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著名景点的导游词【热门11篇】

北京著名景点的导游词(通用11篇)

北京著名景点的导游词 篇1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总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它建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原有亭台楼阁140多处,总面积达350万平方米。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历史上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煌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陈设豪华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艺术珍品。据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描述,"园中富丽辉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称,亦非欧洲人所能想见"。"各种宝贵的珍品,均积聚于此皇家别墅,千门万户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家具、精致的古代碎纹瓷器和珐琅质瓶盏,织金织银的锦缎、毡毯、皮货、镀金纯金的法国大钟,精美的圆明园总图,宝石嵌制的射猎图,风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额,以及本国其它各种艺术精制品和欧洲的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品,应有尽有。

圆明园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园林。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风景群。园内水面约占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小水面,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使整个园林宛如江南水乡般的烟水迷离,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北京著名景点的导游词 篇2

北京大观园是一座再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景观的仿古园林,位于宣武区南菜园(市区西南隅护城河畔)。原址为明清两代皇家菜园,明代曾在此设"嘉疏署"。1984年为拍摄电视剧《红楼梦》,经红学家、古建筑家、园林学家和清史专家共同商讨,按作者在书中的描述,采用中国古典建筑的技法和传统的造园艺术手法建造。园中的园林建筑、山形水系、植物造景、小品点缀等,均力图忠实于原著的时代风尚和细节描写,《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为贾府大小姐元春而建的省亲别墅,因此园中定期举办"元妃省亲"古装表演。

大观园总面积12.5公顷,建筑面积8千多平方米,开辟水系24000平方米,堆山叠石6万土石方。全园有庭院景区五处、自然景区三处、佛寺景区一处、殿宇景区一处,共有景点四十多个。大观园在每年农历春节初一至初六举办"红楼庙会"。庙会内容包括:文艺演出、民间花会、风味小吃、民俗活动等。其中"元妃省亲"古装巡游是大观园文化庙会的传统项目和独有的特色。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期间还举办"北京大观园'中秋之夜'"。活动以文艺演出、赏月团聚、观赏夜景为内容,每届举办3至4天,是京城中秋活动的传统品牌项目。

北京大观园是京城一处极富特色的古典园林。在占地13公顷的范围内,40余处亭台楼阁、佛庵庭院配以山形水系、 繁花名木、鹤鸣鹿啼,宛若人间仙境。它将传统造园艺术三术融为一体,创造了影视置景和园林建设相结合的新模式,给中国园林界增加了“名著园”的新内容,造就了潜在的文化遗产,是红楼文化(艺术)博物馆,也是百年后的真文物。大观园的艺术魅力和深远价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公认。北京大观园渴望众多的红楼寻梦者亲临其境一睹芳容。

大观园建筑面积8千多平方米,开辟水系24000平方米,堆山叠石6万土石方。全园有庭院景区五处、自然景区三处、佛寺景区一处、殿宇景区一处,共有景点四十多个。

大观园在每年农历春节初一至初六举办“红楼庙会”。庙会内容包括:文艺演出、民间花会、风味小吃、民俗活动等。其中“元妃省亲”古装巡游是大观园文化庙会的传统项目和独有的特色。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期间还举办“北京大观园‘中秋之夜’”。活动以文艺演出、赏月团聚、观赏夜景为内容,每届举办3至4天,是京城中秋活动的传统品牌项目。

北京著名景点的导游词 篇3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风物传说

石花洞又名潜真洞、石佛洞,位于房山区河北镇的南车营村,是中国四大名洞之一。关于石花洞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位叫圆广的云游僧人来到南车营村,见这里风景秀丽便决定于此小憩,但盛暑中一股清凉的气流令他倏尔惊醒,他下意识地顺风望去,见阵阵凉风就来自山沟北侧岩石的缝隙间,好奇心驱使他去弄个明白,便抡锤握凿在凹处乒乒乓乓干了起来,终于凿开了一个桶口粗的洞口,他穿过薄壁的洞口,向里爬了很远很远,看到了眼前一点点越聚越大的荧光,借着荧光他看到眼前这个巨大的洞穴中装饰着许多千姿百态、晶莹透亮的柱状、花状、伞状、球状神奇绚丽的景物,他陶醉了,于是就有了“仙乡洞府地,潜梦入真藏”的诗名,和洞口“潜真洞”三个大字,此后他便于此奇洞为家,潜心修行。如今,时间虽以过了720_年,创在当代名人赵朴初先生题名的“石花洞”旁侧,“潜真洞”三个刚健的楷书大字仍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石花洞是国内发现的岩溶洞穴中规模大、洞层多、沉积类型全、次生化学沉积物数量大的洞穴。洞体为多层多枝的层楼式结构,有上下七层,一至五层洞道全长5000米,六、七层为地下暗河的流水及充水洞层。洞口海拔高程25l米,距离区内潜水面160米,属于近潜水面洞穴。石花洞以天然形成的石花而得名。石花形式繁多,异彩纷呈,数量庞大,为国内洞穴之最。石花洞的总体特征是洞体多层多支,从上到下共7层,每层景观各不相同,被誉为“北京的地下明珠”。其中由月奶石形成的“石莲花”,由540余片石钟乳组成的高10米,长18米的石幔以及石旗、双彩石盾、龙宫双柱等景观都是中外洞穴岩溶景观精品,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AAAA景区。主要游览内容:人文趣味层、探奇观赏层、奇石展馆等。

石花洞已开发一、二、三层洞道,全长1900多米,对游客开放的一、二两层洞道长1362米,有十二个高大的洞厅和十六个洞室组成。还有形态各异的大小支洞六十三个。石花洞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种类多、造型美,有千姿百态的石花、石枝、石钟乳;典雅秀丽的石塔、石盾、石灯、石梯田;雄伟壮观的石幔、石旗、石瀑布;银白耀眼的月奶石和闪烁发光的彩光壁,石花洞汇集了岩溶洞穴沉积的精华。石花洞不仅沉积类型多、形态美,而且洞体坚固、层次分明,洞内空气新鲜、环境优良。由于洞体深部有较大的空间和地下暗河,因而形成了洞穴气候环境自行循环调节的优越条件。

石花洞的“遥池石莲”,已生长320_余年,洁白丰满,由大片的月级石沉积而成,世界稀有,中国首次发现:“黄河瀑泻”,由高12米,宽23米的巨大石钟乳形成,气势磅礴,雄伟壮观:“龙宫竖琴”,垂高10米,长18米,由540余片石幔折叠布成,堪称国内洞穴第一幔:“银旗漫卷”、“闪光壁”、“洞天三柱”、“后宫仙帐”等十二大洞穴奇观无不令人赞叹叫绝。为满足游人的需求,石花洞在加强深层开发的同时,在洞出口增加了“世界洞穴奇观展”,共汇集、展出世界著名洞穴景观照片上百幅。

银狐洞(又称三英洞)位于房山区佛子庄乡下英水村南100米处,距北京城区68公里,交通方便。该洞1991年7月15日发现并开发。银狐洞洞体为横向单一形态,洞深90余米,总长约4000米。已开放旱洞20_米,水洞800米,洞内有8个高大厅堂和40多个景点及地下暗河的流水洞段,洞道宽一般5-10米,平均洞高8米左石,洞内面积约3万平方米。

银狐洞是石花洞地区内的又一奇观,洞中步移景换,使人目不暇接。特别有块国宝奇石,长约两米,雪豹头脸银狐身,形似一只“倒挂银狐”,它通体浮现着约两寸长洁白如雪的毛刺,密密扎扎地像绒一样晶莹剔透,银白耀眼,美丽动人。另外洞内还有粗状高大的石笋、石柱,典型的石旗、石带,晶莹的鹅管、闪烁发光的石瀑布、洁白无瑕的石柱、石毛、石花等。银狐洞虽然洞体单一,但洞内沉积的微型景观丰富多彩,有其自己的特色,再加上有近800米长的水洞,清清的碧水,清澈见底的地下河。

石花洞地区的岩溶洞穴分布密度高,成洞条件好,形成过程复杂。这些高大的厅堂和精美的景观,是大自然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精心雕塑出来的。

石花洞由多层溶洞组成。这种多层结构的溶洞最早形成的是洞顶。当时,洞顶层就相当地下水位的水准面,在这里有地下水溶蚀、搬运,把洞穴物质带走,洞穴形成后,出现了地壳上升,该层溶洞随地壳上升而地下水位则相对下降;其后,当地壳稳定下来时,地下水又在新的岩层部位进行溶蚀搬运,便形成了第二层溶洞。这样,地壳多次上升,便形成了多层洞穴。可见,石花洞七层不同高度溶洞的存在,标志着这一地区至少发生过六次间歇性上升。如今,地下水仍在溶蚀着最低层洞穴。

石花洞内的自然景观玲珑剔透,有滴水、流水和停滞水沉积而形成的高大洁白的石笋、石柱、石梯田等,和渗透水、飞溅水、毛细水沉积形成的众多晶花、石毛、石菊、石珍珠、石葡萄等。并有晶莹的鹅管、珍珠塔、彩光壁等,众多的五彩石旗和美丽的石盾为中国洞穴沉积物的典型,大量的月奶石莲花为在我国洞穴中首次发现。

石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除地下部分的岩溶洞穴及洞内次生化学沉积景观外,地上部分还有地层剖面和地质构造形迹等地质遗迹景观和部分古建筑及人文历史景观等。

石花洞内的环境优雅,空气新鲜,洞内温度常年13度。石花洞地区的岩溶洞穴分布密度高,成洞条件好,形成过程复杂。这些高大的厅堂和精美的景观,是大自然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精心雕塑出来的。石花洞由多层溶洞组成。这种多层结构的溶洞最早形成的是洞顶。当时,洞顶层就相当地下水位的水准面,在这里有地下水溶蚀、搬运,把洞穴物质带走,洞穴形成后,出现了地壳上升,该层溶洞随地壳上升而地下水位则相对下降;其后,当地壳稳定下来时,地下水又在新的岩层部位进行溶蚀搬运,便形成了第二层溶洞。这样,地壳多次上升,便形成了多层洞穴。可见,石花洞七层不同高度溶洞的存在,标志着这一地区至少发生过六次间歇性上升。目前,地下水仍在溶蚀着最低层洞穴。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除地下部分的岩溶洞穴及洞内次生化学沉积景观外,地上部分还有地层剖面和地质构造形迹等地质遗迹景观和部分古建筑及人文历史景观等。

北京著名景点的导游词 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故宫、故宫是世界上显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故宫又叫紫禁城、它整座城池建成于公元1420_年、位于天安门广场北侧、自故宫建成后先后有明清24位皇帝在此执政。

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全面积72万平方米、整座紫禁城被宽52米的护城河所环绕、城墙高10米、可谓是“城高池宽”。

故宫开四门、座北朝南、南门为午门、即正门、北门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整个院落分为二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寝”、“前朝”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殿及武英殿为主、“后寝”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子嗣们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为主、据说当年紫禁城共有宫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如果一个婴儿从哇哇坠地开始每晚住不同的房间、等他住遍所有的房间后已经是一个27岁的年轻人了。

接下来、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午门、在10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崇楼、楼顶飞檐翅起、从上面看就像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午门又称五凤楼、它位于端门之北、雄伟壮观。

午门在明代这里是举行献俘大典的地方、大家可能听说过“推出五门斩首”、这里虽是午门、但却不是砍头的地方、在明朝的时候、这里是廷杖之所。

进入故宫的院落、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座汉白玉石桥、跨过金水桥就来到了太和门广场、这里既是明代皇帝御门听证时百官待驾的地方。

接下来参观的是太和殿广场及太和殿、这里是皇家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太和殿广场基本呈正方形、整个院落平坦宽阔、气势非凡。

太和殿坐落在八米多的汉白玉基座之上、庄严肃穆、在每一层基座的边缘都伸出很多小龙、那些小龙是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他们是大殿的排水系统、每个龙头的嘴里都有一个小孔、即喷水孔、三层基座之上共设有小龙头1142个、每当下大雨的时候、雨水便从1142个龙头嘴里的小孔内排出、非常壮观、为宫中一景、被称为“千龙吐水”。

北京著名景点的导游词 篇5

这里是观赏颐和园全景的最好的地方,为何称之为知春亭呢?大家都知道“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说法吧?但这里不养鸭,怎么才能知道春天的来临呢?我们的方法是“望柳而知春”。大家看,这里遍植桃柳,每当春天来临,此处是最先柳绿花红,向人们报春,故名知春亭。放眼望去,远处群山起伏,古塔耸立,现在我来问一问大家,远处的这座古塔是在颐和园园内呢,还在园外?远处的山叫玉泉山,盛产优质矿泉水,是专供紫禁城内的皇帝及后妃们饮用的。

远处的古塔叫玉泉山塔,看着在园内,其实是在园外的玉泉山,这种把别处的景色,借来一用的造园方法,称为“借景”。

再看看我们左前方的那个小的岛屿,它叫南湖岛它的南面有三个小岛——凤凰墩、治镜阁和藻鉴堂,象征东海三仙山的蓬莱、方丈和瀛州,它与万寿山遥遥相对,这种造园方法叫“对景”。

连接南湖岛与东岸陆地的桥叫十七孔桥,是仿北京著名的卢沟桥而建,为何要在这里仿卢沟桥建一座十七孔桥呢?这得从乾隆皇帝说起。

乾隆皇帝虽为一代明君,但也是一位好大喜功的帝王。他在下江南的游历中对江南的景色及建筑都非常喜欢,因此产生一个念头,何不将天下美景尽绘长廊之内,将天下精美建筑集于颐和园当中,于是颐和园中便出现了“黄鹤楼”、“岳阳楼”、“卢沟桥”等景致。乾隆皇帝还想留住杭州和苏州的景色,于是,又仿杭州的苏堤在颐和园内建西堤,西堤上又建6座桥用以增色,而且还消除了由于西侧建筑少而产生的空旷感,起到了造园方法上“添景”的作用。

此外还有万寿山后建苏州街,整条街再现苏州水乡的美景,这样一来,足不出京,就可遍游江南秀色,虽然造景花点钱,但节省了一次次下江南的路费及辛苦。如此说来,还真是挺合算的!

在十七孔桥东侧有个八角亭,叫廓如亭,它可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座亭子,它与十七孔桥及南湖岛连接在一起,形似一只乌龟的头,颈和身躯,用乌龟形状象征长生不老之意。

廓如亭往北的河堤处伏着一只铜牛,与真牛大小相仿。为何在此设铜牛?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镇水,乾隆皇帝铸铜牛,还特意写了一篇《铜牛铭》,刻在了牛背上。另一种说法是“在初建园林时,昆明湖西侧有一组田园风光的景致被称为“织耕图”,象征织女居住的地方,而东岸的铜牛郎隔天河---昆明湖与织女遥遥相望,够浪漫吧!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文昌阁,请看我们前方的这座关城式建筑,叫文昌阁,阁楼内供奉一尊文昌帝君的铜像。相传文昌帝君是专门主宰人间功名利禄的神,深受世人信奉,连皇帝也不例外。但是文昌帝君真要保佑某人当上皇帝,有了功名利禄,有了江山社稷,一定就会幸福吗?不一定!眼前就是一个例子。

各位看看那座小院,她叫玉澜堂(指向北侧)。那里曾经是光绪皇帝的“监狱”。身为皇帝,却失去了最基本的人身自由,够可怜的吧!为什么贵为天子的光绪皇帝会落到这步田地呢?咱们待会再讲。现在先请各位欣赏一下美丽的景色,照张像,我们5分钟后在玉澜堂门前集合。

北京著名景点的导游词 篇6

后海是13世纪元大都规划设计的基本项目之一,什刹海周边从元代起就是大都城繁华商业区,它在当时是漕运的终点,被称为"北京古海港",那时沿岸处处是酒楼歌台、商肆作坊。后海是一片有水而能观山,垂柳拂岸的闲散之地,岸上的民居与居民,周边的王府和名人故居更为它铺陈着京味和历史的无穷韵味。人们来这里只为了在这里依然能够听到秋日里清脆的虫鸣,依然能看见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缩影,依然能咀嚼那早已远去的皇家遗韵。后海是老北京久负盛名的消暑、游玩场所。藏匿在胡同中的小吃,随处散发着爆肚、卤煮、灌肠的味道,流窜着诱人的豆汁酸。

在宾馆休息了一个下午,四点多钟的时候,我们去后海玩。我想,北京城里还有海吗?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到了那里就知道了。从北京饭店出发,坐了十几分钟出租车就到了,有一片宽广的水面,靠近岸边的水上还开着几朵荷花。岸边有一座牌楼,上面写着:“荷花市场”。荷花市场前面的一小片空地上,有许多人在玩踢毽子的游戏,有老人、青年、孩子,还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游人,可热闹了。妈妈指着水面说:“这就是后海,她并不是真的大海,在蒙古语中,海就是湖的意思。”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

后海的岸边,都是一些酒吧和小店,店主把桌椅排在门前,还铺上一些装饰物,很好看。可能还不是吃饭的时候,只有零星几位客人坐在那里悠闲地吃着东西。

我们边走边看,突然,我看到有人在划船,激动地叫:“我要划船!”高兴姐姐积极响应。于是,我们上了一条船,这条船是要用脚踩才会前进的。爸爸和叔叔又去买来一些零食放在船上。我们坐在船上,边吃边享受着美景,湖水清澈见底,湖的中央有一座小岛,上面有茂密的树林。经过一片辽阔的水面,前面出现了一座小小的石桥,我们把船划过去,勉强通过了桥洞,过了桥,“柳暗花明又一村”,水面又变得宽阔起来。轮到我踩船了,我双脚使劲地蹬,船乘风破浪,我的心也跟着船飞起来了。渐渐地,天色暗了了下来,后海四周的灯都亮了起来,一片辉煌,好像五颜六色的烟火溅入人间。人也一下子多了起来,酒吧里的音乐在夜空中回荡。

我们下了船,又绕着酒吧街走了一圈,霓虹灯照亮了后海的夜空。看到每个酒吧都有歌手在唱歌,游人摩肩接踵,有些人坐在酒吧门口的沙发里,听着音乐,喝着饮料。

北京著名景点的导游词 篇7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东北部120公里的险关重镇古北口境内,此段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是一段偏离原北齐长城基础的明长城,也是至今仍保留代长城原貌的一段古长城。

司马台长城,全长5.4公里,敌楼35座。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构思新颖、形态各异,它集万里长城众多特色于一地,形成一段“奇妙的长城”。

综观司马台长城,可用“险、密、全、巧、奇”五字概括。险:司马台长城沿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修筑,蜿蜒曲折,惊险无比,尤其是天梯和天桥两段,更是险中有险。天梯是单面墙长城,坡陡墙窄,最窄处不足半米,呈直梯壮沿山体上升,两侧更是陡峭悬崖,置身其上,俯首下望,令人目眩。天梯顶端,便是天桥,长不逾百米,宽只有一砖,约40厘米左右,两侧又是悬崖绝壁,令人不寒而栗,英雄气短,游客把这儿称作咫尺天涯。虽然名为天桥,但到这里的人们却都说:“过桥难,难于上青天”,这里可说是明长城中依山设险,险上加险的最险要地段之一。密:是司马台长城又一特点,两敌楼相距最近仅43.8米,最远600米,一般都在100-200米之间,若按当时明代筑长城的规定,每500米修敌楼一座的话,可见此段长城是一例外。全:是指敌楼和城墙的建筑形式奇特多样。从外观来看,敌楼有单眼楼、双眼楼、三眼楼、四眼楼和五眼楼,有单层楼,上下相通的双层楼和三层楼。它们均为空心敌楼,大小不一、形态组合各异,是按驻军的官衔等级,驻防人数以及地势险要程度分别来建造的。从内部结构来看,有砖结构、砖木结构、砖石结构;又有单室、双室、多室之分;房间布局有“田”字、“井”字;楼顶变化多端,有平顶、穹窿顶、八角藻井顶、覆斗顶;就连门窗也新颖别致,有边门、中间门、有砖券和石券,还有技艺精湛的雕花花岗岩石门。这是长城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司马台长城东段的仙女楼和望京楼就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敌楼,望京楼是司马台长城的制高点,海拔986米,为空心三眼楼,二层砖石结构。这里视野开阔,隐约可见北京城轮廓,故称望京楼。望京楼头,东观“雾灵积雪”、“蟠龙卧虎”、北看“燕山叠翠”、南瞧“水库明珠”、壮丽关山,尽收眼底。仙女楼是敌楼中建造得最美的一座,掩映在老虎山腰的树丛中,下部条石合缝,上部磨砖达顶。内部用青砖砌成两道大拱,三条甬道,十个券门。顶部正中心砌成蜘蛛网状的八角藻井,四边砌四个砖柱,游人在里面轻轻放歌便能发出悦耳的回音。门券上还有并蒂莲花浮雕,整个敌楼处处给人以精巧、细腻、秀丽之感。仿佛它不是人间战争的防御设施,而是一座仙境楼阁。此外、城墙的构造更是匠心独运,富于变化。因地形和军事上的需要,城墙又分为单边墙、双边墙和障墙,有砖砌、石砌及砖石混合砌,城墙上的箭孔疏密也从几十个直到上百个。巧:体现为进可攻,退可守,步步为营的障墙。而小天梯上的障墙,可谓登峰造极,在20多米的垂直落差内从最顶上的障墙箭孔,一直可以通过所有障墙的射孔,到达最下的射孔,精巧之至,另人赞叹。由此可以想像昔日戌边将士苦战御敌的战争场面。奇:构筑在溶洞上的长城,洞与城的巧妙组合,在整个明长城中绝无仅有,令人称奇叫绝。

司马台长城虽以山势险陡、长城雄奇为主景,却不乏碧波荡漾、湖光帆影的优美环境,长城角下的鸳鸯湖赋予了这段长城以灵性,清澈的湖水,是由水量充沛、四季凉爽的冷泉和冬季热气喷涌、水温常年在38℃的温泉汇聚而成的,湖水冷暖各半,经东历夏,从不结冰。夏季里荡舟湖上,清风徐来,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司马台长城不仅有奇丽的风光,亦是一座文化遗产的宝库。今年来,在这段长城上发现了许多长城文物,其中:有石刻“题名碑”,碑上记载着当年修建长城时的情况以及与建城有关的官员的名字,同时这里还发现几处城墙和敌楼上有带戳印文字的砖,上面刻的都是参加修建长城的军队名称和年代,如“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万历五年宁夏营造”等等。长城砖上带有戳印文字,在其它长城上也是及为少见。在修复这段长城清基过程中,又清出一批出土文物:有当年守城将士使用过的各种武器,其中有铁炮、石炮、铁镞铁铳、手雷、三眼铳。铁弹丸、火药勺等,还有守城战士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其中有锄头、铁铲、菜刀、铁灯碗等等,以上这些文物很珍贵,它为研究明代长城及明代历史提供了价值很高的事物资料。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司马台长城则是这份遗产中的一颗明珠,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段长城,并满足广大中外游客更好地领略长城的风采,司马台长城景区一手抓文物保护工作,一手抓旅游开发建设,使司马台长城这一世界文化瑰宝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的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是中国长城之最。”

司马台还为游客提供登城隐形索道、游览峡谷索桥、鸳鸯湖上泛舟、游泳、垂钓、住宿、小型会议、山寨野味等服务。

北京著名景点的导游词 篇8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北京鲁迅博物馆[1]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1956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

北京鲁迅博物馆是为了纪念和学习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鲁迅先生而建立的社会科学类人物博物馆,现为司局级公益性事业单位,隶属于国家文物局,是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北京鲁迅旧居位于北京鲁迅博物馆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0_年5月至1920_年8月,鲁迅在此居住。鲁迅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等文集和《彷徨》《坟》《朝花夕拾》中的部分文章。

北京鲁迅博物馆主要担负着鲁迅遗著遗物的征集与保管、鲁迅研究与研究生培训、鲁迅文化的宣传与展示等任务;发展目标和方向是逐步成为以“三个中心一个园地”为理念的学习型博物馆,成为全国的鲁迅文物资料收藏中心、鲁迅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鲁迅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当代作家活动园地。

北京鲁迅博物馆的鲁迅研究室,是经_和党中央批准于1976年2月成立的。北京鲁迅博物馆出版的《鲁迅研究月刊》以其独特的思想性与学术性,得到学术界好评,多年来一直是全国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转载量和引用率名列前茅。

北京著名景点的导游词 篇9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刚才我们所经过的路,就位于关沟中。关沟是燕山山脉和军都山山脉的交会处,南起昌平区南口镇,西北到延庆县八达岭长城的城关,全长40里。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北高原的咽喉要道。明代在这里布置了四道防线,分别是南口关,居庸关,上关,八达岭。在关沟中的叠翠山上,曾有金代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可惜现在景观已经不复存在了。

刚才我们所看到的那条铁路就是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由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因为八达岭地区地势复杂,技术难点很多,所以詹天佑所设计的人字型铁路,成功解决了火车不能直接爬坡和转弯的难题,而打通长达1091米的隧道也令中外人士叹服。现在在青龙桥火车站树立的铜像就是詹天佑的,还有纪念碑。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为八达岭。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要讲长城修筑在这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仅守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师的西北大门。

八达岭长城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例如萧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达岭都是毕竟之路。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要讲给大家:位于关城东门路旁,有一块巨石,传说在1920xx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经过这里,曾经站在这块石头上回望京城,所以这块石头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现在这块石头已经不那么突出了。

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刚才介绍了那么多景观,您一定急切的想来到景区游览一番,不用着急,马上您也要成为好汉了。好,这里就是著名的八达岭长城远处是壮丽的景色,而往下看就是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翁城,他一般都修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翁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匾额:北门锁钥,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东门的匾额为:居庸外镇,意思是居庸关外又一重镇。现在我们向右下放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神威大将军。是崇祯年间制造的。

北京著名景点的导游词 篇10

俗话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潭柘寺是北京市最大的寺庙,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和“潭柘八宝”就已经名扬京华。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阜成门41公里。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这里植被繁茂,古树名花数量众多,自然环景极为优美。

潭柘寺规模宏大,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至今已有近1720xx年的历史,因其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而民间一直称其“潭柘寺”。

今天的潭柘寺殿宇巍峨,庭院清幽,殿、堂、坛、室各具特色,楼、阁、亭、斋景色超凡,古树名木、鲜花翠竹遍布寺中,假山叠翠,曲水流觞相映成趣,红墙碧瓦、飞檐翘角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殿堂整齐,庄严宏伟。今天的潭柘寺不仅以古迹众多,风景优美吸引着四海宾朋、八方游客,而且还修建有现代化的旅游服务设施,实行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购物的一条龙服务,是京郊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

北京著名景点的导游词 篇11

各位尊敬的游客好,我们又见面了,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北京的颐和园。

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我们先走长廊。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你们注意看上面是不是有一些图画呀?那是横槛,横槛上是不是画着一些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我们走完长廊,前方就是万寿山了,你们抬头一下,看是不是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那里是佛香阁,下面是不是有一排排的宫殿,那就是排云殿了。现在,我们要登上万寿山了,我们在佛香阁,你们向下看,正前方就是昆明湖了。

好了,时间不等人,我们快点赶路吧。在昆明湖你们可以看见到一座桥,数一下是不是有十七个孔的,那是十七孔桥,我们现在就上去,桥上有很多狮子,且姿态不一。

现在就请大家文明游览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