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意的时候,我会常常去看一本叫《波丽安娜》的书,它是美国作家埃莉诺·霍奇曼·波特的作品。书中的波丽安娜不管遇到多大的不幸,都能找到快乐的突破口,她乐观向上的用心的生活态度,能感染我,遣散我周身的不快与烦躁。
每个人都期望自己被快乐包裹起来,远离悲伤。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呢我想那是一种情绪,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而是一种淡淡的甜馨,让人平静悠闲地享受生命。但是快乐并不会凭空来临,我们要寻找快乐,就像《波丽安娜》中的主人公波丽安娜一样……
波丽安娜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她而去到了天堂,于是她被送到有钱的姑妈家,但姑妈却是个古板严肃的人,一开始并不喜欢波丽安娜,但波丽安娜不管这些,她爱她的姑妈,她爱她们家的仆佣,她爱世上的一切,波丽安娜会从悲伤的事情中寻找让人高兴的地方,在她的感染下,她周围的人也都学会了寻找快乐,他们被快乐包围着,过着幸福的生活,那可都是他们自己争取,寻找来的,如果我们也这么做,难道还会觉得快乐很遥远吗也许很多人会感叹,生活太过单调,郁闷。小孩抱怨学业的繁重枯燥,大人为了生活整日奔波劳累,感觉不到来自生活的快乐。于是,人们幻想,也许有一天能够得到一笔意外之财,变成大富翁,以为这就是快乐,他们空幻地等待着,感到的只是生命的沉重与迷惘,而快乐也在这些如流水般岁月中悄悄溜走了,到头来一场空。快乐是要用心去寻找的,要拥有快乐,首先要有一颗开阔明朗,善于发现的心。波丽安娜就很会从糟糕的事情中找到快乐点,当她的腿摔断后,她会想幸好眼睛还看得见这个完美的世界,这岂不是比双目失明的人要幸运嘛!当她错过晚餐时间,只能在厨房里吃面包时,她会说:“其实我最喜欢吃面包了!”她寻找快乐的方法也有点像是自我安慰,但这确实让她一向拥有着快乐
的情绪。有时候,其实寻找快乐也很简单,只是我们那颗麻木的心不懂发现罢了。读了波丽安娜的情绪,我常常在想成人的天空为什么都是那么的繁杂不堪,为什么就没有孩童那么纯净呢在与六岁小侄子的一次长谈之后,我找到了所要的答案。在儿童的世界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一切事物也都是新奇的,独一无二的,他们都能在其中找到成人无法想象的乐趣,持续那份好奇心,因而心中就能产生愿景,所以他们时刻都是快乐的。用快乐去埋葬悲伤是孩童们最大的才能!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一颗心太闭塞,我们不懂如何做会使自己快乐些,会顾忌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只有小孩子天真活泼的心才会找到那么多的乐趣,即使衣服弄脏了,手划破了又如何只要情绪快乐就好!只要细心体会,我们能够发现,生活已给了我们太多的幸福,只是我们对生活的要求太高,索取的太多,所以我们忽略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快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在淡泊的心境中找寻快乐的源泉,向波丽安娜学习。在寻找快乐的过程中,我们会懂得如何看待生活,懂得生活的真谛!
波丽安娜的牧师爸爸的游戏是经典的人生。人生不能够游戏,但游戏却能够丰富人生,让我们快乐地生活!
朱自清《背影》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祖母去世悲凉的气氛中,与父亲分别时的场景。父亲亲自送作者上火车,等待中,父亲决定为作者去买橘子。看到父亲去买橘子时挤在来来往往人群中的背影,作者流下了眼泪。
有一位亲人叫父亲,有一种关怀叫父爱,他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教我学会走路,他用宽阔的肩膀为我撑起一片蓝天。父亲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是买橘子这样微不足道的爱,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亲昵的做作,只是这一个平常不能再平常的小动作,却展现出了父亲那无私的爱和作者对父亲深深地眷恋。父亲的爱,是沉沉甸甸的,不会直接表达。父亲花费请脚夫搬运行李,这微小的举手投足之间却隐现出浓浓的父爱。
父爱是什么?父爱是滔滔江河, 父爱是滚滚流云。父亲的爱,就像大山一样,高大而坚定。父亲的爱,每一点、每一滴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父亲的爱和母亲的爱一样,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爱。父爱那是一座高高的山,做儿女的永远——在山的庇护下。
我不由地想起了那个双休日的早晨,我正在桌前吃着早饭。窗外正下着雪,像柳絮一般的雪在空中舞着,我满脸愁容:下雪了,我该怎么上兴趣班呀,难道坐公交车?不行,公交车上人肯定很多,挤不挤得上去还是问题。走路去?不行,非淋成个落雪鸡不可。那叫爸爸送?可他早上还要开会,要早点到办公室。怎么办?坐在一旁的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没关系,你快一些,爸爸送你去上兴趣班。把你送到后我快点骑就行了。”吃完饭后,我们就坐在了自行车子上。我穿着雨衣,由于爸爸的雨衣在办公室里,就由我坐在车座子后面给他打着伞。由于上班时间紧,爸爸吃力地骑着,雪越来越大,迎面打在爸爸脸上,头发上、眉毛上都是雪花。爸爸是个近视眼,戴着眼镜,镜片上一片白雾,我也不知道爸爸前面看得清楚不。雪打在我的睫毛上,打湿了我的眼眶,自己也分不清是泪是雪。终于骑到了学校。爸爸一手撑着伞一手扶着自行车把手,骑着自行车飞快地赶去上班。我望着爸爸背影,我突然觉得爸爸的背好像有点驼了,爸爸渐渐远去,我还一直在看着他,雪一直在下着……
父爱,就像大山一样宽厚!我相信父爱一定会陪伴我走过人生中的风风雨雨,跨过人生路上的坎坎坷坷……
最近几天,我十分热衷于“名人”,比如爱因斯坦、爱迪生、拿破仑、莫扎特、贝多芬等等。也许有人要问?了,我为什么会喜欢这些名人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前几天爸爸给我买丁?-套书,其中就有一本《名人传》,我一看,立刻被它吸引了,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尤其是《贝多芬传》更使我爱不释手,我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以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当他稍长大些,恶运又一次降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只有写信向朋友哭诉。
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一七五。年,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但就在贝多芬初尝成功的甜蜜的时候,痛苦又一次叩门。慢慢地,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楚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贝多芬的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
人们在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脸-卜看到了未来的天才的目光:从那日光,人们又可以窥探到他未来的悲剧的命运。之后的岁月里,性格过于自由暴躁的贝多芬也不止-?次的遭到了爱情的否绝。在遭受这些肉体痛苦之时,贝多芬又必须承受着另--种痛苦。不但如此,他的身体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身子一天不如…-天。町他从未放弃过音乐。要知道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贝多芬却毫不动摇,该用多大的毅力呀!
贝多芬的种.种事件都能告诉人们深刻的真理。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不肯相信他面临的是无可救药的灾难;他渴望痊愈,渴望幸福,他对付未来充满着希望!那么想想我们这么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何心里不装满阳光,非要悲观行事呢?也许现在你的成绩是很差,但那不代表今后的岁月中你依然是“蠢才”。要相信自己的实力,这一点贝多芬比我做得好很多。
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终成为名人,那么我们也该努力学习,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之外也是道德。道德,对人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它可以挽救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当然也可以教育我们助人为乐。
除了这1点外,本书的作者罗曼?罗兰也想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榜样,不再怨天尤人,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因为人类中最优秀的分子与我们同行。
我用两天时间最后把《波丽安娜》第8章——第12章读完了,
第8章到第12章分别讲了《波丽安娜出访》,《怪人》,《斯诺太太大吃一惊》,《吉米的自我介绍》,《妇女慈善会》这四个小故事。
这四个小故事,把波丽安娜写的更加可爱,活泼,善良,使人觉得她就像一个善良的天使!所以,也就让我更加喜欢,敬佩她了!
读完了第8章到第12章以后,我的感受很多:波丽安娜是一个美丽的天使,她善良,活泼,可爱,即使她的脸上长有难看的雀斑。而波丽安娜并没有因为波丽姨妈一开始十分得厌恶她,而去跟波丽姨妈作对让波丽姨妈生气,不开心,而她却总是想办法让波丽姨妈开心;当波丽安娜第一次去给斯诺太太送东西时,她也并没有因为斯诺太太的冷漠和一向不满意的态度而灰心,反而去教斯诺太太玩"开心游戏”,让斯诺太太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每次去斯诺太太家的路上,波丽安娜总会遇见一个奇怪的男人,而她总是上去向他打招呼,因此,她又交了一个好朋友!她见吉米可怜,就替他四处打听住处,这也是她善良的一点!
我要像波丽安娜学习她身上的优点,做一个好孩子!
凡幼年失怙者,往往在青年之后便会发迹,不是官运亨通,仕途畅达,就是学业精进,名动千秋,或者财源茂盛,极尽豪华.古者如孔子、孟子、李密、欧阳修,范仲淹,岳飞等等,不计其数。近者,因本人足迹视眼有限,名人显士,一概不触,单就身边与我同龄一二人言之:一是我幼时同村的郑发,他十五岁高中最后一年的上学期,也就是一九七九年下半年,他父亲挖耐火矿被矿石砸伤,不治身亡,他是家中老大,下有四个弟弟,其寡母尊其夫临终遗言,“腾云(郑发小名)一定要读下去。”在第二年的高考中,他考了317分,比我整整少40分,我上了师范类大专,他考入地属中专——涟源地区供销学校.那时候,专业人才稀缺,他一毕业便分到麻阳县计委,尔后入党,其后几十年,仕途畅达,官运亨通,现在听说是某大局局长,二十年前,他便在一次回乡省母时与人说:“现在我不愁无人给我送钱送物,我只考虑自己能不能接。”他手可通天,人一隔壁县任职,手却伸到了他的祖籍之县,几个小弟均是在他的提携下,城里置地购房,乡里还享受低保。
二是我出外打工后华茂的同事陈风,也是十五岁失父,后考入师范中专,毕业后分入一中学教书,草娶了一个普通人家女儿为妻,并育有一女,如此,便基本注定了他的贫民一生,草根一族了,可是,鬼使神差,他却被一女中豪杰爱得死去活来,此女子便是易琼,她工作不让须眉,又是一相父教子之能手,尤其是精于理财,目光远大而敏锐。陈在易的辅弼之下,一路稳打稳扎,顺风顺水,搭乘房地产刮起的狂风,适时买卖,几个来回,竟赚得盆满钵满,现已在深圳站稳脚跟,立家置业,业已跻入有产阶级之行列.几次酒后,他放情自抒,“现在我就是不做,也可安享晚年了,我两口子现已制定了一个规划,每年起码出远门旅游一次,或国外,或国内,日子可以休休闲闲地过了。”相较于我这个与之职业同类,甚至当年起点比他略高的人而言,现已是天上人间了。
人过五十,不识《易经》皮毛者亦是一算命先生。我过五十后,愈益相信天命,相信因果报应。
我相信幼时受大难者,成年当亨达;小时享至福者,中景或晚景必凄凉;嗜杀成性者,必死于非命;贪财图货者,终两手空空;见色起淫者,妻女必报;位高权重,炙手可热、倚势凌人者,必临门衰祚薄,门庭长草之殃。行善者,必有平安之福;作恶者,必应天遗。我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我相信人生一世皆公平.君不见和绅、石崇前半生富可敌国,享尽奢华,却均死于非命,财货充公;明朝福王朱常洵几十年极尽人间之福,却成为农民军的福禄宴品。
吴三桂杀人无数,死后子孙灭绝,襁褓中婴儿也不免其祸;君不见洪秀全享尽人间之福,其子九岁便拥五绝色美女,而洪秀全天不予年,其子十六岁便遭凌迟。一人权势福禄太过,必用家族灾祸相抵,一人受尽人间惨苦,子嗣必承其未享之福。
才能卓绝者生前多灾多难,死后当留芳百世,如司马迁,岳飞;奸轨狡顽之徒生前逍遥猖狂,死后当遗臭万年,如秦桧,李林甫.
纵观历史,放眼现时,仰视环宇万物,俯察尘土众生,到头来,无不是一个公平。日被月替,月遭日没,水被土淹,土遇水冲。羊吃草,羊喂狼,狼死养草终养羊。
不必羡慕奢华,不必仰视权贵,平平淡淡才是真,亦是真正之福。
我刚刚又读了一遍《居里夫人》的传记。传记的主要内容是居里夫人的学生生涯和她与皮埃尔结婚后发现两种新元素的生活。
而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居里夫人竟然能在那样的环境里做实验。那是一个简陋的棚房,冬天潮湿。里面没有具备任何化学物实验室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没有各种防护罩,非常不适合做放射性化学实验。而居里夫人却认为这个棚房那么破旧,因此不会有人不允许他们使用。虽然这个棚房如此简陋但他们依然专心的实验着。终于,钋和镭被提炼了出来。
要在这般简陋的实验室里工作,首先要有一个坚定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坚定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继续下去。而且还要知足,这样才会容纳下这个棚房实验室,而在生活中,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知足感才能完成一件事。我们要学习居里夫人的这种精神。
《万历十五年》虽然以此为题,但实际上万历十五年但是是个引子,黄仁宇只是借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展开文章,把万历十五年作为叙述的线索和落脚点,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后期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官员国家暗藏的症结,显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身处在何等位置,做出怎样的发奋,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锢着,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既然个人凭一己之力已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这制度让明王朝离开了世界的中心,甚至无法跟上白山黑水边上一个小部落的节奏,明王朝已经到了沉没的边缘,落日沉沉,败落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
看起来黄仁宇只是选取了几个独立的人物作为章节来撰写,而实际上他选取的这些人颇具代表性,作者总是把他们放在一个更大的社会制度与背景中来叙述,他们看起来是个人,他们认识到了自己时代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所出现的问题,也付出自己的发奋,他们都是作者认为那个时代中的佼佼者,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复古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果对于个人命运或者个人的社会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正因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个人都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被链条上的其他人所残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群众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到的。因此即使某个人意识到了现实与社会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只能感受着社会的暗流涌动而束手无策。
第一章从小事切入万历的宫廷生活和处处被安排好的成长环境,他最终清算了自己坚持原则的老师和首辅张居正,想获得自主的权力,最后发现皇帝只但是是制度的执行者而已,并不具备自主权。而第二章里继任的首辅申时行则发奋在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折中共济,留意谨慎地维持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使国家机构能够正常运转,但这种处世态度并不为文官集团理解。第三章皇帝为立储一事与群臣对抗,认清了自己所处的环境无法实现自己的个人意志,最终对百官采取疏远、消极应付的态度,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好处,也采取消极敷衍的做事态度。第四章进一步借内外政的大事证明了皇帝不能以个人意志做出决定而实际决定于群臣,活着的皇帝个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没什么区别。第五章清官海瑞期望恢复洪武皇帝时的制度和风气,然而这样做无疑与社会时代相悖离,虽然道德值得敬佩但无法真正施行。第六章从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角度叙述了明朝武官处于被文官压制的境地,而无法有所作为。第六章社会名人李贽的思想与社会的冲突,其实是儒家内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学与传统朱熹理学的对立,然而李贽的思想虽然批判时弊,但并不能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故而本质上无法改变社会反而显得自相矛盾。
总而言之,作者的观点是认为明代当时的制度已然极为落后,财政与组织上极为松散,导致国家实力名不副实,而微薄的薪水也导致文官阳为道德,阴为私利,实际主导国家的文官集团都处在此种阴阳冲突之中不能自拔,而任何企图的改变都遭到了强烈的攻击和反对。皇帝、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海瑞、武官戚继光、思想家李贽从个人的角度应对混乱的现状期望有所突破和改变或者凭借道德的力量恢复平衡,但种种发奋在对抗现实的庞大群体时都显得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正因他们既然无法改变制度,就无法避免的遭到来安于此制度的文官的攻击,因此即使是小的改良也无法推行,留意谨慎地持续平衡也不可能,国家此时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问题只是时刻而已。
今天我用金山打字通打文章,想看看自己的正确率多少,我的记忆中只有金山打字通有真正的正确率的指标。
我打了一篇以前不知是初中还是小学的作文,内容是我到朋友家,然后一个小女孩要打电话,后来我支了她家,我带了桔子去看她,而她最后做了一个小桔灯让我上山。
不知大家还记得否?
小姑娘刚开始拿到桔子,并不是拿给自己吃的,而是把桔子拿给妈妈吃,然后就开始准备给“我”做小桔灯了,“我”拿着小桔灯,虽然光不亮,而却感到前路无限光明。当我看到小姑娘的爸爸可能被捉的时候,不禁潸然泪下,等待着小姑娘的命运是什么?我想也只有流落街头,最后不知所终。
作者没有把这些说出来,但是小姑娘乐观的心态倒是在无限激励者主人公。
其实没有任何时候我们应该为困难所吓倒,没有什么理由我们要为前路的黑暗唉声叹气,无论你怎么样想,生活总得继续。低落生活与乐观生活,低落的人永远无法抬头,没有人有必要为你的低落而帮助你,但你的乐观态度总会影响一些人。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现在的社会上的一般家庭太富裕了,孩子在家里蹲蹲就蹲到了上学的年龄,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倒不是什么经历的磨炼少之类的问题,倒是难以培养对事物的乐观看法。一个孩子整天呆在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对家人产生依赖心理,一旦脱离了家庭,现在社会上的现状就是他们的结果。
话说回来,倒不知什么时候,我才真正懂得了欣赏文学,真正懂得体验。这样一篇多年之前的文章,直到今天我上了大学,才真正懂得理解其中的意味。到现在,我才真正懂得思考,到现在,我才真正懂得感叹。
想我以前真的很可笑,读了一大堆世界名著之类的书籍,而作文水平一直无法提高。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量的问题,读一部小说,你能体味到其中的意蕴,你就吸收了一部小说。但是,如果你只是在一味地追求量,这并不会产生什么量变引发质变之类的东西,而只会像中国的应试教育一样,做再大量的题目,你也不会创新,只会做题。你读再多的书你也不会写作,只会提高阅读速度。
于此,我倒是十分满意的,因为我的阅读速度就是这样读了出来,虽然以前读过的书已经没有多大的感触,很多名著也是草草就看完了,但我已经练出的阅读速度,倒是我以后精心阅读的利器。
由此,我感觉,在读完一篇文章或书后,不写上一点东西,你永远只是读,你心中所想的永远只会是一时的感悟,时间一过,任何感受都会烟消云散,特此铭记于心。
我喜欢的文学作品《月牙儿》。
《月牙儿》是我国著名文学艺术家老舍创作的中篇小说。我喜欢这部文学作品,因为它平实生动的语言,因为它感人的情节,也因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感悟。
《月牙儿》以简洁的语言勾勒了一位旧社会女性的悲惨生活。“月牙儿”这一意象贯穿全文,它带着种.种不同的感情在斜挂在她记忆中的碧云上,守候着她的孤独,见证着她的苦难。
月牙儿无情,赋予它感情的是人的心境。
她的苦难开始于父亲的病重和去世,熬药时,葬礼上,幼小的她看到了月牙儿,“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寒冷袭入了她的生活。幼小的她不理解月牙儿为什么就是那这么歪歪着,斜着,但无情的现实就是这样,畸形的社会在等着她,悲苦的命运在等着她。凄凉的坟头上,冷漠的当铺外,月牙儿照着她的泪。母亲改嫁,她又看见了月牙儿,轿子前面那个月牙冷漠地看着她对未来和未知的恐惧。接下来三四年的时间里她“似乎没再看见月牙”,这几年温饱的生活中她感受到了快乐,受到了教育。但好景不长,继父没了,母亲做了歌女,她的生活又陷入了悲苦,孤苦伶仃地挣扎在生存的边缘,她“心中的苦处假若可以用个形状比喻起来,必是个月牙儿形的”,她不敢看清冷的月牙儿,但月牙儿成了她痛苦时心灵的寄托。
在希望和失望两极徘徊着,在生存线上挣扎着,终于,她不再自悒自怜,她知道自己年轻好看,她要活着,新的希望在心中升起,她看见了清亮而温柔的月牙儿在向自己微笑。生活似乎有了转机,微笑的月牙儿见证了她纯洁的爱情。然而她也早知道,一点云就能把月牙遮住,春梦过去,爱情破碎了,她也更加清楚地认识了现实,“最后的黑影”一步步迈近了,想保住清白,靠劳动挣饭吃又举步维艰,她明白了社会现实,“和母亲一样了”。
暗娼的生活悲苦的如凄冷的月牙儿,侵蚀了她的身体,夺去了她的灵魂。当她试着走出这种生活状态时,她被送进了感化院,又被投入了监狱中。“狱里是个好地方,它使人坚信人类的没有起色;在我作梦的时候都见不到这样丑恶的玩艺。自从我一进来,我就不再想出去,在我的经验中,世界比这儿并强不了许多。我不愿死,假若从这儿出去而能有个较好的地方;事实上既不这样,死在哪儿不一样呢。”现实是多么的残酷,以至于奋斗者寻觅不到一点希望,苟活者体会不出生死的分别。在狱中,她又看到了月牙儿,她的“老朋友”,她想起了一切,因为月牙儿的寒光中有她的悲苦记忆,有她的凄惨一生。
贯穿《月牙儿》全文的,还有矛盾。人物内心的矛盾几乎无处不在,爱与恨,悲与喜,记恨与原谅,坚守与屈服┅┅在矛盾中主人公成长和沦落。社会与人的矛盾也随处可见,社会满足不了她的需要,社会没有回馈她的努力,社会没有同情她的凄苦,然而,她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矛盾塑造了她,矛盾毁掉了她,矛盾引起了我的共鸣,让我感叹,让我惋惜,让我感悟。她每次看见月牙儿的心情都是不同的,因为她的生活状态的改变,月牙儿伴随了她的孤独和痛苦。我每次阅读《月牙儿》,感受也是不同的,因为伴随着成长,对社会的认识也在渐渐变化。虽然我理解能力有限,不能完全弄懂小说的思想内涵,但在生活和成长在新的社会里,透过《月牙儿》叙述的故事,我还是感悟到了很多。
看过《月牙儿》,首先看到的是旧社会的黑暗,在那个吃人的世界里,没有男性的支撑,女性便难以维持生活,即使勤劳能干,即使聪慧过人,但除了委身于男人 ── 一个或多个,她便难以生存。她恨过母亲,恨她为维持生计所做的事,她害怕也不愿意走上母亲的路,他想靠自己的努力生活,也曾因单纯而受到了男人的愚弄,当爱情的迷梦破灭后,她还是走上了母亲的道路。旧社会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男女老少都在为生计奔波,为了生存,甚至要“卖掉一切”,包括肉体,包括尊严,包括梦想。我同情她的遭遇,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幸福,同样生于百姓家庭,虽无权势,但我们有机会追求自己的理想,有权利捍卫自己的尊严,可以不辱人格地活着,生存并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再读《月牙儿》,感受到的常常是另一个层面 ── 关于坚守和改变。《月牙儿》里主人公很早便隐约看见了自己的未来,但她没有轻易屈服,而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推迟那个日期”。她努力过,挣扎过,有过理想,也憧憬过爱情,她一度看到了希望,但最终也只是推迟了“那个日期”而已。她认识到“体面、道德是有钱人说给别人听的,女人,得承认自己是女人,得卖肉”,黑暗的社会并没有给这个抗争的心灵任何出路,她没能走脱宿命,她屈服了。不禁要问:“人生真有命运安排吗?”我是个性格内向但追求完美的人,我对自己不满意,想去改变自己,希望自己能开朗一些,热情一些,希望自己能很好地融入自己所在的每一个集体并成为其中活跃的一份子。于是来到大学后很积极地投入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加入了很多社团,但是在热闹中我真的很难找到自我,经常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给自己留一份清静,对自己说:“热闹是他们的。”于是几年下来,发现自己并没有改变,然而,自己为什么还在努力逃出自己现在的生活呢?如果清净简单的生活是我的宿命,那么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挣扎着要摆脱,“推迟着那个日期”。也许,性格决定的发展趋势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所以我还会努力让自己变得开朗大方一些。也许,终会有一天,我会听从心的召唤,静静打造自己的天空。我们的选择不会有她那么痛苦,但也常常会徘徊在“宿命”和坚守之间。
长大的过程中读过很多格言感悟,也经历了一些事,几年走过来回首前路,自己早已不是那个愤世嫉俗的小鬼,学会了逆来顺受,原来看不惯的一些事也已经见怪不怪了。有朋友说这是适应社会的过程。这话听来感觉有些惶恐,这是适应社会吗?想起了月牙儿,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也算适应了社会,尽管那是个丑恶的社会。她失去了肉体和心灵的纯洁,因为要生存。也许我们可以说她不应该做暗门子苟且偷生,她可以有尊严地活着,尽管会在抗争中死去,但死的高洁而光荣,然而用她的话说:体面、道德是有钱人说给别人听的。月牙儿的光照亮不了夜空,面对黑暗的社会,孤独的她有多大力量去反抗呢?现在我们也在适应社会,虽不至于牺牲那么多,也不见得要背弃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但未必是理想中的生活。虽说今非昔比,现在社会给了我们很广阔的空间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有其局限性的,社会上总有很多不平等,总是不完美的,而作为个人,当残酷的现实拷问我们的原则时,应该委身于社会的不完美,还是固守最初的纯洁梦想呢?父辈们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要学会适应社会。他们很多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时,他们对即将要面对的社会的阴暗面早有准备,曾暗下决心:
即便自己改变不了社会,也不要让社会改变了自己。但在碰了很多钉子吃过不少苦头之后渐渐明白,如果你不能改变社会就必须要适应它,而且在适应了社会之后,便也逐渐感觉世界很美好。又有这样的说法:你只有适应了社会才可能有能力去把它变得更好,否则,你只能做一个孤独的理想主义者。但问题是,当我们适应了社会,还有心思有锐气去改变它吗?韩寒的成名作《杯中窥人》论述了人在社会中的浮沉,几年前读时理解不了,随着自己慢慢成长,也意识到,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它影响着我们、左右着我们,也许很多人最初会选择抗争,但这其中的很多人在染缸里泡久后便丢掉了自己的本色,他们不算是懦夫而只是普通人。当然,社会染缸的颜色也是在变化的,因为总有人不甘心与世俗同流,尽其一生与染缸中阴暗的落后的的色素抗争,放散美好的进步的色彩,他们是伟人。人会为社会和生活所影响,也能影响社会和生活。
从《月牙儿》中我学到了很多,阅读《月牙儿》后我感悟了很多。它让我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也提醒我注意社会的影响,它让我更好地面对生活。
《巨人的陨落》这本书中描写了一战前后六个家族的兴衰变化:英国菲茨赫伯特家族、德国冯·乌尔里希家族、俄国别斯科夫家、威尔士威廉姆斯家、美国杜瓦家和维亚洛夫家,整个故事从1911年写到1924年,主线人物覆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除了法国以外的主要参战国,涉及了美西战争、英王五世加冕、一战、十月革命、德皇退位、凡尔赛和约、啤酒馆暴动等一系列历史大事。用“历史小说”来形容《巨人的陨落》应该是比较贴切的。肯·福莱特用巨大而精彩的篇幅将一战前后时期的国际形势、国家状态、民众情绪描摹得鞭辟入里,真的能我们埋头其中,沉浸在一个个异乡国度里,流连于一段段动人故事里。
书名叫做“巨人的陨落”,是一个对当时世界环境的生动比喻。“巨人”代表了英德美法俄等强国,代表了各国的统治者,代表了世代传承的贵族。在一战这个残酷的绞肉机中,“巨人”们划分阵营、互相攻伐,最终纷纷“陨落”。不过,大矛盾必然激发大变革,有陨落必有崛起,每个国家都发生着巨变,造就了一批新的统治阶级和群体。
在战争还未爆发之前,因工业革命的影响,欧美各国国力昌盛,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实力迅猛发展。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拥有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德美法俄等国紧随其后,几乎整个世界都成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强国的附属。各国国民生活水平相比农业社会实现质的提升,无论是物质温饱还是精神教育,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可是,战争改变了这一切。欧洲强国倾尽所有资源投入到战争中,生命、物资、武器等等,只要能够帮助战争取得胜利,就不惜血本。最终,参战国满目苍夷,经济遭受重创,前线无数生命毫无意义地逝去,后方无数生命忍饥挨饿地挣扎。即便是最后参战的美国,也经历了生命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战后世界格局改写,美国毫无疑问成为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而英法虽然成为战胜国却外债高举,至于战败国德国、奥地利等则背上了沉重的赔款负担。显而易见,欧洲成为了战争的失败者。
没有战争的刺激,各国政局相对稳定,无论实行民主制度还是专制制度,经济的发展暂时冲淡了国内矛盾。俄国沙皇专制下,等级森严,农民几乎没有地位可言;德国皇帝的权力是最大的,议会形同虚设;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是当时国内两大政党。在战争的冲击下,各种矛盾逐渐放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外强中干的俄国在战争进行过程中就爆发了革命,沙皇失去统治地位,专制制度被废除,走资本主义之路还是共产主义之路在国内摇摆不定。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皇帝也在耻辱和压力中退位,共和制度被建立起来。在英国,自由党产生内部分歧逐渐走向分裂,而工党慢慢崭露头角。战争,似乎扫除了专制的阴霾,迎来了民主的光亮。
本书讲的是一战,然而精彩就在于用几个不同国家的小人物的故事引出整个一战历史,让乏味的历史有趣,让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社会各阶层联系起来,重要的历史人物在书中轮番登场,如霞飞将军,鲁登道夫,丘吉尔,列宁等等,还有在书中最后冒了个泡的,然而只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并没有抢走主角光环。书里的主角有英国的贵族伯爵和妹妹,矿工女儿和儿子,德国的贵族外交家,俄国工人兄弟俩,美国参议员儿子,每个国家的主角都带领我们和整个国家一起走过整个一战。
伟大的坠落、平凡的交织,“大”时代与“小”人物演绎的一曲赞歌。小人物的成长轨迹与大时代的风云变迁无缝的结合,谁是“巨人”?因何“陨落”?把波澜壮阔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搬上文学舞台,尽情展示了“大”背景下的国家间“远交近攻”的复杂态势,又不失某种以小见大的细腻——究竟是南威尔士乡下的那些个“小”人物有意无意中搅动了“大”时代,还是“大”时代赋予了“小”人物非凡寻常的品格呢?
本书作者黄仁宇在对历史的研究中提出了“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在了解了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后,我发现之前对于历史的粗浅理解应当属于大历史观的范畴,不过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所以我总结我的大历史观为“制度完善趋于停滞,技术变革方能发展”。
中国的历代王朝的经验表明,凡是一个时期制度变得完善了,那么社会就会停滞不前。比如明清两朝,内阁制度建立后,中央集权统治达到顶峰,当时中国社会如一潭死水一般寂静,除了短暂的康乾盛世,再无发展。直到鸦片战争时西方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这个仍处于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而反观同时期的英法等国,百年来历经数次资产阶级革命,为一个适合本国的制度而抗争,虽然动乱了一些,但从长远的历史观点来看,实则是社会的进步、历史的进步。
技术的进步推动社会的进步很容易理解,因为技术是生产力,它能够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我们现在通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大致是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这些社会演变的标志都是技术的变革。火、石器、铁器、蒸汽机、电力、互联网等技术的出现彻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且技术的发展并不是有规律的,有可能很长一段时期没有太大的变化,也有可能在某一段时间突然爆发,形成“技术爆炸”,比如工业革命时期距今不过两三百年的时间,但足以颠覆人类两三千年的技术。现代社会已经初步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精准传播,人类社会又将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甚至超越工业革命后的世界。
但也有例外,比如中国古代铁器出现两千多年后仍处于农业社会时期,没有像西方社会那样很早地进入到工业时代,这当然和社会制度密不可分,社会制度作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巨大的,所以即使明清时代有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也仅仅只是芽,当时中国的土壤环境长不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参天大树!
在技术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贫富分化的产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不平等。不过不要笼统地认为社会不平等是一件坏事,其实一定程度上的不平等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是我借鉴社会学的一些观点,比如考察社会不平等的一对范畴是稳定性不平等和流动性不平等。
稳定性不平等是指社会分层地位与处于这些地位上的社会成员具有长期固定的联系,即社会成员长时期(终身乃至世代)停留在同一个阶级、阶层之中。中国古代长期处于稳定性不平等的状态,例如在明朝一个人为了获得考取功名的物质条件,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辛勤积累,以及父母和贤妻的格外支持。所以当时一些晋商会资助那些考取功名之人,待那人功成名就之时再连本带利还回来,那些初入官场的官员急于想捞取灰色收入,和身边催债的师爷大有关系(很多师爷就是当初的放贷者)。可想而知在社会阶层严重固化的时代,一个人想要出人头地是多么地困难,这种极端的不平等会逐渐激化社会矛盾,直到生存受到威胁的人们组织起来推翻当局政府,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暂时性不平等指分层地位与社会成员间的联系时短暂的、临时性的,社会成员有可能或者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地位层次,或者是自动跨越地位层次。虽然很多人抱怨改革开放后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阶层固化严重,但这种不平等只是暂时性的,一个人、一个家庭可以在几年内的努力改变命运,比如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一个在大山里世代为农家庭的命运。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万历十五年》是一本意义重大的史鉴。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78年,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藏杀机。这个王朝已经丧失了生机和活力,犹如一朵鲜艳的玫瑰,允许在外观上简单修饰,但若想真正改变内部的机制,锋利的刺一定会把你扎得头破血流。
反观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在正直、经济、文化、军事、生态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总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并在未来几年将超越美国。这些成就让很多人都以为中国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制度完善了,中国已经高枕无忧了,这种荒谬的想法越少越好。制度完美就是社会停止发展的前奏,即使像美国三权分立制度非常健全的国家也在不断进行优化调整,所以不论中国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中国的改革需要永远在路上。
曾经在爸妈与朋友们的聚餐上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世上所有的感情都是越来越亲近的,唯有长辈和孩子不是这样。“
—— 题记
揪着心读完了龙应台的《目送》,欲哭无泪的感觉在心中漫散开来。”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我出生在新安江,爷爷奶奶以及家里其他人都住在那
儿,由于父母的工作,我们家住在杭州。低年级时,我们经常到爷爷奶奶家去,五一也去,国庆也去,中秋也去,寒暑假去住上个把星期是常有的事。奶奶总是牵着我,早起坐公交车到江对面吃早餐,公交车上,我们总是说说笑笑,慢慢,慢慢地走,丝毫没有赶时间的紧迫。我经常会到后院里喂鱼,我不总喜欢干精细活儿,于是爷爷过来,皱着眉头,喊道:”喂鱼的食物要掰小一点,不然鱼吃不了!“爷爷又拉我绕后院走一圈,指指点点,用方言重复着我早已烂熟于心的内容:”这个叫番茄,这个叫丝瓜,那些是辣椒……“
但这些只留作回忆,现在,来回车程四小时,已被爸爸妈妈繁忙的工作以及我各种各样的课外班所占领,于是只能在一年的寒暑假里面见缝插针抽出几天去看望他们。即使去了,我也更喜欢独自做自己的事情,并不乐意与他们对坐着谈话。仅此而已。
我小学一年级时,妈妈总是跟我说:”你永远都这样大就好了。“我无法体会这句话所蕴含的心情。害怕时光飞逝罢,担心我长大后会离她越来越远罢……
读初中了,我要学习,妈妈要看报、办公,虽然天天在一起,但从来都各自坐在各自的书桌前,永远隔着一扇门 —— 这个距离挺远的。
”今天是最后一堂课,老师想对大家说几句话,首先,要理解父母,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的,真的很辛苦,只是你们现在体会不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那带着点寒气的一钩儿浅金在碧云上斜挂着,给那个七岁的穿着短红棉袄的小姑娘带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彻骨寒夜,从次以后,月牙儿和悲凉便紧紧跟随着她。
那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人生。从小便学会了挨饿和听话,渐渐学会了当东西和顺从,再长大一些,看见了生活黑暗的一面,在反抗和逃离中却还是一步步陷入绝望的境地。
贫穷两个巨大的字压在她身上,让她无论如何也无力翻身,无法逃脱。如果可能,她也想像其他女孩们一样,把自己打扮地漂漂亮亮的出去玩,而不是在漆黑的小屋里用自己的身体换取下一顿晚餐。花花世界的诱惑没有使她动心,母亲的发难也没有使她投降,但饥饿却还是让她在与命运的搏斗中败下阵来——空着肚子的人没有资格谈论尊严,羞耻不是她造出来的,是生存。
“我遇见几个同学,有的升入了中学,有的在家里作姑娘。我不愿理她们,可是一说起话儿来,我觉得我比她们精明。原先,在学校的时候,我比她们傻;现在,“她们”显着呆傻了。她们似乎还都作梦呢。她们都打扮得很好,象铺子里的货物。她们的眼溜着年轻的男人,心里好象作着爱情的诗。我笑她们。是的,我必定得原谅她们,她们有饭吃,吃饱了当然只好想爱情,男女彼此织成了网,互相捕捉;有钱的,网大一些,捉住几个,然后从容地选择一个。我没有钱,我连个结网的屋角都找不到。我得直接地捉人,或是被捉,我比她们明白一些,实际一些。”
我没有尝过饿到头昏眼花的感觉,也没有试过冬天穿着薄薄的单衣在风里索瑟,更不知道回到家里看到家徒四壁时候的绝望……我和那些傻姑娘一样,吃饱了却只会做着不切实际的梦。现实的环境暂且还容许我安稳地做梦,而她却不行,她必须精明,必须实际——这无关乎所谓女孩的虚荣或自尊,这关乎生存。人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而对于她来说,温饱尚且无法保证,情爱便更毫无立足之地了。她并非不需要爱,她需要,比任何人都更需要一个真真切切爱她关心她的人,可是她没有资格。情爱对她来说是奢侈品,只能被拿来当做换取食物的筹码。在面包面前,爱情真的无足轻重,所谓的“有情饮水饱”不过是生活富足的人们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他若是要你,你得给他相当的好处;你若是没有好处可贡献呢,人家只用一角钱的冰激凌换你一个吻。要卖,得痛痛快快地。我明白了这个。”
世界在她眼中是一个等价交换的市场,没有什么是不能拿到天枰上称量的。一个吻等于一个冰激凌,而一顿饭呢,就要用整个身体来交换。就是这样简单明确的条件,冰冷冷的让人不寒而栗。钱是无情的,哪怕是母女之情也会在它面前俯首折腰,体面和尊严都是虚的,只有有钱的人才有闲暇去想到这些。
她的生命就像闪烁飘忽的烛光,似乎随时都会熄灭,却始终坚持着燃尽最后一丝氧气。月牙儿陪着她,从七岁那年的冬夜到十几年后的狱中。生活对她来说是一场磨难,一个人的磨难终将过去,但其他人的呢?
月牙儿依旧在夜幕下,闪着幽幽寒光。
我们永远不可能生活在一起,住在一套公寓,躺在一起,坐在一张桌子前,永远也不会,甚至不能在同一个城市……但,虽然不能生活在一起,至少我们可以同时幸福的躺着,等死。
——卡夫卡
当初论文选定了卡夫卡,*是因为好奇,这是一个我感兴趣,并且想要找机会走*的作家,也许这正是一个机会。于是,我借来了很多关于卡夫卡的小说,书信,日记,评论想要寒假来读。两个月后,我放弃这个选题。
至今仍记得高中二年级时读到《变形记》时的惊骇,我相信这是一个奇异的作家,他所写的和我以往读过的作家都那么的不同。如此清晰而又逼真地描述人变成甲虫的故事,在他笔下却那么自然而平常,客观,冷静甚至冷漠的态度,让我困惑。
一直到读了卡夫卡的《致父亲的信》,才开始真正的走*卡夫卡,抛开他那些被誉为*经典的玄之又玄的象征和隐喻手法不谈。卡夫卡的成长过程,不过是一个敏感,懦弱,内向,自省的孩子的成长罢了。当然他很会读书,法学博士不是人人都拿得到的;他富有正义感,是那么一个善良过分的仁慈的好人;而且他有清晰的头脑和判断,对于这个*有着*的认知。但他被扭曲的情感,自卑,逃避,软弱,却将他的*的颠覆了。
卡夫卡一生平淡无奇,默默无闻。他的生前,甚至没有发表过什么作品,虽然文学已经成为他*的爱好和寄托,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写作是比死亡更深的睡眠……就像人们不能把死尸从坟墓里拖出来一样,在夜里,谁也不能把我从桌前拽走。”他以*平常,*不引人注意的语气和态度叙述与常理,习惯相悖的事件和境况,就像那是*普通不过是事,他写下的故事看似不可思议,却体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尽管在文字中他也一贯是坚持了他的自我压抑和自我逃遁。
在给父亲的信中他写到:“可我在别处再也没见过像我这样无所谓,一个活在自己*里的孩子,对外界漠不关心,沉浸在胡思乱想中,他的无动于衷不加掩饰,不可摧毁,孩子般无助。*乎可笑,盲目的自鸣得意。可这也是*的庇护,以防恐惧和内疚引起的神经错乱。”他始终像是一个张着大眼睛的被放逐者,在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内心*”中寻找着自己的出路。
他找到了吗?他死去前要求他的好友将自己的文字全部焚毁,可是他的好友却将它们全部拿出来发表了。现在他被人们认为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可这与他的一生无关,与他已经*走向终结的隐秘人生无关。如今我们虽可窥见他梦幻似的内心图景,却仍旧无法找到揭示他的内心谜题的钥匙。
但为什么要有答案呢?人生本来就是难解的谜题,卡夫卡经历的也不外如此,谁没有梦幻式的内心生活,没有因为思想个性与现实的觊觎而遭受痛苦?他只不过是被“神化“的那一个,尽管这也许并非是他本人所愿。
振聋发聩的闪电和雷声生生撕破了夜的静谧,让甜美的夏夜平添了几分狰狞。我的睡意全无,索性拿起了儿子放在我枕边的那本书——《双面猎犬》。
后半夜就在本书的主人公——白眉儿的成长经历中跌宕起伏。或潸然泪下,或义愤填膺。
且不说洛戛的忠诚和无畏,且不说白眉儿的坎坷和坚韧。只想说达维娅倾尽所有的母爱——感动天感动地。
达维娅是群豺中的一只,很不幸被优质猎犬洛戞追赶。生活的戏剧给他们安排了磨难乃至生下白眉儿后,洛戞落水牺牲。为了生存,历尽艰辛的达维娅不得不再一次经历千辛万苦,怀着身孕回到豺群的领地。
第二天达维娅就生下了两只小豺。不过由于过度劳累和悲伤,只有白眉儿活了下来,而达维娅也患了严重的产褥热,达维娅已经感到了死神的召唤。由于洛戞的背叛,对于死来说,达维娅早就无所畏惧。但她放不下白眉儿,因为白眉才只有半个月大,而幼豺要靠乳汁喂满三个月,才能学着吃豺娘反刍出来的肉糜。
养育孩子是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只有无与伦比的母爱才能担负得。达维娅绞尽脑汁要在临死之前为白眉儿找一位豺娘,最终她选择了有两个孩子的罕梅。
达维娅为了孩子做了多么严密的思考和安排呀!先把小风铃咬死,又在即将闭上眼睛的时刻把小风笛埋在了自己挖的小坑里,并把自己的尸体盖在了小坑上——达维娅为自己的孩子白眉儿争取到了生的权利。
也许,达维娅的做法太损人利己。毕竟被自己亲手害死的是两条活泼可爱的幼崽。也许这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一切的典型事例。但我想,毕竟达维娅只是动物,她只是想到了自己是一个母亲,应该尽一个母亲的权利吧。
谁没有儿女?谁不曾做父母?”痴情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算起来,我的母亲来我这里已经将近两个月了。我基本上什么家务也没做过。母亲说:”我从胡同这头走到那头,听到最多的就是‘你来了可要多住几天,给你女儿做几天现成饭’,你有那么忙吗?“呵呵,人不都是那样吗?但是母亲却依
然什么也不让我做,万一看到我正在洗孩子的衣服就会撵走我。我说:”等你走了,我就不会做家务了。“母亲会说:”有妈的时候就把有妈妈的福气享完,没妈了再说。“
于是,腿脚已不伶俐的母亲,每天极早就起,锅碗瓢盆什么也不让我摸,等到菜园子绿了以后,地也不让我拖了。每天一回家就是一句话:躺着休息一会儿,别让两个孩子烦你。
前几天,妈妈和二姐把我床上的东西该洗的洗,该重做的重做。晚上我从外面玩回来,老公说:”孩子姥姥不让我盖被子,说都洗了,我只好盖了浴巾。“我说:”孝顺就是不仅孝,还要顺着。这是我二哥给我说的。你也顺着吧。“
如今每天,母亲督促我每天喝她给我熬的中药,苦得要命,却甜得上天。
与达维娅比起来,母亲祥和而善良,但母爱的含义却是一样的。有谁能猜透,母爱深深深几许?
我读了一本书叫《彼得潘》,既然故事书名叫《彼得潘》,那么故事的主人公也叫彼得潘。
这本书讲的是小飞侠彼得潘和温迪、约翰、迈克去永无乡的故事。他们在去永无乡的路上,他们遇到了海盗、又勇敢地战胜了海盗,最后他们顺利脱险了。到了永无乡,再次遇到海盗,他们又用自己的智慧胜了海盗。最后,温迪、约翰、迈克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从此他们长大了、成熟了、坚强了、健康了。
这个故事里我最喜欢温迪了。因为她温柔商量、乐于帮助别人。比如:温迪做了母亲以后,把屋子安排的井井有条、要迈克睡在吊篮里当婴儿,每天做各种好吃的食物,她很忙碌却很幸福。
我最讨厌的人是叮叮呤,因为她贪婪自私,看见彼得潘和温迪交上了朋友,就想搞破坏。
我最羡慕彼得潘,因为他会飞。如果我也能飞,该多好呀!我要发明一个飞行衣,让人们自由飞行。我还希望有个像温迪这么好的妈妈,对我更加温柔,对我要宽容、多一些允许。我要学习孩子们的礼貌和教养,做一个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有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作业,要摘抄5段写景文章。当我抄完后,惊奇地发现:5段文字中,有三段是朱自清的文章。这让我对朱自清产生了好奇,朱自清有这么强的写景能力!我赶忙拿起了《朱自清散文集》读了起来。
朱自清的许多散文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春》、《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之绿》等等佳作名篇数不胜数。每读到朱自清的文章,都会有一种清新典雅,柔顺细腻之情,让人从久违的城市的混沌的空气里摆脱出来,从而让人有一种乡村感,又好像有一种原始的,清新的感觉,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春天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季节,但往往又会给人带来焕然一新惊喜的。在描写春天的文章长廊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朱自清写的《春》了。他那栩栩如生、独一无二的语句,像小河的流水般灌溉进我的心里,虽然现在是冬天,但我似乎感觉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吹面不寒杨柳风。”从中,我能感觉到,风是多么地温柔呀!像是母亲的手在抚摸着一样,而且在空气中还夹着清新的土味、酝酿着淡淡的花香。要是能漫步在这种仙境般的美好春光里,一定是舒服极了,惬意极了!此时此刻我真是希望能穿越时空,到达这么美、还充满了诗意的春天去啊!朱自清给春天的鸟,“恩赐”了一个美妙的嗓子。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绿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唤友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着轻风流水应和着。”这样的境界,就像在奇妙的童话世界里似的。但是,即使鸟儿的天赖之音再好、再美,也比不上那新春的雨水呀!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是最适合放风筝了。朱自清在春天看到了一个热闹的场面,在“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人们都以欢笑和努力,满心欢喜地迎接着春天,迎接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一直为现在的美好生活而奋斗……春天,是希望的种子、是生命的开始、是美丽的象征。我从朱自清写的《春》中,看到了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人们在努力地工作着、奋斗着,从希望的春天开始,为我们的世界多添一份光彩。请大家就从现在做起,憧憬着我们的未来,一起来为明天而努力吧!
朱自清真不愧是一代文学大家!可以说,没有他,中国的现代散文就不可能这么灿烂。我读了他的文章,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让我受益匪浅,真是饱餐了一顿美味的文学大餐。
这天,我读完了《波丽安娜》。这本书赐予了我快乐,也让我在遇到生活困境和挫折时,勇敢的应对。
波丽安娜是一个十分苦命的小姑娘,她十一岁,父母就都去世了,而且没有给她遗留下一分钱,唯一的亲人就是重来没有结过婚的老姨妈——脸上从来不带半点笑容。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小姑娘,竟然创造出了奇迹:她把从没有微笑过的姨妈逗笑了!再糟糕的境遇,再倒霉的运气,总能真心诚意的看出好的一面,自己给自己宽心,自己吧自己逗笑,而且把快乐带给别人。这,就是波丽安娜的独特之处,塞翁之马焉知非福的道理,波丽安娜是无师自通。最后,严酷的环境没有压到她,反而是她用热情和欢乐感染了那些行尸走肉般的成年人,改变了他们,波丽安娜很宽容,应对没人喜欢的斯诺太太,脾气暴躁的彭德莱登,都微笑着问好,让他们心中的小鸟中心飞上了蓝天翱翔。
波丽安娜有一句名言:假如你愿意去找事物好的一面,你就能找到——Ifyoulookforthegood,youwillfindit.
看了这本书,我觉得波丽安娜的心灵是那么的善良、美丽,我觉得每个小朋友都有改变世界的潜力和想法,我们大家就应发现这种伟大的力量,并去改变世界上不好的东西,世界将会变得更完美。
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指:以一个时间基点为原点,前后各推一段时间,梳理整个大历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终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观感”。具体到万历十五年,即为1587年为基点,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明清两代为中国封建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从明成祖设立内阁,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明清政治达到专制顶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庆新政和张居正改革为后世治国者所称道。经济上,从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开始,到清代中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农业人口激增,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耕文明达到极盛。
在江浙一带,则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制造业、纺织业等成为解决地方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军事上,统一多民族国家背景下的边防矛盾呈现由内向外转移的过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
北方诸镇的边防措施——万里长城得以修复,火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军事领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装在镇压内部起义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学高度统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万历十五年》,书名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了,作者也久闻其名,只是在内心一直怯于去读它,因为始终觉得它是一本史书,给人一种厚重感,一翻书序就谈及财政制度方面,令人不禁生畏。“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代万历十五年,丁亥年……”明史的卷轴渐渐在眼前展开……
直到前些天才下定决心打开这本尘封已久的书籍,细细读来,才发现它并非我以为的那样艰深晦涩。看不多时,我发现《万历十五年》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奇书,带给人以震撼的感觉,并非是因为作者写明朝史写得非常生动,而是因为作者的视野非常广,摆脱了普通历史书枯燥无味的感觉。
故事涉及荒怠朝政的万历、被清算的前任首辅张居正、调和文官阴阳的现任首辅申时行、古代模范官僚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九岁登基而早熟的万历皇帝懈怠了皇帝这份工作,宁可躲在宫中看宦官掷银游戏,也不愿上朝面对百官议政。张居正励精图治,仍无法挽回王朝走向衰败的现实,海瑞一身正气,却在官场处处碰壁无法立足,戚继光抗击倭寇立下大功,申时行深谙官场之道,也未能带给明帝国任何起色。
明朝时,中央集权已经达到了高峰,废除丞相制度,文官集团日益强大,但是军队建设却极其落后,依靠多次翻修的城墙巩固国防,待倭寇入侵才开始培训新兵。天下的奏折,评判的标准则仅仅依靠仁礼道德,没有强而有力的法制建设,文官集团越发强大,却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叛乱、异族的兴起,最终走向灭亡。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古以“礼”为尊的国度,从民风淳朴的先秦、百家争鸣的春秋、诗词盛行的唐宋,甚至是大部分民族的传统文化已失传的今天,传统道德的渗透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就像是手表中的齿轮,在历经时光岁月的磨损之后,终于在运作中发出了不和谐的噪声。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扎扎实实地从史料走中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才会拥有独特的见解。在后记中他这样解释他历史观的来源:“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
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可见这本书不是一个仅局限于书本的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经历和感受的作品。在书中,作者常常批评“道德代替法律”这一点。
现在的历史书籍,因为大都太单调、太教条、太格式化。而《万历十五年》简直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确实需要这样的书让学生乐于走进历史,走进文化,真正的提升自己的素养和底蕴,去思考一些过去和未来。
明代晚期和鼎革之际的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一些在当时社会上离经叛道的思想。市民文化兴起,四大名著问世。
历史的悲剧源于我们的无知和少知,痛定思痛,从明朝到现在,有许多东西是变了,但也有许多是没有变的。礼为一切社会行为之规范,但道德却不能代替法律,与此同时也并不表示道德可以被抛弃。健全法制体系,提高道德修养中华民族才能走的更快更好,民族的未来将走向何方,答案掌握的我们自己手中。
张居正在历史上以铁腕著名。黄仁宇先生认为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依靠自己的勤奋和人事关系安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改革却远远超过了盘根错节的文官集团可以接受改革的范围,过大的威胁到了既得利益者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张居正的确很快,但是不见得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太快。只是现实没有给他放慢的机会。万历年幼尚有他改革的机会,一待万历成年,有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他的种种措施很有可能化为泡影。
他必须在短短十几年内获得成功。书中一章取名为“世上再无张居正”,倒是反映出作者对张居正的些许惋惜之情。如果多那么几个张居正,前赴后继般努力进行变革,张居正也不需要那么急切,可以按部就班理清各种复杂交错的社会关系,将整个社会推上正轨。
只可惜,儒家的中和色彩排斥着这种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