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被讨厌的勇气的读后感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深受世俗眼光的困扰,好友向我推荐了这本《被讨厌的勇气》,光看书名就很吸引人。对于这本书并不陌生,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有老师分享过。这本书在前段时间粗略地看完了,但如果不写点什么,总觉得自己好像是没看过一样,为了能写出点什么,再次翻开此书,踏上敢于被讨厌的心灵之旅。
本书是以对话的形式,以一个青年人拜访哲人为主线,以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为基础,一步步明晰一些概念,解答我们的人生疑惑。本书共五章,下面从每一章讲述所得。
开篇介绍了阿德勒的哲学,关于阿德勒,我们并不陌生,大家都听说过《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件事,为这件事赋予怎样的意义才更重要。
对于第一夜青年人的疑问:“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文中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这让我想起来一句话——我们所跳的坑,都是自己挖的。当我们选择了“不幸”这并不是我们真的生存在不幸的环境中,而是因为我们认为“不幸”对我们自身而言是一种“善”,是一种保护作用,我们找到了借口,从而免于承担责任。
我们能够改变自己吗?
人们常常下足决心不改变。生活方式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因为改变自己充满着不安与恐惧,且面临着风险,也许会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所以说,改变自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不幸,不是因为过去所处的环境,而是缺乏“改变自己的勇气”,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察觉自己是不是也下定决心不改变?不愿意改变的背后在恐惧什么?自己有没有“改变的勇气”和“获得幸福的勇气”?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无时无刻不处在各种关系之中,这就是人的本质,逃无可逃。人类自诞生以来,所做的一切,无外乎怎样处理好三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我们十分渴望得到对方的认可。
在这一章节中主要讲述了自卑感、自卑情结、价值感和优越情结。自卑感与自卑情结的差别是自卑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与进步的契机。例如因为学历低所以更要努力工作,而自卑情结则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成某种借口在使用,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与前者相比,后者则是缺乏改变生活的勇气。
“优越情结”指的是面对自卑情结没有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而是采用其他手段去补偿,比如“权势声张”,通过权力或者名牌服饰来证明自己的优秀。
在人际关系中,还存在着“竞争”,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随之就很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结和优越的情结,而正确的想法应该是:“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而不是我的敌人。”这样说来就再把世界当成危险所在,也不用对别人产生敌意,人际关系的烦恼就会大大减少。
这一章的标题很犀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总是渴望得到被人的认可,比如父母、领导、朋友、同事等。但书中给出了鲜明的观点,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也没有必要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要说为谁而活着,那当然是为你自己。过于期待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课题分离是整本书的核心观点。文中提到了把自己和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一般来说,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
“这是谁的课题”应该如何辨别呢?
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谁来承担?
这种观点看似很自私,但实则是充满智慧,像我这种爱操心的命更应该少管闲事,放下别人的人生课题,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关于自己的人生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更要明白“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在上一章提到了课题分离,这是人际关系的起点,而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即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有自己的位置”,这个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国家等,还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以及时间轴上的过去和未来。
这一章并未涉及如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而是讲述了要想有价值就要对被人有贡献,同事倡导人和人的平等关系,这一章有很多的内容不是特别理解,未对我有启发作业。
但提及“被讨厌”,我们确实缺乏这种勇气。比如某个学生讨厌我,我会因此很难过,而看完此书,我会认为“学生讨厌我”这是学生的课题,而不是我的课题,我不需要为此负责,也不需要去认同这种“因被讨厌而难过的感受”。
第五章的章节最多,“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信用和信赖的区别”、“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工作狂是人生谎言'”、“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甘于平凡的勇气”、“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舞动人生”、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我一直很赞成活在当下的观点,过去已经过去,无须悔恨,未来还未来,不必担忧。只有当下的此时此刻属于自己。《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就讲到了如何进入当下,感受自己的呼吸,做自己思维的旁观者,不评判,保持察觉。
当下最美好,愿我们都有认真活在当下的能力。
这本书看完了,好像又没有完全看明白,如果时机需要,应该再翻一翻,被讨厌也是人生常态,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也就拥有了人生的自由。
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副标题,吸引我的是书里面新颖的小标题,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以及“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这些充满成长性的观点正投我所好。 贯穿整本书的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对话录的形式展现。书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个愣头小子,没大没小地不断质问和怀疑着智者的说法。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数《超越自卑》了,传说阿德勒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成绩还不好,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可以说命运多舛。他有足够的理由自卑,但他却成为逆袭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帮助别人超越。 阿德勒想让我们超越的第一道坎儿叫“过去”,精神分析疗法喜欢挖掘人的曾经,将如今的心理问题一股脑地归结于“创伤”这个借口。一味地找原因,纠结于过去,就会陷入“决定论”,仿佛命运已被“决定”,无法改变。阿德勒甚至大胆地否认“心理创伤”,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客观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这句话就像一声棒喝,令人豁然开朗。我们的精神世界本来就不是完全客观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解读都不一样,爱迪生在找到最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之前,尝试过一千六百种材料,而他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只是知道了这一千六百种材料不能做灯丝而已。”这是安迪生赋予失败的意义。一千六百次的失败才造就一次成功,而那唯一一次的成功足以改变世界。失败至少让我们知道了此路不可行,如果只是赋予这样的意义,是否会让人更加坚强?
阿德勒主张我们挣脱过去,聚焦于当下的“目的论”。他认为人的行为都围绕着“目的”在运作,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意识不到。例如愤怒并不是一种失控,而是有意放纵,目的是使他人妥协。按照这个思路,“心理创伤”的概念被创造出来,是否是为了满足“逃避责任”的目的?前两天读到李笑来的一篇文章,谈到“英语思维”是否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英语思维”纯属捏造,那么捏造的目的是否可以理解为许多人因为说不好口语而编撰的借口呢?这个观点提供了我重新审视自己行为的视角,或许主动权一直在我们手上,我们只是一直不愿承认因冲动和懒惰而闯下的祸罢了。
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想改变,那改变就一定能发生。有时候我们嘴上说想,身体却往另一个方向行动,心口不一,是因为我们潜意识还不想改。改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比惨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对你今后没有影响,决定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这种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调调似乎很像心灵鸡汤,还是炖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种,不过,我觉得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总比过分强调“心理创伤”更有现实意义吧。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二个束缚是人际关系,他甚至大言不惭地宣称: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会带来竞争、嫉妒以及讨厌我们自己。既然不喜欢自己有这么多坏处,人类为什么要进化出这样的心理机制?因为我们太害怕被别人讨厌,所以必须先人一步,讨厌自己,才不会在批判来临时如此尴尬。用“目的论”解释的话,讨厌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越惧怕受伤,就越会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阿德勒还直接指出,自卑感完全是源于我们错误地评价自我价值,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主观诠释来改变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自卑来源于“比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进进步,但自卑情结则是有害的,自卑情结把自卑当成了止步不前的挡箭牌,有自卑情结的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因为有A才做不到B。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来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较,我们的自信应该来自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过去的自己,都值得骄傲。他主张不要把人生看成是和他人的比赛,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走,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稍后一些,但只要都在前进,就在追求卓越。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是“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阿德勒并没有因为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而提倡放弃社交,他提出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归属感。归属感不是别人给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归属感需要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还提出了三点具体步骤:“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人际关系就是把双刃剑,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幸福也来源于人际关系。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三个束缚叫做未来。
人生由一连串的刹那组成,时间分秒流逝,往昔便如同旧梦一般不可追,也不必追,行囊太沉重,反而会压慢我们的步伐。很多人都觉得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其实人生大半的时间都在“登山”的过程,如果登顶才算人生,那么之前一大段的攀登时光算什么呢?难道是我们“临时”的人生吗?书中有句话我记忆特别深:即使生命终结于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全部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活着的每时每刻都是完满的,人生也并不存在一个普适于所有人的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所有,请把聚光灯打向当下的舞台,好好享受活着的此刻。
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很多观点都让我有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之感,读起来十分痛快,恨不得一晚上读完,可读完后,你却希望再多读一遍,慢慢咀嚼,让回甘在脑中持续得久一些。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在于这本书带给人多少新思考和改变,我相信,等过一段时间再读它时,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许我已经潜移默化的在实践着其中的教义,会有更深的共鸣。
之前说自己看过听过这本书,但只能够知道课题分离,知道分清是别人还是自己的问题,但没有得到根本的感觉。也没有真正的应用!
那重新回顾一下自己为什么想看这一本书,其实不是看书,更多的是自己无法静下心来,去看一本书,觉得时间太长了‘,我没法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去领悟,所以选择了去看解说,想要快熟吸取里面的知识。这就是静不下心来,太过于浮躁,急于求成想去改变!!!这个很危险,因为世界上没有捷径可以走,当你盲目假装的自信却没有自己内心真正的因为自己的闪光点而自信,所以是不牢固的,空虚的,一吹就倒。所以现在装自信没有成功后反而越发挫败了!
因为你最近的情绪彻底内耗,你无法发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全盘的否定,每天限制在自己的情绪里面无法自拔,觉得自己只有工作,工作就是我的全部,且只有这一份工作,可能我辞职之后就没有其他工作可以做了。过度的担忧自己的未来和对自己的过去思考,!因为急于求成,你想一下子让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彻底的成长,这些在被讨厌的勇气里面都能够找到一个现对应的点。
那首先,这本书是一个自幼缺乏自信,出身学历样貌样样不出众,比较自卑,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是比较消极的青年去找一个哲人寻求真理。以对话的方式展示在我们面前!他问的问题同样也是我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我这个青年就是自己,甚至我还有很多存在的问题。
中心观点:我们要去承担责任
问题:你觉得别人可以让自己高兴嘛?你可以让别人高兴嘛?
答:按钮在自己手上,要自己把控自己的,自己决定按不按这个按钮选择开不开心!
一:会以为自己现在所发生的问题会去归根于自己的性格,原生家庭,过去的经历:那这本书里的真人并不会去推理回去式的问题,就例如大象在小时候被拴在铁链的时候,他挣扎了三次都没有挣脱,但但他长大之后,有力量的时候他不会选择挣脱,因为他的信念中他就是挣脱不了,铁链不需要做什么就依旧能把他束缚住。就好像我们的人生,很多人会把自己的一起失败,挫折归根于童年,家庭。都是你已经长大了,你已经独立离开家庭了,那些以前发生过得事情,已经对你没有影响了,是你自己选择,他持续有影响,就想那个细细的铁链,你有能力,你有主观话语权了,但是你选择不背责任,你根深蒂固于自己改变不了了,对自己不自信。
那这里批判了你一个点,就是你就是自己不想改变,你口头想着改变,你改变的方式就是把一些怪罪于外界,你说你的今天一切都是你童年收到的创伤,你的性格,你的条件你的外界,你怎么多年积累出来的习惯,我想改变但这都是是我怎么多年形成的呀,我已经很焦虑了,你看我想改变已经想的这么痛苦了,这么累了,我已经真诚的为自己改变付出痛苦了。但 你的目的却没有改变!你只是在找各种借口来让自己逃避,寻求安慰,想把责任怪罪于自己的过去,而不是去承担责任,你在逃避,逃避,逃避!
二:你的痛苦和快乐都是你自己选择的,是你自己的责任,是你自己选择你快乐和悲伤,是你自己的课题,不在于别人。
自己是自己的主角,但却好像一个局外人,没有自我的责任和担当,没有自我的想法和诉求,有的都是对他人的要求。这就是对我们内心的心理边界混乱所带来的,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边界,可看《被暴力沟通》丢了那个我,就是丢了沟通的权利,说话的主题里没有我,是对自己人格的重塑。
三: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要把期望放在自己的朋友该怎么做怎么做,别人要怎么做那是他的课题,你不应该把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对事物的期望也低一点,不要总想着这里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你可以在这里获得永久的工作机会,你的未来一定要是功成名就,要有什么可视的成绩。我们来的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功成名就,只是来看花怎么开,太阳怎么升起,怎么落下,你跟家人的幸福时刻是什么样子的!
四:心事重重,怨念颇深,对人生感觉到万般不幸,对万事觉得诸多无奈,非常急切想要换一个角色,幻想一步到位,今天和明天就是两个人,换个活法。又一边觉得我该如何做呢,对改变无能为力,我能有什么方法呢,我没有任何的心理资源和条件?这个画像是极其危险的,需要去调整的!!
这里是一个时间线的问题,就是过去和未来,唯独不看当下。《活在当下,不畏过去,不惧未来》
过去:不要去过度的把自己的一些都归根到原生家庭,但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完全有能力可以去保护那个小时候的自己了。
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我们为经验赋予怎样的意义!
历史会存在影响我们,但他无法主导如何影响我们。就看你如何解释你所经历的一切。如果你不想被让过去成为你的羁绊,你要明白,困住你的不是过去,而是你对过去的一个看法。
未来:对未来充满焦虑,担忧未来过得不好。未来就是一个一个当下构成的,当下即未来,未来即当下,未来不一定比当下有意义更光明,未来也不一定是充满了令我们恐怖的不确定性。
改变对过去的看法,未来即当下,未来也还未到。所以你只有对现在有掌控。记住,活在当下!
一个是空间线的问题,就是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别人的一个课题
五:过去并不糟糕,一定会有很多快乐的事情,未来也并不可怕,不会比现在更差劲,所以不要太过于去担忧。好好珍惜现在当下的事情,当下即是未来,何为当下,今天,此时此刻,你为你现在面对的一件事情感到疑惑,你去思考,去感悟,想着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当下!
六:焦虑和抑郁的本质就是你对事物的失控感,来源于自我的价值感体系紊乱,想着操控一切,想着我必须要对其他人有用,我必须要出众,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这是一个病态的行为。这里例如你就觉得自己是个讨好型人格的人,但其实不是,你只是正在走向讨好型人格的一个人格倾向,所以你,现在还年轻,还处于一个形成的过程,社会角色还不多,那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纠正,调整!
你要趁着你还年轻,只是单纯的一个社会公民角色的时候,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存在的不完美的地方,需要改变的地方,在一个倾向的状态就将其调整,通过学习改变的方法,应用到现实生活去改变,去强大自己的内心,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自己的人生边界。让自己在将要承担更重的社会生活压力时,你就会有资量去应对,而不是被动拖着不太健康的心理状态模式进入到更多的社会角色里,结果这样就会造成非常多的痛苦,所以你现在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去改变。你所逃避的都会在未来以更重的一种方式回馈于你。你还想未来继续痛苦嘛??!
《被讨厌的勇气》终于读完了,在读它的过程里,我写了好几个万历的事儿,看了好几个电影并写了观后感,还写了好几个随笔。历时两个多月,才读完。
是它不好看吗?
不是的。《被讨厌的勇气》属于那种让我无法一口气读完,但也无法放下的书。
这本书一开篇提出了“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的主张。
说真的,开篇的很多内容,并不能一下子让人产生共鸣,虽然难以说对阿德勒的主张不认可,但也难以立马就融会贯通的说认可。
然而,随着阅读的进度,书中的内容越来越深入,当论点浅显时,反而难以理解,待论点越来越深,反而越来越容易理解了。
特别是,遇到这本书的时候,恰逢我父亲脑出血术后恢复阶段。
我从起初满怀信心的认为父亲完全可以恢复到能够自理,到现在父亲的身体完全没有起色,我渐渐接受了父亲很可能会瘫痪卧床的结果的心理过程。这本《被讨厌的勇气》给我对生活重新建立信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特别是当书中提出“课题分离”的论点。那一刻,我真的明白了,无论如何,无论我多么爱我的父亲,他所受的苦所遇到的难题,我其实根本就无法替他承受,那些都是他的课题。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会有恨不得替自己爱的人去受苦的心情。读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我明白了,无论我的心情如何,他们的困难是现实发生了的,那些都是他们课题,不会因为我的苦闷而改变,于是我想与其我一直纠结在他们的课题里,导致我自己陷入苦闷的心情里,不如我先从我做起,把让自己平静下来,把遇到的困难做弱化处理,就当做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把生活尽量的往岁月静好的样态去转变,把让自己高兴起来幸福起来当做自己的课题,这样困难即使还存在,生活的味道也不显得那样苦了。
果然,我们的生活又重新步入了正轨。即使父亲的身体与健康时完全不一样了,但是至少我们的生活又进入到了一个正常运转的状态,父亲也并没有表现出悲观的样子,很多时候还会开一开玩笑。
《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出把关注点放到宇宙中去,这个论点尽管看起来很虚,但其实正像书里说的,眼前的困难不过是“杯中风暴”,把关注点放到宇宙中,曾经的风暴不过就是微风。就像我父亲的病,在眼前,它确实是一场风暴,但其实把关注点放在未来,它真的是一场微风,因为无论如何,不管是为了父亲,为了母亲、弟弟,还是为了我自己,我们都应该继续好好的生活下去,不能被眼前的风暴打败,既然父亲可以乐观的开玩笑,我更应该拿出轻松的姿态,不可以被眼前的风暴所困住。我知道,我父母最想看到的,其实是我们做孩子的能够幸福。
《被讨厌的勇气》看过半的时候,就已经非常让人放不下了,越来越想一口气读完。
书中后来的论点越来越像佛教中放下“我执”的观点,不再执着于“我相”,不在意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而是自己去接受平凡的自己,而自己也放下对别人的控制欲念,放下对别人的课题的干涉。
几年前,大约从做了妈妈开始,我逐渐明白了一件事:我其实是一个特别平凡且平庸的人。
这在曾经,尤其是青春期,是我绝对不会认同的事情,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嘛,仿佛我生下来就该是去改变世界的人。然而,渐渐的,我发现原来我真的真的如此的平凡,就像亿万粒大米中的一颗——谁会从自己手中的一把米粒中,找出一颗天选大米呢?
不会的,没有人会去选什么天选大米,米的位置就是电饭锅,能被幸运的吃下去,而不是成为剩饭粒子被扫进垃圾桶或者冲进下水道就已经是米尽其用了!
当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我发现我的生活越来越不一样,我越来越容易遇到各种小确幸,哪怕仅仅是拍照的时候遇到了飞鸟,也觉得开心的不得了。
所以说,接受自己,不迎合任何人而活,也不干涉任何人而活,不陷在任何人的课题里纠结,就会发现生活真的很简单。而生活的简单,会让人哪怕在困境中亦能体会到幸福感。就像父亲虽然生病了,但是每周都能够看到他,随时可以和他通话或者视频,这依然很让我觉得幸福呀。我发现父亲虽然消瘦了,但他略有胡茬的脸其实非常帅气,显得很年轻呢!所以,幸福感真的在于自己的主观感受。
《被讨厌的勇气》里面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梦想这件事,但我觉得关于人生是一条直线还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刹那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说梦想。
书里提到,人生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刹那,而不是一条直线的“在路上”,它让人“活在当下”,其实活在当下听起来是一件很空的概念,但书里面论述的其实非常好。
对于人生目标这件事,根本不在于什么远大计划,因为人生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把每一个当下都用尽全力的过好,也就无所谓什么远大不远大的目标了,因为毕竟“越努力,越幸运”,往往好的结果常常会与有准备的人不期而遇。
任何的眼高手低都不配谈远大目标,而真正的脚踏实地又不需要谈远大目标。所以,远大目标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
我想大约,目前而言,《被讨厌的勇气》确实是改变我的一本书。
我记得9月15号中午才写了匆匆那年的那种小感叹,傍晚就接到了父亲病发的通知。然后我整个人在之后的时间里,陷入了一种消沉悲观的情绪里,我突然意识到今后的人生将都是减法,我不知道如何去调节自己,更不知道如何去帮助我的家人。
《被讨厌的勇气》让我想通了“我怎么样才能幸福起来”这个问题。我把我的课题和父亲的课题分离开;我尽量去分析什么是我在干涉人和什么是人干涉我;我去把关注点抬高,放到时间线里,去产生自己的历史眼光,去想以后的生活(我还无法去想宇宙的事情);我去寻找“最好的自己”的感觉,以便把最好的样态放在每一天……
我想,我不能奢求生活温柔待我,但我可以温柔待她,常常微笑,常常感恩,幸福感总不会离我而去的。
《被讨厌的勇气》不是一本故事书,甚至看起来非常像一本鸡汤书,但其实它自有其深刻处,我很喜欢亦非常感谢这本书,就算它是鸡汤,我也要先干为敬!
本书以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为基础,以一位哲人和一位青年的谈话展开论述,以56篇千字短文组成。
提起心理学家,知名度最广的是弗洛伊德吧,《梦的解析》是各大必读书目里的常客,精神分析法在文学电影评论上被广泛采用。相比之下,阿德勒远没有弗洛伊德出名,有些观点正好是弗洛伊德的对立面。这本书并非阿德勒所著,而是两位作者基于他的理论撰写而成的通俗类心理自助读物。
阿德勒理论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反常识”,颠覆之前的认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中的各种基本问题。
本书语言非常通俗,因此阅读感非常好,阅读速度快的人,1小时就能读完第一遍。第一遍阅读时我习惯划出每篇文章的中心主旨以及经典的例子,以后翻阅的时候只要看勾画出来的重点就足够了。
本书论述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 如何摆脱过去的创伤:我们的不幸是由自己选择的,否定弗洛伊德的心灵创伤论,要从目的去看待现在的行为,而不是从过去的经历找原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二 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的源头:追求别人的认可,害怕被别人讨厌,对他人抱有期待,是人机关系痛苦的原因,采用“课题分离”让人际关系变得非常简单,达到“共同体感觉”能得到幸福的人际关系。
三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而不是过去和未来
写下对我启发最大的几个理论:
目的论与“原因论”正好相反。原因论认为,人生是线性发展的。我们的现在由过去决定,是过去的心理创伤导致了现在的自己,也就有了现在常被社会舆论提及的“原生家庭”祸害论、“父母皆祸害”。
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否认心灵创伤的存在,一个人目前采取什么行动、有什么样的行为,不是过去的“原因”造成,而是现在他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所形成的。
高三有找过一个心理咨询师,那时我第一次听到原生家庭和精神创伤理论,这种原生家庭原因论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一切都是宿命难以改变”的消极心态中。第一次听到目的论的时候,我是相当难以接受的。但是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改变”看起来又容易多了。心理学有很多派别,各家理论都了解一些,是有益的。
一个足不出户、无法工作、无法回归社会的年轻人,是为了此刻“不出门”,为了不出门也能得到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资源,所以才“制造出对出门的恐惧情绪”。
不是因为被对方的行为激怒,而是因为未掌握其他沟通方式,只知道用怒气去震慑对方,所以才产生了“愤怒”情绪。
不是因为过去的心灵创伤,所以导致现在的抑郁,而是因为想获得关注,想得到关心,想成为人群中特殊的人,所以选择了抑郁情绪。
不是因为有一个无能的上司,所以做不好工作。而是因为自己无法提出更好的建议,也没有拒绝命令的勇气,才把责任全都推在上司身上,制造出一个无能的上司。
这和初高中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事物皆有其因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是一个颠覆。
目的论对常规思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很多事情,要先被“看到”,才能有改变的可能。
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生就简单到让人无法相信。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我们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待而活。因此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不应该愤怒。
辨别一件事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某种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的承担者是谁?
孩子不愿意学习,最终的后果是孩子来承担。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而所谓“为了你着想,你必须好好学习”,为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为了满足父母自身对孩子的期待,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
阿德勒理论建议采取的方法是:
在了解孩子想干什么的基础上,对他进行守护。我们只要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要学习的时候,父母时刻准备着提供应有的资源和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进行干涉。不去命令孩子,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起“我能够好好学习”的自信以及能力。
我们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回报思想的束缚
回报思想就是对他人课题的一种干涉,如果在人际关系中被回报思想束缚,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什么,所以你就应该给与相应的回报”。
我选择为你做了什么,这是我自己的课题。至于你如何对待我为你做的事情,则是你的课题。
我和父亲的关系非常糟糕,当我下定决心要修复和父亲的关系时,父亲如何看待我对他的靠近,这是父亲的课题,与我毫无关系,我也无法左右。发生改变的只是我自己,不应该抱着“我改变了,你就必须有所改变”的期待,不把“改变自己”当做操纵他人的手段。
必须有人先开始,由我来开始,即使对方不合作,那也是对方的课题。
把他人当做伙伴,并能从中感觉到“有自己的位置”的状态,就是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转移到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是对伙伴持有无条件的信任。不去想“别人可以给我带来什么”,而是专注于“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启示1 不评价他人,不表扬也不批评,而是去鼓励。
“你画得很好。”“你做菜的手艺很好”。
“表扬”也是一种评判行为。这个行为透露了位高者对位低者的俯视视角,不自觉地营造出一种“我比对方高一等”的视角。表扬和批评这种赏罚教育,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很容易让对方形成“我为了得到表扬,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去做某事”。
如果把反馈换成:
“我很喜欢你的画,它的色彩让我想到xxxx,画里的场景让我联想起xxxx,产生xxx的感觉。”
“我很喜欢吃你做的菜,偏甜的口味让我想到我妈妈的手艺。”
不去评判他人,而是说出更加真诚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激、尊敬和喜悦。
对方也会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感到自己的价值。
这里也就回到了最开始的“共同体感觉”提到的:关注自己能给对方带来什么。
不是想听到对方对自己的表扬,不是为了赢得对方的认可,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
而是为了给对方带去幸福感、带去帮助,为了让对方感到开心,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
启示2 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无条件地相信就是信赖。虽然有可能会遭遇背叛,但还是选择相信,这就是信赖。
如果把人际关系都建立在“怀疑”之上,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这样必定建立不起积极的的人际关系。
只有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拥有更加深厚的关系。
信赖是自己的课题,至于对方要不要去背叛,则是对方的课题。我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被讨厌的勇气》是对阿德勒哲学思想的解读,以类似《理想国》中的对话形式,通过青年与哲人之间关于人生问题的讨论,对阿德勒的心理学做了很好的诠释和示范。
这本书通过青年和哲人五个夜晚的讨论,透过生活中各种烦恼的表象,朴实平直地阐释这些束缚产生的原因,并试图让我们读者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面对变化带来的"不安"和不变带来的"不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同样,面对市场竞争和更新迭代的压力,传统行业在转型和战略调整上,总显得有点儿力不从心。
企业过去的业绩与经验、一贯以来的工作方式、内部的改革阻力,也让不少企业止步不前,无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攫取新的成长机会,甚至走向衰落。改变,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改变,也是从不幸中解脱出来的第一步。
改变不幸的第一步是要理解现状,自身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选择改变的勇气和决心,摈弃"保持现状"的安全感,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重新选择自身的生活方式,掌握幸福的主动权。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大多数人太害怕被他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看到身边的人活跃幸福的姿态,容易心生嫉妒或者感到非常焦躁,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而选择缩在自身的壳里,避免与人发生关联。适度的自卑感,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追求优越性,并非是要尽力超越他人甚至通过排挤他人来取得晋升,而是积极地看待自身与别人的差异,接纳自身的不足,利用自身的长处,与"理想的自身"相比较,不断前进,不断超越自我。
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上,常常见到年轻人怨天尤人,用父母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或者儿时的经历作为自身糟糕境遇的借口,将自身当前的窘境归咎于他人。例如"我因为学历低因此无法成功"之类的"因为有A因此才做不到B"的理论,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好像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却根本不考虑"因为我学历低,因此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自卑感源于我们的竞争或胜负意识,因为常常拿自身跟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步入那个"之类的想法,自卑情结或优越感就会随之而生。
竞争或胜负意识,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当成"敌人"。而因为这种竞争关系,人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就会步入权力之争,通过发怒、责难对方,试图让对方屈服,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身的力量。夫妻关系是如此,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是如此,同事之间甚至上下级关系更是如此。如果遭人辱骂或者公然挑衅,我们不妨退一步想想对方的隐藏目的是什么。"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其实是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借此让对方屈服。一旦破除这种竞争关系,我们就能克服自卑情结;直面人生课题,不给自身找借口,才能摆脱人际关系烦恼的摆弄。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首先我们要了解"课题分离"的概念,即把自身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身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而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过分追求别人对自身的认可,满足别人的期待,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常常会扼杀我们选择的自由。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这些代价,那就不能贯彻自身的生活方式,也就无法获得自由。
在中日韩这几个推崇赏罚式教育的国家,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期待"这一手段,来得到别人的认可,因为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获得表扬和奖赏。对于年轻人来说,父母的认可和希望,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身边有个朋友重点大学毕业,毕业后开了家餐馆,虽然工作辛苦,但干得特别充实,每个月也能净盈利两万。但朋友的家人对他开餐馆一事特别反对,认为餐饮是低级的工作,三天两头跑去店里找他吵架。朋友最后迫于压力,把餐馆转让了出去,去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企业干起了文员,每天郁郁寡欢,觉得相当痛苦。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如果说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共同体感觉"就是人际关系的终点。对于幸福的人际关系,获得共同体感觉极为重要,即把对自身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也就要求我们意识到自身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只有直面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参与和融入共同体,思考"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身的位置,获得归属感。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们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以为看到了些什么。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起决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尼布尔的祈祷文》里有一段很有名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活在当下要求我们分清能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通过为他人做点什么,发掘"我有能力"的意识,更积极地与社会和谐共处,从而达成共同体感觉,赋予人生以意义。
阿德勒的心理学,通过对简单案例的讨论,把读者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而且让我们意识到,真正让自身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身。
《被讨厌的勇气》是对阿德勒哲学思想的解读,以类似《理想国》中的对话形式,通过青年与哲人之间关于人生问题的讨论,对阿德勒的心理学做了很好的诠释和示范。
这本书通过青年和哲人五个夜晚的讨论,透过生活中各种烦恼的表象,朴实平直地阐释这些束缚产生的原因,并试图让我们读者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面对变化带来的"不安"和不变带来的"不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同样,面对市场竞争和更新迭代的压力,传统行业在转型和战略调整上,总显得有点儿力不从心。
企业过去的业绩与经验、一贯以来的工作方式、内部的改革阻力,也让不少企业止步不前,无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攫取新的成长机会,甚至走向衰落。改变,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改变,也是从不幸中解脱出来的第一步。
改变不幸的第一步是要理解现状,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选择改变的勇气和决心,摈弃"保持现状"的安全感,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掌握幸福的主动权。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大多数人太害怕被他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看到身边的人活跃幸福的姿态,容易心生嫉妒或者感到非常焦躁,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而选择缩在自己的壳里,避免与人发生关联。适度的自卑感,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追求优越性,并非是要尽力超越他人甚至通过排挤他人来取得晋升,而是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接纳自己的不足,利用自己的长处,与"理想的自己"相比较,不断前进,不断超越自我。
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上,常常见到年轻人怨天尤人,用父母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或者儿时的经历作为自己糟糕境遇的借口,将自己当前的窘境归咎于他人。比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理论,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却根本不考虑"因为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自卑感源于我们的竞争或胜负意识,因为常常拿自己跟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步入那个"之类的想法,自卑情结或优越感就会随之而生。竞争或胜负意识,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当成"敌人"。而因为这种竞争关系,人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就会步入权力之争,通过发怒、责难对方,试图让对方屈服,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夫妻关系是如此,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是如此,同事之间甚至上下级关系更是如此。如果遭人辱骂或者公然挑衅,我们不妨退一步想想对方的隐藏目的是什么。"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其实是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借此让对方屈服。一旦破除这种竞争关系,我们就能克服自卑情结;直面人生课题,不给自己找借口,才能摆脱人际关系烦恼的摆弄。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首先我们要了解"课题分离"的概念,即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而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过分追求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满足别人的期待,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常常会扼杀我们选择的自由。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这些代价,那就不能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无法获得自由。
在中日韩这几个推崇赏罚式教育的国家,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期待"这一手段,来得到别人的认可,因为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获得表扬和奖赏。对于年轻人来说,父母的认可和希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身边有个朋友重点大学毕业,毕业后开了家餐馆,虽然工作辛苦,但干得特别充实,每个月也能净盈利两万。但朋友的家人对他开餐馆一事特别反对,认为餐饮是低级的工作,三天两头跑去店里找他吵架。朋友最后迫于压力,把餐馆转让了出去,去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企业干起了文员,每天郁郁寡欢,觉得相当痛苦。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如果说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么"共同体感觉"就是人际关系的终点。对于幸福的人际关系,获得共同体感觉极为重要,即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也就要求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只有直面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参与和融入共同体,思考"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归属感。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们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以为看到了些什么。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起决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尼布尔的祈祷文》里有一段很有名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活在当下要求我们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通过为他人做点什么,发掘"我有能力"的意识,更积极地与社会和谐共处,从而达成共同体感觉,赋予人生以意义。
阿德勒的心理学,通过对简单案例的讨论,把读者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而且让我们意识到,真正让自己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你相信,世界是简单的吗?
你相信,所有的人际关系是简单的吗?
你相信,我们面临的很多不幸只是因为自己缺乏勇气吗?
如果你对以上三个问题存疑,那么不妨来看一看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的呈现方式是以对话的方式展开,一位青年去听闻哲人的观念很不理解,认为他是一派胡言,就跑去人家的府邸扬言我一定要把你辩论倒,哲人表示乐意奉陪......在坐而论道的五个日夜后,青年醍醐灌顶表示了对此种心理学的认同与尊敬,感谢后离开。
从结构上看就像是三流影片强行happy ending一样,但也是正是这个原因才让我在读这种心理学偏哲学性的看似虚无缥缈的书时还津津有味,一气呵成。大概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总想看看哲人是如何扳倒青年。
哲人全书传递的都是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看完这本书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去买《阿德勒心理学经典》拜读。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02月0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关于因果
我对很多“我现在过得不好是因为以前怎样怎样的句式”很反感。还有之前大热的“原生家庭论”,好像有了原生家庭这个万能公式,你所有自认为性格上的社恐、自卑、敏感等都有所依托,所有犯下的罪过也都有理由被宽恕一样。但每次一听到这种抱怨的时候,我又不知道如何反驳。在他们有理有据逻辑严谨的和我倾诉人生的不幸,我能做的可能就只有安慰而已。
好在这本书的主逻辑也与我的想法一致,也让我找到了反驳他们的依据。那就是阿德勒否定“原因论”,改为“目的论”。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
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书中举了一个很好理解的例子。你在餐厅吃饭时,服务员不小心把菜汤洒到你的衣服上,你大发雷霆。但事实上,你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也就是说,为了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愤怒的感情。
因为在你转头和朋友吃饭时,你愤怒的表情是会消失的。这说明人的情绪是可以被自己支配的,你把“愤怒”这个情绪单拿出来对服务员,不是因为菜汤弄脏了你的衣服,就仅仅是你想对他发火而已。
在我过去的人生中经历过的,也都让我更加坚信“目的论”。比如爸妈正在吵架突然有叔叔阿姨来家里串门;或者初中班主任正在训我们班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家里的电话;再或者遇到有人插队义正严辞的指责之后,也会有种有惊无险的感觉。为什么“情绪管理”渐渐地被拿出来当话题,就是因为情绪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它甚至就是本能根本不需要教,要学的只是如何意识到自己是可以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件事。
关于自卑
我们一般会因为什么样的事情感到自卑?因为自己不够漂亮,不够圆滑世故,不够有能力......
我最强烈的且持续很久的自卑情绪是因为我长得很高。作为一个身高177cm的女生,从小到大都是班里的队尾;和女生朋友在一起总会听到他们说如果找男朋友是你这么高就好了;家里人也会时常把你当男孩子指使,好像柔弱与你扯不上什么关系,扛几个大箱子完全不是事;陌生人会问你为什么不去打篮球这种话。我一直觉得这是我遇到喜欢的男生会自卑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太高了对方一定更喜欢小鸟依人的类型,所以就连试探的机会都不留给自己。
这个情绪不太经常出现是在去澳洲读研期间,那两年多是我最闪闪发光的阶段,它改变了我很多。比如身边比你优秀的人剧增,对英语的态度也不再只是单单把它看成一门考试而是太想和别人聊天的必备工具,还有,就是缓解了我对身高的自卑。
一方面是外国的大环境真的不太在意你的高矮胖瘦,另外身边的朋友你会听到的择偶观也不是只有自己以为的一种样子,矮个的妹子们一样会烦恼自己矮。这个自卑和焦虑在渐少人提及的大环境下慢慢消失了。
而在这本书里,刚好看到一段,让我完全放下了这种所谓的自卑感。他说:
身高的高矮,
并不是客观上的“劣等性”,
而是主观上的“自卑感”。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
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是我自己预设了自卑的前提,而不是真的被动遭受了什么心理创伤。
关于奖惩
在我小学的那个时代,全球风靡一本亲子教育类的书籍,名叫《告诉孩子你真棒》(卢勤)。我爸妈在这本书的影响下教育我变得特别矛盾。每次想训我的时候,就是那种明明觉得我也不怎么棒,但是又想依靠这种夸赞式的教育方式来引导我走上人生巅峰的表情,很滑稽。
后来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实操难度太大,就放弃了这样的教育理念。也幸好是这样,可以让我在家形成了完整的独立人格。他们告诉我做选择就要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而不是强迫我一定要按照他们给我选的路走。会给我分析利弊,但我自己的事情,决定权都在我。
而在这本书中,阿德勒也是同样反对奖惩制度。书里的哲人这样说:
“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干”之类的话,
表扬孩子的母亲无意之中就营造一种上下级关系
--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
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看到这段的时候觉得自己真是幸运,歪打正着的没经历过这些驯兽师心态的家庭教育。而且阿德勒主张,化“夸奖”为“鼓励”,在该表达感谢的时候感谢,将纵向的“夸奖”变成横向的“鼓励”。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介绍了非常完善的哲学架构,如“课题分类”、“人生谎言”“活在当下”等等观点,都非常实用且易懂。
我认为,心理学不该只是在你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时才试图找一本书改善自己的状况,而是应该在每一次你对人的心理产生好奇时,拿起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