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看心得体会【优秀3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开学第一课观看心得体会【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央视开学第一课学生观看心得体会 篇1

面对《开学第一课》,不仅仅是两个小时的视频直播,更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非常自豪。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共产党是我们的坚强后盾。看完这一期的《开学第一课》,才能真切感受到党的曙光,驱走黑暗,带来光明。新时代,我们很幸福。所以,年轻人要树立自己的理想,努力学习,向着目标道路前进,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这样才能展现自己的价值。

2022年开学第一课观看心得1500字 篇2

9月1日晚8点,如约而至的《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一个对于高三学生特别有意义、特别励志的主题。

与以往不一样的是,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我们只能在家里自己看,缺少了在教室里全体师生一起观看的氛围。

这次节目以“奋斗”为主线,给人以力量和勇气。运动员的冠军之路洒满奋斗的汗水;奥运志愿者精益求精的态度里辉映出奋斗的光芒;科学家育种、科考的艰辛历程就是一部奋斗的史诗;务林人的攻坚造林、大象管护员的救护繁育的过程即是难以想象的奋斗之路;中华文明的延续、海天梦和太空梦的实现都用执着和坚毅书写出宏大的奋斗史。

这次节目的科技感爆棚。从节目录播现场里那些虚拟现实技术,到节目内容里的治沙、救护、科考、航天,都表明了“科技兴邦”的重要性。

节目中还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这个绿色家园:海南育种、攻坚造林、大象救护,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保护环境,增强粮食安全,让山更绿、水更清、人类更富足;青藏科考通过对树芯、冰芯和岩芯的研究,得出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以便于更好地维护今天的大气环境。

节目让我们更加深了对苦难的理解:谢华安院士对儿时艰苦生活的回忆、“六女上坝”治沙造林时恶劣的环境、试飞员张超在临近成功的地方牺牲生命。苦难不可能打倒我们,它只能让我们更加强大。

“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说:“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古语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对于面对高考的我们,高三就是冲刺阶段,就是需要砥砺奋斗的时候。

时代楷模杜富国给了我们前行的信心和动力,他说:“那些曾经受过的伤终会化作照亮前方的光;那些穿越过的浪终会化作驶向未来的帆。心有向往,才能不负韶华。”是啊,我们坚信:所有的付出都会有相应的回报,如果还没有抵达成功,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们努力的“量变”还没有达到“质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使我的同胞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我们为什么要考大学?从小处说,就是为了让我们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从大处讲,是为了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知道大家看节目的同时,有没有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各科高考知识点呢?作为一名地理老师,我看到的是整个节目的全过程都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地理味儿”:

1、冬奥赛场上闪耀的青春之光(气象指标是冬奥选址的重要依据)

2、50年的金色种子梦(海南育种基地的选择、国家粮食安全)

3、一粒稻米的故事(农业发展历史、聚落发展历史)

4、塞罕坝机械林场劳动课(治沙造林、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5、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自然课(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6、青藏科考的故事(通过对树木、冰川、岩石的研究,得出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规律;青藏高原的土壤、水源、生物)

7、砺剑海天(国防、洋流、海洋资源)

8、逐梦太空(天文知识)

说得不一定对,至少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这些方面的知识。如果站到其他学科的角度,一定也会联想到相应学科的一些相关知识,大家可以试一试。

实际上,节目里还有一些课堂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现实技术,实实在在地产生视觉的震撼;走出教室,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西双版纳去现场体验,参与性更强,学习效果更好;邀请孩子们崇拜的各方面专家讲授本专业里的知识,现身说法,教学教育效果非同凡响。

节目中当然还有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地方,它教给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用奋斗换取成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更加自觉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之中去。

总之,今天这次《开学第一课》是送给即将开启高三生活的我们的一场饕餮盛宴,值得大家认真学习。

同学们,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让我们全体高三人,在接下来的280天里,踔厉奋发、笃行不殆,一起向未来!

祝愿我校2023年高考再创新辉煌!

2022年开学第一课观看心得1200字 篇3

“无奋斗,不青春。”看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我整个脑海都被这六个字占据了。

电视里讲到,从奥运赛场上奋力拼搏只为圆梦的徐梦桃,到为培育金色种子扎根土地50年的院士;

从荒原上造梦的三代造林人,到勇攀世界之巅、探源地球奥秘的青藏科考队;

从叩问太空的飞行员,到牢记使命不改初心、从老一辈航天人手中接过传承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一代又一代追梦者用奋斗书写了不朽的篇章,也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意义

这其中,让我

印象最深的是“砥砺奋斗”篇中谢华安院士的故事——50年的金色种子梦。

院士出生在战乱时代,当时,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

从农校毕业后,他一边负责生物课教学,一边利用空闲时间去试验农场研究各种农作物。

“我想解决人们吃饭的问题。”怀着这样的想法,谢院士开始了农业技术研究。

从入行到现在,他已经在杂交水稻育种领域摸爬打滚大半个世纪:下稻田,做研究,带学生……从青葱少年到满头华发,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种子,只为了让14亿人到点开饭,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他是当代的稻田守望者,躬耕田亩五十年,不忘初心,始终像一株沉甸甸的稻穗向着大地。

我不禁联想到,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还有很多像谢院士这样心怀大爱的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孤儿妈妈—张桂梅,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他们让我知道: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所以我们要做好一颗种子,努力扎根,努力向上,上课好好听老师讲课,下课认真完成作业,读好书,做好人,不焦虑,不烦躁,不堕落,不自卑,不放弃,永远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作文吧!

我们还要让自己知道,竹子用了四年时间,每年仅仅长了三厘米。

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六周的时间,就能长到15米。

在前四年的时间里,竹子都是在深深的扎根,都是在土壤里疯狂的申延,尽量让自己长得更壮大,根须伸得更长,能吸收更多的养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而我们作为学生,更应该利用好这宝贵的学习时间,努力打好基础,努力巩固我们的根须。

即使现在我们看不到任何的成果,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放弃,因为我们不是在成长,我们不是在浪费时间,我们是在扎根,努力的扎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做一粒“好种子”吧,扎根脚下,心怀远方,用奋斗去勾画未来的模样,不负时代,不负自己。

理解老师,理解父母,认真学习,热爱学习!

即使我们现在只是一颗小树苗,也要努力地吸收阳光,努力的吸收养分,一年后,我们只能当作柴火烧,十年后,我们就可以做家具餐桌,20年后,我们就可以盖房子,做工艺品,做自己喜欢的玩具!

同样的道理,认真学习到20年后,我们就可以有能力去学设计高楼,去造飞机,造火箭,造航母。

发明更多世界上没有的东西,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只要我们做一颗好种子,只要我们不负生活,不负自己,将来,又有何畏惧呢?

所以让我们把握好现在吧!

即使在未来可能遇到狂风暴雨,我们也要坚强地走下去,坚持学习,努力向上,像向日葵一样,一生都追求光明,无论是烈日,无论是晴空,无论是阴雨蒙蒙,我们要永远围着太阳转,永远向上,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现代主义接班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