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读后感6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培根随笔读后感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培根随笔读后感700字 篇1

以往只知培根就是那个喊出“知识就是力量”的科学家,阅读他的随笔过后,方觉此人学问之丰富,思想之复杂,身份之多样。他是个渊博的文学家,语言简洁,文笔优美;他是个深刻的哲学家,探索真理,感悟人生;他还是个出色的政治家,胸怀大志,精明强干。他洞明俗事,通晓人情,不免略显老于世故,工于心计;他深谙官场操作,推崇男权、贵族、功利主义;他还身为法官,被控受贿,锒铛入狱,名望尽失。

总而言之,培根的一生既是追求权力的一生,也是追求知识的一生。不过这不妨碍书中内容对于当时仍有进步意义,对于现在仍有赏析价值。

此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整体来看,每一篇章说理透彻,见解独到,似乎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拆开来看,警句迭出,妙语连珠,每一句话似乎都足作为名言,流传后代。论及修身,则有“培养新习惯之初可寻求帮助,就像游泳新手拿漂浮物保持平衡一样;但是过些时候就应创造不利条件,就像优秀舞者故意穿厚底鞋练习一样”;论及齐家,则有“父母爱在孩子幼时鼓励互相竞争,往往造成他们成年之后失和”;论及治国,则有“为人君者不可凭借民怨是否合理来衡量其危险,那样就把民众想得太理智了”。

除此之外,作者还常引用前辈的智慧精髓,恰如其分,锦上添花,《论死亡》一文可谓这种手法的结晶。首先形容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斥其懦弱愚陋之态,并且通过塞内加的“伴随死亡而来的比死亡本身更可怕”提炼上文;接着寻求克服这种恐惧的激情,得出复仇之心、荣誉之心、悲痛之心等等,其中较难理解的厌倦之心,又以塞内加的“思及长年累月劳于一事单调,撒手人寰的尚有厌倦无聊的人”作为诠释;最后提及死亡的恩惠,譬如奉献牺牲、升往天国,甚至“生前遭到妒忌的人死后会受爱戴”,此诗出自贺拉斯之手。

正如他在《论读书》之中写道:“史鉴使人英明,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谨慎,物理使人沉稳,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变”,这本几乎触及人类社会各方各面的书,不可谓不使人获益匪浅。

培根随笔读后感900字 篇2

读了《培根随笔》,感觉自己深受教育。

培根是哲学家,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还是几百年前的古人。这三点对我来说都是距离。我对哲学家一向不怎么感冒,总觉得哲学太深奥,我搞不懂也不想搞懂;作为一个欧洲国家的英国,隔得那么远,远不像祖国的某个省,某个城市那样能给我亲切感,所以我对这个国家也不怎么感冒,因为暂时也不奢望有朝一日能去牛津或者剑桥留学,所以也不想对它感冒;几百年前的古人,我一直以为与他们之间的代沟太大了,我对他们总是敬而远之的。

但是,一读《培根随笔》才发现,所有的距离都不是问题,我和几百年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原来也可以亲近。这实在是《培根随笔》的魅力的功劳。

哲学是深奥难懂的,有康德的三大批判为证,据说黑格尔的《小逻辑》也绕晕了不少聪明人的脑袋。但《培根随笔》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它很好懂,没有艰涩的哲学名词,也不故弄玄虚。仅仅从文字的语气看,完全是一个大叔在跟你拉家常,只不过谈的不是柴米油盐,而是人生、智慧、爱情、友谊等高雅的话题,当然这些话题也是很多哲学家喜欢讨论的。要是所有的哲学书籍都这么好懂,我一定会喜欢哲学。这感觉,完全就是一个知识广博、生活经验丰富的大叔在和你谈心,谈着谈着,你就被他征服了,你也就信服他说的那些道理;听着听着,你不知不觉中就长了见识,明白了很多事理。

读《培根随笔》所长的见识之一就是,知晓了不少西方世界的事。作为一个生活经验丰富的人,培根在他的书中谈了不少的见闻,当然谈的是他所在的英国和欧洲的事情。读他的书,仿佛就是一个欧洲通在带着我们游历,欧洲各国的风士人情,历史掌故,山川地貌,由他娓娓道来,我们再一一听下去,如沐春风。原来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那里的风俗人情跟我们这里的大同小异,好人也同样热心肠,坏人也同样捣蛋。高鼻子蓝眼睛的那些家伙,其实很幽默风趣善良。

读完《培根随笔》,我对这几百年前的古人也产生了亲近感,不觉得有什么代沟,除了觉得他博学、幽默、机智外,并不觉得他高高在上,也没觉得他板起一副面孔。由此我觉得,古人并不是古板之人,在感情上与现代人完全是相通的,我先前对他们你印象,实在是偏见。

以上算是读《培根随笔》的感受,也算是收获。我想,以为有机会,我一定多读读这样的书,读书的好处看来还真的不少呢!具体的好处肯定不止这些,培根在他的《论读书》中,对读书有全面的洞见,我以后一定再好好学习。

培根随笔读后感 篇3

“掩饰仅为一种权宜之策或变通之智。”他是这么说的。但是显然,这种权宜之策对于当代人们来说已经算是家常便饭了,鱼龙混杂的社会里,大无畏地透露真实的自我固然可敬,也固然愚蠢。 然伪装与掩饰到底不是长久之策,与竭泽而渔理论相当,做下一种伪装,或许敌人能相信一时,但终不会相信一世,而这种方式的伪装便在敌人心里敲响了警钟,就算日后又一次相信,也会做好两手准备,做好“如果这是个伪装,那我应当怎么做”的准备。 毕竟,“兵不厌诈”是自古的道理,也正因为如此,所有人都会小心谨慎地堤防他人,尔虞我诈当中对伪装与掩饰有着特殊的敏感力,这是所有热爱这种旋涡之人的天赋异禀。而也有另一种情况,即做下了一种伪装,可惜时机未到,这伪装眼看要破碎,而扭转局势的机会还未出现时,就不得不再做伪装,以掩饰这一种伪装。这样的掩饰与伪装的巧妙结合,尽管大部分人对此心存疑虑,但不得不说,总是会有些故弄玄虚而使人望而却步的效果的。

真正的阴谋家就会在所有人都半信不信,隔岸观火时敏锐而有力地出手,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这是定律。于是那可怜的等待时机的人,为了使自己这层层伪装派上用场,不得不与阴谋家进行谈判,划分利益,这可能会导致最终到手的,还不如当初直接被揭破谜底所得到的呢。但这样好歹,还不至于悲情离场。 当然这样的情况的另一层好处,就是自己的威望会得到提升,毕竟所有人都会这么想: “嘿,这家伙这次可狠狠赚了一笔,聪明得像只狐狸。” 我们可不能低估了小道消息的能力。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我们无需深究,也许有人看破,也许有人没看破,但这都不重要。我们都知道,让自己变得神秘,手法灵活多变诡谲如鬼神,才能赢得游戏。

那么伪装与掩饰到底该怎么运用呢?他已经说了:自我掩饰有上中下三策:上策为不露声色,守口如瓶,用此策者可使自己不显破绽,不被看穿;中策为施放烟花,欲盖故彰,用此策者可故意露一些迹象以隐其真;下策则为弄虚作假,乔装打扮,用此策者常煞费苦心地把自己伪装成另一类人。”最愚蠢的无外乎下策,也因此被称为下策,这样的伪装如果没有高深的经验和本领,只一眼就可以看穿,要知道每一类人的习惯,心态和行为都是大不相同的,但如果真有人这么艺高胆大,这也是最不容易看穿的伪装。嘛,毕竟“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看你如何去想了。而中策惯常是阴谋家的计策,不高不低,有点“中隐隐于世”的味道,他们向来不是圣人君子,也不喜欢圣人君子那些故作清高的门道,于是也没必要去用上策来显示自己,而下策太过冒险,一不小心就是万丈深渊,作为阴谋家,没有退路是大忌讳,每一个决定都要有后手,每一个想法都要有坚实的保障作基础。他们喜欢喝着红茶装作风轻云淡地观察周围的一花一木,每一个异象都必须把握住,他们的世界战战兢兢,却也更容易悬崖勒马,他们决不允许失误。故意露一些迹象以隐其真,可使局势破朔迷离,或看似破朔迷离,在迷雾中下手,有时却比往常有更大胜算。阴谋家们喜欢摸不着头脑的调调,就像有些欧洲古典小说天马行空的联想,这是他们的利剑。看似无意,实则致命。

那么我们普通人则最适宜上策,不是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爱精神,毕竟现实通常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是上策最为简单,不用耗费心力,不用花时间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没有谁是傻子,这道理真应该天天再教大家一遍。自作聪明和故弄玄虚都不适合我们,我们只是平凡人,不需要大爱无疆,可也不需要尔虞我诈,你来我往地试探和设计,都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当然了,也有爱玩弄权术的人,可惜这和平年代,哪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要你去做,又不是拍《潜伏》,如果遇上那些爱在人与人之间挑拨关系,故作高明的人,还是躲远些好吧。

培根随笔读后感 篇4

《培根随笔》为英国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 m.shubaoc.com 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毕竟的道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培根随笔》读后感 篇5

常言道:“世界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培根在此书中谈及的伦理触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语言简洁,说理透彻,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而这本书里包含着的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我特别喜欢他在《论友谊》一章中的一句话:“语言犹如展开的挂毯,心象意念都显示在其图案之中,而思想犹如为打开的挂毯,。心象意念只是裹在里面”他谈到,正是友谊开启理智,正是友谊让人们可以亮出自己思想,友谊可将感情风暴骤雨变成丽日和风,亦可把理智之混沌暗夜变成朗朗白昼。他写道“一个人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总是浸泡在自己的偏好和习惯之中。所以朋友的建议和自己的主张有着极大的差异,所以以人为镜有时候难免不合实情,所以最好的药物便是朋友的药石之言”真正的朋友往往会提出公正而客观的建议,帮助你更好的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他在《谈读书》中也说道:“读书不可存心吹毛求疵,不可尽信书中之论,亦不可为己言掠辞夺句,而应应该斟酌推敲,钩深致远。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可以囫囵吞枣,但有少量书必须细细咀嚼,慢慢消化。换言之,有些书可以只读其章节,有些书可大致浏览,有少量书须通篇细读并认真领悟。”古人说“学皆成性”即“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在生活中,我们读的书就像吃的饭,会长成我们的血和肉,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这个时候,就需要练就一双慧眼,多读书,读好书,在书中,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性格,提升自己的修养。

他在《论爱情》中谈到的一句话让我记忆颇深,他写道“如果有人不得不接受爱,但却能将其摆在适当的位置,使之与人生的重要使命截然分开,那这人就算把爱情处理的最为妥当。”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杨贵妃的美丽,是那样动人,牵人心弦,唐玄宗也同样这样觉得,沉迷于热恋之中怎能治理好国家?最后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而衰,和杨贵妃的受宠不无关系。其实不只是爱情,生活中还有太多和爱情占据着同样地位诱惑人的东西,有时候如果我们不得不接受它,也要学会将它共处,和自己的本职分开,切忌不可因情而枉费时间。

在《论习惯和教育》中,他谈到“人的思维多取决于性格上的倾向,其言论都取决于被灌输的趋势和主张,但其行为却多取决于他们长期养成的习惯。”“习惯可主宰人的生活,那世人必须努力培养良好的习惯”“毋庸置疑,形成于青少年时期的习惯最为良好,我们把这种习惯成为教育。”像孔子也曾谈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不仅让我深刻反思,我们在学校,在家里,老师,父母要求我们做的事不就是要我们养成习惯吗?这也就是所谈到的教育。有一句话说“选最佳的生活道路,习惯会使那条路走起来轻松愉快。”习惯,就是通向成功的快车,而教育,是在告诉我们如何登上这辆车。

简洁、干练、精致,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有让人拍手称快的绝句,又有让人深深反思的警句。这就是培根先生的作风,一个智者的笔触。

培根随笔读后感 篇6

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人们独具或退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

耗费过多的时间去读书便是迟滞,过分用学问自炫便是矫揉造作,而全凭学理判断一切,则是书呆子的癖好。学问能美化人性,经验又能充实学问。天生的植物需要人工修剪,人类的本性也需要学问诱导,而学问本身又必须以经验来规范,否则便太迂阔了。

读书不是为着要辩驳,也不是要盲目信从,更不是去寻谈话的资料,而是要去权衡和思考。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也就是说,有的书只需选读,有的书只需浏览,有的书却必须全部精读。有些书不必去读原本,读读它们的节本就够了,但这仅限于内容不大重要的二流书籍;否则,删节过的书,往往就像蒸馏水一样,淡而无味。

读书使人渊博,辩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如果一个人很少写作,他就需要有很强的记忆力;如果他很少辩论,就需要有急智;如果他很少读书,就需要很狡猾,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假装知道。

那些有实际经验而没有学识的人,也许能够一一实行或判断某些事物的细枝末节,但对于事业的一般指导、筹划与处理,还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胜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