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人们对于祖国的一种深厚的依恋、爱护,以及与此相应的实际行动。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几千年来,中华儿女一直高举爱国旗帜,涌现出无数爱国英雄、仁人志士,传诵着数不清的爱国诗篇,爱国主义精神早已融入亿万人民的心里。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各民族、各阶层团结一致的强大动力,支撑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伟大实践。
我们爱国,因为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地大物博,因为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因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祖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历经磨难,但中国人民始终英勇不屈、艰苦奋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经济、政治、文化成果。这一切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铸造了中国心。正如《我的中国心》歌中所唱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在中华民族成长和发展的历史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懂得国家的重要和爱国的必要,懂得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命运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国,就没有家,也就没有个人的自由和幸福,甚至没有个人的生命和安全;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个人才能自由、富裕与幸福。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国家者载民之舟也,舟行大海中,猝遇风涛,当同心互助,以谋共济。”正是从这种个人与国家的密切关系中,以及对这种关系的深刻认识中,中国人民产生了对祖国浓厚强烈的道德情感,并把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转化为行动和实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应当怎样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呢?
爱国就要热爱人民。我们要尊敬我们的先辈,是他们创造了中国的今天;爱同自己一样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的父老乡亲、师长朋友,他们与我们血肉相连,共同支撑和发展着今天的社会。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为人民服务,努力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人民,让人民生活得更富裕、更美好。爱国爱民应从孝老爱亲做起,尤其要关心爱护鳏寡孤独等特殊社会群体,热心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之中的人。特别是当国家发生突发事件和巨大灾害之时,一定要高度关注,挺身而出,不畏艰险,不计报酬,尽力贡献;坚决反对国内外一切敌对势力对我们的分裂瓦解,同一切损害祖国利益和荣誉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
爱国就要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爱惜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新创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强调“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注意爱护生态;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强调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远见卓识,已被今天世界的人口膨胀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危机、雾霾和水系污染所证实。保护环境再也不能等待,再也无法推托。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优良传统,立即行动起来,发扬中华民族朴素节俭的好传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天蓝气清,推动和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爱国就要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库,既有文史哲学,又有科技艺术,尤其值得珍视的是蕴含其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精神,“崇德向善、团结友爱”精神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根基和思想支撑,对于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爱国最重要的就是要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救了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进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一度陷入被人任意欺凌践踏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但是她又迅速崛起。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如今,我们的祖国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神舟”九天揽月,“蛟龙”五洋捉鳖,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正在加快实现。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这样可爱。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能不欢欣鼓舞,能不感到骄傲自豪吗?能不以更大的决心和干劲报效祖国吗?
培育和践行爱国这一价值准则,首先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特别是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发展繁荣、同人民幸福安康结合起来,为祖国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成绩而喜悦,为祖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而担忧,为增进民生幸福而努力。更重要的是把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落实到每一个祖国需要的时刻,贯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当爱国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最高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就会发挥得更充分,中华民族就会更加同心同德,创造出新的辉煌。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而热爱自己职业的动力在于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没有尊荣的事,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现代的教师为适应当前社会的迅速变化,面临许多挑战,如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日益难以应付的杂事„„为应付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付出代价,而付出的代价往往无法获得可见的收益。正因为如此,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地位上而非经济地位上来获得尊严,这也是教师与其他许多职业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的,并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来取胜。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首先、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
教师只有在爱岗敬业,把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和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指导下,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的耕耘在三尺讲台之上,而且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才能领悟从师的乐趣,才能以从师为荣,以师为自豪。在“爱岗敬业”这种精神支配下,教师也不会视平凡的工作为平凡,不会视琐碎的工作为琐碎,而是会认真对待教育,教学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上下工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师德修养的要害一环,就是培育爱岗敬业的精神。说他要害,是因为他既是师德的核心和基础,又是促进教师不善进取的动力源泉。
其次、爱岗敬业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矗
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是否能够兴旺发达、并立于不败之地。假如说发展教育事业关乎国家、民族命运,那么能否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就是一个要害。因此,要加强师德教育,促使教师着力修养爱岗敬业精神,培养广大的教师职业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荣誉感,只有当所有教师都培育或发展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任劳任怨,奉献和忠诚于教书育人的大业时,教师队伍才能稳定发展。
再次、爱岗敬业是在岗位上有所作为的必要前提。
教师能否作到爱岗敬业,是决定他的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爱岗敬业的教师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这是因为,爱岗敬业的不懈追求能够为教师正确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矛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或提供必要的前提。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加里宁说:“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了教师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按年龄上最轻易受影响的人,托付教师来培养,教育和造就这一代青年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未来都嘱托给了他们。”国家和人民的这种委托不是无条件的,在将儿童交给教师同时,规定了教师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是在综合熟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即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各种规范、要求的自觉认同和内化,是自觉承诺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的表现。所以说爱岗敬业是教师有所作为的基本保障。
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教师,但并非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应有丰富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修养„„,这些要求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达到的。那么这些做法的动力来自何方?来自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的客观要求和自身素质水平之间的矛盾的深刻熟悉,来自解决这一矛盾的不懈追求,来自深层次的爱岗敬业精神。有了爱岗敬业精神,教师就能够对自身素质水平有一个理性熟悉,并使之与教育事业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不断的接近,通过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务提供保证。假如说不断完善自我是教师在工作上有所作为的基础,那么爱岗敬业就是基础的基矗爱岗敬业能够帮助教师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提高工作效率。教师要想取得工作成就,必须有社会的理解,同事的支持,家长的配合、学生的自觉努力,而“爱岗敬业”精神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助益,有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巩固并不断发展教育事业。
总之,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反之,只能是一事无成,空嗟叹。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既依靠经验教书育人,又会着力总结教育规律,并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无论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治理班级,它都会将自己的教育行为置于科学熟悉的观察之下,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显然,教师的工作不仅有一个态度问题,而且包含着探索科学、追求最优教育效果的主体性要求,有效教育方法。换句话说,教师的敬业作为一种道德选择,它体现着动机与效果统一的综合追求。人类已迈入一个新的世纪。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呼唤教育的飞速发展,呼唤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新型教师。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这种需要,培育出一代新人,就必须做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们:
大家好!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这是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它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都要发挥最大的潜能,做出最大的贡献!
其实,奉献对于任何一个人都不苛刻,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材,不妨做一棵小草为大地献上一丝新绿;不能像海洋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百川,又怎么不可以是一条小溪滋润孕育我们的土地;不能成为天之娇子,何不传承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呢?
人生在世,总要有个目标,总要有个发展方向,再说的朴实点,是人就得要有个谋生的依托,既然把教育事业作为终身的职业,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的奉献给这一庄严的选择。就像鱼儿爱大海,就像蜜蜂爱鲜花!我们该怎样体现这份爱,怎样表达这种情呢?我会义无返顾的选择敬业,将敬业作为一种习惯。有句口号说的好: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失业!爱岗敬业说的具体点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解答好每一位学生的提问,上好每一节课,记录好每一位学生的进步,用爱感染学生,用心温暖学生,把满腔教师的热情无私地舒发。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就是敬业,这就是爱岗!
没有任何借口,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当你接到领导交办工作的时候,是讨价还价推三阻四,还是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还是自我激励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呢?当你觉得晋级升迁没有达到期望值的时候,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还是自我反省加倍努力厚积而薄发呢?总之,接人待物,为人处世,你是喜欢拿着放大镜百般挑剔找外因,还是常常拿着显微镜自我剖析找内因呢?也许有人会说,人之初,性本惰,能修炼到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境界,古往今来能有几人?我要说:非也!放眼现实,大到整个社会,小到我们的学校,甚至我们教研组,都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默默的奉献着。
讲到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事情,今年是我最不平凡的一年,暑假因跟一位郑公塔名叫田文云的学生约好,第二天去她家面谈。但是当晚学校停电,天气炎热,无法入睡,直到4点多来电才上床睡觉。早晨8点醒来,发现所有的领导老师都下乡招生去了,我多么想好好休息一天呀。但责任和信誉让我毅然发动汽车,向城外驶去,谁知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造成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在身陷囹圄45天之后,我迅速调整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学校给我安排了3个班的英语,我毫无怨言,接着又安排我一个班的班主任,我毫不推辞地马上进入角色,我完全以一个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我的工作,把自己当做天有大厦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一段精彩的乐章需要全体的乐队成员集中精力、步调一致;一个成功的企业同样不可缺少的是团队合作、众志成城!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希望不仅要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更希望和广大同仁团结起来,人人都为学生付出一点爱,让我们变成千百学生的家长,让学校拥有美好的春天。轻轻地,我来了,我想收获的是一片绿叶,你却给了我整片森林;我要回报的是无私奉献,希望森林更加生机盎然!
优质教学服务的呼声震响大地,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已经掀起,我们必须肩负起爱岗敬业这一传统而又崭新的使命。我的观点:爱岗敬业,从我做起。让我们凝聚起粉笔天使的翅膀,载着师德师风的佳话飞入千家万户,让天有高中的旗帜在鄂东大地高高扬起!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华民族素有爱国主义的传统,也有崇尚爱岗敬业的美德。孔子提倡“敬事而信”、“事思敬”,就是讲对待工作要尽职尽责、严肃恭谨。中国传统文化的“忠”,既有对国家的忠诚,也有对自身岗位和事业的忠诚。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往往与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紧密相联,成为爱国主义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
纵观中华民族历史,爱国与爱岗密不可分。对国家与民族有着天然深厚情感的爱国者,必然会追求把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化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实际行动,必然会努力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发光发热、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有所贡献。为政者更当心系国家兴亡、人民福祉,忠实履行职责。周公辅政,“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诸葛亮治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中国共产党人那里,爱国主义和爱岗敬业精神又被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周恩来日理万机,终其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操劳;焦裕禄身患绝症,勤政为民,恪尽职守。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是爱国主义高尚情操与爱岗敬业优秀品格的有机统一。应该说,他们既是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也是爱岗敬业的卓越代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一种情感,一种价值观念,更意味着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欲尽其责,必先履其职。20xx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广大党员、干部、医务人员、解放军和武警将士,舍生忘死,抗震救灾,他们在履行自己职责的同时,也是在践行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谭千秋在危难之际,舍身保护学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履行了一位教师的职责,也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含义;蒋小娟放下不到六个月的儿子坚守岗位,为灾区婴儿哺乳,民警这个普通的职业在这一刻因此而变得神圣。北京奥运会、神七升天、嫦娥探月,每一个昭示着国家和时代进步的重大事件和成就,都离不开爱国主义和爱岗敬业精神的支撑。何为爱国,怎样爱国,那些有着卓越的爱国和敬业品格的人们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只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才能勤奋工作、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无私奉献,这是为人之道,也是谋事之基。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低,只要热爱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就是抓住了爱国主义的着力点,就是在实践中对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战争年代,振臂一呼,投笔从戎是爱国;和平时期,爱岗敬业,默默耕耘同样是爱国。教师爱国,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教学工作,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医生爱国,最好的方式就是发扬医德,治病救人。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努力做出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21世纪,是中国崛起的时代。中国的崛起需要爱国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也需要爱岗、敬业、务实的精神。从历史经验来看,国民的敬业程度,往往与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紧密相关。理性的爱国者,应该是注重实践的爱国者,应该是热爱工作的爱国者。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复杂形势下,更需要我们用爱国主义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用爱岗敬业的精神做好工作、做出成绩,让爱国主义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不断发扬光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而热爱自己职业的动力在于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没有尊荣的事,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现代的教师为适应当前社会的迅速变化,面临许多挑战,如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日益难以应付的杂事……为应付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付出代价,而付出的代价往往无法获得可见的收益。正因为如此,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地位上而非经济地位上来获得尊严,这也是教师与其他许多职业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的,并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来取胜。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首先、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
教师只有在爱岗敬业,把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和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指导下,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的耕耘在三尺讲台之上,而且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才能领悟从师的乐趣,才能以从师为荣,以师为自豪。在“爱岗敬业”这种精神支配下,教师也不会视平凡的工作为平凡,不会视琐碎的工作为琐碎,而是会认真对待教育,教学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上下工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师德修养的要害一环,就是培育爱岗敬业的精神。说他要害,是因为他既是师德的核心和基础,又是促进教师不善进取的动力源泉。
其次、爱岗敬业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矗
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是否能够兴旺发达、并立于不败之地。假如说发展教育事业关乎国家、民族命运,那么能否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就是一个要害。因此,要加强师德教育,促使教师着力修养爱岗敬业精神,培养广大的教师职业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荣誉感,只有当所有教师都培育或发展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任劳任怨,奉献和忠诚于教书育人的大业时,教师队伍才能稳定发展。
再次、爱岗敬业是在岗位上有所作为的必要前提。
教师能否作到爱岗敬业,是决定他的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爱岗敬业的教师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这是因为,爱岗敬业的不懈追求能够为教师正确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矛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或提供必要的前提。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加里宁说:“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了教师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按年龄上最轻易受影响的人,托付教师来培养,教育和造就这一代青年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未来都嘱托给了他们。”国家和人民的这种委托不是无条件的,在将儿童交给教师同时,规定了教师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是在综合熟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即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各种规范、要求的自觉认同和内化,是自觉承诺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的表现。所以说爱岗敬业是教师有所作为的基本保障。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教师,但并非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应有丰富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修养……,这些要求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达到的。那么这些做法的动力来自何方?来自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的客观要求和自身素质水平之间的矛盾的深刻熟悉,来自解决这一矛盾的不懈追求,来自深层次的爱岗敬业精神。有了爱岗敬业精神,教师就能够对自身素质水平有一个理性熟悉,并使之与教育事业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不断的接近,通过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务提供保证。假如说不断完善自我是教师在工作上有所作为的基础,那么爱岗敬业就是基础的基矗爱岗敬业能够帮助教师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提高工作效率。教师要想取得工作成就,必须有社会的理解,同事的支持,家长的配合、学生的自觉努力,而“爱岗敬业”精神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助益,有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巩固并不断发展教育事业。
总之,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反之,只能是一事无成,空嗟叹。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既依靠经验教书育人,又会着力总结教育规律,并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无论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治理班级,它都会将自己的教育行为置于科学熟悉的观察之下,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显然,教师的工作不仅有一个态度问题,而且包含着探索科学、追求最优教育效果的主体性要求,有效教育方法。换句话说,教师的敬业作为一种道德选择,它体现着动机与效果统一的综合追求。人类已迈入一个新的世纪。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呼唤教育的飞速发展,呼唤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新型教师。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这种需要,培育出一代新人,就必须做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而热爱自己职业的动力在于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没有尊荣的事,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现代的教师为适应当前社会的迅速变化,面临许多挑战,如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日益难以应付的杂事……为应付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付出代价,而付出的代价往往无法获得可见的收益。正因为如此,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地位上而非经济地位上来获得尊严,这也是教师与其他许多职业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的,并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来取胜。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首先、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
教师只有在爱岗敬业,把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和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指导下,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的耕耘在三尺讲台之上,而且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才能领悟从师的乐趣,才能以从师为荣,以师为自豪。在“爱岗敬业”这种精神支配下,教师也不会视平凡的工作为平凡,不会视琐碎的工作为琐碎,而是会认真对待教育,教学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上下工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师德修养的要害一环,就是培育爱岗敬业的精神。说他要害,是因为他既是师德的核心和基础,又是促进教师不善进取的动力源泉。
其次、爱岗敬业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矗
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是否能够兴旺发达、并立于不败之地。假如说发展教育事业关乎国家、民族命运,那么能否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就是一个要害。因此,要加强师德教育,促使教师着力修养爱岗敬业精神,培养广大的教师职业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荣誉感,只有当所有教师都培育或发展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任劳任怨,奉献和忠诚于教书育人的大业时,教师队伍才能稳定发展。
再次、爱岗敬业是在岗位上有所作为的必要前提。
教师能否作到爱岗敬业,是决定他的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爱岗敬业的教师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这是因为,爱岗敬业的不懈追求能够为教师正确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矛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或提供必要的前提。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加里宁说:“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了教师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按年龄上最轻易受影响的人,托付教师来培养,教育和造就这一代青年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未来都嘱托给了他们。”国家和人民的这种委托不是无条件的,在将儿童交给教师同时,规定了教师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是在综合熟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即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各种规范、要求的自觉认同和内化,是自觉承诺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的表现。所以说爱岗敬业是教师有所作为的基本保障。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教师,但并非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应有丰富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修养……,这些要求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达到的。那么这些做法的动力来自何方?来自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的客观要求和自身素质水平之间的矛盾的深刻熟悉,来自解决这一矛盾的不懈追求,来自深层次的爱岗敬业精神。有了爱岗敬业精神,教师就能够对自身素质水平有一个理性熟悉,并使之与教育事业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不断的接近,通过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务提供保证。假如说不断完善自我是教师在工作上有所作为的基础,那么爱岗敬业就是基础的基矗爱岗敬业能够帮助教师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提高工作效率。教师要想取得工作成就,必须有社会的理解,同事的支持,家长的配合、学生的自觉努力,而“爱岗敬业”精神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助益,有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巩固并不断发展教育事业。
总之,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反之,只能是一事无成,空嗟叹。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既依靠经验教书育人,又会着力总结教育规律,并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无论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治理班级,它都会将自己的教育行为置于科学熟悉的观察之下,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显然,教师的工作不仅有一个态度问题,而且包含着探索科学、追求最优教育效果的主体性要求,有效教育方法。换句话说,教师的敬业作为一种道德选择,它体现着动机与效果统一的综合追求。人类已迈入一个新的世纪。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呼唤教育的飞速发展,呼唤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新型教师。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这种需要,培育出一代新人,就必须做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们:
大家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而热爱自己职业的动力在于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没有尊荣的事,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现代的教师为适应当前社会的迅速变化,面临许多挑战,如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日益难以应付的杂事……为应付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付出代价,而付出的代价往往无法获得可见的收益。正因为如此,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地位上而非经济地位上来获得尊严,这也是教师与其他许多职业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的,并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来取胜。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首先、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
教师只有在爱岗敬业,把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和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指导下,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的耕耘在三尺讲台之上,而且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才能领悟从师的乐趣,才能以从师为荣,以师为自豪。在“爱岗敬业”这种精神支配下,教师也不会视平凡的工作为平凡,不会视琐碎的工作为琐碎,而是会认真对待教育,教学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上下工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师德修养的要害一环,就是培育爱岗敬业的精神。说他要害,是因为他既是师德的核心和基础,又是促进教师不善进取的动力源泉。
其次、爱岗敬业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矗
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是否能够兴旺发达、并立于不败之地。假如说发展教育事业关乎国家、民族命运,那么能否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就是一个要害。因此,要加强师德教育,促使教师着力修养爱岗敬业精神,培养广大的教师职业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荣誉感,只有当所有教师都培育或发展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任劳任怨,奉献和忠诚于教书育人的大业时,教师队伍才能稳定发展。
再次、爱岗敬业是在岗位上有所作为的必要前提。
教师能否作到爱岗敬业,是决定他的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爱岗敬业的教师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这是因为,爱岗敬业的不懈追求能够为教师正确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矛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或提供必要的前提。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加里宁说:“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了教师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按年龄上最轻易受影响的人,托付教师来培养,教育和造就这一代青年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未来都嘱托给了他们。”国家和人民的这种委托不是无条件的,在将儿童交给教师同时,规定了教师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是在综合熟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即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各种规范、要求的自觉认同和内化,是自觉承诺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的表现。所以说爱岗敬业是教师有所作为的基本保障。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教师,但并非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应有丰富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修养……,这些要求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达到的。那么这些做法的动力来自何方?来自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的客观要求和自身素质水平之间的矛盾的深刻熟悉,来自解决这一矛盾的不懈追求,来自深层次的爱岗敬业精神。有了爱岗敬业精神,教师就能够对自身素质水平有一个理性熟悉,并使之与教育事业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不断的接近,通过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务提供保证。假如说不断完善自我是教师在工作上有所作为的基础,那么爱岗敬业就是基础的基矗爱岗敬业能够帮助教师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提高工作效率。教师要想取得工作成就,必须有社会的理解,同事的支持,家长的配合、学生的自觉努力,而“爱岗敬业”精神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助益,有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巩固并不断发展教育事业。
总之,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反之,只能是一事无成,空嗟叹。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既依靠经验教书育人,又会着力总结教育规律,并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无论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治理班级,它都会将自己的教育行为置于科学熟悉的观察之下,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显然,教师的工作不仅有一个态度问题,而且包含着探索科学、追求最优教育效果的主体性要求,有效教育方法。换句话说,教师的敬业作为一种道德选择,它体现着动机与效果统一的综合追求。人类已迈入一个新的世纪。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呼唤教育的飞速发展,呼唤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新型教师。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这种需要,培育出一代新人,就必须做到。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华民族素有爱国主义的传统,也有崇尚爱岗敬业的美德。孔子提倡“敬事而信”、“事思敬”,就是讲对待工作要尽职尽责、严肃恭谨。中国传统文化的“忠”,既有对国家的忠诚,也有对自身岗位和事业的忠诚。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往往与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紧密相联,成为爱国主义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
纵观中华民族历史,爱国与爱岗密不可分。对国家与民族有着天然深厚情感的爱国者,必然会追求把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化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实际行动,必然会努力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发光发热、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有所贡献。为政者更当心系国家兴亡、人民福祉,忠实履行职责。周公辅政,“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诸葛亮治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中国共产党人那里,爱国主义和爱岗敬业精神又被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周恩来日理万机,终其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操劳;焦裕禄身患绝症,勤政为民,恪尽职守。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是爱国主义高尚情操与爱岗敬业优秀品格的有机统一。应该说,他们既是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也是爱岗敬业的卓越代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一种情感,一种价值观念,更意味着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欲尽其责,必先履其职。20xx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广大党员、干部、医务人员、解放军和武警将士,舍生忘死,抗震救灾,他们在履行自己职责的同时,也是在践行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谭千秋在危难之际,舍身保护学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履行了一位教师的职责,也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含义;蒋小娟放下不到六个月的儿子坚守岗位,为灾区婴儿哺乳,民警这个普通的职业在这一刻因此而变得神圣。北京奥运会、神七升天、嫦娥探月,每一个昭示着国家和时代进步的重大事件和成就,都离不开爱国主义和爱岗敬业精神的支撑。何为爱国,怎样爱国,那些有着卓越的爱国和敬业品格的人们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只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才能勤奋工作、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无私奉献,这是为人之道,也是谋事之基。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低,只要热爱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就是抓住了爱国主义的着力点,就是在实践中对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战争年代,振臂一呼,投笔从戎是爱国;和平时期,爱岗敬业,默默耕耘同样是爱国。教师爱国,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教学工作,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医生爱国,最好的方式就是发扬医德,治病救人。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努力做出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21世纪,是中国崛起的时代。中国的崛起需要爱国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也需要爱岗、敬业、务实的精神。从历史经验来看,国民的敬业程度,往往与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紧密相关。理性的爱国者,应该是注重实践的爱国者,应该是热爱工作的爱国者。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复杂形势下,更需要我们用爱国主义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用爱岗敬业的精神做好工作、做出成绩,让爱国主义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不断发扬光大。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这是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它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都要发挥最大的潜能,做出最大的贡献!
其实,奉献对于任何一个人都不苛刻,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材,不妨做一棵小草为大地献上一丝新绿;不能像海洋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百川,又怎么不可以是一条小溪滋润孕育我们的土地;不能成为天之娇子,何不传承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呢?
人生在世,总要有个目标,总要有个发展方向,再说的朴实点,是人就得要有个谋生的依托,既然把教育事业作为终身的职业,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的奉献给这一庄严的选择。就像鱼儿爱大海,就像蜜蜂爱鲜花!我们该怎样体现这份爱,怎样表达这种情呢?我会义无返顾的选择敬业,将敬业作为一种习惯。有句口号说的好: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失业!爱岗敬业说的具体点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解答好每一位学生的提问,上好每一节课,记录好每一位学生的进步,用爱感染学生,用心温暖学生,把满腔教师的热情无私地舒发。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就是敬业,这就是爱岗!
没有任何借口,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当你接到领导交办工作的时候,是讨价还价推三阻四,还是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还是自我激励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呢?当你觉得晋级升迁没有达到期望值的时候,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还是自我反省加倍努力厚积而薄发呢?总之,接人待物,为人处世,你是喜欢拿着放大镜百般挑剔找外因,还是常常拿着显微镜自我剖析找内因呢?也许有人会说,人之初,性本惰,能修炼到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境界,古往今来能有几人?我要说:非也!放眼现实,大到整个社会,小到我们的学校,甚至我们教研组,都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默默的奉献着。
讲到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事情,今年是我最不平凡的一年,暑假因跟一位郑公塔名叫田文云的学生约好,第二天去她家面谈。但是当晚学校停电,天气炎热,无法入睡,直到4点多来电才上床睡觉。早晨8点醒来,发现所有的领导老师都下乡招生去了,我多么想好好休息一天呀。但责任和信誉让我毅然发动汽车,向城外驶去,谁知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造成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在身陷囹圄45天之后,我迅速调整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学校给我安排了3个班的英语,我毫无怨言,接着又安排我一个班的班主任,我毫不推辞地马上进入角色,我完全以一个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我的工作,把自己当做天有大厦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一段精彩的乐章需要全体的乐队成员集中精力、步调一致;一个成功的企业同样不可缺少的是团队合作、众志成城!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希望不仅要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更希望和广大同仁团结起来,人人都为学生付出一点爱,让我们变成千百学生的家长,让学校拥有美好的春天。轻轻地,我来了,我想收获的是一片绿叶,你却给了我整片森林;我要回报的是无私奉献,希望森林更加生机盎然!
优质教学服务的呼声震响大地,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已经掀起,我们必须肩负起爱岗敬业这一传统而又崭新的使命。我的观点:爱岗敬业,从我做起。让我们凝聚起粉笔天使的翅膀,载着师德师风的佳话飞入千家万户,让天有高中的旗帜在鄂东大地高高扬起!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公民层面规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起着支撑作用。怎样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标准成为公民的行为习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一、正视当前社会价值观的成就和缺失,坚定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标准的信心和决心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一个好风尚的形成,必须有正确价值观的引领。长期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推进,中华传统美德不断弘扬,中华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他们爱国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坚守正道、虔诚勤勉,孝老爱亲、睦邻友善、守望相助,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但在一些领域、一些社会成员中存在着道德滑坡问题,诸如官员贪赃枉法、老人碰瓷、坑蒙拐骗、见利忘义、食品掺毒等等,可谓是举不胜举,花样叠出,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对社会正确价值观的构建造成严重冲击。
社会丑恶现象背后的实质是信仰的缺失,精神支柱的塌陷。任其发展蔓延,必然毒化社会风气,危害人民群众,成为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格格不入的社会毒瘤。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要遏制这些现象,必先从价值信仰入手进行整治。党的立足公民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要求,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准则,该准则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为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提供了引领,为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提供“主心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公民是实践主体,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承担起践行的责任,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自身的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使之成为内化于心的精神追求、价值自觉,并在实践中外化于行,才能促使精神文明不断进步、社会风尚不断改善。
二、科学理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标准,大力弘扬主流道德文化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基本的价值准则,提供了真善美、假恶丑的评判依据和价值权衡。爱国是前提和基础,敬业是爱国的具体体现,诚信是敬业的道德基石,而友善是形成诚信的土壤。弘扬社会主义主流道德文化价值取向,必须自觉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和普遍价值遵循,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一)爱国是民族之魂,是首要的政治美德
爱国是一个公民最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繁荣富强,个人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南宋诗人陆游曾写下“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诗句,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可见,爱国主义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古往今来,中华儿女一直高举爱国旗帜,涌现出无数爱国英雄、仁人志士,正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使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当今和平时期,爱国就要立足本职,敬业奉献。是学生就要学业报国,是工人就要产业报国,是商人就要商业报国,是干部就要敬业报国。将强烈的爱国情怀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从小处体现爱国热情,从小事付诸爱国行动,同时,我们要做到理性爱国,自觉遵守法治、坚守道德规范、坚决觉抵制打着爱国的名义实施暴力、制造骚乱的行为。在为国家奉献中体验人生的快乐与价值。
(二)敬业是成事之基,是爱国的具体体现
“业精于勤,荒于嬉。”敬业,是和平时期爱国的具体体现,是公民基本的道德操守。“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史传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名言,焦裕禄、王进喜为了革命事业的鞠躬尽瘁,杨善洲、罗阳立足岗位的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无不表明恪尽职守、精益求精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宏伟的目标,人生的价值,只有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锲而不舍努力才能实现。正是有这么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敬业奉献的仁人志士,才使我们的祖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当前,培育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于己实现自我价值,于国奉献个人才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们:
大家好!
中华民族素有爱国主义的传统,也有崇尚爱岗敬业的美德。孔子提倡“敬事而信”、“事思敬”,就是讲对待工作要尽职尽责、严肃恭谨。中国传统文化的“忠”,既有对国家的忠诚,也有对自身岗位和事业的忠诚。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往往与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紧密相联,成为爱国主义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
纵观中华民族历史,爱国与爱岗密不可分。对国家与民族有着天然深厚情感的爱国者,必然会追求把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化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实际行动,必然会努力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发光发热、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有所贡献。为政者更当心系国家兴亡、人民福祉,忠实履行职责。周公辅政,“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诸葛亮治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中国共产党人那里,爱国主义和爱岗敬业精神又被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周恩来日理万机,终其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操劳;焦裕禄身患绝症,勤政为民,恪尽职守。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是爱国主义高尚情操与爱岗敬业优秀品格的有机统一。应该说,他们既是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也是爱岗敬业的卓越代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一种情感,一种价值观念,更意味着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欲尽其责,必先履其职。20xx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广大党员、干部、医务人员、解放军和武警将士,舍生忘死,抗震救灾,他们在履行自己职责的同时,也是在践行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谭千秋在危难之际,舍身保护学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履行了一位教师的职责,也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含义;蒋小娟放下不到六个月的儿子坚守岗位,为灾区婴儿哺乳,民警这个普通的职业在这一刻因此而变得神圣。北京奥运会、神七升天、嫦娥探月,每一个昭示着国家和时代进步的重大事件和成就,都离不开爱国主义和爱岗敬业精神的支撑。何为爱国,怎样爱国,那些有着卓越的爱国和敬业品格的人们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只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才能勤奋工作、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无私奉献,这是为人之道,也是谋事之基。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低,只要热爱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就是抓住了爱国主义的着力点,就是在实践中对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战争年代,振臂一呼,投笔从戎是爱国;和平时期,爱岗敬业,默默耕耘同样是爱国。教师爱国,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教学工作,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医生爱国,最好的方式就是发扬医德,治病救人。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努力做出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21世纪,是中国崛起的时代。中国的崛起需要爱国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也需要爱岗、敬业、务实的精神。从历史经验来看,国民的敬业程度,往往与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紧密相关。理性的爱国者,应该是注重实践的爱国者,应该是热爱工作的爱国者。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复杂形势下,更需要我们用爱国主义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用爱岗敬业的精神做好工作、做出成绩,让爱国主义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不断发扬光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各位评委、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好:
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之际我们安电青年欢聚一堂面向二十一世纪,共抒情怀。二十一世纪,我要对你说,敬业就是爱国。
五四运动走入了记忆,今天,当我们在本世纪最后一次沐浴她的光芒的时候,重温那黑暗中分娩光明的一瞬,内心充满涅磐般的圣洁……
五四运动走入了记忆,然而,她留给我们的财富是丰厚而且深邃的,在这巨大的文化宝库中,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始终闪耀着奕奕光芒!那么,何谓爱国?如何发扬五四精神,致力民族振兴大业?这,是我们每一位青年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敬业就是爱国,要用敬业精神去体现爱国之情。从古至今,大凡成就伟业者,无一不是从敬业开始。鲁迅先生崇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使敬业的内涵上升到民族的振兴大业;六十年代的雷峰更是敬业的楷模,干一行、爱一行,以“螺丝钉”的精神,把青春献给了祖国最壮丽的事业;今天,又一个响亮的名字伴随着伟大的抗洪精神,传诵大江南北,他,就是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李向群家富未敢忘报国,力志从军,选择了一条与艰苦为伍、以奉献为乐的人生之路。当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洪魔的威胁时,他和战友们挽狂澜于即倒、置生死于不顾,用生命书写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他们生长在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却以相同的敬业精神谱写了如许的爱国之歌。雷峰、李向群并不是孤立的,千千万万的雷峰、李向群依然存在着,否则,几十万官兵何以能在“98”抗洪斗争中战胜洪魔?祖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何以能乘风破浪,不断前进?他们,是民族的中坚;他们,是时代的楷模!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遥望未来世纪曙光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呈现;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使中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从国力强弱这个意义上来说,八十年前五四运动所面临的情势,今天的中国青年同样面对。所以,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学习李向群敬业精神,就是要发扬五四“萦民族危亡于襟怀”,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学习李向群“捧给战友的尽是爱,献给人民的都是情”的奉献情结。为国家在科技革命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立足本职岗位,敬业爱岗,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凡的业绩。爱国当先敬业,敬业就是爱国。这就是我们对青春使命的最好答卷!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朋友们,新世纪的曙光即将照拂我们的额头,让我们挽起手来,用青春和智慧书写灿烂的时代篇章,开拓辉煌壮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