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读后感高中推荐19篇

800字读后感高中(精选19篇)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1

少平和红梅之间是标准的“同病相怜,共同爱好”。两个孩子的家境同样很low,自卑与敏感让他们彼此心意相通;而看书则成为他们显示与其他同学的差异的唯一选择。这种相通让他们彼此感到温暖,这种选择则让他们有了些许骄傲与存在。

严格地说,少平和红梅之间不能算作“恋爱”。这段微妙的情愫之于少平,让他感觉到了一种骄傲与自信,打开了新的生活,人也变得开朗积极,有一种“天总是蓝的,云总是白的,阳光也不会偏偏不照在我的头上”的由衷喜悦,也是一种标准的理想主义。而红梅则无疑成熟现实的多,由于一直生活的比较压抑,从进城读书的那天起,她就寄希望于摆脱过去,融入高一个层次的社会,找一个体面的男朋友则是现实的途径之一。所以她对贫穷的少平是一丝一毫的“爱情”也没有的,有的只是基于个人感受的“怜悯别人,也让别人怜悯自己”。所以,同样是焕发青春,少平是因为与漂亮的红梅有了某种朦胧,而红梅则是因为放假吃的好一点,有了相对体面的新衣服。两个人的根本诉求和体验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一旦家境与修养都很出众的养民突然关注到红梅的时候,红梅的精神突然就被阳光笼罩住了,这是个她一直梦寐以求可以改变自己一生的机会,相比之下,“同病相怜,共同爱好”的少平一下就黯淡无光了。

而在少平,却一切蒙在鼓里,在遭受篮球场上的“羞辱”之后,他很困惑的是为什么前几天还有“书夹白面饼”的浪漫,突然之间就“残忍”结束了。是的,他不知道,红梅早已“移情别恋”,开始享受新的阳光与温暖,只是给少平造成了“无意的风情万种”的感觉而已。

“失恋”事件让少平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坍塌了,“一厢情愿的爱情”失去了,在红梅含情脉脉地去医院看养民的时候,在红梅在众人面前含蓄地表达与养民的“不一般关系的”时候,少平的眼里却噙满了泪水。他暴怒,不解,有了各种幻觉与幻想,甚至默认金波找茬暴打了养民,而在养民的大度之前,他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败了下来……

谢天谢地,我们的少平没有沉沦,而是把这次“失恋”事件当做最好的一次人生自我教育的经历,注定对他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事情到此为止,少平与红梅之间再无瓜葛。唯一的例外,是红梅临毕业的时候,遇到她的“最大危机”的时候,少平挺身而出,做了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事情,此是后话。

不管怎样,尽管角度不同,价值观不同,他们之间都感受到了彼此的善意与温暖,只是他们的人生从此分道扬镳,不再相逢。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2

《老人与海》读后感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海明威

一部不足百页的作品,却能让一代代人一读再读。我从那朴素、精确而又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描写中,进入了老渔民桑提亚哥的晚年生活。我读出了他的贫穷、凄凉,也读出了他的倔强和不甘,同时,他虽已年老体衰,对生活却仍保持那份固有的信心。他出海了,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他捕到了一条大得惊人的鱼,这是他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事。经过了三天三夜的周旋,通过与大鱼的殊死搏斗,他在筋疲力尽的最后关头,终于战胜了大鱼,把它绑到了自己的船舷上。在搏斗的过程中,他心中一再出现一个念头:"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曾这样高喊着激励着自己:"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然而,最终,他还是失败了:在归途中,饥饿的鲨鱼接二连三地追上来,他拼尽全力,一条条地杀死这些掠夺者;老人回到岸边,他带回的只是一条巨大的鱼骨,一条残破的小船和一副疲惫不堪的躯体。他失败了,但他内心的骄傲丝毫不受损伤。他英勇地失败了,他是真正凯旋的英雄,一身伤痕则成了他非凡勇气的见证。在小小的窝棚中老人安然入睡。他没有失望,他没有被打败,睡梦中又要准备出海了,他梦见了狮子。

读完这篇小说,我发现,老人的故事不仅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象征着整个人类坚不可摧的精神。在现实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在精神上,他却是胜利者,他那顽强搏击的精神,展示了人的高贵和尊严。遍顾所有的人生,谁没有经历过失败呢?哪怕再成功的人。失败的原因可以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失败总是一个让你难以承受的打击。关键是你会梦见"狮子"么?你还会准备"出海"么?再出海,你就会有胜利的希望。我想,这种险恶的人生环境和这种坚韧的人生态度,正是这部作品越来越吸引人的原因。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至于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马林鱼的一幅空骨头架子,这都是无所谓的,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尽生命的能量,为自己的理想追求过、奋斗过、的老人,不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吗?这样的人生应该无怨无悔。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3

7岁,一个多么完美的年龄,也正是一个对于人生、感情有了慒懂的认识和向往的年龄,难怪,只在看到一个小女孩的小脚印后,便会心乱了。但他的天生的羞涩却使他不敢表白,这份朦胧的爱只好在他的心里孕育、成熟,他的心还是纯真和完美的。他虽始终只是在被动地等待和理解初恋的到来,但他坚定地相信自我对小英子的爱的小英子对自我的爱。于是,在他等到了爱狂风暴雨般来袭时,他大声说出了心里话,虽然,这还是小英子的鼓动下,而这一次,他的勇敢已战胜了怯懦。复苏的人性让他把幸福紧紧攥在了自我手中。

相比之下,小英子更直白,更大胆。她毫无顾忌地坦露心迹,但她并不鲁莽。她是在确定了明海的心后才以身相许的。她很直白,但很真诚;她很大胆,但很谨慎。她深信自我的可爱灵巧必须能够打动明海,她也清楚自我早已对那个漂亮温顺的少年暗暗倾心,于是她把这种爱表达出来,释放出来。正是这种主动的交流和呼唤,才让她和明海走到了一齐。有时候,人与人心灵的交汇就在那么一刹那,错过了那一刹那,恐怕两个人的手永远也不会牵在一齐。聪明的小英子用她的果敢赢得了属于自我的那份真爱,她身上蕴含着的那份至真至纯的人性之善让她获得了生命中最珍贵、最完美的幸福。

小说虽是描述一派纯美宁静和谐舒淡的乡野风情,但其中也隐藏着淡淡的忧伤,如明海为什么出家,明海与小英子之间似爱非爱的纯美情感能持续多久。这些都隐含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汪曾祺的作品恬淡闲适,自由灵畅,可见作者自然通脱的生活追求,平淡的结尾往往蕴含着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让人有一种隐隐的悸动。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4

无意中,翻看开了那本尘封已久的鲁迅的《呐喊》,其中的《阿Q正传》让我再次回味到儿时读它的那份惊喜,品味着此时的感悟与感动。

阿Q是鲁迅塑造的经典形象,我曾经问自己为何如今文人笔下没有如此生动的形象诞生?究起原因,是社会造人。那个封建时代是封建思想顽固、地主当道、军阀统治的时代,未庄就是被封建思想毒害了的村庄,阿Q是一个弱者,他受到这些地主恶霸的欺压,阿Q的“假洋鬼子”与“男女之大防”等思想也绝对不是阿Q所独有,这是时代产物。再如阿Q带给我们那几场让我们苦笑难言的戏:看杀革命党人、调戏静修庵的小尼姑、闹恋爱以及投身革命军队等,都是在封建吃人的本质面前上演的,也并不是某个人愿意就能改变的。

但凡看过《阿Q正传》的人都认为他是悲哀至极的人物。阿Q他所受到赵大爷、赵白眼、小D和静修庵里那条黑狗等等一系列的打击折磨不必多说,最最可悲的是他竟有一套让人哭笑不得的取胜法宝,即他所采取的“精神胜利法”。这就是阿Q的生活哲学,甚至于说是在封建压迫制度下,更多弱者的生活哲学。

我们总是会带着笑来读《阿Q正传》的,仿佛可怜的阿Q从被创造出来就一直被大家笑着。然而这笑并不是看得起的笑,而是带着讽刺、带着轻蔑或许是带着同情与怜悯的笑。他的精神胜利法,恋爱价值观,他的幸灾乐祸往往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赏。

可以说阿Q是一个当时社会中的一个小角色、一个弱小者,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一个为他着想的人,是一个封建乱世时的代言人。而任何时代都会有弱者,作为一个新社会的现代人,我们从阿Q的遭遇中更加应该去反思、去行动、真正扛起关爱身边的弱者的责任。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5

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好书,名叫《哈佛家训》。它为我讲述了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每一篇故事虽然只有一小段,但是却能让人对它的哲理回味无穷。据介绍,这本书是美国家教教育孩子时的课本,它曾将许多人都送上成功之路。我对几则小故事记忆犹新,它的哲理性也非常强:

《一条小面包》讲述了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20个小孩召唤来,他们可以每天来拿一条面包。除了小女孩格琳琴以外,所有的孩子都抢着想要得到最大的面包,她总是默默地等其他孩子拿完,她才去拿最小的面包。一天,她发现面包中有几枚崭新发亮的硬币,她本想还给面包师,可面包师说这是上帝的奖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谦让的心,有如宇宙中的天空,有如大地上的海洋和山——谦让者因宽容而博大,因博大而有力。好争的人,天将与之相争;谦让的人,天将与之相让。

《我想拥有一座农场》讲述了一个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篇作文,让同学们写将来的志愿。一个男孩写道:长大后,我想拥有自己的农场,在农场中央建造一栋占地5000平方英尺的住宅。可是,这个伟大的志愿却被老师质疑。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最后,他终于成功了,他不是别人,正是美国著名的马术师杰克·亚当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计划人生的时候,往往会被他人的意志所左右,这是最大的不幸。人首先要具有为自己负责的胆识和勇气,然后才可能为他人和大众负责。假若连自己都无法把握,那么,他只会一生被人摆布。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感触有很多:人生如同一场梦,只要奋斗过,人生就不会留下遗憾。要付出勇气、真心、梦想、智慧,再加上汗水,就能拥有一个完美无瑕的人生。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让我们努力,朝自己的梦想进发吧!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6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

当我们在品味先秦的诗经和楚辞、汉代的词赋、六朝的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时代的小说这些纯艺术的上乘佳作时,当我们在欣赏仰韶的彩陶、良渚的玉器、殷商的青铜、汉代的石像、唐代的三彩、宋代的泥塑、元代的青花、明代的园林、清代的宫殿这些泛艺术的工艺精品时,我们不禁会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实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就在儒家领导下,两千多年间,中国养成一种社会风尚,或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分析言之,有两点: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向上心,即不甘于错误的心,即是非之心,好善服善的心,要求公平合理的心,拥护正义的心,知耻要强的心……总之,于人生利害得失之外,更有向上一念者是;我们总称之曰“人生向上”。从之则坦然泰然,怡然自得而殊不见其所得;违之则歉恨不安,仿佛若有所失而不见其所失。而一个人的生命,不只一个人而已,是有伦理关系。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亦即是其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中

国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之说,比国君为大宗子,称地方官为父母,视一国如一大家庭。但知有君臣、官民相互间之伦理义务,而不认识国民与国家之团体关系--这是伦理社会给予政治的影响和变化。一般来说,文化传统,即民族精神,是一种惰性力量。它制约这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兴趣,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臵着人们的灵魂归宿。但也正因为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的原因。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从中国以往历史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强大。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

中国文化因外来文化之影响而起变化,以致根本动摇,皆只是近一百余年之事而已。我们现在放眼去看,几乎世界上完全是西方化的世界!中国自从明朝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李之藻翻译》《谈天》,西方化才输到中国来。自此,中国便渐渐开始学习西方。可是,这时候全然没有留意西洋这些东西并非凭空来的,却有它们的来源。他们全然没有留意此点,以为西洋那些东西好象一个瓜,我们仅将瓜蔓截断,就可以搬过来!如此的轻轻一改变,不单这些东西搬不过来,并且使中国旧有的文化步骤也全乱了。

因此,对于这些外来文化,我们要拿来,更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自周孔以来数千年,“伦理情谊,人生向上”早于人

心深处大有启发,今天。我们想要发挥中国长处,吸收外国的长处,必定要将向上的精神提振起来,将“齐心学好向上求进步”的口号,常常在心目间一刻不忘!

在世界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7

雷米是一个命苦的人,但他意志坚强,勇敢应对生活中的一切苦恼,一路中,风雨无阻,雷米历尽千辛万苦,虽然一路十分艰难,雷米常常饿着肚子,但最后,雷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看完了这本书,我十分感动,我们都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关爱,每一天都活得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可我们却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会独立自主,连刷牙洗脸这些基本的小事都要他们帮忙,很多家庭都以为它就是最爱像风筝一样舍不得放手,但苦的小孩长大的以后一般都能建国立家,成为栋梁之才,那是因为他们从小学会了洗衣、擦桌子等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情,长大了就能保家卫国,看到那里,我十分惭愧,也期望爸爸妈妈不要放不下心,让我们去“飞一回,自由自在飞一回”。

《苦儿流浪记》这本书又让我懂得了许多,以往我总老是和妈妈顶嘴,惹她生气,但看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自我是多么幸福快乐,如果没有爸爸妈妈,我就不会那样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也许会身无分文,四处流浪,也许还会被冻死、饿死,甚至会更悲惨的死去。雷米的处境让我看的胆战心惊,被卖、遭遇危险一切都是因为没有了亲人,我为自我感动庆幸。

想起以前总是埋怨这个,埋怨那个,埋怨灯没有老板人家的别致精巧,埋怨食物没有别人家的美味诱人,埋怨衣服不像老板人家金光闪闪、漂亮动人,想起来,我们比雷米他们好多了,他们只能穿破破烂烂的衣服,只能吃一小块一小块面包,肚子饿的“咕咕”叫,却又毫无办法,没有穿,一切都没有,他却十分坚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喜欢这本书,它能告诉我们许许多多道理,让我懂了许多知识!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8

寒假里,老师向我推荐了一本书,【哈佛家训】。这本书是美国的威廉·贝纳德写的。里有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梦想——装点岁月的风景,真爱——永恒不息的心跳,成功——奋斗人生的酒杯,思维——通向真理的捷径,心理——抚摸意念的手指,智慧——呈现一直的张力,创意——了无痕迹的匠心,勇气——正真无谓的面对,觉悟——朴实无华的光芒。

其中,品性这一栏里有这样一篇文章【篱笆上的铁钉】讲的是一个脾气很坏的小男孩,他的爸爸给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跟别人吵架以后,就在院子的篱笆上定一颗钉子。

第一天,男孩钉了37跟钉子。以后的日子里,他慢慢学着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

终于有一天,一根钉子没有钉,他高兴得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天以后,如果你一天没有发脾气,就可以从篱笆上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最后,篱笆上的钉子被全部拔光了。

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对他说:‘' 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孔吧,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原来的样子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会在他心里留下一个伤口,想这个钉子洞一样。“

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

我的感受是,什么事情都要乐观的去看,这样不会给自己找麻烦,也不会给别人的心灵带来伤害。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9

这天是暑假的第二个周,妈妈给我买了《苦儿流浪记》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明白许多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讲述了一个叫雷米的男孩被养父卖给了一个艺人,他跟他的师傅到处演戏来维持生活。师傅死后,雷米便到处流浪,做花农,挨饿,被人看不起……最后弄清身世后才过上好日子。

书中男孩子雷米不怕困难,勇敢善良,具有很多完美品质。刺骨的寒风中他坚持不放下,在大街上靠买一吃饭却从不叫苦,饥寒交迫差点被冻死,却没有一句抱怨……想想我们,在冬天里穿着厚厚的棉袄呆在暖气屋里上课还不认真听讲,比起雷米,我感到十分惭愧,是雷米教我在困难面前要学会勇敢,是雷米教我在生活中就应学会自立,我要感谢雷米,是他让我明白这么多道理。

雷米不怕困难的精神让我想起自我遇事就退缩的事情。记得暑假在奶奶家时,小区的每栋楼下面都有一个地下停车场,里面有电梯,能进到每户人家。每当我和奶奶散步回家,经常要透过地下室的电梯才能进家门。但每次走进地下室我都十分害怕,因为地下室很黑很大,所以我一向都不敢一个人从地下室走。又一次我买完东西回家,为了图方便没有走楼梯口的正门而选取从地下室走。刚进地下室我就开始害怕起来,我左看看,右看看,生怕突然冒出一个人来。正在我提心吊胆的时候,传来一阵阵哗哗哗的声音,我吓得拼命往家跑。事后我才明白,原先那是水管发出的声音。

我想,如果是雷米在这个时候必须会勇敢应对,不会害怕。今后,我必须要向雷米学习,做一个勇敢坚强、不怕吃苦的好少年。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10

当我把第一、二章看完后,深深地陷入了沉。看这精彩的故事,想想着精彩的画面,小豆豆仿佛就来到了我们身边,一个活波可爱调皮的小女孩的形象立刻呈现在我们面前。我没有继续看下去,我想猜一下故事的结局。小女孩一定在这所破旧的学校有所作为。因为那有她值得向往的教室和校长,我想也一定有一个十分幽默的好老师。

国外教育与我们当前的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的教育固然有自身的长处,毕竟已有五千年的文化史。纵观历史长河,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并不是长久不衰,放眼世界,我们的教育是否真正的在体制上存有问题还值得商榷。面对小豆豆的所作所为,老师能够容忍吗?可能在中国的课堂上根本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中国的小学生在刚刚上学的时候已经不敢这样言论自由了。不单单一个“怕”还有一个“师”。有几个一年级小学生感在教室里的窗户边上和小燕子对话。国外这所学校的老师忍无可忍,但毕竟还是给了她自由,但我们的教育是否给她自由呢?敢给她自由吗?面对当前的教育形式,即使我们给了她自由,当我们忍无可忍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权力将她劝退。答案是肯定的,不可以。因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既是他的义务也是他的权利。我们无权干涉。

让我们再来谈谈小豆豆在国外的两个学校。一个完全可以理解为贵族式的学校,一个则相反,连教室都没有。有的只不过是几辆破车。然而聪明活波的小豆豆却被学校劝退。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那位老师能够向第二所学校的校长那样理解小豆豆、关心小豆豆,小豆豆能不好好学习吗?

校长一次认真地倾听却能够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作为老师的我们,应时刻以学生为主,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虽然我们不能把握他们的命运,但我们却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一言、一行包括一个善意的眼神,都可能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11

这学期,语文老师组织我们读了中华经典美文诵读系列中的《增广贤文》。这本书就像我的良师益友,循循善诱;又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沐浴在经典的芬芳中。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千经万典,孝弟为先”让我牢记要孝顺自我的父母亲。爸爸妈妈对我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为了让我健康幸福地成长,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也要为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衣、做饭;要懂得感恩,记住他们的生日;要好好学习,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使我明白时光是多么宝贵,它一去不复返。枯木到了春天还能再次发芽,但人却不会有两次少年时期,如果我们此刻不好好学习,到老什么也没学成,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我们从小就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做时光的主人。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再三须重事,第一莫欺心”,这些警句告诉我做人处事的原则:应当拿责备别人的心自责,拿宽恕自我的心宽恕别人;宁愿让别人辜负我,决不让自我辜负别人;做事要再三思考谨慎对待,首先不要欺骗自我的良心。

读完《增广贤文》,我的感受更深了,从中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她启迪着我的智慧,陶冶着我的情操。我愿用《增广贤文》来规范我的言行,做一个老师和父母都喜欢的好学生、好孩子。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12

有人说过:一个温馨美好的童年会拯救一个人的一生。鲁迅先生的早年经历既可以作这句话的正面例子,也可以作这句话的反面例子。父亲生病时开始的不愉快经历在鲁迅先生心中早早地种下了孤独和怀疑的种子,有这样悲剧性格的人,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肯定是苦多于乐的。虽然说这方面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但是对于个人的生活来说,我们是不免要为之嗟叹伤悼的。但是鲁迅先生毕竟曾经有过美好的童年生活,在祖父周介孚因科场行贿倒台之前,他还是过着比较愉快的童年的,出生于一个地方望族,能够自由阅读一堆杂书,在夏天的夜晚,他能够躺在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有特别疼爱他的祖母摇着芭蕉扇,在习习的凉风中给他讲故事,什么猫是老虎的师父啦,什么许仙救白蛇啦等等,在母亲有空闲的时候,还可以跟着她去农村的外祖家,因此,童年的鲁迅是可爱顽皮的。也可能正因为这样的童年,鲁迅一生都没有放弃对底层人民的大爱。

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病态的灵魂,如被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已,愚昧麻木无助可怜的单四嫂子,愚昧残忍的华老栓及其他看客们,愚昧麻木的中年闰土,当然还有永远的阿Q,然而正像鲁迅先生自述的那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不管他是如何地“住在树上”,如何痛心疾首地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然而他所做的一切确实都是在“以巨大的爱,为被侮辱和被损害者悲哀,叫喊和战斗”着。所以他的作品才有着这样的穿越时间的力量。

其实在我读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野草》中的《过客》。也许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但我自认在俗世中浸泡多年,害怕自己已经没有痛觉,前后瞻望,也不知自己回往何处或是去向哪里,只得时时翻阅《过客》,从中借一点那无尽的勇气,让我一直往前走。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13

今天我读了哈佛家训中的一篇文章,它令我非常感动。 这篇故事讲的是阿里害怕死亡,死亡对于他的心灵是恐怖的。 一次,老师讲道:“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在生死关头会把生留给他人,把死留给自己。” 阿里一点也不相信死亡这些事,所以他认为老师是在骗人,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人,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 有一次,阿里向妈妈问了这个问题,妈妈给他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马丁和科尔是一对好朋友,他们都是建筑工人。

一天下午,他们正在工作,突然,他们脚下的钢管短裂了。两人几乎同时从高空中落下,可是一个防护栏救了他们,但两人实在太重了,防护栏只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两分钟后,防护栏开始乱响,科尔含着泪对马丁说:“马丁,我还有孩子!” 没结婚的马丁只说了三个字:“那好吧!”然后就松开了手,象一片树叶飘向了水泥面…… “那只是一个故事罢了。”

阿里不以为然的说。 “阿里,那个得救的人就是你爸爸,你爸爸说的那个孩子,他就是你……”妈妈的眼里含着热泪,阿里望着妈妈说:“马丁叔叔一定是那秋天最美的树叶,是吗?”“是的,他已飞上了天堂,上帝也会感动的。” 在防护杆吱吱作响的时候,马丁只说了三个字,对于友谊,他只用了一个行动来表达。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14

在我的印象中,和尚——守着孤灯寡影,清规严律,敲度一生,和尚的世界里,万物皆空。虽说落地生根,逢根生源,但何尝不是如浮萍般漂浮于空暝之中,生于尘世之间,却又苦苦追寻境界,是真忘我还是假忘我?真亦假时假亦真,吃斋念佛,岂不是虚度光阴?

《受戒》并不是倾诉和尚苦行的载体,也不是道明受戒苦旅的读本。明海已经出家四年了,使我不禁以为这呗世人推崇的名篇但是是和尚枯乏生活的絮絮念叨。我怀着闲读的情绪往下看,不知不觉被其中的字眼所吸引。恬静闲适的村庄,朴实憨厚的村民,美丽纯朴的英子,助人为乐的明子,构成了一幅最为和谐的景图。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美的故事,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是孔子眼中的大同世界,是唐玄奘心中的极乐世界。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亩亩良田,一座座青山,一个个人家,而不是险恶的人心,利益熏心的村民。这儿有一座小小的寺庙,和尚不用受清规戒律,能够喝酒吃肉,能够娶妻生子,活似神仙。仿佛到此刻,我还能看到舟山的英子和明子,听见山间英子优美的歌声。村民之间相处融洽,而不是如今的近邻不识;人们互相帮忙,而不是如今的冷眼旁观别人的悲惨;人们之间无私奉献,而不是如今的追名逐利。在那里,我看到了人性,久违的人性之美,陌生的人性光辉。

其作者汪曾祺将这个感情故事谱写得淋漓尽致。他的文字并不华丽,却尽显文致。他的语言美,但不是矫饰。他写的感情纯,干净的如溪水一般,并不像外国多数作家那样露骨,明子与英子并没有经历什么风吹雨打,却让人刻骨铭心。他们的感情不像是张爱玲说的,经得起挫折却经不起平凡。他们的故事是那些在一齐以及不在一齐的时光,他们的故事在我们的眼里,在他们的心里。那份淡淡的却又浓厚的爱,沉淀在文中的每个字里,在那小舟上方升华。

再看此刻,人与人之间隔着一层纱,彼此看不清,识不透。再看社会,处处宣传构造和谐社会,但是食物毒加工,贪官污吏,打砸抢烧的现象屡见不鲜。社会不和谐,是人心乱啊!正如韩寒所说,社会不和谐就是两种人给闹的,一种是吃不饱饿的,一种是吃饱撑的。人人都在道和谐,但还有多少人不明白和谐也是需要从身边做起的道理。政府时时倡导和谐,人民盼着和谐。政府出台政策,是靠人民去构造和谐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只能尽微薄之力,真正的力量在于人民。和谐也是一种人性美。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15

最近有这样一本书,老师们把它列入必读书目录,家长们把它看成是教子课本,同学们把它奉为争相传阅的宝贝——它就是《哈佛家训》。

其中例举了一些神话传说,也有一些伟人小时候的故事,更有一些在人们的眼中微不足道的平凡镜头都被记录了下来,从而揭示出一个个深刻的道理。虽然,都是一页纸的小事件,但是却蕴含着一个个巨大的“财富”。

当它在讲述了“苹果里的五角星”时,我在想:苹果怎能会有五角星呢?这个故事向我们叙述了小女孩詹妮和她爸爸的故事。詹妮回家告诉爸爸,苹果里有一颗星星时,爸爸不相信,詹妮拿出一把刀和一个苹果,拦腰劈开,刚劈到一半,爸爸说:“切错了!正确的切法是从颈部切到底部。”她没有在意父亲的话儿,她把切开的苹果伸到父亲面前。父亲很惊讶,因为他从来没有用这种方法切过苹果。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活在俗成的习惯之中,我们肯定错过了许多意外的惊喜。”

当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回想起:有时候我和妈妈之间也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对话。每当我告诉她一些学校里的新鲜事儿时,她总是说:知道了,这有什么,不就是什么什么吗?马上就会说出一大堆儿的道理来教训我一顿儿。于是我把这本

书送给妈妈,希望她也能有所收获。

《哈佛家训》既是我的良师益友,又是我和父母沟通的桥梁!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16

《呐喊》这本书,每一篇都深深震撼了我的心。我无法想象那时人们的生活。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篇文章是《狂人日记》。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三年自然灾害下发生的。明显的反应了社会的黑暗与丑陋,人性的可怕,人们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心狠手辣的事。在那样的年代,没有粮食,人们饥饿到了恐惧。开始人吃人这一可怕的行为。在面对饥饿,面对自然灾害时,主人翁的哥哥吃了自己的妹妹,又筹划着,吃自己的弟弟,就在这危险面前什么情同手足,什么亲情全抛至脑后,荡然无存了,剩下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只为填饱自己的肚子,只要达到这目的,哪怕不择手段也则所不惜!

可是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你吃了别人,又怎么能知道,哪一天别人会吃你。(next88)而在当今社会,不是人吃人,而是利益关系,金钱关系。社会的黑暗,为了自己,为了让自己得到好处,可谓能“大义灭亲”不惜手足之情,友情。只为个人己私而贪图一点点小小的利益。就因为这利益,你还必须是不是提防别人陷害你。

在文章的结束,鲁迅写道:“没有吃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如今大人们是孩子们的榜样,大人们的举手投足,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为了下一代不再辛苦的生活,为了下一代能有一颗感恩的心,请放弃你们那一点点小小的私利,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

“救救孩子……”

“救救这个社会……”

这句惊天动地的呐喊,怎能不值得我们好好思索呢?

这整本书,让我有了对社会的另外一个认识让我对鲁迅先生,更多的仰慕!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社会上流阶级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17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营养品”?是啊,书籍里蕴藏着许多知识,其实,那些知识就是营养品,所以我们看了书,就等于吸收了许多营养品、曾长了许多知识。为了吸取“营养品”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哈佛家训》,其中,有一篇文章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下面就让我来给你们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成果吧!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有两个的孩子,当两个孩子五岁时,父母决定给他们买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之后,夫妇俩有聘请了一位驯兽师来训练它。在第一次训练开始之前,驯兽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颇感意外,他们一脸迷惑的嘟囔着说:“一只小狗还能有什么目标?它的目标当然就是当一只狗啦!”驯兽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否则我们更本没有办法驯养它!”于是,他们回答说:“那就让它成为孩子们的好伙伴吧!”在驯兽师精心的引导下,这只小狗成功地训练成孩子们的好朋友。夫妻俩开心极了!

是呀!读了这个故事,我体会到了:人生是一次航行,唯有那些有目标的人,他们的到达才是自己的期望。没有目标的人不过是在盲目跟从 —— 他们到达了,却不会有任何收获 ——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到达那里。没有目标,我们将连一只狗都不如。让我们一起树立起目标,向着成功前进!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18

快开学时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增广贤文》,虽然到此刻我还没有看完,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其中,里面有四句话让我牢记在心:“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这四句话就告诉我们:“要做好一年里的事情,在春天就就应做好打算;要做好一天的事情,在早晨醒来时就就应计划好。一个家庭想要幸福,关键是要和睦相处;一个人的一生要想获得成功,首先务必勤奋努力。”我虽然明白了这些道理,但我之前的所作所为和这些道理完全不贴合。

有一次,老师的回家作业有背诵课文。回家后,我先忙完了该写的作业。吃过饭,我紧之后背课文,使劲地背,翻来覆去地背,就是背不完整,背不顺畅。妈妈看我那么费劲,笑着对我说:“别背了,去睡吧,明天早上起来再背。”到了第二天早晨,我起床后立刻拿出书开始背了起来,一会儿功夫就背顺畅了。看来,妈妈说的话大有道理。从此,每次看书,背书我都放到了早晨。正如人们常说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在一个家庭里,和睦相处很重要。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但是由于家庭成员的性格和对事情的理解和认识的不一样,时常会产生一些争执或矛盾,这时就需一个人站出来进行调解。比如我们家任何两个人产生矛盾,另外一个人就会说笑话,搞怪动作以缓和紧张气氛。使整个家庭重新回到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就像爸爸常说的:“以和为贵。”

我感谢这四句话,让我明白了要紧紧抓住一年和一天里最重要的时光去学习和工作,还要在此黄金时光里为要做的事情提前做打算和做准备。一个家庭和睦相处才能兴旺。人只有勤奋,才有可能成功,懒惰不思进取肯定不会成功。

800字读后感高中 篇19

童年的时光是最美好的,想起那一件件惹人发笑的趣事,正如紫盈盈的葡萄一般挂满整个童年的梦乡。小豆豆的童年也是这样。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小豆豆是一个非常调皮,可爱的女孩子。当去巴学园的第一天,在电车上他硬是想要检票的大叔手里的车票,弄的大叔哭笑不得。而且他有许多许多的理想。本来是想做间谍,但是见到检票员后又想成为售票员。过了一会儿,又想做一个宣传艺人。每天总是站在窗口与路上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请他们在学校的窗口表演。小豆豆如此顽皮,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小豆豆有这样一位理解她的母亲和了解孩子的小林宗作老师。

我十分羡慕小豆豆有这样一位通情达理的母亲。她的母亲并没有怪她因淘气而被退学了,而是默默无闻地帮小豆豆找新学校。而另一位让我羡慕得是了解孩子的小林宗作老师。因为他居然可以听小豆豆讲四个小时,而且没有打哈欠,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

我是多么向往小豆豆的这种生活啊!在电车里学习,在帐篷里睡觉,中午吃“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而再看我们学校里呢。许多学生很不文明,说话都带脏字。并且许多男生下课后都去打一些女生。真是和小豆豆的学校形成了天壤之别。

当然我也有小豆豆一样的与同学之间的友情。我有许多好朋友,只要一下课就在一起,我们整天朝夕相处,大家说我们姐妹。

虽然说巴学园在战争中被摧毁了,但他永远留在小豆豆的心中,也留在了我的心中。我相信巴学园和小豆豆也一定会留在你们的心中。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