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班生活老师心得(精选3篇)

小小班生活老师心得(通用3篇)

小小班生活老师心得 篇1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小班幼儿是孩子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小小班幼儿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一般来说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相对容易些;同时,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因此,对小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呢?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得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小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不能简单地加以指责,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确概念,有一个可模仿的榜样,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在刚开学初,很多幼儿都不会轻拿轻放小椅子,推着小椅子到处跑的现象处处可见,坐的时候也常常把小椅子翘起来或不停地摇晃。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一次起床后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我对大家说:“中午小朋友睡觉的时候,老师听到教室里有谁在哭,我找啊找,原来是小椅子,小椅子为什么哭呢?它告诉我,小朋友不爱护它,用两只手推着它跑,坐的时候翘起它的两条腿,还晃来晃去的,弄疼了它。小椅子都不愿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了,怎么办?”小朋友都说:“我们不推小椅子了……”“我们不翘椅子了。”我说:“那好吧,如果小朋友想和小椅子做好朋友,就请大家像老师这样做。”我给小朋友们做了示范,并详细讲解了怎样双手拿椅子,怎样轻轻放椅子,然后,请全班小朋友一起练习。小朋友们都模仿着我的样子,轻拿轻放小椅子。此后,推椅子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哐当哐当”晃小椅子的声音也听不到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立刻就会有别的小朋友提醒他改正。

二、在游戏中学习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教育的良好手段。如在开学初,我组织幼儿玩“配对”的游戏。请幼儿在一套图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再拿着这张图片到茶杯架前,找出与小图片完全一样的标记。此时,我就告诉幼儿:“好宝宝,你找到了自己的小杯子,这张漂亮的小图片就送给你。”这样一来,小朋友们很快就认识了自己的小杯子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我把标记换成名字,小朋友也能找到自己的杯子了。

三、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小小班常规要求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分阶段提出。例如,刚入园时,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毛巾、茶杯、书包等物品的位置;过了一段时间后,可要求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认任务,会拿茶杯喝水,会自己吃饭等;接着要求幼儿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按规则参加游戏或集体活动等;还有一个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初步学会基本的自理能力,如穿衣、脱衣、洗手、洗脸等。

四、提供充分的观摩和实践机会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小小班幼儿更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重点。所以,在进行常规教育时要让幼儿直接参与。例如:给幼儿园示范讲解洗手,往往让幼儿难以习得正确的洗手方法,究其因是因为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思维,枯燥的讲解,幼儿难以接受。因此,我们可以分批带幼儿进入盥洗室,让幼儿实地观察洗手的地方,有水龙头,肥皂,毛巾,然后老师亲自具体示范,让幼儿看到具体洗手步骤和方法,便于幼儿的掌握。

小小班生活老师心得 篇2

前不久,省学前教育专家来我校指导工作,使我有幸听到丁鹏老师的讲座,报告中丁老师将语言描述与图片展示相结合,使我们大家收获颇多,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不管教给孩子什么,孩子必须是快乐的。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教师应该把孩子在活动中是否获得快乐的体验放在首要的位置。活动内容再有意义,但如果孩子在活动中没有获得快乐的体验,就不是好活动。快乐的体验能让孩子积极地面对一切,能让孩子对一切活动感兴趣,孩子做得怎么样,学到什么,画得怎样,唱得怎样并不是最重要的,快乐的感觉最重要!

还记得上学期我和大四班的孩子们一起做小纸篮。一会儿很多孩子拿着做好的小纸篮来向我“邀功请赏”,我也都给予了充分的赞扬和鼓励,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愉快的微笑。一会琳琳也兴高采烈地来了,可是她做得不怎么好,我给她指出来让她修改,过了一会儿,她又走了过来,我一看,还是老样子,又让她回去修改,孩子有些沮丧。没过多久她又来了,还是没有多大改善,我又让她回去再做。后来看见她的纸篮做好了,也没太在意她。第二天琳琳的妈妈告诉我,琳琳早晨一直吵着说不想上幼儿园,说什么做手工讨厌。

想一想:纸篮是做成功了,可孩子却没有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快乐,反而让她对手工活动产生了厌倦情绪,这不是教育的失败吗

二、环境创设中要动脑筋让别人忙

丁鹏老师指出,主题墙饰与幼儿、家长之间进行三维互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收集相关的资料,使收集资料成为孩子与家长学习的过程,使家长能充分地指导孩子,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对收集的资料直接观察、操作、熟悉、感知,增添孩子与他人交流和共享信息和知识的信心。更换墙饰并不是教师的独立行为,而是幼儿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活动。

我觉得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一方面会给老师以启发、灵感,另一方面家长还可以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孩子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

家长资源是一片沃土,是很值得我们去开发和利用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需要教师、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更为重要,他们就像鱼和水一样不可分离。老师只有充分了解每一位家长,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家长们才会积极热情、无怨无悔地投入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去,把我们幼儿园的环境建设得更加具有艺术特色、更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短短两个小时的学习,使我对环境的创设有了新的收获。在环境创设这块领域中,我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的探索,争取让我创设出来的环境能使幼儿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小小班生活老师心得 篇3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小班幼儿是孩子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小小班幼儿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一般来说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相对容易些;同时,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因此,对小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呢?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得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小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不能简单地加以指责,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确概念,有一个可模仿的榜样,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在刚开学初,很多幼儿都不会轻拿轻放小椅子,推着小椅子到处跑的现象处处可见,坐的时候也常常把小椅子翘起来或不停地摇晃。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一次起床后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我对大家说:“中午小朋友睡觉的时候,老师听到教室里有谁在哭,我找啊找,原来是小椅子,小椅子为什么哭呢?它告诉我,小朋友不爱护它,用两只手推着它跑,坐的时候翘起它的两条腿,还晃来晃去的,弄疼了它。小椅子都不愿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了,怎么办?”小朋友都说:“我们不推小椅子了……”“我们不翘椅子了。”我说:“那好吧,如果小朋友想和小椅子做好朋友,就请大家像老师这样做。”我给小朋友们做了示范,并详细讲解了怎样双手拿椅子,怎样轻轻放椅子,然后,请全班小朋友一起练习。小朋友们都模仿着我的样子,轻拿轻放小椅子。此后,推椅子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哐当哐当”晃小椅子的声音也听不到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立刻就会有别的小朋友提醒他改正。

二、在游戏中学习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教育的良好手段。如在开学初,我组织幼儿玩“配对”的游戏。请幼儿在一套图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再拿着这张图片到茶杯架前,找出与小图片完全一样的标记。此时,我就告诉幼儿:“好宝宝,你找到了自己的小杯子,这张漂亮的小图片就送给你。”这样一来,小朋友们很快就认识了自己的小杯子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我把标记换成名字,小朋友也能找到自己的杯子了。

三、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小小班常规要求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分阶段提出。例如,刚入园时,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毛巾、茶杯、书包等物品的位置;过了一段时间后,可要求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认任务,会拿茶杯喝水,会自己吃饭等;接着要求幼儿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按规则参加游戏或集体活动等;还有一个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初步学会基本的自理能力,如穿衣、脱衣、洗手、洗脸等。

四、提供充分的观摩和实践机会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小小班幼儿更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重点。所以,在进行常规教育时要让幼儿直接参与。例如:给幼儿园示范讲解洗手,往往让幼儿难以习得正确的洗手方法,究其因是因为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思维,枯燥的讲解,幼儿难以接受。因此,我们可以分批带幼儿进入盥洗室,让幼儿实地观察洗手的地方,有水龙头,肥皂,毛巾,然后老师亲自具体示范,让幼儿看到具体洗手步骤和方法,便于幼儿的掌握。

此外,孩子习得洗手、洗脸等日常常规之后,要在一日生活中不断提供反复实践的机会,逐渐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

小小班生活老师心得相关文章:

1.幼儿生活老师保育心得

2.幼儿园小班教师心得

3.幼儿园教师的心得体会

4.幼儿教师心得体会

5.幼儿教师实习心得体会

6.教师心得体会幼儿家庭教育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