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实事”涉及人劳社保部门完成情况汇报

十大实事,事事关乎民生,件件惠及百姓。今年以来,区人劳社保局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把十大实事作为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新华的大事、要事,紧紧围绕区政府在区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下达的工作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整体推进,使得十大实事涉及我局的责任目标取得了良好进展。

一、目标完成情况

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今年以来,人劳社保局结合开展“改革创新年”活动和“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把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再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切实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在去年新增就业人员19470人基础上,截至目前又新增就业人员18612人,完成目标任务1XX人的155.1%;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540人,完成目标任务3500人的158.3%;其中“4050”人员1598人,完成目标任务1000人的159.8%;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共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813本,减免各类税费118.8万元,发放岗位补贴96万元、社保补贴40.1万元,为245名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1160万元。

农民工培训工作有序开展。2010年我局充分利用现有辖区的社会培训教育资源,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任务3000人,现已完成新增劳动力转移人员312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4%;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目标任务500人,完成1200人,占目标任务的240%;全年劳动输出组织化程度目标任务达到50%以上,完成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60%。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加强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品位

硬件上,服务场所进一步改善。全区29个社区,全部建成了综合性服务场所,从招聘到岗位对接,从再就业优惠证的办理到领取社保、岗位补贴,办理小额贷款等,均实行了一站式服务,极大的方便了下岗失业人员。软件上,整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展就业服务。区劳保局牵头,对29个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进行岗位整合,确保每个社区2名人员,为社区就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每个社区实行劳动保障站站长负责制,全面负责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另外,通过宣传创业典型和创业培训等方式,多渠道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二)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覆盖面

一是开发非公企业岗位。运用促进就业的政策,通过优质服务,引导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二是开发服务业岗位。借助区位优势,重点在商贸、餐饮等服务业挖掘岗位。三是开发社区托老、托幼、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用于重点解决社区困难群体就业。另外,每周将来自市级企业、区属企业和两大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街道、社区的岗位信息进行筛选,汇编成册,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区政府信息网站、11个镇办、29个社区的劳动保障服务站所发布,供广大求职者选择。截止目前共开发就业岗位18612个,其中社区公益性岗667个。召开各类大小招聘会65场次,华宝专场招聘会1次,提供岗位21000余个,当场达成意向性用工协议 4600余份,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万余份。

(三)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

积极整合辖区内培训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搞培训。利用社区贴近群众、贴近企业的优势,广泛开展灵活、专业特色的培训。同时,积极创新举措采取双扩培训促进就业。一是扩大免费培训范围,变以往的只培训下岗人员为凡登记失业者均可培训。凡取得创业培训“结业证书”、创业项目通过论证的符合条件人员,可为其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二是扩大培训方式,变以往的集中培训为集中与上门结合、技能与岗位提升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法,为就业弱势群体创业提供免费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咨询指导、后续跟踪扶持等全程全方位的服务。截止目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15人,主要培训的科目有:电脑、营销、面点、家政服务等。开展创业培训210人,创业成功率达90%。

(四)突出工作重点,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一是澄清“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底子。做到一户一表、一人一卡,对他们就业和失业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制定消除“零就业家庭”和援助就业困难人员的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定期完成。二是结合就业困难对象特点实施不同的援助方式。三是实行结对帮扶活动。号召全区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对“零就业”家庭成员及就业困难人员实施结对帮扶。四是加快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优先安置这些人员。五是实行集中援助活动。通过开展专场招聘会活动全面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五)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利用现有辖区的社会培训教育资源,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市场和企业需求,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组织了两镇和辖区私营企业中的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积极探索并开展了“订单式”培训和“个性化”培训,今年为圣光医药制品公司培训的305人,即是“订单式”培训,形成了“企业得人才、农民得实惠、经济得发展”的“多赢”格局。二是搭建平台,促进劳动力转移与就地消化。以项目建设为着眼点,开发就业岗位。围绕区域重点项目建设,上门与用人单位进行协调联系,主动搜集用工岗位及招工信息,争取新建企业及招工单位从本地用工,实现转移就业;以劳务协作为突破点,拓宽就业渠道。“跑市场”、寻信息,加大区域间劳务协作力度,与发达地区的大型企业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疏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渠道。截至目前,发布用工信息200余条,有序输出1200余人次,有力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三是以“阳光工程”为结合点,提高转移就业技能。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大力实施,根据用人单位订单需要,开展多工种的实用技能培训,使培训工作与用人需求实现对接,提高了培训就业率。

(六)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全民创业工作

一是成立创业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系统的服务,服务对象是下岗、失业、退转军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及其他各类创业人员。二是建立创业项目储备库。为创业者提供见效快、投资少、风险小,收效高的各类适合个人创业的项目,目前有美容、化妆、摄影、养殖、农业示范园区、加工、烟酒批发、婚庆、酿造等项目。三是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园”基地的作用。以免费或低价租赁的方式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场所、设备和工具,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劳动者实现自主创业,从而使自主创业成为扩大就业需求,推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四是成立创业专家指导团。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推动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优化我区创业外部环境,为创业者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助推作用,降低贷款风险。五是开展全区创业之星评比和创业之星展示。更好地加强中介组织在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的作用,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服务平台,提高创业者创业成功率,促进全区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及打算

我区的就业再就业和农民工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部分就业者的择业观念还需转变,被征地农民就业再就业的部分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党员以及七类就业困难对象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呈现多样化,加大了当前就业工作的难度等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全区“改革创新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努力开创就业再就业和农民工培训工作新局面。

(一)利用《就业促进法》实施契机,建立健全特殊群体就业的长效机制。针对我区就业工作的实际,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党员以及“零就业家庭”七类就业困难对象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服务和动态管理,做到“发现一个、推介一个、解决一个”,切实做好他们的就业再就业工作。

(二)开展被征地农民情况摸底,制定更加详实的就业工作方案。对被征地农民进行拉网式调查,做到对他们就业状况、家庭情况、技能特长、求职意愿和培训愿望等“五清”,并根据新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

(三)进一步探索服务企业用工的新窍门,更好地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认真研究、寻求为企业用工服务的前言理论和捷径办法,与辖区内各类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及时、全面掌握他们的用工需求和面临困难,通过政策扶持、热心服务、举办招聘会和网络平台发布,为企业稳步推进就业服务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机构网络,加强镇、街道以及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建设规范、健康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各类民营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规范他们的市场运作行为,使之更好地为我区就业工作服务;目前就业再就业工作重心已经逐步下移,加大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转移村创建工作,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中。

(五)乘“全民创业年”之春风,建立创业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以全民创业工作为出发点,通过各类新闻媒体、举办创业成果展等形式,大力宣传、积极发动,在我区营造“创业光荣”的浓厚氛围,掀起全民创业热潮。对创业人员继续提供最大限度的政策扶持和贴心服务,实实际际地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为他们答惑解疑。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创业,通过创业促进就业。

(六)进一步加强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加强对工作人员包括社区协管员的业务和培训,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环境,促进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