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家长心得体会最新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双减政策家长心得体会最新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家长双减的心得体会 篇1

“双减”政策落地一段时间了,教育部门与大众家长也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到底是合理还是不合理,我本人感觉应该是利大于弊。

首先,现在孩子虽然生活条件比之前的优渥,但是,要学习的课程太多,这使得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也是压力山大,以致繁多枯燥的作业,让孩子丢失了天性,长期的学习、背诵等等,使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目光呆滞,不灵光,最后,孩子在高压或者是半威胁的状态下敷衍学习,结果却是事倍功半,达不到我们教育部门及家长理想的心愿。

其次,纵观古今中外,很多对人类进步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文学巨匠等,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实践,甚至离经叛道,做着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并不是我们口中说的乖宝宝。所以,双减政策能够实施,就会释放孩子天性,不同程度的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在正常的学习时间外,发现自己特长,扬长避短,让孩子在爱好与兴趣的影响下,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当然,对于双减政策的实施,作为家长,也不能盲目的说好,一味的迎合,毕竟,知识都是积累起来的,特别语文、英文等功课都需要博闻强记的,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及学校在正常的学习时间内,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案,想办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阅读能力,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及我们家长共同努力。

作为家长,在望子成龙的同时,更希望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在物流横流的当今社会,我们也是使出浑身解术在工作生存、在教育孩子、在想办法改善生活,往往也是心力憔悴。

所以,没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不能及时的辅导作业,如今,双减政策的实施,可以多陪孩子学习、参加户外活动,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及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使孩子在学习的同时,早点认识社会,早点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充满热情与正能量,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培养孩子,就是培养祖国的未来,也是培养我们的未来,任重而道远,双减政策的落地,虽然减轻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单凡事都有双面性的,另一方面,对于自律不好的孩子,容易产生惰性,这需要老师与家长都负起责任,认真监管、监督,鞠躬尽瘁,让国家的下一代茁壮成长,使祖国的明天繁花似锦,繁荣昌盛!

家长双减的心得体会 篇2

双减政策对于学生减负和推动教育公平,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内提升”+“校外减负”这两个中心思想无疑对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也要求家长乃至社会将更多的注意放在真正适合孩子的教育之上,将教育回归到作为主角的孩子身上,回归教育本身。

家长应该用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操心着孩子的方方面面,以前辈的身份来规划着孩子们的未来。给他们报这样那样的兴趣班、辅导班,想让孩子优秀、更优秀、超级优秀。但是却忘了问孩子是否愿意。

不可否认我们都想让孩子变得优秀,但其实我们更需要接受孩子们的平凡。不是所有人都是爱因斯坦,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鲁迅,不是吗?

所以,别让孩子成为没有思想的“优秀楷模”,有趣的灵魂,活跃的思维更重要。

想要做到让孩子真正成长、真正优秀,做到真正的减负,就需要做到让孩子自发学习,而不是一直被推着赶着学习。作为家长的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让孩子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且能够自我驱动去了解、去学习。家长的职责则是引导,而非干预。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摒弃用时间堆积起来的“努力”和“优秀”,学会放手。让孩子从兴趣出发,自我驱动下去高效学习。

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面向未来的人,让教育回归本真。这应该是我们一起努力的方向。

可以确定的是,校外减负的同时,是校内教育做加法,学校只有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服务,帮家长管好孩子的学习,以此减轻家长的负担。只有校内加上去,孩子能カ加上去,校外オ能真的减下来。哪怕没有学科补习班,孩子学会学习的能力,把基本功打扎实,学习习惯养成,那孩子未来的竟争力也有了。

生命不止一种精彩,不要让孩子走我们安排的路,而要让孩子成为孩子,拥有珍贵的童年、灿烂的少年时光,不畏未来,勇往直前。

家长双减的心得体会 篇3

对于广大家长来说,最近最劲爆的消息恐怕就是“双减”出台。

国家这么大的手笔,别说违规大机构,就连很多正在观望的小机构或个人,都被打的措手不及、狼狈不堪。本就如风中残烛一般的教培机构,奄奄一息中又迎来了更大的打击——本土疫情。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正在上暑期补习班或兴趣班的孩子们,瞬间按了暂停键,一下子赋闲在家。

就我而言,我,还有我很多同学、朋友,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都是学习的受益者。我不会,更不可能允许我的孩子轻易放弃学业。所以我经常会查看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有哪里学的不好,我会先自己给他查漏补缺,如果我实在讲不好,也会考虑给孩子报班补课。我始终贯彻的是“补课”重在“补”,而不是提前“学”。现在“双减”政策一落地,同样也堵住了我给孩子查漏补缺的路。

这一周我一直在寻找科学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买书、找网上的文章……现在不用我说,大家都意识到“双减”带来了一些无法抵抗,却必须面对的现状:比如孩子的学习更多的依赖在校时间,课堂效率显得极为重要;再比如孩子的课余时间明显增多,自觉性和自学能力的强弱会对孩子的成绩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事实上,我越来越意识到学习成绩好坏的根源其实在于“学习能力”。现在,我们更加要思考如何才能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与知识量的增加相比能力的提升是很虚幻的,甚至是很缓慢的,但它的影响确实长期的。

“双减政策”的实施其实就是给所有在孩子学习道路上越走越歪的家长们下了一剂猛药。是继续往前,一条道走到黑;还是及时止损,摒弃错误的方法,重新找回科学正确之路?家长们,拼认知的时候到了。不要说取消校外补习以后有钱人都给孩子请一对一家教,没钱人的孩子就没机会上学。在目前国家政策之下,是几乎所有的普通家庭孩子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此刻,我认为我们家长要做的,必须是“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使孩子的自我强大起来,才能应变这个世界。

双减政策家长心得体会 篇4

从“双减”政策开始正式实施到现在,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学校和家长并没有因为“双减”政策实施而放松对孩子各方面的教育,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实施,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和沟通。

“双减”政策实施的这段时间,我做一些调整和规划,从重点关注学习成绩转为重点培养各种习惯,比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阅读习惯等。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养成好习惯,无论走到哪里,孩子都能自己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长。

“双减”=减负≠减速,让孩子轻装上阵,空余时间变多了,有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反而会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

从“双减”政策开始正式实施到现在,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学校和家长并没有因为“双减”政策实施而放松对孩子各方面的教育,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实施,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和沟通。

“双减”政策实施的这段时间,我做一些调整和规划,从重点关注学习成绩转为重点培养各种习惯,比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阅读习惯等。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养成好习惯,无论走到哪里,孩子都能自己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长。

“双减”=减负≠减速,让孩子轻装上阵,空余时间变多了,有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反而会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

开始的时候,我们也度过了一个适应期,每天孩子放学回来说:“妈妈,我的作业在学校写完了”或者说:“妈妈,我就剩下一项作业很快就能写完了“难掩兴奋之情,作为家长好像忽然之间少了什么;于是我和孩子们谈论:写完作业之后我们干些什么呢!孩子的脑袋里仿佛装着很多的想法,说我们可以做游戏、猜谜语、看书、下棋、骑自行车。.。.。.原来把决定权交给孩子,他们也可以变得很很有主见嘛!

晚上我们忙完各自的事情,就开始亲子阅读,和孩子一起演一演书里的故事。孩子最喜欢看的两本书是《十万个为什么》和《脑筋急转弯》,总是百看不厌。有时孩子也会提议去图书馆看书,二年级的小学生词汇量在与日俱增,这让我很欣慰,阅读是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神奇的钥匙。隔三岔五,孩子会和我PK下棋,偶尔赢上一局,他的小脸就像乐开了花!

除了读课外书,他还每天坚持练字。我经常对孩子说:字如其人,练字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要着急不要间断,每天练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小朋友已经坚持一百多天啦!我相信:他的坚持必让他收获一手好字。偶尔心血来潮,他也会挥笔一幅画,然后视若珍宝的说:“妈妈,看我画的星空多美,把我的画贴到墙上吧”!果然,自己的劳动的果实最甜美!

无形之中,每天的家庭作业不再成为孩子放学后的压力。经常性地兴趣满足,让孩子内心更加的专注宁静。“双减”将孩子们从单一的书本学习中慢慢解放出来,增加了更多的生活感受、情感体验和实践行动。当然,这些都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家校携手,使孩子的做事情的主动性慢慢得以彰显,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家长双减的心得体会 篇5

孩子的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课外班也不上了,回家后空余时间增加,家长带着孩子做什么呢?培养习惯啊,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阅读习惯等等,扎实过好日常每一天,为孩子的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像教会孩子用筷子吃饭一样,只要学会了用筷子,他就能自己吃各种饭了。养成了这些好习惯,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自己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长了。

一、陪伴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语文可以把每一课的要点看一看,生字词语记一记,不懂得词语查查词典,积累下来。还可以大声朗读课文,坚持写写日记。数学可以提前看看知识点,把自己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课堂上专心听。英语可以听一听录音,磨磨耳朵,提前了解一下内容。

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把当天的学习内容给家长讲一遍,或者自己再看一遍,进行归类复习。把课堂笔记看一看,该背诵的及时背下来。还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

养成及时订错的习惯。纠错是老师们批改作业的一大难点,有的孩子就是不习惯及时订正错误,每天的错题都累积着,等着老师去找他。家长可以每天晚上让孩子把作业啊试卷啊拿出来看一看,自己错过的题及时订正一下,看看能不能做正确。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作最能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每天坚持写日记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也可以回复总结一天的学习生活,疏解心情,鼓励自己第二天做得更好。

其让他的学习习惯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来养成,比如积累古诗词,举一反三钻研数学题等等。

二、陪伴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阅读不仅能够拓宽视野,而且丰富知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极大。现在的考试越来越倾向于学科素养的考察,题目阅读量很大,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受益较大。不仅是文科考试需要很强的阅读能力,理科学习也需要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能都促进思考,据观察,阅读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都好。

可以进行亲子阅读,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也可以每周开一场家庭读书会,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演一演书里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带动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家长陪伴孩子一起阅读,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

三、陪伴孩子参加劳动,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

在家的时间充足,可以教会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间,如物品如何摆放,卫生怎样打扫,怎样美化自己的房间……将这些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都熟练掌握,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家里的物品坏了如何进行维修,劳动工具怎样使用,都可以教一教。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养养小动物,种一些绿植美化家庭环境。高年级的孩子还可以学习几样家常菜的做法,学会使用厨房电器,为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让孩子在家里有一个劳动岗位,家里有一样事情是归他管理的,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帮助孩子将兴趣爱好转化成个人特长

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某些尚萌芽的素质,这些素质就像火花,要需要点燃它,就需要火星。家长要想尽办法点燃这颗火药,让孩子的一切天赋和才能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专注练习,鼓励不断发展,享受兴趣爱好带来的快乐,逐渐形成个人特长。

五、督促孩子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

运动可以促进记忆力和专注力的提高,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坚持每天下班后带着孩子进行半小时的运动,既能融洽亲子关系,又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每天可以坚持跑步、跳绳、游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锻炼。

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家长改变孩子也会改变。“双减”政策之后,家长角色回归,重视家庭教育,提高自我要求,培养出和谐全面发展的孩子。

家长双减的心得体会 篇6

“双减”,不是减父母的责任

这两天,北京教委公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双减政策决心之大。

很多家长都已经陆陆续续接到了报过课的培训机构的通知,原本排在双休的学科培训课都换到了周中,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些孩子平时作业很快,晚上再去上一节课没什么问题,有些孩子本来作业就慢,做完回家作业都不知道几点了,哪里还有时间再出去上课。也有些孩子因为培训机构离家比较远,吃完饭再去上课的可能性不大,就索性不再报班。

双减之下,家长们有选择继续鸡娃的,有选择让孩子放松放松的,当然更多的是观望的,想看看接下来学校会有怎么样的措施,想看看大多数家长的选择。

作为家长,我们都在等待,等待学校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比如说晚托,比如说解决孩子的回家作业,又比如说暑托。学习回归学校,这原本就是应该的事,但无论如何,我们始终要明白的是,统一教学下也有差异,养育也不仅仅等于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无论学校承担多少责任,无论孩子在学校里学多久,哪怕孩子在学校里完成了所有的作业,但是孩子和孩子之间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老师讲一遍就懂了,有些孩子老师讲了两遍还是迷迷糊糊,有些孩子今天生字写两遍就会了,有些孩子就是今天学了明天忘了,有些孩子早就会自主看书了,有些孩子回家只会捧着手机,如果我们因为双减而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那其实是对孩子的不负责。

尤其是孩子还在小学的时候,正是培养习惯的时候,这个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多一点关心也许就能帮孩子越过一道坎。有时候,养成一个习惯很难,背一篇课文很难,那你是不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难呢?解不出题目没关系,拿去问老师就行,可是孩子该有的良好的习惯都没有,难道老师要管到孩子上床睡觉为止吗?

有人在网上大肆叫嚣,当老师的'不能给孩子补课,这样有失公平。其实,教育绝不止步于课本,父母和老师同样重要。一个晚上看书的家庭和一个晚上围着电视看泡沫剧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会一样吗?一对双休只会躺沙发刷剧的父母和一对会带孩子去博物馆、去亲近大自然的家长,养出来的孩子会一样吗?

孩子学业上松绑了,会有更多属于他自己的时间,这其实是对父母极大的考验,如果孩子没有更好的选择,大概率会和电子产品纠缠不清,这不会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我想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而不是减轻做家长的责任。如果我们指望双减政策可以让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的话,我想你是误解这份文件了。

在陪伴孩子成长这条路上,作为家长,我们始终应该是一名学习者。

家长双减的心得体会 篇7

对于课余时间,鼓励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保护好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

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对于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

对于教育机构,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未通过审批的,取消原有备案登记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家长双减的心得体会 篇8

2021年7月15日,对于义务教育阶段,乃至整个教育界,甚至整个中国家庭,社会而言,”双减”一词当之无愧地成为本年度焦点。

和成千上万普通的家长一样,对于“双减”,我一面欣喜着孩子们终于可以从过度的学业压力中解脱出来,一面又担心,这样立竿见影地迅速减负会让尚不懂事的孩子因此荒废学业,在本该努力,本该奋进的年纪里选择安逸,白白蹉跎大好华年。

可当听了河南省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家庭教育系列讲座之后,恍然发现:自己的矛盾,担忧倍显多余。现就观看系列讲座,谈几点自己观后的感受:

第一,诚如杨雄所长讲的:双减政策并不是我们国家要改变什么,而是要回归到我们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双减并不是要改变,而是要回归,让我们学校教育回归本位,让我们的家庭教育回归生活。我之前也一直执拗地认为教育就是筛选人才。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也有着浓重的名校情节,有着极强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听完讲座,深切体会到,比金榜题名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以学习为载体,而学会更好的去生活,去适应未来,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便在成年进入社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而在孩子的养成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提并论的,甚至于,家庭教育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责任。深感肩上有着一份沉甸甸的担子,而我也将努力改变自己,争做新时期合格的学习型家长,陪孩子终身成长。

第二,义务教育阶段“双减”不仅是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更是要减轻家庭的养育焦虑。双减绝不是一减了之,也不是可以完全“躺平”。

双减政策后,有些要降维,有些则要升维。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父母,我们要让孩子学会风险管理,提升隐私保护、心理弹性,加强生命教育,要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热爱劳动,欣赏美的能力……降低在刷题抓升学考试方面的焦虑,现在孩子,常常因为抓功课,而变得心理脆弱,作为家长,我要努力在自己孩子的生成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方面下功夫,在引导孩子的同时提升自己。

正如一本书的书名一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在今后的时光里,我会不断地学习教育知识,更新教育理念,陪孩子终身成长的同时,成就一个终身学习和成长的自我!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