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这愁绪什么时候才是尽头?滴落在空空台阶上的细雨终于止住,夜晚如此清冷,正是适宜葬花的天气。你离我而去已整整三年,纵然是一场大梦,也早就应该醒来了。你一定是觉得人间没有趣味吧,不如泥土深处的黄泉,虽冷冷清清,但它能埋葬所有的愁怨。你倒是去了那清净之地,而我们生生世世不离不弃的约定,就这样被你抛弃。
如果可以寄书信到黄泉该多好,好让我知道你这些年过得怎样,是谁在身旁照顾你。夜深了,我仍然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不忍听他们的续弦之议。让我们来生再结为知己吧,就怕真的有来生,我们两个仍然无法长相厮守。而今,我的泪水已经流尽,纸钱烧成灰,飘忽不定。
金缕曲:词牌名。又名《贺新郎》《乳燕飞》,亦作曲牌名。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
葬花天气:指春末落花时节,大致是农历五月,这里既表时令,又暗喻妻子之亡如花之凋谢。
夜台:指坟墓。
钗钿约:钗钿即“金钗”、“钿合”,女子饰物。暗指爱人间的盟誓。
重泉:即“黄泉”、“九泉”,指生死两隔。
双鱼:书信,典出古乐府。
湘弦:即湘灵鼓瑟之弦。传说舜之妃子溺湘水而亡,后为水神,古代诗词中常用琴瑟代指夫妻,这里指纳兰不忍再弹奏那哀怨凄婉的琴弦,否则会勾起悼亡的哀思。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是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代表作。其悼亡词有四十首之多,皆血泪交溢,语痴入骨。此词尤称绝唱。词从空阶滴雨,仲夏葬花写来,引起伤春之感和悼亡之思;又以夜台幽远,音讯不通,以至来生难期,感情层层递进,最后万念俱灰。此生已矣,来世为期?全词虚实相间,实景与虚拟,所见与所思,糅合为一,历历往事与冥冥玄想密合无间。纳兰词“哀感顽艳”、“令人不能卒读”,于此可见一斑。
词起得突兀:“此恨何时已?”此乃化用李之仪《卜算子》词“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成句,劈头一个反问,道出词人心中对卢氏之死深切绵长、无穷无尽的哀思。作者既恨新婚三年竟成永诀,欢乐不终而哀思无限;又恨人天悬隔,相见无由,值此亡妇忌日,这种愁恨更有增无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句,更渲染出悼亡的环境氛围。“滴空阶”二句,化用温庭筠《更漏子》下阕词意,温词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能清晰听到夜雨停歇之后,残雨滴空阶之声的人,一定有着郁闷难排的心事,温飞卿是为离情所苦,纳兰容若则为丧妻之痛,死别之伤痛自然远过于生离,故其凄苦更甚。卢氏死于农历五月三十日,此时已是夏天,争奇斗艳的百花已大都凋谢,故称“葬花天气”。此处有两措辞当注意:其一明属夏夜,却称“寒更”,此非自然天气所致,乃寂寞凄凉之心境感受使然;其二是词人不谓“落花”,而称“葬花”,“葬”与“落”平仄相同自非韵律所限。人死方谓“葬”,用“葬”字则更切合卢氏之死,如春花一样美艳的娇妻,却如落花一样“零落成泥碾作尘”。如今之“葬花天气”,妻死整整三年,仿佛大梦一场,但果真是梦也早该醒了。“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二句承上句来,人间无味,倒不如一抔黄土,与人世隔开,虽觉冷清,却能将愁埋葬。夜台,即墓穴。埋愁地,亦指墓地。卢氏葬于玉河皂荚屯祖茔。“钗钿约,竟抛弃”二句,再从自身痛苦生发,谓你因觉人间无味而撒手归去,却不顾我俩当年白头到老的誓言,竟使我一人痛苦地生活在人间。古时夫妇常以钗钿作为定情之物,表示对爱情的忠诚。钗为古代妇女的首饰之一,乃双股笄,钿,即金花,为珠宝镶嵌的首饰,亦由两片合成。上片写词人对亡妇的深切怀念。
下片开头,词人期望能了解卢氏亡故以后的情况。这当然是以人死后精神不死,还有一个幽冥的阴间世界为前提的。此亦时代局限使然,也未尝不是词人的精诚所至,自然无可厚非。“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依?”“重泉”,即黄泉,九泉,俗称阴间。双鱼,指书信。古乐府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之诗,后世故以双鲤鱼指书信。倘能与九泉之下的亡妻通信,一定得问问她,这几年生活是苦是乐,他和谁人伴。此乃由生前之恩爱联想所及。词人在另两首题为《沁园春》的悼亡词中也说:“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倚斜阳。”又曰:“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由生前恩爱,而关心爱人死后的生活,钟爱之情,可谓深入骨髓。词人终夜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欲以重理湘琴消遣,又不忍听这琴声,因为这是亡妻的遗物,睹物思人,只会起到“举杯消愁”“抽刀断水”的作用,而于事无补。湘弦,原指湘妃之琴。顾贞观有和性德《采桑子》云:“分明抹丽开时候,琴静东厢,……孤负新凉,淡月疏棂梦一场。”由此可以看出卢氏在日,夫妇常在东厢理琴。理琴,即弹琴。捎信既难达,弹琴又不忍,词人只好盼望来生仍能与她结为知己。据叶舒崇所撰卢氏墓志,性德于其妻死后,“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词人不仅把卢氏当作亲人,也当成挚友,在封建婚姻制度下,这是极难得的。词人欲“结个他生知己”的愿望,仍怕不能实现:“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词人甚至担心两人依旧薄命,来生的夫妻仍不能长久。缘悭,指缘份少;剩月零风,好景不长之意。读词至此,不能不使人潸然泪下。新婚三年,便生死睽隔,已足以使人痛断肝肠,而期望来生也不可得,这个现实不是太残酷了吗?在封建制度下,婚姻不以爱情为基础,故很少美满的,难得一两对恩爱夫妻,也往往被天灾人祸所拆散。许多痴情男女,只得以死殉情,以期能鬼魂相依。词人期望来生再结知己,已是进了一步。但又自知无望,故结尾“清泪尽,纸灰起”二句,格外凄绝。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
步入幽深盘曲的小路,正是云黄天淡,残雪的寒意未休。一曲澄澈镜湖,映衬出水浅澎寒的槽瘦,墙垣破败的兰亭,茂林修竹丛生衰草,尽笼在轻烟的凄柔,—仰一俯之间,千古岁月悠悠。年岁已晚,飘零的足迹越行越远,不知何处是尽头。能有谁与我,远遁人世的离乱,同泛五湖的一叶扁舟?古老的石级旁,倒挂枯松的斜悠,山崖背阴处布满苍苔斑驳的老朽,一片凄清的景色,引起唏嘘感慨的清愁。
回首事,孤身飘泊天涯,家乡小路,只在魂魄牵系的归梦中,几回魂飞西浦几番泪洒东州。可如今归来故国的山河故园的思念像王粲登楼的悲哀感受。惹人爱怜的是秦望山如美人秀髻对镜湖弄妆洗梳,江山如此美好,却蹂躏于他人之手,旧地重游为什么偏在这个时候!噢,为我唤来那镜湖边的疏狂酒徒,我要与他一起吟诗纵饮消解一怀深重的烦忧。
步:登上。
鉴曲:鉴湖一曲。《新唐书·贺知章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镜湖即鉴湖。
茂林:指兰亭。
俯仰:又作“俛仰”。
五湖舟:范蠡事,见《国语·越语》。
磴:指山路,石级。
崖阴:山边。
几:几度,几次。
负:辜负。
秦鬟:指形似发髻的秦望山,在今绍兴东南。
妆镜:指镜湖。
狂吟老监:即指贺知章。
上阕以写景为主。首句“步深幽”三字概括了进山登阁的过程。山路曲折盘桓,行人渐入幽深。这就登楼而言,是由题前人笔,也可以说是一个缓缓而起的序曲,它从叙事中带出景物,景物却在人们的心中投下了清冷压抑的阴影。“正”字领起下面两句,交代当时的天气。冬云凝重,天色昏黄,仿佛要下雪的样子。作者以阴沉的天气烘托自己抑郁而沉重的心情。“鉴曲”三句,描写登阁所见到的景物,鉴湖和兰亭都是历史上名士栖游的地方,而眼前一片萧瑟和衰败。这三句自然化入楼上景观,将人文物象和自然风光融合无间。从结构上看,也就是由写景转入抒情,为过渡到下文作准备。词人抚今追昔,不胜感慨,只觉“千古悠悠”。以上六句都是借环境氛围来烘托人物心理。如果说“俯仰千古悠悠”是对世事的感怀,那么接下来“岁华晚”三句就是对个人身世的慨叹。自己不知不觉已步人晚年,却还要四处飘泊,远离故乡,孤身只影,又有谁会同情我,理解我,愿与我一起泛舟五湖?这几句语促情急,层层递进,暗用典故,字里行间不仅抒发了寂寞伤怀之情,也吐露了自己对前途和归宿的设想,曲折地表现了对现实的态度。“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蓬莱阁原也是登览胜地,如今却游人稀少,繁华消歇,只见那石阶上倾斜的老松,和路边崖畔厚厚的青苔,这一派荒芜落寞的景象,不就是王朝沉沦、山何破败的象征吗!所以诗人写到这里,再也抑制不住地发出了痛苦的呼喊——“一片清愁”,水到渠成,自然地收束了上片。同时,这也就揭示了诗人之所以要感慨世事、怀古伤今、泛舟五湖的现实的原因。
下阕开始抒发对故国山河的感怀,对宋朝大好江山丧失的痛惜。下阕首句以“回首”带起三句,述说流亡岁月中对故乡故都的刻骨思念。这三句互文见意,意思是回想在那些天涯飘泊的日子里,我多少次梦回东州、西浦,热泪滚滚,洒落在这日夜思念的土地上。这个倒叙不单是为了抒发昔日的思情愁怀,更为描写今日作铺垫、作反衬。“魂飞西浦,泪洒东洲”今天归来,该是惊喜不已,泪如泉涌。可是,出人意料,如今登上蓬莱阁,眼前分明是故土故园,而心中的滋味,却颇似王粲所说的:“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登楼赋》)这种“很特别”的感觉,将那种江山易主、国破家亡的悲伤,表现得极其真切,极其深沉。由此逼出“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二句点题的话,集中抒发了国破家亡的巨大创痛。这里采用艳丽的词语极力铺陈山川的美丽,意在反衬亡国的惨痛。诗人说辜负了,辜负了,秦鬟妆镜,你这美好的江山,为什么偏偏在这样的时刻来与你相见!这是正面的语意,反面还有一层,那就是这样的时刻,我心中“一片清愁”,你亦无昔日的神采风韵,如此相见,更是悲酸难耐。虽有亡国失家之痛,却又有难以直言之苦,只得以自悔自恨之言出之,曲笔传情,更见悲慨。愈转愈深,愈叹愈悲,如何收煞得住呢?不过也只有山重水复,方能更见其才情笔力。下面作者语锋一转,再由今而古,由实而虚,向空处寄情。“狂吟老监”指贺知章,他曾任秘书监,又自号“四明狂客”。词人要召唤他一起来赋诗消忧,表面意思是自我排遣,好像离主题远了一点,其实正表明忧愁郁结,难以消除,愁情反而更深了。“共赋消忧”与上阕结尾处的“一片清愁”相应,都有“意在言外”的韵致,使沉痛之情在含茹吞咽之中又转深了一层。
这首词借物抒怀,以阴沉凄凉的冬景表达作者国破家亡四处漂泊的忧思。词的上阕涉及国土沦亡,但萧敝的冬景无处不渗透遗民的哀痛。下阕改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回首”三句,似欲打开感情的闸门一任奔泻,以倾吐心头郁积的哀伤,然而,至“还似王粲登楼”句一顿,至“好江山、何事此时游”时作者的悲愤之情突至高峰。随后却轻轻一退,转而要呼唤“四明狂客”贺知章,来与自己一道吟赋。这样层层推进,回环往复,构成了本词情思哀婉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草窗词素以意象缜密著称。综观全词,写景空远,抒情婉曲,结构细密,引事用典十分贴切,充分体现出作者深厚的词学功底和创作才力。所以这首词一直被推为《草窗词》的压卷之作。
原文: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赏析:
本诗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
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教育子女的古诗,诗中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是家喻户晓,寓意深刻。
古诗的教学如果只停留于理解诗句的层面,那么语文课堂将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语文教学也失去了应有的要义。只有引导学生入其境,悟其情,明其意,才能使古诗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本课的教学,我没有死死拽住学生去理解诗句含义,而是抓住了抓住诗文与画面、诗文与寓意两方面的联系,有效的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插图。在学生初读古诗后,便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并找到相应的诗句。学生一边读诗,一边展开丰富的想象,仿佛置身于情境中,通过这一环节的自主阅读与学习,“天光”、“云影”、“方塘”等诗中景便一下子进入了学生的视线,并定格于自己的脑海中。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来,课堂上学生尽情的表达,自由地想象,诗文中简练的语言此刻已变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揣摩作者寓意,我没有直接点出主题,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揣摩作者的用意。我告诉学生:“表达某个意思时,我们可以采用直接表达的方式,开门见山,也可以采用间接表达的方式,将含义蕴藏于文字中,由读者去发掘,这样更加耐人寻味。”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这首诗中,作者将这一寓意藏于何处呢?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已完全沉于课堂,置身课文的情境中,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所获得的感悟也深刻。学生的认识经历了由肤浅到深刻,由不知到深知的学习过程,个性得以充分张扬,情感得到了激发与培养。
六年级上册我们学了一首诗,名《观书有感》是南宋教育家朱熹写的。这首诗是由读书生发的感想。这篇诗通篇以暗喻的手法,将读书后的感想化为生动隽永的形象,既富于理趣,又充满诗情。
夜深了,轻风抚摸着方塘边到竹林。朱熹步行来到了方塘边,凝视着只有半亩大的。方塘,但水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他想;池塘里的水为何如此清澈呢?他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源头,正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想到这里,朱熹情不自禁地吟出一首小诗——《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是呀!自己的心智不就像明镜般的方塘一样,清澈明净。人需要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朱熹是宋代的大诗人,他的《观书有感》非常著名,六年级我就学到了。
《观书有感·其一》,讲的是朱熹有一天来到自己家后院的池塘边读书,发现远处那只有半亩的方塘,今天却格外清澈。天上的蓝天白云也全都映照在水面上,如同人在来回走动一般,随后,朱熹又在诗中自问自答,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在《观书有感》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这首诗的亮点。如今,这一句已成为千古名句,不少人都把它作用自己的座右铭,以此来激励自己勤奋学习。
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曾像朱熹那样勤奋读书,最� 你们还记得悬梁刺股这个成语吗?他也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悬梁”讲得是一个叫孙敬的书生,他学习很勤奋,连报晓鸡还没有鸣叫,他就起来读书了。晚上直到月亮即将落下时,他才沉沉睡去。所以,他每晚都很困,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一根绳子,一头系在屋梁上,一头绑在自己头发上以警醒自己发奋读书,最终做了一个大官。
另一个叫苏秦的穷苦书生,他到了晚上也总是犯困,为了安心读书,他就把锥子弄在椅子上,自己一困就用锥子扎自己大腿。他们就是用这些办法来激励自己努力读书。苏秦说六国的典故,足见他的知识和睿智。
读了朱熹在池塘边写的《观书有感·其一》,我立刻认识到学海无涯是什么意思了,毕竟“书山有路勤为径嘛!”今后,我也要学习他们,因为我也要让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也曾经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书籍使人感伤,书籍使人快乐,书籍使人进步。
三年级的暑假,爸爸为了提高我的阅读兴趣,给我带来了一本《卓娅与舒拉的故事》,也就是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卓娅与舒拉的父亲染病身亡。家里的负担全压到母亲的身上,卓娅不忍心看到母亲的背越来越跎、皱纹越来越多,便在业余之时外出打工以减少母亲的负担。在卓娅上学时,不忍心家园被法西斯主义敌寇破坏,参加青年团抗击敌寇,保卫家园。在一次秘密任务中,卓娅被敌寇发现,她临危不惧,面观敌人的严刑毫不动摇,最终带着那个秘密入土为安。当舒拉知道姐姐被敌人杀害后,深知以自己的力量无法替姐姐报仇,便参加坦克学院的征兵活动。因为他的机智勇敢,很快被封为少校,赴任战争第一线。他开着坦克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但终究敌不过敌人的飞机大炮,奋勇牺牲。
卓娅和舒拉靠着什么在种。种危险之际毫不动摇?是怎样的毅力是他们坚持到最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经过风雨又怎能见到彩虹?没有暴风骤雨,雄鹰又如何展翅翱翔天际?是信念支撑着他们,是信念驱动着他们。
在面临敌人的严刑拷打时,她从头至尾无动于衷……他们坚信只要他们努力了,彻底打倒法西斯,人民就会得到解放,世界就会得到和平,未来的二十一世纪将没有硝烟。是啊!如果人们能够团结起来,又岂会有那么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卓娅和舒拉的无私奉献让我感到人性的善良,在当今的物质社会中,谁又敢说他自己内心恬淡,不慕名利,一心为人呢?
做人,很简单,做一个好人,难。既然我们做不了好人,那为什么不尽所能去帮助他人?没有战争,没有硝烟,向往和平。让我们为和平的二十一世纪打开大门吧!
寒假,我利用了空余时间再次欣赏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读完后我的许多感想也由之蹦出。
首先,一下的作者吴承恩,他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出身于两世为官而后没落的小康人家,晚年过着卖文自给的清苦生活。
这本书中,人物特点,性格独具特色,如孙悟空的机灵急躁。猪八戒的憨厚,老实等。西游记中无单一的主题,第一至七回为一个中心主题,八至十二回又自成一部分。
说了这么多,也该说说我的想法了,取经路上,自然环境恶劣,妖魔出没,唐生师徒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地奔向目的地,他们表现了中国人民克服困难,勇敢前进的精神,反应了中华民百折不挠,敢于排除万难,敢于与邪恶斗争的民族性格。
我认为,《西游记》在反应人民思想感情的,同时又反应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怀疑和否定封建制度。
作者吴承恩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充分发挥神话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特点,在《西游记》中写出了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故事。塑造了光辉夺目的理想化英雄形象。
《西游记》不愧是我国的神话小说之冠。
“生命是一把弓,那弓弦是梦想。”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好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生命是奋斗,是贡献,更是有勇气的去面对生活!
生命是宝贵的。比如:飞蛾被我们抓住了,但它没有放弃,努力的鼓动双翅想逃出去,连小小的昆虫都懂得珍惜生命,何况是我们人呢?比如:香瓜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虽然它知道自己仅仅只能够活几天,但就是因为这样,使它好好地珍惜生命,再比如杏林子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这一声声沉稳而有力的心跳,给我们极大的震撼。这所有的事例都告诉我们: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们可以为国家做出更大得贡献,但也可以白白地浪费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如果失去了,就不会有第二次,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生命。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多少,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是的,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不仅要珍惜生命,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生命能够发出最强的光和热,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今天我去了图书馆看书。
图书馆里很安静,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做文件,还有的在写作业,我找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看了起来。正当我看
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忽然一阵叫声硬把我从书的海洋里拽了出来。
众人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那位大声喊叫的小男孩的身上。管理员见了,上前来劝阻。可是却被小男孩的奶奶说了一顿,
他奶奶说:“小孩子还小,不懂事,不知道图书馆的规定,他才3岁的小孩,你一个大人跟一个小作文孩子计较什么呀!”
这时一位女人走了进来,原来她是小孩子的妈妈,她向大伙道了歉,这事才彻底解决了。这段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大家的雅兴,我们继续埋头各干各的事情,图书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走出图书馆我回想起了刚刚的事情,孩子虽然小,但作为家长应该正面引导孩子,公共场所不要大喊大叫,孩子即使不懂,你也应该当面引导,不要指责无辜的人。孩子的行为是跟大人学的,大人做不好榜样,孩子又怎么会优秀呢?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观书有感》,并背诵。
2.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常常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读书有那些所得呢?
今天我们将通过《观书有感》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
《观书有感》教师印发《观书有感》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1. 《观书有感》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全诗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
如:用:“半亩方塘”比喻书本,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比喻读书的感受。
三、四句诗人在写法上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给我们揭示水如此清澈的原因: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源头有活水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在一问一答中,诗人用池塘中的“水“比喻书本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这两句诗看似说明水清的原因,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article/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
2.学生分组进行研读,交流
3.集体交流,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
(三)朗读训练
1.在你们的学习中相信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把你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之中。自由大声朗读这首诗。
2.指明学生读,大家评议。
3.齐读。试着背一背。
4.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诵,体会古诗吟诵的乐趣。
(四)小结
(五)辅导学生诵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朱熹的《春日》
诵读
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师指导
再读,背诵
(六)作业
1.背诵古诗
2.摘抄古诗并配画
3. 成立陆游古诗研究小组,对陆游人物和他的诗进行研读
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妈妈做汉子游戏。我们是从生字表里边找的,妈妈考我一个“木”一个“公”是什么呀?我一边想一边用手比划,是“松”。我终于猜出来了。妈妈又考了我几个,我又考妈妈,我说两个“月”是什么,妈妈很快答出来了,是“朋”,我说对了是朋友的朋。我们玩的很高兴。
妈妈还给我讲了故事,这个故事是妈妈讲的,因为没有拼音,我有的字不认识,让我仔细听。
故事的名字叫《树上的落叶》,故事是说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有几棵槐树,秋天来了,院子里每天都落下一些树叶。一个小男孩每天放学做完作业就打扫落叶。
小男孩每天都干,时间长了,他有些厌烦了。为什么每天扫干净了,第二天还有呢?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爬到树上使劲的摇,树叶落下了很多。小男孩高兴地把树叶打扫干净,心想:树上的黄叶都被我摇下来了,明天就没有了。
到了第二天放学后,男孩傻了眼,地上的树叶一点也不比昨天的少。故事说明了小男孩做法是徒劳的。秋天的树叶每天都会落,人做事情也是一样,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珍惜现在,也就拥有了未来。
要今日事,今日毕。
“生命是一把弓,那弓弦是梦想。”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好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生命是奋斗,是贡献,更是有勇气的去面对生活!
生命是宝贵的。比如:飞蛾被我们抓住了,但它没有放弃,努力的鼓动双翅想逃出去,连小小的昆虫都懂得珍惜生命,何况是我们人呢?比如:香瓜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虽然它知道自己仅仅只能够活几天,但就是因为这样,使它好好地珍惜生命,再比如杏林子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这一声声沉稳而有力的心跳,给我们极大的震撼。这所有的事例都告诉我们: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们可以为国家做出更大得贡献,但也可以白白地浪费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如果失去了,就不会有第二次,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生命。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多少,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是的,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不仅要珍惜生命,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生命能够发出最强的光和热,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憔悴城南短李绅,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我就是城南那憔悴短小的李绅,多愁善感,乌纱帽上落满黄尘。
苦读诗书,却不明白平生所历世事;阅尽世态,空留下未曾殉国之身。
眼看着落日残照下的江山,还是叫一壶酒吧;不见那西风萧瑟中的天地,正要愁杀士人!
任凭它蜂蝶为黄花老去而发愁,明月下的园林里,自有一派小阳春。
李绅:中唐诗人,有诗名。因身材短小精悍。时称“短李”。
小春:又称小阳春。农历十月,尚少寒意,有如初春故称。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写中唐诗人李绅,并以李绅自况。自居易《拙集编成十五卷因题卷来戏赠元九李二十》云:“每被老元偷格调,苦教短李伏歌行。”可见时人称之为“短李”。首联所写就是这件事。这两句说,城南的矮小诗人李绅,经历坎坷,形容憔悴。他多愁善感、系念世事,乌黑的帽子上落满尘土。两句诗用粗线条钩勒出李绅,也是作者自己的形象,手法洗炼。颔联即从首联引申而来,展开“憔悴”、“多情”的含蕴,笔墨也从以李绅自比转向直接叙写自身。虽刻苦攻读,手不释卷,对平生所历世事却不甚了然;饱经风霜,阅尽世态,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好河山任人践踏,一腔热血无从抛洒。这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前后两部份,各自形成鲜明的对比。“读书”而“不了平生事”,“阅世”而“空有后死身”,出语舒缓,感情却十分愤激。颈联推开一层,是赋也是比。落日残照,是眼前实景,也象征着南宋王驯的没落凋零,飒飒西风则象征着笼罩在南宋国土上的萧瑟寥落气氛。“落日”、“西风”,景象悲壮,令人想起相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中的名句:靠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不过,粱栋诗中“落日”、“西风”带有更为强烈的时代悲剧色彩。“唤酒”、“愁人”,与首联的“憔悴舻、“多情”相应,写出了在天下多故的南宋束年一个正直士大夫忧心如焚的心理状况,感情十分沉痛。前面三联,气氛沉重压抑,结尾两句却陡然一转,格调为之一振。蜂蝶黄花老,翻用苏东坡诗意。这里是说,尽管秋色愁人,然而在明月的照临之下,园林小春的景色还是十分动人的。农历十月间,阳光和煦,景色宜人,大有春意,故称小春。尾联让人想起鲁迅先生“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诗句。尾联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肃杀中透露出生机,痛苦中孕育着希望,它表达了作者身处逆境泰然自若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以舒缓的笔调,似乎只写自己阅尽沧桑后与世无争的淡泊,而这种淡泊中,表现出作者的愤激和无奈。
作者“金陵三迁”的详情,今已不可考。从诗中大致可以推测,这首诗是作者因被谗在金陵屡遭贬官,自身命运多舛,国家风雨飘摇,虽然遍读诗书,满腹经纶,却无以致用;空有一腔热血,却无从抛洒,有感而作,当作于宋亡前。
前不久,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一首古诗——《观书有感》,这首古诗主要讲了朱熹在自家方塘边看见方塘里的水,就像镜子一样清澈明净,在阳光的照耀下,池塘里的事物是那么自由自在,栩栩如生。这时朱熹在心里想:为什么方塘的水会如此清澈,原来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的为它输送活水。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吸引了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有了这两句诗,我才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以前我读书的时间很少,并没有持之以恒,孜孜不倦……
那是上个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大堆课外书让我读。一开始我对这些书还是挺有兴趣的,于是我就把这一大堆的课外书抱到了我的房间,往桌上一放,这些书堆在桌上,我一本一本地整理好,在整理的同时,我记住了每一本书的题目,其中我最有兴趣的是《简爱》和《鲁滨逊漂流记》。这两本书,它们在课文中出现过,我很想读一读。我兴致勃勃地拿起了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我有点不耐烦了,把书往旁边一放,说道:“好烦啊,还有这么多本书,我已经没有耐心了,干脆别看了吧!”说完,我脑海里涌现出一幅鲜活的画面……
我想到了谈迁,他经历重重困难,完成了《国榷》却被偷走了。但他依然持之以恒,孜孜不倦,重新编写了《国榷》,而且比原先的好百倍,想到这里,我又重新拿起了书,专心致志看了起来,日复一日地坚持了下来。渐渐地写作的语句鲜活了起来,文笔流畅了许多……
读了《观书有感》这首诗,我深深地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懂得了人心的睿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得来的。“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上两周我先后执教古诗《观书有感》,对其中理解诗意这一环节进行了反思和修改,具体如下:
第一次设计:
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设计意图:我们要深挖教材资源,插图也不能忽视,在教学中活用插图,能简化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灵性,启发学生思维,从而感受诗句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1、请同学们看看插图,说说插图上画了些什么?
2、当学生回答图上人物时,相机简介作者。
(设计意图:在古诗教学中,“简介作者”这一环节应“待时而动”,在学生最想了解诗人的时候顺水推舟地介绍。)
3、当学生回答景物的时候相机引导学生运用好词,背诵写景诗句,丰盈诗中描绘的美景,并穿插诗句的理解。
小组合作交流:
春天,清澈见底的水中倒映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清澈见底的水中倒映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清澈见底的水中倒映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清澈见底的水中倒映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聪明博学的你可用上成语、古诗等)
4、看到方塘如此清澈,诗人不禁要问,他问什么?找到答案了吗?引导学生理解三、四句。
5、同桌合作练习说诗句的意思。
初次设计虽然利用了文本的插图资源,图文结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体现了诗歌的文字美和意境美,但明显老师牵引太多,基本是一问一答式,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学习能力也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而且对诗句的理解浮于表面,不够深刻。
第二次设计:
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1、指导抓住拦路虎“鉴”字理解第一句,掌握学法。
2、小组合作理解剩下的诗句,要求如下: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解诗意
(1)自己根据字典、参考书等理解诗意;
(2)与学习伙伴合作理解诗意;
(3)其他方法。
3、学生汇报交流,在交流汇报时相机拓展:清澈见底的水中倒映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桌合作练习说诗句的意思。
第二次设计我将生本理念渗透进来,在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句诗时指导学法,然后放手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解决剩下的诗句。汇报交流的时候再补充图文拓展知识,同样体现了诗歌的文字美和意境美。而
虽然这次“生本”还不是很彻底,但是学生绽放出来的智慧和热情却让我刮目相看——课堂里原来默默无言的孩子也变得争先恐后、跃跃欲试。而且,他们并不只是被老师的口若悬河所吸引,也并不急于获得所谓的真知灼见。相反,他们更关注彼此并不高明的见解,在质疑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提升智慧。一番展示下来,学生的疑惑自我解决了,问题也自我消化了。
两堂课上下来,让我不由感慨:生本教育让学生之间你问我答,学得轻松、快乐,整个课堂生机勃勃。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免仰千古悠悠。岁华晚、漂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怜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共赋销忧。阁在绍兴,西浦、东州皆其地。
这首词中的蓬莱阁在绍兴卧龙山,为五代时吴越王钱鏐所建,是浙东名胜。公元1276年(宋恭帝德祐二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周密随即流亡,这年和次年的冬天都曾到过绍兴,从词中描写冬天的景物来看此词应是第二年冬天游览蓬莱阁时写的,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国山河的爱国忧思。词人的感受是通过登阁所见景物曲曲传达出来的。在故国沦亡的情况下,词人登临古阁,感慨万千。时值冬季,天色阴沉,雪意未休,这种凄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作者的悲凉心境。
上阕以写景为主。首句“步深幽”三字概括了进山登阁的过程。山路曲折盘桓,行人渐入幽深,“正”字领起下面两句,交代当时的天气。冬云凝重,天色昏黄,仿佛要下雪的样子。作者以阴沉的'天气烘托自己抑郁而沉重的心情。“鉴曲”三句,描写登阁所见到的景物。鉴曲即鉴湖,唐代诗人贺知章告老时曾赐得鉴湖后终于其地。茂林指兰亭,亦在绍兴,东晋名士王羲之等曾于此赋诗咏怀,《兰亭集序》中有“茂林修竹”之语。鉴湖和兰亭都是历史上名士栖游的地方,而眼前一片萧瑟和衰败。词人抚今追昔,不胜感慨,只觉“千古悠悠”。以上六句都是借环境氛围来烘托人物心理。下面“岁华晚”三句,由缅怀古迹转而抒发身世飘零的感触。登阁时已近年底,可自己仍在飘泊,而此番登临又是只身一人,尤感寂寞。“同载五湖舟”,说的是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与西施泛舟五湖的故事。自己虽然也和范蠡一样隐遁避世,四处漂泊,却是形单影孤,谁来与自己作伴?“磴古”以下三句,再从抒情转入写景。古老的石级,歪歪斜斜的老松,山崖背阳处多年积成的青苔,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悲从中来,唏嘘慨叹?结句“一片清愁”正是对此情此景的高度概括。
上阕写罢令人愁肠百结的冬景,下阕而抒发对故国山河的感怀,对宋朝大好江山丧失的痛惜。下阕首句以换头用“回首”带起三句,述说流亡岁月中对故乡故都的刻骨思念。“几”,几番、多次,极言其频繁。“魂飞西浦,泪洒东洲”两句,情感深切而发语警挺。西浦、东州都是绍兴地名。周密祖籍济南,长期寓居吴兴,故将江浙一带视为第二故乡。在江山易主、国土沦亡的岁月中,词人日夜思念故国故土,多少次词人梦里回到故国,不禁眼泪洒遍越中山川。但此时登阁眺望,颇像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登楼,看到故国山川、园林已今非昔比,不禁忧思万端。以上六句,极写望归心切,而又深叹家园沦亡。由此逼出“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二句点题的话,集中抒发了国破家亡的巨大创痛。秦鬟,指美如髻鬟的秦望山,在绍兴东南。妆镜,指清如明镜的鉴湖水。这里采用艳丽的词语极力铺陈山川的美丽,意在反衬亡国的惨痛。江山如此娇美,为什么偏在她惨遭蹂躏之后才来游赏呢?词人痛心疾首,悲愤填膺,以至山容水态,,无不染上深深的哀愁。词情发展至此,达到高潮。结尾二句,却又笔头一转,轻轻远拓开去。“狂吟老监”指贺知章,他曾任秘书监,又自号“四明狂客”。词人要召唤他一起来赋诗消忧,表面意思是自我排遣,好像离主题远了一点,其实正表明忧愁郁结,难以消除,愁情反而更深了。“共赋消忧”与上阕结尾处的“一片清愁”相应,都有“意在言外”的韵致,使沉痛之情在含茹吞咽之中又转深了一层。
时值隆冬,天色阴沉,沙寒草衰,雪意未销,这是用环境气氛的凄清来烘托他悲凉的心境。鉴曲秀美,兰亭风流,然而“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这是借古今的更替寓兴衰存亡的慨叹。岁华已晚,飘零念远,透露出流亡者孤寂无依的身世之感;而深山幽景更添词人无穷的愁思。词的上阕无一字涉及国土沦亡,但萧敝的冬景无处不渗透遗民的哀痛。下阕改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回首”三句,似欲打开感情的闸门一任奔泻,以倾吐心头郁积的哀伤,然而,至“还似王粲登楼”句一顿,至“好江山、何事此时游”又一顿,这样一顿再顿,使奔泻的感情转为沉痛的反思,妙在“才欲说破,便自咽住”,吞吐咽噎,回环往复,构成了此词情思哀婉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正是如此。草窗词素以意象缜密著称。综观全词,写景空远,抒情婉曲,结构细密,引事用典十分贴切,充分体现出作者深厚的词学功底和创作才力。所以这首词一直被推为《草窗词》的压卷之作。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就是说:只有不断的接受新的事物,并且积极的改革才能使自己的观点保持正确,而且要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理解,使自己做事不太死板。而这个道理则被朱熹从书中所悟出,于是借这那一池池水写了出来,可以说这首诗也是一首即景至作吧!
诗中,描写了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的读上几遍,会觉得无比明丽!你看,半亩方圆的池塘好像一面镜子放在地面上。而天空和云彩倒映在上面,云彩在天空中飘荡着,映在池塘上,好像阳光和云彩在互相追逐徘徊。真的是“天光云影共徘徊”啊!
“这池水为什么如此的清澈呢?”朱熹高兴地自问自答:“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并不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天才’与‘弱智’的比例。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掌握现在,赊取未来。只有不断地吸收新事物、不断地充实自己,我们的心中才会有永不枯竭的“方塘”。
书中那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已经令人读完后清晰明确。但是更让人拍手叫绝的还在后面呢!一看标题,是观书的感想,顿时美的意境升华了,把池水与读书相辅结合,更是锦上添花。
我很佩服朱熹。因为他以一首小诗,说理了: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的思想“年轻,”情操高雅!简简单单的字字句句居然有这么大的道理,并且给人的启示也回味无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观书有感》,并背诵。
2.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常常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读书有那些所得呢?
今天我们将通过《观书有感》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
《观书有感》教师印发《观书有感》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1. 《观书有感》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全诗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
如:用:“半亩方塘”比喻书本,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比喻读书的感受。
三、四句诗人在写法上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给我们揭示水如此清澈的原因: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源头有活水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在一问一答中,诗人用池塘中的“水“比喻书本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这两句诗看似说明水清的原因,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article/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
2.学生分组进行研读,交流
3.集体交流,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
(三)朗读训练
1.在你们的学习中相信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把你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之中。自由大声朗读这首诗。
2.指明学生读,大家评议。
3.齐读。试着背一背。
4.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诵,体会古诗吟诵的乐趣。
(四)小结
(五)辅导学生诵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朱熹的《春日》
诵读
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师指导
再读,背诵
(六)作业
1.背诵古诗
2.摘抄古诗并配画
3. 成立陆游古诗研究小组,对陆游人物和他的诗进行研读
教后小记: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高琦小学3)班舒文熙五(五(3指导老师:江澎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一生坎坷而伟大,创立了儒家学派。他广收门徒,复兴周礼,成为历史上的万世先师。他生活中节俭,学习上以礼服人。不和人争吵,勤奋好学,都有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次,仲尼在外公颜襄家度过了三年时间。一个寒冷的冬天,他想问外公一些问题,见他在房里休息,便一会儿在雪地里扎马凝神,一会儿原地小跑,一会儿练习腕力,十分专心。外公走过来,看到了他。便问他为什么不休息,他竟然说他在锻炼身体。他不怕冷吗?看到这,我纳闷了,想起自己,就大不如他了。
读了这本书,我才真正开始了解了孔子,使我受益匪浅。以后我会学习他勤俭节约、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习惯。榜样的力量是十分伟大的。孔子是我们的好榜样,向他学习,我们一定能在人生的路上有积极的思想、正确的行为、完善的人格使我们离成功更近。
《观书有感》是西师版教材第九册第七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有方”。这一课选取了两首关于读书的诗,这是第一首。这首诗是一首哲理诗。写作者读书的感受。教学重点是理解诗中讲的读书的重要性;体会诗的意境美。诗中通过水塘的形象来作比,将书比作明镜般的半亩方塘,又进而以清澈的池水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来比喻心智容纳之广,鉴理之明。后两句作者写出读书的感受,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人的智慧也是由于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而得来的。诗的后两句,才是诗人读书后产生的感想。诗中无“书”,诗题却为“观书有感”,作者以景喻理,这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师生互动,一一突破。
对于作者,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汇报。对于字、词句、学生借助工具书就可以自己领会交流,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做老师,解决生字、生词。然后把自己的理解、预习的成果互相交流反馈,并通过其他同学的质疑来完善古诗重点的讲解,明白古诗中修辞方法的运用,作者以半亩方塘比喻书,以天光云影比作书的内容,学生理解了修辞方法后对理解古诗意思有很大的帮助。理解诗意,学生借助注释结合古诗一句句理解古诗意思,并由此而揣摩作者感受从而悟出诗的道理。就这样,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对其中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再做一一引导和点拨。较好的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突破难点。
针对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是课后的问题:为什么诗中无书,却以“观书有感”为题。我采用了从题眼入手,抓住重点诗句,设计分层练习分化难点,引导学生悟出诗中读书的道理。
三、注重拓展和延伸。
学以致用,教材只是个例子,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会用。为让学生体会诗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另外选取了一些哲理诗,供学生课后阅读,积累,把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由诗中所讲道理畅谈自己读书感受。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每一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把读书,应视为自己的乐趣。读书能让人开阔视野,读书能让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读书可以让人穿越历史,感受多方文明。
总之,学生学习《观书有感》这首小诗后,由此感悟到的道理会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