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汇编24篇)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精选24篇)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1

我们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请了几天假,但似乎并没有落下什么。的确如此,语文课和数学课不一样。数学的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缺了几天的课,学生做起题目来就会觉得有困难;而相比之下,语文的知识要独立的多,缺了几天的课,学生抄起生字新词来还是没什么难度的。我们语文怎样让学生觉得上语文课跟不上语文课不一样呢?那就需要我们教师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何为“有效”?我的理解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悄然变化。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所有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听了学校的教学模式研讨课和几位专家的讲座,我也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一、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预习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课前预习充分的话,学生在课堂上会有出色的表现。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作用,因为他们是实施预习的主人。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还必须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应以生字为主,课文为辅。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做到字字入目,不加字,不减字,不重复,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次,直到达标为止。预习生字时,利用教材和各种工具书预习生字的相关知识,比如说结构、部首、组词等等。提高预习有效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检查、激励。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以学定教,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切实有效。

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师安排的无用环节太多,不顾实际需要与否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了表演而进行的演一演、画一画等,其实际效用在哪里,无非是歪曲了新课程理念的一些“作秀”而已。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这些无用的环节上花费了不少时间,真正属于学生的有用的时间又有多少呢?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而对于低年级的小孩子来说,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更短了。这也就意味着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更要突出重点,而且要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他在有效的时间里发挥他的潜力。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学内容是创造课堂艺术氛围的凭借和依据,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气氛与教学内容的情调一致。优美动听的音乐,能舒缓学生紧张的大脑,放松学生的心情,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疲劳,营造活泼欢快的气氛,非常适合低段学生。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如耐人寻味的故事,精彩有趣的游戏,幽默风趣的语言,紧张刺激的竞赛,形象具体的操作,饱满真挚的情感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四、创设情境,快快乐乐说和写。

语文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要多读多写多记。读写是重点。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后,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小蝌蚪找到了妈妈,都跳到荷叶上,围着妈妈呱呱叫,该多么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妈妈说些什么?教完《窗前的气球》后,可以问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去看看科利亚?“科利亚也非常想念你们,他盼望能得到你们的祝福。”然后让孩子们赶快拿出事先发给他们的用纸剪的五颜六色的气球,写一句祝福科利亚的话,还可以画上漂亮的图案。

五、以有效的课堂检测为考核

课堂检测是小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有许多教师都忽略了它。课堂检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课堂检测可以巩固我们当堂所学的概念知识等;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③可以让学生获得学有所用的成就感;第四,是检验本节课教学是否达到“有效性”的最佳方法。只有通过课堂检测,才能知道学生是否学会本节课的知识。这样,我们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检测并不是盲目的做题,而是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出符合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必须做到题题有意义。通过检测,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会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为课后辅导有了针对性的准备。

六、以有效的教学反思为切入点和生长剂

教学反思是一种寻找不足、发现闪光,从而再总结、再分析、再学习、再提高的思维活动过程。它是有效教学的切入点,是有效教学的生长剂,它可以再一次地促进、推动有效教学活动。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谨慎地对待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改进我们的教学策略。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在我们教学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反思点睛之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运用;我们可以反思意外收获,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可以反思失败之处,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犯同样的错误。教学反思是一个循环再生的过程,可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做到游刃有余、胸有成竹。

我想如果我们能把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我们的追求,并持之以恒地去做。相信学生会越来越离不开语文课。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2

一、教改不仅是教师对学生教育教学的改革,更是学校对课程的革新

课程包含了教法、教材、教师这三大方面,课堂要高效,离不开对课程的认识,离不开对课程的改革。

一、改革教法

首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用教材,是指不是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说就怎么教,而是学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不是根据教材的结构来选择教学的结构,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结构来选择教学内容。

其次,从“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当学生发生学习需求时,教师是引路者;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教师是服务者;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是欣赏者。

二、改革教材

成功的校园生活是发现人的潜能,让人的潜能充分燃烧,只有开辟了校本课程,才能让有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才能让他们的潜能充分燃烧,才能让他们的潜能充分燃烧。

三、改革教师

除了自身的提高,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爱心,一个包容的心对待孩子,既要看到盛开的鲜花,也要善待迟开的花苞,修炼出一个花苞心态。抱怨会导致失败,赏识能导致成功。

通过学习比较我发现,我们平常的教学工作几乎都是在教教材,很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兴趣,大部分时间还是考虑把课本上的知识滴水不漏的教给学生,虽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鼓励的方法,但这样的教学方法明显太传统和死板,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南京行知小学的“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值得借鉴

南京行知小学的教育理念是:学会赏识、走近生命;发现潜能,唤起自信;善待差异,引导自选。

(一)优点分享,让每个学生成为心灵的主人

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一个好孩子,不背坏孩子的包袱。教育有一个很大的诀窍在于:你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好孩子,你必须让孩子从你的一言一行中感觉到他就是好孩子,他就会变成好孩子。他们学校有一个做法:给学生写“优点卡”。他们设计印制了精美的卡片,让老师在卡片上写学生的优点,然后颁发给学生。写优点卡要抓住几个要素: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细节、有老师评点。而且教师在一两句话里要把这五个要素表达进去,这样优点卡才算合格。

南京行知小学所推行的优点卡,重点的不在于优点,而在于“优点分享”。他们会在学校的升旗仪式后面举行隆重的颁发优点卡仪式,获得优点卡的学生名单会在广播里反复出现,会在学校黑板报上面表彰出来,优点卡会贴在班级的黑板报栏上,会带回家给爸爸妈妈欣赏,会作为书签夹在课本里面。一个孩子的优点通过宣传成为全校孩子的优点,成为引领全校孩子前进的一个方向,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正确的舆论氛围,形成了一个健康的舆论导向,此时的力量就大了。

(二)全员管理,让每个学生成为集体的主人

班级全员管理,他们的做法是,让学生“人人当组长、轮流做班委”。

每个组的同学有语文组长、数学组长、音乐组长、美术组长、体育组长、值日组长、还有管课外阅读的组长,有管检查自选作业的组长,有登记优点卡的组长等等。组长的确定会考虑到学生的长处、爱好。

班长、学习委员这些“大官”怎么办呢,一般是5个人自由组合,当一周班委,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这5个职位,大家轮流当。一般每学期,每个孩子可以当两周班委,当两天班长。

(三)自主选择,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要让他在学什么、怎么学上有自主选择的权力。

自主选择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体现。特别在课外,应当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的余地。他们提倡不布置或者少布置固定的家庭作业,取而代之的是“自主选择12多”:

好身体多练,好家务多干;

好书报多读,好电视多看;

好文章多写,好消息多传;

好节目多演,好作品多玩;

好朋友多交,好事情多办;

大社会多访,大自然多探。

他们认为小学教育里面很多东西对错不重要,好坏不重要,兴趣最重要,快乐最重要。你越这样做,小孩子越放松越舒展,水平就越高。

通过对南京行知小学赏识教育的了解,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鼓励对孩子的重要性。虽然我们一直都在教学的方面运用了赏识方法,可起到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我打算好好的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通过优点分享的方法来激励更多的孩子。而全员参与管理班集体的方法,更是值得一试。我相信班级管理的工作做好了,当同学们习惯成自然的去参与管理,老师也会轻松很多,孩子在日常行为规范和学习方面,应该都会有一个崭新的变化的。

三、杜郎口教改关注“问题”学生,有效的促进教学成果值得我们学习

杜郎口教改得以成功的一大突破就是对差生的关注和帮扶,他们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为办学理念,通过“兵带兵”“兵帮兵”“兵强兵”等帮扶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整体提高的效果。

如何有效的实施帮扶计划呢?具体措施是对每个班级的管理都体现出对差生的关注如:1、每个班级都有帮扶计划,都张贴有结对子名单2、对优等生的成绩的考核是通过和结对子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来衡量的,并且进步与否也是看这个帮扶的效果来衡量。3、定期的评选帮扶能手4、教师的教案里都有对差生的课堂反馈情况及整改措施,尤其对课堂效果监测不达标的学生均有相应的提升措施。5、班级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分细则,有完善的学生管理档案,有对问题学生违纪的事实的记录也有整改的措施和效果的检查记录。除此之外班级还设有个人量化评比,小组之间也有竞争,班级还对表现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有进步的差生进行肯定。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竞争和互助中得以成长和进步。

我打算学习杜郎口教改对差生的帮扶方法,细化“一对一”的帮扶计划并付诸实践,在充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差生走出困境,整体提高全班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综合四种现代教育模式,有很多成功的共性,他们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课堂上是高效的,管理上是创新的,学生的学习是愉快的。作为一名教育者,当我们面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了,虽然四个学校的教育改革模式我们不能照搬硬套,但我们也应该从这样成功的模式中得以启迪,才能找到适合我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3

通过学习<<课堂教学>>,受益菲浅,特别对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情境,教学关系等方面印象尤为深刻.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学生成性及教学情境等环节,它们是相辅相承.现将谈谈我在教学活动 的几点体会.

一、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

1.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课只要带着耳朵来听足矣.其实不然,数学学习离不开书本,进行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数学阅读课就是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即使初三学生处在复习阶段,也还是离不开对书本的阅读.当然,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阅读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私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等;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也可以对例题进行改造.既完成练习,又复习旧知识;课堂后段教师用适量的时间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为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以及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

2.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传统教学相对比较注重结果教学.教学中如果只注意结果,学生在应用知识时总显得比较吃力.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等边对等角,而是可以先让学生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对折,让学生发现它们相等这个特性,从而进一步提出结论的数学理论推导过程.并且学生可通过折痕得到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作底边上的高或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去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导出结论;同时,通过学生亲手操作,学生还会发现等腰三角形轴对称等特性.这样,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这种探索精神也势必激励学生去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教师设计这样的一个情境来学习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有一位老奶奶家里的圆镜弄碎了,想重新配一个,该拿哪一块?请你给她拿个主意. 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 .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数学课是不成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的情境,以及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出发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所以,课堂上提问的设计、题目的选择、情境的创设等课件都要充分考虑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启发性,这正是课堂情境创设所要达到的目的。

数学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不要运用不恰当的比喻,这样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例如,在对 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创设出如下诱人的问题情境:而这正是要学的课题。于是教师便抓住引出课题,再引导学生分析画法的实质,并用几何语言概括出这个实质,即这样,就由学生自己从问题出发获得了判定定理。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方法。除创设问题情境外,还可以创设新颖、惊愕、幽默、议论等各种教学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化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这正象赞可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法国著名数学家包罗•朗之万曾说:“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历史具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如果将数学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应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圆周率π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中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从中得到启迪,我选配了有关的史料,作了一次读后小结。先简单介绍发展过程:根据这一段教材的特点,适当选配数学史料,采用读后小结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人类对圆周率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受感染,兴趣盎然,这对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好的教学情境,创造和谐的教学情境,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要以新课标为指导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应该以新课标为标准.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体验数学具有自然科学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都存在一定数量和空间关系,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自然科学的工具.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及思维方式.它是其它自然科学的基础,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模特高跟鞋高度的选择,尽量让自己的身高满足黄金分割比例;又如,商品买卖,储存贷款等都用到数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联系生活.

其次,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做数学,探究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传统教育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容器,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但新课标要求,教学并不是老师塞给学生多少知识,学生脑子可装进知识,学生可以有选择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自己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及主体性和独立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

再次,在教学中,应把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与学生互动,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教任务实际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系统和发展自己的潜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统一的,是交往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只作听众,应自觉地动起来,操作数学,通过思考探究,发现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可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进行合作交往,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同时,在发展个性中,要关注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还有,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处理师生间的关系,他们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是独特的,独立的和发展的人,是发展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

只有把<<课堂教学>>的五个方面把握好,才会使自己的课堂焕发精彩的光芒.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4

通过对高效课堂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阅读课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四步导读”模式符合《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流程的设计是合理的。

三、课堂教学提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5

经过学习,我认识到高新课堂的重要性。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通过反思自己平时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认真学习校本培训。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自己在很多情况下,自己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还不足,这样就影响和制约了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反过来也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认真备课,尤其要认真备学生。平时自己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试想如果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认真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自己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这样的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今后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时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时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这一最终目标。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6

数学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方位的发展。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取得与搜集,数学知识的巩固与提高,数学解题技能的形成及掌握,还有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策略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体验,等等,都必须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完成。丰富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他们有极大的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也体会到无比的快乐。我从事多年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对他们学习的规律有一定的掌握,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1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新课程理念要求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教学中通过情景的创设,架起数学与生活桥梁,让学生往返于数学与生活之间,在“实际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地学习“现实的数学”,体会数学来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让学生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又感到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产生动机去积极的探索和思考问题,而另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励自己不探索出结果不罢休的思想 。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首先出示熟悉的五角星,让他们找出它的角,初步感知角,接着问:“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比一比,看谁找到的角最多”,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从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引导学生求异创新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动手实践与操作,不是学生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打破常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发言,允许学生“插嘴”。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鼓励学生多提问,发表独特见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一旦学生提问,起初无论质量如何,正确与否,哪怕某些发问是可笑的、甚至错误的,教师也要从积极方面加以引导、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如,在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我出示了下面一组练习,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4+4+4+4 (2)5+5+5+4 (3)1+1+1 (4)3+3+3+4。(1)、(3)学生很顺利地改写了,对(2)、(4)则表示否定。但通过仔细观察,有学生说(2)还可以改写成5×3+4、5×4-1,(4)还可以写成3×3+4、4×4﹣3,虽然改写的是乘加、乘减算式,但却说明学生善于联系,体现了创新意识,我给予了鼓励“你是好样的!”、“你能用多种方法解题,真棒!”,有效的评价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3 要关注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各小组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是常采用的。教师是这种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在备课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备学生、备教材,理解教学目标,认识教学对象,确定需要合作学习的内容,为合作学习提供可研究的问题。如在教学《分类》一课时,小组合作,利用提供的商品布置“小商店”;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学生组内合作,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拼出你喜欢的东西。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能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大家的智慧在一起碰撞出火花,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

4 运用激励性的评价

这种激励性评价实际就是对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虽然学生有时回答错误,但教师也不要批评,而要提示用简单的方法回答出正确的问题,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能更有印象。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教师的一次不经意的表扬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这种评价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更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增强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获得感受。

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小孩子,他们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基础、性格、智力等都存在着差异,如果用同一标准去衡量那是不合适的。对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应不同。同一问题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的不同回答,也应作出不同的评价。对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要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对优等生的正确回答,除了要给予充分肯定外,还要对他们提出期待和希望,让他们更加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总之,知识来源于实践与创新中,把现实生活与学生的学习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引入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要尽量给学生提供生活的素材,提供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机会,来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既掌握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高。我们在教学时平心静气,多多去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及时反思与评价,不断完善,积极的落实新课标,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升。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还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做个有心人,多发现、多积累、多探索,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7

通过这次学习,我的收获很多,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工作中的烦恼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其中,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最根本的一点是以生为本。。而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学生是备课的一部分。全面了解学生。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必然影响着教学的进程和活动的展开。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预设,确保课堂生成的空间。

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环节都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乐学、善学、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铺光明大道,让其向深层次的内容学习。而对于学困生,则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完成基础目标,如:教师在单元质量检测中采取分层次检测题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验;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学习内容,自创习题,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很轻松地发现不足,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学习。这些教学法宝抹去了一些使用统一考题带来的弊端。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通过这样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有信心地面向现在、面向未来。学习之后,我有了一下几点启示:

1、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备课。

2、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大体方法是,差生能掌握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等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3、因材施教,及时调整和改变教学方法。

4、根据学情改变学习方法,根据学习状态分层引导。

5、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接受知识更容易。

课堂氛围更活跃。

6、课堂上关注学生情感。让学生做到善学、乐学。

备好学生后再用心钻研文本。首先教师自己要认真阅读文本,钻研文本,不仅要领悟谴词造句之妙,还要揣摩谋篇布局之美,更要用心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理、意、趣,它们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是整个阅读教学的制高点。教师只有驾驭这个制高点,才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方向的引领,从而提升学生的心智——使本来只能见其点者,能够观其面;使已经能够观其面者,进而能够识其本。

设计板块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设计往往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问题一个接一个,时间计算合理精确。这样的设计是牵制课堂教学的无形的绳子,让教师与学生围着它团团转,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所以书中提倡让教学设计粗放些,从僵化的、呆板的线型设计走向灵活多变、有广阔发展余地的板块设计,为课堂的动态生成保留空间。所谓“板块教学设计”,即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扩大评价正向价值。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过去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面对着一个个充满思想活力的学生,教师只是用单一的分数标准,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估: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家长为高分而喜,为低分而愁,学科成绩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评价过程中,应当关注人文素养的发展,应将语文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置于重要的评价地位;应当既关注个体,同时也关注全体;还应当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教师的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有机结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显得宽松、和谐、民主。

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大胆开放地去尝试,精心地去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喜欢这门学科,唯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这次学习,我感悟很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为出发点,深入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8

两年来,我积极实践我校灵动课堂的教学模式,以生为本,以学定导,生进师退,小组合作。使学生焕发出惊人的智慧和生命力。

数学是一门思维科学,逻辑严谨,学习者往往手动传递心动与思考。而传统数学课堂,老师主讲的时间几乎占据一节课的三分之二,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就会交头接耳小动作不断。在我校实施灵动课堂后,学生能在创设情景下很快进入自主探究的状态和氛围中,教室非常安静。尽管孩子们面对面的坐着,很少出现用调皮的神情或动作打扰对方。对学时,速度较快的同伴悄悄交换,暗暗寻找焦点问题。因为学生们已经明白,现在的探究是下一环节合作交流的基础,“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学习的过程只停留在师生互动,显然是一种狭义的学习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学,群学无疑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同龄学生之间更具有共同的语言和认知水平的可参照性。认知容易产生共鸣和见解冲突,这恰好就是学习的契机。经过培训的小组长根据学生的基础,性格,能力,妥善安排本组学生发言的顺序。做到全员参与,一般会把发言的机会先给基础较弱不善言谈的孩子,尽管他表达的慢,但其余五名成员尽可能的鼓励和期待。只要你的发言是自己用心思考的结果,哪怕是错的,对同伴也是启发。

由于受心理特征影响的原因,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现象,但是我们的灵动课堂必须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倾听为保障。特别是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时,仔细倾听同伴的见解,及时做出修改是灵动课堂学生交流的基本功。经过两年来的培养和训练,孩子们听同学发言时,看着自己的活动单思考结果,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要表示认可或赞同。如果意见不一致,要迅速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或争议做出标识。最为可贵的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盲从,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迅速做出判断。如全班展示时,不仅听展示同学的发言,而且会对他所写所涂所画的展示材料仔细辨认,做到关注细节,关注区别,扩大收获。

随着我校“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的灵动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使优秀小组的评选成为学生学习评价及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课堂进展的每个环节,学生都有比较明确的积分要求。每天积分,每周积分并评比,每月评出优秀小组进行表彰奖励。小组长,学科长的责任心很强,整个小组组员暗暗加油,小组展示有错,其他组的同学跃跃欲试,强烈提出展示自己小组或个人的见解。甚至学生把周末的主动多写的作业拿来给个人和小组加分!这样的小组评价使学生加强了自律,培养了共赢的意识,增强团队的竞争力。

当然进步与困惑并存,收获与挑战同在!但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我感到欣慰,也倍增了我探索灵动课堂的信心与勇气!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9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

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4、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丰富直观。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5、体现现代课堂结构,让课堂变得热烈主动。

要把课上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独占式和教师主讲式而学生则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结构。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结构其教学方式方法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差,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体式结构的教学方式方法是现代启发式,学生自学,老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质疑问题,探讨真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课堂教学活而不空,实而不死。

6、分层次教学,让课堂变得满园花开。

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彻底抛弃“一刀切”,实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起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提高。如此坚持下去,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10

快乐无忧的幼儿园小朋友,再从幼儿园小朋友到真真正正的小学一年级学生,也许他们还不曾意识到将为期十多年的学习之路就算开始了。从他们那抚摸新书包的轻柔动作中,从他们那背着书包进入校园的轻快脚步中,从他们那充满好奇地打量老师的明亮眼神中,我强烈地感受到:孩子天生就是学习的料啊,他们多爱上学!顺着这样的思路想下去,我猛然警醒——小学老师的工作不要那么复杂,唯一可做、唯一要做的就是千方百计地让孩子这天生爱学习的劲儿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并永久永久地持续下去!难道不是吗?甜蜜的爱情需要情趣,幸福的生活需要情趣,否则人们会感觉乏味,那为什么孩子的学习就可以不需要情趣呢?我又想:我能够给他们有情有趣的感觉吗?我能让刚入学的孩子感到学习的快乐吗?反思与实践同行,以下是我悟出的些许头绪,权当自勉之用。

一年级孩子进入语文学习之门的第一张通行证就是汉语拼音,对待这一学习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知识,我们不能轻之亦不可重之,就像苏教版教材编委、特级教师高林生所说:老师要像妈妈教婴儿说话那样一遍又一遍说就行了,不谈发音技巧,不说发音部位,耐心反复操练就是唯一的好办法,而“反反复复”就免不了单调乏味,为此我试着动脑筋给语文课堂上的听、说、读、写各环节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大包装”,如激励他们认认真真读,我会说:“谁的嘴巴金嘴巴?”孩子们总是起劲到边呼应边高举小手:“我的嘴巴金嘴巴!”如果确实读对了,我会竖起大拇指大张旗鼓地表扬:“你的嘴巴金嘴巴!”又当我要求他们用心听老师或者同学讲话时,我会神秘地问:“谁的耳朵金耳朵?”如果他们真的仔细听了,我会摸摸他们的小耳朵,贴着他的耳朵说:“你的耳朵金耳朵!”瞧着被表扬孩子的那得意劲儿,我深知此法灵,百用百灵!当我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后要求学生也来写一写或者指出书上某处是,我会充满期待地问:“谁的手指金手指?”孩子们举起小手告诉我:“我的手指金手指!”随即他们会很专心地完成我的“指令”,对待出色者或进步者我会伸出手和他们握握手,说:“大手握小手,一起朝前走!你的手指金手指!”可爱的孩子在兴奋之余却忘记了哪只手是右手,看到他们左手换到右手,右手换到左手的激动样,我明白这是“趣味说法”外加表扬激励起的作用。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我要让他们体会到依靠伙伴、团结合作的快乐,每次开始同桌合作学习前,我会说:“黄金搭档黑白配!”听到我这么说,他们立刻拉起了同桌的手说的说,读的读,特别是能干一点的孩子会像小老师一样帮助那些不够用心的同桌,如果同桌俩都能很好地完成我下达的“命令”,全班同学会大声表扬他俩:“黄金搭档黑白配!”把这些深受孩子喜欢的广告词或食品词移植到我和孩子的语文课堂里来,嗨,还真有用!先不说学习效果有多大幅度的提高,最起码孩子们高兴了,快乐了,愿意上语文课了,而不至于讨厌、害怕语文课。

教师外花坛里种有一排小松树。一天,我在强调坐姿的时候,忽然来了灵感,顺口说到:“同学们,你们看那小松树多直啊,它们在看我们写字呢,如果我们坐得不直,小松树会笑话我们的,咱们和小松树比一比,好吗?”打那以后,看到孩子们趴在桌子上写字时,只要我说一声:“小松树!”孩子们就会边坐正边回答:“来啦!”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11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解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解答相对复杂的图形就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例如:教学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演示用平移、加线、旋转、重组重叠图形等方法化解难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看到具体形象的过程理解图形的组成,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但在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注意“度”的把握。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为了赶时髦每一节课都用多媒体。开始的时候,很有新鲜感,可在反思中觉得并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媒体,太多的刺激会让学生疲惫不堪,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只有适当使用,才会发挥的优越性。多媒体技术毕竟是手段,而且只是一种手段。

(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识,宽容的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朱国荣老师在上《分数的意义》时,请学生从8枚棋子中找出四分之一。学生回答不一,有的认为是1枚棋子是四分之一,有的认为2枚棋子是四分之一,还有的认为4枚棋子是四分之一……这时,朱老师没有马上否定说错的学生,也没有用事先预设好的问题拉着学生走,而是恰如其分的灵活引导,把握好动态生成的新资源,展示出动态生成的艺术,达到了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就像布卢姆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测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同样,没有了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小组合作学习要讲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的。笔者曾在学校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教《应用题的练习》(四年级)时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自主分工:一是把应用题拼组完整,二是读题,三是写出算式,四是说出解题思路。在反馈过程中,证明四年级的学生自己能做出优势互补的合理的安排。动手能力强的拼,朗读水平高的读,书写能力强的写,条理清晰的说。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得以彰显,使大家都得到了锻炼并发挥了自身的长处,得到了听课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策略

在课堂学习中,合作小组常常表现出不善于合作的状况。一次,笔者在执教老师请学生小组合作时观察到以下现象:有的学生托着下巴冷眼旁观,有的学生溜到别的小组,有的东张西望……所以,教师在平时要采取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1)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都能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清楚的理解对方的想法与观点,积极承担自己扮演的角色。对那些内向的、怕羞、不敢说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点拨。(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有困难了。首先,要树立倾听的意识。教师应该告诉孩子们: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别人,而倾听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其次,当众口头称赞那些愿意认真倾听他人的学生,建立起榜样。最后,评一评哪些学生学会了倾听。(3)达成共识。让学生对组内的认知冲突进行有效解决,从而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12

6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带领他的研究生团队来到我省,进行国外的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法的培训。我有幸参加了该次培训。培训结束后,我在网上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对翻转课堂模式有了比较浅显的认识。本次的远程培训又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为今后的有效教学提供指导。

翻转课堂, 于20xx年在美国各地兴起,作为一种“破坏性”的创新教学模式,很快就吸引多方关注并风靡全球。翻转课堂模式表现为:教师创建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视频,学生先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然后再回到课堂上进行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的教师、学生的角色发生重大变化,教学技术应用方式更加多样,其优势也得以显现。

一、 师生角色的重大变化增加了学习的互动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已经从知识的呈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促进者,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学习小组,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指导。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注意到部分学生会被相同的问题所困扰,于是就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为他们举行小型讲座。小型讲座的精妙之处在于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教师能及时地给予指导。

因此当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而非知识的传递者时,就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发展起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让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将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

二、教学形式的翻转变革实现个性化学

翻转课堂是形式是先学后教,这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把预习部分转化为观看视频。预习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出现,这比传统材料更加形象、具体化,并伴有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预习。此外,传统教学的统一课堂却无法真正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不同进行分层教学,而翻转课堂承认了学生的不同,并能真正实现分层教学,每个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学习速度在任何时间地点来进行学习。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可以掌握更难的课程内容,速度慢的学生则可以进行反复复习学习,并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教师的帮助。

这种翻转模式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革,关键是把课堂教学转化为课外甚至是校外,是对课堂地点的演变,使课堂变成了一切皆为教室。这是翻转课堂的理念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极大的便利,有利于知识的高效掌握。

三、技术应用的多样化促进能力的学培养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习内容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数字化后在课外传递给了学生,那么在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来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独立解决问题,开展交流和合作来进行探究式活动等。这些教学技术和方法可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应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翻转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了现代教育教学中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13

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数学课堂也需要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课堂,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学生才能乐意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营造和谐课堂,培养乐学兴趣,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营造课堂氛围,焕发乐学热情。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促使学生想学习。同时,教师要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学习。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提出在长6米、宽4米的房间里铺地砖,商店有25厘米²、36厘米²、64厘米²三种型号的地砖让学生自由选择,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这样,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焕发起来。

二、 鼓励动手实践,激活内在动机

观察和实践是探究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动手实践具有综合的教育功能,它不仅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构建愉悦和谐的课堂,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学会用探究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圆椎体的体积”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清圆椎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我事先要求学生用硬纸板各做了一个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体和圆锥体,课堂上将学生带到沙堆边,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用黄沙注满,并反复地倒进倒出,逐步体会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使数学课堂变得宽松,乐学。

三、 强化参与意识,提倡合作交流

过去,我班的学生参与意识不高,更谈不上合作交流,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习效果很不理想。见此状况,我结合我班实际,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指导。让学生从中感受成功,寻回愿意学习的心态。

下面谈一谈我班学生数学学科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措施。从总体上看,我班学生数学成绩普遍较差,呈现为:没有优生,而后进生比重突出。通过多方面比较和分析,我发现我班学生对计算方面和数量关系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偏低。见此情况,我在整理和引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重点强化学生的计算关,优化数量关系。特别是对后进生进行单独辅导或强化训练,遵循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入手,促使他们从练习中得到启发或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应用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此外,还安排一些学习相对好的同学帮助他们整理知识和对知识点的再次巩固或强化。至于对那些成绩在中上水平的学生,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强化训练。分层次,有步骤地安排他们练习,同时要求他们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直至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方法。

总之,我班学生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较多,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也各不相同,基础相对薄弱,最基本的概念、计算法规、公式都记不清楚,加上学生间没有一个好的竞争意识。针对这样的状况,我将采取除以上这些方法外,还要对每个学生都严格去做。如果这样做后,还没有转变目前的局面,我真的没有办法可行了。最后,我真心的希望各位同仁给予我宝贵的建议和方法指导。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14

我校实行“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已有一年的时间了。“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为课堂教学的充实和丰富增添了活力和动力,为学生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我通过自己的专研、与同行的探讨、观摩课以及说课汇报等形式,对该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我认为,在实施“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自学教材时三维目标要明确,自学提纲要有指导性和操作性。

深刻理解“课标”要求。认真分析教材,用精炼的语言进行高度的概括,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三维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自学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确应该自学哪些内容,知道自学应该达到的目标。自学提纲中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教材,引导学生巩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自学成果。同时,通过自学提纲发现自己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设计的题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基础性,题量要适中。

二、合作交流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带着各自的疑难问题进行小组内的讨论,解决学习中疑惑问题,或者对自学提纲进行组内批阅,交流,相互检查落实的情况。小组长调控学习的状态,并结合小组成员共同疑惑的问题,准备在班内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加某一小组的交流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真正地让学生都当“演员”,学生跟着教师“导”的方向走,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展示提升要保证展示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教师的调控指挥下,各小组代表依次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表达小组的观点和看法,提出小组疑惑的问题,,达到引发讨论,共享成果;在班内展示,交流和评价,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聆听,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教师注意捕捉学生对地理问题分析的新观点,新方法,营造多维互动气氛。同时,要给予适时引导,保证展示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四、扩展延伸要有实效性。

扩展延伸,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分析方法,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切记延伸要有度,不可漫无边际,要有实效性。

五、反馈验收需要老师好好的把握和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验收题。习题设计要有层次,体现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要围绕教学重点和紧密联系地理热点问题;要注意突出疑点、难点和易错点,习题的数量要适当,最好能够当堂完成,并进行及时反馈与矫正,确保课堂的效益,落实“堂堂清”的教学要求。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15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无效低效的困境之中,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16

自从前几天去清怡中学听课,好像作为一个局外人,看别人的课堂教学,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那位看官要说了,你每天上课,也有时候听课,为什么单单这次才有认识呢?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虽然自己每天上课,但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到底作为一个听课的人的角度,应该怎样认识课堂教学呢?这是原来思考比较少的问题。

其实,原来就经常看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我们教师,在上课之前的所谓的备课,不是单单考虑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更多的考虑作为一个学生该怎样思考,怎样认识和把握这些知识。

好,书归正传,说说我的心得。

从听课的感受来讲,大致我觉得有两类,第一类就是文综类,还包括艺术类。这样的课堂应该给听课的人,包括学生和听课的老师,让他们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例如语文课,要体验美丽的语句,试着让学生去高水平的朗读;音乐课,要感受美的旋律;等等。要是这样的课堂教学,被上课的老师搞的很枯燥,那就不成功。

理综类的课程呢,应当让学生或听课的人有成功的体验,觉得,我会了,我对于生活中的现象明白的更多了,我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这个世界。

总之,学生或者听课的老师应当是享受的,欣赏的,愉悦的。而不应当是枯燥的,迷茫的,被动的,煎熬的。

在最近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的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上课之前,想办法要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有成功的体验,因为我是教物理的。想办法让我们的同学在课堂教学中题目“会了”,自然现象“明白了”。对身边的事物,例如楼顶上的钢筋干什么用?(防雷)高压线上最上面有一根细线,干什么用?(防雷)家里的灯泡工作电压是多少?有没有办法测量灯泡的工作电压?灯泡的电阻有没有办法测量?哪些为什么导线用铜线和铝线?等等等。

通过这样搞,我们的课堂教学真的变得很生动,很活泼,很享受。当然,这里不但是学生享受,老师也觉得上课很有趣,把课堂教学,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变成了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你看,我们工作,是享受。休息,更不用说。我们的生活其实是时时刻刻都在享受,这就是高质量的生活状态。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17

这是一次中国标志引领的世博之旅,这是一次白板环境下的全新学习体验,这是一次闯关竞技中的趣味训练,这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白板技术的完美结合。白板技术使课堂妙趣横生,白板技术为课堂带来无限精彩。

这是我执教的《春联》一课的教学特色,本课在20xx年全国新媒体新技术观摩研讨活动获得了专家的好评,究其原因,我想就在于我利用白板技术创设情境,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平台,让学生“乐”中有所学,“乐”中有收获。

一.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创新

1.利用白板聚光灯功能依次出现五个福娃, 播放春联欣赏视频。激发了学生兴趣,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

2.利用白板优势检测生字,如:运用白板的拖拽功能为字选正确读音,聚光灯功能认读本课词语,书写功能强调重点字形等。我还将利用白板技术优势创设情境,为五位福娃家选对联。学习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

3.品读感悟部分,我利用交互式白板课件,通过图片、动画及影视等手段进行有梯度的训练,落实教学重点。环环相扣的故事性情境设计使枯燥的练习变得兴趣盎然。

4.练笔环节,播放世博会场馆视频和上海欢迎国际友人图片,同时伴随教师深情引导,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达到较好的创编效果。

5. 利用白板链接网站功能向学生推荐相关网站,把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向课外进行延伸,开阔了学生视野。

二、白板技术使用剖析

【整合点一】激趣导入

环境设计背景:

(学生分析)福娃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象,四年级学生探究欲望强,让福娃走入课堂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可以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的情境中。

(教学内容解读)四年级学生在春联的表现内容和形式特点的理解上有一定难度,通过视频的激趣,可以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来。

(技术特点)这里借助白板课件的聚光灯功能出示福娃,激发学生兴趣。任务驱动的形式,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

环境实施方法和过程:

上课伊始,我利用白板的聚光灯功能依次出示五位福娃,并播放春联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提出问题:“福娃们不知应该为自己的家选什么样的春联,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任务的驱动更为本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环境设计和实施评价:

此环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实施中,春联的视频调动已有的知识体验,学生热情高涨,参与欲望强烈。

【整合点二】以福娃过新年和福娃闯关设置情境

环境设计背景: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对于春联学生并不陌生,有初步的对对子的知识基础。但对仗和音律方面的特点,学生初次接触,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此环节运用多种白板功能,创设情境,突破难点。

(教学内容解读)课文以五幅春联为例介绍了春联形式特点及表达内容,重点强调了春联对仗工整,音律和谐的特点。

(技术特点)这里运用白板技术优势创设情境,白板的透镜、拖拽、连线、书写等功能的巧妙应用,使学生对春联特点有更深的理解。

环境实施方法和过程:

这部分是整节课中白板功能运用最多的环节,品读部分,我运用白板勾画功能在电子课本上现场勾画并分析春联的特点,然后又利用白板技术优势创设情境,为五位福娃家选春联,例如:晶晶的家是一所竹梅掩映的房子,则出示竹梅掩映图,再利用透镜功能显示房间的主人——,然后为他的家选春联。(梅开春浪漫,竹报岁平安。)最后让学生谈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并指导学生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从晶晶家出来时,我们已经完全体会到这幅春联意境。运用这种方法依次为五位福娃家选春联,这部分里电子白板透镜及拖拽等功能的巧妙应用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闯关环节里,我组合课外资源,运用白板的连线,书写,层次关系等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加深了对春联特点的理解,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环境设计和实施评价:

此环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实施中,多种白板功能的应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感受到合作的乐趣,满脸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这些特殊功能特点,带来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创设了更优质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整合点三】播放世博视频,学生创编世博春联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有初步的对对子的能力,这是创编春联的知识基础;当时上海世博会刚刚开幕,学生心中充满一种民族的自豪感,这是创编春联的情感基础。

(教学内容解读)语文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创编春联是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又是本课的情感升华。

(技术特点)白板的链接视频功能使学生受到最直接的视觉震撼。

环境实施方法和过程:

我结合当时世博会刚刚开幕的实际,链接世博视频,并配以深情讲述,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学生的创作灵感呼之欲出,此时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由选择图片写下联,课堂生成了许多精彩的世博春联。课堂容量大了,但学生丝毫不觉得累,整个课堂精彩纷呈,高潮不断。

环境设计和实施评价:

本环节白板技术的巧妙应用拓展了教学空间,使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升华了学生情感。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入而全面的认识

总之,集中了现代媒体教学优势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为语文教学的高质,高效提供了一条更便捷的途径,它大大提高了课堂容量,优化了课堂结构,“乐学”的教学思想就是用精湛的教学艺术,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孩子们在精彩的互动课堂上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18

6月20-23日,我们一行5人在张校长的率领下远赴昌乐一中观摩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是指把“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学习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⑴。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二段”是指“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两种课型,“四步”是指教师备课的四个步骤:教材整合→难点精选→教学设计→微课录制;“十环节”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十个环节,其中自学质疑课包括“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五个环节,训练展示课包括“目标导学→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五个环节。

我主要观摩了张伟老师的高一生物课,是必修三《生长素的发现和应用》。

第一节 自学质疑课。由课代表主持示教学目标,老师在教室巡视观察。自学质疑课的流程分为5步。

第一步、教材自学 。建议用时15分钟, 学生对照学案,根据课本完成问题,用铅笔把知识点在课本上勾画出来。

第二步、微课助学。(建议用时10分钟) 看视频《生长素的两重性及其应用》,明确所学,用红笔修改,并在边栏里做好相应笔记。

第三步、在线测学。(建议用时3分钟)完成微课008后的检测。

第四步、合作互学。(建议用时10分钟)1、组长主持,统一题目答案。2、说出你的疑难问题,其他同学评议补充,评出组内最佳答案。3、把疑惑写在纸上,交给课代表。

第五步、整理所学(建议用时3分钟)根据自身实际,查漏补缺,完善整理本节课基础知识。组长收学案,交给老师。

第二节 训练展示课。目标导学→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老师导入新课。出示目标,根据网上测试情况,大概用10分钟讲解疑难困惑点,同学们完成展示案。

1、在识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完成学案

2、完成题目后,先对桌交流后小组交流

3、小组展示,点评

三、“翻转课堂”的好处

通过两节课的观摩学习,我了解了翻转课堂就是把现在的教学模式翻转过来。

1.把老师的教学搬出正课外。老师编制学案并提前录制微课,学生在自习课上根据学案自学教材,自主选择看相应的视频学习(必要时可以反复观看,也可以在线上线下或同学研讨),通过按自己的节奏自主学习,在上课前理解要学知识。

2.是把以前学生在自习上独立做的作业搬到课堂上来进行。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作业,有疑难时跟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翻转课堂改变了现行教学模式只管齐步走,不管结果的弊端,注重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个性化服务(接受慢的同学可以反复看微课,相当于老师给他讲了好多遍),并重点关注是不是会做作业,确保学会。

3.培养了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和能力。过去的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不读教材,致使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学生埋怨教师布置作业太多,没有时间阅读教材。实施翻转课堂,学生在自学质疑课上首先认真阅读教材,然后再完成相关学案。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形成,阅读能力不短提升。老师们反思说:“过去不是学生不愿读教材、不会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读教材的时间,没有培养学生读教材的习惯!”

4.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自学质疑课上,学生在“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等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学习情况提出本人或小组中的疑难问题;训练展示课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每一节课上,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老师们说:“任教十几年了,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从来没想过!”有的同学说:“原来听老师讲课,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么多的问题!”

5.课堂上初步落实了分层教学。学生自学教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观看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观看几遍。同时,还可以通过两人合作、多人合作等多种合作方式,解决自学教材、观看视频后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同学,则可以通过帮助其他同学解疑答惑,更好的深化自己所学知识。

四、问题与思考

1、昌乐一中的教师反映上课老师缺少激情,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我几年前也实验过学生时间长了对这种方法易倦怠,失去讨论的兴趣和动力,我发现这种先学后教的方法更适合习题课,复习课;如果每门学科课前都有视频学习和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学生有哪些时间看视频?何时小组合作交流?何时完成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学生必须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2、翻转课堂从听课来看,更多的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东西,弱化知识与技能,而数理化生等理科的知识必须具备一定训练量和反复次数,学生才会掌握相关知识点,课堂上不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能不能实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标值得商榷,这与我们现行的考试体制也不一致。

3.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和内容特点,提高微课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课时难点的准确预测,是微课质量的基础,是落实个性化指导的前提,微课的技术质量有待提升,微课的讲解方式有待研究。

4.实施翻转课堂后,如何评价课堂教学的效益?如何评价微课的质量和有效性?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基于学校基础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量规及评价方法。

五.建议我校的做法

1.实施翻转课堂,需要学校转变教学理念、注重个性化学习、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学校可有偿组织部分骨干教师,按照“研究学案模式→编制学案目录→编写学案初稿→学案集中修改”的程序,将本学期各个年级的学案全部编写完毕并形成资源。

2.从翻转课堂的起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翻转课堂的出现基于让缺课的或成绩相对较弱的同学补课的目的。它的实现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网络环境;二是学生必须具备非常强的自觉性。对于自觉去利用视频学习的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习效能;而对于自觉性不强的学生,课下自己不学,课上因为进度太快,导致学生学习直接出现脱节,这样非常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并且是一种不可逆转的两极分化。从我校学生现在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来看,仅有少部分适应。再者,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西方考试的是以达标为最终目的,而我国现行的考试还是以选拔精英为目的的,这会不会造成过程与目的的不相符。

3.翻转课堂可以作为我们现行教学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我们可以利用“课堂翻转”来实现边缘生、尖子生的成绩提升;

4、并不是所有课题都适用于“翻转课堂”,理科思维强度大、难度大的知识,文科人文色彩浓厚的知识,还应立足课堂来生成,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我们应选取恰当的时机,选取恰当的课题,循序渐进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开展“翻转课堂”实践。

5、视频及其他多媒体手段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和工具,不应该成为课的中心,课的中心应该还是课堂。

6、课前学生的学习时间投入明显加大,甚至超过学生原来完成作业的时间。如果长期下去,学生能不能吃得消,会不会课业负担过重?除非,每节课所有知识点全部在课堂上消化落实,课下不留作业。

7、以目前的学校技术手段,很难实现网络环境的全覆盖。即使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能否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自觉的去完成视频学习,会不会出现有些同学假借网络视频学习之名,行上网游戏、聊天之实。再者,学生与教师时时互动交流平台(学生提交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进行时时点评)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8、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于:教师能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适时监控。建议学校如果我们要推行“翻转课堂”,一定要强调教师应健全学生学习成果检测机制,否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会成为两张皮,没有实现有机统一,这样就会导致,课堂上热闹,学生知识技能落实不到位,很难取得理想成绩。

9、对懒散学生约束力不足。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及小组长组织管理能力的差异,还是难以保证所有学生在小组内都积极参与。例如:有些懒散的学生合作积极性不高;不愿过多地独立思考,表现出一种依赖思想,很多时候任务由小组骨干帮助其完成任务。

10、骨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开始时实施时,学习骨干学生还十分积极,能很好完成任务,并且协助其它同学学习,但由于很多时候,得不到老师及时的肯定,协助同学的积极性慢慢削弱,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也慢慢降低。

11、课堂纪律难控制。由于其学习的自主性、资源的开放性以及小组的交互活动,往往会出现各种讨论声、争执声甚至部分学生离开座位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情况,所以课堂秩序显得乱,这时会出现部分学生混水摸鱼,随意走动、谈局外话的情况。

最终建议:对于翻转课堂的实践因遵循循序渐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各科选取适当的知识点展开班级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翻转课堂授课方式,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实现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切不可操之过急。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19

简洁的语言、高度的概括、鲜明的方向,这是我读过《高效课堂22条》后对这句话的理解,同时这也是我最欣赏的一句话。过去人们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

水”,也就是说让教师把自己的知识分装给学生,这也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教师出力不少却收效甚微。而今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高效课堂22条》都在大力提倡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真正去操纵学习的主动权。新标准要求下的课堂中教师只需要带着水桶去装学生的收获就行了。

“知识的超市”多么形象的比喻,我们的课堂就应该像超市里的货物一样适合各个层次的顾客的需求,那么课堂这个超市就应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让每个学生都能像逛超市一样快快乐乐的有所收获。超市的商品琳琅满目,顾客才会开心的选购。课堂的知识丰富多彩,学生才有积极获取的兴趣,学习以学生的积极和快乐为前提,这样的课堂怎能不成为高效的课堂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学生的学,任何的效益都无从谈起,只有尊重学生,并做好“还权”和“放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责任,进而让课堂散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尊严在得到体验的同时,课堂效益才能以极大的提升。因此,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努力使学生肯学,想学,学会,会学和立志学。”《高效课堂22条》中的这些话提醒我们,对学生要放手、放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放手、放权的同时不是让我们真的撒手不管,而是给我们做教师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高效的教学理念,要有机动灵活的课堂调控能力,要有充分合适的启发点拨语言等等。在教师的高效教学理念下才能有学生的高效收获,我想这应该是高效课堂想要达到的效果吧。

要拥有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高效课堂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就是要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既可以师生合作、也可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时教师要做到“知己知佊,百战不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强项、经验薄弱之处,对症合作时才能使学生有更大的收获。生生合作可以减少个别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为课堂的高效奠定基础。

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产生效果。回首我的课堂,似乎还在“穿新鞋走老路”,嘴里说着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但是一到上课的时候,总怕自己讲得少了学生不明白,反复的讲解不知不觉就把40分钟的时间占据了。课后自我反思时也懊恼的很,虽然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不会都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我还是想把这种遗憾降到最低限度,所以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课堂,力求给学生一节节尽可能高效的课堂。我正在教学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也提升着课堂的效率,虽不完美,但在努力前进。

今后我一定强制自己树立高效课堂、高效教学的意识,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时刻提醒自己在每节课后主动反思:是否遵循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是否注重课堂的高效率,是否以学生的主动为前提。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20

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时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会事半功倍。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通过查阅教育教学文献资料,了解到有效的教学系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变量促进学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总是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取得。也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智力学习的教学;有效的教学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地掌握知识以及团队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建立终身学习态度的教学与学习。还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达成了预定学习目标的教学。从本质上讲,有两个因素制约着有效教学:其一是教师必须明确促进什么样的学习;其二是教师必须安排和提供给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的学习经验。不难看出,着眼于目标的定义,重点强调的是预期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之效,结果表现为质量。质量来自哪里?来自日积月累的功效。这日积月累,涉及面甚广。单就课堂教学而言,来自于每一节课,以及相关的课前深入研读教材以至有效备课、课后根据学情差异有效布置和批改作业、培优补差辅导、科学训练考试、深入教学反思和习惯总结提升……。

认真推敲起来,从一定义以上说,实现教学有效、高效,就是抓好抓实教学常规。说到教学常规,大家都有话可说。但是,说起来常常不外乎这样一些话语:备课,三次备课两次飞跃;上课,方式转变师生互动;作业,减轻负担;辅导,有的放矢;训练,讲究科学;反思,教后笔记;总结,撰写论文……。这些,都没错。

但是细加研究,又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备课,飞跃不易;上课,互动艰难;作业,负担难减;辅导,乱矢穿空;训练,机械重复;反思,鲜花朵朵而已;总结,论文拼凑罢了。要真的做到有效,照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教学的每一个常规环节做到精细。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那就会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我下面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尊重教学条件与教学内容的实际

开展课堂教学,应该以尊重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的实际为前提,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课堂上,我们在选用各种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简单、实际、经济、易操作”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回归自然。

二、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我们还应充分重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时并未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东西学生并没有掌握好,有时又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课堂上,我们要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宁可不讲,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一般也不能往下讲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按照学生的实际状态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活动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而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作支撑。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课堂活动太过频繁,密度过大,学生忙于配合老师应付这些活动,忽略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课并不是一堆或有趣或无趣的活动的无序集合,而应该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相互强化和巩固,从而使学习朝着教师努力的方向发展。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总而言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 让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从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共同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是教育工作者永无止境的追求。

有效的方法多样,途径多条,关键是——

施教者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态度,要有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

管理者要有科学的评价方法,要有宽容的态度激励的机制。

引领者要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平等的态度,发挥有效促进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吸收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努力缩小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21

师生之间多多交流,会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课堂教学改革信息的反馈,多听学生的心声,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我深有感悟。

一次美术课上,一年级八班的一个学生袁华晨怯生生地对我说:“老师,咱课上能不能换位呀,我喜欢和孙小迪一起做作业。”原先也有很多同学希望这样,但我都没允许过,怕他们在一起光知道玩耍,但看着他稚嫩的小脸和渴望的眼神以及新课堂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要求就是让学生自主,又想到这个男生手工课对他是个弱项,这样孙小迪可以帮他,于是便微笑着点了点头说:“老师满足你的要求!”他听后非常高兴,2个人合作的非常愉快,作业做得非常优秀和成功.等课上了一半的时候,我表扬了他的进步。这下可不得了了,好几个同学说都愿意自由组合,我一想这样课堂不就乱套了呀,等换完座位就该下课了,我就没答应他们的要求.等下课铃声一响,我刚走出教室,感觉一“小尾巴”跟了上来,回头一看,马佳璇怯怯地问我"老师为什么同意他换座位,不同意我们换,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们呀?"一句话问的我语塞,我赶紧说"不是,不是,我怕换位耽误大家的作业时间,下次上课之前可以提前换好就可以了,OK?"

这,给了我一个小小的启发:如果在课堂上安排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创作,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而现在的孩子在生活中恰恰缺少的就是合作精神)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更愉悦地把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便答应了所有学生们的要求.我又跟同学们说:“我满足了大家的要求,也希望大家满足老师的要求,做出让老师最满意的创作,而且还要注意课堂纪律,不要太"放肆"了,而影响别人.”再上课时,我发现每一自由组合的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创作和学习。通过好的学生和相对弱一点的学生的搭配组合,对后进生的转化起到一定的效果,每次面对他们的合作创作都满意地点了点头,说:“真不错,继续努力哟!”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老师愿意去听,细心去感受,就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探知他们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会在教学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领悟。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多和学生交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22

林崇德教授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强调和重视学习策略就是承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作用和能动作用。正因为如此,结合学科教学向学生传授学习策略就是要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就没有学习策略的获得。

一、搭建平等愉悦的课堂平台

1、以一颗童心对待学生。语文教师若能以一颗童心,把自己当成是学生中的一员,搭建真诚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学生不把教师当成严肃的另一称谓,我想这样的课堂是愉悦的。老师在课堂可以跟学生做比赛;老师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想;做什么事能够以商量的口吻和学生对话……不管做什么事,让学生觉得他也有决定权,让学生信任老师,同时又不迷信老师。我想给了学生发展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也敢说和想说,最后才能实现会说。

2、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学生。“诚信是金”,我们老师总是这样教学生。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教自己呢?以我的实际而言,鄙者自认为是教良心书的老师。可真要谈与学生之间的诚信,说来还是很惭愧的。看一些教育名家之话,无论自已有多忙,和学生约定的事总是必修课。其实学生是很认真的。也许我们会忘记了自己说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自己不以为然的承诺,可学生是不会忘记的。

3、以一颗欣赏的心对学生。学生毕竟是学生,是来学知识的。同时他们的年龄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这是老师不要对他们要求太高。试想幼儿大班的孩子说1+2=?总是想很久,可到小学一年级时他自然就懂了。我们老师若能在课堂中,对学生的低智问题,或者说在我们看来是太容易的问题,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和鼓励,对他们来说是会欣喜若狂的。给学生鼓励,欣赏学生就是让学生体验成功感。谁不想成功?

4、以一颗平静的心对学生。老师是成人,来自生活、工作的压力总是有的。也许刚刚受了领导的骂,或者和家里人刚刚闹了别扭,千万不要把这种情绪带进课堂。常发怒和激动的人是不易从事老师这个工作的。想想学生来学校的目的,不是听老师的牢骚的。不管发生天大的事,课堂中我们一定要记住此时要忍,不要让学生感觉到你的不快和不愿意。虽然老师也是常人,也有喜怒哀乐,但是课堂上的老师便是一位忍者。所以,语文老师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呀。

二、创设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1、课堂氛围是轻松的。在从接受教育的学生角色转换为引导学生学习的老师角色转换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任何人都是想耍的。我们试想如果都“耍”了也都各司其职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不是一举两得?办法是有的!那就是师生把上课当成一种游戏“耍”。语文课堂应该是有色彩的。首先教室的布置是师生喜欢的,可以贴上各自喜欢的图片,唱一些大家喜欢的歌曲,说一些“窝里斗的黑话”,当然这些必须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其实就是把课堂延伸一点,活跃一点。

2、课堂氛围是积极的。语文课堂本身就是一个无穷的资源。上小说课,我们可以分角色朗读;上散文课,我们可以让优生品味美句;上说明文课,我们可以让学生“以文说物”;上议论文课,我们可以让学生开辩论会,明是非。

3、课堂氛围是有经验可循的。叶老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嘛!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觉得语文是博大精深,但也是有点可找的。做什么事,都有一种新鲜感。教师当在学生“新鲜”的时候教给经验,当学生不“新鲜”的时候让学生自已摸到石头过活。语文是语言,也不只是语言;语文是思维,也不只是思维。语文其实就是每个人自己独自专有的唯一财富。

三、培养良好的语文兴趣

1、语文老师的知识要多。语文老师是杂家的理论,在很多教育书上都看过。正如贾志敏所说“一位称职的语文老师应该是半个作家,半个评论家,半个语言学家,半个导演,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播音员……”这样看来似乎对我们语文老师太苛刻了,可反过来看这样的“全能王”不正是学生的偶像吗?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第一点还得从我们老师自身做起,不断充电。

2、语文课堂的导入要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老师应利用好丰富的语言文字,创设诗意的语文课堂开端。有人把语文课堂比为田野。我们的语文,我们的田野。作为耕地的语文老师,可以让一个田里既种花生又种玉米嘛。学生有取不完的果实,试想他们舍得休息吗?

3、语文课堂板书要精。精言妙语,去粗存细。一堂语文课学生不可能全部个个精力集中,语文本身也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所以语文老师要敢于取舍。泛泛而谈,学生必将是什么也没有学到。所以语文的“一课一德”就要在板书上大做文章。说简单一点,我的理解板书完全是学生读老师改写的内容。板书的一点小错误完全可以导致学生的“谬以千里”的理解。学生的记忆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形象记忆是其实中较重要的一种。语文老师完全可以设计好板书,将“记”写在板书里,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总之,语文教学是丰富的,同时也是精彩的。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应该是我们语文老师共同并一直思考的问题。做学习型的语文老师也显得更为迫切,也应该是我们语文追求的最高理想吧。以前爱把老师比做一桶水,我想这桶水再多都是无济于事的,语文老师应该是条河流才对,语文课堂应该是这条河沿岸的农田。语文课堂是有生命的农业劳动:原始、辛苦、平常、丰富的。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其奥妙是说不尽道不远的,给语文老师也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23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深陷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以“时间战”“题海战”为教学法宝,这样虽然能暂时地提高学生成绩,却严重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其结果是高投入低效益,教师累学生苦,付出与效益不成正比,今年我们学校组织学习了有效课堂教学,让我对教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学生学得好不好。具体地说,有效教学有四条标准:首先,教学有价值,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第二,教学有效果,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学习有无进步;第三,教学有效率,教学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达成目标;最后,教学有魅力,教学的魅力体现在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深入学习,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了诸多无效的教学行为。

第一,我总是重视教师的教,而常忽视学生的学,每次上课前,我都精心的计划和准备课堂内容,争取让物理课堂大容量。上课时,我常忙于把自己的内容讲完,老师讲得富有激情,口干舌燥,学生却歪来倒去,无精打采,遇到这种情况,我虽然也要调动一下,注意一下,但一会儿又忙于讲授了,这样上课教师上得累,学生收获却不大,这就与有效学习中学习有价值学习有效率相违背,教师做了很多无用功。

第二,教学魅力不强,物理学科应该是知识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而我的物理课堂更多的注重知识性,没有太多的情境设置,没有太多的师生共鸣,艺术性强调得极为不够,虽然学生不讨厌物理,但也说不上非常喜欢。这就让学生学习物理较为疲软,兴趣不很浓。另外,我对于个别问题较大的学生缺乏及时的指导及教育,导致教学效果反馈不够及时,当然教学效率也就不够高了。

针对以上情况,改进教学就势在必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无效教学:

一、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有时因为早上的家庭作业情况不好,就会怒气冲冲的直进教室,先把学生骂一顿,然后再上课,在这个时候,自己是出了气了,学生也安静了,但却发现学生的思维迟钝了,发言也不积极了,反之,教师的态度和善面带笑容,学生就勇于发言,思维活跃,知识掌握得也比较好。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即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设计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问题,力求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讲给学生听,不多说废话。从而有效的统领教学,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

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余地,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给学生,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教学生“渔”,而不是送给学生“鱼”,我觉得教师要敢于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课前要让学生预习,不作任何提示和讲解,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其次,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面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注意学生不会的东西,在关键的地方加以提示、点拨;再次,在练习中要留给学生充足思考的余地,在课后的作业中,须设计新颖的、富有启发性的、思考性的习题。让学生通过独立练习,增强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211”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24

6月20-23日,我们一行5人在张校长的率领下远赴昌乐一中观摩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是指把“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学习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⑴。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二段”是指“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两种课型,“四步”是指教师备课的四个步骤:教材整合→难点精选→教学设计→微课录制;“十环节”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十个环节,其中自学质疑课包括“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五个环节,训练展示课包括“目标导学→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五个环节。

我主要观摩了张伟老师的高一生物课,是必修三《生长素的发现和应用》。

第一节 自学质疑课。由课代表主持示教学目标,老师在教室巡视观察。自学质疑课的流程分为5步。

第一步、教材自学 。建议用时15分钟, 学生对照学案,根据课本完成问题,用铅笔把知识点在课本上勾画出来。

第二步、微课助学。(建议用时10分钟) 看视频《生长素的两重性及其应用》,明确所学,用红笔修改,并在边栏里做好相应笔记。

第三步、在线测学。(建议用时3分钟)完成微课008后的检测。

第四步、合作互学。(建议用时10分钟)1、组长主持,统一题目答案。2、说出你的疑难问题,其他同学评议补充,评出组内最佳答案。3、把疑惑写在纸上,交给课代表。

第五步、整理所学(建议用时3分钟)根据自身实际,查漏补缺,完善整理本节课基础知识。组长收学案,交给老师。

第二节 训练展示课。目标导学→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老师导入新课。出示目标,根据网上测试情况,大概用10分钟讲解疑难困惑点,同学们完成展示案。

1、在识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完成学案

2、完成题目后,先对桌交流后小组交流

3、小组展示,点评

三、“翻转课堂”的好处

通过两节课的观摩学习,我了解了翻转课堂就是把现在的教学模式翻转过来。

1.把老师的教学搬出正课外。老师编制学案并提前录制微课,学生在自习课上根据学案自学教材,自主选择看相应的视频学习(必要时可以反复观看,也可以在线上线下或同学研讨),通过按自己的节奏自主学习,在上课前理解要学知识。

2.是把以前学生在自习上独立做的作业搬到课堂上来进行。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作业,有疑难时跟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翻转课堂改变了现行教学模式只管齐步走,不管结果的弊端,注重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个性化服务(接受慢的同学可以反复看微课,相当于老师给他讲了好多遍),并重点关注是不是会做作业,确保学会。

3.培养了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和能力。过去的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不读教材,致使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学生埋怨教师布置作业太多,没有时间阅读教材。实施翻转课堂,学生在自学质疑课上首先认真阅读教材,然后再完成相关学案。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形成,阅读能力不短提升。老师们反思说:“过去不是学生不愿读教材、不会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读教材的时间,没有培养学生读教材的习惯!”

4.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自学质疑课上,学生在“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等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学习情况提出本人或小组中的疑难问题;训练展示课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每一节课上,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老师们说:“任教十几年了,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从来没想过!”有的同学说:“原来听老师讲课,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么多的问题!”

5.课堂上初步落实了分层教学。学生自学教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观看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观看几遍。同时,还可以通过两人合作、多人合作等多种合作方式,解决自学教材、观看视频后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同学,则可以通过帮助其他同学解疑答惑,更好的深化自己所学知识。

四、问题与思考

1、昌乐一中的教师反映上课老师缺少激情,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我几年前也实验过学生时间长了对这种方法易倦怠,失去讨论的兴趣和动力,我发现这种先学后教的方法更适合习题课,复习课;如果每门学科课前都有视频学习和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学生有哪些时间看视频?何时小组合作交流?何时完成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学生必须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2、翻转课堂从听课来看,更多的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东西,弱化知识与技能,而数理化生等理科的知识必须具备一定训练量和反复次数,学生才会掌握相关知识点,课堂上不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能不能实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标值得商榷,这与我们现行的考试体制也不一致。

3.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和内容特点,提高微课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课时难点的准确预测,是微课质量的基础,是落实个性化指导的前提,微课的技术质量有待提升,微课的讲解方式有待研究。

4.实施翻转课堂后,如何评价课堂教学的效益?如何评价微课的质量和有效性?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基于学校基础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量规及评价方法。

五.建议我校的做法

1.实施翻转课堂,需要学校转变教学理念、注重个性化学习、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学校可有偿组织部分骨干教师,按照“研究学案模式→编制学案目录→编写学案初稿→学案集中修改”的程序,将本学期各个年级的学案全部编写完毕并形成资源。

2.从翻转课堂的起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翻转课堂的出现基于让缺课的或成绩相对较弱的同学补课的目的。它的实现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网络环境;二是学生必须具备非常强的自觉性。对于自觉去利用视频学习的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习效能;而对于自觉性不强的学生,课下自己不学,课上因为进度太快,导致学生学习直接出现脱节,这样非常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并且是一种不可逆转的两极分化。从我校学生现在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来看,仅有少部分适应。再者,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西方考试的是以达标为最终目的,而我国现行的考试还是以选拔精英为目的的,这会不会造成过程与目的的不相符。

3.翻转课堂可以作为我们现行教学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我们可以利用“课堂翻转”来实现边缘生、尖子生的成绩提升;

4、并不是所有课题都适用于“翻转课堂”,理科思维强度大、难度大的知识,文科人文色彩浓厚的知识,还应立足课堂来生成,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我们应选取恰当的时机,选取恰当的课题,循序渐进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开展“翻转课堂”实践。

5、视频及其他多媒体手段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和工具,不应该成为课的中心,课的中心应该还是课堂。

6、课前学生的学习时间投入明显加大,甚至超过学生原来完成作业的时间。如果长期下去,学生能不能吃得消,会不会课业负担过重?除非,每节课所有知识点全部在课堂上消化落实,课下不留作业。

7、以目前的学校技术手段,很难实现网络环境的全覆盖。即使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能否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自觉的去完成视频学习,会不会出现有些同学假借网络视频学习之名,行上网游戏、聊天之实。再者,学生与教师时时互动交流平台(学生提交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进行时时点评)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8、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于:教师能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适时监控。建议学校如果我们要推行“翻转课堂”,一定要强调教师应健全学生学习成果检测机制,否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会成为两张皮,没有实现有机统一,这样就会导致,课堂上热闹,学生知识技能落实不到位,很难取得理想成绩。

9、对懒散学生约束力不足。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及小组长组织管理能力的差异,还是难以保证所有学生在小组内都积极参与。例如:有些懒散的学生合作积极性不高;不愿过多地独立思考,表现出一种依赖思想,很多时候任务由小组骨干帮助其完成任务。

10、骨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开始时实施时,学习骨干学生还十分积极,能很好完成任务,并且协助其它同学学习,但由于很多时候,得不到老师及时的肯定,协助同学的积极性慢慢削弱,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也慢慢降低。

11、课堂纪律难控制。由于其学习的自主性、资源的开放性以及小组的交互活动,往往会出现各种讨论声、争执声甚至部分学生离开座位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情况,所以课堂秩序显得乱,这时会出现部分学生混水摸鱼,随意走动、谈局外话的情况。

最终建议:对于翻转课堂的实践因遵循循序渐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各科选取适当的知识点展开班级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翻转课堂授课方式,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实现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切不可操之过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