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人传》有感优秀17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

名人传读后感 1

《名人传》是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能够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那么,对于这天的读者来说,《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我们宁愿去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能够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传》十分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悲哀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证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读《名人传》有感 2

名人,更大意义上是“明人”。何为明人?说真话,办实事,行正举。名人很多,明人却很少。这些少有的明人之间总有一种牵系,�

《名人传》的首译者,傅雷先生说过:“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智者总是命运多舛。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他们是名人,更是明人。贝多芬十七岁便担起照顾兄弟的责任,他的生活举步维艰。十八世纪末,他离开故里,只身前往维也纳。四年后,贝多芬的听觉日渐衰退,而他爱上的姑娘朱丽埃塔,也是有缘无分。在极度的消极中,一场法国大革命,又让他重振旗鼓,写下了举世闻名的《英雄交响曲》。可光芒的背后就是黑暗。生活的苦难接踵而至,无力招架。他却说:“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

米开朗琪罗从小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家里。他得天独厚的画功,让他受到历代教皇的任用。但他的创作自由却并不允许,或者说,他的思想被局限在他人的思想中。他的生活和爱情都是无味的。直到他死时,他还在雕刻着一幅《哀悼基督》。可他说:“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托尔斯泰九岁时父母双亡,他便随祖母迁至喀山。托尔斯泰是一个不受约束,思想独立的人。他对周旋在上流社会中的生活十分厌倦,决然辞官,回归自然。几年后,又同兄长参加志愿兵,抗击山民。

之后,托尔斯泰跨入文学界,他的一部《战争与和平》在俄国文学史中影响重大。他同情下层人民,忧心俄国前景,一生都在为国家为民众考虑。他说:“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无论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还是托尔斯泰。他们顽执一生所追求的,他们用自身所体现出的,无非是“自由”“平等”“希望”。概括点说,就仅仅是“真理”二字。这才是,所谓,名人。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永不欺枉真理。”——贝多芬

《名人传》读后感 3

三人同传,不一样性格;不一样的梦想;不一样的成功。他们三人的人生奋斗充满了坎坷、艰辛与一次次梦想和希望的破灭,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无论怎样,他们坚持到了最后。

我以前认为伟人名人应该都是非常完美、有独特神奇的创造,可是在我阅读了名人传这本书后,让我彻底为这一幼稚的想法深感羞� 这本书主要围绕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个名人展开了他们一生的描述与总结,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众闻其名的贝多芬。在我的印象中,贝多芬是一位音乐的神奇大师,凡是听过他所创的命运交响曲的人都会为之一震:感受到命运的力量。可是我万万没想到,他的命运如此波折,甚至在他最需要聆听的时候,他确失聪了,命运如此多折!看到这,我想,贝多芬大师应该要放弃音乐了吧!可是很快,就否决了我的想法。

任何时候都绝不向命运屈服,任何事情不论成功的喜悦还是身体带来的痛苦,都不能使他停止前进,放弃自己钟爱的事业。他的坚持和努力没有白费,尽管他在世的时候没赢得更多人的赞誉,但是现在的他在世界人的`心中依然存在,因为这是坚持和努力的象征。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学生,在学习中我们又何尝不让这种不屈不挠的精� 把每一次与困难的正面交锋当作与胜利的交手,在心里相信自己,坚持努力,找准困难的弱点,迎韧而上,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成长,把困难歼灭,为自己的生命中添写辉煌的一篇。

伟人的背后竟是如此困难重重。是的,无论困难是谁,不管他的强弱,我们要一视同仁,公私分明,把它看作是一个小小的污渍,坚持努力,就会成功!

的确,他是一个有着伟大心灵的音乐大师,性格激昂有着伟人的人格,接人待物彬彬有礼,对讨厌的人也能原谅,对音乐有着浓厚的感情,能捕捉发现音乐的灵感,用双手描绘大自然的精髓。他爱自由、崇善良、求真理。虽然他是一个命运不幸的人,但它却能以德报怨,以自己的痛苦给予世界欢乐。

读《名人传》有感 4

李白,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他,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爱他,他的诗如同天上亮晶晶的繁星;他有“天生我材必有用鸿鹄之志,却无建立事业的报国之门;他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只求得挥毫狂饮,四方漫游。他就是大唐诗人——李白提起李白,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可又有谁知道李白的少年时代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为大家细细分解吧!

李白,长安人,生于公元701年。或许是困为出生经历的不寻常,他从小就聪明过人,被父亲寄予厚望。在父亲的细心教导下,他五岁就会背诵“六十花甲子”,十岁时就已计遍了《诗》、《书》、《论语》、《孟子》以及《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的著作。由于天资聪颖,悟性很高,小李白读书并不十分用功,加上他生性调皮贪玩,常常从私熟里逃学,跑到外面去玩耍。

这一天,小李白逃学出来在街上闲逛,不知不觉得来到城外。城外阳光明媚,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让小李白憾意不已,他感叹道:“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啊!”心情雀跃的他走到一条小溪边,只见溪水清澈见底,顺着山脚蜿蜒流去,小李白饶有兴趣地看着,正准备走到溪水里抓小鱼,忽然听见有“霍霍”的响声,李白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外的山脚下,有一座茅屋,屋前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大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针,磨得很吃力。小李白走过去好奇地问道;“老婆婆,您磨铁钉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钉磨成一枚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微笑着回答道。“什么?这么粗的'铁杵也能磨成锈花针?”小李白噔圆了眼睛,感到十分惊讶。“怎么不可以?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绣花针。”婆婆回答得非常肯定。然后,她又低头继续磨起来。

老婆婆的这番话对李白的触动很大。在回家的路上,他反复默念着“只要工夫深,铁杵就能磨成绣花针”这句话。从这天起,李白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贪玩,不再逃学,开始专心地读起书来。李客(李白的父亲)再也没有听到过私熟老师来说李白逃学的事情,反而经常听到老师夸他勤奋好学。之后,李白更是刻苦学习。十五岁那年,李白就能作出很好的诗赋。他的赋方继承了汉赋词藻华丽丰美的特点。

是啊,我小时候也特别调皮贪玩,总不能静下心来做每一件事,觉得每一件事都太难了。现在的我也像李白那样深知老婆婆说的话——只要功夫深,铁棒就能磨成针。

读名人传有感 5

在黑暗的人群中脱颖而5261出,在孤独的4102世界中不屈不挠,强忍着一切痛苦1653,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或许只有他们了,《名人传》中的英雄。

《名人传》的作者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痛感19世纪与20世纪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所以他写下了《名人传》,以此来叙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他们的事业,贡献,所处的时代国家都不一样,却以他们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使我印象深刻。当然这其中少不了他们的杰作。

在《名入传》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贝多芬。在我看来贝多芬是最伟大的人。身为一位耳聋的音乐家却创造了许多不朽的音乐,而且在书中可看出,贝多芬因耳聋不但影响了工作,而且还使他从此过着孤独凄凉的生活。但他的音乐却为苦难的人而写的,他隐忍自我的痛苦,却用他以痛苦换来的欢乐来安慰人们,给人们勇气和力量,他的精神使我震惊。在当时可怜而自私的世界里,贝多芬把音乐当成一种寄托。在我看书的过程中,看到了最气愤的事:贝多芬在去世前有十分严重的病,他每一天都受到病魔的折磨,他最后投降了。他让他的侄儿去找医生,可这个麻木不仁的侄儿两天后才去找医生,医生到了,贝多芬却治不了了,可悲的是贝多芬去世时他的侄儿不在他身边而是一个陌生人为他合上了眼。贝多芬明明付出那么多的爱,却没有回报。他还那么伟大,这比他所受到一切痛苦还让人心酸。这可怜的人啊!在孤独和痛苦中死亡,死亡前还要做不屈不挠的斗争。或许死亡对于贝多芬来说是一种解脱。

应对这三位名人的生活经历,想想自我的生活,我们真幸福啊!我们虽不是名人,但是名人其实与常人一样,他们与我们一样痛苦,挣扎和矛盾。然而他们以自我伟大的意志打败困苦,而我们却生生抱怨。表面我们说是打败敌人的人是英雄,事实上呢不是,《名人传》作者罗曼·罗兰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唯有与苦难的搏斗,才能使人经受残酷的命运。是啊,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终要走上这条崎岖的道路,对于我们来说应对人生大道上的种。种困难应勇往直前,当然硬拼是不行的,所以让我们坚强起来应对此刻的生活。

读《名人传》有感 6

古今之成大事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

——题记

芸芸众生一世不过几个十年,放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法国,诞生了一部人物传记作品。作品中三位大师并非走遍天下无敌手的江湖豪杰,也不是功盖千秋的大伟人。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因为它绝不能使我屈服。——贝多芬》

出生于贫寒家庭的他努力攀登一步一步向上,挥洒着豆大汗水前进然而成功就在眼前时,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双耳失聪。自小,贝多芬就遭受着许多许多的坎坷;发现他音乐天赋的父亲过分的希望拥有一个成为音乐家的儿子,使用暴力逼迫他学习音乐,毫不顾忌贝多芬的感受就将他关在屋子里练琴;16岁的贝多芬失去了母亲,父亲也因此变成了酒鬼;所有的不幸都压在了贝多芬身上,使他的性格变得离奇古怪。

面对如此多的打击换做是别人便一击即败,贝多芬却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力与意志力抗击着命运的玩笑。那么,如此坎坷不平的生活,究竟是什么一直这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越精神的力量品质,最后终于战胜命运,战胜疾病,战胜痛苦,战胜听众的平庸,战胜困难和障碍,攀上生命的巅峰。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 ”

《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米开朗琪罗》

的的确确,米开朗琪罗相比于贝多芬来讲万分幸运,没有残疾也不贫穷;出生于市民家庭的他从小接受着贵族教育,拥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以及艺术功底。可精神上的他比贝多芬更多受折磨,更大的压力。幼小的他亲眼面对着外族侵略国家的土地却无能为力;家族里无一人能给他温暖以及安慰;处处遭受嫉妒、陷害,身处于奴隶的环境,不得不依附并服务于所谓的教皇。

若贝多芬的暴躁是外界压力所致,那么米开朗琪罗的脾气便是自身的傲骨。他的雕塑之路充满了不可逾越的障碍,令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他用坚持不懈重重的回击了人们的看法。不管是他人的挑拨离间,或是上流社会异样的目光;不管是艰苦的创作,或是被误解的苦闷;他都只用一个冷峻的背影来面对。毫无疑问他是自傲的,但他的光辉确实太过耀眼。

“我没有给那些高不可攀的英雄们建立纪念碑。我憎恨理想主义,因为它胆怯地回避生活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弱点。然而,太容易受一些花言巧语蒙骗的人民应该牢记:有关英雄主义的一切谎言是由于胆怯而产生的!英雄主义就是看到世界的本来面貌,热爱这个世界。”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尔斯泰》

如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是力的颂歌,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阕送葬曲。从小在名门望族长大的托尔斯泰地位优越,无忧无虑,不会像米开朗琪罗和贝多芬那样终身忙碌,身体健康又拥有着幸福的家庭,有着非常的文学天赋,在别人看来已经是非常的完美,但是他的忧虑和痛苦正是由此而生。

我虽不懂他的文字,但字里行间流露出都他对贵族的厌恶之情。纵使他是得益者,他的刚硬也无法适应这个日渐腐败的社会。他的身世,他的文学,本� 与上流社会的周旋已经让托尔斯泰心力交瘁,我们不能说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因为这种想法代表的是他无比高尚的灵魂。

“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纵观全书,贝多芬脾气的暴躁、米开朗琪罗的软弱和优柔寡断还有列夫·托尔斯泰固执和封建展现眼前。所谓英雄并非就是完美的人,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困难与磨难并战胜的榜样,坚定自己的信仰。

“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

读《名人传》有感 7

《名人传》是著名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这本书里共记录了三个名人的传记,它们分别是《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传》里贝多芬顽强乐观的精神。

贝多芬是大家家喻户晓的著名音乐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4岁时,贝多芬的爸爸就逼他每天练9个小时的琴,让年幼的贝多芬充满了压力。17岁时,贝多芬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又酗酒成性,贝多芬只能承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照看他的弟弟。26岁开始,贝多芬的耳朵开始出现重听现象,并且情况越来越严重。31岁时,贝多芬爱上了茱利安。琪亚蒂,但是这个自私、风骚的女人拒绝了残疾的贝多芬。后来贝多芬又爱上了特雷兹,还把他谱写的奏鸣曲送给了她,虽然双方恩恩爱爱,但是不知为什么,他们还是没有结为夫妻。又过了一段时间,贝多芬彻底聋了,他不能指挥乐队了,他的朋友也或聚或散。然而,贝多芬很坚强,也很乐观,并没有向困难低头,依然不停地作曲,并把自己的勇敢顽强表现在他所创作的曲子里。一个残疾人竟能成为这么杰出的音乐家,谱写出这么美妙的歌曲,真是不可思议啊。但是残疾的贝多芬却做到了,他坚强不屈、坚持不懈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啊!

读完《贝多芬传》,我忽然想起了我学画的事情。小时候,我非常喜欢画画,经常在白纸上画出美丽的图画。于是妈妈毫不犹豫地给我报了一个绘画班。我欣喜若狂,画得很认真。长大后,我画技高了,开始学素描了。刚画几何体时,我感到非常枯燥,一点都不好玩,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但是我想到了要坚持不懈,不能轻易放弃,于是我坚持下来了,终于尝到了甜头:画得越来越好,这个事情更加证实了不要轻易放弃一件事情,要坚持到底的道理,要学习贝多芬坚持不懈的精神。

贝多芬坚持不懈的精神给我的启示真大。我觉得《名人传》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啊。

读《名人传》有感 8

翻开《名人传》,我便看见了这样的一句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这回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吧!

这是作者自序的一句话,读完这句话后,我们不难想象出当时的社会是多么黑暗。我最欣赏这本书中的一个人物,他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贝多芬。

贝多芬虽然遭遇病痛的折磨,但是仍不放弃音乐。这本书的第一篇就是写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的困难。1796年,他的耳朵失聪,这种疾苦伴随了他一生。但他演奏出许多不朽的作品。人们把他视为整个欧洲的光荣。

他曾说过:”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苦难。”

这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光芒。

读《名人传》有感 9

贝多芬,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一个用音符曲调与命运抗争的英雄!一个热爱音乐的演奏家失去了听觉,那么他的人生有何意义?就像鹰失去了展翅高飞的翅膀,除了静静地等死似乎没有更好的方式活下去了!

可是他们那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不认命的冲劲,拼搏的精神却在感染我们每一个人的神经,因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就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这样的人根本也不值得同情!反而他们是经受的住岁月的洗礼,时间或许能冲刷岁月,可以让他们变老,但决不能改变他们坚强的意志!可以失去外在的,但只有内心才是强大的无人能敌!所以当我们看到每一个光芒万丈的人,请坚信在他那不为人知的背后有着多少心酸里程! 当他听不见的时候,一切都太安静了,鸦雀无声!怎么了?那一切变得灰蒙蒙的,为什么花儿失去了色彩,鸟儿失去了活力,对于他来说失去了听力就意味着画家失去了眼睛,科学家失去了敏锐的观察力!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睡和寂静,终于,他没有让我们失望,他奏出了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还有那轻柔如纱的《月光曲》!啊!他是当之无愧的音乐家!

一切的一切,看似如此平静,可没有那一件事不是惊天动地的,所以只要我们坚信,只要有着努力的信念,有着拼搏的动力,我们就是上帝,能够主宰着自己的命运,哪怕是在逆境中,我们也只会愈战愈勇,做那世上永不言败的英雄! 他向着自己认为对的方向前进,用那犀利的眼睛洞察着社会的低层,用心去感知这人世间的冷暖,用笔记录着自己所体会的一切!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出身高贵的皇族,本也该是一个傲慢与偏见于一身的皇族子弟,本该瞧不起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民,可他偏偏独断专行,与一般世俗子弟不同,选择了离家探寻着社会背后的阴暗面,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有着一颗高尚纯洁的心,生活在奢华的大家族中,他没有勾心斗角强夺家产,也没有被金钱名利所污浊,而是和那些贫苦人们一样的生活,所到之处,他的笔墨就浸染到何处!对于自己他也毫不留情,深深地剖析自己,他痛苦揪心的模样,牵扯着我们的心扉!他的文字最打动我们,因为那是用血泪筑成的堡垒!是像生命一样生生不息,又用排山倒海的方式怒吼咆哮着,他的人生为我们带来了不少传奇色彩!

原来他不是固执,而是执著于自己的信念,他的心中没有起点终点,有的只是主宰着自己的命运,做自己想做的!

读《名人传》有感 10

黄昏即将到来,雷雨也随之酝酿,乌云蔽日,饱蓄着雷电,夹带着大风雨,突然,当暴风骤雨之际,黑暗裂了条缝,夜晚被赶走了,由于坚毅的意志力,白日又重新归还给了我们。

这就是贝多芬的人生,他将所有的一些化为美妙的音符,汩汩的从指尖流出。

贝多芬有着艰辛的童年时代,他有着一个喜欢酗酒的男高音父亲和一个做女仆的母亲。父亲用暴力威胁他整日练琴,把他当做炫耀的工具,这种严苛的训练方式让贝多芬喘不过气来,与莫扎特不同,贝多芬从未感受过家庭的温情。在后来,贝多芬失去了最亲的母亲。内心的忧郁越来越深。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后来,贝多芬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到了都城维也纳,一生几乎都在那儿度过。他的一生一贫如洗,虽然名声大噪,却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痛苦在一次悄然而至,30几岁的他遭受了耳聋的折磨内脏也遭受着令人难以忍受的痛楚,他的生命里难到永远失去乐声了吗?不,贝多芬,他能用心灵去感受最纯真的音乐。

很多人都认为是这会使贝多芬厌世,可是令人惊讶的是,贝多芬的许多作品,都带上了一种青年人的纯真,他是顽强的天使,无论暴风雨如何猛烈,贝多芬都能撕破乌云,寻找到光明。他一生沉浸在音乐中,如痴如醉,完成着自己心无旁骛的追求,他是不朽的灵魂!

他用自己一生的悲哀与欢乐凝成了一部著作——《第九交响曲》,这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聆听他的人,仿佛就可以看见,贝多芬悲惨而有激情的,宛如一个雷雨天的一生。他掌握了大自然的精神。他是自然界的一股力量,原始的力量和大自然的其余部分交战之下,便产生了荷马史诗一般的壮观。

外人

一个不幸的人、一个被孤独、贫穷和残疾所折磨的人、一个被痛苦笼罩的人,世界不曾给予他欢乐,他却自己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这就是贝多芬,一个不朽的英雄!

读名人传有感 11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题记

天空澄碧,绿树含黛,寂静中浮来阵阵薰香,我却寻不到一丝云的痕迹;微风传来,卷起大地中一股热情的浪花,落入飘香的书卷中。聆听着贝多芬用生命谱出的乐曲,欣赏着米开朗琪罗在困难与痛苦之中创作出的作品,咀嚼着列夫·托尔斯泰珍贵的思想精华,呼吸着英雄的气息,也许正因如此,我对《名人传》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我称之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力量取胜的人,而仅仅是因其心灵才伟大的人……”由此可见,罗曼·罗兰的英雄观确实与众不同。“身材矮胖,脖子粗壮”的贝多芬,“中等身材,后背凹陷,腹部前突”的米开朗琪罗,“脸长,模样粗野,深眼窝,厚唇突出”的列夫·托尔斯泰,这些“英雄”们并不高大英俊,但他们那伟大的品格、宽广的胸怀、高昂的精神、纯真的灵魂使其无时无刻不散发着英雄的气息,形象也变得高大无比,在人们心中永存,是名副其实的“英雄”。

惟其痛苦,才有欢乐

——贝多芬

“乐圣”贝多芬因其伟大的心灵而占据了“英雄榜”首席的位置。

贝多芬自幼家贫,十七岁丧母,他一直渴望能得到一丝温暖。贝多芬渴求新的思想,自信心是这位英雄不断前行的动力,他努力向命运抗争,想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无可挽回:他渴望病愈,渴望爱情,心中充满了希冀。

耳聋与孤独,使他在辛酸与忧郁之中,又多了一丝无奈。虽然如此,但他仍然讴歌“欢乐”,虽然世界不给予他欢乐,但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这是他的任务,这是他的责任,这是他的使命,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啊!

“贝多芬永远在格斗。”他所带给我们的,是永不服输的精神,是给予人心灵的慰藉,它不仅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更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伟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也有着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列夫·托尔斯泰的童年是苦难的,2岁丧母,9岁丧父,13岁监护人姑母去世。但他的坦率赢得了许多朋友的爱,也使他渐渐远离了孤独与痛苦。他对真理的探索欲又是我们所不及的,战争使他的思想经历着新的洗礼,使他的宗教观逐渐形成。

日积月累,《安娜·卡列宁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一切一切的我们耳熟能详的汇集着列夫·托尔斯泰思想精华的名篇佳作诞生了。他的文章贴近生活,融入社会,因为,他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完完全全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这不仅仅是一篇篇文章,更是一次次的艺术创造!

虽然这个无与伦比的人的呼吸早已停止了,但他的本质强大的冲动仍在不懈地继续地塑造着,继续在活着的人中发生影响!

“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傅雷先生对《名人传》也颇有感触,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感慨,还有一种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力量。

但愿我们能如罗曼·罗兰在书中所说的那样,一年一度到顶峰去顶礼 ,呼吸珍贵的英雄的气息!

读《名人传》有感 12

大家好!我是硷沟沿小学三年级一班的马萍,今年9岁。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我有很多爱好。我喜欢唱歌,因为音乐能带给我美的享受,让我轻松自在;我也喜欢画画,色彩斑斓的绘画世界同样让我着迷;我也跟同学们一样喜欢阅读。一本好书是一盏明灯,为我们指明人生道路;一本好书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一本好书是一股清泉,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本书分别记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这三位名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着重刻画了他们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表现出他们的精神信仰和永不停息的艺术热情,对我产生了很大触动,今天我把它推荐给大家。

前几天爸爸给我买了《名人传》,我一打开,立刻被吸引了,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贝多芬传》尤其使我爱不释手。我从贝多芬身上看到了许多崇高的精神。人生对贝多芬来说就是一场悲惨而残酷的斗争,父亲的暴力、丧母的痛苦、失聪的绝望、病体的折磨、失恋的打击,但无论多么困难,他从未放弃过音乐,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贝多芬的种种经历告诉人们深刻的真理。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不肯相信他面临的是无可救药的灾难:他渴望痊愈,渴望幸福,他对未来充满着希望!那么想想我们这么丰衣足食的生� 要相信自己的实力。

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 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放弃的,除了艺术之外也是道德。道德,对人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它可以挽救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当然也可以教育我们助人为乐。

除了这一点外,本书的作者罗曼·罗兰也想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榜样,不再怨天尤人,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因为人类中最优秀的分子与我们同行。

读《名人传》有感 13

读完《名人传》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现代化社会的我们,生活比以前富有了,但是我们年轻一代的意志力,那种老一辈的坚持不懈,不怕吃苦的优良传统却被我们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上海一小女孩吴怡铮,因医疗事故双目失明,对于一个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小孩来说,双目失明无疑使她的生活失去色彩,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个遗憾。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使铮铮屈服,她没有放弃生活,而是很乐观地面对一切常人难以容忍的困难。铮铮从小酷爱音乐,音乐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用音乐来讲述自己的心声,用音乐来发泄自己的情绪……音乐就像是铮铮的一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是音乐让她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她在一个电视台节目中演唱了一首《天亮了》让全场潸然泪下,感慨万千。在舞台上铮铮忘我地唱着,在那一刹那,我觉得一切的一切在她面前都是那么地微不足道……我想,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她打开另一扇窗。她那发自内心的天籁般的声音,滋润了每一个人的心灵。一曲终了,掌声经久不息,谁也没想到在一个弱小的身躯里竟能够发出如此感人肺腑的歌谣。铮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她的那种对生活充满希望,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

海明威曾说过:“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但是,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克服不了的。我们比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的条件、环境更优越,他们能干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肯努力,遇到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读《名人传》有感 14

在短暂的寒假里,我阅读了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该书主要写了贝多芬、托尔斯泰和米开朗基罗三位伟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这三位伟人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所经历的事业也不同,但是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都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精力。

自古以来,从古希腊神话开始,伟人大多是神祇和英雄,他们十分伟大,战胜了很多强大的怪兽,但是罗曼。罗兰认为英雄不只是拥有强大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要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就拿贝多芬来说吧,贝多芬到中年时双耳失聪,什么东西也听不见,可是他十分顽强,用棒子含在嘴里,来敲击钢琴,使用骨传导来使自己听见声音,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毅力啊!

像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这样的天才居然终身未婚,这让人难以理解,他们无法享受到真正的爱情,像托尔斯泰夫妻之间十年的互不理解,成为了托尔斯泰最终杯具的真正原因。他们在社会上收到了最冷酷的对待。贝多芬面对的是怀着敌意的城市维也纳,它的音乐收到欢呼,它的困难几乎无人知晓。米开朗基罗出了被迫为服务之外,他每从事工程,都必然有一批卑鄙小人处于嫉妒和怨恨,对他进行恶毒的污蔑和攻击。托尔斯泰面对的是整个贵族上流社会的,以至于被教会宣布为“邪教者和叛教者”而开除了教籍。

一个遭受家庭社会不幸和排斥的人,要么在孤独和痛苦中死亡,要么不屈不挠的抗争,这三位伟人正是属于后者: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下了《欢乐颂》;米开朗基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的杰作,托尔斯泰则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决心摆脱贵族生活。由此可见,他们是在经历了超越常人的磨难之后才成为伟人的。我国先哲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名人传》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而且在提高人们对于历史和伟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读《名人传》有感 15

翻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记,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 ”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如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是力的颂歌,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阕送葬曲。贝多芬伟大的痛苦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运,托尔斯泰伟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观意志的选择。《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终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

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东西。

这本《名人传》讲述的是三位名人在成名的道路上遇到的磨难、困难,他们从坚持的力量到力量的崩裂甚至到了绝望。他们在成名的道路上舍弃了很多包括了亲情、友情。终于,他们踏上了成功之路。

首先是一位遭遇病痛折磨,仍然不放弃音乐的信念——贝多芬。虽然他失聪了,但是他很骄傲地说过“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是啊!他的音乐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

接着是一位遭遇悲惨,仍然坚持雕塑的信念——米开朗琪罗。他的痛苦来自人类的恶意。他为战斗,为征服而生!正是因为这,他的艺术创作受到了很深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自由而斗争的精神画貌。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是现实的反映。

最后是一位曾经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环顾托尔斯泰的一生,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有关人生目的、宗教和社会的叙述又使 托尔斯泰从没放弃过对人生真谛的执着追求。是啊!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也应该这样吗?

这三位名人在人生的道路经历的困难我们可想而知。是的,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向他们一样遇到困难时不退缩,遇到发生了我们想不到的事情时要镇定、勇敢的面对它。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读《名人传》有感 16

同学们:你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吗?� 但茫茫书海,鱼龙混杂,读什么书好呢?在这里,我要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它就是法国进步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的伟大作品——《名人传》。

罗曼·罗兰在这本书里主要写了三位主人公:一个是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另外一个是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虽然他们所处的地域不同,但是他们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中,为了寻求真理和正义,为了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之作,都献出了毕生的精力。贝多芬用痛苦谱写的与命运抗争的乐曲,米开朗基罗用一生的血泪创作的不朽的作品,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中描写的千万个生命的渺小与伟大,都给我们留下了享用不尽的精神食粮。

面对人生的劫难和世间的悲痛,他们从来没有一丝的惶恐和颤抖,他们从来不讳言痛苦,而事实上他们的痛苦在常人看来却是难以想象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着超过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因此,他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英雄交响曲》、《特莱莎奏鸣曲》、《命运交响曲》、歌剧《费德里奥》……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他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 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米开朗基罗从小迷恋绘画,在学校里总是画素描,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因为他的父 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当时的意大利正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在崇尚希腊古典文化的风气下,他潜心学习模仿古希腊艺术,这对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米开朗基罗有狂热、骄傲、神经质的气息,易于沉溺在一切盲目的信仰中,受到一切宗教和社会的狂潮鼓动。他说过:“好的画,接近神儿和神结合……它只是神的完美的抄本,神的画笔的阴影,神的音乐,神的旋律……因此,一个画家成为伟大与巧妙的大师还是不够。我想他的生活应当是纯洁的、神圣的,是神明的精神得以统治他的思想……”他将神与画融会在一起,可见他对神的崇敬和对宗教的虔诚。

列夫·托尔斯泰与前两篇所述的人物完全不同。他的家族是非常高贵和古老的家族,地位优越,童年时期的托尔斯泰衣食无忧,既不需要依附任何人,也不必像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那样终日劳碌。他身体健康,婚姻美满,与残疾的贝多芬截然不同。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的作品甚至远漂到法国出版,几乎没有经历过艰难的求学历程就获得成功。然而,如果他就这样听任命运的安排,他也只能是一个有名的作家而已。可贵的是,列夫·托尔斯泰看到了贫民的清苦生活和坎坷的悲惨遭遇,反倒为自己的安逸的生活感到愧疚。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又有东正教的教籍,他因批判教会的教条和迷信被开除了教籍;他甚至对《现代人》杂志的文友屠格涅夫进行批评,他不能谅解这些艺术家生活堕落却大谈仁义道德……托尔斯泰为人类的奋斗使他有了许多烦恼,但他依然敢于挑战权威,甚至不把沙皇放在眼里,他心中的真理是无论谁也无法动摇的,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但是,人无完人,托尔斯泰也隐藏着落后、局限的思想,他把科学的发展批判得一无是处,把有利于人类进步的研究称之为“无聊之举”,他沉迷于自己的宗教信仰,这使他的举动常常有些偏激。因而,列夫·托尔斯泰有些“井底之蛙”的味道。尽管这样,托尔斯泰所做的一切都是想完善俄国社会,他甚至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想使社会变成人人信奉上帝、重视德育的大同世界。所以列宁这样评价列夫·托尔斯泰,称他的作品“反映了俄国革命的某些本质”,但又说他是有点“傻头傻脑的地主”。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中国的一句古训: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由此,我也知道了什么叫英雄。英雄之所 罗曼·罗兰把英雄的首席赋予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正是缘于他对时代的深刻批判和对英雄的独特见解。

同学们,�

读《名人传》有感 17

我读了名人传这本书,这本传记主要记述了贝多芬;托尔斯泰;米开朗基罗这三位伟大的人物苦难的一生,同时也颂赞了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这本书中的三个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画家;一个是作家。但是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工作中,都是伟大的探险家,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虽然,在成功的旅途中,他们的道路并不平坦:贝多芬遗嘱之中的“孤独,孤独,孤独”体现出了他悲惨的遭遇,米开朗基罗晚年遭受病痛的折磨,托尔斯泰因坚持真理受到了莫名其妙的诽谤。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逆境之中永不放弃,不因一时的悲苦而消极沉沦。这也是每位老师家长经常说到的。

读了这本书,我领悟到了它独特的魅力,书中的三位主人公悲惨的遭遇仿佛近在眼前。罗曼罗兰写出来的这本书,以及文中这么优美的词句,真的很敬佩!

冰心有一首诗说过: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是呀!要想成功,就只能奋斗。罗曼罗兰的作品,其实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越是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遭遇,越能磨炼人的意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应该想起这本书中的三位主人公,像他们一样战胜困难,努力前进。

这本书虽然已经写完了,但我们应该将这个道理装进心中,战胜困难,朝着目标前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