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总结汇报汇总三篇

家访总结汇报(通用3篇)

家访总结汇报 篇1

10月30日至11月3日,学校组织了7位老师赴深圳参加了“名师之约”现场教学观摩研讨与专题报告会,参与学习的老师感悟很深,收获很大。我将用三个词来汇报。

1、感谢

感谢学校给予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谢各位同仁的支持!我们的学校并不大,师资的配备也不太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校长的深谋远虑与同事们的鼎力支持,学校是不可能派出了如此庞大的队伍外出学习的。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有幸参加本次学习的老师,对各位表示衷心地感谢,谢谢大家!

2、感动

本次外出学习的老师的敬业与好学让我深深感动。我们是周四下午放学后才出发的,到了酒店已经九点半了,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都已经回房休息了,他们说我们是最晚报到的。为了少耽误工作,老师们不辞劳苦。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没有观光,没有休闲;有的只是忘我地学习、积极地进取。老师们上课都争坐前排,为了保留前排的好座位,不惜牺牲休息的时间;课后,大家不是交流学习的收获就是争相阅读名师名著;就是在回程的车上,大家都纷纷谈论着学习的收获和感悟,让同车的乘客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3、感慨

这次学习不仅让我们大开眼界,也让我们发出了由衷地感慨:不学习就要落后了。的确,多年的实践赋予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许多新的内涵,也让我们明确了一些未来课程改革的方向。先谈谈语文学科吧,当今的课堂教学已经告别课改初期的困惑,走出了“泛语文”“非语文”的尴尬,向它的本来面目回归。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观摩的课例无一例外地展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统一这个特点。

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在阅读中“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同时要处理好阅读与表达的关系,课堂上不但让学生读懂(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表达(运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他特别强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下一阶段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他倡议课堂上多作说话练习和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而对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窦桂梅老师则认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要体现一种人文的关爱,必须从人的素质发展的规律出发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她提出的“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可以说是她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她认为:语文的工具与人文是互动双向的,人文关照工具,工具负载人文,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语文就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成了人的生命活动,情感活动和心灵活动。

关于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统一,在本次活动中的课例均有较好的体现,接下来发言的老师会作详细的阐述,我们还订购了一些光盘供老师们参考,在此,我就不对具体的课例作深入的剖析了。

这次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那精彩的数学课堂,本人读中文专业,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将近二十年,自以为懂得欣赏语文,所以很喜欢观摩高质量的语文课。但我不喜欢听数学课,总以为数学虽然精炼,但过于干瘪;虽然理性,但缺乏形象。这次学习让我犹如井底之蛙跃上了井沿,看到了美丽而广阔的数学天空。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感慨:数学也可以像诗一般的美妙。张齐华老师“圆的认识”一课,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那丰富多彩的画面,和谐美妙的音乐加上的娓娓动听的讲述,都给予了听者强烈的感观刺激,带来了美好的享受。如果把这精彩的一课比作一幅绚丽缤纷的油画,那么黄爱华老师执教的“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一课则是纯粹的白描,除了一台简单的投影仪外,凭借的就是一张嘴、一支粉笔,展示了教者深厚的内功和先进的理念。无疑两节课在教法上大相径庭,但它们却取得了异曲同工的教学效果,都是高效的数学课堂。让人不禁感叹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两节优秀的课例,我们也订购了光盘供大家参考。

纵观整场研讨报告会,我们感悟到了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改进方向,由原来的“双基”逐步发展成“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同时会上展示的多节活动课,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这也许会成为未来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向。

我们的这次学习活动可以说是幸福着去、快乐着回。龙校长的一路叮咛和再三关照,让老师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通过学习大家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见识,加深了领悟,自我提升的快乐是任何物质享受不可比拟的。

最后,套用朱永新先生在《新教育之梦》中的一句话作为本人汇报的结束语吧,“如果我们每个人(教师)能够不断地在英雄们(名师)的膝上休息一会儿,感受到英雄(名师)的气息,能够不断以英雄(名师)作为我们生活中的榜样,那么,每个人(教师)的人生会因此变得伟大,(教育生活)也因此变得精彩。”

家访总结汇报 篇2

根据XX市教育局和XX镇教育办公室的有关文件精神,今年寒假继续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搞好寒假家访,密切师生沟通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学生放假时间很长,我们学校又地处农村,学生居住地分散,学习环境较差。为了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寒假搞好家访的工作思路,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以更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老师进行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现将我校进行家访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通过切实开展工作,家访成果显著

1、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访总结汇报 篇3

本人与搭班老师王等三位老师于X月25—27日三天对我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家访,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简要小结。

一、基本情况

1、三天内对我班的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家访,我们的足迹踏遍了淳口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家访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无一遗漏,忠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情况,并做好了详细的记载。

2、三天的家访,我们耐心地向学生讲述我校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对初三毕业班学生,寄宿生的管理办法,让家长和学生真正明确寄宿的好处,并耐心地解释家长们提出的疑问,最后确定了寄宿生和通学生的名单。

3、三天的家访我们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地了解了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确定了朱秀丽等九位同学与“两免一补”对象。同时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家的表现,为开学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4、三天的家访,向社会,家长讲述了学校一学年来取得的非凡成绩,获得了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也给学生鼓励、加油。

二、家访的几点感想

1、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3、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4、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5、家访也给一些教师特别是还没有孩子的青年教师上了一课。平时对他们来说,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六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访走出服务第一步。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本次家访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比如有些学生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有些有个性的学生,本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有助于今后的教育工作。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