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
昨晚,自去年的一次深夜读书,又一次凌晨四点入睡。只因为,今日下午的读书会,群主要求我共享还未读完的《被厌烦的志气》,于是为了这一支配和对读书会的期盼和喜悦,我做出了应允的志气,所以开夜车一气读完。下面是本人对这本书的浅薄相识,和大家共享,也希望感爱好的挚友也拿起这本书,以便我们更多更顺畅的沟通体会和收获。
这本《被厌烦的志气》是一本基于阿德勒哲学思想的心理丛书,是由两位日本作家及哲学家编著,他们分别叫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俩人以一位年轻人和一位禅师即哲人的五个晚上的对话形式,对阿德勒“世界极其简洁,人人都可以获得华蜜”加以分析,里面告知人们:一切的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厌烦。而人际关系的起点是客体分别,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他用家长怎么对待那些不爱写作业、不爱学习的孩子来阐释客体分别,用“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其喝水”的谚语告知家长,学习、工作甚至结婚生子都是他自己的事,孩子也是一个个体,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和全部,所以家长不能强加干涉。他还强调孩子既不应当指责也不应当表扬,是用糖还是用鞭子,产生的结果都是在操纵孩子。
而他还说: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挚友、伙伴,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人只有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志气。
人生课题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而这些课题里,强调“我为别人做了什么而不是要求别人为我做了什么”!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安排式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行能。起确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让我们不停的舞动人生,活出精彩。最终,阿德勒哲学论对人生的意义做了说明,他说: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确定,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就此,我理解的人生意义是:我是个凡人,我活着的意义就是被须要,说白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娘说,生我那天早晨,生产队分谷子,虽然我刚降生,也给家人分了一份,所以,我觉得,为家人奉献,是我的最大享受,这样挺好!
这本书,建议作为案头书阅读,因为里面的道理不是一遍俩遍,一天俩天明白的,专家说,从现在起,要再用你岁数的一半才能参透悟懂,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变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感悟: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你有思索过吗?
去年九月份偶然遇到这本书,断断续续读到现在终于读完了。如果说一本书能够影响一个人,那《被讨厌的勇气》于我的意义应该就是如此。遇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处于一个低谷期,对自己失去信心、不想说话、不愿社交、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只想逃离外部世界。幸而读到这本书,让我逐渐打开自己,重新获得拥抱世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阐述阿德勒心理学的哲学课,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学和哲学竟然还存在联系,属实有点震惊了。在本书中,阿德勒强调:一切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我们和自己、家人、朋友、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属于人际关系。努力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人生的色彩会更加丰富多样。
“现在的人生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现在确实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我似乎一直秉持的观点是:我现在还小,我的人生还没走入正轨。我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攀爬到山顶。殊不知,通往山顶的沿途风景,才是我真正经历和拥有的。假如无法攀顶,那我的人生就没有开始过吗,沿途的风光又算什么?摆正自己的态度,立足当下,珍惜眼前,活出风采,足矣!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经历一次次失败之后,我开始怀疑自我,否定自我,总感觉有股阴影笼罩在头上挥之不去。直到拿起这本书,我才逐渐意识到,我缺少的只是正视自己的勇气。敢于承认自己的平凡普通,认真生活,经营好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一种幸福。
感谢这本书的出现,让我重拾拥抱生活的勇气。天气渐暖,春暖花开,打开房门出去走一走吧,沐浴一下阳光,感受生活的美好!
初看《被讨厌的勇气》的书名,我觉得这个书名就是一个噱头,就像很多鸡汤式的畅销书,给你罗列很多观点,却对于生活的改变并没有什么意义。还好,最近在一次咨询中被推荐了这本书,认真拿起这本书开始阅读,真的有一种相见恨晚的可惜,可是各种观点也在脑子里混作一团,通过以下文字作简单的梳理。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基本情况,这本书是由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见合著的,内容以青年和哲人对话形式呈现。阿德勒生于1870年,逝于1937年,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巨头。
下面,我就分别理一下每一章的心得体会。
第一章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这里介绍了阿德勒哲学的基本立场,即否认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提出如何认识现在的“目的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我,即某种生活方式——狭义 人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可以改变的,之所以不能改变是我们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改变是需要勇气的。人之所以不幸,不是过去或环境影响的,也不是能力不足造成的,而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第二章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这里探讨了自卑感、追求优越、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自卑感是感觉目前有所欠缺的状态,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和努力工作;追求优越则是与过去的自己相比,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一等;自卑情结则是因为我没有A所以做不到B,是一种逃避和借口,而优越情结则是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阿德勒提出人在行为和心理方面的目标,行为方面——自立、与社会共处,心理方面——我有能力、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而我们要通过克服工作、交友、爱着三大课题去实现。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是使用心理学,使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何生活方式,我们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第三章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这里主要介绍了课题分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你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念,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是起因于队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念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如何判定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阿德勒否定追求认可,“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获得幸福的勇气包括“被讨厌的勇气”——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认可。“人际关系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问题在于我有没有下定决心。
第四章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谈论了阿德勒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整个人际关系的以及我们应该与他人缔结怎样的人际关系。上一章的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且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要理解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从“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仅仅是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必要要积极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就是积极主动去面对工作、交友和爱的课题。课题分离带来了良好的关系,而“横向关系”则是形成互相协调与合作的关系。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只有在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横向关系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朋友一样求对待每一个人,而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第五章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进一步阐释“共同体感觉”,进一步引申到“幸福是什么”这一主题。建立起共同体感觉需要从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等三点做起。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信赖是无条件的相信;他者贡献是体验到我的存在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受。幸福就是“贡献感”。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不同,拒绝普通的你也秀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闷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人生实际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要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生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能够赋予你人生意义的只有您自己。以他者贡献为引导之星,就一定能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而且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即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对你而言人生的意义在于认真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确。如果我改变了世界也会改变。
最后,读完此书我的感想如同以上梳理的脉络一样生硬甚至不成逻辑,但是确实是思想上的一个冲击,以后我还会多去了解阿德勒的思想,希望也能够拥有这份简单的幸福。
人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怀疑自己,但你永远可以重读这本书找回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我反复多次阅读的书,每次都能找到力量和不同的感悟。很适合深陷自卑,受困怀疑自身价值感,觉得不快乐不自由,对于生活感到迷茫,没有改变的力量且敏感的人看的书
本书像是一个看不见的朋友,时刻提醒你不要受自我意识的羁绊,赐你突破自己的力量:要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从别人的束缚的眼光之中解脱出来,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都没关系,重点在于你是什么样子,你想活成什么样子
作者「岸见一郎古贺史健」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要想获得幸福则需要改变,而一切改变追其根源就是从自身出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从别人身上。只要你有了敢于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不活在别人的眼中,你就可以做真正的自己
书中的青年即作者,与哲人禅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并采用对话的方式,让读者时刻置身其中与智慧对话,非常通俗易懂
有一种与佛学的修行有种不谋而合:人的终极目标其实是修真,见到本我真心,便是见道,见道就是见性,见性起修,一修一切修。诚不一定真,但真一定诚,所以有了"真诚"二字
一切都在于自己的心态的改变,及转变。
Part1
你之所以抑郁不开心,是因为没有脱离过去的自己
如果一个青� 我们经常会给的答案是:因为青年小时候被欺负过所以有创伤,因为有理由所以有这样的结果。这是我们常陷入的原因论
而阿德勒主张的是目的论:这个青� 我们选择跨过也就可以摆脱了过去对我们的影响,而一味关注过去只会一直给自己找理由,便会陷入:“与其陷入窘境,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与任何人有关联的逃避恶圈。”
人其实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任何事情不要与过去捆绑在一起,因为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假如轻易就可以改变,那么人们也就不会特意去期待改变
受害者状态下的人,就是故意选择不幸的境地从而获得更多人的怜悯,从而创造出对自己有利的环境,人会相信宿命其实也是出于怯懦的逃避,因为相信宿命就可以不必在有益的人生方向孜孜砽砽
Part2
做好人生的课题分离,建立横向关系,你就可脱离一切烦恼
人的一切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我们无法改变且摆脱与人的连接。没有人是单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任何时候任何事都会与人有牵绊,也只有在社会的环境之下,“我”才能成为“个人”;在此不可逆转的条件下,我们人类共同体就需要去实现个人的“自立”和社会中的“和谐”;而这背后则包含了“工作”“交友”“爱”三大课题是需要我们毕生去完成的功课
工作课题
工作的本质是单纯有趣的,我们之所以会讨厌工作,其实不是事物本身,是讨厌事物给我们带来的标签,若在工作课题中受挫后选择逃避,导致的结果将是所有的伙伴都不再是伙伴,潜意识中会将这个人的某个缺点与整个人格去进行相关联,为反对其缺点而无意识的上升到对其人格,为反对其人格而搜集并反对其缺点,这也是人与人之间能不能轻易建立起链接的重要因素,一切只能从自身改变出发,而不是把问题归咎于他人
无形之中也在呼应:有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决定了能不能形成一个共同体
交友课题
是指脱离了工作,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没有了工作关系之中所谓的这样那样的强制力,也就更加难以开始和发展,所以真正的交友更多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爱的课题
恋爱关系和与家人关系
两个人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紧张,那即使是恋爱的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如果是束缚,关系很快就会破裂,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因为与一个不信任的人处在一个空间里,根本就不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
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最终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
亲子关系
是特殊的关系,不能像恋爱关系跟长年夫� 不要过于在意他人评价,也不要过多参与他人生活,做好自己的事情,但是不要完全隔离世人,更多的是说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握好这个“度”,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坦诚不会赶走别人,也能去更轻松的做自己,不评价别人是一种修养,不活在别人的评论中是一种修行
Part3
自我接纳才能摆脱自卑感,才能开启幸福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三大课题,没有一个人能迎合所有人的需求和喜欢,“希望不被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别人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
人的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怕不被认同,怕被排挤,不够优秀,所以产生自卑感。我们首要做的是先自我接纳,其实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是基于对无法实现目标或理想,就会越自卑,志向越远大就会越产生我还不熟练不熟悉,所以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学会逆向思考及利用,把它转化为动力然后去实现。
也是回到前面提到的,我们对于事物赋予它什么价值就会产生什么结果,而赋予意义也需要适度,因为过分的赋予会造成优越感,就会逃避不去做,然后演变成自我欺骗,最后自我毁灭
自卑感不等于自卑情节,自卑感可以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自卑情节则会把某种借口当成使用的状态,比如我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我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如果大肆宣传所以成了借口,便会回到前面提到的原因论这议题上
而幸福感的主要源头则是人际关系的深度,当你能够跟别人,尤其是跟自己喜欢的人去构建深度的交往关系时,幸福感是绝对爆棚的
现实生活中人总是很难平衡好人际关系,如果只索取而自己不改变,关系便会出现失衡,不支持绝对的付出,也不能一味的索取,保持平衡是人与人相处幸福感的最优配置,自己便会慢慢获得真正的自由,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开始我们就应该要把对方当成伙伴关系去交往,而不是从敌人的角度去出发
Part4
人生的终极目标:活在当下
人生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在路上的,所以永远是过程大于结果
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就是组成整个人生与个人性格的碎片,一些暂时获得的成就也是碎片,不要把现在贬低成是实现未来的工具,因为你唯一能拥有的就是此刻,你想要成功也是要倚靠此时此刻,你会发现当实现了梦想后,生活其实还是原来那般!
当以结果为导向时,我们时常觉得成功的过程都是光明美好的,失败时过程则变得不值一提,其实把对结果的专注投放到过程中才是我们最该去做的
最后,没有比你现在更年轻的时候了
所以,让我们好好去享受任何事情的过程吧!
深受世俗眼光的困扰,好友向我推荐了这本《被讨厌的勇气》,光看书名就很吸引人。对于这本书并不陌生,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有老师分享过。这本书在前段时间粗略地看完了,但如果不写点什么,总觉得自己好像是没看过一样,为了能写出点什么,再次翻开此书,踏上敢于被讨厌的心灵之旅。
本书是以对话的形式,以一个青年人拜访哲人为主线,以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为基础,一步步明晰一些概念,解答我们的人生疑惑。本书共五章,下面从每一章讲述所得。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开篇介绍了阿德勒的哲学,关于阿德勒,我们并不陌生,大家都听说过《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件事,为这件事赋予怎样的意义才更重要。
对于第一夜青年人的疑问:“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文中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这让我想起来一句话——我们所跳的坑,都是自己挖的。当我们选择了“不幸”这并不是我们真的生存在不幸的环境中,而是因为我们认为“不幸”对我们自身而言是一种“善”,是一种保护作用,我们找到了借口,从而免于承担责任。
我们能够改变自己吗?
人们常常下足决心不改变。生活方式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因为改变自己充满着不安与恐惧,且面临着风险,也许会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所以说,改变自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不幸,不是因为过去所处的环境,而是缺乏“改变自己的勇气”,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察觉自己是不是也下定决心不改变?不愿意改变的背后在恐惧什么?自己有没有“改变的勇气”和“获得幸福的勇气”?
第二夜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无时无刻不处在各种关系之中,这就是人的本质,逃无可逃。人类自诞生以来,所做的一切,无外乎怎样处理好三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我们十分渴望得到对方的认可。
在这一章节中主要讲述了自卑感、自卑情结、价值感和优越情结。自卑感与自卑情结的差别是自卑感可 例如因为学历低所以更要努力工作,而自卑情结则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成某种借口在使用,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与前者相比,后者则是缺乏改变生活的勇气。
“优越情结”指的是面对自卑情结没有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而是采用其他手段去补偿,比如“权势声张”,通过权力或者名牌服饰来证明自己的优秀。
在人际关系中,还存在着“竞争”,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随之就很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结和优越的情结,而正确的想法应该是:“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而不是我的敌人。”这样说来就再把世界当成危险所在,也不用对别人产生敌意,人际关系的烦恼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夜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这一章的标题很犀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总是渴望得到被人的认可,比如父母、领导、朋友、同事等。但书中给出了鲜明的观点,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也没有必要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要说为谁而活着,那当然是为你自己。过于期待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课题分离是整本书的核心观点。文中提到了把自己和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一般来说,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
“这是谁的课题”应该如何辨别呢?
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谁来承担?
这种观点看似很自私,但实则是充满智慧,像我这种爱操心的命更应该少管闲事,放下别人的人生课题,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关于自己的人生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更要明白“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第四夜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在上一章提到了课题分离,这是人际关系的`起点,而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即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有自己的位置”,这个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国家等,还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以及时间轴上的过去和未来。
这一章并未涉及如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而是讲述了要想有价值就要对被人有贡献,同事倡导人和人的平等关系,这一章有很多的内容不是特别理解,未对我有启发作业。
但提及“被讨厌”,我们确实缺乏这种勇气。比如某个学生讨厌我,我会因此很难过,而看完此书,我会认为“学生讨厌我”这是学生的课题,而不是我的课题,我不需要为此负责,也不需要去认同这种“因被讨厌而难过的感受”。
第五夜认真的人生“活在的当下”
第五章的章节最多,“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信用和信赖的区别”、“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工作狂是人生谎言'”、“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甘于平凡的勇气”、“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舞动人生”、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我一直很赞成活在当下的观点,过去已经过去,无须悔恨,未来还未来,不必担忧。只有当下的此时此刻属于自己。《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就讲到了如何进入当下,感受自己的呼吸,做自己思维的旁观者,不评判,保持察觉。
当下最美好,愿我们都有认真活在当下的能力。
这本书看完了,好像又没有完全看明白,如果时机需要,应该再翻一翻,被讨厌也是人生常态,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也就拥有了人生的自由。
最近看了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内容是在讲述阿德勒的心理学,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用目的论来分析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原因。阿德勒认为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但是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接下来,运用目的论的观点来分析一下以下的行为。
1、最近在家里闲来无事,终于有时间可以做之前一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了,比如学习、健身、看书等等。想好了就要开始行动了!刚打开书突然发现有个事情需要现在处理一下,处理完了就开始学习,刚忙完发现自己了,不能亏待自己要吃点好吃的,在吃东西的时候得看个剧刷个视频啊饿,光吃东西太无聊了。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每天都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要做,以至于没有时间学习。可是实际上是这样的吗?不是。我是因为不想学习,所以制造了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
我制订了今天要学习的计划,但是因为课程时间太长、老师讲课太无聊、还有好多事情要做等等理由,不想学也没有时间学习。实际上这些都是为了逃避学习刻意制造出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每次学习时都想刷微博、知乎、看朋友圈等行为都是逃避学习的做法,不是因为有了这些事情没有办法学习,而是为了逃避学习刻意制造了这些事情。
2、性格内向的人,不太喜欢和人交往。之前的想法:因为内向所以不想去和人交往。目的论:因为在人际沟通、交通方面有障碍,害怕和人说话,不想去和人交往,所以表现出来内向借此来逃避和人交际。
3、以前的好朋友,后� 之前的想法:因为过去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不应该联系,保持现状即可。目的论:因为不想或者不敢联系,所以想起了以前发生的事情,来加深自己的这个念头。
........其实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我们所做的很多逃避现实的事情没有意义,改变不了任何东西,立足当下看未来才是王道!
这里的“原因论和目的论”是针对心理学中一个人的当前状态的理论,原因论并不完全等同于这个世界真实的“因果律”。
佛教中理解世界是无常的,这里的无常就是指的“时间”,从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空间在膨胀,时间在流逝,正是因为无常的时间,因果则是在时间线上不同时间点的关系。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小说、影视作品就会发现有多条角色线,一条角色线对应的就是一条时间线,也是故事遍在不同人物的时间线中展开,比如权力的游戏中雪诺、龙妈、三傻、二丫等等,然后不同的时间线相互作用,构成了故事的万千世界。
在时间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主、客观决定的好的,而哲人所说的决定论和目的论就如同半杯水引喻,如果你相信决定论那杯中只剩半杯水,如果你相信目的论那杯中还有半杯水,而哲人所说的世界是简单的是因为无论你如何看待这半杯水,它都是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最近看了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内容是在讲述阿德勒的心理学,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用目的论来分析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原因。阿德勒认为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但是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接下来,运用目的论的观点来分析一下以下的行为。
1、最近在家里闲来无事,终于有时间可以做之前一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了,比如学习、健身、看书等等。想好了就要开始行动了!刚打开书突然发现有个事情需要现在处理一下,处理完了就开始学习,刚忙完发现自己了,不能亏待自己要吃点好吃的,在吃东西的时候得看个剧刷个视频啊饿,光吃东西太无聊了。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每天都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要做,以至于没有时间学习。可是实际上是这样的吗?不是。我是因为不想学习,所以制造了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
我制订了今天要学习的计划,但是因为课程时间太长、老师讲课太无聊、还有好多事情要做等等理由,不想学也没有时间学习。实际上这些都是为了逃避学习刻意制造出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每次学习时都想刷微博、知乎、看朋友圈等行为都是逃避学习的做法,不是因为有了这些事情没有办法学习,而是为了逃避学习刻意制造了这些事情。
2、性格内向的人,不太喜欢和人交往。之前的想法:因为内向所以不想去和人交往。目的论:因为在人际沟通、交通方面有障碍,害怕和人说话,不想去和人交往,所以表现出来内向借此来逃避和人交际。
3、以前的好朋友,后� 之前的想法:因为过去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不应该联系,保持现状即可。目的论:因为不想或者不敢联系,所以想起了以前发生的事情,来加深自己的这个念头。
其实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我们所做的很多逃避现实的事情没有意义,改变不了任何东西,立足当下看未来才是王道!
注: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同时也� 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
今年的第一天,我有幸阅读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是一本勇气心理学,探讨自我的枷锁和解放。我们常常会迷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加幸福?读完后有种醐醍灌顶的感觉。
一、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读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书,我们 但这本书告诉我们,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因为再怎么找原因,也无法改变一个人,而改变的第一步是理解。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你的人生应该取决于当下,而非过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二、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追求优越性是人的天性,但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越自负的人越自卑。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看待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所谓的自由,就是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
人生不是与他人比赛,健全的自卑感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做好人生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和爱的课题。
人生的'课题,行为目标:
1、自立:我有能力、有价值,就有勇气。
2、与社会和谐共处: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找到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着伙伴,并从中感到“自己的位置”。意识上的平等,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把自己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表扬或批评,是有能力者对无能力者的评价。把所有人际关系看着“横向关系”,不是“纵向关系”。获得幸福的勇气是鼓励,不是批评或表扬。
三、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才能不惧背叛的做到“他者信赖”;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做到“他者贡献”。有甘于平凡的勇气,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人生的意义,由你决定。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话:“他人即地狱。”我们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免不了受到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观点会塑造我们的人格。而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不仅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也告诉了我们如何夺回自我塑造的权利。
心理学两大巨擘,阿德勒和佛洛依德的心理学是迥然不同。了解过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人们知道,弗洛伊德强调小时候的创伤会影响以后的性格。网上也有许多人控诉自己原生家庭的信息,认为原生家庭毁了自己的人生,更不用说还要孩子组成了“父母皆祸害”的讨论组发泄情绪。然而事物是一体两面的,有坏处必有好处,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主观改造世界的一面。比如说盲人在触觉和听觉上的敏锐程度要高于普通人。这样来看“上帝为你关上一座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古人也说过祸福相依。如果能用积极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祸事,心灵也能回复平静。原生家庭贫困的人固然没有享受生活,可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但如果一直抱着怪罪他人的念头,认为自己的失败都是由他人造成的。这种自怨自艾又怨天尤人的观念,将导致人不断堕落。不要认为处于低谷就是坏事,能从地狱中爬出来的人,一定比常人更容易登上高峰。
其实回过来思考佛洛依德这个人,他研究得最多的是精神病人。用研究精神病人的理论为自己的堕落找借口实在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在心理学上,阿德勒支持目的论,佛洛依德支持原因论。佛洛依德的“原因论”,认为现在的结果是童年时种下的因,是过去时。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则是现在时, 比如找女朋友这件事,如果是弗洛伊德来分析,他 而阿德勒则认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为,你内心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失败而不断找借口不去尝试。
在人际交往方面,阿德勒的启发更令人发省。中国人总是擅长鄙视别人的,大学老师鄙视高中,高中鄙视初中,初中鄙视小学,小学鄙视幼儿园。更不用说省份之间的鄙视,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阿德勒认为个人要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来成长,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奉献社会,而不是压过别人。所有人都是与我平等的生命体,纵然有差别,也无高下之分。对待他人要尊重和接纳,但是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来影响自己的成长。例如学车过程中,有些人总是学不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太在意教练的看法了,尊重教练固然必要,但是没必要把教练的意志强加到自己身上。你的目的是练好车,犯错是正常,如果因为教练一两句话你就不敢犯错了,那你永远练不好车。重要的是你在练车过程中的成长,而不是达到教练的目的。从这里看,阿德勒心理学既是集体性的,也是讲究自我的。他将他人和自我的关系摆的明明白白,不要想着操控别人,但是绝对不要被别人操控。我认为,歧视别人的人内心是自卑的,歧视得越厉害,内心越自卑。结合社会经历思考,也是如此。去政府部门办事,就能深刻体会到什么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如果你厌恶被他人歧视,那就不要歧视他人。只要不加入鄙视链这场游戏,他人的看法于我何有哉?
最后,也是前面所说,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目的。我再补充一点,注重现在,而不是寄希望于未来。知乎有个问题是说:到底是现在去追喜欢的人,还是努力致富后再追。我认为的是,什么年龄段就做什么事情。如果你青春年少,就尽情去试错、去爱、去奋斗。如果年老,就思考如何造福后人。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任务,且不说财富自由的难度多大。重要的是你在追求女生的过程中,对自我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现在网上有种思潮,不恋爱,不交友,不结婚,不生子。我认为是不对的。他人即地狱,反过来他人亦是天堂。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而生存,我们要在人群中寻找自我价值和存在感。虽然我们的教育在交际能力方面缺失,可我们自己要不断完善自我的交际能力。这可能很难,对于内向者来说。可是这是一场必须得玩,而且要玩的赢的游戏。社会的铁则就是,善于抱团的人总是赢。而家庭和友人,是团体的最小单位。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这是� 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就是认清自我,接纳自我,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升自我,改善自我。每个人都应�
看《奇葩说》,在节目中《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被多次提到。听这个名字,就觉得它一定是一本不太一样的书,于是这本书便成了我今年要追的第一本书。果不其然,拿到书后,看到曾宝仪、蔡康永、林依晨等这些推荐人们的名字,我更加确定这一定是值得看的好书。翻开扉页,几行显眼的黄色字迹立马吸引了我的眼球:“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人最大的不幸,是讨厌自己?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缺乏勇气?”。短短的几行字,足够让我明白,这将会是一本刷新我的认知的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被讨厌的勇气》是对阿德勒哲学思想的解读,以类似《理想国》中的对话形式,通过青年与哲人之间关于人生问题的讨论,对阿德勒的心理学做了很好的诠释和示范。
这本书通过青年和哲人五个夜晚的讨论,透过生活中各种烦恼的表象,朴实平直地阐释这些束缚产生的原因,并试图让我们读者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面对变化带来的"不安"和不变带来的"不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同样,面对市场竞争和更新迭代的压力,传统行业在转型和战略调整上,总显得有点儿力不从心。
改变不幸的第一步是要理解现状,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选择改变的勇气和决心,摈弃"保持现状"的安全感,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掌握幸福的主动权。
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上,常常见到年轻人怨天尤人,用父母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或者儿时的经历作为自己糟糕境遇的借口,将自己当前的窘境归咎于他人。比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理论,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却根本不考虑"因为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自卑感源于我们的竞争或胜负意识,因为常常拿自己跟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不如那个"之类的想法,自卑情结或优越感就会随之而生。竞争或胜负意识,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当成"敌人"。而因为这种竞争关系,人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就会步入权力之争,通过发怒、责难对方,试图让对方屈服,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夫妻关系是如此,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是如此,同事之间甚至上下级关系更是如此。如果遭人辱骂或者公然挑衅,我们不妨退一步想想对方的隐藏目的是什么。"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其实是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借此让对方屈服。一旦破除这种竞争关系,我们就能克服自卑情结;直面人生课题,不给自己找借口,才能摆脱人际关系烦恼的摆弄。
让干涉生活的人见鬼去
首先我们要了解"课题分离"的概念,即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而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过分追求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满足别人的期待,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常常会扼杀我们选择的自由。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这些代价,那就不能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无法获得自由。
在中日韩这几个推崇赏罚式教育的国家,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期待"这一手段,来得到别人的认可,因为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获得表扬和奖赏。对于年轻人来说,父母的认可和希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如果说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么"共同体感觉"就是人际关系的终点。对于幸福的人际关系,获得共同体感觉极为重要,即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也就要求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只有直面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参与和融入共同体,思考"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归属感。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们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以为看到了些什么。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起决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活在当下要求我们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通过为他人做点什么,发掘"我有能力"的意识,更积极地与社会和谐共处,从而达成共同体感觉,赋予人生以意义。
阿德勒的心理学,通过对简单案例的讨论,把读者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而且让我们意识到,真正让自己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读哲学类或传记类书籍目的,不是为了拔高思想境界,也不是为了复制他人成功,只是为了学习他人对事对人的态度,处事做事的逻辑,分析问题的角度,以后遇事有迹可循,可以更豁达从容。
烦恼大多源于人际关系,伤害别人或被别人伤害。我们无法脱离人际关系独立生活,但只要我们处理得当,是可以改变获得幸福,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
生活中,我们大多不是关心如何看待他人,而是在意自己如何被看待,如何更有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可以增加自信,但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会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人际关系就会变的轻松自在,不在两人关系中看自己的价值,不因得到某人的表扬而感到喜悦。想获得贡献感,可以把自己放到更大的共同体中看自己,看在团队、部门或者公司中的价值,不要局限于两人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与人之间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对别人的关心鼓励属于横向关系,尽量减少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的纵向关系,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读这本书之前,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人是追逐快乐的机器,我们不论做什么,最终都是想让自己得到快乐。我仔细体会了一下,只要把“快乐”理解的宽泛一些,人生还真就如他所说,一直在寻找快乐的道路上。
为什么说起了“快乐”呢?我一直纠结于平淡的工作和生活,有一份一眼望去看不到前途,却看得到退休的工作,没有兴趣也找不到价值。每天被自己的这些情绪麻痹着,免不了的怨言和负能量。这样的心态,我怎么能过的快乐呢,如果这样的生活是不快乐的,那么就与上述“人是追逐快乐的机器”的观点相悖了,既然认同了人生应该快乐,那么需要改变的就应该是我现在的态度。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感受到快乐,就不可以一直这样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如何才能改变呢?感谢好友推荐,让我读了这本将大师的观点深入浅出,用对话的模式讲述出来的《被讨厌的勇气》,第一次读到书名,我认为是“令人讨厌的勇气”,读罢方知是“拥有‘被人讨厌’的勇气”。本书语言通俗易懂,让我这个零基础学员少了许多障碍,多了些思考、共鸣和感悟。同时也感谢这个勇敢迈出第一步,鼓起勇气开始写读书笔记的自己。深夜,顶着感染“永恒之蓝”的压力。
一、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
哲人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了自己如何生活。
比如中学时期的经历,让我失去了对学校社团活动的兴趣,选择了安静自由甚至散漫的大学生活,本科同学们的就业经历,让我决心要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所以走到今天的每一步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所以没必要哀怨过去的不如意,也不必抱怨现实的不温柔,是我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二、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缺乏改变生活的勇气
哲人说,尽管有些不自由,但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也就是说及时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简单的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的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和休闲的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的勇气。
哲人的这些话,感觉字字句句都在指向我,骨子里我也不想安于现在的生活,也想奋斗打拼成就一番事业,但真正遇到需要我做出改变的时候,比如去二营部锻炼,再比如辞职去大城市,我就拿不出打破平淡生活的勇气。害怕新环境,害怕新领域,害怕新生活给我带来的忙碌和不安,所以,最终我还是在原地,选择了不去改变。
三、认真活在当下,跳好人生的圆舞曲
如果选择不去改变,又会怎么样呢?我还是那个纠结抱怨的我吗?当然不会再是了,阅读本书的最大收获就在于此了。引用一段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一是既然选择了不去改变现有的平台,那么就踏踏实实的认真过好现在的每一天,接纳自我、接纳现实,并学会如何利用好现有的东西,慢慢的朝着理想的方向努力;二是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慢慢体会“我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这种感觉必须靠积极的参与和付出才能够得到,也就是说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才能获得勇气,而这种价值感(我也把它理解为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三是不要过于关注山顶,我们脚下走过的每一步,度过的每一天都是人生这个旅程中美丽又独一无二的风景。
四、人际关系的王牌,握在自己的手里
哲人说,提到人际关系,人们往往会想起“两个人的关系”或者“与很多人的关系”,但事实上,首先是自己。如果被认可欲求所束缚,那么“人际关系的王牌”就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
十几年之前,当我还是个小女孩,害羞腼腆不善于表达,从来不敢由我开始迈出第一步,以至于那个小男生,他到底是不是也喜欢我,应该是一直都无法解开的迷了。
哲人说,如果关系浅,破裂时的痛苦就会小,但这种关系在生活中产生的喜悦也小。只有拿出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才会增加。
不敢说和大师的观点不谋而合,但前期因为小男生带来的遗憾,也令我痛定思痛,决心做出改变。与人相处中,付出真心,给予信任,鼓励自己迈出第一步,学着主动表达,不畏惧拒绝,承担风险,这样也许会受一些挫折,但绝不会再留有遗憾。
在假期中我阅读了《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一书,在书中我读到了很多关于亲子关系、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等观点,启发了我对教学工作、人际关系、自我价值的思考。
首先,书中有几个章节在教学工作中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一、走在后面也没有关系
在以往学习中,学生们经常要面对“比赛”,尤其是在体育课堂。学生们会感受到体育竞技中的“先后快慢”,有时 但体育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们坚定向前、突破阻碍的进取精神,也要教会学生们调整心态、保持自信的平常心。书中写道“假设你对周围的人都抱有‘竞争’意识。但是,竞争就会有胜者和败者。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的确,很多时候我们的沮丧和烦恼就是由于过于强调与他人的竞争胜负而产生的,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并及时调整,就会影响自信心。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我们身边的胜负呢?“人生不是竞争。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书中如是说道。我们需要让学生们意识到,我们需要超越的可能并非身旁的同学,而是自我。只有将突破自我、取得进� 在学习中,学生们也需要意识到老师和同学都是求学途中的伙伴,而不是竞争者或对抗者。
二、鞋带要自己系才学得会
在我们教导学生们认真学习时,也需要引导学生们对学习这件事抱有正确态度。书中说道“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我对此的理解是,孩子的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在未来由孩子来承担,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学校与家长是护航者,因此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孩子的学习、工作……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会完全按照父母所想。”书中这句话让我不禁思考,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那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呢?教师需要调整角度,不应做居高临下的命令者,不应做说一不二的权威者,不应做事无巨细的督促者。教师应当成为学生们的守护者、解惑者、引领者,在他们学习路上保驾护航,但不可将孩子自主学习的权力夺走,始终保留着“我能学、我想学、我要学”的空间给每一位学生,将钓鱼的鱼竿传到学生手中,而不是把一箩筐的鱼倒进学生的筐里。正如书中说道“例如孩子总是系不上鞋带,对繁忙的母亲而言,直接帮孩子系上要比等着孩子自己系上更快。但是,这种行为时一种干涉,是在剥夺孩子的课题。而且反复干涉的结果会是孩子什么也学不到,最终还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我想,陪着孩子走他选择的羊肠小道,让孩子直面自己的困难,比直接指明一条光明大道更重要。
除了对教学工作的启发,书中还有讲述到面对人际关系的疑惑时,我们该如何自处。
三、世界不是平面地图而是地球仪
面对人际关系的终点为何,书中给出这样一个结论——“共同体感觉”。何为共同体感觉:“如果他人是伙伴,我们生活在伙伴中间,那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可 ”我们面对人际交往需求时,认为为他人付出一些东西,就会收获好感。然而我们从书中读出,我们不该去关注收获了什么,而是在能为他人付出时认可自己的价值就够了。要产生共同体感觉,就要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你正因为不想被他 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生活方式。”看到这句话时我表示很吃惊,我
书中运用地图和地球仪的区别来解释“共同体感觉”,在不同国家的地图中,其他国家的位置都会在边缘和角落,但在地球仪中,一切地方都是中心,同时一切地方又都不是中心。世界并不是被切割成平面的地图而是像地球仪一样的球体。“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那么“共同体感觉”在人际关系中起到的作用是何体现呢?书中希望我们能关注到还有更多别的共同体,特别是还有更大的共同体。“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书中观点是希望我们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我们之所以会放大人际关系的所有不愉快,正是因为我们把共同体看得太小,一切都是“杯中风暴”,我们可以追求更平等更多元的关系。
这本书也激发了我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四、诚实地接受还未满分的自己
书中一个章节名称叫做“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这二者的区别其实非常大,在我以往的认知中,肯定自我才能抵消自身不足带来的自卑感,但其实接纳自我才能真正地面对不足和修正不足。“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看到这里我很受震撼,积极的心理暗示有时候能为我们面对困难提供支持,但有时候也成了我们找到问题根源的阻碍。肯定自我和接纳自我是我们在面对挫折时的`不同反应,书中提到:对得到及格的自己说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可以得满分,这是自我肯定;而诚实地接受得到及格的自己,在这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满分,这是自我接纳。这么看来,自我接纳并不是“摆烂”,而是更为诚实更为直接地面对自己的不足,相较而言,这是一种更具备勇气的反应。
五、要看得见眼前的乐曲
除了要做到自我接纳,书里也讨论了过去、现在和将来对我们人生影响的观点。本书的观� 书中认为“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把人生的远大目标比作登山时的山顶,假如人生只是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路上”。也就是说,“真正的人生”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那之前的路程都是“临时的我”走过的“临时的人生”。而把人生当做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一条“线”,并且会把人生的大半时光当作“在路上”。但阿德勒心理学立场与此不同: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对此书里也讲到一个例子,梦想着成为小提琴手的人也许总是只看见眼前的乐曲,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一首曲子、这一小节、这一个音上面。是啊,如果我们总是看着未来的目标,却看不见“眼前的乐曲”,是不是达成目标就成了空谈呢?“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的运动”才是现实性运动。“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那么我们越过再小的坎,迈开再小的步,都是值得欣喜的事,都能带来生命的触动。
说完几段感悟,我希望在新的学期里,我的教学工作能取得更多的进步,关注自己脚下的每一小步,既激励学生们勇敢翻山越岭,也提醒学生们欣赏春暖花开!
因为前面一有收获或触动,便不敢懈怠,立马记录,所以反而看到最后,不知道从何下笔去做一个很棒的总结。如果真的要梳理总结,怕是会成一篇文章。看了这本书,了解了阿德勒的思想,真的有很多收获,写了满满的书摘和感想。我就像那位青年,而这本书就像那位哲人,带领着我不停思考,我们彼此促膝长谈了五夜,受益良多。
人生没有因果论,它也不是一条既定的直线,即使没有登上山顶也没有关� 学习接受自己平凡无奇,并不意味自己无能,反而说明更有勇气接纳自己。他人不是敌人,学会信赖他人,这样活着不会太累,也能更加幸福。最后是想起了前两天同事说的一句——“人生就是渡人渡己”。因为周围的人是我们的伙伴,所以去帮助他人,摆渡他人,其实也是摆渡自身。不论如何,即使是主观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贡献,也能让我们更接纳、更爱自己,离幸福更进近一步。
人生或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艰难,其实就是很普通,认真但并深刻,需要我做好每件事,过好每一刻。不论你快乐与否,优秀与否,总有人讨厌自己,所以最后希望我们能有被讨厌的勇气,不要只关注那个别三两个人。自身关注的对象,决定自身眼中的世界。幸福很简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拥抱自由平凡的人生。至于人生的意义?那就需要自己去赋予啦!
《被讨厌的勇气》里面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梦想这件事,但我觉得关于人生是一条直线还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刹那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说梦想。
书里提到,人生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刹那,而不是一条直线的“在路上”,它让人“活在当下”,其实活在当下听起来是一件很空的概念,但书里面论述的其实非常好。
对于人生目标这件事,根本不在于什么远大计划,因为人生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把每一个当下都用尽全力的过好,也就无所谓什么远大不远大的目标了,因为毕竟“越努力,越幸运”,往往好的结果常常会与有准备的人不期而遇。
任何的眼高手低都不配谈远大目标,而真正的脚踏实地又不需要谈远大目标。所以,远大目标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
我想大约,目前而言,《被讨厌的勇气》确实是改变我的一本书。
我记得9月15号中午才写了匆匆那年的那种小感叹,傍晚就接到了父亲病发的通知。然后我整个人在之后的时间里,陷入了一种消沉悲观的情绪里,我突然意识到今后的人生将都是减法,我不知道如何去调节自己,更不知道如何去帮助我的家人。
《被讨厌的勇气》让我想通了“我怎么样才能幸福起来”这个问题。我把我的课题和父亲的课题分离开;我尽量去分析什么是我在干涉人和什么是人干涉我;我去把关注点抬高,放到时间线里,去产生自己的历史眼光,去想以后的生活(我还无法去想宇宙的事情);我去寻找“最好的自己”的感觉,以便把最好的样态放在每一天……
我想,我不能奢求生活温柔待我,但我可以温柔待她,常常微笑,常常感恩,幸福感总不会离我而去的。
《被讨厌的勇气》不是一本故事书,甚至看起来非常像一本鸡汤书,但其实它自有其深刻处,我很喜欢亦非常感谢这本书,就算它是鸡汤,我也要先干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