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典礼老师致辞(推荐3篇)

大学毕业典礼老师致辞(精选3篇)

大学毕业典礼老师致辞 篇1

一、毕业典礼的时间、地点、参加对象和证书发放方式

时间: 6月24日(星期三)上午9:30—11:40

下午14:0 0—17:30

地点:

参加对象:中外硕士博士毕业生、本科毕业生;校领导;院系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教师代表;毕业生亲友,使馆来宾;新闻记者和工作人员。毕业典礼活动策划方案

证书发放方式:毕业生的证书由校领导和教授代表一一发放。

二、部门职责分工

各教学单位:填写学位证书、毕业证书。

提供毕业生人数、姓名、优秀毕业生人数、姓名、留学生国别统计情况等相关数据。(6月23日上午9:00点前报电子版和打印稿)

组织学生按时领取和退还学位服。

组织安排相关人员及毕业生照毕业合影。(6月24日上午)

组织学生入场、安排学生就座、领取证书。

安排主席台就座和颁发证书的学院领导或教授。(6月19日上午报)

确定发言的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6月19日上午报)

邀请、组织教师代表参加典礼。

要求学生领取证书后回原位就座。

为电教中心提供典礼开始前的照片、文字等资料。

维持会场秩序。

国交处具体负责泰国分校毕业生的相关工作。

党政办 : 安排并通知校领导参加毕业合影、毕业典礼活动。

安排主席台就座和分发证书的校领导、嘉宾(6月19日上午报)。

准备校领导讲话稿

领取和交还校领导的学位服。

宣传部: 邀请并接待记者采访,发新闻稿件。

毕业典礼前一周负责通知学校广播站每天播放一次校歌。

团 委: 毕业典礼当天负责安排礼仪小姐在主席台服务,上、下午各6人。

教务处: 负责毕业典礼的方案制定及组织工作。

摆放教一楼209主席台前毕业生所在国国旗。

制作悬挂会场内外的横幅。

制作主席台就坐人员、嘉宾等的台签。

准备本届毕业生情况文稿。

领取和交还主席台颁发证书的教授的学位服。

购买、摆放矿泉水。

研究生部:指导相关单位填写学位证书。

具体负责研究生典礼分场的相关工作,包括:确定分会场主席台上颁发证书的教授名单(6月19日上午报); 确定发言的导师代表和毕业生代表;组织学生入场、安排学生就座和接受证书的顺序;邀请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代表参加典礼;组织博士毕业生领取学位服、参加毕业典礼和照毕业合影。

留学生处:填写留学生毕业证书。

邀请使馆等机构的人员参加典礼。

接待毕业留学生家长。

提供外国毕业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所在国国旗。(6月23日交)

学生处: 指导相关单位填写毕业证书。

负责接待中国学生家长。

保卫处: 划定汽车停车位及自行车停放区域。

毕业典礼当天派10名保安人员着便装协助维持会场秩序(上、下午各5名)。

负责会场的消防安全。

派保安协助悬挂横幅。

后勤管理处:负责摆放主持台及会场的鲜花。

协助布置典礼会场(准备台布)。

提前检修会场电路及灯光,当天派电工保证会场供电。

学院领取和交还学位服时提供电瓶车服务。

照相当天准备15把椅子。

资产管理处:负责发放和收回学位服。

准备泰国分校毕业生可能要购买的学位服。

电教中心: 录像、照像,照毕业合影(详见 “时间安排”)。

提供会场多媒体服务(毕业生所在单位须提供相应的照片、文字等资料)。

准备典礼开始前播放的轻音乐,发证书时播放的进行曲,毕业典礼结束时播放“友谊地久天长”。

三、毕业典礼程序

(一)中国本科生毕业典礼程序

主持人:学院院长

1、宣布毕业典礼开始

2、介绍校领导、重要来宾和本届毕业生情况(约5分钟)

3、校领导讲话(不超过6分钟)

4、教师代表讲话(不超过5分钟)

5、毕业生代表发言(不超过5分钟)

6、颁发优秀毕业生和服务基层毕业生证书

7、颁发学位证书、毕业证书

8、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中宣布毕业典礼结束。

(二)外国本科生毕业典礼程序(约60分钟)

主持人:汉语学院院长

1、宣布毕业典礼开始(14:00)

2、介绍校领导、重要来宾和本届毕业生情况(约5分钟)

3、校领导讲话(不超过6分钟)

4、教师代表讲话(不超过5分钟)

5、毕业生代表发言(不超过5分钟)

6、颁发优秀毕业生证书

7、颁发学位证书、毕业证书

8、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中宣布毕业典礼结束。

(三)中外研究生毕业典礼

主持人:研究生部副主任张华副教授

1、 宣布毕业典礼开始(16:2 0)

2、 介绍校领导、重要来宾和本届毕业生情况(约5分钟)

3、 校领导讲话(不超过6分钟)

4、 导师代表讲话(不超过5分钟)

5、 毕业生代表发言(不超过5分钟)

6、 颁发学位证书、毕业证书

7、 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中宣布毕业典礼结束。

四、证书颁发办法

学生在指定区域座位上坐好,主席台上共有两位校领导和四位教授代表为学生颁发证书。学生以6人为单位从面对主席台的右侧上台,接受证书后转身照像,从左侧下台,回原位就座。

要求:(1) 毕业生所属单位需派2名熟悉情况的老师在发证书时到主席台上服务。

(2) 优秀毕业生证书每人2份捆绑发放;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只发毕业证书。

中国本科生上台领取证书的顺序为:优秀毕业生、服务基层毕业生、其他获得毕业证书的毕业生

留学生上台领取证书的顺序为:汉语学院优秀毕业生、泰国分校毕业生、汉语学院毕业生。

研究生上台领取证书的顺序为:外国博士生、中国博士生、外国硕士生、中国硕士生。

注:在典礼进行中,与会人员不得擅自离场;毕业生领取证书后应回到原位就座。

另:来学校参加典礼的所有车辆一律进东门,停放在教一楼前广场。

大学毕业典礼老师致辞 篇2

各位领导老师、来宾、家长,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

每年的六月,都是校园里最伤感的季节;今年的六月,同学们是在多雨时节里阳光灿烂的日子离别的。这样的时刻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年年相似;而对于你们来说,可能一生只有一次。不用的书卖了,往日的楼梯变短了,校园里穿班服的人多了,不会喝酒的醉了,难得流泪的哭了……这就是校园里分别的日子。一千多个的日出日落,给你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和不那么美好的记忆;春夏秋冬的几次轮回,记录着你们那些值得和不值得的喜怒哀乐。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四年时光都是在xx大学度过的,我一直说,校友工作是从新生入学开始的。我们要让每位同学回忆起大学时光,总有那么一两件让他感到温馨的事情,有一两个让他心动的场景。

漫长的岁月会使人忘记许多往事,而有些记忆无论经过多少时间的磨洗也不会消失。今日别离的忧伤将成为永远的甜蜜。几十年前,我和在座的许多老师,也曾有过此情此景。那是冬季的离别,我们抒写徐志摩的诗句——轻轻地我走了……那天在文学院的毕业生晚会上,同学们一句“我们总是说下学期如何下学期如何,可是突然间意识到再也不会有下学期了”——深深的打动了我和在场的所有老师。往事悠悠,岁月如歌。吉大校园真正是一片热土,希望在这里萌生,硕果在这里收获。只要是种子,就能生长;只要是花儿,就能开放。看到同学们由酸涩到成熟的过程,看到大家对于母校那种深情,作为老师,我们感到欣慰,觉得无论为学生付出多少辛苦给予多少关爱也是值得的。我想,如果能从头再来,我们一定要为同学做得更好。

这里我送同学们几句寄语,是我的心声也是全体老师由衷的祝愿。

第一,大爱无疆。大学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大师更要有大爱。李元元校长曾经对学生说“品格道德的高度决定着人生的高度”。同学们要永远怀有一颗宽容仁爱之心,在这个复杂纷纭的社会中,很多事情我们都无能为力,但是只有爱、善良和宽容是我们每个人任何时候都能做到的。大爱无疆,爱之所爱,爱之所不爱。爱可以温暖人生,可以化解仇恨。要宽容别人,宽容来自于心底的善,宽容使社会和谐丰富,宽容使你自己心平气和。

第二,大任无怨。天降大任,忧国忧民,苦劳身心而无怨无悔。人生百年,雁过留声,适应环境而能改造环境者乃为担当大任者。历史的发展总是需要少数人走在前面,虽然走在前面的人往往要作出牺牲。但是,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义无反顾的奉献,因为我们是民族最精华的一部分,天生的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志向高远也要从小事做起。每一件小事都是通往大志向的阶梯,细节反映本质,微小改变大局,瞬间决定命运。

第三,大智若愚。四年过去,人生开始。四年校园生活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一个温馨的终点,一个艰难的起点。与社会相比,校园毕竟还是一个小世界,还算得上是一块净土。环境转换,人事皆非,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比和反差可能会越来越大。在校时,有领导护着你,老师宠着你,同学帮着你。今后要有承受挫折和遭受冷遇的心理准备,生活需要最强忍耐的人。低调做人,踏实做事。xx大学的毕业生有一个两年不适综合症。批判意识过强,不善于见机行事。如果在一个平庸的环境里,个性和才华有时候就是你成长的障碍。到了社会,首先要适应环境,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最后才能改造环境。

最后,勿忘母校,情义无价。毕业了,让我们共同珍视过去。虽然四年的生活里,不一定那么完美,有怨言有误解,也爱过也恨过,但是此时此刻一切都将化为分别的惆怅。现在也许你还不太懂得毕业的含义,但是当你们走上社会体验复杂人生之后就会有别样的感受;也许你今天对此情此景还很淡漠,但是当你们XX年之后再回首,就会觉得这是最难忘的时光!当你们走上社会大家天各一方,遥想当年而环顾周围现实时,你们会更进一步感受到同学和师生之间友谊的重要和纯真,除了亲人,人世间同学和老师是最亲近的关系,同学师生之间的情感是不必讲任何条件和代价的,无论走到哪里,“吉大人”就是我们相见时最亲切的问候和称呼,“吉大人”就是我们相亲相爱的理由,希望今后同学们之间互相扶持互相爱护,不要让一个人掉队,不要让一个人孤单。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论我们多么不愿你们走,但是人总是要上路的,让我们在这里最后送你们一程!xx大学永远是你们的家,今后无论身处何处,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得意还是失意,你们都是吉大人。如果有一天你们伤了、累了,想回到学校深造,我们将张开双臂欢迎你们。

最后,让我用写给校报的几句话结束我的发言:

拿起又放下的是翻开的旧书

放下又拿起的是酸甜的记忆

最后一步迈出校门,你们便成了吉大的校友

最后一声问好,相逢也许在步履蹒跚的时候

今后无论你走多远,你仍得记住:

我们在你的港湾里

你在我们的视线里……

大学毕业典礼老师致辞 篇3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从今天开始,就要离开校园,各奔东西了。你们将带走的,是美好的憧憬,四年同窗的友情,对未名湖的留恋,还有北大人那份特有的自信。

我特别提到“自信”,是因为十几天以前我们学院的一位男同学来找我聊天的时候问道:“老师,我本科快毕业了,为什么还找不到自信?怎么样才能找到男子汉的感觉?”我回答说:“你能跟一位陌生的老师坦露自己的弱点,说明你有最起码的自信。作家王蒙说过,‘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乃至敢于自嘲,意味着清醒更意味着自信,意味着活泼更意味着真诚’。那些一天到晚说这也自信、那也自信的人,恐怕才真的是缺乏自信。”

我没有更多的时间跟这位同学深谈,但他的问题却让我久久沉思。我认为,一个当代大学毕业生要获得自信,最重要的是发现并且拓展自己的相对优势。举一个例子。过去几年里,我访问过三个经济欠发达的南亚国家。在那里的中资企业中长期工作的一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们带领着当地的工程团队,设计并修建了公路、港口、民宅、商厦,直到开发房地产,为所在国政府规划首都建设布局。这些年轻人的言谈举止,充满着活力和自豪。他们不是毕业于国内著名高校,却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他们没有考过托福雅思,却克服了外语沟通的障碍;他们没有学过政治学、法学,却努力了解所在国的政治和法律,甚至写出了相关的调研报告。这些大学毕业生的自信,来源于自己的辛勤努力,也来源于他们找到的能够发挥自己特长和相对优势的工作岗位。我不由得想到,我们北大毕业生的相对优势在哪里?如果北大毕业生同我所结识的这些年轻人一起到同一个海外企业就职,会比他们干得更好吗?

显然,对这个问题不能做出一概而论的回答。我想,北大毕业生的相对优势,也许应当表现在更高的人文素质、更多的独立思考,更强的创新能力。或许是北大人个体的强势,造就了北大的相对优势。反过来说,北大的整体优势,在于学校能为北大人提供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条件。我们应当好好品味老校长胡适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救出自己的唯一法子便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

有相对优势,就必然有相对劣势。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弱项,自信就是盲目的,而且会转化为自负、傲气,甚至戾气。其实,谦逊才反映自信,而傲气和戾气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自卑的一种表现。同学们在毕业以后,一定要勤恳扎实地做事,谦和包容地待人。否则,北大毕业生的光环就会迅速黯淡褪色,就不能在社会大熔炉中把自己铸造成器。

认识到自己的相对优势和劣势,遇事就能把握住方向,不至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1990-1991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讲学,那是中美关系的一个特殊时期,中国大陆学生和学者想拿到美国绿卡很容易。但我选择了一家三口同时回到北京。离开美国以前,好几个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提出疑问:“现在在美国的中国人几乎都选择留下,你为什么要回国呢?”我说,美国人极力倡导的不就是“独立思考”吗?绝大多数中国学子都留在美国,那我回到中国的相对优势不就更大了吗?这就是我的“独立思考”。20多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这个决定后悔过。对于在座的同学们来说,哪个地方最适合自己去,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自己做,什么学科最适合自己选,你们的同学、朋友、老师甚至家长,都不如你们本人清楚。经过独立思考做出的判断,即使将来可能后悔,也是值得尝试的。

论才学,论德行,论贡献,论年资,论职位,我都远不如在座的一些老师和领导,所以我阐述北大精神和北大传统是不够格的。作为北大人,我惟一的、也许是独一无二的特殊之处,在于完整的北大履历。我1954年随父母来到北大,上了北大幼儿园、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初中、北大附中高中、北大本科、北大研究生,然后留校任北大讲师、副教授、教授,直到最后落叶归根。

算起来,我进进出出北大校园已经历了59个年头,超过北大1XX年历史的一半。但是,在这59年当中,至少有27年我是游离在北大校园之外的。其实,我对于北大精神、北大传统的理解,是在几次离开北大又几次回到北大之后,才逐渐加深的。有了比较,才知道北大的相对优势,也才知道北大的相对劣势。知道了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才有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和努力方向。

我家刚迁到北大时,住在朗润园175号,离我现今居住的公寓只有50米之遥。现在我每天去学院上班的路,就是当年上北大幼儿园走过的路。物是人非,感慨万端。在我眼中,这条路上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增加了蔡元培先生的铜像,而这座铜像是我所属的1977级、78级毕业生集资铸建的。无论酷暑严寒,时时有未留下姓名的人士,在树丛中的铜像前献上鲜花,每每提醒我们记住蔡元培校长的教诲:“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

“在北大这个追求思想自由的地方,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可能各不相同,但在这些梦想中,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北大的明天更加美好。”这不是我的话,而是在座的王恩哥教授就任校长时所说的话,请大家牢记。我对你们的希望,是当你们重返燕园的时候,无论自己铸造成器了没有,梦想实现了没有,都不要忘记到蔡元培校长的铜像前面,献上一束鲜花。

谢谢大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