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常识心得体会(优秀4篇)

关于消防安全常识 篇1

1、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交车、火车、轮船等;

2、爱护消防器材,学习并掌握常见消防器材的使用;

3、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公共场所(如火车站、飞机场等);

4、室内装饰装修不能采用易燃或可燃材料;

5、发生火灾时快速逃生,不能贪恋钱财;

6、煤气泄漏,速关阀门,开窗通风,不用碰电气开关或抽烟;

7、发现火灾,及时报警,详细快捷说火灾地点;

8、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消防标志,记住疏散方向;

9、父母、师长要教育儿童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任何单位不得组织未成年人扑救火灾;

10、电路保险丝(片)熔断,切勿用铜线铁线代替。

关于消防安全常识 篇2

1、冬季使用家用取暖器烘烤衣物时,要远离可燃易燃物品,谨防引发火灾;

2、不躺在床上吸烟,不乱丢烟头;

3、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

4、湿手不得接触电器开关和电器装置,谨防触电;

5、教育孩子不要玩火,不随意摆弄电器设备;

6、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7、发现燃气泄露,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或使用明火;

8、炉灶附近不应放置可燃易燃物品,不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9、不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家中不存放超过0.5公升的汽酒香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10、切勿在走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不在禁放区及楼阳柴草垛旁等燃放烟花爆竹。

消防安全常识有哪些 篇3

一、景区火灾的特点

1、景区内建筑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建筑物耐火极限低,导致景区内建筑火灾具有燃烧猛烈,火势发展迅速的特点,而且过火后易坍塌、蔓延迅速。

2、景区建筑密集,多为建筑群,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火烧连营”。特别是景区内寺庙等建筑设置了大量飘带、饰布等易燃织物,寺庙内的香火、油灯、蜡烛等明火使用广泛,一旦用火不慎极易发生火灾。

3、景区普遍远离市区,交通不便,而且景区建筑台阶众多,门窄槛高,供水困难,造成扑救困难。加之游客密集,难以迅速组织疏散。

4、景区树木众多,通风条件好,一旦发生火灾,蔓延很快。另外,景区宗教活动用火,雷击起火,以及人为燃放烟花爆竹等,都极易引发火灾。

二、景区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1、游客要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要从自身做起,首要要做到不吸烟,不乱扔烟头,防止不良习惯引发火灾。

2、景区管理单位要加强防火巡逻,特别是山林景区,严禁火种进山,严格禁止野外火源。

3、景区内要配置足够的灭火器材,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在火灾初起阶段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小火酿成大灾。

4、喜欢景区探险的游客,要提前了解景区天气情况,规划好旅游路线,做到结伴出行,迷路或遇到危险时,不要盲目乱闯,要及时求助。

三、其他安全知识

酒店、影剧院、超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常因人员慌乱、拥挤而阻塞通道,发生互相践踏的惨剧,或由于逃生方法不当,造成人员伤亡。 ■应急要点

●发现初起火灾,应利用楼层内的消防器材及时扑灭。

●要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要惊慌失措、盲目乱跑。

●火势蔓延时,应用衣服遮掩口鼻,放低身体姿势,浅呼吸,快速、有序地向安全出口撤离。尽量避免大声呼喊,防止有毒烟雾进入呼吸道。

●离开房间后,应关紧房门,将火焰和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

●利用建筑物阳台、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应急逃生绳等进行逃生,或将被单、台布结成牢固的绳索,牢系在窗栏上顺绳滑至安全楼层。 ●逃生无路时,应靠近窗户或阳台,关紧迎火门窗,向外呼救。

■专家提示

●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门或非常出入口都有明显标志,平时应加留心。

●千万不要乘电梯逃生。

●轻易不要跳楼,除非火灾已危及生命。

●下榻宾馆、酒店后,应特别留心服务方提供的火灾逃生通道图,或自行了解安全出口的方位。

●逃生时千万不要拥挤。

■报警求助电话:119 汽车失火 汽车失火不仅威胁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毁损车辆,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公共汽车失火时,司售人员要果断采取自救、防护和逃生措施,保障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应急要点

●汽车发动机起火:迅速停车,切断电源,用随车灭火器对准着火部位灭火。

●车厢货物起火:立即将汽车驶离重点要害地区或人员集中场所,并迅速报警。同时,用随车

灭火器扑救。周围群众应远离现场,以免发生爆炸时受到伤害。

●汽车加油过程中起火:立即停止加油,疏散人员,并迅速将车开出加油站(库),用灭火器及衣服等将油箱上的火焰扑灭。地面如有流洒的燃料着火,立即用库区灭火器或沙土将其扑灭。

●汽车在修理中起火:应迅速切断电源,及时灭火。

●汽车被撞后起火:先设法救人,再进行灭火。

●公共汽车在运营中起火:立即开启所有车门,让乘客有秩序地下车。然后,迅速用随车灭火器扑灭火焰。若火焰封住了车门,乘客可用衣服蒙住头部,从车门冲下。或者打碎车窗玻璃,从车窗逃生。

■专家提示

●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应随车配备灭火器,并学会正确使用。

■报警求助电话:119、122 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烧毁森林的动植物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经济损失巨大,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应急要点

●发现森林火灾应及时报警,准确报告起火方位、火场面积以及燃烧的植被种类。

●发现自己处在森林火场中,要保持头脑清醒,并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选择火已经烧过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转移;穿越火线时要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切忌顺风在火线前方逃跑。 旅游住店消防安全 当你进住宾馆酒店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是观察一下你所处位置的疏散门是否畅通,选择好逃生路线。第二件要做的事是必须留心一下客房内外灭火器材情况,熟悉和掌握室内消防器材、设施的使用方法,可在扑灭初起火灾时发挥重要作用。 看懂安全通道示意图,掌握应急疏散指示牌。在发生火灾等意外事件的时候,熟悉它的人会比较容易找到逃生线路。 备些应急逃生工具,学会应急逃生方法。旅行时不妨带一把小剪刀和一把微型手电筒,一旦遇上火灾,可用剪刀将床单或窗帘剪成能承受一定重量的布条来代替绳索逃离火灾区;微型手电筒可在没有照明的情况下发挥照明和报警等特殊作用。 起火时,为了防止火灾沿电气线路蔓延,一般用电设备都需断电。如果此时乘一般电梯逃生,电梯突然断电,又不能上,又不能下,那就会活活的被烟熏火烧致死。因为一般电梯是未进行防火防烟设计的,烟火均能进入电梯间、电梯井,烧毁控制器及电缆。所以,起火时,不能乘一般电梯疏散。

消防安全常识有哪些 篇4

一、 消防工作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工作,包括防火与灭火两个方面。

1、 “预防为主”就是在处理消与防两者的关系上,在同火灾作斗争中,必须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2、 “防消结合”就是在积极做好预防火灾工作的同时,在人力物力技术上做好灭火的充分准备。加强企业内部义务消防队伍的建设,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加强灭火训练,值勤备战,做到长备不懈,一旦发生火灾,能迅速及时扑灭,把火灾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 消防工作任务:

1、 控制、消防发生火灾、爆炸的一切不安全条件和因素;

2、 限制、消除火灾、爆炸蔓延、扩大的条件和因素;

3、 保证有足够的消防人员和消防设备、以便一旦发生火灾,及时扑灭减少损失;

4、 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通道,以便人员逃生和物资疏散;

5、 彻底查清火灾、爆炸原因,做到“三不放过”。即(原因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以及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三、 常用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

1、使用灭火器的方法

一旦发生火灾就近取灭火器一手提灭火器,另一手拔掉保险栓,上下摇动数下,站在火势上风3-4米处。紧握压把对准火源根部喷射并不断向前推进,直到火灭为止。

2、 消火栓的使用方法

使用消防栓时首先关闭所有灭火现场的电源,打开消火栓的玻璃门,按下手动报警器按钮,与之相连的水泵结合会自动加压,接好水带枪后(打开水阀门后由于水的压力较大,要将水枪头抱平)朝火场直射,直到火灭为止。

3、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如果一旦发生火灾,使局部温度达到(红色)68℃时喷淋头上玻璃管会自动破裂喷水灭火。

4、 感烟探测器自动报警系统

当有大量人聚在一起吸烟或有电路短路、断路而引发冒烟,当烟雾达到一定浓度时,烟感会自动传送信息到消防主机。

四、 当你发现火灾发生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头脑要冷静,沉着应答,说明火灾的准确地点、起火单位名称、所在街道、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起火部位及火势大小,如较为偏僻的地方派专人在路口接应消防车,以免耽误扑救工作;

2、 现场负责人马上组织力量,迅速疏散受困人员,帮助他们逃生时,必须注意路线,不能乘坐电梯,并切断电源,及时阻止火势蔓延并找水源(消防栓),进入扑救工作;

3、 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管理处汇报情况,抢救人员时应先抢救老、幼、病、残、孕妇,抢救物资时先贵重后一般,严防非法份子趁机而入;

4、 火灾扑灭后,管理处要落实专人保护好现场,便于协助公安、消防部门展开调查工作;

五、 消防中心值班员职责

1、 负责消防监控,在火情情况根据工作程序启动各种消防设备,使之正常工作。

2、 负责本责任区域内的消防设施设备的保养。

3、 负责相关消防表格的记录。

4、 负责紧急情况下利用公众广播系统引导、疏散人员及重要物资。

5、 熟练掌握各岗位的工作技能,需要时执行任何岗位保安员职责。

6、 掌握和宣传法规常识,积极参加消防培训,熟练掌握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7、 经常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监督清除火灾隐患。

8、 负责消防中心里的清洁卫生工作。

9、 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

10、 兼职监控中心,遵循《监控中心保安员职责》。

六、 消防员应急小组职责标准

1、 努力学习消防业务知识。熟悉消防灭火设施、器材的使用性能,达到“三懂、三会、三能”。

2、 配合消防中心保安员做好火警确认工作。

3、 巡查看火警隐患及消防设施在位情况,如发现丢失要及时报告专属领导,并通知管理处调查处理。

4、 遇有火情要立即按下手动报警器,或电话通知消防中心,讲清起火具体位置及燃烧物资,同时利用就近灭火器、消防栓扑救,控制初起火灾,待上级及扑救人员赶到。待上级领导到达现场,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做好灭火、疏散、引导工作,维护好现场秩序,做好防范工作

七、 燃烧的条件

1、 燃烧,俗称着火。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发生的释放热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和发烟现象。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而且这三个条件必须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否则,就不会产生燃烧。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它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可燃物分为三类:一是气体可燃物(如氢气,一氧化碳等),二是液体可燃物(如汽油,酒精等),三是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服装等)。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空气,氧气,高锰酸钾等。凡能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称作着火源。着火源可分为:明火、化学热能、电热能、光能等等。

2、 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

预防火灾,就是要消除产生燃烧的条件,阻止燃烧发生,从而达到防火的目的。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有:

⑴控制可燃物

具体方法有:控制可燃物品的储存量;以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用防火涂料浸涂可燃材料,提高其耐火极限;保持可燃物处于良好的通风状态等,从而降低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的浓度,使它们的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

⑵隔绝助燃物

隔绝助燃物就是破坏燃烧的助燃条件,具体措施有:将易燃、易爆物的生产置于密闭的设备中进行;对容易自燃的物品进行隔绝空气存放;变压器充惰性气体进行防火保护;关闭防火门、窗,切断空气对流;用沙、土覆盖可燃油液等。

⑶消除着火源

消除着火源,就是破坏燃烧的热能源,具体措施有:安装防雷、防爆装置;采取控温、遮阳等措施避免着火源;在建筑物之间构筑防火墙,在同一大厦不同楼层之间及同一楼层的不同区域安装防火卷帘等。

3、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一切灭火方法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发生的燃烧条件,在火灾发生后,往往是根据燃烧物质、燃烧特点、火场具体情况以及消防设备性能等进行灭火。具体灭火的方法主要有:

⑴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就是根据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氧气)这一条件,采取适当措施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采用不燃物、惰性气体冲淡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使燃烧物缺乏氧气的助燃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密闭的房间和生产装置、设备容器内的火灾。

⑵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法是根据可燃物发生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的这一条件,将水或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终止燃烧。此法还可用于冷却尚未燃烧的物体,如建筑构件、设备等,避免它们受热幅射影响而发生燃烧或爆炸。

⑶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一条件,将与燃烧物邻近的可燃物隔离开,阻止燃烧进一步扩散。

⑷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喷在燃烧物上,使其参与燃烧反应,使燃烧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从而使燃烧终止。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