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汇编30篇)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通用30篇)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1

我认为教学应该在有效教学方面多下功夫,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我认为开展有效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意识的教师。

反观我们的教育现实,盲目跟随、低头拉车、疲于应付的老师太多了。我以为,任何一名教师,都应该努力做有思想的教师,虽不能成为名师,但教育教学需要我们有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因为教师所面对的不是机器,不是容器,他们都是活生生的、有着鲜活的个性和独立意志的人,假如老师没有思想,只是把自己的工作当作机械的、重复的体力劳动,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搬运工,我们又如何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我们能允许我们的学生是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有思想的人吗?不能。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只有有责任感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公民,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树立有效教学理念,把这些理念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发展这种理念,使实践更加有效。那么如何成为一个有意识的教师呢?我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思考”。这里的思考不仅是要求学生会思考,教师也要会思考,思考所有我们应该思考的。当然思考的方式有很多种,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比、质疑、构建等。通过一些深刻的思考,使理论成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理论。

二、使自己成为反思型的教师。

我认为,能否正确的反思,关键还是看教师个体思维认识程度。也就是说,反思的过程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他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且随着新一轮反思的展开,我们要提炼出新的理念,这样才是有效的、成功的反思,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1、教师自我实践反思的内涵。

所谓教师自我实践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其教学效能的过程。其主要特征,一是实践性,是指教师教学效能的提高是在其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具有强烈的“行动研究”的色彩;二是针对性,是指对教师自我“现行的”行为和观念的解剖分析;三是时效性,是指对“当下”存在的非理性行为、观念的及时觉察、纠偏、矫正和完善,意即可以缩短其成长的周期;四是反省性,是指对于教师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立足于自我以外所作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应当强调,这是教师教学效能提高的内在精神和情感基础的前提条件,是这种模式的本质所在;五是过程性,一方面指具体的反思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另一方面,它指教师的整个职业成长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炼,才可能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

2、现实的观照和价值的赋予。

这里从教师的理念和行为两个层面所表现出的特征加以分析。教育教学理念层面:所谓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表明一种价值观,表达一种精神和执着地追求着一种目标。它是一种主体性、个人化的认识和信念。教师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教育教学策略和行为及其效果产生着直接的导向性影响。研究表明,教师的理念一旦形成,便处于一种“自以为是”的“固执”状态,除非受到有意的挑战或在实践中碰壁,否则难以改变。

通过学习“有效教学”使我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我们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想做到“有效教学”,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真实的人,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你,孩子们和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其次要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地终身地学习。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说自己加强要自己业务与政治的学习。而实际上往往成为一种泛泛而谈的“学习”。我们教师离不开终身的学习,一旦自己停止了学习,那么工作如同机械的运作,便毫无意义,没有活力。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

3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从现在开始,我要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在反思、自查、整改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时刻提醒自己在每节课后自己主动反思:课上哪一个环节启发了学生?哪一部分是教学中的亮点?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喜欢回答?哪一部分教学效率高?下节课如何改进,主动把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策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以上是这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有很多地方写的还不是很周全,但是这次学习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为我今后进行有效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2

初中物理自从教材用苏教版新课程以来,本人在教学中收获和感受很多,苏教版初中物理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学习理念。科学探究过程贯穿着初中物理课程的始终,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段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的问题,交流与合作。这些步骤对于我们学习物理、学好物理是必需的。下面浅谈一下本人在实际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新课程改革要重视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运用和理解。

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指研究一个物理与国一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要保持影响这个物理量的其它物理量不变,从而研究变化的这个物理量与要研究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我们在需要用控制变量法解题时,要注重理解“控制什么?改变什么”,“如何控制?如何改变?”这是研究问题的关键。下面我举两例进行剖析。例如:在研究影响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如果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那么就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改变,而要改变压力大小,观察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那么,如何控制不变呢?方法就是始终保持木块的底面与木板接触。那么,如何改变压力大小呢?方法就是在木块上添加砝码改变压力(当然此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测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上木板上作匀速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摩擦的大小。再例如: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如果探究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那么就要控制保持电阻不变,而要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观察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在该实验中,如何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呢?方法就是: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如果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那么就是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而要换用不同大小的电阻(即改变电阻),观察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在该实验中,如何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呢?方法就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总之,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实验过程中经常用到,除了上面举的二例之外,还有许多。例如,研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压力作用的效果(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电功、焦耳定律、电磁铁磁性强变等等的影响因素都用这种方法。

二、新课程改革要重视类比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所谓物理类比法是指:在物理研究中,将将研究的物理对象与熟悉的物理对象相比较,找出它们的某些共同点、相似点或有联系的特征,从而据此推测出待研究的对象还可能具有熟知对象的另一些特征。这一逻辑推理方法就叫做物理类比法,它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或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初中学生运用类比法可以把陌生的对象和熟知的对象进行对比,把未知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对比,能以旧带新,启发思路,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物理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物理新课程的学习效率。类比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很多的,例如:在电压一节的教学时,把电路模型类比水路模型从而引入电压的概念。 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提供的水路模型和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然后将两幅图进行类比分析,找出一一对应关系,比如阀门对开关、水轮对灯泡、水泵对电源、水路对电路、水流对电流等等,进而理解水流的形成是因为有水压,那么电流的形成是因为有电压。所以学生很容易通过类比法的学习,理解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再例如:初中物理新课程学习中,我们可以把声波跟水波类比,把学习电磁感应中“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和农民用镰刀垂直地去割水稻这样一个动作相类比……。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3

本学期学校布置了《有效教学》这本书的阅读任务,刚一开始,并没有引起自己的重视,总觉得这又是一次图于形式的任务学习,而在读完以后,却发现这本书不像以前的理论书籍一样去强调教学的艺术性,高谈阔论一些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的东西,而是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很多东西说出了我们的心声,颇有感触。

有效备课。在本章节中,提到了一些怎么样备课才实用的一些意见,在我看来,我觉得很有道理,说实话,自己在备课时感觉备的很认真,各个环节也都很清楚,并不比那些领导提出表扬的同志差。还有一个调查显示,在上班时间,老师们的备课时间并不充分,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很多时候每当我安排了计划,想要备课时,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要你去做,结果忙忙碌碌的一天结束后,自己的备课反到没有实现自己的原定计划了。

关于有效指导,在看这部分内容前,想当然的认为这绝非难事,应该容易做到。看过书之后才清楚自己还有很大差距。好在自己平时还算比较注意,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学的更好。新授课中,注意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习惯;练习课中,重点培养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做题,有效提高自己的卷面成绩;而在复习课中,也是从方法入手,教给学生如何有效复习,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感觉自己做的还算不错。

关于有效讲授,中间提到了一条就是要幽默风趣,令学生保持轻松活泼的心情。这一点,比较符合自己的课堂特征。一直以来,自己所提倡的就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而且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可有时候却发现一旦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数同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出课堂,这样便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也就是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

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是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估的材料,而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的事件有一个预测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授课内容在时间上有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够充分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关于课后反思。这一条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来说,应该是非常关键的。早在学习这本书之前,在我们的年级会议上,主任也提出了这一点,而自己也非常明白课后反思的重要性。可很多时候,自己往往会因为懒惰或者文采的限制,而只是去简单回顾自己近期内的教学情况,没有进行系统的书面整理,所以到目前为止,自己的总结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这也是自己今后一个很重要的改进方面。

而在最后自己想说的一点就是有效练习。现阶段很多人对于题海战术不屑一顾,认为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课堂效果等等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相冲突,而我的观点则认为,很多时候,练习的重要性是其他任何环节所不能代替的。只是由于作业的分层设计不够好,导致很多同学感到一定的挫败感,于是就出现了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很多学生开始搪塞老师,敷衍了事。所以,要想真正体现练习的有效性,作为教师来讲,必须要设计有意义的、高效的练习形式。

学无止境,同样,对于一个老师来讲,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只有真正掌握了教学真谛的老师才是一个好老师,才是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也才是一个对学生帮助很大的老师,希望自己将来有一天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4

大学毕业后,我就很少有机会参加专业而系统的讲座活动,这次随工作室去广东深圳参加“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策略论坛”,是一次非常难得而可贵的机会。在三天的学习时间里,非常紧凑的安排了六位专家的讲座,每一场听完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在茶余饭后的短暂休息时间里,我们都会互相交流着彼此的收获和感受。短暂的学习虽然结束了,可学习后所产生的教学思考却是永远也不会停止的!

几位专家把自己多年甚至毕生的教学研究所得和教学思想精华,都在自己的讲座中展示着、渗透着,并折射出无穷的思考。每当一场讲座结束时,我都会去思考,思考他们所带给我的启发,思考我的教学,思考我自己!在写这个学习心得时,我感觉想写的东西很多,当把所有的关键词写下来并归类后,我看到了三天里我思想收获的主线,那就是:关注学生、关注教师、关注课堂!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思考。

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谢利民,在讲座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由“关注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转向“关注学习知识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研究就应该放在教学之首,我们在备课环节中,备学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喜欢看电影,喜欢听音乐,喜欢运动,那是因为我们对这些活动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你是绝对不会去做,或者很无耐毫无收获的去应付。我们的教学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课堂教学,甚至抵触,理由只有一个他们不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感兴趣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要从头做起并持之以恒,而不是想起了做一做。很多老师都会在初一或高一,本门学科开始时给学生一些兴趣点。比如:生物老师展示一下生物的dna模型、上几届学生制作的细胞立体模型、或放一段生物科教片等,在开课前吊足学生的胃口。可是在进行常规的教学后。学生的兴趣慢慢的丧失了,进入了为学习而学习的状态。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某件事物由衷的喜欢和向往,并为之坚持而付出。人为的培养兴趣是很难的,但我们可以去关注学生对本学科涉及到的什么方面感兴趣,然后逐步引导,放大到本学科的学习。我举个例子,在高一上生物课之前,我们可以带学生去参观植物园,参观动物博物馆。回来后让学生谈谈对什么最感兴趣,并展示我们三年要学习的教材的目录,让学生知道我对什么感兴趣,我想学什么。从而建立好学生与课堂的兴趣对接点,然后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除了教学重难点的达成外,要在课堂中穿插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保持课堂有1至2个兴奋点。千万不要让学生为学而学。

2、需要是学习的动力。在我们每次的备课中,我们一定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你的设计学生喜欢吗?像这样要求合适吗?他们需要吗?他们想听你讲还是他们想展示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希望得到师长的称赞,同伴的认同。所以把课堂还给他们,让他们在你的教学设计下去充分展示自我,去展示、去点评、去完善。做一个像毛泽东一样的课堂指挥者,让学生去“真枪实战”。做一个像张艺谋一样的电影导演,让学生去“演绎精彩”。这样的课堂才是他们需要的。学生想去展示他们的才华,讲台和课堂成为了他们所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是他们智慧炫耀的舞台!

3、潜能是教学的源泉。教育是一个让个体不断完善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发掘潜能的过程。潜能的激发又在推动着我们的教育,这样才产生了无数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潜能的激发,对于个体能力的延伸是无止境的。它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谢利民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学生觉得不难,那难也不难;当学生觉得难,那不难也难。”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给学生设定一个个够一够就能够到的高度,那么当我们回头看时,你会发现他们的潜能是你无法估量的。给学生展示的舞台,他会表演得很精彩,也会发掘到自己身上更多的潜能。多让学生说,你会发现他们个个都很能说很会说。多让学生表现,你会发现他们个个都越来越想展示自己!

4、情感是教学的质量。古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是否对所学的感兴趣,很多时候都取决于他是否喜欢这个老师,信服这个老师。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推动教学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教学质量也就不言而喻了,所谓水到渠成也就是这个道理了。学生对老师的喜欢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喜欢哪怕在他毕业多年后仍然是不会变得。当学生觉得不认真做作业会对不起这个老师,他还会不去做好吗?当学生觉得考不好会没脸见你时,他还会不去加油考好吗?师生的情感是超越教育之上的精华。五年、十年后,还会有学生记起你看望你时,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值得自豪的,也是最大满足感的慰藉。五年、十年后,还会有这样一位良师永远也不会忘记时,这也是一个学生最值得庆幸的,也是成长路上温暖的港湾!

二、关注教师的自身发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学的参与者,更是教学的指挥者、设计者。如何授的精、活、实;学的乐、快、好,离不开教师精心的设计。如何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更离不开教师用心的思考。设计与思考的呈现,更多的体现出了一位教师的功底与潜能。

1、教师的艺术

教学有法,可教无定法。在同课异构中,我们可以很多种教学模式,并从中学习到很多的教学艺术。这些艺术的背后可以看出教师自身的艺术魅力。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教师教学的调控艺术;教师教学的启发艺术;教师教学的评价艺术。这些教学艺术都是做为教师的我们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提升自己的必修课。

2、教师的转型

刚工作时,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模仿性教学:执行教材,教师教学生涯的起始。经过5年左右的教学后,我们进入到了合格教师的独立性教学阶段:教师职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到了这个阶段后,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将会出现一个“高原期现象”,此时也是一个教师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时刻。如果你固守现状,不愿多思考,不愿一次次挑战自己,设计出更好更精的教学,并记录下改革的点滴。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转型为研究型与学者型教师。如果转型成功,那就进入到了创造性教学阶段,并逐渐形成独有的教学艺术风格。

3、教师的终身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做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新鲜且流动的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要能跟上知识更新的脚步,教师的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只有秉着终身学习的理念,才不会让自己落伍,也才能成为学生信服的老师。在教育生涯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5

近日,我们全校教师听取了四川省特级教师肖成全教授关于《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专题报告。肖教授的“有效教学”报告分三部分:有效教学的研究定位,有效教学的内涵诠释,有效教学的策略案例。其中对于有效教学的研究定位中,肖教授说:教学是做良心的事儿。是呀,我们天天在教书育人,要想做到对学生的一生负责,难!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我们皆知“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天,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当我每一次拿着课本走进教室时,便会想这堂课我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会什么?带着这个不变的问题尝试了一堂堂不同的教学。如今,听了肖教授的报告后,这种想法愈加强烈了,我们一再强调课堂上必须落实“三要义”,如果我们的课堂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自身的发展,那么就必须实施有效教学。

从肖教授的报告中,我感悟到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培养灵性的课堂。有效的课堂重视过程的探索性,重视师生的交往与对话。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处理一道练习题时,由于我在所教的两个班级中实施了不同的课堂交流方式,因而导致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教学效果:第一次的教学产生了热闹的交流过程和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第二次的教学则是巧妙的引导交流和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学生有效的交流,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课堂上学生交流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给老师听吗?仅仅是为了体现课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吗?当然,有效的交流过程应该是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相互碰撞、相互沟通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成果共享的过程。

肖教授的报告指出,有效的备课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的备课能够提高教学效益,使“辅差”的工作量减少。现在我们学校各个教研组采取的都是集体备课的方式,我们通过一年的尝试,感觉到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集体备课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领会教材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肖教授的报告让我懂得,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不仅要会教学,还要会反思,只有进行有效的反思,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本学期我会朝着这方面努力,力争让自己成为反思性的教师。

有效的课堂教学由许多微小的教学细节组成,在构筑理想课堂时,我们不妨从细节入手,逐步完善自己的课堂,涓涓细流汇集到一起便可成为湖泊,成为大海。就像肖教授说的用教育发现———点亮孩子的自信;用教育道德———震感孩子的心灵;用教育精神———影响孩子的生命;用教育技艺———改变孩子的命运。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6

学习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与总体要求这一课程,特别是聆听了廖伯琴老师和赵兵老师的“课改十年成效与问题”和“继承发展与他山之石”两个专题讲座,对初中物理课程的有效教学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进一步思考的冲动。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一个大概念,任何一个学段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存在一个有效教学的问题。那么,基于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是怎样的呢?或者说,站在课堂教学这个教学的主阵地的角度去看,怎样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其实很大的程度上,都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关系,或者说他对有效教学的认识。这个“效”体现在什么上。很多老师认为,有效就是对考试有效。只要我教的学生考试分数高,学科积分高,就说明了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具体在每一节课上,有效教学就是落实在这节课的知识点上,集中在知识与技能上。如果一个老师真的就是这么认识的,那么这个老师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个理念和认识就还是不够到位。比较急功近利,太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对自己带来的影响。而另外有一些老师不是这么认识的,他也知道作为一个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但视野不够开阔,或者在操作这个层面,没有具体的办法和措施,这是另外一种现象。

廖伯琴老师曾就“老师们为什么要教物理,学生们为什么学物理”这个问题做过调查。大部分的同学,无论高中还是初中,首先认为他们为什么学物理的理由是因为考试。初中生因为有中考,高中生因为有高考。甚至有的说物理在理综里面占的分值很大,所以他们要学物理。当然除这个因素以外,他们还提到其他因素,比如说物理是有用的,可以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物理能训练他们的思维等等。老师的回答相似,第一选择也是考试。这就是他们对为什么学物理,为什么教物理的一种思考。而这种思考会变为他们的教学行为,会引导甚至会调控他们的教学行为。这是必须认识清楚的。从长远来看,我们的学习,我们的教学,不是为了考试。

学生为什么从初二刚刚学习物理,到后来初三时会出现物理学习兴趣大幅度下降的局面?这就反映出单纯为了考试而教学带来的恶果。如果我们用那种很枯燥的、乏味的、机械的、训练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物理教学的话,就相当于把学生的“矿藏”,在初中阶段已经挖掘完了。到高中,已经矿藏枯竭了。

新的课标要求我们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比如现在教材中引入了大量的科学探究(这一点,修订后的课标保持了实验稿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在探究过程当中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仅仅站在掌握知识和技能这个角度,站在应付考试这个角度,就会得出无效教学的结论。因为学生得出的结论还是比较稚嫩的,不太成熟的。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体验到了物理学习的快乐,能够在动手、动脑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分析过程当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其意义并不在于他们探究的内容,探究的方式有多复杂、多深奥,而是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动脑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

学习了新课标后,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到,教学最主要的大方向是要使学生改变以前那种机械记忆的模式,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得到发展。他今后长远的发展,事实上最使他能够受益的,应该是能力的培养,或者说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也是我们物理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说变相到应付考试的话,那种施教是高能耗低效绩的教学。

第二个问题:怎样更好地在初中物理课堂教中开展有效教学或者高效教学?

其实我们首先应思考的是在平时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既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你让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不去关注学生的成绩是极不现实的。事实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的教师在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也兼顾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注意到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是一名很优秀的教师了。

听了廖伯琴老师和赵兵老师的的两个讲座,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个几个思考。

首先应走出学生考试成绩与学生全面发展是相互矛盾的误区。在现有的教学时间内,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大部分情况下,两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并不是说,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时间用的多了,就会绝对挤占提高学生成绩的时间。另一个方面,考试的评价体系也在不断调整,现在的考试题目也在不断的变化,考机械掌握知识题目少了,考学生能力与科学素养的题目多了。有些情况下,比如一些实验探究课,表面看起来对提高学生成绩无效,但实际上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高了,你能说影响了学生成绩的提高?

其次是操作层面的问题。有的教师是操作不当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并不是关注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本身影响了学生成绩的提高。怎样有效教学?这个问题说起来好像是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含的内容很丰富。比如我们课程改革中强调,特别是物理课程,强调物理学跟生产、生活的联系。那么有的老师就总是在考虑这个知识点跟生产、生活的联系。比如说压强,这样联系,那样联系,重复联系,可能一节课都在做联系,而这些联系中很多例子是重叠的。这里边就有一个精选教学内容的问题。实验不是越多越好,联系实际也不是越多越好,“有效”两个字是很关键的。抓住这些对我们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很有用的。

很多老师说探究课是低效的,探究课对学生的能力、发展也不一定有效等等。他们看了很多课型,所以对提倡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提出质疑。其实有时候老师们看到的这些各式各样的案例,并不代表探究课本身,而是他们对探究课的一种理解,就是说你看到的这些课本身也存在问题。所以不是探究课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们老师们在操作的过程中,理解上,还需要调整、改进。

再谈一下我们高平市教研室推广的学案导学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很多的课堂,通过对实验教师和学生的访问,证明这种模式目前看来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但在各校推广的过程中,老师们会产生一些误区,比如,我不课改,成绩也很好。这实际上就是把教学的目的考试化了,功利化了,你成绩不错只能说是学生在知识与解题技能方面达到了教学目标(不排除部分老师靠的是挤学生时间,甚至体罚学生这些方法。),但我们的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方面。我们经常埋怨现在的学生一毕业就不理老师了,其实就有这方面的因素,现在的学生精的很,知道你是在把他当考试机器训练,你是为了升职称和得奖金。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有很明显的实效。另一个方面,有的教师认为,课改影响了学生成绩的提高。这分两情况:一种是老师就不想课改,因为课改要改变一些教学习惯,初期哪是很麻烦的。另一种是想课改,但因为理念不到位,办法和措施不多,对课改的一些具体操作掌握的还不够娴熟。这两种情况都不是课改本身的错。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曾不断探索课改,一直坚持课改,从没有感觉到搞课改能影响成绩。实际情况是,每一轮新的课改措施的采取,都不同层度地提高了学生的成绩,最主要的是还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负担。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7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新课标要求教师应以生为本,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课堂教学比较低效。只有做到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问题谈谈心得体会。

一、结合语文特点,科学确定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是基础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汉字、汉语的规律及相关知识,并学会应用语文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首先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围绕教学目标的核心,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采取多元教学手段,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获得最大教学效益。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针对学生情况,做了如下工作:

(一)教师要加强教学设计,课前要下功夫

在开始上课之前,要做好课堂导入,以趣激学,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引趣有很多方式,教师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精心设计,如采用问题驱动、故事引趣、猜谜语等,也可以应用本地风俗习惯进行导入。在学习《难忘的泼水节》时,我先对富有民族特色的苗族姊妹节进行了介绍,让学生自由表达,讲讲姊妹节的特色,描述一下节日的热闹景象,在此基础上,再引入傣族泼水节。由此消除了学生对泼水节的陌生感,并激发其浓厚兴趣,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和讨论。

(二)要通过兴趣引导,促进学生实现深入学习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指导者,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都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教师要微笑面对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民主和自由,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畅所欲言。这样可以增进师生情感,使教学预定目标顺利达成。

(三)强调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但自主探究学习并非是几个人讨论、研究一下就行了,而是需要教师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科学组织学生开展高效、高质的学习。教师要加强引导,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习《画家与牧童》一课时,我就是根据课堂教学设计,从如下三方面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

(1)通过互动交流,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首先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画家”两个字写得很大,将“牧童”两个字写得很小,并追问学生为什么?学生纷纷主动发表看法,从而激发起学生读课文的主动性。我还举行了“当小教师领读”的活动,通过民主方式选出小教师,由其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我在朗读过程中,充分进行指导,使学生通过读、说、评、演,来深入地体验角色,达到入情入境,获得深刻的感悟,体会到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

(2)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学生通过朗读,禁不住为戴嵩虚心请教牧童的行为而深感敬佩,同时,也为牧童敢于向权威进行挑战精神所震撼。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拥有的。结合插图,我让学生想象人们是如何称赞和惊叹的,最后,我问学生:牧童的话对吗?通过常规思考与求异对比,使得文本的人文与社会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促进写、说、看有机结合。在写的方面,我重点指导学生仔细进行观察和体会,理解字的结构特点与规律,指导学生如何写出正确、美观的字,最后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和展示,来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与自信。写话训练方面,主要是通过鉴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来进行看画说话,这样可以使学生写话的兴趣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加强作业设计,促进知识内化巩固

科学的课堂作业设计,对于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开发学生创造创新能力,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作业是一种载体,通过作业学生可积累、感悟和应用语文知识。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作业,以达到温故知新、培养能力、夯实基础的目的`。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的核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多个维度来设计语文作业。作业类型可分为巩固性作业、讨论探究性作业、自主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层,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同时,还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作业练习,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四、注重教学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评价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不能以分数来评价学生,应综合考虑语文人文性特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评价。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写过一篇寓言:北风和南风进行比试,看谁能轻松地吹掉行路人的大衣,于是北风铆足了劲呼呼猛刮,但行路人不仅不脱掉大衣,反而裹得更紧了。而南风则不紧不慢地徐徐吹动,行路人情不自禁地解开衣扣,将大衣脱掉。这则寓言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柔能胜刚。小学生心思单纯,教师在评价时,要多加鼓励,一句赞美的话语,可能比严厉的说教更具有效果。课堂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要以和煦有爱的态度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

在完成解答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思考和解答的过程进行评价,看在此过程中,有哪些值得表揚,有哪些还不足,通过自我检查和反省,学生就会更深刻地认知到不足,并主动进行改进和完善。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小心地呵护其心理健康,不断地给予其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使其不断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从而获得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爱”贯穿始终,根据教学与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采用创新策略,来使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持续提升。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8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情,要从学生的视角来设计我们的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同时,使自己成为有较高教学实践水平的教师。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能够全员参与到学习中是衡量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体现是否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都能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用到了哪些主要的关节。一个教师在讲课时,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也要让学生有一定的讨论,分别运用了哪些主要关节,如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确实能在自己的活动中真正获得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想,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精心研究教材,不要被教材束缚住。同时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打造宽松民主的课堂,让学生主动并且全员参与,使学生学到有价值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9

因为我觉得大部分关于教学的书籍,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理论性极强而可操作性并不大的空洞语言,因此带着无所谓的态度,我阅读了《有效教学难点突破与教学对策》。读完这本书后才发现,在自己身上存在着太多不足。

在我的观念里,有效教学就是高效的教学,高效体现在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提高和进步。而且从内心深处感觉,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能变被动为主动,但是究竟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高效教学呢?

读完这本书,我将作者的编写顺序调整了一下,编者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认为教学激情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但是我认为,情,不仅仅要体现在课堂上,更要体现在课前,为上课准备的备课阶段。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要带着对学生的爱惜之情,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学情,有效的研读教材,并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备好一堂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如果老师连课前没有备课的过程,直接走上讲台后,只是利用自己的经验日复一日的重复那些知识点,师生双方都会感觉,上课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我自己,恰恰在这一点上正在缺失。备课,也只是把知识点完整的写在教案上,而缺乏对学生的思考。

备好课后,如何去实现高效教学?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有的学生即使基础较好,但思想观念有待转变,认为读书是为老师,为家长所读的,因此从心里反感学习,而在课堂上,就绝不会融入到你的教学。因此,如何让学生融入我的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书中说,我们要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学生,要让我们的教学富有激情,这一点是非常正确的。幽默风趣的语言,能令学生保持轻松活泼的心情,一直以来,我所提倡的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分学习小组,让他们自主学习,但是有时候却发现,一旦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数同学把注意力转移出课堂,这样便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也就是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于有效指导,在看这部分内容前,想当然认为这绝非难事,应该容易做到,每天晚自习,基本上我都会让学生就白天的知识进行复习,对下一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或者将做过的练习逐个详细讲解。晚自习的时间,我是比较辛苦的,但是收效甚微。因为我从没有做到书中所说的相信学生、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我力争做到让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我讲的问题,但正如书中所言,听懂不代表学会,真正的学会,需要学生在课后的时候,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思考问题,让知识点形成体系。这一点,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所欠缺的。今后,我力争放权,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最后一点是有效练习。现阶段很多人说要给学生减负,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练习的重要性是任何其他环节不能替代的。所有理论性的东西,都要靠练习才能检测出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但是我们目前的练习杂乱无章,要么是作业的分层设计不够好,导致很多学生有挫败感,要么就是干脆只说不练,个把月才会做一次练习。要想真正体现练习的有效性,作为教师来讲,必须要设计有意义的,高效的练习形式。

学无止境,对于一个老师而言,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真的还很多。但是无论怎样,在教学中,适当的鼓励学生,慷慨地激励学生,使学生有自信,产生学习、生活动力,勇于克服困难,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在教师的赞赏声中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这种氛围中的教与学,自然是有效的。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努力探索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阅读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10

“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伴随着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命题。空闲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

略指导,感受颇多。可以说,当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教师应该关注什么?结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

每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来缘教师的认真备课。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较多的关注了教学方式方法等课堂形式上的改进,而相应的忽视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我明白了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进现行备课形式,着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首先是紧抓落实课前预习。我在学生预习的时候,有严格的规定,设计了预习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字(包括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组词,辨析形近字等)。

②词语(抄写,理解,成语的收集等)。

③自己感悟最深的重点句子或者段落(包括修辞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精彩的描写等)。

④初读感悟。

⑤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即提出几个问题)。

这些内容看似繁杂,可是,它可以迫使学生去静心读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习。这些就是我每天晚上的家庭作业,每天一课。这样学生学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在为《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这样定位:

①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②把自己已掌握的课文中读懂大自然文字的方法教给大家,学习课文还未掌握的大自然文字,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意识。

③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过拓展了解更多大自然的文字。

目标的表达准确、清晰,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得就比较人性化。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11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孟照彬教授在我县举办的MS-EEPO有效教育培训活动。带着激动、好奇、困惑与不安参加了备课的相关培训。激动、好奇什么呢?激动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进行观摩学习提高自我;好奇、困惑EEPO真的如此有效?怎样实现有效性?出来几年改革也几年已经弄得我稀里糊涂,到底如何改变吗?经过几天的学习交流培训后,我有了一种耳目一新、开阔视野、大受启发之感,使我对有效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白了学习方式训练的重要性,同时也深感自己肩上的压力。

EEPO有效教育是由孟照彬教授创建的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思想、理论、方法三大体系,涵盖教学、学习、评价、备课、管理、考试、课程、教材等多个方面,包括要素组合课、平台互动课、等方式课等十大主流课型。EEPO的核心是“有效教育”的思想,是“效率优先、过程优先”的英文缩写。该理论综合了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精华,提出优质课要达到六项指标: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主动——互动——能动。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在课堂40分钟的具体化和模式化,符合新课改理念。师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依据生理、心理的变化,把经常性的“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基本要素交互使用,这种课型方式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参与率高,师生都感到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而且由于调集了多个要素,知识点强化到一定了的次数,所以知识也比较容易记牢。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12

《有效教学》极好地体现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实践取向”。她高度关注实践,但又不陷于实践——她在引导我们对实践的反思。

教得有效,进而高效,是一名教师的职业理想。然后,教学是什么?怎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如何做到高效?却是大多数一线教师穷尽一生也未必能破解的命题。所幸《有效教学》对这些困扰广大教师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探讨。在她散发出来的油墨清香里,感觉她就像是一名导师,引领着我一起思考,让我时时能在实践与理论间穿梭;还像是一名导游,引导我一起探索,让我能在反思与批判中行进。我只想说,在浩如烟海的书的世界里,发现了你,真好!在我职业生涯的高原期,理解了你,真棒!

这本书一反过去教学论课程以概论的方式介绍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或教学方法等所谓的诸多定论,不需要去背去记条条框框的内容,但却能引发我们对很多教学问题的思考,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怎么教得有效、教得更好的思考框架。

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这是贯穿古今的教学问题。学校、教师昨天在追问,今天在追问,明天还要追问。《有效教学》提供了追问的框架,寻索的地图,它对于教师的价值就在于此。

有效教学,是教学的“天问”。问天,需要天文技术和工具,问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有效教学》这样的书。

《有效教学》一书为教学提供了“星空图”。它用望远镜为我们清晰地勾勒了教学的星座,又用显微镜放大习以为常的课堂事件,为我们提供思考的方向、改进的路径。《有效教学》,使混沌的教学,有了清晰的面貌。

比起传统的教学论著作,《有效教学》具有操作性,它可使你明白哪些“应知”,哪些“能会”。又具有开放性,你可以用自己的经历经验、思维思想去丰富它。

亲切又平和,而不居高临下;深入又浅出,而不故作高深。《有效教学》的对话姿态,让它成为既是专家的书,也是普遍中小学教师的书。

成为专家型教师,是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追求。《有效教学》是一本师范生读本,同时又适合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其关键在于能让学习者“像专家一样思考”。

读者对书的最高礼遇是放在案头,常常翻翻。《有效教学》能享受到这样的礼遇。

身为一名师范生,我却对将来如何站上讲台始终惴惴不安。如何教,如何帮助学生学,如何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这些问题都是我将来职业生涯中关乎“立身之本”的问题。我试图在课堂、书本、实践中试图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却收获零星。《有效教学》一书从理论与实践回答了如何教、如何教得有效,不仅激起了我身为一名准教师的勇气与热情,也传授了我成为一名教师的技能与知识,更赋予了我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智慧与信念。

《有效教学》正如其所倡导的有效教学理念那样,改变了传统的教材编排方式,不再是简单地梳理知识要点,冗长地说教,而是恰如其分地安排了教师教育者如何教的许多教学信息,令人耳目一新。

《有效教学》不像其他教材那样居高临下地告诉我们许多知识,让我们记住,而是充满感情地与我们对话,激励我们去探究教学的奥秘,学会教学。

阅读《有效教学》,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讲述着我们身边的教学故事,引领我们去反思自己的实践。

对于我这个从教多年的教师来说,这本书所论述的教学问题,正是我每天必须面对的,其中很多甚至是长时间“悬而未决”的,例如怎样基于国家的课程标准分解和撰写课堂教学目标?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和评价等。针对这些真实的教学问题,本书做了新颖深刻的思考和具体的案例解析,给出了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路线图,表述生动亲切,内容新颖实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头书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13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发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即学生获得发展。因此,要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之中,这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

如何整体落实三维目标,我认为,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其次,从教材内容入手:灵活使用教材。

现行教材经过多次改革其知识内容系统、科学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同样的教材会因为学生具体情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经常说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可以对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习了“酸碱盐”的内容后,组织学生开展“我看酸碱盐”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了解生活中的酸碱盐;并对了解到的生活中酸碱盐信息进行整理、对比、分析,能将部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厨房中的洗洁精、厕所中的洁厕净、生活中的醋等应用。这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研究之趣、实践之意,体会到成功之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应用,化学应用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为学生未来走上社会大舞台、为学生这一生命主体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1)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3)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倾听。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致力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其实,我们教师更需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要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更应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课堂中善于倾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问题时,要善于倾听、关注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推进教学过程。有了教师的倾听,才有师生、生生间有效的互动,才有学生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高。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14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这个冲锋陷阵的主阵地,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虑。下面我谈谈对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感悟:

一、新课程大力倡导教学互动,师生对话,但“满堂问”虽说是达到了教学的互动,对话状态,但这种状态并不是有效的还乡团动,说到底,他没有真正理解有效提问。

(一)有效提问应遵循的标准:

1、清晰(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

2、问题的价值(提出的问题必须有思考的价值,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层的思考和把握)

3、趣味性(引人入胜,深入浅出)

4、大众性(引起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共鸣)

5、广度和开放性(好的提问能激发不同角度的思维,因而也有各不相同的回答)

6、教师反馈(对学生的回答哪怕是错的也应该尊重鼓励,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二)有效提问的注意事项:

发问: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发问态度要自然,问题尽量只说一遍。

对象:向全体学生发问,然后指名回答,抽答面要广,努力使全班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大

致相同。

等待:提问之后要停一会儿,让学生有时间思考。

启发:教师为不能回答问题或回答错误的学生提供线索,打开思路,启发他们正确地回答

问题。

追问:当学生的回答正确却不充分时,教师要给学生补充另外的信息,以便学生能得出更

完整的答案。或者回答正确后,引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三)有效提问十戒:

一戒提问专问优等生,省时省力省心。

二戒提问专找差生,哪壶不开提哪壶。

三戒以问代罚,为难学生。

四戒不给时间,突然发问。

五戒模棱两可,节外生枝。

六戒越俎代庖,自问自答。

七戒不置可否,不作评价。

八戒大而无当,无从作答。

九戒多而琐碎,串讲串问。

十戒问如林,答发流,面上开花。

二、动态的生成是课堂互动的核心与灵魂,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体现,教学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智慧,通过真实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动态生成,在互动中,往往有许多不可预见的、不可控制的新的问题在课堂中出现,我必须依靠教师的积极引导,保护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阐述一个观点:动态生成是有效互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把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教学的亮点。新的课堂是在有效互动中动态生成的,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的课堂。

三、正确的评价是有效提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导向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

1、教师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会给学生传递一定的信息,或是赞赏,或是批评,或是认可,或是否定。纯粹凭借语言作为评价的一种方式肯定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能够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

2、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这也是新课程提出评价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我们不仅要关注问题的答案,还要关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3、提倡自评和互评。通过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度,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而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学生能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提升自己。

4、激励性评价要注意“度”。目前仍有一些教师喜欢在学生回答对问题后有规律地进行鼓掌,我个人认为鼓掌应该是发自内心,一味地追求激励的方式大可不必,它反而失去了鼓掌的价值和意义,削弱了激励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长期下去学生也许会迷失了自我。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教师智慧的、合理的采用相应的策略。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因人因时及时调整教学模式。

教学其实是一种很个性化的东西,甚至是一种不断留下遗憾的艺术。有效的教学策略难以固化,更不能单一;教学策略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15

在新形势下,要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建设高效课堂。学习了“有效教学的运用技巧与实践方法”,聆听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感受颇深,我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现在我谈谈如何运用这三条铁律进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的。

一、铁律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高一的学生,有能力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所以要根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确立学习目标,先让学生去阅读和思考,仅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自主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针对其特点,我首先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阅读课文,精读大字,快读小字,时间6分钟,教师行间巡视,指导学生自学,然后通过创设情景、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自主学习,学生知道了影响消费心理的四种因素以及对这四种消费行为的评价,并明确了要做一个消费者应坚持的四条原则。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及时进行检测,发现有的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往往不够深刻,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点拨。比如对各种消费行为的评价和态度,我例举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让学生对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是心理主导的消费进行讨论,请同学们用课本的语言概括一下。最后,进行当堂训练。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参与,既能解惑,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传统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记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教学实效。

二、铁律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学生围绕自学目标自主阅读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自学指导,本课内容浅显易懂,与学生的认识水平也是相适应的,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巧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譬如,利用草根文化,让学生讨论、总结,“你有我有全都有”、“与众不同”、“不买对的只买贵的”、“不买贵的只买对的.”,是什么样的消费?应各持什么态度?我们在消费时应如何做理性的消费者。让学生充分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最后点拨、归纳、总结。

三、铁律之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温故知新是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从而形成对某一问题的完整认识,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我回顾前面的内容,让学生回答“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谈谈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请一个代表向大家讲解其解题思路并列出答点,最后教师加以点评并归纳。这样就把前一框题的知识与本框题的内容联结起来,把零散的知识片断变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做到了学以致用。以旧的知识为依托,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出发,循序渐进,学会了前进,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

总之,三条铁律相互渗透,教师要灵活运用,对课堂教学会有很大帮助。

查一查:人事安排,如教师招聘选调、干部提拔、职称评聘;绿化、工程建设;公车使用;招待费;食堂招标;教师和学生校服征订、书本征订;教学、电子设备采购如实验、体育器材、电脑、监控;办公用品及耗材的采购;实验器材的采购;跨片招生、不够分数的调剂费;学区房的认定;计划外招生费用的用途;岗位设置。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16

“教师干的是个良心活”一直认为凭着良心教书,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 就是尽到了做教师的责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发现这一想法是错误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实行有效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干的是个良心活”,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近来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我逐渐认识到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达到这种要求,教师就必须及时阅读各类教育的报刊杂志,掌握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使自己的理念不断得到更新,实现与时俱进。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教学就能够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个体及时调整,就能够信手拈来,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实现真正的有效课堂。

3、坚持写教学反思力。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只有及时的写好教学反思,才能及时的抓住课堂中的闪光点或者瑕疵,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相长。

4、目标要有效: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此外,教师还必须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课后的有效练习。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练习题量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的实现有赖于教育行政有所为也依靠学校自觉自动和持之以恒的坚持。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1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

这次我学了《有效课堂教学与实践》。对于我们一线的老师有了好的很大的帮助和指明了我们以后工作的方向,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从教学目标入手:重视课前的备课。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发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即学生获得发展。因此,要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之中,这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

其次,从教材内容入手:灵活使用教材。

现行教材经过多次改革其知识内容系统、科学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同样的教材会因为学生具体情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经常说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可以对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

第三,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

第四,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认真地学的前提,认真主动地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通过课堂实践的磨砺,真正走出课堂教学的种种误区,创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和谐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有所获,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18

在前一段的有效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新上岗的音乐教师,我获得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宝贵经验,逐渐明白了一节课到底应该怎么“上”。

在我的课堂实践前,从两位音乐老师的音乐课评课中,邓校长提出了对于音乐这门学科来说,它的基本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有感情的独立的演唱歌曲”,这里涉及到几个考察点,第一是是有感情,即学生通过自己和教师做到理解歌曲的含义,第二是独立演唱歌曲,要求学生在不依靠老师的提醒帮助下,自主完成歌曲的演唱,当然这其中包括应当对旋律和歌词两方面进行考察。有了明确的目标,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有了“灵魂”。

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以及校领导的点评,使我对音乐课到底应该做点什么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次有效教学的重点是有效性提问。由于我教的是一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远不如中高年级的孩子,对于一些成年人使用的词语,很可能放到他们身上就听不明白所以然。为此我课下专门找了一些孩子。对于一些课堂上需要提问的问题转换形式看他们是否能听得懂,如果一些词语孩子们理解不了的话,我会换上另外一个词,使他们能理解问题的真正含义。例如听完歌曲要问孩子们这个作品的情绪如何?孩子们太小不理解情绪二字为何意,我就换成了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既然有效提问,首先是要孩子们听得懂的提问,如果听都听不懂,那就无从谈论有效二字。听得懂,学生就会进行积极的思考,给出的答案也常常会出其不意,在校内公开课上,一个孩子对于这个问题居然回答出了“这首歌曲让我听了之后很感动”言语,我很诧异,习惯性的继续问她问什么会觉得很感动,孩子说因为这首歌曲很好听,让她听了有想哭的感觉所以很感动。听完了学生的解释,我情不自禁的说“老师太喜欢你这个答案了”。由此看来,老师说小孩儿话,可能学生会给出大人的话,出其不意,振奋人心。

既然是有效性提问,在我看来通俗的说应当是让学生动脑筋的提问,不是那些“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啊”这些让学生提不起劲头的问题。通过这次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有效提问的重要性,学生要学习新的知识,要充分地思考,提问是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精神的设计,完备的思考,才能让问题变得明确而有针对性。

初入教学岗位,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感谢学校的这次有效教学的活动,让我快速的适应音乐教学活动,明确音乐教学目标,少走了很多弯路。我坚信,在校领导的精心指点下,在同事们的耐心帮助下,我一定会快速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19

在此次的继续教育学习中,我收获颇深。这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学生的眼光、学生的发展需求来看待和剖析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教师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那么,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即是有效教学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制定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准确和明确。教学目标的准确应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当然,目标众多,并非时时处处都要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具体到一篇课文、一节课,可以适当增删,有所侧重。

二、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性

“兴趣是的老师”。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从而使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激发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

三、注重学习讲授的有效性

讲授是课堂中最直接体现教师素养和功底的一种教学方法,始终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效讲授要注意少而精,唯其少,才重点突出,引发听者的重视;唯其精,才可能在师生互动中起到强化、画龙点睛的作用。反之,若讲授面面俱到,讲的太多太泛,学生听课时的思维则会处于“休眠”状态。此外,有效讲授还应遵循可接受性原则,若讲的太深奥,学生听课时的思维则会处于“茫然”状态。因此,因材施教,因“生”施教,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渐入课文的佳境,渐入学习的佳境。

四、注重学习指导的有效性

当学生的话题方向偏离课堂主题时,教师的课堂指导应体现出适时合理的引导性,将学生的思维引回到课堂主线上来;当学生的思路阻塞,处于瓶颈状态时,教师应本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体现指导的启发性,推动学生思维向前行进;当学生的理解出现不足或错误时,教师的指导应注意体现激励性,积极努力地发现学生的可取处、闪光点,即时反馈,程度地保护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努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处和改进、发展的途径和方向。

五、实现学习评价的有效性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长进步关键在于自我心智的发展。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真正作用,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作文教学中,可进行习作互评、互改、组内评议、集体点评等活动,以学生激励为评价主体,通过学生互评互议,构建各抒己见、张扬个性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实施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关注教学反思,不断地改变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单调的、缺乏情趣的教学要剔除;灌输式的、不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要剔除;同样的做秀式的、华而不实的教法也必须剔除。

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能有效地讲授、有效地提问、有效地激励,自己“教”得不苦,学生“学”得不累,却能得到真实的进步和成长。这实乃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是我们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教学之崇高境界。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20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枫香九校肖智忠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步转变,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不断更新。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应从教与学两方面来衡量,对教师的教来说,要看是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否能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是否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学;对学生的学来说,要看是否学得积极主动,是否动脑、动手的机会多而适当。现就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谈点认识。

教学情境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好奇者,知识之门。”如果我们能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空间,将学生带入到不同的课堂气氛,适合于课堂内容的环境、气氛当中去,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这便是人为的创设情境。教学情境是指伴随或弥散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环境气氛。良好的教学情境可概括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伴随教学过程而引发出来的情感、智慧和探索精神达到高度的统一和融洽,从而表现出一种浓烈的互相感染、互相激励,达到高度默契的心理环境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诱发并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得好,便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在新课导入中精心创设思维情境显得非常重要。从复习旧知中孕新用这种方法引入新课,既可巩固旧知识,又能把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有利于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讲《合并同类项》一节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同类项”的定义,有理数加减法则和乘法分配律,再问:2m、3m是否等于5m?有的学生会欲言又止,这时便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根据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进行分析后,点明课题,同时也使同类项的合并方法在学生头脑中有了一定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愿望。

(一)情境是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学习环境,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素材和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是教学情境的必备要素。

学生的原有经验是学习新知识的出发点和依据,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使学生的原有经验通过再创造,获得新的意义,从而使学生产生新的发展。从趣味中激发在新课导入上利用带有趣味性的数学故事、古今算诗、典故等创设思维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如在讲《用字母表示数》时,先出示学生熟知的一首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三只……;问:n只青蛙多少张嘴,多少只眼睛多少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学生被这个有趣的问题吸引,以“趣”引“思”,使之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在揭示课题的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符号的简洁美。

(二)从创设情境中引导自信

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目标,有机地运用情境创设使课堂富有情趣,具有一定的情节,如通过临床实例,并声情并茂的形象化语言描述,激发好奇心,在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教学中引导自信,所以不管学生的基础如何差,只要给他足够的自信,都会有一定的收获。从生活中提炼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思维的源泉。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素材为载体,创设思维情境导入新课,能使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从而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如讲《一元一次方程》时,首先提问:“请同学们在心里把自己的年龄乘以2,再减去5后说出自己的得数,我会立即知道你的岁数。”学生听后会半信半疑,开始议论纷纷,待正确报出几名同学的年龄后,大家便会思考老师是怎么猜到的,这时引入新课“方程”,学生便会对方程的知识产生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情境具有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和成长的情意因素

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就多用鼓励、肯定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学中要不怕学生失误,应千方百计寻找其值得肯定的地方,特别是对于课堂上表现比较胆小,回答问题怕答错而被人耻笑不敢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要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上进心。教师还应注意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多活动、多训练。这种教师教学思想、教学作风、教学技巧的独特表现,可以巧妙地为学生创造一种兴奋的心态和强烈的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问题等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营造一种生动有趣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创设一种与亲和的人际情境交融在一起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发挥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生活中的数学》一节的教学中,先用一个长方形框框出日历表中任意三个数,让学生说出这三个数的特点,若用n表示中间的一个数,那么另两个数怎么表示?则有n—

1、n、1,或n—7、n、7,再换一个“十”字框框出日历表中的五个数,让学生探索出这五个数的关系。这样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经历探索过程,逐步学会学习和思考。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觉醒,那无疑是理想的方法之一。它对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贯彻素质教育,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对于课堂沉闷气氛的改变都有一定的好处。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与进取,不断地积累,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数学课教学中,恰当巧妙地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21

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后,从这本书中我获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也同时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它有着很多实际的意义。阅读《有效教学》一书后,我受到了很大启发,我觉得老师若想把认真准备的课付诸实施,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还必须达到上好课的一些基本要求。

书中有关促成有效教学的几种关键行为之后,我深有感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时空场所,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舞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关涉到教师生命价值的展现,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能够平等交往、高质互动的真实的课堂,是师生能够充分展现个性魅力与智慧、演绎生命价值并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能够感受幸福,共享智慧,充满诗意,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的课堂。

“备学生,才能备活课堂”。因此在备课中,多获取学生信息,准确诊断和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可能会遇到的内容,是“备学生”的重要原则。教师备课如果单单凭借对学生的片面了解,而忽略学生的经历水平和反应水平,一堂课成功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教师应该试着从以下六方面着手:学生可能想到的内容;学生难懂的内容;学生疑虑的内容;学生易错的内容;学生激动的内容;学生易忘的内容。教师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从而达到更好地驾驭课堂,有效教学。总之,要“备”好学生,我们就要与学生为伍,做学生的朋友,和他们同甘共苦;我们就要放得下老师的架子,虚心向学生请教、向学生学习。

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书中引用维果茨基一句话“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注意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课堂教学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这句话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的作用,也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要地位,还有指出了课堂必须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之下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握指导时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五不”,即学生能理解的'不讲解,学生能叙述的不替代,学生能操作的不示范,学生能发现的不暗示,学生能提问的不先问,保证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二是指导适当,就是教师话语不重复,意思表达清楚,指导内容针对性强,即学生想了解的内容、难以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往往表现在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与学生期望得到的指导的一致性上。

有效管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管理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师生之间的沟通则变得顺畅,教学效果就高。反之再充分的教学准备都将只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故而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有效管理它要求教师具备特有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在单位时间内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和情感,使教学内容、教学信息的传达达到最佳的效果。

有效的监控,给学生个人或全体学生布置作业后,如笔头练习、口语操练等,就意味着监控开始了。并非所有学生都能立即按教师要求去做,此时有效监控非常重要。如果布置完作业,教师就站在讲台上,根本不去接触下面的学生,或偶尔遇到学生有违纪现象,只朝学生指指点点,这便会加大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自然也无法保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帮助他们完成作业,或个别制止某位学生的不良举动,就会变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心理合作,也使大多数学生的练习作业顺利进行。

另外,部分性格内向或胆小的学生,有问题也不会当众举手提问,而对走到身边的教师则敢于大胆求教。走到学生间还有一个好处,教师能从几个学生出现相同错误的情况中了解学生理解上、运用上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注意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或交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本书秉承课程改革目标要求为宗旨,紧紧围绕“有效课堂教学”这一主题,充分体现课堂教学要“优化课堂环节,活化教学资源,绽放师生智慧”的特点。书中渗透了教学实践、部分课型实施流程、实施的关键等内容,对课堂教学中涉及的步骤和环节加以详尽阐述,以求实现将现代教育理念融于有效课堂教学中的旨意,解决课堂教学瓶颈。

《有效教学》这本书,我的感悟颇多,读书,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更使我懂得了教育的高尚,教育的纯洁。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不断地读书,用读书来充实我的人生。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22

最近,本人有幸参加了从化市教育局开展的第二期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根据培训课程要求,我认真学习了湖南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姚利民先生的《有效教学论》。姚老师这本书,站在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高屋建瓴,详细论述了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对于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本书在对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述评的基础上,论述有效教学的理论,阐述有效教学的发展,分析中小学有效教学的现状,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有效教学的策略。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在于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在于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注重课堂这个主阵地,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虑。下面我主要谈谈对本人任教学科,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些感悟:

一、要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知识水平。

有效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较广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同时,教师须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自如地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新教材特点,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绝不能闭关自守、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寸步不前,要多接触名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并付诸实施。在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对待学生必须循循善诱,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二、要进行有效教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

所谓多信息,指的是课堂教学要增加学生接触外语语言材料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听些生动、有趣、幽默的对话和短文,让学生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信息,积累素材,丰富知识,激发兴趣。随着教材的加深,逐步提高听和阅读外语语言材料的质和量。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视野拓宽,信息量加大,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大提高。

三、要进行有效教学,必须巧用智慧。

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埋头苦干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改革的步伐,他们古板的教学方式也会受到现代学生的厌恶,所以他们的教学大部分是无效教学。新时代的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学会工作,学会学习,并学会有智慧地“偷懒”。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创造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相关的学习策略。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最后,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引导转化上。

在课堂上,由教师主导的课堂应逐渐让学生来替代。教师只负责把当堂课的新授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把握重点与难点,并发挥优生的作用,让他们当小老师,带动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使他们互帮互学、互相合作。这样,教师“懒”了,课堂活了,学生乐了,学习效果明显了,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今后,我将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在学习、自查、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主动反思课堂上哪一个环节启发了学生?那一部分是教学的亮点?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喜欢答?那一部分教学效率高?下节课如何改进……实实在在的把有效教学策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23

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制定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管理办法。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范围培训、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内容低俗违法、盗版侵权等突出问题。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并将教师资格信息在培训机构场所及网站显著位置公布;不得泄露家长和学生个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等因素确定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进一步健全常态化排查机制,及时掌握校外培训机构情况及信息,完善“黑白名单”制度。

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各地要积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坚持以学定考,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逐步提高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参照本意见有关规定执行。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24

当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观念旧,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二有惰性,常有“拿来主义”,鲜有创新精神。三是关注点有偏差,教学时只关注教,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四是反思少。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做法是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提升三种教学能力

(一)课堂调控能力。

上课是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许多生成性东西不可预见。面对课前没有估计到的这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既定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

(二)信息反馈能力

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站在讲台就是思想,就是智慧。这种思想与智慧,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引发新的学习。

(三)评价指引能力

评价不是对结果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如何让课堂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首先,语言要饱含激励,用真情去评价学生;其次,减少简单确定性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做到这两点,评价的作用就能真正发挥。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25

“创设情境”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用数学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一、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

古人云:“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创设的一大优势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点是不一样的。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普遍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因此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在高年级如果还创设“逛超市”、“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的情境就未免让学生觉得太过“小儿科”,提不起兴趣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我们在情境的内容选取与呈现方式的安排上必须有所侧重,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放矢”才能真正焕发课堂活力。

二、创设连贯性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用“阿丽的一天”设计了一个情境串:用小明早晨起床的情境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安排的合理性;然后下午沏茶招待客人是教材的例题,重点让学生探究如何通过合理安排节省下时间;最后用晚上帮妈妈做晚餐的情境进行巩固提高。在这一情境串中,以“小明一天的生活”为明线,以“思考安排如何体现合理性,时间是怎么节省下来的”为主线,以“初步感知——重点探究——巩固提高”为进程,层层追问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数学思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情境中,积极动脑,热烈参与。整个课堂清晰流畅,浑然一体,取得良好效果。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26

表演体会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三年级的小同学爱唱、爱跳,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在一堂音乐课上,我就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点爱好,开展了教学,让孩子们通过表演体会情境。在欣赏《木偶的步态舞》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活动场面: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故事情节创编动作,同时配上音乐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在随后的歌曲学习《一只短笛轻轻吹》时,我又让同学们分别扮演小羊、牧童、小鸟,通过舞蹈的形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并加深了对歌曲的印象。这样,通过各种表演能使学生加深理解歌曲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音乐表现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27

读《有效教学》一书,最初的时候,读这本书,感觉是索然无味,因为书的趣味性比较差,理论性比较强。不象许多的名师传记一样,有曲折的成长经历,感人的教育故事。但是,耐着性子读下去,慢慢的发现了书的魅力。此书,尊重事实,睿智理性,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深刻而理性的思考,揭示的道理有充足的科学性,对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很有帮助。

虽然教育界实施素质教育提了好多年,可是教育界的竞争和压力还是相当的大。作为教师,我们无力改变整个教育的现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来减轻学生的负担。书中到处可见的有效二字,就是在教我们如何 高效的利用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任务,每一分钟。所谓“有效”就是不浪费自身及学生的每一点资源,真正能发挥自身的价值。以下就自己读书过程中感触最深刻的几点的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认为自己的课堂可以算是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了。看过书之后才清楚要做到有效课堂自己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由于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存在欠缺,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并不突出,对此讲解的还不够充分,而且对于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过于单调,没有很好地运用比如举例、图解、示范等方法;另一方面,没有很好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这样使得所提出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针对性。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规律性的检查作业在弄清学生是否掌握了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方面做的都不够好。

关于多样化教学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偏差,虽然有时候在课堂教学中试图利用各种手段去活跃课堂气氛,可是发现一旦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数同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出课堂,这样便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也就是说,要解决多样化教学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矛盾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揣摩和探索。

教学生的注意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非常密切,即使教师讲解的再精彩再投入,而学生没有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学的话,教师做的也是无用功。对照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觉得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是要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对其回答更多的作出肯定的评价。二是要在平时要有对课堂纪律的一个严格要求,禁止出现那些讲话、睡觉等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出现。当然在运用教师的强制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跟学生的感性交流,为教学赢得一个相互尊重的的环境与氛围。

我们常常说:三分教学,七分管理。在一线教学活动中,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一提到课堂管理,作为一线的老师,往往变理解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与对学生行为的控制。殊不知课堂纪律的控制与管理仅是课堂管理中的一部分而已。有效管理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管理:课堂管理、教学时间管理、课内外作业的管理。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该书中谈到教室有效教学的八项修炼。其中一种方法是教学日记—留下教师成长的足迹。

撰写教育日记是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在点点滴滴的字里行间,把平时自己的一些感受记下,经常拿出来看看,对提高工作是大有益处的。

教育日记的撰写需要我们思考,要思考就必须要静心,这对平时工作繁忙的我们无疑是一种考验。

在这本书中,让人受益的地方还有很多,让我觉得教师工作是我一生的努力,教学工作是我一生的修炼。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28

有效,就是有效益,有效果。现今社会,一切行业都得讲求效益,效率。我们也同样要求有效的课堂。那么,如何使得我们的课堂有效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引人入胜的导入

在一堂课中导入这一阶段往往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我们的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情境内容应从学生的生活和现实背景中提出,教学情境应具有时代性、新颖性,情境的形式要有所变化。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二、 注重实践

以往的课堂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新课标要求我们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我们的课堂应有所改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辅助人。

三、 有效的作业

课堂是教学的中心,但是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效的教学应该包括有效的作业。那么,什么样的作业叫做有效的作业呢?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深有体会,有时布置作业,只是为了布置而布置,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做了也没有多大意思。这样的作业就是无效的。我们要布置的作业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精。要针对学生当天学习中的重难点,要让学生一下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有效的作业,要求目标明确,难易搭配。如果所有题目都很难,学生会有挫败感,从而失去学习、挑战的兴趣。但是如果太简单,就有失去了做的意义。所以难易搭配很重要,我们在安排试题时可以由简入难,由易入烦。甚至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放弃一部分的难题,掌握基础就可以了。 以上是我学习“有效课堂”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这个冲锋陷阵的主阵地,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

虑。下面我谈谈对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感悟:

一、新课程大力倡导教学互动,师生对话,但“满堂问”虽说是达到了教学的互动,对话状态,但这种状态并不是有效的还乡团动,说到底,他没有真正理解有效提问。

(一)有效提问应遵循的标准:

1、清晰(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

2、问题的价值(提出的问题必须有思考的价值,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层的思考和

把握)

3、趣味性(引人入胜,深入浅出)

4、大众性(引起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共鸣)

5、广度和开放性(好的提问能激发不同角度的思维,因而也有各不相同的回答)

6、教师反馈(对学生的回答哪怕是错的也应该尊重鼓励,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二)有效提问的注意事项:

发问: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发问态度要自然,问题尽量只说一遍。

对象:向全体学生发问,然后指名回答,抽答面要广,努力使全班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大

致相同。

等待:提问之后要停一会儿,让学生有时间思考。

启发:教师为不能回答问题或回答错误的学生提供线索,打开思路,启发他们正确地回答

问题。

追问:当学生的回答正确却不充分时,教师要给学生补充另外的信息,以便学生能得出更

完整的答案。或者回答正确后,引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三)有效提问十戒:

一戒提问专问优等生,省时省力省心。

二戒提问专找差生,哪壶不开提哪壶。

三戒以问代罚,为难学生。

四戒不给时间,突然发问。

五戒模棱两可,节外生枝。

六戒越俎代庖,自问自答。

七戒不置可否,不作评价。

八戒大而无当,无从作答。

九戒多而琐碎,串讲串问。

十戒问如林,答发流,面上开花。

二、动态的生成是课堂互动的核心与灵魂,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体现,教学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智慧,通过真实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动态生成,在互动中,往往有许多不可预见的、不可控制的新的问题在课堂中出现,我必须依靠教师的积极引导,保护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阐述一个观点:动态生成是有效互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把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教学的亮点。新的课堂是在有效互动中动态生成的,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的课堂。

三、正确的评价是有效提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导向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

1.教师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会给学生传递一定的信息,或是赞赏,或是批评,或是认可,或是否定。纯粹凭借语言作为评价的一种方式肯定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能够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

2.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这也是新课程提出评价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我们不仅要关注问题的答案,还要关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3.提倡自评和互评。通过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度,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而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学生能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提升自己。

4.激励性评价要注意“度”。目前仍有一些教师喜欢在学生回答对问题后有规律地进行鼓掌,我个人认为鼓掌应该是发自内心,一味地追求激励的方式大可不必,它反而失去了鼓掌的价值和意义,削弱了激励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长期下去学生也许会迷失了自我。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教师智慧的、合理的采用相应的策略。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因人因时及时调整教学模式。

教学其实是一种很个性化的东西,甚至是一种不断留下遗憾的艺术。有效的教学策略难以固化,更不能单一;教学策略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29

这段时间我认真地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从这本书中让我获益非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也同时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它有着很多的实际的意义。有效教学首先体现在有效备课上,回顾着多年的教学历程备课无疑是经历最多也是变化最多的,从教学初期盲目备课,到现在有效的备课,在这变化过程中无疑经验在起着很大的作用,总是认为自己能够把握住化学教学,但总是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一些失误,从而使有些化学课堂教学不能很好的让学生掌握住多元知识。有效教学使我认识到自己在课前准备上存在许多的不足,必须做到有效备课才能让学生学得快学的好。怎样才能算是有效备课呢?从这本书我受到了以下的启示和感想如下:

第一、备而能用。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备课”“上课”不能两张皮。第二、有利于教。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水平迅速提高。第三、有利于学。让学生学得快、学得轻松,所有的知识过手、培养能力到位,力争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向课堂要效益。

第二、有效教学还体现在有效指导上。“课堂教学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这句话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的作用,也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要地位,还有指出了课堂必须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之下的。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的技能指导最多了,我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着几点问题和解决方法:

1、指导时机把握不当。以往教学中往往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就对学生进行指导或者批评,有效教学这本书告诉我们教师课堂教学中注重是学生活动的过程及发展,并非仅仅是技能与知识的掌握。所以在学生最需要指导的时候,不失时机地给予指导,可以取得最大的效益。在有效教学的组织日常活动中分给与学生自学自练得机会,给与培养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合作之间协调能力。

2、指导不够清晰明白。在指导中,有些教师话语重复,唠叨不停,这样不仅难以清楚地表达意思,有时还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实际过程中指导要适当。即指导的内容做到针对性强,学生想了解的内容、难以解决的问题才给他指导。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往往表现在教师给与化学知识的指导与学生期望得到的指导的一致性上。

第三、有效互动。有效互动就应该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激活化学的思维,体现化学的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堂如果缺少了互动就缺失了教学的生机,就缺失了生命的灵动。

第四、有效管理

教师也是管理者,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管理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师幼之间的沟通则变得顺畅,教学效果就高。反之再充分的教学准备都将只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故而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管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有效管理它要求教师具备特有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在单位时间内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使教学内容、教学信息的传达达到最佳的效果。

第五、有效练习

练习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必须紧扣和服务于教学目的,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对学生有意义、有价值,还要有趣。难易要适度数量要适当,目的要明确。

第六、有效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教学方法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我们说每个教师都是一个创造者,他们所采用的的方法也不会有所不同,因人而异,所以有效教学策略也就难以固化,更不会千篇一律,教学策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读《有效教学》心得感悟 篇30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提问要集中,不能太散乱,指向性要明确,化零为整。整体性提问的设计,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目标,将备课中初拟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使学生真正能悟透疑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加深理解,明确目的

课堂提问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是了解学情的最快的信息反馈手段,也是攻破难点、突破重点、解决疑点的关键。有效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学习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基本手段。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提高课堂的教学能力。

二、加强反思,找准不足

在学习中发现这些误区在自己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如:设问太多、难度过大、针对性不强、问题过碎等等,以至于教学活动不能更有效地开展。过去对于这些问题虽有所发现,但没有注意总结归纳,以至于在改正的过程中不够彻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没有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我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做为一位一线教师所缺少的刻苦钻研的精神。作为一线教师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提升认识,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寻求解决问题方法,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三、掌握方法,提高效率

我在学习中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问。如:抓住学生的兴趣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可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充分假设,沿不同的方向自由地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答案,发散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提问也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并适时的重复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抓住重点词理解问题,抓住关键点更好地进行回答。对于没有作答或只给出部分答案的教师要给予帮助和鼓励,帮其完成答案,提高其学习班积极性。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得到,推动学习信心,促进积极思维。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