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演讲稿700字(汇总三篇)

春节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演讲稿700字(通用3篇)

春节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演讲稿700字 篇1

同学们:

近来,有一种风气,这就是有的人张口是过去如何,还是过去如何。这使我想到一个问题:难道xx人引以为骄傲的,只应该是过去吗?

不错,有悠久的历史,也确实闻名遐迩。她是殷商的故都,甲骨文的故乡;她曾孕育出许多举世瞩目的名将、文豪、先哲;她曾产生过许多悲壮感人的故事……安阳,真可谓人杰地灵啊!

是的,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有许多值得骄傲的过去。但是,这毕竟是历史。作为一个青年,安阳哺育出来的80年代的大学生,能老用眼睛盯着安阳的过去吗?我们让四海而来的客人欣赏的难道只能是安阳先人的陈迹、遗风吗?让四海而来的客人带走的难道只能是怀古的幽情吗?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严酷的历史告诉我们:明天我们也得作古,今天也将成为历史。到那时候,仍让我们的子孙、我们子孙的子孙去炫耀“司母戊”(商代青铜鼎,1939年于安阳出土)和“甲骨文”吗?

先人的骄傲,决不能代替今人的创造;先人的光荣,也决不能等于我们的光荣!

我们这一代青年,是跨世纪的青年。历史不允许我们愧对古人和后人。我们应以卓越的智慧、坚强的意志、大无畏的开拓精神,使安阳展现她当代的风采!

1986年援安中央讲师团的潘老师曾经说:“我在北京是搞外事的,初到安阳,就觉得安阳是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安阳的青年含蓄、内秀。真是拿十个纽约,我们也不换给他们一个安阳。”朋友,你听了这样的赞誉,能不激动吗?是安阳的青年,就要时刻想着她的现在和未来,而不要总是津津乐道于她的过去。是安阳青年,就应该在洹河岸边,在安阳大地,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竖一座空前辉煌的丰碑!

春节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演讲稿700字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家家都在准备着年货,打扫着卫生,迎接着这个节日的到来。

走在街上,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手里提着大包小包,不用说肯定是新年的衣服。商场里,也是人满为患:有小朋友牵着父母的手一起买衣服的,有夫妻俩甜甜蜜蜜买衣服的,还有儿女牵着长辈有说有笑买衣服的,总之大家都是喜气洋洋的。

来到农村,杀猪宰羊以各自的风俗庆春节,在有的地方还开始了集市,他喊一声买饮料,他喊一声买衣服,这边喊减价了,那边喊买二送一了,各个东西应有尽有,真是琳琅满目,热闹极啦。

到了春节的大年三十晚上,春节晚会就开始了,演小品、说相声、唱歌什么节目都有,一个节目演完台下掌声一片,直到三更半夜人们都困了,节目才完。节目完了,可人们还兴致勃勃,因为还没发压岁钱、放烟花呢!等干完这一切,差不多十二点了,小孩子们都拿着压岁钱去睡觉了大人要闲聊一阵才去睡。

第二天,人们又得起个大早,带着买好的礼物去走亲戚,亲戚多的要走好几天呢,少的也至少要走一天多。

春节真好,可以让人们忙碌的生活得到放松,也可以为大家枯燥的事情添上一些乐趣。

我爱春节!

春节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演讲稿700字 篇3

没有核的果实自然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粹的米粒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在这个日新月异,传媒声喧杂的年代,你是否也被繁花迷了眼,丢了心?

今天,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用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郭敬明);当简简单单而又通俗的《老鼠爱大米》唱遍大江南北时,谁有能重拾昔日哲人心中那"青青子矜"那般泛黄的感动?无可否认,青春文学可以带来梦幻般的感动,但倘若一个人的精神主体是这些,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很难想象他是一个成功的人士。在这个众生传媒的时代,我们看到了一些人为了一点点事斤斤计较,谁又能理解"大同世界"的美好呢?谁又能重拾昔日大教育家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度量。

翻开厚重的古典书籍,我们看到的是老子用了五千个字写出的《道德经》,句句短小,却又饱含真理,孔子与弟子言行在《论语》的二十篇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短短八个字,体现出的却是何等的重要。打开《三国演义》,是刘,关,张三人"不在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义气;翻开《红楼梦》,是林黛玉“红藕香断有谁怜"的惆怅;翻开《西游记》是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唐僧的执着;"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司马迁用《史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翻开唐诗,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怀念,是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放,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

魂兮,归来!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需要拥有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而对于每个炎黄子孙来说,中国的古典文化无疑是经典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