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坛几载风雨,我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 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判断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看:看他否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深切关注,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因为:
一、热爱学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也往往会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这也是江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不断强调的。而要做到此点,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这样就会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反之,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不会好。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如果不把其视为亲人,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那么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说,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二、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所谓“爱屋及乌”,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从教十载,我是这样热爱学生的。
1.理智公正。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冲动的。盲目的爱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2.坚持“三不”。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我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不心罚。“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比如,有的教师说学生“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还有脸往这儿坐。”“死榆木疙瘩!”……这种心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他们的情感,损伤了他们为人的尊严。大家想想,学生真的遇上这样的老师日子该多难过。所以,我们应爱护学生。维护其自尊心,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有关对教师以及教师职业的赞美之词确实不胜枚举。但我们应常常进行一些反思,思考一下我们的行为是否与那些赞美之词相符。
3.严爱结合。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差学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首先,我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我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
二十一世纪呼唤着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呼唤着高尚的师德修养。江《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是高瞻远瞩、语重心长的。不错,教师担当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才能振兴教育,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正如××中学校训所言: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爱护别人的孩子是神。倘若我们每位教师都是“神”,那么,我敢肯定师生关系始终是一片片晴朗的天空。
我们的学校是所优秀的学校,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正是依赖于前辈教师们崇高的事业心、神圣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如今,新的世纪在呼唤,党和人民在呼唤,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的新一代青年教师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立足本职,去迎接果实压满枝头的秋天。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和春天在一起”。
当你去郊游、去远足,当你被大自然的温馨和明媚拥抱时,你是否在一瞬间生起一缕联想:我们和学生在一起,不就是和春天在一起吗?我们的岗位在学生身旁,我们的职责是守望这些学生的心灵,呵护他们成长,带领他们前行。学生们的心,是稚嫩的、纯净的。作为学生们的引导者,我们必须贴近他们、了解他们,自己的心也要像学生一样清纯、端正。任凭世事变迁,年华流转,长葆生机勃勃,神采奕奕。和学生在一起,也就是和理想在一起。当我看到他们朝气蓬勃地充实、长大,加入建设者、创造者的行列,推动时代车轮飞速向前,怎能不对生活、对事业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呢?让我们带着春天般的心情走进课堂,让每日重复的讲课变成清泉,变成小诗,用快乐塑造学生们的快乐。世界其实是从我们手中放飞的,而学生们亮晶晶的眸子里映射的也永远是你的影子。山里的学生有了老师,第一次听到了知识的声音;城里的孩子们有了老师,一扫往日的娇气,勤劳朴素蓬勃踏实在心中。
好幸福啊!我与春天同行,我要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堂,走进春天,去播种期待,播种灵感,播种真情!去塑造明天的主人,托起未来的世纪。生活的目的,不在于显耀和享受,而在于精神上的充实和事业上的成功。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条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教师人是平凡的,但事业却是伟大的,因为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默默的奉献和无私的牺牲。我为能从事这样的事业而自豪!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改革在深入,教育要振兴。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把书教好!教师最美的发现永远是在学生们的眼睛里。当我望着学生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将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
年轻的朋友们,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并肩,不回顾,不彷徨,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八年前,我从大学毕业,胸怀理想,远离家乡,来到**中学任教。那个时候的刚刚搬到这儿,没有围墙,也没有大门。整个学校才十多个班级,三十来位教师,学校不仅规模小,教学质量也不高,在晋江教育届没有多少影响。然而,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由一初中校发展为完中校,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不仅有了晋江一流的运动场,课程改革也走在了晋江的最前列。
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关键是有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校为家,爱生如子的教师。我为他们而感到骄傲,作为**大家庭中的一员,因此,我也为自己而感到自豪。
记得一位同事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有了小病不用去看医生,而应该去看学生,病就会好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身体不是很好,但几年来,他没有向学校请过一天假,没有无故矿过一节课。在,这样的教师还有很多很多。有一位教师为了工作和学习,五、六年没有回家探望年事已高的双亲;还有一位教师晕倒在课堂上,被学生抬到医务室吃完了药就又回到课堂上;更有好几位女教师在生孩子的前几天,还在给心爱的学生上课。至于那些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母照看的,年迈的父母拜托给哥姐照料的,更是不少。每次听到同事们说起这些,或看到带病坚持上课的教师,我都会有一种难言的情愫涌上心头,我由衷的敬佩他们。
教师不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而且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每当学生遇到挫折时,他们总是和风细雨化解开学生心中的烦恼,扬起前进的风帆;而当学生取得成功陶醉于胜利的喜悦中时,又是他们在学生耳边及时敲起警钟,让其明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哲理。大多数教师由于长年的劳累,身体都不是很好,但他们心中牵挂的却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学生病了,总是他们首先把学生送到医院,然后才通知学生的家长。学生没来上学,又总是他们披风沫雨,上门家访。他们没有宽敞的住房,没有豪华的轿车,有的只是对学生沉甸甸的爱和家长沉甸甸的责任。
在人们的眼中,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园丁也几乎成了教师的代名词。教师的职业是高尚的,但同时教师的职业也是清苦的。对于这样一所农村的普通完中来说尤其如此。但教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学生的进步,就是他们最大的收获;学生的一声“老师好”,就是他们莫大的财富。
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教师这个职业,我无悔当初的选择。只要我还能够站在讲台上,我就一定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定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无愧于“**人”这个称号。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晚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除了奉献,我们别无选择”。
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前辈们说,选择做一名教师,你就选择了清贫。
是的,教师的职业无疑是清贫的。特别是在开放自由,物欲横流,躁动不安的现代社会里,教师的职业更显清贫与狭隘。看吧,窗外变幻着扑朔迷离的现代风景。经商、大款、股票、汽车、日益膨胀的高消费……就像是一只只诱惑的手,狠狠地撕扯老师们易动的心。于是有人跳槽了,一头扎进商海,去追寻迟到的那份幸福;有人借商潮来临之际,利用学生暗自拉起利益的关系网;剩下的人倦怠了,他们被岁月无情地磨去了激情与信念。身在课堂,心却在游荡,有的认为,金钱薄待了我,我又为何不能薄待学生,薄待自己的事业。于是校园不再平静,讲台不再圣洁。?
但!无论是物质贫乏的过往,还是物欲横流的现时……仍然有数不尽的老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譬如,我生活的地方,我工作的队伍,来自松滋一所偏远乡镇学校的教师群体。他们,默默地坚守着贫瘠的土地,期待着幸福的心灵!
宛市中学,这所曾经几度创造教育辉煌的老校。很多的老师,一届届的学生,为她奉献,为她添彩,又以她为荣。当她面对挑战,遭遇挫折的时候,还是他们扛起质量的大旗,挑起学校的大梁义无反顾而艰难负重地前行。
“正本清源,立足课堂,精讲强练,再创辉煌!”听,这是校长的声音,掷起有声;这是发自肺腑的声音,引人共鸣。
谁能想像,不堪回首,涴市中学三年的阵痛啊。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三年汗水,一年流干;欠债太多,得不偿失;思想沉旧,无所适从;重教轻练,练不落实。领导的询问的话语我们无言以对;群众不解的表情我们痛彻心底!
“学校发展了,教师才能发展;学校有形象,教师才能有地位!”我只记得,每一次的大会,校长都要像这样和老师们谈话。
当改革的大幕开启时,就是老师们最忙碌最辛苦的时候,而这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催生了一支忍辱负重艰难前行的队伍。
老者不服老。本已退居二线,年已五十的老领导,在中考前50天的时候又重新拿起课本走上初三的讲台,接受管理的重担,拿起查寝巡夜的手电筒,还在初三的会议上向老师们承诺“向我看齐”。一位老班主任,在发现班上还有4名学生未按时到校的情况,冒着磅砣大雨,穿梭于镇上的网吧,将他们一个个找回。又有几次深夜里去网吧找回沉迷网吧的学生,我们无法记录,唯有用心灵感怀与感恩。就是他们,在面对问题生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教诲后,或许还要承受家长不解的白眼与责难的语言。就是他们,也要和年轻的老师们一起,参与到学校的改革行动中去,从事同样繁重的备批,但一步也不落后。
青年就是青年。有一位最年轻的教师,在最基层的学校里成长。他把白天交给了学生,他还要向夜晚索取。就是一只粉笔,一只钢笔,加上键盘,他的名字每周都会出现于全国中学语文报刊。他带着语文老师们,教作文教出了一个几十万字的系列,这个系列受到著名特级教师与语文教学专家的肯定。他带着文学社的社员们,笔耕不辍,每年发表百篇的习作,社团也成了学校的品牌。一人先行,他人跟上。语文组的青年教师们,开始了辛苦的钻研,“趁着年轻多做事”,这是他们的青春宣言。语文组老师共同设计的“中考复习教学案”以独特与实用的特点被语文报刊全文出版。我也是语文组的一员,我为这样一支群体而自豪。
集体的力量最动人。宛市中学的精讲强练,最辛苦的莫过于批与考;最充满智慧的莫过于备与讲,而走在最前面的,更是一支骨干力量,学科组长。学校倡导推行的电子备课,备课组长理所当然地成了主要承担者,他们不仅需要放弃许多的休息,更重要的是付出较之他人比之从前更多的智慧。调阅老师们的电子备课夹,翻拣学生手头的一套套学案,辛苦吗?去问胡昆吧,去问王义州吧,去问杜华吧,去问庹宏超,田俊华,荣春梅,杨圣元吧,去问这一科科的学科组长吧。二楼的小会议室,走了一组,又来了一科,变换的是音响,不变的一个主题——“精致的课堂”。去办公室坐一坐,办公桌上那一堆堆来来去去的作业与试卷,醒目的一抹抹鲜红,是教师最美的色彩。去教室里看一看,老师们怕的是自己讲多了,讲淡了,讲乱了;怕的是学生练少了,练虚了,练漏了。正本清源,这才是新时期的课堂,真正的课堂,追求效益的课堂啊!
时间不容许我赘述学校的这一场改革,只要想一想,就是观念的转变,一个群体的观念转变,就要付出多少的艰辛?从被迫应付到积极参与,这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从形式到内涵,从量变到质变,它的背后浸透着宛中人怎样的心血?我只记起校长和每一个学科组长逐一制定计划;我只记起每周的作业与考试都要接受学校的调阅;我只记起新学期的第一天,就是一次备批改革的培训会;我不会忘记每一堂课的结束时要带走当堂的作业;我更不会忘记当我想偷懒要懈怠时就有一个人善意的提醒……
这一幕幕一个个细节见证着一所学校的发展,相信会创造奇迹。作为宛中人,我切身感受着一场教学改革的辛苦历程;这个历程,除了让我认识教师职业的辛苦清贫,更让我认识到,教师,可以让自己的事业不清贫,那就是奉献,唯有奉献,让我们赢得尊重。我想倦怠的同行说,老师们,无论是这个职业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老师”。同船过渡,尚需修行五百年。这个我们赖以生存又潜力无限的职业,让我们自己先为她致敬!我也坚信,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滴水藏海,短暂中孕育永恒,平凡的职业有不甘平庸的我们。我更期待,秉承奉献的职业精神,宛市中学的教师群体一定能用汗水与智慧浇灌出灿烂的鲜花。
今天,借助这个演讲平台,我为宛中,我为自己和我的同行们深深地祝福。想起他们,我的心里格外温润;想起他们,我的心中再次溢满幸福的涟漪。
谢谢大家!
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推而广之,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
有人把教师比作“托起明天太阳的人”。这个比喻很恰当。“托”,不是像母鸡一样“护”着小鸡;也不是像马戏团那样“驯”着动物。教育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投入我们全部的爱心来阐释这“托”的含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就不可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更不可能使我们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仅有有了爱心的依托,我们才能培养出一支高素养的队伍,一支属于21世纪的队伍。
古今中外,无数优秀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无声地向我们诉说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仅有像爱自我的孩子那样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才能打开每一位学生心灵的窗户,才能教育好他们。作为教师,也许大家对魏书生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任校长、书记,省内外社会兼职达38项之多,他没改过一篇作文,没考过一次试,以1988年魏书生所教的两个毕业班为例:暑假升学考试135名学生都到达了升学分数线;全市14所中学,超过600分的考生共30名,魏书生班占了10名;全市总分第一、二、三名及语文、政治、数学、化学、英语、生物的学科第一名都是魏书生班的学生。“当我看到这一段文字时,我被深深的震动了,同样是一名教师,我多么想像他一样啊。
毋庸质疑,魏书生的教学当然好,可是仅有书教的好是不行的,有很多教师,书教的也不错,但效果不必须有他好,为什么那就是缺少了成绩获得的另一个重要基石,那就是---对学生的爱和尊重。
他的尊重是真尊重,不虚情假意,点到为止。他对学生的尊重,就如成人之间的你我关系。从我自身看,毋庸置疑,我也是爱自我的学生的。课下,我也会对学生摸摸头,开开玩笑;学生病了,我也会嘘寒问暖,带他们去医院;每逢过节,我也会把住宿的学生叫到家里。可是,骨子里,我还是我,学生还是学生,当他们犯了错,我还是会站在教师的立场,会批评他们;当他们顶撞了自我,我也会觉得他们冒犯了教师的尊严。所以,学生对我仅有一时的感动,而不是心甘情愿的折服。所以当我从教室里出来,有些被强迫的学生就不愿学习了,这就是根本。
可是朋友不是,朋友托办的事,必须要办好,因为你怕辜负他。魏书生的课堂,应当就是这样,学生是魏教师尊重的朋友,魏教师是学生尊敬的朋友,交换的条件是,教师给学生最好的民主,学生给教师最好的成绩。因为魏书生放弃了高大,所以他收获了亲近和成功。
假如每个教师都如魏教师那样实行民主,真正的从骨子里去爱学生,把教师的主角扮演的卑微一点,学生的主角强大一点,那么,不仅仅有分数的成功,也会有社会道德的成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对的是一群敢于挑战,敢于质疑的新生代。他们有自我的思想,有自我的见解,不轻信,不盲从,他们更不会迷信教师的权威,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如严父慈母一样,用我们的全部爱心去感动他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座的同行们,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但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用爱心去浇灌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如同对待我们心爱的孩子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成功!我坚信,今日用爱心托起的太阳,必将在明天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x区山镇教学点座落在大板水原始森林群山环绕的半山腰上,海拔1500余米。从山脚到教学点,要翻越两座大山,走七、八公里的崎岖险峻山路,才能看见对面半山腰飘扬的一面五星红旗,这就是“大山深处的灵魂,最美的乡村教师”x老师任职的教学点,他在这里辛勤耕耘三十九载,无怨无悔,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
一个承诺x年的坚守
“为了大山里的孩子,我愿意去当好这民办教师。再苦再累我都能承受,我会用我的一生去坚守这个岗位。”这是对山镇小学校长的一个承诺,也是对大山里的孩子们的一个承诺。正是这一承诺,x年来风雨无阻,肩负着他教学点教书的职责。
当年,这里共40多户人家,两百多人口,苗族和汉族杂居。地理环境十分恶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物产不丰,经济落后。教学中,徐老师通过与一些学生交谈,了解到周边还有一些适龄儿童没来上学,于是他挨家挨户上门家访,耐心细致地作家长和孩子的工作,有时从教学点到远处的农家,来回要五、六个小时,但他毫不气馁。通过不懈地努力,山民们终于被徐老师的诚心打动,学生人数从最初的7人增加到20多人。对此徐老师的脸上露出了很有成就感的笑容。
20多个学生分三个年级坐在三间教室里,每节课短短四十分钟,徐老师要在三个教室之间来回跑,半天下来常常满头大汗。如果遇上大雨天,山水雨水从墙角浸入教室,学生们就赤脚踩在水里上课。徐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又无法解决,他只能在教室外烧上几堆火,让孩子们下课后暖暖身子。
如果有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杂费、书本费而要辍学时,徐老师就会竭尽所能为他们支付。三十多年来对于自己为孩子们支付了多少费用,他也记不清了。
1990年6月,由大雨引发的山洪冲垮了三间土墙教室,徐老师和村民们一起,在离原校址不远的青岗杠,修了三间“干打垒”教室,学生增加到四十多人,原来的三个年级变成了四个年级,他在学生中选出一位代课教师教一、二年级,他自己教三、四年级。20xx年秋,一场大雨掀翻了学校的房顶,徐老师心急如焚,连夜奔赴镇上找到有关领导,好不容易批到一点经费,第二天,徐老师用批来的钱再加上自己的多年的积蓄买了瓦,租了十几匹马匆匆拉回,第三天就盖好了房顶。
面对山里教育资源缺乏,学校图书资料很少,而孩子们的求知欲又很强的现状,徐老师绞尽脑汁,经常收集大山外面的信息、资料、图片,通过有限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外边的世界,让学生们扩展视野。18岁时的一个承诺,x年的努力坚守,让徐老师从一个怀揣美好憧憬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中年人。他在这深山老林里教书、育人、扎根。尽管因过度操劳,面容憔悴,但他内心对孩子们的热情,犹如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烈火,照亮了大山的深处,也温暖了孩子们的心。
双手开出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
清晨从山脚爬山,下午四点后从山上下来,不管晴天雨天,严寒酷暑,徐老师都坚持着。想到自己和孩子们每天这样往返学校,路途就需要五、六个小时,既过于消耗体力,又太浪费时间。经过几天的反复思考,徐老师决定:开路!说干就干,他当即拿起镰刀,猫腰埋首于山林中,从自家背后的那段山坡开始砍挖,准备开出一条伸向学校的道路。可是大山陡峭、灌木丛生,他每天空余时间最多只能辟出几米路。妻子女儿空闲时也来帮忙,一家人手上、脸上、身上不知留下了多少伤疤,衣服也不知划破了多少!一次忙乱中,镰刀割断了徐老师左手大拇指的筋,留下了终身的残疾,致使他这个拇指至今不能活动。凭着对教育的执着和对孩子们的热爱,历时一年,徐老师终于砍出了一条从自家通往学校的五公里长的羊肠小道。之后,他?年定期清理杂草土石,养护道路,以保其畅通。他和孩子们每天行走在这条逼仄的坡路上,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x年,为了进一步节省时间,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徐老师说服妻子,卖掉家里的两头猪和部分粮食,换来一千多元?,买了一匹白马。从此,这条崎岖的山路上,就有了徐老师和白马的影子,因为经常驼着孩子们行走在山道上,大家亲切的称呼为“马背上的老师”,驮运书本也靠白马帮忙。有了这条小道,每天上学、放学往返时间缩短了近二个小时。
一次放学路上,才下过雨,路面湿滑,加之近60度的陡坡上滑下不少落石,路面坑洼不平,白马累得气喘吁吁,一不小心,马鞍撞到路旁的一棵树上,徐老师从马背上摔下来,全身疼痛,头晕目眩,在地上躺了一个多小时才爬起来。还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由于下雨,坡陡路滑,白龙没踩稳,和徐老师一起摔了个人仰马翻,白龙一只眼睛受伤失明,白马也就退休在家。接替工作的是一匹小黄马。
多次的意外事故造成徐老师踝关节骨折,他是后来被村民发现送回家的。躺在家里,他心急如焚,只养了两天病,他便毅然搬到学校附近的村民家中居住,忍着伤口的剧痛为孩子们上课。寒来暑往,日出日落,风雨阴晴三十九载,险峻的大山、茂密的丛林、崎岖的小路,徐老师徒步跋涉二十五年,骑马穿梭十四年。他用自己的辛劳,换来一代代大山子弟的成长、成才,他们相继走出大山,成为大山的建设者。
关注孩子成长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徐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意思就是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他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学到知识,让他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从到任教的第一天起,徐老师就一直关注着山林周边适龄孩子们的入学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动员适龄儿童到校读书。这些年来,由于他的努力,x镇辖区的三个村民组,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大多数孩子年龄小,上学路途遥远,即便是走在徐老师开辟的那条最近的路上,往返也要两个多小时,而且由于家里贫穷,孩子们的父母大多去了外面打工挣钱,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在家中,孩子们上学放学,自然无人接送。这使得孩子们虽然入学了,但辍学率仍然很高。面对这种情况,徐老师又承担起沿途接送孩子的任务。每个孩子家住哪里,哪段路最危险,他都烂熟于心。他每天凌晨三点就起床,牵着他的马,挨个接孩子上学;下午放学再把他们一一送回。担心孩子们在马背上被颠着,他还把家里的棉被放在马背上。担心孩子们从马背上摔下来,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他一直牢牢握住缰绳,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一次为了保护学生,他自己掉下山崖,摔断两根肋骨。
几十年如一日,往来于开辟的崎岖小路,艰难而孤独,但只要看到孩子们在马背上的愉悦笑脸,听到教室里的琅琅书声,徐老师就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和坚守都是值得的。
一次,一个李姓学生毕业后升入初中,随后又考进一所职业学校,但因家中生活困难,缺乏劳动力,父亲死活不让他继续上学。徐老师得知后,迅速赶往其家中,准备做其父的思想工作。其父想为难他,就要徐老师按苗家人礼仪,先喝下一大碗白酒再说事情。徐老师平时滴酒不沾,但为了学生,他强忍难受硬是喝了下去。那家长见状感到他人爽快,够朋友,又诚心,就答应让孩子继续读书,可是他回家后醉倒了好几天,当害了一场大病。
山间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徐老师自备了针线包,孩子们身上的衣服破了,徐老师就会亲自为他们缝补。现在徐老师年龄浙大,穿针看不见了,大点的孩子就会说:“老师,我来帮你。”每当此时,徐老师看着孩子们的手熟练地穿引针线,就会连连称赞,脸上又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春华秋实,斗转星移x年过去,从教学点走出的学生有800多人,已有五人考上大学,其中有徐老师的儿女。儿子从长春工学院毕业后在贵阳工作,女儿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后在万里小学教书。另三人在重庆工作,学生陈仁贤还不忘回馈母校、回报社会,曾捐资8000元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又捐27万元,解决三个村民组和学校的用电问题。现在和徐老师一起在任教的学生陈道坤,每天和徐老师一样,陪伴、教育着山里的孩子们,看着他们一个个走出大山,走向灿烂美好的明天。
时间如白驹过隙,x年的坚守,20万多公里的跋涉,x老师一天天的挺过来了。“希望有更多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投身乡村教育事业,让我们伟大祖国的偏远山村,处处开出文明之花,结出科学之果”这是徐老师心里的愿望,质朴的愿望,铿锵的语言,传递着时代的正能量,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今天能代表学校在此参加演讲比赛。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在我们现有的基础教育水平下,教师应该如何定位?
作为一名农村里的教师,我深刻领会到“农村一流学校的教学、师资条件赶不上城里三流学校”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总体上来讲,我镇的教育还是客观存在着有房子没设备、有设备没教师,甚至有设备有教师但因没有经费使用而难以维持现状或进一步发展的比比皆是。我镇目前也确实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等实质性问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明显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当我们认真注意周围的贫困家庭时,能感觉到家长们依然怀有“读书无用论”,这无疑是对孩子的教育很不利的。对此,我们可以寄希望于政府可以采取比如加大对基础教育建设的扶持,对教师进行培养,努力扩大教育救助机制等等。然而,在我镇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而是应该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硬件上跟不上,那么在软件上就不应该更加落后。如何在现有基础教育水平上提高学校的软实力,这就涉及到了教师的定位问题。
我们要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许多人都说,教师只有平凡、只有寂寞,没有灿烂,没有辉煌。的确,教师的岗位是平凡的。只要你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可以说你也就选择了平凡。在教师的一生中,也许不会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不像农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像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不像商人,卖了商品,收获金钱……然而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因为我们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一颗晶莹的水滴,而正是这些小水滴汇成了滔滔江海,推动着国家这条大船顺利前航。
我们经常会教育学生说:学无止境。然而我们也应该经常对自己说这句话。虽然我们已经身为人师,但不应该放弃学生这一身份,应该继续再教育,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们最信任、最崇拜的人莫过于教师,如果我们是一专多能,是无所不知或是“今天我不会,明天一定告诉你”的爱学习的教师,我们的学生一定是知识信息丰富、思维灵活开阔、性格开朗、好学上进、成绩不错的独立个体。这时,教师的教学水平就产生了磁性——吸引、同化着一个个有活力的心,真正实践了“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思想,成为“传道又授业”的育人楷模。
一个教学水平再好的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教师品德,那不单做不到教书育人,反而充当了社会危险品的角色。师德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教师的思想、品格、言行,以及教师对社会事物所持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我们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必须对自己提出较高的道德要求,要严于律己,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强化,使自身的师德修养更加完善。
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更要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一颗爱心。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热爱学生,就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亲近学生,主动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建立感情的桥梁。热爱学生,还应当尊重学生,不尊重,就不可能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就失去教育得以进行的基础。当你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时,你会发现每一扇门的背后,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个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已属于你我,我们又怎样不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三尺讲台呢?一个好老师的生命是应当这样渡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因误人子弟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骄傲地说:我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孩子。
在我们现有基础教育水平下,作为教师,你们知道该如何定位自己了吗?答案很简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一辈子也许我们只是一块平凡的基石,但是我们将稳稳的扎根地下,托起明天的高楼大厦。也许我们只是一株无名的小草,但是,我们将与芬芳的泥土一道默默地耕耘,培育出万紫千红的春天。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你们好,在这个多元开放、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工作成了我们这代青年人最为头疼的事情,20xx年刚毕业的我,很幸运的找到了一份工作,成为了一名幼儿教师。因为已经实现了大学毕业时简单而直接的目标,让我有了小小的满足感。工作中每天和孩子们打交道,重复着繁杂琐碎的事情,让我看不到这份职业的丰功伟绩,——就这样吧,按时上下班,做好分内的工作成了我主要的工作态度。在混混度日中我迷失了方向。人们都说50后成为了国家的坚实基础,60后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70后有了自己的事业,80后却成为了垮掉的一代,似乎我也正中了人们对80后的看法。怎么会这样呢?小时候的我们被誉为最幸福的一代,然后长大后的我们变成了垮掉的一代,我很想打破人们对我们的偏见,然而却无能为力,不知道如何是好。
你看,在国际体育竞技赛场上,年轻的运动员为了让五星红旗高高升起的理想,他们甘愿忍受着伤痛的折磨,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枯燥的训练;你看,在书声朗朗的大学校园,年轻的学子们为了实现祖国西部大开发的理想,他们甘愿放弃大都市繁华的生活,成为支教西部的志愿者……这样的人和事还很多很多,在512地震中,许多的80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成为了抗灾的主力军,这时候,人们似乎看到了80后站起来的身影,明白了我们并不是浇灌,张扬的一代,在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奋不顾身的投入其中。
在受到他们的感染下,我开始找准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目标,虽然我的工作是重复繁琐的,是没有回报的,但我在服务祖国的花朵,点亮祖国的希望。可能我的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就不记得我了,但是我想只要能够每天看到他们纯真的笑容就是给我最大的回报,孩子的小脸能让我的心也变得快乐。我想在座的各位老师跟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正式由于我们心中爱孩子,才会在这份失业中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最后我想把这句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献给在座的各位老师。——爱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在这世上,有一种最能体现无私意蕴的情感叫做爱心,它能清除悲伤的瓦砾,推倒绝望的断壁,也能点燃希望的灯。做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就要有一颗爱心,因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是以德育德,以行导行,以智启智,以性养性,以情动情的过程。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同时陶先生还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爱”的涵义。有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先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说。这时男声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故事有些内容值得大家深思和玩味,有些老师从“后进生”身上找不出可赞扬、可夸奖的理由,除了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之外,缺少爱心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
步入菁菁校园,迎面几个大字: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更是一中人坚定的誓言!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在播撒知识的同时也把爱种在孩子们的心间,因为我知道:在这世上,有一种最能体现无私意蕴的情感叫做爱心,它能清除悲伤的瓦砾,推倒绝望的断壁,也能点燃希望的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而热爱自己职业的动力在于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没有尊荣的事,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现代的教师为适应当前社会的迅速变化,面临许多挑战,如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日益难以应付的杂事„„为应付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付出代价,而付出的代价往往无法获得可见的收益。正因为如此,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地位上而非经济地位上来获得尊严,这也是教师与其他许多职业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的,并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来取胜。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首先、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
教师只有在爱岗敬业,把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和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指导下,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的耕耘在三尺讲台之上,而且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才能领悟从师的乐趣,才能以从师为荣,以师为自豪。在“爱岗敬业”这种精神支配下,教师也不会视平凡的工作为平凡,不会视琐碎的工作为琐碎,而是会认真对待教育,教学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上下工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师德修养的要害一环,就是培育爱岗敬业的精神。说他要害,是因为他既是师德的核心和基础,又是促进教师不善进取的动力源泉。 其次、爱岗敬业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
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是否能够兴旺发达、并立于不败之地。假如说发展教育事业关乎国家、民族命运,那么能否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就是一个要害.因此,要加强师德教育,促使教师着力修养爱岗敬业精神,培养广大的教师职业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荣誉感,只有当所有教师都培育或发展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任劳任怨,奉献和忠诚于教书育人的大业时,教师队伍才能稳定发展。 再次、爱岗敬业是在岗位上有所作为的必要前提。
教师能否作到爱岗敬业,是决定他的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爱岗敬业的教师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这是因为,爱岗敬业的不懈追求能够为教师正确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矛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或提供必要的前提。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加里宁说:“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了教师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按年龄上最轻易受影响的人,托付教师来培养,教育和造就这一代青年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未来都嘱托给了他们。”国家和人民的这种委托不是无条件的,在将儿童交给教师同时,规定了教师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是在综合熟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即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各种规范、要求的自觉认同和内化,是自觉承诺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的表现。所以说爱岗敬业是教师有所作为的基本保障。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教师,但并非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应有丰富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修养„„,这些要求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达到的。那么这些做法的动力来自何方?来自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的客观要求和自身素质水平之间的矛盾的深刻熟悉,来自解决这一矛盾的不懈追求,来自深层次的爱岗敬业精神。有了爱岗敬业精神,教师就能够对自身素质水平有一个理性熟悉,并使之与教育事业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不断的接近,通过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务提供保证。假如说不断完善自我是教师在工作上有所作为的基础,那么爱岗敬业就是基础的基础。爱岗敬业能够帮助教师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提高工作效率。教师要想取得工作成就,必须有社会的理解,同事的支持,家长的配合、学生的自觉努力,而“爱岗敬业”精神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助益,有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巩固并不断发展教育事业。 总之,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反之,只能是一事无成,空嗟叹。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既依靠经验教书育人,又会着力总结教育规律,并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无论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治理班级,它都会将自己的教育行为置于科学熟悉的观察之下,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显然,教师的工作不仅有一个态度问题,而且包含着探索科学、追求最优教育效果的主体性要求,有效教育方法。换句话说,教师的敬业作为一种道德选择,它体现着动机与效果统一的综合追求。人类已迈入一个新的世纪。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呼唤教育的飞速发展,呼唤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新型教师。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这种需要,培育出一代新人,就必须做到。
人人都说教师是崇高的职业,而当初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选择这个职业,并没有因为崇高和伟大这样的字眼,坦白点说只是因为找一份工作,让父母放心,所以当时毅然的抉择中没有一丝觉得自己是高尚的。做了教师后感受到这行职业的辛酸,更是为自己当初的抉择而遗憾,明显的做老师就是年轻不懂事的冲动结果。
可是,这样一个并没有让我因为热爱而选择的职业,一个并没有让我在工作中感受到安逸和舒适的职业,我却一直干下去。其中的原因仔细想来还是因为一个字——爱!
不是对职业的爱让我坚持,而是学生的爱让我感动,他们的爱纯净,他们的爱无瑕,他们的爱不期待回报,只有付出。面对这样真心实意的爱恋,我怎么能舍弃,怎么能不爱呢?本文由百范文网编辑整理。
我记得,在春风乍起的日子里,孩子们围着我,几双小手轻柔地为我取下粘在发间的飞絮,柔软的手里满是他们的爱意;我记得,在我低头批改作业的时候,孩子们躲在身后握紧拳头偷偷给我按摩的情景,噼噼啪啪的指节撞击声述说的都是他们的深情。
以爱的名义,我也要给他们满含爱的教育。我的事业,就是给孩子们爱,用更多的爱回报他们,无怨无悔。就像泰戈尔说的:“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我我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
爱孩子,其实不难,爱他们的所有优点,接受他们的所有缺失,以细腻的心相对,以真挚的情打动。我坚信,所有的生命都是伟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权利有自己的一片天,支撑着天空的就是我们的爱。
前几日,一个家长来找我,正是我们上课的时候。她耐心地在等待,并不打扰,我不知道她的存在,等我发觉了走过去,她动情地说:“孩子说这里的老师就是比以前的老师好,我相信了,真是这样。你的学生都围着你问问题,这也是我孩子以前在那个学校不敢做的。”家长的话深深感动我,我并没有做什么,只是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他们有话,我自然要听,他们有困难我自然要帮。爱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般,很多事去做了并不觉得多么伟大,但是在家长,在孩子的心里却能留下深深的刻印,特别是对孩子,你的爱是能影响他一生的。
有的孩子,心理是比较脆弱的,问她她不愿意说,我也不强求,我耐心的劝慰,也固执的要求她如何做,并告诉她学会了爱自己,才能有资格去要求爱,享受爱。我看到孩子的眼睛里有晶亮的泪花闪动,我笑了,告诉她:“有什么想说的,老师等你说。”
讲台催得人憔悴,粉笔染得鬓发白。
但是却有那么多的老师,无怨无悔,红烛是写照,付出是心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支撑着我们默默耕耘,甘当人梯的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对孩子们的爱。
孩子,让我放你在心里,陪着你一直走下去,我知道我也被放在你们的心里。
老师们,让我们放学生在心里,陪伴他们成长,用微弱的烛光,换来阳光的灿烂,无限的光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往前走,同样是热爱与敬业》!
有古代全才美誉的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根是苦涩的,但其果实是香甜的。”把爱献给教育的人不仅有付出,也有回报。当老师们看到桃李满天下,用心血培育的学生成为社会栋梁时,他们付出的爱就得到了回报,他们就会欣慰地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就是爱的教育的真谛。
20xx年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的主题是“爱的教育”。霍懋征老师从教六十年深刻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林崇德老师指出“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他们都是把爱献给教育的人,他们用自己平凡的工作铸就了闪光的师魂,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参加工作已经有8个年头了,脑子里经常会浮现出一些让我感伤的画面: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哭着跟在我身后喊:“石妈妈,不要走哇!不要走!”教了两年的学生暗中得知我要离开的消息,在我最后一天走进教室上课时,他们一个个都眼含热泪,欲言又止。看到这情景,我的心里一阵酸楚,未语泪先流;他们也呜咽出声。还有××同学的奶奶和妈妈,每次见到我都会说:“石老师,你可不要调走哇!你要是能把我们家涵涵教到六年级毕业就好啦!”很遗憾,很遗憾我没有做到。
当××学校开学第一天我接待新生报到时,有的家长一进门就认出了我,热情地说:“石老师,你来了?!你还记得我吗?我家大孩子就是你教过的呀!现在小的也来读书了,是你当老师太好了,我放心!”尽管我总会因为曾经放弃那些我爱的和爱我的孩子而感到伤心自责,但一想到我在另一个地方又把爱浇灌到其他花朵上,培养他们好好成长,那份伤痛似乎又可以减轻些。无论别人怎么评说,在我的心里,学生对我的依恋、家长对我的信任始终是对我工作的最高奖励。盘老师20xx年不离开大瑶山,她说:“乡村教师要有大山一样的情怀。”我被深深触动的同时就以这句话来时刻激励自己:培养大山一样的情怀,当好一名乡村教师!
唐太宗说魏征是他的一面镜子,让他看清了自己的是与不是。我把师德标兵作为自己的镜子,告诉自己要知荣知辱、爱岗敬业。
记得拉萨某中学的一位师德标兵说过:“西藏可以缺少氧气,但不能缺少精神。”什么是“不能缺少”的“精神”呢?我认为它应该是一种执着追求、奋发进取的敬业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大,时刻鞭策着我要牢记责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
刚进武塘学校的时候,因为教师宿舍还未完工,老师们每天下班后都要赶回自己的家。也恰恰是在那时候,我正在要求自己努力学做一个敬业的人。所以每天放学后,我会等到全部学生都离校、检查教学楼的门窗是否都关好才锁门离开。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会特别愉快,因为我又一次超越了自己。要知道,在这以前我可是根本就不会想到要去做这些的。之后的一天傍晚,当我工作完准备离校时,正在门口施工的民工突然问我:“哎!你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吧?怎么别人都走了,总是你一个人走最后呀?”我笑着对他们说:“我不是校长,但我有责任让学生全部离校清查完毕以后再回家。”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我也不会坚持去做这些事。我慢慢地体验到什么是“敬业”了。这是我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而且感觉那么好。那段时间我经常表扬自己说:“你看到了,其实你也可以做到的。只要有心,坚持去做,就可以做的很好哇!”
人在成功的时候容易意气风发,而我要选择的是锐意进取。因为有锐气就有了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有锐气,就能成为意志消沉、挫折失败的克星;更重要的,我认为锐气就是一种执着追求、奋发进取的敬业精神。人一旦缺少锐气,就会在职不尽责,安心不尽心,工作应付、作风飘浮,成绩平平。都说青年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也是高尚师德的传承者。那么,我们就应当摒弃那种胸无大志、不思进取、庸庸碌碌的状态,树立“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在教师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成就一番事业,造福一方学生。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前行的道路上,心怀热爱与敬业,我思想、我行动、我坚持!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一个都不能少》和《美丽的大脚》,你是否还记得其中的两位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农村老师?记得杭师院校园的灯箱有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首先要有高深的学问,还要有正直的思想,时时处处能做表率。这就要求我们拥有教师所特有的品格——师德。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继提出“三个代表”之后,又提出“以德治国”的思想,这是从我们国家的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学校在“以德治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育是道德建设的主要手段。道德教育无非3个途径: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中学校教育处于中心位置,是整个道德教育体系的核心和主干。学校不仅应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而且也要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精神支持,为移风易俗作出贡献。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同时,都应该以“四有”新人为自己的根本培养目标,成为道德教育的基地;要按照“以德治国”的要求,改革学校的德育。
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如何,将影响到亿万青少年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可以说,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加强师德建设应提出教育伦理几条基本原则,即:爱的原则,爱学生、关怀学生;平等的原则,师生人格平等,不得歧视差生;公正的原则,公正对待每个学生,给他们以应得的信任与教诲。
此外,应特别注意几项规范:第一,热爱教育,忠于教育事业;第二,传道授业结合,教书育人;第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四,尊重同仁,相互支持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常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教师的师德要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体现。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和记忆力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所以教学的立足点应由“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逐步使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主动地把学到的知识化成能力和素质。教师的师德要在身教中体现。教师榜样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教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约力。
师德,不是长篇大论的大道理。它是教师生涯中的一点一滴,折射出每个教师人性的光辉,让满天下的桃李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