎特的父亲一心把儿子培养成音乐天才,却忽视了对他的情感教育,使莫扎特形成了冲动、傲慢、不切实际的个性,最终导致了父子关系的恶化。而傅雷夫妇在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的同时,也培养孩子的丰富的情感,高尚的道德。下面几句话可见一斑:
一个人唯有不求报酬地施与,才会得到最大的意想不到的报酬;
住在华沙必须问明房东的休息时间,切勿深夜练琴的事,望随时记住;
人越有名,不骄傲别人也会有骄傲之感:这也是常情;故我们自己更要谦和有礼;
若回国前有余款,可留在使馆,或者根本送给使馆,不要太看重个人利益,宁可节约些留给国家;
把个人看得渺小一点,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舒泰,工作反而顺心;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
无论如何细小微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和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一个人爬得越高,越要在生活的各方面兢兢业业;
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孩子,一个人空有爱同胞的热情是没用的,必须用事实来使别人受到我的实质的帮助,这才是真正的道德实践。
《傅雷家书》一书自问世以来,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不仅对青年人,广大的父母亲更是受益良多,从中学到了很多教子之道。我想,这正是这本书得以长期流传的原因吧!
《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傅雷是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的样子,保留着为人的基本操守,其次是做人的方式和生活的本真自始至终都是用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生活,不因世事的变迁发生变化,从傅聪的角度看,傅雷是一个高尚凛然不可侵犯的父亲形象。
从1954年的家书中看出傅雷对生活的极度热爱,1954年至1960年的傅雷在写家书给孩子们的时候,用大量的笔墨去抒发他内心独特细腻的感受,丝毫没有发现他对生活的不热爱,从妻子的角度看,傅雷是一个包含深情有生活情趣的好丈夫。
“他的笑脸只许朋友看,在他的孩子面前,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严父阿聪阿米,那时候还是一堆小顽童,只想赖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大人说的话,也许小孩不易听,因为他们的理解不同。”从朋友的角度看,傅雷是一个纯洁、真诚、正直的朋友。
家书主要内容是生活起居的关照,人际交往的叮嘱,情感经验的疏导,学习方法的指导。
1954年8月16日那封家书可以看出生活起居的关照:这些的细节比比皆是,傅雷细细叮嘱,淳淳嘱咐,声声切切,犹在身旁。
1961年5月23日那封家书可以看出人际交往的叮嘱:这样是为了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引孩子的人际交往原则,“争与不争”的观点,到现在依然有现实意义。
傅雷不仅仅是一位慈父,他还是一位善于反思,善于转变角色,善于退让,求知若渴,跟上孩子脚步的一位父亲。
让我们潜心阅读傅雷家书去发现那些苦心说教背后流露出的浓浓父爱和殷殷教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