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大学课程心得体会(通用3篇)
清华20天,每位学员都有自己的感受体会。我的感受比较零散,但自认为很真切,下面就以几个片段的简单描述充当本次学习培训的作业吧。
(一)对住宿的感受:
满窗风景关不住
我住的房间东北朝向,单人间,客厅与隔壁共用。拉开窗帘,正面铁轨。每隔几分钟,或一分钟,有时甚至是几秒钟,都可见轻轨列车驶过,或两列相对快速驶过。和谐号通体白色,除俩火车头外,或七节,或五节车厢,连成一条纯白的灵巧长蛇,蜿蜒逶迤,游弋而去。其余的大多为橘红色与铁灰色相间的地铁,一般以四节车厢的短列车为主,轰隆轰隆地穿梭。声音不如原汽笛声来得响亮、威武,比较平和、稳当,但感觉塌实。每当声音响起,我必定会奔赴窗前,拉开窗帘,踮起脚尖,看列车通过,直至望不见为止。那种欢欣与喜悦,宛若一个十岁孩童看到心目中的神奇之物,心向往之,留恋忘返,执著、虔诚地守望,且不时地期盼再一次的出现。很是奇怪,可能缘于儿子从小对火车的格外钟爱和青睐,才有这份特殊的感觉。仿佛儿子就在身边,一起在孜孜不倦地等待着与火车的约会。所以特别喜欢这间房间,即使在暖气尚未开启之时,也丝毫不觉得冷。来来往往的列车,成了窗外看不够的风景,带给了我一份意外的喜悦。
(二)对气候的感受:
满园秋色入心田
(说明:此为刚到清华、冷空气来临前的感受,当时气温3-16度)
中秋的北京,气候比较干燥,昼夜温差较大,但空气非常清爽,阳光灿烂,20天日日晴朗。早上六、七点钟光景,从窗口向外望,远远近近、层层叠叠的树林间笼罩着一层薄雾,随着太阳的冉冉升起,而慢慢地升腾,直至消失。有点象山里的雾岚,不同在于黛青色的山脉镶嵌上雾气,如一幅水墨画;而这里是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树林,秋天里,树叶各种颜色纷呈,青的,黄的,红的.,茂盛的,稀落的,更象一幅精美的油画。清华园里最多的树,一是白杨,二是银杏。白杨挺直静穆,银杏绚烂艳丽。那满树黄叶的银杏,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是秋天清华园里最大的风景。那种黄,仿佛深秋凋零前的最后一搏,黄得那么彻底,那么纯粹,似乎在用颜色抗争和彰显着生命的灿烂。让我想起入秋后的鸣蝉,叫得特别的声嘶力竭,好象每一声都是最后的鸣叫了。让人惊叹,让人感动。在杨树的映衬下,一排排,一树树,一片片的金黄色,美得常常令我忘了时间,并慢慢地渗入我的心里,让我的心也随之如这黄叶般明媚。走在这样的校园里,看着身边如流的自行车队鱼贯前行,脚步一下变得很轻快,很矫健。人,可以这样诗意地活着。。。。。。
(三)对老师的感受:
满腹感慨胜言表
20天的时间里,印象最深的、感慨最多的,当然是我们的授课老师。不论是讲授时事政治、经济形势、公共行政、危机管理、人文伦理,还是有关司法制度、刑法执行的,一个个都是思维敏捷、激情澎湃,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对国家、民族、民众的命运和利益高度关注,盼改革、盼发展、盼和谐,但又理性地看待当前形势,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既激进,又理智;理论上激进,方式上稳妥;既有前瞻性理念,又立足和正视现实,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知识分子的高尚人格、深厚良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严谨扎实的治学风格,与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风一脉相承。对于这样的人格,我惟有景仰,惟有钦佩,拙笔无以表达,不如让他们的形象清晰地铭记在我的心里,让他们的真知灼见不断鼓舞和鞭策我的言行,使我受益终生。
感谢大师、专家、教授们!还有为我们的学习培训精心做好组织安排和后勤保障的继续教育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真诚地感谢你们!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到清华学习。
一学期时光过得先慢后快,在刚踏上这片土地时,虽不熟悉但也不陌生,初到台北市并没有多做停留就搭乘火车来到了花莲县这个地方。坐在列车的双号靠窗位置,朝左边看去就是汪洋大海,广阔的太平洋就这么迎接了我。记得那天天气极好,一路上的风景至今都深刻的印在我的脑海之中。车票也是志工小伙伴提前一个月就帮忙定好的,一下车就看到学校来接驳的车子,那天到时已经很晚了,我们走在有点昏暗的校园中,只觉得学校好大,很像XX大学的江安,是熟悉不陌生的感觉,也开始对这里充满了好奇和期盼了。
进校之后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选课,因为想预留出比较充足的时间出去各地走走,所以我的课程都选在周三之前,并且在正式选课之前有一周的'试听预选,所以不需要太担心选的课程不适合自己,可以做足准备与老师交流之后再定。而我也幸运的选到了喜欢课程,一门偏理论,一门偏实务,一门讲报告,一门做策展,能让我在短短的时间里收获如此丰富的知识,也让我对以后的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在XX大学的宿舍里,和两个温州大学的交换生,一个大二本校的妹子一起愉快相处,相约出游。我很喜欢住在多人间,与舍友一起聊闲天,一起生活学习才是学校生活最珍贵的。而这里也让我感受到了XX大学学生生活最有趣的部分,宿舍里成立的自我管理协会,常会组织各种小活动并且配有小点心,用轻松愉快的方式管理着宿舍各方面的事物。
学校周边交通与生活并没有十分便利,虽然有全家和小七日日夜夜的陪伴,但是想要去逛街购物的话就需要跑去花莲市区,一般在学校搭乘公车或区间车就可以到达,但是班次不多需要注意时间,学校发的学生证就有悠游卡的功能,而我也仗著自己是学生享受了很多门票和车票的优惠。
还有除了学业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出去旅行,去好好感受这个地方,去深入当地的日常。我刚开始并没有什么旅行计划,但是一来就遇到一大群交换生小伙伴,所以在九月下旬便一起相约去了离花莲县不远的宜兰县,还在乡下的民宿里入乡随俗的开了中秋烧烤趴,这第一次出行让我感动的是看到“美炸”了的日出,三五好友在宜兰县黑色的沙滩上,坐著等太阳从海平面升起,天空是淡淡的粉蓝色,让我不禁想到马白水先生的画作,原来那天空本就是这个顏色,就是这样真实出现在我眼前。我们在东部看日出,西部看夕阳,南部看星空,北部看海洋,中部还有一条中横公路,连接花莲县和台中市,山路景色也是极美。我在九月去往北部,十月去台东县池上乡、屏东县垦丁和绿岛乡,十一月走跳到西部,十二月再下南部感受台南市的好天气,一月再回北部去跨年。就这样,一块一块把台湾省的全貌拼凑完整。我把环岛的旅行计划分散在四个月,学习间隙抽时间游走在各个地方,感受虽不尽相同,但是有一样东西不管在何地都温暖著人心,那就是人与人相处的真诚。在这里的发生的每一件小事,不管是快乐,悲伤,感动,困惑,都像一颗石子打在我本平静无波的心上,虽然只泛起点点水花和一霎的涟漪,但是它确实扎扎实实沉入我的心底,变成不可磨灭的印记。
回到XX大学校园依旧忘不了这裡的一切,渐渐认识熟识的朋友、关怀备至的师长、热情友好的路人,在与不同的人交往聊天中,增进互相的了解,让我的眼界变的开阔,并且在那里留下的美好回忆,终成为我最难忘的回忆,并陪伴我走过之后的人生道路,这是可以在困境时给予我力量的回忆。所以感谢一切帮助过我的人,感谢一切的缘分际遇,感谢不断成长的我自己。
教师之所以是教师,在于教师能在智力、情感、个性、精神和人格等方面全面培养和塑造学生,教育的根本特性是以人育人。有了信息技术,教师将会从广播知识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有精力和时间真正进行以人育人的活动。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设计者、开发者、社会文化的诠释者、教育的研究者,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发。特别在网络环境中,教师会自然而然地专注于对信息教学系统的设计、监控、研究和评价。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学生应该被看作为待点燃的火把,学生地位应该由被动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的主宰、学习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夜深人静时,我坐在电脑前,登上继续教育网,已成为多年来的一种自然习惯。“继续教育网”像一本磁力很强的教科书,里面共享信息内容丰富,各类课件制作精良。网上资源中,不只是知识的储存和播放,更为我们提供了旨在提高实践能力的诸多方法。而且,这里有着良好的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比如在线答疑、教师论坛、等栏目,让我们的协同学习和自主学习相得益彰。
对知识的贫乏,就会产生对知识的无知。一位名人说:“认识到我们知识上的不足,便向成功走了一大步。”懒汉最容易做出的辩解,是没有时间学习。其实这不过是一种托辞罢了。有一个的“三八理论”说,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工作,这个人人都一样,非常公平。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在于业余时间怎么度过。当今社会的生活,丰富多彩。人们选择生活的方式,也变得千姿百态。就说网络吧,有人借助这一现代科技手段,学知识,用信息,长才干,出成果,助推了自己的事业。可是也有不计其数的人,把大好时光“网”费了。有的长期沉溺于虚拟的“网恋世界”,有的彻夜迷失在所谓“新新人类”的网络游戏之中,有的热衷于与天下网友“狂聊”得天昏地暗,有的甚至“借网”实施各类违法犯罪。这些不是网络本身的错,错的是“入网者”把握不够好。
我把网上学习当作了一种生活方式。再忙再累,每天都要抽点时间光顾继续教育网,或调阅课件,或与人交流,或完成作业,或自我检测,或搜寻信息。网络学习的关键还在与相互的参与。我们都知道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强调自主学习和讨论式的学习,网络就给我门这样一个机会,今天在坐的老师们能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自己的对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体会,这本身就已经体现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师这个团队的协作学习精神。
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