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心理咨询与技巧的学习体会与心得

摘要:“身体健康使人活着,心理健康使人活好!”这是现代人生活的追求,是一个成熟人必备的心理素质,也是我们精神的向往!现代人常用“累”、“烦”、“郁闷”来形容生活。事实上,如何放松自己,注重心理健康,已成为世纪重要的社会新课题!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常常使人们处于失衡状态。

关键词:心理咨询技巧   学习体会心得   倾听   安慰    情绪abc理论

正文:

有句话说,一个人要想生活的快乐,首先要有一颗快乐的心。一直就想着自己要做一个快乐的人,这样对生活才有信心,做事才有动力,人生才有意义。所以一直对心理很感兴趣,平时有空就喜欢拿出《心灵鸡汤》、《心灵小语》诸如此类的书来看。

很高兴这学期能报到《心理咨询与技巧》这门选修课,很喜欢这门课也很喜欢上这门课。老师亲切和蔼,认真负责,课上灵活生动。信手拈来的一个事件,都可能成为教学资源,成为教学案例,从中提炼出某种对我们心理有用的东西。课上的内容丰富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例如课上讲的情绪、沟通、倾听等。现在一大半的学期已经过去了,这门课也就快要结束了。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学到许多有关于心理和精神健康方面的知识,在听课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一些东西。

1.感触最多的是学会倾听。没上这门选修课前,以为倾听就是用心去听,听懂他人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学了这门课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只是倾听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倾听是不仅要用心去听,还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善于观察,仔细观察,从每一个来访者的眼神、语音、语调、躯体等方面看到一个人的心里。心理,真是太神奇了!接着就是耐心,细心的对来访者讲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到问题的所在。

以前我遇到问题,经常是还没弄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就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乱发脾气。看到别人犯错,也不问什么原因,就开始严厉的批评。很多时候都证明我的看法想法是错的,我的批评也是太过了。以前觉得是自己性格问题,现在觉得自己更多是没学会倾听,静静地不仅用耳朵还用心的去倾听他人,慢慢的听别人把话讲完,听出他的内心世界里真实的声音。现在我学着倾听,学会宽容,让生活变得更加和谐,不给身边的人带来伤害。

2.上了这门课后,才知道原来安慰人也是需要技巧,安慰也是需要学习的。之前,当我的朋友向我诉说伤心烦恼事时,我总不知道该如何去安慰她,想帮她又帮不上,总是说些泛泛的无多大用处的安慰话。“过去的就应让它过去,别再想了”,“慢慢会好的” 等等。当朋友掉眼泪的时候,我通常就会说,别哭,不要哭,坚强勇敢点!其实,当朋友遭遇困难,内心痛苦,不能坚强勇敢起来的时候,我最应该做的是借一个可靠的肩膀给她伏在上面哭泣。就如戴安娜对那个身患绝症的小女孩说得,“哭吧,孩子,大声地哭出来,哭够了,我们再说。”

在安慰人的过程中,听比说重要,对他们的遭遇要感同身受。给予安慰并不是告诉别人“你应该觉得......”或是“你不应该觉得......”。我们不需“指教”他要怎么做。我们不是去帮他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帮他解决心理上的感觉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教朋友怎样争取到这个职位,那是他的事,我们所做的是要帮他调节情绪,让他不要耿耿于怀。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而感到困窘,是无妨的;让你想安慰的人知道你的感觉,也是无妨的。甚至可以老实地说:“我不知道你的感觉,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但是我真的很关心你。”即使自己对这样的表达觉得可笑,还是可以让对方感到安慰。你或许可以选择用发短信、邮件等书写的方式,用文字来表达你的感觉和想法。

3.情绪abc理论。很有趣的一个知识点。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不良情绪产生。

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于其思维中不合理、不符合逻辑的信念。它使人逃避现实,自怨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当人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时,便会导致不良的情绪体验。而当人们接受更加理性与合理的信念时,其焦虑与其他不良情绪就会得到缓解。所以,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艾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

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艾利斯认为,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

(1)绝对化要求,即要求事情必须按自己的意愿发生。如,“我必须得到他人的喜欢与称赞”,“一个有价值的人绝对应该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等。如果一个人持有这样的信念,他就很容易陷入情绪困扰,因为客观事物并不听命于人的要求或命令。

(2)过分概括化判断,即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思维方式,表现为遭遇一点失败或挫折,就觉得全盘皆输、前途渺茫;或者,犯一点错误,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可救药。

(3)“糟糕透顶”,灾难化反应,即对一些挫折与困难做出强烈的反应,并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体验。其表现方式是,发生了某一件不好的事,就觉得非常可怕、非常不幸,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了,以至陷入恐慌、悲观、绝望、焦虑的情绪体验里。

(4)自损性思维,持这样的思维方式的人,往往对自己有完美要求,如果事情做得不像他要求的那样好,或者没有得到别人的称赞,他会对自己说,“我是个无用的东西,是个窝囊废!”

以上这些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也就是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使人产生了不良的情绪。

这些不合理信念久而久之,经过我们的内化,就会引起我们的情绪障碍。让我们总是因为别人怎么样而感到不快乐。所以有不良情绪时,不妨想想是不是由于自己存在着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是那就好好的运用下苏格拉底的辩论术跟自己辩论下,看看能不能自己把自身存在的不合理的信念给推翻,建立新的信念,那样心情定将快乐很多,生活定将愉快很多!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情绪不好的时候,改变一下认知和信念,也许一切都将烟消云散。想起这句话“很多时候,并不是对手战胜了我们,而是自己打败了自己”,想起叔本华说得“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从小对生活的期望值就很高,一旦达不到我的目标和期望,我就会沮丧、失落、消沉,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心情郁闷,甚至身体受损。总之是自己对自己过不去。上了情绪abc理论这一课后,我开始反思人生,反思自己,开始慢慢学习放下,学习改变自己,开始从那一刻起学着不再苛求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管是容貌、身材还是学识、智慧等,有些东西是自己不能改变的,这就需要改变态度。不要人云亦云,盲目比较,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苛刻的评判自己,需要发扬自己的优点,有一份清明的理智,完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放下本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学着时时关注觉察自己的内心。建立了合理的信念后,情绪得到了舒缓,不再那么郁闷和愤怒,对自己仍抱有信心,对自己以后的人生之路也同样充满信心。

虽然我选修的这门课即将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参考文献:《心理健康与人生》《心理咨询与技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