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优秀7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我与地坛》读后感(优秀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我与地坛》读后感 篇1

《我与地坛》这本书是我看的第一本史铁生的作品,他的文笔平淡朴素,引人深思。接下来,我来从两点来聊聊这本书——史铁生的童年以及他为什么这么乐观。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史铁生和八子的故事,虽然你不能从中悟出什么大道理,但读来却让人倍感亲切,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朴素的语言,把这样一件童年趣事非常清晰地呈现出来,是我发自内心的觉得童年真美好,真多彩,尤其是那个物资较为匮乏的年代,生活中一切快乐,都 是从人与人之间打交道而产生的。那时候的孩子们多么天真灿漫,朴实无邪,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觉得那些看似平平无奇的小事,实际上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时代,记忆中最美好的事情,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它们,珍惜我们眼前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束阳光,每一阵微风。我们可以把他们记下来,就像我每天写日记,把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写下来,当你以后再看,也许会有不同的看法,你也许会为过去的自己感到骄傲,感到悔恨,或者其它奇奇怪怪的感受,但无论如何,那些你会怀念的,你会或不会忘却的,都已停留在笔之下。

说完了童年,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史铁生如此乐观。第一,在他刚住院的时候,所有人都非常照顾他,跟他聊天,跟他做朋友,尽管他的腿不好了,但是他在那家友谊医院里,收获了很多的温暖,他觉得自己要好好活着,不能辜负医生们对他的期望。

第二,针对史铁生的母亲,在弥留之际说的话:“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谁都知道他母亲没说完的话是什么——都要好好活着。史铁生觉得母亲生前那样爱他,付出了那么多,他得对得起他母亲,所以他得坚强的活下去。

第三,那个孙姨也是病重至极,但依然每天笑呵呵的,史铁生应该是受到了她的影响。还有孙姨的女儿,建议史铁生去写点什么,于是他从写剧本入手,开启了他的写作之路。

史铁生这样坚强,热爱写作,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有一段时间他也很暴躁,但就是因为他的身边充满了有爱心,热爱生活的人,他才会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也要好好活下去。我觉得很少人有人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后还很平常心,还那么坚定,肯定都是受到了旁人的开导和安慰,才坚持走下去的。这让我想去了海伦凯勒,她就是在小时候受到了一位家庭教师的影响,才变的那样热爱生活,那么乐观。

我与地坛读后感 篇2

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

设若有一位园神,他一定早已注意到了,这么多年我在这园里坐着,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恓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要写作?

现在让我看看,它们迄今都是怎样编织在一起的吧。

你说,你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便决定活下去试试?是的,至少这是很关键的因素。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我说过,这一来我轻松多了,自由多了。

……

我想人不如死了好,不如不出生的好,不如压根儿没有这个世界的好。可你并没有去死。我又想到那是一件不必着急的事。可是不必着急的事并不证明是一件必要拖延的事呀?你总是决定活下来,这说明什么?是的,我还是想活。人

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可我不怕死,有时候我真的不怕死。有时候,——说对了。不怕死和想去死是两回事,有时候不怕死的人是有的,一生下来就不怕死的人是没有的。我有时候倒是怕活。可是怕活不等于不想活呀?可我为什么还想活呢?因为你还想得到点什么、你觉得你还是可以得到点什么的,比如说爱情,比如说,价值之类,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这不对吗?我不该得到点什么吗?没说不该。可我为什么活得恐慌,就像个人质?

后来你明白了,你明白你错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你明白了这一点是在一个挺滑稽的时刻。那天你又说你不如死了好,你的一个朋友劝你:你不能死,你还得写呢,还有好多好作品等着你去写呢。这时候你忽然明白了,你说: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或者说只是因为你还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写作。是的,这样说过之后我竟然不那么恐慌了。就像你看穿了死之后所得的那份轻松?一个人质报复一场阴谋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杀死。我看出我得先把我杀死在市场上,那样我就不用参加抢购题材的风潮了。

你还写吗?还写。你真的不得不写吗?人都忍不住要为生存找一些牢靠的理由。你不担心你会枯竭了?我不知道,不过我想,活着的问题在死前是完不了的。这下好了,您不再恐慌了不再是个人质了,您自由了。算了吧你,我怎么可能自由呢?别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所以您得知道,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可是我还知道,消灭人性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生?我在这园子里坐着,我听见园神告诉我,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读《我与地坛》有感 篇3

读罢《我与地坛》作者由最初的对生命的厌恶到努力活下去,这巨大的生命信念的转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人生在世,幸福也好,痛苦也罢,几乎每个人都会受到挫折,难免精神空虚,每个人有着属于自己承受苦难的方式。

大都市给予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以外,同时也给予我们巨大的生活压力。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更自如。我也拥有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这些年,这里也曾经是我轻松快乐时、沉郁苦闷时、平静自信时、软弱迷茫时都会情不自禁想去的地方;它更是我每天清晨与孩子一同出门,他去上学,我必打卡的地方。沿着海沧湖慢跑,进入初冬,瑟瑟的凉风吹进骨子里,面对寒风肆无忌惮地吹,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奔去。

一路上我观赏着落叶的枝丫,细看那一抹欣喜的绿;拾起零零落落点缀草地的落花,还有那一片片落叶,它不甘于这个季节带给他的飘落,所以他选择改变,迎风追逐;跑道上和煦的金色阳光透过树叶映在叶面上,多么美的画面。这就是我晨跑时路边的风景,虽说现在是冬季,它有春的气息,秋的画意。

读罢此文,我决定把这一幅幅美景打印出来,有些美景与片段也适合收藏,它属于我,若干年后把照片拿出来翻一翻,又是一片朦胧的温馨回忆。寻找我自己的地坛,在我记忆的彩带上,又将是一幅刻骨铭心的画面。

《我与地坛》读后感1400字 篇4

算来这是我第二次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了,心灵的共鸣许是我最大的收获吧。读着这书,仿佛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听一位知己细细地向自己叙说他生活中的种种,他的遭遇、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有人说,《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而沧桑,但我却并不认同,大概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缘故吧。在我看来,《我与地坛》给人的是一种静下心来细细思考人生的静美。说到人生,不可回避的便是出生与死亡。记得上大学时,常常为着“人为什么要生下来,为什么要活在这世上”的问题所困扰,想不明白想不透彻。且每每对同学、朋友提起,他们都劝我要想开些,在他们看来似乎我是有着自杀倾向之人,总让他们觉得不安。想了许久也没有想透,却也累了,便不再去想,竟平日里多了些开朗活泼,日子过得也亮堂了些。只是偶尔这个问题仍会从脑海中蹦出来,但常常也是尽量避免去想,去深思,就做些其他的事情将这种思绪排挤到脑后去。近日来,这一问题又频频在脑海中闪现,不得排遣,遂又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对于生与死的问题,我没有想明白,而史铁生在地坛呆了那么多岁月,却终究是想明白了,在书中写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是啊,生只是上帝交给我们的一个事实,既然只是个事实,想来也只有接受罢了,已经无谓为什么生下来,为什么来到这世上。心中的不明与疑惑稍稍有些明了。

读《我与地坛》,除了可以让人静静思索这生与死的问题,也让人深深感受到母爱之伟大,亲情之弥足珍贵。史铁生在截瘫之后,他的母亲每天生活得都是战战兢兢,想去关心安慰他,却又知道任何安慰的语言在那时都苍白无力,最终需要自己的儿子自己在心里真正想明白了。那时,他母亲的痛苦与无奈就如作者写到的“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是啊,在那个时候,他母亲的痛苦岂是他可以感受和了解的,即使在他母亲去世后,他也有过“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之感叹。但也是在他母亲去世后,他才对他母亲当年的心情有了些许理解,对自己当年对母亲的态度感到悔恨。这真正是在教我们如何珍惜母爱,珍惜亲情。到此处,不免也想到我的母亲,她那样瘦弱、那样平凡,甚至她还是个只字不识的文盲,可她也是这世上一位伟大的母亲。无论是小时候,还是我已经长大工作,母亲的关爱从来也未曾改变,可她也从未将爱挂在嘴上。我的母亲是位农村妇女,繁重的农活和琐碎的家务,我总在想她那样瘦弱的身体是如何承受得了的。可是她自始至终都在默默承受着,自始至终都将我和弟弟的吃穿用度照顾得细致妥帖,这就是母亲,只要自己的孩子过得好,自己本身受多少辛劳都会选择默默承受。

其实,读《我与地坛》,在这深切感悟之外,还让人得到了心灵上的淘洗与安抚。作者在文中与地坛的关系渗透着看似简单实则极为丰富的感情,地坛中的风风物物,在作者感情的重染下仿佛变得灵气十足的感情,这里有人与自然的交流。在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下,本是一座废弃的园子却是充满着温情,仿佛这园子里的一花一木都成了安安静静的倾听者,教人可以心无旁骛地述说自己,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他们都认真安静地听着,让你的感情真实地抒发。曾有人说,在自然面前,人最接近自己的心。说得真是对极了。如今的世界,喧嚣、躁动、功利、粗暴,甚至有些疯狂,因为人们已经很少去了解自己的心,而是随波逐流在名利场上不可自拔。

史铁生散文集《我与地坛》读后感 篇5

读完这篇震撼人心的文章的第二天,心中难以平复的感情督促着我去书店寻找这本《我与地坛》。然而未及我出门,便从当日的报纸头条上得知了一个令我惊愕不已的消息——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先生因脑溢血去世。一位伟大而朴实的作者,就这样在我刚准备伸手触及他用文字构筑起的世界的时候悄然陨落了,留我继续在这奔腾不息的生命长河中探寻、思索。如英国诗人济慈所言,“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与叹息的静默”,我不知该怎样言明,只觉世界忽然静寂。那天我还是去了书店,但却空手而归。在书店里我看到史铁生先生的作品被单独展示出来,并张贴者各种纪念他的海报,展示柜前人头攒动,这幅场面在我看来无论如何都与那些躺在书柜里的书格格不入,而我也没有了挤进去买书的冲动。又过了半年,一个晴朗的午后,我再次踏进了那家书店,与上次不同,那些书已经回到原位,安静的躺在书架上。我一眼便看见了那本《我与地坛》——封面简简单单写着书名,既无作者简介也无多余介绍,显得清新素雅,一如史铁生先生的文风,清新素雅却绝不堆砌累赘。书的背面更是简朴,唯一印的一句话显得动人心魄——“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这一次,仿佛遇着一位故人,我会心一笑,坚定的把它买下。

此时的我已迈过高考,所有的重压仿佛随着夏日的到来一起烟消云散,心境亦有不同,本该欢喜,可是生活忽然没了追求,没了目标,心里时时失落。未来真的到来了,我却慌乱而手足无措,惴惴不安的想象着未来。

买回《我与地坛》后,我迫不及待的将它通读了一遍,感慨许多。最令我敬佩的是史铁生先生以坚定的信仰支撑起的乐观、豁达与淡泊。接受残缺、接受苦难,却仍愿以更昂扬的姿态活下去。面对这喧嚷的世界,他轻轻叹息“我们走了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地坛有它的悠远,有它的浑厚,有它的深邃,它不曾喧哗亦不曾回答,它就在那里,那就是最好的回答。在千百年如一日的地坛中,没有喧嚣,没有招摇,他在这里找到了信仰,找到了生命的归属。西方一位哲人曾说过:“别走的太快,等等灵魂。”没有信仰的前行正如没有灵魂的躯体,而对于我要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要带上的是不是迷茫与慌乱,而是信仰与灵魂。

我与地坛读后感 篇6

初读这篇文章时,我就被作者那朴实无华的文字,深沉幽邃的情感,意蕴绵长的哲思所深深地打动。于是,当我静下心来再读这篇文章时,我发现,这篇文章中所浸透的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揣摩已不再是表面浮起的清波,而是作者内心最深处,灵魂最地层,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坚苦励炼之后,所积淀下来的洪流荡漾。

有些事情发生得实在太快、太突然,不等你想明白,搞清楚,它就赤裸裸地摆在你面前,暴风骤临一般让你喘不过气来,而你所能做的只是默默地承受。作者无疑是令人同情的,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却忽然残废了双腿,在他人生篇章即将奏响之时却猛然印上了休止符,这样的打击的确是巨大的,不论换作谁,也会吃不消的。

但是,作者无疑也是幸运的,他有一位理解他关爱他的母亲。在他深处荒园独自面对着残垣断壁、破瓦残转时,有一个人,正在沿着他的车辙苦苦地寻觅,有一个人,正在希求着苍天使她能够分担儿子的痛楚。但是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不懂得生活的意义,还不懂得一位母亲加倍于儿子的痛。于是,这一切,她只有默默地忍受,默默地藏在心里——这个人,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最后,关于“母亲期望作者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就我个人认为,这条路是一条通往幸福与快乐的路。不论做什么,只要能够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活着,这就是每一位母亲对她的孩子最大的渴盼啊!正可谓“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只要孩子能够找到自己的快乐,实现自己的理想,母亲都一定会默默地支持着,无私地奉献着,这也正是“母亲”所最伟大之处!

我与地坛读后感 篇7

读了《我与地坛》,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是啊!命运哪有公道可言!这是一个充满差别的世界,几乎每个人都会受到挫折,作者母亲对待挫折和苦难的态度,对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如何面对苦难并坚强的活下去。人的一生中会面对许多苦难,勇敢克服,不言放弃,通过承受并克服以后,你将获得一笔特殊的财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我们都要向作者学习,不屈服命运的安排,乐观进取。一次考试失利,一次的批评,都算不上人生的苦难,更应该努力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小事,积极进取。我也要像作者的母亲学习,我也是第一次做母亲,一直也在学习的路上,作者的母亲对作者的理解和尊重,她理解儿子在特殊境遇中的烦闷、任性,用宽怒、顺从给儿子尊重,自己却默默承受着超过儿子百倍的痛苦,她的内心是多么的强大,爱的伟大而又隐忍。作为母亲的我,反思自己,对孩子的付出,没有做到任劳任怨,甚至有时因为孩子的成绩,暴跳如雷,缺少耐心。我会加强与孩子的平等交流,享受和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乐趣,一起克服生活中的小磨难。

作者的博爱感染了我,虽然作者自身残疾,他对生活的热爱流露笔尖,他细致的观察每一位出入地坛的人,精心的记载地坛的变化。心底有爱,才知道感恩。没有辜负他母亲对他深沉的爱!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